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9:45

大学生手机论文

大学生手机论文篇(1)

近年来,手机短信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新时尚。目前,手机短信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繁多的景象,这种新型信息互动方式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正日益受到短信的冲击和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尽早制定对策,让手机短信这一文化新时尚,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向导、生活的参谋、成长的助手。

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2007年暑假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手机用户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访谈人数80人,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7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大学生手机短信消费行为的现状

设置问题:①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②日常问候最常用的方式;③每天接发手机短信的数量;④手机费用的比例;⑤手机短信内容。

(二)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的成因及积极效应分析

设置选项:①交往需求的强烈性;②情感交流的私密性;③经济消费的实惠性。④形式自主的多样性;⑤使用便捷、文雅性。

现阶段手机通话资费以移动公司为例,一般每分钟0.6元或0.4元,短信每发送一条0.1元,而且接收免费。此外,各大手机通信公司因为竞争,还对在校大学生实行“发一送一”、免费赠送等短信优惠政策,这使得通一次电话的费用至少能发10条短信,对于交流欲望强烈而经济能力匮乏的大学生来说,其诱惑力自不待言。

(三)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手机短信降低了大学生的诚信度;

2.手机短信引诱学生的情感交流进入新的误区。

3.手机短信刺激了学生的攀比消费,加重了经济负担;

4.不良短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调查发现,我院有86.24%的学生拥有手机,其中有78.5%的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超过一年。目前,网络仍然是我院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手机短信获取信息的比例仅次于互联网。在无机的同学中有77.28%的人计划一年内有购机计划。可以预测,手机短信的使用比例会越来越高。“关于日常问候最常用的方式”,比例最高是电话,占48.12%,其次是手机短信,占42.11%。据调查,学生平均每天接发短信数量最多的是1~3条,其次是4~6条,10条以上和0条的比例差距不大,这说明学生把短信作为交流的手段,但不是最重要的手段。一般学生每月手机费用在100元左右。调查发现:手机总费用越低,短信费比例越高;手机总费用越高,短信费比例越低。可见,手机短信倍受学生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费用低廉实惠。

据调查,短信内容主要有三种:亲情短信、友情短信和爱情短信,这种短信具有极大的互动作用。近年来,校园除了我国传统节日,还有一些西方节日的问候短信也在逐渐升温。黄色短信在短信中比例极少,不到1.5%,并且多限于同性或恋人之间,用于互相逗乐。但危害性大,传播迅速,范围广。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短信内容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自编;二是下载;三是转发。访谈中,学生认为手机短信之所以在校园中流行,有多重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满足学生的交际和信息需要,实现了手机短信优点与学生心理需求的完美结合。

短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流行已经对大学生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1)手机短信助长了学生的逃课行为。

(2)手机短信助长了学生的作弊行为。

(3)手机短信助长了学生的虚假人格。

手机短信一方面为人们交流沟通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使得原本应该通过书信、电话甚至见面方式来维系的情感交流被短信取代了。这种交流使得各种感情越来越流于形式,短信发送量与情感浓度不成正比,加剧了情感危机,甚至出现了“短信骚扰”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学生患上了“短信依赖症”,整天沉溺于短信的虚拟世界里,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障碍。作为一种时尚型、炫耀型消费,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彰现个性、表达前卫、甚至吸引异性的一种工具。再加上有些大学生爱面子,消费心理不成熟,往往不顾实际情况,纷纷置机来发送短信,加重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而不良短信主要指垃圾短信、黄色短信、恐怖短信和诈骗短信等。这些短信尽管比例不大,但由于其散播能力特别强,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复制成千上万条。大量的“短信骚扰”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学业前途。

手机短信已经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信息安全问题,它已经和互联网一样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面双刃剑。如果任由不良短信在校园里泛滥,必然会毒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沉溺于低级趣味。我们应趋利避害,对手机短信污染进行多层面的综合治理,引导手机短信服务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所应具备的积极作用使之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正面的工具性效应。

(四)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问题的引导与治理

1.抓思想——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进行教育和引导。不良手机短信一方面虚假信息,大肆招摇撞骗,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各种不堪的“黄段子”也毒害了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要求大学生做到自律,洁身自好,勿以信“小”而为之,不要成为不良传播的推波助澜者。

2.抓载体——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的信息传递优势。手机短信作为“第五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让人们获得最大自,利用任何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自由交流。因此,要及时建立手机短信交流平台,多提供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短信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交流答疑,特别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一方式可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减轻心理压力,化解心理矛盾,宣泄思想情绪。同时,可以利用手机短信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思想论坛中来,让每一名学生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利用手机短信这种高科技信息传播手段开展教育活动,相对于以往的报告、讲座、征文等单调、枯燥的宣传教育形式,时尚流行、方便快捷、易于传播。

3.抓源头——净化短信内容。大力开展优秀、健康短信的征集活动。这一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精神,用健康向上、充满青春活力的词语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可以在大学生中开展短信消费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不良短信的危害,自觉约束自己发送短信的行为。

4.抓管理——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利用技术手段堵住不良短信。加强对手机短信的监控力度,增加手机短信过滤选择的功能,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或截断不良短信,最大限度地堵住有害信息来源。从严查处不良短信传播者。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于黄色短信等不良电子信息危害的行为,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目前仅能根据治安管理条例。对发送黄色手机短信的行为进行处罚,这样的打击力度显然远远不够在我国新刑法,对于制造传播谣言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的情况下应尽快出台对于手机短信息传播的监管法规。手机制造商要增加手机短信过滤选择的功能,通过设置在用户端过滤和拒收用户设定的含不良关键词的短信给用户提供一种主动的选择功能,摆脱欲罢不能的尴尬局面。同时加强手机客户端工具软件的开发。从目前情况看,手机一旦中了病毒,用户是无能为力的,不能像电脑一样运行杀毒程序,只有求助于专业的维修机构,重新写码,方能恢复手机的正常功能。所以,手机制造商在手机防毒等的客户端工具软件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也应有所作为。另外,要制定有效的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制度,限制学生在教学时段的使用,规范学生短信的发送行为,缩短手机短信发送的时间,减少不良短信影响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2]张庆国.透视大学生短信一簇[N].中国教育报,2003-11-23.

[3]丁妍、沈汝发.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4]吴正国.解读青年学生的心理符号[J].青年研究,2003,(5).

[5]刘思林.手机短信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嘉应大学学报,2003,(4).

