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9:44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篇(1)

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背景: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一次,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三、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哪几句是虚景?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 (惋惜、委婉批评不足)

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

五、作业:

1、查找资料。抄录一首毛泽东的诗词并谈谈你的理解

2、背诵抄录《沁园春 雪》

教学课后记:

学习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较好。好学生一般都能当堂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内容

1、背诵默写这首诗词

2、交流所抄录的另一首毛泽东诗词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学生评价

二、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三、理解《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小组讨论)

1、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

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望、看、惜——贯穿全文;飘、舞、驰——动词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沁园春雪教案篇(2)

柳亚子和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广州认识的老朋友。柳亚子时任中央监察委员,为宣传部长。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柳亚子坚定地站在一边,明确支持中国共产党,受到的尊敬。

1945年8月,从延安飞抵重庆谈判。当时柳亚子亦在重庆,他写诗赠:“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乱倘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1945年lOY]7日,给柳亚子回信:“亚子先生吾兄道席:……初到陕西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随即便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信笺题写了《沁园春·雪》词,与信一同寄给了柳亚子。柳亚子收到信和诗词后发现信笺上的题词没有题上下款,也没有的署名和用印。深谙书法墨宝收藏之道的柳亚子不想留有遗憾,于是他抓住离开重庆前的宝贵时间,准备好纪念册,请他再行题写一遍。果然,这次题写在柳亚子纪念册上的《沁园春·雪》,就加上了“亚子先生教正”的上款和“”的落款。后柳亚子又请篆刻家曹立庵连夜刻了两方印——白文为“印”,朱文为“润之”,盖于落款之后。这两方印的石材为昌化石,规格为2.5×2.5×7.9cm,白文的边款为“润翁先生大雅指正,吴江刘亚老,命曹晋仿汉法治石”,朱文的边款为“意在攘之,撝叔之间,曹晋记于渝,时乙酉冬日也”。

沁园春雪教案篇(3)

现在,我就将所听的那堂语文课的实际情况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了解一下一线教师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一、导入课题

那天气温骤降,冻得人们不由得缩肩曲臂。这位授课教师的导入语是这样的;“今天的天气特别的――(拖长音等学生回答)”。“冷’有几个学生很轻声的回答。教师:“冷得像什么季节?”“像冬天”。两三个同学轻声回答。教师:“冬天你最喜欢什么?”“雪”仍然是两三个同学轻声回答。教师:“你喜欢雪吗?””“嗯”。“你看到下雪了,一定是手舞足蹈的大喊“下雪了!下雪了!”模仿(学生的情态),那些文人墨客可不是这样,他们会诗兴大发,挥毫泼墨,抒写出许许多多名垂青史的不朽之作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我们的伟大领袖是如何挥毫泼墨地抒写他看到下雪后的欣喜的。”

二、多媒体屏幕显示出身像和标题《沁园春•雪》

授课教师:“请同学们仔细看题目中的“沁”字,看它的右边是什么偏旁?“心’”学生轻声回答。教师:“你可看好啊,它的右边是一颗完好的心,你可千万别一不小心在它上面划上一道,把它写成个”必”字,那样,它可就伤心了。”老师微笑中透着俏皮。学生们有笑的表情,却没有开怀大笑的声音。教师这样设计的目的:一用俏皮话调动学生的兴趣,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二帮助学生识记“沁”字,因为学生默写时容易与“泌”字混淆。’

三 、配乐诗朗诵

听读前,教师:“在听朗读前我提醒一下大家,这首词的朗诵中,有一个音读错了,而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我们已经在《木兰诗》中学过了。请同学们在认真的欣赏之后,能把它找出来。”学生听完朗读后有轻微的交流,只看见同学们三三两两的把头趋近,手指在书上比比划划,却听不到热热闹闹的交谈声,教师提问两个同学后才得到正确答案。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同学的课堂评价是这样的:对没能回答上问题的同学:很好!你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很好,请坐!我们看看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别的看法。”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好极了!你听课很用心,请坐!”

四、理解课文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修辞效果讨论得出结论之后,多媒体显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万里雪飘、山势绵延的气势。教师发言:“同学们请注意一下,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中,有一个词的表达不太准确,请同学们找出来。”学生们低声讨论之后无人能指出。教师明确:拟人应改为拟物。然后讲解拟人和拟物的区别。

五、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教师:“现在请大家再欣赏主席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体会一下这两首词有什么共同之处。在阅读过程中,有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句,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我。”同学们小声朗读,有讨论字的读音的声音,已不再是只趋近头,听不到声音。有两个男生还向授课教师请教“挥斥方遒”的“遒”和“百舸争流”的“舸”怎么读。教师热情的予以回答,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之后教师提问:“我们刚刚学习的是《沁园春•雪》,现在阅读的是《沁园春•长沙》,这两首词的题目是一样的吗?”学生回答:“不一样.“沁园春”是词牌名,“雪”和“长沙”才分别是题目,它们不一样。”此时,声音已有明显提高,回答的人数已是大半••••••

