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心理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4:08

大众心理学论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001-05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联邦德国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其着力于研究发生在文学领域的接受现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在于大众对理论的接受,接受美学对接受主体的高度关切为探索马克恩主义大众化的接受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和研究方法。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到接受方面,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从动机论转向效果论的研究视角。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相关要素与过程:宣教者——理论——大众与接受美学中的作者——文本——读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契合性。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借鉴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借鉴接受美学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论,探索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意义。

一、确立“读者中心”:诉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念之转换

认识论决定方法论,秉承什么样的理念决定了什么样的方法论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念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和内在尺度,规定着大众化的内容、形式、方法的选择。确立科学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利推进的首要前提。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启示。“读者中心”是接受美学的核心思想,在尧斯看来,过去的文学理论只关注作家、作品之维,却对文学的接受和影响之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从而割裂了作者、作品与社会的联系,致使文学理论的发展陷入了封闭的自在理论体系的困境之中。接受美学力图克服这一缺陷,其充分肯定了读者在文学作品的价值实现中的决定性作用,“只要作品不被行动的主体接受、获取,它始终只能是未完成的可能的存在。所以,接受是最本质的”。接受美学第一次提出了读者在文学活动的中心地位,这为解决文学理论的危机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思路,也为反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问题提供了有益启迪。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明确谁是中心的问题。只有厘清理论所坚持的主体立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原则才有了立论的科学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根本作用。可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但传统以传者为本位的思维方式却把大众排除在视线之外,对大众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缺乏充分的考虑,以致于从根本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应坚持的价值立场,使理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导致马克思主义缺乏说服力与影响力,造成大众对理论的疏离。因此,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出困境的根本方法论选择。然而,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还需要实现以下思维方式的转换:一方面,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思维方式转换。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是通过实践的途径来确认工具的最大效用,为达到某种功利性的目的服务。表现在实践中,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看成国家进行意识形态建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强调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服从,通常采取自上而下的单向意识形态“灌输”路径。而价值理性则强调从人的本质出发。尊重人的需要。如同接受美学坚持作品是为了读者而创作。作者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应该围绕“读者中心”而展开的立场一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采取的一切方式和方法,都应该围绕“以人为本”来实现,人的主体地位应该得以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应该得到彰显。另一方面,实现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交往性思维方式的转换。对象性思维方式是一种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认知图式,而交往性思维方式则更强调多级主体的确立。接受美学正是克服了过去文学理论中作者与读者主客二分法的弊端。强调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文本的交往。作者通过唤醒读者的潜在意识而达到与作者的思想共鸣,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参与的快乐,从而提高了接受的效果。交往性思维方式本质在于强调实践活动是主体间基于一定实践基础的平等、互动的过程,这为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恩主义大众化中传者与受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大众应由过去的被改造、被灌输的对象,转到平等、互动的主体地位上来。总之,就如接受美学中强调的“读者中心”对于文学理论带来研究范式转换。“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是对以往工具化的价值取向,以及“目中无人”的宣传教育模式的摒弃,真正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置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地位。因此。以“读者中心”为启示,把“以人为本”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理念,是持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引。

二、立足“审美经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之亲和力

大众的接受活动是怎么发生的,怎样使接受活动成为可能。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解答的问题。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进人阅读时并非一块白板,而是主体心理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即“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经验、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审美经验出现在对一部作品意义的认知和解释之前……解释如若绕过这种初步的审美经验,就是一种语文学家的傲慢,因为那种语文学家支持本文不是为读者创造,而是为他创造,从而应由像他那样的人来解释的错误”。可见。“审美经验”是接受活动发生的前提和基础。对将要接受的信息起着评价和选择作用,制约和影响接受客体的广度和深度。读者在欣赏任何新作品时都会在以前的知识状态里寻找先在的理解,当发现作品与自己现在的审美经验相吻合、相联系时,读者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顺利接受”,反之,则会“抵制接受”。由此,在阅读活动过程中,读者对信息的接受以及接受程度,首先取决于信息与接受者的接受图式内在结构是否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审美经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接受实践活动中,指人民群众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情感基础等方面的综合结构图式,是接受活动的“前结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作为接受主体的人们基于一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宣传教育的内容作出鉴别、选择、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当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符合大众的认知图式和审美经验的时候,大众才会产生积极的接受意向。因此,应充分重视大众的“审美经验”在接受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要在理论宣传教育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契合大众的审美经验。理论的表达方式应与受众的审美经验相对接,形成与大众的解读心理与思维方式相似的“亲近性文本”。这就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把握大众的认知心理、接受方式和理解能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的文化特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将学术术语、政治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把理论成果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生动的民族形式。同时,应充分运用现代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采用形象化、艺术化的方式来呈现理论内容。这样更能顺应大众的审美旨趣及接受习惯。另一方面,以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托展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是审美经验形成的现实土壤,接近大众的审美经验也就是要关注大众的生活经验。因为生活经验往往是人们观察思考问题的感性依据,人们通常是从日常生活逻辑中来理解和接受新事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们的现实生活经验为其基本依托和立足点。更容易亲近大众,从而为理论被群众所接受打开便捷通道。正如列宁所言:“要使鼓动工作对群众发生影响,就应该根据压迫的种种事实和表现来广泛开展经济鼓动和政治鼓动。”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要喜闻乐见,并且要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要善于利用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用生产、生活的丰富经验来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经由日常生活的路径,实现马克思主义由“基本原理”到“生活道理”的转换,使理论从书斋里走到实践中,亲近大众,融人大众。如果把丰富的生活经验排斥在宣传之外。理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单调无味,丰富的理论内容也就变成了空洞、僵化的教条。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从更广阔的领域出发,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世界中,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潜移默化中为大众所理解、接受。

三、把脉“期待视野”: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果说贴近大众的“审美经验”能够使理论亲近大众,更易于使大众了解和认知,形成理论大众化的可能性前提。那么,如何使这些“亲近性文本”真正抵达大众的内心深处,让大众对理论发自心底的认同,则是问题的关键。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借鉴。在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有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当读者面对文本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形成某种思维定向,并且希望文本能够满足他的某种期待。“期待视野”,“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决定了他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是否满足读者的期待是决定读者认同接受文本的重要因素,作家只有按照读者的期待视野写作才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识,才能实现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从而实现作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

同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需要正确的认知和把握大众的这种“期待视野”。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满足大众的“期待视野”为切入点。大众的“期待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内在需要。需要是整个接受活动的内在动力源泉,“需要,是激发人的意识活动的基本动因,是价值意识的深刻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大众需要的程度,大众总是基于一定的物质利益需要和精神需要出发,以一种理论的实践效用能否满足自身的期待与需要为标准来评判和接受一种理论。当这种理论实践活动满足了他们的期待和需要,他们就会对此理论接受与认同。重视大众的期待视野,就要求我们的理论宣传活动应从大众的需要出发设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和内容,富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教育,而不是“自编自导”、“自说自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有着物质利益需要、自我发展需要、情感诉求等需要,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满足大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期待,解除人们的思想疑虑,大众就会在需要的满足中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同时,大众的期待视野也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期待水平和需要水平,期待视野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因此,注意大众群体的特性和差异,弄清群众的兴趣、爱好、需要、态度等,在理论上进行积极的回应与有效的解答,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理论的差异性诉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更具针对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引领大众的“期待视野”为着力点。一方面,满足期待是接受活动发生的基本前提,它启动接受主体接受教育。并推动着接受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大众的“期待视野”是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那么,如何适应大众处于渐变的期待视野,取得最佳的接受效果呢?接受美学认为,并非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愈一致,读者的接受意向便愈强烈,而是应该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只有当文学作品适度地顺向满足、超越、校正读者期待视野的时候。才能达到最佳的接受效果。大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构成的“期待视野”也在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以人为本位的价值理念,既要最大地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引领大众的思想文化水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度而顺向超越大众不断改变、提高的期待视野。才能在不断满足大众的期待中,引领大众的“期待视野”。