大学生手机论文篇(2)

二、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挑战

手机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宝贵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现实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深刻认识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才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促使手机媒体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行。

首先,海量的信息资源涌入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互联网等各种方式获得各类信息,相比之下,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已经老化,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其次,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以个别谈话、座谈会、课堂讲授等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的。但随着手机媒体普及,大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更愿意利用手机媒体去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始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难以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想问题;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更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和批判性,对于老师的直接灌输不仅不会被动的接受,还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挑战了教师的权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手机媒体的普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正在减弱,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挑战。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建立与手机媒体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进入“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的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教育空间,但由于目前手机媒体发展时间较短,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相关部门对其管制也尚不完善,使手机媒体进入了“资讯无屏障”的时代。手机媒体传播的信息参差不齐,涌入了大量的无伦理道德的、虚假的不良信息,充斥着大量的具有反动、色情、封建色彩的信息,严重冲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道德认知。因此,面对手机媒体所传递的庞大的信息资源,很多大学生容易失去鉴别能力,难以做出完全正确的判断,不能有效抵制不良信息与不良思想对自身的侵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继续加强主流思想的灌输与教育,培养大学生自身的分辨能力和抵制能力,还要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督,加大对不良信息的管制力度,净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成效,因此在手机媒体环境下教育者的手机媒体素养显得尤其重要。大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及对新事物较强的接受能力,是手机媒体最主要的接受者、使用者和推广者,相比之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手机媒体的接受和使用上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尚未完全适应手机媒体环境,对手机媒体的组成、特点及操作等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手机媒体的巨大优势难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出来。其次,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使用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担心影响教育效果而不愿意使用。

大学生手机论文篇(3)

[4] 问卷星.[EB/OL].http:///viewstat/257576.aspx

[5] 转引自 张次君.浅析校园短信文化[J].中国水运.2007(3)

[6] :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新华网.2007-1-24 [EB/OL].http:///politics/2007-01/24/content_5648188.htm

[7] 郭丽君.工信部:构建和谐手机文化[N].光明日报.2010-5-27

大学生手机论文篇(4)

互联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我国,它属于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形成了巨大的效应,当今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融合推动下产生的新媒体技术更是如此。新媒体的发展也冲击着校园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导校园舆论健康、迅速地发展极为必要。

同志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的环境。建立和谐的校园,就是要学校内各个部分,各种要素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平衡的状态。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舆论是引导、影响、支配学生思想动态、意识形成、价值观建立的导向标,是大众对于现实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我们应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建立起信息沟通的有效途径,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新媒体在校园舆论中的角色。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大学校园舆论的引导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接触比较深入,使用频率高,从媒体中获取资讯信息、情感和社交渠道、实用性(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等。高校学生是新媒体使用的中流砥柱,由于高校学生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对社会的探索欲高,他们往往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新媒体带给他们的思想冲击、潮流冲击、文化冲击中。新媒体带给他们的绝不仅仅是几条新闻、几个有意思的博客,更多的是能体现出青年人时尚、个性、随意、情感的共鸣。校园舆论不再仅仅依靠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校报等传统的舆论方式进行引导,可以通过网络、微博、彩信等方式,形式多样,生动具体,而且时效性更强,最新信息可以及时。

1.新媒体的含义。

相对于传统的书信、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一种依托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的一种新兴的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其形式多样、内容多元、手段灵活,涵盖了社区媒体、校园媒体、舆论媒体、手机媒体等互动网络媒体终端机,通过微博、博客、手机报、手机信息、电子邮件、楼宇电视、车载电视、户外大屏幕(LED/LCD/DLPD等)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其互动性,传播迅速性,覆盖全面性、多样性、强制性迅速占领信息时代的前沿,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媒体在校园舆论建设中的作用。

新媒体在校园舆论中具有独特的兼容性,它既可以是校园热点的平台,又可以成为焦点争论的战场,校园BBS是大学生们思想、情感、热点话题讨论、共享知识信息的场所。现在几乎每所学校都针对师生群体进行手机互联沟通,将最新资讯、中央实事、校园新闻用手机报的形式通过手机。随处可见的宣传海报,楼宇电视、数字传媒都在充斥的校园舆论。新媒体已经成为校园舆论的阵地。

二、新媒体环境下校园舆论引导能力的机遇。

校园舆论具有导向功能、思想引领作用、文化宣传的传播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校园舆论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而且是社会各领域控制系统的中枢,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标尺。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恶意传播有害信息的非法网络、铺天盖地的广告、肆意传播的病毒、随处可见的网络语言等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地袭来,利用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校园舆论引导能力的机遇,也是挑战。

校园舆论是师生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思维、认知的一种氛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环境的人看待不同的问题都会有理智和非理智、积极面和消极面。新媒体传播具有灵活性、迅猛性、多元化等特点,我们应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正确引导校园舆论氛围,为大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积攒实力。

三、发挥校园舆论的优势,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健康的理想信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新闻网络、手机报、校报、校园广播等传播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的稳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强化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理性判断,正确面对虚拟世界,转化大学生所面对的各种压力,甩掉思想包袱,适度地自我调整,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时注重用荣誉、尊重、崇高的理想、信念等精神鼓励的方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有效引导校园舆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舆论主要针对的是大学校园,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舆论群体有其特定的敏感性、针对性、关联性、同向性。首先,大学生正处在求知若渴的阶段,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很强,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关心社会,对新鲜事物、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十分敏感。其次,大学生是比较单一的舆论群体,校园舆论可以针对具体的学生、社团、班级进行介入、引导和沟通。最后,在学生自身受到良好的、健康的舆论引导的同时,他们也会影响到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的观念。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又是最易摇摆的群体,他们接受的信息及信息渠道基本上是相同的,具有较强的同向性。

2.主流媒体对校园舆论的影响。

校园主流媒体的介入能更好地引导校园舆论,更为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在校园主流媒体在介入校园舆论时,应做到正确地激发舆论,引导舆论,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学生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准确信息。加强对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应用和管理,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

3.交通媒体、社区媒体引导校园舆论。

交通媒体是装载在各种交通工具上,能够在移动状态下接受或者播放电视或广播节目的新兴媒体。很多城市的公交车上有液晶电视,大学校园的校车上也安装了媒体传播系统。社区媒体是在宿舍电视、公共区域(食堂、走廊、电梯、实验室等)安装的广播电视媒体,对社会新闻、学校信息、校园文化、文娱活动、思想教育等校园舆论进行传播,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覆盖和传播。

实时传播的交通媒体和社区媒体面对的群体往往处于无意识状态中,注意力相对集中,对媒体传播内容的关注度较高。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在你等电梯的时候,或者乘车的时候,思想处于沉寂状态,很容易被新型媒体吸引,即使播放的内容你并不感兴趣,但不可否认,信息还是进入了你的视线,你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过去,并且在无意识中,信息传播的内容进入了你的大脑。

4.手机媒体引导校园舆论。

手机的使用率是所有传播媒体中最高的,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甚至有些人群同时使用多部手机。手机集方便、灵活、实用、娱乐性于一身,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我们随处可以看见人们用手机上网、聊天、发微博、看电影。手机在校园中的使用率也是很高的,通过飞信、手机报、手机彩信等形式及时把校园动态、国家事实、热点新闻、学习资讯、活动通知给每一位同学,比起传统的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更具有便捷性、强制性及互动性,同时也可以用手机电视的形式宣传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手机媒体最明显的优越性首先是交互性。手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互动性,通过电话、短信、飞信等形式,及时确认信息是否接收、信息核实确认、最新动态掌握,通过交流互动,对信息的准确、意见、建议及时反馈,以便于调整和变动,灵活性更强。其次,手机媒体具有便携性,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天要开会,可是对会议的内容、时间、地点不确定,此时看看手机信息、通过手机网络查询、联系其他同学等方式就会得到想要的讯息,这就体现了手机的便携性。很多人用手机存储资料,手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资讯,更是文化的氛围,环境的熏染,手机报名、手机确认、手机购物、手机构建校园文化,引导校园舆论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媒体的新形势。同时手机媒体具有强制性,无论你是否订制手机短信,手机信息、手机报都会发送到你的手机上,只要开机必然会接受到手机信息。通过这种强制性,校园信息的,校园热点的更新,校园文化的建立,必然会引导舆论环境,我们可以利用手机的特点引导校园环境,为校园文化的建立、为学生素养的提高保驾护航。

在新媒体环境的,我们应该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优势,构建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大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营造和谐校园的舆论氛围,引导学生共同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高鸣.试析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比较中的几个误区[J].中国高等教育,2007,(4).

