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审计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9:06

延伸审计论文

延伸审计论文篇(1)

审计一般不独立进行内控制度的审计和评价,应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向内控制度延伸。内控制度延伸审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单位内部责任制度。主要指单位将经济责任和经济指标层层分解,把责权利明确到集体和个人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

(二)财务管理制度。是对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核算等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

(三)资产物资管理制度。指对资产物资的验收、保管、领发、维护、更新等方面的制度。

(四)工资基金管理制度。指工资的提取、分配等方面的制度。

(五)监督检查制度。指单位对制度的制定、执行、督促、检查方面的制度。

内控制度的内容十分广泛,面面俱到地去审计是不可能的,要紧紧围绕财务收支中反映的主要进行延伸审计和评价。

二、内控制度延伸审计的程序和

(一)认真审查单位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各有关文件、经济业务程序、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审查单位的内部制度,能使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情况有一个全貌的、整体的了解,查看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哪些薄弱环节,以确定下一步延伸审计的范围和重点以及采取的方法等。

(二)开展内控制度调查。内控制度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程度。审计人员要把在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排队和,确定哪些问题需要进行延伸审计和评价,然后针对需要调查的问题,了解与之相关的各项制度是否合理、严密,是否存在缺陷和薄弱环节,其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效果如何等。

调查主要采取的方法:一是认真审查被审计单位各职能部门有关制度情况;二是认真听取广大基层干部职工的意见;三是对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整理。

(三)进行实质性测试。对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析,选择重点,确定需要进行实质性测试的项目。实质性测试,是指审计人员搜集确切证据并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了解,测试、判断各种数据资料和结论的可靠程度,更确切地评价内控制度的严密性、有效性及合理性,作出公正的审计结论。

实质性测试主要采取的方法:一是运用测试表,将重点测试的制度,按照严密性、合理性、有效性的不同要求分解为若干项目,逐项进行检查分析;二是实物盘查;三是复核;四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五是对重要的比率不正常波动及较大的问题进行审核和研究;六是对造成的结果和进行核实;七是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专项评估论证。

(四)对内控制度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指审计人员对调查的情况加以整理分类,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情况形成整体认识,避免出现以个别现象代表一般情况的弊端,以便客观、全面、准确地作出审计结论。

综合要分清是制度本身的,还是制度控制不严密产生的问题;是政策、市场等客观原因带来的问题,还是管理不善带来的问题;是执行不力的问题,还是检查监督不严的问题。对效果好的,也要分清是制度实施的结果,还是其他方面的因素带来的结果,不要张冠李戴。

(五)对内控制度进行评价。评价结论是审计人员根据掌握的资料,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合理性、严密性、有效性作出的评价意见。

内控制度评价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客观性原则。审计评价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成绩要肯定,问题要指出。

二是效益性原则。促进单位提高效益,是内控制度延伸审计和评价的最终目的。因此,内控制度的延伸审计和评价,要紧紧围绕是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效益来进行。

三是合法性原则。制定内控制度要以国家的、法规为准则,对不合法的内控制度要提出纠正建议。对内控制度的延伸审计和评价要严格按法定的程序进行。

四是具体化原则。审计评价结论要具体,要用事实、数据来表述观点和看法,不要说大话、套话。

三、内控制度延伸审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内控制度与被审计单位的诸多因素相关并发生作用,既体现为定量关系又体现为定性关系。内控制度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开展内控制度的延伸审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进一步认识内控制度延伸审计和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财务收支的基础上逐步向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延伸,是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充分认识内控制度延伸审计和评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延伸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来抓好。

延伸审计论文篇(2)

一、研究背景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二十年来,各级内部审计机构在各级政府、主管单位的领导下,依法审计,在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我国企业整体管理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内部审计的作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微弱,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在内部审计存在的诸多问题中,以审计理论滞后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方面,如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能、准则等尚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理论体系,而实务理论方面,如经济效益审计有关理论等落后于实践,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以致许多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以后,却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另外,频频爆发的大公司的造假丑闻(如美国的安然事件、世通造假案、施乐造假案,国内的琼民源事件、银广厦事件),使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诚信度大打折扣,人们转而把注意力转向内部审计。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内部审计创新进行研究,以期找出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也当然地成为一个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面前的一个很重大的课题。

二、内部审计的实质

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同管理和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独立评价,它并不担负日常业务控制的责任。作为一种管理权的延伸,内部审计不承担企业的经营责任。内部审计仅就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作出客观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以帮助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而建议接受和采纳与否是管理部门的权力。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国际审计会议《总声明》中指出了内部控制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应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将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也更说明了内部审计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的实质。

企业内部审计不仅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它又可视为一种所有权的延伸。在所有者设计了较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作用下,管理者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者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权与管理权的目的是一致的。那么内部审计无论在谁的领导下,都是站在保护所有者权益的高度开展工作。如果所有者未设计或未实施一套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时出现管理者行为与所有者目标背离时,内部审计代表所有者监督评价反映管理者行为就成为保障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反之,则可能出现内部审计对于损害所有者权益的行为束手无策的情况。作为一种所有权的延伸,内部审计有充分的动力和权力在企业中开展工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发展是随着管理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企业内部审计实质上就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所有权的延伸。无论是作为管理权的延伸还是作为所有权的延伸,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所有者权益,最终达到为企业增值的目标。

三、内部审计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审计若要实现其实质,达到为企业增值的目标,则需进行内部审计创新。企业内部审计创新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适应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来自国内,也来自国外。企业只有实行了严格的自我约束,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想在竞争中获胜的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便成为必须。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企业增强自我约束机制,改善经营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防止企业经营管理的失控,进而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但有效的内部审计必须以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前提。另外,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获胜,还必须保证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不仅要开展财务审计,查找企业的错误和舞弊,而且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综合、整理并反馈出大量的有用经济信息,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正确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二)适应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公司制度。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促进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促进企业法人治理机制中所有权、决策权、执行权之间的相互制衡。企业内部审计若要达到上述效果,那么其必须要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却普遍存在独立性缺乏问题。另外,在现代企业中,具有内向服务性的内部审计可以充分发挥其熟悉企业情况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从而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侵犯,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及有关方面的经济关系,促使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但是,这应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中具有较高地位并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为前提,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前提条件。

(三)内部审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内部审计自身若要生存和发展,也须进行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分析如下:

1.与独立审计进行竞争的需要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早在20世纪末就告诫内部审计工作者:“我们是改善公司管理水平的力量。我们的业务与其他管理组织相比,正逐日增加。如果能继续保持这种势头,我们将成为下一世纪的职业。如果我们未能或不能这样做,其他人就会拿走我们所熟悉的东西并取得优势,如果他们取得成功,下一世纪将没有我们的位置。”入世后,这种挑战更加严峻。就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来看,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其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因此,相比较而言,无论是从审计理念上来讲,还是从审计策略、审计方法、审计手段等方面来讲,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都远远落后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而即使是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相比,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也远远滞后。因此,内部审计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开辟自己占有优势的新领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知识经济已经到来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经济。知识传播、转让和扩散的技术路径是数字技术,运行依托是网络,从这个侧面来说,知识经济是“数字经济”、“网络经济”。传统经济形态是有形的“物质经济”。因此,企业内部审计所设计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也都是针对有形资产所设计,对于企业无形资产的审计不够重视。而在新经济中,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是知识支配劳动。因此,在以知识资本投入为主的经济形态下,无形资产对于企业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如果仍以有形资产的审计为重心,显然不合时宜。知识成为生产力系统的决定性要素或第一要素决定了无形资产审计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必须适应形势需要,创新实施无形资产审计。

(2)可持续发展提上日程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进入全球化和工业化时代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而造成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对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环境问题成为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并列的关系全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问题之一。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世界组织、各国政府和人民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强。我国政府也一直很重视环境问题。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陆续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地法》、《森林法》、《渔业法》等法规。到80年代初期,我国已把保护环境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提出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采取了许多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并出台各项环境保护法规,也是我国逐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体现。无论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从我国国内来看,环境问题都在受到关注。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应进行创新,对企业开展环境审计,帮助企业避免环境污染,预防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适应国际国内竞争和建立现代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还是从内部审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进行内部审计创新都具有必要性。因此,内部审计创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赵丽芳.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定位及相关问题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6).

