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4:18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畜牧产业扶贫;现状;对策

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扶贫支撑,产业扶贫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产业,减少农户风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农户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效果[1],因此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动力,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可以使贫困人口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有效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涪陵区地处长江与乌江交汇处,辖区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6年全区出栏生猪79.39万头、家禽804.52万只、羊3.51万只、牛1.73万头。畜牧业产值达到23.75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27.01%。畜牧产业不仅是涪陵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涪陵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区从事畜禽养殖生产的农户16万户左右,覆盖了农村65%左右的农户,在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中,出售畜产品现金收入占到60%左右[2]。畜牧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中一项适宜贫困山区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是立足涪陵区畜牧业资源禀赋,发展以畜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提高农牧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农牧民持续增收,达到脱贫目的的综合途径。

1涪陵区畜牧产业扶贫现状

涪陵区作为重庆市级贫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2015年紧紧围绕“户脱贫、村销号、区摘帽”目标,率先在全市18个贫困区县中实现脱贫摘帽。其中畜牧产业扶贫投入财政资金203.037万元,向18个项目乡镇(街道)42个贫困村发放畜牧产业扶贫项目鸡苗269467只,发放农户10466户(实施土鸡产业扶贫项目乡镇的42个贫困村的建卡贫困户全覆盖)。2016年围绕“当前脱贫、成果巩固、长效发展”的要求,着重从精准管理、精准帮扶、产业扶贫、分类救助、机制建立、问题整改等方面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脱贫成果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畜牧产业扶贫投入财政资金向24个项目乡镇(街道)所属的320个贫困村的5552户踩线贫困户和新增贫困户发放扶贫土鸡苗162325只。2017年畜牧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为461.677万元,将扶持12337户贫困户养殖鸡、鸭、鹅、猪、羊、牛、兔、蜂等畜禽,确保畜牧产业对在家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2涪陵区畜牧产业扶贫取得的成效

2.1项目对贫困户扶贫增收效果显著

通过项目实施,2015年销售商品土鸡256000只,销售总收入1664万元,平均每户增加收入1590元、增加纯收入734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加334元,占涪陵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脱贫标准2736元的12.21%。2016年销售商品土鸡154208只,销售总收入925万元,平均每户可增加收入1666元、增加纯收入555元。今年预计全年出栏生猪82万头、禽兔767.72万只、山羊3.15万只、牛1.67万头,其中贫困村出栏生猪11万头、禽兔180万只、山羊0.53万只、牛0.27万头。

2.2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机制

一是改变了“扶贫就是给资金”的观念,通过向贫困户免费发放畜禽苗、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加强疫病防控等形式扶持贫困户发展土鸡产业,坚持了“造血式”和“开发式”的产业扶贫方法,探索了一条从根源上解决贫困的路子;二是畜禽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区、乡、村各级进行目标责任制管理,通过建立各级督查和巡查制度等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涪陵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推进;三是建立了涪陵区畜禽产业扶贫长效扶贫机制,利于扶贫攻坚成果的有效巩固,利于贫困户有从脱贫到致富的可持续产业带动保证。

2.3提高了农户畜禽养殖技术水平

通过在项目实施前期举办畜禽养殖技术培训班和项目实施中加强技术指导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贫困农户饲养畜禽技术水平,通过乡镇自查和区级抽查,畜禽成活率在95%以上,保证了项目实施的成效,也使贫困农户掌握了一项养殖技术,便于其自力更生依靠饲养畜禽脱贫致富。

3涪陵区畜牧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3.1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对政府及政策的依赖性强

政府在畜牧产业扶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产业扶贫、精准扶贫以及农村普惠式金融扶贫作用下,扶贫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对畜牧业既有优势的挖掘。但贫困户参与结构调整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长期以来的“输血式”扶贫养成了等、靠、要的消极心态,畜牧业对政策依赖性大的根本属性并未得到改变,因而畜牧业产业扶贫的持续性较弱。

3.2产业化程度低,产业带动扶贫不够

畜牧业工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水平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少且产品单一,市场占有量小,各类产品基本处于初级加工和原料型产品,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短,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3.3贫困农户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影响项目实施成效

一是畜牧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农户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畜禽养殖管理经验和技术,加之一部分农户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造成少数贫困村农户饲养畜禽出现生长缓慢、成活率不高的情况;二是畜牧养殖项目有较大的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贫困农户恰恰又十分缺乏抵抗风险的能力,因而,对项目的实施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3.4扶贫和畜牧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够,相互促进作用还不十分显现

将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贫困农民脱贫摘帽的主导产业是涪陵区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扶贫工作实际,实现精准扶贫的一个很好举措。但是,畜牧产业扶贫项目实施者以贫困农户为主,面广点散,且受资源、资金、技术、人力等条件的限制,饲养规模小、管理粗放、养殖水平低,在产供销等方面缺乏龙头带头,与发展特色产业投入大、管理水平高、有一定规模、有完整产业链的要求相去甚远。

3.5项目投入不足,产业扶贫缺乏持续动力

涪陵区脱贫摘帽前,每年市财政扶贫资金支持在5000万元左右。2015年涪陵区脱贫摘帽后,市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锐减,2016年有3000万元,2017年只有2594万元。然而涪陵区根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要,2017—2020年每年巩固脱贫成果需要投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在5个亿左右,其中大部分资金只有通过区财政融资或举债等方式筹集,压力非常大。加上贫困农户数量较多,故在产业扶贫上投入不足,导致产业带动乏力,产业扶贫的持续性得不到保证。

4畜牧产业扶贫建议

(1)加强品牌建设,以产业发展带动扶贫。依托“增福土鸡”特色产业,继续开展助农增收行动,因地制宜,以“土鸡扶贫”为抓手,一是做好畜禽良种繁育推广,进一步完善畜禽良种生产推广体系,加大畜禽良种推广力度,提高良种覆盖面。二是依托“增福土鸡”特色品种,规范和扩大“增福土鸡”国家地理商标有条件的使用范围。三是加强三产业融合力度,突出产品加工、品牌产业链和信息体系建设,提升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水平。

(2)增强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大力培育养殖专业户。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要注重强化群众的主体地位,扩大贫困群众在扶贫工作各个环节的参与程度,引导帮扶对象树立勤劳致富思想,改变“等、靠、要”思想,鼓励、支持和带动积极性高、有一定管理经验及技术学习能力的农户向养殖专业户方向发展。专业户具有其他农户不具有的知识和本领,专业户发展起来了,在畜牧产业发展中将有很强的带动性。

(3)强化培训,增强贫困户从事养殖业的能力。注重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科技应用,提升畜牧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开展对贫困群众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并印发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养殖技术资料,使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实现技术人员到位,科技成果到户,技术要领到人,对各类人员分类指导,通过远程教育、现场指导、集中授课等方式,重点对贫困户讲解国家政策、行情走势、养殖技术等内容,增强其从事养殖业的能力。

(4)建立巡查制度、做好监管防疫工作。防疫是畜牧业发展最基础、最重要的保障,“防重于治”一直是畜牧工作的疫病防控理念。为防止畜禽在饲养过程中发生疫病,控制疫病死亡率,畜牧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中要建立巡查制度,落实专人定期对贫困户饲养情况进行巡查,现场指导和及时了解、掌握饲养情况,做好巡查记录。若有贫困户所饲养畜禽生病或死亡情况,要立即告知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做好疫病的防控,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篇(2)

__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经过多年的扶持与发展,全旗的贫困程度虽有所减轻,但受自然灾害、地理环境、人口素质、农牧业基础设施状况等影响,贫困面还比较大,贫困程度还比较深,到底仍有42个贫困嘎查村,占全旗嘎查村总数的26%,未解决温饱人口1.68万人,低收入人口2.11万人,分别占农牧业总人口的13.2%和16.5%,无灌溉饲料地或人均不足1亩水浇地2.7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21%,特别是牧区无畜少畜户(人均不足5个羊单位)人口2.2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17.2%.。

