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工程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6:59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业领域对能源的需求增长较快,由此迎来了油气输送和储存工业的大发展。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运营,是我国油气储运工程人员的重要任务。为了适应这种需求,为石油工程油气储运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这门课,其目的是通过储运工程的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术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应用相关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油气储运工程的安全设计;掌握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对油气处理厂站、油气管道和油库进行安全运行管理,并能对典型的油气管道事故和油库事故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在油气储运系统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从总体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油气储运安全生产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这门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积极探索适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教学新模式,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教学改革的措施和策略。

1 课程特点及教材建设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是为了控制和消除油气储运工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针对储运行业设计、生产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以及作业人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作为一门综合性实用学科,储运安全技术的研究涉及石油、机械、电子、电气、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其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生产作业人员)、物(石油天然气与储运相关的设备设施)、环境(内外部环境)等各个对象及其相关的各个环节。

目前国内尚无有关“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教材,编写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教材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西南石油大学联合西安石油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徐州空军学院,结合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和油气储运专业的需要,启动了高质量的教材编写工作。预计将在2010年完成《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教材的编写任务。其主要内容包括:油气储运系统安全技术基础知识,油气储运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技术,油气场站安全分析与管理,油库安全分析与管理,管道安全分析与管理,油气储运中电气安全管理技术,油气储运HSE管理等方面。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指定有关石油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的丛书以及相关现行的标准规范,作为教学参考书,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文献资料。

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2.1 将案例教学引入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教学中

由于该课程综合性的特点,若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按部就班地讲授型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实际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1]。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环境,提供进行分析的素材和机会,通过案例学习,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进行事故处理等技能方面的训练得到强化[2]。

要求学生在课下查阅有关资料,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预防措施、事故的监测和事故的处理措施。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西南石油大学教学资源的能力和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第二次课的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此次事故进行讨论和辩论,为学生创造一个探索表达、分享知识、完善思路的空间。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分析。该处的腐蚀是以H2S为主,弯管处积水是导致腐蚀破裂的关键。采取的预防措施有对弯管进行改造,改为直管段,消除积水段,定期通球清管,注入缓蚀剂,加强线路巡查,定期检漏。依据输气管道重大事故的应急抢险措施对事故进行相应处理。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理解、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2.2 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确保教材建设高质量的同时,还应根据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大纲要求,形成规范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讲义、教学课件等。

在课件的制作上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使教学信息以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和表述出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充分使用播放相关新闻和录像的教学形式。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相同的时间里传授了更多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3 充分利用仿真教学实验室资源

西南石油大学在2008年建成了油气储运仿真教学实验室,油气储运仿真教学实验室包括有原油管道仿真教学系统、油库仿真教学系统、油气储运工艺流程演示系统,初步构成了覆盖储运专业大部分课程的教学实验系统。

在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教学中,利用庆铁线运行仿真培训系统,模拟管道关泵、关阀、堵塞、泄漏工况,使学生了解输油管道在事故工况下,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产生水击的危害,以及维持输油管线正常运行的方法。

利用油库仿真教学系统,在事故工况模拟操作界面,选择事故作业类型,然后依次点击“计算稳态流量”、“初始化”、“事故停泵”(“事故关阀”),开始模拟。了解油库在事故工况下,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和保证油库正常运行的方法。

在该实验室内完成了目前在现场生产实习所无法完成的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尽量拟真的环境和场景中进行认识和学习,进一步加深理解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专业知识。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做法是:形成“习题训练、上机训练、期末考试”三位一体的考核制度,对每位学生的出勤情况和作业情况给出习题训练成绩,以10%的比例计入课程结业总成绩,对学生的上机实验的表现情况和实验报告的质量给出上机训练成绩,以20%的比例计入课程结业总成绩,期末考试以开卷考核的形式,以70%的比例计入课程结业总成绩。

在习题训练和期末考试中,部分利用分析具体案例来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使考试的内容不再全是需要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点。通过案例来考试,答案不会是唯一的,只要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后,得出合情合理、措施方法完善的答案即可。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综上所述,《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有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系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石油工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3]。

参考文献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2)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从而推动了石油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石油的需求,更是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生存和发展,油气储运设施安全问题更是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油气储运设施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石油化工业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以油气运输设施安全问题为重点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采取相关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避免油气储运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油气储运工作得以正常运行。

1. 油气储运设施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石油技术人员从未停止过对油气储运设施的研究,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非常好的成绩,从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油气运输设施安全管理体系,开发并研究了先进的技术成果和运输设施,为我国石油化工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1油气储运设施的分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石油、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油气存储和运输设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整个石油化工领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当前,我们常说的油气储运设施主要指的是油气的存储和运输,也就是石油化工企业内部连接生产、运输、销售、服务的纽带,它包含了对矿产油气的收集、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输送、分配、运转,油气的炼化、存储等设施。

1.2油气储存设施

1.2.1油气存储设施

就我国目前油气运输设施现状而言,大部分的油气储存方式都是以油库或地下储储存库来进行储存。但是,随着天然气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天然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天然气储存的运输方式也逐渐受到石油化工业的重视和喜爱。在天然气运输的工作中,短期的运输一般都是以基本输气管末端和储气罐进行储存的,而较长期的运输则是选择地下储气库进行储存。此外,油库的管理工作会根据不容的情况进行管理,并分为几种不同的储存方式。

