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教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5:05

立体化教学论文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1)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1.教学目标和教学观念的实际化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就是教学的中心,拥有对课堂的绝对支配权,单方面地传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外语教育理论表明,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干扰,其中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方法、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各种情感变化等等。所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点是首要任务。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端正学习的动机。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学习中,都要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语言交际氛围,为学生创建能够使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学习英语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各种证书,而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为学生今后能够自主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也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估的指导、制约和标准。高校中文理科专业兼有,我们将学生能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般要求作为高校英语的教学目标,并且还要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能力,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也要体现出这几个方面的考核内容。

2.教学模式立体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老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创建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学生在这个情境下相互协作和相互沟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了解到的教学信息进行意义建构,然后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积极练习自己掌握的技能。在各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运用者和主动建构者,而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学生最后掌握的知识不是由老师直接传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老师创建的情境必须对学生意义建构有帮助,协作要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中。学生要开展小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要通过会话和协商来一起完成学习目标。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呈现教学信息,促进老师顺利完成教学过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收集信息、查阅资料,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会话交流和合作学习,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解决各种困难的工具。开设校园网还能够提供全面的互动、沟通环境和工具,如内部留言,方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沟通、资源共享。为了创建有效的使用过程和良好的语言环境,使用电子教案和电子教材让原本静态的知识活动起来。比如可以使用蓝鸽多媒体教学系统,这个系统具有非常突出的教学功能。通过这个系统能够进行现代化的授课,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同时参与到学习当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体会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根本上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合作。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2)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媒现代化的进步,使得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广播、广告、多媒体软件、信息高速公路等传媒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的扩充辅射,几乎把整个世界的古往今来都呈现在人们面前,所有这些构成了“大语文”环境。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就是从“大语文”环境出发,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实施多方位、多起点、多层次、多联系的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的意义

(1)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时展的需要。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社会的调整发展,对人们语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识一些字,能读一些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连能说会写的要求已日渐有了新的内涵。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人们能说会写,更要求人们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说到点子上,说到关键处,卓有成效地快速解决问题,提高办事效率;社会的发展更要求人们能写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做好本职工作,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少慢差费的现状,实施全方位、立体化,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2)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传统教育是建立在旧经济体系之上的,而教育改革提倡新的教育,应该建立在新的经济体系之上。因此,旧经济的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传授技能为目的;而新经济的教育是以终生学习为目的。“教育改革的中心,应以创造一个学习的社会为目标,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运用他们的天赋,从幼年到成年不断地学习,随着世界本身的变化而不断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倡导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乐学、爱学、会学、自学。

(3)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适应人才选捉任用制度改革的需要。现在用人制度虽然还没有彻底地改革,但是,引人公平、公正的竞争制度势在必然。例如,招考公务员要考试;律师证、注册会计师证、英语等级证、各类计算机证的取得都要通过考试。这些考试,都要求应试者有较好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这就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重在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正好适应了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升学考试制度、考试形式也在不断改革,改革的趋势就是对学生读写综合能力与语文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在升学考试中,就是读写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适应升学考试改革的需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的实施办法

(1)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不仅在于要使学生识多少字、读什么程度的文章、写多少字的作文,更要注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授之以渔”,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驱动力,使学生主动发展,以达到低耗高效的目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建立“大语文观”,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而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扩大视野,多渠道学习语文,多渠道获得信息,多读、多想、多说、多写,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要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要实施师与生、生与生多向的信息传递方式,提倡主动自学、小组学习、分组讨论甚至辩论,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变评价学生单看考试分数为看全面发展、是否学有个性。要实施语文教学立体化,首要的条件就是转变教学观念,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和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要落实到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上。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适应了教改形势的需要,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制订了《语文课程标准》,大纲精神的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实现,都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建立以培养学生主动自学观念、主动自学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主动式”教学、“自学辅导法”、“导探教学法”等,体现了新教育思想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主旨。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3)

第一,建立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下,重在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完美的人格,让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都有正确的认识。

第二,建立儿女思想教育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下,重在培养学生有孝心、有事业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尊重体贴父母,在工作中有拼搏进取精神。

第三,建立公民思想教育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下,重在培养学生了解法律知识,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制定的各项规章和制度,做一个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公民。

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的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性知识较多,教学结构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是客观问题,尽管有许多教师想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但是,构建立体化的教学内容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具体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对理论知识进行加工,从而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有趣。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教学中讲解校内公德问题实例。学生往往对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最感兴趣,如果在教学中利用好这一点,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教师可以把校内有代表性的学生事迹做成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们被榜样的事迹和精神所感染,从而激发了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决心,提高自身的素质。还有,教师也可以把校园内乱丢垃圾、破坏公物等不良问题进行拍照做成课件,让学生观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这样也会给学生敲响警钟,提醒学生要爱护校内公物、保护校园环境。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第二,教学中讲解社会焦点问题实例。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小学就已经开设的教学课程,其教学内容中的实例都是陈旧的,这给学生的感觉是他们学习的还是老思想、探讨的还是老话题,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中引入社会的焦点问题,给学生带来的感觉是眼前一亮,从内心深处就有了想继续听下去的想法。例如:教师在讲解社会公德这节课时,把“中国式过马路”作为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还和同学们一起分析造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样不仅传授了学生正确的思想,也让教师和学生产生了教学互动,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

第三,教学中讲解社会实件案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教育学生的最好资源,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讲解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学习中会端正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教学,像复旦大学生投毒案、南航金城学院学生杀人事件,郭力维校内杀人案件等,教师通过介绍和分析这些案件来教育学生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的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理念,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意义。但是,当前的教学方法落后是普遍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还是采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师一味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根本难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立体化教学方法可以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在教学活动中,立体化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热情高涨了,他们在读、讲、论、写中领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对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让学生多讲。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以校内一些事件为话题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己说、自己讲,往往印象会更深刻,内心感触会更多。

第二,让学生多读。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见,学生多读教材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课本内容,往往感触会越来越深,更能领悟文章的寓意。还有,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又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另一途径。

第三,让学生多论。辩论无疑是判断对错的最好方法,所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通过辩论对问题认识的会更加深刻,有利于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4)

二、高三历史立体化教学实施要点

1.构建立体化目标体系,满足学生发展差异

进入高三阶段之后,学生在每一门学科中的差异性已经较为显著,历史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开展教学研究,不能再以“一刀切”的教学要求统领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一定要以更为切合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实际的目标组织开展教学,以保护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进步,更好地备战高考。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处置,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以及理解方面,全体学生统一要求,但是在进一步发掘规律以及横向、纵向比较方面,则体现对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差异性要求。对优秀生提高难度,对学困生降低学习要求,保证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基本完成学习目标任务,这也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差异性教学目标的引领下,笔者从教学的不同环节体现对学生的差异性兼顾,适应学生学习差异以及提高教学针对性成效。

