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关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7:05

海峡两岸关系

海峡两岸关系篇(1)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经贸合作逐渐变得频繁,同时随着两岸经贸合作政策的变化,致使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也开始由浅入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是就目前来看,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方向,并促使海峡两岸经贸可以更稳定的发展下去。

一、海峡两岸经贸关系面临的问题

(一)两岸的经贸政策长期处于不对等的状态

就目前来看,海峡两岸经贸关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由于我国政府对台湾一直采取开放的政策,并当台湾同胞来大陆开展业务时也会适当的给予其优惠,进而促使更多的台湾同胞来到大陆发展,而台湾却有所不同。因而久而久之,致使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开始出现了问题。其次,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大陆严格按照WTO中规定的内容对来到大陆经商的台湾同胞实行完全开放,但是台湾对此仍保持消极的态度,并对大陆来台湾经商的同胞实施了限制政策,进而给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增加了一定的困境。

(二)两岸经贸双向交流不平衡

由于两岸的经贸政策长期处于不对等的状态,因而严重影响了两岸经贸双向交流的进行,同时开始出现台湾产品进入大陆容易,而大陆产品进入台湾较难的现象。同时台湾内部一直在实施“宽出严进”的政策,并对大陆产品保持的消极的态度,因而致使两岸经贸双向交流不平衡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在投资方面,由于台湾相关政府的限制,因而致使大陆企业迂回进入台湾发展的数量也非常有限。

(三)两岸合作机制不健全

目前两岸经贸合作的内容都只是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并且其中部分合作是由民间推动所产生的。对于此现象的发生,我国相关政府应针对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两岸合作机制,进而促使两岸合作关系能够得到有效的加深。同时通过对两岸合作机制的健全,也可促使两岸经贸合作项目变得更为规范化,并为日后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交流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经由ECFA实现两岸持续深化农业合作

现阶段,由于台湾对大陆实行“宽出严进”的政策,因此为了实现两岸农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应在ECFA的推动下,促使两岸在经贸关系中实现平等互惠的原则,进而为两岸持续深化农业合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在加深两岸经贸合作关系的过程中,也应根据合作方向和目标对ECFA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进而通过农业合作的深化推动两岸经济各领域的有效发展。其次,两岸相关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两岸经贸合作予以支持,并有效促使农业合作市场的完全开放,同时为两岸经贸合作关系的缓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海峡两岸持续深化农业合作的方向

(一)加大服务贸易开放力度

为了深化海峡两岸农业的持续合作,相关部门首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两岸银行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而在两岸针对农业进行合作的期间,银行可以为经商者提供充足的贸易资金。其次,两岸应针对就业的问题进行协商,并在协商下达成共识,有效加强两岸农业技术人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台湾应安排相应的农业专业人士来大陆讲解相关的农业技术操作等方面的知识,有效促使双方在农业技术方面可以共同进步。其次,海峡两岸还可以在技术认证等方面进行合作,进而为农业合作的深化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取消限制措施,实现农业投资便利化

在深化两岸农业合作之前,两岸相关政府应针对农业合作制定相应的计划,以便促使两岸农业合作可以先从冲击较小的农业合作项目开始,然后再对农业合作进行逐渐的加深,最终达成完全开放的目标。其次,台湾应取消“宽出严进”等限制措施,逐步扩大大陆投资规模,进而慢慢由接受的态度转为积极合作的态度。再次,大陆也应对农业投资等相关法律进行相应的完善,以便保护台商权益的同时,致使大陆的经贸效益也能有所提升。

(三)减少贸易壁垒,逐步实现两岸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为了实现两岸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两岸相关政府应根据WTO的规定内容对农业非关税的壁垒进行消除,进而有效提高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频率。其次,在两岸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也应对农业合作项目进行一定的限制,以便促使两岸农产品项目的合作可以先从冲击较小的开始,进而循序渐进的展开,最终走向自由化贸易模式。

四、结论

综上可知,目前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为了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实现有效的进展,那么海峡两岸相关政府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两岸的经贸合作。同时,在海峡两岸深化农业合作方向的进程中,也应在合作之前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等,进而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促使两岸的经贸合作可以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海峡两岸关系篇(2)

关键词:

闽台;经贸;两岸关系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2005701

1闽台经贸往来构筑新篇章

近年,福建省高度重视对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台战略方针,全方位加强闽台交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相继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等。2013年,两岸签订《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赋予了福建省一批先行政策,涉及金融、电信、社会服务、运输等多个领域,为闽台服务业合作提供了更多优惠和便利。2013年4月,厦门两岸贸易中心总部正式揭牌运营。该贸易中心将打造“三大中心”,即台湾商品大陆营销中心、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服务贸易商大陆服务中心等,深化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助推两岸经贸双赢。另外,中国农业银行两岸人民币清算中心于2013年7月在厦门挂牌成立,旨在打通两岸人民币流动渠道,加快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

2013年,一批重点台资项目加速推进,福建台玻二期项目、福欣特钢一期生产线等正式投产。大陆第一张对台投资保险保单正式生效,被保险人为大陆首家赴台投资企业――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8月,福建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若干意见》。海峡两岸新型农民培训交流基地也于6月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揭牌成立。

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不断扩大,2013年新增的多条闽台航线成为两岸往来黄金线。

在日益频繁的闽台经贸往来中,两岸关系得到不断的发展。然而,2014年3月17日,台湾爆发了“反服贸运动”,令闽台贸易及两岸关系都受到影响。

2两岸服贸协议受阻影响闽台贸易

2014年3月17日,台湾地区“立法院”内政委员会等8个委员会联席初审《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中国籍立法委员张庆忠在混乱中宣布服贸审查超过3个月,依法视为已审查,送立法院院会存查,引发部分人士不满。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民间团体和学生18日晚间突破立法院警力,占领立法院议场。

由于部分台湾企业担心台湾外贸环境恶化,也担心大陆改变对台政策,这将对两岸贸易产生进一步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ECFA后续谈判。

那么到底闽台贸易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呢?2014年一季度,福建对台贸易值达164.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20.5%。其中,福建对台湾出口46.9亿元,同比下降2.2%;进口117.3亿元,同比下降26%,贸易逆差70.4亿元。闽台贸易是多方位的下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全部下降,农产品出口也下降。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进出口也双双下降。

闽台贸易事关两岸关系大局,必须保持住良好的发展势头。

3继续推动闽台经贸往来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第一,推动政策落实。国家赋予福建的对台的各项特殊优惠政策,必须认真落到实处,特别是要改进运作方式、加强检查监督,并积极研究出台鼓励和支持台商台企发展的具体措施,重点在税收、用地、融资等方面追求创新突破,尽可能发挥政策的作用。

第二,优化投资环境。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原则,积极落实《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认真开展“台商台企服务年”活动,为台资企业排忧解难,对台资企业最担忧的土地证、房产证、资金缺乏等问题,必须尽快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问题。加强重点台资项目的跟进协调,完善台商权益保障协调机制,维护台商台胞在福建投资经营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台湾同胞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使福建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创业的圣地,一起生活的家园。

第三,建立配套机制。健全商务、海关、检验检疫、税务、金融、港务等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在保险、金融、货代、通关、保税、退税等方面为闽台合作提供便捷的服务。推动地方对地方、园区对园区、企业对企业、协会对协会、港区对港区的沟通合作机制,共同促进双向投资,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共同构建产品创新研发平台。发挥民间组织的桥梁作用,与台湾主要工商团体和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机制。

第四,续谈服贸协议。2014年6月9日,大陆方面已暂停各项两岸协商,包括两岸货品贸易谈判、争端解决机制,以及航空、观光、海运与邮政协商等。这是自2008年两岸恢复制度化协商以来罕见的协商中断的情况,台湾方面正极力谋求补救,但目前仍没有安排新的会议进度。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已经让岛内感到紧张了,岛内各界真正应该担忧的是,如果台湾继续让部分人绑架全民利益,阻碍两岸经贸交流发展,导致台湾经济跟不上大陆发展的步伐,那么两岸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台湾经济会越来越边缘化。

第五,文化助力经贸。闽台经贸为两岸创造了更多的共同利益,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是却难以拉近两岸民众之间心的距离。面对目前台湾方面政治、经济上的狭隘思维,必须从文化上找到突破口。毕竟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文化又是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应当推动祖国大陆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让它对台湾民众产生一种吸引力。另外,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培养两岸民众的深厚情感。

海峡两岸关系篇(3)

