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0:29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篇(1)

近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假如不能尽快解决这一难题,就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隐患。

据有关资料显示,总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0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松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但是最终能够真正用到实处的可能没有多少,但不管怎样,只要大学生拥有真正的本领,总会找到工作的,另外,毕业生的就业观点也必须改一改,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以前的香饽饽了,一切需要从头开始,在稳定中拉开差距,慢慢显山露水!

在过去的庆阳,就业政策主要还是一个政府机关内部的事情,而在庆阳建设进程中不断加快的今天,随着产业在区域间的大幅度转移,任何一种就业政策的出台都具有区域性的色彩。这是因为现在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源要素是在区域的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对就业政策以及类似养老保险这样的其他社会政策进行区域比较研究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引言《x2010年推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内容,切实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全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形势和任务。2010年我市预计回归普通高校毕业生5500人,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1500人,今年待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7000人左右。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全社会就业矛盾异常突出的情况下,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的就业方针……

以上是从中央到地方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计划安排落实情况,看出了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而且着力安排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这项工作不仅要求我市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要求政府采取更多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各项政策要求。

文章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的就业群体所面临就业困境,透过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培育与调控的考量,进一步分析寻找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全市经济形势趋紧、总量大幅度攀升、有效需求不足、竞争压力加剧等诸多困难,在目前的形势下,整个社会在短期内所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总数是有限的,这就使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如不妥善解决,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必将造成社会财富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沉重压力。然而,要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不但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要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及社会就业中介组织等多方面的力量。

1、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2010年我市预计回归普通高校毕业生5500人,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1500人,今年待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7000人左右。当前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有关部委提出多项重要举措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难题。

2、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面对的主要问题

1)就业市场区域开拓不到位

我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状况也不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欠发达县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经济发达县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多,毕业生求职的主动性高和适应能力强,这些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育程度也高。然而经济欠发达县区的毕业生生源数量大,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去向,也明显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与建设。高校毕业生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县区去工作的人数很少,我市经济欠发达县区的大学毕业生市场就失去发育的土壤。

2)大学生就业供需渠道对接不畅通

大学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不能及时对接是我市大学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的重要表现,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大学毕业生不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求职过程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其次,人才需求方的招聘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大学毕业生既影响了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也问接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招聘和应聘双方的信息传播和管理工作亟待规范,急需建立日常化的信息对接平台。

3)政府开拓就业市场的形式单一,我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把开拓就业市场主要精力放在针对校园专场招聘会和双向选择会等有形市场的建设和开拓工作上,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过于单一化,在就业市场渠道的拓展和实现大学生就业形式多样化方面建设不够,不能为毕业生及时地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宝贵资源。

3、就业市场开拓对策

党的“十七大”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写入了报告,、、、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十七大”以后,国家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了“十一五”规划,各级政府部门相应地出台一系列措施切实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当前,大学毕业生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利用这些措施,更好地实现就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人员更应该主动承担起信息传递与政策解读的责任,向毕业生们及时宣传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让所有毕业生都能享受到国家给他们就业提供的帮助和优惠政策。同时,各县区政府进一步落实“一把手”工程,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深入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加强所在生源地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为确保大部分毕业生实现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加强政企合作实现大学生就业

首先,政府部门应和用人单位、省直驻庆单位和地方就业主管部门等保持紧密联系。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尽可能地为企事业单位招聘录用提供便利,及时邀请用人单位开展专场招聘会,同时加强对重点用人企业、长期有人才需求的单位和潜在用人企业的工作联系,通过回访、跟踪调查等方式,增进政企的交流合作,巩固老基地,开拓新市场。其次,与用人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围绕“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等问题开展实习和就毕业生就业合作。

2)开拓网络就业市场

加强网络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将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最重要的努力方向之一。因此,应重视网络就业市场建设。第一,是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以利于学生和用人单位信息为原则合理设计网站结构,丰富网站内容。第二,实现就业网站的对接,实现信息的多向共享,积极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的网络平台,促进网络招聘的有效进行。第三,开展网上求职、择业、面试等内容的培训。规范利用网络宣传有关个人和单位信息的行为,加强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开通网络业务,使就业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给每一位毕业生。

3)建设特殊就业市场

多渠道推进毕业生特殊就业市场建设,第一是重点具有某些专长和特质的毕业生,通过专门的展示平台对这些毕业生进行系统推介,形成市场品牌和人才供应品牌,吸引用人单位自动上门招聘人才,提升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层次和水平。第二是加强对弱势群体家庭毕业生就业的服务工作,搭建贫困生就业市场。针对贫困生就业的实际困难和就业过程的特有心理问题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增强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当前形势下,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出台了一系列的特殊就业政策,毕业生应抓住“特岗教师”、“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和“选调生”等特殊就业市场,转变就业观念,积极面向基层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选拔、专升本考试,以广泛地实现就业。

4)当面交流。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篇(2)

机制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与时俱进才能体现机制创新的活力。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为什么一直解决得不是很好,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或者不善于创新。实践证明,抓好工作关键离不开制度的保障。

二、方法创新

工作方法的切入点是抓落实。抓落实是个老问题,计划经济时代如此,市场经济时代也是如此,问题在于工作方法的单一与浅显。解决的方法实际很简单,这就是落实的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事物具有多方面的属性与特点,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不同性质的矛盾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中残联的《残疾人就业“九五”实施方案》是着眼宏观、立足大局,具有全国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各地的情况各不相同,问题又是千差万别,因此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将共性要求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原则性规定变为可操作性的措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好具体化工作。

方法的单一在于领导的怕动脑、怕担责任上。很多干部的工作平庸只满足于当“传声筒”,“收发室”。说是“与上级保持一致”、“贯彻不走样”,可实际上该管的事没管,该干的事没干,实际工作不落实,问题没解决,工作没有成效。

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必须运用具体化的科学方法。比如,抓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你就要动脑筋研究目前劳动所出现的新特点:一是服务型劳动种类多了、比重大了;二是科技型劳动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第三产业一直发展迟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调节范围的扩大,使许多服务型劳动从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独立出来并实现了产业化,而且消费过程的新变化又导致了很多新兴服务业的产生,现代服务业部门不断扩张,各种各样的服务型劳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用赘言,服务业部门的扩张,可以新增许多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就业岗位。同样,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还有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等,使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型劳动的比重和作用不断上升,随着现代生产过程中科技水平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上升,不仅科技人员劳动的比重和作用在迅速增长,而且一般生产者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市场化前提下的科技型劳动最大特点是人员流动性极大,员工炒老板鱿鱼使管理者十分头痛,残疾者最大的特点刚好是流动性极差,有技术的残疾人面临更多的岗位机遇。有了这些分析,工作必定能往实里做,有道是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解决了实际问题。用具体化的办法,针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会有方法克服困难,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工作业绩。

三、内容创新

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是简单的安置。因为残疾,残疾人与健全人虽然同在阳光下,但感受与经历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突出“关爱”。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in the Context of High Employment Pressure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design has been shocked by the university's increase enrollment which causes the high employment pressure. How to get done with the graduation design under the high employment pressure are generally faced to various university. This thesis tak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dopted with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o analyse the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of graduation design. Last give a developmental measures combined with the university's reality.