1.2.2油气运输设施

而根据运输手段和方法我们可以将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分为:水路运输、管道运输、陆路运输、铁路运输等。这已成为继传统四大运输方式之后的又一新型运输措施,也是目前范围广、安全程度高的运输模式在目前的运输工作中,根据运输媒介,将油气管道运输又可以分为天然气运输、石油运输两种。

2. 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

石油天然气是一种低碳、节能的能源,天然气能源的应用已经逐渐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发展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但是,由于我国天然气和石油储备并不均衡,导致我国各地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数量迅速增加,使我国石油天然气储存运输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为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运输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因为油气储运设施增加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天然气自身就是一种可燃物质,其特点具有易挥发和蒸发性。因此,油气运输区域中,常常会闻到一些异味,还会发现低洼处油气聚集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火苗产生,天然气就会迅速被点燃,从而导致整个区域都会发生燃烧,引发重大的火灾事故。此外,油品蒸汽和天然气与空气混合是产生的气体,当处于一定环境下,就会发生爆炸,再加之油品本身含有的有毒物质,很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窒息。

如今,随着油气储运行业的迅速发展,油气运输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也在不断增加,油气储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因此,我国和石油化工企业加大了对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视,并不断提高完善油气运输设施安全技术和设别,从而有效的控制了油气管道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对环境进行了保护,促进石油化工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3. 事故教训

油气储运设施事故后果严重,风险程度较高,尤其、是布置密集的油气储运设施若发生事故,处置不当可能形成多米诺效应,造成连锁反应,加重事故后果。油气储运设施是连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一旦发生事故,将影响上游油田和下游炼化企业的正常生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油气储运设施发生事故,将导致供应中断,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

随着我国油气储运事业的快速发展,相应领域发生的事故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及企业对此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油气管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事故数量明显下降,但很多事故教训值得举一反三。

4. 确保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措施

我国现处于管道建设的快速发展期。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人员均应充分认识管道安全的重要性,管道所属企业应掌握管道周边的环境变化情况,了解、认识影响管道安全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针对油气管道“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按照隐患“救其未萌”的 HSE 新理念,在工程立项、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各个阶段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运行管道的监测。

4.1 提高本质安全

(1)加大“三同时”管理力度。从油气储运设施建设前期开始,确保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投用,严格执行安全设计审查。同时,加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力度,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和投入使用。在工程竣工验收前,还要组织建设项目安全、环保、职业卫生设施的验收。

(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验收。施工质量严重影响油气管道的运行安全,在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杜绝管道运输过程中的野蛮装卸,严格控制焊接质量,确保焊缝质量达到承压能力要求。其次,切实保证管道的防腐工程质量,管道敷设过程中,避免管道防腐层破损和管道外壁机械损伤。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加强油气储运设施安全对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生存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要高度重视油气储运设施安全问题,建立完善的油气运输设施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油气运输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减少能源的过度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加大对油气运输设施安全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从而使油气运输设施能够正常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人们创造和谐、安定的生活。■

参考文献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油气储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由于石油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碳氢化合物,具有易燃、易爆、易聚集静电、易中毒等特性,油气储运过程中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石油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设备设施在油气储运工业中的贡献越来越大,设备设施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水平也在飞速发展,对油气储运设备更是提出了要求和压力。如何减少设备故障、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和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设备运行效益的最大化,始终是石化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

二.油气储运设备存在的问题。

石油天然气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随着石油天然气使用量的增加,油气储运设备也随之增多。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油气储运设备出现了众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会影响油气储运设备的正常使用,进而影响石油工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在油气储运中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问题:

(1). 设备故障带来的问题。高温高压等压力容器的破损、操作压力的波动、工艺缺陷、油气储运设备设计的不合理、管线的腐蚀、机械振动引起的设备疲劳性损坏等,都容易造成泄漏及爆炸。

(2). 使用不防爆设备及电器带来的危害。使用防爆设备及电器是为了避免逸出的可燃性气体接触火花之后,发生火灾和爆炸等重大事故。但在油气储运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防爆设备及电器在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防静电措施不足。油气在管道里因摩擦存在静电,不导走静电,电荷可能积累,进而产生火花放电,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 违章作业。动火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不可以用火的时候违章动火都会增加油气储运的危险性。

2. 设备设计理念不完善。

我国的油田储运系统由于油田地理位置分布的差异从而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我国油气储运发展较晚,现在仍处于初期阶段,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由此我国研究出了降凝剂,填补了该领域的部分空白,而且高性能减阻剂的研发也使得我国更接近国际水平,部分管道甚至可以在常温下输送油气。但是我国原有的运输过程中大多还是采用能耗高、管输损耗大的加热方式进行运输。再者,我国对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变化性因素研究不足,设计技术缺少数据库的支持,同时,也没有形成相配套的集成网络系统。

3. 油气蒸发严重。

目前,从油田炼油厂用户的周转环节繁杂,油气损耗量及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在石化、石油企业如炼油厂储运系统、油库、加油站等油品装卸操作频繁的工作环节汽油等轻质油品中易挥发的有机组分会大量汽化逸出。按全国目前原油的年使用量2. 5×108t估算,全国原油和成品油的总损耗量将达到7. 5×106t/a以上,相当于一个大油田和炼油厂的采炼量,价值3×1010RMB以上。油品蒸发损耗的主要物质是轻组分,因此,油品蒸发不仅造成数量的损失,还将引起质量的下降。除此之外,由于散发到空气中的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超过一定浓度遇到火源即可发生爆炸。

