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12 11:56:43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篇(1)

众所周知,通识教育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高等教育针对许多高校教育长期存在的过细的学科分类、过窄的专业设置、学生知识面窄、文化素养不高以及教育质量难以提高等问题而进行的教育改革。虽然,这种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几十年来,在各大高校都在强调将人才培养理念从重视人才的专业知识向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方向转型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凸现出来,那就是课程多而杂,让学生身心疲惫的同时不但没有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且还扼杀了学生自由发展的天性,封闭了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不忘过去自由教育的精神实质,毕竟它倡导的是个人身心的自由发展和最纯、最善良品质的养成,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铸就。

一、通识教育的实质

何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美国的一教授在19世纪首先提出来的。起初,它曾被译成“通才教育”或“普通教育”。最初的通识教育诞生于美国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领域,其主要其目的是培养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子,在培养他们具有较扎实且全面的专业基础上,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各个高等学府的学者和精英都将通识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反复探究并且已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在大学阶段,我们必须坚持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职业性和专业性教育之外,通识教育提供了一种人人都应该接受的另外一部分有必要接受的教育。因为该教育的理念和通识教育实践是非常统一的,其特色是,通识教育强调文化的广度、知识的深度、人格的独立,而其课程规划以共同必修课程达到文化广度目标。简单说来,通识教育是培养知识广博、高素质、人格追求完满并且全面发展的通才。通识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够将原本过度专业化和非常狭窄的教育进行合理有效的拓宽,使得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使学生掌握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所需的特殊本领。

二、自由教育的现实意义

通识教育篇(2)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看,进行精英教育的学校主要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除了少数高校进行精英教育外,更多的学校实行大众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这些学校主要包括地方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而总体看来,我国的高校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位。比如某知名学府校领导曾在公开场合说该大学要培养蓝领,这让舆论一片哗然。如果重点大学的办学目标都变为培养蓝领的话,那其他学校该有怎样的定位?但与此同时,却有一些高职高专宣称要实行精英教育,培养社会精英。这就是该培养精英人才的学校培养职业型人才,该培养蓝领技术人才的学校却要不切实际地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由此导致精英教育出现尴尬局面,大众教育的目标也很模糊。社会要和谐发展,各个层面的人才都需要培养和发展,但精英的定义并不是局限的。有人把工作岗位好、待遇高、有特权的人视为精英。实际上,真正的精英人才是与权势无关的,如在美国,社会对精英人才的要求是有杰出的能力、平民情怀和社会责任心,而我们这里提到的精英教育只是一种培养模式。对于中学同学来讲,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哪些学校是进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哪些学校进行大众教育,并根据大学的办学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教育。

对应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就有两种教育——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一般而言,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更注重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以学生的能力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而实行大众教育的学校更关注学生的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和就业为导向组织教育教学。

美国的一些大学招生基本上不分专业,甚至一、二、三年级都是在学校的选课平台上学习,可以自由选修学校里的通识核心课程,到四年级时,才选一个专业方向,学习一些专业技能。与美国大学不同,目前我国所有大学都是按专业招生。有的学校招生专业数很多,达六七十个,这样的招生专业口径很窄,通常是按二级学科设置。如今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漠视人文精神和生活意义使得功利心理和浮躁情绪弥漫。这样的社会背景深刻影响着青年的成长,市场化不仅改变了社会,也全面渗透入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曾不自觉地跟着市场走。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更多地和职业以及收益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的专业设置围绕市场的需要,使学生对课程的选择紧跟职业的需求,使教学成为知识叠加和技能操练,而忽视了品性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种过分功利化的教育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学生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追逐社会热点、听任市场摆布,其结果是非常不妙的。因为,市场是多变的,社会也很无情,盲目追逐就业热可能反被抛弃。

近年来,有一些高校开始发现过窄的招生专业口径不利于学生报考大学,也不利于培养基础更扎实的学生,同时影响学生的就业——如果专业面窄,学生一旦无法在本专业就业,就会面临跨专业就业的障碍。因此,有部分院校开始逐渐将细分的招生专业调整为按专业类招生,比如按经济学大类招生,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这样一来,学生报考大学时选择相对容易。进入大学之后,先在专业大类平台上进行公共课程的学习,到了大学二三年级才分专业学习。早在2001年,北京大学就开办元培教育实验班,试图开创一种全新的培养人才模式。2005年,复旦大学建立复旦学院,对全校新生不分专业进行六个大平台的通识教育。2009年,中山大学推出通识教育平台,开展全校性通识教育,同时建立了“博雅学院”,进行通识教育的全新探索……各种院校采取大类招生的发展动向显示,通识教育正逐渐重新被关注。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被称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和博雅教育。按通俗的理解,通识教育是非职业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还有一种说法是“无用之学”,因为这些教育在现实中派不上什么用场,比如哲学有什么用?历史有何现实用处?实际上,这些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基本素养,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这些基本能力、基本素养之上再去学习职业技能,可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就业竞争力在毕业的时候实际上没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强,不像职业教育的学生马上可以上手做一个零件或操作一项工作。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化培养才能“上手”,但是他们的发展潜力更大。一位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IT行业工作者这么对记者说:“我如果可以再回到学校,我会多学一些经济、历史、管理、心理,我经常觉得自己只懂一点技术,对于整个环境缺乏认识和理解,但这些是技术难以教给我的。”

对于精英教育、大众教育,通识教育、技能教育,本来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些教育的认识,按照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进行选择。但是,由于职业教育在现实中还低人一等,因此一些适合学习职业技能的学生也一心想选精英教育学校。这种错位的选择,造成学校的定位不清、学生的要求也很模糊。有的同学进了一所“985工程”高校,毕业时发现自己技能还不如高职院校毕业生,于是感叹自己四年大学白读了。其实,不是大学辜负了他,而是他将自己的精力嫁接在了不合适的教育上,当然不能结出最香甜的果实。可以说,急于就业的同学可以选择一门操作性、实用性更强的专业,或是直接到高职高专学习,而还没决定自己未来想发展方向的同学,可以选择通识教育,或者大类专业,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掘和体会,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向。

