cad教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1:15

cad教学论文

cad教学论文篇(1)

2CDIO教学模式

2.1理念分析

根据当前对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当前国际主流为全面工程教育理念。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不再是局限于单一学科的问题,这里面有现代科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深层次原因,所以,对现实中问题的解决也不再是传统方法,需要多学科、多层面和跨时空交流与合作,对人才素质能力培养提出新的要求。CDIO是基于全面工程教育理念的具体实现手段,2004年由4所国际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组合KnutandAliceWallenberg基金会研究探索形成。它是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对目标群体实施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教学方式,主要以“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2.2体系结构

CDIO体系严密,并具备全面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12条标准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

2.2.1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

涵盖标准2、标准3、标准4,主要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培养方案上要体现和满足CDIO工程教育模式、思想和方法,体现“宽基础、高素质”培养要求。

2.2.2项目设计与评估

涵盖标准5、标准6、标准7、标准8、标准11和标准12,工程项目设计是CDIO实施的主要部分;标准7和标准8主要体现综合性学习和主动学习;标准11和标准12构成评估体系,包括学习评估和专业项目评估两个方面。

2.2.3教学理念

涵盖标准1、标准9、标准10,标准l主要是CDIO教育理念,要求专业目标反映CDIO理念;标准9和标准10主要包括教师基本能力、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的提高。

2.3借鉴性分析

2.3.1成熟度分析

CDIO具有完备的能力体系结构和实施检验标准,中国教育部2008年前后引进试点,具备一定成熟度。

2.3.2课程体系分析

CDIO对学生跨学科知识和文理并重提出要求,比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组织协调与交流能力等。课程体系需针对教学培养方案对学习目标、综合课程设置、工程类课程设置等做出相应调整,大类培养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以项目设计为导线从而有机划分课程群进而系统地整合课程体系,并以此为核心组织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可根据CAD教学课程体系调整改进实验教学体系,增强实验体系模块化、层次化和系统化,形成由基础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项目进阶模式,从而使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自信心、探索精神、开创精神和锻炼团队精神。

2.3.3教学理念方法与评估分析

主要是在教学方法上体现现代工程教育,由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对过去多媒体开发思路和传统教案组织方式加以改进。评估体系主要改变原有评估结构适应项目体系结构,可以增加CDIO能力因素评估环节,比如学习经历、人际关系技巧、系统构建技能、团队合作知识等,可以利用先进通信技术采用非传统评价手段。

2.3.4项目设计分析

项目设计是重点部分。项目要求具备综合性,体现学科知识与工程训练的融合,同时契合实际,从而实现综合学习与自主学习过程。可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引入相关企业、研究所实际范例。

3基于CDIO的CAD教学系统构建

3.1课程体系结构调整

基于CDIO的学科课程体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围绕“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思路要求,以项目为导引构建课程群。根据项目规模划分项目层级、明确层级顺序和课程时间顺序,构建项目鱼骨架图。比如专业课程由单门课程支撑一个三级项目,一组核心课程群支撑一个二级项目,一组二级项目支撑一个一级项目。图1所示主干显示包含CDIO全过程的一级项目,由主要核心课程构成。工程制图及CAD属于二级项目下的核心课程,CAD系统、CAD/CAM分属于后续二级项目下课程。

3.2教学理念方法与模式

为了由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对信息的传达方式和手段优化,这里主要提出3个方面的措施。

3.2.1教学信息逻辑结构图处理

传统图学教学教案设计一般采用办公处理软件Word或者PPT对文字信息进行顺序加工处理并展示。版式中大量文字以适合传统阅读模式的线性形式表述。结合CDIO对培养学习目标群体综合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探索采取更加符合形象思维训练和加深知识记忆的方法和手段,并将该方式方法融入教学教案设计表达以及素材开发元件制作的脚本设计中。主要思路为遵循形象创建规律和知识逻辑结构传递为主线,对图学的内容进行并行化处理,并加入思维形式注记,见图2。首先,将教学内容中适合做并行转化处理部分筛选出来,选用适当辅助软件工具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添加思维注记形式如概念型、符号型、类化型、证明型、森林型、赋权树型等,改变现有教学教案的线性文本结构和属性,增强重点、关联、图像、色彩、视觉节奏、维度等信息,达到强化学习活跃度、增强思维训练的目的。实现方法是首先针对某一知识点找出主题作为根结点;其次对文本信息内容进行分层,将各层内容关键词作为根结点的主要分支,各层内容依次按先后和重要程度划分作为分支的子项;再次标识出整体内容中的关键要素,标识出各分支内容之间的关联与区别;最后插入相关图示作为注释说明,并调整各元素颜色、粗细、结构等以增强视觉效果表达。在转化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首先主题需明确,各层级关键词需经过提炼保持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和掌握;其次尽量将某一主题内容放置在同一幅面中,而且尽量保证每组的分支数在合理的范围内,并控制分支之间的密集度,如果内容超出单幅面容纳范围。则可以采取子图分解的方法加以解决。教学内容中一些具有相似性属性的图形信息可以集中分析展示。这里的相似性属性不仅仅是从逻辑概念或工程图的内容进行划分,而且可就工程图学本身的图形所具有的审美性加以汇总,这对于提高学习目标群体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所裨益。