大学生手机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个研究英美文学的教授出版了一本书名为《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的书,引发了一个新生的学科――传播学――的地震。这场地震跨越时空,席卷了东西文明。无论是否能理解,无论赞同还是反对,在传播学的领域内,没有人能绕过“麦克卢汉”这个名字。同时,麦克卢汉的理论不仅仅局限于狭义上的“传播学”。他的理论为广义上人类的社会文化活动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论。

笔者谨出于对先贤的敬仰和对麦氏论的倾心,撰写此文,试论麦克卢汉理论框架内手机这一工具的媒介属性和对其部分使用者――中国都市人群的影响。

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手机是人类哪些器官的延伸?

(一)听觉的延伸

无疑,手机是听觉的延伸。人们用手机通话,手机如同它的前辈一样是人类的顺风耳。手机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的用口语交流。没有人会在讲电话的时候之乎者也,手机是口语文化的助推器。在中国都市中,短信是和通话等量齐观的重要功能。短信是以视觉文字的形式出现。然而仍然是听觉的延伸,也就是说,拥有口语文化的属性。手机短信并非视觉的延伸。

(二)非视觉延伸

短信虽名为“信”,但并不具有印刷文化,也就是视觉延伸的属性。根据麦克卢汉的理论,印刷文化,即偏重视觉延伸的文化,是一种“同一性、连续性和线条性”的传播方式。该种文化强调“高清晰度”和主观意识“低参与度”。视觉文化是机械工业时代的文化,强调理性和线性逻辑思维。而短信这一形势更倾向于口语和诗性的,所以不具备视觉文化的属性,不是视觉的延伸。

(三)手机不是人类整体意识的外置

麦氏认为,人的意识器官:脑,在“电力时代”将整个的被外置。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电脑和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可能会让人觉得整体意识外置的时代已经到来。手机逐渐具备了电脑的各种功能:文字,图片,音乐,信息的传播,感情的宣泄,无界沟通的实现。

因此将手机看做是“人类整体意识的外置”并非匪夷所思的结论。但是从本质意义上看,整体意识的外置强调的是人本身的无意识性。因为某种媒介的作用,即某种工具带来的器官延伸造成了人整体的无意识状态。信息具有极高的清晰度因而人不在介入信息的分析。人在使用手机的时候还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的,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我们要深度的参与交流和传播,并且不断的对粗糙的信息进行主观的理解和加工,因此手机并没有让人的整体意识麻木,手机从整体上说是一种冷媒介。

二、手机是一种冷媒介:助长了口语文化社区的迅速成长

(一)手机是一种人际传播的形式

在传播学意义上: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和他人之间的交往。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将此称为“人际传播”。

马丁・库珀先生于1973年在摩托罗拉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机,而今手机已成为全球最普及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在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机的中国都市,手机的传播,特别是短信传播几乎具备了一切人际传播的特性。手机短信的情感色彩浓厚,越来越强调“表情”,用文字的形式构造画面的效果,这些特性都在高感官参与度和信息传播符号的多样化。

(二)手机培养的是感情而不是理性

当用搜索“短信”这一词汇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图的结果。这一结果最直观的让我们明白短信绝不是用来传道解惑的,短信是“段子”,强调的是“心领神会”。

根据麦氏的理论,手机本身的传播方式就决定了手机只能是培养感情的媒介。手机擅长传播短促的,分散的信息。首先:“讲电话”是一种冷媒介。人们在打电话的时候,接受和发出的信息其实都是相当低清晰度的。人们不会在讲电话的时候详细的叙述自己的说话的背景环境,也不会详细的阐释自己做出结论的根据。“讲电话”是一种基于口语的低清晰度的传播方式。其次:短信是一种冷媒介。短信输入相对费时费力,手机的一屏一般只能显示70以下的汉字,人们在看短信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很可能是嘈杂的公共场所。这一切都决定了手机短信传播的内容只能是非逻辑的,低清晰度的。

(三)手机强调的是整体感知

随着手机硬件的不断改善,手机越来越致力于成为一种非专一器官延伸的媒介,虽然本质上手机只能成为数字网络时代文化的一部分,永远无法回归到线性和逻辑的严肃领域内。手机从来都只在助长同一种思维和感受的方式,那就是人整体的感知。

时至今日,手机其实已经进化到完全的反哺它所属于的文化领域的地步。手机开始可以传播一个集合了诗性文字,强烈视觉冲击力和强烈感染力的音乐的信息。将各人体的听觉视觉,思维和感情全面调动同时接受一组信息的手机时已经来临。

(四)手机是一种新的社区划分方式

虽然总体上手机是属于口语文化范围内的媒介。但是手机本身因为其硬件性能的差异和更新换代的惊人速度,手机本身也更加强调了各种人群的划分。这种划分的条件同样是基于非理性的因素的。手机以自己的方式强化着人们本身个性化的感情诉求。

使用者和手机之间相互哺育,强化了使用者的某种感情取向。比如相对于和被动建立起联系的人(如同学,亲人)交流,更愿意与自己选择的对象交流(如网友);比如交流不受时空限制的需求。麦氏的理论认为,两种媒介的联姻会产生一种新的媒介。这种新的媒介又有着自身的特殊属性。在手机和互联网联姻之后,事实上已经产生了一种新的媒介,这种媒介强调了传统的社交和网络时代的社交的无缝结合。在这样的时代“虚拟世界”这样的词汇已经失去了意义。

三、基于麦氏的理论手机媒体将带来的影响

本节着重论述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终端的手机的一些属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本文将对作为大众传播终端的手机做如下一些定义:

手机媒体:是指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各种(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媒体内容的传播。

手机报:是指基于移动网络传输,并在手机上进行阅读的特殊包装后的报纸,目前的包装形式主要是短信和彩信。

对于希望通过手机进行大众传播的媒体而言,受众的需求或者本媒体一贯的传统将更直接的影响媒体选择传播何样的信息。但是本文因为立足于麦氏的理论,所以将从媒介本身的属性出发,结合实际来讨论手机“命中注定”适合传播何种信息。

(一)在中国手机媒体产生的社会背景

本文讨论的社会文化背景现定于中国都市人群。根据麦氏的理论,中国都市是在走向机械化和印刷文化的道路上中途遭遇了“口语文化”新形势的反攻。也就是说,中国都市在正在走向机械化的途中就遭遇了“电子时代”的来临。因此手机媒体面对的是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游牧民”尚未完全变成“市民”,感情上对“市民”的文化还怀抱着憧憬。但“市民”的文化却在新技术的刺激下日趋衰落,“游牧民”的文化又以一种似乎“更现代”的方式反扑。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一方面追求者印刷时代的一些道德和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毫无防备的顺从自己民族尚未完全消失的,传统上的“整体感知”的能力。

(二)手机媒体本身的媒介构成。

手机媒体是由手机――图片;手机――文字;手机――声音;图片――文字――声音;这几种媒介联姻产生的新媒介。在《娱乐至死》中,伟大的波兹曼已经详尽的说明了图片,音乐这些富有娱乐性的媒介的传播习惯将如何打败依赖线性逻辑的文字媒介的传播习惯。这种娱乐性媒介的胜利其实是人回归“完整自我”的一种体现。在线性逻辑的文化中社会将人划分成服务社会的各种工具,人们为了使社会需要自己而强化了自己某一种功能,形成某种“小小的宗教崇拜”。麦氏认为这种划分将被电子时代“完整的人”取代。而取代的直接表现就是人们不再崇拜那些分割的,职业化的,线性的,逻辑性的传播方式,而更加倾向于发展自身整体感知的能力。

