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诗歌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5:11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篇(1)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24-01

古诗人以悲秋为主题的诗歌,一般是借秋色、秋景、秋物、秋风、秋声、秋叶等一些具体意象来表达羁旅怀思、感世伤生、老病之哀、家国之痛的感喟。本来秋天是一个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物成熟的季节,这个季节带给人丰收的喜悦以及成熟的饱满感。那为什么秋天总是引起古代诗人的悲愁?以下将作简要分析。

一、心理因素

诗歌是文学作品基本体裁之一,一切样式的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它吟咏的是使人最激动的生活事件。它要求精选生活材料,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用极概括的艺术形象达到对现实的审美反映。”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必须要一积累获取一定量存在在生活中诸多材料为基础。外来刺激被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接收,作为信息进入记忆。有的刺激强烈,或与本人某种需要、某种经历密切相关的内容的信息不经处理就作为精神材料直接流入长期记忆。这些会经常不经意地被诗人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同时,人们在快乐悲伤两种不同感受中常常对悲伤消极的事物情绪反而感受更深刻,能形成强烈的刺激。秋天季节里的景物多呈现出成熟即将凋零的状态,从一年四季节的范围来看,从小范围来说古代诗人以伤春为主题的诗作多是以暮春为创作材料,而非初春。从大的范围来说古代诗人以悲愁为主题的诗作就会多以秋天为创作背景和材料,而非春夏冬。这是一种心理意愿自然选择。

所谓“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萧瑟凋零,古诗人生活的时代往往征战不断,又交通不便,也不像现在有通信工具,离别之后难以联系。每到秋天,自然景物中由于自然规律纷纷开始归向自己该归向的地方,有道是:“落叶归根”、“大雁南飞”。看着这些自然景物诗人联系自身或想起离别的亲人朋友便会形成心理失衡形成易感点,从而情景交融便形成了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二、文化因素

比较外国诗歌以及现代诗歌可知悲秋感秋的诗歌创作多数出现在中国古诗中,外国诗歌情感抒发很少集中在某个季节时段,在无论哪个季节里只要心里有想宣泄的东西他们多半就会通过文艺创作表现出来。两者的不同说明民族文化差异是造成中国古诗人多作悲秋之诗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国古代主要是儒家文化为主导,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范式以及思想精神。儒家的敦厚内敛影响了几乎每个中国诗人或文人的创作;同时,中国古代长期封建自给自足的经济环境的熏染使中国人形成了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中医讲究“因天之序”,这里的天之序即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这天之序相对着季节便是春天即生发、夏天即生长、秋天即收敛、冬天即收藏。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正好对应天之序中的收敛即秋季,这样的契合和对应容易引发诗人的悲秋之情。从这几点可看出,中国文化错综复杂地对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文人的熏陶,塑造出中国文人特有的东方文化性格,这种性格与中国文化对秋的理解和阐释正好相契合,于是使得中国古诗人总悲秋。

三、生理因素

人的情感一方面会受生理身体因素的影响,中国诗人多是男子,悲秋主题的诗歌多为中年男子所作。孔子道:“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中年对生活已经有足够的认识积累,开始思考生活生命思考身边的事物。同样人的生命过程大致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这四个生理年龄阶段也对应着上面提到过的天之序,因此中年对应着秋。由于人的趋同心理,人生活在地球上和其他自然生物一样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所以中年人对秋天的各种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自然规律现象能有同感,同感的触发易引起情景交融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诗人的情感宣泄,如白居易的秋思中写到:“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经过以上的原因略析可见有关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很复杂,需要了解文学艺术创作的过程及基本心理机制等的理论知识,上面提到的生理因素也需要了解中医的精神,而中医又与中国的文化密切联系,所以这种原因的分析由于涉及面广泛而艰难繁杂。本文只作简略分析。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篇(2)

一、看题目。有时,题目会为我们提供诸多信息,譬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例如,《枫桥夜泊》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晚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再如《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这类题目就表明内容是关于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可以猜想诗歌孕育的思想感情应该是离愁别绪方面的。再如看到《秋词》、《天净沙,秋思》之类的题目,就可以断定诗歌内容是写诗人由眼前秋色引发出自己内心的许多感慨等。

