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工作要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14 04:23:18

疾控工作要点

疾控工作要点篇(1)

(一)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管理,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信息报告质量,做好信息系统升级改选的准备工作。组织开展疫情报告管理的督导检查。

(二)深入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主动搜索工作,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做好鼠疫疫情监测工作。严格按照“鼠疫监测方案”,认真组织做好疫情的监测、预警和分析报告工作;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治水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群众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切实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医防合作,以结核病防治项目带动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全面加强病人发现、治疗和系统管理。确保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70%以上,治愈率85%以上;肺结核病人完成治疗率90%;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转诊率、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及病人家属筛查率达85%以上。

(五)学习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防治艾滋病实施计划(xx—2011年)》,以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为龙头,全面推进自愿咨询检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与国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升我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的能力和水平。

二、免疫规划与预防接种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我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二)落实《xx年—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组织开展1—14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加强麻疹监测工作。

(三)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及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全面促进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

三、地方病防治

(一)按照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业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继续开展碘盐监测,做好自查补漏工作,迎接上级的考评验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二)切实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完成人间布病监测任务,与农牧部门加强工作沟通,充分利用协作机制开展防控工作;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大力开展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居民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慢病防治

(一)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围绕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重点疾病,探索疾病控制工作与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结合,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快建立健全有效预防和控制综合机制。根据呼伦贝尔市的工作安排,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为。

疾控工作要点篇(2)

加强疾病控制机构基础建设,改善实验室设备配置,强化疾病控制专业人员和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与技术比武活动,切实提高疾控服务能力。探索组建全科疾控责任制指导团队,优化整合资源,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的技术指导,推动疾病控制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建立疾病控制工作绩效考核长效机制,促进疾控机构规范化管理,全面履行职责,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效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加强疾控机构人员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疾控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深入推进“健康行动”

今年是“健康行动”开展的第二年,也是决定行动成效的关键年,要把重点放在扩面升级上,全力推动活动向县(区)、镇(街道)延伸,以广泛的社会宣传发动和示范教育为重点,促进行业和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要建立完善部门协作、配套联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组织中期考核,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实现“两年巩固提高”的工作目标。要抓好国家卫生城市(镇)的迎审工作,对照《国家卫生城市(镇)标准》,分解任务指标,抓紧查漏补缺,确保顺利通过复审。扎实做好中央补助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率和农村饮水水质监测覆盖率。大力开展禁烟控烟活动,完善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三、规范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制定实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处置、救治四个能力建设,推动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开展。全面推进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和咨询网络,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继续推进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五进”活动,保持艾滋病低流行状态。坚持医防合作,加强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和疫情监测,做好学校、监狱、建筑工地、企业等重点人群的结核病防控工作,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全面提高中国结核病控制策略实施质量。加强流感监测,完善流感监测网络,规范处置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提高流感样病例报告率和病毒分离率。全面落实医疗机构分包督查学校、托幼机构措施,启动手足口病病毒分离工作,加强定点医院儿科ICU建设和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转诊和救治制度,努力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继续做好霍乱、伤寒、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布鲁氏菌病等其它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四、着力加强免疫规划管理

继续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规范疫苗和冷链管理,加强接种人员业务培训,开展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及查漏补种工作,巩固提高免疫成果。加速消除麻疹工作进程,适时对高中、大中专院校(含民办职业学校等)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探索性地开展流动务工人群等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防止成人麻疹暴发流行。加强病毒性肝炎的控制,继续做好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工作,确保2011年6月份前全面完成1996-2001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第2、3针的查漏补种任务,并做好项目终期评估。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调查处理工作,妥善处理接种纠纷,落实关爱救助措施,防止事件恶化升级。

五、深入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

疾控工作要点篇(3)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慢性病防控体系基本建立,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有新加强,急性传染病监测及应急处置水平有新提高,健康教育和卫生监测能力有新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综合推进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基本实现。

(二)主要工作指标:

1.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五年平均水平以下,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100%,传染病漏报率控制在2%以内,突发传染病疫情及时处置率达100%。

2.医疗机构死因监测报告率≥80%,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死因报告规范达标率≥85%。

3.新生儿预防接种建证率≥95%,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中原五苗种常规疫苗及无细胞百白破、麻疹类疫苗免费接种率≥95%,扩大免疫规划其他新增疫苗接种率≥90%,目标人群麻疹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率≥95%,全区50%的预防接种门诊达到规范化建设合格标准。

