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安全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9:51

资金安全论文

资金安全论文篇(1)

2、稳健性原则。稳健性原则是指电网资金管理遵循安全稳健的原则,各单位应严格执行电网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办法以及《资金管理标准》、《资金安全管理办法》,构建电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严格电费收取各流程,规范资金支付的业务操作,严格执行审批、复核制度,全面降低企业资金安全管理风险。电网企业在进行大额资金调度、资金运作时,严格履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按制度预先制定计划,经公司总部批准后方可实施。且资金运作也不是以纯粹的高收益为目的,仅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度的进行些稳健项目投资,争取实现流动性与效益型平衡最优。

3、标准化原则。标准化原则是前提。统一的制度体系、规范的业务流程、明确的位职以及有效适用的内部管控措施保证电网资金安全的重要前提。电网公司资金安全管理就要走标准化管理路线,包括执行统一的资金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统一的基础环境设置、资金安全管理运作机制框架以及资金安全信息化建设范本。各单位按公司统一标准制定本单位资金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适合的实施操作细则,将资金业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智能化原则。该原则指借助信息网络通讯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集团的资源整合,实现集团集中式管理,实现集中控制。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也要借助信息技术,搭建智能化的资金业务管理平台,建立资金监控系统以及全面的资金业务平台,实现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银行账户、资金流量与资金存量的在线管控,实现资金安全风险预警,为资金安全管理提供先进有效地手段。

二、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一)缺乏统一资金安全管理制度流程。虽然公司各单位建立了部分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但由于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执行效果难以保证。比如电费收取方面,如果监督执行不力,很容易产生电费资金少收、挪用、不及时上交贪污等风险。再如资金支付方面,由于支付项多、支付频率高,如果没有严格的资金审批流程,很可能造成资金使用的浪费,甚至舞弊。

(二)公司资金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受到局限。公司资金收支点多而广,产权级次达到五级,全资及控股单位较多,银行账户数量较多。如此庞大的资金进出,单靠人为手工跟踪检査并不可行,尽管各单位对于部分资金业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如电子支付系统、费用报销平台等,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滞后、生成的管理报表不准确等现象。部分常态性、经常性资金业务,例如,资金实时监控;资金支付计划的编制、审批、上报;资金流量情况表的编制等,公司更是急需实施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滞后,公司各级位无法有效对下级单位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严格监管,又加上基层单位资金管理水平高低不等,部分单位资金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导致资金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内部资金控制乏力。目前,很多电网企业受产权等因素影响,对所属子公司资金直接控制能力较弱,造成资金分散沉淀,管理和控制难度很大;其次,数目众多的电费账户管理和核算由营销部门移交到财务部门后,未达账项仍旧较大,导致集团本部出现资金监控盲区。此外,由于资金流动信息不能实时全面反映资金运营状况,使得集团本部对资金流量不能有效控制,导致资金流入与流出进度不匹配,上述三方面问题综合作用给集团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电网企业尚未建立资金安全管理考核评价机制。资金管理考核有利于把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效果评价并量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公司资金管理责任意识,从而调动各级单位和资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但由于目前公司总部对下属单位资金管控力度不够,资金考核评价机制也尚未建立。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仅仅是资金管理的一种手段,资金管理的首要目的是确保全网资金安全。资金安全管理必须以规范的制度流程、标准的账户管理、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等为保障。针对公司目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资金安全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确保电网企业资金安全。

资金安全论文篇(2)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约束行为、防范风险的重要屏障。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是一些地方在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另一重大问题。包括财政的内部控制制度,财政与银行之间对账制度、相互制约机制和机制都不健全,漏洞较大;岗位培训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和岗位素质教育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也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此外,由于人员配备不足,财政国库机构和乡镇财政所在内部管理上存在一人多岗、岗位交叉的现象,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权限集中在个别人员手中,少数单位未对支付印鉴实行分人分印管理,定期对账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根本就不对账,密码不密,形同虚设,财政资金运行的各项内控机制无法完整落实,给财政资金安全留下很大隐患。

资金安全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40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高校资金是高校的血液,关系着高校的健康发展。在国家对教育事业愈加重视的大背景下,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资金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引高校资金安全管理。但不置可否的是随着高校资金规模的扩大及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趋势,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制度漏洞慢慢扩大,成为影响高校健康有序发展的潜在危机。加强对高校资金的科学管理运作,降低资金短缺对高校发展的瓶颈效应,对于保证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安全管理意识松懈。高校的资金制度与高校决策、高校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资金浪费、资金短缺、资金不能合理利用等资金使用问题;高校管理者缺乏统筹思想,缺乏长远的发展观,造成盲目投资建设、非理性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各部门缺乏节流意识,从学校基础投资到学校后勤日常开支,从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到管理制度缺乏严格的控制、节约制度;资金安全管理意识宣传不到位,资金安全管理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差,难以形成有效的资金安全管理监管制度。

2.高校内部缺乏科学的资金统筹计划。高校经费预算是学校运营状况的整体反映,需要系统的进行资金的使用调配。在高校内部资金的统筹过程中,高校相关部门对经费缺乏全面的系统安排;资金使用不当,学校各部门计划安排不能及时汇总,导致资金出现失衡的真空,广大教职员缺乏开源节流的积极性;高校内部资金管理制度不能科学的运作,管理方法严重落后。

3.高校内部对资金的统筹缺乏必要的论证。高校的财务预算制度是根据学校各部门的活动计划进行核算,最后汇总申报。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往往缺乏对项目预算的必要性、经济效益性等进行充分的论证,对资金的使用做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高校内部的资金使用制度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资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资金管理制度的核对体系不够完善,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要求。

4.高校资金的渠道的多元化,导致高校资金状况不良。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不断进行校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因自身资金不充足,往往不顾自身的承受能力举债,造成资金上极大的负债风险,学校资源配置与资金支出结构失衡。

二、强化资金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高校资金管理存在上述问题,以提高高校资金安全管理意识为契机,以保障资金最大化效益,高校需要从整体上提高对资金安全管理的认识。在结合高校实际的基础上,构筑学校安全的资金管理体系是解决资金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

1.树立正确的治校理念,强化资金安全管理意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生源成为高校争抢的目标,这种单纯的利益动机往往导致高校盲目的进行基础建设,忽视对资金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树立正确的治校理念,能够引导资金安全流向。在社会新形势下,对高校的评价不单单限于规模与基础设施建设,还关注高校的文化底蕴,因此,坚持以文化积聚为依托,重视人文文化的培养成为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向。一方面,需要发挥高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使教职工具有主人翁责任感、爱岗敬业、精研业务,使高校凝聚更多的文化气息,摒弃浮华;另一方面,提高资金安全管理意识,严肃国家财经纪律,提高资金安全防范能力,避免高校资金损失;强化学校法定代表人的安全责任,在学校实践的基础上建立防范资金安全的保障体系,确保资金安全运作。

2.加强资金的科学预算,完善资金统筹制度。高校资金的科学预算制度是开源节流的重要防范措施之一。高校资金管理部门需要设立合理的资金使用目标,厘清相关部门的责任与权限;在资金使用上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论证资金使用的必要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收益;创新现行的资金管理模式,响应当前党中央厉行节约的精神号召,对人员活动经费定额定量,严格控制支出,建立资金使用的监督和评价制度,使资金用到当处、开源节流;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核算制度,明确不同部门人员的权责,定期对资金使用制度进行考评与分析,在以预算和实际支出的基础上保障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

