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科研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24 04:58:55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篇(1)

11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在广州举行“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启动仪式。首批来自国内50所高校和科研单位,汇聚了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在内的150多名优秀人才,分别入驻广东20个地级以上市的140家科技型企业。这些入驻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广东九大支柱产业,与广东的产业发展布局契合度非常高。

虽然只是一项具体、单项的工作,但是“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得到了广东省、教育部和科技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今年6月,两部一省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通知》,决定每年选派百名左右的中青年教师或科技人员到百家广东科技型企业驻点1年,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7月中旬,省部产学研办邀请了40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的科技处处长到广东,共同研究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具体工作安排;8月,教育部科技司、人事司,科技部政策体改司,广东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和省部产学研办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联合成立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指导小组,统筹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各项筹备工作。

《关于组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通知》发出后,在国内高校和广东企业引起了很大反响。高校广大中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主动请缨,许多高校把参与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作为学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如华南理工大学出台了《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办法》,从工资福利、人事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考核优秀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华中科技大学把青年教师到企业驻点一年。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广东省内企业对科技特派员需求很大,仅在调研阶段,就提出需求近300项。为落实企业特派员计划,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组织召开了研讨会,提出“建立特派员参与企业科技发展的工作制度。积极采纳特派员的建议、做好科技管理和创新工作,开展以特派员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和联合培养人才工作……”(详见本期“省部合作・聚焦‘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们相信,该行动计划的全面施行,可以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人才有效对接,推动建立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可以引导高校与广东企业深入合作,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为广东产业培养一批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为高校培养一批有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还可以提高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多方共赢的创举。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篇(2)

在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高校主持自然科学奖项目13项,占总数的44.8%;技术发明奖项目20项,占总数的48.8%;参与科技进步奖项目104项,占总数的56.5%。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等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和香港大学支志明院士完成的“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同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的专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高等学校囊括了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3项一等奖,充分展示出高校科技工作的突出成绩和巨大潜力。

2006年高等学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教育部科技委评出的“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就是集中体现。在基础研究领域,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教授在井冈霉素的基因识别与组装合成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率先获得了完整的井冈霉素基因簇,该工作成果在《细胞》系列之《化学生物学》上发表后,被多家国际权威杂志报道,受到高度评价,并在Nature系列杂志之一的《自然生物技术》专栏撰专文特别报道,这是我国在重大生物技术成果及潜力方面的首次专题报道。在应用研究领域,华东理工大学于遵宏教授主持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气流床气化技术开发方法,获得了2006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2006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在国防科技领域,西北工业大学张定华教授围绕整体叶盘研制突破了18项关键技术,系统解决了研制全过程的主要工程技术难题,实现了5个方面的集成创新和复杂整体结构件加工技术的跨越,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具备整体叶盘制造能力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由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所高校完成的“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重大专项研究的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由清华大学等高校完成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ERNET2,第三军医大学完成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和中国科技大学完成的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等3项成果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CERNET2建设位列十大科技进展之首。

南京大学等单位精确测量银河系英仙座旋臂距太阳系的距离,中国科技大学发现一种可有效通过皮肤传送大分子药物的透皮短肽,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在光纤通信中成功实现一种抗干扰的量子密码分配方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证明人类干细胞可存活于山羊体内 ,4项成果入选2006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

产学研结合实现突破

2006年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成果鉴定丰硕。中山大学牵手企业、地方政府,“零转让”十项科研成果(所谓“零转让”,就是校方转让科研成果的着眼点不局限于转让时的“瞬间”效益,而是以知识产权在企业中占有股份的形式,把教授们的科研成果成功地转化出去,学校更加关注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可以少要甚至不要回报),力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海淀区人民政府分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了联手共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的合作协议,以充分发挥中关村地区科技资源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界和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同济大学与苏州市政府签署校市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现代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力求使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走出小循环,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高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举办“2006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推动我国高等学校与大型企业开展科技与人才培养合作,全面提升产学研结合的范围、力度和层次。

2006年初,教育部与广东省启动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成立了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探索省部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广东省投资1亿元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一年来的实践表明,这种在政府推动下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2006年末,教育部分别在浙江和河北召开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工作会议”和“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座谈会”,进一步组织和动员高校科技力量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发展提速

2006年10月,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通知》,新认定了1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至此,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已达到62个。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7家依托高校建设的技术转移平台在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11月15日,教育部召开推进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视频会议,周济部长发表重要讲话,对规范化建设工作提出的指导意见:要进一步提高对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产业规范化建设列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各高校党政“一把手”要齐抓共管产业改革改制工作,更好地促进高校产业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会议的召开将高校科技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承担重大科研能力显著增强

全国科技大会之后,《纲要》提出的16个重大专项相继进入论证阶段。教育部作为成员参与全部16个重大专项的领导小组。目前,各重大专项正在进入实施方案编写和专家论证阶段。教育部已就部分重大专项的实施方案,组织相关高校认真研讨。

2006年,“973”计划项目教育部作为第一依托单位立项数为21项,占当年项目总数的32%;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并任首席科学家的项目29项,占总数的45%。2006年国家启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设立蛋白质、量子调控、生殖与发育、纳米等4个计划。高校立项总数占全国64%,项目经费近1.3亿,占全国的66%。高校共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06人,占当年总数的66%。

2006年,高校承担的“863”项目也比“十五”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牵头承担的重大项目课题数量占到21%,重点项目课题数量占到34%,专题课题数量占到63%。

2006年,高校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上实现了新的突破,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共有16项通过了国家组织的论证,其中包括“现代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村镇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个重大项目。截至到2006年底,共有高校牵头的6个项目,近200个课题正式启动,获得国家专项资助6.3亿,占总数的21%。

