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艺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5:09

外交艺术论文

外交艺术论文篇(1)

引言

虽然我国茶文化理论也实现了系统化发展,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与西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更多局限在整个训练活动中,更多将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精力放在了抽象的内容讲解之上,而未能将具体的训练需要与整个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系统化结合,其不仅影响了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同时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影响力推广产生了相应影响。

1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

随着当前茶文化理论体系传播的深度不断增加,其对茶文化理论的具体内涵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正是该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特点,决定了整个茶文化理论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具有以下训练特点:首先,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中,其充分注重技能训练的有效开展,无论是整个运动的特点,还是其发展趋势,都对该项目的难点有着相应要求,如何完美的呈现出其复杂的内容,就值得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予以创新完善。其次,在整个茶文化理念创新开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元素的系统化融合和具体统一,也就是说,除了丰富体系化的物质元素外,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能训练,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来说,其交流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理想效果和优美性,其更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员在具体传播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将文化艺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效果的理想呈现。最后,我们必须充分认知到整个茶文化理论内涵实际上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必须在对整个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状况和各个阶段,以及具体要素进行系统化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的传播思路。茶文化理论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时其在今天仍然极具传播价值和意义。

2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尽管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突破,无论是运动理念,还是其比赛的完善度,都实现了重大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我国的具体开展状况来看,其更多是一种体育茶文化理论的内涵融入度,无论是推广过程中的具体参与人数,还是具体的社会关注都较差。这就使得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无论是人们的具体参与状况,还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支撑要素,都存在匮乏现象。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形式,就极为必要。当然,对于茶文化理论开展活动来说,由于其未能全面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从而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和不足。其次,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更多将着重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力和具体关注度放在了体育课堂教学之上,忽视了课外活动和体育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通过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精准度,还是内涵的完善度,都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如果仅仅依靠体育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理想效果的。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延展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最佳训练效果。最后,当前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尤其是其整体教学理念认知较为片面,未能认识到融入其他教学资源和形式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想要实现整个体育运动有效开展,就需要在充分结合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的训练特点认知基础上,通过有效探究和系统化融入,对整个课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延续和整体补充,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最佳效果。而构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全面机制,实际上就是对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课堂学习与课下锻炼、校内学习与校外参赛等一系列教学形式相结合,来实现最佳教学训练效果。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

3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

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系统化开展,实际上是基于茶文化理论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具体思路模式,其不仅是对教学活动创新,更是对教学理念的有效丰富,因此,具体而言,系统化应用这一模式,主要有以下具体价值:首先,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应用该模式,其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系中各个元素的理解能力和具体认知度。所以这也是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最佳传播效果提升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瓶颈问题,需要突破,而如果只是使用课堂来开展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那么其很难对所有教学内容形成扎实的掌握基础。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能够在有效延展教学训练内容的同时,实现整个体育活动的最佳效果。其次,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感知中所具备的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实现整个体育活动实施的系统化优化和整体性提升。对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和内涵,不仅能要充分注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内容和方法的合理选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完善的组织活动,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无论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基础知识传播阶段,还是全面提升阶段,都需要在充分了解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创新发展。而应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也使得整个运动训练的组织范围进一步广泛,同时也便于先进的训练经验融入其中,从而推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成熟发展。最后,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融入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为该训练活动开展寻找到更全面、更符合运动训练特点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满足其发展趋势。实施体育文化艺术经验与具体文化内涵理念相结合,就是说将各种适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将传统体育茶文化理念内容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通过设置相关模拟场景,从而提升学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学习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进而增进学员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理念认知。

4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实施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其具体需要:首先,要注重将整个茶理论体系中的各项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艺术交流活动中,通过具体理念的借鉴和有效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创新发展。而想要实现创新发展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界定。当然,在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都应该系统化融合,尤其是要确保两者实现内涵上的一致性和标准上的统一,从而为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开展奠定相应基础。此外,有效融入茶理论体系开展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将文化艺术交流与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结合。实际上,影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中,不仅包含了具体的传播活动,同时也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在充分借助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创新,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具体元素,从而实现理想传播效果。比如可以在课堂下,积极组织学员参与各种相关体育比赛活动,通过实施以赛促学的方式,从而提升训练效果。最后,应用茶理论体系,将为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提供实质性帮助,而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必须将该运动的具体发展趋势与项目的具体特点相融合,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当然,在茶理论体系传承时,必须对茶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有效嫁接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

5结语

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实际上就是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学习与传播等一系列具体形式相结合,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而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当然,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必须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训练特点进行有效分析,通过系统化融入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茶理论作为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核心,将其与整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相融合,必然能够实现最佳传承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雪梅.基于学术交流理论的体育科技社团历史演变及当代趋势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4):151-153.

[2]刘明生.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161-165.

[3]谭金明.文化谱系中的艺术与体育比较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5(6):73-75.

