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环境安全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9:57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812(2016)01-0066-79

2013年10月24-25日,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就周边外交专门举行的一次会议,总理主持,作重要讲话。指出:“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0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这两次外交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大政方针。

近5年来,中国学界对中国周边外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安全、经济、战略、对策、思想等领域,主要著作有张洁主编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系列丛书等。2013年10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举办了“周边战略形势与中国周边战略”专题研讨会,与会学者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周边外交战略的实践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张蕴岭等学者从中国周边外交环境的变化、周边外交理念的转变出发开展研究,并就周边外交提出具体的对策。

本文以计量统计和语意分析的方法对1978年至2015年的共38份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研究,抽取其中涉及“周边外交”的文字,运用Microsoft Off-ice进行字数统计制作表1,运用SPSS17.0制作图1和图2,从而作出定量的和语境分析,将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这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演变所作的历史总结,而且对未来中国的周边外交工作会具有一定的启示。全国党代会报告每五年一次,对中国外交发挥着宏观的指导作用,但不能具体反映周边外交的变化,而政府工作报告则较为详细地表述了上一年周边外交的重大事件及相关政策的变化情况,且政府工作报告具有权威性,因而本文选用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研究,在分析中引用党的报告、领导人的讲话以论证观点。

“周边”一词于1988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此后除个别年份如1989年、1990年(提周围邻国)、2007年、2009年外,该用语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占据重要位置。何谓“周边”?周:环绕。《楚辞・九歌・湘君》:“水周兮堂下”,引申为一匝。边:周围;四侧,如:周边;四边,引申为边界,边境。《汉书。陈汤传》“(单于)遁逃远舍,不敢近也。”可见,“周边”指环绕中国边界四周并向外辐射的区域,也可称为“大周边”。所谓周边外交,系一个国家与环绕其边界的国家之间发生的外交关系。

在中国学术界一直有“小周边”、“大周边”之说。“小周边”系指与中国领土和领海直接相邻的国家及地区,如俄罗斯、蒙古、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诸国。而“大周边”乃为环绕中国边界四周并向外辐射的区域,除涵盖小周边国家和地区外,还包括西亚和南太平洋地区。从中国1978-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周边国家的文字表述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周边国家包括:东北亚(朝鲜、韩国)、东亚(日本)、东南亚(东盟十国)、南亚(南亚五国)、北亚(蒙古、俄罗斯)、中亚(中亚五国)、西亚(阿富汗、伊朗等)、南太平洋国家。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考察1978-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日本和前苏联始终是属于中国周边邻国,如197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中苏曾经是友好邻邦”;此后因中日、中苏关系十分重要,如同中美关系一样被单列,在论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没有列出,但并非有的学者所认为的1988年代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周边”一词时,不包括日本和当时的苏联,也非有的学者认为的直至1991年5月出访苏联在莫斯科发表演讲时,“周边”才明确包括日本。1978-1988年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直强调与邻近国家的睦邻关系,对待邻国的热点问题,如苏联侵略阿富汗、越南侵略柬埔寨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单独列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上述三国不属于中国周边邻国。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定量分析

通过对1978-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研究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不断地发展、变化、完善、成熟。对1978-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周边国家的文字表述进行统计,就涉及周边外交的字数及其在外交工作部分的字数中所占百分比,以及关键词“周边”出现的频次作出定量描述,即可使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变化通过图表得到直观的反映。

从表1中,可以发现阐述外交工作的总体字数逐渐减少,1999年后没有出现字数上千的情形,有关周边外交政策的字数也在减少。具体而言,1978-1989年关于周边外交的总体描述详尽,出现1979年、1984年、1988年、1989年字数上千的情况;1991年后描述简练,最高的1993年为445字,2004到2015年则字数不过百。单纯从字数变化并不能说明周边外交政策的变化状况,我们通过对“阐述周边外交政策的字数占涉及外交工作的总字数之百分比”的计算(图1)和“‘周边’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图2),可以直观地看出,1979年、1983年、1989年、1992年、2000年、2002年、2008年、2013年出现波峰。我们以1988年第一次提出“周边”为分水岭,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先粗浅地分为两个时期:(1) 1978-1987年。1983年达到36%,这是因为1980-1982年未提周边国家,仅在1981年有74个字论及外交工作,其余均为0,在1983年集中谈论外交和周边国家状况显然在情理之中。1984年对周边邻国的阐述是十分简练的宏观描述。这一时期虽不曾涉及周边概念,但周边外交是受到重视的。(2) 1988-2015年。其中1988年达到25%,1989年达35%,出现波峰,此后只有2000年达到2g%,其余大多数年份都在l0%-20%之间。

我们以10%为界分析1988年后的中国周边外交工作状况,设10%以上为重视,即可再细分出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88-1993年。1989年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进行多方面制裁,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恶化。这促使中国调整周边外交政策,开始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先后同新加坡、文莱、俄罗斯、新独立的中亚国家、韩国等恢复或建立外交关系。1990-1993年报告阐述周边外交工作的百分比达20%以上,其中1993年3次提及“周边”。这是周边概念刚提出的时期,该时期中国主要同周边国家恢复或建立外交关系。第二个时期,1994-2000年。中国在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行制裁的同时,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基础上改善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1996年,导致刚有所好转的中美关系出现波折;1999年“炸馆”事件,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因此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周边外交工作的百分比高达2g%。该时期中国周边局势总体良好,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发展期。第三个时期,2001-2008年。2001年撞机事件令中美关系再度产生波折,2002年、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周边外交工作的百分比都达到20%左右;2003年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对伊拉克和阿富汗实行军事打击,因此2004-2007年间,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相对稳定,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周边外交工作的百分比均在l0%以下。这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相对平稳的时期,中国提出了全方位外交理论,确定了周边外交的首要地位。第四个时期,2009-2012年。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怂恿相关国家在岛屿争议中挑起事端,中国周边环境错综复杂,与日本等国关系降至冰点。反映在图1中,可以看出2012年周边外交工作部分的百分比达到18%。这说明中国周边外交在经历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后,开始受到重视。这一时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上升期。第五个时期,2013-2015年。周边外交工作部分的百分比都在20%以上,这个时期由于周边局势趋于复杂,中国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视乃前所未有,专门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对相关事务进行战略谋划。这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成熟期。

观察上述图表并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变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中国周边环境稳定时,周边外交政策便较为稳定,周边外交占外交工作的比重也比较小,在10%以下;一俟中国周边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周边外交的字数占外交工作部分总字数的比例便比较大,高于10%;中美关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变化。我们可以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分为六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78-1987年;第二个时期:1988-1993年;第三个时期:1994-2000年;第四个时期:2001-2008年;第五个时期:2009-2012年;第六个时期:2013-2015年。每个时期都十分重视周边外交工作,只是程度略有不同。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语境分析

