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7:08

狼文化论文

篇(1)

1.引言――文化碰撞中的狼

纵观华为国际化道路20余年,其在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改革均取得卓越成效。作为在国际竞争中决定赢家的关键――领导力,华为跨文化团队塑造了的狼性领导力是否能够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带来借鉴经验?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及探讨。

2.跨文化情境下的华为狼性领导力

领导力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1]。华为在狼性企业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全球化经营战略部署,国际市场已经成为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华为员海外员工本地化比例为72%[2]。在华为渲染的狼性文化下,其跨文化领导力用全球战略眼光运营企业、组织全球供应链、生产、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外,更强调在面对文化碰撞时,能够整合不同的文化并使其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能力。华为的狼性领导力可以作为华为全球领导力中的一部分,帮助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中顺利发展,提升企业绩效。

3.华为跨文化团队狼性领导力模型构建

华为跨文化团队的狼性领导力的理论模型需要得到提炼,这有助于华为跨文化团队统一企业价值观,同时也对人员任职考核以及领导力开发培训也有很大帮助。以下为本模型的设计思路以及模型的分析内容。

3.1理论模型的设计思路以及模型提出

首先,华为跨文化团队的领导力模型离不开狼性文化,因此称其跨文化领导力为狼性领导力,它决定了华为领导者的行为习惯以及工作态度。另外,由于需要在国际化市场站稳脚步,华为逐渐赋予狼性文化新的内涵――顺应企业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商业领导力要素。最后,在跨文化情境下的领导力必然少不了“跨文化”这一新特征。因此,本模型的设计从三方面内容(文献解读华为狼性文化的本质内涵、总结概括国际知名企业的成功领导力模型涵盖要素、研究跨文化情境下所需要的领导力素质)出发,根据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提炼出各部分的深层次内涵。最后得出华为跨文化团队狼性领导力的理论模型(如图3.1所示)。

3.2模型的内容分析

3.2.1华为狼性情商――华为跨文化情境下狼性领导力的基本要素

在华为,狼性文化已经衍生成为华为人的狼性情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华为跨文化团队领导者的成功与否。华为的狼性情商,有三个要素:锲而不舍具备超强耐力、适应性强并具备创新精神;集体奋斗强调协作精神(超强耐力具体包括保持艰苦奋斗以及时刻具备危机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学习精神包括适应性强、学习力强、保持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包括集体奋斗精神、团队凝聚力以及团队责任感)(如表3.1所示)。任正非时刻强调“鲶鱼效应”刺激员工艰苦奋斗[2]、华为时刻强调不断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要求员工像狼一样对外部环境有很高的适应性,具备学习能力的同时并保持创新以及“岗位轮换”就等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集体奋斗的协作精神”在华为狼性文化中激发成员的奋斗精神。华为的营销团队有强大的支援部队,只要一线工作人员需要,马上就会有人为其做好后续工作,华为这种狼性团结,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3.2.2商业领导力的普遍要素――具备商业性质的领导力要素

纵观国际知名企业的领导力要素,无不包涵执行力、客户服务能力、团队发展能力以及战略规划能力这四个主要部分(具体涵盖要素如表3.2所示)。在众多领导力模型中,执行力往往都被作为一项单独的领导力要素,与其他要素共同构建成领导力模型。此外,战略规划能力能够为企业指明前进方向、构筑企业蓝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商业领导力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IBM、HP、戴尔等大型跨国公司都十分强调领导者的团队发展能力,其中包括对团队有影响力、凝聚力、引导力、尊重团队成员等部分。最后,在商业领导力普遍要素中,客户服务能力包括客户至上、关注以及理解并预知性地满足客户需求。应改变以往的一昧追求高投资回报、高利润等不良思维习惯,做到与客户共赢。

华为近年来逐渐淡化“狼性”标签,转而投向学习成功企业的管理方式以及技巧。随着一系列“西化”步伐,华为领导力中也逐步融入了普遍商业领导力具备的要素,在华为跨文化团队领导力中,更是需要这类元素,以适应国际战略发展。

3.2.3基于跨文化情境下的领导力要素――体现跨文化特质的跨文化团队领导力要素

跨文化团队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工作风格的员工汇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作的队伍[3]。在具备“团队基础特征”的同时,其“跨文化特征”也十分突出,跨文化工作团队除了常出现一般意义团队出现的问题外,其内部成员的沟通问题、成员文化融合问题以及成员内部价值观统一问题等都将决定跨文化团队的工作成效、工作效率以及员工满意度。

跨文化情境下的沟通能力是全球企业领导者需具备的必不可少的技能[4]。面对文化差异,华为跨文化团队领导者应能够熟练处理跨文化沟通问题,理解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团队中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跨文化的融合能力能有助于领导者有效融合文化差异以及企业要素,创造一种属于企业内部特有的文化,真正营造成一种属于企业内部的统一的文化氛围。最后,领导者的全球视觉也是狼性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敏锐地预见到即将饱和的国内电信市场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任正非把企业发展战略蓝图扩大到全球范围中。在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从硬件角度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同时,华为学习国外知名企业的经验,从管理体制、供应链、生产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实现华为的国际化体系,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正是这种预知性的全球战略视觉灌溉华为保持蓬勃生命力[3]。

因此,跨文化沟通能力、文化融合能力以及全球视觉作为体现跨文化团队跨文化特质的要素,是领导力模型中必不可少的,具体内涵如图3.3所示。

从模型中可以看到,华为狼性领导力的三个部分是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共同组成华为跨文化团队狼性领导力的核心环,各个部分又包含着其内在要素。华为狼性情商作为领导者被后天培养的有华为印记的部分,是华为跨文化情境下狼性领导力的基本要素;商业领导力作为华为企业新时期需要学习以及发展创新的部分,是体现商业领导力的最主要因素;跨文化领导力是华为跨文化团队领导者在跨文化情境下所需要的具备跨文化性质的领导力要素,是融合不同文化,解决文化碰撞所必须的领导力要素。因此,华为跨文化团队狼性领导力模型是一个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既有华为DNA,有新时期企业新血液,又有面对跨文化情境的“跨文化特色”。

4.讨论与展望

本模型可为在跨文化情境下工作的华为工作者的领导力培养提供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型,细化在跨文化情境下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要素,并为华为的领导力开发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学习知名成功企业经验的同时保持永不停歇的创新,并保持全球视觉发展全球领导力。而且,理论模型能够帮助华为的全球经理人用全球视觉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跨文化情境,做一个合格的全球领导人。最后,本模型尚且处于理论阶段,其实际意义以及作用仍需要更多的后续实践的论证。因而本模型中所总结概括的华为跨文化领导力要素仍需不断完善整合,以达到符合实际情况、最终适用于华为甚至其他企业的领导力开发以及培训中。(作者单位:1.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广东商业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美),领导力(第四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篇(2)

 

一、传统狼的消极形象与品质

狼,自然界的一种常见动物,客观地说,狼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同时有的民族甚至有狼图腾、狼崇拜。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狼既然在进化过程中得以繁衍存在至今,是符合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平心而论,狼应该是自然界的强者、胜利者;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难以解释的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却获得并具有“消极与负面”的形象与品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狼的解释为:“哺乳动物人文历史论文,形状和狗相似,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性残忍而贪婪,吃兔、鹿等,也伤害人畜,对畜牧业有害。毛皮可以制衣褥等。”从这个解释来看,是比较客观的、公正的,但是其中的“性残忍而贪婪”却显示出极强的文化评判色彩,对“狼性”给予了负面的注解。

根据“百度百科”的统计,包含“狼”的成语共有100多个。兹列举数例:(一)狼在第一个字,如: 狼子野心、狼狈不堪、狼狈为奸、狼奔豕突、狼嚎鬼叫、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烟四起、(二)狼在第二个字,如:豺狼成性、豺狼当道、豺狼野心、除狼得虎、虎狼之势、拒狼进虎、如狼似虎、引狼入室(三)狼在第三个字,如:杯盘狼籍、狗肺狼心、狗行狼心、鬼哭狼嚎、虎穴狼巢、前怕狼,后怕虎、声名狼藉(四)狼在第四个字,如:官虎吏狼、使羊将狼、引虎拒狼、拒虎进狼从以上的例子,可以得出结论,在汉语中人文历史论文,狼的构词能力极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与狼有关的成语几乎都是负面,消极的,例如:贪婪、凶残、狡猾等等论文网。二 反传统的“狼歌”(一)坚定的《北方的狼》这首“狼歌”,作词与作曲是齐秦。歌词如下: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我只有咬著冷冷的牙/报以二声长啸/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歌词很简单,内容也很少,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北方的狼的恶劣的生活环境:无垠的旷野、凄厉的北风与漫漫的黄沙。但是此歌的狼虽然生存的环境很糟,但是此狼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与执着的理想,那就是要找到传说美丽的草原。我们可以说,这匹是有信仰、有毅力、脚踏实地去实现梦想的狼。(二)疯狂的《狼爱上羊》这首歌的作词与作曲是汤潮。歌词如下:

北风呼呼地刮/雪花飘飘洒洒/突然传来了一声枪响/这匹狼它受了重伤 /但它侥幸逃脱了/救它的是一只羊/从此它们约定三生/互诉着衷肠/狼说亲爱的/谢谢你为我疗伤/不管未来有多少的风雨/我都为你扛/羊说不要客气/谁让我爱上了你/在你身边有多么的危险/我都会陪着你/就这样/它们快乐地流浪/就这样 它们为爱歌唱/狼爱上羊啊 爱得疯狂/谁让它们真爱了一场/狼爱上羊啊 并不荒唐/它们说有爱就有方向/狼爱上羊啊 爱得疯狂/它们穿破世俗的城墙/狼爱上羊啊 爱得疯狂/它们相互搀扶去远方

我们从小学课本中就学到了“亡羊补牢”的成语,《狼与小羊》的故事。实际上,按照传统的理解,狼与羊是恶与善的化身,是天生敌人,是水火不能同炉的。而后现代反传统的语境中,狼羊的互相对峙的状态得到了调和,可以更进一步地说他们的关系发生了逆转:弱者的羊不但挽救了强者狼的性命,而且他们相恋,爱得疯狂人文历史论文,发誓要打破世俗人城墙,实际上也就是打破了传统的狼与羊二者之间的对立关系。

(三)偶像丈夫--灰太狼随着《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热播,后来出现了《嫁人要嫁灰太狼》这首歌。作词是李继宏作曲是雅锋。这首歌的歌词更进一步颠覆了传统的理念,灰太狼如今变成了姑娘嫁人的首选对象。原因是:“为了他心爱的姑娘 灰头土脸在奔忙; 从不把那私房钱藏/虽然我饥肠响如鼓,抓到羊亲爱你先尝;他会把你放心上,为你摘星捧月亮 用爱陪伴你共飞翔,对你的爱永远珍藏;今生为你最痴狂 无怨无悔陪在你身旁;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心爱的老婆想吃羊;吃苦受累又何妨 因为我是你的灰太狼;老婆我身体最棒 所有家务我一人扛;我为你开心漂亮 钱花光了可以再抓羊。”

在此歌词,充分体现了灰太狼的模范丈夫形象,展现出为了自己的爱人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赴汤蹈火的气概。如果挖掘深层的意义,歌词打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此歌中灰太狼是边缘,是绕着其夫人这个“中心”转的陀螺,而不是发号施令的“统治者”。

三、反传统的当代语境反传统“狼歌”的出现,究其原因是由于有滋养它们的土壤,即反传统的当代语境。我们如今处在一个反传统的后现代的语境中,许许多多的传统的二元对立的观念都得到了重新的思考与审视。

狼在传统文化的消极、负面的形象与品质,经过了反传统的当代语境的洗礼,使我们认识到北方狼虽处在恶劣的环境,但它有坚韧与执着的信念与理想,它具有为实现梦想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与意志。使人们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地认识了狼性论文网。狼与羊人文历史论文,善与恶的代表,典型的传统二元对立,在现代语境中,狼与羊的品质得到了调和,也就出现了狼与羊的突破世俗城墙的恋情;在此种反传统的当代社会,狼的品质与性格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灰太狼才名正言顺地成为模范丈夫。

提到反传统的语境与理念,我们当然应该提一下反传统的哲学大师们,是他们大胆的创新与勇敢的开拓进取,才打破与颠覆了传统的二元对立,也就是,一方压抑统治另一方;一方主导,一方从属;一方是主人,另一方是仆人;从而形成了承认他者他性(otherness), 多元和谐并存的现代语境。德国哲学大师—海德格尔,他把他之前的所有哲学都归结为在者(beings)的哲学,也就是形而上学,他追溯了哲学的起源、发展至今的历史,反思了整个哲学史,提出自己独树一帜的“在”(being)哲学,对以前所有哲学思想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法国哲学大家—德里达也对他之前的所有哲学进行了解构。德里达提出著名的“延异论”, (la différance)即时间方面的延人文历史论文,与空间方面的异。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本质在于“差异”,语言符号有两部分组成,即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能指就是语言符号本身;所指就是语符所含的意义(meaning)。而人们探究语言符号的“所指”时,会用一个“能指”替换另一个“能指”,其结果是一个无穷的“意指链”(the chain of sinification),根本无“所指”的意义。延异理论这样就解构所有的在场哲学,动摇了结构主义的基础。所指是永远的不在场;文字意义的“播撒”是必然的,这就导致了所有书写都没有终极的意义与解读,宣告文本的不完整性,这里就显现出了德氏理论与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所提出的文本与文本间的“互文性”不谋而合。由此而论,在场的所有哲学都被颠覆了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宋永培,端朩黎明编.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

3.Martin Heidegger, Beingand Time, Trans. John Macquarrie andEdward Robinson, London: SCM Press Ltd, 1962.

篇(3)

 

一、引言

儿童动画电影(动画片)是一门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影像等多种多样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的综合性艺术。在儿童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动画电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画片是儿童个体性格和社会意识建构和塑造的重要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资源。在动画片视像的牵引下,儿童逐渐融入社会完成健全人格的塑造。儿童相对缺乏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动画片的直接感性与孩子们的视觉快乐和认同感轻而易举的一拍即合。特别是在当下这个社会,生活节奏与日俱快,独生子女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孩子们在家庭和社区这些生活空间中缺乏情感交流的途径和对象。动画片则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这方面的需求,看动画片、读动画书、穿卡通衣服、吃卡通食品,已经成为现代儿童生活的真实写照。动画片作为儿童事实上的“看护人”伴随着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

二、中国儿童动画的历史、现状与《喜洋洋与灰太狼》

回看中国儿童动画的发展史,中国的儿童动画有着辉煌的经历。在世界动画界颇负声望的“中国学派”的学术影响至今还留有回响。中国动画的开山者万氏兄弟1941年创作了有声动画片《铁扇公主》获得了空前的艺术成就。在世界动画史上是可以与《白雪公主》、《小人国》、《木偶奇遇记》相媲美的第四部动画长片。在当时,可以说中国的动画艺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亚洲更是独占鳌头。50、60年代中国老一代动画人创作了《猪八戒吃西瓜》、《骄傲的将军》、《牧笛》、《神笔》、《孔雀公主》等一大批优秀的动画片,这些都是动画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出色作品。70、80年代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动画片如:《三个和尚》、《鹬蚌相争》、《雪孩子》、《黑猫警长》等都是蜚声中外、屡次获奖。回首60年中国中国儿童动画史上被频繁提及的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几乎都是出自老一辈“动画人”之手。中国动画在时代的更迭面前无动于衷霍夫斯泰德,几近停滞。

80年代初,以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为节点。国外动画的“潘多拉盒子”从此打开。日本的《机器猫》、《名侦探柯南》、《聪明的一休》、《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等,美国的《狮子王》、《玩具总动员》、《小鸡快跑》、《怪物史莱克》、《冰河世纪》等,在中国被迅速接受和认可。这些外国动画成为了中国孩子亲密无间的伙伴,一代代的中国儿童在猫和老鼠的争斗中与奥特曼共同成长。仔细想来,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反讽吗?在当下的儿童视听领域已经被日美外来的动画视觉“殖民”了。在世界动画快速发展的境况下,中国动画却逐渐沉默和缺席了。

《喜洋洋与灰太狼》的热播改变了中国动画失语和缺席的尴尬处境,令国人为之一振。据统计《喜洋洋与灰太狼》在各地的收视率达10%以上,无疑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创造出了国产动画前所未有的价值。这部动画片的成功除了商业运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深层的文化价值。充分挖掘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立自存的有机体,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存在绝对的价值标准。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结构和特点。儿童动画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一国的儿童动画只有很好地传递本土的文化理念才能取得成功。《喜洋洋与灰太狼》正是在中国的文化环境内合理定位,恰切的符合中国的文化特质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此,我们可以借助霍夫斯泰德的五种文化价值观维度理论来分析,并管窥中国的文化特征。

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于1980年发表论文提出了四种文化价值观维度理论。他认为文化差异和一国的文化特质可以用四个文化维度来进行描述和比较,分别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权力差距维度,不确定性规避维度,阳性主义/阴性主义维度。十年后,霍夫斯泰德又归纳出了文化价值观的第五个维度:长期观/短期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他的文化维度理论。本文主要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和阳性主义/阴性主义维度两个方面试分析之。

三、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维度理论视角下的《喜洋洋与灰太狼》

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纬度中,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的,张扬独立性。集体主义则非常强调集体的概念。家族、整体、集体大于个人。在这个理论纬度中霍夫斯泰德,中国属于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喜洋洋与灰太狼》对集体主义的阐释体现在:狼族、羊族对家族伦理的重视和在灰太狼身上体现的集体无意识——阿Q精神这两个方面。