2006年高校承担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专项经费)项目94项,占全国总数的34%,共获得资助专项经费 1.2亿元。承担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指令性项目61项,占全国总数的60 %。

2006年“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计划”和“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培育项目计划”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共立项16项,资助率为27%。重点项目共立项326项,其中直属高校156项,资助率为74%;地方高校170项,资助率为65%。培育项目共立项59项,资助率为53%。

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根据国务院部署,教育部牵头制订9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纲要》(下称《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其中,将于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强研究型大学建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措施,将推动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促进高校科技工作协调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还联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外专局等研究制定了《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高校作用,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2006年,教育部科技司牵头完成了“国家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和宣传普及”和“2020教育发展纲要信息化”专题研究;参与编制《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参与完成高等教育专题研究;支持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展的2个重大战略研究项目――“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并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配合部内有关司出台《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受理多项有关学风问题的举报,逐项查清了事实,研究处理意见,既有力打击了学风不端者的不良行径,也恰当保护了不同学者间的学术分歧。

创新平台建设迈上台阶

2006年国家实验室扩大试点10个,依托高校建设的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技术等进入试点范围。农业国家实验室也在争取依托高校进行建设。先期试点的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北京大学与中科院联建的分子科学、华中科技大学光电等国家实验室进展良好。

北京科技大学“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评价试验装置”、 华中科技大学“强磁场实验装置(脉冲强磁场部分)”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共同参与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等 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正式批复立项,总投入6.5亿元。 “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和“蛋白质研究基础设施”等项目正在积极争取。

2006年高校承担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材料环境腐蚀网、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中国数字科技馆、岩石和化石标本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等一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取得良好进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198个,其中依托高校建设的有125个,占总数的63%。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45个,占总数的36%,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37个,占总数的27%。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352个,其中开放运行的187个,正在建设的16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171个,其中2006年启动建设的126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共4个,其中2个为2006年新建。一些学校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科研组织形式,成立了研究院、工程技术院、国防院等,深化了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学科交叉和资源共享。

团队培养和人才计划稳步推进

2006年是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的第二年。当年共受理64个项目申报。经专家评审,确定了5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列入本年度资助计划。这些基地共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10个国家的院士40名,以及29个国家和地区的教授及同等职位者近400名。基地的国内合作研究人员500余名,包括17位院士、72位长江学者。目前,引智基地总数已达77个。

2006年“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经通讯评审、会议答辩和现场考察程序,共遴选优秀创新团队63个立项资助。63位团队带头人中,有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31人,33人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3年共资助182个优秀创新团队,其中有的通过评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资助。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共受理申请1378人。经专家会议评审,共资助937人。其中自然科学领域740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97人。2004年以来,该计划共资助新世纪优秀人才2800余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服务国防和国家安全建设成绩裴然

高校通过充分了解需求,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国防基础科研、预研、军品配套、型号研制、重大项目研制与创新等方面,承担了一大批国防科研项目。项目几乎涵盖了军工科研工作的所有领域和若干国防科研计划。通过项目的实施,完成了一大批创新成果,对于加快我国新军事变革,推动国防科技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国防科技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高等学校国防科技工作会议”,总结了“十五”期间高等学校国防科技工作成绩与经验,全面部署“十一五”期间高校国防科技工作。

教育信息化建设生机勃勃

2006年9月,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5所高校共同建设的CNGI-CERNET2/6IX通过项目验收和技术鉴定。由10位院士组成的项目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CNGI-CERNET2/6IX是我国自主设计和以国产关键设备为主的大型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主干网。该项目起点高,实现难度大,特别是“建设纯IPv6大型互联网主干网”、“基于真实IPv6源地址的网络寻址体系结构”和“IPv4 over IPv6网状体系结构过渡技术”属国际首创,在总体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06年7月,由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所大学联合研发的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 Grid”通过成果鉴定。该项目,整合了全国20所高校的大量网格资源,建立了资源共享、配置灵活、跨学科、跨地域的高效网格环境,系统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实践

作者简介:朱仁良,男,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0-0013-03

近年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科技服务作为其重要组成要素,从不同程度在各层次的高校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就高职院校来说,也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但因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或者行业性,使得“依托地方经济、行业产业经济发展”来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力服务支持,成为高职办学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意义

做好学校的三产科技服务,对促进高职院校这一特殊高校群体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的三产科技服务与产学研的融合之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集聚学校的优秀师资、硬件设备等资源投入到相应的科技服务中去,是保证每一项科技服务顺利开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可凭借其与相关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天然优势,既可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中先进的人力、物力、技术、设备等资源,又可及时关注与把控行业企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与调整,是顺利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市场检验并以一定优势占据市场份额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二)有利于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通过三产科技服务既可以充分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形成相关优势专业领域、研究场所和人才队伍,发挥高职院校中这部分力量对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提升学校在区域内或相关行业内的影响力,形成竞争优势;又可以有效地融入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并在教学中实施,这可提升学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更好地服务社会的需要,同时也增强了师资队伍的力量,这又可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三)有利于拓宽高职院校的社会资本

一般来说,“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关系网络”等存在相互交叉的地方。[1]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一个集聚广泛社会关系的网络,而三产又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业务的特殊性,必须又得有自己的交际圈。因此,充分发挥三产科技服务的桥梁作用,借助其便捷的市场通道、信息交流优势,不断增强学校与企业、同行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拓宽学校的社会资本。

二、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不仅成为区域发展、行业发展,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科技服务行业、高职院校自身的必然选择。