单纯依靠定量分析并不能全面反映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语境分析法可弥补其不足。分析哲学的思想先驱弗雷格认为,“在任何一种语言活动中,语词只能在语句的语境中获得意义,语句只能在语言系统的语境中获得意义。”所谓语境分析,一是“通过对语言学中汉字的使用特征、词汇的组合和更替以及相关语法知识的运用”,分析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及变化规律;二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档案、文件中的关键词在语境中的具体意义,看其前后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以实现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语境分析法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任何一种观念的形成,一个概念的提出,一种理论的产生,都不可能突然地出现或孤立地存在,而总是以一定的时间、场合、目的或方式为其条件,存在于包括研究者在内的多重复杂要素的相互关联体中。如果忽略了这些现实环境,就根本无法理解概念、观念或理论的具体含义。与传统的归纳――推理和假设――演绎方法相比,以多层次、多视角理解概念、观念和理论的内在意义和言外之意为目的的语境分析法,具有其独特的方法论优势。”本文所运用的语境分析法即为选取政府工作报告中描述周边外交政策的关键词,如“周边”、“周边环境”、“睦邻友好”等的使用特征研究周边外交政策的变化情况,并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国内外环境(即语境)的变化,对周边外交的变化加以具体分析。

(一)周边外交政策日益成熟完善

首先,“周边”、“周边环境”、“睦邻友好”等词语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使周边外交部分用词精炼。1988年报告中的“中国一向重视同周边各国保持和发展睦邻关系”,第一次使用“周边”一词,之后,中国逐渐把周边国家当成一个整体对待。苏联解体后,中国周边国家增多,周边环境变得颇为复杂,1993年报告认为应“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争取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首次使用“周边环境”概念。1989年报告表示,“中苏关系正常化后,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首次提出“睦邻友好”概念;1992年报告指出,“继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睦邻友好”政策开始用于处理与其他周边国家的关系;2000年报告表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发展”,此后“睦邻友好合作”的提法开始进入中国周边外交。“周边”、“周边环境”、“睦邻友好合作”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后,能够既清晰地描述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又极大地简化了字数,不再如同1978-1987年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大量篇幅谈论柬埔寨、阿富汗问题,将周边国家面面俱到。

其次,周边外交方针逐步完善。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2003年10月7日,在其出席的首次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上指出,“‘睦邻’、‘安邻’和‘富邻’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方针。2005年报告首次提出“全方位外交”理念,明确了周边外交的首要位置。在2008-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方位外交”,“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睦邻友好关系”多次出现,成为该时期中国周边外交工作的指南。2013年的周边外交工作会议提出“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出,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最后,周边安全由政治、军事领域扩大到经济、舆论领域。1989-1993年间,影响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安全因素主要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一时期的安全因素仅限于政治、军事方面。1996年报告提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此时的安全因素已经包括经济方面。2005年报告在总结上一年工作时指出:“(我们)努力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安全因素开始扩大到舆论领域。2012年报告提出要“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此时的安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舆论四个方面。

(二)周边外交由注重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到区域安全、人文并重

1978-1987年间,因苏联入侵阿富汗,越南入侵柬埔寨,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主要集中于安全领域。1990年后,中国先后同新加坡、文莱、俄罗斯、新独立的中亚国家、韩国等恢复或建立正常邦交关系,并开始与其开展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合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赢得了东盟的好感与信任。自1997年起,中国开始注重与周边国家加强区域合作,合作的领域从经济扩展到科技、文化、安全等各个方面。从1978年报告“支持东南亚国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到1997年“扩大彼此在广泛领域的友好交往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第一次提出与周边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合作”,表明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2001年,中国同俄罗斯和中亚四国共同宣布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在第五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峰会上,中国与东盟一致同意今后10年内逐步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这一目标引领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全面建成。2013年,提出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CP)。在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安全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深入开展旅游、科教、地方合作。2014年报告指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注资500亿美元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年,中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此举标志着“一带一路”从理念走向具体实施阶段。“一带一路”建设得到沿线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将与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一同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互惠互利的合作平台,将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基础设施、金融、贸易、环保、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已经建立起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亚信会议、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0+1”等一系列地区合作机制,由最初只注重区域经济合作到目前经济、政治、安全、人文并重,表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周边外交日益成熟、自信。

(三)周边外交政策因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次对周边外交政策进行调整。中国周边外交方针由睦邻友好发展到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周边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周边外交政策调整是中国国家大战略的需要。

美国《国防部军事及相关术语辞典》认为,“战略是采取统一、综合的方式发展并利用国家实力的工具,以实现战区、国家以及跨国目标的艺术与科学”,国家战略乃是指“在平时与战时,发展并利用一国的外交、经济、信息力和军事力量,以实现国家目标的艺术与科学,又称大战略。”改革开放后,中国把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国家大战略就是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把经济搞上去。中国首先开始了面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

1989年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全面制裁,企图干涉中国内政,中国与欧美的贸易额下降,对外开放空间受到限制。面对不利的国际形势,邓小平在1989年9月4日同中央几位主要负责同志讲:“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领导人认为,能够保住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不倒的主要动力就是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指出:“假设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例如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会发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人民看到稳定带来的实在的好处,看到现行制度、政策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不论国际大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争得了这一条,就稳如泰山。”在艰难的历史时刻,中国开始与比自己经济发达的周边国家开展经贸往来,开始与周边国家恢复或建立外交关系。截至1991年底,中国分别与除东帝汶外的东南亚各国恢复或建立外交关系。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中国很快承认新独立的中亚国家和俄罗斯,与之建交并开展边界谈判。1992年8月,中国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1991年8月,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成为1989年后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首脑。有鉴于此,中共十四大报告认为,“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

中共十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中国的国家大战略。它的实施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当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也是世界上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随着综合实力的快速上升,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其突出表现为与海上邻国岛屿争端的激化。美国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频频为日本、菲律宾撑腰,声称问题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南海问题与美国的国家利益休戚相关,美国力量的进入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岛争端更趋复杂、更难以解决。而周边一些国家一方面希望分享中国发展的更多红利,另一方面担忧中国挤占他国的发展空间,“一家独大”后走国强必霸之路。“周边国家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依托。做好周边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周边地区有着中国巨大的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成为未来5-10年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第二,周边外交政策调整受大国因素的影响

首先,美国因素。美国虽然是地处中国周边区域之外的国家,但因其特殊地位,对中国周边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论述,不再赘述。

