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3 11:04:37

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教案篇(1)

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和反应、碳酸根离子检验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建议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建议

离子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或在溶液里生成电解质的反应。

要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必须掌握电解质、电离、电离方程式和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知识。

教学过程可采用: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具体建议如下:

一、精心设计,并做好强弱电解质水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实验,再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理,是建立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关键。教师要强调比较导电性强弱时,必须条件相同。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灯光的亮度,讨论推断:灯光亮度不同溶液的导电性不同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同电解质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从而为理解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由于学生学过的化学反应不太多,本节只要求学生掌握离子互换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两类离子反应,不要再扩大。

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等知识进行分析,并联系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得出“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这一新课题。理解离子反应总是向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道理。最后过渡到为表示反应的本质,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即离子方程式的教学。

三、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本节的难点。

建议1.初学时按书写步骤进行训练。2.步骤中的第二步是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熟悉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教师可帮助学生抓住若干条规律,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这样有利于教学。3.强调离子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加强读出离子方程式正确含义的训练。学生练习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和由离子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创调情境提出问题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实验录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化学反应分为不同的反应类型。如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若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又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复习提问]回顾初中物质导电性实验——第一组物质是干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磷酸固体、蔗糖固体、无水酒精,第二组是溶液、溶液、溶液、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学生回答]还记得吗?哪些物质能导电?哪些物质不能导电?干燥的固体、固体、固体、固体不导电,而溶液、溶液、溶液、溶液都能导电。蔗糖和蔗糖溶液,无水酒精及其水溶液均不导电。

[复习提问]为什么有些物质如、在干燥的固体时不导电,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了呢?

[学生回答]是因为这些物质的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当它们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使这些物质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从而能够导电。

[教师总结]可见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引出新课]

[板书]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概念:

[投影](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如:、等。

(2)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蔗糖、酒精等。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那么,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实验1-1

[引导思考]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讨论。

[学生回答]根据灯泡发光明暗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知道相同条件下,它们的导电能力不同。

[结论]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板书]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投影]图1-10,在水中溶解和电离示意图。

[讲述]离子化合物与某些共价化合物能够在水分子作用下完全电离成离子,而某些共价化合物只能部分电离成离子。

[投影]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类。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

[学生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三、离子反应:

[引导分析]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就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板书]1.概念:离子之间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学生总结]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板书]

①生成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

②生成挥发性物质,如

③生成难溶性物质,如

[引导分析]由上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我们来分析离子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总结]3.离子反应的特征:

[投影]向着减少某些离子的方向进行,反应速率快,部分离子反应有明显的现象。

4.离子反应类型:

①离子之间交换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如:

②离子和分子之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如:

③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

[板书]四、离子反应方程式:

[学生实验][实验1-2]中的实验Ⅰ、Ⅱ、Ⅲ,并要求学生们仔细观察,记录现象,思考原因。

[投影]

[提问]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实验Ⅰ无明显现象。

实验Ⅱ中出现白色沉淀,滤液为蓝色。

实验Ⅲ中生成不溶于稀的白色沉淀。

[引导思考]实验Ⅰ中无明显现象,原因?

[学生回答]只是溶液电离上的和与溶液电离出的的简单混和。

[引导思考]实验Ⅱ和Ⅲ中反应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实验Ⅱ和Ⅲ说明了溶液电离出的和溶液电离出的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而溶液电离出的与溶液电离出的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在溶液中仍以和的离子形式存在。

[学生总结]实验Ⅱ中反应实质为

实验Ⅲ中反应实质为

[讲述]由以上实验Ⅱ和Ⅲ我们看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所电离出的离子并没有全部发生化学反应,而只有部分离子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其它物质。

[引出]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板书]

[讲述]2.书写:(以溶液和溶液为例)

①写(化学方程式):

②离(电离):

③删(两边相同离子):

④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投影]

写出上述中和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①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②表示某一类反应。

[学生练习]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投影]

A.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

B.碳酸钡和稀硫酸反应

C.澄清石灰水和盐酸反应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

[学生回答]选项A错在不符合反应的实际情况,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而不是和。应为:

选项B的错误是忽略了生成物是不溶性物质。应为:

选项C正确。

选项D的错误是只注意书写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而忽略了和也反应。应为:

[总结]检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时,应注意:

①两易:易溶易电离的物质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弱电解质、难溶性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等用分子式表示。)

②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均应相等。

离子反应教案篇(2)

关键词:

导学案设计与应用;载体;高效化学课堂

新教学方式下的导学案主要是想让学生自主的来学习,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相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它可以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学方案、线路图,及练习、巩固提高方案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导学性文本,这种文本对于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载体。

1利用课前老师精心布置的预习方案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导学案中,新课内容之前,有一些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要完成的预习内容,它可以是一些情景素材,可以是小问题、有趣的思考题,也可以是一些阅读材料……总之,是那些可以帮助新课学习的有用素材。通过这些素材学生们可以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写在这里,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来了解学情,好知道课堂上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知识需要讲,需要讲的知识要讲到什么程度。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又能把学生不会的问题讲透。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和高效性。因此,利用课前老师精心布置的的预习方案是确保整个课堂得以高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2利用课内要进行的探究内容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课上探究案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一方面,它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对本节高层次目标的理解和分析,是达成高层次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学生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及能力的锻炼与提高的载体与主要阵地。课上设计的探究内容主要是为了要完成重点、难点的,或者是要解决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的。为了高效解决这些“点”,可以通过课内探究案呈现给学生一些小问题,循序渐进、层级设计,不断让学生的理解深入,遇到新问题、突出的想法从而有思考的方向,进而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了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圆满地回答相关问题,促进了学生越学越有趣,越学越会学,越学越好的良好局面,进而来达到高效。例如:在探究离子反应本质时,设计了如下梯度性的探究问题:①仔细分析以下三个反应:(1)HCl+NaOH=NaCl+H2O【问题】反应前有哪些离子?反应后有哪些离子?反应前后,哪些离子的数目发生改变?(2)Na2CO3+H2SO4=Na2SO4+CO2+H2O【问题】反应前有哪些离子?反应后有哪些离子?反应前后,哪些离子的数目发生改变?发生反应的离子为(),依据是()没有发生反应的离子为(),依据是()(3)AgNO3+NaCl=AgCl+NaNO3【问题】反应前有哪些离子?反应后有哪些离子?反应前后,哪些离子的数目发生改变?发生反应的离子为(),依据是()没有发生反应的离子为(),依据是()②上述三个反应情况虽然不同,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性是?③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感观实验事实后,学生们再结合以上梯度性问题后,就可以清晰、明确的得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反应条件了。进而高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3利用当堂检测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当堂检测题是针对学习目标中所要学会的知识点和技能而来设计的一些习题,目的是来检测学生本节课是否学会了必备的基础知识;是否能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迁移、应用到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此环节即充分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又能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乐观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4利用导学案中学习小结模块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完成后,学生必须要做的是本节课的小结环节。总结的内容可以包括:知识、实验技能、遇到问题时所采取的策略等等,通过总结环节,学生们可以再重新在脑海中再过一遍本节课的知识点,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零散的知识体系组合成整体,由点到面,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一种知识技能结构,从而使新知识得到内化,得到提升。