二、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

目前,在牧区贫困户中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六种情况:一是因病致贫,比如因家中一人或几人患了一种需长期医治的疾病,每年需花费不少医药费而贫困,约占贫困户的50%;二是因灾致贫返贫,主要是长期的自然灾害使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得不到改善,收入低,加上底子薄,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产性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而致贫,约占贫困户的25%;三是因学返贫,主要是学杂费逐年增高,一个学生从小学读完大学就得需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元,不仅大学的学费居高不下,就中小学的杂费也让一些农牧户难以承受,特别是近年学校大量合并,多数自然村都没有小学,许多小学生和学前班孩子都需要家长陪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开支都很大,一个小学生一年也需要几千元的费用。约占贫困户的10%;四是因残致贫,有些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致残或是残疾人,因不能从事正常的劳动,更不能去谋取发家致富的非常复杂的事情而致贫,约占贫困户的5%;五是懒惰致贫,一家人不好好种地养畜,更不会去勤劳致富,一年到头等救济而贫困。约占贫困户的5%;六是其他原因致贫返贫,如孤寡、借贷等原因致贫返贫,约占贫困户的5%。

(二)影响和制约贫困农牧民脱贫解困的主要因素及存在问题

1、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

右旗自古以来就有“旱巴林”之称,十年九旱,低山丘陵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十分频繁。1995年秋,全旗遭受百年不遇旱霜冻,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1.9万亩,返贫人口达1.02万人;1998年7月全旗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61亿元,返贫人口达3.07万人;8月16日遭受6.3级地震,持续时间30多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50万元,返贫1.87万人;春旱十分严重,6月20日以前降水量不足10毫米;更是多灾之年,不仅遇到了30年不遇的夏秋连旱,而且在9月5日至9月8日,北部的4个苏木镇又遭受严重的雪灾和霜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48.5万元,11月3日又发生了4.2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1.4万元,预计总返贫人口2万人左右。同时,全旗有近5万多人生活在布病、地甲病、结核病、高氟水等地区,致病患者多达1.3万人,因病致贫现象较多。

2、农牧业基础建设薄弱、生产单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右旗目前有耕地面积62.25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为15.55万亩,人均1.21亩,主要集中在东南部西拉沐沦河北岸的冲击平原,这一地区履盖1个苏木、2个镇1万多人。近年来,全旗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但应对连年频发的旱灾、洪灾、雹灾、早霜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强,这些不仅制约了农牧民增产增收,并易因此而致贫、返贫。截止底,全旗仍有三分之一的贫困独贵龙仍是以养牧为主,其他收入基本没有,生产生活都靠卖畜,至今尚有无畜户或少畜户(人均不足5个羊单位)5400多户。

3、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程度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增大,对于一家一户以分散经营方式为主而文化素质偏低的农牧民来讲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同一品种的农畜产品在某一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而国内需求增辐不大,产品不能大量出口时,农牧民收入就会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牧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求农牧民加强这方面技术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来,绝大部分农牧民则无所适从,很难把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来。

另外,一些贫困地区农牧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干劲。

4、牲畜分配不均,牲畜占有量差距大。

牲畜是牧民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但多数地区牲畜分配不均,多的多少的少,据统计,全旗18.5%的养畜大户饲养着全旗70%的牲畜,如岗根苏木张勇一家4口人,饲养700多只羊,人均175个羊单位。而贫困农牧民(未解决温饱和低收入人口)人均饲养牲畜仅3个羊单位,还有一部分无畜户。

5、劳务经济发展缓慢,富余劳动力比较多。

劳务经济发展缓慢,随着农牧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原来大量的手工劳作被机械代替,就使一大部分农牧民从以往的生产劳动中摆脱出来,形成大量劳动力资源闲置。目前,全旗有闲置劳动力达3.5万人之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务输出量不大,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加上近年禁牧舍饲又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重新返回牧业生产中,劳务输出难度大。每年组织输出人数在1万人左右。

6、牧区生产生活支出高,成本大,收入不稳定。

一是牲畜这种生产资料的生命性决定了牧区具有人畜双重消费的特点,特别是一遇灾年,需要购买大量饲草料,出现成本大于销售的现象。同时,禁牧舍饲也加大了牲畜饲养的成本。二是由于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牧民在

教育、医疗、交通、水电、食品等方面消费较高,年人均达1264元,占纯收入的52%。三是与农区建设相比,国家对草原建设投入较少,畜牧业基础建设欠帐较多,需要建设投入较大,牧民自己无力承担。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是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四是扶持牧户所需投入较大,如每户建一处草库伦(6000元),扶持10个羊单位母畜(3000元),每户需投入9000元。据统计,全旗1128元以下收入的牧户有17285户,约需投入1.5亿元。五是右旗属高寒低温区,且持续时间长,取暖时间长达6个月,牧民维持基本生存状态所需开支较大。7、公共设施落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全旗每百平方公里有乡镇0.078个,每百平方公里有等级公路4.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有医疗机构(含医疗点)0.25个,每百平方公里有中小学1.04个。一半以上的嘎查村不通电话。尽管各嘎查村已经通电、通路,但村路质量还有待于提高,电网质量和电价仍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别。同时,又是地甲病、氟病等地方病区,全旗病区人口达4万多人,占农牧民人口总数的34.6%。

8、扶贫开发资金投入不足。-,每个“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的嘎查村3年投入资金20万元,项目只能覆盖1-2个独贵龙组,发展灌溉饲料200—400多亩地。如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中直接到村到户资金额为213万元。项目覆盖人口3万人。人均只有71元,远远不能达到解决温饱问题的要求。这样只能解决极少一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另外,由于牧区农牧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路途较远,项目建设成本相对其它农区就高一些,费用大一些。

三、牧区扶贫开发中值得借鉴的一些做法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主要坚持开发式扶贫和到村、到户原则,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实现低收人口稳定增收为目标,主要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世行贷款扶贫,产业化扶贫,移民扩镇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为尽快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创造了基本条件。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值得在今后工作中借鉴和继续应用。

1、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资金投入分散,扶贫成效不明显的问题。从起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本着“渠道不变、投向不乱、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项扶贫资金,集中投入,配套使用,加大了对重点嘎查村项目实施的投入力度。

2、产业化扶贫项目从调整产业结构出发,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一是通过扶持培育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增强其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农牧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合作共赢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贫困农牧民进入市场的风险。二是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对种养殖基地的建设,重点扶持培育出一些扶贫专业村、专业小区,通过产业化建设,使小区(专业村)的贫困农牧民实现脱贫致富。

3、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是加快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实现“减少农牧民,富裕农牧民”,的新的战备性扶贫措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定单培训”方式通过各培训机构对那些收入低、生活困难、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劳动力进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真正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从而达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4、科技扶贫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特别是项目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都离不开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和保证,离不开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5、社会扶贫对扶贫开发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是一项社会性工作,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或一个项目能完成的任务,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来。在这项工作中,市直、旗直各扶贫联系单位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进一步探讨解困办法和扶贫的新途径

扶贫开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摆在了各级扶贫部门工作者面前,进一步研究探讨贫困地区的解困办法和扶贫的新途径是一项新的课题,根据多年的扶贫工作经验,鉴于以上牧区贫困户存在的不同致贫返贫的因素及存在问题,采取不同类型扶贫方式十分必要。贫困原因不同,贫困程度不同,其脱贫的难度也各不相同。对某种原因暂时致贫返贫的,如因小孩上学,或盖房娶媳妇而致贫的家庭,当儿女走上工作岗位或儿媳妇娶进门后,此类家庭通过自己艰苦创业,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脱贫。如果在扶贫工作中再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持,这类家庭脱贫速度会更快。但是,对天灾、人祸等原因致贫的贫困户就不同了。特别是一些家里有长年卧病在床需医治的病人,因自身无力也无法从事或找到一个什么职业,那么,脱贫的难度就会相当大。

所以,如果不从这些具体方面来研究问题,只是简单沿袭过去的结对挂扶、给钱给物、扶持致富项目等扶贫工作的思路、办法,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根据当前贫困户结构对症下药,重新调整扶贫工作思路。应当全方位、全覆盖的建立、健全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和政策。以下几种方式仅供探讨。

1、对通过扶持能够在一定时限内脱贫的贫困户,应当继续采取“扶”的政策和办法。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我们也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与宝贵经验,仍然可以在这类贫困户扶贫中继续运用。

2、对因病、因残等原因致贫的贫困户,脱贫对他们来说极其困难,为此,应当对他们实行特殊的保障政策。一是医保,二是养老保险。由政府出钱,为这些贫困户建立专门的医疗养老保险,确保他们以后过上基本无忧的生活。