沁园春雪教案篇(4)

一身系天下之安危,深入虎穴,亲赴重庆谈判;一首《沁园春・雪》,词撼山城,义取民心,震惊天下,奠定胜局。

丝毫没有谈判的诚意,根本没有料到真的会来。甚至连一个具体的谈判方案都拿不出来。而中国共产党不仅拿出了具体的谈判方案,还在军队、解放区政权等关键问题上作出了重大让步。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国共双方代表于1945年10月10日正式签署了《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双十协定”。

10月初,在重庆谈判期间,应诗人柳亚子的一再索求,将写于1936年2月的《沁园春・雪》书写相赠。柳亚子向来自视甚高,读罢咏雪词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尊为词坛“第一国手”。郭沫若看到题写在柳亚子纪念册上的墨迹,马上步原韵吟出一首和作。《新民报》辗转获得诗词的抄稿,率先在报上发表。随即《大公报》等报相继发表。《沁园春・雪》一经发表,即在重庆引起很大的轰动,人们争相传诵,好评如潮。柳亚子甚至将它称为“千古绝唱”。为争取中国的和平民主,不惜身系天下之安危,冒险亲赴重庆谈判,他对国家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已深深打动了社会各界,为人们所广泛称道。而《沁园春・雪》又充分展示了博大的胸襟和盖世的才华,进一步地征服了人心,使人们从及其领导的共产党身上,更多地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由的一首咏雪词,酿成一场蔚为可观又别具生面的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交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雄视古今的豪放雪词,震撼了整个山城,感染了全中国。

据说诗词发表以后,震撼朝野,也十分感兴趣,连忙找来“文胆”、“内一支笔”陈布雷,问这首《沁园春》词是他作的?陈布雷点头称是。又问写得如何?陈布雷称赞道:气度不凡,真有气吞山河如虎之感,应该说是当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不满意了:难道就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陈布雷从诗学的角度如实地回答:我细细看了看,没有什么毛病。据我所知,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历史是非常精通的,填词作诗,算不得什么难事。愤然作色道:我看他的词有帝王思想,他想复古,想效法唐宗宋祖,称王称霸。他交待陈布雷:你赶紧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的“帝王思想”。更有一批御用文人奉命以和词为借口,对毛词进行“带韵而行”的毁谤。暗中要求会作诗填词的党员,每人写一首或数首《沁园春》,从中选择几首意境、气势和文笔超过的,以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发表,将毛词比下去!不久,控制的《中央日报》等一批报刊,刊出以唱和为名、以相骂为实的《沁园春》30首。当陈布雷请过目时,不屑一顾地说:“你们的词,带有一股从棺材里发出来的腐臭味,怎么能和比!”在人大肆诋毁词作时,重庆的进步人士也纷纷发表和词,维护毛词,赞扬中共。第一个唱和的是郭沫若,先后和词三首。教育家黄齐生和词批判黑暗统治“天道好还,物极必反,朽木凭他怎样雕”。郭沫若撰词“何足道,纵漫天迷雾,无损晴朝”。讽刺反动派:你们再怎么饶舌,也“无损晴朝”,无损词的光辉。

没有想到的是,请到重庆,却把鸿门宴变作大舞台,让中共领衔酣畅淋漓地唱了全台的生旦净末丑大戏,让大后方的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自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在山沟里搞马列主义18年,还没有机会与军政人员、社会贤达、各界人士近距离接触,给他提供了全方位展示文韬武略、智慧才华的机会。可以说,在重庆与相交的人,无论敌、我、友,内心深处对都是敬佩有加。随随便便一首诗词,竟然惊动山城陪都大后方,使堂堂国民政府文武大员惊慌失措、相形见绌,使千百万中国人民如沐春风甘露、欣然向往。从某种意义上讲,军事家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开场,诗家打响的人心解放战争已经高歌凯旋。

千古绝唱《沁园春・雪》,恰好生动而形象地体现了所特有的一种雪情怀、雪人格、雪心愿。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抒写了伟人的雪情结:

雪情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胸怀远大、壮阔,有容乃大。

雪人格――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人格纯洁、高尚、勇敢、壮烈,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雪心愿――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心愿震古烁今、超俗拔群,创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民大业。

的雪情怀

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谈到平生中看到的第一场北方的雪景,那是1918年他第一次到北京时的事:“在公园里和故宫广场上,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当北海仍然结着冰的时候,我看到白梅花盛开,我看到北海的垂柳,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雪后披上冬装的树木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引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北方的雪,使不仅发思古之幽情,而且在他革命人生起步阶段留下了难得的印痕。

