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师考试重点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4:18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篇(1)

1.1 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改革后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查内容更加广泛,由专科到全能,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现有的考查内容除保留了原有的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课程内容外,还增加了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等6门课程。新的考核内容能更加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考试成绩不仅能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还能反映学生的法律意识、伦理观念、沟通技巧等人文素养。

1.2 注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改革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各题型的比例进行了较大的调整,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由原来的60%减少至20%,A2型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增加至60%,A3型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A4型题(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约占20%。A1型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A2、A3/A4型题主要考察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病历分析题(A2、A3/A4型题)比例增加,对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学生的知识水平、临床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应仅局限于知识的记忆而应着眼于知识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应用。

1.3 考核内容从重视医学知识转变为重视护理知识,注重联系临床实际

改革后的考试内容涉及医学相关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护理人文知识三大知识模块,但各个知识模块所占比重大不相同。2011年以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查医学知识的题量大大减少,而涉及护理知识试题的数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凸显护理专业特色的考核内容大大增加, 如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人际沟通等。同时考试内容是以临床常见疾病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某一特定的护理任务。所涉及的七大护理任务分别是执行患者日常护理活动以及护理特有的操作,进行安全用药、协助治疗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以及在一个医疗团队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执行对患者的评估/评价,向患者提供安全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环境,向患者和家庭提供教育支持,执行与护理工作中伦理法律方面有关的活动。上述七大护理任务涵盖了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方面,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1.4 考试内容编排打破了学科界限,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改革后的考试内容改变了以往按学科进行分类的做法, 采取了以系统为依据的知识编排体系。新的知识体系包含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等21个章节。以系统为依据编排知识体系打破了学科界限,促进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

2 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2.1 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改革后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增加了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比重,而目前国内中高职护理院校由于学制短、对护理专业特色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现有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医学知识、护理专业知识,而人文社会学科知识比例普遍不足。为了解决课程设置中课程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中高职护理院校应科学、合理地调整课程结构,精简压缩医学基础课程,增设人文课程,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护理专业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同时,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职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

2.2 引入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革后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A2、A3/A4型题占到约80%,全面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长期以来,国内中高职护理院校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等原因,教师教学以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变革,护理院校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引入案例教学,以常见疾病为背景,以护理任务和护理工作为核心,设置多种与临床情境相关的问题如疾病的首要护理问题、相应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反馈总结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讲授完相关的知识点后,可结合典型的病历分析题帮助学生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病历分析题所占比重达80%,中高职的学生普遍感到试题难度大,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过于机械,缺乏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病历分析练习,可以促进学生记忆知识点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例如,教师讲完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后可运用下列病例分析题目帮助学生学会应用。题目:患者男,62岁。心绞痛2年。4小时前出现胸骨中段剧烈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查体: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心电图ST段抬高。该患者的检查结果最可能出现:A.血糖减低B.白细胞减少C.血清心肌酶升高D.C反应蛋白降低E.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分析:题干中讲到患者出现胸骨中段剧烈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初步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题干中又提到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进一步证实了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除了出现心电图的典型改变(宽而深的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以外,还可能出现心梗三项的异常,即心肌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升高,因此本题应选C。

2.3 构建知识结构图,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是有结构的, 教师应注重将知识内容结构化。知识结构应反映基本概念、原则和原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疾病的基本知识提炼出来,同时利用结构图的形式指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上述结构图清晰地列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腹痛的原因及特点、抽搐的原因,首选的检查方法,腹痛和腹胀的处理措施。同时上述结构图还指出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4 提升临床带教质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改革后的护士执业考试内容更加注重联系临床实际,所涉及的七大护理任务涵盖了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方面,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学生实习期间,学院应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与教学医院、临床教师共同制订科学合理的带教计划和实习目标。教学计划不应仅局限于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应通过小讲课、病案分析、护理查房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常见疾病的专业知识、护理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护理操作、安全用药、协助治疗、有效沟通、心理护理等方面的能力。

2.5 强化毕业前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5.1 分阶段辅导,先基础后综合,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毕业前的强化教育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分阶段进行。第一节阶段为基础知识串讲阶段,教师可以最新的考试大纲为依据,按照系统分类的方法对考试内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同时结合经典习题帮助学生学会应用。教师讲授后,学生应及时练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阶段为总结归纳阶段:教师可在学生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病例分析题的形式把主要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以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帮助学生融会贯通。例如,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癫痫患者抽搐时首要的急救措施时,可帮学生总结归纳出不同情况下首要的急救措施,从而达到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的效果。

题目:患者女,34岁。因癫痫发作突然跌倒。护士赶到时患者仰卧,意识不清,牙关紧闭,上肢抽搐。首要的急救措施是:A.人工呼吸B.保持呼吸道通畅C.胸外心脏按压D.氧气吸入E.应用简易呼吸机分析:癫痫患者发作时出现意识不清,牙关紧闭,上肢抽搐,容易出现窒息,因此护士应首先让患者平卧,松解衣领,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因此本题应选B。分析上述题目时,教师不应仅局限于帮助学生掌握癫痫患者急性发作出现抽搐时首要的急救措施,还要同时帮助学生系统总结归纳出不同情况下的首要急救措施。

2.5.2 以临床情景导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毕业前返校复习时,已经接受了至少8个月以上的临床实习,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可采用临床情景导入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教师在讲解体位时,可引导学生回忆神经外科实习情景:1例脑外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回到病房,接诊护士协助患者取什么卧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为什么(防止麻醉反应引起呕吐、误吸)? 第2天早上,患者病情稳定,护士摇高床头15,协助患者取头高脚低位,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运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导入教学内容,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促进理论和实践融合。教师有效运用上述情景导入卧位的相应内容,通过下面的试题可以更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