1、家族本位的狼族和羊族

与国外强调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的动漫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在《喜洋洋与灰太狼》中始终贯穿着家族的观念。开篇便说,狼族与羊族有着五百年的历史恩怨,灰太狼有着重振狼威的志向与责任。但是,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与他并肩作战的爱妻红太狼哎呦祖先留给他的大批秘籍经书和超强武器。灰太狼的一举一动不仅仅代表灰太狼自己而是代表整个狼族。无奈的是狼族家世的曾经显赫和优良基因到灰太狼这里只剩下空无所依的野心、自大俄贪婪。

反观羊村,很多人把羊村的同学们看作没有父母的“孤儿”,其实不然,羊村的祖辈同样有着兴衰史。到了慢羊羊村长手上,有了一个非常智慧的无敌团队。羊村里羊儿们就是一个大家庭,他们都以这个大家庭的利益为重。面临着险恶的生存挑战,他们总能借助祖先一代代积累下来的经验与集体的努力逢凶化吉,在青青的草原上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2、阿Q 精神——集体无意识

几十年前,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中国人的人性。在当时的语境下阿Q精神可以说是人性弱点,起到了启蒙的作用。而在如今的时代,精神胜利法有了新的内涵,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对我们调节情绪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说阿Q 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俄集体无意识。在看《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时候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是因为它道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在灰太狼的身上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还会再回来的”这是每集灰太狼都必然会说的经典语录,“老婆,就差一点点了,都怪喜洋洋”也是灰太狼的口头禅。这些刻画出了一个永不妥协,寻求心理平衡的灰太狼。这种心理在羊儿们也很流行。慢羊羊的村长的“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分析……我也不知道”。就是异常聪明的喜洋洋在遇到无计可施的局面的时候经常“我想到了……办法就是……快逃”。

灰太狼平时英俊潇洒、机智多谋、一旦碰到喜洋洋就被击败的落花流水。在老婆面前尽力的报喜不报忧尽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和面子,爱被数落的时候也经常说“狼也是有尊严的”。

《喜洋洋与灰太狼》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在喜洋洋与灰太狼的身上闪现着我们中国人的人性特点。因此,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形象受广大儿童喜爱。

四、阳性/阴性主义维度理论视角下的《喜洋洋与灰太狼》

阳性主义/阴性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分析霍夫斯泰德,可以理解为这个社会的文化是与男性/女性气质相似或者有某种联系。在阳性主义文化中男性气质是社会的文化主导诸如:理性、外向、暴力、个人英雄主义等。而在阴性主义文化中,女性占据主导地位,在社会中弥漫着感性、母性、安静、内敛、平和等文化特质。在很大意义上,中国属于阴性主义文化的国家。《喜洋洋与灰太狼》中,“追求和谐的青青草原”“灰太狼与红太狼的中国式婚姻”两方面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阴性主义特征。

1、和谐的青青草原

《喜洋洋与灰太狼》是讲述着一个个发生在草原上狼和羊斗志斗勇的故事,每次的结果的都是狼的阴谋不会得逞各方相安无事。表面上充满斗争的动画剧充满诙谐和幽默,和谐的主题贯穿始终。

在草原的动物世界里,形象很多,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大观园。老虎“泰哥”虽然威猛且很强悍,但他更多的是以道德的原则维护着草原的安宁。大象“包包大人”是力量的代表,但他也是依据《草原法典》来维护草原的公平和正义。蟑螂和老鼠虽然渺小,但是集体的力量也是很巨大的势不可挡的。故事的主角狼和羊之间也并不是水火不容,蕉太狼和暖羊羊却是患难之交,灰太狼的儿子小灰狼在羊村里受到羊儿们的呵护。灰太狼继承了祖先的本性,与羊村有着世仇,虽然经常侵犯羊村,但是最终屡屡被喜洋洋打败。这正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夙愿。世界和谐共处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界观取向。

弱者有了智慧和勇气,强者有了责任和道义,羊儿们遇到危险和困难也终能化解和克服。青青的草原保持了平静详和。正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和而不同,贵和尚中”的思想。更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中国式的婚姻

《喜洋洋与灰太狼》里面灰太狼与红太狼的婚姻也是重要看点。平底锅可以说是孩子们印象最深的道具。在两人的婚姻中红太狼是主导的,掌握着主动权。灰太狼对红太狼是任劳任怨,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百般献媚。表面上红太狼野蛮刁钻、脾气暴躁,但是从心底却对灰太狼忠心耿耿,恩爱有加。身为狼霍夫斯泰德,自从嫁给灰太狼就再也没有尝到羊的味道,即使这样,也是偶尔发泄一下情绪,在关键的时刻还是对灰太狼不离不弃。灰太狼在外人面前非常强悍,而在红太狼面前却非常包容、心胸宽广。红太狼在外人面前温柔体贴,而在灰太郎面前心高气傲、飞扬跋扈。在吵吵闹闹中居家生活,灰太狼与红太狼的婚姻也越来越稳固。这是中国式婚姻的普遍特点。

平平淡淡、吵吵闹闹却能够相濡以沫厮守终生。情动于心却不溢于表,含蓄地表达感情。这些都是中国式的感情观和婚姻观。

五、结语

当孩子的灵性被国外动漫所掩盖的时候,土生土长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唤醒了国人对动漫的深深反思。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更受我们的孩子的欢迎,也更能教育和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

《喜洋洋与灰太狼》立足当前的社会生活,巧妙地运用中国文化的智慧制造出了富有中国式思维的动漫形象。也因此同国人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做出贡献。趁着时下国学升温和儒学复兴的东风,我们有责任让我们的孩子沐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

[2]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批评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向[M]//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篇(4)