1920年冬,一向少雪的长沙下起了雪,天气十分寒冷。27岁的和19岁的在船山学社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仪式,从此,他们成为一对革命伴侣。雪天里,他们新事新办,没有嫁妆,没有花轿,也没有豪华的婚礼,只请毛泽民的爱人、陈昌的爱人等几个朋友吃了一顿饭,花了6元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叫作“不作俗人之举”,彻底实行恋爱和婚姻自主自由。

1921年1月21日,隆冬的长沙城大雪初融,仍然寒气逼人。在城南潮宗街文化书社的宿舍里炉火并不大,但自元旦新民学会新年大会后这些天来,他心里却一直有一种难以平静的激情,促使他坐在书桌前,给远在大洋彼岸法国勤工俭学的挚友蔡和森复信,交换自已的建党观点。蔡和森详细阐述了建立共产党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张“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这与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而且也有过深入思考。大雪无垠,万人空巷,使能够反复地研究思考,结果是他对于蔡和森的建党主张“表示深切的赞同”,给蔡和森回信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

红军时期,战事不断,的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战争诗、战场诗。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诗人斗志昂扬,自问自答: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虽然赣江风雪迷漫,但是诗人仍要率十万工农下吉安,用长缨缚苍龙。

四渡赤水期间,中央红军干部团直接参加了打土城一仗。干部团打得相当惨烈,伤亡百十来人。撤出战斗后,正是农历大年三十,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下了一夜,覆盖了山山岭岭。牺牲了那么多战友,宋任穷万分痛惜,并专门向作了汇报。皑皑白雪掩不住斑斑血痕。十分痛惜,认为干部团是能够撒豆成兵的,将来都是带兵领军的好材料,不能随便就牺牲掉了。

面对巍峨昆仑、雄壮雪山,诗词中抒写了空前绝后的伟人情怀: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作者对《沁园春・雪》写了一条自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通过咏雪表达了作者的博怀、高远志趣、渊博知识,令人深刻感受到词作和作者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磅礴气势、伟大人格、坚定信念和浪漫情怀。

爱雪。他的身边工作人员李银桥、张木奇都发现有一大乐趣,那就是踩雪。一天晚上天上下起了雪,很晚才从怀仁堂开会回来。下了车,脚踏雪地,说:好,很忙嘛,需要散散步放松嘛,还有雪嘛。他高兴得很。

下雪以后,不希望把院子里边的雪扫掉,张木奇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在雪地中间扫一个十字的路,把别的雪都保存起来,不要铲除掉。在雪地上走,对于来说,雪能激发他的激情,消除身体的疲劳。1961年11月,又一次来到了杭州。他又想起了雪,进而想起了雪中的梅花。他给秘书田家英写了三张便条,弄清了“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这两句诗,来自明代高启的《梅花》九首之一。自然界的雪,与的情怀,融会贯通,相映成辉。

的雪人格

雪,纯白晶莹,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不乏咏雪之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绝句。但《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却是最上乘之作。它充分展露了的诗情才智,显现了丰富、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欲与天公试比高”,为自然景物赋予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展示了人格化的雪景,个性化的诗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只有才有此高招!

少年时代对的人格养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是他那像雪一般内心纯洁的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这就是慈母在心目中的形象。学习效仿母亲,下雨天不去抢收自家的谷子,而是先收邻居毛四阿婆的粮食;下雪天宁肯自己挨冻却将身上的衣服脱给衣着单薄破烂的路人。说明母亲的品行人格对少年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到长沙读书期间,经常进行冷水浴,春夏秋冬四季坚持不辍。同学看到他在井边赤膊冲凉,毫不在意刺骨的寒风和冰冷的雨雪,诧异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边把皮肤擦得泛红,边答道:“冷水浴既可以锻炼意志毅力,又可以练习猛烈与无畏。只要有决心和恒心,就能坚持下去,不感到难了。”这时的雪,又成了磨练他意志、毅力的东西了。

青年还在大雪纷飞的时候,一个人静立在旷野平地,任凭满天雪花飘落,听任思绪无限飞扬。他还有意在校外野地踏雪而行,风餐露宿,以锻炼自己强壮的体质和无畏的胆力。“梅花欢喜漫天雪”,可以从中一见端倪。长沙的橘子洲头,岳麓峰顶,爱晚亭下,白鹤泉边,常常成为和他的同学相邀露宿的地方。当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这些爱国的热血青年围坐在一起,高谈阔论,抒感,议论时事人生,心忧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或者评书读报,交流近来学习心得。到深夜,才各自找一个相距较远的地方,露宿到天明,再互相唤醒,跑回学校去上课。这种活动,即使在寒气逼人、霜意浓重、风雪逼人的季节,也时常坚持进行。

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时候,从秋到冬,日复一日地坚持到图书馆去读书,从不间断一天。在风雪纷飞的严冬季节,看书坐久了,脚冻得发痛,他除了活动活动两脚,仍然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书本上。这是学习生活中收获最大、很值得纪念的半年。后来他向友人叙述这段难忘的记忆时说:“我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留过洋,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它替我打好了文化的基础。但我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却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

跨越大雪山,对长征红军来说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过了大渡河,又要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终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的夹金山。早晨,喝完一碗热气腾腾的辣椒汤,身穿夹衣夹裤,手持木棍,沿着又陡又滑的雪路,向山顶攀登。他把马让给伤病员和体弱的女同志使用,并且说:“多有一个同志爬过雪山,就为革命多保存了一份力量!”走到半山,气候骤变,冰雹劈头打来。他拉着战士的手前进,鼓励大家低着头走,千万不要撒开手!