3.2.2基础课程辅助教学系统开发

传统辅助教学系统主要基于Authware、Director等MCAI软件开发,这类系统根据程序开发者初期拟订教学思路和教学实施过程编制固定脚本,因此封装打包后无法修改,存在教学实施中开放性、通用性不强的问题。一方面教学实施者在教学中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个人的单堂课程教案进行个性化施教;另一方面教学实施对象实验中无法根据自身情况形成个性化学习,比如无法根据自己对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空间想象能力程度来适时调看相关命令、参照三维实物模型和相关理论知识点。针对上述需求,笔者研究了CAD基础课程工程制图数字化立体教学系统。该套系统由专业数字化教学素材库、多媒体展示系统、网络展示系统3部分组成。增强个性化修改定制功能,整个平台系统呈现一种开放式结构。辅助教学多媒体展示系统主要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利用教学系统开发平台进行开发并按照一定的框架结构集成所有制作元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引用素材库内资源比如数字教案、数字化挂图、平面工程图、数字三维模型、动画等形成个性化教案进行教学讲解,可以根据前述CDIO理念以及便于项目化教学需要来组织教学内容,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形象直观的图像、动画、虚拟模型,解决传统教学对于教学重难点突出不够、表达效果差等问题。网络展示系统主要用于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与测试,学生通过网络随时调用库内矢量模型实时拖曳、动态观察、动画放缩不失真、易于控制播放,调用自动绘图命令讲解动画学习计算机绘图方法;网络习题集涵盖理论重难点、提供实时自测和正误判断,便于学生自由学习、深化巩固知识。整个系统设计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针对工程制图具体内容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资源库内各分类单元的元素素材收集、设计与初步制作;其次根据使用目的和场合要求搭建展示平台框架;然后将各分类单元元素分别集成于开放平台下,形成满足本地和网络化展示应用;再次根据CAD具体内容完成基础部分内容设计,可以与工程制图结合,融入前述系统中。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并投入运行,使用情况好,其方法和系统平台也适用于其他课程移植,便于实施开展开放式、自主性、个性化的教学。

3.2.3信息反馈和评估

建立非传统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教学信息反馈和评估采取动态方式,包括实验教学部分以及后续综合项目部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交流工具如QQ、微信等动态收集信息;所有项目实施采用开放性实践方式面向高年级学生开展,分小组按批次对学生实施。同时增加非传统评价环节,比如综合项目中对整个过程中的图书馆资料查阅、方案设计和选择、具体实施和运行、总结和归纳的各环节进行评价,成绩构成由各环节成绩按百分比组成。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就学生设计实施中提出的问题开展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解决方案,以达到锻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最后以书面总结的方式按小组形成报告,通过小组答辩形式综合确定成绩。

3.3综合项目设计

3.3.1设计目标意义

学生在掌握CAD基本知识和理论后,可以通过CAD综合性实践项目获得综合素质提高,达到深化知识、了解科研程序的目的,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钻研科学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创造、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者曾就利用在研究课题结合实际工程问题项目方案做过相关讨论,本文就CDIO中增强人文素质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对综合项目设计做进一步改进,以期增强综合项目的多元性和复合性,培养学生开阔视野、创新探索、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3.2项目设计内容

方案主要内容为创意平面图形设计。利用已有的平面图形绘制基本软件完成创意图形。平面设计软件选用矢量图形软件,如AutoCAD、Coreldraw、Fireworks等。要求设计图形具有一定品味、色彩配比合理、反映创意人独有特征,具备材料运用对象并可以加工为相应的艺术品,有一定珍藏价值。运用AutoCAD、Flash完成,适于纺织品材料,可作为年节礼品。将民间有关福禄寿的相关纹样用于基本形构造,整体图案可以应用于木板雕刻、建筑装饰镶嵌或其他诸如艺术玻璃镶嵌工艺。为运用AutoCAD完成秦骑马佣平面图形设计,该图案可以应用于木板雕刻,作为旅游纪念品具有收藏价值。

cad教学论文篇(2)

二、提高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CAD教学效率的改革措施

1.平面CAD为辅,三维CAD为主

学生使用和学习AutoCAD软件时,大部分学生仅局限于软件的基本操作,但是真正的机械绘图能力却十分欠缺,教学中应引入Catia软件进行辅指导,因为Catia软件相对比较基础,以平面绘图为主,主要由草图设计、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制图等四部分组成。学习过程中,学生在Catia平面设计软件辅助下,逐渐深入学习AutoCAD,对提高空间想象力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即使是十分复杂的零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拆成各种小零件,先采用Catia进行最基本模型建立,从平面二维图逐渐向三维零件进发,再通过三维零件转到平面工程图,在平面和立体不断转换中,学生能不断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将Moodle教学平台应用于CAD教学过程中