3.规范财务行为,完善资金管理体系。财务行为是否规范关系着高校资金是否安全。高校需要在遵守国家财经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深入完善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首先,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建立资金安全内控制度,确保高校内部资金管理制度的完善,对资金使用的关键岗位实行评测、抽查等制度。其次,在认真落实银行对账单双签制度的基础上,清查高校资金往来的情况,做到款项落实;规范高校日常资金的支付授权审批及大额资金流动的集体决策制度,依据高校资金的使用情况分类别制定出资金使用的常规程序,对于大额资金使用需要经过学校财经小组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明确各级审批人的权责,建立重大事项、大额资金流动的申报制度。再次,重视资金安全管理的内部审计,将资金安全纳入财务管理状况的范围,改进财务管理的方法。

4.加强高校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强化对专项资金管控。高校内部往往具有二级财务管理体系,两级的财务管理体系必须制定监督管理制度,配备业务数量的会计管理人员,切实加强对学校财务收支情况的核定,避免二级财务管理体系对学校款项的不当克扣、截留;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审批制度,例如高校的维修资金、扩建基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对大型采购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执行,对学校大型的贷款、暂付款等款项做到实时动态监控,避免资金流失;对高校私自设立小金库的行为严格查处。

5.高校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依法规范对外投资行为。高校资金的安全离不开国家法律的宏观保护,高校的资金运作过程中需要远离股票投资和其他风险性证券投资业务,不以任何形式对单位或者个人做担保;对其他的投资行为需要在经过科学性、可行性基础上对项目进行论证,确保资金投入的理论与程序安全,避免国有资产的贬值流失,严格遵守国资事发[1995]89号),按规定的程序报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经济行为,保证高校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资金安全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4-0022-04

一、引言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国际资本流动逐渐取代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坚力量。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为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便捷的融资环境,加快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有效配置。然而,任何事物都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20世纪末几次大的金融危机均从不同程度反映出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及破坏性,为此,国际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问题日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从研究文献上看,马克思(1867)是这一研究问题的最初涉猎者。马克思通过对黄金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揭示出“资本流出对金融危机的爆发起到了一个加速器的作用”,为今后国际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研究奠定了基础。关于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安全的广泛研究兴起于20世纪末:Krugman(1979) 、Flood and Garber(1986)提出了国际收支危机模型,指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导致危机和资本逆转的必然性;M.Obstfeld(1994,1995)在国际收支危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危机预期模型,认为投资者基于对货币贬值的预期进而实施的投机行为是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从而也是国际资本流动逆转的原因之一;Diamond and Dybvig(1983)表明金融市场上的羊群效应会加剧资本逆转的程度从而加深危机的破坏性;Radelet and Sachs (1998)从实证角度证实了Diamond and Dybvig的研究结论;Krugman(1998)、Dooley(2000)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新兴国家资本流动的逆转原因,并认定新兴国家严重的道德风险是国际资本流动突发逆转及金融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在国内,不少学者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丁楠(2002)、邓小巧(2002)、王元龙(2003)等学者分别从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关系以及我国资本流动的构成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上述研究为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推进了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安全的研究进程。与此同时,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不足,尚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现有文献大多从金融危机或金融风险的角度进行分析,关于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安全的直接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关于我国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安全的研究往往是从资本流动的构成角度进行逐一分析,且多为定性分析,缺乏整体的量化分析。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国际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度测算体系,通过测算把握资本流动的安全状况,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金融监管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本文依据经济安全研究中常用的概率分析法,运用目前国内外通用的资本流动预警指标对近十年来我国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程度进行整体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资本流动的潜在安全问题。

二、中国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度测算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度界定与数值划分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将国际资本流动运行的金融安全态势定义为以下四种:安全、基本安全、风险和危机。安全状态是指国际资本流动中存在较低的金融风险;基本安全状态是指国际资本流动中存在金融风险,但在合理控制范围之内;风险状态是指国际资本流动中的金融风险日益累积、未得到化解;危机状态是指国际资本流动中的金融风险恶化以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后两种状态是广义上的国际资本流动金融不安全,其中风险状态是潜在金融不安全,危机状态为实际金融不安全。此外,为了后文定量分析的需要。我们赋予上述四种状态以A、B、C、D四种安全等级,并划分不同数值范围(数值越高表示安全度越好),具体如表1所示。

(二)测算指标的选取与量化分析

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莫里斯・戈尔茨曾提出七项经济预警指标,其中与国际资本流动相关的有: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经常项目差额占GDP之比和资本流入结构。与此同时,斯坦福大学的刘遵义教授对金融危机预测也进行了很好的研究。此外,姜洪、焦津强(1999),姜旭朝、孟艳(2000),闻岳春、严谷军(2000),冯文伟(2002),王元龙(2003)等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借鉴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资本流动的开放情况,选择如下指标作为衡量现阶段我国资本流动金融安全度的主要依据。

偿债率II。传统意义上的偿债率是指当前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出口收汇的比率,它是衡量外债规模和一国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但是,这种偿债率仅考虑了经常项目对一国偿债能力的影响,与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的现实相差甚远,准确性并不很强。因此,我们在此选择的是修正偿债率,其计算公式为:偿债率II=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外汇储备。由于外汇储备来源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在短期内可以提供偿债保证,用它作分母能够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对还本付息的承受能力,其考察范围比单独考察出口一项更为全面。一般认为,偿债率不超过30%-50%是安全的,以此为基本安全区间,上、下增减10%作为警戒线。

负债率。它是指一国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GDP之比,表明一国经济发展对外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负债能力和风险的主要指标。国际上公认的最高限度为40%,将此值作为“基本安全”状态的上限,上、下增减10%得出警戒线。

外汇储备/外债余额。外汇储备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作为举债的保证和清偿的手段。该指标是反映一国偿还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国际警戒线区间为:30%-50%,以此为基本安全区间,上、下增减10%作为警戒线。

外汇储备/短期外债。这一指标是衡量一国快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一国外汇储备越多,越可增强债权人对债务国偿还债款的信心。该指标的国际警戒线为不小于100%,以此为基本安全区间的上限,上、下增减100%作为警戒线。此外,一般认为当外汇储备超过短期外债余额的5倍时,将会因大量的资源闲置而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当外汇储备/短期外债>500%时,我们将认为金融运行状态又回落为“风险”状态。

短期外债/外债总额。是用于衡量一国资本流入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该指标的快速上升往往被认为是债务危机的征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值为25%,将此值作为“基本安全”状态的上限,上、下增减10%得出警戒线。

经常项目差额/GDP。该指标主要反映一国对外经济部门的竞争能力,如果逆差占GDP的比重持续过大,说明其创汇部门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外贸收支严重失衡。持续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构成影响一国经济对外均衡的主要因素。对于汇率相对固定的国家而言,为了达到新的均衡,其汇率可能会在某一因素的触发下突然间大幅贬值,引发金融危机。国际上一般认为不超过5%是安全的,在此将其作为“基本安全”状态的上限,上、下增减1%作为警戒线。