(一)适应性原则

高职院校的三产集多种角色于一身,既可能是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又可能成为学校品牌特色的设计者与代言者。要承担好这些角色,必须要遵循适应性原则。[2]

1.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最主要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开办的三产自然也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即其所开展的服务、生产的产品等都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结构相适应。如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一直以自身的城乡规划为特色,以建设专业为发展重点,致力于本地的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为企业输送了众多城镇规划、建筑设计、设备专业等各类人才。

2.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依托行业发展,开设相关的三产,也是有效发挥其科技服务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3]三产中涉及到的人员、设备、信息等都应与相应的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学院在开展科技服务的过程中,紧密依托建设行业,每年为本市甚至是本省在这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咨询与服务作用。

3.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院校三产的运行既是依托学校又是服务学校的载体。因此,在开展三产科技服务过程中,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相适应,尽可能地将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用得着、上手快、留得住”的人才。

(二)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亦即可行、实用、便于执行。于高职院校的三产而言,不管是承担的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创造,还是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化的服务工作,最终都要流向市场进行检验,学院三产积极秉承这一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城镇规划优势,积极参与全省各地区的村镇建设,编制的各项规划在城乡、村镇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适度超前原则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根据产业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高职院校的三产科技服务要树立适度超前的意识,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运用等。[4]例如,建设行业中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直接面向消费群体的三产必须要及时、合理地加以运用,以较快的速度、较好的成效尽早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学院率先引入绿色理念,全面运用于到新校区的建设,目前学院已成为江苏省首家绿色建筑节能示范基地;同时,学校设计院与江苏河海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达成了合作意向,在设计院联合成立了绿色新能源工程所,双方人才、资源共享,在山东、安徽等地联合设计项目,就供热、通风设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达到了节能新高度,收到了广泛的好评。

三、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三产科技服务的实践探索

一般而言,科技服务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但是从创新到生产力的转变,其间既有意识层面(服务意识),又有技术层面(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针对多种层面,高职院校可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可以发挥的作用。[5]学院结合自身的行业特色以及发展实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三产科技服务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三产的发展概况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目前的三产包括以下三类:江苏省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常州诚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常州市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其中设计院为学校下属国有全资设计单位,目前已升级成为国家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设计院,主要经营城乡规划编制、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相应的项目管理和技术与管理服务等业务。

规划院主要经营城市及村镇规划、景观设计等业务;咨询公司主要经营工程咨询、工程造价、招投标等业务。

(二)具体的服务路径

1.专业产业紧密对接,产教学融合。通过专业教师的技术指导、设计人员参与教学以及轮岗挂职锻炼等渠道,广泛开展学习交流,保证所设专业水平位于行业领先。在镇村建设方面,学院抓住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在学院教师、学生和设计院的共同参与下,完成了多个省市级优秀项目。在开展与企业联合办学之际也惠及了下属三产,三产企业先后与江苏金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在生产、科研、教学方面展开全面深度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由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全面参与合作企业的科研、生产和调研项目中,合作企业就研发的技术与产品以实物、模型展示等多种方式,在校园内展出,充分发挥其教育、引领作用。同时,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定期到学校、三产进行专题讲座,对学生和三产设计人员进行专业引领。详情见表1所示。

三产名称具备资质对接专业

江苏省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乙级资质、城市规划乙级资质、工程咨询丙级资质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城镇规划、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工程监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等

常州诚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资质城镇规划、园林工程技术、城市交通运输等

常州市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乙级资质和工程咨询丙级工程造价、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

2.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城乡建设服务。学校以“面向小城镇建设领域、健全完善设计门类、服务江苏省广大农村”为发展方向,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在建筑设计、城镇规划、工程造价咨询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发挥专业技术与人才的优势,为城市、村镇建设提供设计服务,并由此形成学院“真题真做”的规划实践教学模式,对产教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如“阜宁县东益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规划设计中,规划院邀请了学校建筑艺术系主任亲自参与规划设计,把握城乡统筹的技术要点,结合当地实地情况,对项目进行全程指导,很好的服务了当地城乡统筹发展。该项目获得2011年度常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3.以“校企”为平台,攻关专业难题。学校通过规划院与专业类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开展交流与学习,为一些专业难题进行重点解决。针对太湖蓝藻事件,学校环境系、设计院和金梓环境科技在污水生态处理方便展开深度合作,成立农村污水处理课题组,对各种情形进行现状调研、理论研究和科学试验,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景观水体治理和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等方面取得相当大的成就,研究产品广泛应用于广大农村地区,部分项目作为国家及地区环保示范项目进行推广。另外,在新技术、新能源方面,通过学校设计院与江苏河海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达成了合作意向,成立了绿色新能源工程所,双方人才、资源共享。在山东、安徽等地联合设计项目,就供热、通风设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达到了节能新高度,得到了甲方的一致好评。

4.依托学科优势,助推镇村规划建设。自省建校创建城镇规划专业以来,在村镇领域不断研究前行,参与全省各地区的村镇建设,目前已涉及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镇绿地系统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等镇村类各方面规划,全面指导城市、乡镇各方面建设。目前,学院与两省八市形成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规划项目曾多次荣获省、市镇村类奖项,仅规划院设计项目的产值就高达1000多万元。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国际化步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正确定位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角色,提高三产的科技服务水平,增添科技服务特色既是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一大机遇,同时,也是要应对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霍刚.地方高校科技服务能力的评价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7):30-33.

[2]方美君.高职院校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0(6):11-13.

