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9:06

因材施教论文

因材施教论文篇(1)

2.因材施教可以改善两极分化小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就已经逐渐地产生了差距。拿数学学科而言,有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满分,而有的学生则刚刚及格。这样下去,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而因材施教则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改善两极分化的现象。

3.因材施教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拿四川省来说,有很多的边远地区,教学条件较差,家长意识淡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所以一旦学生得不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无法产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就很有可能会破罐破摔,甚至会辍学。所以因材施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二、小学教育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1.正视学生的差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要求,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在每一个班级里,都会有优等生,有中等生,也有后进生;有调皮的学生,也有遵守纪律的学生;有聪明的学生,也有反应迟钝的学生。所以说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无视他们的差异,对其进行统一要求与评价,而是要看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分析每个学生的学情,对他们作出深入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这样才能有条件实施因材施教。

2.进行分类教学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不同,其学习习惯和主要学习方法也存在很大不同。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需要在合理把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分类,并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比如在面对一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给予他们以“特别”关注,采用让他们回答问题或者在其身边短暂停留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有意注意意识;针对一些计算基础较差,或者计算能力不能满足现有需求的学生,教师要从对其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总结出发,明确此类学生的特长点,并强化其对运算口诀和手算方式的记忆和应用;而针对一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无法理解某些立体图形的学生,教师需要从采用实体模型的方式,结合学生自主的动手操作,让其进一步加深对于立体事物的认识,进而构筑其立体思维结构。总的来说,实施分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同时,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如:(1)基本训练:①求出下列三角形的面积。(单位:分米)②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5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变式训练:①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②一块三角形菜地的面积是276平方米,量的它的底边是46厘米,这块三角形菜地的底边上的高是多少米?(3)深化训练:在图纸上画出底边是4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这样的作业起点低,且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学生的作业要求,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可以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3.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班级内有几十名学生,势必会有情况较为特殊或者行为比较特殊的孩子。这部分学生虽不占多数,却是我们进行因材施教不可忽略的一个群体。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性孤僻,不合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多组织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又如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多细心观察,无微不至地予以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爱;再如违反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们要多夸奖、鼓励,或者发掘其闪光点,将他们的兴趣从调皮捣蛋转移到努力学习中来。

因材施教论文篇(2)

1.声乐教学课程安排不科学,内容形式呈现单一性声乐学科与我国其他新兴学科一样,缺乏更丰富的实践活动,声乐学科的教师在课堂上依旧照本宣科,死板地将书本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内容晦涩难懂,枯燥乏味,违背了开设这一学科的初衷。

2.课程设置随意且单一,缺乏材由于缺乏一本被普遍认可的使用教材,因此,声乐教学没有一个规范的教材指导,各个学校也是自选教材或者由教师自编教材,这就使得声乐教学不能在某种意义上得到统一和同步,而是成为相对较为随意的一个学科,这不利于各个高校间教学经验的分享,不利于声乐教学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由于授课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只能让学生“照葫芦画瓢”,模仿一些在声乐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名人,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们“同类化”和“外在化”,只能学到名人的表象,不能得其精髓。

(二)声乐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声乐课程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内容广泛、所涉猎的范围大等,对声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声乐教师除了要掌握教学所必需的歌唱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声乐实践经验,不能总是纸上谈兵,要具有扎实的声乐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现阶段,我国声乐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不乏优秀的专业教师,也有一部分人只是敷衍了事,毫无责任心。

(三)不能因材施教

目前的声乐教学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声乐基础不同,对声乐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所以,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不能“一刀切”,不能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同一套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对学生有全方面的了解,包括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个性特征等,进而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因跟不上课程节奏而丧失学习兴趣。

二、改进高校声乐教学的对策

(一)完善高校声乐教学体系

要想更好地实现高校声乐教学的目的,建立和完善一个完整的声乐教学体系非常重要。有了明确的教育体系,才能明确声乐教学的目标,实现培养优秀声乐人才的计划,达到促进声乐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可能走弯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真对待,及早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错误,可以借鉴他国声乐教学的优秀方法和手段,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传统声乐教学一路向前,走出自己的特色。

(二)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任何科目的教学都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息息相关,只有科学的、先进的声乐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作为授课教师,首先,应该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常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声音类型和声部的定位。其次,还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并结合声乐歌唱实际,要求学生按时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最后,要培养学生对于好的、美的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主动性。

(三)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教师

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教师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是完成声乐教学的重要前提。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需要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并能将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活动。二是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声乐技能、技巧的培训,引导学生投入到声乐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可以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也能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进而推动声乐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所以,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深造,坚持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掌握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声乐教育的整体水平。

