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工作经验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9:31

面试工作经验总结

面试工作经验总结篇(1)

根据技术发展规律,我国视音频编码技术已经从标准研发阶段进入到集成共用技术阶段,需要进行实际应用环境的现场技术试验。为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同意在广东珠三角开展“AVS+和DRA”视音频标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试验的批复》文件(广局[2012]382号),同意以《广播电视先进视音频编解码 第1部分:视频》GY/T257.1-2012(简称AVS+)和《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简称DRA(Digital Rise Audio))为核心技术,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因地制宜地选择3个发射台站,采用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信道调制使用总局推荐的工作模式7,搭建国内首个基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AVS+和DRA”视音频试验平台,开展“AVS+和DRA”视音频标准的集成试验和应用示范。

二.试验目的与意义

根据总局下发的任务要求,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搭建国内首个基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AVS+和DRA”视音频试验平台,在采用DTMB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上开展“AVS+和DRA”双标准试验,藉此实现如下工作任务:

・按照总局批复要求,在研究了AVS+、DRA和DTMB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现有广播电视基础设施、传输分配链路实际情况,结合单频网网络规划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单频网方案设计和系统总体设计,为“AVS+和DRA”试验搭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覆盖试验平台;

・为在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体系(DTMB)中采用“AVS+和DRA”视音频编解码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提供试验验证;

・在保障高/标清视频编码质量的情况下,为采用视频标准AVS+和音频标准DRA提出适用码率参考取值和相关技术建议;

・为自主知识产权的“AVS+和DRA”视音频标准在广电行业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进产业链相关设备性能提升改进,推动AVS+和DRA产业化进程,推动自主创新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该项目作为国家广电总局对AVS+和DRA双标准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推广应用的第一个试验和应用示范项目,将加速AVS+和DRA标准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全面推广,促进“AVS+和DRA”视音频的产业化应用,推动基于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数字视音频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加快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专项工程项目的实施,确保未来我国数字电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公众文化信息服务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社会效益。

同时,AVS+和DRA两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整合集成,捆绑应用,激活了DRA音频标准在数字电视广播的应用市场,随着AVS+和DRA标准的整合集成和产业化推广应用,AVS+和DRA标准将代替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MPEG-2、H.264等编码标准,从而避免我国陷合视频组和MPEG联合工作组等国际组织收取巨额专利费的被动局面,为我国数字视音频产业节省上千亿美元的专利费。

三.试验内容及试验方法

根据试验目的,项目组基于科学、严谨、全面、公平、公正、开放的原则,在前端搭建了端到端的闭路环境试验平台以及现场开路环境试验平台,试验内容如图1所示:

第一,通过在前端闭路环境下,采用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完成与MPEG-2标/高清相同音视频质量下,AVS+和DRA的最佳码率配置试验;

第二,为保障开路现场试验数据的有效性,首先在开路现场环境下,采用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AVS+和DRA”视音频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试验环境的覆盖效果进行摸底测试,同时为后续“AVS+和DRA”试验选取抽样区域提供借鉴;

第三,通过对多款被测接收终端室外、室内固定接收主观、客观接收性能测试,完成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体系中采用“AVS+和DRA”双标准视音频编解码技术的可行性验证、“AVS+和DRA”视音频编解码的集成兼容性试验、为不同产品的性能提高提供基础测试数据以及目前“AVS+和DRA”产品成熟度的摸底评估。

四.试验系统

1.闭路试验系统

围绕试验任务,搭建的前端闭路试验系统如图2所示。在该平台上,采用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视频客观评估、音频客观评估、视音频客观评估、视音频主观评估四大项试验内容。

视频客观动态评估试验数据集如图3所示,试验系统由采用了基于人类视觉系统模型研制的可复现、客观的视频质量分析仪PQA600A播出10个标清、6个高清的经典参考序列,通过被测的编解码设备以测试序列的形式回馈给视频质量分析仪,通过比对参考序列与测试序列之间的PQR值、PSNR值和DMOS值,来评估数字编解码系统的质量损伤,测量数值为AVS+应用提供适用码率的数据支撑。

音频、视音频客观评估试验数据集如图4所示,系统由信号发生器产生标/高清视音频码流,经过被测的编解码设备输出给示波器,测量音视频时延,同时解嵌出音频信号,通过音频质量分析仪,评估音频信号的幅频特性、总谐波失真、音频信噪比等相关技术特性。

视音频主观评估试验数据集如图5所示,试验系统由播放器播出未经压缩受损的原始素材,经被测编码设备进行视频AVS+和音频DRA集成编码后,进入调制器进行信道调制、经衰减器进入被测接收终端经信道解调、解码、信源解码还原显示,主观评估视频质量、音频质量、音视频是否同步。为此,项目组组织了行业内数位专家组成了五人的主观评估试验小组,分别针对晚会、风景、运动三个音视频段、八种编码码率、四种编码设备、七款接收终端,在该平台上进行了端到端的视频、音频、视音频同步主观评估。

2.开路试验系统

广东珠江三角洲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单频示范网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科学性的工程,包括前端信源系统、传输分配系统、发射系统乃至接收终端多方面的设计工作,系统在保证各部分优化的基础上,相互协调,共同达到对目标覆盖区域较理想的覆盖效果。

围绕试验任务,搭建的开路试验平台系统总框图如图6所示,可分为两大部分:发射端部分和接收端部分。发射端主要将信号源,经编码、复用、单频网适配器、进入激励器经同步调制、上变频后通过发射机完成功率放大,经发射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从空中无线发射出去;试播节目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高清节目(CCTV-1高清)以及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军事农业频道(CCTV-7)、新闻频道(CCTV-新闻)标清节目,其中CCTV-1和CCTV-7采用MPEG-2信源编码,CCTV-1高清和CCTV-新闻信源编码采用AVS+和DRA信源编码。接收端主要由地面数字电视测试仪、地面数字电视多径测试仪完成客观指标的测量;由多款接收机解调、解码经显示器还原显示完成音视频质量的主观评价;由测试车开至测试点,完成室外固定接收测试,整个接收端测试系统置于测试车中,接收天线置于测试车顶部。

在这个平台上,采用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试验环境覆盖效果评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体系中采用“AVS+和DRA”双标准视音频编解码技术的可行性试验两大项试验内容。同时,为了验证试验平台是否满足总局的文件要求,项目组特请广播电视规划院,对本次试验的试验平台进行了第三方的验证测试。

结合试验环境覆盖效果的理论仿真结果,规划移动测试路线,并采用地面数字电视测试仪客观测量记录接收电平、调制误差比MER、载噪比、误码率等客观指标,完成试验环境覆盖效果的评估工作。

可行性试验,一方面采用码流分析仪分别对AVS+和DRA编码器输出、复用器输出、单频网适配器输出码流的码率大小、CBR码率抖动范围、码流格式等进行检测,以验证AVS+和DRA视音频集成编码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中信源前端系统中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基于单频网覆盖效果评估结果,针对不同信号特征、地貌特点与信道环境的覆盖区域,参照均匀分布的原则,离散抽样50个室外测试点、10个室内测试点,采用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估相结合的综合测试方法对不同信道解调芯片、不同信源解码芯片、不同品牌组成的九款接收终端进行接收可行性试验。由测试人员完成抽样点的频谱、载波电平、载噪比值、以及被测接收终端的图像质量(马赛克、静帧、黑场、解码连续性等)的监看情况、声音信号质量(无声音、噼啪噪音等)的监听工作、被测接收机音视频同步情况、从加电启动到图像正常显示的时间等指标的测量,从而完成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体系中采用“AVS+和DRA”双标准视音频编解码技术的可行性试验工作。

试验平台验证工作,测试内容主要围绕试验平台的工作频率、工作模式、发射功率、发射机的工作状态等技术参数是否符合总局的文件要求,发射机的指标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是否单频组网等方面来展,为试验系统与试验数据的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撑。

五.试验结论

通过在前端搭建端到端的闭路试验环境和现场开路试验环境,采用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估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完成了码率配置试验、覆盖效果评估、可行性验证三大项试验内容。