【摘 要】电影《狼图腾》的价值绝不只是引发了一场关于狼是否为蒙古族图腾的广泛争议。首先,对这次争议本身还可以进行更加理性和深入的思考。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部关于狼的动物电影;从主题上看,这部影片包含了非常独特而深刻的草原生态文化。【关键词】狼图腾;蒙古族;狼;生态文化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92-02电影《狼图腾》主要讲述了知识青年陈阵和杨克一起下放到蒙古草原,前者与草原狼相遇,对狼产生兴趣并收养了一只狼,由此引发的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故事。电影改编自姜戎的同名小说,上映之初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与前几年小说引起的争议如出一辙,即关于狼是否为蒙古族图腾的问题。客观地说,这种争议触及到了电影表现的一些思想,但与此同时也遮蔽了更多更重要的内容。如今,那些争议已经尘埃落定,笔者想以一种更为理性和全面的眼光重温这部影片,以获得更多的艺术发现。一、关于狼是否为蒙古族图腾的思考电影《狼图腾》的上映首先激发了一些蒙古族文化人士的质疑,其中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反应很有代表性。面对小说和电影《狼图腾》言之凿凿地认为狼是蒙古族图腾的看法,他通过微博发表声明称:“狼从来不是蒙古人的图腾,蒙古所有文史中从未记载过狼为图腾!这是一汉族知青在草原只待三年,生生嫁祸蒙古人的伪文化!蒙古人最早信萨满后佛教。狼是蒙古人生存的天敌,狼并无团队精神,两窝狼死磕,狼贪婪、自私、冷酷、残忍,宣扬狼精神是反人类的法西斯思想。我们保留诉诸法律捍卫祖先和民族文化的权利。”一些资料表明,争议的双方在这一问题上不仅有观点,还有各自的论据。图腾的问题实在是一个事关民族文化的重大问题,这不是本文所能回答的。但笔者以为,民族的图腾也不是一个可以简单认定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郭雪波未免高估了一部电影或小说的影响力。电影和小说说到底都属于艺术的范畴,而艺术是允许虚构的,尽管这种虚构也要建立在事实的依据之上。换句话说,如果一部学术著作抛出这种观点,确实值得严肃对待,但对一部电影或小说的这种看法大可不必如临大敌。一部电影可能更多地会对一般的大众和非专业人士产生影响,但对那些专业的研究者而言,可能连一般的证据都算不上。对每一个想要深究图腾问题的人来说,没有必要对本影片作一种学术的考察。鉴于电影是一种艺术和商业结合体的事实,电影《狼图腾》之所以引起大众的关注并获得热卖,其实与影片在这一问题上的包装和炒作大有关系。影片的主创人员可能更多地把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当作一种商业营销的策略,而无意于作更多地思考。从表现的内容看,影片在这一问题上其实是缺乏说服力的,这一观点更多地来源于对蒙古族文化所知无多的汉族青年杨阵的一种切身感悟,而非严谨的研究。作为蒙古族传统文化化身的“阿爸”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对狼的敬畏,但也没有明言狼就是一种图腾。这样看来,片中那面几次在风中猎猎飘荡的狼旗其实含义不明,令人生疑。透过这次争议的表层探讨,可以发现一些更有价值的理论启示。首先是电影的虚构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电影的虚构和想象当然要有依据,但即便有了也不能任意地杜撰。当前的历史学界有一种观点,即认为传统有被“发明”的成分,但这种观点与对民族特别是他民族文化的任意虚构其实是两回事,不可同日而语。另外,反思这次争议的发生,其实与当前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认同现象相关。在全球化、现代性和多元民族主义等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民族文化认同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民族文化认同往往与民族文化的危机有关,表现为在文化压力影响下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坚守。上述郭雪波的言论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尽管不无过激的成分。在这种文化语境下,电影作品如涉及到对民族文化特别是他民族文化的表现,一定要慎之又慎。在没有充足的证据之前,不要妄下断言,避免对他民族文化作出误读甚至篡改。鉴于电影在今天所具有的较大影响力,这应该是一部严肃认真的影片所力图做到的。二、一部关于狼的电影从视觉效果而言,这部影片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对狼的表现,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导演让・雅克・阿诺本人就是因为擅长拍摄动物的电影而知名。据说这部影片从决定拍摄到成功上映差不多经历了十年时间,光是花在对狼的训练上就用了三年时间。纵观电影发展的历史,似乎还没有一部以狼为主角的影片,其原因就是狼恐怕是世界上最难驯服的动物,但这部影片做到了。当看到电影里一个个关于狼的镜头闪过,我们不得不佩服导演和主创人员的努力,不得不为电影的魅力所折服。影片中关于狼的镜头是最多的,说狼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一点都不为过。更为可贵的是,这些镜头基本上没有采用特效,给观众十分强烈的逼真感,让人大呼过瘾。说这是一部以狼为主角的影片,不仅仅因为它充分而逼真地再现了狼的“形”,更因为它深入地表现了狼的“神”。大多数人心中关于狼的印象就是其阴险、凶残和狡猾,除此之外好像找不到别的词汇。这部影片肯定将会更新很多人对这种动物的认识。除了以上特点,影片中阿爸还认为狼聪明、有组织能力、团结一致、听从狼王的指挥、特别善于忍耐,进而认为狼就是动物界的“战士”,影片中狼群对黄羊群、家羊群和军马群发起的几次进攻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些特点。另外,狼还报复心强、难于驯服甚至宁死不屈。大凡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尽管占据着荧幕的是动物的形象,其实归根到底也离不开对人的表现和思考,这从电影表现的目的、视角和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可以窥其端倪。我们看着动物的世界,同时反思人类自身。狼的身上所具有的那些精神,往往可以折射出我们人类的某些影子。当然这么说绝不是要把草原狼的精神和蒙古族文化作一种简单的对应,事实上笔者以为,草原狼身上所具有的那些优秀的精神更多地和蒙古族的文化精神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片中的阿爸认为狼作为“战士”的品质:聪明、有组织能力、团结一致、听从狼王的指挥、特别善于忍耐等。阿爸认为当年的成吉思汗从狼那里学会了如何打仗,尽管缺乏一种事实的证明,也是一种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的想象。除了和人类精神的相似性,草原狼身上所具有的某些优秀品质甚至是我们人类所缺乏的,让我们为之折服和汗颜,比如不可驯服的精神。片中的杨阵尽心尽力地饲养了一只草原狼,将之从小喂到大,甚至省下自己的口粮来喂养小狼,并以此作为生活的最大乐趣。但在一次和狼玩耍的时候,狼竟然不听杨阵的使唤,并且咬了他一口。杨阵刚开始勃然大怒,骂它是一只“恶狼”,但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夸它“是只真正的草原狼”。这个细节可谓意味深长,它让我们明白无法泯灭的野性和不可彻底被驯服恰恰是草原狼的特点,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正是我们人类所匮乏的精神,比如宁死不屈的精神。片中的场部主任带领一帮猎手来帮助草原人消灭草原狼,草原狼拼命地逃窜,于是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好戏。它们有的在逃命途中被猎枪打死,有的被逼上绝路,知道逃脱无望,或自己跳下悬崖,或钻到洞穴让岩石将自己掩埋,而那只顽强的狼王竟然被汽车追了整整三十八公里也不束手就擒,最后筋疲力尽、倒地而死,让围猎的人们无不为之惊呆。看到这些,不由让人感叹:狼确乎是被剿灭了,但它们的精神却没有被打败,这不就是伟大作家海明威笔下的“硬汉”精神吗?你可以打倒它,但就是打不败它。三、内蕴的草原生态文化虽说本片的主角是狼,但其主旨其实导向了对人类生态文化的思考。影片中人和狼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敌对之类的二元对立,而是一种近乎辩证的既敌对又依赖的关系。草原狼是草原人的天敌没错,所以人害怕狼,会在狼繁殖的季节掏狼窝,弄死一部分狼崽,以绝后患,但与此同时,人又依赖狼,比如偷取狼群捕获的食物维持生存,比如借助狼来杀死对草原破坏性更大的黄鼠和兔子。人和狼的关系可以说构成了一种生态的平衡关系,靠着这种关系,人和狼共同在草原上生活了几千年。一旦人打破这种平衡,遭到伤害的不仅是狼,还有人类自身,影片中狼群对家羊群和战马群发动的袭击就是这种后果的最好写照,给人带来了财产的破坏甚至生命的毁灭。对人与狼关系的考量和处理其实就是一种草原生态文化的体现。作家张承志曾说:“游牧社会的文化,是一个伟大的传统和文化。它曾经内里丰富无所不包。――它深藏着一种合理的社会结构,一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一些人的基本问题。”[1]斯如此言,要维持一种和谐的草原生态,关键在于草原人对自身地位和生存的深刻思考。表面上看,人是草原的主人,但人要在草原上生存下去,却不能时时以绝对的中心自居而忽略了其他生物的存在,不能忽略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草原。片中的阿爸说得好:“草原的命是大命,其他的命是小命,靠大命而活着。”草原是人和其他一切生物生存的家园,家园存在才有草原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对于家园而言,人类只不过是这片土地上的一种存在而已,不过是草原生态链的一环而已,这一环需要和其他各环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存在,否则只会给自身的存在带来莫大的威胁。片中的阿爸在安葬自己的儿子时将之曝尸于乱石的荒野之中,并且解释道:“草原人一辈子吃肉,杀死了很多生命。等他们死后,以这样的方式将他们的尸体还给草原。”这朴素的话语里包含着多么独特而深刻的思想!作为草原传统文化化身的阿爸深谙草原的这种生态关系,并以一种精神领袖的姿态指导着草原人的生活。时代在发展,草原人的生活也在变迁。阿爸的去世隐喻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某种断裂,在走向现代化的途中,蒙古族的文化将会走向何方?无论如何,作为民族文化基因的传统生态观念和思想应该被我们所珍视,为蒙古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参考文献:[1]张承志.草原[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416-417.作者简介:樊义红(1978-),男,汉族,湖北荆州人,河南省周口市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篇。

篇(5)

前段时间,有一本叫《狼图腾》的书十分风行,受到了很多文学爱好者的热捧,让大家一时热血沸腾。而在我看来,如果仅仅当作一部文学作品来看,我认为《狼图腾》并没有多少语言价值,表面看似充满激情,然则只是一种狂躁的虚热。而这本书真正的贡献,却是在于它带给我们精神内容上的思考。因为它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摆在了国民面前:我们中华民族是要狼性,还是羊性?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到底是在培育狼性,还是羊性?

“狼性”是华夏民族性中被压抑的自由精神的象征。《狼图腾》张扬了狼的原始生命强力,是现代民族精神复兴的号角。与之相反的“羊性”,则是民族精神被奴化的象征。狼和羊,这一对处于自然界“食物链”之两端的动物,从来就是作为人性二极性的隐喻。在现实世界中,它们又是作为社会对立阶层的隐喻。然而,现实中从来就不存在单方面的“羊性”或“狼性”。所谓“羊性”,总是与另一部分人的“狼性”并存的。“羊性”有多强,便可见另一方面的“狼性”有多强。“狼性论”者有意忽略“狼-羊”的共存关系,极力把“狼性”鼓吹为某种超级禀性,并将其想象为本民族失落以久的文化精神。“狼”文学则将萎靡、麻木的民间社会夸张为血性、荒蛮、弱肉强食的世界。这从另一角度表明,这两个世界是可以相互替换的。羊们披上狼皮也会高唱“北方的狼”,狼们批上羊皮也可宣称“我本善良”。但二者之间错位的存在,也正是当下中国文化“精神错乱”的表征。“狼性论”的第一原则,是“强者为王”的原则。自19世纪以来,中国作为一只大绵羊吃尽了狼的苦头。众多国人发出这样的呼吁:“起来!不愿做羊的人们!”。这不仅是对自由野性的呼唤,更是一个孱弱的种族在饱受屈辱之后的发出的呐喊。因此,尽管狼凶残,尽管狼荒蛮,可我们宁可做狼,不愿作羊。