教育部在高职院校改革中明确指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Moodle教学平台在很多学校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将Moodle引入CAD教学过程中,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Moodle教学平台有着多种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变换使用。如斯金纳的“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十分适合高职学生使用,主要有以下五个基本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即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和低错误率原则。由此可见,Moo-dle教学平台能进一步分解CAD操作步骤,利用计算机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即时让学生确认反应正确与否,通过个体化教学方式更好地因材施教,在Moodle平台的使用中很好地降低学生的错误率,保持学生学习CAD软件的活力和兴趣。

cad教学论文篇(3)

2注重CAD上下游软件的关联性

基于AutoCAD图形平台,其下游软件Skechup在设计中实现了专业化、可视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快速、方便、迅达地在施工设计图上,能够深度且同步地表现三维立体模型,该系列软件拥有先进的结构分析软件包,并有污水处理计算的常用方法,以及丰富和成熟的结构施工方案辅助设计功能,其在物料恒算、污水处理曝气计算、污泥产生计算、动力消耗、热能损失等方面形成完整体系,同时可以应用Skechup软件和PhotoShop软件,对作品进行三维造型设计和图形渲染,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直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案例设计教学的实施过程

案例设计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通过对教学案例进行设计讲解,是实现CAD课程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必要手段,案例设计教学不是一种随意、随机的行为,在设计案例时应用与实际应用相联系,通过一个案例-厌氧处理池基本应用设计,将厌氧处理池设备分解、分化成不同的功能单元,分组完成的不同单元结构体设计,通过单元教学使得绝大部分基本操作融汇在单元案例中,在设计过程中了解其具备的基本功能,同时掌握单元体的实际应用和操作使用方法。将厌氧处理池的独立搅拌系统、污水输入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气收集系统压力控制系统进行案例操作、设计与三维立体模型制作,并通过数码成像处理技术、图像合成技术制作形成完整控制单元,并以AutoCAD图形平台、Skechup建模、Photoshop可视化渲染的特效处理,实现功能化的宏观表现,通过组合案例的设计与实践,使用同学们在掌握大三元功能设计的同时,深刻地了解了该单元体在现实工作中应用,使得案例教学开放性、生成性得以体现,使案例设计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4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提高

注重课程设计实践活动,运用单元设计的知识和设计技巧,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或小组结合的方式完成工程的综合设计。老师应对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讲解,设定课程设计题目,供同学们筛选,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员进行分工安排、制定计划,组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设计工作。在设计的初期阶段,需要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已有的样例,根据资料做了设计分析,完善工程单元设计,独立产生各种部件如管道、阀门、水泵、搅拌机、污水进入、净水输出等设计,达到设计规范的技术要求,使用户体验更真实、流畅的目的。通过应用CAD课程设计使同学们逐步锻炼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把毕业设计的一般性内容,延伸到CAD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中,通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CAD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完成对环境工程CAD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在环境工程主要环节如格栅、沉降池、絮凝、曝气池、厌氧处理池、污泥干燥、污泥焚烧单元操作,采用主导教师提供3-5个设计单元方案,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擅长自由选择设计方案,最终提交自行设计的不同方向的设计作品。学生提交作品的方式,单元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完成的设计作品能够反映学生对环境工程CAD软件绘图技巧和图像处理技术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格栅、沉降池、絮凝、曝气池等单元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上述因素CAD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小组评析的形式,其中教师评价中包含对每一位学生的所有作业进行分数计量,作为阶段成绩的一部分。同时过程性评价则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出勤、作业、提问等方面综合评定。而设计技能的评价以实训大纲为依托,由专业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模块进行考核。

cad教学论文篇(4)

1 CAD教学之于中职教育的意义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而对于企业来说,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人员显然可以在入职时减少培训时间和精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从学生角度来看,在就业压力愈发增大的今天,由于中职教育的专业针对性,使得中职生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其他同级别学校,这也给学生们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面对我国各行各业中CAD技术人员的供应缺口愈发明显的状况,中职学校中诸如机械、园林、建筑等需要进行绘图设计教学的专业中,CAD教学的广泛普及不断促进着社会、企业以及学生个人的发展。

首先,从社会和企业方面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CAD作为当代科技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改造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对提高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和效率有很大帮助,也使得CAD设计变为生产制造、宣传销售等各个环节顺利进行的保证。中职学校要培养具有较高操作能力的CAD人才,在企业录用之后可以直接上岗运用CAD进行工作,不但给企业注入了新鲜动力、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绘图有效避免了人工绘图的差错。

其次,从学生角度来说,CAD学习不但可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帮助就业,且即使在应聘时企业没有考虑到这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根据所学知识不断地改进工作方式,通过CAD的运用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工作中运用CAD技术不仅可以避免人工绘图等环节的疏漏和差错,从更深层次考虑可以将设计的产品或者工程更科学化,运用CAD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精确性和广泛性,将工作品质提升到非凡的境界。

2 中职CAD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中职学校管理混乱、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在教学中科技的运用仍然有很多不足,CAD运用的问题更加突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在中职教学中引进CAD技术教学,对学生的能力提高的影响依旧不容乐观。

(1)对CAD教学应用和认识的不足

对CAD技术缺乏全面性的了解,是现在中职学校中CAD教学的主要问题,从现阶段CAD教学状况来看,大多数教师仅仅把CAD当做绘图工具进行教学,并没有全面认识到CAD的优越性。实际上,CAD的基本功能是全面的,除绘图功能之外,还可以对制图过程中的文字和图层进行管理,以及运用三维绘图等功能,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完善和修改。