期间共有两款AVS+和DRA标/高清编码器、两款信源解码芯片、两款信道解码芯片、四种解调+解码的芯片解决方案、八家终端品牌九款终端产品参加了试验,使试验平台与试验项目囊括了最广泛的产业支持,一方面保证了试验结果公正公允,能够代表目前行业设备主流性能;另一方面也对各自参加试验厂家的设备进行了从解调到解码多角度多环境下综合指标的集成试验,经过对采集的大量第一手数据经过多维度分析,试验结论如下:

1)视频码率配置

・针对高清节目内容,被测的AVS+和DRA编码器在6~8Mb/s码率设置下,接收效果与MPEG-2高清编码器18Mb/s码率设置相当;

・标清节目内容,试验编码器在2~2.5Mb/s设置码率下,接收效果与MPEG-2标清编码器3.75码率时输出效果相当。

2)音频性能

・AVS+和DRA编码器的总谐波失真保持在一个较低比率,在0.11%以下,符合GY/T271-2013标准要求的0.5%以下;

・音频信噪比(不加权)通过音频信号输出电平与关断音频信号源后1kHz噪声信号输出电平之差计算,AVS+和DRA编解码器音频信噪比指标符合GY/T271-2013标准要求的≥70dB;

・按照GB/T 22150-2008的要求,“由编解码器引入的音视频相对定时误差应在±2ms以内”,编码器的视音频时延存在调优和提升空间。

3)可行性试验

・充分验证了目前阶段“AVS+和DRA”集成编码技术的稳定性与先进性;

面试工作经验总结篇(2)

(一)试制工作分两个阶段: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以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在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按zh0001-83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

1.试制总结;

2.型式试验报告;

3.试用(运行)报告

(二)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

2.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

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

(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

(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

(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

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少的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小批试帛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

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

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科、检验科进行。

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进行编写。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科负责按zh0001-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

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的系列,规格、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

1.按zh0001-83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

2.按zh0001-83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要求;

(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成套资料;

(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应备晒40套,发设计、工艺、全质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装配、零件加工车间、总师办、存档)。

(3)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

面试工作经验总结篇(3)

2021年5月2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时光如水,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在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蒲烟02中心试验室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以往的情况,明确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应该纠正和避免的,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便下一步更好的实践。在公路工程中试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试验工作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在这半年的试验工作中,我中心试验室做以下几方面总结:

一、工程概况:

延吉至长春高速公路(G1221)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新调增的珲春至乌兰浩特高速公路(G12)的并行线,由原省高延吉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和大蒲柴河至科左中旗高速大蒲柴河至长春段组成。延吉至长春高速公路主要服务功能是为延边州去往省会长春市以及长白山、白山、通化、大连等方向开辟的快捷通道,也是吉林省东部地区连接延边州及珲春口岸的一条重要干线公路,同时对巩固国防具有重要意义。大蒲柴河至烟筒山段是延长高速的一部分,项目建设既可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的整体功能,发挥高速公路网络效益,加强省际交通联系,又对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工作完成情况:

1、试验室概况:

我中心试验室试验室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员工宿舍12间,办公室3间,功能室15间,后勤用房6间,满足标准化要求。

我中心试验室现有试验人员21人,试验室主任1人,副主任1人,试验检测师8人,试验检测员试验人员均持有公路检测资格证。办公室及各功能室按要求把试验检测规章制度、试验仪器操作规程以及试验检测人员岗位责任制上墙,从而保证试验检测工作有章可循,检测人员有制度可依,充分发挥试验室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原材料检测及标准试验验证

截止到2021年5月24日,我中心试验室共计检验1089次(水泥12次,水3次,外加剂13次,粉煤灰9次,砂20次,碎石66次,钢筋68次,机械连接16次,机械连接套筒2次,无缝钢管3次,工字钢4次,混凝土配合比验证26次,土工标准试验验证242次),其中5工区总计194次(配合比验证10次,土工标准试验81次,原材料检测53次,混凝土强度50次),6工区总计167次(配合比验证8次,土工标准试验35次,原材料检测93次,混凝土强度31次),7工区总计197次(配合比11次,土工标准试验118次,原材料检测61次,混凝土强度7次)。

三、试验室安全:

1、试验室安全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试验室工作人员要对进入本室开展试验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杜绝安全质量事故发生。2、试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安全责任制。试验室主任全面负责试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且是本试验室防火、防盗、防爆、防意外事故的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不履行各项消防安全职责,造成安全隐患久拖不改,以至养患成灾的个人和领导,将追究当事人和领导的责任。3、试验室要建立健全本试验室的安全制度,试验室每个房间的安全工作必须做到专人管理,责任到人。试验室要与每个岗位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下级对上级负责。4、应根据试验项目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试验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必须遵守试验室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规定。试验室内应建立仪器设备使用台帐和维修保养台帐,当使用设备时,必须按规程操作,使用及维修保养并按照台帐要求填写和签名。 (1).仪器设备由专人保管,维修保养有专人负责,技术资料齐全,履历书记录完整。 (2).精密仪器设备除专人任何人不得调试,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搬动仪器位置,更不得拆卸和维修。 (3).仪器设备运行中,人员不得少于2人,更不得擅自离开。 (4).仪器设备必须建立安全操作规程,违章操作造成设备损坏,要追究责任,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5).仪器设备有配置防尘罩要求的必须配置防尘罩,操作人员需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5、必须将试验室安全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与试验管理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总结、同评比。工地试验室要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做好日常安全工作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相关部门。(1).试验室是工作场所,禁止将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带入试验室,外来人员、新职员、实习人员,在未熟悉仪器性能、操作方法前不得随意动用仪器设备。禁止无关的外面闲杂人进入试验室。 (2).试验室操作人员不得穿拖鞋高跟鞋,须身着工作服,并将拉链拉好,袖口扣紧,长头发的人员必须戴工作帽,并将长发盘好塞进帽内。 (3).单位的配备的机动车必须是专职人员驾驶,试验室人员严禁驾驶。 (4).试验室内消防设备,灭火器应经常检查,任何人不得擅自挪动位置,不得挪作他用。 (5).试验室要加强水、电的管理,不超负荷用电,未经相关管理部门允许,严禁非电工人员乱接、乱拉电线和随意在线路上增加用电设备,电源、电闸下禁止摆放易燃物品,防止电源短路引起火灾,出现问题要及时断开电源。 (6).试验室内的日常工作结束后要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闭,防止发生意外。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在重大事故和被盗案件发生时,要保护现场,并立即向上报告。 (7).测试中断处理办法

① 在测试过程中如出现停电情况,应及时通知配电室,立即查找原因。

② 测试人员应将停电原因、时间、处理经过等书面记录,附于试验记录后。

③ 如停电不能立即恢复供电,应通知配电室启动备用电源。

④ 测试过程中,如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测试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向主任汇报。

⑤ 测试中断后,根据不同项目按其操作规程对试样做适当处理。测试人员应将设备故障原因、处理措施等记入档案。 (8).仪器设备严禁“带病”使用。试验中若发现仪器设备运转声音异常,或有异味,或遇停电、停水、漏油、漏水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切断电源、水源,进行检修,及时排除故障。 6、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品的使用和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各项法律法规,按规定程序存放的剧毒品须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四双”制度,定期清理核对库存数量。 7、试验室对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化学品,要经常检查,及时通风。 8、试验室人员应具备简单的救助知识,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积极组织人员抢救,把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并及时上报。 9、在搬迁时必须对易燃易爆、剧毒品等进行专门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此类物品在搬迁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四、存在的问题:

1、因工作里程较长,距离5工区和7工区路途较远,原材料取样时间较长。

2、与各工区沟通不及时,有原材料检测不及时现象。

五、应对措施:

1、强与指挥部、各总监办、工区及相关参建单位沟通联系,尤其是5工区与7工区,做到及时检测,不影响工程推进。

2、要求各工区每日上报日报及日计划,及时了解各工区施工进度及原材料进场情况,及时检测,不影响工程质量。

五、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安排

试验检测工作是否正常开展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要从开始筹建到投入正常运转,我们都要严肃工作态度,使试验检测的深度和力度不断扩大。经常对各工区试验工作尽心检查、指导。要严格按照现行的试验规程和施工规范进行试验检测,一切以质量为先,要用试验数据说话,确保工程质量,实现业主办的总体质量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 强化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

为贯彻业主的管理理念,强化质量责任意识,提高部门整体工作效率,满足质量管理需要,我中心试验室制定严明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各专业小组责任分工,做到了层层有目标。人人肩上有担子,岗岗有专责。对于业主下发的各项规定令行禁止,充分领会和落实。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主要总结上周质量检查情况以及针对下周工程质量检测重点进行沟通交流,明确下周质量检测管理工作计划,每月月底召开总结会议,针对本月工作进行总结,及时提出下月要点及质量检测计划。针对工程不同时期的质量控制要点和难点,大家群策群力,提出相应的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个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从而为业主的质量管理提供第一手决策数据。

(2) 加强原材料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原材料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建设出合格的工程。我中心试验室将规范原材料(包括成品及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在工程进展的不同阶段,适时组织对个工区原材料、各拌和站、料场进行专项检查,严格要求原材料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按规范进行检测。为确保工程质量从源头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采取动态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检测控制

为加强工程质量检测控制,介乎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有针对性的对隐蔽工程,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加大巡查力度和频率。同时采取“差别化”管理模式。对质量信誉差的单位进行重点监督抽查,对不合格的立即上报业主,并全程参与处理过程,使其达到资料闭合和确保质量。

(4) 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的管理。

经常巡视检查工地试验室的工作情况。对其试验工作流程、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如果试验室不规范、不科学,可能会造成漏检漏验无质量保证的材料和工序,会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督促试验检测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在工期紧的前提下,保证试验工作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实事求是实施检测工作。要求各工区工地试验室按照合同工期编制试验检测计划,并严格按照实验计划实施检测工作,保证试验工作的预见性和超前性。合理主动的为工程服务。

(5) 严格试验资料管理。

试验资料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知道施工、进行质量评定和计量支付的依据。我们将按照业主的要求规范试验资料,如从试验报告和试验记录表格的统一和完整性,仪器使用记录及样品管理记录等。将定期组织对试验资料的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

面试工作经验总结篇(4)

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在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按zh0001-83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

1.试制总结;

2.型式试验报告;

3.试用(运行)报告

(二)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

2.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

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

(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

(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

(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

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少的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小批试帛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

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

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科、检验科进行。

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进行编写。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科负责按zh0001-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

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的系列,规格、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

1.按zh0001-83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

2.按zh0001-83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要求;

(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成套资料;

(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应备晒40套,发设计、工艺、全质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装配、零件加工车间、总师办、存档)。

(3)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

(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b.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价)。

(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

b.明确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评价)。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及审批程序办理。

(四)新产品试制经费:

1.属于国家下达的新产品(科研)项目,由上级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拨给经费;

2.属于工厂的新产品(科研)计划项目,由工厂自筹资金按规定拨给经费;

3.工厂对外的技术转让费用可作为开发新产品(科研)费用。

4.新产品试制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帐户,实行专款专用。费用经总工程师审查,厂长批准后,由研究所掌握,财务科监督,不准挪作他用。

(五)新产品证书办理:

面试工作经验总结篇(5)

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 在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按zh0001-83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

1.试制总结;

2.型式试验报告;

3.试用(运行)报告

(二)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

2.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

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

(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

(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

(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

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少的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小批试帛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 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

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

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科、检验科进行。

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进行编写。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科负责按zh0001-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

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 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 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 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的系列,规格、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 1

1.按zh0001-83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

2.按zh0001-83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要求;

(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成套资料;

(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应备晒40套,发设计、工艺、全质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装配、零件加工车间、总师办、存档)。

(3)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

(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b.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

(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

b.明确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评价)。 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及审批程序办理。

(四)新产品试制经费:

1.属于国家下达的新产品(科研)项目,由上级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拨给经费;

2.属于工厂的新产品(科研)计划项目,由工厂自筹资金按规定拨给经费;

3.工厂对外的技术转让费用可作为开发新产品(科研)费用。

4.新产品试制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帐户,实行专款专用。费用经总工程师审查,厂长批准后,由研究所掌握,财务科监督,不准挪作他用。

(五)新产品证书办理:

面试工作经验总结篇(6)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以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在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按zh0001-83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

1.试制总结;

2.型式试验报告;

3.试用(运行)报告

(二)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

2.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

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

(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

(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

(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

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少的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小批试帛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

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

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科、检验科进行。

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进行编写。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科负责按zh0001-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

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的系列,规格、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

1.按zh0001-83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

2.按zh0001-83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要求;

(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成套资料;

(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应备晒40套,发设计、工艺、全质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装配、零件加工车间、总师办、存档)。

(3)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

(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b.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

(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

b.明确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评价)。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及审批程序办理。

(四)新产品试制经费:

1.属于国家下达的新产品(科研)项目,由上级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拨给经费;

2.属于工厂的新产品(科研)计划项目,由工厂自筹资金按规定拨给经费;

3.工厂对外的技术转让费用可作为开发新产品(科研)费用。

4.新产品试制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帐户,实行专款专用。费用经总工程师审查,厂长批准后,由研究所掌握,财务科监督,不准挪作他用。

(五)新产品证书办理:

面试工作经验总结篇(7)

做实验的总结1学校实验室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场地,是根据实验教学大纲中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开展科技活动的场所,并对开展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拥有各类实验室且实验仪器基本配套齐全的学校来讲,管理是关键,因为只有管理跟上去了,才能更合理、有效地使用好各类仪器设备。对此,作为一所中学的实验室人员,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实验人员是科学管理实验室的基本队伍,在整个实验室的管理和运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的实验员,可以改变整个实验室的面貌,推动实验教学的发展;而一个差的实验员,可导致整个实验室变成脏、乱、差的劣境,从而使实验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我们每一个实验员,一方面在平时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使大家在平凡的点滴工作中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还不断去兄弟学校和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参加实验设备和成果展览。这不仅使我们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实验仪器发展的新情况,更看到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借鉴和改进。同时学校还鼓励我们总结自己的经验,撰写论文,或进行业余进修,以增强我们在各方面的修养。由于平时有着严格的要求和业务考核,现有的每一位理、化、生实验员都能很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做到实验室整洁有序,实验准备快捷无误,从而保证了各项教学实验的顺利完成。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学校根据上级的规定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守则》、《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等,进而做到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除此以外,我们还对危险品的使用实行了“领用登记手续”,从而保证了对危险品的安全管理。由于各位实验员的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保证了各项制度的顺利贯彻和实验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科学管理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是合理使用仪器的保证,为此我们做了以下的工作:

首先,我们根据建帐要求,设立了总帐、分类明细帐、低值易耗帐,并建立了橱卡,注明仪器的编号、名称、数量。平时对购进或调拨来的仪器设备物品都按统一编号顺序进行登记入帐,且对消耗掉的物品及时记入各分类记录薄上。每学期末都进行一次帐、物、卡核实,并把报废报损的仪器遣‘报损单”,经领导批审后销帐,ZUI后把核查的数目转入总帐、分类帐上,这样就能做到巾长物卡三统一了。

其次,在仪器物品的存放上做到有系统、有条理。我们按国家教委新编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目录》进行分类保管。如物理仪器分为计量仪器、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等类;化学仪器分为仪器、玻璃器皿、药品类;生物仪器分为仪器类、模型类、标本类等。然后归类定橱,按照上轻下重、平直和悬挂原则,定层定位入橱存放。特别对于化学仪器中的易燃、易爆物,我们把其专门存放在了石窑内。