题目:(1~3题共用题干)患者男,38岁。因头部外伤急诊入院。浅昏迷。CT提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1.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正确的体位是:A.侧卧位B.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C.头高足低位D.头低足高位E.中凹卧位2.术后第2天,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A.头高足低位B.半卧位C.头低足高位D.中凹卧位E.俯卧位3.术后第2天采取此卧位的目的是:A.促进排痰B.利于呼吸C.便于观察瞳孔D.促进引流E.预防脑水肿

2.5.3 科学记忆,切实减轻学生的复习负担

改革后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涉及10门课程、21个章节,考核内容众多,复习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可运用下列方法帮助学生科学记忆,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1)总结口诀,使枯燥知识趣味化。部分的中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低下,教师可将枯燥的知识总结成琅琅上口的口诀,方便学生复习。如消化性溃疡的四大并发症及其表现可总结为下述口诀:溃疡病,经常见;四大恶魔常出现,出血与穿孔,梗阻与癌变;出血表现为黑便,穿孔出现腹膜炎,梗阻患者吐宿食,少数患者会癌变。胆道蛔虫症的主要表现、辅助检查和服药时间可总结为下列口诀:胆道蛔虫症,发作很吓人,钻顶样绞痛,好转如常人,B超检查是首选,治疗不用手术刀,驱虫、消炎和利胆,驱虫药,清晨服、睡前服用效果好。

(2)总结归纳,使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更有利于记忆,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可将出现在不同章节中的零散知识点总结归纳到一起,促进相关知识的正迁移,以方便学生记忆。例如,不同浓度乙醇的作用:20%~30%乙醇用于急性肺水肿湿化给氧;30%乙醇用于湿润、松解头发缠结;25%~35%乙醇用于高热时的乙醇擦浴;50%乙醇用于预防压疮时的皮肤按摩;75%乙醇用于皮内注射和预防接种消毒;95%乙醇用于燃烧法消毒和静脉炎的湿热敷等。又如不同疾病的给氧流量:0.5~1L/min用于小儿肺炎鼻导管给氧,1~2L/min用于COPD、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给氧;2~4L/min用于右心衰竭给氧;4~5L/min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给氧;6~8L/min用于急性肺水肿给氧,8~10L/min用于CO中毒给氧。

(3)联系实际,使书本知识生活化。很多的书本知识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形,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书本知识。如病室内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的表现,考生如能联系生活实际不难理解。温度过高好比炎热的夏天、艳阳高照,人走在大街上感觉非常热,食欲下降(不想吃饭),全身无力;温度过低好比寒冷的冬天,人穿着单薄行走在大街上,这时候人会寒战、肌肉紧张。湿度过高好比炎热的夏天突然下了一场暴雨,暴雨过后天气放晴,这个时候,人走在街上就会感觉非常闷热;湿度过低好比寒冷的冬天,晚上开了一夜的空调,第2天早上起来人会感觉口干舌燥、咽痛。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篇(2)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校2012、2013和2014年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比较分析,发现2014年执业护士考试通过率明显高于2012年和2013年通过率(P

通过对我校近三年护士执业考试成绩的分析,说明深化中高职护理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为高职护理教学研究提供了依据。我校根据护士执业考试变化的特点,在如何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方面进行了探索:如通过深化中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整合优化课程的知识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培训水平,构建既匹配中高职学生认知能力又适应护士执业考试的课程体系,为大力推进护理课程改革带来了可喜的成果。

一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对我校2012、2013年和2014年这三年来我校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护生名单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出合格人数,计算出通过率。

2.方法

对我校2012、2013年和2014年护生这三年来参加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名单进行调查统计,计算出合格人数,记录学生三年注册考试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通过对通过率的比较分析,得出:2012年通过率为69.58%(668/960),2013年通过率为69.73%(751/1077),2014年通过率为71.46%(1402/1962),并计算出2014年护生的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的单科成绩通过率。

二 结果

1.三年学生注册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从表中数据显示:2012年和2013年学生通过率与2014年比较,经卡方检验,P值都

2.2014年学生单科成绩合格率(见表2)

三 结论

从表中数据显示:2012年通过率为62.41%(601/963),2013年通过率为63.23%(681/1077),2014年通过率为71.46%(1402/1962)。2014年单科成绩通过率:专业实务为95.92%(1882/1962),实践能力为95.92%(1876/1962)。2012和2013年学生执业护士考试通过率与2014年比较,经卡方检验,P值都

四 讨论

2014年过关率明显高于2012年和2013年过关率(P

1.学校管理的改革

全校总动员,从学校领导到老师、辅导员都要重视,了解如何提高考试通过率不仅是每个护生的事情,也是学校面临的毕业生就业的实际问题。要保证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用人单位医院首先要求的是护理专业毕业生必须要取得护理职业岗位准入资格,即获得执业护士资格证。

2.课程体系的改革

国家为了选拔出优秀护理人才也在不断地进行考试改革,从2011年护士资格考试改革后加强了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加大了考试难度。我们学校护理专业团队根据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及注册护士考试对护士知识、能力的要求制订了相关的课程目标,以护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依据设置和开设课程。课程体系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以护理岗位为导向,突出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采取以护士执业考试为标准,遵循“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将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纳入教学中,形成新的课程标准。通过分析护士执业考试试题,指导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尤其要强调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重新组织课程内容,更新、充实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力求教学能够及时反映临床护理一线对职业能力需求的变化信息,缩减部分课程中过深、过偏、脱离临床实际的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岗位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从事相应职业的能力。