然而,《狼图腾》一书却将狼性的作用过于夸大,否认了羊性的必要。狼和羊是一条不可分割的食物链,一个也缺失不得。只有狼性,社会将野蛮、残暴而凌乱,只有羊性,民族将只能任人宰割。因此,中国教育无论要狼性,还是要羊性都有失偏颇。我们应该辩证地看这个问题,我们要的不只是狼性或羊性,我们要二者的结合――人性。其实,人性是狼性和羊性的综合体,我们并不缺少狼性,也不少羊性,问题是,如果总是对上是羊,对下是狼,对外是羊,对内是狼,这种错位,将中国基层社会近乎于扭曲,使得中国教育走了许多弯路。不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而且已经在教育第一线取得了成效。

当然,我们拒绝作羊,但我们也不能异化为狼。异化为狼者,如曾经的中国某邻国,易走上宣扬野蛮、暴力的极端,我们要自强,但绝不要荒蛮。

(作者单位 重庆市渝北区第三实验小学)

篇(6)

整部作品悲怆恢弘,撞击人心。因为,在内在精神上,它贯通了草原古老神灵腾格里与千年草原大地的血脉,毕利格老人对草原的神圣的爱统领全书,乌力吉、巴图、陈阵、杨克、嘎斯迈、沙茨楞等人在政治灾难笼罩草原时睁大着识别善恶的眼睛。作品没有回避内蒙古草原在外来人口压力、极左政策胁迫下,面积一步步缩小、质地一步步恶化,日渐走向沙化、荒漠化、废墟化的严酷现实。全书关注的是大命与小命息息相关、互生互补的“天之道”,关注的是草原生命的天理:如果人之理顺应天之理,人必然蒙福;如果人之理与天之理一致,大自然馈赠给人的精神福分和物质财富就多得不可测度;但是,倘若“时政之理”逆于天之理又藐视人之理,时政之理被推为世间唯一真理时,草原的毁灭就在劫难逃了。毕利格老人说,因为狼会使旱獭、野兔、黄羊、羊、马等威胁草原存活的动物的数量与草原的承载量相协调,“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可是场领导包顺贵们却说,这可是个政治性问题啊,一定要为党和国家把狼彻底干净地消灭光,于是,把狼斩尽杀绝的运动开始了:传统围剿的办法、为草原大忌的放火方法,草原人前所未见的雷管、机关枪、卡车联合作战的方式等等,都肆无忌惮地踏入草原。陈阵说,新牧场的天鹅可不能杀、那些鸟蛋可不能给糟蹋了,领导包顺贵们却说,这可是政治性问题啊,“什么天鹅不天鹅的,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不把《天鹅湖》赶下台,《红色娘子军》能上台吗?”,于是所有飞的鸟被杀了,所有鸟的蛋被煮了。毕利格老人说千万不能开垦草原,因为土层非常薄,生命层非常脆弱,一开垦就必然沙化,但领导们说这可是政治性问题啊,这么广大的草原不开垦种地是多大的浪费,“要想给党和国家多创造财富,就一定要结束这种落后的原始游牧生活”。在这种违背草原生态逻辑的指挥棒下,乱挖乱垦的来了,大规模破坏草原的“兵团”来了,像榨干机一样,像硫磺火焰一样,几千年的草原被迅猛榨干、烧毁了,牧场变成了荒沙。陈阵说:“体制荒沙比草原荒沙更可怕,它才是草原沙尘暴的真正源头之一。”无疑地,这些描写既属实用层面,又使人痛切地思索着人类的生态问题。

当然,狼才是《狼图腾》这本书的精神主载体,狼的狡猾,狼的智慧,狼的生命强力,狼的团队精神,以及狼性,狼眼,狼嗥,狼烟,狼旗等等,才是全书的看点所在。对此我想,我们应该更多地用审美的、充满匪夷所思的想象力的眼光,而不是充满道德义愤的实用眼光来看待这部作品。狼固然凶残,但在文学的王国里,未必就不能构成一种复杂的审美意象;狼肯定吃人,但通过狼性未必就不能更深邃地揭示人性。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有时是需要分开的。在人类生活中狼是可诅咒的,在艺术世界里狼完全有可能成为观赏的对象,就看置于什么样的语境了。可虑的是,艺术一旦纳入严密的道德评判体系,自由的精神就可能遭到限制。我对小说中人与狼斗智斗勇的大量精彩片断很感兴趣,我看陈阵钻狼洞,掏狼崽,抚育小狼的经历,也大为感动。在我看来,《狼图腾》艺术震慑力很强、生命意蕴甚丰,它让人的灵魂震颤、让人的心智慢慢苏醒、让人看清“战天斗地”的本质、让人知道在基本的人性天理面前应当如何珍惜、如何拥有、如何警觉、如何拒绝、如何捍卫、如何爱、如何关怀。这样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委实太少了。

是的,《狼图腾》的主体部分是优秀的。但它的社会层面,生态层面,文化层面的描写是不平衡的,文化层面就有不少混乱,尤其是赘在后面的《理性探掘——关于狼图腾的讲座和对话》比较糟糕。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逆差?因为在主体部分作者隐藏于后,形象呈现于前,尽管作者念念不忘他的狼性伟大论,不时跳出来宣谕几句,但形象系统毕竟具有自洁能力,能包容多侧面的意义。等到作者以一个文化新大陆的发现者和宣扬者站出来大声讲话时,作者对文明史的偏执解读和他自己灵魂资源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理性探掘部分的理论实际上与主体形象部分的形象并不融洽,甚至可以说理性探掘部分有时恰好在消解主体部分的思想。

作者在理性探掘部分宣称,他找到了“中国病”的病根。他在探讨华夏农耕文明及其国民性时发现,“中国病”就是“羊”病,属于“家畜病”范畴;而草原民族及西方民族都因为富于“大游牧精神”,有“狼的精神”,故而能够高歌猛进。作者认为,中国农耕文明是羊文明,草原文明及西方文明是狼文明。他借人物之口说,要是没有狼,没有狼这个军师和教官,就没有成吉思汗和黄金家族。要是没有狼和狼文明,西方人也就不可能开拓出巨大的海外市场,更不可能有今天向宇宙太空的挑战。这结论真是简单得让人吃惊。那么什么是“大游牧精神”呢,据作者说,那必须是以狼性为基础、以残酷激烈的生存竞争为前提的一种精神。作者颇为惋惜地说,只要一踏进河谷平原,一踏进农田,从事农耕文明,那就糟了,“再凶悍的狼性也凶悍不起来啦”,只能变得“温柔敦厚”。作者恨不能从人类文明史上彻底勾销农耕文明这一段才解气。作者说,敦厚的华夏“文明羊”遇上了凶悍的西方“文明狼”,两种文明相撞,撞翻的当然是羊,所以古老的华夏道路必然要被西方道路打垮,最后打成了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来如此!原来一切都是狼这家伙惹的祸。全世界受够了帝国主义列强欺凌、侮辱和掠夺之苦的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原来一切因为自己属于羊性而不是狼性,因而活该。解决的办法也立刻就有了,照作者的意思,就是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牧场去,如果不能,回到“比阶级斗争更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去也行,因为只有在那儿的厮杀才能让狼性激发出来。作者还提供了具体的药方:“使千年来被农耕羊血稍稍冲淡了的狼性血液,恢复到原有的浓度比例”,“只有华夏民族在性格上的狼性羊性大致平衡,狼性略大于羊性,华夏中国就会疆域扩大,国富民强,繁荣昌盛”。好一个锦囊妙计啊!引述至此,事情已变得十分滑稽,沿着这个臆造的规律推衍下去,恐怕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反文化,反文明,甚至反人类了。有趣的是,作者却自感满足地说,他“总算理出头绪来了”。

实际上,与一般人的错误解释一样,作者把根本道理弄歪了。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农耕还是游牧,大炮、黑奴、殖民扩张、嗜血杀戮都是野蛮而不是文明,这样的行为给人类带来的都是退化而不可能是进化,即使戴上“狼性”的桂冠也一样。真正的文明应是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尊重所有生命的生存权,尊重所有民族的生活习惯,保护和珍惜生存环境,善待生命。《狼图腾》的主体部分实际上已经说明了这个道理,也就是说,使草原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既不是开疆拓土的血腥厮杀,也不是各种生命在草原上的嗜血竞争,而是草原人世世代代在顺从“大命”的和平生存中对草原的善待和与草原的和谐相处。实际上,正是那些貌似伟大的开疆拓土和貌似进化的残杀在真正地毁灭草原。

篇(7)

有一个人物很有意思,他是有着“销狼”之称的营销总监,给下属布置任务时霸气十足、无人不服;在开会时总是双眉紧锁,老板说话,他拿着笔记录着什么,适时应几句。一年后他拿了属于他的绩效奖,悄悄撤了。整个市场被轰轰烈烈的狼文化打过一剂强心针之后,在亢奋之余重新陷入疲乏状态。参加那场狼族仪式的“封疆大吏”,几多飘零,各奔前程,我还能记得他们的名字。