5利用分层作业保障高效课堂教学

为了提高作业的高效性,分别发给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就给他们特殊选一些简单的、基础的题,一点一点引导他们,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改变了教学过程僵化的固定流程。设计它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每一节具体的学习目标。它的理念和内容包含了“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从课前预习开始,到与人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新知识、训练巩固、再到拓展训练,实现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离子反应教案篇(3)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4-007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4.024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构建化学核心观念的方法。“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知识的获得与活动联系了起来,学习者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学习,从而有助于学习者的成长和发展。

在化学学科中,这种活动就是实验探究,因此“从做中学”就是“从实验中学”,以实验探究的方式来构建和落实核心观念。本课就是以实验“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为载体,通过实验探究来构建和落实“分类观”和“微粒观”。在本实验探究中,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鉴别未知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并提供试剂,学生明确问题并设计方案,接着通过共同讨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实验方案,并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能够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到“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的一般规律。这就是著名的“从做中学”的五步教学法,让学生从半开放式实验中建立起“分类观”和“微粒观”。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落实这两个核心观念,本课最后设计了“未知固体的组成推断”的练习。通过这种“从做中学”的方式,教学不再是简单地注入知识,而是运用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构建核心观念,并发展自己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内容为人教版《化学1》复习课“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共2课时,授课时间安排在学习完必修1所有课程之后。

离子反应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贯穿、延伸于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始终。在人教版《化学1》中的第二章第二节引入离子反应,学生通过宏观反应现象开始认识“微粒”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建立起“微粒观”,有了离子的概念,并学会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在第三章和第四章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的学习中,学生了解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方法和具备相应的实验技能。然而由于高一学生接触离子反应的时间较短,没有形成系统的微粒观,不能从微粒的角度全面理解物质性质,不能从离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课作为必修1的复习课,在学生已建立的离子反应基础上,首先以“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手段,以任务为驱动,应用“分类观”和“微粒观”,解决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的一般程序和思路。第二部分则加大难度到“未知固体的组成推断”,进一步巩固并加深对“微粒观”和“分类观”的认识,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对离子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溶液中常见阴阳离子的种类及鉴别方法;学会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方案设计、实验验证和归纳总结的过程学习离子鉴别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离子是否存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类观在离子鉴别中的应用;体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体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化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溶液中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方法,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一般思路。

(2)教学难点:分类观在离子鉴别中的应用,未知固体分子式的推断。

五、教学过程

1. 整体思路设计(图1)

2. 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

(1)课前预习,布置任务

[任务1]PPT展示以下内容:

实验名称: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

实验提供药品:一未知无色溶液25mL: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均大于0.1mol/L;(不考虑H+及OH-)。

稀溶液各25mL:HCl,H2SO4,HNO3,NaOH,Na2CO3,KSCN,AgNO3,BaCl2,pH试纸及实验室常见仪器。

实验设计中用流程图表示鉴别步骤。

实验完成目标:通过所提供试剂,将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出来,并填在给定表格里。

已知:2Al3++3CO32-+3H2O[=]2Al(OH)3+3CO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于课前提交实验设计报告。

[设计意图] 学生已学习过常见金属及非金属的性质,可据此完成初步的实验方案设计。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引入]在上几周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金属以及非金属的性质,而在水溶液中,这些金属以及非金属元素主要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为了检验是否掌握,现提供常见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将溶液中的两种阴阳离子分别鉴别出来。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学过的金属与非金属性质和离子反应,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新课。

[任务2]这是某一组的实验设计方案,每组对照自己的设计,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设计的优点,并指出这个实验设计的错误。

[展示设计方案]PPT展示以下内容:

[学生]观察,思考,分组讨论,在方案上标记,总结,汇报。

[设计意图]以一个小组设计方案为例,引导学生找出方案的优点,存在的错误(现象结论不匹配,试剂滴加顺序错误,重要离子的遗漏等),得到一个初步可行的方案。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追问]提问取试剂时量的多少,反应容器选用试管还是烧杯。

[讲解]无明显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验现象,从无明显现象虽然不能推断出溶液中含有什么离子,但有时候可以推测出一定不含某些离子。因此实验记录时,不能忽视对无明显现象的记录和分析。

[设计意图]强调对定性试管实验量的概念,以及对无明显现象的记录及分析。

(3)学生动手实验

[任务3]小组改进实验设计。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完成实验设计的修改。

[教师]巡视,适当帮助学生进行方案修改。

[设计意图]根据讨论的结果,对本组方案进行改进,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巡视时重点留意实验设计较薄弱的小组,适当引导帮助修改方案。

[引导]实验是检验设计是否可行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任务4]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上传实验记录至在线文档,鉴别结果登记在黑板。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确保学生实验过程规范操作,督促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设计意图] 利用实验检验方案是否可行,观察NaOH从少量到过量的实验现象的异同,体会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公布结果] 此无色溶液中存在的四种离子为Al3+、NH4+、SO42-和Cl-。

[引导]实验结果错误的小组,结合在线文档中的实验记录,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设计意图]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小组完成情况,对鉴别结果出现错误的小组通过查看实验记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

(4)总结离子鉴别思路

[引导]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的思路。对未知溶液进行分析,从性质入手,可以分为哪两类?

[学生]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提问]对于物理性质,可以观察溶液的颜色,判断出哪些离子的存在?

[学生]Fe3+,Fe2+ 和Cu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未知溶液进行分类,先从物理性质入手,通过颜色判断Fe3+,Fe2+ 和Cu2+ 的存在。

[引导]为了便于鉴别,可以把溶液中的离子分成两类,分别是什么?

[学生]阳离子和阴离子。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观,对溶液的离子进行阴阳离子分类后再逐一鉴别。

[引导]对于阳离子,第一步总是先把有特殊颜色反应的离子先鉴别出来。这种特殊的阳离子是什么?鉴别需要滴加的是?