中职学校的实际教学中重视绘图部分,虽然绘图是教学的基础内容,但是如果缺乏真正的深度了解和学习,对学生日后工作的帮助不是很显著。而CAD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很多深度的内容需要在实践中一一发现并找到重点,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也给CAD教学的优化造成了严重阻碍。

(2)教学软硬件设施落后影响了CAD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CAD教学的软硬件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方面,CAD教学所需要的实践性很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教学硬件的限制导致学生很难亲手进行CAD操作,都是由老师进行操作和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和运用能力都是很难满足教学要求的,也很难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直接影响了CAD的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现在的教学教材虽然实用性较强,但是针对刚刚接触CAD的学生来说,有针对性的入门级教材和课件的编写并不完善,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年龄较小,基础薄弱切容易分散注意力,一个对学生来说深度且枯燥无味的教学软件,也很难符合学生学习的口味。

3 突出中职教育特色,进行CAD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

为了改善中职教学质量,对CAD教学模式的调整势在必行,这不单单是教师或者学校某一方面的提高,更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实际有效的发展方式。

(1)扩大CAD教学的运用范围

在这个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任何一门科学技术的运用都不是但单一固定的,CAD技术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CAD技术的教学范围要结合实际需要不断扩大,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或者基础功能上,对CAD的技术延伸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更需要的是教师本身职业素质的提高,中职教师自主学习CAD的各种相关技术,不断吸收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更要求学校和社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支持和培训,通过从根本上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方式,不仅将CAD的教学范围扩大,也要CAD教学难度逐渐递增。

(2)CAD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行

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辩证方式运用于社会的每一个发展区域,对于CAD教学更是如此,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在教学方式中的理论与实践并行,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一套针对CAD教学的完整的教学理论,这套理论不但要符合教学需求、联系实际,并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不断完善,理论与实践相互指导相互作用来进行教学。

cad教学论文篇(5)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形成促使了机械CAD技术的产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已经成为国际生产制造业的领头羊,制造业的发展为我国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适应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形势的需要,各高校相继开设了CAD技术的相关教学课程。其中,《CAD技术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较高的基础性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机械设计、CAD技术研究、开发等工作的基础。提高应用型本科《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是进行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应用型本科《CAD技术基础》课程的概述

《CAD技术基础》是一门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基本原理及应用的课程。课程内容介绍了CAD的基本概念、工作过程及功能,CAD系统的结构、分类、组成及发展现状与趋势,CAD系统的软件、硬件及应用等,同时针对专业特点及学生软件掌握情况,侧重AutoCAD软件的应用,结合专业知识,重点培养学生运用CAD绘制二维工程图样的能力,及CAD简单三维模型创建。《CAD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设置的比例为理论内容占据教科书比重较大,实践的相关内容较少。学生在学量的理论内容的同时没有辅助的实践练习,这样的教学内容会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实际操作[1]。

二、应用型本科《CAD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量大与课时少搭配不均

《CAD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涉及到的知识量较大,但是,学校设置的课时较少。在既定的时间情况下,教师无法将知识点相关联的内容讲解的全面,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点难以透彻的理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课程内容的不合理

教师在进行机械CAD技术教学时,大部分教师完全依赖教材内容的设置模式进行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CAD技术基础》教科书的内容以理论为主,以少量的实践练习为辅。教师完全的依附于教科书的安排,使教学内容乏味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合理的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使实践环节得不到实施,无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促使国家对机械CAD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加大。由此,国家教育部门在各大高校开设了机械CAD技术课程。其课程开设的时间较晚,其教师团队的专业程度也就参差不齐。《CAD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包含了CAD的设计理论和网络的相关技术以及数据库相关内容等。其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面结构,课程的实践内容,更提高了对教师实际操作水平的要求。教师的综合能力不够是不能胜任《CAD技术基础》的课程的教学任务的[2]。

(四)教学设备的不完善

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数字化技术的基础是CAD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数字化技术的更新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大多数高校进行CAD技术的课程教学时,其教学内容与时代进步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数字化技术的更新程度是不匹配的。这样不完善的教学设备,是无法进行《CAD技术基础》课程合理科学的教学实践的。

三、应用型本科《CAD技术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策略

(一)合理设置项目化的教学课时

依据《CAD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进行学期课时时间的合理安排。尽量在课时方面,让教师放开束缚,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项目化的整合,使教师可以建立将教学内容与企业中的项目相融合的知识体系。项目化教学课时的设置,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在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的基本能力。

(二)项目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项目化

虽然《CAD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多以理论为主,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科学化备课。教师可以模拟企业的有关项目的实际工作流程,教师将学习的知识点与企业项目中相关内容进行融合,使每一个项目出现的实际问题对应的知识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使学生能很快的融入到整个项目实践的学习中去。