3、对特殊无正常收入来源的贫困户来讲,应当以政府为主“养”起来。尽管当前已在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在并未全部覆盖到位、标准较低的情况下,并没有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因此,要根据这个地区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至少按满足正常生活需要测算适当的比例给予生活保障。至少帮助他们修建好住房,不再漏风漏雨。另外,再辅之实行社会救助、结对帮困等办法,从而真正让这少部分人摆脱贫困。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篇(3)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分成两组交叉观摩了思南县、江口县、松桃县、玉屏县畜牧业及产业化扶贫现场点。贵州省农委主任刘福成、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分别通报了全省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和下一步打算以及全省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工作情况。

蹄疾步稳推动产业壮大

贵州多山,气候良好,草量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有着巨大潜力,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物流成本降低,贵州拉近了与省外市场距离。曾经一度落后于全国的畜牧业转型,如今已日渐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200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确定全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作出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决定。

2014年,贵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从规划、基地、良繁、饲草等方面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

意见明确,我省要加快推进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组织化运行、品牌化营销相结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4%;肉类总产量达到230万吨,禽蛋产量23万吨,牛奶产量8万吨。

思路明晰,狠抓落实。我省生态畜牧业已经从小变大,由弱变强。2014年,全省畜牧业增加值为33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肉类总产量202万吨,比上年增长1.1%。禽肉产量14.84万吨,禽蛋产量16.2万吨,年末生猪出栏1845.27万头,生猪存栏1600.57万头。

在2015贵州全省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及产业化扶贫现场会上,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提出,按照“稳定发展生猪,突出发展牛羊,积极发展家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思路,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发展同向,行动同步,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干出新业绩。

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

山地生态畜牧业在贵州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中,已成为覆盖贫困地区最广、贫困群体最多、帮助贫困群众增收最好、促进贫困群体就业创业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既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挖穷根”之举,又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护生态”之策。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山地生态畜牧业,正在促成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长顺县着力发展绿壳蛋鸡产业,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县绿壳蛋鸡与鸡蛋的产值达10亿元,生态畜牧业占农业比重达到45.5%,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218元中来自畜牧业1465元。

平塘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项目以来,全县肉羊产业快速发展,从2007年的1600只发展到如今的15.4万只,养羊户从12户发展到3225户,销售收入1.7亿,肉羊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

三穗县从2008年以来突出“鸭业强县,产业富民”的思路,三穗鸭养殖量逐年上涨,从2008年300万羽发展到2014年1100万羽,规模养殖不断增多,2014年年养殖5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就达65个。

松桃县引领农户发展“贵州努比亚山羊” 新品种,目前已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64个,其中努比亚专业合作社35个,存栏努比亚山羊16000只,覆盖贫困农户2600户,预计年人均增收5500元。

与此同时,务川、石阡等一批重点项目县肉羊产业加速发展;凤冈、安龙、黄平等县积极探索发展肉牛;黔西南州着力打造“西部草都”,牛羊并举……

在全省范围内,由贵州省扶贫办牵头指导的25个省级草地畜牧业扶贫园区,入驻企业已经达到17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5家,从业农民27万人,今年以来实现产值约50亿元,销售收入30多亿元。

创新模式夯实发展基础

对于贵州而言,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时间短,传统而分散的小农户生产还大量存在,农户由于缺乏教育培训,经常会在与企业的相处中影响产业发展,融资难、标准化更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土地制约、资本制约、环境制约是我们发展山地畜牧业最大的瓶颈。”贵州省农委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廖正录说。

要让山地生态畜牧业真正发展起来,就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实实在在地走出一条新路。

用风险共担破解融资难、用科学布局破解用地难、用标准生产破解防疫难、用产业扶贫破解致富难,一个又一个的新模式,新做法,正在为贵州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夯实基础。

破解融资难与保障农户利益的温氏模式,由玉屏县的温氏公司提出,实行“政府+企业+农户”三位一体畜牧业集群发展,采取的主要做法是政府服务、企业搭台、农户出工,由龙头企业向农户统一提供仔猪禽苗、饲料、兽药和技术服务,出栏畜禽由企业统一回收、加工和销售。

农户成为企业的“生产车间”,生产的分散为企业减轻了集中管理的成本,避免了大量流转土地而带来的资本占用负担。企业对农户实行最低保护价回收,降低了养殖户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使生产、市场、资金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篇(4)

经过多年的扶持与发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全旗的贫困程度虽有所减轻,但受自然灾害、地理环境、人口素质、农牧业基础设施状况等影响,贫困面还比较大,贫困程度还比较深,2005年底仍有42个贫困嘎查村,占全旗嘎查村总数的26%未解决温饱人口1.68万人,低收入人口2.11万人,分别占农牧业总人口的13.2%和16.5%无灌溉饲料地或人均不足1亩水浇地2.7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21%特别是牧区无畜少畜户(人均不足5个羊单位)人口2.2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17.2%.

二、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

牧区贫困户中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六种情况:目前。

一是因病致贫。每年需花费不少医药费而贫困,约占贫困户的50%;

二是因灾致贫返贫。收入低,加上底子薄,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产性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而致贫,约占贫困户的25%;

三是因学返贫。一个学生从小学读完大学就得需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元,不仅大学的学费居高不下,就中小学的杂费也让一些农牧户难以承受,特别是近年学校大量合并,多数自然村都没有小学,许多小学生和学前班孩子都需要家长陪读,人力、物力、财力上开支都很大,一个小学生一年也需要几千元的费用。约占贫困户的10%;四是因残致贫,有些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致残或是残疾人,因不能从事正常的劳动,更不能去谋取发家致富的非常复杂的事情而致贫,约占贫困户的5%;五是懒惰致贫,一家人不好好种地养畜,更不会去勤劳致富,一年到头等救济而贫困。约占贫困户的5%;六是其他原因致贫返贫,如孤寡、借贷等原因致贫返贫,约占贫困户的5%

(二)影响和制约贫困农牧民脱贫解困的主要因素及存在问题

1自然条件恶劣。

十年九旱,低山丘陵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右旗自古以来就有“旱巴林”之称。自然灾害十分频繁。1995年秋,全旗遭受百年不遇旱霜冻,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1.9万亩,返贫人口达1.02万人;1998年7月全旗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61亿元,返贫人口达3.07万人;2003年8月16日遭受6.3级地震,持续时间30多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50万元,返贫1.87万人;2004年春旱十分严重,6月20日以前降水量不足10毫米;年更是多灾之年,不仅遇到30年不遇的夏秋连旱,而且在9月5日至9月8日,北部的4个苏木镇又遭受严重的雪灾和霜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48.5万元,11月3日又发生了4.2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1.4万元,预计总返贫人口2万人左右。同时,全旗有近5万多人生活在布病、地甲病、结核病、高氟水等地区,致病患者多达1.3万人,因病致贫现象较多。

2农牧业基础建设薄弱、生产单一。

其中水浇地面积为15.55万亩,右旗目前有耕地面积62.25万亩。人均1.21亩,主要集中在东南部西拉沐沦河北岸的冲击平原,这一地区履盖1个苏木、2个镇1万多人。近年来,全旗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但应对连年频发的旱灾、洪灾、雹灾、早霜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强,这些不仅制约了农牧民增产增收,并易因此而致贫、返贫。截止2005年底,全旗仍有三分之一的贫困独贵龙仍是以养牧为主,其他收入基本没有,生产生活都靠卖畜,至今尚有无畜户或少畜户(人均不足5个羊单位)5400多户。

3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对于一家一户以分散经营方式为主而文化素质偏低的农牧民来讲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增大。如果同一品种的农畜产品在某一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而国内需求增辐不大,产品不能大量出口时,农牧民收入就会大幅降低。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与此同时。用于农牧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求农牧民加强这方面技术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来,绝大部分农牧民则无所适从,很难把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来。

一些贫困地区农牧民存在等、靠、要”思想,另外。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干劲。

4牲畜分配不均。

但多数地区牲畜分配不均,牲畜是牧民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多的多少的少,据统计,全旗18.5%养畜大户饲养着全旗70%牲畜,如岗根苏木张勇一家4口人,饲养700多只羊,人均175个羊单位。而贫困农牧民(未解决温饱和低收入人口)人均饲养牲畜仅3个羊单位,还有一部分无畜户。