“狼文化”在很多职业培训机构那里,仍是一门常开的课程,很多创业公司甚至还不无夸张挂着狼族的画像和标语,以激励员工的斗志。我觉得我有必要把“狼文化”在公司中推行不下去的原因总结出来,尽管这个话题大家已有些烦腻了。

(一)狼文化是销售文化,而不是公司所有部门的文化。销售被视为公司最重要的部门,谁能给老板赚到钱,谁牛逼。一年完成多少销售任务,细化到每个季度、每个月、每个星期进行KPI。这决定了销售竞争的残酷性,大家争夺销冠,做的好就是狼,做的不好的末尾淘汰;但忽视了一个公司不只有销售一个部门,科研、生产、人事、财务、行政等也是公司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员工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他们的“慢性”,这与销售的激进形成了对抗,往往越是在岁数多的公司,这种冲突的张力会越大。

(二)狼文化是老板文化,而不是经理人文化。想要做成事,一定得对自己够狠,才能对抗人性中弱点,他们心中的“狼性”是善于组织队伍实现自己的目标,为此可以付出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勤奋。而职业经理人考虑的是,如何在专业领域内做的更专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老板要求必须按我的意志来干,你干不好,我请干得好的人来干。由此经理人屈迎老板的想法,背离自己的职业规律,这种离心离德积累到一定程度,一般是要走人的。自上而下奉行狼文化的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老板被圣人化了,一些有执行力、有头脑的人才出局了,留下的是被“驯服”的员工,相当的听话!

(三)狼文化是执行力文化,而非创新力文化。狼文化之所以盛行,其核心在于执行,听从头狼的指挥,统一思想(无思想更好)、统一行动,在狼性的团队中,讲究的是秩序和服从,没有任何借口、坚决执行,才是生存下来的唯一法则。那些试图跨越层级、或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进工作,要么被群起而攻之,要么被头狼灭掉。所以,在科层制的企业中,按照文件命令和程序流程办事,才最为稳妥和保险。在狼文化的公司,创新是一个伪命题,一切创新只有一个人的创新。这也是为什么只有中国人才讲狼文化,太带“民族性”了。

听从老板、追求市场份额、坚决执行,有什么不对吗?我也知道对!而一旦狼文化推演到极致,“狼”就露出了其野蛮的獠牙,落入“一言堂”、“浮夸风”、蔑视创新的旧毛病;渐渐也就成了所谓的“传统企业”。“传统企业”绝不是指非互联网行业,在互联网+的跨界打劫之下,行业的分野越来越模糊,贴上“传统”落后标签的唯一指标就是,奉行一套陈旧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方式,比如“狼文化”。

狼文化尤其不适合于互联网,或者说真正的互联网人内心是抵触狼文化的。要知道,产品和技术是慢功夫出细活,不可能量化。有时候一年的试错,可能在某一个星期得到集中解决;更无法不能想象,一个唯唯诺诺的研发团队能够做出一款优秀的产品。互联网不是把产品卖出去,而是拥有多少有效用户;不是广告打的越响,货物走的越顺;而是越有口碑越有市场,而口碑基于产品体验和扎实的技术。尤其是创新(哪怕是模仿式创新),更是公司生存的命根子,为营造创新的氛围,就需要民主的沟通和开放的讨论,甚至鼓励争论,包容异端;而在狼文化中,领导拍板定乾坤,休想有商量的余地。以头狼为中心的狼文化的导向是体制官僚化,民营企业对狼文化顶礼膜拜,实际上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篇(8)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25-01

十一年前作为一本四不像(自传体小说、生态报告文学、民族史、学术论文)的异类小说,《狼图腾》一经发表就已经引起热议争议的狂潮,而今随着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公映,又聚起新一波对原小说的逆袭,这种“狼文化”真的值得重新审视和探究了。做为同一原体的《狼图腾》从小说的文学样式转变为电影的艺术样式,最重要的是发生了作品主题,从文化的民族主义到人文的环保主义的重心转移和嬗变。

姜戎的小说最后一部分是《关于狼图腾的讲座与对话》作者借用小说主人公陈阵与杨克对话的口吻,洋洋洒洒四万余言大谈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兴衰演变,把中华民族的兴盛与衰败解释两种文化谁领。作者认为“中国病”就是“羊病”。而羊病来于农耕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闭锁生产方式,相反,狩猎、游牧、商业、航海、工业五种生产方式必须要“通过竞争交换搏杀才能生存发展”。书中列举了从中华文化始祖炎黄二帝、周朝三王到秦汉唐宋元明清,游牧民族每每战胜大汉民族的大量史实得出结论:辐原辽阔的中国疆域都是游牧精神占据上峰时期开拓和保卫下来的。进而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实质就是炎黄先祖的游牧精神和草原精神,其核心就是狼图腾精神”。作者认为,吸取历史发展的教训,现今的中国要想彻底扭转落后挨打的被动现状,就要与世界强国比肩而邻,唯一能支撑这个中国梦想的民族精神是要“保持狼一样不屈不挠,勤奋进取的性格和精神”。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国民族主主义主题了。上述内容是这部五十万字小说的第一主旨要义,显然,以小说的形式,以区区几万言的论述要想把这一博大艰深的历史主题阐清楚,对作者实在勉为其难,也难以胜任。因此,自小说发表以来质疑声连天不断,批驳之语连篇累牍,这从一个方面说明《狼图腾》小说主题立论有欠工稳,难以服众。

小说的第二主题是探讨人与自然,包括人与草原、家畜、野生动物,特别是天敌狼的依存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一部揭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关系的自然探索小说。作者在揭示不同生命形式互相依存的关系,使用了老牧民有关“大命小命”的说法:“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狼的存在可以控制食草动物黄羊、野马野驴、野兔,甚至可以抑制鼠类(狼也吃鼠)繁衍数量,如果没有了狼,草原会被食草动物啃光,“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蓄还能活吗?”作者姜戎在接受《张家口日报》记者采访中也说:“这个‘大命小命’的关系,连西方读者都觉得深刻,而蒙古人几百年前就有这种意识了。” “大命小命”的命题与西方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观念是完全贯通的,很容易被现代人理解和接受,从而引起中外各名族受众的共鸣。

电影《狼图腾》的导演让・雅克・阿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甩开了难以阐明,也难以厘清的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主要靠自足为主的农耕文化还是向外扩张的游牧文化的第一主题,转而把镜头视角集中在了世界范围共通共鸣的生态平衡的第二主题。这不是题旨广度的窄化,也不是题旨高度的降低,而是对小说思想枝干的芟荑与梳理。这种创意无异于作品主题表达的升华与再造,为了强化这一主题,电影将小说中陈阵豢养的小狼为了挣脱桎梏抗挣至死,改成最终被放归草原,这样温馨的结局是人类对其它动物最科学最正确的态度,是我们无可选择的行为选择。其实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狼图腾》都不惜笔墨描写了狼的习性、智慧与精神,正如该书《编者荐言》所总结:“狼是草原民族的兽祖,宗师,战神与楷模;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狼的智慧,顽强和尊严;狼对蒙古铁骑的训导和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游牧民族千百年来对于狼的至尊崇拜;蒙古民族古老神秘的天葬仪式……均使作者沉迷于其中,从而进行了30余年的研究与思考,写出了这部有关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的长篇小说。”电影尤以批判眼光描写了牧民掏狼窝,摔死小狼的残忍作法,让笔者一下子想到了“尊重生命,敬畏无敌”的主题立意。因为,无论何种形式的生命,其原本的意义应该是平等,每种生命形式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不管是存在于生命链的低端还是高端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即使我们人类自命为生命的顶端的尊位,人类也没有理由无视其他形式生命的存在,更不能为了满足人类无休止的贪婪,随意剥夺其它形式生命存在的权利。当人类毫无节制的灭绝动物、昆虫、植物的同时,离人类自身的灭绝也会不远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狼图腾》显示的思想内容比原小说更加清晰、宏阔、深邃,大大提高了艺术作品的时空穿透力。不信,待这部影片竞争奥斯卡金像奖时就会得到充分的证明。

参考文献:

篇(9)

从叙事语言的角度来看,原著中充满了思考和议论性的话语,而电影《狼图腾》把狼作为了真正的主角,消除了原著中的理性探讨部分,没有加入过多的旁白,主题通过感性叙事表达了出来。