[学生]Fe3+,用KSCN溶液鉴别。

[提问] 另外还有两种阳离子无法通过滴加试剂产生沉淀,但有一种特殊的方法来鉴别,这种方法是什么?

[学生]焰色反应来鉴别Na+和K+。

[讲解]对于其他阳离子,没有特殊的颜色反应,我们只能通过出现沉淀和气体的现象来鉴定。通常我们将滴加试剂分成酸、碱、盐三类,依次滴加,根据现象具体判断。

[提问]常见的酸有哪些?能鉴别出哪些离子?

[回答]可以用盐酸来鉴别Ag+,H2SO4来鉴别Ba2+。

[提问]常见的碱呢?滴加之后有可能出现什么现象?证明有哪些离子?

[学生]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消失的是 Al3+,白色沉淀不消失的是Mg2+,白色沉淀迅速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是Fe2+,加热后使湿润的石蕊(pH)试纸变蓝的是NH4+。

[讲解]鉴别Al3+注意滴加NaOH溶液从少量到过量;鉴别NH4+离子一定要加热,pH试纸需润湿。

[提问]还有一种常见的盐能很快鉴别一种常见的阳离子,这种盐和对应的阳离子是什么?

[学生]用Na2CO3溶液鉴别Ca2+。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观,将滴加试剂分为酸、碱、盐三类,再根据现象依次鉴别。

[提问]对于阴离子,常见的阴离子都有相应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可以鉴别,比如Cl-,如何鉴别?

[学生]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可以鉴别Cl-。

[提问]最后,可以通过先加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将其他常见的阴离子都鉴别出来,可能出现哪些现象,说明有哪些离子存在?

[学生]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消失的是SO42-,白色沉淀消失,产色无色气味的是CO3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SO32-,有臭鸡蛋气味的是S2-。

[设计意图]常见阴离子种类较少,并基本可以通过对应的试剂一一鉴别,直接引导学生对常见的阴离子归纳,逐一进行鉴别。

[总结]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是从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出发,对离子进行分类,再选择相应的试剂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是否存在该离子。

(5)重新设计方案,加深理解

[任务5]根据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思路,重新设计本实验的实验方案,并写出对应的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的阴阳离子。

[讲解]重新设计的实验方案只需要四步实验,依次滴加KSCN、NaOH溶液并加热、AgNO3溶液和稀硝酸、BaCl2溶液和稀盐酸,就可以将溶液中的四种离子鉴别出来,相比于学生最初的实验设计,思路清晰,方法简单。

[设计意图]让学生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对比最初的方案,体会刚总结的离子鉴别思路的简明高效。

[总结]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不是根据提供的试剂进行随机滴加,根据现象来判断离子种类;而是需要根据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先进行分类,并选择对应的试剂,根据现象来进行判断。

[设计意图]再次总结升华离子鉴别的思路,强调分类观的思想。

(6)巩固练习,提高拓展对未知固体的鉴别

[任务6]现有一浅绿色固体,为无机复盐。已知复盐是由两种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请利用实验室常见试剂及仪器设计方案检验该无机复盐离子的组成。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提示]对于固体,一定要先溶解成溶液再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学生再次体会离子鉴定流程图的思路,巩固并提高难度。

[任务7]已知该复盐的摩尔质量为392 g/mol,含有6个结晶水,下图是某同学对该复盐进行检验的实验步骤及现象。请推测该复盐的化学式。

[学生]复盐化学式是(NH4)2Fe(SO4)2・6H2O。

[设计意图]引入具体实例,再次让学生体会离子鉴别的流程。加大难度,将离子鉴别推广到固体化学式的测定,小结本课内容,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3.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 “从做中学”落实核心观念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必修1中的经典内容,教学资源较多,然而大多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强调离子反应的书写、条件等知识点,而忽略了让学生从离子这一微观角度来认识物质,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本教学设计中,以“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为载体,以半开放式实验探究为手段,以七个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生从课前主要关注单纯物质的性质,到设计最初方案时开始关注离子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经历离子鉴别的过程,最终巩固总结,能够从“分类观”和“微粒观”的角度理解未知溶液的离子种类并掌握离子鉴别的一般流程,从而对物质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

2.“从做中学”学生收获颇丰

课后调查问卷表明学生“从做中学”收获很大,完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学生写到“通过实验设计时锻炼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复习和掌握很多离子的性质,帮助记住很多离子反应方程式。”“分析能力变强,考虑问题更全面。”“学习了分类的方法对未知溶液进行鉴别,相比课前自己设计的方案中胡乱滴加试剂,更有逻辑更高效率。”

通过“从做中学”这种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中通过“做”的过程,促进“思”的升华,最终完成对“学”的积累,达到巩固落实“分类观”和“微粒观”的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离子反应教案篇(4)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课型:实验课

所属学科:化学

教 材:赵新华主编,《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

一、 教学内容分析

由于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的限制,很多阳离子或阴离子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共存于溶液中的各离子彼此干扰较少,且许多阳离子或阴离子有特征反应,故可采用分别分析法,即利用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分析特性先对试剂进行一系列初步试验,分析并初步确定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然后根据离子性质的差异和特征反应进行鉴定。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离子鉴定或未知物的鉴别,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新方法、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

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在进行该实验之前,了解了一些典型物质的分析与鉴定,通过设计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对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化学实验有一定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在该实验之前,学生已进行了多次无机化学实验,掌握了大多数仪器的基本操作,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通过对设计的实验方案实施,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与教材进行比对,更好地明白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 思政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发现新方法、积极探索的精神。

2、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已学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进行常见的鉴定或鉴别。

(2) 巩固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重要反应的基本知识。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运用所学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进行常见物质的鉴定或鉴别。

2、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常见离子和阴子重要反应的基本知识;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未知物进行鉴别或鉴定。

五、 教学方法

1、 采用理论讲授和操作演示的方法;

2、 采用“线上预习——线下实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线上巩固”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

线

学习通线上学习任务:

预习实验;

了解实验原理、操作要点、实验关键点;

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

登录学习通,完成线上学习;

预习实验内容。

自主安排

了解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再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可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定和鉴别,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体会,尝试举例。

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

3~5min

问题铺垫:通过对前面一些实验中对一些典型的物质分析与鉴定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鉴别未知物的意识,但是还未系统的学习过鉴定或鉴别物质的方法,那么对某种物质或离子进行鉴定时的依据是什么?应该如何鉴定离子和鉴别未知物呢?