5劳务经济发展缓慢。

随着农牧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务经济发展缓慢。使原来大量的手工劳作被机械代替,就使一大部分农牧民从以往的生产劳动中摆脱出来,形成大量劳动力资源闲置。目前,全旗有闲置劳动力达3.5万人之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务输出量不大,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加上近年禁牧舍饲又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重新返回牧业生产中,劳务输出难度大。每年组织输出人数在1万人左右。

6牧区生产生活支出高。收入不稳定。

一是牲畜这种生产资料的生命性决定了牧区具有人畜双重消费的特点。需要购买大量饲草料,出现成本大于销售的现象。同时,禁牧舍饲也加大了牲畜饲养的成本。

二是由于牧区地广人稀。牧民在教育、医疗、交通、水电、食品等方面消费较高,年人均达1264元,占纯收入的52%

三是与农区建设相比。畜牧业基础建设欠帐较多,需要建设投入较大,牧民自己无力承担。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先决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四是扶持牧户所需投入较大。全旗1128元以下收入的牧户有17285户,约需投入1.5亿元。

五是右旗属高寒低温区。取暖时间长达6个月,牧民维持基本生存状态所需开支较大。

7公共设施落后。

每百平方公里有等级公路4.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有医疗机构(含医疗点)0.25个,每百平方公里有中小学1.04个。一半以上的嘎查村不通电话。尽管各嘎查村已经通电、通路,但村路质量还有待于提高,全旗每百平方公里有乡镇0.078个。电网质量和电价仍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别。同时,又是地甲病、氟病等地方病区,全旗病区人口达4万多人,占农牧民人口总数的34.6%

每个“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嘎查村3年投入资金20万元,8扶贫开发资金投入不足。2002-2004年。项目只能覆盖1-2个独贵龙组,发展灌溉饲料200400多亩地。如2004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中直接到村到户资金额为213万元。项目覆盖人口3万人。人均只有71元,远远不能达到解决温饱问题的要求。这样只能解决极少一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另外,由于牧区农牧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路途较远,项目建设成本相对其它农区就高一些,费用大一些。

三、牧区扶贫开发中值得借鉴的一些做法

主要坚持开发式扶贫和到村、户原则,扶贫开发工作中。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实现低收人口稳定增收为目标,主要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世行贷款扶贫,产业化扶贫,移民扩镇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显著的效果,为尽快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创造了基本条件。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值得在今后工作中借鉴和继续应用。

1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资金投入分散。本着“渠道不变、投向不乱、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原则,整合各项扶贫资金,集中投入,配套使用,加大了对重点嘎查村项目实施的投入力度。

2产业化扶贫项目从调整产业结构出发。

一是通过扶持培育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农牧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合作共赢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贫困农牧民进入市场的风险。

二是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对种养殖基地的建设。通过产业化建设,使小区(专业村)贫困农牧民实现脱贫致富。

3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是加快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富裕农牧民”新的战备性扶贫措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定单培训”方式通过各培训机构对那些收入低、生活困难、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劳动力进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让他真正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从而达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目的

4科技扶贫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都离不开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和保证,离不开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5社会扶贫对扶贫开发工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一项社会性工作。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来。这项工作中,市直、旗直各扶贫联系单位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进一步探讨解困办法和扶贫的新途径

进一步研究探讨贫困地区的解困办法和扶贫的新途径是一项新的课题,扶贫开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摆在各级扶贫部门工作者面前。根据多年的扶贫工作经验,鉴于以上牧区贫困户存在不同致贫返贫的因素及存在问题,采取不同类型扶贫方式十分必要。贫困原因不同,贫困程度不同,其脱贫的难度也各不相同。对某种原因暂时致贫返贫的如因小孩上学,或盖房娶媳妇而致贫的家庭,当儿女走上工作岗位或儿媳妇娶进门后,此类家庭通过自己艰苦创业,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脱贫。如果在扶贫工作中再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持,这类家庭脱贫速度会更快。但是对天灾、人祸等原因致贫的贫困户就不同了特别是一些家里有长年卧病在床需医治的病人,因自身无力也无法从事或找到一个什么职业,那么,脱贫的难度就会相当大。

如果不从这些具体方面来研究问题,所以。只是简单沿袭过去的结对挂扶、给钱给物、扶持致富项目等扶贫工作的思路、办法,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根据当前贫困户结构对症下药,重新调整扶贫工作思路。应当全方位、全覆盖的建立、健全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和政策。以下几种方式仅供探讨。

1对通过扶持能够在一定时限内脱贫的贫困户。也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与宝贵经验,仍然可以在这类贫困户扶贫中继续运用。

2对因病、因残等原因致贫的贫困户。为此,应当对他实行特殊的保障政策。

一是医保。

二是养老保险。

为这些贫困户建立专门的医疗养老保险,由政府出钱。确保他以后过上基本无忧的生活。

3对特殊无正常收入来源的贫困户来讲。但是并未全部覆盖到位、标准较低的情况下,并没有解决他温饱问题。因此,要根据这个地区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至少按满足正常生活需要测算适当的比例给予生活保障。至少帮助他修建好住房,不再漏风漏雨。另外,再辅之实行社会救助、结对帮困等办法,从而真正让这少部分人摆脱贫困。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篇(5)

(一)“千村扶贫开发工程”进展顺利。今年以来,我办进一步加大了对已启动的118个重点贫困嘎查村的扶持和建设力度,截止6月底,共新打机井166眼,新建桥涵闸122处,新建水浇地2.5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81%;舍饲育肥牛羊5.47万头只,完成目标任务的56%,其中奶牛2548头;完成旱作基本田0.8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51%;覆膜种植8.6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23%;解决了1.26万人、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完成目标任务的42%和50%;上电53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66%;修路68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68%;培训农牧民2.28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76%;劳务输出0.7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85%;小草库伦建设1万亩,240处,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和80%。

(二)外资扶贫项目效果显著。今年世行项目上半年共完成投资731万元,占年计划1719万元的43%,其中土地与农户开发完成投资694.6万元,灌溉开发完成投资23.4万元,农村企业完成投资3.8万元,机构建设完成投资9.3万元。世行项目的建设使得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农牧民的观念和意识普遍提高,增强了项目区经济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嘉道理扶贫项目正在进行资金回收及新一轮启动的评估工作。

(三)社会扶贫成效显著。全市对口帮扶工作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5个工作团,18个工作队,338个对口帮扶单位对全市217个重点贫困村进行对口帮扶,同时保证每个重点村都有一名县级干部定点帮扶。截止6月底,各对口帮扶单位召开帮扶协调会70余次,确定帮扶协议300多项,目前已到位帮扶资金(物资)250万元。

(四)移民扩镇进展顺利。按照市委提出的全面建设“农牧新村”的总体要求,从去年9月份开始公开向全市征集“包头市农牧新村规划设计方案”,最终从9个规划设计方案中评出4个方案作为今后农村牧区建设样板,市委、市政府又召开了包头市规划“农牧新村”建设小康社会动员大会,并将扶贫移民扩镇工程作为全市“农牧新村”的样板工程进行建设,目前规划设计已全部完成,工程建设正在全面展开。

二、主要工作

(一)加快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针对去年扶贫资金到位相对较晚的现实,今年我市加紧对118个重点贫困嘎查村的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中一是继续坚持以“水利、种草、养畜”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大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利用当地的秸杆资源发展畜牧区,调整种养业结构,进一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把奶牛、小尾寒羊养殖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优化种群结构,提高良种比重,加快畜群周转,走精品绿色畜牧业的路子。三是抓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重点嘎查村示范点建设,根据每个旗县的不同优势和特点,每个旗县都抓了二个示范点,示范点的建设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加强了对重点贫困嘎查村扶贫项目的管理,强化了重点村扶贫工作责任制,保证了扶贫项目的质量。

(二)加快了产业化扶贫进程。按照全区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及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的意见,加快产业化扶贫步伐。一是根据各旗县区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紧紧依托现有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我市已确定的奶业、小尾寒羊、粮油、马铃薯、果蔬、制糖、药村等重点产业,引导农牧民调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品质,形成特色产业。二是加快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利用我市伊利、蒙牛、小肥羊、海德等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与龙头企业联系,签订购销合同,调动贫困农牧民积极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的加工原料。如我市的固阳县已与小肥羊签订了合同,并将固阳县作为小肥羊的生产基地,九原区、达茂旗与海德、富广、辛普劳、百事等大型食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订单供应,目前共种植优质马铃薯5万亩。三是抓好产业化扶贫示范点建设,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13个产业化扶贫示范点,产业化扶贫示范点建设起到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