三.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1. 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在设备管理上,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增强设备的“免疫力”。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为例,长期以来重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月对所有运行设备的振动情况都要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任务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承担,对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及时反馈给油气储运公司,油气储运公司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压缩机定期保养和维护可以从下面几点来做:第一,在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保压缩机系统内不存在压力,或者同其它压力源断开连接,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同时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第二,新买的压缩机第一次运行500h要换新冷却油,此后每4000h更换一次,并按这个周期换油。如果一年运行不到4000h,更换周期为一年;第三,要确保皮带保持张紧。每运行2000h左右要检查皮带的松紧度。

实行“三定”制度。

油气储运中的主要设备,要实行“三定”制度。“三定”制度主要是指定期检查、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是指的是大修过的设备或者新购进的设备,必须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试运转,磨合期内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查看磨合情况,在确定运行正常后才可以交由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这种做法,设备的机件不会过早的损耗,使设备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定人操作是指每一部设备的操作人员要训练学习,并且进行考试,考试通过才能操作设备,多人操作多班制工作时要执行交接班制度;定期维护是指设备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定期的对设备的主要机件进行维护检查。在设备的使用中,出现问题和故障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及时并且准确的发现问题所在、故障出处,从而提出解决办法。

当设备运行出现故障必须送修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当没有维修的条件时,不可以强行拆修,以免破坏维修质量。设备维修工作就施工生产的特点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并逐步由目前的排障性维修向预防性维修转变。

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应当每月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保养,实行严格的点检制度,掌握设备实时的技术状况,预防事故发生,从而延长油气储运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比如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每月都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对设备的振动情况进行检测,当出现异常振动检测结果时,要对这种设备再进行单独检测核实,并将结果告知油气储运公司,使公司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找出解决办法,避免耽误生产,从而减少损失,保证设备平稳运行。

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油气储运事业起步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应当更深地强化管理、创新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做好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促进油气储运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刚 浅析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期刊论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9期

[2] 毕磊 杨健 浅析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措施 [期刊论文]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7期

[3] 孙波浪 SUN Bolang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 [期刊论文] 《科技传播》 -2011年7期

[4] 李之尚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3年19期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P63 文献标识码:A

一、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特点

1复杂多样的地质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华北和西北两种地质构造的纽带部位,既有稳定的碳酸盐岩构造,又有盆地的演化构成结构。从地质构造上来说,就已经决定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在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性,油气储藏的复杂性也就不言而喻。

从最近几年的钻探结果表明,传统的对于盆地油气开采的理论虽有普遍的实用性,但并不能用于所有地区的油气开采之中。对于像鄂尔多斯盆地这样的油气藏,其油气的分布规律复杂多样,这就要求在实际的开采过之前必须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油气藏成理论对油气的各方面情况作出记录,发现并总结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为以后类似的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2.油层物性差

鄂尔多斯盆地虽然油气的总储存量很高,但是盆地的储层岩以砂岩为主,并且石英和碎屑的含量较高,在储层岩中还有大部分由碳酸盐岩矿物和黏土矿组成的胶结物,这导致了鄂尔多斯盆地的油层物性差,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度低。在储层孔隙上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粒间孔是主要的储层孔隙,虽有着优质油层储层的特征,但油气分布的储层又有着很强的非均质性特点。

二、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形成的理论研究

1沉积控制成藏理论

沉积控制成藏理论从岩层和地理形态形成的特征出发,将低渗透油气层的形成归因于岩层的沉积作用,油气层的分布和岩层的沉积后的分布区有关。

在地理岩层的形成过程之中,由于多种诸如地理位置、气候和生物等因素的参与,在河流的沉积作用之下,生物体夹杂在岩石之中并于外界空气绝缘慢慢演变成油气,岩层也就慢慢地成为了储层,这种储层由于沉积中沙粒的大小不一样,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也就引起了储层中沙体的含油性差别。沙粒的非均质性的分布同时也会导致油气的非均质分布。同时在河流沉积的过程之中,同一类沙粒形成的储层由于沙粒的分布不同也会导致含油层内部的含油性差异化和非均质性化。

从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的研究来看,孔隙以沙粒间孔为主,其原生的孔隙和次生的孔隙都有发育,存在优质的油层,大多的油层孔隙度小于10%,并且渗透率低。虽然在沉积过程中沉积物细小和形成岩石的作用较弱是形成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低渗透性的先天不足因素,但在另一方面,在成岩的过程之中由于挤压和胶结作用会导致粒间孔隙损失过大使储层渗透性得到改善,从而形成低渗透性储层。

2运移动力成藏理论

运移动力成藏理论从油气的移动和汇聚的过程出发,详细地探讨油气的运动方式、运动的动力源、运动的通道、运动的时间、运动的次数和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从油气运动的阶段来看,主要有初次运移阶段和再次运移阶段。

岩层粒体之间的剧烈挤压是油气初次运移的最主要的动力。鄂尔多斯盆地在油层的分布上比较广发,并且形成了三叠系的含油层,因此具备油气发生初次运移的动力源,这种运移又较大地影响了油气的再次运移和富集过程。再次运移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所在,在再次运移之下,油气的储藏就趋于定格。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属于低渗透储层,还有不发育的断裂构造,是一种致密岩性的油藏,这都与再次运移紧密相关。