4.结核病DOTS策略覆盖率保持100%,转诊率达95%以上、转诊到位率达80%以上、追踪到位率达70%以上,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90%以上;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率达100%,孕产妇HIV抗体筛查率达95%以上,目标场所干预覆盖率达80%以上、目标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80%以上;查螺灭螺任务全面完成,晚期血吸虫病人规范救治率达100%。

5.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50%,城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7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5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85%;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均达60%以上。

6.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感染危险因素和放射卫生监测工作任务全面落实;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达50%以上,完成接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5000人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内涵建设

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以落实人员配置、完善设备设施为重点,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建设,规范项目管理办公室管理和项目指导办公室设置。以明确职责、强化管理为重点,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区、乡、村三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职责。以强化技术指导、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加强全区慢性病指导体系建设,统筹开展乡镇卫生院慢性病保健室规范建设,启动实施区疾控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以完善服务功能、落实部门职责为重点,加强职业危害监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区疾控中心职业危害监测服务能力,促进职业危害监测工作的落实。以强化人员资质、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全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接种门诊(点)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以强化管理、健全机制为重点,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医疗急救网络建设,组织开展全国卫生应急管理示范区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卫生应急综合能力。

2.强化疾病预防控制队伍能力建设。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为基础,以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重点疾病基础知识为重点,采用专题培训、技术比武等形式,组织开展乡、村医务人员全员培训,促进乡、村临床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以打造全科疾控为工作目标,加强区疾控中心全科团队慢性病等临床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区疾控中心全科团队的技术指导能力。坚持多元化培养模式,加快全区疾控人才队伍培养,充实发展公共卫生队伍。

3.深入推进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科室创建活动。修订完善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科室创建工作方案和考核指标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持续开展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科室创建达标活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切实提高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4.坚持绩效考核评估制度。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版)》为蓝本,组织开展新标准考核指标体系培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工作制度,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强化考核结果应用,促进工作落实。系统收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规范整理,及时录入上传,确保疾控绩效考核工作切实落实并卓有成效。

(二)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工作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管理规范化建设,完善组织管理、绩效考核和技术指导体系,积极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综合推进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扩面提质,老年人体检表完整率、慢性病及重性精神疾病规范管理率等核心指标达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及相关要求。

(三)巩固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认真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启动实施卫生部-比尔盖茨结核病综合防治项目,巩固完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肺结核患者医疗保障救助工作机制,规范结核病诊疗程序,严格肺结核临床路径管理,全面落实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报销和社会救助政策,促进结核病综合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

2.认真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五扩大六加强”和“四免一关怀”措施,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强化提高艾滋病主动监测和自愿咨询检测质量,严格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实施,切实落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服务,完成小溪塔、三斗坪、乐天溪、龙泉、黄花、下堡坪等6个乡镇(街道)艾滋病检测点资质认证工作。

3.认真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加强血防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区血地办管规范理。组织召开全区血防工作会议,落实人员培训。组织开展三峡坝库区血吸虫病监测和鸦鹊岭镇田畈村省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工作,全面落实查螺灭螺、查病治病、改水改孳、晚血病人救治工作任务。

(四)全面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1.规范开展急性传染病防控。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开展区疾控中心传染病疫情信息分析能力建设,促进预测预警干预措施的落实,及时、有效应对重大疫情事件。充分调动和发挥医疗机构积极性,不断提高法定报告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落实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和早治疗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霍乱、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化学校等重点场所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妥善处置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

2.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创建达标活动,稳定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免疫预防接种安全行动,全面推行预防接种门诊日接种、接种点周(旬、月)接种制度,坚持落实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提高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监测报告与调查处置,维持无脊灰状态。组织落实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疾控工作要点篇(4)

二、工作目标

(一)健康管理服务

1、加快健康管理服务联合体建设。在上级要求和指导下建设县级健康管理服务联合体。

2、提高健康管理重点人群覆盖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糖尿病、高血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50%以上。

(二)重点疾病防控

1、艾滋病防治。完成高危人群艾滋病检测1000人,新发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8人,符合治疗标准成人和儿童抗病毒治疗比例不低于85%(按照CD4计数小于500/ul的标准)。

2、结核病防治。免费筛查疑似结核病病人1575人,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373人。