通识教育篇(3)

二、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一)声乐教育能够引导学生追求人类最永恒的价值

声乐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声乐,学生们能够感悟到古代圣贤的价值追求,而这种感悟又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融入到学生的潜意识当中。在信息时代,尽管学生能够非常容易获取一些讯息,但是能够震撼到人们心灵的讯息又过于难得,甚至一瞬即逝,过后让人不再回想。而声乐传递给人的讯息是跨越时代的精神感悟,它能够让学生体悟到“美”的存在[3]。

(二)声乐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声乐教育并不强调实用性,这也让它有了非功利性和非物质性的特点,在声乐教育中,学生只需要全身心去享受,无需有太大的压力,通过声乐教育,学生的精神人格和文化品味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在诸多的表演形式上,如重唱、合唱、齐唱等都需要学生进行协调配合,因此,声乐表演更是一门高度团结协作的艺术表现。声乐教育让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集体当中,学生之间团结协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声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通识教育篇(4)

作为一个在初中、高中阶段拼命读书上大学后吊儿郎当基本没有读过一本所谓“经典”的典型80后,我觉得我和身边的同龄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知识”的不盲从,以及喜好解构“权威”。原因有很多,但有很重要的一条在于现在的本科教育制度。说得夸张些,多亏现在大学里开设的各种功利课程而不是“经典阅读”,才让我们更可能早的感受到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社会之间的差距。因为“经典”与现实的隔阂是想当然的,但是功利课程居然与社会现实还这么格格不入,这不得不让人时时刻刻对“知识”有了反省意识。而这样一种对“知识”的反省难道不比教会一个人对“知识”的盲从来的更为可贵吗?由于本科时段没有“经典”,也就不会出现解读经典的“大师”,大家都是混日子,老师也是,大家互相体谅着,谁要冒充下大师,行,捧个场,但心里也是可怜你,这样一种对“大师”的解构难道不比对“大师”的诚服来的更具有时代感吗?(80后终于赶上了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趋势!)因为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在学习之余开展校外打工校内打牌等诸类活动,使得与人打交道而不是与书打交道可以成为本科阶段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于是我们更容易地把握住了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和行为方式,从而在阅读书本的过程中不至于像上一代的某些人那样习惯性地从圣贤们的论述中抽离出概念(比如平等啦自由啦)随意阐发而不顾别人说话的具体语境。我们是反叛的一代,所以不会跟着别人乱贴“我是自由主义”、“你是新左派”的牛皮癣标签,更受不了被别人乱贴;但是我们又是宽容的一代,想想人家也是不容易,要想混入学界这个批发市场,脑门上就得有个戳印以证明自己好歹也算混入一品牌了;甚至于我们都可以完全理解那些成天给政府摇旗呐喊恨不得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发言稿和那些天天喊着要打倒政府的老师们,因为其实人家都是很想写发言稿的,只不过后者因为运气不好投机失败一时看走了眼,只好“一错再错”,又或者因为能力不够,长大成人老半天了都没干出点啥名堂,于是只好通通选择反政府以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就算不被政府利用也要被外国利用一把才算不枉此生)。而能够赋予我们如此反叛如此宽容成为今日之我们的正是爸妈50后们一手确立的现行教育体制。就像50后不会傻到否定自己一样(我听见有些50后说自己那一代最差,那其实就是标榜自己,好像自己最有反省意识的样子),我们也不会傻到说现行的教育体制一团糟,所以我们就一团糟了。更何况,前人否定后人不具备历史正当性!

但我还是试图去理解某些50后要把“通识教育”提上议事日程的良好初衷,以80后特有的宽容精神。大概是因为50后自己曾经历过的用功读书的80年代,又或者是他们看到了国外大学“金光闪闪”的本科生选课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50后对他们的下一代也真是疏于观察,对中外国情的_区别也是怠于研究。没错,现在的本科阶段是不怎么读书,但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呢?你上大学前上山下乡充军学农玩得山不转水转,我们在干吗?我们在看书,而且是日日夜夜无时不刻地看书!不要自吹自擂自己在那个年代看过多少国外国内的人文经典,这个世道从来只多东西不少东西,你们看的我们当然也要看,更何况1990年后我们还同期过,你们四十多岁时写的译的东西我们十多岁就得拜读,因为谁知道高考会出怎样的题目?当然是涉猎越广越安全。不仅要看,还得背,因为根本看不懂,但因为知道自己人小,觉得不会是因为人家语句写得不通顺,而是自己语文没学好,多背背也许就能写出一样的句子来了。就以这样的素质,如果进入大学后继续跟着50后研读经典,在人生阅历没有任何长进的情况下,你觉得我们到底可能有多大的长进?再以外国作对照。谁都知道美国的高中生与初中生比我们有太多的课外实践机会,而且他们进入大学的评分标准也不是唯分数是问,此外高中毕业后甚至有一年“天空任鸟飞”,在这样的基础上当然可以一进大学就念经典,因为他们的脑海中已大概形成了对这个活生生的世界的初步印象,因此也可能将对生活的理解融会贯通于对“知识”的理解中。这样明显的区别,向来最具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并且深恶痛绝于西方的种种形式与实质的分离的50后大叔竟然会集体熟视无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一定要像国外那样在本科阶段推行“通识教育”,那它的前提就是本科之前学生要玩个够,要对社会、民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最基本的体察。如果这点做不到,却要大张旗鼓地搞“经典阅读”,等于是把人往“知识”的死路里再推一把,长此以往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因为他们是“知行合一”,而我们是在“知识”的死路上越走越远。而如果要让学生在高中、初中玩个够,就必须彻底打破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这有多难,看看伟大的同志身负的骂名便可知晓。