(三)继续搞好社会扶贫工作。今年4月份组织各旗县区领导,工作团队长召开了全市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各工作团队的目标任务,制定了帮扶计划,落实了帮扶措施。要求各帮扶单位把帮助重点贫困村、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帮助贫困地区争取项目,增加资金投入。目前已达成协议帮扶资金物资600多万元。同时各帮扶单位,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重点内容,积极组织劳务输出。

(四)做好世行贷款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在世行项目的选择方面,按照世行项目参与式评估要求,尊重农户意愿,让农户自主选项,按项目实施程序执行。世行项目建设的内容以发展节水灌溉为重点,同时狠抓养殖业项目,使后山地区从数量型畜牧业向效益型畜牧业转变。在项目的实施上狠抓项目管理,从项目实施、债务落实、贷款回收、档案整理、工程达标等全过程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在项目实施实施过程中,加强了项目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组织达茂旗、固阳县两个项目旗县在固阳县举办了世行财务管理培训班,提高了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篇(6)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要点的安排,月日上午,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基层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组成调研组,就县人民政府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到昂拉乡措加村实地查看了文化旅游扶贫项目昂拉赛康寺维修和农家乐改造情况,并与部分项目实施户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县扶贫局负责人有关情况汇报,并召开了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年县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部署,积极转变扶贫开发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紧紧围绕年初县政府和州扶贫开发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深入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落实,共投入扶贫资金2418万元,实施了整村推进、藏区扶贫产业发展、旅游扶贫产业产业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一)整村推进项目。该项目投资700万元。其中包括:1.投资301.6万元的4乡(镇)12村牛羊养殖及商铺购置项目。2.投资200万元的坎布拉镇尖藏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3.投资198.4万元的昂拉乡尖巴昂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

(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资662万元,对7乡2镇浅脑山区生态及地质灾害区263户119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完工,正在准备验收。

(三)旅游扶贫项目。一是投资200万元,实施了坎布拉旅游景区3村贫困群众扶贫产业发展商铺购置项目。二是投资180万元,实施了昂拉乡措加村老景点改造项目,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正在准备验收。

(四)尖扎滩乡滩上四村产业扶贫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项目投资500万元,在尖扎滩乡建设萨尕尼哈农贸市场一座。

(五)创业、资助项目。1.投资76万元,开展以烹饪技术、民族歌舞演艺、泥瓦工等专业的劳动技能雨露计划培训项目。2.投入资金40万元,实施了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3.投资60万元,对贫困大中专毕业生给予贴息贷款,鼓励创业。

(六)工作措施得力。一是深入开展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村情民意,掌握市场行情,为项目的顺利建设实施奠定了群众基础。二是科学编制方案。提高了项目实施工作的可操作性。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安全,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做到了项目建设的公开、公正、公平,使扶贫资金发挥了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较大。近些年,随着省、州、县农牧区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有脱贫条件的村庄已经基本实现了脱贫。目前需要扶贫的对象所处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加之个人无一技之长或等、靠、要思想严重,实现脱贫难度较大。

(二)扶贫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农牧区扶贫工作涉及农牧、民政、水利、财政等多个部门,虽然已经成立了相应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但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工作上也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动,与精准扶贫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差距甚大,这就导致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出现信息不畅和协调不力的问题。

(三)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尚需加强。由于精准扶贫的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以往的扶贫工作方式方法,势必难以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

三、几点建议

(一)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健全精准扶贫机制。要认真研究吃透中央和省上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精神。一是政府及扶贫主管部门在加大扶贫投入的同时,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做好我县精准扶贫顶层设计,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建议在安排产业扶贫项目时,加强各部门联动,加大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乡村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等建设,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有力基础支撑。三是要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扶贫资源,改变目前资源分散、管理分治等多龙治水的扶贫工作现状,搭建信息平台,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扶贫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在精准扶贫中要做到因地制宜。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要把整体推进和精准到户有机结合。既要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又要把精准扶贫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统筹起来,通过区域整体开发改善发展条件和环境,加快推进连片困难乡、村的发展。

(三)要继续加大对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县、乡政府要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州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为确定四个一批精准扶贫项目,做到六个精准,打下坚实的基础。

牧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二)

一、概述

xx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牧业旗。全旗共辖8个苏木镇;161个嘎查(村),其中以牧为主的嘎查90个、以农为主的村71个;568个村民组(独贵龙);总人口17.8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2.76万人。20xx年6月末,全旗牲畜总头数198万头(只),但贫困农牧民(未解决温饱和低收入人口)人均饲养牲畜仅3个羊单位。

xx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经过多年的扶持与发展,全旗的贫困程度虽有所减轻,但受自然灾害、地理环境、人口素质、农牧业基础设施状况等影响,贫困面还比较大,贫困程度还比较深,到20xx年底仍有42个贫困嘎查村,占全旗嘎查村总数的26%,未解决温饱人口1.68万人,低收入人口2.11万人,分别占农牧业总人口的13.2%和16.5%,无灌溉饲料地或人均不足1亩水浇地2.7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21%,特别是牧区无畜少畜户(人均不足5个羊单位)人口2.2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17.2%.。

二、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

目前,在牧区贫困户中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六种情况:一是因病致贫,比如因家中一人或几人患了一种需长期医治的疾病,每年需花费不少医药费而贫困,约占贫困户的50%;二是因灾致贫返贫,主要是长期的自然灾害使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得不到改善,收入低,加上底子薄,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产性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而致贫,约占贫困户的25%;三是因学返贫,主要是学杂费逐年增高,一个学生从小学读完大学就得需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元,不仅大学的学费居高不下,就中小学的杂费也让一些农牧户难以承受,特别是近年学校大量合并,多数自然村都没有小学,许多小学生和学前班孩子都需要家长陪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开支都很大,一个小学生一年也需要几千元的费用。约占贫困户的10%;四是因残致贫,有些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致残或是残疾人,因不能从事正常的劳动,更不能去谋取发家致富的非常复杂的事情而致贫,约占贫困户的5%;五是懒惰致贫,一家人不好好种地养畜,更不会去勤劳致富,一年到头等救济而贫困。约占贫困户的5%;六是其他原因致贫返贫,如孤寡、借贷等原因致贫返贫,约占贫困户的5%。

(二)影响和制约贫困农牧民脱贫解困的主要因素及存在问题

1、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

右旗自古以来就有旱巴林之称,十年九旱,低山丘陵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十分频繁。1995年秋,全旗遭受百年不遇旱霜冻,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1.9万亩,返贫人口达1.02万人;1998年7月全旗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61亿元,返贫人口达3.07万人;20xx年8月16日遭受6.3级地震,持续时间30多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50万元,返贫1.87万人;20xx年春旱十分严重,6月20日以前降水量不足10毫米;20xx年更是多灾之年,不仅遇到了30年不遇的夏秋连旱,而且在9月5日至9月8日,北部的4个苏木镇又遭受严重的雪灾和霜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48.5万元,11月3日又发生了4.2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1.4万元,预计总返贫人口2万人左右。同时,全旗有近5万多人生活在布病、地甲病、结核病、高氟水等地区,致病患者多达1.3万人,因病致贫现象较多。

2、农牧业基础建设薄弱、生产单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右旗目前有耕地面积62.25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为15.55万亩,人均1.21亩,主要集中在东南部西拉沐沦河北岸的冲击平原,这一地区履盖1个苏木、2个镇1万多人。近年来,全旗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但应对连年频发的旱灾、洪灾、雹灾、早霜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强,这些不仅制约了农牧民增产增收,并易因此而致贫、返贫。截止20xx年底,全旗仍有三分之一的贫困独贵龙仍是以养牧为主,其他收入基本没有,生产生活都靠卖畜,至今尚有无畜户或少畜户(人均不足5个羊单位)5400多户。

3、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程度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增大,对于一家一户以分散经营方式为主而文化素质偏低的农牧民来讲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同一品种的农畜产品在某一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而国内需求增辐不大,产品不能大量出口时,农牧民收入就会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牧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求农牧民加强这方面技术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来,绝大部分农牧民则无所适从,很难把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来。