因材施教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24-01

语文教学质量的发展状态是当前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重点问题,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极大,因而因材施教理论作为差异性教学的重要方式应当被语文教师所重视。因材施教理论应当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智力发展层次、学习方法类型等众多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让教学理论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实际状况,谈谈如何有效运用因材施教理论,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因材施教之教学调控策略

因材施教教学让理论中,“材”和“教”这两个字决定了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具备怎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材”即代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状况,“教”即代表教师该去如何调控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获得长足的实质性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大脑智育发展状况,从他们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去调控教学方式与策略,让语文课堂教学成果以多样性变化与多元形式呈现出来。

比如,在人教版《雪孩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就本课文的生词进行测试,从而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状况进行宏观把握,让教学调控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在学生的测试结果中发现有的学生完成的质量相当高,有的学生的测验结果则极差。为此,教师将这些一一记录在教学案中,在接下来的课文教学中进行层次性提问。对于测验完成质量较高的学生,教师对其主要提问课文的思想内涵与作者的感情基调;对于那些测验完成质量较差的学生,教师主要在课堂上帮其打牢字词基础,从而让他们能够顺利学会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词,再逐渐渗透课文的感情内涵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调控每一种类型学生的学习走向,以避免本来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课文深度学习上缺少进步空间,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却没有打牢基础机会等现象的发生。这才是因材施教理论下最可靠的教学方式,最优化的调控方法。

二、因材施教之兴趣主导型多元教学策略

兴趣主导型多元教学策略是将因材施教的理论本质彻底渗透在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为基调,进行课堂类型的创造,类型以兴趣主导为主、多元教学为辅,让他们都在课堂上发挥出学习的激情和求知的欲望。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兴趣小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各种兴趣主题与偏好的氛围中发散自己的语文学习思维。在兴趣活动方面,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兴趣主导的意识,鼓励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以此去学习课文内容。当然,每一个兴趣活动都要像教学内容靠拢,切不可偏离教学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因材施教的主体类型深化,发挥出因材施教的多元优势。

比如,在人教版《称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了兴趣主导课堂小活动的设计,并设计了如下活动:一是称重活动,二是象之体验活动,三是称重方案设计活动,这三种活动都仅仅围绕《称象》这篇课文的教学主旨,重点以开发学生的灵活性思维为主要目的,让学生懂得面对突发事件时随机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在兴趣活动的推广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活动,树立课堂自由化、人性化、个性化的形象,将“因材施教”理论模式的优势与作用体现出来,通过此种模式将课文《称象》的主旨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大脑中去。

三、因材施教之“取长补短”策略

因材施教之“取长补短”策略就是彻底将因材施教模式教学理念与合作教学模式理念相融合,一起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实质性的长足发展。众所周知,语文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优点与缺点都是不一样的,所谓“取长补短”就是将部分学生的学习优点渗透到这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上,实现学生个体之间的互相合作、互帮互助,让因材施教理论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完整的教学环境。“取长”与“补短”之间的教学意义是互相提携的,教师要通过此种途径来发挥出因材施教的教学优势。

比如,在人教版《地球爷爷的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入分析每个学生身上所具备的优点以及在课堂上暴露出来的缺点,然后将因材施教理论与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无缝接合,安排学生搭配成学习小组,将整体的教学目标分配到每一个小组中,再将每一个小组的目标细化到每个学生身上,进一步确立了因材施教理论模式的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都会面临不一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应被熟练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从教学问题的根本出发,有效提高因材施教理论的教学作用,让学生都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因材施教论文篇(4)

前言: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协作的双边活动,是思维及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同等重要的,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创新是人类改造并超越现实世界的活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既是创新教育能否深刻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中心思想的把握,写作知识的揭示及借鉴,文言文的理解都需要教师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的活动中,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此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语文课改的参与程度。

一、新课程下的新老师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中心内容之一,培养创新能力是新课程实施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依赖与有效的教学活动,而老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的掌握,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影响着学生本身个体的发展。因此,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其创造和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知人善教,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众所周知,创新来源于个性。学生的创造里又从何而来?从富有个性的学习中来。教师在充分了解了教育对象的情况的基础上,尽可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建立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不同教学内容的思维因素,最大限度的为不同的学生创造培养和发展的机会。心中装着教学对象,手中掌握教学目标,眼中关注着课堂学生的学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都可以选择尝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教学,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

2.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积极参与,勇于实践,是创造力产生的前提,也是学生主体意识体现的标志。教育者的智慧首先表现在有决断的勇气,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心理上的支撑点,给学生以信赖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的潜力才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当学生因教师的吸引和点拨,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耶或因文言文语言的趣味性而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耶或遨游于想像语言的海洋中,寻找知识的真谛……此时,创造思维的火花哪怕是闪烁即逝也是令人心醉的。