二、看作者。“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诗人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创作风格。例如,杜甫主要生活于安史之乱时期,关心民生疾苦是他诗作的主要内容:而李白主要生活于唐朝鼎盛时期,他的诗歌多富于浪漫气息。想象夸张是他诗歌的主旋律。再如李清照,她前期生活富足安逸,喜爱大自然,向往纯真的爱情生活,词作风格自然清新,后期漂泊流离,孤苦伶仃,词风婉约低沉。

三、看注释。看注释,可以了解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有时细小的一个细节。却是诗词主旨的集中体现。例如:唐朝朱庆馀的《近试献张水部》:“洞房昨夜罢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初看是写一个新娘子新婚第二天清早拜见公婆的紧张与不安,但结合诗题仔细分析却不是这么简单。诗的题目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委婉含蓄。这首诗又题为《近试上张水部》,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通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个考生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把他比作新嫁娘等待见公婆的惶恐和希望自己的丈夫帮自己过关的心情表现的贴切生动。如果不分析题目鉴赏诗歌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四、关注细节。关注细节在诗歌鉴赏中也很重要。艺术的特质在于它的形象性,而鲜明的形象和细节描写是分不开的。常言道“一叶知秋”,关注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许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例如张籍《秋思》写到:“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心理细节(复恐)和行动细节(临发又开封)。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把诗人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具有典型意义;使境界突现,形神逼露,骤然振起了全篇_的精神。王安石在《题张司业诗》里评价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清代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推崇“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可见在这首诗中就是细节描写集中体现了诗歌的主旨,并且很恰切的传达出了诗人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腻情感。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篇(3)

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研究,可以发现“悲”和“秋”两者之间存在极为紧密的关系[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宋玉)中有这样的描述。诗人们将羁旅孤苦的寂寞之感,登上望水的依依惜别之情,生命即将逝去的惶恐之心等诸多人生悲情,都融入秋天的意象当中,开创了“悲秋诗”的先河。之后,各代诗人开始逐渐接受“悲秋”意识,并且对其进行了广泛的传唱。刘禹锡在其作品《秋词》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文学当中,悲秋已经成为文人心中的一种情结。魏晋时期的诗人同样受到悲秋意识的影响,例如王粲、曹操等人都曾经写下过有关悲秋的诗歌。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魏晋时期的悲秋诗歌在主题上出现了一定的改变,鉴于此,以下笔者将对其衍变情况进行分析。

1魏晋诗歌中悲秋主题的衍变

在魏晋以前,悲秋诗歌的主题一般包含三大类,分别是思乡类、壮志难酬类以及女性哀怨类等,以思乡类为例,在《古诗十九首》《古歌》当中都有一些含有悲秋意识的诗句,其所表现出现的就是离家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在《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当中,诗人由于思乡,想回到故乡但是又无法回去,进而痛苦得连蟋蟀的悲戚声也不想听到。魏晋时期的悲秋诗歌同样延续了上述中所提及的三类悲秋诗,如王粲的《从军诗五首》、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等诗歌,都表现了诗人们的雄心壮志。

此外,在魏晋时期,悲秋诗歌的主题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出现了新主题,即感叹时间的永恒、生命的流逝。在历史犹如长河一般奔流不息的同时,文人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的渺小,纵然是天子君王亦无法避免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秋季,万物皆归寂,然而,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秋天总是会到来,不断轮回,这种情况正好符合诗人们的心境,进而使得悲秋之情更加的悲凉[2]。在魏晋之前,对于这一类主题的悲秋诗歌还比较少,文人并未将秋和时空观念相连接。而到了魏晋时期,文人们开始在悲秋诗歌当中对生命、时间进行探索,其意越是深远,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就更加的悲戚。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诗》曾经写道:“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在这一句中首先就打下了悲秋的基调,之后再写道“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以此来表明自身对世事的深刻思索。曹植由于兄弟之间的争斗,感到极度的悲凉与无奈,进而致使其慢慢失去了以往的意气,年少时的精神也渐渐变为对世事无常、生命苦短的感叹。《赠白马王彪诗》中描写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就说明了这种思想。而在张协的《杂诗十首》其四:“朝霞迎白日。丹气临谷。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在这首诗中同样抒发了这种情感,感叹“晚节悲年促”。通过以上描述,不难发现:魏晋时期的诗歌其悲秋主题发现了衍变,具体表现在对于生命的有限、时间的无限的感叹。