另外,一些贫困地区农牧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干劲。

4、牲畜分配不均,牲畜占有量差距大。

牲畜是牧民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但多数地区牲畜分配不均,多的多少的少,据统计,全旗18.5%的养畜大户饲养着全旗70%的牲畜,如岗根苏木张勇一家4口人,饲养700多只羊,人均175个羊单位。而贫困农牧民(未解决温饱和低收入人口)人均饲养牲畜仅3个羊单位,还有一部分无畜户。

5、劳务经济发展缓慢,富余劳动力比较多。

劳务经济发展缓慢,随着农牧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原来大量的手工劳作被机械代替,就使一大部分农牧民从以往的生产劳动中摆脱出来,形成大量劳动力资源闲置。目前,全旗有闲置劳动力达3.5万人之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务输出量不大,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加上近年禁牧舍饲又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重新返回牧业生产中,劳务输出难度大。每年组织输出人数在1万人左右。

6、牧区生产生活支出高,成本大,收入不稳定。

一是牲畜这种生产资料的生命性决定了牧区具有人畜双重消费的特点,特别是一遇灾年,需要购买大量饲草料,出现成本大于销售的现象。同时,禁牧舍饲也加大了牲畜饲养的成本。二是由于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牧民在教育、医疗、交通、水电、食品等方面消费较高,年人均达1264元,占纯收入的52%。三是与农区建设相比,国家对草原建设投入较少,畜牧业基础建设欠帐较多,需要建设投入较大,牧民自己无力承担。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是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四是扶持牧户所需投入较大,如每户建一处草库伦(6000元),扶持10个羊单位母畜(3000元),每户需投入9000元。据统计,全旗1128元以下收入的牧户有17285户,约需投入1.5亿元。五是右旗属高寒低温区,且持续时间长,取暖时间长达6个月,牧民维持基本生存状态所需开支较大。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篇(7)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要点的安排,月日上午,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基层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组成调研组,就县人民政府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到昂拉乡措加村实地查看了文化旅游扶贫项目昂拉赛康寺维修和农家乐改造情况,并与部分项目实施户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县扶贫局负责人有关情况汇报,并召开了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年县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部署,积极转变扶贫开发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紧紧围绕年初县政府和州扶贫开发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深入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落实,共投入扶贫资金2418万元,实施了整村推进、藏区扶贫产业发展、旅游扶贫产业产业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一)整村推进项目。该项目投资700万元。其中包括:1.投资301.6万元的4乡(镇)12村牛羊养殖及商铺购置项目。2.投资200万元的坎布拉镇尖藏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3.投资198.4万元的昂拉乡尖巴昂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

(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资662万元,对7乡2镇浅脑山区生态及地质灾害区263户119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完工,正在准备验收。

(三)旅游扶贫项目。一是投资200万元,实施了坎布拉旅游景区3村贫困群众扶贫产业发展商铺购置项目。二是投资180万元,实施了昂拉乡措加村老景点改造项目,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正在准备验收。

(四)尖扎滩乡滩上四村产业扶贫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项目投资500万元,在尖扎滩乡建设萨尕尼哈农贸市场一座。

(五)创业、资助项目。1.投资76万元,开展以烹饪技术、民族歌舞演艺、泥瓦工等专业的劳动技能雨露计划培训项目。2.投入资金40万元,实施了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3.投资60万元,对贫困大中专毕业生给予贴息贷款,鼓励创业。

(六)工作措施得力。一是深入开展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村情民意,掌握市场行情,为项目的顺利建设实施奠定了群众基础。二是科学编制方案。提高了项目实施工作的可操作性。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安全,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做到了项目建设的公开、公正、公平,使扶贫资金发挥了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较大。近些年,随着省、州、县农牧区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有脱贫条件的村庄已经基本实现了脱贫。目前需要扶贫的对象所处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加之个人无一技之长或等、靠、要思想严重,实现脱贫难度较大。

(二)扶贫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农牧区扶贫工作涉及农牧、民政、水利、财政等多个部门,虽然已经成立了相应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但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工作上也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动,与精准扶贫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差距甚大,这就导致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出现信息不畅和协调不力的问题。

(三)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尚需加强。由于精准扶贫的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以往的扶贫工作方式方法,势必难以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

三、几点建议

(一)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健全精准扶贫机制。要认真研究吃透中央和省上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精神。一是政府及扶贫主管部门在加大扶贫投入的同时,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做好我县精准扶贫顶层设计,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建议在安排产业扶贫项目时,加强各部门联动,加大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乡村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等建设,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有力基础支撑。三是要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扶贫资源,改变目前资源分散、管理分治等多龙治水的扶贫工作现状,搭建信息平台,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扶贫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在精准扶贫中要做到因地制宜。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要把整体推进和精准到户有机结合。既要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又要把精准扶贫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统筹起来,通过区域整体开发改善发展条件和环境,加快推进连片困难乡、村的发展。

(三)要继续加大对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县、乡政府要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州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为确定四个一批精准扶贫项目,做到六个精准,打下坚实的基础。

牧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二)

一、概述

xx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牧业旗。全旗共辖8个苏木镇;161个嘎查(村),其中以牧为主的嘎查90个、以农为主的村71个;568个村民组(独贵龙);总人口17.8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2.76万人。20xx年6月末,全旗牲畜总头数198万头(只),但贫困农牧民(未解决温饱和低收入人口)人均饲养牲畜仅3个羊单位。

xx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经过多年的扶持与发展,全旗的贫困程度虽有所减轻,但受自然灾害、地理环境、人口素质、农牧业基础设施状况等影响,贫困面还比较大,贫困程度还比较深,到20xx年底仍有42个贫困嘎查村,占全旗嘎查村总数的26%,未解决温饱人口1.68万人,低收入人口2.11万人,分别占农牧业总人口的13.2%和16.5%,无灌溉饲料地或人均不足1亩水浇地2.7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21%,特别是牧区无畜少畜户(人均不足5个羊单位)人口2.2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17.2%.。

二、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

目前,在牧区贫困户中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六种情况:一是因病致贫,比如因家中一人或几人患了一种需长期医治的疾病,每年需花费不少医药费而贫困,约占贫困户的50%;二是因灾致贫返贫,主要是长期的自然灾害使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得不到改善,收入低,加上底子薄,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产性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而致贫,约占贫困户的25%;三是因学返贫,主要是学杂费逐年增高,一个学生从小学读完大学就得需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元,不仅大学的学费居高不下,就中小学的杂费也让一些农牧户难以承受,特别是近年学校大量合并,多数自然村都没有小学,许多小学生和学前班孩子都需要家长陪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开支都很大,一个小学生一年也需要几千元的费用。约占贫困户的10%;四是因残致贫,有些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致残或是残疾人,因不能从事正常的劳动,更不能去谋取发家致富的非常复杂的事情而致贫,约占贫困户的5%;五是懒惰致贫,一家人不好好种地养畜,更不会去勤劳致富,一年到头等救济而贫困。约占贫困户的5%;六是其他原因致贫返贫,如孤寡、借贷等原因致贫返贫,约占贫困户的5%。

(二)影响和制约贫困农牧民脱贫解困的主要因素及存在问题

1、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

右旗自古以来就有旱巴林之称,十年九旱,低山丘陵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十分频繁。1995年秋,全旗遭受百年不遇旱霜冻,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1.9万亩,返贫人口达1.02万人;1998年7月全旗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61亿元,返贫人口达3.07万人;20xx年8月16日遭受6.3级地震,持续时间30多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50万元,返贫1.87万人;20xx年春旱十分严重,6月20日以前降水量不足10毫米;20xx年更是多灾之年,不仅遇到了30年不遇的夏秋连旱,而且在9月5日至9月8日,北部的4个苏木镇又遭受严重的雪灾和霜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48.5万元,11月3日又发生了4.2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1.4万元,预计总返贫人口2万人左右。同时,全旗有近5万多人生活在布病、地甲病、结核病、高氟水等地区,致病患者多达1.3万人,因病致贫现象较多。