思考归纳,回答所提出 的问题,巩固理论知识。

思考、

讨论、

完善方案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锻炼归纳总结与表达能力。

35 min

问题提出:

1、如何区别二片银白色金属:铝片和锌片?

2、如何设计实验鉴别四种黑色和近于黑色的氧化物:CuO、Co2O3、PbO2、MnO2?

3、未知混合液1,2,3分别含有Cr3+,Mn2+,Fe3+,Co2+,Ni2+离子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如何设计实验方案以确定未知液中含有哪几种离子,哪几种离子不存在?

4、当盛有以下十种钠盐试剂瓶标签被腐蚀,如何分别鉴定这些物质:NaNO3、Na2S、Na2S2O3、Na3PO4、NaCl、Na2CO3、NaHCO3、Na2SO4、NaBr、Na2SO3?

解决问题:(列出方案)

1、可以利用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先加稀盐酸溶解、再加浓氨水)对铝片和锌片进行鉴别。

2、根据他们与浓盐酸地反应条件和产物的不同进行分析,再利用不同阳离子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定。

3、利用阳离子性质不同进行鉴别。

4、利用钠盐中阴离子性质不同进行鉴别。

问题解决详细方案见教学内容

动动手:讲解实验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操作,指出其中的不足。

开展实验,解决问题。

2 h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方案以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中的不足,与先前的理论分析做对比。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进行思政教育:科学家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积极探索。

积极参与课堂小结,回顾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激发自主探索精神。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2~3 min

线

线上讨论题:

1、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对盛有以下十种硝酸盐的试剂瓶标签被腐蚀试加以鉴别:AgNO3、Hg(NO3)2、Hg(NO3)2、 Pb(NO3)2、NaNO3、Cd(NO3)2、Zn(NO3)2、Al(NO3)3、KNO3、Mn(NO3)2?

线上拓展学习资料:

1、登录学习通,学习网课视频资料。

2、完成线上资料拓展学习。

学生积极参与且思考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自主安排时间

七、 参考资料

1、 李华民等,基础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付强,普通化学实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勇等,现代化学基础实验,科学出版社,2000.

4、 袁书玉,无机化学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离子反应教案篇(5)

物质是化学的研究对象,而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因此化学1(必修)(鲁科版)中《元素与物质世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对这部分教学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化学实验改进与教学创新

化学教学应切实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充分运用各类实验达成增强学生体验性认识的目的,并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则的理解,是必要的。高中化学实验大都只是涵括基础化学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教学中创新应用这些简单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元素与物质世界》中的实验内容和类型(详见表1),可以进行不同的教学应用。其中,探究性实验主要用于达成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由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性实验,可用作情境材料或演示实验,可由教师完成或利用多媒体视频;探究和验证性结合实验同时具备前两种类型实验应用特点,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教学设计进行不同的教学应用。

案例1 表1中实验2―6在胶体教学中的应用

表2呈现了表1中实验2―6在胶体教学中应用的教学阶段、设计意图及使用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验中激发兴趣,在实验中形成体验性认识、达到三维教学目标,最后利用在实验中的感受和获得的知识完成练习,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在“探究活动”中以实验2制取出胶体后,实验3―5的安排主要有两种方案:(1)介绍胶体性质,同时以实验3―5验证;(2)由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行设计实验3―5,探究胶体的性质。两种方案都有体验的过程,方案2则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更有利于培养科学思维,相应对于学生层次及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因而对于两个方案的选择主要参照学生本身。

二、习题教学创新

习题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不仅应当重视,更应对其进行创新应用。目前,原有的注重知识性、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的化学习题不论题型还是表达形式都有所转变,特别是信息迁移题、情境应用题、实验题等新题型,除具有练习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不同的、特殊的教学功能,突出了能力与素养考查这一主题,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对未知进行探索,达到真正考查科学思维的目的。如,情境习题所创设的情境大多与化学史、生活社会化学、科技前沿热点有关,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如,信息迁移题所提供的新信息往往涉及科技前沿热点,甚至刚刚发表的科技成果,有利于提高热爱科学的学生的科学素养;再如,实验题促使学生思考实验的整个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因而,这三种类型也可以运用在化学教学中。

案例2 “练习与活动”第4题在离子反应教学中的应用

题目内容:水污染问题是当前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地保护水资源,防止污水的随意排放。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污水,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Cu2+、Ba2+、Ag+对水的污染作用很强。某次化学实验后,回收的废液中可能含有Cu2+、Ba2+和Ag+。

①请你用实验的方法检验该废液中是否含有这些离子,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及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教案篇(6)

传统的化学基本都是采用“先教后学,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教师假定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一无所知,以灌输式讲课为主,学生则被动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负担很重,也大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化学,笔者尝试应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其中的“先学”,不是让学生自由、泛泛地看书,而是由教师发放“预习案”,学生根据“预习案”里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自学。“后教”不是“后讲”,而是从学情切入,教师在学生充分自学后,利用“导学案”,组织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发挥主动作用。“当堂训练”是指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教师课外尽量不布置或者少布置作业,这样学生的负担减轻,学习兴趣也会增强。

具体实施过程

先学――依案自学,探索新知 第一步是学生要明确预习任务,掌握基本预习程序。第二步是个体学习,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可以是浏览教材,可以了解将要学习到的新知识,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也要复习先前的旧知识,检查与新知识相关联的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忘记的需要重新学习,没有彻底掌握的要进行补习,要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相关的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在旧知识基础上来理解和消化新知识;也需要在以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和理解,得出要学习的新课堂教学内容的提纲概要,整理出难点和重点,并努力从中发现问题,使学习成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第三步是同伴互助,遇到的问题请教同伴,借助同伴的力量把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先解决掉。第四步是提出问题,经过同伴互助后,把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等待课堂上进行研讨。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的教学中,事先把本课时的“预习案”发给学生,明确预习任务和目标。