(三)基于麦氏的理论手机媒体将带来的影响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手机媒介将大力的助长“游牧民”文化的成长。手机与其他电子媒体一起塑造着中国都市市民的生活环境――正在自觉走向“印刷文化”的人群中途由不自觉的被“口语文化”的媒介阻碍的道路,产生了不自觉的反转。因此形成了一方面仍然追求“印刷文化”,另一方面又自然的产生对“口语文化”的重视。也就是说,中国的市民,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因为知识分子阶层最为重视对“印刷文化”的追求。)应该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同时重视小说和漫画;同时重视内容和包装;同时重视科学和艺术;同时重视形而上的思考和感官愉悦。

四、结束语

本文致力于在麦氏理论的框架内分析手机媒介的性质,研究手机媒介和中国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让手机使用者明白手机在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并对此影响做好准备。麦氏预言的时代是否真的已经完全到来尚无定论,“新时代”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是“美丽新世界”还是“娱乐至死”也尚未可知。但是了解媒介如何主动地重塑着社会的文化,对于生存与社会中的每个个体来说,都无疑是必要的。希望本文可以对中国都市的手机用户更清楚的认识手中的那个小小“宠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新鑫. 论麦克卢汉的媒介杂交理论[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大学生手机论文篇(6)

关注手机,注视手机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不能不为科技发明产生的创造力而振奋。新华出版社推出的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靖鸣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锐两位学者合著的《手机传播学》一书正逢其时,解读了手机传播的多层面问题,诸如技术、社会学、人类沟通、法制与伦理等领域复杂而诡谲的趋势,可能改变以往社会生活的惯例。

也许越是耳熟能详的东西,人们越容易忽视它的存在。手机使用者遍及每个角落,对其技术开发与经营拓展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对其深层理性的探索远不如其他传媒学科成熟,这与手机所拥有的巨大用户群和无穷发展的潜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传播学领域,国内外关于手机的研究是由手机短信引发的。在美国,手机短信因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的信息雪崩而拔得头筹。在我国,2003年的“非典”疫情也因手机短信诱发了广泛的谣言,研究手机传播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关注手机产生的新闻传播格局,给人们心理及文化带来的嬗变;透析短信语言打造的手机报纸和手机电视内容的新风格;探讨手机报纸、手机电视对传统媒介生态的冲击;解构手机营销和手机广告的创意,为手机新兴产业链的创立提出新的设想;指出手机传播引发的社会影响与负面作用,等等。本书研究的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其他论著还没有全面涉及这些论题。

尽管一些敏锐的学者已经提及了这类问题,以不同思路建构了手机研究的学术框架,譬如匡文波的“手机媒体及其管理研究”项目及其最终成果《手机媒体概论》,童晓渝、蔡佶和张磊编著的《第五媒体原理》,朱海松著的《第五媒体: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等,以及美国媒介哲学家保罗・莱文森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奥地利学者格拉尔德・赖施尔和海因茨・苏恩德的《第四个“W”――移动电话的妙用》等,都表现出对手机传播的热情和深切的学术关照。但这些书中现象描述多于理论阐释,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往往纠缠于传播学的结构分析,在传播学的5个W上打转。这种感性研究成为良好的开端,但多为感言四溢,表层概括,学理剖析多欠火候。

《手机传播学》的两位作者力避他人的研究缺陷,将手机置于传播学框架下,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入手,展开个性化的理论诉求。作者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用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手机人际传播的动机和目的,依据巴赫金的狂欢理论阐明短信内容的幽默色彩,总结了手机传播的颠覆性、宣泄性、游戏性和无等级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机为大众文化提供了一个大型的“狂欢广场”,最符合大众媒体发展的轨迹,成为最便利的大众信息接收终端。但它不是“第五媒体”,也不应称为“第五媒体”。

当我们提及“媒体”这个概念,严格地是指信息收集、编排和发出信息的社会机构,包括工作组织、传播设施及信息介质,而不仅仅是介质本身。电视被称为第三媒体,是指电视台而不是指电视机;印刷媒体是指报刊社和出版社,不是指报纸、杂志和书籍。确切地说,报纸、杂志和书籍是印刷媒体的产品,不是印刷媒体的内在含义。手机不可能成为社会信息机构巨量信息的发出者,作为手机报和手机电视的接收器,它和电视机和收音机一样,只是介质的终端部分,难以承载“媒体”的全部意义。因此,把它同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并列,称为第五媒体是不准确的。

手机作为个人的通讯工具,最大的功能是由使用者发出短信,还可“群发”,并能接收新闻媒体和政府机构发出的信息。这个特殊性说明它是“一对一”兼有“一对多”功能的个人微型电子通讯媒介。由于它的内存有限,手机群发对象难以超过数百个,新闻媒体、商用或政府信息机构,决不会用手机作为信息播发器。充其量只能说,手机是兼有大众传播的个人通讯媒介,不是报刊、电视或网络那种意义上的第五媒体。

手机传播建立在手机技术特性之上,从手机的技术与短信特性、手机的新闻传播和手机传播缺陷等方面阐释手机的多种传播形式的融合,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任何科技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手机的发展和普及必然带来各种法制和伦理问题。书中,作者以媒介生态理论分析了手机传播中的法制与伦理问题,参照国外的防范治理措施,提出自己的洞见。

作者将手机传播置入科技带来的社会众多变革,小角度,大视野,深入描述了手机媒体的“前世今生来世”的宏观图景。从有线电话、无线对讲机、无绳电话、寻呼机、小灵通、大灵通,到手机媒体的“30年法则”,以至3G与后3G时代,作者为我们揭示了一条清晰的手机发展轨迹。未来的手机将是什么样?它既可能是严谨的管家,也可能是唠叨的妻子,也可能是最忠实的朋友,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以科技发展的前沿端倪为基础,《手机传播学》为我们展示了手机的未来,把人们引向全新的信息时代。

四十多年前,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想当年,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备受冷落。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科技进步和新媒介的众声喧哗,一次又一次地印证了麦氏电光石火般的智慧和锐思。如今,手机当之无愧地成为继互联网之后最受关注的媒介。从纸媒、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手机已经给我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生活带来许多根本性和革命性的变革。

大学生手机论文篇(7)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认为它是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1]近年来,虽然有了更多关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内容既涉及微观的选题、摘要、主题句、语言和格式问题,又涉及宏观的现状分析、论文指导体系和评估机制问题。[2][3][4][5][6]然而,却鲜有学者论及网络资源的利用。这不仅与我国高校丰富的中英文电子图书资源和全球几千亿之巨的中英文网页资源明显不协调,[7][8]而且与很多本科学生的实际上网情况和毕业论文对网络资源的严重滥用很不协调。因此,如何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预防网络抄袭、合理有效地利用日益发达的网络环境和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是适应信息时展、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探讨如何利用丰富的中英文网络资源,发挥个人网络信息能力,实现毕业论文写作的网络策略,在方便教师论文指导和管理的同时,也方便学生更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减少论文写作的工作量,降低论文写作的难度,进而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络写作策略的基本原则