其次,俄罗斯因素。俄罗斯是中国周边的大国,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周边环境。1997年,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和中亚有关国家签署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1998年,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国签署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并依据有关协定解决了东段国界的勘界问题。1997年,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在边界谈判的基础上形成“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上海五国”成员国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该组织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区域合作的重要机构,对维护中国西北部边疆安全的作用不容小觑。十多年来,“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发展,日渐成为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开展经贸、文化、科技、能源、军事、安全等领域合作的主要机构。中共十以后,中俄关系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在经济、能源、外交、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最后,日本因素。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历史原因及其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它对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具有重大影响。1978-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大量文字阐述中日关系。1978年,中日签订和平友好条约,中日关系步人良性发展的轨道;1982年,中国提出发展中日关系的“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三项原则,得到日本朝野赞同;1984年,双方商定在上述三原则基础上增加“互相依赖”,使之成为四原则,为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睦邻友好”方针也最先用于中日关系。1980年代中期,中日两国在经贸往来,科技文化交流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该年代后期,日本右翼势力试图改变侵华战争性质。1989年政府工作报告严肃地指出,“过去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不容改变的”,同时重申愿与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90年代初,中日关系出现缓和,但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华战争的行为是中国所不能容忍的。1995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严正警告:“那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带来的空前浩劫永远不能忘记,绝不能让那种惨绝人寰的悲剧重演”,并于当年隆重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1996年报告提出要本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精神,发展同日本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1998年、1999年、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出要“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发展中日关系,警惕日本极右势力对中日关系的干扰和破坏。进入21世纪,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等所作所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2012年发生争端,中日矛盾激化,两国关系急剧降至冰点,这直接影响了中国东部海域的安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在这一年,中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日”。2015年报告提出要“办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同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2015年9月3日,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在北京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日本能否正确对待历史成为中日关系发展良好与否的关键。

(四)未来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趋势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篇(2)

世界遗产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自《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诞生以来,世界各国积极保护本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使世界遗产保护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遗产保护理论也日臻完善。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践工作,详细论述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有关论述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需要在空间上进行一个圈层结构的划分,一般划分为三个区,即遗产核心区、遗产保护区、遗产缓冲区。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遗产建筑、遗址或地区的环境,可以是直接的或者扩展的,也是遗产本身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二是指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去或现在的社会和精神活动、习俗、传统知识、用途或活动,以及其他无形的文化遗产形式,它们创造并形成了环境空间以及当下的、动态的文化、社会、经济和经济背景。也有学者将遗产地周边环境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指向,主要是指遗产地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二是内容指向,主要是体现并保持遗产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资源,如土地、水、植被、矿产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等。这两种提法并无本质性区别。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UNESCO相关的建议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早已有共识:周边环境是体现其真实性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建立缓冲区来加以保护。2005年10月,ICOMOS第15次大会发表的《西安宣言》发展了这一认识,从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转向对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共同保护,反映出对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重视。它承认周边环境对古迹遗址重要性和独特性的贡献,呼吁要理解、记录、展陈不同条件下的周边环境,通过规划手段和实践来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监控和管理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改变,要与当地和国际社会进行跨学科领域的合作,增强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的意识。

 

二、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中国实践

 

国外关于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研究,从18世纪末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20世纪实现了制度性的发展。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西方国家也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如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重视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同等性。英国将文化遗产个体或区域与“周边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更注重外观特色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在整体一致的基础上,鼓励内部功能的更新与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世界遗产相关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其中涉及本体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处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为了加强西安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的环境整治,国家计委于2002年7月正式批准建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2005年陕西省公布了《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明确指出:秦始皇陵保护区域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是指对秦始皇陵保护对象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秦始皇陵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秦始皇陵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实现彻底“保护陵区、另辟新区、移民建镇”的整治工程,体现了对保护秦始皇陵整体风貌和历史格局的充分认识。

 

再以丝绸之路申遗为例,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陕西丝绸之路7个世界文化遗产点有汉长安城未央官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官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其中彬县大佛寺石窟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主干线上,是目前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在丝绸之路申遗中,彬县大佛寺周边环境的整治规划设计秉承“大佛寺环境要好,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也要安排好”的理念进行整治规划。城固县张骞博物馆及张骞墓遗址的保护项目不仅使张骞墓园本体得到了有效保护,还使张骞墓园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总体来看,我国对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保护和展现历史遗址和历史文物。第二,在保护好本体的前提之下,让周边的环境体现出与历史文化资源相协调的整体风貌,建立各具特色的街区。第三、在各历史文化资源所在的具体地段内,通过环境整治,形成系统地展示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

 

作为世界遗产大国同时又是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着遗产保护负担巨大而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由于世界遗产地周边各种本体资源可以向不同的功能资源转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建设性破坏和旅游性破坏的问题与事件。究其原因,还是对世界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外部经济的制约、产权设置重叠、缺乏有效的环境质量管理等各方面原因所致。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国家住建部及各遗产所在地政府,借鉴遗产保护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已采取一定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在对这类具有特殊价值和作用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时,要充分认识到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三、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世界遗产周边环境是遗产价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遗产存在的基础、背景和条件。为此,各遗产缔约国在承担起保护、保存、有效展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并将它传给后代的同时,也必须同时承担起有效保护遗产地周边环境的重任,使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真实完整地传给后代。因此,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遗产地周边环境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展示问题也同样需要以“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为法律依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有明确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非常重要的原则。完整性,意味着未经触动的原始条件,最初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而文化遗产同样也存在“完整性”(地理范围上的完整和文化概念上的完整)问题,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有景观,也是经过很长时期特定文化渲染而形成的综合体。遗产周边的区域文化体现、延续和发展了遗产本身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地周边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资源,都能从一定意义上完整有效地烘托和解读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对于任何一个遗产地的保护,都应当有意识地将真实性原则与完整性原则相结合,使遗产不仅要部分真实,而且要全部真实;不仅要总体真实,而且要细节真实;不仅要遗产本身真实,而且要遗产周边环境和氛围真实。

 

(二)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何为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提出了一个定义:“满足当前人类的需要,又不危害其子孙后代为满足他们的要求而进行发展的能力”。在当代,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必须强调“代际均等性”,即后代有权利享受与当代同样的真实完整的遗产。因此,当代就有责任完好的把遗产保存下去。这是“保障民族历史连续性和文化创新、社会进步的前提之一”。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就是其周边环境生存之核心,文化遗产资源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于某个环境当中,它必须与其所处的周边环境相关联、互动,才能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才能协调发展。遗产地周边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到相关利益者的不同利益和诉求。因此,世界遗产周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际上就是这些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益的平衡过程。对世界遗产不分范围的进行任意的开发和利用,甚至任意的损坏,可能会换得一地、一时的经济利益,但必定会把遗产的生态效益、综合社会效益和长远经济利益牺牲掉。这种经济利益至上、眼前利益至上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短视行为。只有进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研究,才是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延续下去的必由之路。

 

(三)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世界遗产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吸引力,成为当地优秀旅游资源。自从1987年中国首批“世界遗产”问世以来,“遗产旅游”成为我国旅游新的热点,世界遗产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世界文化遗产因其自身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内涵,体现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依托它们所呈现出的城市环境,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域典型的地方性和传统文化的烙印。

 

以“丝绸之路”为例,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文化融通的道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全长5000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一部分。它从西安出发,到中亚的七河地区为止,项目共涉及33个遗产点。其中,我国22个遗产点,分布在河南、陕西、甘肃和新疆。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如新疆段以古城遗韵为宣传重点,甘肃段以石窟画廊为特色定位,青海段突出青海湖畔的草原游牧文化,固原段以边塞重镇为宣传基点。丝绸之路蕴含着享誉世界的资源品位和厚重久远的人文精神,具有承继性的主题积累与线性资源区域分布的特征,完全“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正确认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以旅游开发为手段,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能带动我国的旅游业发展。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篇(3)