在高一化学课上已经学习过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相关基础知识,学生知道电流是是电子的转移而形成的,也就是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电能,那么反过来提问,电能能否转化成化学能呢?在预习案发给学生后,预习中发现在化学教材中是以熔融氯化钠的电解为例,熔融氯化钠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电离出Na+和Cl-,根据正负相吸原理,电离出的阳离子Na+向负极一侧移动,由于负极是电子流出极,Na+在负极上得到一个电子从而被还原成Na原子,生成金属钠;而阴离子Cl-则相反向正极移动,并且因为失去电子被氧化成Cl原子,氯原子结合生成氯气。这个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以往的知识进行同化吸收。但是,对于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时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则很多学生不太容易消化理解。由于涉及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而化学课本又没有涉及,所以就需要教师在“预习案”中为学生提前提供常见非金属、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单质的失电子能力和阳离子得电子能力相反,非金属单质得电子能力和阴离子失电子能力相反等知识点。活泼金属(如 Cu、Zn、Fe、Ag等)的失电子能力在阴离子之上。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体会离子的放电顺序。有些学生自己不能体会的可以向其他同学求助,相互讨论获得解决。如果某些知识点实在难以理解,就需要做好标记,带着问题上课。

后教――活动探究,教师引导 在课前,教师需要把学生预习过的“预习案”统一收集、批改,以便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并进一步以此完善“导学案”。课堂上,学生活动也分为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导学案”活动方案,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学习小组内部学习,在组长组织下,相互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提出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在小组内部进行过充分讨论、形成共识之后,各小组派本组代表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然后组织各小组对各组学习成果进行完善。最后,引导学生从活动成果中寻找一般规律,并将其上升为科学理论与思想方法的层面。这样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非常扎实。

例如,在教学《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一课时,对于学习离子的放电顺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导学案中的活动方案,先是自主学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关系。然后,在各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经过小组讨论,学生知道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因此还原性越强的越容易被氧化,放电(失电子)能力越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例如一种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对应单质的得电子能力越弱;相反,其阴离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也就越强,而活泼电极(如 Cu、Zn、Fe、Ag等)的还原性在阴离子之上。教师进行适时评价,总结氧化还原性与离子放电的关系,并总结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对学生自主完善后仍难以理解的问题,还要注意引导。例如在阳极还要注意一个常见的离子SO32-,这时就要在“导学案”上设计如下信息:已知:SO32-+H2O+I2=SO42-+2H++2I-以及SO32-+6H++S2-=3S+3H2O,根据方程式学生不难得出SO32-还原性弱于S2-,而强于I-,所以它的放电顺序介于S2-与I-二者之间。在阴极也要注意一个阳离子:Fe3+,这时就要在“导学案”上设计如下信息:Fe3+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Cu氧化为Cu2+,根据信息提示学生也不难得出Fe3+氧化性强于Cu2+,放电顺序应在Cu2+之前。

当堂训练――反馈达标,及时评价 在课堂上为了检查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适时提问训练: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验证Cl-、OH-、SO42-的失电子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后会总结出不同的方案,例如: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在阳极放出Cl2的实验现象,比较Cl-和OH-的失电子能力,然后再电解Na2SO4溶液,根据实验现象可比较OH-和SO42-的失电子能力。电解Na2SO4溶液的实验课本中没有涉及,不妨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操作,不难发现阳极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从而得出结论。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化学的结论从实验中来。

学生当堂训练的题量不宜过大,但要有针对性,训练后要及时评价。评价以鼓励为主,也应因人而异,要尽可能地看到学生的长处,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可能比别人用得时间更多,投入的精力更大,但表现出来的效果却不佳,教师要认可他们的付出,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实施过程中的师生职责

教师编写“预习案”和“导学案”,合理安排程序 “双案”的编写,要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方法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等问题。要控制篇幅,力求简洁明了。教师要收集部分学生“预习案”进行批阅,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还要结合对“预习案”的抽阅情况完善“导学案”。教师设计“导学案”要充分考虑学生预习的情况,应该敏锐捕捉和把握有效教学资源。教师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要注意导学案的目标性、操作性、层次性和探究性。在“导学案”中,最后设计10分钟左右的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以达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

学生要根据“预习案”和“导学案”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应按照“预习案”完成预习任务,还可以试做课后习题;对难度高的习题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去思考,可在学习新知识之后再进行。学生预习是课前进行的自学,在预习时一定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没有必要过深过细,但也不能走马观花。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案”,在本学习小组组长的组织下,相互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并取得共识后,各学习小组派出本组代表,根据“导学案”中的活动要求,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然后,对各小组对学习成果进行完善、纠正,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活动成果中找出规律。

新模式的成效分析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施一个学期后,设计效果评价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双案”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双案”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作用;“双案”各部分的设置情况等多个方面。笔者对本校高二年级4个班级学生(220人)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集中填写,当场收交。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95份。

调查显示,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为了主动建构者,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初步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相互合作,主动探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90%的学生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95%的学生能够进行合作学习,89%的学生遇到疑问也能够积极的解决);大多数学生提升了学习效率,从而也提高了学习成绩(有78%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总结与思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通过“预习案”先自学,然后课堂中通过“导学案”探索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对于新教学模式的完全接纳需要时间和过程。一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根深地固,要马上转变还需要很长时间;二是在新模式的实施中,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前要忙着准备“预习案”,并通过抽阅“预习案”来完善“导学案”,课上要忙着评价、调控教学流程。因而,能参与“双案”制作和实施的教师人数不多。

离子反应教案篇(7)

“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导向而创设的新型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教学、习题教学、复习教学中,乃至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变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1】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之pH的计算可设计如下“概念性”变式:

问题1:求常温下0.01 mol/L的盐酸溶液的pH。

变式1:常温下,0.1 mol/L NH3・H2O溶液,其电离度为1%,求其pH。

变式2:常温下,pH=1的盐酸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pH。

变式3:常温下,pH=13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的pH。

变式4:常温下,将100 mL 0.1 mol/L HCl和100 mL 0.3 mol/L的NaOH溶液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pH。

变式5:常温下,将pH=2的HCl和pH=12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变式6:常温下,将pH=2的盐酸稀释10倍后,求其pH。

变式7:常温下,将pH=12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后,求其pH。

变式8:常温下,将pH=5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求其pH。

教学评析:通过这一变式题组,可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不同情景下pH计算的方法,从而加深对溶液pH的计算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也能很好地实现课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二、“变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变式教学法”主要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形式。

【案例2】有NaCl和NaBr混合物16.15 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33.15 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8.5% B.50%

C.52.8% D.82.5%

解法1:设NaCl的物质的量为x,NaBr的物质的量为y。

58.5x+103y=16.15143.5x+188y=33.15

解得:

x=0.1000 moly=0.1000 mol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28.5%

答案A。

解法2:

以上过程实际上是将NaCl和NaBr中的Na+全部换成Ag+,这是导致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的原因,可依此用差量法解题。

解得:x=4.6 g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28.5%

答案A。

教学评析:解法1思路很清晰,只是解方程组要耗费一些时间,而且有可能出错。相比较而言,解法2着眼于固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本质原因,思想较为深刻,解题过程也较简单。当然解法1也有它的优点,那就是学生很容易想到,因此两种方法各有特色。

【案例3】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第28题第(4)小题:测试纯碱产品中NaHCO3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纯碱样品W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O32-+H+=HCO3-反应的终点),所用HCl溶液的体积为V1 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HCl溶液总体积为V2 mL。写出纯碱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NaHCO3%= 。

答案:■×100%。

学生的错解多为:(1)■×100%

(2)■×100%

(3)■×100%

分析:错解(1)将总体积V2当成了后滴加的体积,错解(2)(3)将样品当成了只含有Na2CO3和NaHCO3。

(1)发现问题,引发思考

老师启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依题意,能否判断样品中除Na2CO3和NaHCO3外,还有其他杂质?