Key words high employment; graduation design; countermeasure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高校教学过程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大学阶段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总结,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和学生专业学习情况的重要教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的增大,传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对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呼声时有出现,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究竟该如何改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尝试对高就业压力背景下毕业设计(论文)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本科生增长较快与指导教师不足之间的矛盾

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1998年,我国高校总共招生108万人,到了2006年,招生人数已经达到506万人,是1998年的4.68倍。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师生比也发生了变化,据统计, 1995年我国高校的师生比为1:9.83,2006年的师生比达到1:17.93,其中,2002年的师生比达到最高水平,为1:19,这一比例远高于专家提出的发达国家最佳师生比1:14。

招生人数规模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指导教师时间、精力有限,指导学生人数越多,分配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1.2 找工作与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冲突的矛盾

按照传统惯例,毕业设计(论文)一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一时间段也恰好是就业的关键时期。进入大四,除了极少数毕业生能在第七学期找到合适的工作外,大部分学生都要面临找工作。到了6月,部分教师考虑到学生毕业和就业,不得不降低标准,向学生妥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3 毕业设计(论文)的高要求与学生相关经验不足之间的矛盾

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项初具独创性的科研工作,它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对于大部分没有真正从事过科研工作的学生而言经验缺乏。调查显示,不少学生在毕业设计初期确定选题后根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下手,没有及时和指导教师沟通,等到有了初步成果后,指导教师却发现实验方式或格式规范完全不符合有关要求,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都要修改甚至要重新来过,这对临近毕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繁重的工作。相关经验不足,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效率,在某种意义上也降低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1.4 教师的高期望与学生积极性不足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名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教师希望学生有一定独立科研能力和积极性,能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但是从实际调查数据看,只有27.4%的学生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并尽力取得好的成绩,其他学生则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投入太多精力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其中,有47%的学生表示较重视,但是没有足够精力去取得好成绩,更有24.5%的学生是抱着“只要能过关不影响毕业就行”的态度。由此可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表现是不能让指导教师满意的。

1.5 指导教师工作考核标准与实际付出不成正比的矛盾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计算时,基本上是以学生人数为依据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假如所有的学生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话,以最终论文成绩为标准评判教师的工作付出无疑是最公平的方式,然而事实上,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自觉性高的学生我们姑且称之为“优秀生”;相反,专业基础一般、科研能力欠缺或自觉性不强的学生称之为“普通生”。“优秀生”指导起来得心应手,往往花较少的精力就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而“普通生”往往需要指导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而结果却不一定能很好。由于这种付出和产出的不成正比,导致很多教师更喜欢多指导几个“优秀生”,也不愿指导“普通生”。

2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建议

就业对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意义重大,无论是政府、学校都把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然而高就业压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冲击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在高就业压力背景下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各个高校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认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既不能墨守成规,一直延续以前的做法,也不能过于激进,否定它的价值。调查数据显示:60%以上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还是有必要的,50%的学生重视毕业设计(论文),但是没有精力认真完成。由此可见,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还是有必要的,只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来确保其整体质量。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除了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规范化管理外,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灵活调整,以多样、灵活、人性化的方式适应当前的形势。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2.1 对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进行调整

目前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大致为:在第七学期中期(11月份)启动,要求在学期末(1月份左右)把选题发到学生手中,第八学期初(3月初)开题,5月份答辩,6月中旬完成二辩工作,时间安排比较紧凑。

如果对毕业设计(论文)时间进行调整,安排在什么时间更为合适?对2009届的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意向主要集中在第六、第七、第八三个学期,其中14.5%倾向于第六学期,43.2%的学生倾向于第七学期,19.6%的学生倾向于第八学期,由此可见,第七学期相对合理一些。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于在一辩、二辩中未能达到毕业设计要求的学生可以在第八学期进行三辩,这样就有足够的修改时间,从而减少因为指导老师怕影响学生毕业和就业而被迫降低毕业设计(论文)标准的现象。

2.2 分批指导,解决指导教师一次性指导任务过重的问题

目前可以通过错开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安排时间,指导教师分批进行指导的方式缓解指导压力。具体而言,对于部分指导教师紧缺的专业,毕业设计可以按照班级或自愿的方式进行分批,第一批在第六学期期末启动,第七学期完成,第二批在第七学期中间启动,第八学期完成。

2.3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启动初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工作

调查显示,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没有相关工作经验、选题难度较大、相关文献资料少、时间精力不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占了23.6%,是比例最高的一个。大多数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初期会有一个迷惘期,部分学生因为不懂得规范,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时对学生进行相关工作的简单辅导。调查显示,68.6%的学生认为该项辅导很有必要,20.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4%的学生不清楚,只有5.7%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这说明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相关工作的简单辅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避免该项工作流于形式,辅导方案一定要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最好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辅导方案。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辅导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是按照专业特点,由富有指导工作经验的老师做一个专题讲座,把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流程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梳理,把每个步骤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一一讲解给学生;二是可以按照专业编写一个毕业设计(论文)常见问题警示册,由本专业指导老师把近几年毕业设计(论文)中最常见的问题归纳整理,以醒目的方式印刷出来,在毕业设计(论文)启动时发给每一个学生,并由老师进行简单讲解,使学生尽量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2.4 完善指导教师工作考核机制

如前文所述,由于指导教师工作付出和收获的不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建议学校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2.5 条件成熟的专业可以考虑出台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制度

毕业设计(论文)是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效果的途径,是一种手段,并非最终目的。既然是手段,就应该有可替代性。教学模式改革不只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也应该进行大胆的探索。建议在条件成熟的专业中试行多样化的毕业设计 (论文)制度,制定相关规范要求和评价标准,允许学生用其他同等形式的成果来替代该学分,经专业组织专家认定,学校核准后获得相关学分,以此作为常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益补充。

3 结束语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扩招带来的高就业压力也是当前各高校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问题,如何在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更多样、更灵活、更高效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曹建文,魏新莉.本科毕业设计的问题及其改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2-90.

[2] 唐湘宁,华维慧.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创新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98-199.