真是不得不佩服的英明!他早就看出来中国整个教育体制的无可救药,知道不管怎么小补小修都无济于事,因为传统的坏根子实在扎得太深!中国从来不缺会读书的人,缺的永远是“知行合一”。要使得中国不是过一两百年才出个王阳明似的人物,就必须把人对“唯有读书高”的整个认识连根拔起!这个拔起的代价之大,世人皆知,但是拔起后给整个国家(而不是具体的个人)带来的东西,却甚少有 人提及。

我想几乎当代所有的读书人在书读到某一阶段的时候都会对胡适、钱钟书那样的学者表示青睐。但如果把书扔掉,脚踏实地地到中国最贫瘠的土地上走一遭,便会很快发现胡适那样的人与至少目前(更别说民国时期)我们这个社会的根基是脱离的。他们从小用功读书,智力也不差,读到一定程度了自然学识渊博、大体风雅,举止风度都有学者应有的风范;他们希望自己做出一种上等人的表率,以此来引领一种风尚,同时接受众人的膜拜包括女子的爱慕。但是这样一种争做上等人的姿态也使得他们逐渐失去了与草根的联系,他们漂浮在空中,说出来的话只能在空中浮荡。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二十世纪初美国华裔受到压迫歧视最严酷,大部分华裔劳工在美国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时,胡适们从美国回来居然还能够高唱美国式的平等与自由!想想他们在美国愿意跟怎样的人打交道,他们只能看到些什么!而这些人,你敢说他们没有接受过像样的“通识教育”吗?!

而以我本人的经历来说,在美国,有个所谓台湾高级官员的儿子请大家吃饭。他素养极佳,讲礼貌,并时时刻刻显示出他的饱读诗书和所受的高端礼仪教育与我们有着多么大的区别。吃完饭,我的两位读书很用功的同学感到十分羞愧,说我们怎么就不能做到像人家那般的高雅。我觉得好笑。我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会失去了这片土地,并在很长一段日子不敌绿营的原因。他们这批“高尚人士”根本是抓不住这片土地的,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可怜的老蒋,他如果不选择跟那些人合作的话,他或许还有希望。他也算是大体了解这片土地的人啊!但就是这样一批曾经折腾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半个世纪的“高尚人士”,如今居然就让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动心了,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忧虑。

的伟大在于他看出了失去社会根基的原因在哪里,并且为了防止重蹈覆辙,他不惜以“暴君的权威”把一代人送往乡间劳作,一代知识分子向往虚荣的心硬是这样被打了下来。而当他们再从社会底层爬出来后,他们具有了无比强大的内心和对这片土地“实在的认识”(没爬起来的自动淘汰)。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持续稳定地全速发展,包括能够在一边倒的国际形势下抵御住崩塌,靠的是什么?50后的一些“新左派”引经据典表明这是改革前三十年制度方面的奠基,我要说,这更是人才的积累!如果不是把这批人打下去,邓小平又把他们扶起来,他们在一落一起间获得了对这个国家这块土地的深刻认知,他们可能获得今日的见识吗?

我有时候不得不想,真是看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劣根性,一旦翻身起势了,又马上把新的“知识”的镣铐戴在了下一代的手上,而完全不顾他们是因为被人脱掉了镣铐才能取得今日的成就。看看紧跟着50后的60后、70后知识分子都干了些什么!在50后孜孜不倦地“我们浪费了太多时间,你们赶上了好时光”的宣传下,60后70后集体发疯用功。家里条件差些的想到知识能让他出人头地,于是化身“凤凰男”,一条条死磕经典,幻想能发现点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可以让他一举成名,最好再被什么领导人看上,于是一举成为帝王师,富贵虚名应有尽有;万一动作慢了点,天赋差了些,被别人先他一步发现了宝藏呢,又马上心生妒忌,做梦也想找出别人“抄袭”的证据,哪怕引火烧身自取灭亡也在所不惜;家境不错的,虽然对“知识”没有寄托太多用来改善人生命运的企图,但是在纯粹求知的过程中也纯粹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股子“虚”劲,学位高的看不惯学位低的,国外学位的看不上国内学位的,讲鬼话的看不起讲人话的,明明几句话就可以讲清楚的事情非要搞出几十页屁话出来以证明自己看过很多书。中国人几千年来深深烙刻进DNA中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被狠狠地打压过后再次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并且为了强调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把曾经打压过它的势力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永远是它必行的套路,比如汉代对“焚书坑儒”的大肆批判,比如当代对“革命”的彻底否定(关于“焚书坑儒”的历史考证参见李零《大一统》)。从这一点上,我充分理解了为什么许多60后70后的脑海中会幻觉似的留下了动荡岁月对心灵的所谓冲击并且因此产生了愤恨,尽管他们自身并没有经历多少动荡的岁月。因为他们都是阅读着“经典”成长起来的,而“经典”是什么正是前面的知识分子告诉他们的。

我不由感到了自己身为80后的幸运!“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光”(吊诡的话)!曾看到一个有点眼光的50后官员表示应该让如今的大学生下乡工作,“读书不如下乡”!这个话说得太轻松!因为毛式的运动在今天无法复制了。而市场的运行、利益的权衡让大多数人很难接受这样一种提议(包括从乡下出来的大学生也不愿意回去,因为感觉丢脸)。而且,即使是自愿下乡了,又能如何?我们是来“体验生活的”,我们照样是“大学生”,优越感只要存在,我们就永远无法像50后那样深深地扎进这片土地里。而唯一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50后痛心疾首的“教育体制的失败”!只有“失败”,整个读书系统才有可能出现断裂,才可能引入一条活水,才可能使我们在脑子没有被“知识”搞残前抓住这片土地的根基,才可能使得此后选择回来读书的人获得50后希望“经典阅读”赋予我们的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大学教育最大的功利不是在大学开设诸如经济、法学之类的所谓应用性强的学科,而是在等不到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所了解时就忙不迭地把我们往“知识”的死路里送!这的确有可能让其中某些个家庭背景复杂成长经历坎坷的人历练成为当代的“大师”,但对建国才六十周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言,为了创造这些人才而同时培育出一大堆学养甚佳、讲话透着伶俐劲却几乎与社会生活脱节也因此没有啥太大见识的胡适、钱钟书们出来,这究竟算是哪门子福音?(即使钱钟书自己也不会反对这一点,不然他怎么会写《围城》!)