一、健全管理网络,抓好队伍建设

该校成立“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了由镇政府司法员、学校行政、年级组长、班主任、村小负责人、生活教师组成的“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队伍,聘请了镇综治专干田忠担任“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联络员。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年初认真制订“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年末认真进行工作总结。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他们层层落实“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岗位责任。每期开学,都要和学生及其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与完小各班主任、村小负责人签订《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责任书》,在每个教室张贴《学生安全常识》,公布学校校长、主管的电话。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例会,在例会上认真总结本月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部署下月工作。充分利用两操集会时间,值周行政和值周教师结合本校安全、文明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表扬和批评教育,常抓不懈。

该校行政管理人员每周轮流值周,参与一天管理的全过程;两位值周教师负责督查学校的纪律、卫生、勤学;班主任管理本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每一个环节;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指导学生睡觉、起床、就餐等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学校巡逻队对学校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防范,有必要的时候进行通宵巡逻、值班。这样保证了网络管理机制的顺畅、运行协调,使学校提出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及安全检查的要求能落到实处。

“学校管理靠大家,安全工作人人抓。”该校动员,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共尽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意识

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能有任何松懈、麻痹思想。在每周召开全校教职工例会,该校行政都要传达、学习上级有关部门对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文件、指示,通报各地周边环境治理事故的典型,使警钟长鸣,增强教职工安全意识。对学生,除了班主任经常加强安全教育外,该校行政经常利用校会、升旗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定时地检查学生宿舍、走廊、楼梯、过道的防范工作,如有疏忽,及时提醒。

为了强化校园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治理氛围,今年4月,该校投入了7400元的校园文化宣传经费,订制了铜制的校训、八荣八耻及办学思想理念、办学思想宣传牌。更新了班牌,布置了办公室、教室等,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今年5月制作了“明德小学”宣传DVD光碟,用优美的教育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一项项教育成果教育学生热爱学校,珍惜学习机会。该校开通的校园广播室每天两次播音,以宣传“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为主,营造“安全文明校园”创建的氛围。每期进行1次少先队园地建设评比,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每周进行1次班级流动红旗评比,鼓励先进班级;每期期中、期末各进行1次法制、安全教育,平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的安全、法制教育,使安全教育经常化;每期组织教师进行1次家访,宣传学校的办学情况,协调学校周边关系,让社会、家庭、群众理解学校、重视学校、热爱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三、落实过程管理,确保校园和谐

按照“集中办学,发挥规模效益”的指导思想,该校逐步推行集中办学,现已实现了全学区三至六年级集中,学生的生活、安全管理难度增大,校园安全、稳定是集中办学的基础,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他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校园和谐。

1、理论学习,依法执教。该校规定,教师必须认真进行理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依法执教。他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教师依法执教意识,指导教师学会用法律武器武装、保护自己,依法执教。要求教师每月写字数在800字以上的政治学习笔记2篇,严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教育厅十条禁令》,严肃处理体罚或变现体罚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收费,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提升教育形象,构建和谐的周边关系,营造全民重教的氛围。

2、管理网络,网络管理。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们对学生实行网络化教育管理,形成了“学校行政—值周老师—班主任—学生”的网络管理。值周行政负责对班主任工作的检查督促,并于每周例会上进行小结。值周教师负责学生一日常规的检查落实,并把检查结果在学校一日常规公布栏上按天公布,每天利用集会时间进行小结。少先队负责利用校园广播室、开展班队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法制辅导员和学校综治专干负责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新晨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篇(4)

一、健全管理网络,抓好队伍建设

该校成立“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了由镇政府司法员、学校行政、年级组长、班主任、村小负责人、生活教师组成的“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队伍,聘请了镇综治专干田忠担任“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联络员。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年初认真制订“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年末认真进行工作总结。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他们层层落实“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岗位责任。每期开学,都要和学生及其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与完小各班主任、村小负责人签订《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责任书》,在每个教室张贴《学生安全常识》,公布学校校长、主管的电话。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例会,在例会上认真总结本月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部署下月工作。充分利用两操集会时间,值周行政和值周教师结合本校安全、文明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表扬和批评教育,常抓不懈。

该校行政管理人员每周轮流值周,参与一天管理的全过程;两位值周教师负责督查学校的纪律、卫生、勤学;班主任管理本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每一个环节;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指导学生睡觉、起床、就餐等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学校巡逻队对学校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防范,有必要的时候进行通宵巡逻、值班。这样保证了网络管理机制的顺畅、运行协调,使学校提出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及安全检查的要求能落到实处。

“学校管理靠大家,安全工作人人抓。”该校动员,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共尽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意识

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能有任何松懈、麻痹思想。在每周召开全校教职工例会,该校行政都要传达、学习上级有关部门对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文件、指示,通报各地周边环境治理事故的典型,使警钟长鸣,增强教职工安全意识。对学生,除了班主任经常加强安全教育外,该校行政经常利用校会、升旗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定时地检查学生宿舍、走廊、楼梯、过道的防范工作,如有疏忽,及时提醒。公务员之家

为了强化校园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治理氛围,今年4月,该校投入了7400元的校园文化宣传经费,订制了铜制的校训、八荣八耻及办学思想理念、办学思想宣传牌。更新了班牌,布置了办公室、教室等,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今年5月制作了“明德小学”宣传DVD光碟,用优美的教育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一项项教育成果教育学生热爱学校,珍惜学习机会。该校开通的校园广播室每天两次播音,以宣传“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为主,营造“安全文明校园”创建的氛围。每期进行1次少先队园地建设评比,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每周进行1次班级流动红旗评比,鼓励先进班级;每期期中、期末各进行1次法制、安全教育,平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的安全、法制教育,使安全教育经常化;每期组织教师进行1次家访,宣传学校的办学情况,协调学校周边关系,让社会、家庭、群众理解学校、重视学校、热爱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三、落实过程管理,确保校园和谐

按照“集中办学,发挥规模效益”的指导思想,该校逐步推行集中办学,现已实现了全学区三至六年级集中,学生的生活、安全管理难度增大,校园安全、稳定是集中办学的基础,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他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校园和谐。

1、理论学习,依法执教。该校规定,教师必须认真进行理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依法执教。他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教师依法执教意识,指导教师学会用法律武器武装、保护自己,依法执教。要求教师每月写字数在800字以上的政治学习笔记2篇,严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教育厅十条禁令》,严肃处理体罚或变现体罚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收费,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提升教育形象,构建和谐的周边关系,营造全民重教的氛围。

 

2、管理网络,网络管理。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们对学生实行网络化教育管理,形成了“学校行政—值周老师—班主任—学生”的网络管理。值周行政负责对班主任工作的检查督促,并于每周例会上进行小结。值周教师负责学生一日常规的检查落实,并把检查结果在学校一日常规公布栏上按天公布,每天利用集会时间进行小结。少先队负责利用校园广播室、开展班队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法制辅导员和学校综治专干负责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3、生活老师,指导生活。他们选派了两位工作细心、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任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篇(5)