[3] 楼盛华.浙江省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抽评结果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4):121-124.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篇(4)

论文论文关键词:劳动力就业市场 竣视 壁垒 来源 表现 论文摘要:卢梭说过:“人是生而平等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群体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却是普便存在的。歧视夺走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夺去了人们的季严,甚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更是广泛存在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行为不仅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广大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本文首先给出了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吱视的概念、即对劳动者与劳动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设置壁垒,使生产率相同的劳动者受到不同的待遇;然后探讨了歧视的来源问题、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以及歧视所带来的经济成本,最后提出了政府在减少歧视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措施。 1.歧视的来源 政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政视以便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消除政视,我们应该先揭示出政视的来源。政视懂得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来源是个人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群体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歧视的第二个来源是先人为主的统计性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用某种先人为主的群体的共性来代替个体的特性而引起的;第三个来源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1 .1个人偏好 个人偏好是指人们对那些和自己有着不同特征的其他人持有的成见和反对态度。有偏好的人未必一定会进行歧视活动,但当基于个人偏好而采取了反对他人的行动,使他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就产生了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按个人偏好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 1.1 .1雇主歧视 雇主歧视是由于待雇佣者因自己的与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与雇主的个人偏好相悖,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1.1.2雇员歧视 雇员歧视是指,某些雇员由于其他雇员在非经济因素上与自己的个人偏好不符,而使雇主采用了对其他雇员的不公平待遇的决策而产生的歧视。 1·1.3顾客歧视 顾客歧视是指,因被服务对象的个人偏好而造成的歧视。 1 .2统计性歧视 统计性歧视是由于统计方法不全面,或是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视为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果群体中的个体与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差别较大时,雇主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就产生了统计性歧视。显然,雇主在雇佣工人之前,都会事先对求职者的个人特征做出评价。对其潜在生产率做出评沽。但是他们却很难详细地了解每一个求职者的具体特征,因此他们只能借助于每一个求职者所属的群体的特征,对求职者做出评沽。可是群体特征并不能完全替代个体特征,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个体的生产率,因此这种情况下,即使雇主不存在个人偏好,统计性歧视也会产生。 1 .3垄断力量 劳动力就业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存在着垄断力量,而垄断力量也是造成政视的一个来源,主要表现在拥挤效应上。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存在着职业隔离,尤其是按照性别形成的职业隔离,表现为把职业划分为“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女性职业”主要包括护士,秘书,售货员,服务员等,“男性职业”主要包括工程师,律师,管理人员等,由于妇女的就业职位相对有限,处于一个比较拥挤的劳动力市场上,这些职业中的女雇员供给大于需求,工资将被压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2.歧视的表现 歧视现象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土是)一泛存在的,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年龄歧视,身体歧视。 2.1,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歧视现象。男人和女人似乎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 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求职的难易程度还表现在男女“同工不同酬”上。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从90年到2000年10年间,在业妇女收人与男性收人的差距明显拉大。99年城镇在业女性年均收人为74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篇(5)

高等学校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依赖于各个环节的工作。无论是课内的学习还是课外的实践,每个方面都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这其中,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写作就是众多工作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最后一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甚理想,很多学生和教师对此并不重视,再加上毕业论文管理上的诸多问题,造成了学生抄袭、应付的现象非常普遍。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同时更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给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就以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佳的原因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够理想,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学生论文内容的空洞和缺乏逻辑性,机械拼凑痕迹明显,学生个人工作体现不多。追究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可以发现,在论文设计和写作过程中的诸多环节皆存在问题,当然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和指导教师的问题,其次是论文管理工作的问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佳的这一普遍现象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甚至还出现要不要取消毕业论文这一环节的讨论。实际上,本科毕业论文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环节不但不应取消,还应重点加强,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一般是从大四上学期偏后一些时候开始,直到大学生活的结束。这一期间,通常是学生实习和找工作的时间。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基本上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找工作上,一部分准备考研或出国进修的同学则把时间都分配给了复习或相关准备上面,对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生甚至认为,无论我毕业论文写得如何,都会顺利拿到毕业证书,特别是经管类的毕业论文,基本不需要实验设计,学生更是认为通过毕业论文并不困难,只要写了总能毕业,这种思想的存在加剧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不重视程度。

2.学生的能力基础较差

当前高校的教学尽管进行了一些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本质上还是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对知识的灌输,而不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达到的比较好的程度就是理解并记住教师讲授的内容,很少能够得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训练。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也很少能够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对如何选择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得到的训练机会太少,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进入毕业论文实践环节时,不具备所需要的相关研究能力,研究基础较弱,面对毕业论文的工作,不知从何入手,这客观上也加剧了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的难度。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专业的实践性特征明显,在平时教学和实践中学生能够接触经济管理实践的机会较少,这也弱化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论文与学生的兴趣存在偏差

尽管在毕业论文环节,通常都是鼓励学生自行选题开展研究,但在时间有限和学生缺乏训练的情况下,很多同学不知道写些什么,结果往往还是采用了教师事先拟定的一些题目。虽然学生可以在给定的题目中按个人兴趣进行选择,但毕竟不是自己提出的,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不到很好的吻合。而且,教师也做不到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特点,并按学生的兴趣特长设计论文题目,这就使得学生在完成论文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毕业论文与自己未来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在找工作这一事情的冲击下,毕业论文变成了学生的“负担”。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说,现实中的问题既多又复杂,学生的知晓度是有限的,不能结合学生兴趣特点的问题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4.教师的工作压力过大

目前,高校的教师除了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有繁重的科研工作,工作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在扩招的背景下,生师比过大,每个教师被分配指导的本科生非常多,有些教师还有指导研究生的工作。在学生缺乏必要研究训练,并且每个学生论文内容又各不相同的情况下,若想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除了要求他们自己更加努力之外,教师必须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逐一弥补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科研训练而导致的科研能力不足。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安排如此大量的工作,这显然超出了教师的能力范围,于是放松管理和降低要求的情况就自然出现了。

二、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客观存在的,而本科毕业论文关乎到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那么改变目前的状况,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由于这一问题的出现不是某一个单一原因造成的,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综合分析各种原因并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要跳出“毕业论文期间”这一界限,从整个大学期间的学生培养工作中寻找对策。

1.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完成必要的基础训练

毕业论文是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总结和检验,特别是专业学习结果的检验。它与专业课的学习不是相对独立的,要能够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必须在以往的专业课程中注重培养和训练完成论文所需的各种能力。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有不知所措的感觉,这实际上就是以往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没有很好地进行这方面训练的结果。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研究性教学或者推行PBL教学法等适合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多进行自主选题并分析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的训练。这样,有了平时的积累,毕业论文的难度自然会降低很多。一些专业课上研究或讨论过的问题或进一步引申和发展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如果这样,论文的写作就会变得轻松一些,论文的研究也容易深入展开。经管类专业与现实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与各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热点问题也非常多,从中找出与课程相符并适合学生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并不困难,在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研究的必要训练工作,这既必要又可行。