通识教育篇(5)

关键词:

通识教师;通识教育;高校;教育影响

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高校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逐渐被认为是其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其培养的学生所以称为一流人才的一项关键因素。在这种认识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通识教育,期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接轨国际一流大学,以使我国的高校同样具备世界一流大学的资源和条件。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关注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所不能有效地完全给予的,也不是专业教育所首先关注的;与专业教育相比较,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陶冶和训练,而首先关注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1]。通识教师应是既认同通识教育理念,又要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较宽泛的知识面,同时还具有运用不同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以及良好教学水平的教师[2]。然而,在我国高校如火如荼地推进通识教育进程中,一直存在但还未引起注视的现象———通识课教师不通识,有可能成为我国高校推进通识教育的潜在障碍。

一、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诉求

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有不同的原因,但都有特定的诉求,希冀通过通识教育的开展,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强化高等教育的功能,克服高等教育的不足。

(一)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目的诉求

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特殊使命,在人类文明的传递与创造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高校专业教育的专业优势在现代文明中日益凸显出一些不足,其力求克服传统教育“通而不专”的同时却产生“专而不通”的问题,是制约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目的诉求在于:

1.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生活、生存教育侵蚀的诉求

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进行专业学习,这个过程中增强专业学习的效果,但同时减少学生融入生活、学会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出现偏转,从完整的人向着残缺的人发展。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关注自身生活和生存发展,以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生活、生存教育的侵蚀便是目的之一。

2.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文化整体性、系统蚀的诉求

人类文化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但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人类文化出现分割、分类,而高校的专业教育进一步加大人类文化的分割、分类。人类文化在分割、分裂状态下的传播与发展,在增强其分割性、分裂性的同时,也使得接受高校专业教育的人成为片面发展、碎片式发展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人及其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文化整体性、系统性的侵蚀,促进高校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

3.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思维开放蚀的诉求

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高校专业教育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集中性和单维性,有利于学生更加专注、更加深入到专业学习中,形成各不相同的学科思维、专业思维。但是由于思维惯性及思维优势的存在,专业教育下形成的学科或专业思维往往成为学生对学科或专业之外事物的思维方式,形成所谓的“专业人士”或“学科人士”,但实际上使得学生的思维趋向单一、封闭,阻碍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融合。高等教育尤其是专业教育的发展,正在使人类的思维由适应性走向工具性,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思维开放性的侵蚀。

4.通识教育寻求提升自身“专效”的诉求

近现代专业教育的发展,使得人类在学科或专业的研究更加专注、深入,进而实现人类文化的大发展,体现专业教育的优势和效果,促使专业化成为人类学习、工作、生活的追求。在人类社会日益专业化的背后,人们发现事物的整体性、系统性已经不复存在,这反而制约人类社会专业化的速度和水平。近年来,专业教育优势下的弊端已经逐渐为人类所熟识,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的专业教育正在成为专业教育的新探索,以求通过这种反专业化来促进专业化,提升专业化的效果,通识教育成为专业教育寻求克服专业弊端、提升专业实效的诉求。

(二)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师资诉求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有多样的目的诉求,这些目的诉求不仅要体现在高校开设的有别于专业教育的通识课程上,还要体现在高校对通识教育课教师有不同于专业课程教师的师资诉求。

1.知识通

高校对专业课的教师要求专而精,以求通过专而精的教师为学生带去专精尖的知识,引领学生深入到专业领域,增强其专业知识的深度、厚度和广度。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高校专业教育知识优势之下的劣势,而不仅仅是为学生开设一些专业领域之外的课程,再由专业领域之外的专业课教师实施这些课程。高校专业教育的普遍性使得通识课的教师必然会有自己特定的专业领域,但还应在专业领域基础上具有广而博的知识,能融会贯通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领域,具有对人类知识整体性、生活性的认识和运用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以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其他专业领域的学生带去新的知识领域。

2.思维通

高校的专业教育注重专业性思维,必然要求专业课教师具有专业思维,必然培养出具有专业思维的学生。然而,人类思维具有惯性和易用性的特点,使得高校专业教育下的学生在思维上日益专业化,并延展到专业之外的事物,以专业性思维对待非专业活动。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高校专业教育对学生专业思维的过度发展而产生的弊端,要求通识课教师培养学生在专业思维基础上的整体性、发散性思维,而这只有以自身的整体性、发散性思维来实施通识教育活动,才能为学生带去可见的、示范性的作用和影响。

3.方法通

高校专业教育要求专业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方法,以便开展专业研究和专业活动,这逐渐使得学生形成固定的方法论,且慢慢习惯于将其运用到专业之外的领域,减少或减弱对人类社会活动普遍性方法的使用,忽略其他专业领域的方法,只能“自古华山一条路”而不能“条条大路通罗马”。通识教育课教师如果只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并养成专业方法的习惯,则在此方面和专业课教师无异,只不过为学生在本专业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新的专业方法而已,无法使学生获得通识教育诉求的人类普遍性原则和方法。高校对通识课教师要求既具有专业领域的方法,又要适应人类活动的普遍性原则和方法。

二、高校“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表现

虽然高校对通识教育有多种多样的诉求,但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由于开展时间较晚、开展程度较低、开展范围较窄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通识教育还远不能实现其预设的目标,这其中由于“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而达不到通识教育的要求是其制约的因素。