3、血吸虫病防治。人群查病15000人次,扩大化疗7000人次,规范免费救治14例晚期血吸虫病人;钉螺调查2300万平方米,药物灭螺120万平方米。

4、预防接种。完成6.3万剂次第一类疫苗接种,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地增加预防接种点。(宜昌下达指标为增加2个接种点)

5、慢性病防治与精神卫生。管理高血压患者26098人、糖尿病患者10765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100人。

6、急性传染病防治。按照要求规范管理散发传染病病例,各医疗机构尤其是市人民医院做好流感样病例及疑似手足口病抗原快速检测。

7、职业病防治。全市职业病报告率达95%。

8、疫情网络报告。网络直报正常运行率100%,进一步推进医院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

(三)卫生应急工作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达100%。

2、积极争创第一批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

3、加强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卫生应急工作,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

(四)食品安全保障

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的馒头、淀粉类制品、黄花菜、饼干、面包等5大类106项次样品检测任务,食品微生物和致病因子监测的生禽肉、及时发酵豆制品、鲜榨果蔬汁等3大类340项次样品检测任务。

2、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和哨点医院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防控体系,各医疗机构按要求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及信息报送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继续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

1、建立市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强化多部门合作,统筹协调全市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重大疾病防控政策和措施。

2、积极推进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推动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疾控中心岗位设置指导意见和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意见,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疾控工作制度、程序和标准,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疾控机构实验室管理,强化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干预,提高卫生检测社会化服务水平。

3、继续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人才的更新与引进,探索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多元化培养模式。继续开展疾控机构岗位练兵大比武活动,全方位开展全员岗位培训,大力推广疾病预防控制适宜技术。强化健康管理团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指导基层的能力。继续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规范化建设,强化全科型公共卫生医师指导团队和责任团队的建设,加强社区和村级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网底建设,增强城乡社区健康管理功能。

(二)逐步推进健康管理工作

探索健康管理运行机制。加快健康管理专家队伍建设,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强健康管理中心能力建设,实现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争取基层社区和网格管理政策支持,探索健康管理师参与网格化管理工作。争取医保部门支持,探索健联体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总额预付、费用前置制度,用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管理服务。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增强新农合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合力,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管理服务。

(三)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工作

1、加大艾滋病综合防治力度。全面推进“医防合作”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落实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主动监测、分级诊疗、定点救治、全程管理”。探索阻断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干预模式,强化青年学生、男性同性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扩大艾滋病检测咨询覆盖面,努力降低新发感染。全面推进“五扩大六加强”和“四免一关怀”措施,进一步加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发现和管理力度。切实加强艾滋病感染者的早发现工作,落实首诊负责制。

2、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结合深化医改,依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当前“医防合作、分级诊疗、定额支付、全程管理”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强化定点医院诊疗路径和一站式服务。加强肺结核患者发现及转诊工作,进一步落实患者治疗管理、疫情监测和实验室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加强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发现率保持在70%以上,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

3、落实血吸虫防治任务。贯彻落实《血吸虫防治条例》,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明确工作职责。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做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工作,有效控制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和流行。做好沮漳河水系血防联防联控工作。落实晚血病人规范免费救治工作。进一步压缩钉螺面积,巩固传播阻断成果,努力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

4、巩固免疫规划工作成果。继续开展“三查三补”和“四项整顿”,巩固预防接种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年活动成果。落实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免费接种覆盖率达100%;实施消除麻疹行动,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开展“互联网+预防接种”试点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接种知识,规范接种行为。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和诊断工作。加强全市二类疫苗规范管理,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

5、加强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流感、布病防治工作,严防寨卡病毒、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登革热、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在本地扩散蔓延。强化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报告工作,针对重点传染病及时开展疫情研判与分析,提高法定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呼吸道与肠道传染病突发疫情的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教育部门落实托幼机构及小学晨检制度。

6、加强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强化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建设,有效落实防治干预措施,推进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工作进程,巩固地方性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做好儿童、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7、加强精神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依法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强化精神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逐步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探索救治救助政策“一站式”服务。启动精神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建设。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和随访工作,及时为辖区内诊断明确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8、加强“四大卫生”工作。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等工作。加强职业病监测和报告,提高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和监测覆盖面。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网络。

(四)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推进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健全市、镇(社区)、村三级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继续加强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尽快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全国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督促指导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院内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明确规范医院卫生应急职责,建立健全医院卫生应急组织体系,提升医院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