第三,合理保养各类仪器,努力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仪器的保养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应以防为主,减少自然损耗,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我校的具体做法是:平时坚持在实验前检查所有要用仪器,不让仪器带‘病”上岗;实验过程中及时发现有问题的仪器并加以调换或妥善处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实验结束后,便对所有仪器进行小保养。同时对不同类型的仪器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保养:如对显微镜,在每个学期结束后,就集中清理擦抹其镜头,然后统一放置在干燥器内保养;对电学仪器就定时通电,保证线路畅通;对于金属制的仪器、工具注意防锈,特别是转动或滑动部位,每次用后都及时擦净并上油;对光学仪器做好防尘、防霉工作,特别是梅雨季节要勤查勤保养。我们还经常打开仪器室门窗和仪器橱窗,进行通风透气,并经常清理灰尘,确保仪器室干燥、整洁、卫生。由于我们平时加强了对仪器的维修和保养,使仪器常处于备用状态,进而保证了各类教学实验的正常进行。

四、有效使用仪器设备

管理好实验室,目的是能用好各类实验仪器。为使教学仪器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益,首先在学期初,我们按照各学科各年级的教材内容或《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好本学期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实验教学计划,其中包括具体日期及各类用品和要求。然后实验室就根据任课教师的“实验通知单”及时为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协助教师做好演示实验的预演或辅导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实验要求“四定”,即定桌、定位、定人、定仪器,以增强其责任感。

为了提高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我们有时还把某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教师边做边教,学生边学边做,如长度的测量、力的测量等实验,我们都是按上述方法进行的。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动脑机会,而且使学生能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且有些简易的实验材料,如:牙膏、橡皮筋、弹簧、气球、罐头、可乐瓶等,我们都鼓励学生自己寻找,且鼓励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设计能得到同样结论的实验。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建立有更清晰的印象,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年来,我们学校在管理和使用实验仪器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去年顺利地通过了苏州市中学实验室“合格实验室”的验收,今年还被评为“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但我们没有满足于现状,因为我们看到这其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实验手段如何逐步现代化,还需我们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使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做实验的总结2自20__年2月25号到6月9号在__省海榆东线项目办上班,7月到9月中旬在沥青厂家监督生产,之后又来到北京试验室上班。

工作主要是在实验室——沥青实验室。做关于沥青混合料的试验及路面检测。每日必做的实验有用燃烧法测沥青含量及筛分、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理论相对密度及热料的筛分还有路面的取芯以测其压实度。有时还做新进沥青的三大指标;后来还接触了岩沥青的一些知识;当混合料不稳定时不紧要做矿料的筛分还要在去路面摊铺现场去看是否有离析现象、测摊铺温度等。

在工作中,能做到不怕吃苦、爱岗敬业。在接触了实验室及施工单位的一些先进的实验仪器对其进行了解并能够熟练的使用,当仪器出现些小毛病也能够根据仪器说明来解决及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自己解决;因为是刚刚走出校门的缘故而对于理论知识和专业度方面在与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领导深入交流中发现自己的经验及专业知识是那么的匮乏;还有关于基层、底基层等方面我想这些是在今后中多多总结和学习的重点。

在生活中,我是一个乐观的人,热爱篮球及乒乓球的体育运动。由于上班之前都在北方生活所以在__与当地人交流时有些不太方便,但随着长时间的接触基本上能和当地工作人员顺利的沟通并完成领导交予的工作。我也认识到由于专业的需要以后肯定还会去其他的地方接触更多的人而不能因为说不能和当地人沟通而影响工作,所以要加强沟通和协调能力。

在思想认知上我认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步入岗位的那天就已经开始接触新的事物新的环境,也就是在这新的环境中让我知道光靠以在学校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工作上及生活上的事情是不够的,更多的要考虑的公司的利益及形象,因为身为公司的员工我们有责任这样去做。尤其是在外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有些人不太会注意这些,但我认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壮大及自己的发展这是ZUI根本的也是ZUI重要的。

对于在单位聚会中听到同事们的自我介绍都是研究生及在平时的交谈中发现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想问题的思考方式做的还不周到。虽然自己对专业知识还不够深入专业的技能掌握的还不够全面,但我可以用乐观的积极进取的心态去一步一步的学下去、走下去。

针对我今年的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本身工作的性质对今后做以下总结:第一我摸清了从事这个行业基本情况;第二要工作中学习并总结经验以达到积累;第三是要多问专业书籍及同事并养成自学的习惯;第四在人际关系上也要下些功夫,毕竟有了沟通交流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ZUI后也是总结自己的也可以是总结同事得一条——一定要挤时间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以培养良好的的身体素质。丁胜利

做实验的总结3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为使今后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开展,现将本学期生物实验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发展,上台阶,管理工作是一个不可缺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二线为教学服务的管理工作,是较零碎而不大起眼的工作,但是在管理工作上,首先将仪器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实验室的仪器较多,繁杂,看上去就要使人有一种既科学又舒适的感觉,因此在原有的管理上,除了将仪器进行分门别类分柜,分层放置,仪器贴有标签外,另外,帐,柜,物三者一致,按照管理和实验的性能,将仪器进一步规范化,这样一来教师使用方便,效率较高。

二、做好仪器防锈,防尘,防潮等工作,仪器使用以后防锈工作不可少的,特别是较精密的显微镜等仪器,每使用后,要认真清理和擦试镜头和有关活动的部件,然后装入箱内保存,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所保管的所有仪器几乎100%无锈、无尘、和受潮现象。

三、认真做好仪器的维修工作。每一学期结束前,一定要将仪器进行全面清理和维修,为下学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四、优质服务,提高实验效率.优质服务是二线工作人员的职责,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实验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常规的实验内容,掌握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与教师任课的大致进度和时间,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在每一个实验中,药液的配制、选材都将预先实验,取其的实验效果,达到实验的目的。

五、适应环境、充实力量随着社会的需求、经济建设、西部的开发、学校的工作也随之在发展和变化、要适应环境的改变、就要不断地吸取、充实、进取,因此本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利用其余时间学习有关管理知识的文章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六、按时打扫实验室卫生,确保室内外的整洁。

做实验的总结420__年,我们试验室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作为承担公司技术开发和质量控制的职能部门,我们全体试验人员坚持自己的团队精神,本着对公司的产品质量负责,为公司的利益着想,勤勤恳恳,较好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质量控制与检验任务。试验室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各项工作,各责任人岗位明确,工作积极性较高,与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良好,顺利的完成了各项试验检测任务,以下就20__年度试验室的工作做以总结:

一、技术沟通与岗位培训方面:

1、各特殊或重要工程,我们自觉加强对施工工地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服务,把好产品的质量关,力求让顾客满意,对顾客负责,让浇筑的每项混凝土工程不留一点质量隐患,让顾客放心。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部门有关指示精神,全面提高人员整体质量意识。

2、为提高人员的业务技能,积极组织参加人员的岗位培训,一方面取得了岗位合格证书,另一方面使人员全面掌握了各项检验技能。

二、职能作用发挥方面:

1、对试验室各项工作职责、管理制度、管理办法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完善,明确了试验室人员的岗位责任、健全了试验仪器使用维修及保养记录、规范了试验检测报告单的填写与保管制度等。

2、全面落实日常材料试验任务,为合格的混凝土产品做好技术

工作总结/计划

服务工作。20__年公司生产任务量大,对试验室工作强度的要求也高,在试验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很好地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截止目前,砂石集料、水泥、外加剂、粉煤灰检验共300多批次,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3245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合格率100﹪,各类混凝土试配共387组,出具各类检验报告共13000多份,各施工工程一年内无重大质量事故。_完成了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降低了水泥用量,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效益。根据顾客需要,成功配制了各种特殊的混凝土产品,如等强度砂浆,高强度细石混凝土等,在同行业中补足了诸多欠缺。在本年度里对试验室水泥及混凝土抗压强度认真做了月份汇总统计,根据其标准差来判断质量控制水平,对不理想的数据分析其原因,进行改进。

由于公司试验室工作本身是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一项工作,作为为生产服务,为产品服务的技术部门,我们必须以质量好的产品去适应市场的选择,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思想作风,以更高的工作热情和向上的团队精神,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服务。

做实验的总结5在这过去的20__年度中,试验室在公司领导的统筹安排,兄弟部门、工地同志部门的极力配合以及试验室各位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认真负责勤奋努力下,我们即将_的结束这一年。