[2]王桂芳.内审要在监督和服务中求效益[J].中国审计,2000(10).

[3]陈汉文,李若山.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过程五要素[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3(6).

[4]唐建兵.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

[5]于玉林.试论面向新世纪的内部审计制度[J].审计研究,2000(6).

[6]刘实.企业内部审计协助管理当局有效履行其职能[J].审计研究资料,1999(6).

[7]傅元明.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几个审计问题[J].审计研究,1999(5).

[8]陈思维.环境审计(第1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延伸审计论文篇(3)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1)《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机构实现其目标。”该定义从为企业增值的目标角度定义内部审计,符合内部审计的实质和发展特点。由此,内部审计如何为企业增值以及如何从EVA的角度研究增值型内部审计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EVA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国内研究现状

(一)EVA基本理论及其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易庭源认为,经济增加值(EVA)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生成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入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EVA是衡量利润的方法,其实质是“超额利润”,而“资本成本”(Cost nfcapita)实质是“社会平均利润”;朱红认为,EVA是一种新型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的结构是经营管理者的个人收益与EVA的持续改善挂钩,是随时间而延续的动态激励机制。克服了传统激励机制易诱发经营者短期行为的缺陷,促使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一致起来,经营者为提高自己收益的唯一方式就是使EVA持续不断得到改善,因而能促使经营管理者按照股东财富最大化原则,按照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原则选择方案和制定经营决策,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王秋燕、刘国成指出,经济增加价值(EVA)是一种新型的公司绩效衡量指标,克服了传统指标的缺陷,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成为传统绩效衡量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他认为,企业应依据价值链管理的要求,建立EVA业绩评价标准并使其成为价值链会计运用的核心,依据EVA的标准来对公司的业务结构进行调整,使资本投入到能创造正EvA值的部门,并从EVA值为负的部门撤出资本,通过并购、出售等手段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穆林娟、汤谷良阐述了作业基础的经济增加值的涵义,认为作业基础的EVA应等于总的收入扣除作业成本及权益成本后的数额。作业基础的经济增加值在考核作业业绩的基础上考虑了资本成本,使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各作业组织的管理者非常关注产品、客户、销售渠道、作业中心、作业等等的经济利润,能够从经济意义上衡量被考核对象如产品、客户、销售渠道、作业中心、作业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度。同时,作业基础的经济增加值一个重要贡献是将作业区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无疑意义重大。

(二)增值型内部审计 国内关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研究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方面:(1)内部审计的概念及发展。余玉苗、詹俊结合内部审计的新概念,探讨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背景以及保证内部审计增值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文中提出内部审计通过降低部门运作成本和提出增值性建议等活动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钟文芳、刘双菱、张骡霖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对内部审计定义的七次修改探讨内部审计的职能,指出内部审计定义的每一次的修定都伴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延伸与拓展。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在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修订中第一次将“增加价值”一词列入内部审计定义,增值型内部审计随之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顺应这一变化,我国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也遂由“监督主导型”向“价值增值型”转变。(2)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特征、职能等。王爱东、邹维忠认为国外价值增值内部审计的特征。从内部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方式、审计过程、审计方案的执行等角度阐述了价值增值审计的特征;张晖从职能的角度对内部审计的转型做一定探讨。传统内部审计注重监督职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为企业实现目标提供有效支持。在新的形势下,内部审计转变职能必须从明确目标、加强沟通、风险评估、技术保证和业绩评价等五个方面考虑转型,同时作者给出了实施转型的措施。(3)公司治理与增值型内部审计。傅黎瑛指出,治理型内部审计是以风险为基础,为实现组织的价值增值目标,由具备复合型才能的职业人员所从事的重在监督和评价公司治理有效性的保证和咨询活动,认为董事会审计、战略审计、管理责任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是治理型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盛琛阐述了公司治理框架下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明确了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念,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两个层次探讨了公司治理框架下内部审计如何实现价值增值;郑新源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分析增值型内部审计。文中界定了内部审计“增值”这一概念,从直接和间接的价值、短期的和长期的功效以及财务的和非财务的效应三个方面详述了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度量。文章指出,从短期来看,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体现在改进风险管理、保证风险管理的效率两个方面。从长期来看,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则体现在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效果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环境方面。(4)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途径。阎红玉从价值链的定义出发,指出内部审计在经营风险较大的当代对企业价值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从企业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促进企业改善内部控制、改进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加强保证四个方面提出了价值增值途径;谭丽丽论述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实际经验,其主要体现在建立预警机制、跟踪投资全过程、实施建设项目审计、实施风险审计等方面;徐荔、凌岚提出内部审计通过建立新型审计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处理好内审与外审、监督与服务等关系实现为企业增值;孙伟龙对增值型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增值型内部审计内涵所包含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国内外内部审计实际对其实现增值的保证条件进行了多角度探讨,指出了内部审计参与价值增值的途径,即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和减少组织损失。

(三)EVA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结合 周兵、赵小平分析了内部审计与EVA在公司治理目标上的交汇,指出二者共同致力于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可靠的思想基础。文章不仅分析了内部审计引入EVA的理论可行性,而且提出了其具体实践所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刘玉艳在《基于EVA的内部审计业绩评价研究》中以EVA的评价逻辑来构建内部审计的业绩评价体系。文中通过EVA评价机制量化内部审计机构的成本与效益,从而对内部审计的业绩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EVA与增值型内部审计国内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述评 综观上述国内外关于EVA及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对于EVA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也较为系统。对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研究,则集中在内部审计部门增值方法、增值功能的发挥以及内部其他与内部审计增值有关的研究,如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但EVA与内部审计结合的研究却鲜有见到。就国内而言,国内对于EVA以及内部审计两个方面的研究是

在借鉴引入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从EVA的视角对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进行的研究鲜有涉及。结合EVA研究企业的增值型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企业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系统性研究缺乏,且专门针对某一特定行业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研究鲜有见到。增值型内部审计虽然已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对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内涵、定位、增值功能、增值方法与途径的研究等,但系统性研究缺乏,且专门针对某一特定行业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研究鲜有涉及。二是AEVA的视角研究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研究涉及很少。本项目组从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能够收集的EVA与内部审计结合研究方面的论文仅有两篇,其中周兵、赵小平在《内部审计斯思维――内部审计引人EVA初探》一文中从EVA与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上目标的一致性论述了EVA引入内部审计的可能性(周兵、赵小平,2005);刘玉艳在《基于EVA的内部审计业绩评价研究》一文中通过采用EVA的评价逻辑,构建了内部审计的业绩评价机构体系(刘玉艳,2006)。

(二)未来研究方向 以EVA视角研究增值型内部审计,未来研究方向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研究增值型内部审计中引入EVA业绩评价体系并使之发挥作用的一些必要的制度安排。如建立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审计委员会来全面负责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以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将内部审计中引入EVA评估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的职权、责任、工作范围、行为规范等,从而使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等。(2)DAEVA的视角研究企业或某一特定行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途径。结合企业或某一特定行业的特点,从EVA的视角出发,探索企业或某一特定行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途径,该研究也符合面向企业利用EVA价值管理理念研究探索某一特定行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三、增值型内部审计实质、EVA引入的可能性及其增值途径