2、规范卫生应急队伍管理。按照省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加强全市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开展卫生应急人员技术培训,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积极备战全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提升卫生应急队伍处置能力。

3、健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月评估、季会商、年总结制度,继续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信息报告、风险评估等工作,并加强结果运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部门联动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机制,继续联合教育、食药部门做好学校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从源头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利用国家舆情监测平台科学监测分析舆情,充分利用舆情评论手段为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

疾控工作要点篇(5)

中图分类号:R17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026-01

公共关系学并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所谓“请客送礼”“拉关系”等行为,而是一门建树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协调组织内外关系,提高组织整体效益的管理艺术,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管理工作者所重视并运用于管理实践。随着以政府为主导和以疾控工作为重点的社会在卫生观的形成,疾控工作将为更多的社会公众所关注、理解、重视、与支持。因此,如何把公共关系学运用于疾控工作管理,协调疾控工作的内外关系,提高疾控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疾控管理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疾控工作的公共关系学特点

在现代社会活动中,任何工作和组织都不可能是独立于社会联系之外的一个封闭系统,都必然与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疾控工作也不例外。由于疾控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社会群体,承担着保护社会群体健康的预防控制各种疾病的监测、指导、科研、培训和健康教育等工作职能,与社会的联系十分广泛,因此具有独特的公共关系学特点。

1.内部公众的专业性、管理性、流动性和相对独立性

任何组织机构都由一定的人员组合而成,这些以特定方式组合起来的人员就是该组织的内部公众。疾控工作业务范围广,专业分工细,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要独当一面地从事相关的疾控工作的调查分析与指导,这就要求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组织管理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2.外部公众的广泛性、多层次性和相对稳定性

外部公众是与相关组织机构工作发展有利害关系的除内部公众以外的全部公众。疾控工作以提高社会群体的健康水平为宗旨,凡是影响群体健康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理化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等)都属于疾控工作的范围,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疾控工作的外部公面广量多。从行政管理来看,外部公众有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从业务管理来看,包括各级疾控指导机构。各项疾控工作业务,都有各自特定的稳定的公众群体。

3.疾控工作公共关系的社会公益性

疾控工作是以保护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公益性事业。因此,把公共关系学应用于疾控工作管理,推动疾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的质量,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

二、公共关系在疾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扩大疾控工作知名度

知名度是某特定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社会公众所知晓的程度。如果疾控工作知名度太低,社会公众对疾控工作了解较少,疾控工作的开展就会得不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增加一定的难度。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社会公众对疾控工作的性质、内容、对象、范围还不够了解,甚至还出现有人到疾控机构购买兽用药的笑话。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采取多种形式地传播疾控工作的性质、内容、以及服务对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疾控工作的知名度,使疾控工作得到更多社会公众的理解和和支持。

2.提高疾控工作的美誉度

美誉度是社会公众对组织机构服务质量的认可和赞赏程度,是组织机构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如果内外公众的对一个组织机构的抱怨较多。这个组织机构的工作目标就难以实现。提高疾控工作的美誉度,使疾控工作服务在社会公众中产生良好的印象,得到社会公众的赞赏和信任,疾控工作就能够顺利开展。另外,疾控工作美誉度的提高,可增强组织机构的凝聚力,使内部公众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愿意更加努力工作以保持其声誉。还可以为组织机构吸引大量的人才。

3.协调疾控工作的内外关系

尽量疾控工作有自己特定的性质、目标和活动方式,但同样面临着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的协调问题。内外公共关系协调,就能激励士气,调动内部公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能得到外部公众更多的支持、合作与谅解。相反,如果疾控工作内外公众的关系不协调,内部公众就会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外部公众就会不予合作和谅解。影响疾控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公共关系学在疾控工作管理中的应用

1.疾控机构领导要重视公共关系学的作用

在疾控机构的内设立兼职公共关系人员(一般可由行政办公室人员兼任),广泛收集内外公众的公关信息,随时掌握内外公众的变化、态度、需求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的主要问题拟定公共关系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加强内部公众的团结