外交艺术论文篇(2)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外交艺术论文篇(3)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外交艺术论文篇(4)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wwW.133229.cOM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外交艺术论文篇(5)

在全球化不断加强的今天,学院艺术与学院教育不再孤立地存在,学院与外部世界发生愈发重要的联系。学院除了承担本身的教育教学功能之余,还应积极投身参与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去。学院参与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具有多维的价值和意义。学院教师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是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同时也是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学院教师需要打开眼界,学习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和创作观念,以更加深远的目光进行教学和创作;同时学院也应抓住各种机会,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教学教育和艺术创作成果,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在国际语境下构建“看”与“被看”的意义。“看”是一种态度,一种正视异域文化差异,吸收外部先进理念的姿态;“被看”是一种自信,一种愿意展示自我独特魅力,乐于对外分享成果的信心。对美术(设计)实践者而言,参与国际讨论更是通过在作品展示过程中的“看”与“被看”的双重意义下听到外界不同的声音,打破熟悉环境对自己的禁锢,从而在交流中更好J识自己、提升自己。因此,通过学院策展方式的海外展览对于学院艺术教育和学院教师自身创作,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都具有别样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学院相比于美术馆等文化机构与画廊等商业机构,在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和展览策划全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如何将这些有利资源有效整合,并且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中是学院策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广州美术学院近几年通过自身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所建立的学术交流与对外合作平台,以策展人负责制的形式,先后组织策划了以学院教师为主体赴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举办的三场重要的学术展览,成功地探索出学院策展的交流机制。在面对多元的文化语境,广州美术学院尝试以学院的视角为中外艺术交流和学院艺术教育开辟一条别致的路径,并为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展览交流展开新的思考和实践。

一、散点: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

2014年10月,应澳大利亚南澳大学邀请,广州美术学院组织了邓箭今、范勃、冯峰、黄一瀚、黄勇、蒋剑韬、林蓝、龙虎、宋光智、王绍强、张彦和左正尧共12位骨干教师作品远赴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举办展览。展览以“散点: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为题,以多元艺术形式来呈现学院艺术家和设计家在视觉艺术与设计的思考和实践,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当下艺术院校的艺术生态。

本次赴澳大利亚举办展览是具有跨越空间、地域和文化的意义,它将东方艺术家的观察与表现方式带进西方的视野和审视。长期以来,东西方在文化上存在本质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在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符号上的不同。如何使东方艺术在西方艺术语境中得到有效呈现,激起长期习惯于自身艺术语言的西方观众的兴趣,并且达到双向交流之目的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策展的核心内容与主要挑战之一。以“散点”这一东方所特有绘画视角概念向西方观众呈现东方艺术的维度,恰恰是在主题上表明自身的文化特点和艺术主张。它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散点透视的绘画概念,更是来自东方的艺术家在探索中西文化交融的多元化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性实践。同时对于参展艺术家而言,将东方图示语言置于西方语境的经验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其所带来的思维碰撞,使得艺术家们更能冷静地思考和审视自身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在展览过程中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更加直接地带动西方观众对东方艺术的理解,以及东方式图像背后艺术家的思考与追求。

策展人赵健在展览前言中提出:“‘散点: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展以及同名画册,以多元的图示和多种要素,在呼应和诠释着上述文字的所指和他指,在标明着每位作者对现实场域、视知觉心理经验以及主客体对应方式的姿态、立场和价值观。”正如展览标题所示,本次展览所强调的是艺术家们以中国艺术所特有的“散点透视”的方式的观察结果,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所创作而呈现出极其多元形式与丰富观念的视觉艺术和设计作品。展览集体呈现出来自中国南方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家的创作状态。

为配合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代表左正尧还在南澳大学举办了一场题为“母语文脉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的专题学术讲座,以中国当代艺术参与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向南澳大学师生和澳大利亚艺术家同行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最新状况。在主动展示自身艺术创作的同时,通过中国当代艺术的直接参与者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方式,有利于不熟悉东方艺术的西方观众能够不受自身已有的经验所困,更好地解读和理解中国艺术,也对中国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有着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讲座和讨论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

二、心・目:关于视觉艺术与设计的实验

2015年4月10日,由广州美术学院和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心・目: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展”在德国柏林开幕。柏林是欧洲艺术重镇,长期以来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众多艺术家、策展人到此举办各种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德国多个文化艺术机构,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作为我国驻外文化阵地,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自2008年启用以来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得到德方主流社会的关注和欢迎,成为我国在欧洲宣传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次展览被列为2015年中国文化部和广东省合作的部省文化项目,其官方属性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本次展览延续了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办的“散点: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展览所探索的展览策展人负责制模式,由策展人组建策展团队和学术委员会负责确定展览主题和作品挑选。作为一次学院策划,展览充分体现了策展团队的学术导向与艺术趣味。展览以“心・目: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展”为题,展出广州美术学院12位中生代核心骨干教师的23件作品。展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包含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影像、书籍设计等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多元化创作和实验性探索的状态,集中反映作者“目”之所及与“心”之所思。特别是在当下的数码时代,视觉艺术与设计不再单纯依靠精湛的技艺进行呈现,作者们心中天马行空的想法和视网膜所观照的客体具有更进一步的实验性。广州美术学院所呈现的“心・目: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展”展览正是在这个意义下,来自中国南方的艺术家们关于“心”和“目”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