3.教学内容的改革

自2011年起,护士执业考试科目改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以病例题出现的理解及应用型题目A2、A3、A4型题共占到80%左右,考题更多地涉及了实际工作中常发生的问题,侧重于判断应用能力,而不是疾病理论概念,并且增加了疾病的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等板块,这说明考试更加注重护生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教学内容取舍时要注意到这些,我们对护理专业学生所学各门课程的考核时应采用选择题,题型、难度均与执业资格考试相当,从而能使学生较早地适应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4.教材的改革

编写并出版如何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护理专业课程对接的专业课程教材。选用教材、教辅材料时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纳入护理教学教材中,选择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辅导资料,要紧扣考试大纲编写,准确把握考试精髓,力求内容全面、取舍恰当、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教材是最好的复习材料,通读教材能够尽可能多地重新熟悉和更深入掌握各个知识点,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最后,在复习时,让学生能完全仔细、全面地重温教材一遍,再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薄弱的方面。

5.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014届学生从入学就开始贯彻落实护士执业考试是一种行业准入的认定考试,只有通过考试拿到上岗证,才能顺利为就业铺平道路的观念。以获得执业资格为动力挖掘护生的潜力,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热爱护理事业,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专业认识教育、专题班会等机会,对护生进行系列专题讲座、教育,让护生清楚认识到毕业时必须持有毕业证和护士执业资格证才能就业。促使护生主动学习,以顺利通过护考。

第二,改进教学方法。把护考知识点融入到教学中,这届学生从临床教学开始,教师对历年及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准确把握基础学科与护理临床主干课程之间的授课时间及知识掌握程度,融会贯通各科知识,并根据新大纲的变化及题型的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内容、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准入要求的接轨,把护考知识点融入到教学中。教学活动中,老师紧扣教学目标,结合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和获取护士执业资格证知识来进行,以临床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设计学习工作任务,体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第三,复习培训方法的改革。根据近两年的文献报道,为了提高护考通过率,在教学方式上,考前培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方式,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可以保证考前学习的时间,尤其对那些自控能力较差、实习工作繁忙的学生,考前培训可以帮助他们系统地完成复习任务、保证复习的成效。

第四,加强学生的复习。2014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已根植了护考的知识点,在实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边实习,边复习。主要采取多种复习方式:自学、集中辅导、答疑、难点、重点讲解、测试、封闭训练。我校生每年6月开始为期10个月的临床实习,至次年5月结束。在实习期间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但是护生实习期间所接触的临床科室有限,加之繁忙的实习工作,很多学生对临床实习接触不深的部分知识有所遗忘,然而实习期结束至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还有2个月的时间,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通过培训对考试内容进行强化复习。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阶段进行自学,在实习结束后进行集中辅导:主要采取串讲的方式,然后进行测试,在测试后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辅导,并针对考试大纲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然后再测试、辅导,并且对个别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答疑、辅导,最后在5月份进行为期4周的封闭训练。

第五,加强教师的引领。要选择从事护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参加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班学习的教师来对学生复习训练和考前培训进行指导。教师在充分分析历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试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考点,总结隐含在考试试卷中的知识线索,发现考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将散乱的考点连成一条完整的知识线,便于考生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讲授中应精炼内容、提炼重点、突出护考知识点,在充分分析历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试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考点,在课堂教学中加以侧重。对重点内容要不惜浓墨重彩,多角度多方面讲解,尽量做到精、细、透,让学生牢记归纳出的重点,而一些次要内容则可以一笔带过。同时,要指导学生有效地复习,对考试内容进行强化、讲授做题技巧、进行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并请北京老师来进行考前辅导,最后一次做重点总结。

第六,全面复习扫除盲点。执业护士考试全面复习是扫除知识盲点的有效方法,没有经过全面复习,知识大厦就好比建在沙滩上是不牢固的。在全面复习过程中,考生至少要看三遍。第一遍看书时要全面系统、细致地看,做到透彻地理解,看完一章做一章的习题,做完习题后再做历年真题及模拟试卷,不会做的立即看书,并将该知识点做好标记,以便今后重点复习;第二遍看书时要对自认为(按考试大纲判断)是重点的内容反复背诵,直到背熟。第三遍看书时要全盘回忆所有的知识点。科学记忆、总结归纳,利用口诀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利用谐音、联想记忆,书本知识生活化,学会找规律,掌握同一知识点的不同描述,做到一练、二听、三练、四归纳。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篇(3)

3.通过对比结果可以发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通过率完全处于一个较高的台阶。中专护理专业通过率也高于中专助产专业的学生。这与在校期间内科护理的授课时数以及实习阶段实习科室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对内科护理教学的理解程度和理论基础是否扎实有很大关系。

4.全国近十年来,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基本上维持在55%左右,中专护理考生的通过率仅有45%左右。特别是2011年实施新的考试大纲后,明显地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使考生更加感觉到通过考试拿到资格证的不易。而我校考生连续数年的高通过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这和内科护理及其他学科的精心考前辅导有着直接关系。讨论学校领导重视,教师齐心协力是辅导成功的关键。

学校每年在考生回校之前就安排各科室做好回校学生的食、宿问题。各学生管理科室做好学生的考前动员,迎考期间的纪律维护工作,学生科老师专门指导学生网上报名。回校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班主任实行量化考核制度,对考试通过率高的班级辅导老师和班主任进行奖励。辅导教师集中备课,统一制订辅导计划。各个教研室根据教务处分配的课时计划,选派年资高的教师进行辅导,集中科室的优秀资源参与到辅导工作当中。有辅导经验的老教师带领辅导经验少的年轻教师,帮助其熟悉辅导材料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如何能圆满地完成辅导任务。无辅导任务的年轻教师也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出题、改卷、解答疑难问题等与辅导有关的工作。整个科室本时间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完成辅导任务,提高考生的通过率。

