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8:01

通识课程论文

通识课程论文篇(1)

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指挥课程建设与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概括而言,课程管理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三个环节[1]。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在通识课程管理中存在着课程设计随意化、课程实施形式化、课程评估温柔化等问题。

(一)课程设计随意化

课程设计是课程如何设立和安排的问题,是课程管理的准备阶段。纵观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设计,存在着严重随意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通识教育内涵缺乏认识性。通识课被一些领导和管理部门简单地理解为“让文科生学点自然科学知识,让理科生学点人文知识”,这种自上而下整体对通识课内涵认识的不到位,严重导致通识课程管理意识及措施的滞后。二是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根据课题组对武汉五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调查发现,学校开课主要是依据学校师资情况来设置。比如文科院校多开设人文社科课程,理工院校多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毫无设置标准和系统性。三是课程资源缺乏,质量不高。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等原因,通识课程的开设仅停留在“量”上,而没有“质”的发展,甚至还有部分教师滥竽充数,开设一些不适宜和没有价值的课程。

(二)课程实施的形式化

课程实施是课程如何运行的问题,是实践课程计划的过程。纵观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管理的实践,存在着课程实施流于形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单一。受通识教育条件限制,通识课通常采取大班授课,教学方法也较单一,多数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的方式,极少采取小组讨论、研讨和独立研究等新方式,教学效果不佳。二是教学监管缺失。大多数通识课开设在无人监管的晚间,教师应付了事,甚至有些教师为了消磨时间,就弄些好玩却缺乏内涵的内容糊弄学生,甚至整堂课播放视频,这是对师生双方时间、精力、资源的无端空耗。三是学生不重视。很多学生对通识课程存在严重误解和轻视,选课盲目、选而不修或修而不认真,混学分的不乏其人,通识课程沦为流于形式的填补课。

(三)课程评价的温柔化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也是课程改进和发展的起点。成功的课程评价将所有的教学部门卷入其中,既能刺激教师改进课程,又能刺激学生认真对待课程,使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受益无穷。但实际上,应用技术型高校在通识课程评价中存在着“太温柔”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管理机构对教师评价的温柔化。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鼓励青年教师开设通识课,至于质量和教学效果如何不在考虑之中,既无规范的课程开发审议制度,也无严谨的课程评价筛选制度,更无严格的课程管理问责制度,教师“敷衍了事”也毫无影响,这样“温柔”的管理又怎能激励教师去认真对待和改进通识课。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温柔化。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必修通识课程有统一规范的考核外,大多数选修通识课都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考核方式并自行批阅,学生成绩好坏全凭教师一人决定,主观性强烈,且一般只要参加了最终考核都能通过,造成学生通识课“学分好混”的错觉。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的对策

(一)从学校层面的优化

通识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的配合,没有自上而下的科学领导通识课程管理将举步维艰。因此,从学校领导层面进行优化是第一步。1.增强通识课程管理意识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出现上述问题其实是意识问题。因此,加强宣传工作使通识教育概念深入人心是首要的。如在开设通识教育最早、最好的哈佛大学,当年负责通识课程的院长在开课之前写了长达24页的《致全校教师的公开信》和35页的《致学生书》,让教师与学生参与到通识课程建设的讨论中,之后又多次召开研讨会,还在学生人手一本的《哈佛大学学生手册》中介绍了通识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和课程要求等,这个经验值得应用技术型高校借鉴,自上而下让师生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得到师生的理解与支持,创造推行通识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2.健全通识课程管理机制机制建设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保障通识课程管理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第一,健全课程审议机制。规定通识课程开设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经资深专家审议,审议通过方可开设。第二,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一门优秀的通识课甚至需要教师投入比专业课更多的精力,因此可酌情减轻通识课教师的基本课时量,并在考核评优中适当地向通识课教师倾斜。第三,建立课程评估机制。对通识课程开课、选课、教学、考核等各环节进行评估,对不达要求的课程予以警示直至停课。第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国内外很多名校都设有通识教育建设专款,应用技术型高校可借鉴此法,在人财物方面对通识教育进行支持。3.打造优秀通识课程师资队伍打造一支优秀的通识课师资队伍,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的必经途径。第一,建立通识课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通过培训加强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教师通识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第二,建立通识课教师准入制度。在遴选教师时,不应只看教师的学历职称,更要看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可组织试讲并对相关教学文件进行审核,评估合格的教师才能开设通识课。第三,加强通识课教师的梯队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不仅要由校内校外的有经验教授开设,更要依靠一线任教的青年教师。学校应为他们提供校内外培训进修的机会,把他们培养成通识课程主讲教师的梯队成员。

(二)从教师层面的优化

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方法直接影响着通识教学质量,也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的第二步。1.树立积极的教学态度态度是处事之源,好的教学态度是好的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2]。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教学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不在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问题,而在于教学态度消极。教学能力可以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但教师只有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即使无人监督,也能认真对待通识课程),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同时,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还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呈现出教学内容倾向于专业课内容和安排过于浅显粗俗化两大趋势,这样的通识课既难以引起学生长久的兴趣,也无法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一定要结合通识理念和课程性质进行精心挑选,避免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粗俗化,并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哪里精讲、哪里泛讲、哪里让学生自主学习都要合理安排。3.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式更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如国内外一些名校的通识课采取了小组讨论、小班教学、助教制、慕课和网络课堂等形式。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实行小班教学不太现实,但并不意味着大班教学就不能获得良好效果。“聪明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时通过穿插一些主动学习的方法,如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学习技巧,那么扩展讨论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弥补班级大带来的缺憾,甚至比在小班或中班型班级更具活力、更吸引人。”[3]可见,即使是大班授课,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学生层面的优化

学生既是通识教育的对象,也是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应用技术型高校要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离不开学生层面的考虑。1.加深通识认知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是保障通识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据课题组对武汉五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调查发现,有高达59.18%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及目标表示不太清楚或仅了解一点。同时,学生选修通识课的目的不是出于兴趣或是对专业有帮助,还有的是为了凑学分才不得已选修的。在如此求学心态下,通识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无异于天方夜谭。解决这一困境,学生首先要在思想层面加深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通识课程的学习中来。2.参与课程管理从课程设计、实施到评价的整个管理过程中,都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有权利也有能力参与其中。但在几乎所有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管理中,学生除了参与过课程评价外,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似乎与学生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学生本人也未意识到有何不妥。而实际上,学生对通识课管理的参与不足无意中削弱了学生对通识课的热情和认可度,不利于通识课改革的良性发展。因此,要优化通识课程管理,不可忽视和剥夺学生参与课程管理的机会,让学生适当地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当中。3.学会自主学习通识课程的学习时空是有限的,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是无限的。通识课程要达到长期有效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才是关键。就如《学会生存》一文中强调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4]学会自主学习也成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大学里丰富的教学资源,设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计划、挑选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作者:卫凤娇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课程管理[EB/OL].[2015-11-08]..

