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3 11:02:47
动态心电图篇(1)

【关键词】 DCG ECG 冠心病 隐匿型冠心病 心肌炎与拟诊心肌炎 健康人

1994年3月~1999年8月间.我科心电生理室应用山东龙口生产的Pxd-3型监测仪,对718例就医者进行了监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663例进行分析,旨在通过临床实践探讨揭示DCG检查在器质性心脏病诊治中的实用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63例中临床诊断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均经详细的病史采集、严格体检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得到确诊)317例,其中冠心病160例,隐匿型冠心病95例,心肌炎包括拟诊心肌炎62例;年龄15~84岁,平均46.53岁。无器质性心脏病346例,列为健康组,年龄5~74岁,平均43.35岁。

1.2 分析内容

健康组所有人群DCG与ECG之间的结果对比分析。器质性心脏病中,同类疾病间DCG与ECG间的结果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方法。

2 结果

对663例病人,进行体表心电图(ECG)及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663例ECG与DCG检查结果的比较(略)

注:与健康组相比,* P>0.05, ** P

从表1可以看出,冠心病组160例,ECG检出ST段改变62例(38.75%),T波改变63例(39.28%),DCG检出ST段改变77例(48.13%),T波改变74例(46.25%)无差别(P>0.05);ECG检出早搏20例(12.5%),DCG检出66例(41.25%),有极显著差异(P

3 讨论

动态心电图自1961年应用于心电图记录以后,一门新型的心电图学随之产生。近4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由于动态监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及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动态心电图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1,2],关于这项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价值的研究探讨日益增多。早在1989年美国心脏学会及美国心脏联合会发表专题,报告了关于DCG对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3,4]。本研究通过临床实践,对663例在各种疾病及健康人群的DC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对照,结果表明健康组中,DCG对ST-T改变及早搏检出率与ECG检查无明显差异( P>0.05),故健康人既无器质性心脏病人体检,如果体表心电图(ECG)正常者,一般来讲没有必要进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测。

在器质性心脏病诊治过程中,动态心电图(DCG)与体表心电图(ECG)相比,对ST-T改变及早搏检出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在不同疾病有不同的优势;在冠心病组中,DCG要显著高于ECG检查(P

这些结果提示,临床上对那些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或正常体检者,一般只做常规体表心电图即可,没有必要进一步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否则,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病人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动态心电图(DCG)在冠心病、隐匿型冠心病及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诊治过程中,不仅能够弥补常规体表心电图的不足、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还能对治疗结果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动态心电图(DCG)在其他心脏病人诊治过程中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周红,汪吉红.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12(1):23~23.

动态心电图篇(2)

1.心动过缓、过速瞬间消失的患者

我们知道,无论是心动过缓还是心动过速,在每位患者身上,都不会持续一整天,而是发作性的,可能在几秒钟前还好好的,突然就出现明显的心动过速(或过缓),等你想赶到医院就诊,还没走出家门,它又消失了。但是,做一次心电图其实只有十几秒钟,仅仅能够记录十几次的心跳;如果在这十几秒钟,心律失常没有出现,那就没有捕捉到。但是没记录到就能说明心脏没有问题吗?所以动态心电图的第一个用途就是用于检测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瞬间消失的心动过缓、过速。

许多患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在家中发作明显的心悸,到医院一做心电图,却什么问题也没有,这时医生可能就会建议你做一次动态心电图,看看是否能够捕捉到瞬时的心电图改变。

2.黑蒙、晕厥患者

在临床上还常见到的一个症状就是黑蒙、晕厥,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就是由于心脏的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晕厥,我们称之为心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的危害远远大于其他原因导致的晕厥,需要积极处理。这里面,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心动过缓,包括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这些异常不是持续存在的,而是阵发的,一旦发生,就会出现脑供血不足,导致晕厥。同样,对于阵发的心动过缓,平常的心电图无法发现,只能通过动态心电图来捕捉到,从而明确诊断。