(一)增值型内部审计实质 增值型内部审计是就内部审计所最终达到的目标而言的,增值型内部审计为适应公司治理通和风险管理的需要,采用各种合理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为公司增值的目标。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实质主要体现在:(1)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前已述及,内部审计的发展同管理和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增值型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增值型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独立评价,它并不担负日常业务控制的责任。作为一种管理权的延伸,增值型内部审计不承担企业的经营责任。增值型内部审计仅就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作出客观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以帮助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而建议接受和采纳与否是管理部门的权力。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国际审计会议《总声明》中指出了内部控制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应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将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也更说明了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的实质。(2)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所有权的延伸。前面曾指出,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不仅如此,它又可视为一种所有权的延伸。在所有者设计了较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作用下,管理者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者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权与管理权的目的是一致的。那么增值型内部审计无论在谁的领导下,都是站在保护所有者权益的高度开展工作。如果所有者未设计或未实施一套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时出现管理者行为与所有者目标背离时,增值型内部审计代表所有者监督评价反映管理者行为就成为保障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反之,则可能出现增值型内部审计对于损害所有者权益的行为束手无策的情况。作为一种所有权的延伸,增值型内部审计有充分的动力和权力在企业中开展工作。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发展是随着管理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增值型内部审计实质上就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所有权的延伸。无论是作为管理权的延伸还是作为所有权的延伸,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所有者权益,最终达到为企业增值的目标。

(二)EVA引入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可能性 1982年,美国思腾思特公司(Stem Stewart&Co)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Added)的概念,简称EVA。它是指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所有投入资本的成本(包括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如果余额为正,说明企业超过了股东和投资人的预期,为股东创造了超预期价值;如果余额为负,说明企业并未为股东创造价值,而是产生了亏损;如果余额为零,则说明企业创造的价值正好达到股东和债权人的投资预期。在EVA的基本理念下,股东必须赚取至少等于资本市场上类似风险投资回报的收益率。EVA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仅考虑了债务资本成本,也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使管理层更接近于股东的环境,使管理人甚至企业的一般员工开始像企业的所有者一样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EVA使管理者更注重公司的持续发展,以维护股东的长期利益。同时,EVA能更准确地衡量股东财富,因此,它与企业价值也最为相关。前文中已述及,内部审计的实质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而且是一种所有权的延伸。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它以增加企业价值、促进企业经营为基本指导思想,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方法评价和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进而帮助完成其目标。作为一种所有权的延伸,内部审计已经从传统的“查错纠弊”提升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毫无疑问,内部审计与EVA具有思想上的同源性,即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思想上的同源性使得将EVA引入增值型内部审计成为可能。

(三)EVA的增4/i,~内部审计的增值途径 增值型内部审计若要达到增值的目标,则其为企业创造的收益与其本身的成本的差额就大于零。用公式可表示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EVA=R-C>0。其中,R为增值型内部审计为企业创造的收益,c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成本。从公式来看,增值型内部审计若要达到其EVA最大,则其应尽可能的最大化为企业创造的收益R,最小化其自身的成本c。由此,基于EVA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途径便可以从最大化为企业创造的收益及最小化内部审计成本两方面展开:

延伸审计论文篇(4)

通过十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各地基层审计机关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与社会公众对审计机关的关注度与期望值还相差甚远,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少数审计人员思想认识模糊。一是有的基层审计机关内部的一些科(股、室)和人员认识模糊,总认为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机关财政审计科(股、室)的事,其它专业审计人员参与预算执行审计是“打工”、是“服务”,“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因而流露出应付心态,做天和尚撞天钟,不是积极配合,而是消极怠工,很难形成合力。二是有的存在畏难情绪,认为预算执行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质量要求高,工作任务重,难度非常大,加之,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人员都在同一个城镇里上班,熟人熟事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审计严格了面子上过不去,如果不按要求审计,工作上也难以交差,左右为难,从而导致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三是有的审计人员有厌战情绪,认为预算执行审计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有似曾相识之感,起不到多的大作用,没有必要搞那么认真,应付差事,时间到了,审计报告也就出来了,很难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2、预算执行审计与其它专业审计工作不尽协调。预算执行审计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加上同一时间内又有其它审计工作任务,基层审计机关现有的人力资源很难承受这种负荷,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不仅影响本级预算执行审行工作质量,而且也影响其它专业审计工作进度和质量。

3、基层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审计,涉及面广,层次较高,政策性强,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丰富的宏观经济知识,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目前,基层审计力量、人员素质与繁重的审计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显得尤其突出,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较少,审计力量相对薄弱,现有审计人员的素质尚不能全面达到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要求。特别是基层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宏观经济知识,有的知识结构老化,已跟不上当前财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有的观念还停留在单纯查处违法违纪问题上,缺乏应有的综合分析能力;有的不能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和先进的审计手段,在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

二、与时俱进,不断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

随着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编制的不断细化,审计部门更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不断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

1、从财政预算编制审计着手。财政预算作为国家行使分配职能,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预算编制水平直接影响财政预算执行的结果,同时它也是预算执行审计的依据。因此,预算执行审计要以预算编制审计为基础,围绕预算编制开展好各项审计工作。看预算编制是否合法、细化;看预算编制依据和标准是否充分;看部门预算编制是否真实、准确。揭示预算编制过程中部门预算批复滞后,给预算执行带来不利影响,使预算执行失去了可靠的基础;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预算执行中随意性很大;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等等。

2、从预算执行过程审计着手。财政预算一经人大审查、批准以后,便成为财政收支的法定依据,政府及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政府预算执行。在预算执行程度审查过程中,必须选准重点。首先看预算收入是否真实、可靠。收入是否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所有一般预算收入及基金预算收入。是否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本年度已减少的收入纳入预算收入的范围。其次看预算支出是否合法、合理。支出结构是否优化、合理,是否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教育、科技、‘三农’、卫生、环保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财政供给范围是否规范,财政资金是否退出竞争性、经营性领域,是否将经营性事业单位、公司或行业协会的单位和部门逐步推向市场,与财政供给脱钩。预备费的设置是否符合《预算法》的规定。上级专项拨款的安排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预算管理体制办理对下级财政返还和转移支付等。

3、从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着手。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我们以财政支出为重点,把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作为审计的着力点。一是要把绩效审计理念、方法引入预算执行审计中。在审计过程中更加关注财政资金运行的效益性,主要是顺着两个方向进行审计:一个是顺着资金方向,按照“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延伸审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另一个是顺着项目方向,从立项审批、概(预)算、招投标等各环节审查项目的合法性效益性,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促进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和提高管理使用效益。二是从财政资金管理审计入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就是从预算指标的核对下达、拨付入手,把专项资金的管理的有效控制和使用作为重点,看财政资金的收支是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防范资金损失浪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从2008年底以来,国家对地方投入的建设资金和专项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加之,近年来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投入。为了保证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的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审计部门要履行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神圣职责,就必须创新审计方式,前移审计“关口”,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社保、医疗、环境保护、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从而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实现“不等亡羊先补牢”的免疫功能,为国家投资资金保驾护航。

4、从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措施执行情况审计着手。无论财政预算编制,财政预算执行,还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都需要用制度来保障、规范和约束,因此,审计机关在揭露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措施执行情况的审查力度,从体制、政策、法规、管理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促进有关部门的研究解决。近几年来,审计机关针对审计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推行改革措施,强化制度建设的建议,都被政府和财政部门采纳,如:推行零基预算,细化部门预算,加强预算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三、强化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宽预算执行审计的范围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预算执行审计要在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深化,在审计的范围上进一步拓展,方式方法上进一步创新,以达到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更好地发挥财政审计经济建设的“卫士”和服务领导决策的“谋士”作用。