2、农牧业基础建设薄弱、生产单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右旗目前有耕地面积62.25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为15.55万亩,人均1.21亩,主要集中在东南部西拉沐沦河北岸的冲击平原,这一地区履盖1个苏木、2个镇1万多人。近年来,全旗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但应对连年频发的旱灾、洪灾、雹灾、早霜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强,这些不仅制约了农牧民增产增收,并易因此而致贫、返贫。截止20xx年底,全旗仍有三分之一的贫困独贵龙仍是以养牧为主,其他收入基本没有,生产生活都靠卖畜,至今尚有无畜户或少畜户(人均不足5个羊单位)5400多户。

3、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程度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增大,对于一家一户以分散经营方式为主而文化素质偏低的农牧民来讲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同一品种的农畜产品在某一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而国内需求增辐不大,产品不能大量出口时,农牧民收入就会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牧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求农牧民加强这方面技术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来,绝大部分农牧民则无所适从,很难把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来。

另外,一些贫困地区农牧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干劲。

4、牲畜分配不均,牲畜占有量差距大。

牲畜是牧民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但多数地区牲畜分配不均,多的多少的少,据统计,全旗18.5%的养畜大户饲养着全旗70%的牲畜,如岗根苏木张勇一家4口人,饲养700多只羊,人均175个羊单位。而贫困农牧民(未解决温饱和低收入人口)人均饲养牲畜仅3个羊单位,还有一部分无畜户。

5、劳务经济发展缓慢,富余劳动力比较多。

劳务经济发展缓慢,随着农牧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原来大量的手工劳作被机械代替,就使一大部分农牧民从以往的生产劳动中摆脱出来,形成大量劳动力资源闲置。目前,全旗有闲置劳动力达3.5万人之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务输出量不大,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加上近年禁牧舍饲又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重新返回牧业生产中,劳务输出难度大。每年组织输出人数在1万人左右。

6、牧区生产生活支出高,成本大,收入不稳定。

一是牲畜这种生产资料的生命性决定了牧区具有人畜双重消费的特点,特别是一遇灾年,需要购买大量饲草料,出现成本大于销售的现象。同时,禁牧舍饲也加大了牲畜饲养的成本。二是由于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牧民在教育、医疗、交通、水电、食品等方面消费较高,年人均达1264元,占纯收入的52%。三是与农区建设相比,国家对草原建设投入较少,畜牧业基础建设欠帐较多,需要建设投入较大,牧民自己无力承担。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是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四是扶持牧户所需投入较大,如每户建一处草库伦(6000元),扶持10个羊单位母畜(3000元),每户需投入9000元。据统计,全旗1128元以下收入的牧户有17285户,约需投入1.5亿元。五是右旗属高寒低温区,且持续时间长,取暖时间长达6个月,牧民维持基本生存状态所需开支较大。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篇(8)

一、中国牧区经济状况

贫困是整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有贫困,但是中国贫困的比例不算高.

中国现有贫困人口7000万,占总人口的5%多一点。全世界现有贫困人口12亿,占总人口的20%。而我国牧区的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牧区旗县贫困人口比例大多在10%到40%之间。较大的贫困覆盖面已成为牧区实现小康目标的障碍.

牧区经济的现状及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基础建设不足;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扶贫难度大.

内蒙古24个牧业旗有11个是贫困旗县,牧区旗县贫困面为46%。牧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牧区贫困的地域分布特征呈现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并存:地带性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生活和生产条件相对恶劣,地带性贫困人口困户居多,扶贫难度大;非地带性贫困多是因牧民个体素质差异及体制转轨所致。牧区贫困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愚昧性与叛逆性并存;牧民因其贫困会失去许多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机会,便渐渐地处于远离社会中心的社会边缘的地位,则容易对主流社会产生离心力,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对社会变化反应迟钝、漠不关心的愚昧性;另一方面形成叛逆性,即穷则思变,有变富的可能,也难免有变乱的可能,事实已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富国与穷国之间是国际安全问题,富区与穷区之间是地区安全问题.

二、中国牧区经济贫困的原因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是造成牧区贫困的客观因素,富裕程度偏低是一种必然。但是必须看到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自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

2003年到2008年期间,牧民的纯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不低于83%,最高达到96%,说明这一期间牧民的生活主要靠自己的家庭经营收入,一般牧民的家庭经营主要是草原畜牧业,而草原畜牧业主要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

牧民收入渠道单一是影响牧民增收直观而显著的因素。内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牧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单一的收入渠道很容易使牧民的收入来源受阻。牧民从第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既低于内蒙古农民,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牧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出售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又受自然灾害和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双重影响,因此其中任何一个变动,都会造成牧民收入的波动。此外,单一的传统产业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不加以改变,对今后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十分不利.

(二)牧区内在的脱贫致富动力不足

一方面由于主、客观条件部分干部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贫困文化的习俗化,对外部进步性的作用具有排斥性,致使贫困牧户内在脱贫动力不足。这成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侄桔.

(三)扶贫资金短缺

国贫、区贫旗县有相应的扶贫资金,但贫困比例不低的面上的贫困,国家、自治区无扶贫款,况且牧区扶贫成本比农区高。如,以流动畜群形式扶持一个贫困户需50只羊,每只按200元计价需1万元,而在农区1万元可扶持5到6个贫困农户。国家配备扶贫款夫考虑这一因素。而面上的贫困原则上由地方自筹资金扶持,牧区旗县尚为“补贴财政”,自然无力“自筹”款来扶贫.

(四)其它障碍

如,贫困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承载能力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推动扶贫成本上升;素质高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缺乏等等.

总之,牧区摆脱贫困的任务十分艰巨,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实现脱贫致富,是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解决牧区经济贫困的对策分析

(一)走扶贫济困之路扶贫济困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国家对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是不可少的,也是完全可以奏效的.

政府这方面的意图已十分明确,但力度还不够。政府对牧区的投资倾斜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要以解决人畜饮水、通电、通路、通邮为重点。牧区生态建设关系到牧区草地资源能否永续利用和草原生态系统能否为内陆提供生态屏障的基础性国土建设问题,这项宠大的工程无政府的资助难以进行;三是发展牧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以提高牧区人口素质,为其创造社会实践、政治参与的机会;四是培殖牧区的主导产业。当然,贫困牧区不能单单依赖国家的过度倾斜.

(二)走开发式扶贫之路牧区贫困就贫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帮

助牧区摆脱贫困,首要的是帮助贫困牧区发展市场经济,让贫困牧区长出一个又一个经济生长点。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资源、资金、人才等配置不平衡,有差异就有互补。从目前看,东部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优势明显,有较雄厚的生产力基础。而牧区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丰富。贫困牧区和富裕地区只有开展优势互补,才能缩小贫富差距。牧区和富裕地区要在市场上见面,在市场上接轨,在市场上搞双向投资,双向参股,相互支撑,联合开发,走合作之路,把全国经济的统一性与牧区经济的特色结合起来。在政策导向上,要变单纯的地区倾斜为产业政策的倾斜,要帮助贫困牧区加快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加快牧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步伐。走开发式扶贫,走联合、合作之路包括:一是鼓励“南企北上,东厂西移”,东部有远见的企业家,近两年纷纷到中西部寻找合作伙伴;二是组织贫困牧区劳动力东进,可以为贫困牧区带来资金、技术和经验;三是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四是推动牧区市场的国际化,以吸引大批外商投资.