科室根据每年的考试大纲,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辅导方法。自从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变了考试形式后,我校内科护理的辅导工作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学生在辅导过程中感觉到内科护理最难学习,测试成绩很低。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辅导工作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大了内科病例资料的列举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病例资料内容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为适应A2、A3、A4型题做充分的准备。侧重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不同起点、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提高通过率。我校参加护士资格考试的学生有五年制的高职护理专业,这些班级入学成绩相对较高,班级纪律相对较好。也有三年制的中职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的学生,这些班级入学成绩较低,在校期间内科护理的教学时数也比高职班级少,学生自律性较差,理解能力也不如高职班级的学生。对于高职班级的教学,侧重于难点的突破,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近两年来总有超官方教材的数十道考题出现在考卷当中,考试难度明显加大,辅导教师参考多方面的辅导书,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不能仅仅抓住一些一般性的历年考试重点,还要对考试大纲中重点的内科疾病及不重点的内科疾病在历年考试中所占有的比例进行对比分析,与学生共同探讨每年必考的内容和比较边缘性的内容,避免简单的记忆。对中职班的学生,突出重点,举一反三,加强记忆,尽可能多地掌握复习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多做练习,以期掌握更多内容,取得高分。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篇(4)

《护理学基础》课程共开设两学期,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理论考试,每学完一项护理技能就考核一次,理论考试多注重对记忆性内容的考核,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核较少,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平时不看书,考前熬夜突击的广泛现象[2]。技能考核总次数多,但相互关联性小,学生总是学一个、考一个、忘一个,到课程结束时往往只记住了最后考核过的一两项护理技能。

2 改革措施

2.1 理论考试改革

教师仔细研读《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并结合当年度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大纲内容,考前一至两周由3~5名教师分别拟定1套完整的试卷,上交学校教务处,再由学校教务处随机抽出一套试卷进行考试。试题多采用模拟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的案例式试题,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护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学期期末考试卷面总成绩为100分,学生实际所得卷面成绩乘以60%计入期末总成绩。

2.2 护理技能考核改革

调整《护理学基础》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增加实验课时比例,适当减少单项护理技能考核的次数,将常用的23项护理技能划分为生活护理、清洁护理、排泄护理、用药护理等几个模块,学生每学习完一个模块的内容之后进行一次阶段性考核,采用小组抽签的形式进行,要求每位学生从学习模块中随机抽取一项护理技能作为考试项目,考核时采用模拟医院招聘考试的形式,一人考试多人评分,考核内容包括用物准备、考试态度、操作流程、交流沟通、用物处理等多个方面。每学期期末开设2~3个综合性实验,每个综合性实验至少涉及2~3门课程、包括2~3个单项护理技能操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给予引导和启发,考核成绩实行同组同分,考核结束后进行小组成员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点评,综合考核学生操作程序、协作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3]。在部分护理技能操作中设置考核关键点,如有效输氧、安全输液……如果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未体现出考核关键点,当次考核成绩记0分或重考合格后记60分。将多次技能考核成绩之和除以考核次数,即为技能考核成绩,再将技能考核成绩乘以30%计入期末总成绩。

2.3 平时考核更细化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篇(5)

作者简介:杨红(1969-),女,重庆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李波(1962-),男,重庆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工程师。(重庆 40216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2012年度立项教改项目“基于自主控制学习导向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031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13-02

“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测试原理和有关参数的测试方法;熟悉常用测量仪表、专用仪器和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具备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能够对各种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测试。[1]显然,该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课程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就完成了课程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师生互动只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与工程现场脱节严重。而考核评价也采用的是期末闭卷笔试(占60%)加平时成绩(40%)的单一性、终结性评定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老师觉得不好教,学生觉得不好学。因此,为了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尽快地掌握基本的继电保护测试技能,提升职业综合素质,必须对学科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行业企业需要什么人才?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是什么?学生想学什么?老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了到什么?[1]为此,课程组对该课程提出了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思路,并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探索。

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内容广泛繁多且发展很快,与多门学科交叉。学生不仅要学习测试理论基本知识,更要学习和掌握测试技能和测试方法,而该课程的计划学时又偏少(40学时),所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很关键。

课程设计思路就是,根据“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最新的教学目标,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测试检验为主线,结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设计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并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成长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序化、整合教学内容;同时,打破传统的学科性章节安排方式,以项目化、模块化的方式对教材结构进行重组。课程组经过实践探索,在调研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基础之上,最终将“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内容整合设计为四个大的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又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工作过程及能力发展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来具体展现。重新设计后的教材结构框架如下:项目一:(项目名称);任务一:(任务名称);教学目标;任务描述;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任务总结。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及教材结构,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理论内容服务于实践教学,并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特点。

为了使得重新设计开发的教学内容尽量与行业企业及就业岗位的需求相符,课程组通过走访行业企业及问卷调查往届毕业生等方式,全面收集来自工程一线的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内容及应用需求信息,并结合学院现有实训设备及环境条件,最终形成了表1所示的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表1 “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计划表

项目名称 子任务名称 知识

目标 技能

目标 建议

学时 备注

项目一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准备 熟悉并掌握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 …… …… 4学时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项目二继电保护常用测试仪器及设备的使用 任务一电秒表的使用 …… …… 2学时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二工频移相器、相位表的使用 …… …… 2学时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项目三常规继电器的检验 任务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检验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二电磁型低电压继电器的检验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三电磁型时间继电器的检验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四电磁型中间继电器的检验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五常用差动继电器(BCH-2型)的检验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六常用阻抗继电器(LZ-21型)的检验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项目四微机保护装置的检验 任务一微机保护测试仪的使用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对常规继电器的电气特性参数进行测试)