通识课程论文篇(2)

二、组织专职隶属于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专一性从事一线课程教学

教师是实施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教师个人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这学校教育的成败。就高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而言,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并且,由于音乐素质教育至今未收到教育管理者和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因而,学校音乐教育不管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都还处于相对盲目的阶段。我校的音乐公选课主要由音乐学院承担,每个学期都会由音乐学院的教师面向全校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七至十门的音乐类公选课,并且每学期所授的课程都呈现“断代史”的态势,没有专门的管理者组织专人对这些已经开设的音乐类公选课进行研讨,整合相关课程,让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呈现系统性、延续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加之公选课的限选人数均在120人,实际课堂教学都只能以“大班课”的形式实施;再者,任课教师每学期也不太固定,又没有专人负责日常的教学督导工作,因此,虽然每学期选修音乐公选课的人数众多,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一现状不仅学生不满意,任课教师也同样存在诸多抱怨,使得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更多的流于形式。在笔者对“音乐通识教育”所做的调研中,很多担任音乐公选课的一线教师都迫切希望学校能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让担任课程的教师可以成为实施学校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专一性地从事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而不是将这一工作作为自己教师工作的一个附带品,而以为其他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而无暇顾及音乐公选课的课程教学探讨。

三、明确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相关课程,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探讨

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目前在我校是以音乐公选课的形式存在,在近五年所开设的音乐公选课中,几乎没有一门课程是具有连贯性的,教师在开课前所考虑的更多是自己所学专业能开设什么课程,如何在学时有较大压缩的前提下,压缩所带课程的内入,根本不会考虑学校整个音乐通识教育中各门音乐公选课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学校在审核这些课程时,更多的是将重复性较大的课程予以否决,不会组织专人讨论哪些课程更适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哪些课程才是音乐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哪些课程应成为音乐通识教育的连续性课程和相关性课程。笔者认为,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虽然开展的年限很长,但是组织教师就音乐通识教育的开展所进行的教学研讨和教学改革却少之又少,主管部门的不重视导致承接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部门也不重视,更导致实际代课老师的不重视,最后还恶性循环到学生也仅是为了学分才选修音乐公选课的恶果。这也是为何我校开设音乐公选课的年限很长,但是音乐通识教育却并不能深入人心的重要所在。要将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明确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相关,在设置课程时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组织专人就我校的师资情况与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在此基础上,论证音乐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探讨与教学改革。

通识课程论文篇(3)

(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的表述为高端技能型人才。这里的“高素质”、“高端”正是我国与西方国家培养的高职人才的差距所在,需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弥补。实际上,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十多年来,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没有全面反映出通识教育的思想。具体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公民素质教育弱化。在一定意义上通识教育就是公民教育,高职院校首先应该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但在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公民教育的课程很少有或几乎没有,大量开设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且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以理论灌输为主,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2.知识结构支离破碎。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当前高职院校普遍秉承“理论必需够用”、“技能至上”的原则,一味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只知道如何做,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只知道埋头做事,不知道抬头仰望星空。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支离破碎。

3.能力结构有失偏颇。通识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高职院校学生必须掌握三大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主要通过专业教育来培养,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则必须通过通识教育来培养。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普遍得到强化,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则普遍缺失,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二)是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尽管我们坚持围绕产业设专业,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置,但高职院校的专业与社会的产业始终不可能完全实现“零距离”对接,甚至有可能高职院校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因此,必须在高职院校中加强通识教育,构建基础宽厚的专业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高职院校教育理念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其不良后果已经在毕业生身上体现。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缺一不可的“双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观念,可喜的是这一观念现在已经为众多的职教工作者所认同,但前一段时间的流毒仍在,矫枉必须过正,我们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在专业教育之外重视通识教育。

(二)设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高职院校可以将原有的公共课部或文化基础课部改造成通识教育部,作为与专业院系并立的教学单位,专门负责高职院校对学生的通识教育。主要负责起草规划、协调联络、执行课程设计、评估与实施教学等管理事务。通识教育部下设课程团队分管各个具体的课程领域。核心课由优秀的教师承担,担负培养真正的“人”的重任。

(三)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一是巩固文化基础课。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计算机操作技术、大学英语、应用写作、体育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文化基础课,这些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较为深厚的文化素质,只能加强,不可削弱。

二是构建院系通识课程平台。高职院校院系设置的基础是专业群,一个专业群必须有数门专业基础课(即通识课程)作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专业特性和专业面向开设不同的专业技能课程,这样培养的人才可能具有更深厚的专业基础和更强的专业适应性,才可能既是专才又是通才。

三是开设全校选修课及院系选修课。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还可以开设一些拓展性的全校选修课程,打破学科及专业界线,促进文理融通,重视加强有关道德、文化、艺术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下属的各专业院系也可以在最后一学年或学期,开设一些能对前两年所学的专业课程起到融会贯通作用,或反映专业前沿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院系选修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超市。在教学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如果高职院校本身没有成熟的通识教育计划,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通识教育计划。它建立在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强调个人的不同生活和经验的需要,强调以学生兴趣为中心,主张所有课程都是自由选修,反对必修。美国大约有2%的高校实施此类通识课程。

五是开设名著类自修课程。名著课程是在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观的指导下创立的。名著是历史上伟大人物对涉及人类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的讨论,具有永恒的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思考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发展自身的理智能力,具有很高的精神陶冶价值。名著课程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哲学、文学、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渊博学识。这类课程一般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可以加强指导,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修完成。

六是开设校园文化活动课程。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活动类通识课程。如我校地处大别山麓的革命老区,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

(四)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原有的文化基础课教师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力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校内资深专业教授、校外学者聘为通识教育的兼职教师,从而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通识教育师资队伍。

通识课程论文篇(4)

顾名思义,通识教育就是打通所有知识屏障的教育,其内容包含所有知识的共同属性。因此,基础性是通识教育管理的本质要求与基本属性。同时需认识到通识教育非实用教育,通识教育也非精英教育,通识教育非排它教育。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基础教育。对通识教育的管理,要重抓基础、强方法。在基础知识传授,普适价值理念宣扬,通用技能锻炼上,发挥管理的功能。

其实学校对通识教育管理的投资,是一种机会成本的投资,因为它的成果不易于被衡量;而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潜在的积累,短期内也难见到质的提升。这都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长远考虑,做好扎扎实实的管理,努力将通识教育的基础功课做得尽善尽美,发挥通识教育课程最大的潜在价值和对未来最远的辐射能量。