2.从科创项目和活动中积累相关实践经验

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对一个问题展开研究,本质上属于科研活动,并且是独立进行的科研活动。如果具有相关的科研活动经历或已有相关的研究基础,完成论文也就不困难了。而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样可以在以往的科研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来,一些研究成果的积累也可以成为论文的研究基础。对于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各高校都是积极支持的,无论是在学院的层面还是在学校的层面甚至是在更高级别的层面,都有很多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业和创新活动的机会和项目资助。它们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创业意识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科研实践经验,锻炼了科研创新的能力,学生在活动或项目的进行中对于新问题的敏锐感知、对于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的建立以及动手实践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说,很多科研项目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研分析,然后给出对应的策略建议,这无疑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了充分的实践经验,锻炼了必要的科研能力。凡是积极参加相关活动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工作。

3.与实习和就业结合开展研究工作

对于大四学生来说,写论文与实习和找工作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如果认为这是三项不同的任务,那么学生一定会将写论文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论文完成的质量也一定会受到影响。而如果能将毕业论文与学生的实习或是找工作结合起来,那样学生就可以同时完成两件或三件事情,完成的效果一定会非常理想。对于经管类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实习活动会持续几个月,如果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都满意,学生甚至可以留在实习单位工作,那么以实习单位当前遇到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问题,或者以实习单位的业务背景或企业的日常经营背景作为论文的研究背景,又或者以未来的工作意向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选择,这样的选题显然更有意义。而且,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熟悉,对论文的研究主题获得了最真切的感受,对相关的研究内容也具有了主动探究的动力,这些都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论文与实习或论文与找工作做到完美结合后,完成论文工作不但不耽误实习和找工作,相反,论文任务的存在会使学生更注重对实习单位和现实经济管理问题的关注和探究,能与找工作相结合的论文选题更会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去研究。这样,看似相互冲突的几项任务变成了相互促进的几件事情,每件事情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论文管理工作

除了在学生的能力培养、论文研究主题的设计,减轻学生压力这几个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之外,论文的质量还与论文的管理工作密不可分。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就必须加强论文的管理工作,在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和论文的评价上都要给予重点关注。

首先,论文的开题和中期检查不能流于形式。论文开题绝不能是简单填好表格就宣告完成,如果不能进行公开的开题,至少要和导师就论文题目的选择、研究内容的确定,相关资料的检索和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必要沟通,绝不应该是轻易选定题目就开始论文研究工作,待遇到困难后再更换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尽管对于经管类论文更换主题后仍然可以开展研究工作,但这样的做法将严重影响论文的研究进程和研究质量,给论文研究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论文的中期检查是对学生研究工作的一个督促,更是对已发现问题的及时纠正,所以这一环节同样不可忽视,不能将问题留到论文答辩时才发现。

其次,论文的评价要集中在学生的研究工作上。目前的论文评价对格式比较注重,往往忽视研究的思路和研究实践的过程,有时论文评价变成了格式上的考评,在格式上达标了就算是论文通过了。实际上,这种做法非常错误。虽然让学生掌握论文的撰写规范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学生能够建立起比较严谨又合乎逻辑的论文研究框架,并且在论文的研究中要能体现出个人工作和独特观点。机械地拼凑资料虽然可以让论文看起来合乎规范,但没有体现学生个人工作的研究论文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论文实践与人才培养

整个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是学生探寻解决一个比较复杂问题的过程,在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很多能力,比如发现问题的能力、检索资料的能力、实践调查的能力、逻辑分析的能力、文字写作的能力等等,毕业论文环节成为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所以,要在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力培养,从而更好地践行高校人才培养的使命。

1.论文选题中的能力培养

论文的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论文选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论文能否顺利推进,也影响了论文完成的质量。论文选题环节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自行选定论文研究的主题,最好不要让学生按教师之前准备好的题目进行研究。学生自己选定的研究主题,这一定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而感兴趣的问题一定会有研究的动力,而且,自己确定的主题一定是以往有一定的关注的,这也就是说研究工作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工作的推进会比较容易。在现实的经济管理领域,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学生经常可以获知这些方面的信息,自行选题具有绝对的可行性。

实际上,我们的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还没有养成比较自觉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兴趣点,没有独立地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经历。他们习惯于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堂的学习和课后的作业,而一旦不给他们设定研究的问题,让他们自己选择研究问题时,问题也就真的出现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更要鼓励他们自行选择研究问题,因为这是大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学习机会了。要启发学生尽量做到选定的研究问题与自己以往的专业课结合,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与从事过的科研工作结合,与当前的经济管理热点结合,或者与实习单位的情况结合,甚至可以与未来的工作意向相结合。经过这样的锻炼后,学生就会找到一些如何从现实环境中发现并总结出问题的研究的感觉,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时就能进行一些主动的思考和分析了。

2.论文指导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无论是在论文题目的确定还是在论文定题后的具体研究中,学生都会有很多困惑和迷茫,这时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做出恰当的选择,从而顺利完成论文工作。其中,教师的工作绝不是帮助学生确定论文题目或者帮助学生列出论文的具体提纲,如果教师这样做,那么它将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论文也就变成教师的论文了。对于经济管理领域的问题,没有统一的研究模式,每个研究者都可以从自己关注的角度进行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独到见解,教师的作用仅限于对学生遇到问题的分析,可以给出几个备选的方案或给出一些研究方向上的建议,帮助学生理清后续研究的一些思路,然后将决定权交给学生,由他们自己确定未来的工作如何展开。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也只有经过这种自主自觉的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会逐渐增强。

在论文指导的过程中,面谈的指导方式也与学生的能力培养息息相关。由于经管类学生在毕业论文阶段往往在校外实习或找工作,在工作时间内与指导教师联系不是很方便,面谈这一指导方式往往被忽视。但实际上,现代化的通讯方式不一定能够就论文研究中的问题进行良好沟通,面对面地讨论和交流才是更适合的方式。在面谈的过程中,师生可以就论文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状况能够获得最准确的把握,对学生在论文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也会给出切实有效的建议,而这都是在启发学生对问题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交流的过程也就变成了学生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论文交流中的能力培养

学生的论文研究工作是各自独立进行的,每个学生选题的不同决定了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不像在进行小组项目研究时那样有效,但在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的同时也要重视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这同样是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