三、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藏成藏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鄂尔多斯盆地有着我国低渗透油气的丰富资源,我国在这种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上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而且我国还在努力地进行有关油气成藏的研究,对于低渗透油气成藏的研究更是成果不断。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藏属于低渗透油气藏,对于这种油气藏的研究笔者觉得应注意以下问题。

1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大多是碎屑岩层,这种碎屑岩层的原始孔有利于渗透,是哪些原因导致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由高渗透储层变成了低渗透储层。

2对于低渗透透气储层来说它的渗透条件差,如何才能使得油气进去粒体间孔隙中的水出来。

3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的致密时间和油气填充孔隙并成藏的时间先后性是怎样的。从油气成藏的时间上来讲,储层的形成和孔隙间油气填充的关系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油气先填充,储层再致密。这种情况下,储层在油气填充后致密的原因是什么。

②储层先致密,油气后填充到储层中成藏。如此一来,油气进入储层的通道在哪里和进入储层的动力是什么。

③油气填充与储层致密同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油气填充和储层致密之间有什么因果联系,导致这两个过程同时产生的因素又是什么。

结语

鄂尔多斯盆地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基地,但它的成藏具有许多的独特之处。通过研究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成藏可以总结出许多的关于勘探低渗透油气的宝贵经验和油气形成规律,同时还有效地证明了传统的油气成藏理论并不能完全指导勘探工作。注重油气藏的客观地质情况,寻找油气藏演化和形成的过程并不断总结油气的富集规律将是油气成藏的研究趋势所在。加强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成藏的研究将会为以后我国的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质性的操作指导,并不断丰富相关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继宏.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油气成藏研究[D].长安大学,2007.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83-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提出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教材质量为核心,选用和建设一批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教材。作为江苏省首例开设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开发校本教材势在必行,提高校本教材开发的实效性更是重中之重。

1 开发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校本教材的意义

目前培养油气储运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全国只有十多个,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等石油产地。大部分高职院校集中面向周边的各大油气田输送人才,如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常年为华北油田输送人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面向玉门油田、长庆油田。这就直接导致了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统编教材的缺乏和单一,目前仅化学工业出版社发行了石油产品炼制加工方面的高职高专教材。该院的油气储运技术专业要想打造成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必须立足于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以培养液体化学品码头、油库等一线操作工为目标,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2 提高校本教材教学内容实效性的对策

2.1 调研职业岗位群

基于高职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该专业主要是面向我省或周边沿江沿海化学品码头、油库、加油站、加气站等培养从事油气及大宗化学品的输送、储存与装卸、计量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通过对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常州钟楼油库、江苏海企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储运厂、扬州港液体化工码头、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中石油化工原料生产基地等二十几家企业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油气储运行业主要岗位群的工种有油品储运工、燃气输送工、司炉工、综合计量工、油品分析工、自动化仪表工等。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以及企业的人才需求,以燃气输送工及油品储运工为核心工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围绕这两个中心展开。

2.2 构建职业技能

以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能力要求以及《国家职业标准汇编》中对油品储运高级工及燃气输送高级工的工作能力要求,借鉴“职业带”理论及企业调研结果,分析并确定油气储运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如下表1所示。

根据储运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行业特点,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突出专业的应用性及职业能力培养。对于应届毕业生要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合一方能毕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倾向,在燃气输送工或油品储运工两个工种中二者选其一。

2.3 重组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依照“能力递进、分层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理念,通过“三维一体”共同解析归纳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重新开发《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燃气输配技术》、《油气储运技术》等3门核心课程,基于工作工程编写配套材料及多媒体课件。《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以液化石油气码头为工作背景,将工作任务划分为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危害防护、危险化学品火灾和爆炸事故处理;《燃气输配技术》以城市燃气输配为工作任务,分解为燃气的储存、压力调节与计量、泵与压缩机管理、DCS控制、燃气调度、输气管道工艺等六大模块;而《油气输配技术》以油库和加油站为工作背景,将工作任务划分为油罐运行管理、输油设备的维护、油品的计量、输油管线停输、油品检测、输油管道工艺。

3 结语

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虽然随着国家新能源政策成为热门专业,但可借鉴经验较少。校本教材的开发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提高开发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6)

前言

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油气储运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理论应用于油气储运系统,油气储运学科的理论内涵和外延越越来越多的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叉和渗透。例如随着SCADA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技术、智能管道机器人等尖端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上的应用,使得油气管道输送系统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从事油气管道设计和管理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自动化、计算机、智能机械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相应知识;同时,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国际油气营销市场的行情将会愈加变化莫测,各国都在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油气储运系统来预防国际油价、天然气价格波动给本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油气工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建成一套调度灵活的国内油气储运系统和数条与国际油气市场接轨的跨国油气输送干线的发展步伐必然加快。这一发展动向不仅会给包括油气储运业在内的相关产业带来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给油气储运学科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即如何规划好这样一个庞大的全国油气储运系统以及如何解决好调度管理、营销决策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油气储运技术人才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此外,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随着油气管道完整性,可靠性管理技术的应用,对油气输送系统进行完整性管理是油气管道系统的发展趋势,将大大提高油气输送和储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也需要油气储运技术人员具备安全工程、可靠性、节能环保的相应知识。