2 走向融合:通识教育改革的方向

2.1 知识与人文融合

授课教师在通识课程教学中应将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在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方案中要突出一个“亮点”,那就是以人文社科教育为重心的“核心课程”。可以先行建设若干门核心课程,这些课程要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当代中国与世界等人文社科领域;同时,以阅读经典为主要内容,采取名师上课、助教导修等形式的双轨教学进行。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其实就是旨在更加坚实地奠定所有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同时,对其他通识教育课程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并非仅简单累加或扩大知识面。正是基于这一思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应该而且必须由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领衔开设和教学,在课程遴选上,要注重基础性而非纯粹的实用性,同时力图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形成科学与人文两者均衡发展、相得益彰的效果。

通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学校要努力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品位和实效,切实把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为本科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这不仅可以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重新整合与完善,而且,还能对学生在文化知识、思维习惯和精神气质等多方面,促进他们逐步形与科学、艺术与技术的有机融合,为培养得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真正求知愿望和学术良知的知识基础扎实的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2.2 思想与内容结合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要在思想性上下功夫,不能简单地当成知识传授课程或是方法培训课程,在思想深度上,下功夫进行挖潜深化,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揉合中国传统文化,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创新性的思想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需要在思想性方面继续做工作,所谓思想性主要指通识教育应在制度化和课程体系上有所建树,努力建设校园文化,树立当代精神,需要考虑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引导学生为人治学、治学为人的观念。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批判的眼光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建立起新的世界观和方法系统,使他们能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审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与其他知识领域的内在联系,把握其发展过程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关联,这是世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宽厚基础和博大视野。(下转第116页)(上接第78页)

目前,不少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多存在这样的现象: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大多还是按照传统学科专业的知识框架进行组织,是专业课程的简化或压缩版,即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后,拿来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这种课程的内容专业性较强,思想性却相对较薄弱,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有限。通识教育课程要求的是一种普适的、基础的、彼此内在联系的课程体系。因此建议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要兼顾内容和思想性相结合。

要让课程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于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的认识、思想境界得到提高。关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问题,可以进行多样化考试,比如:适当组织小班讨论和辩论形式等。平时课堂讨论发言和听课的表现也将计入总成绩中,而不只是看出勤率。

2.3 小班与讨论结合

小班讨论制最早出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后来传播开来,普遍运用到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上。讨论教学可以实现从“灌输式”的教学转变为师生“参与式”教学。

在中国内地,除了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有一些小班讨论制的尝试外,其实,许多高校对此还比较陌生。小班讨论制很值得推广,这实际上是一种研究型教学,对于通识教育来说当然是很不错的方式之一。但是小班讨论制只是一种好的方法之一,并不是通识教育特有的标签。要搞好通识教育,可能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值得运用。

现在,大家都提倡小班教学,也是通识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但问题是有条件进行小班教学的学校,却忽视了讨论,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得小班教学的大好形式白白浪费了。

就算在清华大学,要想采取小班上课,发现也不容易,因为50人的一个班,分成两个小班讨论,最后却发现25人一个班讨论仍然困难,人多了,就会延长讨论的时间,本来计划1堂课,现在拖到2堂甚至3堂课了。使课程无法上完。

通识课程论文篇(5)

设计概论课程是高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也被作为其他专业通识课程。该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设计观,构建理性的设计思维方式。通过合理安排、有效实施该课程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现行的高校艺术设计中,设计概论通识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一、设计概论在高校通识课程中的定位

我国各高校的设计概论通识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单独形成自己的审美领域。设计概论通识课程主要是透过设计的现象,发现设计基本的原理和规律,以及对所涉及的设计范畴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设计基础知识。该课程主要的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设计的内涵与外延,设计研究的对象、方法与现状等基本的概念,让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设计概论课程作为高校通识课的教学内容,对非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具有重要作用。

二、设计概论通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开设艺术设计类通识课的目的,既有人文教育意义,又有科学意义。因此在课程的设置、学生求学的心态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值得研究。

(一)设计概论通识课程的设置

现在高校开设的设计概论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非专业的学生需要一些课余时间对其学习。有的课程内容繁杂,学生在教室进行没有设计实践支撑的理论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降低。另外,课程教学时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通识课常集中某段时间教学,导致部分学生会因为时间的关系而选择逃课或者放弃课程的学习。因此在进行课程时间设置的时候,通识课也应选择利于学生安心学习的时间开展。

(二)学生的求学心理

设计概论通识课可以提升学生探究生活的审美能力,至于要如何上好通识课,除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之外,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求学心理。但是现在学生选课首选是是否容易得学分——教师对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等能否放松,期末成绩的获取是否容易,即求学心理不足;其次是授课时间是否合适——是否能利用剩余的时间,即乐于享受不思进取;还有课程的吸引度——课程的知识结构、趣味性等,即学习的探索和毅力不足。

(三)教师的教学态度

与专业课相比,通识课程与教学科研的关系不大,并且通识教育在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果,通识课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教师的工作也难以得到合理的评价,致使教师的参与性不高。有的教师在课程上,常常超出通识课程所达到的教学范围,为非设计专业的学生设置的设计理论赏析课程,却想起到激发学生近似专业的设计潜能的效果,因此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

三、设计概论通识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针对以上问题,设计概论通识课程应有所调整,使其朝向认知、欣赏的课程方向发展。以鉴赏为主向,强调设计与生活的结合,培养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喜好,摒弃设计技巧的教学。

(一)设计概论通识课的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的内容方面,由于设计概论涉及的知识体系丰富,对于非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需要了解中国传统设计思想,还要掌握西方现代设计的源流和现状。因此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课程内容应该多层次把握,如以历史为“经线”,以美术和设计各单科为“纬线”,引导学生系统阅读中国和西方设计的经典著作,把握中西方设计的历史演变和精神价值,构成一个有弹性的课程体系,既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又能够让他们有条理地接受设计的知识。

课程教学的方法上采用多媒体和互动式教学。通过图片、视频、音频、互动等方法,全面而形象地展示设计概论的框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逐渐开展的课程教学与互动中对设计产生浓厚兴趣。

(二)学生求学心理的提升

非设计专业的学生正确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关键。多数学生在通识课与专业课上,对通识课的重视不够。针对这种情况,在每段课程的第一节,可以对学生进行课程教育,明确设计概论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同时鼓励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适当地多学习一些通识课程。

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设计。通过回忆、整理旧照片、观察周围的事物、分享喜欢的东西等方式,来发掘周围的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形成发现设计之美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乐趣的基础上学习,从而乐于学习通识课程。

(三)教师的行为影响

作为设计概论通识课的教师,应该热情地投入到教学中,借由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充分运用个人对设计的诠释能力,寻找自己的生活艺术。如此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设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的认知能力。

设计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文明发展的标志。同时,艺术设计思想作为人文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思维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设计概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艺术涵养,进一步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在通识教育中得到创新思维潜质的挖掘,仍是我们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通识课程论文篇(6)