结合学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网络写作策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资金节约原则。尽量免除不必要的经济压力,充分利用现有的个人电脑、联网手机或者公共电脑的软硬件设施,同时发挥个人的网络和现实人际关系,有效获取所需资源。(2)时间和空间灵活利用原则。网络写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就可以写作的构想。(3)语言文化的敏感原则。首先,由于大多数电脑或者手机设备的系统都使用中文软件,因此为了在搜索英文信息时不受中文信息的干扰,需要把网页浏览器的语言环境进行调整,并且把国外搜索引擎的偏好和指令语言都改为英语。其次,英语论文与中文论文有较大的区别,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汉语语言文化的负迁移。(4)遵守国家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虽然毕业论文的长度、语言、结构、格式和内容都是对本科学生严肃的挑战,但英美国家长期的学术传统和相应网络资源的丰富已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对自己的信息需求保持敏感,遵守信息素质原则,在实际行动中贯彻信息获取、评价、整理和合理利用的基本步骤,挖掘并发挥网络资源优势,自主解决论文写作中的诸多问题。

二、毕业论文的网络写作策略

根据网络、网络资源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特征,网络写作策略的成分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网络和毕业论文的相关知识、信息处理、写作模板和样本、语言工具、通讯工具、论文修改工具和反抄袭检查。

网络写作的硬件环境由能够进行上网服务的手机和电脑构成。公共网吧和学校的计算机实验中心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如果办理个人手机或者电脑上网业务,就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确认自己的手机或者电脑具备所需要的无线或者有线硬件配置;而且,无线服务的覆盖范围要能够满足自己的个人需要。总的来说,近几年的手提电脑和2009年上市的手机终端通常都支持高速无线上网服务。

网络写作的软件环境包括浏览器软件、文档阅读和编辑软件、文档转换软件,以及文档存储服务几个方面。很多电脑上网浏览软件(如Internet Explorer,Google Chrome)都有相应的手机版浏览软件,但更常用的手机浏览器却是Opera,UCWEB和GO。在通过设置正确的上网方式后,手机和电脑就能利用浏览器使用大多数共同资源了。网络上有较多优秀的在线free word processors,不需要在电脑或者手机上安装。使用方便而功能又几乎能与Microsoft Word媲美的当属Google Documents。用户通过联网手机或者电脑在获得免费Gmail账户后即可进入自己的文档空间,创建文件并进行编辑和储存,安全性能较高。其它所涉及的软件主要依据资料的文档类型而定,但通常是.doc,.ppt,.xls文件,这些都能上传到Google Docs打开或编辑;对于.caj,.kdh,.pdf,.省略、搜搜问问)、电子商务(如淘宝网店)、电子图书馆、个人社会关系获取或者传递所需的电子资源。把握所需信息必须了解的程度,适可而止,同时也要明确不同信息的所需类型(网络工具书、普通网络文本、网络图书、电子学术期刊、图片资料、视频资料、音频资料、软件、数据库等),以便于利用搜索引擎的不同功能或者专门搜索引擎进行比较准确的查找,或者便于确定在广域网还是学校电子图书馆查找。信息的评价是指通过阅读所获信息、比较同类资源、查询作者背景、查看网站域名和信息组织方式等,筛选获得的信息。通常,如果信息者没有学术或者高校工作背景,可以查看网站是否属于.edu,.gov.省略网域来作出初步评估。信息的整理是指通过summarizing,synthesizing,paraphrasing,quoting,highlighting和commenting等方式进行处理,利用众多的免费在线软件服务,对过滤后的信息作用进行评价和标识,并通过超链接等方式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写作计划中。信息的使用是指合理合法地使用资源,尊重信息者的使用协议,遵循APA,MLA或者CMS等文献使用的学术道德规范。

络写作过程中还有一些标准模板和自动程序可以使用;常用的有论文写作模板和文献引用的自动生成程序。很多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有MLA,APA或者CMS格式的论文写作模板(template)可以下载,写作者只需要在相应版块写入相应内容即可。但选用的时候要注意模板所对应的论文格式印刷版本,以避免信息陈旧问题。而论文文献格式的自动生成程序(bibliography generator)则可以帮助解决复杂的引用规范问题。使得文内引用(in-text citation)、脚注和尾注(footnote and endnote),以及文后的书目制作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在众多的相关程序中,综合性和信度都比较高的是Son of Citation Machine;它包括了主要文献格式和主要文献类型的引用格式,也及时更新了文献格式的版本,是网络写作的可靠资源之一。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主要是和指导老师的充分交流,和同学的必要交流,以及和虚拟社区相关人士的有限交流。与指导老师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论文整体质量和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的电子邮件或者实时通讯软件(communication software)实现;和同学交流主要是为了获取或者交流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的电子邮件或者实时通讯软件实现;和虚拟社区相关人士的交流主要是为了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获取所需信息,主要通过社区群组(groups,communities,forums)和电子邮件来实现。

利用网络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网络抄袭行为,包括表层网络抄袭、深层网络抄袭和网络兜售的论文。表层网络抄袭是指抄袭不需要提交用户信息就可以检索到的网页资源,付费的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不在此列。除了把学生论文的可疑部分或者关键部分的关键词放到通用搜索引擎中搜索以外,还可以使用在线的文献抄袭检测系统(plagiarism checker/detector/scanner)发现这种行为,譬如EVE2和Viper Anti-plagiarism Scanner。深层网络抄袭主要是指抄袭数据库资源。检测这种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策略:一是关键词搜索:先把论文的可疑部分或者关键部分通过国内外数据库专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在检测到抄袭行为的情况下,如果可能,还可以把相应的论文下载到本地计算机,通过文件对比软件(file comparison software)确定抄袭的比率(如弗吉尼亚大学的免费软件WCopyfind);二是购买以数据库为主的反抄袭服务,如CheckForPlagiarism和CNKI英文检测系统。由于学生提交的稿件都是电子文档,指导老师可以较早地把学生的论文上传到在线检测系统,及时阻止网络抄袭行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内的论文作坊也不计其数,英语专业本科论文价格也依据性质的不同而价格各异。通常,他们数据库中的论文价格在300元人民币左右,而“原创性”的论文则需要1000元以上。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在本地计算机或者手机上查看文档属性或者高级属性就可以发现问题。如果结合论文写作过程管理(包括对选题、提纲、原始资料及论文稿件版本的审查),论文作弊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通过查看电子文档属性、对比不同的电子文档版本、跟踪学生的论文修改情况,只是简单地点几个键,买方和卖方就会面临很大的信用风险。这些措施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不诚实行为。

三、结语

手机或者电脑网络积聚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了发达的通讯功能;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网络写作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条件。论文过程所涉及的选题、提纲撰写、资料收集、稿件写作、问题咨询、指导和管理等环节都可以通过网络软硬件资源来完成。相对于传统的论文写作方法,网络写作策略具有诸多的独特作用。它首先赋予了论文写作更灵活的时间和地点,比较适合当前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的英语教师及四处奔波的大四学生。其次,网络写作策略延伸了论文指导老师的内涵,网络上千千万万的信息提供者都或多或少充当了这个角色,大大减轻了师生双方的压力。再次,老师可以从以往语言或者格式等繁琐问题中抽身出来,更多地从写作过程的简便性、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思想性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建议,帮助学生自主解决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诸多问题。最后,网络写作策略还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阻止泛滥的学术不端行为,培养学术诚信。

但在网络写作策略实施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的两个常见问题是:(1)由于资金等因素影响,有的优秀网络资源可能不稳定,间歇或者长期不可获取;(2)由于信息太多或者太少而茫然不知所措。对于前者,需要保持比较灵活的资源使用态度,善于寻找替代资源。而资源太多时则要增加限制条件,利用高级搜索功能缩小范围;在资源缺乏时则要减少限制条件或者更改搜索关键词,寻找另外的解决办法。总之,日益丰富的信息存在于不可见的网络上,只要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就可以把毕业论文的网络写作策略发挥好,从而有效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穆凤英.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27(4):138-142.