2.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设计

CAD技术的关键应用是在培养学生运用AutoCAD绘制图样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巧妙的结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进行统一项目的布置,学生可以通过阅读项目的任务书去了解相关的项目内容和注意事项。教师将相关的CAD制图方法进行讲解,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进行项目完成工作。这样的教学方法安排,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使学生主动去实践CAD制图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优秀的机械CAD技术人才。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在进行教师考核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专业程度作为教师的考核标准。由于机械CAD技术在时展的推动下不断的进步和更新,教师在教学授课的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所以,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学校要定期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3]。

(四)完善教学设备和校外的实践课程

《CAD技术基础》的课程的实践课内容主要是以上机画图为主,学校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及软件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学校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去各大企业了解其工作生产模式,学校也可以与企业进行签约,让学生到各大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使学生通过校外的实践课程更好的了解CAD制图的应用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CAD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下教育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CAD技术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论述,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为各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方面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cad教学论文篇(6)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定位

1CAD/CAM基本概念。CAD/CAM技术不是传统设计、制造流程的方法的简单映像,也不是局限于在个别步骤或环节中部分的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而是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以及人的智慧和经验以现代的科学方法为指导结合起来,在设计、制造的全过程中各尽所长,尽可能的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完成那些重复性高、劳动量大、计算复杂以及单纯靠人工难以完成的工作,辅助而非代替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个过程,以获得最佳效果。CAD/CAM系统以及算计硬件、软件为支持环境,通过各个功能模块(分系统)实现对产品的描述、计算、分析、优化、绘图、工艺规程设计、仿真以及NC加工。而广义的CAD/CAM集成系统还应包括生产规划、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CAD/CAM软件是数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制造的主要应用工具。企业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软件完成产品的造型设计、工艺设计、仿真加工、实际加工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环节都是企业在实际生产环节需要面临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CAD/CAM涉及计算机图形学、数控加工技术、计算机仿真、最优化设计、计算机信息集成技术等多门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具体教学时内容应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要兼顾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并适当加强实践性环节。(1)课程内容更新。CAD/CAM技术是数控专业的一门主要的课程,可以分为二部分,即机械CAD、机械CAM。Auto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掌握对零件图的读图、二维工程图的绘制。(2)加强实践教学。CAD/CAM课程是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需涵盖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培养。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就应该结合CAD/CAM软件的一些操作来进行讲解,边讲边练,讲授、示范、练习相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应适应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材施教。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CAD/CAM应用软件的一些命令,或者命令的操作步骤,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对于这些建模的方法,我们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向学生介绍就可以了,而多采用工程中设计的零件或者加工的零件为实例,让学生进行建模并加工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软件命令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行一体化教学。改变过去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的教学方式,将教学课堂移至CAD/CAM实训实验室进行讲解,实行“教、学、练”的结合,在教学中以理论为基础,以某一高端软件为教学实验平台,在软件教学讲解时溶入具体的理论知识,从而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树立信息集成等先进制造技术理念。(3)分层次教学。把握好学生的真实状况,合理划分层次,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进行组织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分层次包括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练习题的分层完成以及考核方法的分层评价等几个方面。(4)结合其它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高CAD/CAM的使用。随着CAD/CAM技术的普及,CAD/CAM软件的使用已成为工科学生学习机械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工具。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其它的课程中,尤其是一些课程设计的课程中,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制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等课程的设计都可以利用CAD/CAM软件来完成,提高CAD/CAM软件的使用,提高机房的利用率。

四、改变学习评价体系

成绩的评定不能只以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来总评,而是对其实际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坚持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为主的原则。学生成绩可由多个部分按照不同权值组成,包括平时成绩、完成各个项目各个模块的质量、期末考试。在平时各个项目的练习中,要养成独立操作、独立思考的能力。考核方式既侧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突出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CAD/CAM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培养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实践能力强的高职人才,本文对CAD/CAM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的探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模式进行了改革,强化技能训练,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邝卫华,夏军英.CAD/CAM/CAE课程教学改革探讨.2006

cad教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087

在中职院校教学开展中,机械制图以及CAD课程是中职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两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中职院校教学开展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实现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教学实践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以及CAD课程教学中也进行了相关改革与创新,但是结合当前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以及CAD课程教学中的改革状况,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将机械制图以及CAD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与改革进行完全融合实现,导致教学实践中一部分学生对于机械制图的教学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而另一部分对于CAD技术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偏科情况,严重影响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提升,对于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也十分不利。针对这一情况,在中职院校教学改革中,就应注意将两门教学学科结合与联系起来,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与方法,实现对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与CAD双重教学改革的推进发展,以促进中职教学改革发展。