任务二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检验 …… …… 6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三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检验 …… …… 8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四微机发电机保护装置的检验 …… …… 6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以上教学计划已经在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继电保护11级1、2班实施。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改革思想,在项目化、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改革基础之上,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综合应用能力,使其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敢动手、会动手。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及高职学生理论基础普遍薄弱的特点,课程组研究后决定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现代教学方法,在做中教、做中学,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2-4]

教学过程以典型的工作任务(尽量选用真实的仪器、设备或装置)为载体,按照任务布置、讲解示范、分组讨论、任务实施、小结评价等五个步骤来实施,“教、学、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有机地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由于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操作对象,学生的探求欲望会更强烈。而且在分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等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如“电秒表的使用”这个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就以真实的405型电秒表为载体,在学院的实训室先结合实物集中讲解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然后以测试某电磁型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动作时间为训练项目,使学生通过真实的测试任务来理解和掌握该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生接受任务之后,首先分组讨论写出操作步骤,绘制相应电气接线图(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交给老师审查合格后,再按照自己拟制的接线图和操作步骤实施任务,记录数据或者发生的现象,最后写出任务总结报告。老师再根据各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

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后,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大大提高,自我成就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依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结合课程性质特点,以能力考核为重点,课程组大胆进行了考试改革,采用了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具体做法是:以项目实施过程情况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多样化方式(编写预习报告、口头提问、小测验)考核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采用项目评价、过程评价、目标评价等评价方式,再结合平时考核(考勤、态度)、任务实施、总结报告等环节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特别注重过程考核与职业能力测评。[5]

由于采取的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在做中学、做中教。所以考核主要是以小组(5~6人一组)为单位,以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评价。在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考核的方式、考核的标准,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课程组针对新的教学模式,制订了新的考核评分标准:为了量化考核,仍然采用百分制,即每个任务的完成总分为100分,其中态度5分,出勤5分,预习情况10分,职业素质(安全意识、爱护设备及环境等)10分,任务完成情况30分,团队协作5分,小组互评5分,总结报告(是否按时提交、规范性、问题分析及结论的正确性)30分。学期结束,每次任务得分的加权平均就是每个同学的过程性考核得分(如果旷课本次任务得分0分,旷课2次以上直接重修),再根据学期总体表现进行加分或减分后,得出学期综合成绩。采用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后彻底改变了过去“平时不好好学,期末临时抱佛脚”也可以应付过关的不良现象,学生的出勤情况及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大为改观,以下这个案例就很能证明这一点。

在“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曾有个别同学因故缺席了某次课(实际上就是旷课),事后这位同学主动找到任课老师,要求给他机会补做这个任务,以补救因缺课导致的0分而带来的后果。

四、问题思考

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讨,以找寻更好的解决办法:

1.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

虽然每次任务之前老师都会提供较详细的任务指导书给学生预习,并要求编写预习报告,但是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不停地问老师,而事实上,多数问题指导书上写得很清楚,并不是任务实施过程发生的异常问题。

2.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不够

每次任务过程中,大多数同学只对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感兴趣,寻根究底的人不多,主动思考的更少。一旦任务结果显示正常,很多同学就不再深入追问分析了,甚至认为那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3.对任务后的总结报告不够重视

多数同学虽然能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规定的任务,但是课后的总结报告明显看出,他们对任务没有真正理解透彻,半数以上的同学甚至讨厌写总结报告,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写。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以上问题的引导和训练,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真正达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自主控制学习状态。

五、结束语

通过课程组的努力,“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上述改革思路和做法已经在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继电保护11级1、2班实施。笔者亲自参与了1班的课程教学,教学效果较过去明显提高,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动手实践能力大大提升。尤其是那些过去学习态度不好的“差生”完全变了样,在一体化教室里非常活跃,动手实践能力不亚于那些“优等生”。问卷调查显示,同学们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均表示满意,并认为是本学期收获最大的一门课程。实践证明:本次课程改革是成功的,其思路和做法值得在其他类似课程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大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测试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2]徐军.《PLC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5).

[3]常明,马朝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职教通讯,2011,

(14):53-53.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篇(6)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专业素质很关键的一步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1],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临床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所培养护理人员的素质高低[2]。NCU是对神经科疑难、危重病人进行病情监测和积极治疗、抢救的科室,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高危性、突发性等特点。2012――2013年我科在护生中尝试改进的带教方法,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入NCU的护生共84名,男4名,女80名,大专68名,中专16名;年龄16-26岁,平均20.86±1.68岁,实习时间为1个月。随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2名,两组护生性别、学历、年龄、专业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由总带教老师介绍环境后随机分配至带教老师,实施一对一带教。实验组①入科后前两天有科室总带教老师实施集中教育,主要介绍科室环境,NCU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示范专科操作和学习相关仪器和设备的使用等;第三天随机分配带教老师,有带教老师实施一对一带教,期间,科室总带教通过观察,护生、带教老师的反映,总结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实习第24天时,组织护生进行阶段反馈、总结再强化培训,再实施一对一带教。②带教过程中,科室要求带教老师,多给护生肯定和鼓励,以期待代替批评,注意抓取机会去多多称赞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③带教老师,每天提供护生一个知识点、一个问题,或者在操作中给他们制造点小意外,让他们带着问题,回去查看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并在以后的示范带教中,加深其理论知识的掌握。④总带教老师,注意关注护生各方面的动态,对于情况特殊的护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实施因人施教!