外汇储备/M2。该指标是基于供求平衡原则下衡量外汇储备是否适度的一个指标。由于目前国际上关于广义货币统计的口径不同,所以该指标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根据我国多年的经验,选择12%作为“基本安全” 状态的上限,上、下增减3%作为警戒线。

(FDI+经常项目差额)/GDP。资本流动的构成及一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成为一国对外经济部门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用外商直接投资来弥补经常项目的逆差还是用易于外逃的证券投资来弥补将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外国直接投资的比例越高,接受投资国就越不会因为资本突然的外逃而遭受损失。国际上公认的合理区间为-2.5%-5%,以此为基本安全区间,上、下增减1%作为警戒线。

(三)数据处理

在进行具体的测算之前,我们还应把测算指标在各个年度的实际值转化为分数值,即进行指标值到分数值的映射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当指标值越大越安全时,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Si=分数下限+(指标值-警戒下限)×(分数上限-分数下限)/(警戒上限-警戒下限)

(2)当指标值越小越安全时,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Si=分数上限-(指标值-警戒下限)×(分数上限-分数下限)/(警戒上限-警戒下限)

(3)当指标某点最安全,离开该区间越远越不安全时,又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指标处于“安全”状态时:

Si=100-2指标值-(警戒上限+警戒下限)/2×(分数上限-分数下限)/(警戒上限-警戒下限)

②指标越大越安全时:

Si=分数下限+(指标值-警戒下限)×(分数上限-分数下限)/(警戒上限-警戒下限)

③指标越小越安全时:

Si=分数上限-(指标值-警戒下限)×(分数上限-分数下限)/(警戒上限-警戒下限)

(四)具体测算

我们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为测算数据的主要来源,并选取1995-2004年作为基本测算年度。首先,根据数据来源中的原始数据整理计算出我国资本流动金融安全度测算指标的实际值(见表3);其次,采用前述数据处理方法对此实际值进行分数映射,并运用公式(1)进行测算,求得资本流动的综合安全指数T;最后,根据求得的综合安全指数T对照表1进行安全状况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T=∑ Si/i (1)

其中,Si表示第i个指标的分数,i表示指标个数;T∈[0,100],i=1,2…8。

由表4可以看出,在参加测算的10个基本年度里,我国资本流动有4年(1996、1997、1998、2001)显示为“安全”,6年(1995、1999、2000、2002、2003、2004)显示为“基本安全”。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度是较好的。然而,如果从综合安全指数T的走势及个别指标角度看,上述结论是不太全面的。我国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还存在如下潜在问题:

1.综合安全指数走势不平稳,具体表现为“两起两落”。我国资本流动综合安全指数的走势存在着一定波动性,具有明显的两起两落现象:1997年我国综合安全指数T达到最高值82.59分,随后一路下跌至2000年的75.29分。2001年恢复到81.04分,但此后又呈现出下降趋势。近两年来该指标一直位于76分以下。国际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安全。因此应注意维持安全态势的平稳运行。

2.综合安全指数测算结果中存在覆盖效应,具体表现为:指标3对指标4形成了较强的覆盖效应。从表4反映的测算结果看,指标3(外汇储备/外债余额)的分数值均为100分,而指标4(外汇储备/短期外债)的分数值在整个测算指标系里是较低的。因此,在综合安全指数T的测算过程中,指标3难免会对指标4产生覆盖效应,即高分值的指标3缓和了低分值的指标4对综合指数T的稀释作用。指标3和指标4均是反映一国偿债能力的指标,除了侧重点不同外,在指标取值方面还存在重大的差别。指标3在取值方面并未规定储备过多的警戒值,为此我们将该指标分数值>100分的均以100分计算。实际上外汇储备过多也是不适宜的,这会因资金的低效使用而造成经济损失。与指标3不同的是,指标4规定了这一警戒值:认为外汇储备/短期外债>5为“风险” 状态。如上所述,指标3因缺乏储备过多的警戒值而构成了对指标4的覆盖效应。在此我们将指标3剔除,得到如表5所示的结果。从中可以发现:剔除指标3后的综合安全指数较之先前平均降低了3分左右,资本流动金融安全度为“基本安全”。

3.个别指标的转化存在突变现象。观察表4可以发现,指标4和指标5在个别年度里呈现出突变现象。这里的“突变”是指金融安全状态的转化不是渐进的而是跳越式的。如从“安全”状态直接跳跃至“危机”状态,中间没有经过连续的过渡状态。2001年指标4的分数值为90.80分,属于“安全”状态;而2002年该指标降为49.22分,直接落入“风险” 状态。类似现象指标5在2000-2001年中也有发生。金融安全状态的突变会使监管当局措手不及,容易造成监管失效。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短期外债风险较大。

三、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对我国近年来的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安全度可以进行如下评价: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度比较好,状态界定为“基本安全”;另一方面,资本流动运行中也存在潜在的金融安全问题:综合安全指数走势不平稳且存在一定的覆盖效应,个别指标的转化存在突变现象,短期外债风险较大。发展中国家在资本自由化的过程中往往侧重于资本的引入,我国亦是如此。尽管资本的大量流入会为本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用资金,但是如果资本流动监管缺位或不当,很容易使得资本引入国发生偿债困难甚至金融危机,20世纪末的墨西哥、泰国金融危机就是前车之鉴。因此,我国在资本流动基本安全的状态下,应密切关注资本流动中金融风险的类型与程度,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化解,尤其是严格控制资本流入的期限结构,合理使用短期外债,确保资本流动中金融安全的可维持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George G. Kaufman. Banking and currency crises and systemic risk: Lessons from recent events,.

[7]Dooley, M.P. A model of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s. Economic Journal, 2000.

[8]丁楠.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J].商业研究,2001,(11).

[9]邓小巧. 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监管与金融安全问题的思考[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增刊).

[10]王元龙. 中国外债问题分析[J].中国外汇管理,1999,(2).

资金安全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1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133-04

金融产业是一种复合型的组织体系,是创造价值的实体,通过金融产业各部门的组织和运作,可以集合并优化要素使用,实现更高的合力效果。同时,金融产业是开放性的、具有推动力的产业,在与其他产业的相互关联中,促进和导向其他产业的革新与发展。本论文基于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多重考虑,将金融产业成长的研究落实到西安区域,对西安金融产业成长的时序特征进行研究,希望对加快西安区域金融产业成长有所贡献。

1. 区域金融产业的内涵

区域金融产业问题的研究还属于相对新颖的领域,其理论分析涉及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与金融结构理论,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金融制度学等相关经济理论。

金融产业本身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外延广大。金融产业的内涵即行业,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类似服务的经营单位的集合,涵盖了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基金业等五大行业,以及其他未包括在内的金融组织,如典当、金融租赁、财务公司等。金融产业的外延指行业集合而成的经济部门,是强调相互联系的各业,加上衔接各行业的市场的集合,是由金融机构、金融商品、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中心等组成的开放系统[1][8]。

金融产业成长的概念是金融成长概念在中观领域的延伸,是将金融研究落实到产业层次,对金融成长概念加以发展提出的。金融产业成长既表现为一种量的增长,量的增长就是金融资源(金融资源是金融价值体的总称,它是相对于实物资源而言的)存量与流量相对规模的扩展;也表现为一种质的发展,质的发展就是在注重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人力资本全面开发的前提下,由金融体制变革带来金融产业本身结构升级优化,引起导向经济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提高,二者融合具有生成、导向和支撑经济向高级化发展的趋势[3]。