四、调动“读者介入”: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之能动性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的接受活动是读者参与到作品中发挥对文本再创造的能动过程。读者带着一定的期待视野来解读文本,同时读者也会反问文本,对文本提出自己的意见。接受美学强调了读者介入作品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会进入变化着、体现某种连续性的期待视野,而在这种连续中,简单的接受将转化为批判理解,被动的接受会转变为积极的接受,被认可的审美标准将转化为新的、超越这种标准的文学生产”。可见。文本中的创作意识只有通过读者介入才能够具体化,作品的价值也只有在读者的参与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实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要重视大众的参与。人们认知、理解的过程不是单向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教育主体的引导组织作用,更要凸显接受主体选择、认知、内化、外化的能动作用。“一种思想理论被人们所接受。是接受主体积极主动地筛选、吸纳的结果,是接受主体的内在因素起了主导作用。要充分调动接受主体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接受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调动人们参与的能动性呢?接受美学的“召唤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未完成的半成品,留有空白点和不定性。这些未定性和空白是连接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空白使文本的各种角度间的联系保持开放状态,并促使读者去协调这些角度,换言之,它们诱发读者在文本中的基本活动”。这种召唤结构能够调动读者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让读者发挥主观想象力去填补这些空白。激励着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在这种参与活动中读者获得了快乐,这种成就感源于通过平等交流体验而得到的自身主体地位的实现,一种平等互动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接受效果。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也要注重这种“未定性”和“召唤结构”。体现在实践中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性和方向性的前提下,在大众化的内容上、方法上、渠道上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层次性、内容丰富性、方法多变性。给大众参与提供多样化的平台。

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内容的“召唤结构”。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不断从实践中升华经验而实现理论的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大众是‘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也应当成为理论创造的思想主体,大众理论不过是人民大众表明自己作为主体的精神存在方式”。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尊重群众的智慧和首创精神,广泛采纳群众来自生活实践的合理建议,提升群众经验对于理论发展的意义。同时,拓展大众参与的平台和空间,不断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扩大人民民力。另一方面,应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式、方法上的“未定性”和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迁。公民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这使得传统的权威传播模式和单一的说教灌输模式失去空间。如若我们的理论传播不以平等交流的意识定位大众的主体地位,不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满足分众化主体的需求。理论的光辉也会因此而遮蔽。因此,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接受主体之间建立起一个平等交流和互动的桥梁和平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秉承平等、包容与开放为宗旨的思想交流和平等探讨的过程,使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思想充分涌流,发挥大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主体作用。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2)

我们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坚持“适宜认知,提高认同,致力践行”的工作要求,区分层次,抓好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和方法、载体适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南平市理论大众化工作,推进了南平市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促进了南平市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一、做法

思想政治工作从理论大众化入手。

理论大众化,我们要面对300多万的受众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理论素养、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思维能力千差万别,因此,在开展这项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十分注意区分层次,做到软硬件适用,方法、载体适宜。

――区分层次,抓好阵地建设

一是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是领导干部在岗理论学习的重要阵地,我们在认真服务市委中心组学习的同时,做好对下一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指导与督察,适时下发学习内容安排意见和学习参考书目,将学习状况列为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听制度,逐级开展学习活动。

二是抓好农村村级“四校”建设。“四校”即:农民科技学校、农村业余党校、农民夜校、农村人口学校。“四校”教学,既有我们安排的内容,也有群众点题的内容。满足农民群众强烈的求富、求知需求服务,在服务中对接,在对接中引导。

三是抓好村民小组中的文化中心户。由村党支部选择村民中有较高文化素质,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经济基础,并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农户作为文化中心户,报经乡镇党委审核,由县级宣传部、文明办、文化局联合命名。文化中心户建设经费由市县政府从文化经费中出一点、结对子帮扶单位助一点解决。将文化中心户建到自然村,做到所有村民小组的全覆盖,使之成为政策、科技、信息、法律进村入户的重要阵地,初步解决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问题。

――因地制宜,抓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队伍建设

南平是福建省的山区市,各方面的人才都缺。为了适应理论普及工作的巨量工作队伍要求,我们在用好用足市委讲师团专业队伍的同时,还从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社区工作者、优秀政治教师中挑选出308名理论普及工作志愿者,建立了18支理论教育业余讲师团。这300多名理论普及工作志愿者,都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热心理论普及工作的基层优秀工作者,对基层情况熟悉,在群众中较有影响,宣讲工作有针对性,在我市的理论大众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企业、各乡镇还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建立了形势报告员、故事员、说报员队伍。党委宣传部门负责对业余讲师团的管理,市委讲师团负责对业余讲师团进行业务指导。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全市业余讲师团骨干培训班,各县(市、区)委宣传部不定期培训他们所属的业余讲师团。在遇有重大宣讲任务时,我们还增加培训班次。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每二年联合召开一次“理论教育业余讲师团工作总结表彰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交流体会、部署工作。形势报告员、故事员、说报员,由各县(市、区)和企业、乡镇党委宣传部门负责管理和培训。

――创新方法,注重方法和载体的适宜性

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理论大众化的受众面广,环境差异巨大,因而不论用何种方法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适宜性。只有适宜,才能有效。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总结、推广了理论大众化的十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交叉使用,因时因地制宜,增强了理论普及工作的针对性。

灌输教育法。这是主法,也是通法。科学理论不是在群众中自发产生的,灌输非常必要。你的主张不告诉群众,群众怎么知道?你不把为什么和准备怎么做告诉群众,群众又怎能认同和践行?千百年来理论主张的传播,都在用这一方法,这也表明使用这一方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我们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理论普及大讲坛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这一方法。而且在使用其它方法时,也贯穿着这一方法。当然,灌输也有水平高低。我们要求宣讲者宣讲时要深入浅出和“备课备二头”,就是要提高灌输教育的适宜性。

科技导入法。这有二层意思。一是说,我们的理论进入,用实用科技的传播来开路,解决基层,特别是农村工作中“谁来听”的问题。这当然要注意解决理论与实用科技“两张皮”的问题,如果是在实用科技课之前,简单地来个理论“加映”,效果不一定好。但如果是实用科技课之前、课后或课中,“加映”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农民就坐得住、听得进,因为农民不仅要学技术,他还很需要了解政策、市场和法规。二是说,科技的进入,改变了他们中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不太好的习惯,从而认同我们的主张,践行我们的规范。比如科技健康教育改变了他们中的一些迷信做法和卫生习惯,人口知识教育影响了他们的生育观念等。

故事教育法。请老干部、老先模讲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我们一些乡村,农民夏夜纳凉喜欢听故事的机会,培育一些故事员,宣传部门再帮助选编一些故事提供给故事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播党和政府的主张。

心理疏导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心理疏导,是指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或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行为。一是开展形式丰富、内容贴切的各种心理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基本常识。采取定期聘请专家授课、网上心理教育、现场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广泛普及心理知识。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