内部公众的团结是实现疾控工作目标的起点。疾控工作公共关系首先面临的任务:一是要及时了解全体职工的工作状况、身体状况、思想状况、技能状况、需求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使职工及时得到组织的关怀。二是重视职工的物质利益要求,使职工的个人价值从物质方面得到体现,能解决的尽力解决,不能解决的向职工讲明实际困难,使职工对物质利益的期望保持在合理水平。三是重视职工的精神要求,承认和尊重职工的个人价值,让职工分享足够的单位信息,并参与单位的管理,使职工的创造力和潜能得到发挥,并创造一个愉快的公平竞争环境。

3.促进外部公众的协调发展

疾控工作的外部公众十分广泛。促进外部公众的协调发展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遵守各级政府的各种法规、方针、政策,尽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二是广泛收集外部公众的各种信息,特别是对疾控工作服务质量的评价,及时改进不良现象。三是积极寻求疾控工作与外部公众利益的共同点,尽可能满足外部公众的合理要求。四是引导公众加深对疾控工作采取支持与合作的态度。五是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及时把疾控工作成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部门通报,使其对疾控工作持赞赏的态度,并乐意为疾控工作排忧解难。

4.遵循事实原则与公众利益原则

实事求是党和政府一贯强调的基本原则,也是公共关系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真实的公平公正,既报喜又报忧,以真诚待人。同时,在公众支持、配合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的过程中,要从公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使公众的合法利益得到充分地保证。⑤①

疾控工作要点篇(6)

(一)是检验疾控档案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可以检验档案工作的质量和存在的问题。疾控机构档案收集是否齐全,档案整理是否科学,档案鉴定是否合理,档案保管是否安全,档案统计是否精确,检索体系是否完备,都可以通过开展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得到验证。

(二)是发挥疾控档案史料价值的重要措施。在各级疾控中心档案(馆)室中保存的档案多属“孤本”。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特别是将疾控工作中形成的大量业务档案汇编成各种参考资料,内部印刷或公开出版,既可以避免重复使用档案原件遭受的磨损,又可以很好地开发疾控档案信息资源,从而更快提升疾控档案工作的发展水平。

(三)是促进疾控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馆藏的疾控档案信息资源只有编研开发,才能转化为与现实实践活动发生联系的实用资源、显态资源、动态资源,实现其作为信息资源的价值。疾控档案部门通过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疾控档案编研成果,可以加深他们对疾控事业的了解,更能取得各方面对疾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促进疾控事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二、近年来我县疾控?n案编研工作的具体实践

(一)理清编研思路,体现专业特色。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疾控事业发展、服务中心重点工作这一中心展开。近年来,我们积极寻找最佳切入点,立足为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服务,摸清单位档案利用需求的趋向,确保编研材料最大限度地满足疾控业务、科研、管理等实际工作需要,为疾控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积极主动的富有成效的服务,充分体现疾控档案编研工作的专业特色,很好地实现了疾控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

(二)创新编研理念,服务社会需求。传统的疾控档案编研工作每年只是撰写大事记,以及收集些有关文件、统计和汇编一些基本数据等等,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适应疾控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县疾控档案编研工作不仅着眼于为领导机关服务和历史研究服务,积极编研了疾控年鉴、大事记、组织沿革以及死亡慢病监测、免疫预防、地方病、传染病等年度技术分析报告等一些汇编型的成果,还树立主动开放的服务意识,在主动了解各部门需求及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疾控档案编研新领域,如编研开发图文并茂、科学权威、通俗易懂的全县年度健康报告等“适销对路”的产品,积极推进档案编研内容,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各方面对疾控档案的需求。

(三)把握编研选题,改革表述方式。疾控档案来源于各业务科室,载体形式多样,内容无所不包,可用于档案编研的材料浩如烟海,俯拾皆是。因此,如何选好题,有针对性地把需要的信息提炼出来为各项工作所用就显得十分关键。近年来,我县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在系统分析、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坚持为疾控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宗旨,围绕当前和长远的中心工作,了解实际工作的信息需求情况,开发精湛、实用、便捷的编研成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效服务,如及时编研整理我县社区诊断报告,充分体现疾控档案工作和馆藏档案的价值。同时,我们还改变对档案史料的原文照录带来的枯燥、乏味、吸引力不够等弊端,从编研成果的文字表述形式上进行改革,加强对档案内容的必要分析解读,以达到吸引需求者,同时又实现疾控档案的价值。