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香港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10年来,香港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繁荣稳定的局面,国际社会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就在这全国人民共同欢庆之即,台湾却仍有部分人在大搞“”,破坏祖国统一大业。

2005年3月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完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通过《国家法》。中国总理在记者会上强调,这是一部遏制势力的“和平统一法”,而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战争法。《国家法》充分体现了祖国大陆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诚意和善意,对维护台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及和平统一,具有重大意义。划台“”底线有利台湾和平。

《国家法》对少数“”分子是威慑和压力,对于海峡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利益则是更有力的保障,相信会得到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的理解和认同。台湾和大陆自古以来就有血缘亲情。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福建和台湾之间在血缘上的密切关系从海峡两岸宗亲谱牒和来自两岸的调查资料中可得到充分的印证。据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的调查,台湾民间存有新旧谱20000多种,其中有10613种记载大陆24个省市251个姓氏向台湾移民开基祖的资料。这些足以证明台湾和祖国大陆特别是福建间的血缘关系密切。

海峡两岸关系篇(4)

成思危在开幕式中表示,2008年以来是两岸交流合作成果最丰硕、两岸民众获利最多、两岸内耗最少、两岸关系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为进一步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筑牢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他提出五点看法:

第一,增进政治互信,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反对“”、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进一步聚同化异,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下寻求连接点、扩大共同点、增强包容性,为逐步破解政治难题奠定基础。

第二,持续提升两岸经贸合作水平,包括鼓励两岸企业相互持股,探索和形成新的合作途径与模式,确保两岸货币清算机制顺利进行。

第三,增强“两岸一家人”的意识,扩大大陆民众赴台旅游规模,鼓励两岸大学相互招生,建立更多机制化交流平台。

第四,持续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增进两岸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通过沟通对话,为处理两岸在政治关系、军事安全、涉外事务等方面存在的复杂问题创造条件。

第五,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台湾同胞,全面深入了解台湾同胞的实际需求,使更多的台湾同胞尤其是基层民众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受益。

孙亚夫在开幕式中指出,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重要成果。实践证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是行之有效的、是正确的,对推进两岸关系发挥了重大作用。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进一步认识客观规律,进一步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一步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问题。中共十以来,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新主张、新论述,丰富了在新起点上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指导思想。

他表示,国台办将在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秉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的精神,实行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的思路;巩固反对“”、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人民往来,推进两岸平等协商尤其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后续商谈,争取新的成果;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步骤,在优先和重点加强两岸经济合作的同时,支持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务实探讨两岸政治关系、涉外事务和军事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争取两岸关系各领域各方面都取得新进展,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保持两岸关系正确方向和发展势头。

研讨会期间,与会学者分析总结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探讨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重点与路径,并提出许多建议与方案。学者们也共同体认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和根本利益,两岸同胞应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要不断增强政治互信,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更为清晰、稳固的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为两岸关系趟过“深水区”提供坚定的政治基础和强大动力。与会学者们还认为,要积极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增进两岸相互理解和信赖,促进两岸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未来两岸政治对话与协商积累经验、创造氛围和条件。要进一步提升两岸经济合作水平,全面推进两岸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交流互动,要积极创新两岸民众交流合作的方式与渠道,积极研究制定新的对台惠民措施,夯实两岸关系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基础。

梁国扬在闭幕式中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迈入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巩固深化、务实进取的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两岸各界专家学者的群英会,可谓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分析总结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探讨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重点与路径。与会学者共同体认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和根本利益,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两岸同胞应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海峡两岸关系篇(5)

专家认为,我国已经完整地提出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而且强调要通过区域互动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一总体战略布局,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必须加快整合推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形成完整的空间布局。与会专家认为:区域经济整合需要的最佳条件是紧密的地理联系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资源察赋和产业的互补性,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然转移,开放的政策环境和类似的经济运行机制。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属于区域经济整合的过程,基本具备这些条件,虽然还存在着政治因素的限制,但客观存在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决定了形成的必然性。如果忽视了海峡经济区的存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将形不成整体优势,全国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在东部地区将出现一个薄弱环节。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整合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优势,形成海峡经济区,既有利于促进这一区域的高速发展,也有利于把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两岸这三大区域组合成我国沿海地区的一条完整经济繁荣带,提升我国的国际综合竞争力,更有利于构建两岸统一融合的前沿平台。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构建海峡经济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基础。海峡两岸地区已经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战略位置十分特殊。从地理区位看,海峡两岸同处于太平洋西岸经济带的关键部位和国际主航道的中部,面对太平洋东岸,内联亚洲大陆,是南北半球东西大交流的交汇点;两岸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密集的城镇群、相互配套的产业链群,整合这一区域的资源优势,将共同构成我国通向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地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还可以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腹地,将进一步凸显这个区域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和作用。从战略地位看,我国是世界上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促进形成海峡经济区,可以更好地提升我国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合作基础看,大陆与台湾相互的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对祖国大陆的依赖程度已不断加强,他们依托祖国大陆市场作全球布局已是必然趋势,依靠祖国大陆拓展台湾经济展空间、提升竞争实力,已成为其经济结构转变的基本策略,这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更是一个难以阻挡的趋势。只要我们实现海峡两岸经济区域的整体布局,就能够更好地提升两岸合作对接的水平。从现实发展看,福建省正在大力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构筑以沿海中心城市及城市经济圈为依托、以快速便捷交通网络和现代通讯网络为纽带的经济区,经济发展明显加速,为东部加快发展,形成一个更大的新增长极创造了条件;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加快建设,使闽台发展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l:4D的差距缩小为l:5,为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互动和双赢增添了活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将会有力地推动内地与台港澳的共同繁荣,推动东南沿海地区与台湾共同构成海峡经济区的密集区。

与会专家学者对海峡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以两岸双赢为基本原则,以两岸毗邻的闽台两省为主体,以浙南和粤东为两翼,以赣南纵深拓展为腹地,形成海峡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态,加快构建海峡经济区。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考虑,可提出“加快海峡经济区域互动融合,整合东南沿海发展优势,推进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带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从加快城市群发展的趋势上考虑,应提出“加快建立海峡两岸城市联盟,形成环海峡城市群,推动海峡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从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全局考虑,应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海峡经济区域互动融合机制,拓宽两岸更加紧密交往的通道,着力构建祖国统一的前沿平台”,加快两岸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在更大范围参与国际分工。从优化配置资源结构上考虑,应提出“加强海峡经济区域的产业对接,加速两地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形成产业协作的配套机制”,以整体优化我国区域的经济结构。

海峡两岸关系篇(6)

海峡旅游合作与两岸政策紧密相关,两地旅游合作的实现需要两岸的政策支持,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而应分步骤、有计划地选一些旅游合作开发条件较成熟的地区作为开发试点合作,一方面可以在建设初期集中人力、物力、精力以取得较好的发展成效,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优先发展的地区总结出一套较好的发展经验,为日后海峡旅游合作面的拓展和合作深度的加深奠定良好的经验基础。海峡旅游合作区建设初期应以闽台两地间城市合作交流为主,比如将厦门和马尾作为闽台旅游合作的先导与台湾地区的金门和马祖进行旅游合作开发,合作内容可以市场互动、企业交往、游客互通等为主要形式,通过城市旅游合作的试点,寻求闽台旅游合作的理想模式,为中后期的合作打下基础。

随着合作的深入,在中期继续稳步推进福建省沿海地区的莆田、泉州以及内陆的南平(武夷山)等城市与台湾的合作,而台湾地区的合作也将不仅仅局限于台北、高雄等城市,与台中、台南、新竹、嘉义、花莲等地的合作也将提上议事日程。

通过合作将闽台地区打造成又一重要旅游目的地;待时机成熟时再将合作面推广至整个大陆地区与整个台湾地区的合作,合作内容也将不仅限于旅游,还可以加强闽台两地在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合作增进闽台两地的相互沟通与了解,进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闽台两地的合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地缘优势为闽台旅游合作提供客观条件

从地理位置看,闽台两地之间的咫尺海峡为双方旅游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成为相互联系与沟通的纽带。福建是台湾人的主要祖籍地,在台湾人口中,闽南话、客家话语系的人口占88%,构成了台湾移民社会的主体,两岸民众血缘相亲,语言相通,民情、风俗相近,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闽台旅游合作提供了天然的纽带和桥梁。尤其是闽东南与台湾的地缘关系更为密切。例如,厦门与高雄有165海里,距离嘉义仅120海里,福州距基隆仅149海里。它们是两岸经济交流的结合部。从历史上看,以厦门和高雄两城市为例,厦门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也是两岸贸易的重要港口。清朝初期,两岸间贸易往来曾限制在一条路线上,这就是厦门至台湾鹿耳门港的航线,从此厦门就成为当时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贸易通道。现在厦门至高雄之间的航线又是两岸货轮试点直航的第一条航线。厦门还是台胞、侨胞的重要祖居地,厦门与台湾有着密切的地缘、血缘关系。