(一)通识教育课教师主体来源仍为专业领域

我国高校通识课教师虽然承担的是通识课,但其本身仍然是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事的仍然是专业领域的活动,只不过是去为自身专业领域之外的学生开展专业领域的课程而已。目前,我国通识课教师一部分是源于高校专业调整过程中富余的、专业领域课程不足的教师转型而来(其实并未转型,只是转了任课身份而已),还有一部分是专业领域教师处于专业喜爱而致力于推广专业领域便主动参与到通识教育活动之中,另外一部分则是高校为了弥补通识教育师资不足而引入的承担通识课的专业领域的教师。总之,不同来源的通识课教师皆属于专业领域,只是在为专业领域之外的学生开展专业领域教学而已,本身并不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基础,更谈不上融会贯通专业领域和生活领域。

(二)通识教育课教师习惯于用教学专业领域的范式方法

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开展现状看,通识课教师普遍直接将专业教学移植到通识课教学中,仍然在以专业教学的方式、方法开展着通识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将通识教育教学活动与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区别开来,相当于用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去培养学生的一般思维、一般方法,必然难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诉求。

(三)通识教育课教师的生活领域逐渐融入专业化

高校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把人类从日益深化的专业活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能重新回到生活世界。但是我国高校专业化教育的影响已经旷日持久,其专业性难以改变,尤其是高校教师的专业性特质远超于其他社会领域。高校通识课必须从人类生活的整体性去培养学生的知识、思维、方法、态度等,这需要通识课教师具有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但实际上,我国高校通识课教师的生活非常专业化,已经将专业活动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高校应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策略

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精深各种相关知识,在知识和学科之间建立起能影响学生“完整”发展的系统脉络,是一种对于学生灵性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3]。在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发展情境下,高校几乎难以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现象做出迅速的积极改变,只能以渐进式的路径去逐步增加通识课教师的通识度,以逐步建立起适应通识教育的通识教师队伍。高校可以在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上入手,制定适合的培养战略,提升现有的通识课教师的通识度。高校一定要从观念和行动上有所转变,不仅要把通识教育开展起来,还要把通识教育做到实处,避免走过场。面对专业教师上通识课这种不可避免的情况,高校要切实认识到通识课教师不通识,会使通识教育的功能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背离通识教育的初衷。通识教师培养不仅要注重通识的知识,还要注重通识的观念、思维、活动方式,使通识课教师首先自己能成为走向通识的人,进而为学生带去通识的影响。高校可以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上入手,制定符合通识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使得通识课教师在此课程体系下开展通识教育活动,减少通识教育教师通识度不足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在我国高校,通识课其实就是专业课,只不过是学生所修专业之外的专业的课程而已,其结果可能就是增加学生对另一个或几个专业的认识,离通识相去甚远。高校的通识教育必须建立在通识课程的基础上,要设计基于人类活动领域的课程而不是专业领域的课程,在活动领域中发现、学习和运用多专业领域的知识、思维、方法等。发挥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的通识学习方案,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通识学习活动,减少通识课教师通识度低对学生通识发展的制约性影响。大学生已经具备完全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只能是为其增加有限的几个专业领域,无法通过有限的课程帮助学生获得无限的通识。高校可以学习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方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为学生设计自主的通识教育发展方案,供学生参照和实施,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成长能力。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校仍然任重道远,能否认识到并切实应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这种状况,是我国高校能否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

作者:苏方勇 单位: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通识教育篇(6)

1.培养学生应对日常生活需求的能力通识教育计划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应对日常生活需求的能力,这是一种很实用的能力。然而,需求与实用并不狭隘,它不只是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需求,还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它不仅仅只是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感受,还应包含能够展望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一面。

2.为学生建立起基本统一的知识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中的第二项,指的是为人类提供知识和体验。学科的划分以及学科下面的分支,还有人类活动所表现的知识通过各个领域和途径彼此联系着,生活本就是一个美好的整体。所以,要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去看待生活、看待大学的英语教育,知识也必须是一种完整的精神体验。

3.为非专业化的学习做准备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中的第三项在于为非专业化的学生学习英语做准备。传统的教育方式比较狭隘,要坚决排除技术的、专业化的教育方式,排除狭隘的知识领域内的专业化教育,排除在特定的知识领域内为高级阶段学习做准备的教育。通识教育的意义非常广泛,它强调的是技术性,对知识的文化和其内在的价值比较看重,它的包容性更强,是一种具有多功能性的教育模式。

4.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中,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语言人才。通过通识教育的课程来促进学生积极地加入到国家性、世界性的圈子里来。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让学生理解并积极地推动国家和学校的教育改革,成为改革中的一份坚实力量。

总的来说,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大学目标和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和大多数的专业教育不同,它并不只是为了培养固定的专业性很强的人才。将以上基本目标运用到大学英语的教育中,学生应充分地理解通识教育的目的,大学的英语教育目标也应相应地做出适当的调整。第一,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外语的学习最重要的以及最更本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具备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够学好英语,将来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后在找工作方面也会更加的抢手。第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语言并不是单薄的,它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所有文明历史。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要总是专注于对语法知识的学习,还要去理解英美等国家的文化历史,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所包含的意义。通识教育倡导的是学生内在修养,要学生为更好的生活做准备。通过对英语的学习更加深入地理解国外文化的内涵,这样学生在与人用英语进行交流时才能做到收放自如。第三,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学习语言为的就是能够有效地、无障碍地进行沟通。但是沟通不能是毫无意义的、惨白的,要有内容、有深度,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意义的。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1.加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通识教育在大学英语教育上的运用最好的途径就是为其建立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大学生学习西方的文化、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并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西方的价值观,掌握中西文化的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然就无法实现用英语高效地进行交流的目的。外语通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有高质量的核心课程,比如,中山大学在外语通识课程建设方面就采用的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利用3到6年时间,至少建设12门双语或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使每位学生都可以有机会选择不低于3个学分的外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篇(7)

1.引言

高校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动力。随着时代的进步,通识教育理论体系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认可。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专业知识发展。通识教育体系下的教学方式逐步被学生及社会认可。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从三基的培养模式向三自主选课模式发展,正是通识教育实践中的先锋。