1.石油储运工程系统GIS数据模型的选择

空间数据是三维的数据结构,包括空间位置(由某个参考坐标系确定的位置)、相对位置(地理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属性(与几何位置无关)。任何地理实体必须包含至少一个属性,GIS的分析、检索主要是通过对属性的操作来实现。在GIS中将空间目标实体的描述数据分为三种类型:空间特征数据、时间属性数据和专题属性数据。通常在使用中,将时间和专题属性数据结合在一起共同作为属性特征数据,而空间特征数据和属性数据统称为空间数据(或地理数据)。空间目标实体的属性特征数据常以列表或表格的方式进行组织。一般将其视为二维表格(属性表),行代表空间实体,列代表属性。

空间特征数据记录的是空间实体的位置、拓扑关系和几何特征。实体的空间位置以经纬度或带有局部原点的线性坐标表示。通常,人们理解空间实体的位置并不是通过实体的坐标,而是通过这些实体与其它熟知实体的空间关系来考虑,这就需要用具体的数据模型来表现。在石油储运工程系统实际应用中,人们更关心如何根据实时采集的管网数据来进行管网拓扑分析,从而了解油田管网系统运行状况,实现对油田管网运行的有效管理。由于在管网系统中处理的大量对象都是点对象(阀门、分离器等)、线状对象(管线、公路等)和面对象(村庄、计量站等),而矢量数据模型在反应网络信息方面(如:管线、交通等)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在表示管网线路和道路等线状地物方面具有直观性,便于进行网络分析,为节省数据存储空间以及减少模型相互之间的转化时间,我们采用矢量模型来描述、管理油气管网设施。

2.石油储运工程系统数据模型的建立

2.1石油储运工程系统主要组成要素分类 石油储运工程系统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在建立其数学模型之前,首先要把系统内的各组成要素按功能进行归纳和分类。绪论中己经指出,本系统采用的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构建方式,因此在对各种要素进行分类的时候,同样先从整体出发,然后再细化到每一个局部。

2.2石油储运系统信息结构模型 石油储运系统的各种信息,如基本信息、实时数据信息、历史信息和相关的地理信息等,可以看作是石油储运系统这个对象的一系列属性信息,它们各不相同,但又共同围绕着石油储运系统这个对象。石油储运系统各种信息的组合可以看作是由一层一层的属性信息层组成的信息空间。我们把石油储运系统信息空间进一步具体化,即用图层的形式表示出来,就形成了油气管网的信息图层空间。进而,我们可以对石油储运系统信息进行分层管理、分层维护,并且对石油储运系统信息空间实行动态组合,根据不同的信息要求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石油储运系统信息空间。利用这种概念可以完美地把石油储运系统的各种信息动态集成在一起,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提高石油储运系统管理水平和效率奠定基础。

2.3石油储运系统数据模型 根据上面对石油储运系统信息结构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油气管网所联系的站井以及配套设施都具有地理分布特性,因此必须结合GIS数据模型来建立油气管网GIS数据模型,从而实现相关设施的管理和油气管网的分析计算。

石油储运系统数据一般为两种,图2.1是GIS数据模型,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标识码(D)实现关联.空间定位数据可以表征村庄、站、管网设备(如阀门、分离器)、配套设备(如电力设备)的位置。这些石油储运系统空间数据由点、线、面等对象构成,由系统统一管理。

3.石油地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组织

在建好石油储运系统数据模型之后,就应设计具体的石油储运系统数据组织方式。下面将从图层划分、数据库设计等两方面来对本文设计的石油储运系统数据组织方法详细阐述。

3.1图层划分 在石油地面信息管理系统中,为了清楚表现相关的各子系统的关系,便于查询和编辑,将石油储运系统所包含的各种对象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归入相应的图层。

3.2数据库的建立 石油储运系统数据库的建立,是指用系统软件提供的数据处理和管理功能,将经过编辑的图形数据、属性数据进行入库处理,建成石油储运系统数据库运行管理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字典和数据索引的生成、软件系统和数据的融合检查。

参考文献

[1]杨祥陵.油气储运网络综合管理系统技术研究叨重庆大学校报,2004(11)

[2]胡湘.基于WEB的陆上货运交易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重庆大学校报,2004(7)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7)

引言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联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埋、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条件,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 

1 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1.1 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在设备管理上,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增强设备的“免疫力”。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为例,长期以来重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月对所有运行设备的振动情况都要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任务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承担,对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及时反馈给油气储运公司,油气储运公司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1.2 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第一,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定:压缩机系统内的压力都已释放,与其它压力源已隔开,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且已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 

第二,压缩机冷却润滑油的更换时间取决于使用环境、湿度、尘埃和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新购置的压缩机首次运行500h须更换新油,以后按正常换油周期每4 000h更换一次,年运行不足4 000h的机器应每年更换一次; 

第三,油过滤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300h~500h必须更换,第二次在使用2 000h更换,以后则按正常时间每2 000h更换; 

第四,维修及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气阀时切记防止任何杂物落入压缩机主机腔内。操作时将主机入口封闭,操作完毕后,要用手按主机转动方向旋转数圈,确定无任何阻碍,才能开机; 

第五,在机器每运行2 000h左右须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如果皮带偏松,须调整,直至皮带张紧为止。为了保护皮带,在整个过程中需防止皮带因受油污染而报废。 