(四)加强部门合作,突破编研模式。档案编研工作,仅靠单位档案部门自身力量编研开发,在资源收集、开发人才、创作速度、作品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近年来,我们在开展疾控档案编研工作中,创新编研模式,主动邀请县档案局、县政协文史委等专业部门指导或协同参与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充分发挥编研专业优势,实现联合编研开发、成果共享。同时,充分发挥业务科室的专业优势,增强档案编研开发团队力量,实现疾控专业人才和档案专业人才的优势互补,提高档案编研开发的水准和品位,进一步凝聚了单位档案编研开发人气,形成了档案编研开发文化氛围,一批高质量的疾控档案编研成果更是受到了县委、县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和卫计委等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三、加强新时期疾控档案编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要注重按需施编。在疾控档案编研选题上要紧扣社会时展的脉搏,紧密结合疾控工作特点和群众社会需求,紧紧围绕疾控机构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开展选题研究,充分发挥存史鉴史、服务社会的功能,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同时,要结合现实社会疾控档案信息服务对象大众化的趋势,立足慢性病防控、儿童预防接种等老百姓关心的民生工作,依托馆藏资源,拓宽选题思路,形成多元题材,以满足社会各个不同层次档案利用者的需求。

(二)要突出疾控特色。疾控机构在以开展卫生防病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书、业务技术、科研、设备、教学、实物等档案材料。编研人员要经常深入到各业务科室,了解疾控当前重点工作和业务人员的利用需求,特别是要根据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慢性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地方病防治、卫生检验与监测、“五大”卫生等重点业务工作的特点和内容,制定相应的编研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发疾控档案信息,使编研材料的服务对象明确,针对性强,不偏离利用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中心工作。

(三)要提高编研质量。?S多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只编不研,大多是一些原始材料的简单汇总和集合,信息含量低,周期长,针对性和实用性差,利用价值低,无法激起大家对编研成果的信心和热情。做好疾控档案编研工作,要丰富馆藏材料,增加档案信息量,这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前提;要系统、完整地收集相关档案材料,迅速及时地提供编研成果。同时,要注意疾控编研成果的多样性,尤其是电子形式的编研成果。另外,编研成果要通过宣传、印发和网络等形式及时提供利用,以加快信息的传播和更新速度。

疾控工作要点篇(7)

疾控中心是维护民众生命健康的重要组织机构,其内部档案是疾控中心在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健康教育宣传及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累积的数据资产,对其今后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注重疾控中心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能够为其今后各项疾控工作高效进行奠定基础,确保疾病预防控制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疾控中心档案特点

①信息来源复杂。疾控中心档案来源繁多,不仅涉及有人类疾病、各种传染病、流行病,还包括有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环境污染、地质水质等。②客体对象群集。疾控中心肩负维护社会民众生命健康的重任,涉及最多的便是各种传染病及自然灾害,疾控档案反映客体对象的群集性特点十分明显。③信息主体民主性。疾控中心档案内容与社会亿万民众具有直接关系,以免费接种项目为例,民众具有选择或拒绝的权利,这体现了我国基本卫生保健的民主性,因而疾控中心档案信息主体具有民主性特点。④档案内容全球性。疾控中心档案中涉及的传染病、流行病等内容并不受地理位置局限,全球范围内均可发生,因而档案内容还涉及许多国外相关信息资料。

2疾控中心档案管理质量提升策略

2.1增强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属性,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做好服务工作始终是档案部门的努力方向。因此疾控中心应重视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提高档案开发利用率,以便于为疾控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资料依据[1]。要想提升疾控中心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重点在于加强疾控中心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比如可以将档案管理质量规划到管理人员效率考评内容当中,以此来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并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竞争和奖励制度,激发管理人员积极性。另外,建立起良好的档案工作环境,真正提高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政府、民众及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

2.2制定完善档案管理法规体系

疾控中心应根据自身档案管理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法规体系,对档案管理原则、主体、方法、开发准则、利用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还要确定疾控中心档案管理范围、责任人、归档期限、归档标准及相关流程手续等内容;制定保管期限规定、保管期限表和疾控档案保密规定;应明确档案开发利用相关章程内容,包括档案开发原则、开发权限、开发时间等;制定档案分类标准及档案类目级次,构建疾控中心档案分类体系;明确疾控档案档号编制规则及档号代码编制疾控档案类目、归档、保管期限、密级一览表,规范疾控中心档案全国统一分级管理,提高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2.3构建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安全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疾控中心已经开始加大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效率及质量都得到的进一步提升,但随之而来的信心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存在使用权限问题,容易被黑客攻击、病毒侵袭,或第三方入侵者恶意篡改或监视,安全问题难以保障[2]。因此,疾控中心针对自身信息化档案管理还应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安全性和保密性。严格依照国家及教育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及章程制度来进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安全防患意识,避免档案泄密、失密情况的出现。另外,还可利用电子身份认证、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杀毒软件等技术来提高档案安全性。