我校接到通知后,组织学校行政及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该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工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认识,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同时,还对此次整治的工作任务与整治重点进行了学习、讨论,并结合我校实际,还对我校的整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二、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

1、成立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各教师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召开会议讨论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布置,做到任务落实到人。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教师值班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三、落实文件精神,发现问题及时整治

1、收到文件当天校领导集体学习文件。及时安排部署。

2、学校组织专人对全校校舍安全、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进行了专项检查与整治。

在这次整治中对校内建筑进行安全排查,对食堂与小卖部的食品卫生进行了突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过期、三无、裸露食品,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并对今后的食品卫生提出了要求,学校将长期做好食堂及周边饮食摊点的整治工作,保持整治成效;此次检查与整治还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篇(6)

我校接到通知后,组织学校行政及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该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工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认识,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同时,还对此次整治的工作任务与整治重点进行了学习、讨论,并结合我校实际,还对我校的整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二、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

1、成立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各教师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召开会议讨论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布置,做到任务落实到人。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教师值班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三、落实文件精神,发现问题及时整治。

1、收到文件当天校领导集体学习文件。及时安排部署。

2、学校组织专人对全校校舍安全、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进行了专项检查与整治。

在这次整治中对校内建筑进行安全排查,对食堂与小卖部的食品卫生进行了突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过期、三无、食品,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并对今后的食品卫生提出了要求,学校将长期做好食堂及周边饮食摊点的整治工作,保持整治成效;此次检查与整治还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篇(7)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部分高校周边环境的初步调查研究,我们不仅比较具体地获得了反映高校周边环境实际状态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尤其是高校安保专职工作人员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认知,而且比较详细地了解了目前高校周边环境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若干制度性和发展性问题,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改进高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奠定了基础。

(一)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认知情况分析

在被调查的工作人员中,88.55%的高校安保人员回答自己所在的高校“处于远离市区”的郊区。可见,随着高校的扩招,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新校区,而高校所在地政府,为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都相应地在市郊或远离市区的城镇建立了大学城,相对于各种设施齐全和管理规范有序的市区高校来说,当前高校(新校)周边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1.安保人员对高校是否重视校园周边环境问题的认识。在“您觉得您所在的学校是否重视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中,回答“是,很重视”的人员占74.78%、“不怎么重视”的11.3%、“不知道”的12.6%。调查显示,高校对学校周边环境问题是比较重视的,但仍有23.9%的学校安保人员认为不够重视,说明部分高校还没有把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当做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职人员培训和管理力度不够,使他们还不能充分认识到学校对周边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

2.安保人员自身对学校周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不容乐观。对“您对所在学校周边环境是否关注?”的回答显示,安保工作人员对学校周边环境“从没关注”和“一般关注过”的比率合计为58.2%。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是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维护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稳定的专职工作人员,对学校周边环境从没关注和一般关注达到近60%的比例,说明高校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人员(无论是安保干部还是一般安保人员),对校园周边环境的重视程度缺乏必要的认识。

3.安保工作人员对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这项工作比较支持。在“您觉得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有无必要?”的回答中,80%的人员回答“有必要”;回答“没必要”和“无所谓”的人员各占9.6%。调查显示,尽管有八成的安保工作人员对学校开展周边环境治理这项工作非常支持,但仍然有二成的人员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而安保工作人员是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和维护高校安全工作的主力军,他们“无所谓”的态度应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4.有六成多的安保工作人员认为高校与周边环境不可分割。在“您认为学校与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联系程度”这项问题中,回答“学校处于周边环境中,与周边不可分割”的占65.2%;回答“学校有完善的设施,与周边相对独立”的占18.3%;回答“没考虑过,不关心学校与周边的联系”的占5.2%。安保工作人员能充分重视学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是有效开展周边环境治理的前提和保障,但调查显示,仍有两成多的安保工作人员,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高校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他们对此的认同度。

5.安保工作人员对所在学校周边环境安全问题发展趋势的态度。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安保工作人员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发展趋势充满信心,这也说明做好高校周边安全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6.安保工作人员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感评价一般。在“您感觉您所在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情况如何?”一项的调查中,作为直接从事安保工作的人员,仍有近一半的人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情况感觉“一般”,感觉“较差”或“非常差”的占15%左右,可见,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任务也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二)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现状的认知情况分析

1.安保工作人员对校园管理制度了解程度不够。在“您对有关校园安全措施管理制度及其它制度了解吗?”问题中,回答“很了解”的占44.3%、“了解一些”的占36.1%、“没听说过”的占19.1%。调查显示,作为担负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专职人员,对工作制度很了解和了解一些的比率合计为80.4%,但仍有近20%的专职保卫人员对工作制度根本“没听说过”,说明高校对安保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这应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2.高校对安保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在“您所在学校是否对你们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问题中,回答“有,经常开展”的占46.1%、“有,但不多”的占40.9%、“从来没有”的占9.1%、“不了解”的占4.3%,后两种回答合计为13.4%。调查显示,高校对专职安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还是比较重视的,但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3.高校安保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调查显示,认为高校安保人员力量配备严重不足的占17.4%;认为力量配备较弱的占9.6%;认为力量配备一般的占47.8%。安保人员力量配备不足,这是制约高校安保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4.高校消防器械和专职安保人员配备也不容乐观。在“您觉得学校安保、消防器械配备如何?”问题中,回答“配备力量足”的占46.1%、“配备力量一般”的占25.7%,合计为71.8%;回答“配备力量较弱”的占23%、“配备力量严重不足”的占5.2%,合计为28.2%。调查显示,近三成的高校消防器械和人员到不到位,高校安全工作的技防、人防都存在很大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存在主要问题的认识情况分析

1.高校周边各种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众多,环境比较复杂。在“您所在学校周围有哪些设施和场所?”(多选题)问题中,排列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餐馆90.9%、小摊80%;超市69.1%;网吧62.2%;饮料店54.8%;书店49.6%;KTV22.6%等。围绕高校周边环境,各种生活、文化娱乐设施比较齐全,这些设施为高校师生带来方便的同时,给管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被调查高校周边还有涉黄场所(占0.4%),学生调查问卷中也涉及到这个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2.食品卫生、交通、自然灾害、财务、娱乐场所安全是高校周边环境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您认为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存在哪些问题?”,选择“食品卫生不安全”的64.8%;“道路不安全”的58.7%;“自然灾害”的58.7%;“财务不安全”的39.6%“;娱乐场所不安全”的33%“;治安不安全”的31.7%;“人身不安全”的30.4%;“消防不安全”的28.3%;“其它”的10%。调查显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不安全因素很多,因此,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涉及面非常广的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3.盗窃、外来人员滋事、交通事故和诈骗是目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隐患。在“您认为你所在的学校周边的环境存在哪些隐患?”(多选题)问题中,认为隐患是“交通事故”的68.16%;“盗窃”的71.64%;“诈骗事件”的45.77%;“外来人员滋事”的70.65%;“食品不安全”的33.33%;“暴力事件的”26.37%;“抢劫”的25.87%;“网吧、旅店;快餐中心等场所不安全因素”的34.83%。调查显示,危害高校师生安全的隐患还很多,高校和地方政府应联合整治,以确保师生的人身财产和生命安全。