2.打造立体化内容梯度,扎实推进教学深入

笔者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坚持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从宏观上把握概念,从微观方面引导掌握历史事件与规律,实现前后连贯、逐层深入,从知识点的掌握、前后的联系到规律的发掘,以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优化促进教学深入开展。具体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属于基础教学,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教学每一个章节与知识点,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立体理念去掌握知识、加深理解。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要,以历史教学内容为依托,进行为立体化内容检查,将常规的联系转变为多层次与角度的练习活动,既有助于学生的灵活掌握与形象记忆,同时也符合历史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实现了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二层面属于分门别类教学,对立体概念中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概括、分类。在对知识点进行提炼与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整体方向灵活开展,如可以将中国古代史细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民族关系以及著名战役、农民战争等类别,每一个类别之中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如可以将“经济发展”细化为发展背景、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状况、对外贸易等不同的线索,每一条线索都连串一系列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构建了框架式的教学体系,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与复习都可以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目标。第三层面属于内化与发掘范畴,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发掘,以及开展横向、纵向对比活动,为迎接高考进行实战演习。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农奴制度改革等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从中深刻理解、有效掌握。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纵向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对比等等。在这一层面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对原有知识点、理解内容上的融合与运用,对于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功能。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62-02

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既是我们跨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课题,也是我们跨文化教学的一个实践过程。如何把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理论研究和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本次研究的重点。根据本次研究的重点,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研究和阐释思路,即本文分两部分进行研究和阐释。一部分是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一部分是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下边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的反思,在参考其他研究者著述的基础上,对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及其相关问题阐释如下:

一、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理论研究

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问题:跨文化能力培养、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对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现状的思考以及对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

(一)跨文化能力培养

所谓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主要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教知识内容和具体的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跨文化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包括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学生的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等诸多能力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主要应该突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语言的习得能力。前者,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对学生所学外语知识的检验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培养。学习的目的就是应用,外语学习的目的更是应用。如果一个学生学习了某个外语后,不能进行跨文化交际,即达不到具体运用的目的,那么这种学习是一种失败的学习,一种毫无意义的学习。从另一个方面讲,即从教的角度讲,学生这样的学习结果,标志着我们教学的失败。即,在具体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导致了学生学习上的失败。其次,外语学习的另一个目的是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所谓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另一种文化现象――外语学习时的语言习得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掌握具体的学习规律,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把这种规律运用于学习其它语言的能力,即某一个学生在学习某一个语言时所获得的能力,他可以运用这个能力快速、高效地学习其它语言,即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应该主要以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为主。前者是我们学习外语的基本目的,后者是我们学习外语时主要目的。因为两种能力对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

所谓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一种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在这种课程改革精神的影响下,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更加突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对学生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的培养;其次,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与传统教育背景下教学模式第二点的不同在于,两种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根据是不同的。前者,即传统教育背景下建立教学模式所依据的理论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教学模式的理论是处于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和背景下的教学理论。后者相对于前者而言,不仅处于一个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发展的阶段,而且,后者更加关注学生,更加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关注,既使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于学生的发展,而且这种关注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处于这样的现状:首先,我们在知网上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2010年相关的论文为2166篇,2011年的论文为2302篇,2012年的相关论文为3096篇。论文数目这种递增的趋势说明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外语老师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关注度是相当高的。这种高度的关注,一方面说明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新的课程改革对当前的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关注,更对当前的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下载次数统计的结果中,下载次数的论文分别为:祖晓梅的《跨文化能力与文化教学目标》和高兆金的《浅议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能力培养》以及吴卫平等人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分析》等文章。这里的列举虽然不是穷尽式的,但从这几篇下载次数较多的论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外语教学研究者,不仅关注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从理论的层面对学生这种跨文化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特别是吴卫平等人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分析》这篇文章,便值得我们在研究学生跨能力培养时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

每一种教学模式的建立都需要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模式的建立一样也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大家熟知的建构主义理论,对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建立影响最大。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我们的教学方法选择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我们布置的作业习题也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影响我们怎么样教授学生知识,而且它还决定我们怎么样去巩固学生的所学内容。即通过什么样的习题,利用什么样的作业形式去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而且还要考虑利用哪些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评价方式去检查我们布置的课后作业。其次,外语教学过程,是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一个实践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外语老师要采取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因而,在外语课堂的教学上,我们老师就不能采用传统教学中的灌输方式,就不能采用不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要适合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建构新的知识。再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我们应该根据这个理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与学生的合作。通过合作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方式,完成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这种既注重结果,又注重学习过程的学习方式得益于建构主义理论对课程改革的指导。最后,建构主义的理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不仅涉及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还涉及到对学生的评价。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比较注重单一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具体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单一的评价方式既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又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我们的评价既照顾到具体的学习过程,又照顾到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教学评价不仅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内容,正确而客观、公正地对学生作出评价。

综上所述,我们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需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二、对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

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以及建立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

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既需要相关的理论研究,又需要相关的教学实践。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教学的发展。根据具体的外语教学内容,建立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需要以下具体教学实践:首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步骤,教学步骤要适合教学内容。只有两者和谐地统一于教学实践,我们的外语教学才能取得成功。其次,探索教学的一般规律。根据一般的教学规律确定教学的方法,作业布置的形式。最后,建立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然后在具体评价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二)建立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个教学模式的建立,一定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一个方面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前者决定了新的教学模式不能凭空产生;后者决定了新教学模式之所以为新的原因。因此,在建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两方面的问题。

总之,研究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既涉及到相应的理论研究,又涉及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只有在研究者的过程中把两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才可能推动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6)

一、引言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课程,也是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以及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珠江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应用、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按照保证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强化实践教学,把毕业论文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环节,努力保障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本文基于广东17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调查数据,以珠江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 

二、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 

1 指导教师因素。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主导因素。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师资队伍数量不断上升,质量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但是,据调查,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即主要由从公办高校退休的年龄偏大的教师和刚从大学毕业参加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组成,而中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较少;教师职称结构总体呈现“高职称教师少、低职称教师多”的现状,教师的职称层次有待提高。独立学院是教学型学院,教师需承担大量教学工作,而承担的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却很少,使得其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难以提高。另外,由于诸多原因,致使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相对不稳定,教师流动性大,阻碍了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从总体上看,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基本能够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需要,但不少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不足,指导方法有待改进,指导质量有待提高,指导责任心也有待增强,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 

2 学生因素。学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主体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方式的独立性和自由度,使得学生必须更加主动学习,切实强化主体意识,方可保证学习质量。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学生除高考成绩与母体高校学生存在差距外,其能力、素质与母体高校学生相比却各有特点和优势,甚至有不少学生在个性和特长等方面还比母体高校学生表现突出,优于母体高校学生。独立学院的绝大多数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是端正的,认为这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学习环节,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毕业论文课程教学与学生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在时间上存在冲突,也有极个别学生受急功近利、虚假浮躁风气影响,对毕业论文课程学习认识不足,疲于应付,甚至直接从网上抄袭或请“”代劳,违反学术道德,对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影响了毕业论文教学质量及育人效果。 

3 教学条件因素。教学条件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基础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以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基础。然而,大多数独立学院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尤其是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等还不能完全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许多独立学院对毕业论文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许多独立学院正处于发展战略转型期,在不断增加教学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改善实习、实验条件,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这必将推动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也为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教学管理因素。教学管理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只有强化其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方可得到有效保障。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充分发挥毕业论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把规范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作为打造办学特色和创建品牌的重要内容,同时制定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制度,促进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形成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指导、评阅、成绩评定、答辩、质量监控、诚信质量管理、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标准等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加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经验还不足。这些问题成为了制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 