(三)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这是已被世界各国证明了的一条成功的反贫困战略。愚昧是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经济扶贫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能拔掉穷根,而要使中国牧区摆脱贫困,必须提高牧区人口素质,必须发展教育和科技,通过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贫者能脱贫,脱贫之后能巩固,并能打破贫困人口再生产的链条。贫困牧区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环境欠佳,师生都在流失。针对牧区教育现状,首先应抓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以向社会输送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劳动者为目标,而牧区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不能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而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文化、技能和体质等整体素质上,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并为困难户、特困户子女上学解决实际问题。牧区摆脱贫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针对牧区自我积累能力低的实际,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传统部门的积累能力和扩张能力,为此,牧区旗县科技工作的重点应从科技培训入手,进行关键性、实用性生产技术措施的普及推广,形成科技进步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的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增加牧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并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开展技术开片、科技培训、超前研究等,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篇(9)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原则。针对水产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和潜力, 按照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旅则旅,以及多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指导帮助贫困户做规划、选产业、促脱贫。

坚持长短结合、持续增收原则。既放眼长远,打造优势支柱产业,增强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能力,又立足当前,发展短平快增收项目,确保完成每个年度、每个阶段特别是今明年有脱贫摘帽的农户的脱贫任务。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充分应用精准脱贫识别成果,加强对水产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科学规划养殖产业发展,制定“一户一方”措施,做到帮在点上、扶到根上,让贫困户有更多的获得感,确保增收脱贫。

送政策落实强农惠农措施。指导落实中央和地方的各项支农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帮助贫困户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项目支持等;积极研究,更好地整合和发挥政策、项目和资金等各类帮扶手段的效用,确保这些帮扶要素落地见效,切实推动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

送技术提升致富脱贫能力。结合农业生产和动物防疫要求,加大水产畜牧养殖业优良品种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种苗有效供给。针对贫困村的特色产业需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按照菜单式培训方式,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等活动,开展养殖技术、加工技术、乡村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农民工转移等培训服务。

帮助制订养殖产业扶贫规划。帮助和指导贫困村找准优势产业,制订水产畜牧养殖产业扶贫规划,把贫困户的产业发展纳入县乡总体规划中,努力做到“四个一”:有一个整体产业规划,一张产业布局地图、一个精准实施方案、一个任务进度时间表。明确帮扶思路、扶贫对象、产业项目、责任主体、帮扶形式、实 施年度、脱贫年限等内容,将水产畜牧养殖产业脱贫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有序推进养殖产业精准扶贫。

帮助找准适宜的脱贫产业。指导贫困村制定“十三五”养殖产业脱贫规划和精准到户的年度实施方案,充分利用贫困村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养殖资源,结合当地养殖习惯和农民意愿,把握养殖产业当前实际和发展趋向,定准脱贫产业的选择,找准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找准切切实实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做到超前谋划、认真规划。

帮助规划创建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区。指导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村屯,因地制宜创建水产畜牧养殖产业示范区,推进发展休闲渔牧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协调发展。

帮助培育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帮助和引导贫困村根据发展实际,推动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让农民更广泛享受优质的技术服务、市场营销和信息服务,让农民更直接有效享受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政策。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篇(10)

一、坚持生态保护与脱贫增收相结合,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肃南县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辖区面积占祁连山北麓面积的75%、占祁连山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59.3%,有天然草原2677.55万亩,湿地232.5万亩,水源涵养林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1.8%,孕育了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大小河流33支,是河西五市乃至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生命线”和“绿色水库”,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该县坚持把生态作为最大的资源和优势,主动担当维护西部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全面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推进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绿色转型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草原生态是肃南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根本,也是绿色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由于多年来超载过牧行为,使该县天然草原面临局部好转整体退化趋势,为有效保护草原生态,该县启动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草原禁牧702.8万亩、草畜平衡1389.1万亩,科学合理确定适宜载畜量,严格落实草畜平衡管理制度,2016-2018年通过舍饲半舍饲养殖、草原流转、异地借牧和压缩牲畜规模等措施全面完成10.18万个羊单位的减畜任务,每年落实草原生态补奖资金1.98亿元,人均达到7506元,全县草原补奖资金人均保底收入达到3353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到和超过贫困线。

减少生态核心区的人类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态压力,减少破坏。近年来,肃南县先后投资6亿多元实施生态易地搬迁工程,建成牧民定居点19个,将久居祁连山生态核心区的4000多户1万多农牧民进行了易地搬迁和集中定居,农牧民集中定居率达到80%以上。2017年随着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环保部约谈、中办国办通报和央视媒体报道发现的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肃南县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启动实施了祁连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原住牧民搬迁工程。肃南县在祁连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内居住并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共有4115户10803人,先行对核心区149户484名农牧民群众进行了搬迁。在保持核心区农牧民草原承包关系相关政策不变的前提下,从搬迁农牧民中每户选聘1名18岁-60周岁的家庭成员聘为生态管护员,每人每年发放报酬3万元,保证了搬迁农牧民生活水平不降低,转型就业有活干,实现了农牧民从原来的靠山吃山到现在的护山养山,农牧民群众切实从生态保护中得到了真正实惠,既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减轻了草原生态压力,又最大限度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最小成本实现了牧区扶贫攻坚效益的最大化。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走出了一条保护生态与脱贫增收相得益彰的路子。

二、坚持深化改革与扶贫扶志相结合,让内生动力转为发展潜力

在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一些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精气神不足,加快发展的信心不高,肃南县紧紧围绕破解贫困户自身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配股资金欠缺、增收门路不宽等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积极推进农牧村集体经营制度、农牧业供给侧结构、农牧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土地草原确权颁证、集约流转、“三变”等方面的改革,奔着问题去,瞄准要害改。在部分村先行开展农牧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在完成清产核资、界定成员身份的基础上,进行股权设置、量化股份,申请赋码建立股份合作社,着力打造“股份农牧民”。引导和鼓励群众以农牧村“三变”改革为突破口,积极盘活农牧村集体草原、土地、等自然资源性资产和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等可经营性资产,自然风光、风景名胜、民俗遗产等资源,构建以农牧民为主体、股权为纽带、产业为平台、企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发展模式,引导企业(合作社)以代养、托管、订单托底收购等形式,与群众构建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激活农牧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激发内生活力,推动“三变”改革由“盆景”向“风景”转变。

改革到哪里,政策的触角就深入到哪里,资金就流向哪里。肃南县拿出“真金白银”强化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政府补偿资金撬动效应,由县财政每年专列扶持资金,每年重点规范提升20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376家,创建部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20家、市级示范社57家、县级示范社98家,创建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46个、县级示范性生态家庭牧场40个,带动农牧户4800多户,占总户数的56%。整合涉农资金注入效益较好的经营主体,建立“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利益分配机制,每年按8%利润分红,每村每年至少新增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有效激发了承接主体与农牧村发展的积极性;为47户相对贫困户按每户1万元的标准,将扶贫资金量化为农牧民持有的股金入股经营主体,每户每年可分红800元,使一次性投入变为持续性增收,变“输血”为“造血”,形成了农牧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只有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牧民群众的积极性,脱贫才可持续,群众才有干劲”该县驻村帮扶干部顾永莉说,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通过脱贫攻坚宣传活动,采取宣传创业典型、提供咨询服务、开展技术培训、表彰创业模范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要苦等”的观念,转变等、靠、要思想,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三、坚持产业扶贫与转型发展相结合,夯实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肃南县农牧业优势产业不够突出,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高原牦牛、甘肃马鹿、小杂粮等特色产业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不高。肃南县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第一产业向以绿色有机和高端精细为特点的现代农牧业转变,第三产业向以“旅游+”为特点的现代服务业转变,在2017年底,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不断夯实特色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做强农牧业特色产业,以绿色畜牧业为重要抓手,突出甘肃高山细毛羊主导地位,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细毛羊“两年三胎”、浅山区肉牛养殖、高原牦牛绿色有机产品等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牌,全县舍饲半舍饲养殖率达到70%以上;以小杂粮、马铃薯、中药材、草产品以及休闲农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扶持壮大一批特色富民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充分发挥“高原、绿色、有机”品牌优势,“三品一标”农畜产品比重达到45%以上,三个畜产品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三个品牌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两个畜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甘肃省著名商标”,畜牧业在农牧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做大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大景区建设、全产业链打造、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和全民宣传“四大行动”,培育旅游示范村22个,设计开发旅游商品700余种。精心筹办赛马会、踏雪节、玉博会、艺术节等重大旅游文化节会和体育赛事活动72项,2018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30.6万人次,同比增长2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38.4%。同时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发展乡村旅游,集中力量培育了40家乡村精品民宿、40户品牌农家乐,引导农牧民就近转型从事“牧家乐”、家庭旅馆经营和三产服务业,不仅增强了贫困村的造血能力,还让贫困群众背靠山水美景吃上了旅游饭,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和增收点。

做实电商助农增收产业,积极推进“互联网+扶贫”,采取“政府+电商企业+农牧户”发展运营模式,搭建“网货下乡”和“山货进城”平台。建成运行淘宝网肃南特色体验馆,入驻企业(店铺)20多家,开通乡镇服务站网店2家,5个贫困村均建有村级服务网点,5个农民合作社建立农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平台,60多种农畜产品、旅游文化纪念品实现了“上网”“进城”,畅通了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了农牧民创业增收。

上一篇: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 下一篇: 银行员工事迹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