3.授人以渔,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对于一位有现实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教师来说,关键是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合作,探究,呼唤教师关注学生这一动态生命体,为了学生计,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设想,充分讨论,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在引导,启发,归纳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探索中学会探索,在创造中学会创造。问题是数学的来源,解决语文教学问题应该按照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这四个基本步骤来进行。语文教学中,例题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应启发他们对一个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既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想像能力,以达到教学预定目标。

二、新课程下的新课堂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应该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而有效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还在于教师合理的引导。因此,这就迫切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利于学生有主动获得未来知识的动向。教师要在研究新课程标准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动机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让学生有主动了解未知知识的情感动机,这些知识并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而是学生本身从心理上有着迫切求知的欲望,从而主动获取。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勇于充当陪练员,那么就能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足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样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用自己的观点评价学生的对错,而是要把这种权利适当的交给学生。

2.合作学习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按照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在合作中讨论问题,这样能提供给学生合作的环境,并让学生在合作中有明确的分工,有和明确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体现出一定的团队精神。同时,要能让学生在这其中有一定的成就感,感觉自己能够行,以培养自信。

3.探究学习策略

探究学习方法下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并能根据研究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然后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得出结论以及能对探究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估。探究学习是学生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的过程,一方面能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大胆探索,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勇气和精神,在这种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和价值观。教师通过对探究方向的掌握,以引导学生。

三、新课程下的新学生

纵观和反思现行的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课程体系,其中最明显的“硬伤”是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为此,在新课改伊始就需要给于足够的重视,注重在新课程改革中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一部人类科学和人文精神不断融合,发展与完善的历史。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理性认识,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人性,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真理的精神。具体到教学实践中也就是通俗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人文理念来观察,欣赏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学校人文精神的精髓就在于从根本上激发每个学生的自信,自尊和自强,启发学生自重,自爱。不懈的去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以理解,包容,和谐的人性去关爱学生。

结语: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与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倡导有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让人文精神更具有科学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促进学生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成长,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推动两者的完善结合,这也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因材施教论文篇(5)

一是专业教学要适应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与更新。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专业有别于其它的一些专业,它可以说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专业,不要说一年半载,就是一两个月的时间,计算机的发展就可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社会对于学生的需求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化。那么,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就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变化,在课程的设置上不断更新,满足学生对于知识需求的更新,满足社会对于学生能力的需求。在2000年,我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网络基础》课程,主要是学习怎么上网。当然现在的学生也仍然学习这门课程,不过,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都在Inter—net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对于网站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的能力需求更多,因而我校也相继开设了《Dreamweaver网站建设》、《PS平面设计》等相关课程。

二是专业教学要适应学生的整体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学生与2000年以前的学生相比,他们是一批出生在物质条件丰富的90年代、成长在信息爆炸的21世纪的“新新”人类,他们自记事起就不断地从各种各样的媒体中接受新鲜的事物,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多元化,在应试教育一关一关的考试过程中,造就了他们不喜欢枯燥死板的数学、不喜欢死记硬背的英语、不喜欢生来就学的语文……他们喜欢个性凸显的超女好男儿、喜欢活力四射的姚明刘翔、喜欢从游戏中学习桌球的玩法……总之,他们的特点是:爱玩不爱学、好动不好静、能够接受寓教于乐、强烈抵触本本教法。

想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中专校专业课教师,必须要分析好授课内容以及授课对象在时展基础上而产生的巨大变化,抓住这些变化的特征,才能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因课而异

因课而异是指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特色鲜明的不同教法。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既有别于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也有别于普通初、高中的计算机课程。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更强调理论基础上的实践能力。因此,计算机原理类的基础课较多;初高中阶段的计算机课程更多是基础知识上的动手能力。因此,计算机基础类的课程较多;而中专校的计算机课程强调更多的是专业“上手”能力,即毕业参加工作后对于某类具体的工作能够上手就做。但并不是这些操作性的课程都一步一步地演示操作方法就能适合学生、满足学生的。基于这样的分析,我将现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分为以下两大类:原理类操作课(如《VB程序设计》、《网络布线》)、目标类操作课(如《网页设计》、《PS平面设计》)。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需要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和方法。对于原理类操作课,它是一种相对客观性强的课程,比如《网络布线》中让学生练习做水晶头,这虽然是一种操作性课程,但这种操作是固定的,因而需要使用“重复练习”的方法进行。但《网页设计》这类目标类课程就不能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在这类课程中需要自始至终的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创建网站。而这是一种创造性的任务,对于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设计思路。因此,需要使用“基础为本、创新为主”作为授课方法。把基本的操作内容讲授给学生,更多的是在每节课中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让他们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在这一过程中,或许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恰当的引导,使之能够逐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不是更好吗?当然,对于同一类课程,不同的具体课程也要“因课而异”,采用不同的教法。