[3]齐正学,云娜.着“研”服务,提升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9-61.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篇(4)

为确保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我们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分析、沟通协调、政策设计和组织发动等工作。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省部产学研办”)举办了多场企业、高校和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聆听产学研各方的意见和建议。7月中旬又邀请40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科技处处长来广东,共同研究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具体工作安排。在前期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对科技特派员需求非常旺盛,仅在调研阶段。就收到企业提出的需求近300项;很多高校教师打电话到省部产学研办主动要求参与。这更加增强了我们大力推进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8月,教育部科技司、人事司,科技部政策体改司,广东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和省部产学研办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联合成立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指导小组,统筹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各项筹备工作。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科研机构对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也非常重视和支持。许多高校把参与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作为加快培养中青年教师的重要途径,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工作计划。如华南理工大学出台了《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办法》,从工资福利、人事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考核优秀的企业科技特派员,为年轻的科技人员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条件。华中科技大学把青年教师到企业驻点一年,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去开展产学研结合。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迅速从构想进入实施阶段,解决了后顾之忧的高校教师积极投身省部产学研结合。截止到10月初,第一批143名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已经分别与广东140家科技型企业达成协议,并陆续进驻企业开展工作。这批特派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层次高,高水平专家多。高校、科研院所的广大科技人员踊跃参加企业科技特派员队伍,汇聚了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在内的大批青年科技英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72人,85%的企业特派员具有博士学位。二是来源广泛,驻点企业遍布全省。这批143名企业科技特派员来自全国5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将到广东20个地级以上市的创新型企业驻点1年,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三是面向广东产业,针对性强。这批企业科技特派员的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与广东支柱产业的契合度非常高,能够有的放矢地解决广东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技术难题。

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实现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人才对接,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广东企业深入合作,加快建立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推动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形成一批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建各类研发平台和示范基地,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广东产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一批有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进一步提高高校办学水平,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的主要任务

第一,摸清企业关键技术需求,帮助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企业科技特派员要在充分摸清企业技术需求基础上,收集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信息以及国内外市场动态,掌握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和资源布局,研究提出需要攻克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协助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

第二,协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充分发挥企业科技特派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促进企业与特派员的派出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的同时,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和技术发展战略,面向全国寻找优势科技资源,努力促成企业与更多的高校、科研机构实现对接和联合,引导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第三,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加强创新能力和条件建设。充分利用派出单位的科研、教育、人才等优势条件,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在分析企业技术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产业重大共性技术问题,整合产业和科技优势资源,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开展联合攻关;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服务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等。

第四,协助企业研发团队建设,联合培养人才。通过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以及推动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学金等形式,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有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

第五,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提升产学研合作规模和层次。通过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扶持一批产学研结合示范企业、示范项目,总结推广省部产学研结合和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示范和带动全省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的重点工作

为实现预定目标,完成各项任务,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为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提供有力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

在省部合作框架下,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由工作指导小组负责总体协调,省部产学研办负责日常管理。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积极为特派员营造很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省部产学研办要抓好企业特派员的培训辅导,使特派员尽快熟悉广东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情况。尽快进入角色要检查落实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各项保障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各种问题,要充当好企业科技特派员“娘家人”的角色,主动关心企业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生活;明年省部产学研办要设立专项,重点支持企业科技特派员在派驻期间凝练提出的科技项目。各地市科技局要安排1名领导分管,并

指定专人负责相关工作,要关心特派员的工作生活情况,积极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各有关企业要为特派员提供良好工作生活条件,安排合适岗位。特派员们也要尽快进入角色,围绕企业科技特派员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和背靠高校科技资源的优势,选准技术突破口,找准双方结合点。凝练项目,联合攻关。鼓励和支持各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落实教育部、科技部、广东省《关于组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通知》和《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出台具体激励措施,为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建立跟踪服务制度

省部产学研办和各地市科技局要经常巡访入驻企业,及时了解特派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为特派员和企业排忧解难。各位特派员也要主动加强与地市科技局、省部产学研办和相关高校沟通交流,在派驻期间。如果工作和生活上遇到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向省部产学研办和各级科技局反映。各地市科技局要按规定的时间把辖区内特派员到位及开展工作情况向省部产学研办汇报。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实施期满,省部产学研办将联合教育部科技司、人事司,科技部政策体改司,广东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和省科技厅等单位对任期届满的企业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形成的考核意见。抄送教育部科技司、人事司、广东省委组织部和派出单位。同时,也将对考核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和相关高校、企业和地市科技局给予表彰奖励。鼓励入驻企业对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特派员进行表彰奖励。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篇(5)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不仅强化了高等院校在知识创新中的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出台了一批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鼓励高等院校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投资企业、转让或转化职务技术成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科学普及,发展创新文化,极大激发了高校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2008年以来,在国家科技奖励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全省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达25项,比上一个五年增长20%;获得授权专利近4000件,年均增长50%以上。

二、完善载体,着力提高高校研究开发能力

河南省科技厅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的导向作用,通过完善多层次的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引导高校科研力量,结合自身的学科建设和研发优势,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一是实施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通过该计划引导,高校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近三年河南省高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度由1亿元上升到3亿元,在《科学》、《自然》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5篇。二是实施科技攻关和产业化计划。每年都面向高校征集重大科技专项,目前已实施的156项省重大科技专项,绝大部分都有高校主持或参与实施。河南科技学院主持实施的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专项,“百农矮抗58”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小麦品种,成功实现了小麦主导品种新一轮的更新换代。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等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近年来,已争取承担实施国家“973”、科技支撑计划近20项。