文化中心不同于艺术院校和专业的艺术研究机构,它的受众很可能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有兴趣但又是艺术圈以外的人士。基于这个前提,策展的核心考量之一是如何将中国艺术和中国艺术家的思想既在学术上得到有效的呈现,又能较好地兼顾非艺术专业人员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的兴趣。策展团队选取了包括版画、油画、雕塑、书籍设计等德国观众所熟悉的艺术样式,同时也选取了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艺术,中西艺术杂糅整体呈现在德国观众面前,试图让德国观众在了解中国艺术家如何进行观察,并通过西方人或熟知或陌生的媒材介质上如何表达他们的想法。艺术家代表张彦和林蓝在开幕式现场进行了中国绘画现场挥毫,向德国观众直观地展示笔墨在宣纸上跳动的中国绘画形式。

此次赴德国柏林展览也受到德国观众的普遍认可与欢迎,开幕式上观众与艺术家代表进行了热烈而友好的交流,并积极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展览对于展示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状态和广东省文化建设成果,促进中德文化艺术交流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学院策展所彰显的学术高度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三、北纬23°/北纬35°:广州美术学院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联展

2015年10月,由广州美术学院和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联合策划的“北纬23°/北纬35°:广州美术学院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联展”在日本东京举行。有别于澳大利亚和德国的展览以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家为展览主体,此次展览是广州美术学院与国外院校共同组织和参展的联合性展览,展出了广州美术学院52位教师和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29位教师合计81件(套)作品。双方参展艺术家代表还参与一场对话交流会,以艺术教育和创作为核心内容进行深度交流。

本次展览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在中日学院艺术直接交流的情境下,广州美术学院和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两个不同载体的艺术家作品的并置与对话。早期的日本艺术深受中国艺术的直接影响,而中国近现代艺术又向日本学习,两国艺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广州美术学院多位教师早年赴日本求学或访问,在他们的作品中同时呈现出中国和日本的印迹。正如联合策展人赵健在展览前言中所述:“或许,纬度的差异可作为‘座标’――我们借助于它,能观察并探究各自的艺术成因,以及其最原本的基因和最自然的生存养份;或许,纬度的差异可作为‘方位’――我们能借助于它,比照并相反相成地组接各自的艺术矩阵,既相互理解和参照,又自然地保存不同和特点。”本次展览所关注的是地处广州和东京两个不同纬度艺术家的思考与艺术实践。由于他们身处不同艺术生态,接收不同的艺术滋养,故此在艺术表现艺术观念上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之处和各自独特魅力。在全球化的当下,着力呈现艺术家的地区性思考和表达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也为全球化和本土化提出了新的审视。展览以学院策展的方式将不同地域艺术家的作品集体并置和比对,进行直接的交流与讨论。

纬度的差异之于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的影响除了可以直接从展示的作品窥探一二,更可以通过现场的讨论会进行深度研讨。展览所构建的“看”与“被看”的关系在这个情境中尤为清晰与深刻。学院策展所关注的地域性问题的学术高度和集体意识并非商业性展览能比拟。学院除了在关注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之余,更加以独有的视觉关注诸如全球化与区域化的社会性议题。

日方合策展人保科丰巳在接收媒体采访中指出“北纬23°/北纬35°:广州美术学院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联展”展览作为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举办最大型的交流展览,对促进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为观察两校乃至两国在当下问题的思考和艺术再现的实践上提供了较为直接的路径。本次展览在日本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包括《新美术新闻》和《月刊美术》等日本主流艺术报刊媒体都进行了系列报道,展览所产生的效应持续发酵。学院策展有利于全方位向外部世界介绍学院自身的艺术发展状况,对于进一步打开对外交流的局面和深化全方位合作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外双方对在相同或相似议题上构建跨语言跨文化的学术讨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结语

广州美术学院这几场展览将学院艺术家作品带到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与国外艺术界同行进行深度交流,相互探讨诸如当下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相关议题,这对于拓宽参展作者的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国艺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展览以自身方式呈现了美术学院开放、包容的学术气质,积极主动地在多元文化语境下以学院策划促成国际学术交流。学院策展在传递学院艺术主张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学院教育发展,增强中外艺术交流,搭建跨语言跨文化学术讨论。学院策展在面对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有针对性地策划不同的展览内容,对学院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双层领域有着积极推动作用,更有利于促进学院构建良好健康的艺术生态,加速文化艺术双向交流合作。

注释:

*本文系广州美术学院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X JA039)。

参考文献:

外交艺术论文篇(6)