1.3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维修要及时 

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设备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在采用多班制作业,多人操作设备时,要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新购或经过大修的设备,必须经过磨合期的试运转过程,以延长使用寿命,防止机件过早磨损;此外还要严格实行安全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维修措施,以防降低设备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当设备必须送修时,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切勿勉强拆修,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在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设备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设备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查明和消除隐患,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依据设备的大修和二、三级保养,同期对其进行定期维修的方法。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1.4 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 

油泵是一种理想的油气循环泵或作载热体输送油气泵。油泵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在开始运行初期有少量泄漏是正常的,在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泄漏将会减少或停止; 

第二,选择泵的安装位置时,要使泵盖和轴承座的热量便于扩散,不出现任何蓄热现象。不许用输入管上的闸阀调节流量,避免产生气蚀; 

第三,泵不宜在低于30%设计流量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运转,则应在出口装旁通管,且使流量达到上述最小值以上; 

第四,注意泵运行时有无杂音,如发现异常状态时,应及时处理; 

第五,停机:切断电源。将泵内液体放空,清洗且应定期把叶轮旋转180°,以防止轴变形,直到油泵完全冷却为止; 

第六,经常检查地脚螺栓的松紧情况,泵的泵壳温度与入口温度是否一致,出口压力表的波动情况和泵的振动情况。 

1.5 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 

2 结论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只有在坚持提高经济利益,强化管理,加大创新管理力度,才能不断提高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水平,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克祥.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与设备的前期管理[j].科技资讯,2009(31):117-119 . 

[2]刘惠坤.浅谈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与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j].消费导刊,2009(5):105-109.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8)

1 原油储运系统概况

原油的储运方面包含了卸载,以及在相关码头灌区内的存储,原油由灌区想厂内进行移动,原油在工厂内的灌区进行存储,原油在厂区之内移动到加工装置上。原油在厂区之内需要进行的是卸载、分配、移动以及混合等相关活动,同时需要合理安排装置、管道和油罐,在整个的系统中都应该制定好详细的进厂与炼制计划,其中包括和各种事物的相关效应能力。但是,在原油库中的储运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读取、录入各种数据的方式来进行的,对输油泵等相关的设备进行人工控制,系统中的缺点在于,认为因素比较多,以及非常强的随意性,不能够与国外的自动化相提并论,因此要对所存在的问题,有相应的解决策略,提高原油储运技术的应用。

2 原油储运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2.1 原油储罐运行负荷率较高。

原油的供求关系严重影响了原油的价格,而且价格的震动幅度也非常明显,这样就给原油在加工、储运以及今后的销售过程中带来了非常大的矛盾。如今,经常发生高库存的情况,所以在原油储存中储罐的负荷是非常高的。原油在罐中的存放率在九成以上,已经到达了储量极限,油库因此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2.2 原油储运系统的腐蚀问题

现如今,一般的猪油管道都是用钢管,基本都是螺旋焊缝钢管、直缝电阻钢管以及碳素钢无缝光管等。一旦环境中的介质与金属管道两者接触,由于可能发生一定的电化学腐蚀或者化学腐蚀,从而导致管道外侧具有一定的锈蚀物。这种现象对于原油的运输过程是比较普遍的。输送管道在发生化学反应腐蚀之后,管道的机械、物理等方面的性能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对原油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其质量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管道的使用寿命也会相应地变短,当腐蚀现象变得非常严重的时候,就可能导致油品泄漏,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太严重的情况下,就不能够使用。所以,对于管道腐蚀过程中的因素进行研究能够很好地解决储运系统面临的很多问题。

2.3 原油储运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原油在储运中对环境产生一定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2.3.1 原油泄漏

其中泄漏主要有站内和外管线两种泄漏,对于站内泄漏也包括站中的管线和设备泄漏两种。对于储运石油的企业而言,泄漏是非常普遍的事故。

2.3.2 油气蒸发

原油具有容易蒸发的性质,而且蒸发后的气体具有毒性。蒸发后的油气安全隐患非常大,能够引起火宅也能够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储运石油的过程中,油气蒸发的主要关键就是在收发油的时候进行的呼吸损耗。2.3.3 烟尘及废气污染

这一类的污染是通过输油站(油库功口热设备(热媒炉、加热炉、锅炉等)在燃烧的时候产生的。

2.3.4 原油储运管道泄漏的问题

管道在运输过程中的最为主要的故障就是泄漏。道道遇到的腐蚀性穿孔问题、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如河流冲击)、滑坡、地震或者是第三方进行的相关破坏等都能够导致管道泄漏,对于管道的安全运行进行威胁,不仅导致非常多的油品损失,而且有可能导致火宅甚至是爆炸,对环境也产生了污染。 。

3 原油储运损耗的问题

原油储运系统中损耗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几点:

3.1 蒸发损耗

上文中提到,石油具有非常明显的蒸发性,蒸发导致的损害不仅使得油品总量减少,同时对于油品的质量也产生了影响。油蒸汽一旦散失到空气中,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也是火灾的隐患。蒸发损害在石油经营的每个环节都会发生,所以油品损耗的主要原因就是蒸发。