4.高校周边交通安全标志需进一步加强。在“您所在学校周边有没有交通安全标志?”问题中,“有”的占69.6%;“没有”和“没注意”的各占19.6%和10.9%,两项合计为30.5%。从上题也可以得到印证,有近70%的人员选择了“交通事故”是目前高校周边存在的主要隐患之一,当地交通部门应重视这一隐患的存在。交通安全标示的安装是交通安全的必要保障,也是交通部门的工作职责。

5.高校周边人员情况复杂、非法摊点众多、交通秩序混乱和非法网吧众多是目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难点和重点。在“您认为学校周边环境管理的难点?(多选题)”问题中,按百分比高低依次为:“人员流动较大,人员情况复杂”的占79.10%;“非法摊点众多”的76.62%;“交通次序混乱”的61.19%;“非法网吧众多”的52.24%“非法出租屋多”的45.27%;“违章建筑众多”的20.90%。调查显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确实情况复杂,治理难度很大。

(四)对学校应采取改进措施的认知情况分析

1.转变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思路,巩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成果,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是当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在“您觉得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管理工作任务有哪些?(多选题)”问题中,“转变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的理念思路”的占72.2%;“巩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成果,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占74.8%;“着力解决学校及周边治安突出问题”的占41.3%;“加强和改进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考核工作”的占49.6%;“提高维护学校及周边安全的能力和水平”的占29.1%;“重点开展科学预防和化解学校及周边矛盾纠纷,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联防、联控工作”的占66.5%;“其它”的9.6%。调查显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情况复杂,任务繁重,政府与高校强强联手,多管齐下,是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主要理念和工作思路。

2.加强校内外安全体系建设和改善安全措施是保障高校周边环境安全的主要措施。在“您认为提高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的措施有哪些?”(多选题)问题中,认为加强校内外安全体系建设的73%、改善安全措施的66.1%、健全学校制度的57.4%、扩大安保人员队伍,提高安保人员素质的52.6%、加强监控设施建设的50.4%、与社会其他安全单位建立合作的47%、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的41.3%、其他的17%。调查显示,高校周边环境非常复杂,需要配合的部门很多,采取的措施也要适应复杂情况的需要。

3.地方政府(包括周边社区、商业企业等)和学校本身以及学校学生是治理高校周边环境的三大主要力量。调查显示,在“您觉得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问题解决需要哪方面力量?(多选题)”问题中,选择“地方政府”的占68.3%;“周边社区”的占48.7%;“商业企业”的占53.9%;“学校学生”的占58.3%;“学校自身”的占41.3%;“其他”的占10%。周边社区和商业企业应该是地方政府统筹的范围,在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中,它们应该统筹在地方政府管辖的大范围内。

4.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增加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力量,提高其素质;加强对学生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周边安全治理的主要切入点。在“如果要整顿、提高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水平,您觉得该从哪里入手?(多选题)”问题中,认为“增加安保人员和机关管理人员”的占69.1%;“加强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占67.4%;“提高安保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素质”的占60.9%;“公安机关加强合作”的占52.2%;“更新、加强校内安全措施”的占48.3%;“其他”的占10%。

三、讨论与建议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D85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4-0050-03

一、地缘政治因素是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理论基础

地缘政治因素来源于地缘政治理论,它强调地理环境对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国家的政治、军事活动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缘政治因素是国家制定政治、军事、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缘政治因素是国家安全战略制定的理论依据。地缘政治强调地理环境因素对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意义。由此可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也离不开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国的政治制度、精神特征以及对外政策。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达尔文主义为国家间竞争提供了理论基础。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创立了政治地理学,他把人类国家和世界当作有机体来研究,认为国家在政治上的力量取决于该国领土的大小,国家之间不断进行着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因此,他认为国界也应是经常变动的,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必须确立生存圈。地缘政治理论确立后,经过马汉的“海权理论”、金麦德的“陆权理论”、皮克曼的“边缘地区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近代资本主义扩张和争夺世界领导权的理论依据。

历史上俄罗斯国家安全就与其独特的地缘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地理位置成为俄罗斯民族保障国家安全的独特力量和手段。从最初寻求生存的领土安全,到扩大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扩张战略,再到确保其独特欧亚大国的安全战略,地缘政治因素已经渗透到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

在探讨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在影响因素时,如下因素必不可少:历史上俄罗斯民族的大规模迁徙浪潮开辟了俄罗斯国家扩张的道路,经济利益是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恒久不变的因素。大俄罗斯主义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坚定不移的信仰,沙皇制度是俄罗斯国家不断扩张的重要因素,而更为恒久的则是地缘战略因素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因为地缘战略因素不仅赋予了俄罗斯国家对外扩张的内在需求,同时也为俄罗斯提供了对外扩张的客观条件[1]。

二、地缘政治因素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一)地理扩张时期地缘政治因素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从地缘角度看,自基辅罗斯到伊凡三世统一俄罗斯的整个历史时期,由于俄罗斯位居欧亚大陆腹地,周围没有利于防御的天然屏障,易受攻击。从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南方的波罗维茨人、东方的蒙古人、西方的立陶宛人和波兰人都曾袭扰过古罗斯,加之内部的混乱和彼此征战,不安全思想一直影响着俄罗斯,并积淀到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和思想中。因此,进行领土扩张和控制周边地区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彼得大帝统治时期,俄罗斯的不安全感被人为地加重了。1713年彼得大帝下令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他征服的第一块波罗的海海岸上的城市彼得堡,把俄罗斯置于一个不能保证安全,甚至不能保证不受屈辱的位置,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民族对外扩张的野心。在俄罗斯主义思想体系中,基于地缘考虑进行的地理扩张被认为是防御的,是自卫性的,随之而来的是与西方意识形态对抗,进一步强化了俄罗斯国家通过地理扩张来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的理由。

辽阔的东欧大平原几乎没有任何天然屏障,所以不断对外扩张领土往往被看做是确保俄国自身安全所必需的行动。从彼得一世到叶卡捷琳娜二世,一直到尼古拉二世,沙皇俄国的地缘战略目标主要是:通过联盟来掌控边缘地带,以向南部、西部扩张寻求暖洋出海口为手段,实现对整个欧亚大陆的控制。十月革命后,苏联地缘战略空间一度收缩,面对严峻的形势,苏联被迫提出了“空间换时间”战略。经过二战后的短暂恢复,苏联很快确定了把美国势力逐出欧亚大陆,在实现对欧亚大陆掌控的基础上,与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地缘战略。