3.胸痛、胸闷患者

还有一种情况,也需要做动态心电图,即发作性的胸痛、胸闷。这样的患者每次胸闷发作时间只有几分钟,除非当时正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否则没有条件立即做床边的心电图。对于这种情况,医生也会建议患者做一次动态心电图,看看在24小时内,尤其是在有症状的时候,心电图是否提示有心肌缺血的改变,这样就能明确胸闷是不是心绞痛发作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应该选用近年出来的较新型的动态心电图机,这些机型才能侦测到心肌缺血。

比如,某患者做普通心电图,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是我们给他做一个动态心电图,就发现一天之内,他出现好几种心律失常,有很快的短阵房颤,也有很慢的传导阻滞。有时,在前一个小时是传导阻滞,一小时后,甚至数分钟后就会变成快速型房颤,这些在普通的仅仅持续数十秒钟的心电图上是无法发现的。这就是动态心电图的价值。

注意4点要求

正是由于动态心电图这样的特点,大家在做动态心电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医生装机的时候,患者的手表要和机器上的时间对好。

2.不需要刻意的休息或者运动,和平时一样就行了。

3.要记录好时间和当时的活动状态(例如:几点到几点,散步)。

动态心电图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13-02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疾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1]。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DCG)采集的心电信息全面,记录时间长,应用DCG检测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避免漏诊现象发生的优势,它能检测出有症状心肌缺血而具有独特的特殊价值。本科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分析总结8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监测与诊断的病例,总结以下经验以提升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中的8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584±67)岁。病程1个月-9年不等,平均(525±45)月,合并高血压病54例,高脂血症41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23例,2型糖尿病35例。86例患者诊断均符合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常规心电图采用MAC5000型心电图机:所有患者采集患者24h心电信息,受试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包括作息时间、日常活动及症状发生的起止时间等。在其安静状态下记录心电图:纸速25mm/s,增益10mm/mV。

动态心电图采用HOLTER-STAR三导联24h动态心电图系统和HS9514型记录仪。记录内容包括:受试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包括作息时间、日常活动及症状发生的起止时间等。采集患者24h12导联DCG心电信息,以确定ST改变时有无症状。依据判定标准,结合患者生活日志,分析ST段压低时是否伴随症状。

13 诊断标准 DCG判定动态心电图阳性标准:①以等电位线的基线为标准,ST段呈水平型或下降型下移>01mV;②下移时间持续≥1mms;③2次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间隔≥1mms,ST段的测量以J点后80ms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处理数据,P

2 结 果

21 两种心电图诊断阳性率的比较 在86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监测呈阳性53例,阳性率为6163%;常规心电图监测阳性49例,阳性率5698%。两种监测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种心电图检出结果比较 86例冠心病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与常规心电图相比,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均明显偏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24h或更长时间,自Holter1947年首先将其应用于监测心脏电活动研究后,它的出现解决了只靠普通心电图无法诊断的心律失常问题。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临床上常常采用P波清楚的导联(Ⅱ、Ⅲ、aVF和V1导联)较长时间描记,便于捕捉心律失常。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

动态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相比,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这一显著特性可以有效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也由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4]。

对心律失常的定性诊断,心电图无疑是最简单而可靠的方法,但它只能记录一段很短时间内的心律(率)情况,对间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诊断带来困难。动态心电图则在这方面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它可连续记录患者24-48h内的心律(率)变化,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定性及定量诊断均有重要意义,但动态心电图也存在一定缺点,如价格较贵、不能实时显示以及受导联数目少的影响,不如常规心电图定位准确等。心电监护则综合了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优点,既能动态观察,又能实时显示,尤其他所具备的报警和自动记录等功能,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方便。本研究显示,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优于常规心电图,是临床上发现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重要的有效的诊断工具,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69

[2] 庞志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中外医疗,2009,6(13):1-3

[3] 刘克霞,高淑梅,,等12导动态心电图与12导常规心电图ST-T差别的研究[J]河北医学,2008,4(01):25-27

动态心电图篇(4)