②若不含有其他杂质,本实验可进行哪些简化或去除哪些多余的条件?

③若有其他杂质,是否会对本实验产生影响?

④若其他杂质存在会影响本实验的测定,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说明才使此高考题更科学严谨?

(2)共同探讨,明辨是非

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形成以下共识:

①如没有其他杂质,称取样品Wg,只要用甲基橙或酚酞一种指示剂进行一次滴定就可求出NaHCO3%。若用两种指示剂两次滴定,则不需称样品的质量就可得出结果。因此,从该实验的设计原理来看,应含有其他杂质。

②若含有能与酸起反应的其他杂质,则本实验不能计算最终结果。该题对杂质未加任何说明,不够严谨科学。题中应加上“含有不与酸起反应的其他杂质”的说明。

(3)变式训练,激活思维

根据以上分析和上题的错解情况,设计如下变式训练,激活思维、加深理解:

变式1:某Na2CO3样品中只含有NaHCO3杂质,溶于水后滴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所用HCl的体积为V1 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HCl溶液的体积为V2 mL。求ω(NaHCO3)。

ω(NaHCO3)=■×100%

变式2:某Na2CO3样品中只含有NaHCO3杂质,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若滴入酚酞指示剂,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1 mL;若滴入甲基橙指示剂,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2 mL。求ω(NaHCO3)。

ω(NaHCO3)=■×100%

变式3:某Na2CO3样品中只含有NaHCO3杂质,称取Wg样品溶于水,滴加酚酞指示剂1~2滴,滴加c(mol/L)的HCl溶液V mL刚好反应完全。求ω(NaHCO3)。

ω(NaHCO3)=■×100%

变式4:将上题中的酚酞换成甲基橙,写出求解n(Na2CO3)和n(NaHCO3)的方程组。

2n(Na2CO3)+n(NaHCO3)=■106n(Na2CO3)+84n(NaHCO3)=W

变式5:某Na2CO3样品中除含有NaHCO3杂质外,还含有不与酸反应的不溶性杂质。现称取样品Wg,溶于水后滴加酚酞指示剂,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1 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总体积为V2 mL。求不溶性杂质的质量分数:

ω(杂质)=■×100%

教学评析:在习题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变式教学”,打破学生脑海中固定的解题模式,避免传统教学“题海”战术引发的思维僵化和思维定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寻找多种多样的问题解决途径,寻找多种可能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变式教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高三化学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使知识网络化,思考问题更严密、迅速,解题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能熟练把握各个知识点在各模块中的呈现方式和特点。

【案例4】高三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复习:

问题1:10 mL 0.1 mol/L氨水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大小顺序。

变式1:10 mL 0.1 mol/L NH4Cl溶液与5 mL 0.2 mol/L NaOH溶液混合,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NH4Cl改为CH3COONa,NaOH改为HCl又如何?)

变式2:向10 mL 0.1 mol/L氨水中逐滴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3:向10 mL 0.1 mol/L氨水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中性,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4:向10 mL 0.1 mol/L氨水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反应,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5:25℃时将pH=11的氨水与pH=3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如何?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6:如果已知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仅是NH4+、Cl-等4种离子,除上述两种外,还应有哪两种离子?该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是什么?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7:常温下将0.01 mol NH4Cl和0.004 mol NaOH溶于水,配制成1 L混合溶液。判断:溶液中共有多少种粒子?溶液中有哪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0 mol?并计算溶液中:n(NH4+)+n(H+)-n(OH-)?

变式8:问题1:10mL 0.1mol/L醋酸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大小顺序。

变式1:10 mL 0.1 mol/L CH3COONa溶液与5 mL 0.2 mol/L HCl溶液混合,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2:向10 mL 0.1 mol/L醋酸中逐滴加入少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3:向10 mL 0.1 mol/L醋酸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至中性,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4:向10 mL 0.1 mol/L醋酸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反应,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5:25℃时将pH=11的NaOH与pH=3的CH3CO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如何?这时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6:如果已知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仅是Na+、CH3COO-等4种离子,除上述两种外,还应有哪两种离子?该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是什么?比较其离子大小顺序。

变式7:常温下将0.010 molCH3COONa和0.004 molHCl溶于水,配制成1 L混合溶液。判断:溶液中共有多少种粒子?溶液中有哪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0mol?并计算溶液中:n(CH3COO-)+n(OH-)-n(H+)?

教学评析:通过创设这样一组变式问题组,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探索问题的进程。该题组问题多且有层次性,入手相对容易,坡度适中、排列有序,形成有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就感,而且在层层问题的设计中体现了一些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通过这样一组变式题组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这一内容在“纵向”上得到非常深刻的理解。

【案例5】高三化学小专题――“Fe3+”专题复习

问题1:如何证明FeCl3发生了水解反应?并书写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2:如何证明FeCl3的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问题3:配制和贮存FeCl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4:FeCl3与NaHCO3、Na2CO3、NaAlO2不能共存的原因是什么?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问题5:Fe3+为什么只能存在于pH

问题6:直接加热FeCl3溶液得到什么,再灼烧得到什么物质,如要由FeCl3溶液得到FeCl3固体需要如何操作?

问题7:在FeCl3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Fe、Cu、H2S溶液、Na2SO3溶液、KI淀粉溶液,写出会出现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并说明体现了什么性质。

问题8:往过氧化氢中加入FeCl3,有什么实验现象?如何运用对比实验证明Fe3+起到催化作用?还可以加入哪些物质?

问题9:往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有什么实验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问题10:如何验证所得液体是胶体?

问题11:所得胶体中有何杂质?如何证明?