三、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管理模式 

1 坚持分类管理。坚持分类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前提。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管理应当严格标准,统筹管理模式,以维护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秩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管理应当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坚持分类管理,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珠江学院实行以分类管理为前提的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分类管理模式。一是同绕系、专业、指导教师、教学条件等因素,在学院统筹管理模式下。规范职能部门、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各系、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实施专业差别化管理模式。珠江学院鼓励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和鼓励各专业师生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自行制定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标准,自行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管理,自行规范质量评价的约束机制,以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保障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三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各专业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以及就业方向开展毕业论文实践,以增强毕业论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加强规范管理。加强规范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抓手。珠江学院按照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逐步构建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章立制。制定了《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细则(试行)》《本科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与奖励工作细则》和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计划以及中期检查等教学管理制度,明确了各学科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和质量标准,为系、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提供制度平台。二是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技能和水平。三是加强指导教师管理。珠江学院明确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标准与工作职责,并坚持选拔有一定学术水平、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同时,建立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培训制度。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开始之前,由各系分别对指导教师进行统一培训,以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质量。四是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各系针对各年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及教学管理实际,围绕学风和安全等主题,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强化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确保毕业论文教学的正常秩序。 

3 强化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关键。珠江学院针对毕业论文教学时间长的特点,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并围绕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强化全过程管理。在前期阶段,主要是做好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计划、指导教师选拔与培训、选题与开题等工作。在中期阶段,主要是做好中期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指导教师指导情况、毕业论文教学进度完成情况、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数量与质量情况以及毕业论文教学及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等。在后期阶段,主要是做好评阅、答辩、成绩评定、优秀论文评选、诚信评估、总结、归档等工作。珠江学院通过强化毕业论文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得到有效执行,教学各环节工作均得到有效落实,确保了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保证了毕业论文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7)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措施

(一)树立多元文化音乐的价值观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抛开了传统的音乐理论把多元文化音乐理论作为了音乐的核心理论,树立多元文化音乐的价值观和视野,学习以及吸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尊重其音乐文化,使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能够共存以及共融。(二)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1.立足本土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理念音乐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而立足于本土的音乐文化则是民族意识的体现。培养民族意识,有利于传承本土的音乐文化,将其发展下去,还有利于与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沟通,同时还可以加深对本土的民族音乐的理解,吸取其它音乐文化的精髓,丰富自身文化,所以树立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理念,推动其发展时,首先要立足本土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发扬本土的音乐文化。2.吸收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理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表现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也能够引进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理念。因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同,五彩缤纷,所以要想开展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活动,就要提倡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以及接纳世界上不同的音乐文化,立足于根本,挖掘以及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特色,引入外来音乐文化,吸收、理解以及学习其它的音乐文化,探索出符合我国的多元文化音乐特色的教育体系。(三)建立多元文化音乐的课程体制建立多元文化音乐的课程体制,增设多元文化的音乐课,这不仅仅是欣赏不同的音乐文化,也是构建世界教育课程总体系。实施多元文化音乐的课程,不是设立一种学科,也不是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已有的课程中去,而是将各种音乐文化精华或者是特色融入到已有的课程中去,以此来反映音乐文化观点,培养学生的认知以及情感等方面能力以及态度。所以在建立多元文化音乐的课程体制时,要根据地区的教育情况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制。(四)培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多元文化音乐的知识以及价值观,这是对一个音乐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所以音乐教师应该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学校还可以组织多元文化或者音乐教育类的培训,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于各国音乐文化的教育合作和交流,拓展视野。同时学校还应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师资队伍,这样教师们在学习本土的音乐文化知识以及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时,还能够拓宽以及加强对于到国外去学习的派遣,以及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或者导师来我国讲学。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8)

作者简介:柯水云(1965-),男,浙江金华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副教授。(浙江 丽水 32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ZYB2012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88-02

“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然而一直以来,“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还不尽如人意,越来越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学生方面:高职生尤其是理科生政治理论基础差。“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对学生来说专业课是他们将来安身立命之本,所以有比较充分的学习内在动力,而“思政课”是一门公共课,对许多学生来说,是因为它是规定的必修课才学的,再加上这门课政治性、理论性强,所以,相对来说缺乏充分的内在学习动力。

教师方面:教师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很好地化教材内容为通俗、易懂、生动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脱离活生生的实际,缺乏针对性、时代性;“思政课”教学方法呆板、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采用集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和文字等于一体的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法,能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教师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落后的情况,从而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一、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法简介

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把讲述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专题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师和学生互动式教学法、幽默式教学方法、学生主演法、视频教学法和配音图片文字浏览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到多媒体教学法中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法以全国统编的高校政治课教材为基本内容,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以讲述法为基础,以复杂、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为基本载体,能融教材内容和网络相关内容于一体。该教学法实施要求较高,实施难度较大,需进行一系列精心准备:

1.硬件方面

要具备配有较高性能电脑、音响设施和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

2.软件方面

(1)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制作好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又反映网络内容的、复杂实用的PPT课件。

(2)要建立相应的教学参考图书资料库。

(3)要建立相应的教学案例资料库。

(4)要建立相应的各种教学视频资料库。

(5)要建立相应的各种教学图片资料库

(6)要建立相应的各种教学配乐插曲资料库等等。

二、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法能切实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

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法是通过计算机实现对符号、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互联网资料的组合编辑控制,通过课堂师生的教学互动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营造情景、寓教于乐,是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具体来说,立体化多媒体教学具有四个方面的优点。

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于一体的立体化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转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抽象、静态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以声光图形营造的声情并茂的场面,直接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多媒体传递信息的多样性、新颖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思政课由厌学变为愿学,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比如:在讲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六章第三节“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问题时,笔者从网上下载了一组有趣的图片以及奇志和大兵合演的小品《社会公德》和巩汉林、杨蕾等表演的小品《如此游客》等视频,有选择地让学生观看,说明现在的小康社会确实是不全面的,偏重于满足物质消费、生存性消费,而精神消费、发展性消费还得不到满足,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薄弱,不文明现象还随处可见。再比如:在讲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九章第二节中“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问题时,笔者给学生放了一段电视连续剧《北方有佳人》中山东军阀韩复榘荒唐审案的有趣视频,让学生真切地体会了“人治”的危害,认识到了“法治”的重要性。

2.拓展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领域,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

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和制作优良的教学课件,可以向学生直观地展示除了文本信息以外的图形、动画、视频、音频等各种信息,使信息的获取方式多层次、多维度,与传统的板书加语言的教学形式相比,大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比如:在讲“思想”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课外上网收看了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传奇系列片《世纪伟人——中国出了个》;在讲“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节时,笔者又引导学生课外上网收看了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精心打造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文献片《国情备忘录》,等等,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多媒体技术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课后学生可以复制拷贝老师的教学课件,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温习;学校也可以把教学资料挂到相关的网站上,为学生远程学习或课后学习创造条件。比如,为了拓展高职“思政课”的内容,笔者所在学院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思政网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院级精品课程网站,思政网设有校园新闻、廉政建设、思政园地、统战园地、先锋在线、红旗团委、学工在线等栏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院级精品课程网站上设有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教学案例、相关视频等栏目。2007年我院建设了“社会人生网络平台”。2010~2011年又进行了《共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模块》电子书籍的编辑,电子书籍的主要栏目有三个平台:

(1)“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系延伸平台:国际交往、中国崛起、特色制度、时政要闻、新闻跟踪。