此外,临床医生常规所做的静息心电图仅能提供短短几分钟内的心电活动情况,通常并不能完整、真实地反映患者心电活动及其演变的全貌,即使静息心电图完全正常,医生也不能完全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要解决上述临床问题,有必要对心电图进行长时间的记录与分析。动态心电图就如同一个心血管系统的“随身听”,不仅方便患者随身携带,而且可以连续进行24~72小时的心电图记录,实时、长程地捕捉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电异常信号。

动态心电图篇(5)

动态心电图:采用24 h的心电监测,除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重要的意义外,对心率能反映出白天,夜间的变化。每小时及24 h平均值。本科从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120例健康成人进行了动态心电图监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进行健康成人监测4215例排除频发房性早搏、心房纤颤、频发室早、室性停搏及各种传导阻滞,对其中3120例进行分析,其中男2120例,女1000例,年龄19~72岁,平均42岁。

1.2 方法 动态心电图采用美高仪LAB十二通道24 h记录。同时嘱患者详细记录24 h活动情况。经计算机人工对话处理,打印报告。统计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表1

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x±s)

24 h平均心率(次/min)醒时平均心率(次/min)睡时平均心率(次/min)

最高最低最高最低

72.6±6.8131.9±1660.8±6.780.6±9.549.5±7.3

60~8596~17042~7266~11032~65

3 讨论

常规心电图正常心率60~100次/min,>100次/min为窦性心动过速,小于60次/min为窦性心动过缓。而动态心电图受各种活动、变化、情绪波动、饮食、睡眠等影响。因此判断动态心电图心率上限与下限的标准,不能照搬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大样本的统计显示,正常成人24 h动态

作者单位:061001沧州市中心医院心电检查室

电图心率范围58~88次/min,活动时可达180次/min。随年龄增长,心率减慢。女性心率略高于男性。窦性心过缓频为常见:多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大多数在睡眠中出现,尤其是凌晨3~6时之间。正常成人窦性心动过缓很少低于38次/min。但个别人可达32~37次/min。窦性心动过速常见:多因运动、精神刺激或情绪激动引起。大多数为暂时性。另外,动态心电图正常值的上限与下限,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正确反应窦房结的功能。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心率的上限与下限,对心电图诊断及指导临床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确掌握定级,同时结合临床,按照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

参 考 文 献

动态心电图篇(6)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93-02

心悸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心悸[1]。因症状常常是一过性,常规心电图往往难以捕捉。本文观察我院门诊心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探讨其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因心悸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507例门诊患者,男821例,女686例,年龄12-90(47.3± 15.2)岁。全部患者均因心悸就诊,排除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服用阿托品等药物患者。

1.2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DMS公司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器,对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完成后将数据导入DMS公司Version 12.5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人工去除干扰及伪差,计算机自动分析相关心电数据。嘱患者做好日志,记录佩戴动态心电图期间的心悸症状。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

2 结果

1507例患者中,752例患者(49.9%)动态心电图检出心电图异常,排在前五位的是:窦性心动过速14.4%,房性早搏6.8%,室性早搏4.3%,交界性早搏4.2%,ST-T异常3.8%。ST-T异常在冠心病、高血压病及中青年女性中多见。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及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见表1.

3 讨论

心悸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可见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心悸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通常表现为不适、惊恐和轻微疼痛。心悸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也是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很多情况下由于没有找到心悸的根本原因,没有针对病因治疗,患者往往反复因为心悸而就医,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常规体表心电图记录的时间较短,动态心电图可以补充这一缺点,常用于检测体表心电图难以记录到的心律失常。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动态心电图记录仪主要包括两种:体外和植入式记录仪。体外记录仪包括Holter记录仪、中央监护系统、事件记录仪、远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植入式记录仪包括起搏器和ICD,具有心律失常诊断功能。