三、搭建平台,着力提升高校聚集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

2008年以来,河南省先后依托高等院校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135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50个、院士工作站6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53%和30%。依托高等院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达到3家。创新平台建设有效引导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开发。以重点实验室为例,近年来,共引进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省特聘教授等科技领军人才30多人,带动形成学术骨干1000多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群体近400个。

四、培养队伍,着力壮大高校的科技创新实力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篇(6)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受前苏联影响,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而较少从需求出发进行考虑,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学科课程观。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几十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近30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的思路还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下的改善,而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表现在:大部分工程教育依然维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没有打破学科的壁垒,课程的思维仍在学科内单向进行;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仍未解决。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之前,包括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内的高校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总结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拟制了“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从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能力、知识多个维度将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品德养成计划、心理健康计划、工程实践校企合作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需求,从工程教育现状分析、校企合作互动模式的角度论述了校企合作下工程教育的能力培养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等教育实践当中的具体改革来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较早推进了工程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方法,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进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制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等五方面推进该计划的实施。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985高校,结合自身在工科专业和工程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科研支撑、校企联合,强化实践,突出特色,面向世界、培育英才”的基本思路,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优化和调整了本科、研究生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倡学校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企业参与工程教育,可以更好地宣传企业文化,满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为企业参与工程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858人,为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所属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该专业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等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此外,学科牵头与哈尔滨电机厂共建了面向全国高校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层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来,通过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形成了若干校企合作的互动模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培养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培养大纲,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学校在进行本科生培养计划方案修订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充分沟通,在第二学年新开设了“项目学习方法与实践”课程,在第三学年新开设了“企业专家讲座”课程,并结合工程化培养的需求详细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另外,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情况下,结合专业课程及就业需求,深入分析和制定了学生实习计划,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情况、主要产品的开发方法和生产流程、产品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和管理规范等。

2.共同开发和共享人才资源企业具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人员,双方可互为提供科研、讲学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培养,也为企业科技人员提供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依托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国有企业的资源,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长期科研和教学合作为基础,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壮大教师队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工程经历和掌握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卓越工程师”教师队伍的师资源泉,目前已有10余名高级工程师在从事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合作培养等教学工作。

3.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工程化背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每年约有40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课题全部来自企业生产、开发和测试的实际工作,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全部实施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答辩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人员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并向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目前已有约70名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其中5名学生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

4.建立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应用型研究生的合作导师,实行双师制,即由校内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院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商讨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2011年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遴选出6位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技术专家担任应用型硕士指导教师,已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先后已有30余人进入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进行实习并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调试,有15人在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1人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工程化培养期间,通过企业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选送5人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发表EI、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篇(7)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09-02

2008年,为提升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原始创新水平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财政部、教育部开始试点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从2009年起,国家财政每年投入15亿元,对中央高校进行稳定资助。哈尔滨工程大学从2009年末获得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以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借鉴试点单位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校内管理制度,涵盖了体系构建、项目分类、实施细则、经费管理、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既规范了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又促进了青年教师开展自主选题科学研究工作。

一、基本科研业务费校内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

财政部、教育部在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之初,先后出台了两个文件,分别是《关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的意见》(财教[2008]233号)和《关于印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9]173号),这两个文件是学校制定本校规章制度的依据。在充分学习、领会这两个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学校首先成立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科技工作副校长任副组长,科技处、财务处、审计处、人力资源处、发展计划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学校整体实施方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技处,负责基本科研业务费实施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立项原则

学校在实施基本科研业务费前,首先明确其宗旨在提高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主要用于支持青年教师和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自主选题科学研究工作和立项竞争前培育。基本科研业务费实行项目管理制,主要支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学术思想新颖、交叉领域学科新生长点等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方面的创新性研究项目。立项和管理遵循“引导启动、扶弱支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原则。

三、基本科研业务费的项目类别

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下设六个计划:分别是自由探索计划、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引进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国家基金培育计划、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自由探索计划主要资助各学院围绕本单位学科发展方向,自行组织项目进行科学研究,鼓励各学院组织理工结合、跨学院合作的项目,鼓励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所属青年教师申报项目。

重大项目培育计划主要围绕学校优势和交叉新兴学科,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背景,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等重大项目立项为培育目标。为鼓励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要求每年应有具备国际科技合作背景的项目立项。

引进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主要用于学校引进的拥有博士学位,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青年教师,通过申报项目择优立项的方式进行资助,项目研究周期不超过两年,重点培育35岁以下教师申请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

创新团队培育计划主要资助以优秀青年教师为主要成员,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性研究方向组建的创新团队,连续资助不超过三年,优先支持有海外学术大师领衔的创新团队。

国家基金培育计划主要资助专家评价较好但未能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目标是下一年度全力争取获得相应部级项目立项。

学生科技创新计划主要资助在校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各计划的设置及经费分配由领导小组根据每年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可用额度和项目运行情况动态调整。

四、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立项和管理

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申请人为学校在职教师或全日制学生,其中教师在申请当年1月1日年龄不超过40周岁;适度支持引进正在国外学习工作,申请当年1月1日年龄不超过45周岁的专家学者。申请者作为负责人当期只能承担一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作为负责人承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未经验收前,不得申请其他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

自由探索计划以分管科技工作的学院领导为项目负责人,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由若干研究课题、研究目标、研究人员及管理措施等内容构成的实施方案,经领导小组组织评审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引进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和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由各学院组织申报,学校领导小组组织评审,评审专家以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为主。国家基金培育计划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同行专家评议结果择优资助。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由校团委负责组织,年度实施方案应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立项后,负责人须签署《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计划任务书》。基本科研业务费各类计划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负责日常管理(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由校团委负责管理),学校进行监督和检查,各学院按学校要求按时提交年度进展报告,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由校团委每年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年度总结报告。对于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且有持续研究必要,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可向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滚动支持,领导小组视项目执行情况,可直接批准。因主观不努力等原因导致项目未按计划进行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可撤销项目并收回剩余经费,报请领导小组在下一年度减少对该项目所在单位的经费支持,并按有关规定对项目负责人进行处理。