2魏晋诗歌中悲秋主题衍变的成因分析

2.1社会动乱所致

魏晋诗歌悲秋主题的衍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极为密切的关系[3]。通读历史就能够发现,在中国五年多年的历史当中,汉末魏晋时期是社会最为动荡、人口损伤最为惨重的一个阶段,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叫作“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在当时,统治集团的内斗、军阀首脑的残暴,均造成了极为可怕的杀戮,在《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中有这样的描述:“董卓尝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因此,当时的文人在其诗歌作品当中都纷纷感叹现实的残酷和仕途不顺的悲凉。

迈入两晋以后,人们的境遇更为艰辛。在当时的司马氏集团当中,已经将封建道德完全的摒弃,各种龌龊行为极为普遍,例如贪污、虚伪、荒淫、凶残等等,尤其是在西晋时期,整个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极度混乱的时代,外戚与宗室之间相互夺权,老百姓的生活、生产都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在这一时期,死亡已经成为主要的代名词,文人们对于生命、生存十分的焦虑。因此,在魏晋时期出现了许多的悲秋诗歌,而在其中不乏感叹生命的诗句,使得秋更加的悲凉。

2.2各种天灾所导致

在魏晋时期,除了人祸以外,还出现了各种天灾,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的悲苦。在曹丕的《又与吴质书》中描述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其中对当时关东地区所爆发的瘟疫与灾情进行了描述。魏晋时期的文人们在人祸、天灾,以及众多非正常死亡不断冲击之下,其敏感的神经受到的了极大打击,他们比之前更加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而将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就会展现出极为强烈的感伤情怀[4]。所以,魏晋时期的文人在认识上与体验上具备极为普遍的现实含义,其将自身坎坷的遭遇、动荡的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折射在诗歌当中也是一些较为负面的事物,以对丘墓的咏叹来说明人生的艰辛,显示生命的无常。由此可见,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文人内心的转变在其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导向作用,魏晋时期文人处在乱世时的心态就是当时悲秋主题衍变的一个原因之一。

3结束语

综上,在迈入两晋时期,由于社会历史的不断变化,使得魏晋文人的心态也随之出现了变化。在当时生存环境险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期,魏晋时期文学的悲情与建安时期的不同,并非是一种慷慨悲凉,而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将其折射到有关“悲秋”的文学作品中,则体现出对时间的恒久、生命的苦短的咏叹。参考文献:

[1] 王立,陈康泓.由悲秋主题看子弟书“他者”的抒情意味――一个跨文化传播的抒情模式的变异[J].东疆学刊,2012,29(3):813.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篇(4)

四上小语教材中有诗歌七首,分别是:《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元日》《江雪》《风》《老师,您好!》和《秋天》。其中现代诗两首,古诗五首;七首诗中有三首是描写秋天景象,有两首诗描写了月亮。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复习本学期学过的诗歌。回忆一下,这学期学过哪些诗歌呢?

2.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就用闯关游戏的方式来复习。那就让我们进入第一关!

(二)闯关游戏复习诗歌(答对为小组加星)

第一关:知诗人。(出示诗题)这么多诗歌,都是谁的作品呢?猜诗人,说出处,看谁最厉害!

第二关:看图背诗。(1)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来诗画是一家。看图背诗,请看图!(出示《江雪》插图)(2)“三分诗,七分读”,诵读《江雪》的时候,还要注意抑扬顿挫,诵出节奏和韵律来,谁来挑战?