每章开头的导语,如“‘犬戎族’自称祖先为二白犬,当是以犬为图腾。――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1]3,既是对这一章富有哲理的高度概括,也是引导一章展开的话语。原著中随处可见的议论性话语有些是作者自己的思考和议论,脱离了故事叙述主体,以外在于故事的角度来冷静叙述:“说到底,筑城护边,屯垦戍边,都不如游牧戍边,草原民族的剽悍勇猛就是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年复一年地练出来的。”[1]107小说的语言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在小说的结尾,几万字的“理性探掘”不啻为对小说文体创新突破的一种新的尝试,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补充论证了小说的主题,探讨了游牧和农耕文化的差异性,虽然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小说的可读性,但其主题却通过这样一种全新的方式得以直白地表露出来。原著中除了以上三种直白的议论性说理以外,还不断借人物之口来表达作者的深度思考,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充当了这种代言人的角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脸谱化的人物,如毕力格老人的说教使得他成为蒙古人朴素生态观和原始神的崇拜的化身,大大削弱了人物个性鲜明的性格。因此也有人认为,《狼图腾》原著与其说是一部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学术著作。

电影的改编在语言上变哲理化为感性的叙事,这是电影之于原著最大的改变之处。电影中没有设置更多的旁白,也没有过多的哲理性议论话语,甚至人物的语言也变得更符合生活的真实,而是通过场景和音乐画面等引导观众去思考。电影从叙事顺序上也作了调整,把作为时代背景的“文革”由回忆插叙变为了顺序讲述,按照叙事逻辑重新贯穿了起来,变为了一个有完整情节的故事。

二、人物形象的矛盾与复合的重构

电影中对人物的塑造往往超出了原著中对人物形象的建构,因为它已经是导演对小说的二次解读,对原著的理解把握的导演则成为电影人物形象的关键人。“小说与电影是两个不同的作品。电影要面对的不仅是小说读者,还有那些没有读过小说的观众。因此,我的职责是传递我对小说的理解和印象。我不仅要告诉观众小说讲了什么,还要告诉他们我为什么喜欢它。”[2]此外,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娱乐化的产品,因其受众的不同也会影响对原著人物形象的重构。在文学作品中,“主角和他的配角构成相互联系的行动元,通过他们一系列的行动推动了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束”[3],文本中陈阵作为主角,性格鲜明,但是不免流于刻板化,而配角杨克在陈阵养狼行动中彻底沦为一个模糊的面孔,更是成为陈阵发表观点的最好听众。小说《狼图腾》的作者姜戎本身是一位经济学学者,他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存在着一些不足,难免使主人公陷入一种单一性格形象的境地。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电影与原著也有明显的不同。小说着力塑造一个有着强权意识的英雄,而电影则让主人公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变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常人。

首先是陈阵的思想里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因为他始终处在两种文化中间的夹缝中,他来自汉民族,却非常崇拜游牧民族的文化,这让他的身份始终十分尴尬。一方面,他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的思考常常处于一种深沉的无力感状态中;另一方面,他对游牧民族的文化没有真正地领悟,仅仅只是好奇和喜爱。他崇拜狼性的强权意识,但由于自身的局限并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有狼性的人,他最终回到了都市生活中,虽然带着他的思考,但是仍然回到了他不断质疑的生活环境中去了,从都市中来,回到都市中去,虽然有时代大背景的因素,但实质上强权意识屈从了个人意志。电影中,陈阵放弃了对于这种文化冲突的深度思考,转而塑造了一个只关注狼的生存状态的普通青年,突出了陈阵养狼的过程,而删减了绝大部分对文化碰撞矛盾和痛苦的形象,完全顺应了观众对影片的期待,这样对主人公的形象进行了重构,使他一方面对这种文化的碰撞保留了一些简单的想法,另一方面更多地关注了生活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样一种复合的人物形象。

另外,小说中陈阵的生活每天就是放羊、养狼、读书的循环,情感生活的缺位在很多人看来,不但没有使人物形象高大起来,反而因为缺乏生活的真实而显得单调而乏味。电影中为他们分别加入了一段感情故事。陈阵和嘎斯迈的情感刻画得很细微,导演首先详细刻画了巴图之死,既是为他谱写了一曲赞歌,也是为陈阵和嘎斯迈的感情作了一个铺垫。他们的感情在一些细节里表现得很自然,刚开始有他们在雪地上嬉戏的场景,在巴图死后,陈阵还贴心地为她披上衣服,被狼咬伤以后得到的是嘎斯迈的埋怨和关心,他们情感的高潮出现在了嘎斯迈儿子受伤以后,陈阵为他找药的疯狂举动中。这些唯美情感细节的加入更加契合了受众的审美趣味,也使得主人公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形象。

三、主题表现中的强权与自由

原著与电影在主题上也处处体现了强权与自由的冲突。首先是建立在狼性宣扬上的民族主义与深沉广阔的人类意识和人道关怀。《狼图腾》在原著中讨论了很多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蒙古能够横扫欧亚大陆?进而讨论当今的中华文明是否是游牧民族为农耕的汉民族进行输血才得以延续下来的?这些问题无一不是在宣扬狼性,强调民族主义。作者认为,蒙古草原狼如精灵一般完美,它们捕猎时的高超战术,对有利条件的巧妙利用,它们身边体现出来的视死如归和顽强的精神,它们的团结和自我牺牲精神都是无与伦比的,都是值得人类学习的。小说主题讨论的仍然是狼性宣扬的强权,对民族性问题的探讨,或者更深层面上说探讨的是民族复兴可能的途径。电影则处处体现了环境保护的元素,在采访中导演说到“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这种(不同种族间的)争议,外来者和当地人总会有类似的冲突发生……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虽然常有争议,但是并不意味着有优劣之分……人口膨胀,生态的失衡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我们必须保持适当的平衡,否则这将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我从小说改编成电影,小说中的主要信息就传递到了电影里”。宣扬了一种生态平衡的理念,这是一种更为广阔的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狼作为生态链中的一环,对草原千百年来的延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以毕力格老人为代表的传统草原人朴素生态主义的观念。这种朴素生态主义观源于他们对生态环境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认识,而只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识到,狼群数量的维护对草原兔子、老鼠、黄羊数量的控制,让草原得以保存下来,从而形成的对狼,对“腾格里”,即自然的敬意。

其次是小说中浓厚的法西斯主色彩与反殖民主义的冲突。陈阵把狼身上流露出来的动物性当作神性来崇拜,本身就缺乏深度的思考,什么是爱,什么是追求,什么是文化的冲撞,他有矛盾的时候,但大多时候却被狼身上的野性所遮蔽了。原著中不断地强化狼性代表的“输血论”,用先进民族来代替所谓的落后民族,不正是纳粹主义当时的借口吗,其实质是一种带有法西斯色彩的民族主义。导演让雅克?阿诺年轻时作为军旅摄影师参军到喀麦隆工作,这段经历使他“看到了和谐的现实,那里的人们以及他们的生活,我感到无限的快乐和自由,比我在巴黎时还要自由”,所以他在电影中极力反对法西斯色彩和殖民主义的狼性民族主题,并且消弭了其中的意识形态色彩。追求自由和爱成为他想着力凸显的另一主题,他对原著作了改编,最明显的就在于最后放走了小狼,让小狼重获自由,放逐了陈阵对小狼的狭隘的小爱,变为了小狼对自由追逐的大爱。

四、消解:人的价值理性

电影《狼图腾》对小说的改编体现了导演和原著作者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其中的冲突又在“人的价值理性”这一尺度下消解了。

首先是二者文化价值的冲突,电影回避了这一争议。小说宣扬了一种民族优劣的民族主义,虽然作者是站在民族复兴的论调上的,其中仍有不合理之处。有人认为:“中华帝国是一个停滞不前的社会,中国社会如果有变化,那么也是‘传统范围内的变化’,它不能依靠自身内在的动力走上与欧美一样的现代化道路,而必须在外部(异质)文明的冲击、洗礼之下,才能完成自身的现代化转变。”[4]小说显然与这样的论调不谋而合,这使得小说自出版之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西方的文化价值中对民族主义持慎重的态度,而更加注重的是自由民主和法制的观念电影巧妙地回避了这一争议,而把主题引到了生态自然的环保问题上了,电影中也体现了这一价值取向。

篇(10)

生态电影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生态电影使用先进严谨的科学技术,诠释着浪漫多彩的人文诗学。两面性和新兴性造成了生态电影的特殊身份,从而也导致学界对其定义的诸多争论。生态电影概念由美国电影学专家斯科特?麦克唐纳于2004年首次提出。斯科特对生态电影的限定极为严格,在《走向生态电影》一文中他坚信好莱坞式的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电影无法营造可供人们诗意栖息的精神花园,而这正是生态电影的关键。而英国电影学者大卫?英格拉姆在其代表作《生态电影批评的美学与伦理》一文中则认为某些叙事的主流商业电影反倒比一些环境纪录片更能唤起观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英格拉姆在随后出版的《绿色银幕:好莱坞电影与环境保护主义》一书中,率先尝试以生态视角解析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确立了好莱坞商业片的生态地位。之后帕特?布莱顿、罗宾?莫瑞等电影分析家也纷纷著书立说,研究商业电影的生态价值。[2]