五、基本科研业务费经费管理

各类计划实施项目负责人制,所有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研究内容和基本科研业务费可开支范围,合理编制经费使用预算,资金使用严格按照项目预算执行。

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包括:(1)设备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小型专用仪器设备购买费用。(2)材料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消耗费用。(3)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4)差旅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住宿费(含出差补助)及市内交通费。(5)会议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为组织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6)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申报检索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论文论著出版费、版面费、文献资料检索费、图书资料购置费、专用软件购置费等。(7)专家咨询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进行学术指导所发生的费用。(8)劳务费:是指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项目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学生)和项目组临时聘用人员的少量劳务性费用。(9)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短期出国考察、邀请国外专家来校交流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所发生的国际旅费。

基本科研业务费各项开支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规定执行,不得开支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工资、奖金、津补贴和福利支出,不得购置大型仪器设备,不得分摊学校公共管理和运行费用(含科研房屋占用费),不得偿还债务,不得支付罚款、捐赠、赞助、投资等。财务处根据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经费预算,执行年度结算。基本科研业务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属于国有资产,严格按照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管理。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篇(8)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是多层次的,包括“985”大学、“211”大学、地方重点建设大学和一般学校等4种不同类型。参与高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长,肩负着不同层次和类型工程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参与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院校,如何依托行业背景,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制定与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探索与实践的。

河南科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轴承设计与制造、液压传动与控制4个专业。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该专业依托地域和行业优势,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优势与特色。特别是轴承、液压专业方向,在机械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2011年,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校将参与国家“卓越计划”作为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全面开始实施试点班的培养工作。

二、明确优势和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人才培养特色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所独有的、优于其他院校的、为社会所认可的优良特性,是该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志。“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办出专业优势和特色,所以参与高校要立足于自身长年办学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最大限度地运用好“卓越计划”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得到具体体现,进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切实加强和进一步发挥。

河南科技大学是全国培养轴承技术高级人才的唯一一所高校,“人无我有”,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目前,轴承专业方向已经培养了5000 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75%以上从事轴承技术、管理与销售工作。根据初步统计,成为企业技术、管理与销售骨干的毕业生约占95%,担任企业中层领导的毕业生约有45%,5%以上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高层领导,还有部分毕业生自办轴承企业,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私营企业家,也有在国外从事轴承技术研究和国际贸易工作的毕业生。这些校友遍布整个轴承行业,为学校在轴承行业赢得了很好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为我国轴承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一种行业优势与办学特色。所以本项目计划从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5名同学中,采取学生自由申报和学校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选取40名左右的同学组成“卓越班”,按轴承专业方向进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实践,以期使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更加鲜明。

三、依托行业背景,加深校企合作深度

“卓越计划”的特点之一是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将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该计划的前提。虽然“卓越计划”规定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但目前还没有像国外那样以立法和制定法规来强化企业参与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相关职责的有关政策,所以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在选择专业领域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必须注重本校人才培养所具有的行业企业背景。

洛阳是部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林立,科技力量雄厚,机械工业发达。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洛阳第十设计院均是轴承专业化生产、研究与行业规划单位,与河南科技大学高级轴承专业人才教育一起,形成了我国轴承行业的技术与教育中心,为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教育奠定了地域优势。目前,校企联合建立了“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轴承陈列馆”“ENERPAC(美国)超高压液压实验室”“固高科技(深圳)运动控制实验室”等 7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18个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香港白马轴承有限公司、美国实用动力(上海)有限公司、美国铁姆肯(上海)有限公司、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校设立了专项奖学金。校企联合的“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复杂地层特大型竖井钻机及成井工艺关键技术”项目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卓越计划”方面,已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舍弗勒投资有限公司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三家签订了“卓越计划”的联合培养协议。其中,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四、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提出了“3+1”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广义来讲,“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打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狭义来讲,“3+1”人才培养模式指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学习工作学期总课时分配不小于3∶1,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工读交替、学用相长。

“卓越计划”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校内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基础教育的任务;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职业教育的任务。校内学习阶段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基本的实验和实训;企业学习阶段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理论学习。该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特点、难点和重点是企业学习阶段,因为合作教育的目标是在真实的企业和岗位锻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企业参与的程度和学习的效果是“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

河南科技大学结合专业的客观实际,在“卓越计划”构筑的宏观指导框架下,按照培养目标要求,依托签约的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和校企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的“3+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全程互动”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具体来讲,构建公共基础教育、工程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企业工程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的五个层次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破传统的授课顺序,实行2.5年(学校)+0.5年(企业)+0.5年(学校)+0.5年(企业)的教学方式。其中,2.5年(第1~5学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理论、工程基础理论;0.5年(第6学期)在企业进行工程认知、生产实习、现场操作及分析、专业工程课程及其课程设计;0.5年(第7学期)再回校学习专业知识拓宽课程,完成全部实践报告及总结答辩;最后0.5年(第8学期)在企业进行以工程项目设计和综合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毕业设计及操作加工实践,使毕业设计的工程实际项目达到100%。课外素质能力拓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该模块设置了4个素质能力学分,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素质能力学分的获得途径为:参加学术讲座、自主学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科竞赛、工程训练等活动或参与教师、企业的科研课题并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