3、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是指对于同一门课程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法。每一位学生可以说都是一种人才,但不会是全才。某位学生可能在计算机编程方面表现的不是很好,但是在计算机平面设计方面却表现出很大的优势。教师要能够善于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Flash平面设计》这门课程讲授时,初始的基础动画全班同学都会很快的掌握,但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加入了编码设计,此时,有部分学生就很难完全按照进度掌握了,但这些学生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了兴趣,当他们看到由程序代码而控制的效果时,也会兴趣十足地希望能亲手做出来,只是苦于对那些代码的理解。这时作为教师就需要耐心的辅导,一次不行两次,五个步骤不行分十个小步骤完成,在一次次小成功后,他们也就会慢慢地掌握平面设计中的编码操作了。但是对于那些在这方面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就可以完全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的创作,在三五成群的讨论过程中完成制作任务。

因材施教论文篇(6)

“因材施教”在各个学科的教育实践中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足球教学与训练也是如此。而现今许多教学与训练基本上采用地都是“一刀切”的方法,内容、难度、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般都是根据中等水平的学生状况安排的,不能兼顾到基础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因此,对现行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寻找相对合理、有效的方法。

二、关于中学足球教学与训练技术教学顺序的思考

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以及专业训练中,足球技术教学与训练一般在遵循先进行无球练习,再进行有球练习的顺序,教学与训练一般遵循的顺序为:熟悉球性练习—运球及运球过人技术—踢球技术—接球技术—头顶球技术—守门员技术。足球的技术教学与其他技术教学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而合理安排好各种技术的教学顺序,正是这种规律性的具体体现。

因材施教论文篇(7)

由于每本教材的侧重和受众群体的不同,对重点和难点的分析会有不同的着力点。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授,即使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教材,也不会百分百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广泛参考国内外各类教材的知识分析和应用,查阅相关的期刊资料,及时吸收新的知识,吐故纳新。同时教师不能局限于电子技术这一门课,要大量阅读相关学科的相关书籍资料,增加知识储备,开阔视野,面对学生的求知才能深入的启发和引导学生。

1.2第一节课引人入胜

第一节入门性质的引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积极性,对电子技术这门课有一个整体的感官印象,了解实际应用中电子技术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应用介绍电子技术的实际作用和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介绍电子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涵盖的课程内容,将整门课的内容拆分成单元电路又组合并联系起来,同时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水平。

1.3多样化教学

教学手段除了板书、多媒体演示、仿真示例,还有实物展示。实物展示和实验环节并不重复,例如在讲解显示译码器时,可以拿电路板、数码管、译码器以及若干门电路来验证,另外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是否可以显示字母,以HELLO为例,将输入变量的不同取值定义为不同的字母,设计译码器,并逐个显示出来。这种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完成一次课堂考核。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授课教师通过对同一知识点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尝试教学并留意学生的兴趣点,与学生不断的互动,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提问,通过这种尝试—反馈—改进的反复推敲,找到适合该教学班的授课方式。

1.4改革教学内容

淡化分立元件电路,注重集成电路的应用。在集成电路讲解中强调外特性,淡化内特性,注重实际应用的效果,强调单元电路和整体电路相结合,理论电路与实际电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建立模块化的概念,注重各个单元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的外特性。电子技术这门课的知识点非常多且零散,学生常常是学习新的知识点就忘记了旧的知识点,因此开始新的内容之后,应该适度的与之前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比如二极管的特性,二极管会随时应用在之后讲解的各个知识中,比如直流电源中的整流部分,可以借此很好的对二极管的特性进行回顾。

1.5每部分内容辅以典型实例讲解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的引入工程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动手实验热情。例如模拟电路部分,根据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以蓄电池低压报警电路为例,由集成运放、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若干电阻等元件组成,涵盖了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等知识点。报警电路中,集成运放作为电压比较器工作在非线性状态,电阻R2与稳压管组成电压基准电路,向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电阻R1,R3组成分压电路,其中间点作为电压采样点。当蓄电池电压高于两倍基准电压时,比较器输出正饱和电压,发光二极管不发光,表示电压正常;当蓄电池电压低于两倍基准电压时,比较器输出电压为零,发光二极管发光,表示此时蓄电池电压过低。除单元电路之外,对综合性电路的分析及改进也有助于让学生对知识点在实际中的运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1.6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和进阶要求