随后,从毛儿盖越过草地,这是红军长征途中最艰苦的历程。一望无际的草原,杂草下到处是积水,有些地方数十里水深及膝,犹如泽国。每日雨雪纷飞,乌烟瘴气,满目凄凉。越是往草地中心走,困难就越严重。夜晚露营时,更是寒冷难忍,大家只得挤在一起,背靠背取暖。经过几天的行军后,粮食吃光了,战士们只好沿路找野菜充饥,有时甚至嚼草根,吃牛皮。但是,红军个个都是英雄汉,他们忍受着寒冷、饥饿的折磨,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坚持每天按计划的路程前进。经过7天艰苦努力,右路军在的领导下,战胜了严寒饥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人迹罕至、气候变化无常的茫茫草地。写下了那首红军壮举的经典绝唱《七律・长征》,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人格形象。

臧克家说:“这是一首雪的赞歌,这是一幅祖国壮丽山河的画卷;这是一首历史人物的诗品,这是一首革命英雄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高歌。”

1962年,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在69岁生日那一天,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七律・冬云》一诗,以言志,以励人: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是人格和心声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显示了独立不倚的英雄本色。

他写了一生中惟一的民歌体的杂言诗,称颂“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试看天下谁能敌”。

不仅在歌颂八连官兵,更在构想和塑造他心目中的共产主义新人形象和崭新境界,“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

的雪心愿

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黄河东征。在清涧县袁家沟,一晚无眠,伏在小桌上,凭借如豆的烛光,谋划着红军东征的战略部署。一大早,天降瑞雪,袁家沟的山岭笼罩在皑皑白雪之中。工作了一夜的信步走出窑洞,远远望去,高原似蜡象奔驰,山峦似银蛇起舞,一泻千里的滔滔黄河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于是一首著名的《沁园春・雪》在诗人的笔下流淌而出。

1945年10月初,在重庆谈判期间,应诗人柳亚子的一再索求,书写《沁园春・雪》相赠。《新民报》辗转获得诗词的抄稿,率先在报上发表。随即《大公报》等报相继发表。《沁园春・雪》一经发表,即在重庆引起很大轰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雄视古今的豪放词句震撼了整个山城,感染了全中国。

山城召开座谈会,诗人臧克家发问:“这么顽固,争取团结、民主、进步,办得到吗?”回答说:“雪山草地都过来了,没有争取不到的事情!”这两句话,给人们增加了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一首《卜算子・咏梅》,是晚年诗词的代表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飞雪迎春,是诗人的心愿。

为湖南几位老友周世钊、李达、乐天宇、周谷城等人的盛情厚意所感,特地赋诗一首《七律・答友人》,诗中借用湘南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描绘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演化成斑竹一枝,红霞万朵,表达了对牺牲烈士和亲人的怀念,抒发了对故乡人民的深挚关怀和对三湘四水的美好祝福。对于故乡的现实和未来,充满了赞美和希望。他赋诗祈盼: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沁园春雪教案篇(5)

师:“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雪,那谁能说说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形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而成的。”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师:“谁来说说雪的特征?”

生:“雪花是白色的,它的形状很多,而且十分美丽。如果把雪花放在放大镜下,可以发现每片雪花都是一幅美丽的图案。”

“雪花都是六角形的,这是因为雪花属于六方晶系。”

……

师:“没想到大家回答得竟然如此精彩,真应该鼓励一下!”

(教师带头鼓掌,其他同学也一起喝彩!)

师:“下雪前有什么征兆吗?既然大家都喜欢下雪,看来下雪的好处一定不少,谁来说说?”

生:“雪前暖,雪后寒。”

“下雪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下雪后天气寒冷,可以杀死很多病菌。”

……

师:“大家讨论很激烈,说了那么多雪的好处。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下雪是否也有不好的一面?”

生:“阻塞道路,影响交通,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春雪对麦子有好处,但春雪对于小麦、油菜这些农作物来说,可是毁灭性的灾难。”

“大雪天气可以冻死部分动物,大雪盖住草原,使各类食草动物饿死。我国内蒙古地区每年都有牛羊因此而死亡。”

……

师:“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人们那么喜爱的雪竟然也有那么多害处!下面我们再来走进‘雪’ 的成语世界吧,看谁说出带‘雪’的成语多?”