高雄位于台湾西南海岸,北依半屏山,东临屏东平原,西扼台湾海峡南口,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高雄已成为台湾西南部的重要门户与货物集散中心。高雄与大陆之间特殊地理位置,使它又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港口。目前高雄至厦门、高雄至福州的货轮航线成为台湾直航到大陆的试点航线。

闽台之间不仅地理区位临近,而且拥有同宗共祖的血缘关系与同音共俗的传统文化这一天然纽带,因而在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到大陆探亲以来,台胞游客就成为福建入境的最重要客源之一。由表1的数据可知,2000―2005年,福建接待台胞人数由47.8万增加到58.9万,占福建入境总人数大致稳定在30%左右,2006年,台胞来闽人数呈更明显增长趋势,全年福建接待台胞人数74.0万人次,占来闽境外旅游者的32.2%。

(二)中央赋予闽台旅游合作政策优势

中央赋予福建一系列对台特殊政策,推进了对台旅游的稳步发展,使福建成为台胞进出大陆特别是东南沿海省市的重要通道。2007年以来,《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可在厦门直接审批、制证、发证,金门旅行社在厦门市的银行设立账户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厦门市旅游局、财政局已经出台对福建全省赴金门旅游组团社的奖励政策。赴金门旅游扩大到外省的问题也正在争取解决之中。金门方面已经同意大陆领队可多次办证,并制订了相关的规范措施。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对台工作中提出“五缘六求”的基本思路,把“求闽台旅游合作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成立对台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把对台旅游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交流、旅游论坛、节庆活动,以及全力做好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旅游(简称“金马澎”旅游)等工作,为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二、合作区域采用圈层模式

海峡旅游在合作区域上可以通过圈层模式及圈层内部的点轴模式来实现海峡旅游合作区内部地域之间以及海峡旅游合作区作为一个整体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旅游合作区之间的互动发展。在分析、综合考虑海峡两岸的旅游资源特色、经贸往来关系、历史文化脉络、交通格局等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构建包括核心圈、拓展圈、辐射圈的“海峡旅游合作圈”。其中核心圈涉及台湾海峡、海峡东岸的台湾和海峡西岸的福建全省,可以福州厦门为主节点,莆田、泉州为副节点,同三高速等交通线路为轴线。实现与台湾的马祖、金门等城市的互动对接,通过客源互送、节庆共办、线路共组等形式,形成以妈祖朝圣游、滨海度假游、寻根访亲游为主体,以商务旅游、观光旅游为补充的综合旅游圈;拓展圈将地域范围扩展到了浙江南部温州地区、广东东部汕头地区,并以温州、汕头为门户,以沿海高速公路为通道,使海峡旅游与北部的长三角和南部的珠三角两翼得以连接,在有效互动的前提下形成以滨海休闲、娱乐、文化、商贸、度假旅游为特色的海峡旅游拓展圈;辐射圈则囊括了整个大陆以及香港、澳门两大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三大旅游增长极。

(一)核心圈层――闽台区域旅游合作

推动闽台区域旅游合作,构建“海峡旅游区”的核心内容是双方要打破行政体制和区划的限制,共同整合和优化旅游系统各个要素的配置。《福建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构建“海峡旅游区”,要“遵循‘平等互利、循序渐进、对应需求’的原则,实现闽台旅游互动,与台湾在资源开发、市场互动、产业投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的竞争力水平,把海峡两岸旅游区建成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同时,闽台两地“共塑海峡旅游形象,共

同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形成海峡两岸旅游市场的一体化,……将海峡两岸旅游区建成全国旅游合作示范区。”

从海峡西岸入手,联合东岸,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共筑合作双赢平台,携手将海峡两岸旅游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福建省已敲定打造海峡西岸旅游产业方案,明确将加快闽台旅游合作区建设:构建以福建、厦门为轴心,以湄州岛、东山岛、平潭岛、崇武古城、闽东霞浦三沙、武夷山为支撑点的对台旅游格局;打造妈祖、陈靖姑、关帝等对台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推出一批高档次的对台招商项目,吸引台商来闽投资旅游项目;以金、马游为基础,拓展对台旅游。

1 闽台签署相关协议

早在2001年,“两马”与“两门”就先后签订了《福州马尾一马祖关于加强民间交流与合作的协议》及《关于加强厦门与金门民间交流交往合作协议》,为金、马地区与福建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在两岸旅游界的共同努力下,福建居民赴金门地区旅游已于2004年12月7日正式实施。福建省旅游协会与台湾金门方面,曾为此签署了《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原则协议》。福建居民赴马祖地区旅游也于2005年6月27日正式开始实施。

2006年以来,厦门市积极加强与金门联系,建立了厦金旅游合作恳谈会制度,讨论《赴金门旅游品质保障规范》。通过共同举办黄金周新闻会,形成了互联互动的格局,在旅游推介、品质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7年3月泉州旅游协会与澎湖县旅游发展协会签署了《建立旅游市场合作和交流关系协议》,以推进泉澎两地加强旅游文化合作,构建泉澎旅游共同市场。此外,自2006年以来,为配合落实国家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福建省积极推进《海峡两岸旅游合作规划》的编制,以进一步完善闽台旅游合作机制,推动闽台旅游合作深入开展

2 加强闽台旅游业界的交往,开展旅游景区对接。

2005年1月,福建省旅游局邀请台湾120家旅行商来闽考察旅游线路;2月份又在厦门成功举办第八届海峡两岸旅行同业联谊会,来自大陆旅游业界的880余位代表与台湾348家旅行社代表参加了会议。在全国率先开展两岸旅游景区对接工作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两岸名山武夷山与阿里山签署了《福建武夷山和台湾阿里山旅游对接合作备忘录》,福建著名旅游品牌泰宁大金湖与台湾著名旅游景点日月潭就两地旅游的对接与交流签署了旅游合作意向书,使两岸旅游业界的交往更加频繁。

在2005年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上,签署了武夷山与阿里山、大金湖与日月潭“两山两水”的旅游合作意向书,首次实现了海峡两岸旅游景区的对接,使闽台旅游合作在企业层面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深化闽台旅游合作的基础上,将海峡西岸旅游拓展到包括浙江温州和广东汕头地区,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泛西岸旅游区,进而推向整个大陆地区。

(二)拓展圈层――将地域范围扩展到了浙江南部温州地区、广东东部汕头地区、并以温州、汕头为门户。以沿海高速公路为通道,使海峡旅游与北部的长三角和南部的珠三角两翼得以连接,在有效互动的前提下形成以滨海休闲、娱乐、文化、商贸、度假旅游为特色的海峡旅游拓展圈。

海峡旅游拓展圈主要省份接待台湾游客数(见表2)

以2004年为例,广东接待台胞人数占大陆2004年接待台胞总数的34.75%,浙江占9.00%,福建占8.29%。在上述三省中,一些主要城市又集中了主要的台湾游客,尤其是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集中了福建省73.75%的台湾游客,显示出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的特殊关系。

加强旅游合作,共谋海峡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海峡旅游圈内各个省市的共识,由于福建在地理位置、亲缘的特殊关系,福建非常重视与台湾相关部门开展旅游合作,借助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平台,大力发展滨海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借助武夷山与和阿里山姐妹山、大金湖和日月潭兄弟湖对接的契机,推广福建旅游品牌,推进闽台旅游线路对接,资源共享,构建两岸一体旅游线路;继续作好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旅游工作,使福建成为两岸旅游双向对接合作的基地。

汕头旅游规划(2001―2020)将侨胞探亲作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旅游市场开拓的重点,目前珠三角、闽南、华东、港澳台、东南亚都是汕头旅游的重点客源市场。汕头区域旅游合作也初见成效。自与闽粤赣13市和珠三角建立旅游合作关系以来,到汕头的厦门、泉州等地游客也逐渐增多。

海峡旅游拓展圈(广东、浙江、福建)的各个省市要在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上认识和对待将海峡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将旅游观光业作为当地的重要产业,更重要的是将海峡旅游圈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推进两岸交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战略途径。基于这一战略定位,各省市要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共同构建海峡旅游合作区,打造海峡旅游品牌,积极推动海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发展两岸关系,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同时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作好海峡旅游圈在泛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福建、浙江、广东各省之间的互动合作,共同营造海峡旅游圈。