(2)校园文化平台:农林之旗、商企文化、红旅文化、校园文明、创意创业。

(3)“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延伸平台:它山之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法律经纬。引导学生课外上网自行进行浏览学习,大大地拓展了高职“思政课”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能力。

3.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思政课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和枯燥,对于政治理论基础不是很好的高职学生来说,要让他们明白道理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使教学枯燥无味,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躁,学生却还听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达不到应有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设计与教材内容相符的典型的案例、多彩的信息展示,创设一定的情境,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就能使理性知识感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深奥知识通俗化,复杂知识简明化,便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比如:在讲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依据”时,笔者举了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而引发的福岛核危机的例子,并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发生福岛核危机的原因,告诉学生福岛核电站的爆炸,天灾固然是重要的原因,但人祸也是主要的,是日本在发展理念上没有做到“好”字当头、又好又快。日本的发展教训是极其深刻的,给中国提供了前车之鉴,并从网上下载了一组福岛核电站爆炸后的照片让学生浏览,还下载了中央4台《深度国际》栏目播出的视频节目《福岛问号》和中央新闻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视频节目《追问核电安全》,有选择地给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真切地意识到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好”字当头、又好又快的必要性。在讲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十四章第三节“军队现代化建设是核心”的问题时,笔者举了利比亚战争的例子,利比亚的空军和防空部队仅仅9天就被多国联军打垮,根本原因是军备落后,利比亚政府军军备仍停留在1989年的水平。同时,通过了一组被西方联军空袭摧毁的利比亚政府军装备残骸的照片让学生浏览,并下载了中央新闻台《世界周刊》栏目播出的视频节目《利比亚之战》,有选择地给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真切地意识到了现代化确实是军队建设的核心。

4.可以促使高职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法大大地提高了教师上课的难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都必须精心准备,周密安排。首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有用资源,并对网络信息资源内容进行选择、加工,写出紧扣教材、内容丰富的教案,同时做出精美、实用、复杂的PPT教学课件。要千万防止教案、课件原封不动地从网上全文下载,不经任何加工就直接使用。其次,对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精心设计。上课时何时教师讲解、何时观看相关视频、视频观看多长时间、何时浏览图片资料、何时进行师生双边互动、互动的内容是什么等教学环节,教师事先都应有大致的安排,否则整个课堂就会失控,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再次,教师还要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给学生布置网络学习的任务等等。另外,实施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法还要求思政课教师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技能,掌握一定的多媒体制作知识技能,比如PPT的制作、用RealPlayer等软件从网站下载视频、音频,用绘声绘影、All Ok Video Joiner视频合成器、Zealot All Video Splitter汉化版视频剪截器等软件制作视频、音频,用Photoshop软件制作图片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适应立体化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三、结语

总之,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综合性很强,加之内容抽象,“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授课方式已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法将教学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音乐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画面活灵活现,有声有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了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9)

首先,权力是话语背后力量的牵绊,是影响主体意志阐述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教育生成和发展历程中,不管是在西方的古希腊的教育、中世纪宗教教育、近现代以来的民主教育,还是在我国古代的儒家教育方式、科举教育制度、“三民主义”教育以及现代的“五育”教育等,权力同样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存在于话语环境之中。之后权力带来的话语的清洗给予文化、教育以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使得政府机关意识到新时期建构自由的话语文化的重要性,尔后的高考恢复政策的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行都为教育话语从“沉寂”走到开放给予了很好的机制平台。1993年以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系列文件的提出以及“211”、“985”工程建设方案等,许多高等院校被纳入重点高校范围之内都为新时代拥有自由理性话语主体的培养提供了教育政策、学科建设和经费机制的保障。其次,我国建国之后在逐渐给予学者以话语权的同时,官方话语主要是作为政府机关意识形态的统治权力的体现,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实践活动的展开。1994年《关于开始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调查的意见》、《我国教育学学科研究现在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在《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指导性意见》中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科研工作和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并对日后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提出了适切的意见。除此之外,还有1995年的《教育学学科建设指导性意见》等都是官方话语在教育理论发展中的体现,其政策无论是从学科确立、学术评价,还是在学术梯队的培养、学术期刊的形成等都为教育学话语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话语平台机制,并促进这教育学话语的逐渐规范化发展。最后,新时代的基础教育改革体现了学者与官员—主体间的联合协作针对教育实践问题开展系列的话语论述,例如新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职业专业化等。在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中就体现了官方与学者间理性认知的共性和官方话语推动下学术研究的热潮。近些年来“教育家”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话语,主要是来源于官方对教师主体地位、主体理性的关注以及对教育学者的信赖。2003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家办学的”理念,主张教育家办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在此导引之下,教育学者再度关注“教育家”话语,并掀起了一股热潮。关于教育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19年陶行知就提出的“第一流教育家”的话题,他对教育家的主体身份进行了划分:追求权力的“政客型”教育家、追求理论的“书生型”和追求实践的“经验型”教育家,认为三种类型的结合才是一流的教育家。而近几年官方话语的再度重视和学术话语的深入探究,以及当前教育改革就是围绕这个话语展开的实践过程就足以体现着相互间的协作所可以发挥的重大作用。

(二)理性话语:教育学话语的存在体

第一,教育学话语的理论表达最基本的载体就是它所依赖的语言。学科话语的表达必然需要在遵循语言表达系统的规则才能得以合理性地存在。而教育学话语本身是由词、句、术语等构成,其中语言中的词和语句是其基础的构成要素,它存在于语言之中不论话语主体存在于古代、近代还是现代语言体制之下。诸如,王安石文体中“教之,养之,取之,任之”;陶行知语下的“行是知是始,知是行之成”等等主体的教育思想都由语言所承载。因此,主体在话语言说之前需要掌握最基本的语言规则,并在言说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自身的论点。它不仅是主体话语的应有之义,更是话语的倾听者最基本的要求。第二,明确的语言表述,清晰的概念定位与逻辑性的观点论证是教育理论专业化的基本要求之一。布雷岑卡曾在《教育知识的哲学》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理论针对教育问题的话语陈述的明确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标志。从最基本的角度上说,定义是清晰思路的工具,是清晰而确定的概念。虽然任何事物在某些方面变化或者消逝着,然而某些方面却是同一的、不会消逝的,这就是事物的本性,它们的定义。人们向来重视对事物形成明确的认识,把握事物的本性。赫尔巴特就是在他对教育学的定义和学科地位的认知基础上论证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和学科独立性的重要性。我国学者舒新城在其著作《教育通论》中将教育定义为通过运用环境刺激实现改进人生的活动,创造生活目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论证了教育的重要作用。现代以来,我国学者更是在讲求清晰定义基础上探讨教育的各种问题,例如瞿葆奎、唐莹在分析元教育学上也是基于元教育学概念的分析基础上对元教育学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以及我国元教育学的研究特点等进行了论述。此外我国学者对“生命教育”、“质化研究”、“素质教育”、“价值教育”等都是在基础的概念和论理性话语分析基础上对其理论和实践方式进行论述。第三,系统化的话语体系的建构是教育学话语专业化的必然。独立化、科学化与体系化是教育学自确立以来就一直探求的目标。无论是特拉普的《教育学研究》中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学体系的尝试、拿托普的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的教育学基础的论证,还是教育学者引入其他学科的方法所做的努力都是教育学在专业化的路径中的不断探索。郭元祥则在分析教育理论的基本特性时就指出教育理论系统性的重要,他认为体现和阐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教育概念或者教育命题都需要形成一定的逻辑架构和体系方能成为一个具有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否则“那也只是零散的教育观念或教育思想”。