教师要鼓励自己指导的学生建立讨论和联系的小组,就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和沟通,交流论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同学的角度有时也可以给出有益的建议。教师也可以对指导的全部学生安排一些集体指导,包括定期与所有同学同时进行面谈,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进展和问题,从其它同学的研究中获得一些启发。当然,与不同教师的学生也可以适当讨论,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研究思路,了解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学生的很多进步是在讨论和交流中实现的,一些学生也会主动进行交流,但除了主动交流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一些讨论和交流,交流和讨论的过程同时也是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

综上所述,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环节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在锻炼学生的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上,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本科论文质量,实际上就是在更好地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毕业论文看似一个孤立的大学课程设置的实践性环节,但实际上它与大学课程的学习和科研创新的实践紧密相关,要解决现有毕业论文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从专业课的讲授、学生科研项目的参与、论文选题的现实背景以及论文的实践教学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样才能既避免论文成为学生的 “负担”,又能达到以论文促人才培养的效果。而在学学生具体的能力培养上,要特别重视论文选题的环节、师生交流的环节以及同学之间交流环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玉志.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0(9)

[2] 黄萍.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对策[J]. 理工高教研究,2004(8)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004-03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泛在网络等新型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使得这个时代的本科生几乎与大学课堂的教师同步地接触来自国内外最新的新闻和咨询。与此相比,大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更新换代较慢,四年的本科学习,学生基本上接受的是本专业最基本且已形成共识的专业知识,或者说学了一些本专业领域最基础的知识,而对本专业科技前沿的知识和未来发展趋势了解甚少。这就造成理工科学生进实验室做毕业论文开题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如选题时不知道查阅哪些资料,不知道选择什么内容或者具体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撰写开题报告时不会进行分析和归纳等等[1-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大学教育在课堂教育阶段过于重视对知识的灌输和注入,造成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已有知识的理解上,忽视了对学生归纳、整理、分析并输出知识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输出毕业论文的质和量取决于其对专业知识输入的质和量,缺乏对本专业科技前沿研究现状的了解,就不能发现比较有价值的科学问题。现就各个阶段学生需要认真对待的内容及指导老师应给予的专业引导浅谈几点看法。

一、确定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确定是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的第一步,研究方向应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个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好的研究方向给学生提供一个了解该学科科学前沿和发展前景的机会,也是学生能够窥探本学科未来发展的一个窗口。由于一个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与本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非常繁多冗杂,让毫无科研经验的学生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本专业的、难度适中的研究课题,无异于大海捞针,毫无头绪。

绝大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课题基于本学科现有老师研究方向基础上的,是由本学院老师所指定的,是指导老师已有研究的深入和创新。本学院老师从事的科学研究大都与本学科相关联,这些研究方向中有些属于本学科已有基础知识的延伸,有些属于本学科新兴的边缘学科,有些属于本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运用本学科已有的基本知识理论去解决其他学科存在的问题或者运用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去解决本学科当前存在的问题。有经验的指导老师所指定的研究方向大都是自己在本学科多年科研探索和积淀的基础上提出的,有些比较偏基础理论,有些比较偏实际应用,有些属于比较成熟、前期研究较多的,有些属于科学前沿、带有探索性质的等,需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差异,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个性化选题指导。对于学有余力,有志继续从事科研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安排与前沿科学有关、比较基础性地研究课题,这样可以为学生研究生阶段地学习打下基础,也有助于提高毕业论文地质量。对准备参加工作的学生,选择更接近生产实际的或者与就业方向密切相关的课题,将毕业论文课题与将来就业要应用到的知识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关联,切实调动学生参与毕业论文的积极性[3-4]。学生需在明确自己兴趣的基础上,经过查阅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与指导教师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深刻理解该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当前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二、熟悉研究现状

任何研究过程都是本学科知识探索领域中的一个环节,所有的研究方向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的,确定研究方向后,学生就需要熟悉本方向的研究现状,梳理前人的成果并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这就需要学生首先围绕研究方向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来自互联网上本专业常用的中英文数据库,如化学专业常用的有中国知网(CNKI)、美国化学学会全文数据库(ACS)、Elsevier/SCIRUS、John Wiley、Springer Link、Sciencedirect、RSC和Beilstein等数据库,也有部分资料来自图书馆、阅览室和专业资料室。要想透彻地了解本方向的研究现状,必须尽可能全面地查阅中英文文献,全面的资料搜集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目前的研究现状。

其次需要学生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整理、分类,并认真阅读。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浩如烟海,一一梳理总结难度太高,可以找指导老师找一些该方向具有代表性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论文进行精读,挑选一些本方向做得比较好的课题组或者牛人写的综述进行通读,其余关联性不大的论文可以泛读全文或者仅仅读取摘要即可,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对于英文不怎么好的同学,英文文献的阅读是必须要克服的一道障碍,理工科现有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大都刊载在英文期刊上,包括国内大牛也都在英文期刊发表自己比较重要的近期研究结果。阅读过程中要写好笔记,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的理解和想法,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提高阅读水平,便于梳理归纳。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对本方向的研究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在研究内容上有了初步的知识积淀,结合自身已有专业知识能够初步了解本专业目前比较热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点上,现在研究到什么程度,未来比较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哪些,还有研究人员是为了何种原因而展开科学研究工作的,如何综合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来分析解决问题的等等。

再者需要学生对本课题组前期所做的研究有透彻的了解,主要包括实验室有哪些实验条件,主要开展哪方面的研究,前期研究生和往年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主要通过哪些实验手段做了哪些相关研究,过程中有哪些比较有意义的发现,哪些发现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将近3―5年内自己所做的研究比较大概地讲解给学生,明确其中比较有意义的内容,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与学生交流沟通。

三、选择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理工科的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第一步。在学生有初步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指导老师应鼓励学生梳理本方向已有研究问题,要求学生理清研究问题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清晰揭示研究问题的演进,支持学生批判性地看待本研究方向已有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提出独特新颖且有价值的问题,选取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问题,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出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并理出解决问题的大致思路。理工科科研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一个问题所涉及的影响因素都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对可能影响研究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找出该影响因素与实验现象之间已经存在的关联,从而对已有实验结果进行解释,或者改进与批判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以不落俗套的思维尝试性地解决问题,避免毕业论文中低水平的重复或者模仿,思考未来研究中是否可找到更有意义或者更有价值的结果。在这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问题不能提的太大,必须是有限时间内自己独立或在指导老师协助下相对独立完成的问题[5]。