第一,学科专业归属不明晰。艺术管理是艺术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艺术学与管理学学科特点不同,研究对象也不同,因此在学科专业定位上应注艺术管理专业的伦理性与价值性,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国内高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但是各学校艺术管理专业在涉及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定位的问题上,观点和论证存在着较大分歧。例如,有的高校把艺术管理专业划为管理学院的一个分支,隶属于管理系,而有的将其作为艺术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对艺术管理的专业学科定位不同,各学校学者在对专业理论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把握上,以及在理论体系建构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是大相径庭的。这种情况表明,艺术管理的专业学科定位还有待进一步地分析和厘定。艺术管理专业发展方向模糊,专业学科定位不明,缺乏可论证性和可操作性,这些都不利于该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课程专业设计较为散乱。艺术管理专业,从本质上讲,培养的是艺术管理专业人才。这种人才既需要具有对艺术的高度理解和鉴赏能力,又需要对各级各类的文化组织及其运行管理有一定了解和掌握H,除此之外,还强调对市场营销和金融贸易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和掌握。具体地说,首先,在课程设置当中如何把握理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应该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现实实践中,很多院校在专业设计和论证的过程当中,仅仅用一句“艺术与管理并重”就草草了事,这在理论上是可能是讲得通,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其次,从艺术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计来看,艺术管理需要将管理学、艺术学、文化政策学、文化社会学和文化经济学等专业和课程相结合,这在现实中对于各学校、各学院以及各专业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挑战。最后,在进行具体课程的设计和论证时,必须尊重艺术的内在规律性和特殊性。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艺术管理所具有的比较严格的外部约束性。在任何社会中,艺术管理的实践都不能忽视外部合目的性的规范,都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为创造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而努力奋斗,这也是由艺术管理的艺术属性决定的。

第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艺术管理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专业和学科。近年来,随着国家GDP总量的不断攀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等都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一定意义和一定层面上都推动了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迅速崛起。但是,相对于繁荣发展的艺术管理实践,国内艺术管理理论的研究还相对滞后。由于对艺术管理的某些相关理论还存在分歧,缺乏统一的认识,各级各类学校在设置艺术管理专业时的专业重心、学科建设、运行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在艺术管理专业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各教育主体对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比例的掌握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足。艺术管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管理主体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和途径对艺术组织实施管理,以达到促进艺术组织发展,最终实现对艺术价值的追求的目的。艺术管理是连接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艺术管理专业的核心研究对象是艺术家、艺术成果和艺术市场,管理学的各种理论和手段是帮助实现其研究目的重要工具。总之,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的亲疏程度,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思考和改革。各学校需要结合本校优势资源,办出特色,以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专门艺术管理人才。

二、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问题的量性分析

前面阐释了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问题中有关质的维度的分析与研究,以下将对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量的维度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师资投入数量不足。师资力量投入不足问题是目前各大高校在开设艺术管理专业中所面临的严重的发展瓶颈。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配备明显不足,个别大学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师仅仅只有两名。更有甚者些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是在学校创办该专业后,通过自学,临时顶替作为该专业的授课教师的。由此可见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资源十分缺少,师资力量十分有限。虽然这个新兴专业目前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是真正专心于该专业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师资人才确实是“凤毛麟角”。我国高校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吸纳那些在艺术管理专业领域有作为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年轻学者,设立重点扶持项目,加以重点培养。另外,各高校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资金和基础教学设施的投入和改善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为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学软、硬件设施等方面明显滞后于招生工作,尤其缺乏既熟练掌握艺术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又具有艺术管理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和教师。

第二,人才培养数量缺乏。在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师资人才和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问题;二是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生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学生理论和实践素养的培养、教育问题。我国最早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由上海戏曲学校举办的“艺术管理专修班”,被普遍认为是艺术管理专业最早开展的人才培养实践。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各大艺术院校以干部培训、成人教育为主要培养形式,培养出一批当时国家急需的文化管理人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注意到艺术管理专业相关学科的建设,全国一些高等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并且以本科教育为主,开始系统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艺术管理人才。2005年,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CAAEA)成立,为全国高等院校艺术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一个更加广泛、有效和实用的研究交流、信息沟通平台。近几年,艺术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不仅各艺术类大专院校纷纷建立起艺术管理系,而且国内各大综合类大学也分别以学科交叉的形式开办艺术管理类专业。尽管如此“艺术管理”在我国仍属新兴专业,目前尚未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专业建设体系,因此在人才培养数量方面,更是存在很大的缺口。如何保证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三,内外交流数量不多。在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经验交流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是国内交流不足;二是国际交流不足。一方面,国内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数量不多的问题,主要指的是随着目前我国创办艺术管理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该专业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也显露出了供不应求的苗头,因此,如何整合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现有的教育资源以扩大有效供给,以及如何促进我国综合类高校在管理学专业方面和艺术类高校在艺术学专业方面的优势资源的融合与交流,进而更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将成为一个意义深远、影响深刻的重大课题和研究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在国际交流层面也明显存在着数量不足之欠缺。这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国国内只有少数较早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高校正在筹划与国外尤其是美国的一些著名高校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和联系。除此之外,我国国内其他的普通高校及艺术院校都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与国外艺术管理专业进行交流合作、协同创新的经验和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保证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在起步阶段就能与国际接轨,是不利于吸收、借鉴国外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的。