――建立机制,保障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意见的同时,制定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制度、形势报告会制度、理论教育业余讲师团工作制度、《南平市“理论普及大讲坛”活动章程》等工作机制,确保理论大众化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二、成效

近些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理论大众化工作,初步建立起理论大众化的工作网络、工作队伍、工作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南平这个山区市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也夯实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基础。

――进一步解决了理论宣传普及“难进入”的问题。理论进基层难,一是工作网络未到“底”,“沙滩流水不到头”;二是工作人员不足;三是基层群众,尤其是普通市民和普通村民不来听或听不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延伸工作网络,建立专业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队伍,区分层次,柔性进入,初步解决了这些问题。“理论普及大讲坛”,“文化中心户”,已延伸到城乡最基层;数百名讲师团、业余讲师团成员,故事员、形势报告员、说报员都是理论进基层的工作人员;多形式、多渠道并具有适宜性的方法和载体,让他们愿意来听;而科技导入法、典型示范法、错误暴露法、共建带创法、舆论影响法等方法则润物细无声,甚至做到没有专门来听理论教育,也能得到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率、认同度、践行率得到较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基础得到夯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理念深入人心。200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富裕南平”、“民主南平”、“文明南平”、“平安南平”、“生态南平”的目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2009年,南平市GDP增长13.9%,增幅全省第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总量却实现了双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6116元,增长7.1%。,这里既有中央、省市政策的支持,南平机制的作用,也与我们的科技导入法导致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和对形势政策市场的了解度提高不无关联;10个县(市、区)、95%乡镇(街道)达到平安标准,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7%,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稳定在0.657%的低生育水平;农民自发将非定点宗教活动场所的庙堂改为书堂,成为学科技用科技和文化活动场所,这个举动当年曾得到同志的充分肯定,并在上报材料中做了批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率、认同度、践行率得到较大提高,也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基础得到夯实。

三、体会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让科学的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理论大众化是一项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但还很不够,还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提高。工作中,我们也有一些想法和体会,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是对这项工作要有足够的重视。有些同志认为,大多数群众不懂也不需要理论,基层只要把经济工作抓好了就行。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不解决,理论大众化工作将难以落实,更难持久。任何一个政党的主张,如果不注意对大众的传播工作,它就不可能得到大众的认知、认同和自觉践行,那这个政党也就不可能有大作为。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但经济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多数性认同是政党执政的前提,更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和目的。因此,理论大众化工作是必要的,而且是可为的,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宣传教育

理论宣传能否真正征服群众,宣传的内容对群众能否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传播者的综合水平。

一、建设理论宣讲队伍,扩充引领社会思潮的涉及面和影响力

语言交流是人类最基本的思想文化传播方式。语言交流形式具有纸质媒体、视频媒体、网络媒体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和作用,它可以使主讲人与听众产生互动、产成心灵共鸣,使听众感悟和接受深刻的道理。这种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如果有明确的主题、有选定的主讲人、有组织起来的一定数量的听众、有演讲提纲,就是我们所说的“宣讲”。

古今中外,不管什么政党、什么组织、什么团体,凡是要赢得执政地位、巩固执政地位,或完成某项政治、经济、文化任务,总要首先大力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期争取舆论的主导权,进而赢得民众的普遍支持。正因为“宣讲”在传播思想观点、争取人心方面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它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家们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有效工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靠的就是宣讲。孔子有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其学说主张广为传播,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宣讲家”。外国政要候选人在竞选期间为了击败对手、赢得选民的支持,总是要发表经过精心准备的竞选演说,这也是在充分利用宣讲的功能。古今中外的各种事例都说明,宣讲在引导舆论、征服人心方面具有十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每前进一步,都要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和讲解。尽管宣讲的内容、形式、规模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取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主张的理解、信任、拥护和支持。这既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

理论宣讲是理论宣传工作的一种创新,它的显著特点是有组织、有计划、由各个层次的宣讲人员直接面对广大干部群众口头宣传讲解党的理论。这是新时期引领社会思潮的一种重要的政治活动,是直接面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双向思想沟通的一种最便捷的交流方式。它直接面向广大听众,传播快、声势大、互动强、影响广,有很强的造势效应,这对于引导舆论、凝聚人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宣讲者及时把握听众的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交流、探讨、答疑,是一种最易互动的宣传教育手段。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根据需要在全国组织开展的多次理论宣讲活动,反应热烈,效果良好,达到了宣传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目的。实践证明,建设一批适合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还有在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工程中都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计划和要求。这些意见和要求的贯彻落实,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凝聚并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队伍,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推出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过硬、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哲学社会科学骨干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宣传教育的艺术水平,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科学的理论要被人们自觉接受和信仰,就必须大力宣传,而宣传就必须讲求艺术和水平。列宁曾经说过,“共产党要向广大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但这里所说的‘灌输’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不会在群众中自发产生这一前提而言的,绝不意味着可以不讲艺术、不讲原则地强迫人们接受这一理论。”[1]在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提高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艺术上下功夫,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一)创新理论样式,铺设理论与群众和实践之间的桥梁,畅通连接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渠道

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们不相信。”[2]原本来自人民利益和愿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远离生活、高高在上,就不易被理解被认同,甚至会引起反感乃至抵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与民生诉求和社会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既能科学回答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问题,又能很好解答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

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来源于理论的解释力,即解释和说明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如果理论宣传只停留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抽象层面,就会变成“空头文章”,即便再精彩,也不会对广大群众产生现实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群众参与,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必须面向群众、贴近群众,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紧密结合起来。

要认真分析研究各个阶层、各类人群的思想实际和利益要求,坚持区分层次,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工作目标,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努力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一时性思想问题与长期性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讲清道理与化解情绪结合起来,防止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各地区、各部门的情况千差万别,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各有不同,宣讲者必须了解那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和思想困惑的问题,善于联系并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组织宣讲内容,善于运用群众熟悉的典型事例阐明深刻的理论,善于借用群众易懂的知识解疑释惑,善于和群众进行自然亲切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理论宣传教育,推出一批既有理论色彩又有现实针对性的通俗理论读物和理论文章,努力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创新话语方式,由政治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

现在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基本是政治层面的、宏观层面的和框架层面的,大多停留在政治的表述当中。实际上,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表述建立起来,才能在人们心目当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人们的影响力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表述建立起来,必须要把理论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符合大众的日常思维,为大众喜闻乐见。而且,还要简明扼要,切忌大话、空话、套话,注重通俗化形象化简明化,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纯朴的群众性语言。要以简洁精练、易于为群众所理解的语言概括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把深奥的理论转化为生活的道理。在传播中要注意改进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增强宣传教育效果,努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人们划清大是大非的界限,真正使理论宣传入脑入心、合情合理。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要力戒“长、空、假”文风,力倡“短、实、新”文风。要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科学理论走出书斋融入人民大众的心灵。

我国已故著名的哲学家艾思奇同志写过一本《大众哲学》,用生动的笔调,浅显的例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道理做了让大众很明白的诠释。他的诠释让人感到哲学很亲切,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使人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人人都学得懂。艾思奇同志为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年来,理论局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就是非常好的通俗理论读物,从2003年开始,连续十年每年都出一本。作为理论读物能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就是因为它用鲜活的语言,通俗易懂地回答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表达形式传播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用最新素材和鲜活事例说明深刻道理,符合大众品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阅读兴趣。它已经成为通俗理论读物的知名品牌,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载体,成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好教材。所以,通俗化、大众化才能让理论走进人民大众、服务人民大众。