1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必要性分析

结合中职院校教学开展以及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在中职教学开展中,机械制图以及CAD两门课程是一种独立设置并单独授课的形式状态,它是在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与规定基础上,通过教学模型以及挂图等教学方式手段,以教具在黑板上绘制图形的方式,对于学生进行绘图原理以及绘图方法、实际绘图操作等的教授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与模式相对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近年来,随着机械制图课程教材的改革发展,机械制图教材在制定过程中,由于教学课时的缩减,导致教材中关于画法几何部分的内容知识也做了大量的删减,但是教学中对于学生绘图原理知识掌握以及能力培养的要求并没有降低,针对这类情况,原有的较为传统并且落后的机械制图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对于学生机械制图知识能力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用,因此,为了保证中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水平,就需要对中职院校的机械制图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升,以保证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推动下,中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问题,应用计算机技术或者是信息化手段,实现中职院校的机械制图教学开展与发展,也逐渐成为中职院校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趋势。其中,CAD软件就是计算机技术发展下实现的一种计算机绘图应用软件,在机械制图中应用比较广泛。通过CAD软件进行机械制图,不仅能够极大提升机械制图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与传统的手工机械制图方法相比,具有比较明显和突出的制图应用优势。此外,CAD软件在机械制图应用中,与传统手工制图方法相比在图纸的重复利用以及制图文件的保存、管理上,也都有比较突出的特征优势。因此,在进行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开展中,应注意将两种课程特征进行相互联系,并注意教学方式的结合利用,以实现对中职院校学生绘图与制图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 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

结合上述中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作用意义以及必要性,在进行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以及CAD课程的教学改革实施中,应注意在对两门课程之间联系性分析基础上,结合两门课程的教学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实现对于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以及CAD的教学改革实现。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开展中,机械制图是CAD课程教学开展与实现的基础,同时CAD对于机械制图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因此,在进行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以及CAD的课程教学开展中,不能够将两门课程进行独立教学划分与设置,进行CAD教学中不能够脱离对于机械制图教学课程中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只有在对两门课程中的基本制图理论以及投影规律、表达方法、制图标准等全面掌握和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对中职机械制图以及CAD课程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掌握,实现社会发展中所需求人才的培养实现。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以及CAD课程特点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改革应用模式主要有独立式以及添加式、整合式三种,不同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有不同,但是都是对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特点的有机结合体现。进行中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结合下的教学改革,首先应注意在对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以及CAD教学课程设置中,将机械制图以及CAD课程中所包含的基本知识内容以及投影理论等进行合理设置,以达到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改革提升的作用。其次,在进行中职机械制图与CAD结合下的教学改革,还应注意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方法的引进应用,以促进中职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方式与手段上的改革创新。最后,实现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与CAD结合下的教学改革,还应注意通过加强对学生制图、绘图练习以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引导培养、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改革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实现对于中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改革。

3 结束语

总之,机械制图以及CAD课程作为中职院校理工专业的两门专业基础学科,其教学改革的质量与效果,关系着整个中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质量效果,同时对中职院校职业人才的培养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具有较大的分析探讨价值。

参考文献:

[1]但堂咏,关智泳.中职《机械制图》课实践教学改革新论[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2]陈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2,(20).

cad教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TH2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169-02

一、引言

随着当前环艺景观设计对CAD技术的依赖,环艺CAD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也应运而生。因其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可借鉴的传统教学经验较少。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也就成了各高校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教学改革、采用适合的教学模式,教师才能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充分掌握环艺CAD制图技术。

二、高校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高校教育的发展,应与时俱进、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其发展趋势体现在如下两点:

(一)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部分高等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而忽视其专业理论知识,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结构不完整,对专业发展变化的适应力差,从而减弱了学生在实际环境中的竞争力。这也说明了,单纯的只懂技能而缺乏理论的积累是不可取的。因此,高等教育中应注重对学生适应力的培养: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体系结构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

(二)积极地进行课程改革和实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以课堂讲授为主。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很难有在实际环境中观摩和考察的机会,这也使得学生很难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很深入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课程安排的时间越长,学生越容易对课程的教学产生疲倦心理,从而降低了课堂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不应该所有课程都用一种“一成不变”模式,而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量身定制”与其实际应用环境相符的教学模式。

三、环艺CAD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一)环艺CAD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目前的环艺CAD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缺少实践应用环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CAD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往往缺乏理论与实际环境操作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完课程之后,因为缺乏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态。虽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图技能,但让其脱离教材进行独立设计,学生依然无从下手,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

(2)CAD授课不能与具体实践经验相结合

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仅仅讲授课本知识,而加之教授教师又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所以导致学生对所教授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单纯的以CAD教材的书本知识为模本,不能理论结合实际地将课程内容融会贯通,而是以一种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授课。

(二)环艺CAD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目前部分高校的环艺CAD课程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策略进行教学改革:

(1)利用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专业绘图意识

CAD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所以它也是涉及环艺理论知识最多的一门课程。要讲授好CAD课程,就必须在安排CAD课程之前,让学生对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关系有比较全面的认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绘图意识,让学生在学习CAD课程之前,对CAD应用的专业背景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其中《景观设计原理》是CAD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建议在理论教学的课程中,用传统的手工制图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训练,这样可以为下一步的CAD教学打下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

(2)在实践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在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结束后,学生都会有一些实践课程的安排。学校可以在这些实践课程中,尽可能安排学生参与一些比较典型的园林施工项目。在施工的现场,学生能对“施工图”和“效果图”等图纸有较强的感性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环艺绘图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学生在实际参与到项目工地测绘、了解景观节点的构造细节之后,也有助于增强其专业空间意识的认知。实践环节的增多与大量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中的运用,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3)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注重环艺CAD绘图能力培养