在经过市以及开发区质监站多次的检查中,试验室根据上级要求及时的跟进,并在质监站主持下与区其它商混站试验室互相交流学习,相互之间在试验室经验这一方面我们确实提高了不少,标准技术文件及时更新,人员科学素质经多次培训,更好的在生产与实际操作中提高了我们试验室整体水平。

试验员方面实试验员自身注意学习,在区其它试验室技术领导的指导下,按照国家及地区标准,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服务试验室,试验人员实际工作中要对原材料多批次多方面的试验检测和不定期的抽检;对出现实验数据偏差较大的及时的与原材料厂方联系,上报试验室以便及时的控制混凝土质量,解决出现的问题,让混凝土在源头处避免或减少出厂的机会。本年度试验员检测水泥300余批次,合格率98%;检测粉煤灰280余批次,合格率95%等等,从源头上避免或大大减少了不合格混凝土的出厂,为试验室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质检员方面,由于本职岗位的特殊性——是在实际中ZUI贴近混凝土的岗位,这岗位连接着站上试验室和工地现场,对料有着ZUI直接ZUI真切的见解。他们在工地反应的情况对试验室针对工地现场施工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调整信息。针对特殊岗位人员的重要性,试验室结合国

家新标准和地区下发的管理文件要求经常组织学习交流,强化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定期试验室进行经验交流,把各自的经验和心得大家一块分享,共同进步。在理论学习与实际经验的交流中把试验室工作做得更稳固,为实际生产保驾护航。针对一些实际生产工作,也总结了部分措施:

1、工地施工需要小方量时,尽量把混凝土坍落度降到ZUI小化,当然前提是保证现场的施工;

2、对于大的工地要求方量多的,质检人员必须随车到施工现场,以便及时的反馈现场情况给站上技术提供调整技术参考;

3、工地出现问题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并反馈到站上。

4、遇到大的天气变化及时的给工地技术部联系,提供养护措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质量。

在正常的生产中试验室积极联系施工方,根据施工方特点及时的交换看法为更好地做好工程加强技术沟通,这样更好的了解了施工现场需求也方便了站上有针对性的调整,更好的提高了我们的服务。

但在实际生产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因为季节交换原材料不稳定,造成料的状态不稳定给施工带来不便,试验室也积极地查找原因,积极地和原材料供应方技术联系积极地调整,大家根据出现的问题共同协商研究来解决问题保证后续的生产顺利实施。在这些问题当中试验室也从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以期在后续的生产中避免或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间接地也提高了试验室自身的应变能力。

在明显的季节过渡阶段,试验室积极地与工地施工方联系沟通,

春夏季节的而混凝土保水养护,冬季的防冻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注意事项等,同时也得到了工地同志的大力协助,共同完成的工程且把问题出现机会降到ZUI低。

一年来顺利的竣工了薛家岛南北庄、烟台前工地的安置高层工程,银沙滩旅游度假工,;胶南别墅群;以及在建的胶南保利海上罗兰一期部分工程,青岛连胜国际大厦等工地正在顺利进行中,即将竣工的安迈铝业(青岛分公司);并且顺利的展开了凤凰海岸1#区工程、、、、、、

面试工作经验总结篇(8)

我国从1960年初依靠自己的力量正式开始原子弹的研制攻关,从一开始就是按照用飞机运载空投的原子弹着手进行研制的。1960年4月,二机部九所科研人员陈锡钧、徐邦安、郑百英等开始进行原子弹外形设计。五六月间,九所弹体弹道研究室主任龙文光、副主任陈学曾率领陈锡钧、朱竞洪等年轻的科研人员,由国防科委二局参谋宋炳寰帮助联系并陪同,到陕西某地空军所属独立第4团参观调研了苏联制造的图—4和图—16轰炸机(空军后来将图—16轰炸机称为轰—6),对飞机的轰炸系统、炸弹舱、座舱等情况做了详细了解,并与飞行机组的李源一,飞行副大队长王能航,领航员于福海、张公祥及团机务主任唐志敏等进行了座谈,还就利用轰—6飞机空投模型弹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商讨。随后,他们还到位于陕西最东部的空军某投弹训练靶场进行了调研。

1962年初,在龙文光的主持下,徐邦安等技术人员设计了1∶1的空投试验用的模型弹气动外形,继续在低速和跨音速风洞中进行试验,进一步完善了炸弹外形设计并改进了飞行弹道特性。在此基础上,由空军独立第4团配合,于1962年12月在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进行了轰—6飞机空投1∶1模型弹飞行弹道试验,取得了成功。经过两年来不断改进设计和一系列风洞试验、飞行弹道试验,最后确定了一种炸弹外形作为第一颗原子弹的壳体,按此进行弹体结构设计和加工。

改装投弹飞机

图—16飞机是我国从苏联购买的。在20世纪60年代初,它是我们国内运载能力比较大的机种之一。为了满足投掷原子弹的需要,需对图—16飞机进行改装,加装投放原子弹的军械设备和电气系统、弹舱加温保温装置以及全机密闭防护等设施。

1962年12月25日,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国防科委副主任刘西尧主持召开核试验指挥保障准备工作会议,向各军兵种及有关单位布置了应承担的任务。二机部九所朱光亚副所长参加了会议。会上要求九所与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共同研究,在1963年第一季度向空军提出改装图—16飞机的技术要求;上半年向空军提出投掷方法和准确度的要求。

1963年5月4日,九所向国防科委提出了请求安排图—16飞机改装任务的报告,并附有飞机改装任务书。之后,国防科委会同国防工办,与空军作战部、空军外场工程部、三机部四局和二机部九局等单位,共同就飞机改装的技术要求、改装总体方案、任务分工等问题进行了多次研究。经张爱萍同意,总参谋部、国防科委于8月31日批准了改装图—16飞机的总体方案。飞机改装任务由三机部172厂承担,改装中的具体技术要求和验收等工作,由九所和空军外场工程部负责,三家还共同组成了飞机改装的技术小组。在飞机改装的过程中,九所与172厂、空军外场工程部及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等单位大力协同,密切配合,共同研究解决了飞机改装中的许多技术问题。在三机部的支持下,经过172厂的艰苦努力,第一架图—16飞机于1964年9月改装完毕。经过高空飞行试验,改装质量良好。接着,于1965年3月底又完成了第二架图—16飞机的改装。

完成原子弹加工

第一颗原子弹装置塔爆炸试验成功后,刘杰、刘西尧(二机部副部长)、李觉等领导曾商量,应抓好原子炸弹空投爆炸试验的各项准备工作,并要求九院吸取研制“596”的经验,进一步贯彻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原子炸弹的质量不低于并超过“596”的水平,保证试验一次成功。对此,李觉做了具体部署。为了加强对这次试验的技术领导,1964年11月,经李觉、吴际霖、郭英会等人研究确定,任命龙文光副总工程师为原子炸弹试验任务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专门负责处理有关空投原子弹的技术问题。

经九院多次研究,1964年12月23日,九院向二机部和国防科委递交了原子炸弹空投试验准备与协作要求的报告。报告中说,为了确保原子炸弹空投试验的成功,这次试验拟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预备试验,先投“冷”试验弹(即原子炸弹中的铀235用铀238代替)。目的是给投弹机组练习投弹操作,并通过弹上发出的无线电程序控制信号启动核试验场地面遥测设备及主控站设备;同时也进一步检验原子炸弹的各个部件在空中飞行条件下的动作可靠性。第二步是正式试验,投“热”试验弹(即装有铀235的真正的原子弹)。

根据已定的研制计划,这次试验用的原子炸弹安排加工8枚:1枚用于整体振动强度试验,3枚为供空投训练用的配重弹,2枚为“冷”试验弹,2枚为正式用的“热”试验弹(其中1枚为备份)。这8枚原子炸弹壳体,由国防科委于1964年初安排在国防部五院211厂加工,二机部523厂等单位也加工了一些部件。供空军投弹飞机飞行训练用的缩小比例的水泥弹和全尺寸的模拟弹,由五机部624厂等单位加工。这些工厂克服了数量大、任务紧等困难,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加工任务。九院自己承担的加工任务,到1965年3月也基本完成,并开始进行总装配。