1.2.2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三者相结合。分别在护生出科前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是护生对医院、科室、带教老师三方面满意度的评价,其中对医院和科室的满意值各占30%,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值占40%;理论考试均为NCU的相关专科知识;操作考试为科内统一的护生考核项目:口腔护理、吸痰操作、鼻饲操作、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三项考试均实施百分制。

1.3统计方法所有调查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10.0进行t检验,P

2.1两组护生调查问卷(满意值)评分比较见表1。

3讨论

3.1入科前的环境介绍及科室基本知识的讲解,是实习的良好开端护生面对监护室这样一个紧张而又有高技术高要求的环境,面对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的状态及各种管路、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他们往往感到不知所措。入科的讲解大大减少了护生无头绪的情况,减少对陌生环境、仪器的恐惧心理,使护生开始下临床学习有的放矢。阶段性总结、反馈是给护生一个自我评估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在临床工作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哪些问题已解决、哪些问题尚未解决等,而后,由总带教针对护生的反馈,再进行强化培训,使护生在最后几天临床工作中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圆满完成实习。

3.2带教老师的态度对护生影响很大因此,总带教老师在实验组集中培训两天的同时,把护生的基本情况告知带教老师;科室要求,初次见面时,带教老师要对护生优点进行表扬,例如性格外向的护生称陈赞其沟通交流能力强,性格内向的护生称赞其踏实稳重等,实际操作中,带教老师抓住每一个机会挖掘护生的闪光点称赞他们,在“放手不放眼”的原则下,给他们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大大提高了护生的自信心,加强了动手操作学习兴趣。

3.3带教老师给实验组提的问题,制造的“意外”,很好地激发了护生的斗志,使护生由传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锻炼了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了护生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想到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再进行分析归纳,使护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即使遇到了真正的突发意外情况,也不会惊慌失措。

3.4现今护生大多都是90后,独生子女,由家里的“小皇帝”待遇到临床去“伺候”病人,个别护生心理上产生抵触心理,带教老师的心理疏导和正性的引导,使他们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进入护士的角色。4结论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篇(7)

2用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引导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

2.1熟悉和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教材上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有意识帮助学生学习整理归纳知识,把握知识点中“最”“首先”“首要”“常见”等关键词,例如,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子宫肌瘤,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宫颈癌,妇科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为卵巢癌等。再例如,早产、流产、胎膜早破的诱因以及物理化学检查结果列表比较以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2.2有效教学设计,改进授课方式在《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中,结合新大纲的要求,将《妇产科护理学》整合为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妊娠期疾病的护理、分娩期疾病的护理、产褥期疾病的护理、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护理、妇科肿瘤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等7个课程模块,并将护理人文知识渗透课程的内容中。应用模块课程可以加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有关资料报道,在历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考生的综合应用型题目考得相对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8]。所以,在授课中加强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的学时数,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至关重要。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特别是有相同点的疾病要归纳整理,如流产、异位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这些病症都是妊娠期出血性疾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混淆,因此可以根据各种疾病的异同点来比较学习。2.3以考试大纲为复习导向指导学生按照大纲中的内容进行复习,提高其应试的针对性,对大纲中的重点内容要重点复习,力求熟练掌握。让学生适当地做些模拟试题,让学生熟悉试题的类型,掌握答题的技巧,避免因答题方式的错误而丢分。在组织学生进行应试复习时,除了让学生复习掌握所学的《妇产科护理学》知识外,还要注意《妇产科护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内科保守治疗原则和尿瘘的外科手术治疗指证等。2.4熟悉试题类型,掌握解答方法对试题类型要熟练把握。多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全部采用客观题型———单项选择题,选择题不同于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等主观题,答题要求精准,答案只有唯一。如果平时不注意归纳总结及鉴别比较,考试结果多是错误的。因为选择题强调的是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如果没有弄清楚各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一些关键考点不能准确把握,则难以应对考试,而这也正是选择题考试的大忌。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时应注意将考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相似的疾病进行比较鉴别。如妊娠早期出血性疾病常见的有各种类型流产和宫外孕,首先将流产和宫外孕区分开来,必须抓住关键的区分点:子宫的大小与停经的天数是否相符———相符的是流产,不相符的是宫外孕。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学会让学生对比忆,对比着记忆就不容易忘记。例如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这两种疾病,它们的共同症状为妊娠晚期出血,但更重要的是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无诱因、无疼痛的反复阴道出血;而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有诱因、有疼痛的阴道出血。2.5掌握考点,突破重点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点,把考点讲透彻,并用练习题的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生源情况来看,我们面对的是中高职学生,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如何使其在较短的考前两个月急训中掌握考点,我校采用了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口述、讲解、讲授、解析等形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具有直接性、可控性和高效性。理论教学内容必须浅显易懂,讲解要形象、通俗。《妇产科护理学》重点在于牢记一些重要的数据,如何将这些枯燥的数据在短时间内记住,全靠教师的有意识的归纳总结[9]。例如骨盆各平面的径线既繁多又难记,其中骨盆入口平面的前后径、中骨盆横径和出口横径是最常考的考点,教师可以总结为:从上到下的值分别是11cm、10cm、9cm,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有效识记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2.6加强见习和实习工作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枯燥抽象的,而临床实践则丰富多彩、具体形象。在见习和实习工作中,注意指引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通过学生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接触,使其对各个系统和妇产科专业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典型的病例留下难以忘却的深刻印象。例如,对妊娠期高血压并发子痫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抢救处理以及对羊水栓塞病人的抢救治疗,由此再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复习一遍,就会让学生对这两种疾病的区别和共同点以及护理和治疗的内容终生难忘。此外,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实习所在医院的交流合作,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实习护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例如:护理查房和面向实习生的学术讲座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习期间的出科考试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进行考核;实习医院配合学校对实习生定期组织模拟考试;学校可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提前进入实习岗位,使学生在实习结束返校后有更充足的时间复习备考。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192-01