三、与海峡两岸各种交流互惠共赢

海峡两岸交流不止于旅游的交流合作,在经贸、文化、服务业等方面,交流也日渐频繁。在各种合作蔚然成风的大背景下,两岸的旅游合作不能孤军奋战,而应通过联合、协调等方式实现与旅游以外各部门的互惠共赢。

旅游活动的综合特征决定了旅游业的综合性,涉及到以六要素为主的方方面面。区域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合作”的发展战略。所谓“大旅游”至少应包括三层的内容:一是旅游活动项目不仅包括传统的观光游览和度假产品,而应包括商务、消遣及其他各类的专项旅游产品;二是旅游业不仅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主要直接服务部门,而且包括银行、保险、电信、文化、体育、教育等诸多间接部门;三是旅游者、旅游活动项目、旅游业及旅游环境共同构成大旅游的整体概念。“大市场”旨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各个分区(或组织)依据自己的特色和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联合,形成合力,共同开拓旅游市场,只有开拓广阔的旅游市场,“大旅游”才能落到实处,这样旅游“大产业”自然就形成了。区域的大旅游不仅是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的联合,而是一个跨部门、多行业的联合与旅游要素的全面优化整合的过程。区域大合作也不仅仅是旅游方面的合作,而是一个经济区、文化区的概念,包括经

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一)海峡旅游合作要突出文化交流

海峡旅游合作要面向民族统一大业,发挥两岸同根、同种、同源的优势,以文化为魂,以情感为纽带,推进两岸区域合作,是两岸旅游区域合作最大的特点和亮点。两岸亲缘、血缘、神缘共融,地理相连、历史同源、文化同根、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旅游相互作用程度相对较高、潜力相对较大,完全有潜力、有条件建设成为一个旅游联系相对密切的功能性旅游圈。

深度挖掘妈祖文化,发挥其连接海峡两岸感情金色纽带的作用,妈祖文化的内核如热爱祖国、热爱和平、除暴安良、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等,凝聚了中华传统美德。台湾的妈祖信仰主要是从福建传人的,妈祖代表着“根”,“妈祖朝圣游”现在已是福建省吸引台湾游客的一大“品牌”。妈祖文化是联系福建和台湾民众的纽带,两岸妈祖同根同源,是两岸民众割舍不断的情感寄托。莆田的湄州岛是妈祖的故乡,随着湄州岛至金门和马祖岛不定期航线的开通,湄台民间交流日益密切,每年有10万人次的台胞到湄洲岛进香朝圣。2006年9月下旬,台湾妈祖联谊会暨大甲镇澜宫组织4300名妈祖信众来湄洲岛谒祖进香,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场面之壮观、影响之深远,都是海峡两岸开展妈祖文化交流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大拉近了两岸民众的距离。在湄州岛,一年一度的中华妈祖文化旅游节成为福建旅游业一大亮点。自1994年以来,湄洲岛成功举办了8届妈祖文化旅游节,以突出的和平主题、深厚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海内外游客、台湾妈祖宫庙和信众前来参加,在海峡两岸产生了轰动效应。目前妈祖文化旅游节已经升格为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部级旅游节庆活动,大大提升了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的影响。

加强两岸各种文化交流,还可以举办各种文化论坛,如: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论坛;海峡两岸观音文化;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交流。

(二)全面开放两岸直航,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

跨区旅游线路的形成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区域旅游合作形成的重要因素。旅游线路的基础是旅游交通。跨区旅游线路的形成必须要以完善的区域交通网络保证。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旅游交通使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成为可能,它同整个交通运输体系联系在一起。旅游交通提供旅游者的也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就旅游者主体来讲,影响其行为的时间、距离等因素往往通过交通便利程度表现出来,影响着其决策与选择;从旅游目的地来看,旅游交通联系客源地,使旅游地接待旅游者、发展旅游经济的愿望得以实现。因此,旅游交通便利程度,或称可进入性(可达性),不仅是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地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衡量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旅游交通包括两部分,一是旅游地与客源地和集散地的交通联系;二是旅游地内部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旅游交通整合就是要畅通旅游地与客源地和集散地的进出通道,让游客不走回头路,根据旅游产品整合要求,在中心城市、重点景区和一般景区形成环状线路和网络状线路,减少旅游时间比,增加信息拥有量。

旅游交通整合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骨架。大旅游呼唤大交通,区域旅游合作要素的流动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旅游交通体系上,没有旅游交通的整合,其他要素的整合就难以完成,旅游地域综合体也最终难以形成。特别是旅游产品整合和旅游市场整合更是以旅游交通整合为基础的。

旅游交通整合主要是点、线、环的整合。“点”的整合是指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的建设和中心城市之间交通干线的建设;“线”的整合是指按照旅游线路整合的思路,进行旅游精品线路和主题线路的交通通道建设和整合,并按照等级向一般景区辐射;“环”的整合是指进行重点景区和一般景区环线建设。

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已实现由春节包机到节日包机到周末包机。2008年6月13日,根据《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附件,海峡两岸周末包机时段为每周五至下周一计4个全天,自7月4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双方同意初期每周各飞18个往返班。

根据海协海基签署协议。大陆方面同意先行开放北京、上海(浦东)、广州、厦门、南京五个周末包机航点,并陆续开放成都、重庆、杭州、大连、桂林、深圳,以及其他有市场需求的航点。台湾方面同意开放桃园、高雄小港、台中清泉岗、台北松山、澎湖马公、花莲、金门、台东等八个周末包机航点。

两岸周末包机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2008年7月4日正式启动,这是具有跨时代的重大之举,有助于增进两岸人民相互了解和拉动台湾经济发展。但这两项进展还只是“第一步”,两岸同胞都盼望加快推进两岸直接“三通”的进程,以造福两岸人民。

交通事业就是要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目前两岸周末包机仍有局限,台湾旅行业者表示,现在的两岸周末包机每周共36个往返航班,相较于两岸人民往来的荣景仍是“大大的不足”。台湾民众每年到大陆的约有490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的约有30万人次,节日包机加上周末包机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况且,两岸周末包机目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直航,仍须绕经香港飞航情报区。业界和旅客希望尽快实现两岸客运包机的常态化,不断扩大规模,并且尽快实现两岸空中直航,这既有惠于往来两岸的旅客,也有惠于两岸的民航业者。

另外,两岸“小三通”扩大,也让两岸同胞更加感受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火热新局。人们同样期待进一步拓展“小三通”航线,使之向台湾本岛延伸,进而实现“大三通”,为两岸人员往来开辟更为直接、便捷、经济的海上通道。海峡两岸旅游业界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对接整合,必将带动两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推进海峡旅游区的崛起。

(三)海峡旅游合作区的形成对于两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峡两岸关系篇(7)

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海峡论坛是为加强两岸普通民众交流而专门打造的一个新平台。论坛突出交流互动、平等参与、亲和热烈。来自台湾各界别和各县市尤其是中南部地区的总计8000多名乡亲,将参加首届海峡论坛各项活动。台湾嘉宾中包括了台湾25个县市的县市长、议长或代表、乡里长,台湾主要经贸社团负责人,台湾科技、航运、旅游、教育、农业、影视、出版、医药、体育、妇女、工会、青年和少数民族、宗亲、妈祖信众等20多个界别、行业的代表性人物和部分民意代表。

两岸艺术同根,闽台文缘相承。开幕式结束后,“中华情・海峡缘”综艺晚会在歌舞《海韵》悠扬的音乐声中拉开序幕,“海峡缘”、“中华情”两个晚会篇章依次展开,大陆、台湾的主持人用闽南语和普通话共同主持。晚会舞台背景以“钢琴”为基础元素,寓意弹奏两岸和谐之音。两岸演艺界人士同台献艺。大陆的京剧、越剧、汉剧等精彩戏曲选段,与台湾的乡土民谣组歌、流行歌曲交相呼应,歌仔戏、闽南语歌曲、客家话歌曲等具有闽台共同特色的节目各呈精彩,现场来自台湾的4500多位嘉宾一次次报以热烈的掌声,晚会亲情荡漾,气氛热烈。

首届海峡论坛由两岸54家单位共同主办,其中大陆方面包括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等26家单位,台湾方面包括台湾省农会等28家单位。论坛共包含开幕式和论坛大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峡文化艺术周、两岸民间交流嘉年华等四大板块18场活动,5月15日至22日分别在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地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钱运录,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和来自台湾的嘉宾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前主席许信良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小晶主持。