生:“雪中送炭、雪上加霜、白雪皑皑、冰天雪地……”

“囊萤映雪、傲雪凌霜、冰雪聪明、风花雪月……”

“程门立雪、风雪交加、雪泥鸿爪、阳春白雪……”

……

学习场面很热闹,很精彩,教师和学生都进入了角色,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氛围浓厚。这节课的显著特点是教师敏感捕捉到了课堂教学中突然出现的一种新情况,形成了一种“动态生成”性的教学,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然而,静下心来却又不得不让我进行另外的一番思考。

诚然,新课程改革倡导 “动态生成”性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使教学体现出开放与动态生成的特点,这在实践中已经被中小学教师广泛接受和重视。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新课程所追求的“动态生成”并非盲目生成,它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充分的“预设”的基础上才有价值,是预设的一种超越和发展。所谓课程的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在系统钻研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实际情况,以及对以往相关教学行为结果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设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往往把这种规划和设想以教案的形式呈现出来,体现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并以此为基础,为课程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提供了指导基础。很显然,教学过程必须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如果远离原先预设的总体目标和教学任务,使整节课都处于“动态生成”状态,那么,教学的主要目标就会落空,知识的系统性也必将遭到破坏。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事实上存在着严重的随意生成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雪的特征与形成、雪对生活的影响、带“雪”的成语对联以及带“雪”的诗句和谚语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的。试问如此兴师动众、费时费力的即兴引导与探讨是否偏离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课堂教学中必要的“预设”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客观地说,这样的教学过程已经失去了应有的“预设”目标,教学过程是随意生成的。

沁园春雪教案篇(6)

中图分类号 P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39-01

气象服务按其属性归类,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按气象服务对象划分,气象服务可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这四者构成了覆盖全社会全方位的气象服务网。

气象服务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如何提高气象服漳芰Γ有效防灾减灾,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是气象部门当前的重要任务[1-2]。

1 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喀喇沁旗地处内蒙古东部,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中低山地、丘陵漫岗和河谷平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干燥,夏季多雨高温,秋季霜冻较早,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雨水较少。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特征的影响,喀喇沁旗经常出现干旱、大风、暴雪、冰雹、寒潮、强降水等各类极端灾害性天气,给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等造成影响。因此,应积极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气象服务效益。

2 喀喇沁旗气象局气象服务实践

2.1 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工作

喀喇沁旗气象局积极开展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如2014年5月12日,喀喇沁旗气象局组织开展以“城镇化与减灾”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局领导牵头成立防灾减灾工作宣传组,进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发放防灾减灾宣传手册,活动深入群众,用老百姓语言诠释《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气象法规,并以短信平台、门户网站等媒体扩大宣传宽度与广度,让人民群众“听得懂、学得会”,以此推广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

2.2 在农事生长关键期提供专题气象服务

在农事生长关键期,喀喇沁旗气象局制定专题农业气象服务。如2015年10月喀喇沁旗气象局气象业务人员深入中草药种植基地,及时为当地政府、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及药农开展气象服务,并将农业气象灾害服务信息通过影视、手机短信、信息服务站等媒体及时,使药农第一时间掌握对中草药生产有明显影响的农业气象灾害服务信息,如连阴雨、霜冻、干旱等,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经济损失,以保证中草药产量。

2.3 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为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及效益,喀喇沁旗气象局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开展。2015年1月26日喀喇沁旗首次降雪天气期间,气象局积极组织人工增雪作业,全旗降雪量0~1.5 mm,有效降雪改善土壤墒情、净化空气,降低了森林防火等级。

2.4 开展春运专题气象服务

喀喇沁旗气象局制定春运气象服务实施方案,细化服务内容和方式,重点关注大雪、大风、降温等天气,加强对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遇到复杂天气时主动与市局气象台会商,提前向春运办、高速公路、交通等部门开展专项服务,做好春运气象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不利天气影响,保障春运工作顺利进行。

3 提高气象服务能力的建议

3.1 提升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气象部门要加强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研究,并做好台站观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全面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同时要保证气象资料传输的时效性。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喀喇沁旗应在各个中小学校园内做好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发放气象灾害防御以及雷电灾害知识的宣传册,确保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知识可以在喀喇沁旗广泛普及,从而切实取得气象服务的实际效果[3]。

3.2 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

要加大气象事业经费投入,提高气象服务科技含量。一是确保津贴到位,只有充分保证气象服务工作人员生活与工作的质量,不用只借助于气象科技服务的收入来维持气象服务的开支,气象科技人员才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气象科技研发工作中;二是加强基层气象服务系统建设,不断建立完善气象声讯系统、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气象短信系统以及专业气象服务系统等各项现代化气象系统,要确保这些系统建设的资金到位,以更好地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三是加强与气象领域科研院所的沟通合作,引进以及研发气象服务有关的科技项目,有效提升气象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4]。