但是传统方式的教学体系依旧影响大学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传统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必然会起到示范作用,通识教育的发展与完善也必然直接影响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这些相互联系,也必然给大学课程模式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参考有关体育文献进行研究。

3.分析与讨论

3.1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为专业学习做准备的教育。清华大学李曼丽博士在《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一书中指出:“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任何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门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通识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一般强大的改革思潮,成为深化当前大学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大学教育,二者不可分割。

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应该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见识、博雅精神、优美情感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是一种开发人的理智美德、提供核心知识、注重培养自由社会中的行为、动机和态度的教育。开设适当的通识课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开设通识课有利于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多层次、多样性的要求。

3.2大学体育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体育教学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历来作为各类大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从课程性质看来,必然成为大学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大学体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其次,大学体育的教育过程是文化教育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训练和实践,使学生接受相关体育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再次,通过一些体育活动达到精神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的自信心,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合作等品质得到完善。最后,培养与体育相关的应用型人才。大学体育的重要目标就是教育学生做人,强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社会适应性等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发挥其修身养性、教化育人的特殊功能。

3.3大学体育在通识教育体系的作用

通识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多门课程共同作用完成的。那么,大学体育作为一门课程究竟怎样才能承担它在通识教育中应尽的责任呢?它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体育运动不仅对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活动能力和发挥人的潜力有极为明显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人的心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保持健康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明显作用。研究通识教育不能没有大学体育,实施大学体育就是引导大学生对人体本身及其潜在力量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这样大学体育就会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

体育专业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即学科门类众多,基础学科强,学科群之间互为支撑,交叉和融合,有利于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系进行选课的优势,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大课程的“自由度”,提高办学层次和促进发展。

3.4体育教育与实施通识教育采取的措施

如何将通识教育贯彻落实到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使其对人才的培养发挥切实效用,这是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虽然,目前高等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逐渐认识到“专才”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病,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不少高校还采取相应措施对实施大学识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就总体而言,其效果还不是很显著,有的大学在如何实施通识教育问题上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探索通识教育实施的途径是当务之急。

首先,建构适合本校实际的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同一专业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科书,且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与实际严重割裂;课程结构上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专业课多、基础课少,分析课多、综合课少,课程体系缺乏通识性、科学性和前沿性。其培养出来的学生整齐划一,缺乏独立个性,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所以,必须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减少必修课,扩充选修课,浓缩专业课(少而精的原则),强化基础课,开设辅修课,加强文化素质修养课、生活常识课与公民教育课等,通过课程重组,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使之更具有“通识”性;在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把通识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使其更贴近社会生活,更贴近时代,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其个性发展、使之成为合格公民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其次,大学体育学科的范围也很广泛,它包括身体,心理,卫生,营养,力学,逻辑,等等。其实它就是我们所提到通识教育理论体系具体学科的体现。而且单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也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这无不显示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正向通识教育体系方向发展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诉求越来越明显,这些在先进的竞技体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优秀的职业选手背后往往是一个通识教育的团队。职业选手获得的成绩往往有更多的功劳属于他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经费的增长,竞技体育的先进模式会逐步走进学校,而通识教育体系正好为这一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

4.结语

大学体育教学是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通识教育体系,实行素质教育改革,大学体育课程是先锋。体育课程要想向前发展离不开通识教育理论体系的支持。

通识教育篇(8)

我国台湾地区通识教育,略相当于大陆的人文素质教育,其相同点在于:都以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都以塑造“全人”为目标;其不同在于:台湾地区通识教育注重面向全民,长期坚持,点点滴滴,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10年4月,笔者应台湾中原大学邀请赴台短期讲学,并环岛考察了台湾中、南、东部民间艺术。笔者以为,台湾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许多做法,值得大陆借鉴。

一、台湾专业院校中的艺术专门教育

台湾地区主要的艺术大学有三所:台湾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前身是西湖国立艺专,以历史长久享誉岛上,现在,仍然以设计、印刷、电视传媒、建筑雕刻等实用美术专业在台湾独占鳌头,学校有学刊《艺术学报》。台北艺术大学在台湾艺术院校中排名第一,有音乐、舞蹈、美术、电影、戏剧等学院,各学院都有本院专用的展示厅馆。美术学院下设美术系、美术史研究所、造型研究所、科技艺术研究所,美术史研究所有年刊《艺术学研究年报》。各院主要以大学部培养本科生,文化资源学院则立足于以上各学科的研究整合,下设传统艺术研究所、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所、建筑古迹与保存研究所、博物馆研究所与人文教育研究所,每所编制仅为五人,每年面向大学部毕业生招收硕士、博士生60人。

台湾艺术院校与大陆艺术院校有诸多不同:1.台湾艺术专门教育各校各有特色:台北艺术大学偏于文化研究,台湾艺术大学重视动手能力,台南艺术大学重视成果推广。台北艺术大学的林保尧教授打了个比方,说一家设计汽车,一家制造汽车,一家销售汽车;他戏称三校是,一白手(动脑),一黑手(动手),一灰手(同时紧握白手黑手)。名校各有分工,教学各有特色,使学生按自己兴趣报考高校,就业各有渠道,互不拆台撞车,同时利于用人单位选择,最终目的是因人施教,充分利用资源,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把就读专业不当、单位用人不当降低到最小,学生和社会双向获益。2.教师以教学为首务。台北艺术大学作为台湾艺术院校中的龙头学校,教学尤其严格。教师必须使用经典教材,不可用自编教材,自编教材只在同行之间交流,让同行充分评议,经过时间积淀、不断修改成熟、取得同行认可以后,再由其他教师用作教材,以利于教师沉下心来慢慢积累,以利于教师之间互补,同时,学生不是只学一家之言,而是所学系统,所见广泛。图书馆按每个老师每学期课程开出的书单买书,各课程参考书在图书馆有单列书架,专供本课程师生借读,此课程结束以后,非本课程师生才可以借阅,以确保教学需要。3.教授治校。学校轮流聘请教授开会,共商学校大小事宜,主持会议者临时推举,每次轮换,校长有参会权与投票权却不得主持会议,没有最后拍板权和一票否决权。评议教师晋升,本部门教师全部参加并有投票权利,另请外校相关专业教授二人主持会议,以达到透明公正。也就是说,台湾校长是学校真正的公务员,而不是决定学校大事、决定教师升降的行政长官。