专业课教师讲授通识课既存在教育理念方面的问题,也存在教学策略方面的问题。

在教育理念方面,专业课教师往往用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素质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概念来理解通识课程,简单地将通识课理解为专业知识的普及课,没有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有研究者指出,大学教师对通识课程的理解有三种观点:一是指文化素质课程,即人文社科类课程,二是指可以任学生自由选择的“公选课”,三是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1](P268)。通识课程设置的目的仅仅是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学习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适应性[2]。2001年起,北京大学实施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元培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但这一计划实施5年后,仍然遭到陈向明、刘钧燕等人的批评。“它在概念上将‘通识教育’基本等同于‘通选课’(包括学科大类平台课),将一种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与一类课程(甚至课程内容)相提并论”[3]。《北京大学本科生教学手册(2003年版)明确要求:“各院系应积极推出若干门(小院系1-2门,大院系2-3门)足以代表本学科水平的专业基础课,经过凝练作为通选课每学期向全校开设,以供全校本科生选择”[4]。通选课是专业课教师从专业课中挑选出来的,所谓凝练,无非是精简内容,降低难度。“受专业化教育思想的影响,北大的通选课生成机制与核心课程大不相同,它生成于原有的专业化课程体系,留下了专业化课程体系的烙印,从而导致了它与通识教育的理念相去甚远,至多只是专业教育的一种弥补与补充”[5]。这些研究有的已经过去10多年了,但事情至今并没有多大的好转。笔者访问了一些高校本科生院或教务处的网站,大多数学校仍然沿用“文化素质课”、“人文素质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等概念,将专业课程以外的这些课程笼统地称为通识课程。与北京大学相比,这些学校甚至还没有通识课程的概念。

笔者给本科生院开设的《<圣经>文学选读》在2008年的培养方案中叫“人文素质课”,属“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在2012年的培养方案中,归类为“通识教育模块”,与“学科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并列。通识教育模块的课程包括全校性公共必修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和学科大类平台课。尽管新方案中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被归类为“通识教育课”,但教师和学生仍然习惯地称之为“人文素质课”。多年以来,笔者所理解的人文素质课就是对专业课的补充,是为其他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人文知识普及课,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在给非英语专业学生讲授《<圣经>文学选读》时选择《圣经》中故事性较强的、学生感兴趣的章节,旨在通过对这些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源头经典《圣经》的文学性有最基本的了解。新的2012年版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模块”已经有了,但学校的通识教育的模式尚未建立起来,教师当中通识教育的理念还远远没有形成。笼统地将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外的课程都称之为通识课,只是借用了一个时髦的概念而已,方案的制定者尚未明白通识教育的真正内涵。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沿用前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大学生所学习的课程除了政治理论课外就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培养的是“又红又专”的高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培养狭窄专业领域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1998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显然,文化素质教育只是专业教育的补充。尽管杨东平、李曼丽等学者较早就较为全面地引介和论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6-7],近10年来研究通识教育的论文和著作更是大量涌现,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仍然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中国大学的课程管理者历来并不关注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习惯于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和文件办学。这种背景之下,大学的文件里滥用通识教育、通识课程的概念,大学教师仍然将通识课程理解为人文素质课程,就不足为奇了。

由于把通识课程仅仅看成是弥补专业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选择教学策略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第一,大班上课,难以实行因材施教。既然是为学习专业的学生普及人文知识,授课班级的大小似乎不是问题,只要有学生选课,教室能容得下,授课班级就可以有多大。因此通识课程100多人一个班的情况不在少数。第二,以讲授法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调查显示,研究型大学中多达68.9%的学生认为通识课“教师讲授太多,课堂互动交流少”[8]。既然是人文知识普及课,教师一般不会就某些学术前沿问题作深入讲解,也不会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即使笔者尝试过就《圣经》中诸如人的堕落与犯罪、罪与罚等主题进行课题讨论,但由于授课班级较大难以展开。所以,通识课程一般都是教师“一言堂”,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三,过分依赖多媒体,难以在课堂上开发新的课程内容。知识普及课不需要多少创新,也没有多少疑难需要在课堂上解决,最适合用多媒体课件讲课。多媒体课件预设了需要讲授的大部分内容,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开发的课程内容很少。第四,教学评价手段单一,难以实现教学评价的激励和调节功能。有研究显示,研究型 大学中77.6%的教师的通识课程学习评价的主要方式是考试与测验[8]。教师很少展开课堂讨论,因而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大多数教师只在课程结束时通过随堂考试或提交课程小论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一次结果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手段既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二、专业课教师应有的通识教育理念

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文化素质教育的观点,树立起通识教育的理念,正确处理好通识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以哈佛大学《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为重要标志,二战以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由专业教育转向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理念,在西方,它是从自由教育理念发展而来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其核心的内涵是通过对自由学术的探讨,培养理性完善、情感优美、行为优雅的“完整的人”(the whole man)[9]。民国初年,蔡元培、梅贻琦等教育家就已经把通识教育的理念引进到了中国的大学。对此,学者们已经有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其实,中国古代的“大学之道”就是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就是《学记》中所说的从“离经辨志”到“知类通达”的教育。《学记》云:“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10]。通识教育就是“培养足以化民易俗,身边的人悦服,远方的人怀念的知类通达的大成之士”的教育。两年一个阶段,学程整整十年。每个阶段既有艺的目标,也有德的目标,培养的是德艺双馨的“完整的人”,这与西方通识教育的核心内涵和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头两年的目标是“离经辨志”。“艺”的目标是离经。离经是给经典断句,学习经典的意思。德的目标是辨志,分辨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定自己的意志。通识教育首先要把经典承载的人类共同的和共通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融入到大学生的生命中,让它成为大学生的修养和性情。据张寿松的研究,美国通识课程的类型主要有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核心课程、以圣约翰学院为代表的经典名著型课程、以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分类必修型课程。而核心课程和分类必修课程中都有大量的经典名著课程[1](P137-184)。《圣经》作为西方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和文学经典之一,是大学里最重要的通识课程,斯坦福大学的7个CIV(文化、观念及价值)学程中,都有《圣经》。

第3年和第4年的目标是“敬业乐群”。这阶段“艺”的目标是敬业。完成教人如何做人的普通教育之后要进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而是要将专业教育融合到通识教育中。德的目标是乐群。专业教育阶段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培养乐群之德、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乐群的教育是通识教育,但乐群的教育要在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中进行。所以,简单地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分为两段,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严格地区分开来是错误的。专业课中有通识教育,做人和做事不能分割。笔者给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圣经>文学选读》,这些学生有的毕业后要继续深造,将来要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圣经>文学选读》对他们来说是专业课;有的将去企事业单位从事其他的工作,这门课程对他们来说则是通识课。作为专业课,课堂上会涉及到一些较为专业的文学知识和专业术语,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但作为文学课,主要是要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这些属于通识教育的目标。