三、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问题解决的质量策略

党和国家都十分注重创新,作为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同志也不断强调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创新。党和国家制定的近两个五年规划都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想要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一项关键任务就是必须要为文化经济社会培养出一大批既有艺术素养和眼光,又有管理、决策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艺术管理人才,因此,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稳妥的发展策略,以促进其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首先,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创新,明确专业学科属性。想要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对艺术管理专业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倡导对艺术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探索。社会对于艺术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是我国目前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必然。艺术管理专业在国外已经开设了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也开办了十余年左右。目前,我国开设该专业或方向的高校已经超过百所,其中不仅有综合性大学,也有艺术类院校和财经类大学。但是,纵观这些高校已经开设的艺术管理专业,有的是按照普通类方式招生,有的则是按艺术类招生,招生方式的不同导致了生源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导致了相关政府教育部门没有给艺术管理专业指定统一的培养目标与方案,这些因素毫无疑问地都是不利于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如果我国高校能够在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上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这对于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将是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众所周知,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趋向于艺术学学科,其旨在培养适应于我国当今经济文化建设领域,可以从事艺术创意与策划、艺术经纪活动、艺术传播以及艺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创意人才。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突出的学科交叉性的特点,然而将其设置在艺术学院更为合适。艺术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方针应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指导。基于艺术管理活动的复杂性特点,只有在充分遵循经济规律和管理规律的同时,又谨慎地遵循艺术活动的特殊规律,才能取得艺术管理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只有坚持以艺术为基础,以管理为指导的基本方针,才能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外交艺术论文篇(7)

第八届中国上海・日本昭和友好交流联合美术展在沪举办

由上海美协与日本昭和美术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上海・日本昭和友好交流联合美术展日前在上海美协创作中心东外滩艺术空间举办,展览共展出86件作品,日本昭和美术会和上海美协各组织43件作品参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体现出两地美术家在多元化文化语境下,对艺术的不断追求探索。在沪期间,昭和美术代表团一行21人还前往江苏同里、南京等地写生采风,并为上海美协主席施大畏颁发了日本昭和美术会名誉理事聘书。早在1984年,日本昭和美术会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确立了联展互访的友好伙伴关系,形成长期友好交流展示机制,进一步增进了中日的文化交流。此后的20多年里,两地的美术家频频进行友好互访,多次举办了联合画展。

“海上・活力”首届上海青年摄影艺术大展圆满闭幕

由上海市摄协主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协办的《“海上・活力”首届上海青年摄影艺术大展》近日在上海图书馆圆满闭幕。本届青年大展是上海市摄协倾力打造的又一品牌项目,旨在发掘和培养上海摄影人才。本届青年大展参展对象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青年”定义年龄的14―34岁,并且是在沪居住和工作的、沪籍的在外工作和生活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专业和业余青年摄影人。展出的纪录类和非纪录类41组作品是从投稿者千余幅作品中遴选而出的。展览的优秀作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上海当今青年摄影的水准,体现了上海摄影后续人才的可塑性。为探索新的运作模式和市场机制,本届青年大展在开展过程中相继推出了为扶持青年摄影后续人才的导师模式与探索新的运作机制的策展人制,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另外,市摄协还积极与沪上著名画廊机构战略合作,在运作将青年大展的优秀作品进入艺术品市场。

2011“纸PAPERCUT”中德当代艺术作品交流展开幕

外交艺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46-01

一、两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厦门大学的艺术管理专业以课堂讲学为主,除了学校要求的全校基础课程外,开设了以广告学、广告策划、经济学原理、传播学、法律基础、艺术管理概论、表演商务策划 、艺术品拍卖与经营、旅游创意、创意产品开发、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型节目策划、音乐厅管理等注重基础理论培养的专业必修课程;而在每学年的小学期期间则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艺术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授课。

教学方面,艺政所主要教授的课程以「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为主轴,也与实际结合的更加密切。艺政所的课程特色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结盟国内外艺文机构及政策部门,整合学术理论及实务经验,开发本土营运模式并强化实际操作演练,透过学程及艺文实习训练,养成专业决策及管理能力。2.组织国内外艺文交流网络,鼓励社会人士及国际学生的参与,开拓多元文化视野,建构学界、艺文机构及政府部门间长远之合作交流机制。

总体看来,处在厦门市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厦门大学的艺术管理专业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打好基本功;而置身于成熟体系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政所能够将实践带入课堂,与现实结合更加紧密,学生更具有文艺情操与美学素养,视野更加开阔,为今后的就业做了充足之准备。

二、穿梭于两校学习之感受

在2009年厦门大学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签署了姐妹校合约之后,笔者是第一位有幸来台艺大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所学习的交流生,同时在厦门大学接受过6年的厦大教育,深感两所学校教学之不同点。

1.对于艺政所的学生来说,有更多可以实习的机会,并且在读研究生期间所上规定至少有470个小时以上的实习时间。台北市和新北市的实习资源十分丰富,同学们都在不同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或是公部门实习,甚至到大陆的博物馆实习,从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务实水平。相对于厦门市,文化和艺术方面资源较为薄弱。厦门大学的研究生并没有规定必要的实习。本科生要求实习1个月时间,艺政所的研究生要求实习470个小时以上,大约相当于实习2个月的时间。而厦门大学的研究生是透过课题的研究来提高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课题包括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两类,分为国家、省、市、校级不同级别,以及申请自主创新研究课题;本科生在校期间参与了大量的校级大型演出活动策划和组织工作。两校都认为实习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却透过不同的方式和要求开展。