制定试验方案并做好试验现场准备

第一颗原子弹装置塔爆试验成功后,1964年10月23日,张爱萍就在核试验基地的马兰村向核试验基地、二机部九院、各军兵种等单位布置了筹备原子弹空投试验的问题。

11月2日,总理听取了张爱萍、刘西尧关于第一次核试验的情况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在听取张爱萍、刘西尧汇报原子弹爆炸后对效应试验物品的破坏情况时,要国防科委整理出一个资料给他看,并具体提出:暴露在地面上的生物距离爆心多远可以不死;各种生物在什么工事里、距离爆心多远、距地面多深可以不死;暴露在地面的武器装备、各种弹药、各种器材,在距离爆心多少米以外完整无缺;距离爆心多远、离地面多深、什么样的工事在爆炸后无损坏;距离爆心多远、离地面多深、什么样的工事内的仪器在爆炸后仍能使用。

指示说:我们的四大目标是一年搞一个:今年原子弹在铁塔上爆炸成功了;明年第二个是核航弹,原子弹空中爆炸;后年第三个是原子弹上导弹,搞两弹结合;1967年第四个搞氢弹或加强弹试验。地下核试验也要抓紧准备好。这些事请张爱萍牵头,国防科委、国防工办、二机部先开个会,像这次核试验一样,有了把握就好下决心儿。还指示说:我们国家的核试验不要多,要少一点儿,搞一次试验就要取得很多资料,要做到一次试验全面收效。将来要结合试验进行军事上的战术演习。指示,要进一步加强以后核试验中场外放射性沉降的监测工作。地面沉降取样点要增加。空中要布置在正东、东南、东北三条线上,并在高、中、低不同的高度上用飞机拦截取样(即三路三层)。还说:“今年内要对首次核试验作出结论,要写出核试验工作总结报告。参加首次核试验的人员回到北京后,要组织一次接见。”

遵照“一次试验全面收效”的指示,国防科委与二机部、空军、总参谋部的业务部门及核试验基地多次开会研究原子炸弹空爆核试验方案、效应试验方案、气象保障方案及场外侦察测量等工作。

12月初,核试验基地制定了试验准备工作计划。12月10日,总参谋部、国防科委联合向并中央专委、中央军委写了《关于空中核爆炸试验方案的报告》。报告说:这次试验运载工具使用图—16轰炸机,起飞机场为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14号机场。弹全重约3200公斤,设计威力为3.5至3.8万吨梯恩梯当量。爆炸高度为450米(后改为500米),投弹精度要求投在爆炸目标中心点半径300米范围内(后改为半径200米范围内)。测量方案基本上采用首次塔爆核试验的一套自动控制系统与测量仪器,在确属必要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修改和补充。其中比较重要的项目是:增设无线电遥测站、改装空中取样飞机、改进高速照相机。核试验场外烟云径迹侦察和取样,按三路三层方案布置。工作进度是:1965年2月完成土建工程,组织测量仪器设备器材进场,3月进行测量仪器的安装调试,5月1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使用轰—6飞机投掷原子弹,对空军来说是第一次。以往,轰炸机部队投的是航空炸弹,若投在距靶心200米以内就可以打满分。这次是投原子弹,对投弹精度要求高。因为在靶标四周不同的方位与距离上,修建了用于试验的房屋、铁道线路、桥梁、地下工事,布放了飞机、坦克、火炮、快艇、各种动物及其他效应物,用来检验原子弹的毁伤破坏效果。如果把原子弹投偏了,许多科学数据将得不到。因此,把原子弹投准,是这次核试验的重要关键之一,各参试单位对空军寄予很大希望。

轰—6飞机从2月22日开始高空光学轰炸飞行训练。空军临时指挥部与核试验基地司令部,共同组织了在空爆场区的飞行训练,稳定地达到了把弹投中半径为200米的靶标内的要求。由于第二架轰—6飞机(编号为22号)3月底才改装完,投弹训练飞行的架次较少,所以将此机组(徐文宏、赵承业机组)作为预备机组。

3月10日下午,张爱萍等看望了投弹机组及独立第4团执行任务的全体同志,并向他们做动员,提要求,鼓舞士气。张爱萍对李源一等飞行员说:“你们不要急躁,精神不要紧张,能投到100米以内最好,投到200米以内也行,就是投到靶标外面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在效应试验方面取得的数据少一些罢了。尽最大努力,投到哪里算哪里。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获得经验,为今后的试验打下基础。我相信,你们好好飞行训练,一定能投准靶标的。”张爱萍还嘱咐大家要搞好生活,注意保密。通过检查了解到,张爱萍认为,空军对飞行训练等各项工作抓得实、抓得紧,飞行员们情绪很好,干劲很大,决心把弹投得更准确,到正式试验时,投中靶标是有把握的。

3月11日,张爱萍等一行到达核试验基地,与张震寰、张蕴钰、邓易非及各参试单位领导讨论后认为,4月底可以完成试验前预演的各项准备,5月上旬可以组织预演并待命进行正式试验。

因将于3月20日召开中央专委会议,检查研究原子弹空爆试验的准备情况,张爱萍于3月15日在核试验基地马兰村写出《关于第二次核试验准备情况的报告》,送罗瑞卿总参谋长报并中央专委、中央军委。报告中汇报了试验场区准备工作的主要情况。

随后,在一次会上指示:这次核试验一定要准备好。要吸取第一次核试验的经验,要更周到、更细致、更妥善地全面做好安排。在效应试验方面,你们要检查。要搞清楚在空中、地面、地下各种条件下杀伤和破坏威力的半径,距离多远被破坏?多少米以外就不受破坏?总之,凡是通过试验应该得到的科学知识,我们都要得到:国外试验能得到的,我们都要得到;国外试验得不到而应该得到的,我们也要取得。空中的、地面的、地下的、有坚固防御的、没有坚固防御的,都要得到。要设想得全些,周到些。上次试验数据搞得不全,哪些是破坏的,哪些没有破坏,这次都要搞到。对普通土、半坚硬土、坚硬土、破坏、震动等都要搞出试验数据。我们反对核讹诈和核威胁,我们不主张搞几百次核试验。因此,我们的核试验都要从军事、科学、技术的需要出发,都要做到一次试验全面收效。为这次核试验而安排的空中取样飞机要三路三层同时准备好,要准确及时地全面掌握住放射性烟云飘移情况。二机部和国防科委应紧密结合起来,共同进行准备。要国防科委在3月底给他一个有关这次原子弹空投爆炸试验准备情况全面部署的综合性资料,4月份做好这次核试验的一切准备,中央专委4月底还要再全面复查一次。

中央专委全称为“中央专门委员会”,是一个权力机构。1962年,为加强对原子能工作的领导,组织实施,决定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成立一个15人专门委员会。由国务院及中央军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任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附设在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这是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的总指挥部。中央专委其余14位成员中,7位副总理和7位部长级干部都是国家政府、军队、工交、财贸、科研、文教卫生各方面的负责人。他们参加中央专委,就可根据专委要求,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加原子能工作,从而保证规划的实施。

遵照的指示,张爱萍、张震寰(国防科委副主任)就这次原子炸弹空投爆炸试验的基本测试、效应试验、战术演习以及核试验场外放射性烟云的侦察、地震测量、微气压测量、地面放射性微尘测量等所做的全面安排及布设情况,于3月31日经由罗瑞卿报并中央专委、中央军委。后来还就这次核试验的安排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作了当面汇报。4月3日,张爱萍还给在核试验现场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张蕴钰、秘书长朱卿云(总政治部国防科学工作部副部长)分别写了信:

张司令员:

现将总长指示转来,请认真研究,组织落实。

我预定4月15日到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准备工作情况。请你按总长指示切实抓紧准备工作,特别注意抓这次试验与首次不同的地方,要反复研究、试验,同时对已经做过的项目(上次有的)也要抓紧,防止疏忽、骄傲自满。