[3]孙文抗.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J].外语界,2004,101(3):59-64.

[4]颜静兰,倪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操作思考[J].外国语言文学,2005,86(4):259-263.

[5]王崇义.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升学生素质[J].外语教学,2004,25(6):73-76.

[6]陈,薛荣.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05:204-205.

大学生手机论文篇(8)

[作者简介]庞炜(1980- ),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华彪(1973- ),男,河北汉川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张家口 075000)孙智宏(1980- ),男,吉林长春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河北 石家庄 05008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大型民生调研课题“利用潜在因素开展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1301270)、2013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基于新媒体语境下我省高校师生网络防控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D134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74-02

2009年我国进入3G时代以后,大学生手机作弊现象日趋严重,不良信息传播更加便捷,网上逐渐增多。随着3G网络的完善和手机媒体的发展,辅导员的传统工作方法已经不适应3G信息社会的新要求。要彻底改变“磨破嘴、跑断腿”的工作现状,开创3G时代辅导员工作的新局面,就要以学生为本,学学生之所学,用学生之所用,树立在虚拟网络上的威信力,增强工作效果。学生聚集的媒体就是辅导员应该占领的阵地,利用手机媒体创新工作方法势在必行。

一、利用手机微博创新辅导员工作

微博是实时和收听简短信息的广播式的交流互动平台,手机微博就是通过手机来实现这种功能的微型博客。手机微博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各种腐朽文化和不良信息的泛滥,也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及时有效地占领手机微博这块“阵地”,充分发挥手机微博强大的教育管理功能,加强辅导员工作。

1.实现手机微博“关注”最大化,开展正确、有效的思想引导。辅导员实现微博“关注”最大化,利用手机微博对大学生开展正面的思想引导,弘扬主流的意识形态,传播健康的有用信息,宣传先进的人物事迹等。一方面,用手机微博实时“关注”每一位学生。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往往情感流露更加真实,意见表达更加直白。这有利于辅导员利用微博“关注”,更及时地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引导。另一方面,也要发动更多的学生“关注”自己的微博。这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辅导员,消除思想隔阂,拉近师生距离;也有利用辅导员通过手机微博宣传各种正面思想,让学生通过手机微博“关注”接受最鲜活的正面教育。

2.积极参与手机微博评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辅导员应用手机微博积极参与学生微博中的讨论,用正确的观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分辨好与坏、善与恶,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激发学生爱党、爱国和爱校的热情,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校园爱情观,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完善自我,提倡学生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等。总之,辅导员要借手机微博评论之力,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充分发挥手机微博的转播功能,有效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信息传播渠道是否畅通,决定着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张贴公告、电话通知等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成本高、效率低、影响力差,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3G时代辅导员工作快速、实时的要求,也不是当代大学生所喜欢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微博转播功能,在各项工作中建立快速、畅通、低成本、高影响力的信息传播渠道,以加强工作中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可以将各种信息通过手机微博进行广播,再利用手机微博转播的功能,瞬时扩大广播范围,达到一传十、十传百,口口相传、迅速扩散的效果。学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传播的参与者,通过手机微博转播,信息传播渠道得以拓展,也就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4.利用手机微博的多媒体功能,激发学生拓展综合素质的积极性。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是往往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或宣传方式不佳,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关心不够、了解不足、参与不积极,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手机微博不仅可以简短的文字信息,还具备图片、声音和视频信息的多媒体功能。可以将活动现场的照片、声音和视频信息实时到微博上,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微博直播,也可以事后将活动的相关文字、照片、声音和视频信息整理后一同到微博上。利用手机微博的多媒体功能,就是要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拓展综合素质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5.利用手机微博的投票功能,开展各类网上调研和网上评比活动。3G时代,大学生对于传统的调研和评比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积极性不高。传统的调研和评比方式效率低、成本高,学生主动参与性低,往往也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手机微博的投票功能可以设置单选和多选,完全具备纸质调查表和选票的要求。投票者参与活动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毫无顾忌地填写选项,微博会实时自动计算投票结果。这既增强了调研和评比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参与教育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又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利用手机IM创新辅导员工作

IM的英文全称为“Instant Messaging”,中文意思是即时通信,是通过网络即时传递信息的终端服务。手机IM就是利用手机实现的即时通信,如手机QQ、移动飞信等。中国互联网中心《手机网民应用状况调查》中显示,手机网民对手机IM的使用率在所有应用中仍然位居第一,而大学生是使用手机IM的主力军。3G时代,手机IM无疑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创新工作方法的新契机。

1.利用手机IM点对点的通信功能,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和情感沟通。手机IM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点对点的收发信息,可以通过好友名单或IM群找到需要教育的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思想教育。3G时代大学生愿意在虚拟网络中寻找倾诉对象、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对网络的可信度甚至超过了现实社会。辅导员应该通过手机QQ等和学生建立长期的沟通,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沟通。辅导员可以同时和多位学生进行单独交流,形成一对多但又两两相对独立的交流环境。辅导员和每一位学生的交流内容都不会被第三人知晓,为学生吐露真实想法提供了有利条件,一对多同时交流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2.利用手机IM的群功能,开展日常事务管理。辅导员可以利用群发言、群共享、群讨论、群邮件等群功能,通知公告、宣传校园信息、召集网上活动、安排布置工作、指导学习就业等,这样信息的传递会更加及时、准确、“原汁原味”。辅导员的日常事务和班级的管理可以在网上轻松地实现,而不受时空限制,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增强了辅导员在虚拟网络中的威信力和影响力,弥补了信息时代辅导员权威性严重下降的不足。手机IM群的建立和使用还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有助于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的培养。

3.利用手机IM的扩展功能,加强心理引导和群体活动干预。利用手机IM的扩展功能,可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监督学生群体活动,加强心理引导和群体活动干预,拓展工作途径,提高工作实效。以大学生最常用的手机QQ为例,用手机撰写QQ日志已成为大学生每天必不可少的行为之一。可以通过关注学生QQ日志,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可以通过手机QQ、日志的评论和回复功能及时疏通、引导,做到防患于未然;也可利用上述功能积极参与网上评论,发表正确观点、宣传正面思想,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可以在“活动发起”中监督大学生网上发起的群体活动,对健康向上的活动大力支持,对消极负面的活动坚决制止;也可主动发起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拓展。

三、利用手机SNS创新辅导员工作

SNS的英文全称为“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中文意思是提供建立人与人关系的社会性网络服务。手机SNS就是利用手机来实现社会性网络服务,具有真实性、隐私性、自主性、便捷性、即时性的特点,备受大学生的喜爱。比如大学生用户数量最多的人人网(前身是校内网),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目前人人网用户主要由大学生构成,大学生聚集的媒体,一定是高校辅导员应该占领的“阵地”,也一定是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的平台。