1、强化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度与广度。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财政资金是否安全有效的运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形势发展要求预算执行审计既要关注财政资金筹集的和使用的“对不对”、“实不实”,更要关注资金使用的“好不好”,在审计理念上,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实行关口前移。要由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在真实合法性审计基础上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绩效审计转变。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政府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必须加大效益审计力度,特别是关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特别是关注关系民生问题的“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关注财政投资项目产生的效益,抓住投资决策、招投标管理、工程监理、投资效益等关键环节探索开展绩效评估,促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提高财政建设资金效益;关注政府行政成本,要通过审计,弄清政府行政成本在整个财政预算中所占的比重,将政府行政成本中过高的部分降下来,推动建设廉洁高效型政府,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2、不断拓展审计范围,扩大审计覆盖面。一是拓展审计范围。就是向完整的政府性财政资金审计延伸。不仅要看财政预算内资金,还要关注其他非税性资金和国有资产收益;不仅要看财政直管的资金,还要关注其他部门掌管的政府性资金以及一些公共性资金,以实现对全部财政资金的全方位的审计监督。二是扩大审计覆盖面。就是向二、三级预算单位延伸。一方面要扩大对一级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的审计覆盖面;另一方面要扩大对所属二、三级预算单位的延伸审计面,及时查处和纠正各种违纪违规行为,促进预算执行健康运行。三是前移审计关口,向预算编制延伸。主要检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否细化到了具体的明细科目和部门单位;部门预算定员定额标准是否符合实际,收入支出是否真实,有无弄虚作假、以少报多等问题。

3、以预算执行审计为基础,全面提高预算执行审计效果。紧紧围绕推进财政部门依法理财,规范预算管理,提高预算透明度和约束力,以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以财政资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为重点,切实加大预算执行审计力度。在审计过程中做到审点和审面相结合,既要审计财政、地税等财政收入组织部门和预算安排部门,又要延伸审计重点到财政支出比重大、非税收入多、具有一定资金分配权的部门以及各类专项资金较多的部门。通过审计,实现全面掌握资金运行规律和资金管理松紧程度,促进增收节支,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

4、开展“五个延伸”,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对本级预算执行审计,若面面面俱到,可能事倍功半,因此,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主要向一些重点单位、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问题等进行有针对性地延伸。一是对当地税收大户、减免税大户、非税收入大户、财政支出大户等单位进行延伸,主要检查预算管理、税收征管、财政财务管理、各项财政、税收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二是向财政专项拨款,如“三农”、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财政专项资金方面延伸,从立项、拨付、使用和管理等各环节进行检查,揭露和查处弄虚作假、挤占挪用、损失浪费和使用效益不佳等问题;三是对本级财政安排的经常性经费支出延伸,加大对财政支出的监控力度;四是对一般预算支出中的购置费、修缮费、车修燃油费等支出的延伸,看支出是否合理、合规;五是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如虚列支出、以拨代支等问题的延伸,主要核实财政收支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规性。这样,既保证了审计的深度与广度,又能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四、创新思路,不断改进预算执行审计的方式方法

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综合性、政策性和宏观性很强的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应坚持服务于地方政府和人大的思想,树立大局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民本审计观来指导审计工作,按照“统筹发展”的理念,创新思路,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努力做好预算执行审计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整合审计资源,形成审计合力。基层审计机关在安排年度审计项目时,牢固树立“大财政”审计理念和大局意识,以预算执行审计为龙头,采取预算执行审计与其它专业审计相结合的办法,以综合财政审计的思想统领全局,整合审计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审计效率。目前,在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全局上下一盘棋,统一调配力量实施审计,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等都列入预算执行审计的范围,将部门预算编制审计内容结合到专业审计之中,在专业审计过程中,进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实现资源共享,既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一审多果”,提高审计效率。

延伸审计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062-01

一、引进企业管理机制、建立内部责任制

实际事务所是自收自支的社会审计组织,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在审计事务所内部明确对每个岗位,每项业务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建立起责、权、利相结合的工作责任制度,引进企业化管理机制,通过实现社会效益(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来实现经济效益。

二、从实际出发、建立工作责任制

(一)建立平等竞争的用人制度

1.根据审计事务所规模,设置一定数量不同职级的,固定的业务骨干;2.与社会上优秀专业人才建立不同形式的聘用关系,其待遇从优,以适应开展各种业务需要;3.岗位分工和业务工作安排实行平等竞争,做到能者在位;4.审计小组组成采取指派和自由组合相结合的办法,实行优化组合。

(二)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工作责任制

为了提高广大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充分调动审计人员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关键是将其工作效果与个人利益联系,建立责、权、利相结合,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工作责任制。工作责任制的形式主要有;完成任务奖励制、百分考核制、超额收入提成制、费用包干制业务收入金额分成制等。

(三)转变传统审计方法,以绩效方法进一步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技术

在绩效审计目标的引领下,我们在审计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审计技术方法,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一是整合审计资源,改变组织方式。将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对于大型审计项目抽调不同科室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集合各方面能手进行合并审计,充分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明确审计目标,搞好审前调查。切实搞好审前调查,掌握审计对象的业务特点,以此为导向确定合理的绩效审计目标和重点,制定详细的审计实施方案,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审计查证。三是积极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计资料和数据的筛选、分析、核查,减少传统手工审计形式下的工作量,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四是综合运用多种审计方法。打破传统审计方法,通过经济指标比较分析、依据标准打分量化分析、群众满意度测评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进行测定及评估。审计中灵活选用调查法、访谈法、社会文献和公共数据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取得效益审计所需要的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来支撑审计结论和评价,使审计方式更加科学和灵活。五是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向其所在单位的下级机构和关系单位进行延伸审计,重视的延伸审计和审计调查,通过内查外调、延伸审计、实地观察、审计组座谈等方式,提示了一些管理上隐藏的问题,加大了审计深度,防范了审计风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制订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的工作指标,指标的确定应根据以下原则

1.合理性,工作指标的确定应参考上期完成情况,使审计人员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2.有用性,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可控性,能按政策,计划和有关规定,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活动进行控制。4.转变传统审计方法,以绩效方法进一步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技术。

在绩效审计目标的引领下,我们在审计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审计技术方法,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一是整合审计资源,改变组织方式。将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对于大型审计项目抽调不同科室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集合各方面能手进行合并审计,充分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明确审计目标,搞好审前调查。切实搞好审前调查,掌握审计对象的业务特点,以此为导向确定合理的绩效审计目标和重点,制定详细的审计实施方案,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审计查证。三是积极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计资料和数据的筛选、分析、核查,减少传统手工审计形式下的工作量,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四是综合运用多种审计方法。打破传统审计方法,通过经济指标比较分析、依据标准打分量化分析、群众满意度测评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进行测定及评估。审计中灵活选用调查法、访谈法、社会文献和公共数据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取得效益审计所需要的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来支撑审计结论和评价,使审计方式更加科学和灵活。五是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向其所在单位的下级机构和关系单位进行延伸审计,重视的延伸审计和审计调查,通过内查外调、延伸审计、实地观察、审计组座谈等方式,提示了一些管理上隐藏的问题,加大了审计深度,防范了审计风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实行分层管理,加强对责任制的考核

1.实行审计项目的主审责任制,主审必须有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小组的主审对审计项目的工作质量及进度负责。

2.审计小组取得业务收入和费用支出要落实到每个人进行考核。

实行超额完成任务奖励和超额收入提成的人员,要按月进行考核落实奖惩。实行全额收入分成制和费用包干制的人员应在审计项目完成后,即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落实奖惩。

延伸审计论文篇(6)

一是开展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试点。由县纪委牵头,县审计局、财政局、农业局和试点乡镇政府配合实施,县审计局同时负责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制度,逐步推广。

二是进一步深化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拓宽外延、挖掘内涵。在拓宽外延方面,要坚持做到“三个延伸”,一要从党政机关向事业单位延伸。二要从县级机关向乡镇和村组延伸。三要从财管单位向非财管单位和国有控股企业延伸。在深化内涵方面,要向账务挖掘,向账外挖掘,注重挖掘领导干部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政纪律情况,并跳出“就账查账”、“就单位审单位”的圈子。注重挖掘下属和相关单位的财务来源关系,挖出线索,一查到底。