二、综合院校的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

笔者在中原大学分别为人文与教育学院与通识教育中心讲学。中原大学人文与教育学院追求天、人、物、我和谐的“全人教育”,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强调“创新性、整合性、国际性、多样性”,学院所在的大楼按“身”、“心”、“灵”三幢设计,命名为“全人村”,下设通识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学系(所)、宗教研究所、教育研究所等三系两所两中心。在该院秘书带领下,笔者参观了全院,对特殊教育学系的早疗中心、听觉口语中心和外语文学系的口译训练室尤其印象深刻。早疗中心对9—24个月的婴儿进行免费测试,通过单透光玻璃监测并研究玩具室内的母婴,及早发现婴儿潜在的残疾和智障,提出一对一的早期纠正和治疗方案。听觉口语中心由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提供赞助,通过助听器加一对一的免费口语训练,使听损儿童从小就能够听话与说话,目标是:二十年后,台湾没有不会讲话的听损儿。口译训练室里,同步翻译教师讲课,以实现真正的双语教学。通识教育中心承担全校艺术教学,专职教师就有十七名,加上客聘教授,每学期开出一百多门艺术课程。

同在中坜的台湾中央大学,校园环境明显优于中原大学。该校没有艺术学院,文学院下也没有艺术系,艺术学研究所教师8人,面向全校开设中外艺术史通识课程并招收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全校本科生必须修满8门通识艺术课学分,才能拿到学程证书。艺术学研究所办有年刊,名《艺术学研究》。

台湾文化大学坐落在阳明山上,一排排大屋顶建筑掩映于绿树丛中,校园内各条道路题名,如大成路、大贤路、大德路、大慈路等,无不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学院独占一楼、一馆,教师百余人,下设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国剧、国乐六系兼六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招收本科生和前四个方向的硕士生,培养方向表演实践,没有综合性的艺术学研究机制。

通识教育篇(9)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20-02

一 通识教育的含义

近年来,通识教育计划在我国许多高校得以实施,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南大的匡亚明学院以及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均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狭义上,“通”指通达、贯通,“识”指见闻、见识。所谓通识即融会贯通的知识。广义上,李曼丽博士指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广泛、非专业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并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新公民。通识教育强调培养人们既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又应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有所了解。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感和健康丰富而独特的个性,让人们得到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二 对通识教育的主要认识

1.正确处理好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的矛盾

著名学者王义遒指出:“高等教育”的“博通”与“专精”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指“通才”和“专才”。一般意义上说:“通才”就全面素质培养而言,要求培养具有博学、全面、具备稳定社会价值、有健全人格魅力的人才;“专才”指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专深”型人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虽然出发点不同,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前者是一种理念和思想,而后者是教育全体的一个侧面,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它们分属于教育的不同层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专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更为突出,自然“通才”目标就变得遥远且模糊,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人才面临着重要挑战。在高校主张通识教育,在理论中探索彼此间的分歧,从大学教育的整体性出发,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为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奠定了基础。

2.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

中山大学陈春声校长强调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该教育方式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养料是多样化的,它主要来自于社会知识的林林总总,因此通识教育是非功能性的一种教育,孕育出的是真正的“人”而非“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识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内容进行的健全人性养成的根基式教育。

3.开展通识教育的进步作用

第一,探究基本知识范畴,全面提升思维能力。大学生要做到博学多识,一方面要大量涉猎各个学科领域和知识范畴,博古通今,探究各学科领域和知识范畴的各个层面,获得真理,了解各自体现的价值。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意识到人类知识是无止境的,他们所认识的事物只是冰山一角,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探索与发现,通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信心。

第二,认识自己的社会存在价值。每一个社会都是历史的存在,学生需要了解当代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在多元化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对生活的认识,用他们的积极思维来感应现今社会,学会尊重社会和生活,积极开拓自己的眼界,在学习和工作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三 通识教育的实际意义

1.发挥人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是直接面对人的。有人认为教育的本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如果说人文教育侧重于发现人的价值,那么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发挥人的潜能。人的潜能极其丰富而又有待开发。每个人都像是一座潜力丰富的矿藏,但即使是成就卓著的伟人,也只在自己身上开发了极小的部分。这种潜能往往蕴涵于深处而且千差万别,通过博学、会通和激发、诱导,才能开发出来。这才是教育的奥秘所在。

长期以来,大学里“专业对口”或“职业教育”的狭隘观点使专业、课程设置过分追求“实用性”或“时尚性”,学生入学后往往固定在单一的专业方向,囿于专业知识导致视阈狭窄,束缚了学生的潜能与个性的发展。通识教育则是通过“拓宽基础沟通文理”,使学生扩展视野开阔思路并且得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陶冶,便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专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就业上更加灵活,在求职上更具有竞争力。培育和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在较为宽实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

2.为落实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保证

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识教育强调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共同的文化教育,以提供学生整合的知识与眼光。它不仅重视人类社会多种领域知识的传授,而且强调学生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它使学生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具有认识不同学科和文化相关之处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观全局的能力;它为个体一生中的多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多种文化的广泛选择,使学生了解自身与社会、自身与自然界相互间的种种关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只有实行了通识教育,才能真正地实现文化素质教育。

四 对通识教育的合理化建议

1.调整目标,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强调了“基础”、“素养”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度”,反映了现代教育的价值指向。其培养体系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让每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各种知识做到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激发广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意识,努力营造一种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2.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构建大学通识教育新模式