第5年和第6年的目标是“博习亲师”。进入到研究生阶段后,头两年“艺”的目标是“博习”。做学问必须有广博的知识。“离经”的阶段学习的是经典,“博习”的阶段要广泛阅读名著。笔者以前给硕士生讲《<圣经>文学研究》时在课堂上花了较多时间做细致的文本分析。按照“博习”的通识教育理念,这门课程应将圣经文学与欧美文学名著广泛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围绕《圣经》中的一些文学主题和叙事技巧大量阅读欧美文学名著。这一阶段“德”的目标是亲师。中国古代的学问是有师承的。欧洲人做学问,也有所谓的流派。亲师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识教育,师生之间关系疏离,就不可能有人格的感染和情感的熏陶,就难以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的人”。

第7年和第8年的目标是论学取友。这时期“艺”的目标是论学。博习之后可以真正做点学问了。论就是讨论、论证、议论、理论。博习是学习别人的思想和学问,论学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这一阶段德的目标是取友。能取得论学之友,能与学友坦诚讨论学问的人是具备了学术品德的人。有了做学问的德和艺的人小有成就,谓之“小成”。

第9年和第10年的目标是知类通达。这时“艺”的目标是知类。知类就是知道事物的原因和原理,掌握了真理和规律,就是有思想,懂哲学。德的目标是通达。通达就是止于至善,一通百通。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强立而不反”,想再做个凡夫俗子也不再可能。这样的境界叫做“大成”之境。

由上可见,中国古代的“大学之道”所蕴含的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多年的学习过程中。这个过程是由通(离经)到专(敬业)再到通(博习)再到专(论学)最后又回到通(通达)的过程,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相应的“德”的修养和“艺”的训练。

三、专业课教师上好通识课的教学策略

通识教育的这些理念要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思想。教学策略涉及到对学生的研究,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教学评价工具的运用等许多方面,在这里我们仅就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出一点建议。

第一、选择经典名著作为教学内容。大学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以经典名著为主,其中人文和社科板块的通 识课更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经典名著。无论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的通识教育几乎可以等同于经典名著阅读。赫钦斯倡导通识教育之后,美国掀起了一场名著阅读运动。经典名著中,文学经典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中有“文学名篇选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审美情趣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批判性理解能力。斯坦福大学的7个CIV(文化、观念及价值)学程中都有《圣经》。《圣经》原本是宗教经典,但它本身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对西方文化和欧美文学的影响无处不在,可以说不了解《圣经》就不能完整地了解西方文化和欧美文学。因此,将《<圣经>文学选读》设置为大学的一门通识课程再恰当不过了。

第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识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的主体性的教育。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所有教学组织形式中,个别教学最适合培养人的主体性。因为主体即个体,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是个体的个性特征。为了适合成年人个性发展的需要,欧洲的大学在中世纪就创立了研讨班(seminar),德国人完善了它,采用小班上课,课前需要充分的准备,课堂上以讨论为主。英国人还发明了“导师制”,牛津的导师制是一对一的个别辅导,每周一次。还有学术沙龙,围绕一个问题自由讨论。欧美国家的大学也有学生人数较多的讲座,讲授基础知识,但有答疑课作为补充,以满足个性化的要求。哈佛大学“大多数课程的学生规模在20人以内”,“许多研讨会课程有意限制了学生人数”,“考虑到哈佛学院的规模和课程的数量,所有课程的平均规模还是较大的,大致在50人上下或者更多”[11]。哈佛学院是哈佛的文理学院,主要承担面向全校的通识教育的任务,班级规模比较大。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分小组教学,“共同的意见似乎是12-16人之间的某个数在长期来看有着最大的可能来鼓励人们讨论”[12](P65)。

关于大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很好的发明,我们不应该遗忘[13]。有面授,即当面个别授课。古代的私学大师深居简出,能得到大师面授的机会是一种荣耀。现在的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导师,能不能像古代那样,由老师选择高足作为“入室弟子”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这样做显得尤为必要。有相授,即所谓“弟子以次相授”,得到老师亲口传授的学生再将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传授给其他学生。现在大学里有研究生,他们参与辅导课、研讨班、学术沙龙,甚至基础课的教学也是可以的,既能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满足个别教学的需要,也能让研究生得到锻炼。

第三、更多地采用共同解决问题型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以分为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和自主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中国的大学教师往往习惯于采用提示型的教学方法,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应该主要采用共同解决问题型的教学方法,如教学对话、课堂讨论和协调研究等。

教学对话显然有东方和西方两种不同的形式。以孔子为代表的东方式的教学对话常常是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和生活境遇作出不同的回答。往往是三两句话即切中要害,学生立时顿悟,豁然开朗。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西方式的教学对话则不同,常常是教师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唯一正确的答案。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更适合于对价值问题的探讨,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教学更适合于对真理问题的探讨。

把教学对话扩大到整个课堂,在师生、生生之间开展广泛的对话,就是课堂讨论。西方的课堂讨论已发展出成熟的技巧,并且被绝大多数大学教师所采用。戴维斯所著《教学方法手册》列举了100多条大学课堂讨论的策略和技巧[14]。“如果去问任何一群大学教师,他们觉得哪种方法最适合高等教育环境中的教学,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或许是绝大多数,很可能会选择讨论”[12](P58)。

协作研究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说我们国家的大学重视科学研究是不准确的,只能说我们国家的大学重视科学研究的结果。因为说大学重视科学研究应包括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研究的条件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条件、过程和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能力。而科研能力要通过协作研究来培养。牛津各学院最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功能就是对本科生进行教学,但牛津大学是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原因就在于它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

成立文理学院,主要由文理学院的教师承担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这是一种通识教育模式。由各专业学院的专业课教师承担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也是一种通识教育模式。笔者认为,后一种模式更为可取,因为专业课的教学中同样承担着通识教育的任务。通识教育中有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中有通识教育,二者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因此,无论是否成立文理学院,对专业课教师进行通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季诚钧.试论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2):55-60.

[3] 陈向明.从北大培元计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71-85.

[4] 北京大学教务部.北京大学本科生教学手册(2003年版)[Z].2003:10.

[5] 刘钧燕.通识教育,抑或专业教育的补充?[J].复旦教育论坛,2006(1):8-13.

[6] 杨东平.通才教育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7]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 吕林海,汪霞.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实施的学生满意度调研[J].江苏高教,2012(3):66-69.

[9] 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8.

[10] 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514.

[11] [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9.