(三)主体思维:教育学话语专业化的关键因素

首先,教育学者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是教育学话语专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学者以促进教育理论发展为使命,其主体理性、独立性并在教育知识、教育话语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如国外的夸美纽斯、杜威、拉伊,我国的陈学恂、孟承宪、陈元晖、王逢贤等教育学者都在教育理论的构建中付诸着主体的努力。在教育学历程中,我国学者作为教育理论的主体就是通过主体性的发挥在理性认知教育的基础上为教育学发展作出了贡献。例如我国学者在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争议与探讨,其主要存在着:一种认为教育现象即是研究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种认为,只有当教育现象成为人们所关注的教育问题时,才可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另有认为教育规律才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歧见。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在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断深化中“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的教育学的定义得到更多的公认,从而开启了我国建国之后教育学的独立化、科学化之路。此外,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专业化是促进教育学话语专业化的要因之一。教师专业化是在社会职业专业浪潮中逐渐被政府、学者和大众关注,其专业化不仅包括知识性上、教学技术上的专业化还包括教师教育制度、教学原则的专业化,而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教育科研的推动者,同样对于教育学话语的建构具有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教育学话语作为主体思维的产物,应具有对教育学理论的反思性,并在此基础上避免话语的无意义反复。陈桂生在反思教育理论中所呈现的诸多弊端中,就曾指出教育学著作中所存在的内容陈旧、语意重复等问题。这种对教育学理论的反思,不仅是在问题解决、概念阐释上还包括对教育学理论的建构上的反思。回顾教育学的历程就可以发现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个概念话语的解释就能够解决的,例如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功能的分析就是在不断地尝试、话语分析基础上形成的。最后,在学科林立的文化场域中,教育学话语应树立其基本的“独立学科”立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教育学话语体系。教育学研究者在追寻科学信仰和确立教育学独立性的基础上,在本国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发展中逐渐奠基者教育学者的自信和创造独立学科的教育学的基本立场。“独立学科”的基本立场主要是指教育学应该在明确的概念界定基础上,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一个教育学式的解释话语。与此同时,“独立学科”的基本立场更是教育学者的学科价值信仰和学科发展目标。也正是在这样的基本立场基础上,教育学才能够从最初的附属于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可以独立成“学”的教育学。

二、本土化:我国教育学话语的价值理性

首先,教育学从生成就受到其他学科文化的影响,而且在教育的漫长历程中它更需要借助于其他学科的文化成果完善自身的话语体系。早在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坚持文化多元性就列举了七个理由,这七个理由的提出同样指出了教育学话语在多样文化中成长的价值所在。我国学者毛祖恒在《教育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中指出教育科学自20世纪以来就明显地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指出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宽泛性和多样性内容已然决定了教育科学方法的多元趋势已是必然。在此基础上,他对教育研究方法中所出现的多元化倾向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影响,以及系统科学对教育学研究方法确立中的特征等。其次,本土化是教育学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尊重本土文化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在我国则早在1940年就已论述了中国面临外来文化中所应该保持的尊重本土文化的价值理性,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不是“全盘西化”。从话语角度上讲,话语产生于文化之中,本身就是反映文化特征的符号象征。教育学话语更是在本国教育实践基础上生成与发展。项贤明在探讨比较教育学话语体系确立问题中主张教育学本就应该基于本民族的语言体系,运用本土所生成的教育话语来阐述和分析教育问题(例如,我国传统话语中的“师道尊严”等,其本土的概念话语同样具有普遍的含义而推动理论的发展)。最后,本土化是我国教育学话语“本土生长”的应有之举。一方面,本土化是倡导西方文化价值导引本土文化多样化的理性选择,与本土化相对应的就是在本土化进程中的“本土生长”。事实上,我国教育学话语自“存在”以来就是再结合多种文化基础上的中国创生,然而全球化扩张的进程里教育学者面对纷繁的话语文化一时间逐流而去,忘却了自身文化的特有价值。纷繁背后的文化荒凉以及原创性、独特性的丧失更促使着教育学者在价值选项中“本土化”的抉择。叶澜在教育原创缺乏中也强调了问题的原发性,研究素材的原始性,结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吴全华也在分析教育学话语的自主性寻求中分析,在中国教育问题的复杂场域下,我国学者应审视、明辨西方教育理论的情况下适时应用以避免教条主义。另一方面,本土化是我国文化中“和而不同”理念的显现,是教育学者在主体张扬、话语自信的表现。于述胜在分析“本土化”时指出,“本土化”就是用中国自己的理解方式来解决中国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它应在自我尊重、自我认同的“共识”上实现学术追求,最终以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所以,“本土化”追求既意味着理论视线的内转,即由关注西方、从西方找寻思想,转变为关注自我和自我生成;也意味着理论视线的下移,即搁置理论思考者头脑中已被“殖民化”了的思想和理论。

三、实践化:我国教育学话语的最终指向

(一)实践化:教育学话语的适切性检验准则之一

首先,实践化是教育实践对教育学话语的理性要求。教育实践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主要体现在教学、课程管理等活动之中,其中教学、课程领域话语所内涵的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只会导致学生培养的恶性结果。早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就已指出遵循“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重要价值。他针对当时教育中所存在的教育与教学脱离社会现实问题,指出其教育结果则是误人子弟,谬论流传。其次,实践化并不意味着与理性脱离,它是理论持有生命力的表现和话语存在价值的展现。赫斯特曾在分析理论的实践性特点时就曾指出教育理论本身就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正确开展的行为准则之上的理论。教育学话语最终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它不同于日常用语、生活用语更崇尚理论阐释的完整性和理论论证的说明性,教育学话语的实践化不仅是在概念、体系上的面对现实的理性更是需要教育学话语以“真”的教育问题为出发点。与此同时,教育实践的主体是在一定的教育认知基础上的具体行为的展开,这种针对教育的认知和观念作为对教育活动内在的辩证关系的个体性主张,必然要在符合教育活动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实现对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教育目的的达成。最后,教育学话语是立足于实践,并且是实践经验的理性言说。任何针对教育问题、教育理论发展的话语陈述必须遵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一方面在教育学话语的形成是主体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教育问题的理性表达。在教育领域内主体应对教育实践问题应具有别于他人的敏锐度和理性判断能力,从而可以及时地对教育问题作出具有科学理性的理论阐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学科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说教育学话语的独特性则体现在它的实践性上。