2.4注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要想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必须要重视管理人才培养及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①重视档案管理人才选拔工作,强调优秀档案管理人才的选拔,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入门槛,实现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避免因为管理人员自身素质问题而阻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②可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要做好档案管理就应当努力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培训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鼓励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在实践训练中增强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另外,疾控中心应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深造,参与各种职称考试,要求他们掌握必备信息化管理技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创新提升。

3结束语

在当前时展背景下,必然会对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制定法规体系、确保档案安全、提升人员素质,实现依章、依规、依法档案管理,是推进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疾控工作要点篇(8)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非常快,但是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党的建设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工干部应该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加强干部工作创新,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工干部的战斗力。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卫生防控发展过程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同时,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最大限度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够发挥其作用,有必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工干部工作的创新,提高政工干部的思想觉悟,才能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观念、方法等等方面都将面临很多的挑战,这些都必须要认真思考与探究。

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工价值观现状。第一,随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改革推进,传统的固定工作模式被彻底打破,面对针对性的机构管理体制,部分职工开始出现抱怨的情绪,甚至出现抵触的心理。例如:不服从安排,不满意当前的分配方式等等。这些因素对职工队伍建设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例如:不利于医院的改革实施,不利于医院的医疗服务开展,更会影响到疾病预防控制的内部管理。第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人员价值观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一些职工干部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影响,在强大的利益的影响下,经不起诱惑,奉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对职工干部的工作漠不关心,甚至还产生了“敌对”的心理,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将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项服务工作现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导致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知识了解相对比较少,尤其是疾病中的一些专业术语更是不得而知,从而形成疾病预防工作无法满足广大群众要求的尴尬局面。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疾病预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不够明确,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而没有以正确的态度来服务于广大群众。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思想政治工作形势现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教育方法,并且教育的内容长期固定不变,广大职工对于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感到非常枯燥乏味。同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对职工思想政治考察的过程中也不科学合理,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也没有定期进行考核,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到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加强政工干部工作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看法,进行思想创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全面提高人员的综合思想政治素质。基于这样的背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要改变传统的观点,在思想政治方面进行创新。为了适应时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首要任务是做好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与坚持,要对疾病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做好传染性疾病的整理工作,例如:要了解本地居民身体健康状况等等。因此,随着“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和“讲看齐,见行动”活动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工干部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职工的工作环节当中,向广大职工不断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知识,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让广大职工为社会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的效率与质量。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进行重难点的确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重视区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才能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认真学习“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和“讲看齐,见行动”活动的内容,始终坚持以理论联系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其次,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培训,主要是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性质入手,加强职业道德的灌输。另外,身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政工干部应该做好榜样作用,要坚持以身作则的态度,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不能盲目开展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

(三)落实工作制度,注重工作效果。要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制度逐步进行完善,这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工干部领导班子,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思想工作方面的制度,要发挥制度的作用,实施人性化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实现和谐机构、美好机构的目标。要了解职工的需求,要解决职工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配合政工干部积极开展整治思想工作,贴近实际,让广大职工积极接受,从而促进疾病预防机构政工干部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疾控工作要点篇(9)

疾控中心的档案具有种类多、内容多、范围广、周期长、不可复得性等特点,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归类工作,有利于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促进疾病的监控、分析、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1]。经过对我国各级各地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进行调查发现,各级各地的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方法不一,管理标准不一致。有的疾控中心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档案分散在各个科室中或是个人手中,几乎不存在档案管理的影子。有的疾控中心采用中心存目录、科室存档案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效率低,经常出现档案的丢失、破损情况,这不利于疾控中心充分利用档案资料,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一、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又繁琐的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员要有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精神,工作人员细致、耐心的做好每一天的基础工作,做到当日事当日毕。疾控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卫生防疫服务,是公益性机构,其档案管理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法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这种情况就导致疾控中心的领导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意识薄弱。许多疾控中心的领导只是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各个科室的一项基本工作任务,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聘请专业能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性的档案管理,进而也就导致了档案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档案丢失、破损已不鲜见[2]。