由于实验课时不多,8个学时的实验基本为验证性实验,这个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进行实验验证后,可进一步提出进阶要求,例如集成运放的运算电路,基本要求是搭建给定的运算电路,并给定输入信号,对输出信号进行测量,验证加法电路或者减法电路等,进阶要求即可要求学生根据已完成的电路进行适当的改变,完成要求的运算关系,并通过测试加以验证。可以借此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深刻的了解和掌握经典电路的精髓,并能够加以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1.7加强题库建设

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需要讲解大量的知识,即使最深刻的演示也需要课后花时间来巩固和加深记忆。另外有些学生属于慢热型,对课堂知识不能及时领会和灵活运用,往往正是这些慢热的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对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因此题库的建设非常必要。题库的建设原则是根据授课内容挑选习题,编入部分实例,完善题型,重点突出。

2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因材施教并因材考核

根据平时因材施教的培养方案,考核方法就需要随之进行多方位改革,教师要多花时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将考核和教学融合在一起,不能只靠期末笔试裁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要体现因材施教的作用,进行因材考核,着重于学生的综合技能,包括理论笔试,实验动手,单元电路的理解分析和应用改进等。为避免教师的主观意见影响学生总评的公平性,期末的笔试成绩仍然要占较大比重,但是考试内容会涵盖部分对实践内容的分析和归纳,即笔试包括理论题型和实际题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力求让每位学生的用心和努力都能在考核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因材施教论文篇(8)

 

《文学理论》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主干课。作为一门专业性、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在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文学生成方面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学基础构成理论的思辩创新能力。前国家教育部负责人周远清曾明确指出:“在国际上,我国人才培养的弱点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反思过去我们在文学理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明显存在着封闭、单一的缺陷,这种教学模式表现为课堂内容的一家之言、教学方法的满堂灌,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其结果只能是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这正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故此,对于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其核心便集中在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本文主要试从分析当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出发,探索了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特别是针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征,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贴近学生生活和将来从业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理论的分析例证和辅助以课外阅读量的摄取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来辅助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认知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一、《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文学理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是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和认知文学现象,而且文学理论还在于渗透一些分析事物的方法、思路,学习一些哲学理论。这些文学理论知识对学生学习文学史、从事文论实践活动都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和导引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所以,纵观中文专业的理论教学,文学理论课程显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基础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各高校将文学理论课程作为中文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的原因。

其实,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这门课程的学科自身特征而言,其本身所存在着内容繁多、重难点不突出的特点,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二是作为文论教学课程而言,文学理论课程同样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形式刻板等文论类课程所必然存在的教学问题。具体而言:

(一)学科特点本身造成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从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几千年来建立起来地封建思想文化体系被彻底否定,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文论家们也开始了对文学的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并形成的现代文学理论。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其逐渐被被纳入教学体系,走入了大学的讲堂。但由于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所以如何让学生弄懂充满哲学思辨意味的文学理论本质和具有抽象化、概念化的文学原理,成为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极为困难的一关。

虽然童庆炳教授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早已明确指出:“我们学习的不是别的什么文学理论,而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语文教学论文,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的文学理论。”[2]但对于学生而言,想要清楚地掌握借由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审美意识形态价值”而表现出的对文学本质的内涵理解,这需要大量的哲学基础和对文学原理的认知。作为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是无法达到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学生现有的文学和哲学知识基础上,清楚明晰地阐释清楚这些抽象化、概念化的理论问题是很困难的。

同时,由于文学理论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较多,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让学生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形成关于文学理论的整体认知,并构建出一个完整文学理论知识体系,这也是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出解决办法的。

(二)作为文论课程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对于高校的文论类课程而言,尽管教师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试图改变文论类课程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缺乏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但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高校文论教学仍是以讲授文本内涵、分析艺术形式、归结语言手法,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丰富性、完善性为主要教学目标,而这些导致在文学理论教学中脱离实际生活,使学生对文学理论产生疏离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观念经典化,缺乏针对性是文学理论作为一门文论课程所必然存在的共性问题。文学理论的教学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自五四文学运动的兴起,中国学者便开始了对文学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各种版本的文学概论著作相继出台,田汉、郁达夫等作家都根据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写出了名为《文学概论》的教本。文学理论在中国高等教学中,早已形成了其固有的理论体系。正因如此,当前高校的文学理论教材早已将理论体系、方法例证经典化,将重点放在突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上,从而忽视了文学的鉴赏性,大量篇幅放在了文学本质论、发展论和创作过程方面,对作品论及鉴赏论则粗略概括。教学目标更倾向于把握作家的创作而非读者的接受,强调作品分析而轻视审美体验,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具体的文本分析能力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文论教学还是应当引导学生和启发学生面对新的文学实践,做出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见解,使文论教学永远同文学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