四、撰写开题报告

理工科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一般包括选题的意义,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具体的研究方案,主要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一个好的毕业论文必须要明确清晰地阐明选题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而不做其他课题,这个课题让你感兴趣的关键点在哪里,比如或是前期研究出现相互矛盾的研究结论,或是性能更好的新化合物,或者是新的概念,或是新的能够大大地提高现有生产效率的工艺路线。而目前本科生所做的开题报告中,普遍存在选题不明确或者选题不合适,根本原因在于对选题内容的认识不足,本科生对很多科学前沿的了解来自于报纸、杂志或者网页等一些科普性的新闻,这些新闻为了吸引眼球,通常会夸大或者歪曲一些基本研究科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结果。实际上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新闻都有对应的更专业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的表达相对来说更客观,也是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更应该关注的东西。摒弃偏见和成见,从更加客观的角度看待研究课题的意义是做毕业论文过程中应该具有的态度。选题过程中另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或者难度太大,不切合实际。如有的学生提出“丝素蛋白在固液界面的有序结晶及其应用”,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影响丝素蛋白结晶的因素太多,实现起来难度也很大,后具体细化为“流动剪切力对丝素蛋白有序结晶的影响”,将影响丝素蛋白结晶的因素缩减为单一的流动剪切力的影响,研究内容明确,范围进一步缩小,就具备了可实现性。明确选题意义后,就需要对所选题进行系统的思考,围绕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分析总结以往研究人员大都是从哪些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要运用了哪些理论和方法,对这些理论和方法存在的优点长处及其缺点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指出自己相对于其他研究者的长处,理出自己围绕关键问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并制定更加具体的研究方案。

大学及后续的研究生学习均是为了培养某一方向的专业性人才,因此毕业生在开题报告的书写过程中,切记要运用专业术语进行更准备的表达。对于理工科学术性的论文,富有主观色彩或浓郁个人感情的语句,是开题报告撰写过程中必须要避免掉的。开题报告内容属于专业的、学术性的论文,要求学生用专业的态度和专业的词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客观的描述,在相对合理范围内对已有实验现象进行推断。另外,思维和逻辑的连贯性也是开题报告撰写时要注意的要点,开题报告中引用他人的文字及说法要标明出处,所引用的论文和专利等都是要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密切相关的,不能为了凑字数或者凑内容而加些与研究问题无关的东西进来。

五、开题答辩

开题答辩就是要求毕业生详细地口头阐述毕业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就是该课题的研究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案,研究意义等。对老师和学校来说,组织开题答辩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研究课题的认识程度,所选课题难易程度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是否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而言,参与开题答辩可以深化对研究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地理解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为接下来的实验研究和毕业论文答辩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开题答辩通常包括学生口述、问题答辩和建议评价等环节。学生口述阶段需要学生事先做比较充足的准备,深入透彻理解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的本专业知识,用简单的图表或文字展示本学科前沿的其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问题答辩环节答辩老师可以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如针锋相对的观点或完全不同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研究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针对老师提出的不同观点,学生应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理论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证明自己的理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议评价环节答辩老师要给予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明确其缺点与不足,并给予改正的建议和方向。毕业生应根据开题答辩中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加以补充完善,是自己更加透彻地理解课题,力争取得更好的研究结果。

开题答辩的过程是学生和老师就接下来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的学术思想交流过程。开题答辩一方面为老师提供了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对研究课题理解程度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学术思想,展现自己自信心的平台,能够锻炼学生理论概括、语言文字、口述表达、逻辑思维能力。

总结:

本文从培养具有初步创新能力人才的角度出发,围绕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的五个阶段,浅谈各个阶段学生需要认真对待的内容及指导老师应给予的专业引导,为学生和老师的毕业论文开题工作提供建议,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奠定基础。总之,毕业论文开题阶段是学生和老师就研究课题和研究问题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阶段,好的开题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站在前人的肩上”进而“看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4):83-86.

[2]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8,(10):203-205.

[3]路辉,宁焕生.“以人为本”促进本科毕业设计开题工作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9,(4):55-57.

[4]周仕东.论科学探究中的科学问题[J].化学教育,2005,(8):15-17.

[5]罗海鸥,包国庆.学位论文答辩:一堂智慧升华的课程[J].学园,2008,(2):34-38.

To Improve the Specific Ideas of Innovativ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 Thesi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JIANG Yan-ke,GAO Xue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篇(7)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

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如何写

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哟。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xx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1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1.2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11-02

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巩固学生所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及从事科研的能力。在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学生除了要按照主题要求组织材料、分析数据、谋篇布局、讲求条理外,还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表达方式和专业论文的格式把自己的思想清楚地展现出来,所以,毕业论文的写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养成良好的学风和文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毕业论文写作前需要明确的几点认识

1.毕业论文与其他所学的课程一样,就是一门课程。从这一点上来说,毕业论文与其他课程没有什么不同,论文答辩通过就相当于及格,没有通过就需要重新答辩(相当于补考)。

2.毕业论文,就文体性质而言,是学术论文的一种,但严格地说,它又不同于正式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只是为将来进行学术研究、撰写正式的学术论文所作的练习性写作。所以,不能把毕业论文凌驾于其他课程之上。

3.毕业论文的写作又与一般课程的学习不一样。其他课程的学习只不过是对已经成熟的理论知识的被动的记忆、理解而已;而毕业论文的写作则是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一种东西,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所以,它又比学习一般课程难得多,必须引起我们每一位同学足够的重视,并做好心理准备。

4.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因为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研究能力,为其毕业后进行学术研究活动做好准备。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正式学术论文写作就有不同的要求,其突出表现在“创新性”上。正式的学术论文要求的是真正的“创新性”,即必须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新的发明、发现。而毕业论文则不同,它更多的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继承和借鉴,不要求一定要有“创见”,只要对某一学术问题有自己的深刻认识,深切体会,有一定的新意,并言出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二、文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和拟定提纲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五个环节:选题、拟定提纲、正式写作、修改、定稿。以下仅就选题和拟定提纲时须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

(一)选题

1.怎样选题。(1)选题不能跟风。不能看见别人写什么题目自己也跟着写什么样的题目,见眼下什么“热门”就一窝蜂地去弄什么,心血来潮、灵机一动就“定”一个题目。其之所以不可取,就是因为它缺乏研究的坚实基础。(2)选题前要阅读大量的文献。选题前一定要对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这也是要求写文献综述的目的。要搞清楚在自己写作的这一学科领域里,前人都有哪些研究的积累?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存在争议?争议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等等,总之,要在总体上摸清本学科的基本情况。(3)可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工作来选题。(4)可以从“热点”问题中选题。(5)可以从身边常见现象中选题。