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重心要下移,把重点放到机关、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理论工作者应深入实际调查、组织座谈会、开展基层宣讲等多种形式,更多地与群众面对面,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群众愿意接受、听得明白、能够正确地把握理论的实质和精

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引领。

(三)拓宽理论宣传教育的渠道

理论宣传教育不仅是理论界和理论工作者的责任,而是整个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任务。各宣传文化部门和单位,都应该自觉承担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任务。[(上接第6页)]

党报党刊应该加强宣传规律的研究,开辟理论专栏,结合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出的各种问题,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理论文章,做好解疑释惑的工作。各级电视台应该拓展新的传播形式,组织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电视媒体上面向广大群众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讲坛,在群众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知识。在当前尤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面的作用,以文字、图片、动画、音乐、影视等多媒体手段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宣传形象、生动、逼真,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通过开办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专题网站、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文章、组织理论工作者开展网上论坛等形式,在互联网上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互联网阵地。文学艺术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应通过各种文学艺术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要求通俗易懂地表现出来,真正用优秀作品影响人。

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理论武装的对象,也是理论武装的主体。因此,在发挥理论工作者队伍和新兴媒体作用的同时,还应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开辟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理论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武装自己。

(四)完善理论结构,注重层次性、全面性,提高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落地生根,提高实效性,在宣传时就必须注意层次性和全面性,统筹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刚性要求与弹性要求,充分考虑并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将一般性的理论实在化、具体化,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沟通不协调、信息不对称、大而化之等问题。

(五)发挥党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党校作为干部培训轮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重任,努力把党校办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引领的主阵地。

党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独特的理论武装优势、干部培训优势和党性锻炼优势。党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党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课程。要通过党校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学员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各级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使其融入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之中。

党校要认真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广大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倡导能力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性。

参考文献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4)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曾经说过:“凡是存在的同时是合宜的和不合宜的,而两者都对。;}i}y的确如此,若从精英的角度看,大众文学属于粗劣产品,它的存在有失文学的水准,是不合宜的;若从大众的角度看,它适合了大众的精神需要,他的存在却又是完全合宜的。

    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精英文学如此,大众文学也如此。

大众文学存在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主体的创作;二是受众的阅读。前者是它产生的理由,后者是它存在的理由。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前提。本文探讨的正是这一方面。 

   很明显,无论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界都存在着两个群体:精英文学创作群体和大众文学创作群体。这两个创作群体的不同,主要的还不在于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从大众文学最主要的部分小说来看,它的作者和精英文学的作者一样,大都是文化水平较高同时地位也较高的人。黄禄善《美国通俗小说史》所论及的自18世纪末到20世纪后半期美国180余位通俗小说家中,标明是大学毕业的就有120余位,而风许多人都毕业于哈佛等名牌大学,不少还是博士或大学教授。从国内情况看,几位通俗小说大家,金庸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梁羽生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古龙毕业于 台湾 淡江大学(淡江英专)。赵树理虽未上过大学,但他中师毕业(1925年进山西长治第四师范学校),这在上一世纪20年代的旧

   而精 英文 学就不同了。虽然,从传统观念看,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但与人物相比,它毕竟是次要的。到了20世纪,故事情节在小说中更是被 现代 派逼到了边缘角落,正如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文艺批评家阿多尔诺所说:“叙述者实际上不讲故事了。”卿,这故事情节的退却和边缘化,正好凸现了精英文学的特点。精英文学的作家们,他们的注意力无一不在人物形象上。为了塑造人物,可以借助于故事情节这一手段,也可以不借助于这一手段,这也正如阿多尔诺所说:“小说真正的描写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与僵化的社会之间的冲突。”l卿我国文艺界在上20世纪60年代曾有“先有人物,还是先有故事”的讨论,这次讨论没有明晰的结论。但是无论“先有故事”还是“先有人物”,都还是以人物为中心的,这是精英文学的视角,并不是大众文学的视角。

    就总体而言,从本质上说,精英文学是人的文学,精英小说就是人物小说。高尔基的经典名言“文学是人学”,就是对精英文学来说的。相反,大众文学则是故事文学,大众小说则是情节小说。为了塑造人物,精英文学的作家们,无一不耗尽精力,呕心沥血,想象、虚构能凸现人物性格的生活场景、生活事件以及生活细节,中外的精英文学名著都是最好的证明。这种想象能力是“点’,性的,因为人物、场景、事件和细节都是“点”。精英文学成功的标准,主要就在于人物这个“点”上;而大众文学的作家们,他们无一不在费尽心机、搜肠刮肚想象事件的 发展 ,以情节吸引、感染读者。他们想象故事的能力是“线”性的,这“线”,就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流向。

    二、扇形心理:大众文学创作主体的又一独特之处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5)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理论传播的效果与传播者的专业技能往往成正比关系,这一点也正是人民群众最为看重的。根据调查,在人们最为看重的理论传播者的素质中,“理论功底扎实,学识渊博”(53.5%)排在了第一位。②邓小平曾经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③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必须要加强学习,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要花时间、投精力、认真刻苦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要全面领会、深刻理解、准确地把握我们所宣传的科学理论的内涵、精神实质、基本内容、地位作用等,不能一知半解,不懂装懂。为此,这支担负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任的专业队伍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着力使自己成为这一领域的内行甚至专家。唯有这样,才能用科学的理论帮助受众分辨是非、明确方向,解答现实中的种种疑惑,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中才会更有说服力。

良好的自身形象是这支队伍顺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提

“树立良好的形象是争取受者的信任并提高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④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一定要注重自身形象的建设。为此,这支担负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任的专业队伍,首先要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信、真用,要自觉地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坚定信仰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释疑解惑,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者、捍卫者。其次,这支队伍要注重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党性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长期刻苦学习和努力锻炼养成的。传播的效力与传播者自身的形象或信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身形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才会有公信力。

必备的宣传知识和技能是这支队伍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大众传播过程。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五大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由此可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涉及诸多学科层面,所以,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必须具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以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传播需要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工具与传播手段的发达程度如何,将决定着社会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率。根据调查,受访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渠道主要包括电视(53.4%)、报纸(47.6%)和网络(34.8%)。⑤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受众面较广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不断探索利用传统媒介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新途径;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媒体如电子报纸、电子杂志、博客、网络视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新阵地、新平台,把马克思主义渗透到人们的心灵和社会的每个角落。

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否最终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信仰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点取决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所宣传的理论能否实现从形式上到思想上、实践上的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所以,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实现理论宣传的通俗化。刘少奇曾指出,马列主义“如果不进行通俗化的工作,就不可能在中国推广,劳动人民就不可能接受”。⑥语言文字是理论的载体,理论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表达和传播。在中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得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说话。指出,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⑦由此可见,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中的传播,就必须懂得群众语言,这就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必须经常深入群众,认真学习群众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论宣传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才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单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解答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不断实现理论创新,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信赖的过程。所以,通过答疑解惑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一种理论想要深入人心,就要从解决最实际的问题入手。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用科学的理论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大众的理论,是为大众服务的。只有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会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上、实践上的认同,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会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现实选择”(JD201004)部分成果】

注释:

①欧阳国庆:《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张力》,《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

②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联合调研组:《真理,如何离大众更近些――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的调查思考》,《光明日报》,2011年2月22日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④周鸿铎:《应用传播学引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0页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6)

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和冲击的严峻挑战下,努力培育当代中国人的主流价值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显必要。高校理论社团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阵地和渠道,积极运用好自身优势,能够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一、对高校理论社团的认识