第三关:吟诗作对。(1)古人常说,吟诗作对,给你上句,你能对出下一句吗?(2)吟诗吟得好,对也对得妙!光背诗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动动手,写下来。每组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来写,其他同学拿出复习纸写,必答题两句。

第四关:解词句。(1)这些词语的含义你都了解吗?(婵娟、屠苏、桃符、瞳瞳日)(2)还有一些带点字词,对我们理解古诗有着重要的意义,说说带点字词意思,诗句又是什么意思?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③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五关:用诗句。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时能恰当运用这些古诗,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今天,老师也希望你能把所知道的诗句巧妙地引用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下列情境,你想到了哪些诗句?①这场大雪过后,一片银松雪柳,真是____。②秋天的夜晚,明月东升,我和爸爸到湖边散步,湖面风平浪静,这美景让人想起:_______。③中秋佳节,我望着明月,思念着远在北京的表弟,心想:______。④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张贴春联,真是:________。

第六关:悟诗情。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每首诗都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你还记得这些诗歌表达的感情吗?请你读一读,连一连。(出示诗题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内容,让学生连线)

第七关:秀积累。(1)今天,我们复习了7首诗歌。在这7首诗中,有3首诗描写了秋天,它们是哪几首呢?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小组可以讨论)(2)还有两首诗描写了月亮,你知道哪些写月亮的诗?

第八关:秀表达。(1)同学们,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我们想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也可以写诗,你们也可以做小诗人。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请拿起笔,模仿《秋天》的片段,任意选一个季节,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小诗。(2)生自由作诗,师巡视。(3)学生读诗,展示。没写完的可口头说出来。

(三)总结

看看争星榜,4个小组都有精彩的表现!给自己鼓鼓掌!我们再用掌声恭喜优胜小组!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本学期学过的7首诗歌,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复习巩固。

三、案例评析

1.有意思。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维持,已得到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运用游戏寓教于乐、辅助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常用的手段。可这样的手段在复习课中却很少出现。现今的复习课大多成为枯燥、无趣的代名词,老师在教学中常以大量的机械重复训练来代替系统的复习和整理,虽然在知识技能上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思维上的僵化和情感态度上的“熟能生厌”的负效应,因此,复习课中关注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诗歌复习”一课,教者从儿童的视角设计“闯七关”游戏式的复习课,从复习内容的引入到复习内容的展开和拓展运用,既有刺激又有挑战,每个环节都充满着“趣、活、效”,从而达到诗歌复习课的基本目标,即本学期诗歌知识、积累上量的增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还有学习诗歌方法技能上的“熟能生巧”;达到诗歌复习课的发展目标,即情感态度上的“熟能生爱”。

2.有意义。

(1)明确复习目标。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应当“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质量标准”。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要依据教材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年龄特点来确定。从上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上看,教者设计时从看“课”到看“本”,注意全面把握;从看“点”到看“线”,注重内在联系;从看“知”到看“能”,注重能力提高,教学目标非常明确:①通过闯关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诗歌复习的兴趣。②通过“看图背诗”“吟诗作对”等环节的设计,复习、巩固本学期七首诗歌,诵读、积累诗歌。③通过“知诗人、解词句、悟诗情”等环节设计,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诗歌写作背景及表达的情感,增进对诗歌的理解,巩固理解古诗的方法。④内外链接,丰富积累;学用结合,读写实践。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篇(5)

一、学习概括,生长求异思维

“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2011版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事实上,当下的课堂不少老师已经关注到文本内容的概括,但在让学生学习概括内容方面却不容乐观,要么在教学中被淡化,要么被教得机械。甚至不少人误认为,小说、记叙文尚可学习概括内容,而诗歌、散文语言的跳跃,让我们很难把握概括内容的规律,于是便以“形散”而搪塞文本内容的概括学习。其实,所有文本都有聚焦,即所谓的“文心”,围绕文心所展开的内容,必以一定方式的呈现,诗歌亦有其内容的独特组合。以下是诗歌《秋天》教学中学习概括内容的教学片段:

师:这堂课我们继续走向秋天,我们看――(出示)