请你同朱(卿云)、邓(易非)研究现在准备工作中还有哪些薄弱环节,要找出,订出措施改进。

请你亲自具体抓一下地面试验准备,要一项一项地亲自在场督促试验,你的主要精力放到这个方面来,不要为那些行政事务耽搁了主要任务的完成。

希望你们党委立即对总长指示进行认真地研究。

张爱萍

4月3日

朱副部长:

请你同张(蕴钰)、邓(易非)认真研究总长指示,协助党委订出具体贯彻措施,特别注意找出当前准备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你和张、邓、曹(诚)、毕(庆堂)等均应深入现场,一项一项地亲自督促试验,促进准备工作的进行。

张爱萍

4月3日

罗瑞卿此前的批示和张爱萍上面的这两封信,分别于4月3日20时、20时20分、20时30分用保密电话传给在核试验现场指挥所的张蕴钰、朱卿云亲自接听。

5月1日,张爱萍、刘西尧、成钧、张震寰、张蕴钰等5人联名向罗总长、、中央专委、中央军委并党中央发电报,报告综合预演的结果,并准备再做3至5天的检修和演练,以期彻底解决暴露出的问题,预计5月7、8日可完成一切准备,待命正式核试验。同时,正式请示:根据气象预报,5月9日至15日间的气象可能符合试验条件,因此,建议在5月9日至15日间选择一个好天气,进行正式核试验。

5月2日,正式试验用的两枚原子弹用专列火车由青海221厂运出,于5月4日10时5分,安全到达14号机场。

经总政治部5月2日批准,由张爱萍、刘西尧、张蕴钰等31人组成第二次核试验党委会,张爱萍任书记,刘西尧、张蕴钰任副书记,朱卿云任秘书长。5月3日,核试验基地公布:经中央军委、中央专委决定,成立由50人组成的第二次核试验委员会。张爱萍为主任委员,刘西尧、成钧、张震寰、张蕴钰、曹诚、李觉、程开甲(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毕庆堂、朱卿云为副主任委员,张震寰兼任秘书长,刘柏罗(国防工办副秘书长、专管中央专委办公室的工作)、胡若嘏为副秘书长。

5月3日,第二次核试验委员会公布下设效应试验委员会、防护安全委员会、保密委员会、摄影委员会及这4个委员会组成的人员名单。

5月4日、5日上午,在北京三座门3号主持召开中央专委第12次会议。副总理、李先念、薄一波、聂荣臻及赵尔陆、刘杰等中央专委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这次原子弹试验的准备工作,以及发展导弹、加快三线建设、抓紧进行防御敌人导弹和发射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等问题。钱学森(七机部副部长)、罗舜初(国防科委副主任)、张震寰等列席了会议。在会议上传达说:中央政治局常委5月2日已开过会,党中央、主席已原则批准了第二次核试验计划。指示:根据气象情况,5月9日起试验,可以。如果不行,到28日也可以。反正在5月里就行,早一点儿更好,只要有把握,不要勉强。还说:中央、主席很重视,常委开了会,决心已下,具体工作由前线负责指挥,相信你们会搞好的,不要有任何一点儿疏忽。

按照试委会的命令和协同计划表的规定,正式试验用的原子炸弹在14号机场装配工房进行最后总装配。

7日14时,试委主要领导再次研究气象,认为5月8日10时前的天气符合试验条件,然而气象预报人员对8日的天气实况又做了仔细研究后认为,核试验场区是处在一个闭合高压所形成的涡旋后部,吹东北风,在涡旋南部的和田地区仍吹西风。当初气象人员在报告出现东北风时,没有说明旋涡的情况,试委会的领导不懂这些,也忽略了。如若进行核试验,肯定将污染核试验场区西部有人居住地区,据此,决定停止试验,全体待命。

5月8日的试验工作虽未能按预定计划实施,但却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是一次比综合预演更为实际的“实战演习”。通过这次“实战演习”,证明试验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好的,同时也充实了指挥工作的经验。

空爆试验成功

气象预报人员于14日2时30分提出天气预报:5月14日9时到12时是短时的好天气。经张爱萍、刘西尧等试委主要领导与气象预报人员一起分析论证,确认上述预报可靠无误之后,试委决定5月14日9时30分为试验“零时”,随后,罗瑞卿立即向电话请示,批准“零时”为14日9时30分。

在14号机场,空军指挥部、二机部九院接到试委下达的“零时”通知后,立即进行各项准备。九院在装配工房对已装配好的原子弹做了最后检查,然后,用吉普车牵引载有原子弹的拖车,运到轰—6飞机下。5时21分将原子弹挂在21号轰—6飞机的弹舱内,然后完成气压引信的最后调整。在做完起飞前对原子弹的最后检查后,各级负责人履行了签字手续。

5时59分,徐文宏、赵承业机组(22号轰—6飞机)起飞,沿航线侦察天气,对核试验场区进行天气侦察。

在核试验现场,经过各参试单位紧张的工作,仅用了5个半小时就完成了试验的最后准备。试委主要成员分别到关键部位检查后,于6时30分进到距靶心20.5公里的红岩观察所。

7时20分,徐文宏、赵承业机组在场区上空报告:水平能见度20至25公里,垂直能见度不太好,18公里处才看到靶标(正常训练时为30公里)。试委主要领导研究可以进行试验。7时50分,张爱萍用加密电话向报告了场地气象和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并请示载弹飞机起飞。于7时54分批准载弹飞机可以起飞。

8时14分梁荫绶报告:“8时13分30秒老六从14号机场起飞。”(注:老六是21号轰—6飞机的密语代号。即8时13分30秒李源一、于福海机组驾驶21号轰—6飞机从14号机场起飞。)

9时26分,领航员于福海报告:发现靶标,现距靶标50公里。于福海发现靶标后,根据飞机飞行高度、速度、风速、风向,进行了投弹诸元计算和瞄准。

为了确保投弹精度,保证地面测试和效应试验项目取得可靠的数据,按飞行方案规定,飞机要三次进入靶标上空。第一次进入时进行概略瞄准,第二次进入时进行精确瞄准,第三次进入投放原子弹。

9时30分,21号轰—6飞机第一次通过靶标上空。

9时35分,徐文宏、赵承业机组安全返回14号机场。

9时45分,投弹机组报告:接通机上电源,第二次通过靶标上空。之后,于福海向机组和地面指挥部报告了计算数据。指挥部命令机组开始第三次进入。

“零时”在迫近,大家的心在紧缩。

9时53分:打开投弹总开关。

9时57分:接通原子弹弹上电源。

9时58分40秒:打开自动投弹器。

9时59分10秒:原子弹脱钩。此刻,飞机由于突然减重,猛地向上一蹿,原子弹直向靶标落去。

面试工作经验总结篇(9)

1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各地区正在积极开展公路路网建设。鉴于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其质量问题产生的影响巨大,所以要求施工企业必须要严格遵循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制度规范要求,利用试验检测来对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控制。

2 试验检测工作对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公路运输系统的整体运能,公路工程建设阶段通过试验检测可以发现工程存在的问题,在公路工程投入使用阶段进行试验检测可以对其使用性能有一个准确了解,确保公路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质量可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对提高公路工程在使用中的安全性有着重要作用。

3 公路试验检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3.1 试验检测机制不健全

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居民对公路交通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并且明确意识到试验检测工作对提升公路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意义,就国内公路工程建设工作来说其试验检测工作的开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由于公路工程建设领域长期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导致其依旧存在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经费投入不足、母体授权机构和公路工程管理部门的多头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尚未形成独立的运行机制,行政力量和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对其影响过大,导致很多公路工程项目试验检测结果无法反映出工程实际状况。