基础护理学实训(以下简称基护实训)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是学生走向临床实习的基础课程,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深入,优质护理服务需求的增加,当前高职基护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对基护实训项目的掌握及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这些问题的亟待解决促使了基础护理实训教学的改革。

过程化考核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安全文明等情况做出综合的考量,并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前对学生打出相应的分数,并将此分数作为期末总评的一项重要依据,此考量过程不仅仅应贯穿于一个教学单元,更应该贯穿于学期始末[2]。

一、基护实训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近年来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生源持续较少。在高等院校中已经出现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主动性不足等现象。传统的基护实训课堂中,通常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自由练习的方式进行,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督促,学生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走神、玩手机等消极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影响教学效果。

2.传统考核的方式单一

传统的基护实训考核是以期末考试为主的总结性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基本决定了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导致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成绩,而在学习过程中散漫、考前靠突击复习应对考试,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学生忽视日常的学习

基础护理实训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于考核方式的单一,多数学生不注重平时实训项目的练习,临近期末考试时才开始着手复习,靠死记硬背基护实训流程来应付考试。虽然最后很多学生通过了考试,但是他们对实训操作的把握不够,动手实践能力仍需提高。

4.传统考核后缺乏总结

传统的期末考试结束通常意味着本门课程的结束,学生在期末实训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反馈到学生本人,导致学生虽然通过考试却并不知道自己在知识的把握和运用中出现了那些不足,教师也无法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总结并调整教学方法。

二、过程化考核模式的教学设计

高等院校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型人才,将过程化考核应用到护理实训教学中,目的是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注重课堂学习、课下练习的积极性。通过过程化考核教师可以动态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可根据学生过程化考核,获悉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错误和个性问题,总结学生掌握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过程化考核模式的成绩评定

基础护理实训过程化考核综合成绩包括平时学习的随堂考核、阶段性测验和期末考试三个部分,分别按照百分制给分。

1.随堂考核

基护实训课堂每位教师指导20-30名学生,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每节课堂中根据学生听课的态度、课堂纪律、练习情况以及实训报告的书写等给以平时学习的随堂考核成绩。

2.阶段性测验

根据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需求,将基护实训项目中的部分项目(备用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无菌技术、口腔护理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肌内注射、静脉输液、留置导尿术、鼻饲法、氧气吸入技术)定为重点实训项目,进行阶段性测验。重点实训项目给与4或以上学时进行学习,最后2学时定为阶段性测验时间进行课堂考核。教师可根据具体实训项目所需时间安排考核形式(如单独考核、几人同时考核、小组互评式考核等)。课程结束时,取所有重点实训项目成绩的平均值为阶段性测验成绩。

3.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较重,应最大程度反映学生掌握情况,摒弃传统的单一考试,采用必考加抽考的形式进行。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将无菌技术和静脉输液定为必考项目,剩余重点实训项目采用随机抽签考试形式进行,促进学生全面掌握。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静脉输液、肌内注射、鼻饲法、氧气吸入等临床常见的实训项目采用病案分析的方式考核。期末所考项目平均值即为期末考试成绩。

4.综合成绩

综合成绩=平时随堂考核成绩×20%+阶段性测验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50%。综合成绩则为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四、过程化考核改革成效

1.学生出勤率、上课纪律明显好转

过程化考核实施后,学生发现仅靠考前突击和期末考试无法通过本门课程的考试,开始注重平时上课期间的表现,出勤率得到保障,上课纪律也明显好转,基护实训课堂上散漫走神、玩手机等现象明显减少,课堂学习效率得到了保障。

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

采用过程化考核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为了在阶段性考核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课堂中以及课外开放练习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3.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基础护理实训过程化考核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尤其是教师根据阶段性考核的效果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利用课外开放练习时间不断学习和进步,期末实训考核时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保证质量熟练的完成实训操作。同时教师也在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五、结束语

实施过程化考核是解决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高、传统考核方式单一、学生课下学习积极性不够等问题的最佳方法之一,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篇(9)

1.认真分析近三年教学大纲

认真分析近三年护资考试大纲,考试分为两个科目,即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考试的内容是护理工作需要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和技能、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在护资考试中开始使用人机对话,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考试中出现大量跟实际工作有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临床实践的问题场景,更加直接地考察考生实际工作能力。考试时间缩短,由原来的150分钟缩短为120分钟。题量减少,由原来的135道减为120道,全部为选择题,有 A1、A2、A3、A4四种题型,以病例分析题为主。

2.全面分析 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护资考试真题

全面分析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三年护资考试真题,涉及微免相关知识点所占的分值约为:2014年细菌知识有22分,免疫知识有9分,病毒是4分,真菌和寄生虫为1分;2015年细菌知识有25分,免疫知识有5分,病毒是6分,真菌和寄生虫为3分;2016年细菌知识就有29分,免疫知识有6分,病毒是9分,真菌和寄生虫为5分。掌握考试对考点的具体要求,从而为微免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依据。由此深知护资考试与微免课程的关联度很高,有必要对微免课程教学评价体系重新建构。

二、目前笔者学校护理专业学生考试的弊病

1.考前辅导的考试形式

因为中职学生基础差,又不上进,教师对教学的考评只能是处理教材、少而精教,考试前又进行辅导,所以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复习,等着考试前老师辅导,形成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学习风气。学生是考一门记一门,如果连续考两门以上,前面有时间记的能及格,后面没有时间记就不及格,考试完毕,脑袋里一锅粥。