2.两所学校同样是艺术管理专业,由于办学宗旨和师资研究领域不同,学科教育的方向是不同的。厦门大学的本科艺术管理专业主要以表演艺术产业、节目活动策划和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方向为多,艺政所主要以艺术管理、博物馆研究和文化政策务实为主。简单来说,厦大是多于立体的表演艺术方向,艺政所偏于平面视觉方面。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互讲学、学生相互学习,对两校艺术管理专业未来发展的走向都有有益的帮助和影响。

3.台湾日据时期以后,受到国外教学思想的影响较多,透过开放式的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艺政所的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畅所欲言,一同分享感受。讨论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和创意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校外教学也是艺政所教学中的一项环节和特色,不同学期和课程有不同的安排,例如出访韩国、日本考察,到台南历史博物馆访谈、台东史前博物馆座谈等,透过这样的校外教学方式,增加学生之学科务实能力,在实际考察中学到知识,同时也加强了学科之趣味性。厦门大学的本科生教学多于教授基础理论为线条,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研究生的教学,一些老师以中式教学为主,另外一些老师以交互式教学为主。

4.关于课程学习的学时学分之问题。以两校研究生课程来对比。艺政所每门课是3学分/3学时,上课时间为一整个上午或者下午,而厦门大学除了专业课外,其余课程是2学分/2学时,即一个半小时的授课时间。艺政所同学每个学期选修3-6门课程,厦门大学同学平均每学期选修7-13门课程。从课堂教学方面来看,艺政所同学学到的知识更深入、细致,厦门大学同学学到的知识更广泛、全面。厦门大学普通为3年即可硕士毕业,艺政所一般为3-4年才能硕士毕业。

外交艺术论文篇(9)

    艺术学科体系由关于人类艺术实践的全部知识构成的。正如马采先生所说:“艺术学就是研究关于艺术的本质、创造、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和种类的原理和规律的科学。这是艺术学的目的,同时也是艺术学的意义。”②整个学科体系基本内涵包括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

    1.艺术史论体系

    如果把艺术学科比作一幢大厦,那么艺术史论体系则是整幢大厦的基石。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艺术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与消亡。人类艺术史与人类社会史相伴相生。考古学的发现证明,数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早期的艺术实践活动,直到今天,艺术实践在人类社会任何一个发展时期从未间断过,而且正在继续,并将一直继续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人类艺术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超越万年的艺术史为人类社会留下了无比丰厚的艺术遗产,积累了极其宝贵的艺术实践经验,这些都为今天和以后的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营养和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艺术史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中的第一块基石。具体说来,中国艺术学科体系中艺术史部分主要包括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人类艺术通史,如中国艺术史、外国艺术史等;以及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门类艺术史,如中外音乐史、中国书画史、西方美术史、中外雕塑史、中外建筑史、中外戏剧史、中外舞蹈史、中外电影史等。艺术理论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艺术史和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对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的起源、本质、特征、功能等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归纳、概括和抽象。艺术学理论体系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分类、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等内容,具体学科包括艺术学原理、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类型学等。艺术史论体系奠定了艺术学科体系的基础,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的血脉和灵魂。没有艺术史论体系,艺术学科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

    艺术史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艺术实践规律的基础上为艺术创作与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进一步推动人类艺术实践的创新、发展和繁荣,进而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让人们在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以陶冶,人格更加完善。艺术史论研究最终要回到艺术创作实践中,没有对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的关注,艺术史论研究就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如果说艺术史论体系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逻辑起点,那么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则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旨归。具体而言,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包括对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设计艺术、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等各门类艺术创作规律、创作技法、创作方式的研究。

    作为一个整体,艺术学科体系内涵包括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具体到每一个门类艺术学科,其内涵也主要由这两个部分组成。如美术学科体系里既包括中外美术史、文物鉴定与修复、民间美术研究等史论研究内容,也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等美术应用研究与实践等部分相关学科。戏剧戏曲学科包含戏剧戏曲发展史论的教学与科研,以及为戏剧戏曲编导、表演舞台实践的教学与科研。前者是戏剧戏曲学的主导、核心部分,侧重于学习、研究中外戏剧史、戏剧理论、戏剧批评、比较研究,兼及剧场建设、舞台设计、戏剧管理,着眼于从案头艺术、舞台艺术、综合艺术等不同角度,对中西戏剧戏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后者是前者的衍生与辅助环节,包括剧本编辑理论与实践、戏剧导演理论与实践、舞台设计、灯光技术、化妆技术等具体内容。