五、校企互动、相互渗透,构建新型的教师队伍

构建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河南科技大学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 派遣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做科技特派员或实践进修,提升中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聘请有丰富工程经历、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师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来校作技术讲座,担任企业学习阶段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目前,学校聘请了中国隧道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担任名誉院长,28名企业、科研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通过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六、改革管理与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结合“卓越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招生、选拔、学籍管理、实践实习和就业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培养协作组;学院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小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校、院两级的领导机构负责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与管理。

建立校内质量监控体系、社会评价体系、联合培养单位质量反馈体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学生工程能力评价为主体,建立以课程、实践、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工程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七、结束语

“卓越计划”从根本上讲,是为适应新的时代特点、适应新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新要求而进行的工程教育改革和转型。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大胆实践探索。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和试点专业形成的自身优势和特色,依托行业企业背景,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3+1”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体现承载学生工程素质与工程能力的课程体系,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总之,以试点专业为对象,进行全面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加凸显专业的优势与特色,为机械行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2]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3]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教育探索,2010,(12).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篇(9)

东北农业大学不乏人力资源,可是“人力”并不等于人才,只有拥有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才能更好地支持区域发展。如何加速科技人才培养,是构筑东农特色科技创新体系的头号要务工程,为此建立了“三级塔式结构联动”建设计划,即第一层为博士人才科研启动计划,第二层为省部级杰出科技人才后备人选培养计划,第三层为部级杰出科技人才后备人选培养计划。

从2001年开始实施博士人才科研启动计划以来,学校已出资1000余万元,使每个博士毕业人才都有条件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研究,目前已资助了177人。获资助者一致认为该计划对提升他们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一方面使他们通过自由探索研究找到今后需深入研究的科研方向,另一方面为他们加大与外界的科技交流提供了支撑条件,由此拓宽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增长了科研经验,使他们进一步争取到了省级乃至部级科研项目。学校对这些获资助者进行了跟踪式管理,积极扶持其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并把他们选拔到第二层后备人选中加以进一步培养,其中1人已成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成为全国普通高校骨干教师,2人成为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3人成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教师奖获得者,4人成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成为黑龙江省特聘教授,23人成为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

为了使更多的人能进入第三层后备人选中,学校还实施了“外派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资助10名人才为访问学者,派到发达国家一流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些人员回国后科研业绩显著提升,有效地壮大了学校科技人才队伍实力。

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突破创新组织模式

单项研究即使取得创新性成果,往往也只是点的突破,难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产业带动力。只有围绕目标开展集群式研究,才有可能使实际生产发生实质性变革。因此,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是构筑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工程。

学校从2006年开始每年出资1000万元,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扭转科研方向林立、难成体系的局面。在建设过程中,本着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宁缺毋滥,严格标准循序渐进,杜绝为待遇和名誉临时拼凑的团队,杜绝缺乏设计而思路狭窄或研究目标分散的团队。采取自由组合申报――学校审核反馈调整建议――修改完善再申报――专家论证、答辩――再完善――立项建设的程序,促进人员知识结构融合、交叉,真正起到强化相关系列衔接研究的作用,达到汇聚队伍、凝练方向的目的,从而通过组织和集成资源,实现按既定目标从单项创新向集成创新的转变,提高重大成果的产出率及转化率。当年申报的9个团队最终只启动了5个,寒地粳稻超高产机理与生产关键技术、北方寒地蔬菜重要性状形成机理及分子聚合育种、黑土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技术、植物基因发掘与利用技术、猪和鸡肉质性状形成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每个团队都有3~4个相对稳定的方向,每个方向学校都资助了3个课题,加强自由探索研究和重大科技项目的前期培育和引导,发挥优秀创新团队在学校科研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使学校科技创新从原来的“离散性”为主走向集群式“连续型”为主。

实施科技平台建设工程,突破科研条件桎梏

科技平台是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进行创新活动的舞台,科技平台建设的水平和人才素质及团队协调攻坚能力共同决定了一个科研基地的科研水平。科技平台的建设包括空间设计和设备布局与功能设计,科技平台的建设过程,是对科技发展方向进行选择、排列及学校内部的要素资源调整、配置的活动,是构筑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工程。“十五”以来,学校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三大板块加以建设,每一板块上都制定了省高校、省(部)、国家三个层级发展培育规划,并要求每一科研基地从战略性、共享性、功能性出发,进行科技平台设计与布局,以实现我校长远特色战略目标。

通过五年多的建设,形成了9个覆盖学校理工科的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1个文科基地,4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此基础上建成了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部级检测机构、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文科基地,并将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入学校,这些平台建设使学校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提升和改善。学校架构一种聚集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团队建设机制的同时,还积极从制度上架构一种聚集物力资源的新机制,尝试每年设立200万元仪器共享补贴基金,选择性地开放部分大型科技平台,促进基地开放式规范管理,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在集成共享中实现科研条件优势互补,有效地实现科研条件资源的积累,使更多的教师能享受学校资源、利用学校资源。

实施科技支撑工程建设,突破科技发展方式

方向是决定一切的,明确了方向,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支持,就能异军突起,出奇制胜。一流大学也不可能每个方向都一流,只有选好了方向,做好工作,省属高校也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上争一流。

东北农业大学坚持强化自主创新与突出重点的原则,从差异化竞争角度,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凝练”发展方向,实现战略性重点跨越和赶超,不断催生出代表我校未来优势和特色领域发展方向的技术群体,完善寒地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从而使得部级项目来源不断拓宽,涵盖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948”科技引进计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西部开发计划、国家成果转化基金等各类专项。部级项目经费所占比例由“九五”的21%上升到“十五”的58%,实现了科研上层次、入主流的快速发展,使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得到提升。