(二)实践化:教育学生命力之所在

首先,实践是理论话语富有生机的根本。从概念话语的形成上说,教育学话语中基本概念的、范畴的理性阐释都源于主体对于实践生活的思考。布雷岑卡就曾指出,教师等作为教育者在执教过程中所用的话语是教育学话语生成之源。教育学所使用的许多概念实际上表达了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其所面临的任何和条件的思考。另一方面,教育理论话语需要在实践中取得、探讨自身理论的原创性和理论性。柳海民、李伟言曾从教育理论创生性问题的角度指出了实践对理论原创的重要价值:“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教育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学科,无论是一般远离的探讨,还是直接以改进实践为目的的研究,最终的指向都是面向实践的。就学科发展的视角而言,教育理论原创指提出了富有意义的新的概念,命题,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以创新性的命题框架和恰切性的研究方法论,成为同类研究的起点。原创以原发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思想的创新,同时也是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的创新,不是话语的花样翻新。”其次,实践化是中国教育学话语创生的源泉。一方面从具体的教育实践来讲,它是针对具体的教育问题所开展的活动,而主体对于实践问题的认知因个体的不同而不同。在对问题的不同声音当中,教育学话语则在这种争论中越辩越明。无论是狄尔泰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质疑倡导教育的生命存在价值和文化理解特征,胡塞尔的现象学教育学的“还原本质”,还是法兰克福学派带来的“批判”教育学都为教育学的发展带来的不同的话语。另一方面,教育学话语本身具有科学性与普适性、规范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历史性的特征,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解说和价值解释同时教育学者对实践性的关注直接促成了其理论的构成。例如涂尔干的“实践理论”,布雷岑卡的教育学三分法中的“实践教育学”的主张,以及陈桂生的理论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的分解和提出的“四分象限”的教育学话语等等都是基于教育学本身的实践性基础上的理论发展。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1-0057-06

自19世纪中叶洋务学堂开办英语教育到今天大中小幼学校普遍开展英语教育已有一个半世纪,我国已成为全球英语教育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国家。但是,我国既尚未实现外国英语教学法本土化,更没有形成成熟的本土英语教学法。这种状况与我国英语教育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推进外国英语教学法本土化并尝试建构本土英语教学法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人就开始了英语教学法本土化和本土英语教学法建构的探索历程。什么是本土英语教学法和英语教学法本土化?我国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本土英语教学法?我国有哪些本土英语教学法的流派?其教学观点、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有什么样的个性和共性?他们是否反映了我国英语教学法发展的规律和特色?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内涵阐释

本土教学法和教学法本土化是教学法发展的两种类型或两种过程 [1 ]。一般说来,本土教学法具有三个特性。一是本土生长的,即本国产生的而非来自国外的;二是适应本土的,即适应本国教学情形的;三是原创的,即本国人自己通过研究与实践创造出来的,带有本国特色的。教学法本土化则是指国外教学法传入某国并适应某国(本土、本民族)教学情形并逐渐成为某国教学法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本地教学法为了迎接国外教学法的冲击和挑战而不断调整和强化自身并整合的过程。

相应的,英语教学法本土化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结果,是西方英语教学法来到我国特有的文化语境并与我国原有文化教育结合,相互吸收合理内核和精髓,进而渗透到我国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变成与我国英语教学相适应的能指导英语教学的教学法。本土英语教学法,就我国来说,即中国英语教学法,包括传统英语教学法和现代英语教学法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是在近代因开展英语教学而移植西方英语教学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几乎是西方英语教学法的翻版,毫无“本土”可言。因此,这里所谈论的本土英语教学法主要指新中国成立后由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或专家所创立的现代英语教学法。构成本土英语教学法需具备如下三个特征。首先,它是本土生长的、本国产生而非来自国外的英语教学法。尽管某种本土英语教学法的语言教学理念可能与国外某种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它一定是发源于本土英语教学内部的自我演进过程。其次,本土英语教学法应是适应本国英语教学实际及特色的教学法,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上。我国的母语文化语境、教学思想及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对本土英语教学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作为不同母语背景下的外语教学的英语教学一定会有不同之处。即便在我国产生的某些教学法如外语立体化教学法体现了国外某些学科包括哲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的一些观点,但只要这些理念不是来自国外某种专门的英语教学法而是在中国语境下有独创性运用,且在国内外首次使用,就仍是本土英语教学法。最后,本土英语教学法应是原创的教学法,即本国人自己通过研究与实践总结出来的国外没有的教学法。因此,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源于我国英语教学的实践,有着深厚的中国国情、教情、学情的土壤;是为解决我国英语教学问题而进行的教学法的改革与探索;其名称独一无二。

无论是本土英语教学法还是英语教学法本土化,如能反映英语教学的规律并切合实际,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就能为构建当下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提供样式和借鉴。我国英语教学界一直受限于西方外语教学理论,不相信我国深厚文化土壤能产生自己的英语教学法,更忽视我国学者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对本土的教学法研究不仅不能公正视之,反而多持批判的态度 [2 ]。我们应当将母语与外语、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教学理念、理论研究与实践(实验)探索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发展。

二、本土英语教学法:流派述析

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理念。这些学科又由于有不同见解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因此,每种具体的英语教学法由于采纳了上述不同学科的思想而各具特色。这种具体的教学法即是教学法流派。迄今为止,国外较有影响的教学法流派主要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交际法等十一种。我国的英语教学虽也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但传统英语教学法以引进为主,鲜有本土的教学法诞生。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教学飞速发展,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英语教学理论研究尤其是教学法研究却相当滞后。值得庆幸的是,在被西方英语教学法左右控制、“东跳西跳”(指移植苏联和西方英美国家教学法)的年代里,部分英语教学专家在对引进的教学法流派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加工,使之成为适应我国教学情境的英语教学法本土化,如吸纳了人本主义教学法精髓的章兼中“五因素教学法”、以交际法理论为指导的王才仁“双重活动教学法”,等等。亦有少数学者仍坚持以本土文化为语境,积极运用我国传统教学思想和语文教学理念,或从教学实践出发提炼教学理论,或从教学理论着手建构教学法模式再加以验证运用,最终形成本土英语教学法流派。较有影响的有西南大学张正东教授创建的“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张思中老师创立的“张思中外语教学法”,通化师范学院包天仁教授创立的“四位一体教学法”等。下面笔者对“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和“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形成过程及影响进行简要剖析。

1.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是由特级教师张思中在近三十年的外语教学实践和改革基础上,将传统教学思想和心理学原理与英语教学理论相融合,通过“教学实验――课题验证――教法成形――理论成书――试验推广”的循环过程而探索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英语教学法 [3 ]。

1959年,张思中从华东师大俄语系毕业并留校进入一附中任教。他将在部队学习到的“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和在大学期间用各种记忆法与方法论以零起步而赶超同学的个人学习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大胆创新,根据学生需求,借用传统复式教学方式,采取集中识词、原版拓展等方法进行了第一轮60~65届初中至高中教改实验。1963年,华东师大李振雷教授带队实习时发现了张老师的改革实验并撰文在《人民教育》上加以介绍 [4 ]。“”中该实验被迫中断。之后,张思中进行了第二轮78~84届初中至高中教改实验,创设“心理优势论”,开发出跨学科兴趣小组、两两对话等教学技巧,学生连续三年高考外语成绩位列全国第一,震动了教育部及外语界的专家。1986年,教育部中学司副司长卓晴君在“第二次全国外语教改工作会议”上宣布推广张思中的外语教学法。从这时起,张思中开始了专门的教学法研究工作。他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概括为“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十六个字,简称“张思中外语教学法”(这一名称由教学法专家胡春洞教授所取,意指此法中国独有,张思中首创) [5 ]。自1988年起,张思中外语教学法进入群体实验、发展、充实、完善与大面积推广阶段,并得到吴棠、邵瑞珍、应云天等教授的理论指导;教育部教育司、中央教科所从各种条件上给予保障并先后开设了“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全国培训班”,成立了“上海张思中教学法研究所”。张思中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七五”到“十五”的课题,子课题更是遍布全国一百多个教改基地。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不仅大大改观了“费时低效”的“哑巴英语”现状 [6 ],学生英语成绩有了质的飞跃,还培养了一大批特级和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带动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各级各类英语教学,还将教学影响拓展到东南亚和我国台湾嘉义地区。1996年《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出版。同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发文称“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是中国人第一次创造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7 ]。胡春洞教授也称这一教学法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土特产”,“弥补了中国外语教学法学术界只谈论和介绍国外外语教学法各种流派的缺陷,因此它完全有资格作为中国外语教学法流派之一而立足于学术之林” [8 ]。1996年6月28日和1998年9月23日,李岚清副总理两次会见张思中老师并寄予殷切期望。1999年,《张思中英语教程》发行,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从教法到教材的飞跃,更加走向成熟和完善。