在总结俄罗斯历史时,俄罗斯地缘政治学者阿尔巴托夫指出:“俄―苏帝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19世纪的欧洲帝国。欧洲帝国是典型的经济帝国,而俄―苏帝国是军事政治帝国。俄罗斯大国地位是建立在不可分割的四大支柱上,国家控制用于保障巨大军事威力的集中经济,旨在控制这种经济和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依托的严格等级极权政体和救世主思想,建立帝国及无止境的领土和政治扩张,对抗以及为对抗体制找理由。” [2]

(二)冷战后地缘政治因素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而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下降。苏联解体使得俄罗斯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之中,俄罗斯处于两难境地,这使得地缘战略思想在俄罗斯再度复兴。俄罗斯国家周边环境严重恶化,失去西线和南线战略屏障,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了现实的挑战。同时俄罗斯国内经济、政治、军事处于转轨时期,各国内部及国家之间因领土、民族、宗教等问题引发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对俄造成潜在的或现实的外部威胁,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俄罗斯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北约积极东扩,将东欧地区逐步纳入北约战略防御空间。这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威胁使得俄罗斯地缘战略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影响逐步加强。

从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理位置出发,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形成了很多具有欧亚主义倾向的地缘政治思想流派。这些地缘政治思想体现了欧亚主义关于俄罗斯文明独特性和地缘政治正面临挑战的典型特征,主张俄周边国家和国内民族及种族的融合、边界稳定、对西方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对俄国家安全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俄罗斯的潜在势力,尤其是雄踞欧亚大陆的特殊地缘政治优势,使得俄把构建一个有利于自身长远利益的周边地缘政治结构作为一个特定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加以追求和完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环境大大恶化,这不可避免地促使地缘政治安全思想在俄罗斯再度复兴。在地缘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独联体国家在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俄罗斯把在地缘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历史传统与俄有着密不可分联系的独联体视为稳定周边、抗衡北约东扩、重新树立世界大国地位的重要依托,把推动独联体范围内的全面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作为俄对外政策的优先任务,把建立稳定的独立国家联合组织、使其在经济和政治上实现一体化,并且有能力在国际社会中占据应有的地位作为俄对独联体国家安全政策的战略目标。俄把自己与近邻国家之间的边界称为“内部边界”,其特点是不设防,并在海关、居民出入境等方面执行较宽松的制度,而把近邻国家与近邻以外的国家间边界称为“外部边界”,由俄罗斯与近邻国家共同防御。“外部边界”实际上就是俄罗斯的战略边界,因此,实施集体防御是确保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战略选择[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面临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冷战后新的历史时期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是,对内复兴俄罗斯,巩固俄罗斯的国家制度,维护现有的地缘政治疆界和领土的完整,保证公民和社会的安全与发展,对外创造有利于俄罗斯国内发展的外部条件,确立俄罗斯在多极化世界中的主要力量中心之一的地位。1997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的颁布标志着俄罗斯欧亚大国安全战略的最终确立。鉴于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俄罗斯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借此发展和稳定远东,确立俄在亚太地区的地位,维护亚太地区战略平衡。

身处欧亚大陆的地理位置使得俄罗斯拥有成功运用东西方平衡、突出俄罗斯地缘上欧亚中心位置的优势的可能性,但在借助自身实力的同时,集体安全和地区稳定也是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取代世界战争成为国际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俄罗斯主张在扩大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未来的集体安全体系,以全面的集体安全为核心构筑地区和国际安全机制。

三、地缘政治因素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启示

地缘政治因素既是理论因素又是现实因素,它本身具有双重属性。杰弗里・帕克在《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未来》中认为地缘政治因素是从空间或地理的视角所作的国际关系研究。地缘政治的本质就是政治行为体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控制和利用来实现以权力、利益、安全为核心的特定权利,并借助地理环境展开相互竞争与协作的过程及其形成的空间关系。

国家的地理位置制约着其政治行为,或者说,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家对外政策的方向。在地理状态上,中国的海陆邻国众多,其历史一直为地理因素所支配,因此中国在对外战略中运作的精力应放在亚太及周边地区。地缘政治的存在有着明显的边际效应,近邻国家比相距较远的国家对本国的影响力会大得多。因此,对周边国家和本地区的关注是地缘政治的必然要求和自然机理,从战略全局来看,亚太及周边地区潜在的危机可能成为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战略必须首先予以考虑的区域大环境。立足亚太是指作为亚太国家的一员,中国的国家利益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中国的对外战略决策和实践主要领域范围也是亚太地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应以亚太地区为核心,应通过对外战略活动促进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把自身的安全与亚太地区的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亚太和周边地区的稳定是中国作为亚太大国所必然拥有的地缘政治战略。在客观层面,中国面临的亚太和周边态势的基本情况是,潜伏着诸多不安定因素且缺乏相应的安全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亚太和周边的动荡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国内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立足亚太和稳定周边的对外战略的优先考虑,就是进一步在亚太地区积极筹谋各种双边或多边安全机制,推动亚太地区整体局势的稳定。

随着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作用的上升,地缘经济考虑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凸显出来。地缘经济是指国家间、地区间或民族间从地理位置出发的联合、经济对立、设置壁垒等。冷战结束后,各国都把发展经济置于首要地位,从而提高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度并以此改善国家间政治和安全关系。在亚太及中国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局面使各种层级的地缘及国际活动异常活跃。中国在亚太与周边地区开展的互惠性双边或多边地缘经济活动将会极大地推动和提升中国的对外战略能力。

参考文献: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篇(9)

一、引言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原湖北教育学院)在2001年搬迁至光谷校区以来,校园面积成倍增长,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2009年湖北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合并于湖北二师,学生人数成倍增加,新校区周边环境更加复杂,外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造成学生经常与校外人员发生冲突甚至伤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此外,由于学校及周边的非法娱乐场所和网吧等公众聚集场所管理较为混乱,校门口乱搭乱建、乱摆摊点等问题相当突出,这些现实情况应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学校周边环境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学校的学生工作却有着深刻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二师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数十起因校园周边环境引发的治安案件,还有不少学生则因沉湎于网吧、游戏厅而经常逃课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为学校的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园周边环境的新特点

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决定了高校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复杂的周边环境对二师校园治安秩序、文化氛围、交通状况等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门口“黑面的”多,秩序混乱,给学生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选址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二路,原有公汽756路经过,北门建好后,756路公汽改道南门。而南门附近原是流芳镇居民聚居地,许多村民看准了这一商机,纷纷斥资购买面包车,在校园南门口停车等客。这些车辆多数状况不良,驾驶人员身份不明,交通规范意识欠缺,强拉旅客,极易发生违章行驶和抢劫犯罪等案件。等客的面包车往往排成长龙,不仅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更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学校附近高校较多,学生之间的往来增多,易增加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而且道路上摊贩占道经营、车辆不按规定停放较多,许多学生穿梭在车辆间,随时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晚上路面阴暗,抢客的车辆容易撞击正常行驶的学生。个别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不强,三五成群、勾肩搭背等也给自己造成安全隐患。