2.选题中须注意的问题。(1)选题不能太大或太小。大了做不深入,难以完成;小了又说明不了问题。所以,要恰当适中。(2)选题要有价值。即要有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3)选题要做到不与已有研究成果重复。(4)要拟一个好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应是确切适宜、简洁明了、醒目吸引人的标题。标题不可过长,尽量控制在20个字以内。(5)选题要“量力而行”。即要考虑:①自己占有的材料能否完成写作任务;②自己是否擅长该方面的写作。总之,应首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决不能好高骛远、贪大求全,当然也不要谨小慎微、缩手缩脚。坚持“小题大做”,所谓“小题”,就是从小处着眼,选择那些自己有深刻认识、深切体会或明确理解的问题,并且要尽可能具体,落到实处。一般不选纯理论性问题。所谓“大做”,就是要“从大处着手”,开阔思路,展开联想,把具体的问题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来认识,把局部的问题放在全局中去考察,以求获得“以小见大”的效果。(6)要具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学位论文写作的前提。研究就是要研究问题,没有问题就用不着去研究。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问题,有前沿理论问题,有方法论的问题,有对前人研究提出质疑的问题,有对前人的研究进行补充的问题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现实问题需要从不同的学科去加以研究。发现了真问题,不仅有了学习的动力与兴趣,更有了学位论文写作的方向与目标。

(二)拟定提纲

拟提纲也就是说文章应该包括哪些部分。一般列到二级标题即可,当然也可以列到三级标题。提纲在文章写作过程中还可以调整。拟提纲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不能写已经成熟的书本上的理论,应该是应用这些成熟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论文中更不应该有已经成熟或大家都熟知的概念解释。学位论文写作的本意是对某一问题的细节作深入的探讨,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其阅读对象是同行中同一问题的研究专家。因而,文中不需要作一般性的叙述,更不必作常识性的介绍,甚至同行专家通过查阅文献即可知的内容也不需要写入。

2.拟提纲时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周全。拟提纲之前也应该反复地阅读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提纲越详细,写起来越得心应手。

3.论文提纲不应该频繁地、较大地变动。写作过程中提纲的顺序并非绝对不可变更的,确实发现问题时做适当的调整,是正常现象,但频繁地改动,一般说来是不可取的。拟定、修改提纲时首先需要认真考虑的关键问题是它的逻辑性,就是论文各部分的逻辑安排或布局,这种布局能否更鲜明地突出主题,突出论文的新思想,从而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三、文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一)论文准备工作宜早不宜晚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文献要早。学生应较早开始重视与专业相关文献的阅读。从文献的阅读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为下一步论文的选题和资料的重点收集做好准备。

2.选题要早。当学生和导师有一定接触,互相有所了解,对所学专业内容有一个大致认识以后,导师就应向学生谈及毕业论文选题的事,要求学生尽早确定选题的方向。

3.科研训练要早。在本科生学习阶段,许多课程只注重知识传授,考试中只重记忆,而忽视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毕业论文往往是许多本科生第一次带有科研体验的活动。有一些学生缺乏实际的研究活动和研究体验,形不成兴趣点,到论文开题之际煞费苦心地要“想”个题目,或者找一个相对比较感兴趣的题来做,结果一试不行或被老师否定,被迫重新换题。所以,让学生多经历一些“小”的研究,逐渐产生自己的发现和探索目标,所研究的问题更具研究的本意,学生因此而自然地成长,这是我们在本科生培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要重视论文的开题工作

论文开题是本科生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它决定着研究的实施、方向和结果。《开题报告》是提交给导师审查和开题报告会集体讨论、审查的第一份文字报告,也是论文的大体思路、框架、提纲。《开题报告》一定要认真、详细地写作,不能应付了事。

(三)一定要注意论文的写作格式

论文格式是给评审老师的第一印象,体现了作者是否受过严格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在成绩评定中,也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因此,不可小看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写作。撰写学位论文是为了交流、传播、储存新的科技信息,让他人利用,因此,学位论文必须按一定格式写作,必须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在文字表达上,要求语言准确、简明、通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论述严谨。在技术表达方面,包括名词术语、数字、符号的使用,图表的设计,计量单位的使用,文献的著录等都应符合规范化要求。

(四)统计资料的准备

许多文科类的毕业论文也要讲求量,没有数据、统计资料不行,许多观点要靠数据来说话。所以,一开始就要重视搜集各种统计资料,不断积累资料。学会自己动手准备统计资料,这是每一位本科毕业生的基本功。此外,还要要求统计资料具有真实性,尽量多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统计资料,不能道听途说,尽量避免不加分析地转摘、借用别人的资料。

(五)正确看待数量分析方法

数量分析只是理论研究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但工具本身并不能创造理论,它只是为理论生动直观地表达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式。数量分析作为一种工具在理论研究中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只能起服务的作用,而不能居于支配地位。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既要重视运用数量分析工具,克服以往忽视运用定量分析的缺陷,适当增加定量分析的成分,但同时又必须特别重视克服近年来在有些人中出现的滥用数量分析和搞“数字游戏”的错误倾向。

(六)要处理好文章与参考资料之间的关系

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求创新,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都离不开参考资料。如前所述,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往住是学生对学术性文章写作比较全面、要求较高的一次尝试,因而就更离不开参考资料。本科生毕业论文从观点到材料,从结构模式到语体风格,往往都要从参考资料那里去借鉴、模仿甚至借用,因此,处理好参考资料便成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反映了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可靠程度,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篇(9)

毕业论文是属于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创见性和科学性,但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却每况愈下,一方面表现在盲目选题,应付了事;另一方面论文内容空洞。究其原因,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改变使得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降低;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过于简单、粗陋,如选题工作不够细致、分派给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等;教师方面的原因,如学生和老师沟通不够、教师本身的学术能力不强或缺少实践经验等。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较差,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不少高校却只是将“论文指导”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割裂了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必然联系,认为论文质量的提高可在短期内完成。事实上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应是循序渐进的,仅靠教师短期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要改变这一现况,提高会计论文的质量,“研究性教学”势在必行。

一、研究性教学基本内涵及实践模式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活动。198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报告建议建立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标准,使学生从入学第一年开始就在尽可能多的科目中,参与研究活动,将探索为本的学习、合作努力以及对书面语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是相对应的,其核心就是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主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能力。对会计专业学生实施研究性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科研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对大学会计教学的最后环节――会计毕业论文写作有着重要作用。会计专业研究性教学的模式有很多种,笔者认为,提高会计毕业论文质量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五种,如(图1)所示。