2. 金融产业成长的衡量指标

金融产业成长是金融产业量性成长与质性成长的有机统一体,其衡量指标由量性成长指标与质性成长指标构成。

2.1 金融产业成长的量性指标

金融产业成长的量性指标即规模指标,主要表现为金融产业规模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扩张[7]:一是金融产业生产能力的扩张,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总量、金融企业规模及数量、金融商品种类及交易额、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二是金融产业的区域扩张,具体表现为金融企业及金融市场的空间扩散,即金融企业突破地域界限形成分支网络及金融市场融资的有效直径扩大;三是金融产业组织扩张,一方面表现在金融产业内企业向集团化、大型化、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金融产业组织的市场控制力即产业集中度提高,这可通过金融产业规模集中度指标来衡量。

2.2 金融产业成长的质性指标即结构指标和效率指标

2.2.1 金融产业成长的结构指标

结构指标包括产业结构指标与空间结构指标。产业结构指标主要包括: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商品结构、金融产权结构、金融资产结构等。金融产业成长的空间结构是金融产业区域扩张和金融组织扩张的结果,可通过金融资产的空间分布和金融组织的空间结构来衡量。金融产业成长的空间结构指标不仅描述了区域金融产业成长的地域差异,而且指示了金融资源的地域流向。

2.2.2 金融产业成长的效率指标

金融产业的效率可从宏观效率、微观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三个方面来衡量。(1)金融产业宏观效率是对金融产业宏观功能实现效果的考察。金融产业宏观功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主体,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二是金融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对前一方面可通过具体金融政策落实后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表示,此外,货币乘数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标。而金融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可由金融产业对社会储蓄的动员效率、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及投资对实体经济的推动效率来反映。(2)金融产业微观效率指金融企业或金融机构的效率,包括经营效率和发展效率。其中经营效率指标主要通过业务能力和盈利能力表现出来。金融企业或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主要体现在所提供的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资金的清算速度、资产的增长率等方面。金融产业的发展效率指金融企业或机构的潜在竞争能力,可通过金融产业创新能力、资本增长能力、设备的现代化配置及更新能力、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力等体现。

3. 西安市金融产业的时序特征

3.1 对西安市金融产业成长阶段的判断

根据以上金融产业成长衡量指标的分析,可以通过考察西安市金融产业产值在区域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及金融产业在区域产业系统中的地位,来确定金融产业成长所处的阶段。表1列示了2001~2006年西安市金融产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根据所得数据,西安市自2001年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保持了平稳、小幅度增加的态势,同时,金融产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却呈现出了平稳、小幅度的下降趋势,这种趋势也同时出现在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的变化上,见图1。如果以金融产业成长的阶段性来考察,则西安金融产业成长的整体水平在近几年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略有回退。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是与我国以及西安金融体制改革进程有关,并且体现了我国金融产业成长区域差异程度较大这一客观因素的作用。因为,以2002年数据为参考,我国金融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6.5%,占GDP比重为5.7%,均高于西安。而北京金融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5.3%,占GDP比重为15.5%;上海金融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1.1%,占GDP比重为11.6%,这两项的比重指标都远高于全国水平。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西安金融产业成长尚处于低级阶段,金融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较小,而我国相对发达的地区目前已处于金融产业成长的中级阶段。但无论从国家宏观经济总体规划还是西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设计来看,金融产业成长都已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先部门和传导中枢,西安金融产业成长已经拥有和具备了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

3.2 对西安市金融产业成长区间的判断

确定金融产业成长区间需要考察金融产业功能实现中量性成长与质性成长的贡献份额。首先考察西安市金融产业成长中两种成长形式的基本情况。限于资料收集的范围以及论文篇幅,本文只选取量性成长与质性成长的部分指标加以说明。

3.2.1 西安市金融产业量性成长指标

金融产业量性成长指标即规模指标,主要体现为金融产业生产能力扩张、金融产业区域扩张和金融产业组织扩张。本文以代表生产能力扩张的规模指标――金融机构数量、资产规模等业务指标来说明西安区域金融产业的总体规模情况。

(1)银行业

200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 066.16亿元,比年初增长13.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2 344.77亿元,比年初增长9.9%。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28.7%,短期贷款下降2.0%。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 085.54亿元,增长4.5%;现金支出6 893.38亿元,增长5.0%;现金净回笼192.17亿元[9]。银行业经营效益提高,存款增速趋缓,储蓄存款出现多年少有的少增现象;贷款保持平稳增长;货币回笼减少;银行业改革继续深化。

(2)保险业

截止2006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19家,保险机构29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68家。全年保费收入5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财产险保费13.32亿元,增长19.4%;人身险保费收入39.19亿元,增长16.0%。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1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财产险、人身险分别为6.41亿元和5.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56.0%[9]。2001年至2006年的保费收入、保险公司资产总额、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指标可以充分反映西安保险业的长足发展,如图2所示。根据图2显而易见,2001~2006年,西安保险业保费收入和人身险收入增长速度很快,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16.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52.5亿元。西安市的保险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金融产业中的主要力量。

资料来源:根据西安统计局2001~2006年度统计报告数据计算整理[9]。

(3)证券业

2001年西安证券交易额为900亿元,而到2006年西安证券市场证券交易总量2 730.5亿元,期货交易额1 572.6亿元。2006年末全市有上市公司17家,上市总股本41.59亿元[9]。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证券市场出现了高度繁荣的局面,不仅证券市场的规模更加扩大,而且交易日趋活跃。其重要标志是反映证券市场容量的重要指标――证券化率(证券市值/GDP)的提高。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项研究,1995年末发达国家的平均证券化率为70.44%,其中美国为96.59%,英国为128.59%,日本为73.88%。而到了2003年,美英日三国证券化率分别提高至298.66%、296.54%、209.76%,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该项比率也分别达到112.4% 、119.83%和240.82%,而中国同期仅为36.49%,西安证券化率为21.6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我国及西安证券化率较低,但各种迹象表明,不论从占各类投资方式的比重看,还是从占金融资产的比重看,整个金融部门已经出现了证券化趋势。

3.2.2 西安市金融产业质性成长指标

金融产业质性成长指标包括结构指标和效率指标,本文分别选取其中部分指标加以说明。

(1)西安市金融产业成长的结构指标

①企业融资结构

企业融资结构变化能够说明金融市场结构。融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主要通过股票、企业债券和基金等,间接融资则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从增量考察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化,以西安企业间接融资为例,如图3 所示。

从增量看,我国融资结构变化中,贷款增量在2001~2006年期间表现为稳定增长。贷款余额由2001年的1 186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 344.8亿元,其中2001年到2002年增长最快为37.4%。2003年到2006年间接融资增长率有所下降,而直接融资增量则呈波动性上升。这种趋势符合国际融资方式变化的总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西安统计局2001~2006年度统计报告数据整理[9] 。

②证券筹资额与贷款余额的比例变化

证券市场筹资额与贷款余额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表2列示了西安市这一指标在2001~2006年间的变化以及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上海水平的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北京、上海和西安统计局2001~2006年度统计报告数据计算整理[9][10][11][12]。