3.2 呼吸损耗

油品在油罐中静止储存,由于白天石油吸收热辐射导致其温度升高,罐中的压力增加。当压力到达一定高度时,油蒸气就与空气混合泄漏到外部空气中,这样就导致了损耗。

3.3 其他损耗

在储运过程中,原油也可能发生漏损的现象。此外,原油的泄漏原因还有管道和油罐损坏或者是在焊接过程中不严密,阀门没有进行足够填料。而且,因为原油粘性很大,可能很强地附着在包装上面,当收到低温的影响时,就会导致很大的损失。混入杂质、混油以及蒸发损失都能够降低油品的质量,没有达标的油品只能够降级使用,或者是再次加工。所以,油品质量降低就会直接导致数量的减少。

4 提高原油储运技术的相关策略

4.1 加大油气回收工作的力度

在运输油气的过程中,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油气蒸发损耗,因为损耗一般都是比较隐蔽进行的,所以在运输中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指标进行约束,所以经常导致计量误差掩盖损耗量的情况存在。油田的油气生产、储运系统庞大,回收油气的情况非常复杂,对储运而言,油气回收问题不能够通过单一的回收方法进行解决,所以在回收油气的问题上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

4.2 加强原油泄漏的控制与检测

通过各种方式,对输送油气的管道的可靠性进行提高,能够是事故减少,当发生泄漏问题时应该及早发现,快速赶到出事的地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方式泄漏问题的扩大化从而减少损耗,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已经高新设备,操作人员应该提高责任性,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精心操作,保证运输管线的平稳进行。

4.3 降低原油的损耗

在输油管道的角度而言,要对原油进行冷凝处理,然后才能够进行输送,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减少蒸发,在温度很高的白天,原油应该通过管道进行输送,北方气温低,这一点要进行很好地剞劂。其次,要对良好的原油输送机制进行推行,即按照输送彼此之间烃分子相溶最小的原则,确定不同成分油品构成的原油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输送,这样在输送过程中,混油的损失就会降到最低程度。

4.4 完善输送管道工程建设

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制定。其次在对铺线位置上要进行合理地选择。从油田到提炼厂的输送管道的直线距离与线距之间的长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同时,铺设管道时还应尽可能的绕过商震级的活动断裂带、采空区、高难度的河流等。第三是对重要参数要进行严格选择。一旦确定了输送油气的数量之后,我们要进行优化管道的材料、直径、压力、壁厚等,最大限度降低投资费用。

5 结论

综述所述,如何提高原油储运技术水平是我们一直不断探讨的课题,油品储运过程中,不论是接卸、调合、贮存,还是输转、泵装、运输,哪一个过程我们都不容忽视,因此在储运系统还不够完善的今天,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9)

关键词:

油气;储运系统;节能

1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的必要性

社会科技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国油气储运系统的更新已经跟不上石油化工业的发展速度,无论是在管材开发及应用上,还是对管材断裂等缺陷的控制上,都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油气的高压运输更是我国石油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因为油气的储运,连接着石油化工业整个生产运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起着传送纽带的作用,所以降低储运过程中的油气消耗,保证储运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是刻不容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去探寻油气储运技术的更高境界,摸清油气储运的发展规律,促进我国油气储运节能技术的更快发展。

2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1)油气混输技术的分析前些年,我国石油与天然气的储运都是独立分开的,它是把油、气经过严格采集处理后,再进行分离,这就要经过三相分离器、天然气压缩机、原油外输泵等等设施来完成,不仅工艺复杂,而且运输起来也要分成不同的输送泵来进行独立输送,无形中造成了企业经济成本的增加,而经过革新后的油气混输技术,就是利用输送泵,把油、气、水混合在一起进行储运,它所需的设备只要一台混输泵和一条混输管道就可以进行了,这种储运工艺在我国的石油化工业中已经得到十分普遍的应用,因为这种储运技术不仅能保证各个输送管道独立完成输送任务,而且为石油化工企业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2)输油泵变频调速技术的分析输油泵的变频调速顾名思义也就是说在油气的储运过程中对它的运输流量进行控制,这个过程是利用输油泵中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来实现的,我们控制油气储运过程中的流量大小一般都是采用安装在输油泵出口处的阀门的开关程度来进行调节的,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操作,但却很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而采用设置离心泵变频转速的方法,不仅能在油气储运过程中自由控制它的输送流量,更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3)控制蒸汽能耗技术的分析据统计,在整个油气储运的过程中,蒸汽的能源消耗能达到85%以上,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油气储运过程中的温度没有得到保证,所以我们要想减少能源的消耗,首先,要从油气的存储温度下功夫,结合蒸汽消耗的状况对其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其次,要加强对储油罐的保温工作,保证油质的温度与油罐温度的一致性。另外,对油气存储罐的清洁卫生状况也要加以检查和控制,因为油罐内的残留物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影响油罐的传热效率,造成能源的浪费。

(4)常温输送技术的分析常温输送技术在我国石油化工业中的运用比较广泛,大多的石油化工业都在采用这种输送法来对油气进行储运,因为它不仅节能,而且对加热保温装置的技术要求也不是十分的严格,从不同程度上减轻了石油化工企业的一些额外的资金开支。

3加强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的有效措施

(1)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为各石油化工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具体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对储备系统的建设方法也不尽相同,因而要对油气储备的采购、销售以及运营等进行科学的研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管理方案及储运措施。