    艺术设计学科包括艺术设计史论和艺术设计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前者主要研究艺术设计历史脉络、艺术发展规律、美学流派表现、理论方法呈现等内容。后者主要包括艺术设计思维训练、三大构成规律的学习、设计素描、色彩课程的学习、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学习等内容。电影学科包括电影历史及理论与电影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电影历史及理论系统,主要研究电影艺术历史、发展演变规律、美学思潮、理论方法等内容。电影创作及制作系统,主要包含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和电影艺术制作技巧的提升两大范畴,涵盖了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剪辑、动画、管理等全部的电影制作部门。此外,音乐学、舞蹈学、书法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其他门类艺术学学科体系内涵也同样主要由史论体系和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两大部分构成。

    二、四大部类: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外延

外交艺术论文篇(10)

艺术管理专业准确的学科属性定位是设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的艺术管理,只有给予它准确的学科属性定位,才能明确艺术管理学科的地位、特性和研究方向,才能够形成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

第一,从学科名称来看,艺术管理赖以形成的两个基础性学科是艺术学和管理学。而它赖以形成的两个学科都是交叉性学科,艺术学是哲学、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管理学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同时管理又是由这两门学科交叉形成的,可见艺术管理是一个典型的交叉性学科。艺术管理既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艺术管理既是社会科学,也是人文科学。其交叉性是艺术管理与其他管理学科最明显的区别之处。

第二,从学科研究内容来看,艺术管理研究的范围不在行政领域、不在金融领域、也不在司法领域,而在艺术领域内。然而,艺术管理不研究艺术创作过程,也不研究艺术中的审美规律,它侧重研究艺术中具体的艺术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动态过程,既有对非赢利性艺术团体开展的艺术展演的研究,也有对赢利性艺术机构艺术活动运营模式的研究。由此可见,艺术管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

综上所述,艺术管理是一门应中国艺术市场发展需要,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形成的较强应用性的新兴学科,艺术学和管理学是其学科基础。

2 艺术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艺术管理是一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应用型的新兴学科,特殊的学科定位决定了艺术管理人才不能只是某一领域的专才,而应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首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由于艺术管理属于交叉性学科,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管理学理论,还要学习经济学、统计学、法学和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其次,由于艺术管理与其他管理学科在管理对象上的区别,艺术管理人才更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鉴赏能力;再次,艺术管理是以管理学为依托的应用型学科。它需要将管理理论、经验服务于实践,于是艺术管理人才更应具有全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人们一般认为:“艺术管理者应有艺术创意者、创作者、策划者等职能,既应具有宽广的视野,又应具有细腻的、微观的创造能力;既应富有研究素质,又具有批评内涵;既应有理论修养,也应拥有管理运作的较高水平”。[1]

2.1 扎实的理论素质

任何专业的人才都需要具有完善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理论素养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来看,艺术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既应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也应体现专业性和广博性的特点。首先,从继承性和广博性的特点来看,每一个学科的形成都不可能割断同过去的联系,相关的学科理论是过去、未来和现代的相互交织,每一个学科的当展都必须以前人的理论作为自己的基础,艺术管理人才需要从中国古代典籍和西方经典中汲取理论资源。同时,艺术管理又是在当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具有时代性,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应具有创新性,艺术管理人才应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保持自己的学术敏锐度;其次,从专业性和广博性的特点来看,艺术管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是管理学相关理论,艺术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需以管理学为核心。同时,艺术管理学又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在掌握管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艺术管理人才更应广泛地掌握其他相邻学科的基础理论,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可以让艺术管理人才懂得艺术经济与市场的基本规律和运营方式;艺术学的基础理论,培养艺术管理人才的人文历史素养;法学的相关理论,使艺术管理人才能够充分理解和把握国家的相关文艺政策,遵守文化艺术的法律法规等,使艺术管理人才形成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

2.2 独特的艺术鉴赏素质

艺术管理人才从事的策划、组织、经营等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艺术领域,艺术管理人才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鉴赏素质。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掌握艺术发展史,也需要能欣赏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能欣赏传统的经典艺术,也需要能尊重新晋艺术家的创意;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能发掘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也需要能予以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同时,艺术管理人才还需要能在掌握不同地区人们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推广相应的艺术作品。

2.3 全面的实践能力

从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来看,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战略性新兴艺术学科,具有跨学科性质,以艺术学为根基,以管理学为指导,在现有的经济与政策环境下,对艺术品与艺术机构进行操控,达到体现艺术内涵及功能价值与满足人们文化艺术需求有机融合的目标。[2]在学科定位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由于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鉴赏素养最终都体现在艺术项目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所以艺术管理人才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包括对艺术项目的策划能力、项目组织和实施的能力、艺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甚至还应具备初步的艺术创作能力。

3 艺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清晰准确的学科属性定位,指明了艺术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因而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因围绕构建人才的全面素质展开,在夯实专业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围绕管理对象的特殊性,提升人才的艺术鉴赏力,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3.1 夯实基础理论知识