3.3 积极引进人才,加强气象业务人员培训

各级气象台站中对于高素质的年轻人以及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比较大。需要在社会以及高校引进一批气象专业技术人才,高学历的年轻人不但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技能以及相关业务知识,同时自身还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可以为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另外,喀喇沁旗气象局应对原先的气象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可以定期组织一部分业务人员轮流进行技能培训,尤其是对天气预报等相关知识加强学习,以熟练掌握现代天气预报业务,同时及时制作并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熟练使用各种气象服务产品,以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气象服务,推动气象事业及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戴瑛.提高基层气象服务能力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6(10):223.

沁园春雪教案篇(7)

生1:上阕写景,诗人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2:有实景、有虚景。

师:很好,看看前三句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生3:北国风光。

师:对,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再看看下一句的“望”字统领到哪一句?

生4:顿失滔滔。

师:再想想。

生4:欲与天公试比高。

师:对了。“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动是动态,说山原在“舞”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我们再来看“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

生5:须。

师:回答得很好。你看……(教师精彩描绘略)

这个老师太迫不及待:学生刚说有实景、虚景,她就抛出了自己的层次分析。学生只是摘了诗中的“北国风光”,教师就说是总写,并随之给出了对这几句的理解。“望”字统领的内容,学生大概是先根据句号,判断到“顿失滔滔”,教师没有听取学生这样判断的原因,也没有给出自己不同意的理由,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再想想(没有点拨),学生自然顺延到下一个句号处——“欲与天公试比高”,教师立刻肯定,并给出对这几句的分析。我想这老师一定在上公开课,否则她怎么这么着急呢?急到学生进不了文本,急到只好用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课程改革这么多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早已深入教师之心,结合平时的听课调研,忽然觉得我们不是缺乏新理念,而是缺乏对“常识”的尊重,让学生融入丰富的语言世界、语文生活,在亲近、体验、感受与实践中,逐渐养成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至于如何融入,给学生充足的阅读与思考的时间才是根本。而案例中的教师包括我们平时的教学却做不到。

想起魏书生三十年前教《陋室铭》,他规定学生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带着字典认真研读原文,遇到问题可以小范围讨论,但不得提问。偏偏一个学生十分坚持自己有问题,并且不解决下文就更读不懂了。有点尴尬的魏老师只好抱歉地打断大家,等同学们把注意力集中过来。下面是他们师生的一段对话:

师:这四个字你一点都不会吗?

生:是的。

师:我不相信!难道连一个字都不会?

生:不会。

师:我不相信!比如说:“中通外直”的“直”也不会吗?

生:那是不是笔直呢?

师:是啊!你不是说得很好吗?不就是把一个单音词变成了双音词吗?“直”会了,与它对应的“通”也是应该推断出来的吧?

生:老师,可以翻译成“通顺”和“通畅”吗?

师:很好!你一下子说出两个答案,都不错,可能“通畅”更好一些。大家看是不是?知道了“通”与“直”的意思,我们就知道这是写“莲”的什么部位呢?很显然这是描写莲的茎杆。如此也就不难看出“中”和“外”的意思了,能说得出来吗?

生:我知道了。“中”就是中间、内部,“外”就是外面、外部。

师:说得很好,那能否把这一句话连起来翻译一下呢?

……

师:同学们,大家看到了,这同学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非常好地解决了开始认为一点不会的问题。知道靠的是什么吗?相信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潜力,联系前后文独立思考和推断。下面请大家继续努力自读,依靠自己的力量,你一定能解决全篇问题的90%以上。

沁园春雪教案篇(8)

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入中学语文课堂,必然地把语文教学带入一个广阔的天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这个整合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加上语文课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本质特征,使之成为素质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大新亮点、新突破。

1 创新教学结构,激励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教学,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认知功能作用、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创新工具等功能,创新教学结构,运用“主导―主体”理念,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演译出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讲―演示―讨论―试作―交流;观察思考―范例激趣―自主探究―创新实践;设疑―练习―演示―总结―创新;加上按兴趣重组学习小组,多向反馈,培养合作精神,人机对话,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挥创造性等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例如《沁园春・雪》一诗的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诵读――研读――鉴赏阅读。

1.1 诵读

教学中,通过欣赏笔者制作的《沁园春・雪》课件中的朗诵,此课件从网络中搜集大量能表现词作内容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结合著名播音员的朗诵、古典音乐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然后在教师的诵读方法指导下,学生自主诵读,既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字词解释、思路分析、艺术特色比较等材料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沁园春・雪》课件欣赏、诵读。此课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学生可选择配图朗诵欣赏(有画面、音乐和朗诵)或对照朗诵(有诗词内容、音乐,有朗诵)。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竞赛,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2 研读