其次,教学形式单一,过分突出教条化。正如池永文教授所指出的:“如今文论教学往往被大而化之的原理、反复引征的材料和陈词滥调的讲授所替代。教师缺乏激情,学生也缺乏兴趣。文论的教改必须朝着人文化、批评化、跨学科、多学科的综合方向发展,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文论教学改革,必须围绕着对广大学生如何施教,这门学科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核心期刊。理论教学的创新尤其需要对常识与常规进行大范围的挑战。

二、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教学改革方向

亚里士多德将人类知识和活动三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其中,理论主要指的是求知自然的普遍原理的思想活动,实践主要指的是追求伦理德性和政治公正的行动,创制则指的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所以,马克思的实践是亚里士多德的劳动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又与科学理论具有统一性。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同样需要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虽然,在传统认识思维方式之制约下,文学理论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形态;但是,根据特色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针,在教学上有针对性、有侧重性地进行特色化教学改良,还是可以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在探索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上,针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征,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贴近学生生活和将来从业需求的角度出发,调整理论的分析例证和辅助以课外阅读量的摄取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来辅助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而言:

(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开设辅助课程,并从其他专业课程中获取间接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理论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和认知文学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学史,指导学生的实践。所以,该门课程多数学校选择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但实际情况是,本身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由于没有受到过完备的文学审美教育,理论基础欠缺,再加上新世纪大学生处在一种多样性、开放性和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中,很多学生的课余生活往往沉湎与视像快感的满足,很少有人去自觉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文学知识相对不足,而文学理论又非常庞杂。致使学生根本无法深入理解文学理念的抽象内涵、文学的特征和意义,也无法接受深奥的文学创作方法论、文学接受方法论知识。学生在学习文学理论时感到有相当难度,久而久之导致兴趣的缺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文学理论》课程前可以辅助开设关于文学鉴赏的课程,激发其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感受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语文教学论文,为进一步学习文学理论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文学理论》课程讲授,便可以让学生对文学的本体、特征和功能,对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规律,对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性质和特点,都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

其次,借由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借由《现作》课程的实践活动来融会《文学理论》课程相关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学创作、文学接受规律方法论的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会开设《现作》课程,该门课程主要讲授写作技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理论》中文学创作方法论和文学接受论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想要做到真正理解《文学理论》,就必须将文学理论知识与文学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所以,学生在摄取《现作》课程的教学知识的同时,可以从对创作技法的学习中进一步理解文学理论知识,并可以将理论知识适时地应用于写作中,对创作方法论产生直观认知,最终达到对《文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根据师范生本身的学科培养方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常常会需要伴随大量的例证,借由例证来融会抽象的理论概念。但是,这些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而举出的例证,也全部都是极具典型性的经典例证。对于大一学生而言,即便之前就产生了对文学的兴趣,也不可能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学知识储备量,对于老师所举之例证的理解也只能是只言片语;在没有完全掌握该例证的情况下,更无从谈起对例证中所呈现出的某种文学理念和文学特性产生切身直观地感悟。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在对文学的本质属性、流派、特征、范围之类的概念、分类谈得井井有条,却读不懂鲁迅的《阿Q正传》,感受不到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意境美,更无从谈起对这些文本的深入解读。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本身的专业技能必须过关。如何从学习《文学理论》课程中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更好的从事中学语文教育,这才是这门课程在师范院校开设的意义所在。抛开学习文学理论其所原有的教学目的,单从师范院校而言,其本身就必须具备另外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侧重性,那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故此,在《文学理论》课程讲授中适当选取初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作为文本例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例证的同时,从文论分析角度进一步认识到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比较同一部文学作品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不同解读方式中适应大学知识理论体系。通过这样的例证解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审美能力,为将来学生走入教学第一线打下坚实地理论基础。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调整教学摘要,扎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3]

参考文献:

[1]周远清.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02期。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页.

因材施教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64-03

教育是人类传递文明的特殊方式,也是社会发展亘古不变的话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最为关键。在这方面,自古以来我们就积极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学生特点出发进行教育教学,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方法也就因而被后人所普遍推崇。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教育教学形势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因材施教”这一传统教育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意思延伸,产生了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和新的意义。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解读,并积极响应这种改变,使之符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因材施教是大教育家孔子首创的教育方法

《二程遗书・卷十九》曰:“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而后才有“因材施教”一说。孔子门徒众多,且各有千秋,归根结底就是因材施教的结果。这种教育方法贯穿于孔子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并有典故为证。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1]