根据表2,西安市证券市场融资与贷款余额的比值在2001~2006年间虽略有起伏,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说明西安证券业对经济的支持作用逐渐增强,证券业与银行业之间的对比关系略有改变,这种趋势与全国总体趋势相近。

③保费收入与存款余额的比例关系变化

保费收入与存款余额的比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保险业与银行业的相对结构。表3 列示了西安保费收入与存款余额的比例关系及区域比较情况。

根据表3,2001~2006年间,西安市保费收入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保持了上升态势,说明西安金融产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社会闲置资金向保险市场的分流部分越来越多。从横向比较看,西安区域的这一指标值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超过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这说明西安虽然在金融资产规模上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但在结构方面并不落后。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北京、上海和西安统计局2001~2006年度统计报告数据计算整理[9][10][11][12]。

(2)西安市金融产业成长的效率指标

金融产业的效率可从宏观效率、微观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三个方面来衡量。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选取经济增长的金融成本指标为代表。经济增长的金融成本指标相当于GDP增长率与贷款余额增长率的比值。

如表4 所示,西安金融成本指标同全国金融成本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2002年以前经历了下降阶段,自2003年开始出现上升趋势。这说明西安金融产业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强。另外,从横向比较看,西安各年的金融成本指标值都明显高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虽然2003年这种差距已经减少至贴近。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北京、上海和西安统计局2001~2006年度统计报告数据计算整理[9][10][11][12]

根据西安区域金融产业成长各项指标的整理与对比,可见西安区域金融产业成长水平不高,处于成长的低级阶段,尽管量性扩张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质性调整仍存在较大欠缺。

4. 基本结论

从上述对金融产业量性成长与质性成长指标的说明中可见,西安金融产业在近几年的时间中经历了规模的显著扩张和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能力迅速扩张,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效率日渐提高。可以说,从量的层次考察,西安金融产业成长虽未取得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质的层次考察,无论是金融体制的变革状况、金融结构创新程度还是金融市场的发育水平,都与量的扩张极不对称。这样,偏离效应的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支配金融产业成长过程。但从成长区间上来判断,西安金融产业成长尚处在量性成长阶段,同时质性成长在金融产业功能实现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金融产业进行规范和寻求创新空间是西安金融产业进一步成长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杰. 中国金融成长的经济分析[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17-27,32.

[2] 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46-147,152.

[3] 李木祥,钟子明,冯宗茂.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96-197,199-200,201-202,164.

[4] 张凤超.金融产业成长及其规律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03,(10):68-72.

[5] 于尚艳. 我国金融产业成长及衡量体系[J]. 经济纵横・2005,(6):52.

[6] E. M. Hoover& F. Giarratam,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NewYork: Alfred A. Knop lnc, 1984.

[7]Bencivenga Valerie and Bruce Smith.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195-209.

[8] 张作荣. 金融产业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6:23.

[9] 西安统计局网站xatj.省略 [DB/OL].

[10] 北京统计信息网bjstats.省略 [DB/OL].

[11] 上海统计网stats-sh.省略 [DB/OL].

[12] 中国人民银行网http://pbc.省略 [DB/OL].

[作者简介]殷仲民(1955- ),男,西安理工大学金融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市场与投资。

资金安全论文篇(6)

通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的构建了食品安全检测网络体系,基本上能满足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从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实现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要想全方位的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就要科学系统的分析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工作,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全面发展,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能有效的运行。

一、系统论原理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构

系统工程是对系统科学进行整体的开发和设计的一种工程技术,它通过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相关理论的研究,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对系统信息进行有效的反馈,以此优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构中运用系统论原理,能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的性能,达到降低投资成本、优化系统设计的目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比较复杂,通过对系统论工程原理以及系统论原理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并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确立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中主要的七个子系统,即:网络信息系统、激励惩罚系统、检验检测机构、信用评价系统、资金保障系统、控制协调系统以及责任追究系统。七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共同完成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构建。只有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的把握,各个系统之间能够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子系统建设发的现状及发展要求

1、提高物理支撑系统的能力

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工作就是检测、验收及认证食品是否有安全问题,并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及信息支持。我国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在分布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经济落后的地区缺少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资源,并且检测工作职责不明确,检验检测的效率低。因此,怎样合理分布检验检测机构,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进行检验检测机构的分布时,既不能减少机构数量,又要优化检验检测机构。

我国目前的检验检测机构比较独立,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导致重复检验检测现象严重,这样不仅加大了检验检测机构的负担,也提高了检测成本,甚至对政府的执法产生了严重影响。这时,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政府中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管的部门较多,各个部门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使检验检测体系不能及时的做出反应。因此,必须加强各个检测机构的协调建设。

2、弥补管理支撑系统中的空白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信用评价系统、激励惩罚系统和责任追究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做支撑,目前,这些系统的建设并未受到重视。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检测的成本较大,进而导致一些企业没有能力进行自检。由此可见,必须加强自检机构的建设,奖惩并重。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府有责任保证是食品的安全。政府要落实各部门食品监管工作的职责,确保分工明确,并构建系统的责任追究制度,保证食品监管工作的高效进行。信誉评定体系的构建是建立检验检测信用评价体系的关键,公平公正的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评定。

3、优化资金的投入与分配

检验检测机构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经费预算,所以,政府的预算金额及分配对检验检机构有直接的影响。政府预算金额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地区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此外,政府对一部分检测机构和自检机构的资金投入较少,受到资金投入的制约,使其检验检测机构很难生存和发展。这就是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长期无法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优化资金的投入与分配。

三、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的政府行为

1、以系统论、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构十分复杂,需要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理论提供理论依据。不仅要提高物理支撑系统的能力,还要注重管理支撑系统的构建。同时,政府还要保证资金的投入和资金的合理分配,加强人才队伍、检测标准等相关保障措施的建设。

2、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政府的主要工作重心,也是检测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包括硬整合与软整合,其中软整合分为计划整合、经费整合及信息整合。计划整合需要食品检测专家对食品检测计划进行考证,去掉重复的检测计划,加强比较弱的检测环节并适当调整不合理的检测计划,促进计划整合的有效进行。经费整合需要政府财政部门统一的进行预算,并合理的分配检验检测经费,为检验检测的进行提供资金保障。信息整合需要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进行信息共享的建设,实现各地区检验检测信息的共享,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信息支持。

3、发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社会机构

只有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社会机构的发展,才能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构。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社会机构的发展,使社会机构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迈进。食品检验检测社会机构应该享有开展政府食品检验检测计划工作的权利。

4、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资金是进行检验检测的保障,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必然需要资金投入,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重复检测和提高检测收费标准的现象。这会导致企业的负担加重,甚至影响检验检测机构的正常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政府资金投入的合理分配,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有着直接的影响。

结论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科学系统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对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升企业信誉有着重要的作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供技术支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构建及检验检测能力的提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欢,马兵,宋怿,穆迎春,时文博.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2010(05).

[2]程大贵,董长征,立忠.推进食品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访全国人大代表、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金锁[J].吉林人大,2011(03).