16日下午,贾庆林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会见了出席首届海峡论坛的两岸各界人士。

受总书记的委托,贾庆林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向来自海峡两岸的各界朋友特别是来自台湾的各位同胞,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说,海峡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突出交流互动、平等参与、亲和热烈,是迄今为止参加人数最多、两岸合办单位最多、场次规模最大的两岸交流活动,是台湾各界参与最广泛的一次两岸交流盛会。论坛由海峡两岸50多个部门和民间组织联合举办,台湾25个县市都有代表出席,参与论坛各项活动的台湾同胞有8000多人。这样一个盛大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体现了两岸各界共襄盛举的热情,彰显了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的热忱,必将在两岸交流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贾庆林说,举办海峡论坛,是在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的新形势下推动两岸民间交流的一个创举。国共两党举办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由两岸政党搭建的一个交流对话平台,侧重于政策性研讨,主要讨论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政策问题。而海峡论坛另有一番风貌,侧重促进两岸民间交流,体现民间性、广泛性、社会性。参加论坛的两岸民众多数来自基层,是论坛各项活动的主体和主角。论坛各项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两岸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的需求,为各界朋友广泛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是赞成两岸加强交流合作的,不分党派、不分界别,都可以在这里平等相处、友善交流。希望两岸各界朋友坦诚相见,加强交流,献计献策,不断增强论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把海峡论坛办成两岸各界大交流的重要平台,办成吸引广大台湾同胞积极参与的两岸交流著名品牌。

中国副主席、桃园县县长朱立伦在会见时表示,60年来两岸关系充满曲折,去年5月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双方往来更为密切。台湾年轻的一代尊重历史,更关注未来。这次海峡论坛的召开,适应了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和两岸民众的需求,着眼于基层民众的相互交流,具有民间、多元的特性,涉及经济、文化、民俗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种意见都可以在这里发表。两岸双方应存异求同。存异是包容心的体现,求同是智慧的交集。祝愿首届海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大家能够以包容心和智慧开创两岸合作的新时代。

周铁农、钱运录、、罗豪才、、陈云林、卢展工、黄小晶,以及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前主席许信良,台湾25个县市的代表,海峡论坛合办单位的代表等两岸各界人士参加会见。

16日,在厦门举行的“海峡论坛・两岸海上直航圆桌会议”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宣布,大陆方面推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的9项政策措施。

9项政策措施具体是:

关于直航港口。大陆方面增加铜陵港、石岛港、莱州港、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宁波―舟山港沈家门港区5个两岸海运直航港口(港区)。截至目前,大陆方面共有68个港口(港区)为两岸海运直航港口。

关于运力调控。根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将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以集装箱班轮、客船和散装液货船为重点进行运力宏观调控。

关于砂石运输。为两岸砂石贸易提供运输便利,不再对天然砂运输船实行单独发证,并将天然砂运输船的业务范围统一调整为“砂石运输”,同时,加强对老旧船舶安全检查,保障安全。

关于互免税收。大陆已自2008年12月15日开始,对台湾航运公司从事海峡两岸海上直航业务在大陆取得的运输收入和所得,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关于互设机构。大陆方面已就落实《海峡两岸海运协议》确定的互设机构做好了安排,欢迎台湾航运公司在大陆投资设立经营性机构,大陆相关部门将积极提供协助和便利。同时,大陆方面支持两岸验船机构开展合作交流,积极促成互在对方设立办事处;在设立办事处前,为验船人员来往两岸开展业务提供便利,及时执行检验和处理紧急事务。

关于两岸船舶登记。允许两岸登记的非运输两岸间贸易货物的船舶,从两岸港口或第三地港口进入对方港口,挂旗方式按照《海峡两岸海运协议》规定的船舶识别方式执行。如上述船舶运送两岸之间的贸易货物或中转货物,应按照两岸主管部门对直航船舶的管理规定办理。

关于非商业运输船舶。对两岸资本的非商业运输船舶(如:航海教学实习船、海洋科学考察船、工程船、救助打捞船等)进入对方港口,按照《海峡两岸海运协议》确定的精神,予以支持,按个案方式予以审批。

关于《海峡两岸海运协议》联系实施机制。大陆方面的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将进一步加强与台湾方面相应机构的联系,为两岸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指定人员提供便利的联络渠道和服务,及时协调处理《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实施中的相关事务。

关于海上安全。大陆方面继续推动两岸海上安全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对口磋商,共同保障海上人命、环境和航行安全,并尽快协商编制两岸直航船舶共同技术标准。

两岸海上直航圆桌会议由交通运输部和福建省政府共同举办,来自两岸的近150名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全面落实《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扩大两岸在海运领域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5月17日上午,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举行。贾庆林出会并发表题为《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两岸合作发展》的致辞。

受总书记的委托,贾庆林代表中共中央,对首届海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全文另载)

中国副主席、台湾桃园县县长朱立伦在致辞中表示,21世纪要有新的观念。一年前,台湾政党轮替,台湾人民选择了改变,选择了和平开放,两岸交流已不再是单向而是双向往来。两岸人民今天绝对不希望因为误解、冲突和意识形态分割两岸,无法相互扶持,希望未来能够搁置争议,合作发展。两岸有非常多的共同点,非常大的合作空间。海峡论坛的举办,无论是对推动两岸民间交流,还是对两岸经济合作,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和时代价值,希望通过这次论坛,我们共同来研商如何用新的观念、新的产业来带动海峡两岸经济的新发展。60年的分隔,上一代的对抗,应该结束了。让我们这一代,让我们的未来选择共同发展,共创双赢。

在致辞中表示,海峡论坛是专门为两岸民众开展交流、增进了解、加强合作打造的新平台,面向两岸基层民众,强调平等参与互动。论坛的举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两岸同胞有着割不断的血脉联系,两岸人民要往来、要交流、要合作是无法抹去的共同心愿,是不能阻挡的历史潮流。海峡论坛是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带来的重要成果。论坛的举办给予我们一个启示:两岸关系的转变,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两岸关系的走向要顺应两岸人民的共同意愿。海峡论坛是在两岸关系迈向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论坛的举办传递出一个信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得到两岸同胞的支持,是两岸各界共同奋斗的方向。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坚决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愿以最大耐心为台湾同胞答疑释惑,尽最大努力为台湾同胞排忧解难。随着两岸交往不断深化,将继续坚持不懈地为台湾民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还在论坛大会上宣布了大陆方面旨在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八项政策措施。

台中市市长胡志强在致辞中说,去年5月以来,两会签署了九项协议,达成了一项共识,显示两岸已经恢复良性互动,未来会走得越来越顺,前途越来越光明。在这个关键时刻召开海峡论坛,是一个很正确的做法,提供了一个大家共同研商两岸未来合作重点的很好机会。我们同文同种,一个文化,一个历史,一个血缘。胡志强建议首先探索加强闽台港粤之间的区域合作,以让广大民众享受更大利益;同时全面开展基层交流,民众之间的交流是真正的交流,这种交流对两岸的未来十分需要。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致辞中表示,福建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紧紧把握机遇,始终扭住发展,努力先行先试,积极服务大局。

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邵琪伟、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会长张昌吉、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长徐祖远、台湾妈祖联谊会会长郑铭坤、福建闽西客家联谊会会长曾耀东、台湾乡镇市民代表会联合总会秘书长刘冠雄在大会上发表演讲。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钱运录,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以及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台湾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前主席许信良等两岸嘉宾1700余人出席了论坛大会。

当天上午,为落实总理上月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提出的五项重要对台举措,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在举行的首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了八项具体方案。

一、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商务部、国务院台办今天将正式《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或设立非企业法人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的办理程序。大陆主管部门近期将有序组织电子、通讯、生物医药、海洋运输、公共建设、商贸流通、纺织、机械、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的骨干企业赴台投资考察,依据双方确定的优先领域,进行企业洽商与项目对接,推动赴台投资取得实际进展。我们还将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大陆机构、企业单独或与台资企业合作,在台湾举办培训会、洽谈会、展览展销会、商务合作等活动。

二、扩大对台产品采购。大陆主管部门将组织农产品采购团,于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赴台采购水果、蔬菜、水产品及农产加工品。大陆还将由有实力的企业组成采购团,于今年5月、6月、7月三次赴台,洽商采购台湾工业消费品、日常生活用品、食品深加工产品和特色工艺商品。我们还将支持和帮助台湾在大陆举办促销活动。