(一)专题讲座模式专题讲座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开阔学生视野的特点,其程序是:向学生搜集问题==>筛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确定讲座课题内容==>确定主题报告人==>提出解决问题策略==>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在研究性教学中,针对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与研究的需要,可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如在入学教育中,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还可以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告诉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基础、理论修养、创新能力和文字素养,是其素质和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体现,因此必须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接受这种教育,思想上就会高度重视毕业论文。无论是在自主性学习中,还是在课程教学中,都会有意识地与毕业论文联系起来。再如针对学生不会查阅会计论文写作的支撑资料,举办“如何查阅会计‘及相关资料”的讲座;针对学生不会表述会计研究成果,举办“怎样写经济类研究报告”的讲座;针对学生缺乏某些专业知识或对某些问题有兴趣,举办“某一会计专题讲座”等。

(二)直接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适用于讲授会计研究方法知识和技能,也可用于对研究性学习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其程序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讲授研究方法知识==>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总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师生对其均普遍缺乏认识。为消除其对研究的恐惧和误解,了解有关的会计研前沿动态和科研课题,掌握研究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诸如会计研究方法、会计模拟实验、经济类文献检索、科研报告与会计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书本,要将会计领域中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及其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如在每一讲结束后,补充一些与本讲有关的会计资料,提供重要的参考书和期刊目录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当前的实际问题,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会计的研究性教学也对会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表现为会计、财务、金融、法律等知识的综合,同时还要利用边缘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强化终身学习的观点,密切跟踪当代会计、财务、金融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很好的适应性。

(三)问题探讨模式问题探讨模式是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发展水平,借鉴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提出的理论总结出来的,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问题==>涉及相关知识==>搜集相关文献==>探求解题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识。这一模式首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使其产生问题,并激发其探索的动机。在问题解决模式的流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疑,激发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解疑。在问题的驱动下,教师进一步引导研读教学素材、跟踪国外前沿研究热点,对现有会计技术进行实验、评价和比较分析等。具体到会计论文写作上,教师必须及时向学生介绍会计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争鸣;提供有关会计文献资料,以供学生检索研究;合理推荐有关的会计学术著作与学术文章,不断鼓励学生向一些经典的、传统、名人的观点挑战。只有这样,学生论文写作的学术思路才会清晰,视野才会开阔,会计论题的选择、论点的提出、论据的占有和结论的得出才会有创新和突破。

(四)自主探究模式自主探究模式就是学生独立从事和完成某项课题的整个过程,其基本程序是:学生发现问题==>确定题目搜集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分析资料并实施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在这一模式中,问题涉及范围较广,可以是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发现的新问题,也可以是其在社会实际中发现的新问题。这一阶段可与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大学生参与科学训练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上海财经大学启动了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主要是资助本科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理论及政策课题研究,学校每年鼓励学生自行选定研究项目,并资助一定经费。支持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各院系指派有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并组织学生成立讨论小组,让学生共同参与一项科研项目研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和发展学生收集文献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和推导论证、分析与综合能力;科学实验、发明创造的能力;写作能

力等。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会直接参与其中,更不会将其观点强加给学生,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论文写作训练和练习中,在选择自主研究模式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必要时多给予学生指导和咨询,以便形成学生自觉自主、严谨探索的习惯和作风。

(五)课题参与模式课题参与模式是指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从中进行科学学习、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活动。其基本流程:教师在研课题汇总:=>介绍课题背景知识:=>介绍相关文献资料:=>学生选择感兴趣课题参与==>承担部分任务或子课题一>参加小范围研究式讨论一>总结。因为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大至部级重点课题,至校级项目。这些研究不仅紧跟学术发展的前沿,而且其成果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如若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可以获得在传统教学中得不到的宝贵经验。在论文写作训练指导中,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给学生有针对性的题目,并给予指导,同时还要允许学生阐述和发表一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看法。也可吸收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科研课题和项目,给他们分配一定的任务或者分担子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课题组增添新生力量,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协助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增加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逐步熟悉从事科研的过程、方法和作风,为其将来真正从事科学研究打好坚实基础。

二、研究性教学指导会计论文写作的阶段性设计

要想改变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就要从源头上对会计本科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改革。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接受能力,建议采取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来提高会计毕业论文的质量。阶段性设计如(表1)所示: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的毕业论文指导建议

(一)从培养目标上和课程体系设置上重视学生科研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应是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落脚点,而培养思想和见解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科研和写作。从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看,通常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语文,专业课学习中偶有学校会开没财经应用文写作的选修课,然后在最后一学期设置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这样没有统一指导思想的、不连贯、不系统的写作训练环节的设置,很难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整个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对学生科研与写作能力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提高会计毕业论文的质量,应该首先自上而下的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充分重视对科研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并以此作为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科学、系统地设置大学的课程体系,将这一培养理念和目标贯彻到所有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去。首先增加训练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专门课程和教学环节,如在中级专业课程结束以后,增加学年论文的学习环节,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可以结合实际问题或者理论前沿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由于是对会计论文写作的初次练习,因此应以培养写作方法和思路为主,字数不宜太多,要求不宜太高,题材可以是论文写作、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多种题材的一种,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规范科学的程序,为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同时从财务会计课程以上的专业课程均应有小论文写作的要求,让学生从日常的课程学习中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一些相关的论题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索,帮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题目,这样平时的思考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形成一定的沉淀,学生才会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有自己的方向和想法。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篇(10)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高等院校依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科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实践动手锻炼相对较少,这给学生造成了毕业论文仅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错觉;还有,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得不以学生就业为主,而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重叠,考虑到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为了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正确的态度,切实扭转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态势,使他们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认识到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训练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WwW.133229.Com这个阶段,在金融学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选题、填写开题报告、搜集资料、撰写论文,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金融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又要使专业指导教师利用自己渊博的专业学识和认识问题独特视角,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学专业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其次,以学生为主展开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除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督导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外,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的情况,及时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给指导老师,尽快得到正确的帮助建议。再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初步的基本评价。最后,该成绩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必要成绩之一。在指导老师认为研究成果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答辩专家小组,通过答辩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符合金融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的,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二、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和论文正文两大部分。通过填写开题报告,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确定各自适合的论文题目;了解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找出该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明确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阶段,学生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判断和界定所关注的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内容划定在金融学领域,以符合所学专业的要求。通过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进程,了解相关学者在研究本问题时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结论等,从而保证自己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也确保使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一点。通过对论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运用金融学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金融问题形成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认识。

在论文正文写作阶段,学生要首次独立地思考如何围绕开题报告确立的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比如,根据开题报告要求,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如何搜集相关资料?运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如何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提炼?根据金融学相关理论的要求,如何运用掌握的资料说明、支持文章的观点?

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实际金融问题,并初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上一篇: 网络文化论文 下一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