首先对上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检测,练习在电脑上进行,即时在电脑上判定成绩,即时给出提示,教师可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可加以个别指导。然后教师指导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从文学角度、历史角度、现实角度出发,结合网络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论坛上发表,教师即时在论坛中整理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师简单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上网搜寻资料、如何展示学习结果)后,学生通过上网搜寻资料解决问题,交流、学习结果。课后学生饶有兴趣地进一步研读,完善学习结果,将感想发表在论坛,有学生还在课后将结果制成网页,交给教师链接到个人主页上。

1.3 鉴赏阅读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鉴赏分析《沁园春・雪》的方法,去鉴赏阅读课件中的“扩展阅读”。

2 注意学法探究,激励钻研精神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语文学习方式”因此,语文课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主体性、自学性、操作性、协作性、循序性的原则,结合实际,创设情境,设计教学过程,安排必要的训练,指导学生独立探求知识,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资料,自主研究。分组讨论之后,讨论观点汇总后发到论坛,在课堂上主要是进行小组汇报。这样的模式既符合新课程标准,而且特别受学生的欢迎。例如初中语文《枣核》一课用多媒体和网络支撑,把语文搬进网络教室,采用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基本模式,创新了课堂教学结构。

2.1 创设情境

(电脑主页面上以〈月之故乡〉的音乐为主,穿插表达展现祖国壮美河山的图片) 预备铃响后学生进入主页面欣赏。教师提问: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或者因为探亲、旅游等原因而离开过家的?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还会有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近《枣核》。我们看看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他做了些什么?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进入公共讨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在《月之故乡》的音乐声中齐读课文,思考后进入公共讨论区,交流大家的答案,将学生在公共讨论区的问题分析整理,在小组聊天室的主题上。

2.2 合作探究

教师启发:课前老师布置了作业:假如你是老师,在教《枣核》时,你会让学生首先了解什么?请你以老师的角度设计一个问题。老师将大家的问题进行了整合,请大家进入合作探究页面,这里有五个专题讨论区,请大家结合对文章和背景资料的思考,将你的思考发表在专题讨论区。浏览课文与背景资料,在专题讨论区发表、交流对专题的探讨,展示自己的成果。

沁园春雪教案篇(9)

巧用音乐配合诵读、巧用音乐引导写作、巧用音乐精彩结尾这四个方面来阐述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音乐 语文教学 有效性 作用引文: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我国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的最大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可见,音乐有其独特的魅力,没有音乐的世界是枯躁乏味的。生活中离不开音乐,学校教育中也离不开音乐,新课标要求构建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而音乐则成了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音乐的巧妙选取与合理运用已成为教师对课堂调控和驾驭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对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都具有良好的功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很喜欢音乐。在五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恰当地把音乐引入语文课堂,让音乐与语文教学有效联姻,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巧用音乐导入新课,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同志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巧用音乐导入新课,精心设置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则可以唤起学生对头脑中储存的一些相关的人物形象、影视故事、文化背景、特殊情感的回忆,让学生自然而迅速地进入状态。例如在学习文言文《鸿门宴》时,可播放歌曲《霸王别姬》导入,随着音乐声的深入,学生会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而后教师再提问导入:“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悲惨的下场呢?让我们来一起走进《鸿门宴》,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答案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再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可让学生听视频音乐《送别》,画面中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出寂静萧瑟的氛围。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罢,学生能很快进入主人公感伤的情感世界中。

二、巧用音乐促进阅读,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课堂要求灵活忌讳沉闷,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和有效操作课堂。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了,才会积极地参与和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阅读可使人拓宽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阅读过程中引入音乐,能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联系脑中原有的记忆,储存新的信息,从而积累丰富的知识。例如在让学生进行《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比较阅读,可在上完《沁园春?长沙》后,播放歌曲《沁园春?雪》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学生则会很自然地把注意力转到课文后面资料上去,这样再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学生的记忆库的容量也会逐渐增加。再如在学习《论语》之《诲人不倦》篇中第一节“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播放《三字经》歌,《三字经》中的“性相近,习相远”便出自《论语》,稚嫩的童音加上熟悉的旋律不仅愉悦了身心,而且积累了丰富了课外知识

三、巧用音乐引导写作,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它所提供的广阔的情感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可以自由翱翔的天地。在教学的过程中,写作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苦不堪言。如果在写作中播放相关主题的音乐,把写作主题和音乐意境不露痕迹地融为一体,不仅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由此可见,好的乐曲往往是写作的催产剂,它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起热情,产生灵感,顺利完成写作。

例如在以“努力拼搏”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可在教师讲述完写作要求之后播放一首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在激昂雄壮的旋律感染下,整个课堂都笼罩在振奋人心的高亢氛围之中,此时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之弦都会被拨动,从而写出充满积极向上的文章。再如写有关生命或与春天相关的话题的作文,可在写作前播放《森林狂想曲》,乐曲中清脆的鸟叫,林里的蛙鸣、陶笛以及小提琴奏出欢快的音符,很快将学生带进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因此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写作,既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四、巧用音乐精彩结尾,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