艺术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是其综合素养形成的基础,艺术管理专业应把基础理论教学放在首要地位,以管理学作为主干课程。同时,开设经济学、法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课程,尤其在本科低年级阶段更应多开设理论课程,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为高年级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另外,专任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案例讲授本学科理论知识,有助于人才形成系统的、逻辑性强的理论体系。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由于未对艺术管理专业形成完备认识,面对开设的多门不同学科的课程,会陷入专业定位不明的误区。这一方面,需要各院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对艺术管理专业的特色准确介绍;另一方面,更需要在课程设置中体现主次关系,以管理学课程为主干,在不同学年开设不同的管理类课程,如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在大一学年上学期开设的《管理学基础》,之后的各学期中再分别开设《行政管理学》《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等管理类课程。在管理类主干课程基础上,再适当地进行其他相关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安排,如《文化产业概论》《民族文化学》《艺术法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3.2 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管理人才需要具有独特的鉴赏力,鉴赏力的提升涉及多个方面,尤其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美育在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美育属于美学研究领域,指通过培养和提高人才的感知力、想象力和理解力,使人才形成全面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学校内开设美育课程不但有助于提高鉴赏个体的艺术修养,而且能提高全校的艺术鉴赏水平。

(2)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历史、文化知识。只是看几部电影、欣赏几次画展、观赏几部话剧,是不可能从根源上提升人才鉴赏力的,如达?芬奇的绘画同他渊博的科学知识有密切关系;美国舞蹈家邓肯的舞蹈深受西方古典文化熏陶;台湾现代舞团“云门舞集”的舞蹈“水月”、“行草”和“竹梦”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宁静、优美传递出来,对这些艺术的欣赏都需要有渊博、深厚的文化修养。因此,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对艺术鉴赏力的提升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在艺术管理专业中开设中西文化导读、艺术鉴赏类课程的必要性。当然,文化知识的积淀也不是只靠死记硬背一堆艺术理论就可以获得的,真正文化修养的培养,应是学校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重要名家、名作的艺术价值和独特意境都有一个全面和清晰的了解,不能只局限于本国的作品,如云南艺术学院地处西南,拥有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我院在设置课程时更注重民族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并且组织学生前往西双版纳等地,进行民族艺术的实地调研。

(3)艺术鉴赏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艺术基本知识和规律的掌握。艺术修养既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美学特征的熟悉,所以《艺术概论》和《艺术美学》类课程一般都是艺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4)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艺术作品的实践。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很重要,如多听音乐可以培养乐感;多欣赏绘画可训练视觉美感;多阅读文学作品便逐渐具有了鉴别能力。然而,艺术院校在提供艺术鉴赏机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每个学期校园内都有丰富的艺术展演活动,如云南艺术学院有的展演活动已经初步具有品牌效应,艺术管理人才在大量、经常地欣赏作品过程中,可直接提高鉴赏能力。

(5)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生活阅历的。生活经验越丰富的个人,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感受越深刻,艺术管理人才的生活阅历,更需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积累。

3.3 多渠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基础理论素养的培养、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最终都要在艺术项目管理实践中体现。因此,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应在教学活动中把实践环节放在核心地位,将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从校内实践活动来看,可将教学活动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多层面、多方式地开展实践活动。在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在课堂内适当加入实践环节,如专任教师可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专任教师可以以团队形式设置课前的十分钟发言,发言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直接相关;这既可以锻炼艺术管理人才的团队组织能力,也可以提高人才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自我表达是人际沟通的前提。同时,专任教师也可以开展课堂辩论赛、课堂法庭辩论、课堂艺术品竞拍等活动,这些实践教学可交由艺术管理人才全程策划、组织,并安排相关学生参与,既增加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也锻炼了人才的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实践活动,需要在课堂外开展。为了加强艺术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国内相关院校都进行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如“山东艺术文化学院于2010年建成‘艺术创意与策划实验平台’,侧重对文化创意、文化营销、文化会展、艺术市场、文化经纪等方面模拟训练以及实践锻炼……新疆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于2011年9月建成艺术项目策划与营销实验室;广西艺术学院的广播站、策划创意协会、戏剧社及人文学院‘梦飞扬’创意工作室等成为文化艺术管理系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 [3]同时,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一间,更在院内新设三个实训工作室――“ing”演出演艺工作室、“Ace”展览策划工作室和心理研究工作室,这三个工作室由相关专任教师负责,学生自愿报名加入,现已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多个艺术展演项目的工作,尤其是在“ing”演出演艺工作室的负责教师杨洋自编、自导、自演的庭院话剧《问心》中,从主要演员到工作人员,都由“ing”工作室的学生全程参与完成。另外,“Ace”工作室的学生也负责完成了院内多个画展的策展、布展工作,这些实践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提升了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在活动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为艺术管理人才未来走向市场奠定基础。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除设置了实践工作室外,还在每个学期安排了教学实践周活动。教学实践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为准备和操作阶段。艺术管理人才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意策划案,然后根据策划案在校园内开展活动,如“创意市集”等;第二阶段,为展示阶段。艺术文化学院将对各团队的策划案进行评比,艺术管理人才将自己实践过程和成果以生动形式展示出来,最终获胜团队,将有机会代表艺术文化学院参加每年全国性的创意大赛。教学实践周的创意大赛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展现与考察,从中发现的问题也有助于对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修改。

上一篇: 测绘法规论文 下一篇: 绘画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