高校理论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知识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高校理论社团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正确认识高校理论社团的内涵和重要作用。具体来说:

(一)高校理论社团的内涵

高校理论社团是高校大学生在学校党委和团委的领导下,依据学校规章制度,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团体组织。

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大背景,目前全国各高校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理论社团组织。这些高校理论社团主要有:“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马列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会”、“求索学社”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先锋社”和“大学生宣讲团”等等。这些理论社团在实际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等。

(二)高校理论社团的重要作用

高校理论社团作为高校大学生学习、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第一,高校理论社团能够有效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完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理论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以及学生共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来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来,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扩大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覆盖面。高校理论社团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举办专题辅导讲座,进行解疑答惑,帮助大学生在自我参与和思考中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④。

第二,高校理论社团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校理论社团可以把枯燥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并易于被广泛接受和认同;还可以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传播者与受众群体连接起来,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⑤高校理论社团所具有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有效补充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统实现路径,而且使其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实践平台和主要渠道。

第三,高校理论社团是沟通高校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理论社团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大学生主题宣讲活动、参加暑期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专家辅导讲座、召开理论学习研讨会、出版社团理论学习刊物等等,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广泛传播,让高校大学生真正接触和了解社会,在社会中成长成才;高校理论社团还通过开展大学生走进农村、社区街道、工矿企业、军队机关等实践活动,使高校大学生切实融入到社会中来,既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又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高校理论社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途径

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在全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并使其内化于心、表现于行,高校理论社团可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高校理论社团可通过以下途径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一)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高校理论社团应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有针对性的组织主题宣讲活动,并把主题宣讲活动从学校走进农村、社区街道、工矿企业、军队等,努力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题宣讲活动。例如开展以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通过向受众者介绍中国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屈辱史,特别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宣传与教育等,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体会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道理,增强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和保卫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真正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爱生命,在本职工作上尽自己最大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以平等友好的姿态与国际社会和谐相处,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了解国家争取民主的艰辛与困难,更加珍视民主,努力维护民主,积极促进国家民主制度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高校理论社团还可以举办以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宣传新时期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劳动和道德模范为主题的宣讲活动,例如通过向受众者介绍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和探月工程取得的突破性飞跃、中国航母辽宁舰入列、“蛟龙号”潜水艇深海探测、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对许振超、王顺友、吴大观⑥等劳动模范和郭明义、张丽莉、龚全珍等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宣传与教育等,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离不开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大工人、农民、科教文卫体工作者、企业管理者、自由职业者等社会成员的奋斗与努力,从而增强自己的国家主人翁责任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体会到社会充满正能量、充满爱心,在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争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中国人,与人以诚相待、平等交流和友善相处,恪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运用大众传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大众传媒深受社会公众的青睐,人们对大量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大众传媒。高校理论社团作为大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在运用大众传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具体来说:

高校理论社团可以借助学校校园网主页开辟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活动专栏,及时传达和更新活动最新信息,使大学生乃至社会公众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充分利用网络聊天室、微博、天涯论坛、BBS论坛等公共平台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内容进行深入解读,通过互动形式加强对大学生以及社会公民的相关理论教育,并使其内化于心,从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的大众化⑦;可以编辑出版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刊物,积极刊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方面的优秀文章,使理论刊物真正起到向广大受众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的重要作用,并使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建立宣传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门网站、QQ群、飞信群等,使受众人群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并准确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要旨,即树立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主流价值观,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公众所广泛认可和接受。

(三)借助社会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理论社团发挥自身优势的关键所在。高校理论社团通过举行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高校大学生直接接触社会,接触社会各个阶层、各种群体,提高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在与社会紧密联系中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的大众化。具体来说:

高校理论社团可在学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暑期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如赴西部边远地区进行“三支一扶”实践活动,赴红色根据地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受众群体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和强大离不开每个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要甘于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私奉献,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高校理论社团还可以组织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教育的主题展览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使高校青年大学生从实践感知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要义的认知,主动树立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积极追求主流价值理念,提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逐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带动全社会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总之,高校理论社团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充分运用大众传媒、举行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的大众化。

注 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

②江胜尧:《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人民论坛》,2011年第9期.

③李生敏,葛振国:《论高校理论社团的时代作用》,《理论探索》,2011年第6期.

④王南生:《论高校理论社团的特点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190-02

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当前就是要把握根本任务、突出地区特色、完善制度机制,切实打牢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根基,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可靠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把握根本任务: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办的事和完成的任务有很多方面。从当前的情况看,最根本任务是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用简单质朴的语言把深邃的理论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深刻的道理说明白,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的普遍信仰、人民大众的普遍认同。深刻的理论并不必然要求艰深晦涩的语言,而朴素和简明的表达才能适合大众需求。

1.把握政治要求,坚定政治信念

必须深刻把握其政治要求,抓住坚定政治信念这个根本,使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成为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在学习优良传统中坚定政治信念。针对有的同志对党的优良传统缺乏深切感受的实际,把经常性的理论学习与加强党史、地方史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以史为鉴、以史明理,使大家认清“非党化、非政治化”等反动观点的荒谬性,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性。

2.端正价值追求,严守思想道德阵地

政治上变节、思想上变质、斗志上变衰,往往是由于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造成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抓住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关键,在强基固本中扎牢思想“篱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要大力开展培育当代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用知识和哲理启迪心智,用热情和真诚打动心灵,用具体和平等开阔心胸,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从追求职务晋升的困扰中走出来,形成敬重事业的心态,做到在职务待遇上知恩知足,在事业工作上永不满足,不为官职浮名所累;从追求利益的困惑中走出来,形成淡泊名利的心态,做到廉洁用权、清白为民,不为一己私利所缚;从追求“潇洒”的诱惑中走出来,形成身处闹市不为所动的心态,做到作风正派、情趣高尚,不为“酒绿灯红”所迷惑,使“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国家、崇尚荣誉”为干部群众普遍认同、自觉践行,使大家在社会多元价值取向中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以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守住思想道德阵地。

3.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各级党的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必须紧贴时展和群众实际,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提高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首要的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抓理论学习的主动性紧迫性,切实加强对理论学习活动的组织计划和统一领导,认真学习新理论、开阔新视野,拓展新思维,完善新机制。要把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坚强的组织领导,科学的计划安排,有效的工作落实,推进社会建设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

二、紧贴实际: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

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宣传、普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群众头脑,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地位,提高群众的理论水平以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也是各级党组织巩固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化和继续。

1.针对不同群体认知差异采用不同方式抓普及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必须紧贴群众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当好“理论翻译”,用好“大众话语”,让创新理论走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群众日常话语解读理论术语,使深入浅出的科学理论与群众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琅琅上口的“群众话”、易记易背的“顺口溜”,使群众学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组织群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使干部群众走出家门,走进社区、企业、农村,感受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成果,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针对青年群体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少深刻感受的实际,通过开展“我看祖国新变化”故事会,举办“从图片看发展、从数字看成就”展览,引导大家从改革30多年来群众在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和各项保障方面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巨大魅力。

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熏陶的内涵和功能,广泛利用“网络文化”、“灯箱文化”、“群众广播”等宣传载体,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严肃的教学生动化,实现理论学习从无声到有声、从平面到立体、从单调到多彩的转变,浓厚科学理论的学习氛围,把科学理论融入群众一日生活之中,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强化记忆、点滴渗透。同时,要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广泛开展“理论学习标兵”评比活动,挖掘和宣扬身边典型人物和事迹,引导干部群众深入学习、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以真信促真学,以真学促真用。