不管我们是在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还是在实践课程中,提高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学习兴趣,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环境中真正能做到“学以致用”,使环艺学生的实际CAD绘图能力得到提高。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在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同时,不断拓展其空间想象力,提高其读图和绘图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不断提高,就是我们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指挥棒”。相信不同学校只要围绕这样一个教学改革的核心,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一定可以顺利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环艺领域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学生的CAD实践运用能力,已经成为评价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环艺CAD作为对环艺专业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其课程教学的研究也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虽然目前在文中提出了一套环艺CAD的教学改革策略,但其适用面有限,并不能解决在环艺CAD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这就需要在今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深入的思考、更多的实践、更多的交流。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结出推广性更强的教学改革经验。

参考文献:

[1]孟凤英.师生角色定位与创新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3: 18-20.

cad教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85-02

模具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日益显现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发展模具制造业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模具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正在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迈向从模具制造大国到模具制造强国之路。

在模具工业的飞速发展中,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CAD/CAM技术在模具行业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中职院校模具制造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模具生产制造技术,还要了解并掌握CAD/CAM技术,提高职业能力水平,为进入专业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模具CAD/CAM是模具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方针,本人在模具CAD/CAM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积累了点滴的教学经验。以下结合本地区模具CAD/CAM教学现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法以及我们的教学改革等进行分析。

1 本地区职业院校模具CAD/CAM教学现状

模具CAD/CAM课程内容主要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二个部分。该课程知识背景涉及到计算机技术、模具设计理论、模具制造工艺和数据库等相关学科知识,与其它课程相比,涉及知识领域宽泛,学科跨度较大,综合性及实践性很强,且该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正是由于CAD/CAM课程的上述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求以软件操作技术为先导,密切结合模具专业理论进行授课,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思维定势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弊端,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实际工作能力较差,很难达到企业要求的综合技术能力和水平。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少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CAD/CAM教师

目前CAD/CAM的任课教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他们虽然是电脑科班出身,对电脑比较专业,但是对模具CAD/CAM专业软件却并不十分了解,而且对模具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授课时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把模具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很难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

1.2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我们常讲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为社会生产服务,具体落实到学校就是为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要求的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于职业院校与本科教育相比较,在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上均不同,故而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教育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这是职业教育思路的基本出发点。但多年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职业教育不能从教育对象的实际能力水平出发考虑问题,存在着唯本科教育为正统的理念,因此,盲目照抄照搬本科教育模式,重设计、轻技能,没有达到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与企业顺利接轨,难以胜任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进入企业后还需要进行二次培训,这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1.3 模具CAD/CAM课程设置与人才需求相脱节,教学方法上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在模具CAD/CAM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实训设备不齐备;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各相关知识间有机联系不够,整合性不强;存在偏重于软件操作界面和命令的讲解,而对于具体模具结构设计的方法、模具成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工艺技术等知识讲解较少。结果导致学生只学了一些简单基本操作,根本不能熟练运用和掌握CAD/CAM技能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不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 模具CAD/CAM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实施部级中职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这一契机,在模具制造专业建设中,我们对CAD/CAM课程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收到了一些好的成效。我们的具体作法有以下方面。

2.1 编写模具CAD/CAM课程标准和教材

如前所述: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为社会生产服务。面对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这种变化既对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又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和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存在决定意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多家模具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听取用工单位对于CAD/CAM课程设置和如何培训的建议和要求,了解学院培养的历届毕业生在专业学识和技能上是否能和企业顺利接轨等等。在听取企业意见的基础上,首先,进行模具CAD/CAM课程设置,编写模具CAD/CAM课程标准和教材,以连接座注射模设计与制造为载体,通过模具CAD/CAM实现模具课程设计和模具制造工艺的教学,解决了多年来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减少了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的知识重复。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2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在模具CAD/CAM教学改革中,需要“双师型”教师来进行授课。为克服理论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实操教师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这一通病,我们对现有模具教师队伍进行了“双师型”改造,规定理论教师在三年之内必须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实操教师相应的也要在同一时间内通过进修、培训、学历教育、自学等方式达到大专、本科学历及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并取得助理讲师、讲师技术职称。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过程中,逐步实现理实“一体化”授课。

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同时,基于企业CAD/CAM技术发展超前于院校这一实际状况,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两条腿走路方针,在学院扩编时,注意从模具企业现有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招能熟练运用CAD/CAM技术软件,并从事模具设计的优秀年轻工程师到学院担任模具专职教师;与此同时,我们在走出校门,加强“校企合作”中还聘请在企业多年从事模具专业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授课,极大地充实加强改善了原有模具教师队伍结构,强化了教学实践力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教师到模具企业进行调研活动,加强与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还在许多模具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定期深入到这些企业参观实习,随时密切关注模具行业发展的趋势与动态,了解掌握模具行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从而保证学院的模具CAD/CAM教学和模具企业CAD/CAM应用保持一致。

2.3 在教学中采用“做中学、做中教”“寓教于乐”“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全面培养学生模具CAD/CAM综合应用技能