尽管学界对生态电影的定义仍存在分歧甚至是对立,但细读各派理论,仍能发现共同之处:首先,生态电影必须以整体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客观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得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思想;其次,生态电影应承担起呼吁教化人类生态环保意识的责任;最后,生态电影应带领人类思考及寻找人类与生态和谐共存的新模式。

《狼图腾》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上牧民与狼世世代代猎杀与保护相依相存的复杂关系,也如实表现了外来的人类(知青、农业移民)对狼、羊、天鹅、草原整体生态圈的影响,还以陈阵抓狼、养狼、放狼的经历反映了人类对生态认知的转变。所以《狼图腾》是生态电影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二、走出原著的荫蔽

作为通俗文学的小说《狼图腾》在商业上是成功的。自2004年出版之后,小说《狼图腾》已经被译为30多种语言,在世界110多个国家与地区发行。仅在内地地区就已经再版50多次,发行500多万册。[3]小说自出版之后,海内外广大报刊均对此做了大量的报道,网络新媒体对小说的讨论经年不衰,海内外学界如周涛、雷达、顾彬等大家均对此书或发表评论或撰写论文。

由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一经面世多会引来各种非议,更何况是《狼图腾》这样的经典畅销作品。导演需要在保持传达原著主要精神的同时,确立电影本身的品格,使之成为独立的作品,而不是原著简单的影视版本。事实证明导演带领作品走出了原著的荫蔽,电影本身具有独立的品格,并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对原著的超越。

小说《狼图腾》一经上市毁誉参半。除了读者所持观念角度等客观因素外,小说文本本身及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复杂性也是造成争论的重要原因。首先,文本题材庞杂,小说描写了草原人与草原狼的亲密关系,作者又花了大量的笔墨试图通过超越“狼”这个简单的动物形象来探究世界人类民族关系,并使用“狼性精神”及自然法则来否定汉民族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其次,作者本身的立场十分混乱,作者试图通过对狼的重新认识来解构“人类中心主义”,但与此同时矫枉过正,确立了“狼性核心”,“大命”“小命”之说满篇皆是,本质上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并未改变。另外小说作者把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直接套用到人类社会,用生物之间的关系来比拟民族关系,“用自然生态观来替代人类社会中的民族文化观”[4],这样的生搬硬套近乎可笑的同时也招致学界对其法西斯主义反文明倾向的诟病。

电影《狼图腾》回避了这些问题,紧扣“狼”这个真正的主角,整部电影集中表现“狼的狡猾,狼的智慧,狼的生命强力,狼的团队精神,以及狼性,狼眼,狼嗥,狼烟,狼旗”[5],细致描绘了人、狼、羊、草原这个整体生态圈的全貌,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人类对狼过度杀戮之后,草原生态平衡被打破,老鼠蚊虫大量孳生,电影中没有安排人物的对话来解释谴责,导演只是使用3D技术使蚊虫栩栩如生地围绕在观众周围,待观众试图伸手去捉打蚊虫之后,整体生态、平衡这些抽象的概念不知不觉已扎根于心。小说原作者、导演两相对比,导演似乎并没有太高的抱负,没有想改变民族精神重现帝国辉煌的野心,只想拍一部关于草原狼的电影,但在镜头展示下,狼、羊、人、风雪、蚊虫的互动之中,观众的生态责任意识被唤醒并开始考虑承担生态责任等问题。

电影与小说的另一较大的不同体现在人物塑造方面。首先电影主人公不同于小说中满脑子理性思辨的陈阵,由年轻演员冯绍峰扮演的陈阵更像是观众身边的年轻人:他好奇心强却又冲动莽撞,面对重大改变时会不知所措,经过交流与反思之后会根据现实做出调整改变。陈阵最初一心想逃离都市复杂的人际关系(阶级斗争),幻想在茫茫草原找到精神栖息之地,他试图在小狼身上寻找生命的原始动力,但面对现实中对狼的杀害、对环境的破坏时自己却束手无策,经过痛苦的反思他最终决定将小狼放归草原。逃离―寻找―无奈―反思,现实中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电影中陈阵这样的主人公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电影的一大亮点就是对小说中的“反面人物”兵团领导包顺贵的再创作。原著中的包顺贵是一个单纯的反派角色,他杀狼、打天鹅、吃天鹅蛋、破坏草场、迫害知青与牧民,是破坏草原环境的千古罪人。由优秀演员尹铸胜扮演的包顺贵不再是这样脸谱式的形象,而是立体丰满而又真实的人物。电影中的包顺贵在狼群军马大战之后,全然不顾因公殉职的巴图和他的老父,反倒叫嚣着要追究幸存马倌及正承受丧子之痛的队长毕利格阿爸的责任,他看重军马胜过牧民。但在调查清楚真相之后包顺贵向牧民道歉,并撤销了一切不公正的处罚。他允许陈阵养狼是为了更好地捕狼杀狼,但是在吉普车追捕狼群的过程中,他目睹了狼宁可跳崖求死也不甘被俘,在狼王累死瘫倒在草原之后,他没有把上好的狼皮带走,而是选择让狼王的尸体留在草原。包顺贵这个人物无论在小说还是电影当中都承担了大部分的矛盾冲突。但是导演认识到这个人物是特殊时代造成的悲情人物,草原生态的破坏并不只是由一个包顺贵造成的。导演将包顺贵塑造为一个外来人,他不同于世世代代居住于草原了解草原的牧民,也不同于逃离城市阶级斗争对草原抱有浪漫幻想的陈阵,他代表渴望从草原得到维持生命改善生活物资的外来人,不懂草原,只懂索取,但面对过度开发后他开始反思。电影最后包顺贵的些许改变代表着人类开始对动物、自然予以尊重,也给观众以希望。对于包顺贵这个人物的塑造,从原著简单的全盘否定到今天电影中的客观理性全面认识,反映了时代在发展,人们对生态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环境保护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不同于原著中惨死的小狼,剧中的小狼最后被醒悟的陈阵放归草原,小狼虽然起初回头看了曾经的“主人”,最后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自由的大草原,此时蓝天上的白云幻化出狼图腾的样式。这浪漫的一幕代表着草原狼生命的延续,给观众以遐想的空间及改变的希望。影片最后没有如观众所愿表现小狼长大后报仇/报恩的情节,恰恰是真实地反映了狼的习性,电影是从整体生态观出发,以平等的精神来演狼与人,而没有落入人本主义的俗套。

另外剧中毕利格阿爸的儿媳在丈夫因公殉职之后,没有选择嫁给早已暗生情愫的陈阵,而是选择了来自东蒙的农民。这个情节设置耐人寻味,实际上无论是陈阵还是包顺贵的弟弟,他们都不是土生土长的草原人,而是代表着迥异于草原文明的外来文明。原著中作者极为贬低代表农业文明的汉人,但电影中草原之花却选择嫁给汉人,这样的改编更真实地反映了生活中各民族的交流融合。

三、科学技术的真实表现

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渐迅猛,科技在改变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人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在现代人眼中,自然不过是没有生命的客观存在,是人类征服利用的资源。科技取代信仰的同时,人类对待包括自己在内的生命也丧失了敬畏之心。电影对这一现象做了细致入微的表现:蒙古青年最初面对羊贩子的种种诱惑拒不说出黄羊的埋葬之处,但最后为了一台最新的半导体收音机,他出卖了族人的秘密;农场领导面对惨死的军马,气急败坏地要追究马倌的责任,对马倌遗孀孤儿的痛苦熟视无睹,因为在他心里马命比人命更重;轰隆作响的现代农业机械在碧绿的草原肆意驰骋,草原消失了,民房工厂耕地出现了;人们飞速开着吉普追赶狼群,只为了把狼累死要没有枪眼的狼皮;乌黑锃亮的猎枪瞄准了美丽的白天鹅,只为尝一尝传说中的天鹅肉;现代的炸药被用作炸狼,结果德高望重的毕利格老人惨死在爆炸之中……技术本该带领人类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但现实中却将人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质化。

在生态电影中,科学技术与生态似乎是一对矛盾对立的概念,电影《狼图腾》也不例外。不同于好莱坞科幻大片中各种令人目眩的高新科技,导演在《狼图腾》整部电影中并未刻意展现科学技术,但观众并不会忽视人类对自然的贪婪索取、对科技的滥用,无法否认所谓的天灾其实只是人祸。

当然导演让?雅克?阿诺并没有站在道德审判官的角度去单纯地控诉人类反对科技,影片中青霉素最终拯救了毕利格老人的孙子的性命,老人对陈阵、杨克这些来自城市代表着现代力量的年轻人始终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在草原生活之后,把真实的草原生活写下来告诉世人。所以影片对人类的残酷行为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极力渲染,导演将更多的篇幅留给了真正的主角――草原与草原狼。

上一篇: 民宿分析论文 下一篇: 历史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