3.2 试验检测结果真实性有待提升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而不断的加大公路工程建设力度,公路试验检测机构需要面临比以往多数倍的业务量,在试验检测市场需求和现有试验检测资源差距过大等因素影响下,部分试验检测机构在工作中忘记了自身的工作目标,以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其核心目标,严重忽略了试验检测工作对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发挥指导作用的重要性,就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结果来说其真实性有待提升。以各种原材料检测为例,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对于各种原材料的检测频率做了规定,部分试验检测结构面临试验检测人员配置不健全的影响,对于过大的试验检测业务量难以对总体工作进行合理统筹,将试验任务安排给尚未取得试验检测员上岗证的人员进行操作。在没有试验检测人员监督下进行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无法控制数据的准确度,试验检测员使用这些数据所开具报告的真实度存在很大的争议。

试验检测从业人员自身专业素养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导致不同的试验检测人员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同时,试验检测机构为了减少费用投入,试验仪器得不到及时更新,试验检测人员在未达到试验要求的环境下进行检测,严重影响数据的精确度。

3.3 试验检测管理工作缺位

我国公路工程管理部门对于试验检测工作的管理存在缺位现象,具体表现在国内尚未设立专门的部门来对试验检测工作机制的运行进行管理,在缺乏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的情况下使很多试验检测结果得不到有效保障,无法为公路工程建设阶段的质量控制提供准确依据。再者,推动经济建设中使公路工程建设数量、建设规模有了很大上升,部分试验检测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经济效益而在不考虑质量的情况下扩充试验检测队伍,导致一些不具备试验检测资格的人员进入到试验检测队伍中,这些问题都充分反映出了国内关于试验检测运行机制监管方面存在的缺失。

4 进一步提高公路试验检测工作水平的具体策略

4.1 加大试验检测管理力度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中的重点是,对于工程材料质量、工程成品质量进行严格审核,确定各项技术参数可以达到我国现行技术标准的具体要求,保证公路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的服务水平和运行安全可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地方政府与施工企业要认识到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地方政府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加强试验检测管理工作,要求有关部门必须要选派专业知识技能优秀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

4.2 完善试验检测运行机制

本文认为我国政府职能部门要明确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开展中的管理主体,并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与制度体系来实现对其专门管理,同时也可以将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引入到试验检测领域,向全社会开放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市场,通过设立严格的准入门槛来对社会试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进行控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提高试验检测领域总体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4.3 提高试验检测人员业务素质

试验检测人员总体业务能力对该项工作水平有着很大影响,只有健全的人员培训与考核机制才能确保试验检测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确保试验检测人员的总体专业能力可以满足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要求,进一步提升公路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上级部门应利用健全的机制对各公路试验检测机构总体水平进行评价,通过试验比对查找各检测机构间存在的差异,了解参比人员操作时的误差幅度,查找误差产生的原因,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对试验检测工作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各检测机构需定期对仪器进行校验,并于内部开展仪器比对试验,以达到满足试验要求的仪器精度,减少因仪器产生的试验误差,提高数据的精确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制运行中存在试验检测机制不健全、结果真实性有待提升、试验检测管理工作缺位等具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试验检测工作水平的提升,所以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措施来进一步提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水平。

参考文献:

面试工作经验总结篇(10)

火电安装工程电气调整试验是火力发电工程投产前的重要试验。包含一次设备试验和二次设备试验。如何科学合理地、安全地、按时、按质完成电气传动试验,对机组并网后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火电安装工程电气调整试验的重要作用

随着火电机组电力市场的发展,一个公司将同时承揽几个项目的安装建设,同时设备的单体调试作为验证安装质量的第一道工序,及设备性能是否能安全投入运行的最后一道关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气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电气调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工期及投资的预期效果。火力发电厂的各种设备能否安全投入运行。将关系到最后整套运行及168小时能否考核机组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力安全,影响到168小时的运行,造成前功尽弃。这就要求我们对调试工作中的设备达到不拒动、不误动安全稳定运行。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机构

电气调试因其在工作中虽要和土建、锅炉、汽机安装专业以及机组系统调试单位有配合,但与电气和热工安装工作配合最为紧密,故目前在有的施工单位把他的管理模式定为班组管理制,归施工单位电气专业公司统一管理。有的单位专门设有调试部门。

2.2职责

1)班长任职职责

必须具备丰富的调试施工经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对外协调能力,主要负责施工单位合同承担安装的所有设备的调试工作的整体安排,施工过程中负责安全监督,质量监督,负责本班组同施工单位内部其他专业班组的对外协调协调工作。

2)技术专责职责

必须具备丰富的调试施工经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熟悉班组施工预算,具有较强的对外协调能力,其中1人主要负责解决一次设备的技术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质量监督工作,以及与业主、监理单位的协调沟通工作,协助班长进行班组工作计划安排以及班组安全工作等,另一名主要负责解决二次回路及仪表保护元器件的技术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及质量监督工作。

3)其余人员职责

在班长及技术专责的带领下或在班长任命的组长负责下进行汽机辅机、化水系统、供水系统、工业水系统、制氢系统、冷却系统、油系统、锅炉辅机、除尘除灰除渣系统、输煤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元件及保护调试工作。对工作要有极强的责任心,会熟悉使用仪器 和设备,做好记录整理工作。

3.施工阶段

3.1各流程应注意事项

确认电气设备安装就位时,必须依照设备布置图进行检查,对与布置图不相符的电机,以汽机、锅炉具体的管道走向为准。

对一次设备进行试验时,被试设备必须与其他设备完全断开,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对被试设备进行耐压试验时,必须保证两点可靠接地,试验接线完毕,必须由监督人进行复检,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试验。

对仪表和保护装置进行校验时应注意在接完线时,必须由监督人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开展工作。表计和保护装置在校验前,必须在试验室静置两小时,消除温度梯度效应。

二次回路检查时,首先要依据设计蓝图核对元器件,规格型号必须与设计相符,回路中的表计、变送器、互感器、保护装置等均已检查完毕,且合格。其次进行盘柜内接线检查,必须保证电流回路无开路现象,电压回路无短路现象,检查时必须用万用表测量合、跳闸线圈的阻值,以便进行相互比较。

3.2整套启动及配合消缺阶段

此阶段设备已进入分部试运阶段以及后期的整套启动阶段,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一般都要求迅速处理,这就要求调试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判断能力,要做到这一点,调试人员必须对所调试的设备控制原理了如指掌,同时也要注意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经验的积累。另外,大部分设备消缺时须带电作业,具体操作人员必须办理相应的工作票,经许可后方可进入带电间隔工作,工作时首先按措施要求做好隔离措施,并在监督人监督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3.3记录整理阶段

此阶段一般在机组整套启动阶段开始进行,在机组带负荷连续运行168小时后25天(考核标准要求为30天,此30天为施工单位整体造册三份做为竣工资料移交业主方,故做为施工班组一般要求在20天内完成。)内整理完毕,时间要求很紧张,如果在这20天内开始进行试验记录的输入工作,要完成审核、整理成册的工作是相当困难的。故此项工作在平时的设备试验结束后即将试验结果输入到计算机内。在机组整套启动试运阶段,开始进行电子版审核打印和文字版的再次审核工作,审核完毕后按规定要求进行整理成册装订工作。竣工资料的移交不同的业主方,在延平标准的基础上会有更利于其管理的进一步的要求,这就要求整理技术专责先期与业主方有关部门和本单位资料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3.4收尾盘点阶段

此阶段可与资料整理阶段同步进行。此阶段主要进行:

试验设备的清理盘点工作:对已到使用周期须复检的设备仪器,如下一工程半年之内需要使用,则须送上级计量部门复检,对半年以上暂时不使用的设备采用申请封存的办法进行统一保管。

工作总结:有总结才有积累,有积累才有经验,有经验才有进步发展。工作总结包括个人总结和班组总结,个人总结侧重于对工作任务及完成效果、技术技能方面进行总结,对于管理人员则要侧重于从组织管理方面进行总结。

4.结束语

本文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西安理工大学咸阳函授站老师的孜孜教诲,西北电建三公司电气专业公司技术系统师傅的点播,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管理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个经验积累逐步提高上升发展的过程。本人通过对先后多个火力发电厂的安装单位的电气调试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本文多为一些切身的体会和经验,还有管理上一些不足之处,这就要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总结积累。

上一篇: 护理学习论文 下一篇: 邮政营销经验交流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