2.针对群众兴趣特点创设课堂抓辅导

积极适应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求知、求新的兴趣特点,精选学习主题。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摸清群众最关注、最容易引发共鸣的热点话题,以此作为创新理论学习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着力创设“精品课堂”。采取集体备课,党委领导围绕学习主题,分别思考、集体讨论、专家会诊确定授课题目及思路,精选归纳备课素材写进教案,实行分层授课,在统一宣讲的基础上,区分干部、党员骨干、群众不同层面,由理论专家和“四会”政治教员分别负责授课,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领悟创新理论精髓要义。人人参与活跃“理论课堂”。办好“小讲台”,借助开会、党员学习,发动大家人人登台发言,讲理解认识、谈心得体会;组织“小问答”,在集中居住宿舍、分散工作工场、作业现场等地,采取“一问一答”等形式,帮助大家及时温习巩固所学内容;利用饭前课后等点滴时间,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小讨论、小辨析,进一步消化理论、交融思想、解开困惑。开阔眼界;创立“网络课堂”,建立创新理论网上“学习交流平台”,分门别类收集整理视频资料,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建设成就,构筑发展前景网上“望台”,鼓励干部骨干开设“理论博客”,开辟“理论讲坛”,真正使理论学习的课堂活起来用起来,切实提高理论课的实际效果,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普及引向深入。。

3.针对担负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抓深化

学习理论普及理论的最终落脚点要体现在保证有效履行使命和提高社会科学发展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紧围绕干部群众履行使命任务来进行。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解决重大问题的现实课题,聚集中心工作抓好科学理论普及深入,在改进创新中提高新起点、确立新标准、强化新功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在中心位置,做到领导力量投向“中心”,工作安排突出“中心”,活动开展围绕“中心”,物资保障优先“中心”。要把理论普及的出发点放在提高社会和谐度和生产力上,通过加大科学理论的教育比重、发挥优良传统激励作用、抓好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不断激发群众的学习动力。要紧贴中心任务,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引导干部群众认清肩负的神圣职责,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优精神。

三、完善制度机制:确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常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持久坚持、整体推进、步步深入,就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常态制度机制,做到理论创新每向前发展一步,思想发动工作就跟进一步,理论武装工作就深入一步。

1.建立经常性的学习机制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持久,也难在持久。要把科学理论的武装纳入理论集训、中心组学习、党(团)课、政治教育等分层次系统学习;明确党委、支部书记作为理论武装的第一责任人,对学习教育活动负有领导、组织、实施的责任;建立年度领导干部课题研究制度、季度形势分析制度和月学习交流制度,在坚持党委议学、个人述学、群众评学的基础上,对科学理论武装情况进行定期的、严格的检查督导,定期通报学习情况,做到学与不学不一样,学好学差不一样。

2.建立理论学习的考评机制

以考促学,以考促用是推动科学理论武装求深入、讲实效的内在要求。要把科学理论武装引向深入,仅靠学习制度约束是不够的,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保持科学理论武装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按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理论水平、思维层次、工作作风、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评机制,区分层次、划分阶段进行考评。同时,要注重抓好帮带指导,把考评的过程变成帮抓指导、解决问题的过程,确保科学理论武装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建立理论骨干的选拔培育机制

培育理论学习的“明白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进入基层进入群众头脑的关键。要建立规范的培育机制。广泛开展干部和理论教员集训、科学理论学习交流会等活动,通过以会代训、蹲点帮带等形式规范学习方法、研讨交流心得,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开展科学理论传播工作的能力,增强学习宣传科学理论的层次和质量。同时,要结合基层人员变动、工作转换等实际,有针对性的抓好科学理论武装,做到理论的普及不因人员更替而断层,不受形势任务转换而走形,确保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常化制度化进行。

4.要建立适应形势的学习创新机制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45-04

众所周知,科学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被束之高阁,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回到实践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真正发挥出巨大威力。正如同志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众是一项紧迫性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明确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但如何才能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却并非易事。

一、应精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回答“化什么”,即需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历史经验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定要做好“文本选择”工作,不能不加筛选。邓小平同志为此曾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3]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需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能忽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浩如烟海,单就已出版的马、恩、列全集、选集、文集就有100多卷之多,再加之选集、文集十几卷本,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且不说一般大众不能做到全面理解、驾驭,即使对于从事专门研究的学者而言想要做到信手拈来也绝非易事。不仅如此,单就马克思主义著作而言,均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创作而成的,时过境迁,有些著作所谈的问题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已逐渐丧失其现代意义与价值。正如有学者所言,“特别是马克思的一些分析和论断,在当时提出来时是对的,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些论断已经过时了”[4]。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与时俱进的文本选择。

问题是如何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做出精准取舍?关于这一问题,需从历史经验中寻找答案。早在党的“七大”上,同志就曾指出:“加强理论学习至少要读五本书,我向大家推荐这五本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民主革命中社会的两个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里马、恩、列、斯的都有了。如果五千人到一万人读过了,并且有大体的了解,那就很好,很有益处。[5”不仅如此,同志与1948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明确指出:“如果要求大家读全部马列选集,也不现实,可以挑选一些,不然书那么多,读起来也是困难。华东局印了五本,说是有人在读。如果五本不够,可以选十本,包括《联共(布)党史》、《列宁主义概论》、《帝国主义论》在内。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也可以选一些。宣传部可以研究一下,看挑些什么书好,五本不够就十本,但是不要太多,多则不灵。”[6]正是经过一次次精心选择,才确定了12本“干部必读”的经典著作:《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左派幼稚病》、《列宁主义基础》、《苏联共产党历史简要读本》、《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斯大林论中国》、《思想方法论》。这套书目被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认定并由解放社在1949年6月到1950年6月一年时间里全部出版发行,一共印行了300万册,成为建国初期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教材。

事实上,虽然上述12本书在今天看来未必要完全学习研讨,但在当时则是必须的。这些经验旨在说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定要做与时俱进的选择,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指导性文本,不断提高理论与现实的契合度,以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历史发展期,因此,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养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众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关乎全局的大事件。而这均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精准取舍。

2.应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还要全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曾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7]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须抓住主要矛盾,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内涵,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9]由此可见,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脉相承且深深扎根于中国具体社会现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因为其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具体现实,很好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0]因此,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核心内容。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涵而言,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构成。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乎中国建设事业全局的基本命题,从而勇敢地开创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随着邓小平同志科学深入地完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论证,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基本路线的确立等,我国就此界定了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及发展方向。之后,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反映了党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之下自觉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尤为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探索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又一战略性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高度,是自觉尊重客观规律、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发展观;同时,它科学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是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辩证论的发展观。当前,对科学发展观的大众化普及尤为迫切。

二、应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需进行文本选择外,还应始终确立人民的主体性地位。而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被重视。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内在价值;而若想被群众掌握,就必须承认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承认群众的主体地位,就要求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且以群众所能接受的传播形式为载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众化的顺利推进。

1.人民群众主体性的界定

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或者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或者把人看成是受制于自然的被动的人,均没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则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论证了人的本质并非是先天具有的某种抽象物,而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具体的实践劳动过程中不断形成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1]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是隶属于自然界的自然存在物,更是能够改造自然的社会存在物,人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不断地改造以至创造新的存在物。在这种能动性的改造过程中,人不仅创造了对象世界,而且创造了人自身。人是自由地确证、发展着自身本质的。