这个故事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生动体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首先强调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即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认清教育对象的特点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前提。“具体而言,孔子的教育教学主要注重从三个角度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即分别基于品格性状、智力差异和年龄特征等三个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学。”[2]通过对学生特殊性的分析,老师就可以明确教育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因素,最大化地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因材施教还强调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即对每个学生的教育教学都是有特定的,不能简单模式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3]教育必须正确对待每一个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上所述,子路和冉有因为品性不同,孔子在同一个问题上给予的回答是各异的,这就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本质内涵。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4]这种教育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特点,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效果极佳。

孔子一生培养弟子三千,达人众多,且各有专长。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都脱离不了因材施教的干系。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成为了名扬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因材施教也成为了教育者一直以来普遍遵从的教育方法。

二、因材施教有狭隘性,亟需从内涵上加以延伸

不可否认,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中曾经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仍然在持续着。然而,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传统的知识教育已经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最大化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成为发展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改造的过程,其中也必然涉及教师能力的发挥以及教学设施的利用等内容,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它所强调的从学生特点出发进行教育的理念也显露出一定的狭隘性,亟需从内涵上加以延伸。

首先,因材施教要继续坚持尊重学生个性的基本点,充分把握学生之“材”的全面性。因材施教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中的解释是: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其核心意思在于强调要把学生的个性看作是教育的起点。那么,如何去把握学习者的个性呢?一般来说,我们因材施教的途径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品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了解学习基础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通过了解学习兴趣可以提供投其所好的教学内容,通过了解学生品性可以采取灵活的手段指导学习。这些普遍性的问题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在今天,通过这些方面的了解进行因材施教却远没有达到要求。现代的学习者在个性上更加圆满和全面,因此在考察个性特点的过程中必须面面俱到,否则就可能会产生消极后果。因而有人又补充性地提出了“因性施教”,要尊重男女性别的差异;有人提出了“因龄施教”,要考虑年龄大小的不同;还有人提出了要“因需施教”,要重视需求的差异;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总之,因材施教重视教育对象个性的前提没有改变,但在形成整体认知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个性特点全面性,为后续教育奠定基础。

其次,因材施教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才华,保证教师之“才”的可用性。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没有教师,教育教学就无从开展,其重要性无须赘述。但一直以来,教师都被当作知识传播工具来使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也就大大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教师将不再是作为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生商讨问题、解决问题”。[5]可见,在新型教育理念中,教师就是为学生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的引导者和服务者。那么,如何发挥这一作用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教师的才华,把最优秀的一面呈献给学习者,发挥其长处,做到因“才”施教。例如:有的老师善于搞科研,那么就可以安排在专业教学或科研岗位上;有的老师善于沟通交流,那么就可以安排在学生工作岗位上;有的老师善于事务性工作,那么就可以安排在教辅岗位上;等等。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教师专业、才能等方面的基础上,把每位教师都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保证各尽其才。

再次,因材施教还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保证物资之“财”的效用最大化。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双方就可以完成的事业,它还需要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教育资源是指教育经费、教育设施、教学与行政人员等一系列与教育有关的资源,是在教育过程中投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6]教育资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变速器,如果利用得当,就会大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利用不当,就会产生消极后果。对此我们需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经费的分配问题,重点考虑区域之间以及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保证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二是教育物资的利用问题,积极贯彻教育公平的理念,保证各种教育设施的合理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遵从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注意挖掘和利用既有的教育资源,杜绝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另一方面要理性对待教育发展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

由上可见,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具有了新的内涵,它不再是单纯的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施行教育的方法,而且产生了充分发挥教师才华、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含义,成为了“因”学生之“材”、教师之“才”和资源之“财”三位一体内容而“施教”的新型教育理念。

三、如何更好地推动因材施教的实践过程

在明确了因材施教的新内涵之后,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搞清楚如何更好地推动因材施教的实践过程。以其内涵为依据,我们可以大致从三个方面来落实因材施教,即因“材”择学、因“才”教学、因“财”助学。

因“材”择学,意即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理想的专业知识或行业领域,保证学有所成。学习者可以从兴趣、基础、特长、品性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对于自己要学习什么内容做出明确认知,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材”择学是学习的起点,但关系到学习者的人生道路,至关重要。其中对“材”的分析是关键,也是做出最终选择的依据。对此学习者可以借助本人和老师双方的综合考量,以学生的取向为主,教师的建议为辅,形成最为合理的判断。