2、校园周边人口成分复杂,给学生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

二师南门周边区域的主要人口构成除了原有的居民和迁入的外来居民外,还有大量租住在这里的外来人口。由于原来居住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居民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的不同,他们在社会心理、思想道德、言行举止、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差异性十分明显。由于人流量大,社会上个别不良分子,认为学生尤其是外地学生好欺负,经常敲诈、偷窃学生财物、打架斗殴。据调查,近两年钱包被盗的案件呈上升趋势,而在校门口和校园周边的摊点被盗的占了30%左右,主要原因是不少社会人员利用学生单纯、警惕性不高的特点,趁学生选购时将其钱包偷走,更恶劣的是有些不法分子直接将书包抢走,给学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另外,一些单位和个人强占学校周边的房屋、土地和道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校园秩序。这些都是引发学校治安问题和事端的重要诱因。

3、小饭店多,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和市容面貌问题严重

学校周边的小饭店给学生在学校食堂之外多了一种选择,同时小饭店低廉的价格和隐蔽性也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但小饭店最大的问题就是卫生设施不到位,操作人员卫生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遵守食品卫生条例,存在着以次充好的现象,容易引起学生食品中毒事故。同时,因为小饭店结算不规范,就餐不提供发票,不能给学生中毒事故索赔提供依据,对索赔追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小饭馆和摊位引起的卫生和市容问题突出,没有垃圾箱和厕所,上下水道不通,生活垃圾、污水和粪便随地乱倒。违章的建筑和乱搭乱建现象突出。

三、校园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影响的成因分析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一个特殊部分,对校园内部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广泛、深刻的,而其影响成因也是复杂的,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外环境对校园安全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周边治安管理体制不顺

二师地处城乡结合部,周边存在的大量问题多为综合性问题,治安管理难度大,且涉及众多的执法部门和利益主体,治安管理工作往往陷入各自为政、无人牵头、协调不畅的局面。而对学校治安管理负有直接责任的保卫部门由于没有执法权,对于周边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处于“想管而无力管”的尴尬境地。

2、高校周边存在巨大商机

学校近几年发展很快,特别是两校合并后,学生人数增长迅速,给周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形成了一个以学校为依托,以师生为消费中心的特殊的商业圈。在社会大环境特别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部分素质低下的经商者的行为准则。

3、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

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着学习的、社会的、家庭的乃至今后就业预期的种种压力,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一部分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心理比较脆弱的同学,对学习、生活中的某些困惑,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心理、思想上产生的一些疑虑,不善于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而是将网吧、游戏室、录像厅等场所作为发泄内心苦闷的最佳之地。若学生自身不能调适好,又得不到关怀,容易发展为精神疾病,乃至发生轻生自杀或攻击他人等重大安全事件。

四、综合整治高校周边环境,营造平安和谐校园的对策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周边环境是整个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如何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是学校必须时刻注意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安全的环境是“不会自然产生的,而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追求的结果”。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所能完全解决的,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方能显现出成效,需要由政府牵头,加强协调和领导,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各部门联动的长效管理机制,采取“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多种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才能达到长治久安。搞好校园的周边环境,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对师生员工,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

如何将高校周边环境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判断力和警惕性,能否根据相应情况作出应对的能力。学校要在强化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师生员工,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断增强师生的法制与纪律观念,严格教学与行政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师生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愿望和能力:一是对自己如何健康成长有清醒的认识,对进行自身修养有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对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有较为彻底的了解;二是有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三是有同诱骗、教唆自己违法犯罪或侵害自己的坏分子作斗争的能力;四是有在复杂社会环境中抵御精神污染的能力;五是有辨别是非,选择健康、有益的课余生活的能力。

2、开展为学生所欢迎的、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

学校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进行以树立优良学风、校风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引导校园文化氛围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同时,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让参与学生有荣誉感。通过参与相关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体质,提高其艺术感知能力,养成良好的娱乐习惯,降低校外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

3、建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机构

学校要针对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经验丰富、责任感强、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教师、干部建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机构。要鼓励教职工深人实际,调查研究,同青年学生广交朋友,及时解答学生心中的各种疑虑与困惑。

4、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系统

学校要发挥网上谈心服务或思想交流这一现代化教育载体的功能。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开放实验室、计算机房,为学生开展课余科学研究和各种科技发明与创作提供必要的便利。

5、通过各种方式适时向学生通报社会和学校的治安状况

学校要在进一步加强校内的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适时向学生通报社会和学校的治安状况。也可以组织建立由学生骨干业余参加的校内安全巡逻防范小组,协助校保卫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6、发挥地方政府在地区治安管理中的领导和协调作用

学校应经常主动地同属地街道、公安派出所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联系与沟通。学校所属街道、公安、交通、城管、环卫、餐饮等部门也要与学校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治理对危及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偷盗、诈骗、抢劫等治安、刑事案件,当地公安部门应在学校保安部门的协助配合下优先立案,相互理解,通力合作,进而形成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社会网络。此外,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务服务小分队或学雷锋小组,既可以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又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教育。良好的高校周边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高校和各级部门要重视对高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给大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为大学生们将来在社会上立足奠定基础。

(注:本文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管课题(2009C009)。

【参考文献】

[1] 于滨:青少年成长环境之忧[J].新闻周刊,2004(19).

[2] 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篇(10)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与任务。

接通知后,学校及时组织学校行政及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该文件,吃透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工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认识,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会上,还对此次整治的工作任务与整治重点进行了学习、讨论,并结合我校实际,还对我校的整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二、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

1、成立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行政其它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布置,作到任务落实到人。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

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和教职工队伍整顿,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要主动联系、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三、落实文件精神,发现问题及时整治

1、收到文件当天校领导集体学习文件。及时安排部署。

2、学校组织专人对全校校舍安全、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进行了专项检查与整治。

在这次检查与整治中对1村及7村小学的危房进行了加固,对10、11、12村小学的教室进行了封闭,搬出了其内的柴草。对原9村小学的危房进行了拆除;对食堂与小卖部的食品卫生进行了突击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过期、三无、食品,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并对今后的食品卫生提出了要求,学校将长期做好食堂及周边饮食摊点的整治工作,保持整治成效;此次检查与整治还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

3、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了整治。

为加强学生上下楼梯等秩序管理,严防“踩踏”事故发生,学校利用星期六,安排教师用油漆对教学楼的两侧楼梯梯步画出了中线标识,并继续贯彻落实《旧县小学集会、课间操、放学楼道安全责任岗》,加强集会、课间操、放学楼道的安全管理,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学校经常利用广播、升旗仪式、集会,班会等形式强调学生不准乘坐无牌无证车船、非客运车船、超载车船、报废车船,无安全救生设备船只,并印发《旧县小学学生安全十不准》、《学生交通安全告家长书》,学校还主动多次将部分长安车等无营运资格车辆接送学生的情况报告交警及上级相关部门,确保学生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4、学校经常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进行师生自我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文秘站网文章-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5、严格落实校园内部

上一篇: 文学批评论文 下一篇: 审计学案例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