会议还强调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继续创新审计思维、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并综合利用审计成果。从体制和制度层面提出审计工作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长效机制。

(镇安)

洛南县审计局对长期拖欠困难群众救济款进行集中兑付

最近,洛南县审计局在谢湾乡政府召开了“谢湾乡政府拖欠困难群众救济款集中兑现现场会”审计局局长李湛泉亲手将拖欠三年之久困难群众救济、优抚款7190元一一发放到20户困难群众手上。现场接到钱的困难群众感动的说:“要不是县审计局。我这救济款还不知道能不能领到手,今天果真领到了钱,我万分感谢县审计领导和审计组的同志、感谢党的好政策”。

洛南县审计局在谢湾乡政府2007年财政决算审计中发现民政救济、优抚款账务混乱。严重拖欠困难救济优抚对象户的问题,为了取得第一手真实资料,审计人员用了半个多月走遍了全乡13个行政村。走访了50多户贫困救济户,同时延伸审计了2005年和2006年民政资金,核实款项发放数额84.4万元,淘出了05年、06年、07年三年20户困难救济对象共7190元民政资金未发、少发和欠发问题。同时查出该乡民政干部个人虚列支出民政资金25319元等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纠正和追缴,对该乡民政干部一定的经济处罚,并建议纪律监察部门给予纪律处分,根据情况移送检察机关处理。

现场会邀请了县纪委监察局、财政局、民政局、广播电视局、谢湾乡党委、政府等部门领导同志能加。会上审计局副局长杨少峰同志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严格审计执法,严肃处理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特别是对那些屡查屡犯,损害国家利益,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以及挤占挪用民生工程资金的问题将严格查处,追究责任。

(杨少峰 王克民)

秦都审计注重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秦都区审计局的注重宣传工作。他们积极要求审计人员一定要在完成审计任务的同时要多学习,多读书,多看报,多动手,多写东西,多谈感想,不断提高自己。审计局在宣传内容方面提出要多宣传科学发展观,多宣传审计监督新风,以便更好地树立和加强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他们还制定宣传工作的奖惩措施。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动手,多做宣传,不断地发挥好的监督积能作用。

(史亚娥)

延伸审计论文篇(7)

版画艺术历史悠久,从印刷术诞生已有上千多年的历史,它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材料、表现方式承担着不同角色,在慢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具有艺术作品的特征和审美作用外,最重要的是它相当长时间兼负着一个特殊的印刷任务来进行传递信息,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版画这一特殊性早已消失,在当今时代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来创造出更具有现代版画艺术作品,本文通过对版画历史分析,阐明现代版画艺术必须结合现代科技来创新,才能为版画艺术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中国是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木刻遗产极为丰富,世界上最早的木刻版画是公元868年的《金刚若波罗密多经》上的卷首图,五代、宋、元木刻版画日益发达,艺术风格和印制技术也得到发展,从单一的宗教内容走向民俗化,有的则已接近画谱和单幅年画类。明清两代为我国木刻版画的黄金时代,木刻版画在技术上精湛、完善,也广为应用,版画被运用在民间文学、戏剧、小说内容的插图上,出现了表扬军绩的宫廷版画,并借鉴和吸收了西洋的铜版画技法。从单色到染色进而发展有套色木刻版画,这期间更出现了民间木版年画,寄托了农民对来年五谷丰登的期望,体现了人们除旧迎新,吉祥如意,纳福避邪的心愿。

在长达几千年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木刻版画虽然发祥于中国,历史悠久,创造了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刻印技艺也很惊人,但一直停留在复制线画的地步,无自己的创造性,所以称“复制木刻”,直到中国近代木刻版画才有创新。

中国近代创作木刻版画经历1931――1937年萌芽期、1937――1949年成长期、1949――1966年的繁荣期、 1976年至二十世纪末的转型期。中国近代创作木刻版画艺术的发展和鲁迅先生分不开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他的开拓倡导下,开展了新木刻运动,近代创作木刻版画艺术一开始就具有鲜明而又独特的品格。它从一开始起,就以战斗的姿态出现,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年代中都发挥了战斗作用,这时期的特征是艺术性和传递信息功能性相相结合,大多具有明确的思想主题,浓郁的生活气息,通俗易解的表现形式,使版画能拥有更多的观众。

中国改革开放后,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迎来了艺术创作上的自由宽松环境。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稳定平和的发展阶段,与大的人文生态环境相呼应,中国版画在这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沉着镇定、实干、执着、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成果,显示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整体进步与提升。在客观理性地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的客观理性认识到发展中的不足,版画在对主题题材热情追求的同时,并没有对版画本体语言、技法与材质等形成的视觉表现规律给予同样热情的关注,版画自身的专业素养并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内容的深入而提高,这种对手段的忽略,对丰富自身语言以达到深刻地体现内容的认识并不明确,以至版画首先是在形式与技法诸多层面上显出了乏力与无奈,在当今资讯与信息社会时代 ,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充斥着现代社会人们的视听途径,不同的价值理念和不同的精神追求齐头并进,版画除了表现手段的不足,内容的探索上也明显地缺少深度,无法立即切入到新的生存空间中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学习多原文化,吸取现实精华,补充时代个性,紧跟随着信息时代的步伐,充分的将新科技、新材质、新工艺的创造性运用版画艺术设计之中,具体的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提升。

一、材料的延伸。即版材的延伸除了以前的传统硬质版材外,还应考虑纸版、纤维版、丝网版、综合版和高分子合成材料版等,就版画本身来讲,传统的版、纸、刀肌理所能达到的表现力,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对此我们应该很好地吸收和继承,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完美的规范化也标志着审美情趣的定型和凝固,而当人们的审美需求一旦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改变而改变时,这种规范化的形式也应随着而改变,因此,材料虽然只是一种媒介,但它的起源却是与艺术的起源同步,发展也是与艺术的发展相辅相成,有时甚至有直接影响,如果没有铜板、石版、丝网版印刷技术,版画仍然是单一的木刻画种。

二、综合技术的延伸。如强调肌理、水墨等艺术效果出现与其他画种边界模糊的现象,特别是现代复制技术的应用,经过计算机软件绘制和编辑的数字版面完全可以达到与传统版画及其相近或相差甚远的独特艺术效果。所以说电子计算机对于图形艺术设计及版画艺术创作活动方面是起着辅助作用。

三、版画特有的绘、刻、印的延伸。版画的延伸则是对版画的绘、刻、印在认识上的拓展与延伸。版画的艺术应有时代特征,因此,使用电子计算机完全可以完成,甚至能更好地完成版画的印前绘稿和分版,修改画面高速快捷,强大的性能会使版画工作者提高效率,节约前期绘稿时间。利用电子计算机工作便捷的同时,还应充分对版画传统艺术特色进行保持,在传统的手工刻、腐蚀制版外,还可以借助电动、机械的雕刻来完成,这对版画艺术特殊材料选用更具有现实作用。

延伸审计论文篇(8)

[作者简介]林飞腾,广西审计厅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主任科员,硕士,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F23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9―0012―04

一、跟踪审计理论的提出及实践

(一)跟踪审计的提出

2009年5月16日《求是》杂志刊发了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的文章认为,审计监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动民主法治的手段,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强调,“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审计署探索创新审计方式。

(二)项目跟踪审计的实践

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审计署对北京奥组委财务收支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展开,帮助北京奥组委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查出问题,提高效率和效益,积累了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经验。2010年开始广西审计厅也对部分新建续建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服务。