三、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台资企业拓展大陆市场并参与大陆扩大内需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大陆各地台办将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为台资企业提供协助,推荐符合资质的台资企业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大陆主管部门也将尽快提出参与企业资质和台湾相关专业人士资格认定的具体办法。

四、增加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本着健康有序、规范管理的原则,逐步扩大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规模,增加赴台旅游人数,进一步促进两岸旅游双向交流,今年内争取超过60万人次赴台。

五、推动协商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大陆方面愿意以积极和开放态度,与台湾方面商谈签署符合两岸经济发展需要,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大陆方面将加快基础研究与准备程序,并愿以适当方式与台方就此进行接触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争取尽早展开正式商谈。

六、进一步向台湾居民开放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项目。新增统计、审计、价格鉴证师、社会工作者、国际商务、土地登记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企业法律顾问、注册安全工程师、勘察设计领域的注册结构工程师和注册土木工程师等十类共11个项目。

海峡两岸关系篇(8)

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罕见的两岸大型民间交流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小晶,福建省政协主席梁绮萍,中国副主席朱立伦,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前主席许信良,台中市市长胡志强等两岸各界人士6500多人出席开幕式。

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众多业界人士、知名专家、学者,广东、浙江、江西等省的部分城市组团参会。台湾25个县市的县市长、议长或代表、台湾主要经贸社团负责人、科技、航运、旅游、教育、农业等20多个界别、行业代表性人士和部分民意代表,共8000多人参加了论坛系列活动。参与举办本届论坛的54家单位中,台湾方面达到28家。

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首届海峡论坛并宣布开幕。

贾庆林主席表示:“两岸关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大步迈进,中华民族正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机遇。当前,摆在两岸同胞面前的历史性任务,就是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形势下,两岸民间交流应当更深入、更广泛、更持久地开展下去,以促进两岸同胞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坚信,海峡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克服各种困难,消除各种分歧,把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与荣耀。”

植于“草根”的海峡论坛

正如海峡论坛的主题“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所展示的,这是一场深植于“草根”的盛宴。

时值海峡西岸经济区获得中央赋予的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政策后,在此举行的第一场两岸交流重大活动,海峡论坛也因此成为海西对台先行先试的“试金石”。继国共对话交流、海峡两会谈判后,在海峡西岸开设一个定位于民间的两岸交流对话平台,标志着两岸交流已走向民间大交流的新阶段。

数十年的隔阂,让两岸民众彼此间存在一些误解。海峡论坛大会主持人龙永图先生回忆起他留学时第一次接触台湾学生,幽默地说,“我惊讶地发现台湾学生居然也说普通话。”而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闽台之间具备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在福建举办海峡论坛,激活闽台民间交流,涵养两岸民意,开创两岸继国共论坛、两会商谈、博鳌亚洲论坛等重要平台之外的民间交流平台,有着特别的意义。

办、国台办主任在评价海峡论坛时说,“论坛的举办给予我们一个启示:两岸关系的转变,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海峡论坛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代表性之广泛前所未有,可以称之为两岸交往史上的一个创举。”

台湾妈祖信众进香、两岸传统武术交流、闽台姓氏族谱对接、海峡巾帼健身大赛、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两岸大学校长学术研讨、两岸书法论坛……既可发表高见,也可洽谈生意,还能恳亲交友,看戏旅游,寻根进香,比武健身,这些活动无不体现了海峡论坛的民间性。这种大陆称之为基层民众、台湾称之为草根阶层之间的广泛交流、平等互动,对于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具有重要作用。

对此,出席论坛的中国副主席朱立伦表示,“两岸需要存异求同。存异需要包容,求同需要智慧。如何让“求同”做得越来越大,需要双方的智慧与耐心,所以沟通不是只有‘江陈会’而已,海峡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让很多企业界人士、学术界人士、民间人士一起参与,反映自己的意见,再从中找到共同点。”

经济危机促两岸经贸合作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海峡两岸需要报团取暖。”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16日在海峡旅游论坛上的一句话赢得了与会嘉宾的热烈掌声。

当天,两岸350余位旅游界人士围绕“应对金融危机,深化两岸旅游合作”、“共谋合作双赢,构建海峡旅游共同市场”、“保障服务品质,维护两岸旅游市场秩序”、“完善交通设施,打造‘小三通’旅游黄金通道”四大议题展开探讨、交流。大陆25个赴台旅游地省市旅游局还共同签署《打造“小三通”旅游黄金通道合作宣言》,福建省旅游协会也和台湾6大旅游公会签订《闽台旅游合作品质保障协议》。

16日,两岸海上直航圆桌会议。交通运输部宣布了大陆关于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的9项政策措施,涉及开放新的直航港口、调控直航运力、实施税收优惠、两岸业界互设机构等9个领域。

9项新政出台的一个背景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航运界都处在低谷之中,台湾航运界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境地。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升亮表示:“新措施出台,对于两岸航运界降低成本、扩大收益、共度时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海峡论坛举办的一系列经贸交流研讨活动对两岸经贸业者有了特别的意义。

台湾长期发展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移。台湾的经贸业者纷纷把目光投向在世界经济危机中能平稳发展的大陆,而大陆也希冀从台湾寻得产业升级的方向。细分之下,如何让两岸产业对接、经贸政策融合、信息更加畅通、商机更为充足、人才更有竞争力……这诸多问题都需要两岸一起来筹划探索。

作为信息产业界代表,台湾照明公会理事长吴照麟参加了海峡两岸经贸行业对接会。他表示,“台湾LED产量全球第一,并拥有很好的产业链。而大陆拥有全球最大LED市场和优异的量产能力,两岸合作可以打造世界最有竞争力的LED产业。”他表达了自己对两岸行业合作前景的看好,“尤其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下,大陆的LED市场更显突出。接下来两岸行业协会将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今天对接会所签署的协议,与大陆同行业者携手合作,共创双赢。”

5月17日,国台办主任宣布了八项惠台新政策,包括:1.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2.扩大对台产品采购。3.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台资企业拓展大陆市场并参与大陆扩大内需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4.增加大陆居民赴台旅游。5.推动协商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扩大对台产品采购、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平台建设等内容。6.进一步向台湾居民开放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项目。7.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平台建设。8.许可台湾地区律师事务所在福州、厦门两地试点设立分支机构,从事涉台民事法律咨询服务。以协助台湾抵御金融危机、缓解经济困难。

18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一共签订27个项目,在签约项目中,动漫、创意项目的大手笔,对台新兴产业项目的对接都引人关注。据组委会介绍说,本届海交会对台湾服务贸易、软件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进行了重点对接。据了解,闽台两岸贸易无纸化系统研发项目将由福州保税区与台湾资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合作对接,这一项目主要建设闽台两岸港口通关和其他作业信息对接个性化平台系统,先期从物流信息、银行结算单证等业务数据对接起步,逐步实现两岸保税港区无纸化通关。另福建省投资开发总公司与台湾东元集团签订东元风电机组项目,在江阴工业集中区投资2000万美元,生产2MW风力发电机组。

打造海西经济新增长极

5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这一意见的通过,让参加此次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对接会的各方认为,这是资本入闽的绝好时机,越来越多的创司开始向海西抛来橄榄枝。

19日,作为海峡论坛内容之一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投资基金项目对接会在福州举行,智基创投、红桥创投、群益金融集团、天鹰资本、华兴创投等近十家知名创投大鳄,与50多家企业共同探讨国际金融危机之下企业与投资机构的合作机遇。

“最近,国务院通过了加快建设海西的意见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被我们看好。”来自台湾的群益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刁维仁说,他正与福州一家通信企业洽谈,之前还与福州钢铁、农业、空调制冷等方面三家企业深入洽谈,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如今闽台一日生活圈已经构成,我们正是看好一日生活圈所产生的产品增加值,所以寻找国内需求大的企业,比如农业、医药、电子、公路等好的企业直接投资,对他们上市服务。”刁维仁表示。

必须指出的是,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试验区”,海西的最终指向是“海峡经济区”。5月18日,海峡论坛“海峡经济区高层论坛”的举行,昭示此指向已崭露头角。

海峡经济区,是一个以海峡经济为主要特征,由环绕台湾海峡的区块经济构成的经济区域,由海峡东岸的台湾和海峡西岸的福建及福建周边城市组成。

海峡西岸经济区自发轫至今,已历时十余年。早在1995年,福建就出现“海峡两岸经济繁荣带”的概念;2004年,正式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2005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进中国大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本月初,“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位置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一水相隔,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是大陆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去受阴晴不定影响、投资和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相对洼地”。此番国家确定战略规划,要将海西建成“服务周边地区发展的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构建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海西将形成横向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纵向辐射到台湾的“T”型格局。