通识课程论文篇(7)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技术合并研究的意义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此后二十年,应试教育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不足之处也愈见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二是对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三是对创新精神、操作实践、生活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1999年起,国家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面对世界高科技创新的挑战,衔接素质与教育、能力与知识的仍然是课程。2001年国务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将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的总战略。各学段有序依次进入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在各级文件中被定义为“新课程实验或实施新课程”,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将其理解为“新教材使用或新教材教学”。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栗洪武、肖世民、陈晓瑞、康伟等教育专家、教授编写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校教育学》,在第三章“课程理论”中指出:尽管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是什么却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界定。他们提出了三种理解,罗列出六种观点。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张传燧撰文《课程改革在路上:历史、现状和未来》,概括课改现状为:理念先进、教材完美、制度选课,课堂依旧、教学依旧、书包依旧。他认为现有的课程理论都是洋人的,理念空洞,理念和实践是两张皮,水土不服。他提出未来要加强我们自己本土的课程理论建设,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科学适宜的理论指导和引领。由此看来,课改从一开始就有先进理念的指导,但却缺少基础科学理论的引领,没有完整科学的课程基础理论概念及体系,将使课改实践缺少基石,缺乏动力,课改不到位。

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追求科学理论知识,源于生存安全与活动目标有效实现的客观需求,源于个人的能力相对于其所生存的世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要顺势而为,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提高生存的能力及质量。因此,科学界定课程概念,夯实课改实践基础;创建课程理论体系,注入课改实践动力;研发教学技术方法,创新教育文化平台,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障。

二、课程基础理论的创新

1.文化的整合与分类

达尔文曾这样定义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文化是事物的特征与规律在人脑意识形态层面上的理论显现,凝聚于事物之中,又游离于事物之外。课改研究中我按属性整合文化事实,获得如下三项文化类别系统,这是人们至今尚未涉及探索的新领域。

一是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指被人类相对普遍认可的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理论表现或代表,通用于相对的人群范围,文本化储存。标志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水平,是科学技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结晶,是人类精神文明、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如人类社会的基准主流思想(民主、科学等)、基础通用知识(1+2=3、勾股定理等)、基本生存技能(织布、造纸等)等科学文化。

二是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指自然(或社会性群体)中的人对事物特征和规律的实际掌握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独特展现或展示,是学习主体修炼生成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个个可能的历史。起初展现出的是个性化,具有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某一个体、社会团体、某一地方乡土风俗或思想文化。随着多样性主体文化的横向传播,如果被更多的人普遍认可、通用,就成为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

三是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在人类学习进化成长中,指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或人脑原初发现构建的事物特征和规律被学习主体反映、再现于意识层面,起到衔接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与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的工具作用,是教育用来训练、培养、改变人的思想、知识和技能,是学习主体自主接收体验、感受构建,生产出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文化。课程就属于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生产文化资料的社会表征是:教科书、生活事物、电影电视等文化艺术传承传播,即课程资源;文化生产方式的社会表征是:教学、生活实践、实验实习等综合活动操作,即课程生产。

2.课程与货币的类比

我们在课改研究中发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课程与文化”如同“货币与商品”。一是货币与课程自身都具有工具性,货币可以用来兑换物质商品流通使用,课程可以用来传承精神文明交流使用。二是货币反映出的是标准商品,课程反映出的是标准文化。三是货币的生命价值存在于购买兑换之中,货币与购买兑换同生同灭,货币的意义作用存在于商场、商店;课程的生命价值存在于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到意识再现之中,课程与传承影响、教育学习同生同灭,课程的意义作用存在大、小课堂(受教育的场所叫课堂,社会生活是大课堂小教育,学校教育是小课堂大教学)。两者的特点和职能、目标和作用都相同,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仅需要对货币的占有,更渴望、期待和追求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占有(见图1)。

3.课程本质的科学界定

尽管对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概念及关系并无统一的界定,但它们各自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比较明确的,在我国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是:课程论与教学论都是教育科学的一个下位概念或基础概念,属教育学的范畴。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教师及其教学的工作行为、原则和方法等。课程论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和过程等。课程论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和需要,研究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过程等教育问题和现象,探寻学生接受、发现和掌握思想、知识和技术,形成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等相关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最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以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课程产生的进程,课程的终端就是人的行为能力。

课程与货币一体作为流通生产的工具,推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其中,课程是基础动力工具,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被学习主体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所反映,识别接收、感受选择、分类记忆、联想分析、想象拓展、推理归纳、整合分类等完整的因果逻辑关系思维,走进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的本质内部,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折射出一系列心理现象及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上升再现于人脑的意识层面,建构生成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即经验课程,或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表征为行为能力,起到了衔接知识与能力的工具作用。课程作为教育的生产工具、特殊的文化产品,存在于主客体两个世界之中,流转再现于主客体之间,推动着人类世界文化的传播繁荣和精神文明的传承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的本质是用事物的本质关系、特点规律来进化和发展人适应或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课程的标准是在大小课堂的教育实现,既适合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又能够达成在意识层面的再现。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改变、修炼、生产“能力”的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简单讲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生成能力的课堂标准文化进程,隶属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范畴(见图2)。

4.新旧课程的对比

对于旧课程有两种观点:把课程只当作教学内容或者学科综合的集成,或者认为课程是活动或者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新旧课程的定义加以对比。

一是创新课程的定义指出,课程的科学内涵是学习主体自主选择的工具,即生成能力与文化进程。标准文化是指学习主体对“环境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特征规律”反映或再现于意识层面的进程。生成能力是指课程工具的功能或作用,是人外显或展示出的行为及效果,是主体文化进程的终端。这是旧的课程观点中所没有体现的。

二是新旧概念的区分度。新定义明确了课程的终端是人能力的改变,旧概念则不提课程的终端和结果,功能作用不明确;新定义把课程定义为学习主体在自主区间反映、再现的动态进程,以往的旧概念都企图寻找、视课程为主客体中的某一具体事物;新定义规范了课程内涵,是学习主体对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或原发事物特征规律的反映和再现,即标准文化,旧概念把课程内涵指向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结论或学习方式。

5.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与课程职能

关于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包括课程基本组成三要素――内容、结构和进程;课程七大特性――工具性,生产性,预设性,适合性,流转性,不定性,周期性;课程周期流转的三个阶段――制造研发设计阶段,识别体验接收阶段,感受建构生成阶段。

课程工具性基本职能包括:传承引领,操作使用,传播影响,研发改进,储备储存等。

6.课程特征的整合分类

在社会文化事实中,按照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职能进行整合、梳理划分,可以获得五环课程类型及关系模式集合体“二界、三基、四能、五层、六面”(见图3)。从课程文化分类及关系看课改,会更加明晰其改革的着力点、策略、路径和目标。

“二界”,指按课程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世界的课程。客体世界的文本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外,客体世界中影响引领学习主体成长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基本环境,即课程资源。主体世界的课程,即学习主体的经验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中,学习体验接受、感受构建生成的主观世界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思想、知识和技能,即经验课程。

“三基”,指按课程的教育预期价值可划分为三类标准课程,包括基准思想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基本技能课程。