只有在心悸和动态心电图描记的心电图异常一致时才有意义。对于在监测中没有症状的患者,心电图异常不能提供诊断价值。如果监测到无症状而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时,可以做出可能的诊断。临床上很多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是良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或者室性早搏,从本研究结果看,依然是良性心律失常占多数。我们注意到很多年轻人心悸,动态心电图可能出现良性心律失常,或者没有发现心电图异常,实际上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焦虑引起的。

一部分患者的心律失常有临床价值,如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这些心律失常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2],常常需要马上治疗[3]。

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没有记录到心律失常,有时记录到的心律失常与临床不符,而且无法识别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传导和室性心动过速,但它仍然是心悸的最好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动态心电图篇(7)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9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77-01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觉或心慌感,属于主观感觉,心电图为其重要的一种检查手段,因常规心电图受自身原因的制约,难以更多的记录其异常状态,尤其是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仪是记录病人24小时内日常生活中的动态心电信息,能及时的捕捉并记录,早期发现心律失常高危人群,明确心悸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能及时指导使用、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预防猝死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心悸患者125例,其中男61例,女64例;年龄21-84岁,平均58.6±14.7岁。患者主诉心慌、心前区不适等心悸症状,讯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均采用十二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来明确心悸的原因。

1.2方法采用TLC4000动态心电图仪对125例病人进行监测,要求受检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及相应症状。监测结束后将其信息在软件中回放、分析得出结果。

2结果

125例心悸不适病人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异常情况:117例(93.6%)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其中早搏有111例(88.8%),室上性早搏99例(79%),室性早搏84例(67.2%),室上速33例(26.4%),室速3例(2.4%),阵发房颤5例(4%),窦缓7例(5.6%),窦速38例(30.%),间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2.4%),ST段改变17例(13.6%),T波改变32例(25.6%),无异常11例(8.8%)。本次样本中,99例室上性早搏中少于100次/24小时有75例(75.8%),84室性早搏中,

3讨论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觉或心慌感。心悸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兴奋时才会感觉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在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以及贫血、低钾血症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悸。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悸而就诊。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使心悸成为内科门诊的常见就诊原因。本组调查结果表明,早搏和室上速是心悸的常见原因。据文献报告,在人的一生中总会发生各种早搏,其临床意义主要取决于病因、早搏的性质、持续时间,频率以及心脏的基本情况等。有人认为,100次/24小时的早搏方有临床意义。有临床症状的、频发的早搏需要适当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从本文统计资料看出,无确切心脏病史的心悸病人出现的早搏,心动过速大多属功能性改变范围,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多无临床意义,究其原因大多有运动、激动等诱因,并多为短暂性。非药物治疗包括休息、消除紧张情绪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就会使心率降至正常范围,是心悸患者治疗和康复不可缺少的手段。

此外,本组有13.6%患者ST段下移,25.6%T波低平、倒置等改变。由于DCG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受仪器性能影响,经常生活中改变、过度通气、药物等因素,可引起类似ST-T变化。此外,动态心电图上孤立的T波倒置属非特异性,36%的正常人可间断出现这种改变。所以在判定性质时应密切结合临床和受检者的生活日记,以及ST段压低的形态持续时间等,以排除生理性干扰所致[2]。

由于心悸多为一过性、暂时性或阵发性的,常规心电图检查很难捕捉到,会掩盖真实的病情[3]。因动态心电图可长时间(24h)不间断地记录各种情况下的心电图形可弥补这一不足,并且其最大优点在于不受非静息状态的影响,将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情况下每时每刻所发生的信息客观连续地记录下来,对照患者所记录出现症状的时间与相应时间的动态心电图的改变,可以诊断患者的症状是否由病理性原因所致,对心悸患者的病因明确、诊断和评价有绝对肯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动态心电图篇(8)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变异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 R44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2-141-02

A Case Report: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Monitoring Variant Angina Pectoris