资金安全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优化单位资金安全管理防范的基础要确立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对资金运行要有刚性约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资金管理环境,保证资金安全有效运转。制度一经确定,就应立即执行,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一、严格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这就要求出纳与会计分管,出纳与审核分管。出纳不得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券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会计职务与审计职务相分离;支票与密码分管,支票审核与支票签发相分离,支票保管与印章保管相分离,财务专用章与人名章分管;票据保管与票据使用分离;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二、审核复核制度

要落实审核复核制度,须明确审核与复核的关系。审核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度等对资金活动的合法性进行详细、周密的审查、核对,看是否按照预算执行,资金来源是否可靠,手续是否完备,内容是否完整,着重偏向原始凭证的审查,属于事前监督。复核是再次核算检查,运用于日常的账务处理中,主要包括对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账目核对等业务的检查,属于事后监督。严格落实审核复核制度,能够对资金活动进行多层把关,准确发现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薄弱环节,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三、账目核对制度

核对账目是资金安全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是防止账务差错、及时纠偏、查漏补缺的重要措施,要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防范资金风险,保证资金安全运行。账目核对制度主要包括:出纳与会计对账制度,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对账制度,财务部门与银行对账制度,上下级财务部门之间对账制度。在实际工作当中,要切实加强账目核对制度的监督作用,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不仅要重视对账结果,更要强调对账过程,防止从中弄虚作假。要按照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指定专人面对面对账,避免因经办人员具有对账员和操作员双重职责造成管理失控、制度悬空,而达不到对账制度应有的防范作用。

四、岗位轮换制度

财务岗位轮换制度能够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是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实行岗位轮换必须制定轮换管理办法,规范轮换程序。财务人员要对本职岗位工作做出详细的业务写实,包括工作流程、注意事项、与其他岗位配合方式等内容,为岗位轮换做好准备;定期或不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岗位知识培训,形成一种岗位轮换的内在动力,弥补业务空白区;合理确定轮换期限,一般出纳工作岗位1-2年轮换一次,其他会计岗位可3-4年轮换一次;不仅单位内部之间定期进行岗位轮换,相关单位之间也要进行跨单位轮岗,促进经验交流。

五、现金安全管理制度

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现金管理制度,严格现金使用范围,落实现金限额管理制度,超出限额存入银行,减少现金存储风险;规范现金结算行为,禁止挪用现金和左收现金,禁止以“白条”抵作库存现金;严格执行现金盘点制度,出纳每日根据日记账盘点库存现金,并与账目核对,制作现金盘点表,出纳会计签字以示确认,财务部门负责人要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盘点现金,防止出现长短款,确保账款相符。

要制定现金提取审批制度,根据现金提取数量明确审批权限,规范审批程序,在提前现金时要注意安全保卫工作,防止抢劫事件发生;合理规定现金预算制度,确保需要现金时有可供使用的现金,与银行签订应急资金保障协议,在战时或执行特殊任务时,能及时足额提取现金,保证使命任务的顺利完成;完善现金保管制度,所有现金保管单位或部门都必须配备“三铁一器”,有条件的可以推行可视化监控系统,创新警戒手段,提高安保级别,制定现金限制接触措施,严谨未经授权人员直接接触现金、办理现金业务,明确现金管理职责,确保资金安全使用。

资金安全论文篇(8)

内容回顾-国库现金是指已经缴入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暂未支付的财政资金余额。国库现金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在国库正常支出和资金绝对安全的情况下,特定的制度安排,对国库现金定向操作,以最大收益的业务。其操作原则是要“三性”

《怎样写国库现金管理拓展对策探讨论文范文》由会计整理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继续阅读:怎样写基于因子浅析论文范文法的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探讨论文范文

(二)国库现金管理追求更高的利息收益 国库现金存量是来自税收,是公共财政资源的一保值、增值,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考量。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方向宏观调控的政策方向保持一致性,绝对的宏观经济效益,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资金安全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8日

一、背景

目前,以资金安全管理为主线的企业管理思想正在一些大型企业中悄然兴起,近几年,许多国外跨国公司迅速发展,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资金安全管理制度。我国大中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特别是资金安全管理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改革现有的资金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全球经济时代的企业资金安全管理模式,有助于中国大型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

二、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特点及原则

(一)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特点

1、电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电网企业是以电力销售为主营业务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每年有巨大的售电量流入和购电量流出。其资产规模庞大,运行维护工作多。

2、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

3、电网企业负债大。电网企业每年有巨额的建设投资需求,根据电网建设适度超前的要求,仅靠当年的折旧和自留利润不足以支撑,需要大量的贷款,导致资产负债率较高。

4、物资流量大。每年上百亿元资产的日常运行维护,加上大规模的电网建设项目,需要配送大量的电网物资。

(二)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原则

1、集中性原则。集中性原则体现集权管理思想,是要保证电网公司集团总部可以全范围内迅速而有效地归集与管控全部资金,使这些资金的流动与运用达到最优配置。过于分散的资金虽能使下属单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相应带来的是资金风险和成本加大,资金分散沉淀与周期性闲置不利于电网公司集团总体效益的提高。因此,为了电网公司发展战略的协同性以及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贯彻“资本在最关键的领域优先分配”的思想,公司应采取资金集中管控原则管理,实现资金中归集、集中支付、统一融资、统一调度以及统一运作,有机协调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提高资金规模效益,降低资金闲置率及资金利用风险。

2、稳健性原则。稳健性原则是指电网资金管理遵循安全稳健的原则,各单位应严格执行电网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办法以及《资金管理标准》、《资金安全管理办法》,构建电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严格电费收取各流程,规范资金支付的业务操作,严格执行审批、复核制度,全面降低企业资金安全管理风险。电网企业在进行大额资金调度、资金运作时,严格履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按制度预先制定计划,经公司总部批准后方可实施。且资金运作也不是以纯粹的高收益为目的,仅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度的进行些稳健项目投资,争取实现流动性与效益型平衡最优。

3、标准化原则。标准化原则是前提。统一的制度体系、规范的业务流程、明确的位职以及有效适用的内部管控措施保证电网资金安全的重要前提。电网公司资金安全管理就要走标准化管理路线,包括执行统一的资金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统一的基础环境设置、资金安全管理运作机制框架以及资金安全信息化建设范本。各单位按公司统一标准制定本单位资金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适合的实施操作细则,将资金业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智能化原则。该原则指借助信息网络通讯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集团的资源整合,实现集团集中式管理,实现集中控制。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也要借助信息技术,搭建智能化的资金业务管理平台,建立资金监控系统以及全面的资金业务平台,实现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银行账户、资金流量与资金存量的在线管控,实现资金安全风险预警,为资金安全管理提供先进有效地手段。

三、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一)缺乏统一资金安全管理制度流程。虽然公司各单位建立了部分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但由于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执行效果难以保证。比如电费收取方面,如果监督执行不力,很容易产生电费资金少收、挪用、不及时上交贪污等风险。再如资金支付方面,由于支付项多、支付频率高,如果没有严格的资金审批流程,很可能造成资金使用的浪费,甚至舞弊。