2. 张正东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是由西南大学张正东教授创建的教学法流派。他是我国外语教育名家,参加过历次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研制修订等工作,不仅对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有系统研究,而且对我国传统教学法理论的特点有独到见解。张正东教授通过对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如语言学派、心理学派、经验学派的研究,认为他们作为外语教学法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学校外语教学的环境”。他认为:“学校的青少年是在母语环境下学习外语,不是小孩或成人在目的语环境下学习第二语言,学生学习外语所用的生活语言、工作语言、学习语言全是母语。”“国外外语教学法基本上对之视而不见,不闻不问。” [9 ]其次,他总结了自拨乱反正以来我国中学外语教改中不少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的类似立体化教学的经验。再次,他对外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外语教学应是由目的语、学生、环境三维以及以经济发展为顶和跨国文化为底而构成的立体” [10 ]的理论假说,突破了外语教学法重语言学、心理学理论轻教育学、文化学理论的缺陷。1985年,他不仅出版《外语教育学》一书,成为我国第一位将外语教学纳入教育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第一人,而且还撰写了《外语教学法理论研究的三个问题》一文,提出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是立体化,必须重视教学环境的积极作用,观点得到邓炎昌、许国璋、李庭芗、吴裳等老先生的赞同。1986年开始,他在四川开江中学由特级教师王恩群组织开展了从初一到高三长达11个学期的外语立体化教学实验。1992年3月,实验通过评审验收。验收表明,实验班在高三上期接受大学英语三级考试通过率达73%,远远高于同时接受考试的九所院校大学生的通过率。第一轮及后几轮不同省市中学实验班在初三时接受同年高中毕业会考英语试题检测,合格率达50%以上,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实验效果显著。实验成果陆续在《外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上发表。1995年,张正东的《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出版,表明其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趋于成熟。

从上述对张思中和张正东外语教学法形成背景及其影响的梳理中,我们可清晰地看到,这两种教学法是地道的我国本土英语教学法:它们不仅产自我国本土,还是由我国外语教师首次提出;不仅有长期严密的实验作基础,还有系统的理论为支撑;不仅适用于英语教学,还成功进行了嫁接,适应了母语环境下的外语教学规律。

三、本土英语教学法:体系分析

上述流派尤其在教学观点、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三个维度上突出了“本土”特征,是建构本土英语教学法体系的核心要素。教学观点是对英语教学本质的看法,反映其客观规律,如语言本质观、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授(育)观(教学有法);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观点的程序性结构,是联接教学观点和教学技巧的中间层。不同的教学观点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即使具有相同的教学观点也可形成多种侧重不一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教学技巧则是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是最能体现教学个性形成不同教学风格的层面(教有良法或贵在得法) [9 ]。

1.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体系

(1)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理论体系 有人认为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模式或一些具体教学方法的堆积,教学理论不够严密和完善。事实上,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在关于语言本质、语言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有独到见解。他持系统的外语教学观。他认为,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由相互联系的几个子系统构成。首先是语言系统,包括拼音、词汇、语法和书写四个子系统。其次是心理系统。面对庞杂的语言系统,在语言教学中,师生应呈现一种对所要达到的目标渴求成功并收获成功体验的良好心理状态。突破难点、扬长避短、排除干扰、满足学生需求、让学生看到成就等就是构成心理系统的五个要素。第三是语言学习系统。语言学习可经由很多途经,最有效的途径是将语言系统内各个部分的知识点进行适当集中并通过后一阶段的阅读材料的补充精泛结合,采用循环记忆、译学结合的方法巩固。第四是外语教学的语言交际和文化传播目的使其应用教育学的观点辩证看待教学中的几对矛盾,如教学方法与教学课本之间的矛盾、听说读写之间是否同等重要的矛盾、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矛盾等。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立足本国教学实情,认为课程标准与学生能力不是对等的,不能为标准而上,而应依学生能力而变,依照学生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调整教学的步子;听说读写作为语言学习最核心的四大技能,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种技能同等重要。上述论点构成了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完整的教学思想。

(2)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理论体系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在语言本质、语言学习、外语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有鲜明论点。首先,关于语言及语言教学。张正东认为,外语教学是以外语为对象,是包含结构、功能、文化诸多部分的整体系统。结构是功能的载体,功能的实现要经由对结构的学习,文化则是通过结构和功能所传达的外语教学的内容。衍生于中华文化大背景下的我国外语教学是一个迥异于国外文化情境的客观存在的整体。“从这一整体的构成来看,首先要有学生,学生要学外语,外语学习主要在学校进行,办学和学习决定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需要,办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有的价值观和不同的生存、创造能力,这在外语教学中主要通过对文化冲突的处理和用外语进行交际去实现。” [9 ]因此,外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由学生、目的语(英语)、教学环境(教师、母语、教学条件等)为三维,以经济发展为底,以跨国文化为顶的立体化系统。上述要素应体现我国外语教学的国情,各要素保持平衡,教师要发挥维持教学系统之内稳态的作用。其次,对于外语的学习。张正东认为,学生学习外语主要是学得,习得只起辅助作用。因为外语教学不同于教学,不具备习得的环境,外语教学法实际上是教学生学习外语的方法论。再次,关于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张正东十分推崇我国传统心理学,强调记忆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关于外语教育的地位。张正东认为,外语教学只是达到学校教育目的的手段之一,外语教学法应在教育学范畴内发展,并按教育学的规范来指导外语教学。

2.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操作体系

(1)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操作体系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又称“十六字外语教学法” 即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这既是其教学思想的生动体现更是一套完整的操作模式。

“适当集中”指集中教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教学技能。集中教学容易发现规律,利用规律教学效果自然好。集中教学又可分为超前集中、随机集中、综合集中。“反复循环”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渠道,对语言材料采取循环记忆法、卡片记忆法、排列组合记忆法等,通过圆周式、螺旋式和逆循环方式巧记乐记语言材料,奠定学习的坚实基础。“阅读原著”是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深入学习文化内容,带动语言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既是语言学习观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原版的报刊、书甚至教科书都是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文化的最佳载体。而通过阅读,我们可最直接地体悟他们的思维生活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精华。这一点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了教学法以人为本,辩证对待学生差异。这一教学法采用兴趣小组和辅导小组解决个体差异;用同堂分组复试教学对待群体差异,成为一大亮点。四者之间是统一而相互联系的整体,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活化在具体课堂教学中。