QI Bing MAO Rui BAO Yan GAO Jilong

Siping Center Hospital,Siping 136000,China

[Abstract] A 48-year-old man,presented with onset of chest pain and tightness in the early dawn of last 3 days and alleviated after 3-4 mins spontaneously,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failed to offer any clue. He gave a history of 8 years of hypertension and was admitted on May.10th,2011. A 24 hour 12 lead synchronized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recorded injury-like S-T segment change and type 2 second-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variant angina pectoris,type 2 second-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nd hypertension. Variant angina pectoris is hard to be diagnosed by 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for its short episode of onset. The 24 hour 12 lead synchronized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can acquire the information of about 100 thousand cardiac cycles,clearly show the time distribution,duration time,location and degre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offer reliable evidence for diagnose.

[Key word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Variant angina pectoris

变异型心绞痛是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类型,发作与心肌耗氧量无明显关系;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变异型心绞痛,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同时伴有室速或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变异型心绞痛常发生在夜间或清晨,具有周期性,可持续10s~30min,常规心电图很难捕捉到心电图动态演变过程,动态心电图可记录到24h 12导联同步心电图的变化,对变异型心绞痛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8岁,心前区不适3d,每天凌晨4点钟自觉心前区疼痛,伴紧缩感,持续3~4min后自行缓解,于2011年5月10日就诊。入院查体:BP:15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min,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达185/105mmHg。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心脏彩超:各腔内径正常;24h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示(图1):动态心电图记录到ST段Ⅱ、Ⅲ、AVF、V5、V6导联损伤型抬高,对应导联Ⅰ、AVL、AVR、V2、V3导联压低,同时伴有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持续4min后恢复(图2),可见ST段回到等电位线。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左前降支近段50%~70%的节段性狭窄,近、中段可见弥漫性斑块。临床诊断: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病。

图1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中动态心电图

图2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后动态心电图

2 讨论

变异型心绞痛属自发型心绞痛的一种类型,发病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冠状动脉痉挛是变异型心绞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的因素很多,如神经因素、体液因素、缺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内皮损伤等都是冠状动脉痉挛最重要的诱发因素。临床发作特点:心绞痛多发生于午休、后半夜睡眠时及清晨,也可发生于一般日常活动时。发作常呈周期性,大多在每天同一时间。清晨起床后大便、洗漱、吃饭时易发作,在同等活动量的下午则不易诱发。有的变异型心绞痛发生于夜间上床休息或刚刚睡眠时。每次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差异很大,短者数十秒钟,长者可达半小时左右。半数以上持续时间在5min左右[2]。无痛性ST段抬高常见,舌下含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

2.1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动态心电图特点

①ST段损伤型抬高,心肌损伤程度越重,ST段抬高越显著,部分患者对应导联ST段下降;②T波增高变尖;③出现急性损伤阻滞图形,表现R波振幅增高,QRS时间延长至0.10~0.12s,也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④心脏电交替现象,有QRS波群、ST段、T波或Q-T间期电交替。

2.2 冠状动脉造影所见

冠状动脉痉挛发生于狭窄部位约占变异型心绞痛的70%,造影正常的变异型心绞痛约占20%。约90%的患者痉挛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表现闭塞性痉挛和不完全闭塞性痉挛。前者造成穿壁性心肌损伤,出现ST段抬高;后者造成心内膜下心肌损伤,引起ST段下降。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痉挛发生率最高,而无明显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右冠状动脉痉挛发生率高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大的冠状动脉痉挛可引起多个导联上的ST段改变。

根据变异型心绞痛的诱发因素及临床发作特点,常规心电图时间短只能记录到3~5个心动周期,难以捕捉到ST段的动态演变过程。24h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可获得10万个心动周期心电信息[3]。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试验常可呈阴性,而24h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可清楚地显示出变异型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分布、持续时间、心肌缺血的部位与程度,能够为临床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提供可靠依据[4]。

[参考文献]

[1] 黄宛. 临床心电图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95-97.

[2] 郭继鸿. 新概念心电图[M]. 第3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51-154.