2.注重理论知识,轻视实践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是课本主要内容的简单再现,考试内容以机械记忆的理论知识为主。试题中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较少甚至没有,使学生为考试而学,严重阻碍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三、重新构建微免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举措

1.制定护理专业微免课程教学大纲

分析护资考试真题,细菌部分尤其是在化脓性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破伤风梭菌知识点多;病毒方面涉及的是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狂犬病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轮状病毒;寄生虫章节考点是蛔虫、血吸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因此,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及护资考试相关知识点,制定既能体现护理专业特点又能注重与临床课程衔接的、适应护资考试的教学大纲。

2.根据护理资格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定位微免课程教学内容及方式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程特点,编制符合护资考试的案例版教材,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临床病例分析,以激发学生学习微免课程的兴趣。微免教学过程中,由于记忆知识多,又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感到比较困难,在课堂中运用案例情景教学法,使理论知识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如讲结核分枝杆菌,每次护理资格考试都有,为了让学生重视及加深理解,上课就让学生扮演患者和护士,患者咳嗽3个月,咳白色黏痰,内带血丝,午后低热,面颊潮红,疲乏无力,常有心悸、盗汗,较前消瘦。来医院检查,痰结核菌检查阳性。诊断为肺结核,作为护士在护理该患者时,应明确该病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又是什么,对该病如何预防。通过形象逼真的工作场景化,提高了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新构建微免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在考核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有形成性考核又要有总结性考核,共同构成学生的最终成绩,从而达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1)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的构建。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方位考核,包括n堂提问、作业完成、阶段性测验和实验报告等基本形式,体现于微免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培养。重点做好两方面:一是阶段性测验,采取滚动式考试的办法,给学生更多的考试机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管理思想和服务理念,改变传统一考定终身的理念。鼓励学生们要高的分值,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我们可以不断考试,但是要严格闭卷考试,学生觉得今天复习好了就告诉老师,老师就出题考试,考题的范围是从开学至考试时所学的内容,学生兴趣很高,不但有了满意的分数,更掌握了知识;二是作业完成形式不一,保证内容的掌握。以前要求学生作业书写规范认真,可那是学生心不在焉抄书本的,根本没有达到做作业的目的。为此进行了改革,让学生自己看书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图表式、书面案例分析、口头讲解、情景模拟表演等形式完成作业,学生经过思考掌握了很多知识。

(2)适应护资考试,改变以往考试的内容及题型。改变以往考试内容和题型,适应护资考试。考试内容上以各种细菌的致病性、预防为主;病毒方面是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狂犬病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轮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及免疫性出题多些;寄生虫考点是蛔虫、血吸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考试题型以往是名词解释、填空题、解答题以及单纯知识点记忆的选择题,现在为了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微免的老师改变以往考试题型,改为A1、A2、A3、A4 四种题型,加大病例分析题量,目的是使学生早早熟悉考试题型,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缩小了教学与临床之间的距离,又全面施行人机对话考试,考试题目灵活,题中有图片,视频等接近临床工作场景,知识范围广泛。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篇(10)

1.1带教计划修订:护士长、科室总带教老师根据院年度带教要求、护生文化程度及上届护生反馈意见进行分析讨论,修订新一年度带教计划。

1.2带教人员确定:采用自愿报名加民主评选产生。首先科内发动,自愿报名。其次,根据护士文化程度、护龄、带教经验、护生评分、临床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评定,择优录取,确定带教人员。

1.3带教培训:科总带教老师对带教护士进行系统培训,主要包括:科室带教计划;具体实施方法、步骤;优秀带教护士介绍带教经验;带教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2.实习生入科教育

2.1入科第一天由总带教老师负责集中教育。讲解科室规章制度;科内人员;病区环境;仪器设备;主要收治病种;常用药物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基本护理操作示教等。并强调医疗安全、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2.2根据护生文化程度差异结合护理院校实习要求,告知其入科后须掌握的临床护理知识、技能;出科考试内容、形式。

2.3护生与总带教老师相互交换联系方式,如:手机号、qq号等,以方便在实习过程中沟通、交流。

通过上述步骤,消除了护生入科时陌生感,对实习科室有了初步了解,对实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能帮助护生顺利开展护理实践工作,较好地完成护理目标。

3.实习过程中人文化带教

3.1带教老师二“主动”。一指主动与护生沟通,随时了解带教计划完成情况,个性化一对一带教。二指主动关心护生生活、交友及情绪变化,予以照顾、帮助。

3.2护生二“主动”。一指主动参与病房管理,积极与患者沟通,与患者建立互相信任、感情融洽的护患关系。二指积极与老师交流,不断累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3护理总带教、护士长对每位护生至少进行一次交流,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4鼓励护生参与科室活动,使护生能更好、更快融入新科室。

3.5严抓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护生进行各种形式讲课:即兴提问、小讲课、业务学习、疾病查房,鼓励护生主持讲课等。不断促使护生主动学习,强化理论知识。

4.规范出科考核

4.1理论考试:由科室护理总带教命题,带教老师监考

4.2护理操作考试、整体护理考试由总带教主持、把关。考核结果予立即反馈,肯定优点,指明缺点,告知其改进要点。护士长抽查。

5.带教效果反馈

5.1对护生考核:护生完成出科小结后交给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根据护生自我评定、平时工作表现、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整体护理考试结果结合实习目标给出总体评价。

上一篇: 注塑部主管工作总结 下一篇: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