1.利用手机SNS的社交功能,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充分利用手机SNS强大的社交功能,借助“朋友”资源,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辅导员要教学生在SNS社区中建立专业朋友圈、兴趣朋友圈、就业朋友圈、校友朋友圈等。这些圈里朋友的经历、观念、经验和教训等远远比辅导员刻板的说教有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也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辅导员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手机SNS随时随地向已经就业的学长们请教专业问题,咨询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等;同时,要利用教师的身份优势,将自己圈内对学生教育有积极作用的“朋友”介绍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2.利用手机SNS的实名制,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网络道德。传统的网络媒体都是以虚拟网名或游客方式登录网站,用户行为随意,网络监管难度大,而SNS网站要求实名注册,所以用户的身份真实性高、可靠性强。人们会以较高的网络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注意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以赢得更多的“粉丝”,提高自身的网络影响力。鼓励大学生既要敢于实名网络言行,又要勇于对网络言行负责。大学生长时间处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必将提高其网络道德水平,有助于应对3G时代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网络道德。

3.利用手机SNS自主性和实名制相结合,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帮助。充分利用手机SNS的自主性和实名制,提高网站信息内容的质量,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帮助。SNS用户可以自主地编辑主页信息,把最“强悍”的信息到网站上与朋友分享,因为用户都是实名,任何人都不想让别人小看自己,越是对朋友有帮助的信息,就越能体现用户的自身价值,也就有助于大学生获取高质量的学习信息和资讯帮助。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学专业参与相关板块的讨论和活动;也可以在SNS中主动搜寻有助于大学生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的信息,并加以整理;还可以专门建立讨论区,进行专业问题、社会热点、就业技巧等各方面的讨论和咨询,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大学生手机论文篇(9)

一、理论回瞻及样本特征

(一)相关理论回瞻

1、早期的媒介依赖理论

媒介依赖理论是由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在1976年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媒介依赖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一种新的媒介在社会站稳脚跟后,人就会与媒介之间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向性质,但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媒介,他们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控制着人,“人越是指望收到有用信息,只要他们还没有失望,他们的依赖性就越强烈。”①

2、“使用与满足”理论

这个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该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②

3、有关手机依赖的国内研究现状

(1)车基金会2006年6月发表《台湾学生使用移动电话调查报告》,其调查对象包括岛内2242名小学生(五年级以上)和大学生,调查显示近7成学生有手机依赖症。③

(2)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一个学生课题组完成的《“短信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及行为影响的问题研究》,课题组对“手机依赖”的定义是: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④

(二)样本特征

本研究在兰州四所高校――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成因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了400份问卷,每所大学各1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98份。所有有效问卷数据录入SPSS11.5进行分析,结果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样本性别构成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在所有的样本中,按照各校专业比重大小进行抽样,理科和文科的样本总数为73.7%,其他还包括工科、医学、农学、艺术和体育;在年级的样本中,大二(26.1%)和大三(26.1%)选取的样本数最多,考虑到大四的学生大多离开学校去实习,所以它的比例最小,占样本总量的22.6%。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

1、大学生所处的年级与手机使用状况

我们的调点是针对那些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手机的大学生展开,对他们使用手机的年限做了四个答案的设计:一年以下、一年到两年、两年以上到三年和三年以上。经过计算这四所大学的学生手机使用年限大都集中在一年以下和一年到两年之间,再通过与年级的交叉观察频次分布,我们可以发现,大一学生使用手机大多集中在一年以下,大四学生使用手机大多在三年以上,与此相同,大一学生使用手机在三年以上的仅仅有6人,大四学生使用手机在一年以下也只有14人。

2、大学生个人手机使用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90.8%的大学生使用一部手机,同时也有8.8%使用两部或两部以上的手机。究其原因,我们参见表1。

3、大学生的平均月生活费与每月手机话费

在这里我们提出假设,认为大学生的平均月生活费控制每月手机话费,然后采用卡方来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因为表2中的Chi-Square=132.619,df=20,查表得到明显水平的Significance=0.00005<α值0.05,所以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大学生“平均月生活费”与“每月手机话费”有关。

再来通过表3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在300元以下和300到400元之间的生活费,他们的手机话费主要集中在一个区间内,也就是在50元以下;生活费在中间的两档的,手机话费为20到100元;生活费在601到800元和800元以上的大学生手机话费主要落在了50到100元之间,在这一档上也有近45.3%的手机话费在100到150元的。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情况

1、基本依赖情况

在此我们设计了一些隐蔽性的问题,如图4、5、6所显示:大学生的绝大部分“经常”会在出门前确认自己是否带手机,如果发现没有带会“立即回去取”,通常在“手机快要停机时”就去交话费。

2、基本功能上依赖的情况

作为手机的基本功能:电话和短信,我们想知道大学生对哪一种功能更加依赖,因此设计了以下的问题。(见表7、8)

3、手机依赖与社会生活

我们针对这一结论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家庭关系做了一部分问题的分析。其中问到:“手机的使用是否减弱了您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欲望?”有81.2%的大学生的回答是使用手机没有减弱与他人的交流欲望。为巩固这个问题的答案统计,我们接下来又提出:“手机的使用对您的人际交往圈有什么影响?”时,有高达66.6%的大学生选择了“扩大了交往圈”,仅仅有5.0%选择了“缩小了交往圈”。

四、结论

(一)受众特点

在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中的大部分人是从上大学才开始使用手机的

正如前面所述,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年限与年级基本成正比例的关系,年级越低使用手机的年限就越少,这说明了大学生在步入这个与自己接触的社会文化不同的大学时,他们急需要一种与外界进行沟通的手段,手机很自然地成为了其间的中介,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扩大了受众(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圈;再者,在远离家庭的呵护下,不仅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渴求与亲人的联系,同时亲人们也需要利用手机与自己的孩子进行近距离的接触。

而且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高达80.2%的大学生开始使用手机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手机成为了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

2、手机基本囊括了大学生所需的所有功能

以前学者研究的结果显示:短信的隐蔽性和自由的特点,避免了直接交流的尴尬;其价格便宜,符合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它的多种形式(包括声音、图片、彩信等形式)更是满足了大学生的口味。大学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短信一族”。⑤短信功能已经成为大学生手机依赖功能的一个构成部分,但与接打电话功能相比较而言,它还不是学生最依赖的功能。

我们在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附加功能的调查中发现,在基本功能不改变的情况下,手机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必需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机内含闹钟、MP3和MP4、游戏、记事本和备忘录、照相机和录像机、电子字典、录音收音、蓝牙红外、WAP上网等等。只要拥有一个多功能手机,不必再买其他电子产品去浪费钱财,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这就更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3、大学生手机话费消费观念与生活费多少有关

手机话费的多少与生活费基本成正比例关系(见表3)。在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中,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根据生活费的多少进行手机话费消费的,很少有“只打电话,不吃饭”的学生,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没有失去理智地完全依赖于它。

(二)手机依赖特点:

对于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说成了一种“病症”这个问题,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不是什么病症,这种依赖是正常与合理的依赖,并没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

首先,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现象是存在的。如图4、5、6的结果显示:对手机依赖性已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了。大学生接触手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要和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根据“使用与满足”的理论,我们可以推出:受众(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期望是促使手机依赖行为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说,大学生与外界联系与传播信息,就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食欲来挑选饭菜。在这个“餐厅”里的主角是学生,手机只是为学生服务的。

其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是良性的依赖。在我们推理出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确实存在的同时,我们也得出这种依赖并没有影响到大多数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在学习中,譬如在上课时,学生的手机状态有76.0%处于振动状态;一旦接到电话,他们的处理方式也大都是“挂掉,发短信说明并询问”和“挂掉,不予理会”共占73%,这个数据说明手机并没有影响到教师的授课和其他同学的听课情况。这些调查结果都反映出了:大学生并没有沉浸在只有手机的世界里,失去理智。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更多的是对于手机功能的依赖,而不是对于手机本身的依赖;这种依赖是具有合理性的,不能将其称为“病症”。