“海峡两岸不仅是一衣带水、血脉相连,而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需要我,我需要你’。这种局面的出现,既是历史形成的,也是发展必然的。”国务院参事、东中部研究院院长任玉岭在海峡经济区高层论坛上表示,“互利共赢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目的。两岸经济互补性强。开展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给大陆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加了就业,促进了大陆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台湾带来巨额贸易顺差,给台湾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促进了台湾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台湾经济发展。”

出席海峡经济高层论坛的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执行长洪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峡西岸能跟台湾结合到一起,对于台湾来说,是个很好的消息,也是两岸共创双赢的好机会。这个思考方向是非常明智的。”洪读表示,现在不光只是单方向的让台商到海西以及大陆来投资,而是要更多的思考让更多大陆企业到台湾来投资,只有进行双向互动,才能创造出双赢的局面。“海西跟台湾的区域整合,将会产生1+1>2的效应。”

两岸城市合作共谋区域发展

5月18日举行的“海峡论坛.县市主题日”活动,是迄今为止两岸唯一的县市交流的大平台,充分体现了首届海峡论坛的广泛性、社会性、民间性特点。

当天,来自台湾25个县市的代表与来自海峡西岸福建、广东、浙江、江西四省21个地级市的代表们共聚一堂,畅所欲言,内容覆盖两岸人员交流、经贸合作、城市发展等内容。这也是海峡两岸首次举办县市长交流活动,希望以深度对话实现区域合作的更上层楼。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表示,福建将从六方面加强闽台交流,分别是建立紧密经济联系、进一步促进两地直航业务和港口中转合作、提升产业规模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合作、加强文化合作,以及建立闽台县市对口合作机制等。

台北县政府法律总顾问周国代早在2007年就通过著作向台湾推广“海西”概念,他的不少观点和意见近年来逐步落实在中央和地方的相关措施中。他认为:台北县要争取与海西在农业上形成合作机制,并且以福州港、罗源港和台北港为中心,形成区域合作中心,整合区域经济,实现产业升级,打造海峡经济区,让两岸区域合作更上一层楼。

彰化县副县长张瑞滨在接受访问时说,该县产业以传统农业与精密制造业为主。过去彰化把葡萄、杨桃等农产销到上海,颇受好评;当地葡萄、苗木、花卉生产技术先进,稻米产量高。向大陆推广彰化优质农业是积极努力的方向。目前,彰化正推动重工业区、科学园区的建设,有台、清泉岗机场的交通便利,也欢迎大陆企业家随陆资开放前来设厂。

海峡两岸关系篇(9)

第四届海峡论坛于6月16日至22日举行,主会场设在厦门,分会场设在福建省其他八个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论坛以“汇聚民意共谋福祉”为主议题,举办大会活动、界别交流、基层交流、文化交流和经贸交流等5大版块29项活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领导,国台办等国家有关部委和福建省领导出席了海峡论坛。

台湾方面有中国副主席洪秀柱、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等重要人士,全台22个县市代表,32家主办单位代表,31个界别代表和涵盖北中南部的基层民众上万人出席了海峡论坛。

本届海峡论坛继续坚持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因应两岸关系继往开来的新形势,在前三届的基础上巩固、创新、提高,突出民间性,办成了“顺大势、利两岸、惠民生”的盛会、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著名品牌。

四大特点

第四届海峡论坛在活动设计方案安排上主要体现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培育两岸民间交流特色品牌,不断扩大参与面。继续组织两岸青年、职工、妇女、科技专家等界别,以及影视、新闻出版、音乐、武术等行业举办论坛等交流活动。首次举办两岸乡镇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广泛邀请台湾基层农会、渔会、农田水利会、乡镇市民代表会、基层司法调解委员会、社区发展协会和乡镇公所的代表参加。

二是丰富祖地文化内涵,扩大两岸民俗交流。举办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郑成功文化等两岸民间民俗文化交流。举办两岸民间宫庙叙缘交流会、开漳圣王文化节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活动,进一步密切闽台同缘、根脉相连的渊源关系。

三是进一步拓展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推动海西先行先试。举办海峡物流论坛等区域和行业交流合作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岸区域间、业界间对流合作,邀请台湾部分县市举办推介会,促进两岸经贸互惠合作,共同发展。

四是打造两岸民众嘉年华,营造浓郁的节庆氛围。继续办好台湾特色庙会、名优特产展销、闽台民间民俗表演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海峡论坛真正成为两岸乡亲欢乐祥和的喜庆节日。

新的亮点

短短一周时间,万余两岸同胞一起逛庙会,祭“国姓爷”,“谈婚论嫁”,论道共同家园,商两岸乡镇交流合作……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乡情、友情、亲情,到处充满着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海峡论坛的动人景象,映射出两岸民间交流渐入佳境的喜人局面,也激发两岸同胞“长风破浪”“直挂云帆”的壮志豪情,作为两岸基层民众面对面、手牵手、心连心的“草根嘉年华”,海峡论坛连续4届成功举办,活动不断创新,内涵不断丰富,机制不断完善,成效日益彰显,书写了两岸民间交流史上的华丽篇章。

与往届相比,本届论坛呈现新的亮点:

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岛内各大媒体聚焦的话题。第四届海峡论坛引起岛内各大媒体热切关注,并获得高度评价。台湾媒体纷纷表示,海峡论坛已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平台。台湾《旺报》刊发了《海峡论坛构建两岸和平平台》文章。台湾《联合报》关注到海峡论坛开幕晚会上两岸明星联手演出,飘出了浓浓的“台味”。文章还引用国台办主任的话表示两岸目前良好的局面,是由两岸同胞共同创造出来的,成果也由两岸同胞来共同享受,大家都是海峡论坛的主人,都是两岸民间交流的主人,也都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人。

海峡两岸关系篇(10)

说,海峡论坛是两岸交往史上的创举,今年的论坛参加民众更多,界别更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海峡论坛是两岸民间各界的大聚会,是两岸基层民众的大交流,更是两岸血脉亲情的大融合。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我们已经实现了两岸的通商、通航、通邮,但除了“三通”,我们还要让两岸心灵相通、感情相通、命运相通,真正把两岸民众的心联结在一起,把两岸民众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把两岸民众的意志凝聚在一起,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开辟两岸关系的美好未来,共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代表中国前来参加论坛的副主席、嘉义市市长黄敏惠在开幕式上致词时说,今天海峡论坛正式开幕了,充满了更深入、更多元的声音。这个平台就是留给大家表达意见的最好的开始。每个人的热情就是最让人感动的。我也特别代表所有参与这次论坛的台湾朋友,感谢大陆方面给我们热情接待。人民是推动历史最重要的力量,希望海峡论坛成为两岸民众大交流一个新的开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孙春兰、陈云林,以及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等两岸各界人士共8000多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福建省省长黄小晶主持。

开幕式之后举行的“中华情・海峡缘”综艺晚会,由两岸主持人用闽南语和普通话共同主持。

海峡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第二届海峡论坛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海外联谊会、台湾省农会、台湾省渔会等海峡两岸60多家单位、民间团体共同主办。参加本届论坛的台胞人数突破万人,他们于19日至25日,在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福建9地市,参加论坛大会、政策研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民间民众嘉年华等四大板块的25场活动。据组委会介绍,这次跨海而来的乡亲,来自台湾科技、航运、旅游、教育、农业、新闻、出版、医药、妇女、工会、青年和少数民族、宗亲、妈祖信众等数十个界别,八成来自基层,六成来自中南部地区,不少人还是首次来到祖国大陆。

当天下午,贾庆林在厦门会见了出席第二届海峡论坛的两岸各界人士。

受总书记的委托,贾庆林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向出席第二届海峡论坛的两岸各界朋友,特别是来自台湾的各位乡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指出,海峡论坛是在两岸关系呈现和平发展良好势头的新形势下,由两岸同胞共同创建的一个民间交流的平台,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项创举。论坛主题是“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其鲜明特色是民间性、大众性、广泛性,参加论坛活动的主角是两岸同胞,特别是基层普通民众。与去年相比,本次论坛规模更宏大,代表性更广泛,仅来自台湾各地的同胞就达到1万多人,可以说是两岸各行各业人士的大交流,也是台湾25个县市乡亲的大聚会。