二、重大项目跟踪审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与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竣工决算审计对某一节点时刻的状况进行审计存在不同,项目跟踪审计是对项目过程的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开展项目跟踪审计需要明确项目审计的内容及审计面临的风险。

(一)确定跟踪审计内容

审计内容是审计工作的目标对象,审计内容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跟踪审计效果及审计工作效率。明确跟踪审计内容是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 以项目真实、合法性为基础内容

以真实性、合法性为基础,审计人员更好地了解项目建设环境、项目特性,才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审计,评审就不会产生偏差。

一是检查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及使用情况。建设资金的筹集及使用形成于投资、融资、利益分配的决策、计划、控制的全过程。通过对审查项目资本金的到位情况,了解项目资本成本情况;通过检查项目资金拨付情况,了解是否存在违反财经纪律,增加了项目财务费用负担;通过检查项目经营收入的真实性,防止虚报瞒报的行为。

二是检查建设过程的真实性。项目建设过程是形成项目实体的基础。检查项目审批文件的真实性,审查项目建设依据是否充分;检查项目合同文件的真实性,了解项目建设管理及结算依据;检查施工内容的真实性;了解形成项目实体的真实内容;检查结算的真实性,了解工程造价的真实性。

2 以建设过程管理为线索内容

项目建设的管理主要围绕工期、成本、质量进行。检查业主内部各部门、项目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是否能够各司其职,做好项目的工期、质量控制;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衔接性测试,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对项目管理环节进行评估、预测,以对由于项目管理不到位产生的问题进行预警。

3 以项目效益性为审计最终内容

一是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就是通过审计揭露高估冒算,多报工程结算价款,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而体现的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就是对项目建设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而间接体现的效益。

二是社会效益,就是通过分析项目建设的外部效应而体现出的经济价值。

(二)明确政府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可能存在的风险

为使项目跟踪审计有效运转,对项目建设起到预警、反馈、预防、修复的作用,跟踪审计就要解决审计组织、审计信息管理、审计判断标准、审计结论及审计问题处理的问题。

1 跟踪审计模式采用不当,导致的审计行为偏差

现代审计关系包含两层关系: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的管理或经营关系;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的审计关系。在政府投资跟踪审计中,跟踪审计对象主要是被政府委托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管理的经济行为以及由此衍生的设计、承建、监理、供货等单位对项目进行的经济行为。开展项目跟踪审计,给审计人员在第一时间收集这些经济行为的信息提供了便利,但是在信息形成过程中通常包含项目经济决策行为,若审计人员采用所谓“贴身式”或“管家式”跟踪审计模式通常是审计责任与管理责任不分,造成审计越位,导致审计行为风险。

2 审计组织不当,导致的审计信息失真

建设项目通常要经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及项目后评估阶段,项目建设环节多,项目建设周期长。由于项目建设单位多,项目信息面广、审计信息量大,审计信息传递线路长、审计信息呈动态传递,而审计信息传递标准不一致,产生信息不足、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现象,导致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误判风险。

3 审计判断标准的不确定,审计判断依据不足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对象――建设经济行为是处于不规则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因此以静态或者匀速动态为评价依据的审计预判并不十分准确,而由于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审计判断标准也导致审计判断标准的不确定,这也将会给审计判断带来风险。如在某高速公路项目的征地拆迁过程中,国家出台的征迁补偿标准的变化,也导致原先的审计判断的变化,进而给原先的审计结论带来不确定性,导致审计判断风险。

4 审计结论不当,导致审计处理失误

审计结论是指审计机关在审计文件中提出的应由被审单位执行的审计建议、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除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被审单位的内部制度外,审计机关还根据已有的经验模型,测算项目未来可能处于的状态。由于模型的缺陷或者未来数据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审计结论的错误,进而导致审计处理的失误。如在某机场项目建设的立项阶段,审计人员根据往年的数据结合当时该区域的经济水平,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预估到该机场的建设规模过大,将导致项目亏损,因此建议政府缩小项目的建设规模。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理念的改变,机场的吞吐量超出当时的审计预判,导致审计结论风险。

三、开展跟踪审计的主要路径

作为一种基于免疫系统理论下的审计模式,项目跟踪审计应提前介入、延伸审计、综合评价、及时反馈及适时总结,以确保跟踪审计的成效。

(一)优化审计组织结构。加强审计协调

项目跟踪审计组织结构是指在国家审计机关

内部根据审计工作特性和审计工作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需要建立的分工协作体系。贺荷认为审计组织架构应考虑集权与分权的原则、审计分工与协作统一的原则及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项目跟踪审计功能的延伸、审计内容的拓展、审计信息的变化、审计反应的加快要求不仅审计组负责人及时全面地了解审计信息,对项目审计进行判断、组织、协调和决策,而且要求审计组成员及时把握项目建设动向和审计工作动态,将审计成果及时汇总上报。因此,传统的审计管理组织架构难以有效地应对项目跟踪审计遇到的问题。因此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超文本组织架构模式是开展项目跟踪审计的一种良好的尝试。

(二)关口前移,提前介入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相关失误发生后大多难以补救,适当把审计关口前移能够把握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让项目建设各方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保证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充分体现效益审计成果。

对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的重大项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量在项目筹备初期,通过跟踪审计了解整个工程的质量、财务状况;在项目决策的各个环节前,提前了解情况,分析影响项目建设工期、质量、成本的各种因素,提出审计建议。

(三)扩大调查。延伸审计

项目建设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多个事项。当某一单位、环节或者事项出现问题时都有可能影响项目建设成效。犹如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延伸审计是实现审计免疫的一个重要手段。

1 跨年度延伸审计

项目建设跨度时间长,部分审计事项的实施会跨年度甚至是跨越整个项目建设周期,如果仅是以某个时间节点作为审计实效,有可能断章取义,产生审计误判。因此对于事件延续时间年度长、过程复杂的事项要以项目文件流和项目资金流为线索,进行跨年度延伸,把握事情真相,把握事项实质,为审计判断提供充要依据。

2 跨单位延伸审计

项目参建单位多,如果仅从建设单位人手,无法把握项目全貌,无法分清责任,甚至对项目建设单位利用关交易进行违规操作无从知晓。如某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利用关联单位虚列工程维护费套取建设资金,发放职工福利。因此开展项目跟踪审计需要对项目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的内设机构及下属企业进行延伸审计,理清事项联系,纠正违规行为,彰显审计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

3 延伸审计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建设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约束建设管理,监督相关人员行为,降低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降低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尤其要对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制度、财务及资产管理制度、不相容职务控制、人员素质控制和凭证传递程序进行重点检查,以测定内控制度可信赖程度,找出薄弱环节,对审计预期、审计内容、审计重点作出基本判断。并通过审计,从审计的角度提出加强制度建设、防范管理风险的意见,达到强化项目管理成效的目的。

(四)提前预判。动态预估

随着项目建设工期的不断推进,影响项目建设的各项因素也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项目建设的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其他因素的变化,影响到项目建设的总体情况。

动态预估就是利用趋势分析及综合分析的方法,预测影响项目在未来时间内可能处于的状态及对项目建设的总体影响,进而为审计判断及审计建议提供依据。通常对项目进行动态预估的主要方法有因素分析法、指数平移法、回归分析法等。

(五)复合判断,综合分析

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一方面面临着精确评价项目建设效果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面临项目建设信息面广、点多、规模大、专业性强、信息分散的难题。如何拓宽审计思维,提高审计判断评价能力是项目跟踪审计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延长审计时间跨度,拓宽审计判断信息集成范围

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主要是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对项目进行预算执行审计以及待项目完工后进行竣工决算审计。以某个时点的财务收支情况及工程价款结算情况作为主要审计内容的审计工作,不能及时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地规范项目建设管理。通过拓宽投资审计时间思维,延长审计时间跨度,实行动态审计管理,对未来审计时点可能发生的事项进行预判,提取相关信息从源头上预防、遏制不利因素的发生。如审计人员将2年甚至多年的财务帐套合并为一个帐套,通过对相关子目的还原、分析,将为审计推理提供有用的参考。