参考文献

①谢新洲:《“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4月。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台湾学生七成有手机依赖症》,《北京档案》,2006年第10期。

大学生手机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017-02

1 智能手机融入大学课堂观念的提出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融合的逐步推进,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又出现了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数字电视、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网络、桌面视窗、移动电视、数字电影等新媒体,被统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检索便捷,多媒体传播等优势。众多新媒体中智能手机功能提升最快,已不再单单是移动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能够与网络连接并传送文字、照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智能手机媒体除了具有新媒体共有的优势外,更有移动性、便携性、普及性等独特优势,应该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手机具有较强的上网功能与通话功能,可以通过GSM、GPRS、3G、4G、Wi-Fi等多种网络技术支持接入互联网。功能的提升导致大学生手机控越来越多,吃饭玩,走路玩,睡觉玩,甚至上课也无法控制,以至于影响课堂听课质量。教师与学校正急于想出各种办法控制学生上课玩手机行为。如有的学院倡导“绿色课堂”,以班级为单位购买收纳袋,课前收缴手机放入收纳袋;有的教师通过点名方法收缴手机;有的学校则通过手机屏蔽器屏蔽手机信号;等等。

以上方法并不能真正地使学生摆脱手机,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对此,笔者认为学校与教师应该扭转思路,因势利导,把手机这种新型媒体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媒体融入课堂教学,发挥手机的群体通信互动、便于检索、方便下载、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多媒体播放等功能,帮助师生实现教学目标,转弊为利。

我国大学校园的教学场所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多媒体教室,教室中配备有多媒体计算机与投影设备。但由于学校条件有限,现有的多媒体教室难以满足广大教师教学的需求,一些教师只能在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室进行教学。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却非常高,如何适应现有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大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无论多媒体教室还是传统教室,现有的教学媒体多是受教师控制的,由教师操纵媒体,教学信息多是单向传递,信息来源一般局限于PPT课件与教材,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也受到限制,教学互动也仅限于讨论,学生被动大于主动,主动思考的机会并不多,课堂教学改革举步维艰。

2 智能手机融入大学课堂的学习策略的提出

鉴于以上分析,提出几种类型的学习策略,以便既能发挥智能手机这种新型媒体的优势,扭转智能手机干扰课堂教学的弊端,又能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响应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号召,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策略 以英语课程学习为例,智能手机用于大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单词学习环节。借助英语四六级或雅思单词学习软件,可以随时听单词、读单词、记单词,以增加词汇量。

2)课堂阅读与理解环节。学生可以借助“有道词典”或“金山词霸”软件,翻译不懂的词汇或句子,学习单词读音,借助词典理解课文。

3)听力与口语表达练习环节。方法有:下载课文朗读录音,反复播放,进行听力练习;下载或在线收看英语电影,既练习了听力,也学习了常见的英语表达与对话方式;把自己的朗读进行录音,经过重放反馈了解不足,反复多次可以迅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QQ视频电话,练习英语会话与交流。

4)写作练习环节。通过简单的智能手机QQ聊天功能,学生就可以进行写作共享,提高写作水平。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 以历史课程学习为例,学习过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班级学生首先要划分小组,每组4~6人,同小组的学生加入同一QQ群。

教学进行阶段,教师首先提出探究问题,如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某一历史阶段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并分析阶段特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机搜索与查找,每小组将组成员查找的信息进行筛选,形成结论;最后,每小组将问题答案或结论进行课堂汇报。

教学评价阶段,利用教师设计好的评价量规,对小组表现与个人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优势在于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评价。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学习,既调动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又提高了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小组内部成员的通力合作精神。

小组讨论学习策略[1] 以政治课程学习为例,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学习非常适合使用讨论式学习策略。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发挥每位学生的作用,小组讨论最好分组进行。学习过程是讨论问题首先由教师给出,之后小组成员以QQ群形式展开讨论,教师作为讨论成员之一可以随时加入每个QQ群中了解并参与每组的讨论。小组讨论时为了增加说服力,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化信息。小组讨论的优势是不同的观点相互交锋,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会更加全面深刻;教师的加入会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适时引导,把握讨论方向;还解决了传统教室座位固定,前后排列,学生不能围坐在一起,不便于交流的问题。

资源拓展与共享学习策略 以大学语文课程学习为例,如学习目标是了解现代作家张爱玲的作品风格,达到此教学目标需要学生事先阅读她的大量文学作品,而传统教室或多媒体教室教学时,课件中或教材中容纳的文章数量有限,限制了学生自由阅读。此策略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将大量的文学作品事先放到QQ的群文件中,之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阅读。这样不但使教材内容得到拓展,也利用了手机的QQ群的资源共享功能。有了大量的阅读做基础,师生再分析作品风格会更具体,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练习与反馈学习策略[2] 以体育课程学习为例,该课程是以动作技能学习为主的课程,熟练掌握动作技能是本课程教学的目标,达到目标需要多次的练习、反馈、再练习的学习过程。在练习的初期阶段,学生主要是依靠外部信息获得反馈并对动作进行纠正,外部信息可以来源于教师,也可以来源于录像。教师一对多教学,难以为每位学生及时纠正动作的不足,录像设备又价格昂贵,不能满足每班的教学需求。

目前智能手机不但有照相与摄像功能,而且清晰度越来越高,人手一部,学生之间两人或几人一组,边练习,边拍摄,方便地记录动作的完成过程;然后通过回放反馈给学生,学生获得重放的反馈信息后,就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动作的不足,再通过练习予以纠正。以操作、动作或表演为主的技能类学习都可以使用此策略进行教学。

鉴赏评析学习策略 以摄影技术与新闻摄影课程学习为例,这两门课程都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实验教学,但由于总学时数的限制,实验学时数量还是很有限的,仅依靠实验课教学提高摄影技艺水平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学生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进行练习。但学生鉴赏水平有限,不能评价自己的照片效果,经常课下找教师咨询,存在的问题与好的技巧不能被学生所共享。

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安排鉴赏评析教学环节,在学生掌握了摄影技巧知识后,利用手机照相功能进行自我练习,然后直接上传给教师,教师汇总后全班学生一起鉴赏评析,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摄影技巧与鉴赏水平。此外,像朗读、歌唱类课程也可以使用此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3 智能手机融入课堂教学的优势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增加了人与人的沟通形式,也同样为教学与学习带来便利。

一是可以代替电脑用于课堂教学,为学校节省大量资金,弥补多媒体教室与多媒体网络教室数量的不足,使学习资源由课本延伸到互联网络。

二是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策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资源拓展与共享、练习与反馈、鉴赏评析等学习策略的使用,使教学由单向传递变为自主探究、小组互动、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课堂教学与学习的形式。

三是可以改变师生对手机的态度与观念,将干扰教学的“玩具”变为促进学习的“学具”,引领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进行学习。

四是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尝试将各种新型媒体用于教学,会产生多种新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

4 智能手机融入课堂教学的局限

利用智能手机辅助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课程类型与课程特点的限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能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教学。如理工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等逻辑性较强的,需要公式推导与论证的内容,智能手机无能为力。这类课程更适合使用黑板进行教学。实践表明,善于用语言、文字、图片、视频表达的课程,比较适合于智能手机教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劳动卫生论文 下一篇: 中学政治教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