(2)加强实时监测因为油气的储运过程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所以加强实时监测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可以随时观察到输送管道的所有的状况,对储运管道发生的泄漏等现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补救,为企业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同时还能保证油气储运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3)加强技术更新从我国的总体水平来看,石油的产能不小,位于世界的前列,但储运技术却没有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在油气的存储温度上、输油泵的变频调速上以及混合储运等等技术上都还有待加强和提高,所以为了尽快使我国的油气储运节能技术与国际化水平接轨,就必须加强油气储运过程的管理,找出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改进和革新。

4结语

总而言之,石油天然气的存储运输环节是整个石油化工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落到实处,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才能保证油气储运过程的整体质量,才能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促进油气储运系统向高效、节能、安全、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使我国石油业在国际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作者:黄永志 单位: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曹岩辉.关于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J].科技风,2012,17:79.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053-02

我国现有的油气储运标准在技术水平、管理体系以及应用文化等方面都比较的落后,特别是在油气经济发展方面、油气管道安全方面等,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矛盾,以致不符合油气储运要求,降低了我国油气储运的管理水平,并使工程的建设不能够到达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现在我国的油气储运行业的整体发展质量低,主要原因是我国油气储运标准的问题。和国外先进的油气储运水平相比,我国的油气储运标准要求还很低,制约其发展。为了能够很好的发展我国油气储运事业,使与国际水平接轨,及必需采用比较的发展策略来改变现状,促进其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带去更多的利益。

1 油气储运标准化的现状分析

标准化主要就是用来界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运营的管理水平的基本标尺,同时标准化也是对实践的经验以及科学技术的总结。为了能够很好的认识到我国油气储运事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对我国和国外的油气储运标准化的体系的建立、运行的模式和发展的思路进行分析。

总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具有很多丰富的自然能源资源。可是,每年的能源使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现在我国能源的使用量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多的国家。我国现在对石油和天然气进行运输的时候主要还是采用的管道运输方式,发展历史也比较的久,现在油气的输送管道的规模也已经发展的非常大,在全国的各个地方有油气输送的管道,在输送的水平和管道的建设方面也提高了很多。同时我国的油气储运事业也已经构建了一系列的发展体系,从最开始的工程建设一直到运营和管理,而且还采用了比较科学的思想和理念,主要就是针对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油气储运的发展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从而来对我国的油气储运的发展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最近几年,我国在不断的对实际的经验进行总结,同时也很好的借鉴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而研究出了大量的标准化的新技术,最终很好的实现了标准的管理、查询和检索的信息技术化。这样的油气储运标准化也使得我国的油气储运事业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

国外油气储运标准化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标准化主要有两种方式,市场管理需求和计划管理。其中,市场需求方式主要的代表就是一些欧美国家,这种标准化模式主要采用的就是自愿性的标准体系和强制性的技术法规,企业应该要能够完全达到安全和技术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独立的去完成自主的编制,可以就采用国际的标准,然后再根据自身的管理和生产要求来开展实际的工作,非常的灵活和自由。而基于计划管理的标准化模式主要的代表就是俄罗斯,这种标准化的模式主要就是针对修订工作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实施的,它可以对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协调,使得标准化在方案论证和总体设计当中的作用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最终达到最佳的效益和水平。

2 我国油气储运标准化的发展对策

我国现在的油气储运标准和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比较的大,所以就必须要根据标准化的思想理念,规划出有效的管理方式与方法等,促进我国油气储运标准化发展。

1)对于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还应该要进一步的加强。标准化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标准化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企业的生产模式进行转变的过程当中,标准化也是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企业如果要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那么就应该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标准化体系。

只有符合油气储运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标准体系,才能真正的使油气储运事业得到发展,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的促进作用也才能够完全的发挥出来。另外,因为标准是人的劳动和思考的结果,那么在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当中,人才就显得非常重要。人才技能和他们的经验经过一定相关程序处理后,将会形成标准体系,指导事业的发展。

在实施与运用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应该要对标准的重要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然后转变和拓展自己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油气储运标准化的健康发展;

2)要转变标准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使得标准要求具有一定的法律法规角色,可见其重要性。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作为支撑的话,那么这些法律法规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所以就应该要对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和范围进行重新的定位。现有的一些标准化的管理方式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这样才能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才能使标准化的相关原则得到实施与体现,使得企业能够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

3)体系的建设工作应该要深入和系统的开展。企业应该要根据标准化体系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然后对油气储运的业务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还应该要积极和国际一些先进的企业开展对标的工作,从而使得最终建立起的标准体系更加的系统和先进。首先应该对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与了解,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标准要求进行总结与归纳,使标准能够表达得明确,易于实施。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之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标准进行提升和整合;

4)标准的执行力应该要提高,技术的研究也应该要加强。标准化的工作需要对世界上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进行采纳,积极的开展采标的研究和标准的对标工作以及和国际的交流和合作,最终使得我国的油气储运的标准技术水平能够快速的提升,这样才能促进油气储运事业的发展与提高。

3结论

总之,油气储运标准的产生、应用和发展对于我国的油气储运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的部门应该要不断的去提高我国油气储运的标准化水平,从而使得我国的油气储运事业的竞争力能够得到提高,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之下能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泉安,陈娜.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3:73.

[2]刘冰,田悦,税碧垣,潘腾,刘艳双,戚菁菁,薛皓文.油气储运标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油气储运,2013,6:571-577.

上一篇: 专业教学论文 下一篇: 中小学财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