实施社会服务工程建设,突破支撑区域发展的路径障碍

东北农业大学深知,支撑区域发展是省属“211工程”大学立足的根本。“十五”以来,学校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发挥优势,搭建科技成果通向产业化的桥梁和通道,强化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使学校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功立业而赢得立足之地。

制定激励与考核并举的政策,使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服务工程

针对一些教师深入实践不足,科技与生产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的状况,学校制定了激励与考核并举的政策,把深入农村和企业服务的时间折合为学时计算工作量,与年度业绩津贴挂钩。在职称评定和考核时,规定学时不足最低要求标准,可用深入农村和企业服务的时间折合为学时,并将“承担横向课题累积到校经费达15万元”也作为一条可选择的标准,不断调动大家参与社会服务工程的积极性。

基地布局点、面结合,为打造“块状”经济服务

黑龙江省50多个地市县均把东北农业大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依靠力量,积极与学校建立科技教育合作共建关系。“十五”期间学校为他们编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20余部,培训乡村干部、科技带头人4900余人,农民30多万人,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农民科技专家大院”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通过科技咨询与指导、科技大集、农民科技节、科普之冬、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加强科技服务,推广各项实用技术100多项,省委省政府联名授予学校“黑龙江省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先进集体称号”,、教育部、团中央也多次表彰学校“科技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中充分肯定了学校在服务“三农”和支持我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十一五”以后,学校在面向广大地市县做好科技服务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几个富有区域代表性的市县建设,把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变课题,系统出击,并派出科技副县长,按照不同的区域特点创建多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正为打造“块状”经济样板进行全方位服务。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篇(10)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多元化,为谋划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突破,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高校越来越重视发展战略研究。从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分析出,我国高校明确自身定位和制定战略规划应做到理念先行、定位准确、视野宽广。

一、高校战略规划理论研究

(一)高校发展战略和规划理论

战略一词源于希腊语,最早指军事方面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引用该词。战略是与环境相联系的组织未来行动的总体计划,指明组织未来行动的目标、方向及主要行动步骤。规划是指进行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问题的思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

战略规划是一种带全局性的总体发展规划。相对于“工作计划”概念而言,战略规划是谋划全局、谋划重点和谋划长远,而工作计划是谋划具体工作、谋划实际变化和谋划系统责任。战略规划涉及大学发展方向、基本指导思想,而工作计划更多的是把战略规划的目标、思路付诸实践的工作安排或行动方案。

(二)定位是战略的核心

高等学校定位是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高等学校定位一般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一是指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二是一所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三是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

刘献君教授在研究高校战略管理中提到:“外向性是战略的主要特点,定位是战略的核心,舍弃是战略的精髓”。如果一所高校连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都不清楚的话,办学只会陷入盲从。

战略规划是指导大学行动的纲领指南,是高校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大学实现管理目标的具体方略和依据,是大学保持顽强生命力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战略规划是动态的,有时间性的,高校在自身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会制定不同的战略规划,但是高校的定位是高校的一个风向标,高校的定位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

恰当定位是高校进行改革和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切入点,每一所高校在制定自身的战略规划时,都应先分析学校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明确自己的定位,确立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和重点优势学科。

二、香港科技大学的发展战略规划

香港科技大学(HKUST,以下简称科大)坐落在东九龙清水湾半岛,占地150英亩,该校建设始于1989年。1991年10月开始正式招生,学校只设理学院、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4个学院。

二十年过去了,科大培育了具企业才华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其学术水平广为国际认可,研究成果在社会许多领域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短短二十载,香港科技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国际级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优秀师资。分析科大的成功过程,不难发现科大的成功离不开其准确的定位和优秀的发展战略规划。

(一)香港科技大学精准的定位

准确的定位是科大得以迅速崛起的前提和基础。八十年代,全球经济转型,高科技迅速发展,香港想争得一席之位,必须迎头赶上,香港科技大学便应运而生。而从一开始,科大就被确立为“一所专攻高科技和企业管理的研究型大学”。

科大的创校者一直认为办好一所大学不在规模,而在质量:求质求精不求量。科大1991年招生831名(本科生595名,研究生236名),2011年,学校共有学生本科生(6172名)和研究生(3709名)9881名,教职工497人。

香港科技大学在筹备阶段就制定了其使命,并写入香港法律,并于2000年拟定并公布了其办学“使命、理念和目标”,勾画出科大的自身定位:定位为一所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而又致力为本地服务的优秀学府。

(二)香港科技大学策略发展计划

过去十余载,香港科技大学一直坚定自己的办学定位不动摇,把定位放在战略规划的至高点。2005年,科大建校15周年,科大制定了《2005-2020策略发展计划》策略发展计划。

战略规划只有通过战略实施才能把规划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绩效,科大为实现其愿景和完成使命,把发展计划划分为教育发展、研究发展、教员发展、社会参与、国际及内地策略、组织和资源六大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策略和目标,便于实施。

培养人才是大学基本使命,科大为学生提供高质素的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使命。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注重课堂内发展,并加强课堂外的学习经验,使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更全面发展。一流的大学靠的是一流的人才,好大学是由好教授所组成的,科大为使自身保持在一流的水平,将不断设法吸纳和挽留重点课程的高质素教员,积极制定教员招聘和续任计划,以配合大学的理想教员组合和学科需要。并加强中央设备和科研支持,加强重点战略研究课题的支持,保持其研究活力。

上一篇: 工程施工论文 下一篇: 小学教科研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