关于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通过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曾明确地进行过论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就曾这样说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与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2]在此,马克思批判了所有旧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在于未能从实践视角理解人的主体性,没能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活动。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的本质只是单个人的抽象物;面对自然,人只能被动服从而缺乏主体性;他把“人”这一现实主体只理解为一种对客观事物无所作为的、被动的直观者、感觉者。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则是人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正是在这种本质属性的驱动下人才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自身的一次次超越。对此,马克思曾说道:“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3]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表明现实的人正是通过具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而获得自身独立人格特征的。因此,有效参与实践的前提是必须承认人的主体性。而这种主体性作为一种群体意识,便成为群众的主体性。群众的主体性才是创造历史的原动力。

界定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上,除了证明科学理论必须为人民大众这一历史主体所掌握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以外,在确保大众化的推进效果上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终极价值取向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应以民众切身利益问题为核心来展开,从而充分调动人民大众运用理论工具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完善自身、创造历史;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传播方式上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适合人民大众易于接受的通俗化符号转换,做到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平实。(当然也应考虑到人民大众内部的层次性,应把人民大众内部的精英阶层与普遍阶层区别开来;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化主要为适应最广大的普遍层级。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实现民众切身利益为核心

同志曾说过:“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14]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5]那么,如何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化进”群众生活,使之“在群众生活里发生作用”,“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呢?这就要求将实现民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来抓。

长期以来,民众切身利益的实现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凸显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与社会转型的加速,该问题愈发突出。切身利益的实现,不仅关系着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深层次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人格塑造以及对社会历史的创造。其间,大众会以切身利益为核心对各种工具、手段、理论、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进行取舍、比对,筛选标准在于能否增进福祉。凡是能有效增进福祉的,便会被大众欣然接受、吸收、使用。而作为一种理论,也只有能帮助大众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切身利益,才称得上科学、真理,才能真正赢得民众的拥护。事实上,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述的正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道理,诸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与实践魅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根本原因。

值得警觉的是,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强调理论体系至上性与强调民众日常生活层面的某种脱节,即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被更多当作一种意识形态教育而并非将其作为一种理论工具以帮助大众提高实践能力。比如,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的时候,有学者热衷于从马克思主义本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以及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等方面来重点论述;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宗旨的时候,也有观点认为应“旨在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6]。虽则观点不偏倚,但并未将理论的工具性价值放在首位。这使在大众化过程中大众则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人民大众的主体性特征,从而使得大众化难免成为说教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大众化效果。其实,决定大众化效果的根本因素则在于对大众积极性的调动与正确的推进形式,而能够充分调动大众积极性的则只能从大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的实现角度着手。当前,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弱势群体在多方利益博弈中依然处于弱势,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等,使得多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民内部矛盾正处于高发态势,这无形中增加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难度。当然这并非理论本身的问题,而只是在理论传播的方式方法上有所欠妥。总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以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实现为核心,使大众自觉主动地在实践中学习它,在信任中接受它,在发展中信仰它,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理认同。这同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所在。

3.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

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在推进过程中,还须设法将现有的理论体系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达形式,即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

“符号”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用以表示某事、某物、或某条件存在与否,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象的概念。传播的过程本质上即为信息流通过程,而信息又只有凭借一定的符号才能流通。传播学认为,“符号是信息传播最重要的工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都不能离开符号而实现。”[17]事实上,信息内容首先就表现为某种符号,亦或说一种信息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内容,要实现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流通,同样要依托一定的符号系统。鉴于大众的知识结构与理解框架,究竟应用怎样的符号系统来表征和意指,是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解决的又一重要问题。这需要广大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者根据大众的思维模式、文化结构等的实际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特定的符号转换,以实现理论概括化、问题现实化、实质清晰化、表述通俗化、表现形象化等目标,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易懂地表现出来。

近些年来,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读物,如《画说邓小平理论》、《画说“三个代表”》等,以及《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大型纪录片,这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符号转换的生动例子。尤其是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这是一本通俗性尚佳的理论读物。该读物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准确把握了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该读物对当前广大民众十分关心的医疗问题、子女就学问题、百姓住房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作了清晰科学的回答。总体上看,该读物做到了把中央的文件精神和群众的内心呼声有机地统一起来,回答了群众关心的诸多现实问题,把深刻的理论化进广大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经验体会之中,避免空话、套话,从而使理论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掌握,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当然,只有这些成果还远不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工程,这就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人员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挑战,要求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地将理论与变化着的实际有机结合,设法通过更多群众性的方法、途径、符号等推进。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即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并不意味着要降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位或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化。须知,通俗化旨在要求要用百姓语言、思维等表述理论、回应现实,在于将深刻理论回归日常生活,以提升大众化效果。比如,当用百姓语言进行表述时,就可做到“在话语方式上实施平等对话”、“在话语内容上贴近生活世界”、“在话语内蕴上融注积极情感”[18],从而增强了理论的现实感和感染力。但如果就此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位或将其庸俗化,不免背离初衷。

参考文献

[1][5][14]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95,417-418,858.

[2][8][9][10][15]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年版,2007:31-32,10,11,

11,1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4]叶庆丰.马克思主义“老祖宗”哪些不能丢,哪些需要发展?[J].理论学刊,2007(7):5-7.

[6]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8.

[7]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2.

[11][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7,46,73.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9)

现在,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充分发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思想、推动实践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我们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架起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让理论成为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思想武器。总结这几年的工作实践,联系形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推进理论大众化,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探索把握理论宣传规律,着力贴近群众现实关切,着力回答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倡导清新活泼文风,着力创新工作方法手段,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把握理论导向、坚持正确方向是理论大众化的根本要求。只有旗帜鲜明地宣传科学理论、划清是非界限,才能更好地统一人们思想、增进社会共识。理论揭示规律、明示方向,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具有强大引领作用。加强理论宣传普及,目的就是用科学理论掌握和动员群众,帮助人们认清前进方向。推进理论大众化,始终有一个方向、导向问题。旗帜鲜明、是非分明,是理论大众化的最本质的要求和特征。一定要坚定主心骨、唱响主旋律,大力宣传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亮明我们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主张和观点,引导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思想共识。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贯穿理论大众化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科学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行动指南。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之所以能创造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就在于这个理论体系给予了强大的信念力量和指导作用。做好理论大众化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帮助人们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加深对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的认识。《六个“为什么”》和《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之所以影响深、反响大、作用好,就在于它们阐明的是关系中国未来走向、发展趋势的问题,是涉及中国经济社会基本制度、基本政策的问题。当前,社会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思潮纷繁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十分鲜明地讲清楚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改革开放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立场坚定、毫不含糊,引导人们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坚定性。

推进理论大众化、凝聚思想共识,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努力的过程。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人们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筑牢思想防线、抵制错误思想影响。要讲究方式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摆事实、讲道理,理直气壮地表明立场。要因势利导、有效引导,善于与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重大决策相结合,把好时机、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宣传普及,更好地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来。

二、直面问题、聚焦热点是理论大众化的基本前提。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使理论赢得人心、走进群众。理论始于问题、又阐明问题,它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科学地回应人们提出的问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理论创新永不枯竭的源泉。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正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结合点,切实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解答人民大众的思想困惑,是理论工作永远不变的法则。现在,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正经历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能否直面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帮助人们解疑释惑,考验着理论工作者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不回避矛盾,深入推进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更好地回答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当前,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新要求,在继续回答好“六个为什么”、“四个重大界限”、“七个怎么看”的同时,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阐释。