教学评析:通过以上11个问题的“变式”导学,集盐类的水解、水解平衡的移动及应用、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化学中离子的检验和鉴别、催化剂的选择和验证、胶体的制备与性质于一体,使学生对“Fe3+”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再认识。传统小专题课都是先罗列知识,再列举例题,使学生思维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通过以问题“变式”出现,使学生有一种主动去解决的欲望。对于高三复习课,教师在备课中一定要注意不同知识间的联系。教师不仅要在每一个知识点上设计问题,还必须从不同的知识点的衔接处去设计问题。多从知识交汇点处设计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提高学生知识理解的系统性和在“横向”上的完整性。

四、“变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变式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变式教学,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根据实验的内容和作用,可把变式实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变式实验分类及界定

将“变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时,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①充分挖掘课本中理论与实验的结合点;

②进一步增加实验的科学性和研究性;

③加强实验的设计性和探索性。

【案例6】“为什么硝酸铜溶液呈蓝色,而铜与浓硝酸反应溶液呈绿色?”实验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发现问题】无论是以往的教材还是高中新课程都安排了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硝酸铜溶液呈蓝色,为什么铜与浓硝酸反应溶液呈绿色?

【提出假设】可能是因为生成的NO2气体在溶液中呈黄色,与蓝色硝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而呈绿色。

【实验探究】可设计如下实验进行研究:

变式实验一: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少量的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变式实验二: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变式实验三:对比实验:取纯硝酸铜蓝色溶液,向其中通入NO2,观察溶液是否变绿色。

【得出结论】实验结果显示:

①随着水的加入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②加热后,溶液也逐渐变为蓝色;

③在硝酸铜蓝色溶液中通入NO2,溶液将逐渐变为绿色。

教学评析:这是一个探索性变式实验,通过这样一个探索性实验的“变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快乐和意义。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对学生进行各种变式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得到启发和深化,从而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性人格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变式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课题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变式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不能为了“变”而变。在化学教学中,恰当合理的变式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应重视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任务,运用变式进行教学时要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在了解学生知识结构的前提下精心设计变式问题,所设计的变式情境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变”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发现规律并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使之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王乐尧.新课程化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创设与案例分析[J].杭州化学年会论文,2010.

离子反应教案篇(8)

二、案例教学法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案例教学法了解不准确、案例库建设不足等原因,案例教学的实施常常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一)案例教学内涵理解存在误区

很多授课老师把案例教学法简单理解为举例子。实际上,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居于主要地位,由学习的客体转变为主体;而举例教学中授课教师是主动的,居于主导地位。案例教学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本身的分析、交流、讨论,做出相应的判断及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较深刻地把握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而举例教学是在讲授完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例子理解和运用知识。值得指出的是,催化原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完整性、启发性和真实性。

(二)案例库建设不足

催化原理的教学往往是通过实例的归纳总结来阐述基本概念和理论。选用实际的催化剂或催化反应例子为素材,能够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但是,教师不能把案例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对实际例子的归纳和总结,它应该是一种由教师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国内的催化原理案例教学尚处于发展阶段,尽管关于催化剂和催化反应的相关实例非常多,但是能够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提炼成为符合案例教学要求的案例数目仍很有限,特别是结合能源化工生产的案例。

(三)教学对象背景复杂

催化原理是多数化学工程学院开设的选修课程。由于选课学生的专业不同,而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差别,导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理论基础差别较大。因此,教师一方面需要调整理论讲授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在引入案例教学时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特别是对化学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离子反应教案篇(9)

任何一种形式的课前准备和课后练习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理解甚至掌握某些知识。对某事物的初次接触在人的大脑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很多时候老师们也会发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在课堂上若能一步到位远远优于课后弥补的效果,那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并且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要让学生能更愉快、轻松且能达到一定效果地自主学习,老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导学案就成为当前教育模式下的产物。导学案首先是老师集体备课,但教师不能将导学案上的内容照搬到课堂,而应针对教师自身及学生的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个性化修改,融进自己的创意。

笔者针对自己所教班级的情况对导学案中的部分知识进行了重新构建。

1.用最简单的思维解决问题

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形成和变化,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相对较难理解。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的理解还比较容易,但在做题时判断某些物质中存在哪些类型的化学键时显得不太容易,所以笔者建议在导学案的重新构建时对这类练习的重新构建思维简单化。离子键一般由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对于高一常见的物质来说可以直接让学生通过元素种类来判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的化学键为离子键(NH4Cl、AlCl3除外);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的化学键为共价键(NH4Cl、AlCl3除外),同种非金属元素对共用电子对的作用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移,为非极性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对共用电子对的作用不同,共用电子对偏移,为极性键。

例如:判断下列物质中分别存在哪些类型的化学键?NaF:Na为金属F为非金属故为离子键;CH4 :C为非金属H为非金属故为共价键; H2O:H为非金属O为非金属故为共价键;H2:两个氢原子相同为非极性键;CO2:C为非金属O为非金属故为共价键; HCl:很多同学会受必修1中的电解质的影响认为在溶液中它会电离出H+ 、OH-所以存在离子键,而从元素的种类来判断就比较轻松,H为非金属Cl为非金属故为共价键。

2. 用最机械的步骤

电子式的书写式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但同学们刚开始书写某物质的电子式时,特别是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是拿着某元素就开始在它周边点八个小黑点,不认真分析两元素间共用了几对,即使将共用电子对判断清楚了孤对电子又乱点。所以,在刚开始作为例题讲解时就重新构建出固定的步骤,按步完成。

如:CO2电子式的书写,书写步骤:

a.判断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碳氧都是非金属故为共价键)

b.确认每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及确认哪些原子间会共用几对(碳最外层四个电子还需要四个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氧最外层六个电子还需要两个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故碳与两个氧各自共用两对)

c.排好原子的位置(O C O)

d.写上共用电子对(O :: C: :O)

e.再写孤对电子 碳只有四个电子已经画出就不再画了,氧共六个电子各自已经画出两个,故各自再画四个电子 ( :O :: C: : O:)

3.重新构建合理的实验

学生是通过铜锌稀硫酸原电池初次认识原电池的原理、正负极、电子的流向、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老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带个苹果来教室为做水果原电池的实验做准备,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事物带入课堂,让课堂生活化,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并且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的认识。

4.用最简洁的语言

化学平衡属于难点知识,同学们在刚接触平衡判断时显得比较困难,所以在讲解时一定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它的特征可以根据概念总结为逆、等、动、定、变。对一个可逆反应有没有达到化学平衡就根据它的特征中的“等”和“定”来判断。