2 拓宽审计视角,提高审计判断能力

仅依靠单一、片段的信息无法反映项目的全貌。因此融合审计信息,拓宽审计视角,将分散的审计组合成一个整体,是提高审计判断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是将同类信息进行融合,还原项目建设事项的原有轨迹。项目建设资料不完整、不规范是现阶段我国项目建设管理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给审计人员分析判断带来了困难,也为少数不法分子利用漏洞套取项目建设资金提供了便利。将同类信息进行分类、分析、融合,将单点信息组合成单线信息,或者将分时段的信息组合成连续信息,还原项目建设事项的原有轨迹,为审计推理提供参考依据。如在对某省高速公路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对所有项目的某项材料采购进行归集分析,对某项目存在的异常现象进行追踪,发现该项目施工单位虚开材料采购发票的行为。

二是将财务信息与工程信息进行融合,还原建设事项原有模型。项目建设的信息主线是以项目批复文件、项目经济合同文件、项目造价文件等相关文件构成的工程类信息和以资金筹集、支出等相关文件构成的财务类信息的组合体。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知识的局限性使得单一的审计人员难以掌握项目信息的全貌,依靠单面信息作出的审计判断容易造成审计判断偏偏颇。通过财务信息与工程信息进行融合,将单面信息融合为多面信息,通过拓宽审计视角,还原建设事项原有模型,将为反映项目建设全貌提供便利。

三是将常规信息和异常信息进行融合、比较,为审计结论判断提供依据。信息出现异常的事项通常是建设项目管理不到位的事项,而如何将管理不到位的事项进行定位、判断、定性是扩大内需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在还原项目建设全貌的基础上,将常规信息和异常信息进行融合、比较,形成审计数据,为审计结论判断提供依据。

四是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审计信息进行融合,为审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拓展项目跟踪审计信息思维,拓宽审计视角是在以往单一事项、单一时间段、单一审计视角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应用信息科学中的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以审计信息资源为主线,将分散的审计组合成一个整体,将审计项目信息进行融合,并利用计算机进一步综合分析从而获得审计判断。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需要审计人员扩展审计视野,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反映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审计人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为有效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 拓宽审计评价视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项目建设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开展对项目的评价需要抛弃就单个项目论项目管理的狭隘视野,将项目建设管理行为提升到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层次进行评价。以“保护安全、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审计评价为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扩大内需,是否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是否有利于改善民生,是否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项目建设的最高评价标准;以项目立项是否科学,项目建设管理是否规范,施工质量是否合格,项目建设进度是否及时为审计评价支持事项,建立科学的项目审计评价体系对项目建设进行科学评价。

四、结语

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是确保项目有序进行、提高项目建设资金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明确项目跟踪审计内容,采取正确的审计方式是确保审计成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延伸审计论文篇(9)

计算机审计思路税收征管质量专项审计调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部分重点企业税收征纳情况进行调查,揭露和反映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其从管理机制上解决税收流失和执法腐败问题。因此,如何选择重点税源相对集中的地市并确定延伸调查的重点税源企业,以及确定重点税源企业后对企业的纳税申报环节和税收征管及税收会计核算环节的审查是此项审计调查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计算机审计的着力点。由于国税部门在全国推广使用了重点税源监控系统,2002年以前将年纳税能力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全部纳入了该系统进行监控,2003年开始,监控范围扩大到年纳税能力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因此,审计人员可以将该系统的数据直接导入到自己的计算机中,生成一张重点税源监控数据表,既可作为延伸调查选点的参考依据,又可用于与税收会计数据的比较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同时,国税总局还开发并在国税系统推广使用了“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即CTAIS)。通过该系统,税收征管数据全部集中在地市级国税局,各个县市国税局仅限于进行前台操作。因此,审计人员通过下载CTAIS数据,就可获得较为全面的税收征管信息。通过审计分析这些计算机信息,寻找线索,有目的地延伸调点税源企业,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税收征管质量问题,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和步骤步骤一:认真组织审前调查,精心编制计算机辅助审计实施方案在审前调查阶段,通过对省级国税局的信息中心和计财部门的调查,掌握全省计算机信息化的总体情况和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内容及其使用情况。其中,一是要全面了解重点税源监控系统的使用情况,初步分析判断其数据是否安全、完整、可用;二是要准确了解各地市国税局CTAIS系统的使用情况,以便于在下一步延伸审计时,选择那些CTAIS系统使用时间早、运行状况好、数据可信度高的地市作为审计对象,从而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优势。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制定计算机辅助审计实施方案。通过精心编制该方案,一是要明确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目标,二是要确定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主要内容,三是说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步骤与方法,四是统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要求等。步骤二:利用重点税源监控系统数据导出功能,直接导入重点税源监控数据在省级国税局集中有全省的重点税源监控数据,审计人员可以将全省的数据直接导入到自己的计算机中,生成一张重点税源监控数据表(Excel格式,便于审计人员在各种型号的计算机上使用)。导入的数据主要包括企业名称、属地、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实现税金、入库税金和欠缴税金,除了导入本期数外,还导入同期数以及与同期相比的增长比率等数据。步骤三:分析重点税源监控数据为确定延伸调查地市提供线索将上一步导入的重点税源监控数据表按照属地分地市进行归类生成分地市重点税源数据表,并分别就各地重点税源企业的户数及其税收实现数、入库数和欠缴数进行分析,将那些重点税源户数多、税收规模大、欠税突出的地市作为延伸调查的对象。步骤四:完整下载和转换被延伸调查地市CTAIS数据1.调查被延伸审计地市国税局的信息部门和计财部门,具体了解其CTAIS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为下载计算机数据做准备。2.安装数据库客户端软件。目前,CTAIS系统运行的数据库平台有两种:SYBASE及ORACLE,针对不同的数据库平台应安装与国税局实际使用的数据库相一致的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可向国税信息部门索取。对于CTAIS数据库系统是ORACLE的,在安装完客户端后,还应运行“ORACLE用CTAIS汉字字符。reg”文件,如该信息未成功注册,导入的数据将不能正确显示中文。3.配置网络连接。网络配置参数向国税局索取,一般包括:IP地址及其掩码,网关参数等。4.配置数据库客户端。对于SYBASE客户端,通过运行SYBASE的DSEDIT软件,按照提示逐步进行配置。对于ORACLE客户端,通过运行ORACLE客户端配置软件,进入ORACLE客户端配置界面,按照提示逐步进行配置。5.配置ODBC连接。对于SYBASE的ODBC配置,在“控制面板”中选择“数据源(ODBC)”图标,双击后进入“ODBC数据源管理器”,完成配置。对于ORACLE的ODBC配置,与SYBASE的ODBC配置过程相似,只是在创建新的数据源时应选择ORACLE的驱动程序。6.安装和配置审计数据库。本数据下载的目标数据库为微软的SQLSERVER2000,为此,应在下载计算机上首先安装SQLSERVER2000数据库服务器,正确安装完成后,启动SQLSERVER服务并运行SQL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完成审计数据库的配置。7.数据下载。运行“MicrosoftSQLServer”软件,利用其“导入和导出数据”功能下载CTAIS数据,建议导入除“FP_”、“XT_”、“V_”、“TX_”、“QX_”、“CX_”、“BB_”开头的全部数据。在导入前,如能请国税部门将审计范围外的数据预先剔除,则可大大降低数据下载的时间。8.利用《数据采集分析软件3.0国税审计CTAIS版》,进行数据的转换,保存为审计人员可以利用的格式。步骤五:结合审计方案要求,针对各项具体的审计调查内容,编制相应的计算机审计模块下面是欠税审计调查模块的例子。该模块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下载的CTAIS数据将企业已经申报尚未上解的税款全部查询出来,生成税收会计欠税逐笔查询表。从CTAIS的[登记_登记纳税人基本信息]表中,提取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字段。从CTAIS的[税务机关代码]表中,提取纳税人税务机构代码、税务机构名称等字段。从CTAIS的[VIEW_征收信息]表中,按照上解日期为空和征收项目名称不等于税务行政性收费收入的条件,提取纳税人识别号、所属时期起、所属时期止、征收项目名称、税额、上解日期、纳税人税务机构代码等必要字段。三张表分别通过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税务机构代码相互关联,生成税收会计欠税逐笔查询表。2.利用税收会计欠税逐笔查询表生成税收会计欠税分户表。从上述税收会计欠税逐笔查询表中进行分户查询,将每家企业逐笔反映的欠税汇总起来逐户反映,然后按照每户企业欠税金额从大到小排序,生成税收会计欠税分户表。3.利用重点税源监控数据表生成一张重点企业欠税分户表。利用步骤三生成的分地市重点税源数据表,选择的数据主要包括企业名称、属地、欠缴税金(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本期数、同期数以及与同期相比的增长比率等,并按照欠缴税金本期数降序排列,生成所延伸地市的重点企业欠税分户表。4.查找可疑线索。(l)寻找税收会计可能未反映欠税的重点企业。将重点企业欠税分户表与税收会计欠税分户表按照企业名称进行关联相互比对,查找重点企业欠税分户表中存在而税收会计欠税分户表中不存在的企业名称,生成可疑企业名单一。(2)寻找税收会计可能少反映欠税的重点企业。仍然将重点企业欠税分户表与税收会计欠税分户表按照企业名称进行关联相互比对,查找在重点企业欠税分户表中和税收会计欠税分户表中同时存在,但是重点企业欠税分户表中反映的欠税远大于税收会计欠税分户表中反映的欠税的企业名称,生成可疑企业名单二。5.核查税收征管档案,确定重大可疑税源。根据发现的线索,调阅有关企业的税收征管档案,一是查明企业年底实现但是依照税收法规应该于次年申报的税收,二是查清税务部门将该企业的欠税结转待清理呆账税金核算的金额和余额等情况,将这些税款从重点企业欠税分户表的欠税中剔除出来,生成新的已经调整为税收会计口径的欠税数据,并将其与税收会计欠税分户表中反映的欠税再次相互比对,如果前者仍然大于后者,则说明税务部门存在瞒报企业欠税的重大嫌疑。步骤六:根据各计算机审计模块发现的重大可疑线索进行延伸调查,做出结论仍然以上述欠税审计调查模块为例子。根据该审计模块发现的重大可疑税源企业,延伸到相关企业进行调查,实地核实其税金的实现、申报、入库和欠缴情况。如果审计结果表明该企业的欠缴税金调整为税收会计口径后确实大于税务部门反映的欠税金额,则可以基本确定税务部门存在瞒报欠税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分清是否存在企业故意少申报和税务授意企业少申报的情况,区分企业未申报和企业已申报两种情况下分别少反映的欠税金额),向该企业和该企业的税收征管机构进行相关取证。审计案例2003年,在对H省税务部门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30日税收征管质量专项审计调查中,我们通过审前调查,了解到该省国税系统已经全面推广使用了重点税源监控系统和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并且使用基本正常。于是,审计组决定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调查工作。通过税源监控系统和CTAIS的管理使用情况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精心编制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实施方案,经过办领导批准后正式予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成功地导入了全省重点税源监控系统的数据,下载并转换了税收规模最大的W市国税局上线以来与审计调查有关的CTAIS电子数据,约40GB.随后,审计组紧紧围绕审计调点,深入分析取得的电子数据,从传统的手工审计和计算机审计两个方面多角度提出了大量的计算机审计模块编制思路和解决方案,最终将审计人员多年税收审计经验与计算机处同志的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取长补短,编制出了一些实用审计模块,从线索的发现、问题的核实和排除、证据的取得等都最大限度地依靠和使用计算机,使计算机运用贯穿审计调查整个过程,实现了计算机审计和手工审计的水融。通过充分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编制计算机审计模块,我们在税收征管质量调查的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审计成果涵盖税收审计业务的多个领域。如审计人员抓住近年税务部门税收会计核算不实、瞒报税源、有税不征、违规缓税等问题比较突出的特点,编制了欠税审计模块,查出了W市国税局2002年底和2003年9月底瞒报欠税或有税不收金额达9亿多元。另外,还通过编制和运用减免税、税务稽查、税收会计等审计模块,发现了大量审计线索,查出税收会计核算不实、瞒报减免税金、稽查执法不力等问题,金额达6亿多元。