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是理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是理论大众化的根本要求。《七个“怎么看”》中谈到的关于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等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社情民意的基础上梳理和提炼出来的,都是紧贴社会现实、群众十分关切的,自然也就引起了社会的共鸣。这说明,只有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才能引起共鸣、打动人心。要始终坚持群众立场,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把以人为本的要求切实贯穿到理论宣传普及之中,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我们就着力回答什么,社会关注什么我们就集中阐述什么,在服务群众、满足群众中更好地实现理论的价值。

三、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是理论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只有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才能不断增强信心、凝聚力量。通常来说,对一个问题,人们不仅关心它是什么、为什么,而且关心如何对待、如何解决,特别是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更是如此。理论宣传回应人们的关切,不仅要致力于回答“怎么看”,还要着力说明“怎么办”,既“解扣子”又“指路子”。

理论大众化是引导人们不断探寻解决问题之道的过程。理论宣传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之中、实践之中,关键是要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前景。如果仅停留在对问题的阐释说明上,还很难说真正发挥了理论的作用。翻开《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可以看到,每一个问题都包含了“怎么办”的内容,而且占到很重的分量。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觉得解渴、管用。指出“怎么办”,实际上是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的内在要求。推进理论大众化,一定要着力研究“怎么办”,既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又能够提出办法、指明出路,切实把认识成果转化为行动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党的方针政策是党的理论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人们的生产生活。人们关心“怎么办”,主要是看具体政策的走势、走向。推进理论大众化,应当把政策解读作为一项经常性任务,把政策制定的背景依据讲透彻,把党和政府工作的目标措施、进展成效讲清楚,把群众的利益安排、实惠好处讲明白。这样,人民群众就会多一分信任、多一分信心,党的事业就会多一分共识、多一分力量。当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很复杂,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坦诚面对,说明解决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所做的努力和长远考虑,就能够获得群众的理解,形成同心同德战胜各种困难、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改进文风、讲“百姓话”是理论大众化的关键所在。只有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理论宣传要贴近群众、掌握群众,必须有良好的文风。理论大众化成效如何,在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有没有好的文风。文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文风反映作风、体现党风。如果不良文风盛行,就会使群众对理论宣传敬而远之。推进理论大众化,需要进一步在改进文风上下功夫,让人感到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

语言是传播理论、交流思想的基本载体。理论大众化关键在于与群众有共同语言,善于讲大众话语。《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和《七个“怎么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力求语言通俗化、大众化。无论是对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阐述,还是对现实问题的回答,都努力做到通俗易懂。同志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语言大师。他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都不过千余字,感情真挚、说理透彻、言简意赅,是运用群众语言的典范。改进文风,一定要坚持向群众学习,了解群众生活、熟悉群众话语,讲短话、新话,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努力使我们的语言生动起来、鲜活起来。当然,在强调通俗化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庸俗化、片面化、简单化。

实践最有说服力,事实是最硬的道理。从实践破题、用实践立论、拿实践论证,是开展理论大众化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改进文风的重要着力点。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一部最生动、最鲜活的教科书,是推进理论大众化的丰富资源和有力支撑。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就来分析问题,结合党和人民攻坚克难的非凡创举来论证问题,揭示成功背后的深层原因,增强党的理论的现实感召力。要善于用客观事实说话,用典型案例说话,用群众的切身感受说话,避免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口号到口号。只有这样,道理才不会抽象空洞,才更容易增进人们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五、丰富载体、广泛传播是理论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只有用好大众传媒、创新方法手段,才能不断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理论大众化过程,实际上是理论不断向人民大众传播、逐步向人民大众贴近的过程。要使科学理论真正走向普通群众,必须积极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适应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充分运用多种载体手段,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搭建工作平台,不断拓展传播渠道。

当今时代是媒体时代,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进理论大众化,一定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党报党刊权威性强、覆盖面广,都市类报纸直接面向百姓、贴近生活,广播电视形象生动、受众面广,图书出版容量大、品种多,各具特色、各有所长,都是理论大众化的重要阵地。要继续发挥好报刊、广播、电视在理论宣传普及中的重要作用,讲究宣传艺术,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办好报纸理论版,丰富体裁内容,多推出读者愿看、爱看的通俗文章。要办好广播电视理论类栏目,探索音视频手段同理论内容的有机结合,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广播电视理论宣传品牌。要高度重视通俗理论读物的出版工作,加强选题策划、加强组织协调,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图书。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体格局的革命性变化。应当充分认识互联网在大众化传播方面的特殊功能和巨大潜力,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和网民接受的新特点,善于运用各种网络传播手段,善于运用“网言网语”,加大网上理论宣传力度,努力把互联网打造成为理论大众化的崭新平台。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开放的理论体系,必须在实践的应用中得以丰富完善,同时,理论的价值也在于指导具体实践。于是,如何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基层实践,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使科学理论发挥最大的效用,就成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在此,笔者以福州市台江区宣传思想工作为个案,研究探索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的“三个统一”的经验与启示。

一、实现引领理论宣传导向与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相统一,即引导与服务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开展各项工作都必须坚决贯彻、始终维护的宏大理论体系。要加强领导,引领群众的理论需求导向,改变传统输灌式的宣教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定期开展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化被动为主动,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但不可否认,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照本宣科输灌的多,深入浅出阐释的少,唯书是从,索然无味的状况,使群众对理论学习产生厌倦、懈怠情绪。对此,台江区针对辖区内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理论问题讲明白、说透彻,并采取多项措施,搭建直接面向群众而且群众乐于参与的平台。比如全区百名社区宣传员采用“听身边人说身边事”宣讲十七大精神,以及开设以百姓为主角的“百姓讲坛”等。鳌峰苑社区的一名退休老教师,平时留心收集有关十七大的报告、汇编、辅导材料,细心研读,结合自身经历在“百姓讲坛”中进行宣讲,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实现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与创新理论宣传载体相统一,即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各地科学发展的载体不同,科学发展的现状也不尽相同,必须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合理设置理论教育内容,同时注重艺术性,增强感染力,做到春风化雨、事半功倍。善于总结基层一线经验,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多采取研讨、模拟、互动、答疑等方法,多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干,使理论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台江区发挥商贸、滨江与人文优势,坚持在思想观念、宣传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手段等方面求新、求变、求突破。创立“百姓讲坛”、“读报沙龙”、“民俗讲坛”等品牌,开办“心理健康”、“人文精神”、“现代经济”等讲座,开展“三送三讲”宣讲活动和“热点面对面”理论下基层活动,组织精品理论书籍读书活动,推动理论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原则,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现普及基层理论宣传与突出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即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党的十七大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为理论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要使科学理论宣传普及到各个阶层,为大多数群众所掌握。同时,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台江区构建了区委学习中心组、街道党工委学习中心组和社区党支部学习小组的学习网络体系,成立了面向基层的社区政治宣传员、社区基层通讯员、社区文明轻骑兵文艺小分队和业余讲师团等理论宣传队伍,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及时把“理论快餐”送入基层,提高科学理论在各阶层中的普及率。同时,在宣传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明礼仪、展现时代精神。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例,开展了诸如“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主题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学做人,做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等,这些举措综合运作,统筹实施,扎实推进,在未成年人中有效地普及了科学理论。

在当前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用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繁重。在探索科学理论进基层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能力,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干出实绩,切实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的工作。

上一篇: 公司企业文化论文 下一篇: 银行会计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