2.档案管理能力弱化

有的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制度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业务的发展要求。有的疾控中心缺乏对档案的整体把握能力,没能将档案集中起来管理,档案分散在各个科室中,许多档案没能及时归档整理,档案管理能力低,档案利用率低,档案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3.档案管理规范性不强

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疾控中心没有为档案管理制定出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各个类型档案的收集整理标准,这样就使得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差。当需要查找档案资料或利用档案资料时,往往需要翻箱倒柜找很久,这样就降低了档案资料的利用率,档案资料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另外,档案的制作不规范。比如说,采用十六开的办公室用纸来进行规范的书写,并留出装订线,如果没有留出装订线,那么就给档案的装订带来一定的麻烦,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4.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也可以运用于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档案利用率,可以更好的保存档案。虽然说许多疾控中心努力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但是,系统的功能少、实用性不强,不利于档案利用率的提高,许多工作人员还是习惯性的查阅纸质的档案资料。所以说,还必须加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二、提高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1.建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疾控中心的档案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特点,必须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从而有效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各地各级疾控中心应根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和本单位档案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明确档案收集、整理、归档标准。就拿档案的收集来说,应将随时收集、定时收集、跟踪收集和重点收集结合起来,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职责范围内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还应定期、不定期指导督查本单位所属各科室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各类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2.优先聘用高素质人才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疾控中心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并聘用高素质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岗位工作。同时,还应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档案人员的素质培训,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3]。

由于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保密性和服务性的特点,所以说,应开展政治素养培训,提高档案人员的政治觉悟,使其以高度责任心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强化档案管理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综合技能,创造性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本地区卫生防疫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3.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是减少档案管理工作量的重要方法,是提高档案利用率的重要方法[4]。疾控中心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单位信息工作中,统筹规划,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室藏档案资源,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实用性,增加功能,增加档案资料的查询功能,将模糊查询、综合查询、分类查询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档案利用率。

4.实行档案两级管理

实行档案的两级管理就是说:将档案管理工作分成中心级和科级的两级管理[5]。中心级的档案具有综合性、学术性的特点,比如说: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年度卫生检测报告、疫情流行病因分析报告等就属于中心级档案。而科级的档案则是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这些档案资料要根据其服务对象的发展情况而变化,具有易变性,如疫情调查处理材料、工作人员的体检报告、公共卫生监测报告等就属于科级档案。

疾控中心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制定出明确的档案两级管理工作标准,明确区分中心级档案和科级档案。成立中心级档案管理部门和科级档案管理小组,由专业人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逐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卫生防疫水平,关系到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其档案具有种类多、内容多、范围广、周期长、不可复得性等特点,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大,这要求各级疾控中心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创新管理体制,采用职责权清晰的两级管理体制;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学习《档案法》,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参考文献:

[1]尹福顺.浅议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与建议[J].华章,2013(22)

[2]李丹.浅谈疾控机构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7)

[3]刘俊秋.浅谈如何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工作[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1)

疾控工作要点篇(10)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细化任务

近年来,我省局部地区疟疾疫情回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高度重视,按照《20*—2015年河南省疟疾防治规划》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疟疾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卫生技术人员疟疾防治业务培训,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大居民广泛开展疟疾防护知识的宣传活动。结合本辖区疟疾疫情,要从领导机制、防治经费落实、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媒介和人群防护,工作目标和任务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方案,明确各部门及单位的责任,对各级疾病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要细化疟疾预防控制目标和工作任务。各省辖市卫生局要于20*年5月31日前将本辖区的《疟疾预防控制方案》报我厅疾病控制处。

二、突出重点,综合防治,积极治疗

从20*年1~5月上旬疟疾疫情看,病例仍集中在*和*15个县(市、区)。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防治原则,上述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卫生部《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在当地政府组织下,及时开展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防止局部的疟疾暴发流行。尤其是沿鄂豫皖边界的行政村,要高度重视,加强防治和检测,对疟疾暴发点要及时开展综合防治,以遏制发病高峰。其它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疟疾传染源的控制和其接触人群及家庭四邻人员的防治工作。对从疟疾流行区返乡人员要进行重点监控,及时进行抑制性服药。

上一篇: 费用减免申请书 下一篇: 采矿技术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