在阅读、探讨、分析课文之后,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会鼓励学生倾诉自己的心声,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学生表述完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深化文章的主旨,此后再播放一段与主题相吻合的音乐作结,既可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如播放《同桌的你》(友情)、《懂你》(母爱)、《精忠报国》(爱国)、《最初的梦想》(梦想)……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深入领会课文主旨,并在优美动人的音乐中愉快地走出课堂。在动人的歌声中,学生既受到了音乐艺术的感染力,又顺利地记住所学的内容,何乐而不为呢?

再如在学习完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后,可给学生听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听着高亢激昂的旋律,体会那耐人寻味的歌词,学生会消解内心的痛苦与彷徨,而顽强的斗志在涌起,燃烧的激情在膨胀……而这些正是我们要留给学生的“余音” ,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五、结束语

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音乐家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只要善于运用,相信音乐能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青春活力,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很多语文教师都意识到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并且也在教学中加以运用。教无定法,但有一点要注意,语文课毕竟不是音乐课,音乐在语文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于引入音乐辅助。我们决不能本末倒置,厚此薄彼。

参考文献:

沁园春雪教案篇(10)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经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诗词二首 沁园春 ・雪 》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释句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我认为该注释中对“山舞银蛇”句的解释是不够准确的,至少是不符合词作者原意的,似应释为:“(被冰雪封冻了的)黄河犹如一条银色的长蛇,在(被大雪覆盖着的)高原峡谷间舞动。”其理由有四。

一、从这首词写作的历史背景来理解

词作填于1936年2月(农历正月初),时值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不久。当时的陕北根据地面积狭小,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物资匮乏。面对几万红军的到来,生活物资的供应成了中央在此立足的大问题,除此之外,陕北人口稀少,红军几乎没有扩大兵源的可能。而且,红军到来后的陕北根据地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军事上的危机。北面长城沿线有中央军的两个师和阎锡山的五个旅驻防;西面有宁夏马鸿逵和甘肃马鸿宾的地方军阀驻防;南面的关中和渭北地区尽管是富庶之地,却有重兵防御。南西北三面的敌人随时准备对陕北根据地发动围攻。因此,红军要想扩大根据地并求得发展壮大,只剩下东面一条出路可以走。东面的黄河对岸是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地盘。山西人口稠密、物产丰富。阎锡山当时已与日本人订有卖国性质的“共同防共”秘约,且晋军没有与红军作战的经验。从经济、政治、军事诸方面考虑,山西是个扩大政治影响、发展红军、筹粮筹款的好地方。在的提议下,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瓦窑堡作出东征的决策。瓦窑堡会议之后,即刻率一支小分队奔走于清涧县所处黄河沿岸侦察,选择东征的渡河点。时值陕北地区普降瑞雪,词人伫立于黄河岸边的山巅之上,面对“顿失滔滔”之“大河”,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填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彼时彼刻,“大河”给了词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主要关注对象,是和作者当时思考渡河东征的心情是吻合的,不能不用浓墨重彩来表现。而苏教版的注释轻描淡写,仅仅就词中的两句作了字面上的解释而已。

二、从文学的视角来理解

词作成功地运用赋、比、兴等手法,具有景、情、理有机统一的深广意境。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交织而又浑然一体。整个画面广袤无垠,高大深邃,气势磅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三句总领全词,“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相互映衬,勾勒出严冬的威猛雄奇画面,为下文的展开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从南到北,自西向东,地域之广袤,意境之恢弘,展示了词人博大的胸怀和雄伟的气魄。“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与“万里”“千里”“雪飘”“冰封”句相照应,“惟余”二字强化了天地间白茫茫的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天气的变化之速,寒威之烈,不由使人联想到冰封前大河滚滚滔滔的气势和寒雪初晴后高原风光的妖娆壮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则回应了“顿失滔滔”、“惟余莽莽”句。“舞”和“驰”两字形象地赋予了大河与高原涌动的气势。刹时间,大河在山谷间起舞,灵动如巨蟒银蛇,好似正“舞”向大海;高原上山丘奔驰,威猛似漫野蜡象,貌似将“驰”往天际。它们是要跟被雪云高压着的“天公”一比高下。整个世界由死寂变成了欢腾,天地间充盈着无穷的生机。词人将眼前景象与联翩浮想交织起来,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和黄河入画,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书写山与河,生动地展示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大河”、“高原”、“天公 ”汇聚词人笔下,地下、地面、天上交错展开,广袤深邃,极具立体感。

三、从苏教版对“顿失滔滔”句的注释去理解

上一篇: 国防教育教案 下一篇: 归集业务考察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