动态心电图篇(9)

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作者单位: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心律失常为老年心脏疾病中常见病之一,轻者患者可存在不适感,重者可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常规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检出率约为15%~37%[1],远不能满足临床的诊治需要,而动态心电图(DCG)可以24 h不间断对患者心律变化持续监测,能发现常规心电图检查不易发现的各种心律失常,明显提高了其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100例老年患者应用DCG监测心律失常的改变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老年人均为本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门诊或住院的患者,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61~83岁,平均72岁。所选择病例中包括冠心病37例、高血压病23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5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置入心脏起搏器2例、心悸原因待查及其他14例。

12仪器与方法采用美国Mortara公司闪光卡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不间断持续24 h记录。检测过程中,患者照常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爬楼、散步、休息、工作等。同时嘱患者详细记录24 h活动情况、不适症状和发生时间。经计算机系统回放分析,记录以下参数:心搏总数、最小心率、最大心率、平均心率及各种心律失常等。统计结束后,经计算机处理,去除伪差及干扰,再结合临床,进行编辑分析。

2结果

100例老年患者中,仅1例未发现心律失常(1%),99例(99%)并发两种及以上心律失常,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会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对于合并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发生器质性病变的概率显著增加。虽然某些老年人并未发现有明确的疾病史,但仍有可能存在无症状或亚临床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为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以致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被认为是“常现象”。有资料显示高龄者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一般成年人[2]。

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与多种机制有关,可能为生化、代谢、电生理和病理等众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3,4]。一般老年人常由于心肌纤维化,脂肪浸润、窦房结P细胞减少,传导组织发生纤维化及心肌内电位不稳定,再加之植物神经出现调节紊乱等原因,因此老年人心脏电生理学发生改变,窦房结兴奋性降低,传导性不均一,心肌易感性及应激性增加。临床常表现为窦缓、窦速、窦性静止、室性早搏及房早等各种心律失常。

DCG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价各种心脏病患者心电异常的检查方法。其主要优点是无创,可在24 h内持续监测患者心律变化,整个过程中患者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且能反映患者日间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短时间内并可重复检查等,在检出心律失常方面,与其他心电图试验相比,动态心电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5]。有研究分别采用DCG与常规ECG对256例老年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显示DCG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6]。DCG不但可用于记录临床上重要的各种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心律失常,同时还可用于评价QRS复合波群的测量、RR间期及ST段改变,以利于分析某种药物作用机制或作为某些心律失常的预测。再者,DCG还是评价那些临床经验提示症状可能是由于心律失常引起,但仍需要证实症状发生时心电图改变的一种最重要、最常用的技术手段。本文结果显示,100例患者共检出心律失常196例次,房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发生112例次,占5714%,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37例次(1388%)、窦性心动过缓24例次(1224%)、交界性心律失常10例次(510%)等。

综上所述,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高的特点,DCG不但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较高,而且可用于对各种心脏病人群作出危险分层,还可评价心律失常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及患者的预后。因此,对于老年人有必要尽早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尽早查出某些心律失常,及时诊治,以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朱晨956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9:385.

[2]焕元,曹林生心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29.

[3]Efremidis M, Letsas KP, Xydonas S, et al ECG findings of ae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trioventrieular block during a Ixansseptalprocedure for left atrial ablation Hellenic J Cardiol,2008,49(4):284.

动态心电图篇(10)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Analyse to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 of 386 Cardiopathy 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change rules of 24 hour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Method:Monitoring results of DCG of 386 cardiopathy patients were analysed. Results:Incidence rate of atrial arrhythmia was the highest in all kinds of cardiopathys, but incidence rate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was the highest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and hypertensive cardiopath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eart failure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P>0.15) an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re were not correlation between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nd left heart function failure. Ventricular arrhythmia patients who were Ⅲ grade of LOWN were apt to sudden death. atrial fibrillation usually occurred in 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 CHD and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trioventricular bundle usually occurred in virus myocarditis.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 usually occurred in CHD and angina pectoris. Conclusion:It ha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at 24 hour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was used for assessing arrhythmia.