(二)公司资金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受到局限。公司资金收支点多而广,产权级次达到五级,全资及控股单位较多,银行账户数量较多。如此庞大的资金进出,单靠人为手工跟踪检并不可行,尽管各单位对于部分资金业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如电子支付系统、费用报销平台等,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滞后、生成的管理报表不准确等现象。部分常态性、经常性资金业务,例如,资金实时监控;资金支付计划的编制、审批、上报;资金流量情况表的编制等,公司更是急需实施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滞后,公司各级位无法有效对下级单位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严格监管,又加上基层单位资金管理水平高低不等,部分单位资金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导致资金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内部资金控制乏力。目前,很多电网企业受产权等因素影响,对所属子公司资金直接控制能力较弱,造成资金分散沉淀,管理和控制难度很大;其次,数目众多的电费账户管理和核算由营销部门移交到财务部门后,未达账项仍旧较大,导致集团本部出现资金监控盲区。此外,由于资金流动信息不能实时全面反映资金运营状况,使得集团本部对资金流量不能有效控制,导致资金流入与流出进度不匹配,上述三方面问题综合作用给集团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电网企业尚未建立资金安全管理考核评价机制。资金管理考核有利于把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效果评价并量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公司资金管理责任意识,从而调动各级单位和资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但由于目前公司总部对下属单位资金管控力度不够,资金考核评价机制也尚未建立。

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仅仅是资金管理的一种手段,资金管理的首要目的是确保全网资金安全。资金安全管理必须以规范的制度流程、标准的账户管理、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等为保障。针对公司目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资金安全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确保电网企业资金安全。

四、电网企业资金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资金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目标

1、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电网企业动辄几百亿元甚至过千亿元的资金流转,如此巨额资金稍有不慎或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则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2、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效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电网企业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重点管制行业,作为国有独资公司,电网企业必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提高经济增加值,发挥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示范作用。

3、落实资金管控措施,促进企业建立资金安全性评价长效机制。通过构建和实施资金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开展资金安全评级,并与考核、业绩等相挂钩,使资金管控措施落地生根,并得以很好的量化,促进企业建立资金安全性评价长效机制,使资金安全管理常态化、日常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构建资金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开放性。一个体系必须具备包容性和开放性,才能兼收并蓄,吐故纳新。随着业务流程、内部控制或资金管理的变化,该体系随之升级或更新。

2、逻辑性。体系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应该具有逻辑性。

3、完整性。既然是一个体系,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而不是零散的。

4、务实性。体系不能脱离实践,不能脱离电网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否则,体系再好,理论再精致,也不能用。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三)构建资金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基本方法和模型构建。资金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基本原理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规章制度为依据,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形成资金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资金安全管理目标。确立资金安全管理总目标,并对其进行分解,直至各可直接操作的安全管理子目标。

2、资金管理业务流程分析。梳理并绘制业务流程图,合理划分业务环节,将分解得到的各子目标对应到各环节,要求流程描述清晰,运行流畅,避免无效或低效作业。

3、资金管理业务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风险识别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查找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中是否存在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风险事项从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两个维度进行评价,从而确定风险的大小,用于指导风险防控。

4、确定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根据资金管理业务的流程分析,识别出风险控制关键点,以规章制度为依据,初步确定了资金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九大主题;(1)资金安全管理纲要;(2)风险评估与控制;(3)内部控制管理;(4)预算管理及计划控制;(5)货币资金管理;(6)资金收入管理;(7)资金支出管理;(8)技能要求和培训;(9)资金管理监督和检查。每个主题又细分为多个项目,如资金收入管理包括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营业收费管理等。

5、设置规范要求。按照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制度要求,对每个细分项目设置规范要求。

6、进行现场测试和检验。对整个资金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开展资金安全检查现场测试,完成整改的验收,根据检查和整改结果,评估并修正评价体系,经过征求意见、讨论、反馈、再修订等环节,最终制定《资金安全管理评价体系》,以贯彻实施资金安全管理评价工作。

7、制定评价审核指南。为了更客观地反映某个单位的资金安全管理水平,根据资金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规范要求及日常工作的要求制定评价审核指南,指南包括评价标准、控制措施、不相容岗位/职务、管理控制要件、适用单位、评价或检查方法、分值、计分方法。

五、结论

“十二五”是电网企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电网企业应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对于实现财务工作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在资金安全管理模式下,电网企业应从建立良好的集团财务治理结构入手,通过包括资金集中管理、集中式跨平台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和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等方式加强财务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能力,构建集约高效的管理体系,对企业资金管理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控制,实现电网企业资金管理控制力和执行力的提升,最终促进经营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资金安全论文篇(10)

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经济稳定性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目前未能达成一致。一类观点认为,外资银行进入可能促进东道国的资本积累和资本配置效率,提高银行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水平,从而有利于东道国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而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东道国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可能将别国的经济衰退或危机输入东道国;当东道国面临经济困难时,外资银行可能成为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谈儒勇等(2005)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可以调和的,而调和的关键在于外资银行的进入是否适度以及东道国是否具备相应的银行开放条件。我们认为,两类观点对我国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银行业低效率运行的现实需要外资银行的进入,而外资银行可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则需要用精巧的制度设计来规避,新近颁布和实施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将在后面具体阐述。对于外资入股东道国银行这一特殊途径,巴曙松(2006)认为,外资入股给东道国银行业带来了利益共享者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共担者,有利于金融风险的分散,有利于金融稳定。

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经济金融稳定性影响等方面。在银行业效率方面,Levine(2003)运用47个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对外资银行进入限制较多的国家的商业银行利差收入较大,银行效率较低;Claessens(2001)运用80个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减少银行的税前利润和日常开支;Denizer(2000)关于土耳其银行业和Barajas(2000)关于哥伦比亚银行业的发展中国家个案分析则证实外资银行进入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利差收入和提高贷款质量。以上实证研究均得到相同的结论,即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提高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一国金融体系的效率与其开放度正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又和效率成正比。

在东道国经济稳定性方面,实证研究的结论同理论研究一样,存在分歧。Demirguc-Kunt等(1998)研究发现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与银行危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得出外资银行进入容易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结论。另一类观点则支持外资银行的进入,Barth等(2001)研究发现在外资银行进入限制较少的国家,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叶欣等(2004)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将显著降低东道国银行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巴曙松(2006)提出,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富效率的金融体系往往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体系,而大部分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前都曾采取了排斥和限制外资银行进入的金融法规和政策,危机后则加快金融重组步伐,更大程度地开放了金融体系,比如日本、韩国、墨西哥和阿根廷。

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路径选择及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可选择路径大致有四种:成立外资独资银行,即法人机构;在中国开办独立的分支机构;购买并持有中国国内银行机构的股份;与中方合资建立新的银行。在中国加入WTO以前,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途径是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中国加入WTO以来,入股中资银行的方式逐渐受到外资银行的重视乃至追捧;而法人机构的设立在入世过渡期的五年中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但随着2006年12月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最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细则的实施,外资银行法人机构的设立将迅速增加。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与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开放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调整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策略,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重点由主要引进外国银行来华开设分支行转移到着力推动中外资银行加强业务协作与股权合作,以促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快中资金融机构重组和改造。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速度越来越快,仅2005年就有10家中资银行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其中包括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等3家对我国银行业举足轻重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掀起外资入股的新一轮浪潮。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最新颁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一个基本的导向是鼓励外资银行在本地注册,非法人外资银行开展小额的人民币零售业务将受到一定限制,只能吸收100万元以上的居民个人定期存款。顺应该政策的指导,已有多家外资银行向银监会提交了设立法人机构的申请,目前已有9家经过批准,可以预测“法人导向”原则将有力地促进外资银行在华设立独资银行。