延伸审计论文篇(10)

白晓丽

通过审计实践,我们认为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搞好审前调查和审中内控制度测试。我们应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分工及财务事项审批手续等控制点入手。通过审前调查、召开会议、现场观察、交流询问等方式,深入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财产物资、会计资料及内控制度建立、完善等情况。以确定内控制度的可信程度,从中发现财务、经费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掌握审计重点。

二、把好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关。审计中做到“三查三看”,即认真查阅文件、收费许可证,使用中的票据和票据的存根等有关资料,看其收费的合法性;认真查阅账表、会计凭证等有关财务资料,看其票款是否一致。此外,通过查资产,看其预算外收支的真实性等。从而有效查出收费及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账外账”、私设“小金库”及“三乱”的问题。

三、拓展对所属单位的延伸审计。在审计中要做到“两个结合”, 即在审计一级预算单位时要与延伸审计二、三级预算单位相结合;在审计事业单位时要与延伸审计其经济实体相结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实行行业系统审计的办法,并同时延伸到相关行业单位了解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和查出隐匿的违纪违规问题,有效地强化行政事业监督。

同时,在审计处理处罚上,要摆正“三个关系”。一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做到立足微观审计监督,着眼宏观服务。应加强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情况进行汇总、归纳、提炼,整理提交给政府或有关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二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审计工作是手段,目的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增收节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监督与政策的关系。要处理好强化监督与执行政策的关系,一方面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处理问题做到慎重、适当、实事求是。

宝鸡市审计局在

全市政风行风评比

中被评为优秀单位

日前,宝鸡市政府通报了宝鸡市2008年政风行风评议结果,宝鸡市审计局在2008年全市政风行风评议中排为18个行政执法部门第二名,被评为优秀单位,受到了市政府的表彰。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是动员广大群众实行民主监督、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有效形式。政风行风,不是一句空话,是一个单位工作责任、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的反映。这次评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宝鸡市审计部门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效果的提高。 (中合)

如何对建设项目“四制”

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是搞好项目建设的重要阶段,一项工程如果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不做好可行性研究,设计不细致,项目施工中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实施审计时要重视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执行情况的审计,即重视审查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执行情况的合规性、正确性及有效性。这要求我们应熟悉各类文件的格式与内容,以及对审批机关权限和审批范围的规定。

在开展审计时,先收集与建设程序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审批文件、勘查设计资料、资金来源证明、招投标文件、各项合同、土地征用、拆迁、补偿资料、监理资料等。按照“四制”的内容将上述资料分类整理成四大部分。依次审查项目建设是否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组建项目法人,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否组织了招投标,有无将工程化整为零逃避招投标、投标单位的个数、资质及相互关系是否合规、评标过程是否合法等;建设单位是否与中标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查设计单位签订了合同,合同条款的签订是否合法、价款约定是否前后一致;监理单位是否具有资质,是否存在现象。

对建设项目“四制”工作执行情况的审计,就是检查监督建设单位是否按国家的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我们应始终做到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对建设单位的行为按规定给与制约和保护。 (高琳)

上一篇: 因材施教论文 下一篇: 师教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