“四能”,指按经验课程修炼与主体文化表征方式可分为四项能力课程。课程在学习主体身上的表征方式是行为能力或能素质,学科教学通过学科意识、学科方法、学科思维、学科综合等四项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实现人的生活、学习、言语和操作等四个基本能力发展,每项能力都是由相关的思想、知识、技术组成的综合体。

“五层”,指按课程流转周期阶段层次划分为五层课程。近现代北美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和凯珀(Kui per)详细说明了课程从研发、理解、操作和实现等不同阶段及层面的课程流转形式。包括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文本课程(written curriculum);解释课程(interpreted curriculum);实施课程(executed curriculum);评价课程(evaluated curriculum)。

“六面”,指按显性的课程社会表现形式划分为六个方面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课标、教材、教案),活动课程(教学、实验、实践),综合课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系列课程(基础理论书籍),范例课程(电影、故事、绘画、杂技等),培训课程(专项基本技术修炼)。

三、教学基本技术的创新

按照课程定义及理论体系,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的质量,既与适合(标准)有关,又与感官(进程)有关,人体所有的感受器官都可以将接收到的环境信息传导进入大脑中枢形成反射弧。因此,人体的所有感官都能成为学习主体的学习通道,都可以反映、再现事物的特征规律于大脑意识层面。本来课程发生是无限的、不确定的、没有次序的,也没有次数限制的,但不同的感官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影响程度,是有其共性和规律的,既与次序有关(知、情、意、行),又与次数有关(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反映的)。视觉接收信息的质量远远大于听觉,听觉判断方位的功能优于嗅觉等。单独感官体验,在没有其他感官参与确认或验证的条件下,课程流转回路难以形成,仅仅是一个符号储存,停留在知的层面,或很快被遗忘掉,更别说构建生产和生成使用。

凯洛夫传统的五步大教学模式文化是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课程概念指导下建立的,是适应单纯的系统知识接受型教学的文化传承影响平台,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其是有效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普遍习惯的大教学基本文化技术线路模式。课程基础理论为旧五步大教学改革转型升级为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引领基础。表1显示的就是在新课程基础理论引领下,陕西省商洛市的研究者建立的一整套课堂教学进程技术操作系统。

对于前面提到的新五环教学技术,有如下使用建议:一是新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一般宜上新课使用;二是旧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对知识系统性、结构性地接受和记诵,一般宜复习课使用;三是新旧五环并轨后的学校育人模式可以避免单纯的填鸭式“听、答、练”,也可以避免单纯的放羊式“自由、合作、寻找”,而是在三基标准课程引导下,自主开放的赛马式“看、听、嗅、议、尝、做”;四是关于新五环教学技术可参见《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该著作集教育学和教学法于一体,从十三个方面探索形成了系统的课堂大教学课程基础理论体系,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利用课程基础理论和教学

基本技术解决实践问题

通识课程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20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院级课题,编号:Jxjg1201

0.引言

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将要形成从量到质,加强学院对课程质量的管理,应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共同改革后不断前进,在课程框无法容纳膨胀的知识时,便应当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通过对课程中的改革形成新的模式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现代政治经济。文章将对我国普通高校课程改革上进行论述,研究如何能够通识整个教育理念和模式,应当如何在我院现有的基础上重新搭建起新的通识教育模式,如何为我院学生合理安排新的课程体系。

1.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简要评析

对于通识教育中的概念在实践和理论中都有较大差异,在CNKI概念知识元库中有26种解释含义,因此难以一一进行评价叙述。我认同通识教育是大学中的一种理念是人才培养的模式,这种理念与模式在多种高校中存在,文章研究的重点是通识教育课程中体系的改革。

在课程模式中分为要素主义与永恒主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强调要素主义是为以学科为核心,对于一些基础学科十分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中都反映不同,尤其是在文学类和著名阅读类中课程较明显。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内容中,也是将自然科学和文学为基础课程,主要还是以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在教育永恒主义思想中相似于要素主义,这两种教学观念都为课程理论教学中心,且在一些高校中以获得较大的体现作用。要素主义关注技能而永恒主义关注个人发展。

2.张家界学院通识教育基础分析

09年来学院单独成立通识教育部,学院对通识教育问题得到了领导的重点关注。以通识教育为关键词在维普网中搜索期刊,有近两百篇关于学院通识教育改革研究论文,通过这些论文能够反应出我国目前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思想十分的注重,对一些学院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它们定位和课程安排也参差不齐,意见不一。

绝大多数学院当中对课程有目标但却差异性和随意性较大。在广州的某个学院中提出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基础条件来选择自愿性的特长兴趣教育;在浙江的某所学院当中则是促进学生在文理中的渗透,对大学生知识进行扩大领域教育,通过这样的课程教育来实现学生的智能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性能力;在山西的某所职业学院中则是对学生进一步的提高个人修养、创新的意识、创业能力,拥有良好的兴趣爱好来增强个人的实践能力。再如我院也提出了通识教育课程中应当加强文理中的渗透,目前意在把专业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现代工具素质、人文精神素质的融汇打通,意在现代人格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学院为大一学生开设了一年的才艺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学有一技之长,陶冶生活情操,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为目的。几年来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良好,受益学生人数较多。每年定期还会为学生安排一些通识教育名家讲座系列活动,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道德修养上的提高,一切都结合我院的特点来进行安排。现在正努力开拓网咯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一般高校中开设出的课程,教学的效果各不同,一般是所谓的素质选修课安排在周末或业余时间,学生以混学分为目的,在部分课程安排中有的学校很不理想。可以通过观察课程教学中的到课率来做出统计,在31门学科中唯有1门较高的达到了到课率,到课率为80%的课程为《社交与口才》,到课率60~70%的有16门,50~60%的有5门,50%以下的有9门。通过这些数据比例可以观察出大部分学院课程管理中,相对来说这一环节较为薄弱需要深入的研究来解决[2]。

3.通识课程在学院中的目标定位

通识教育课程在学院中开展,虽然在培养模式设计中落实到了总体上的理念,但从教育中的实施课程当中来说,应当先以课程目标定位为主要内容。文章将从理论课程教学和分类理论教学中来实施全人教育为目标方向,对培养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基础来分析,研究出对学院通识教育课程轻理论、重实践的目标定位,

3.1学院分类理论教育指导

我国普通高校教育工作已发展成为大众化的阶段,在实施分类办学和分类理论指导中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办学中所必然的选择和迫切的需求。关于对高等院校机构中的分类教学理念中,主要有美国卡内基教育中推出的教学分类方法和《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在联合国教学组织中获得批准。在研究型分类教学已作为精英教学和大众化中的主力,能够培养出更具实用性的职业技术型专业人才,往各个不同的方向中全面的发展。所以,对于高等院校课程教育研究中不同于研究型的大学教育,在培养人才具体的目标和总体目标上存在着差异性,而在通识教育这一方面上也已是必然性的目标定位与合适性的价值[3]。