贾庆林强调,两岸关系的生机与活力来自人民,两岸关系的变化与发展要依靠人民。20多年来,两岸交流合作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起来,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天,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交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台湾民意的主流和两岸同胞的普遍共识。有了这种民意支持,有了民间互动的不断扩大,有了两岸同胞理解的深化和感情的融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就一定会保持下去。

中国副主席黄敏惠表示,海峡论坛是两岸同胞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与首届论坛相比,第二届论坛主题更深化,代表性更广泛,更加深入民间基层。加强交流可以减少误解,持续沟通可以达成更多共识。祝福海峡论坛圆满成功,希望两岸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稳定发展,实现互利双赢。

来自台湾的侨联总会理事长简汉生、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创办人李钟桂、劳工联盟总会理事长侯彩凤、台湾省农会总干事张永成、妈祖联谊会会长郑铭坤、第一届和平小天使翁林宇分别从台湾青年、劳工、农民、妈祖信众、侨界等角度,表达了希望两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望。他们表示,炎黄子孙,血浓于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顾秀莲,,孙春兰,杨崇汇,陈云林,黄小晶,李毅中,李家祥,宋秀岩,林军,梁绮萍,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台湾25个县市的代表,海峡论坛合办单位的代表等两岸各界人士参加会见。

当天下午,贾庆林参观了第三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馆。

在展馆现场,贾庆林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来自两岸各地的特色展区。他来到台湾少数民族工艺品展区,和身着民族服装的台湾少数民族同胞手拉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在台湾宜兰的展台前,他品尝了台湾特色小吃。贾庆林指出,两岸文化同根同脉,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潜力巨大。我们要抓住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做强做大中华文化产业,大力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共同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民族特色、风格、气派的知名文化品牌,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的心灵沟通与情感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一同参观。

当晚,第二届海峡论坛主办单位设宴,欢迎前来参加论坛的台湾嘉宾代表。

在致祝酒词时说,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以及各个省(区)市的各级台办都是来到大陆的台湾同胞的家。我们将会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服务,排忧解难;我们将以最大诚意为大家多办好事,多办实事,让大家在大陆感受到台办这个家以及大陆这个大家的温暖。

福建省省长黄小晶在致词时说我们真诚欢迎台湾乡亲多来福建走亲、访友、做生意,在不断密切的交流合作中共创发展良机,互利双赢。

台湾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台湾少数民族民意代表高金素梅、台湾乡镇市民代表会联合会秘书长刘冠雄发言。

6月20日上午,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并致辞。(全文另载)

中国副主席、嘉义市市长黄敏惠在发言中代表对第二届海峡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她说,近年来,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开启了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新局面,深获海内外高度肯定。两岸经济互有优势,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创双赢。热忱欢迎大陆同胞多到台湾特别是台湾中南部交流访问,通过扩大、深化两岸各界、基层的大交流,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在发言中说,希望两岸交流今后朝三个方向做出进一步努力:一要更加广泛,不断扩大参与,跨越地域和界别,跨越党派和意识形态。要鼓励两岸交流的范围从经济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交流对象从政经各界向社会基层深入、交流地点从城市向乡村、从北部向南部延伸。参与交流的同胞越多越好,交流的领域越广越好,从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二要更加深入,不断充实内涵,既要求同存异,更要聚同化异。希望两岸同胞在交流中进一步敞开心扉、坦诚相待,通过交流加深相互理解,营造良性互动,解决实际问题,增进彼此信任,从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三要更加持久,不断保持势头。交流不是一时一事,重在可长可久。希望两岸各界积极创新交流方式,打造更多符合自身特色、体现本地优势的交流平台,在两岸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机制化的交流格局,为两岸民间交流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

高雄市议会议长庄启旺在发言中说,近年来,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发展,交流互动频繁。2008年12月,两岸在相隔一甲子之后正式开启大三通,两岸人民的往来更为便利。两岸交流互访是增进两岸人民情感最好的方法,希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日签署,希望台湾南部加强与大陆各地的交流合作,希望海峡论坛越办越好。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发言中说,海峡论坛是百姓的论坛、民众的舞台,是两岸同胞深化亲情、增进友情、密切感情的平台。福建将抓住难得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厚植两岸经济合作基础;着力先行先试,密切闽台交流合作,积极探索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益经验;坚持对台优先,完善相关政策,切实维护台湾同胞利益。福建与台湾有着独特的“五缘”关系,热忱欢迎台湾同胞常来常往,共同努力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台湾中小企业协会理事长林秉彬在发言中表示,两岸中小企业各有所长,应加强交流合作,共谋发展。中国民航局局长、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名誉理事长李家祥在发言中表示,两岸航空运输促进了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使两岸同胞往来更便捷,两岸经济合作更紧密。今后,将逐步扩大两岸航线,增加航班,推动航空公司降低票价,推进闽台空中直航等先行先试,为两岸同胞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邓亚萍,台湾中华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国良,台湾观光协会会长周庆雄,福建漳州龙海市角美镇镇长江龙辉,台东县池上乡乡长林文堂在大会上发表演讲。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杨崇汇、陈云林、黄小晶、李毅中、宋秀岩、林军、梁绮萍,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等两岸嘉宾共1700多人出会。

6月25日,规模宏大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第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圆满落幕。由海峡两岸62个机构共同主办,逾万名台湾乡亲共同参与,台湾25个县市、30个界别代表参加。黄敏惠、郁慕明、秦金生、林炳坤、许荣淑等台湾知名人士出席了论坛活动。

6月20日,第二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妇女交流活动暨海峡妇女论坛在厦门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陈至立说,两岸妇女为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为推动海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局面又为两岸妇女进一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她盛赞两岸妇女姐妹在大陆和台湾发生地震等灾害时,相互伸出援助之手,捐出善款救助灾区所表现出的血浓于水的亲情。

陈至立指出,两岸妇女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也面临相同的挑战。她希望两岸妇女常来常往,不断增进情感和了解;就共同关心的妇女儿童发展与权益问题进行探讨;确定若干项目,进行合作与对接,推进学习、交流与培训;进一步扩大与发展有利于两岸妇女福祉的事业,促进两岸妇女共同发展。

本次海峡妇女论坛是第二届海峡论坛“民间民众嘉年华活动”的重要内容。论坛邀请了台港澳的400多名妇女姐妹围绕台湾妇女就业与创业概况、两岸妇女创业与经济发展新趋势、推动厦台旅游合作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和谐社会妈祖文化、共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等议题进行研讨。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出席开幕式。台湾中华妇联总会主任委员辜严倬云,台湾中华妇女会总会理事长李仁人,台湾中华妇女会理事长蔡铃兰,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妇委会主任柯达权,澳门福建妇女联谊会会长谢路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民航局宣布七条措施

促进海西经济区与两岸航空运输发展

6月20日,第二届海峡论坛・两岸航空运输发展圆桌会议在厦门举行。中国民用航空局宣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两岸航空运输发展的七条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

闽台直航,先行先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空中直航给予政策扶持,在两岸航空资源分配、航空业务、提升直航服务质量和通关效率等方面先行先试。在近期两岸每周各新增的50个航班中,各用增量20班专门支持厦门、福州与台湾直航,积极打造两地空中快线。

发展货运,增加航点。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间航空货运业务的发展,已新增福州、厦门为两岸货运通航地点,支持两地客货并举,便捷通畅,共享直航。积极争取实现泉州、晋江机场为两岸客运直航包机航点。

完善航路,保障直航。两岸积极沟通,进一步完善海峡两岸空中双向直达航路,争取增辟海峡西岸经济区至台湾的新航路,开通南线空中双向直达航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空中直航。

机场建设,加快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空港规划建设,发挥中央、地方积极性,共同审定福建省民航发展规划。支持将海峡西岸经济区机场建设项目纳入国家民航布局及“十二五”机场建设规划,完善两岸空中直航的设施条件,合理布局支线机场,支持开辟境内外新航线,形成以福州、厦门国际机场为主的干支线机场相结合的空港布局。

开放备降,确保安全。大陆方面愿再次重申:只要台湾方面有需要,无论是天气原因、飞机原因还是其他紧急情况,均可通过双方建立的有效沟通渠道,在对外开放的机场降落。大陆民航将一如既往,为台湾同胞和台湾的民航业者提供安全、可靠、方便、高效的服务,尤其是当厦门与金门间海上“小三通”因天气受阻时,可临时增加福建通航点与台湾间航班输送滞留旅客。

上一篇: 先进女工申报材料 下一篇: 网站推广策划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