因“才”教学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进行教学,保证教育教学的内容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其二是指教育教学活动要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个体的才能前提出发,给予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才”教学是过程论,是决定因材施教效果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对教师的“才”和学生的“才”有全面的把握,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因“财”助学指的是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既有教育资源的可用性,为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随着多媒体等教学技术的普及,教育资源的重要性正在日益被凸显出来。作为外因,教育资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丰富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增强教学方式的吸引力,提高教学内容的说服力等,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上三个方面各有偏重,但并非相互脱离,而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从内容上看,这三个方面分别从学生选择、教师教学和物资保障等环节上有所强调,指出了教育教学各方的职责和功用,体现了因材施教过程的全面性。其次,从逻辑上看,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有了学生的因“材”择学,教师的因“才”教学才能更有意义,如果再辅以教学资源的助力,就会大大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所以说,这三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贯穿于因材施教的全过程。

因“材”择学、因“才”教学、因“财”助学虽然辩证一体,但要想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还必须充分依靠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和教师永远都是教学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实践者。一方面,学生要善于和老师交流,积极表达自我,让老师有充足的机会了解自己。这是因材施教的关键。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的特点可以被老师所把握,就可以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反馈深入了解自己,可以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工作,积极展现自我,把个人才华运用到教书育人的工作当中。这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学生因“材”择学的有力回应。只有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得到想要的东西,才能使有所获的效果达到最佳。

四、因材施教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由上可见,因材施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具有了新的内涵,相应地,也产生了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理论上说,因材施教既是对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又是对当今“以人为本”理论的呼应,对于推行素质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方法论意义。一方面,因材施教发端于孔子,贯穿传统文化几千年,是优秀文化成果的杰出代表。我们在此探讨因材施教,思考它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意义,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强调教育要从个性特点出发,尊重受教育者的现实条件,这种思想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完全相符,可以看作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见,因材施教的思想合乎古今教育理论的价值诉求,是当今时代的应然选择,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修正,是一种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已经摆脱了大而全的学科教育模式,转而从受教育者实际情况出发强化个体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包括理论水平、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而因材施教就为实现这样的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指导。如前所述,因材施教要综合考虑教学双方以及相关设施的具体情况,这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再按照因材施教的模式进行教育教学,就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可见,因材施教就是对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构建,对于后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从实践上说,因材施教既符合现阶段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又合乎个人的发展利益,对于繁荣我国教育事业大有裨益。一方面,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充分显现出来。人才是创新的动力源泉,人才是科技实力的重要支撑,人才是国家软实力的杰出代表……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材施教由于其特有的作用机理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因材施教也必然合乎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需要,可以使受教育者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化的教育内容,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成才。

所以说,因材施教符合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持。现阶段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既要有专业性人才,又要有技术性人才;既要有学术性人才,又要有劳动性人才。因材施教很好地契合了这一目的。它坚持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教学因人而异,旨在最大化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实现各尽其才。可见,因材施教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拘一格,各具特色,完全符合当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五、结语

因材施教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在新时期具有了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和新的意义。通过分析可知,因材施教的意思延伸是应时之需、必然结果,它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必须全面把握这种新变化,并把它转化成为我所用的方法论指导,服务于教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熹集注.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3.

[2]刘彦文.因材施教思想源流及其现代价值叹息[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因材施教论文篇(10)

1.美国多智能理论的提出

多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对人类潜能的本质与实现的研究中提出的成果。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语言文字智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身体运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等在内的七种智能。这七种智能代表每个人七种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展出来。他们特别强调多元智能在学校教育与家庭中的应用,其所论述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的内容,其理论较为具体。

2.中国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始自孔子,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这一理念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在《论语・公治长》中曾记载孔子曾评价他的学生:“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之间才能差异的明察。这体现了因材施教是要求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注重个体差异。孔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但是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他的精心教育下,三千弟子成就各不相同:七十二贤人更是精通“六艺”,十名“尖子生”又各有所长。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先天遗传特质,就是人的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自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者在倡导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的时候,从不同的层面传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先天遗传特质,就是人的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自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者在倡导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的时候,从不同的层面传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把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使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成为经典教学原则。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所以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3.芍掷砺鄣谋冉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 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在具体的评价操作方法上,加德纳推荐了“学习档案”的评价方法。而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他注意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主张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就是由教师这个人对学生那些人的双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先由教师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

4.总结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在我国被人们广泛继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背景与理念的不断改变,因材施教的理解与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重新认识了智能的涵义,为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可操作的思想指导。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教育要促进学生不同智能的全面发展,认识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通过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研究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导向、基本结构,完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构建,弥补以往的不足。教师可以通过从七种智能为着手点,带动学生各个智能的发展,建立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生的教学活动。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利用因材施教模式开展。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思想,为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发展研究提供可操作的思想指导。从多元智能的视角重新探究因材施教教学模式,为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翠英.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2]杨宏伟.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转变我国教育观念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3]曹睦晗.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山西青年.2016(02)

上一篇: 体育项目论文 下一篇: 延伸审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