3.2选择目标性课程来提升学生的成长

在对于学生教育工作上,首先在通识教育中应当先去考虑学生的专业之外的自身成长中的需求,对于这一内容应当为所有高等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工作中所必须考虑的基础内容,是所有高等院校在实施人文通识教育中的基本要求,应当真正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内容,通过对此目标的认识来构建出通识课程上的体系安排,让学生能够专业上学有所成同时让学生的心理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

4.结语

对于我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进行的改革研究,通过加强学院通识教育中的课程目标性课程体系定位,更好的诠释我院“通识素养宽厚、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熟练”的办学宗旨,来促进学生在校期间拥有健康的成长知识环境,能够积累更多与社会交际中相适应的理论知识,增强个人的实践能力与智能全面性的开发,以此精神上的价值观念来作为学院办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最高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通识课程论文篇(9)

第一,艺术通识教育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培养与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高等教育的一般目的和人的基本发展来看,艺术通识教育都应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文化产业专业来说,艺术通识教育能使受教者在专业技能与未来职业之间实现高效的链接。如果在文化产业管理中只强调了学科核心——管理方面的内容,而不重视艺术方面的教育,那么所培养的人才就难以突出学科特点,这必然会影响到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二,艺术通识教育是让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从艺术产业旁观式的管理者向主动式的参与者转变的重要手段。

文化产业所涉及者,不外乎美术、影视、音乐、戏剧、舞台等领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根本的任务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对具体的艺术规律、艺术特点没有感性和较系统的认识,那么他们就会倾向单纯的管理者,而非热爱者。艺术不同于工业产品,它是高度人文化的产物,往往体现着人类个体与集体文化基因的沉淀与交融,同时也映衬着时代的风潮,并体现出较突出唯一性和个性。艺术通识教育可以增强文化产业管理的受教者对艺术的热爱。所谓好之者不好乐之者,任何职业,从业者所取得的成绩往往与他们对该职业的热爱程度密切相关。如果说工业产品是为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那么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心灵的作用。

第三,艺术通识教育是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艺术品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与工业作品所强调的技术进步不同,艺术作品强调的是个性与独特性。作为文化产业管理者,辨别文化产品的质量就是一项基本能力,并是其职业生源中核心能力之一。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产品辨别力,才能在在繁多的文化产品中慧眼识珠,才能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而较高的文化产品辨别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系统的艺术通识教育。

二、当前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中艺术通识教育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已经开始重视艺术通识教育,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也存在着课程边际比较模糊、课程名目比较杂乱、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等问题。总体看来,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第一,艺术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比较随意。

由于缺乏系统的艺术类课程建设,很多院校往往是依据院校本身的特点开设一些所谓的特色艺术课程。除常见的音乐类、美术类、影视类、动漫类、舞台艺术外,还有茶道、插花艺术这样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不同程度起到了艺术通识教育的作用,但总体较为随意,无法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通识教育。

第二,艺术通识教育缺乏宏观、鸟瞰式的系统性内容。

许多学校开设了课程的开设了合唱、艺术欣赏、水彩画等艺术课程。但由于课时所限,往往草草结束。既无法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艺术技能,从而获得较深刻的艺术体验,也不能从较宏观的层面掌握艺术发展的规律的特点。

第三,艺术通识教育的教学与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缺乏有机融合。

有些院校开设课程忽视了其与文化产业专业产生有机的联系,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却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作用不显著。

第四,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过于侧重于知识教育。

有些学校开设的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过于理论化,比如全部是艺术史、艺术评论等课程。这样一方面使艺术通识教育过于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直接感受艺术的魅力。另外,艺术通识教育的任课教师大都是外系外校的教师兼任。这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连贯性,容易忽视所教课程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有机融合。

三、加强艺术通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基于艺术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专业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重视艺术通识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把艺术通识教育作为其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梳理艺术学科的体系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慎重编写艺术教学的大纲与教材;(3)打通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鸿沟,构建跨越具体门类的艺术通识教育知识体系;(4)要突破传统艺术通识教育窠臼,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思路;(5)发展课堂教学与田野参与并重的教学模式;(6)加强艺术通识教育师资建设,注重艺术通识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基于以上原则,笔者认为文化产业专业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艺术美学与史类课程、艺术欣赏类课程、艺术实践类课程、艺术评论类课程和特色类课程。前三类为基础,应占据较大的权重,后两类则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开设。下面对这几类课程的设置进行简要的说明。

第一,艺术美学与艺术史类课程。

这类课程属于艺术通识教育知识体系中系统论的部分,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形成宏观的历时共时认识,是提高学生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重要的方式。这类课程最好由专业对口的专任教师担任,编写或采用具有与学科相关联的教材,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艺术欣赏类课程。

这类课程是学生接触具体艺术作品、形成感性认识、提高艺术感知和品鉴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欣赏是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系统接触高水平艺术作品的唯一方式。艺术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都无法取代艺术欣赏课的作用。

第三,艺术实践类课程。

如果从提高艺术感知力和辨别力来看,最有效率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艺术实践。比如会画画的人通常对画作的认识比不会画画的人另全面、深入。但由于课时的限制,这类课程通常无法深入,建议在授课的以了解具体艺术形式的特点为主,并加入史学、美学的内容。

第四,艺术评论类课程。

如果说前三类课程主要是对艺术知识的输入,那么艺术评论则是受教者对艺术通识教育成效的输出。评论侧重于受教者表达艺术作品基于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主观认识。

第五,特色艺术类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是根据每个高校自身的学校资源所开课。可根据优势学科资源,直接与业态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在培养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上有的放矢,创建各高校的自身品牌。有的学校会把文化产业专业再细分为若干个方向,有的学校会根据自身条件培养偏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或研究应用型复合人才等,都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在以上的框架内对具体课程进行调整。

通识课程论文篇(10)

研一下学期主要学习了专业理论课与专业课,其中专业理论课包括《高等结构动力学》、《工程有限元》、《随机振动》;专业课包括《现代结构试验技术》、《高等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检测与加固原理》、《防灾工程学》。由于在本科的学习中已经对这些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初步学习和掌握,然而通过研究生的再学习,自己对本科知识的理解有了很大深入,特别是经过教员的精细讲解,使得自己在本科里学习的一些结论性知识的来历有了初步认识。在这个学期自己顺利通过了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的考核。

研二上学期的课程比较少,包括《专业英语》、《土木工程学科前沿讲座》和《施工新技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自己掌握了如何查阅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的方法,这样为自己以后的专业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途径。并且自己利用课程时间阅读了比较多的外文文献,丰富了自己的专业词汇和增强了专业理论的描述能力。学科前沿讲座扩大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增加了一份内容,即经常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

上一篇: 极心理教育论文 下一篇: 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