与此相应,外资银行进入路径的不同选择也以不同程度影响着我国的金融发展和安全。外资银行以设立机构进入中国的方式比较而言,设立法人机构比设立分支机构,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威胁较小。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不仅加大监管难度,而且容易引入国际金融风险。首先,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决策权,资金的调度受境外总行的影响,我国监管机关的监管手段因此受到限制。其次,由于其母行在境外,我国监管当局对其母行的风险难以监测和控制。一旦外资银行母行发生危机,风险会马上波及到其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我国存款人债权的保障和清偿无法得到优先考虑。第三,外资银行是一个国家资金进出的重要渠道,其分支机构资金调度由境外的母行控制,可能成为大规模投机资金进出我国的通道,也可能在国内金融危机初显时抽逃资金进一步加剧危机,出现拉美和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情形。相比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外资银行设立法人机构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威胁较小,对金融稳定有利。首先,法人银行作为境内独立法人,是本地注册,由我国监管机构承担主要监管责任,监管机构可以通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来监管可能出现的风险;其次,由于受母行经营的影响小,法人银行能够较好地规避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因此从加强金融监管、降低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安全的角度出发,应该对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有所限制,或引导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向法人机构转变。我国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银行业,同时开始实施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限制非法人外资银行开展小额的人民币零售业务,鼓励外资银行在本地注册,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外资银行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所带来的风险,在全面开放银行的同时又有力维护了我国的金融稳定。

而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我国金融的侵蚀上。2005年以来中资银行加快引资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建行、中行和工行这三家大型国有银行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引发了关于金融安全的大规模争论。许多学者针对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对我国金融安全表示担忧,主要就是担忧我国金融的丧失。在我国,直接金融不甚发达,经济体系的资金配置依赖着银行业。银行业的丧失,等于丧失经济体系资金配置权,将严重危害经济。因此对金融的强调意义重大,然而从宏观的角度看,目前中资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居于控制地位,而且对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限制仍比较严格,单个外资机构在一家中资银行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0%,一家中资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总和不得超过25%,外资尚无法控股任何一家中资银行,金融仍牢牢地掌握在我国手中。

三、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金融安全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1.中国金融安全的关键:宏观与微观的区别。

金融安全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指的是通过金融系统的健康和富有效率的经营,保持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一国的宏观调控能力问题(吴晓灵,2006)。金融安全从微观上讲是保持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不因个别机构经营不善而导致系统性挤兑风险。微观意义上的金融安全是为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服务的,对金融安全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微观层面,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个银行或者局部市场的层面。应该在宏观层面上在整个金融体系概念上理解金融安全这个问题。因此看待我国的金融安全不应当只关注单个银行的存亡或计较于中资银行股权是否被贱卖,而是应当考虑如何利用金融业开放与外资银行互利合作,建设一个富有效率、有力支持稳健的金融体系,建立反应迅速、运转有效的金融安全网。

从宏观层面理解金融安全,以整体眼光看待中国目前的金融安全与银行业,我们可以发现,对中国金融安全威胁最大的是体制和观念落后、低效率配置资金、持续浪费公众资金、制造高额不良贷款、危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银行体系。建设安全、稳定和有效的银行业体系,提高其竞争力,有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我国金融安全的关键。目前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提高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回报和资金配置效率,将资金投放到最具有活力的领域和企业,并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2.外资银行进入有利于提升整体行业效率以促进金融安全。

引发金融不稳定的因素既有外部冲击,又有金融体系不健康的内因,建设健康的金融体系是维护金融安全的根本。外资银行在华的扩张,不论是设立机构还是入股中资银行都有利于我国银行业效率的提升,从而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的金融稳定。如前文所述,对中国金融安全威胁最大的是银行体系的低效运行及其制造的大量不良贷款,我国金融安全的关键是建设富有效率和竞争力的银行业体系,而外资银行的进入和扩张主要通过竞争和示范这两种方式促进中国银行业效率的提升。具体而言,外资银行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或法人机构,都加剧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给中资银行巨大的竞争压力,促使他们反思、学习、变革和完善;而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则是直接地为被入股银行带来先进的治理结构和管理理念。在竞争和学习中,在银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中资银行改善他们的经营管理,将资金投放到更具有生产力的企业,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从而提高整个银行业的资金配置效率。

3.入世前后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比较。

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入世5年来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的扩张和入股中资银行步伐的加快,并未给我国的金融安全带来明显的威胁,反而加速中资银行的改革,而且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地参与中资银行的改革,银行业整体向着更具效率、更加稳定的方向进步。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对我国金融安全进行了全面评估,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金融总体稳定,2005年中国金融改革和风险处置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明显增强。”王元龙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课题中,也对我国金融安全做出了“金融基本稳定;金融信号基本正常;金融运行平稳”的总体评价。总之,外资银行的进入与扩张,会带来一些不利于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但我国通过金融政策的规定和引导,规避了很大一部分风险。而且瑕不掩玉,外资的进入通过竞争和示范效应有力地促进了中资银行改变落后的治理结构和经营理念,促进了整个银行体系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为我国构建稳健的银行体系注入强心剂,促进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在华的扩张也势不可挡。

我们不难发现,在宏观上突飞猛进、超常规地引入外资,而不注重基础制度和结构的改革,不注重监管的加强,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来说可能是危机四伏的。许多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外资银行进入,特别是外资股权并购银行的行为进行政府管制。因此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坚定地开放银行业,在微观上继续鼓励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业;在宏观上控制外资进入的比例和节奏,紧紧抓住金融安全的主导权。新晨

1.微观层面上继续鼓励外资银行的进入。

从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开放不可逆转,而且中国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过度封闭的金融保护主义会造成资金配置效率的低下,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不安全。从目前来看,外资入股比单纯的引入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示范效应更加明显,对于促进中资银行改革的效率更高。因此在微观层面上要坚定地推进银行业的开放,鼓励外资入股中资银行,促进中资银行竞争力的提高,从而推动整个银行业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

2.宏观层面上警惕丧失金融安全的主导权。

从国际经验出发,东南亚和拉美的一些国家过快推进银行业外资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教训不能忽视,我国在推进银行业开放的同时必须紧紧抓住金融安全的主导权。首先,加快中资银行的改革,促进其市场化运作,成为自负盈亏、自负其责、高效运转的商业银行;其次,监测并关注在华设置分支机构的外资银行母行的经营动向,防止国际金融风险传入我国;第三,监测并限制国外战略投资者的短期投资行为,及时逐个评估国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改革是否发挥了应当发挥的作用,并据此决定国外投资者能否入股其它中资银行或者扩张其股份比例;第四,继续控制外资持股中资银行的比例上限;最后,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国内投资者,鼓励其投资中资银行业。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外资入股中国银行业:如何超越“贱卖”的争论与分歧?[J].dcotor-,2006

[2]谈儒勇,丁桂菊.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5)

[3]吴晓灵.在开放中发展中国金融业[Z].,2006

上一篇: 现代管理论文 下一篇: 经济思想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