Key word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rrhythmia;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多因存在复杂、恶性的心律失常或延误诊治,本文收集386例心脏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就其临床和心电图分析,旨在探讨各种心脏病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和其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检查对象:本组对1990年至2004年386例为门诊或住院患者,临床诊断为:冠心病168例,心肌梗死32例,高血压心脏病79例,病毒性心肌炎11例,慢性肺心病5例,风心病29例,病态窦综合征10例,其中男278例,女98例,年龄19~82岁(平均63.5岁)。

1.2 方法:采用美国DMSODTWARE公司产MGY-H7型动态心电图仪检测,选用标准导联A(7)三通导心电信号,在24h监测后闪光卡回放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 果

2.1 各类心脏病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布:表1可见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居高,次为室性心律失常。

2.2 各类心脏病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本文对室性心律失常分析LOWN分级法,Ⅰ~Ⅱ级为单纯性,Ⅱ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易致猝死,故属恶性心律失常。从表2可见,心肌猝死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与其他心脏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次是冠心病心衰及心绞痛组,最低发病率为风心病及肺心病组。

表1 各类心律失常发生率(略)

表2 各类心脏病心律失常例数(略)

2.3 心肌缺血检测出率,本文168例冠心病患者检测中,见表3,其中冠心病组71例,占80.7%。

表3 缺血性改变检出率(略)

冠心病心衰组18例检出率72%,心绞痛组23例检出率86%,心绞痛组和心梗组与冠心病组无痛性心肌缺血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心绞痛组与冠心病组无痛性心肌缺血发生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3.1 本组386例心脏病患者共检出各类心律失常288例,占74.6%,与文献报道[1]大致相似,其中可见室上早发生率最高,为68.7%,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为30.1%,尤其是冠心病组,其室性心律失常为44.6%,而心梗组高达60%,这为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致心肌自律、兴奋性、传导性异常导致异位特点自律性增高,折返或触发活动而引起[2]。有关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为29.1%,较郭俊艳报道为高[3],其原因应系左室舒张期压力高影响心肌组织血氧供应,使心肌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心肌细胞处于心电不稳定状态,致室性心律失常[4]。

3.2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各类心脏病的首要并发症,表2可见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最高,并有4例室速发生,与报道监测心脏病患者、缺血性心脏病室速发生率[5]大致相似。本组有2例猝死患者,均为冠心心衰、心肌梗死并恶性早搏,其猝死前都曾因晚电位检测阳性而追踪1~2年。可见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独立因素。

3.3 本组见房颤,分布于不同类型心脏病患者,而发生率最高为风心病,其后为冠心病42%,也提示心房纤颤在临床上除风湿心外,多见于冠心病患者。

3.4 在168例冠心病患者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占78.4%,与文献报道大致相似[6],大大高于症状性心肌缺血,说明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缺血发生率高。近年来国内外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特别重视,而用24h心电图监测,即简便准确、可重复、定量实用。自广泛应用以来见不少冠心病者常有无症状ST下移,因无任何症状,致误诊或猝死。有学者认为反复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导致进行性左心功能不全,推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猝死可能由于触发了致命性心律失常[7]。由于核素、心脑造影运用方便,在病人从事日常活动时,记录医院外长时间心电图和心律失常情况,同时也可与闪烁图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缺血证据有很好的相关性[8],是评价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予后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敏州著.24h动态心电图735例分析[J].新医学,1991,22:583.

[2] 卢喜烈.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大全[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化出版社,1998.891-895.

[3] 郭俊艳,卢喜烈,著.频发室早24h动态心电图分析[M].2003.406.

[4] 张潮沦,何呈封,张琳,著.对265例高血压病室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分析[J].心功能杂志,1997,402-403.

[5] Suyama A, etal. Prevalence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underlying geart disease a study by holter ECG monitoring [J]. Am Heart,1986,112:44.

上一篇: 网络营销方案论文 下一篇: 银行客户经理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