首先要打破现行制度对通识教育实施的瓶颈,建立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合理设置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构建良好的通识教育体系。相关部门要从制度、配套措施入手对通识教育进行细化,把理念落实到教学、考核、管理等具体的工作中,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和创新。接着要打开通识教育的接收通道,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思维和通识意识,改变以往在实践上的单一模式和轻实质重形式的授课方式,借鉴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经验,结合国情才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新模式。

3.彻底取消功利性的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乐趣,为了考高分而应付考试,学习本身存在的诸多弊端会使学生迷失自我。通过通识教育,使学生不断地发现自我、相信自我、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激发学习的原动力并释放人体最大的学习能量。

总之,通识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整体优化模式,它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学习者在接受完整、全面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能力的启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允.关于高校开展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思考[J].沧桑,2008(5)

通识教育篇(10)

二人本主义教育

在这种观点的支撑下,教育者相信,人将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主体性。通过教育,人就可以充分发掘自身潜力,不断完善自我。台湾学者黄俊杰就将通识教育概括为“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解放的教育。”[3]而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陈晓慧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通识教育的存在不只是训练学生从事生产与传递,更要重视学生对生命意义反省的能力;要建立学生的自信,给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于实现自己的梦想……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懂得找寻资源来协助自己解决问题……则学生更有机会成为学习的主体。”[4]学生的主体性是该观点所要强调的,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就成为了辅角色。但是也不能说教师就无用武之地,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能量,帮助其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但这种观点看重的是学生个人的发展。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如何体现?过于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是否会使我国历来看重的集体主义受到破坏?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是否是对人性的过于乐观?众所周知,人类与生俱来的惰性,与生而具有的自我发展的能力正如一鸟双翼,仅仅看其一面是有失偏颇的。

三多元教育

有的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种类的教育,而是一种多元教育。香港学者何秀煌就持有该观点。他认为,“实际上,通识教育并没有什么实质或本质可以加以界定。我们应该把它视为(或发展成为)一个结构谨慎、执行灵活的多元教育系统。”[5]这是一种强调教育的灵活性以及针对性的观点。在这样的教育系统中,不同特点的学生都应该能够得到适于自身的教育和发展。而教育者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进而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目的。可以看出,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看重的并不是通识教育是什么,而是通过通识教育,我们要得到什么。但是,这些学者对于通识教育的定义往往很笼统,如上文何秀煌所述,仅仅说明了通识教育应该是一种多元教育,但是这种教育究竟要有怎样的结构,执行过程又该如何保证,这才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能力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提供深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取向和方法,提供必要的学术规范,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这是学者周根宝对通识教育的总结。此种观点的落脚点是“能力”二字,强调学生应该具有综合的学科背景,掌握一定的方法,最终能够解决问题———也就是一般能力。从这个角度看来,这一观点最为接近我国的素质教育。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不断获取知识,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然而,完全忽视知识内容的传授是不是真的对学生有利呢?另外,要为学生提供多少跨学科知识?多多益善就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吗?丰富的文化背景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是有利的,但是过于丰富是不是会造成学生对于学问浅尝辄止的态度,使得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样样通,样样松”呢?

五人格培养教育

这种观点的代表是著名教授鲁洁。她认为,所谓通识教育,“通”就是要求学能通达不同领域之识,要使学生兼通于“何以为生”、“以何为生”两个领域,这样才能形成完整、完美的人格;而通识教育之“识”,它不仅限义于“知识”之识,除了理性知识以外,还包括人的感情、意志等在内,它不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还要着力于全面人格的培养[7]。鲁洁教授将健全人格囊括在了通识教育的内涵之中,通识教育首先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人。这一观点,不仅仅是将通识教育看成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将它看作塑造人格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将真正成为灵魂的工程师,学生不仅仅获得知识,更完善了人格。这一思想是将心理学的观点纳入到教育理论之中来,但是在大学教育中才进行人格塑造似乎太晚,大学生的人格结构已经稳定、成熟。即使,教育者能够明确我们要塑造怎样的优秀人格,但是如何改变学生稳定的人格结构呢?仅仅通过教育的手段是不够的,心理学家们如是说。

六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依然是一个起源于国外的概念,在我国并不常被提及。将通识教育与公民教育联系起来,主要是二者都强调了对于共同文化的教育。学者陈秀平、刘拓就认为,“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文化教育,即在学生整个教育中首先关注他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教育。”[8]很显然,这种观点突出了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他将有能力承担起作为国家公民的责任与义务。而教师则需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灌输成为合格公民的思想,以期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公民教育的确是我国的教育系统中薄弱的一环,但是这种教育应该贯穿受教育者一生的发展历程,而不是进入大学之后的特殊的社会化教育。这样不仅不能达到进行公民教育的目的,更会模糊大学阶段通识教育的目的。我们在大学阶段进行的通识教育,最终是要培养出优秀的高级人才,而不仅仅是一名普通公民。

七分类定义教育

有学者按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分别给通识教育下了定义。例如李曼丽等就将通识教育表述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有志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9]这种观点的侧重点依然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教育者应把握好通识教育的地位,使其确实促进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这种论述方式使通识教育涵义的涵盖面很宽广,目前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所带来的弊端似乎都能从这种定义方式的通识教育中找到改进的方法,但过于宽泛就使得概念变得模糊。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众多学者对通识教育的界定各不相同,但大多都将通识教育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划分为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这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德的学生,通过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出,则主要是针对大学教育越来越趋向专业化以及功利化,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诸如学生知识面狭窄,独立性不强,竞争力不高等。但是,通识教育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它本身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1.对通识教育的涵义界定混乱不清,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通过上文的梳理可见一斑。这样的状况很容易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歧,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推行。理论的混乱必然使得实践者无所适从,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反而引出更多矛盾与问题难以解决。

上一篇: 内部个人简历 下一篇: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