当前在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90后”,在他们成长的年代正是电子信息、多媒体、网络等高科技飞速发展时期,因此,时代特征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具体表现就是对网络、手机、电脑等媒体或电子产品有综合依赖征,每天迷恋于网络,甚至在课堂上也难以自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成长。但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看,学生对电子产品和多媒体的使用与操作技能却是驾轻就熟,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寓教于乐”,把这一特点用在CAD/CAM教学上一定会收到好的成效。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在CAD/CAM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以某企业正在生产的各种塑料电器件等注射成型模具为实例,让学生从真实产品入手,运用所学的塑料模具理论知识,用UGNX6.0软件完成塑件实体造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注射模设计模块完成整套模具设计,然后用AutoCAD或CAXA绘图软件将此设计转化为施工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再依据此施工图编制成型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卡或进行数控编程,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或通用机床上完成该成型零件的加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较好地掌握了实用的模具结构知识,加深了诸如拔模斜度、浇注系统、成型零件等模具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这种将模具设计课程与CAD/CAM软件教学相融合的模块化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在进行单纯模具设计理论学习时,由于过去从没接触过模具,缺少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因此感到许多知识即抽象,又乏味,即弄不明白,更难以接受。而运用了CAD/CAM软件的三维造型学,教学过程就变得十分形象逼真。过去枯燥乏味的学习,通过形象直观的CAD/CAM教学,使学生兴趣大增,在“做中学、寓教于乐”、中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两年的实施效果表明,通过项目学习和“寓教于乐、情景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高,同时出勤率也相应有了很大的提高。除此而外,为完成规定项目,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应用和开发CAD/CAM技术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实现了“做中学和研究性学习”,保证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在完成CAD/CAM课程项目的过程循序渐进,由典型零件的设计和制造入手,再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完成了由简到繁的过程,学生,激发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完成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转变,大大提高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快中职院校模具CAD/CAM的教学改革,由传统教学向实践应用转变,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模具工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模具技术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发展前景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cad教学论文篇(10)

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企业对机械CAD/CAM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社会需求下,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均开设了《机械CAD/CAM》课程,且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机械CAD/CAM》课程建设对于学生学习与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职新课改的背景下,创新对《机械CAD/CAM》课程建设至关重要。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在《机械CAD/CAM》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的《机械CAD/CAM》课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机械CAD/CAM》课程建设。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职院校《机械CAD/CAM》课程建设发展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高职院校在《机械CAD/CAM》课程建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优化课程体系

《机械CAD/CAM》课程是高职机械专业必修课程,它的知识面相比于其他学科要更广、实用性更强。因此,要想加强对《机械CAD/CAM》课程的建设,首先要对《机械CAD/CAM》进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这不仅仅是教师教好《机械CAD/CAM》的前提,也是学生学好《机械CAD/CAM》的保障。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进行课程结构模块化设计,将整本《机械CAD/CAM》进行模块化组合,理顺课程体系,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进行教和学。第二,针对机械类专业各自要求进行重点实施教学。《机械CAD/CAM》的教学要针对不同机械类的要求进行,而不是模式化、僵硬化,使得《机械CAD/CAM》教学适应各自机械专业课程要求。

二、突出能力培养

《机械CAD/CAM》学科是针对机械专业的学生设计的,它改变了以往实践教学与职业教学的关系,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机械观察与创新能力。《机械CAD/CAM》学科既具有工具课的特点,又具有应用课的特点,是学生进行机械制造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法宝,它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于CAD/CAM的反应能力要求较高。《机械CAD/CAM》学科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将学生对《机械CAD/CAM》学科的学习转移到专业能力的培养上,这也是《机械CAD/CAM》学科的重要特色。

三、注重教学内容及应用,完善实习实训条件

《机械CAD/CAM》学科课程建设应该比较灵活,其课程建设应该与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相联系,应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具体要求以及进度相联系。另外,《机械CAD/CAM》学科课程建设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以及专业学习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防止出现课程设置与高职院校专业要求产生分歧。《机械CAD/CAM》学科比较注重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对实习实训的资金投入,完善学校实践软硬件条件,既方便学生进行《机械CAD/CAM》学科自主学习,还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机械CAD/CAM》学科教学。

四、编写适用的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为适应高职院校新课改新要求以及学生对于《机械CAD/CAM》不同的专业需求,高职院校应该进行《机械CAD/CAM》教材编写工作。在对《机械CAD/CAM》教材进行编写工作时应该注重结合工程实例,以实用、够用为基本原则,同时还应该做好关于《机械CAD/CAM》的课件与实训,保证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另外,开发适合学生自学的三维教学实训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锻炼动手操作能力。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可组建团队参加机械CAD/CAM各类比赛,也可为中小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机械CAD/CAM》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与工程职业素养,体现工学结合特色。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提高产品设计开发和创新能力打下基础。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机械CAD/CAM》课程建设的改革早已是必然趋势。我国高职院校在《机械CAD/CAM》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机械CAD/CAM》课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有关部门及人员在深入研究《机械CAD/CAM》课程建设发展现状的同时,创新《机械CAD/CAM》课程建设策略,为我国高职院校在《机械CAD/CAM》课程建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海洋技术论文 下一篇: 思想政治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