“等”即是V正=V逆 (对同一可逆反应的不同物质就要求一个表示正反应速率另一个表示逆反应速率且他们的比值等于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比)。形如:

A + B C + D

对于这样的可逆反应,A、B的消耗速率及C、D的生成速率都是指正反应速率;A、B的生成速率及C、D的消耗速率都是指逆反应速率。从化学键的角度:A、B化学键断裂的速率及C、D化学键形成速率都是指正反应速率;A、B化学键形成速率及C、D化学键断裂速率都是指正反应速率。

例如: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 N2+3H22NH3达到平衡状态()

A.1个N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断裂

D.1个N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A中氮氮键断裂时正反应,氢氢键形成是逆反应且比例为1:3,故正确。B中两个都是指正反应,故不正确。C中两个都是正反应且比值不对,故不正确。D中氮氮键断裂时正反应,氮氢键形成也是正反应所以不正确,这里一个氨气分子中有三个氮氢键,两个氨气分子就应该有六个氮氢键故比例关系是正确的。

“定”即“变量不变则平衡”。该标准能否作为平衡的判断标准首,先得分析它是一个恒量还是变量。

例如: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H2(g)+I2(g) 2HI(g),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限度的是()

A.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时

B.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时

C.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变时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I2,同时有2molHI生成时

同一反应式中,压强与气体的计量系数密切相关,而该方程式中反应物一边系数之和为2,生成物一边系数也为2,故压强会一直保持不变即它在这里是个恒量。反应式中所有物质都为气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这里气体的总质量也是个恒量,故A、B中的量都不能作为平衡的判定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实际不断地反思,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及一定的教学技巧,并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出学生严谨、敏锐的思维习惯。

离子反应教案篇(10)

1 先修路再搭桥,为突破复分解反应教学的难点作好铺垫

1.1 知识回顾

复习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将人教版初中化学“附录I”中的表格内容进行修改,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表中的内容,见表1。

1.2 整理归纳

归纳总结酸、碱、盐溶解性规律顺口溜。

(1)K+、Na+、NH4+、NO3-盐,全部溶解不困难。

(2)盐酸盐(指氯化物)除银、亚汞。

(3)硫酸盐除钡、铅都可溶。

(4)碳酸盐可溶的只有K+、Na+、NH4+。

(5)溶碱只有K+、Na+、Ba2+、Ca2+。

设计理念:教材处理,体现组织迁移策略。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设计先行组织者,促进保持与迁移是对教学难点突破的一种重要方法。

1.3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表2中的问题。

设计理念:分解细化教学难点,引领学生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让学生感受微粒观,给出酸、碱、盐溶液,从宏观溶质、溶剂,到微观分子、离子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酸、碱、盐溶液是由水分子和离子构成的。

2 宏观感知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1 分组实验

用化学实验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科学合作探究。

2.2 创设情境

一位学生在准备酸、碱、盐反应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实验室的氯化钠用完了,如何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取氯化钠呢?另一位学生设计了如下制取氯化钠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请讨论后实验。

2.3 提出问题

制取氯化钠,酸、碱、盐发生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

2.4 猜想与假设

①酸、碱、盐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变少了或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降低了,就发生反应了;②酸、碱、盐的溶液混合后,肉眼能看到新物质生成(比如有沉淀或气体),反应才发生。

2.5 科学探究

探究方案I见表3。由甲组同学课堂合作完成。探究方案II见表4。由乙组同学课堂合作完成。

设计理念:采用“宏观微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由化学方程式分析实验现象,让学生宏观感知可能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将分组实验设计为科学探究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不是所有酸、碱、盐溶液都能反应,科学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是有本质区别的。

2.6 理论分析

在这两组方案中,方案I和方案II通过证明溶液中某些离子数目明显减少来证明已经发生了反应。在试剂1、试剂3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试剂2、试剂4中的阳离子来探究反应能否发生,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2.7 课堂活动

教师: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有何特点?

(1)2Na+1OH-1+Cu+2SO-24=Cu+1(OH-1)2+Na+12SO-24

(2)Na+12SO-24+Ba+2Cl-12=Ba+2SO-24+2Na+1Cl-1

学生:相同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阴阳离子互相交换;化合价不变。

设计理念: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反应物和生成物阴阳离子的化合价,是强调复分解反应概念内涵的核心本质,即参与反应的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且是“等价交换”。说明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复分解反应更多的是“互相交换离子”(水合离子),故其反应的实质又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

2.8 得出结论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当两种任意化合物混合时,或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或许不能;或许有新物质生成,或许没有。所以,任意两种化合物混合时,其互相交换成分得到的是可能生成物。当可能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3 从微观粒子视角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像、类比、动画模拟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微观粒子视角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微观思维能力。微观思维能力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需要教师长期创设情境、细致辅导下逐渐累积形成的。为此,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以下教学片段,让学生从离子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

3.1 知识回顾

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不导电。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3.2 理论分析

由图1可知(动画模拟):氯化氢气体溶于水:HClH++Cl-;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NaOHNa++OH-;氯化钠固体溶于水:NaClNa++Cl-。溶液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溶液是由水分子和离子组成的。

3.3 探索发现、归纳分析

(1)溲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动画模拟)。

该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H+和OH-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粒子数目减少生成了水。

(2)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动画模拟)。

该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Ba2+和SO42-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生成了沉淀硫酸钡。

3.4 实验结论

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是: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减少,或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降低,或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

3.5 揭示本质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大多数酸、碱、盐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只有当混合溶液中的离子等价互相交换,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弱电解质(水)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由此看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从宏观上看是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的过程,从微观上看是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减少,离子的浓度降低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的过程。

设计理念: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难点。采用“微观宏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透过微观本质认识宏观现象:原来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数目减少和浓度的降低的原因是“特殊离子对”生成了“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缘故,而其他未参与反应离子,仍然以离子形式存于溶液中。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物的构成微粒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建立化学反应的微粒观思维,更好地认识微观世界。

3.6 反应类型

生成物满足的条件是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1)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2)酸+碱=盐+水。

(3)酸+盐=新盐+新酸。

(4)+盐=新碱+新盐(反应物皆可溶)。

(5)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皆可溶)。

反应规律顺口溜:有酸无绝对(绝对沉淀AgCl和BaSO4),无酸双可溶,生成水淀气,反应皆满足。

上一篇: 商品学论文 下一篇: 旅游景点考察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