张思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法技巧,如善用“导向法”、常用“循环法”、妙用“观察法”、学用“军训法”、勤用“形象法”、用好“筛选法”等。这些技巧在课堂情景中可化生为教学艺术,能让语言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如在对知识进行集中学习时,教师可采用各种记忆法进行循环记忆;在课外指导阅读原著时,教师可采用精泛结合、译学结合推动学生迎难而上,体会成功,塑造心理优势。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之所以充满张力并大面积提升教学水平就在于教师对教学技巧的精心运用,台湾嘉义大学副校长余玉照博士用一副对联形象地突出了它的诀窍,即“耳、目、口、手、心时时出招;听、读、说、写、想处处发功” [11 ]。

(2)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操作体系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操作体系具有开放性。在前述教学观的指导下,张正东提出了形成完整教学模式的六点原则:全面考虑、从国情出发、辨证论法、包容百家、着眼准备、用法之法。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由于教学目的的差异、教学类型的变化等因素,教学操作模式可多种多样。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操作模式包括一个总模式和四个具体教学模式。如“听读训练引路,优先发展听说能力”教学模式、“拼读入门,阅读主导”教学模式、英语“优化输入,分层输出”教学模式等。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通用模式又叫阶段教学模式,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部分构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学得外语的认知规律分成五个下位阶段性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安排充分体现立体化教学法所倡导的教学交错、精泛结合、活化事件及温故知新等原则;教学方法重在意理记忆、整体着眼、分散巩固等学习方法;教学手段则主要为教师所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式。具体目标之一的“精通基本语言材料”主要通过学习及精炼语法内容的极少精读文章“作为发展语言技能的积淀,有如酵母”的教学活动得以实现;这里体现了语言结构知识通过蕴含丰富文化的语料与语言功能相融合。“取得语言技能”并“形成运用能力”的分类目标则需要“粗读较多的篇章以及学过的课文,用目的语组织教学和运用日常会话相结合”、运用“整体着眼、交换重复、学用结合”、“大量输入、运用沟通”等方法达到。从教学目标的预设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手段的使用,都体现了立体化教学五要素相互联系而成一系统的观点。

根据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教学技巧主要有:裁缝、滚雪球、迂回、反刍、发酵五种。“裁缝”指解决“教出去学进来”之矛盾的策略,因外语教学中把语言拆分整合、归纳演绎如裁缝时裁剪后又缝合相似;“滚雪球”是安排外语教学过程和积累外语知识技能以转化成外语运用能力的策略,包含捏紧核心、点面互及、循环往复、五步教学、滚动不息要点;“发酵”指精选少量语言材料而练得烂熟,以之作为吸收、发展语言技能、能力的酵母,它是将外语知识转化为技能、运用能力的技巧;“迂回”是处理重点难点的策略;“反刍”则是由粗到细、循环加深的技巧 [12 ]。

四、本土英语教学法:特色探讨

1. 两种本土英语教学法的个性特色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和外语立体化教学法作为两种独具特色的本土英语教学法,在形成路径、教学观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有鲜明的个性。

首先,从形成路径看。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诞生、发展与成熟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理论形成模式。近三十年的外语教改经历是其教学法形成的实践基础,各种课题的研究则是这一教学法逐步成熟化的有力支撑,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研究机构的成立、《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等理论书籍的出版则标志着这一教学法的体系建立。相较而言,张正东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是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理论形成路线。在对国内外外语教学法做了系统研究后,张正东从我国传统教学法思想出发,将外语教学法纳入教育学范畴,提出了“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理论假说,然后在中学的教学实验中进行了严格的实验论证,并以科研文章、理论书籍等方式来完善教学法体系的建立。这两种教学法理论的形成发展模式反映了教学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实践的支持、科研的引领和实验的探索。

其次,从教学思想看。张思中外语教学法认为外语不仅可学得也可习得,学得在学习中占主要地位但不可忽视习得的作用;张正东则明确提出外语主要通过学得完成,习得最多只起补充作用。因此,张思中外语教学法认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学习中同等重要,并特别提出通过阅读原著进行读译结合的主张,在学习中应遵循“输入>输出”原则;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则提倡听读先行、说写随后,重视听力和阅读的引领作用,优化输入、分层输出。

第三,从教学目的看。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立足当时中学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现象,旨在“大面积提高中学外语教学质量”(九五课题),“一门外语基础过关”(十五课题),教学目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则主要基于理论探索,不仅旨在用理论指导中学包括大专院校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实践,更意在将这一教学法理论化,建构我国独有的外语教学法理论体系。因此,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更重教学理论的本土探究而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则更强调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践。

第四,从教学技巧看。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成为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仿照使用的方法。在每一种教学方法下又有具体的教学技巧。如“反复循环”运用的记忆原理有卡片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技巧;“因材施教”则是孔子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促使教师应运用兴趣小组、辅导小组或同堂复试教学的操作技巧区别对待。外语立体化教学法不仅在理论假说中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如整体着眼、学用结合、集中教学、分散巩固等,还开发出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技巧。

2. 两种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共性特征

首先,都符合“本土”特征。这两种英语教学法虽各有特色,但都是本土生长出来的,不是外语教学法的移植或改造,即使受到外国外语教学法的一定影响(在开放时代,母语国外语教学法要想不受外国原发教学法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其痕迹也不明显。这两种外语教学法都适应我国本土英语教学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英语教学特点和规律,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它们都是国人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创造出来的,深深地打上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烙印。

其次,都有扎实的理论作指导。除了语言学、文化学外,他们更强调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如,两者都持外语教学系统观。张思中认为这个系统由相互联系的语言、心理、教学、教育等构成。张正东更认为外语教学不仅要以语言学、文化学作支撑,更应以心理学、教学为指导。外语教学法直属于教育学范畴。

第三,都有可操作、可仿效、易推行的实践操作模式。张思中的“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操作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下含“导向法”、“循环法”、“军训法”、“筛选法”组成的方法技巧。张正东的操作模式包括一个总模式和四个具体教学模式。教学技巧主要有裁缝、滚雪球、迂回、反刍、发酵五种。

第四,都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反映了本土外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成效。两种外语教学法都认为,浸润于印欧语系的西方外语教学与成长于汉藏语系中的我国外语教学有迥然不同的教学环境。因此,西方外语教学法理论产生的文化环境于第二语言和外语来说是一样的,外语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差异较小;但在我国外语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只能在我国文化中寻找适合我们的路子和方法而不能不分脑袋扣帽子,生搬硬套,结果食洋不化,适得其反。这两种外语教学法均吸收了我国传统的优秀教学思想和语文教学思想,都肯定我国传统的模仿+实践的学得模式的作用,认为内隐的心里途径和外显的行为途径是我国外语学习需要特别继承运用的两种有效途径。同时,这两种外语教学法不仅提高了我国中小学校乃至大学的外语教学水平,还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外语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张传燧.论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2012,(3):82-86.

[2]俞约法.《外语教育学》与外语教学法通论――读张正东同志近著有感[J].外语学刊,1988,(5):58-60.

[3]张思中.张思中外语教学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4]李震雷.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好外语[J].人民教育,1965,(6):24-27.

[5]张思中.张思中与十六字外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李岚清副总理在外语教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探索中国人学外语有效方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N].文汇报,1996-09-25(1).

[7]张志远.认真学习落实李岚清副总理讲话精神,进一步总结推广“张思中外语教学法”[M]//张思中.专家学者教师论说“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8]胡春洞.论“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兼谈外语教改的方向[M]//张思中.专家学者教师论说“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9]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 下一篇: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