师:横线上可以是诗中的语句,也可用自己的语言。先自己练说,然后同座相互说。

(生自由读,同桌交流)

师:读出了怎样的秋天,来交流交流。

生:这是一个开心的秋天,“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天在小路上奔跑。”

师:真好,从诗句中读出了秋天的开心。孩子,奖励你把“开心的”三个字写到黑板上。

生:这是一个快乐的秋天,“玉米举着……”(生板演“快乐的”)

生:这是一个调皮的秋天,“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天在小路上奔跑。”(生板演)

……

(学生先后写上“丰收的”“迷人的”“明亮的”“多彩的”“物产丰富的”等词语)

师:这就叫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他的收获是――(生齐:不一样的)我们看看,咱们都读出怎样的秋天了?(对照板书,生齐读)

概括内容不同于学生从语言表象来认识事物,他需要学生有抽象概括能力,对语言的组织有很高的要求。概括时需要从自我感受中提炼,避免表述嗦不清。阅读《秋天》一诗,每个人都会有不同收获或者多个收获。让学生驰骋于全诗,随机捕捉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达。教学中,不仅在初读诗歌时试着用专用句式练说感受,将读出的诗歌感情与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感觉不到在进行概括练习;在教学接近尾声时,又一次让学生“再回首2-6小节,我们会珍藏些什么”,让学生对全诗进行归纳,整理脑中的记忆,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感受的个性思维力。

二、品赏语式,生长敏感思维

语文教学中,比较品赏言语的方式,往往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思维,厘清言语的内在感情,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诗人的情感常常在用词与断句的“在意”表达中浓浓溢出。《秋天》一诗的教学中,让学生品读第二小节,学生们很快地把“打滚”“奔跑”“抓”“抹”这些词语标出,从动作的拟人角度加以品味,体会用词之精准,从而让敏感思维生长。尤其是对一句不平常的断行诗句进行了慢嚼细品:

师:发现第二小节跟其他小节不一样之处了吗?

生:其他的每节都是四行,这一小节却是五行。

师:倒也是啊,这儿明明是一句话,作者偏偏分成了两行。(出示)

师:我们比较着读读,一行与两行,一定是不样的感觉。(生练读,比较)

生:我觉得“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应该读得慢一点,换吸一口气,读得特别舒服。

生:这样分行,突出了“脚印儿”,这样子停顿一下,就更有诗的感觉了。

生:这样子分行,秋风更调皮了。

生:我读出了夏天到秋天渐渐过渡的过程,是悄悄进行的。秋风正在很心细地,一点点抹掉夏天的烦恼。

诗,当以最简洁的文字、最动感的形式去表现诗人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平日里,学生对诗歌字词的品读、情境的再现或有较多接触,有了一些语言的敏感。但对于诗句意分行表达,显然是少见的,缺乏语言的敏感。于是,教学中,让学生自我发现表达的特异之处,再自我品赏,感受分行的微妙感觉:“朗读时可以换吸一口气”“强调了夏天渐渐过渡到秋天的过程”“秋风更调皮了”“更有诗的感觉了”……对比赏读中,学生们斟酌细微,对诗中的描述、表达节奏的处理、表达意蕴的强调等均进行了点滴捕捉,有效生长了敏感思维力。

三、聚焦画面,生长逻辑思维

审美的本质是思维的运行。阅读中,内心的情感生活总是主动地期待着,捕捉着。诗歌聚焦画面,形象性思维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作品情感的感染力量。《秋天》一诗教学伊始,便关注到不同人走在秋天的不同感觉,从而读出不同的味道。

师:走在秋天呀,不同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走得悠闲自在,也有的人走得欢快跳跃,有怎样的走法,就应该有怎样的朗读。谁来读?

(生自读――交流读)

师:听出她在怎样走吗?

生:我觉得她走得很舒服的。

生:她在悠闲地走。

师:你是不是这么走的?(生点头)

师:这就叫会读又会听,三(4)班的孩子真是不容易。有没有不是这么悠闲地走的?(又一生读)

师:咦,她在怎样子走?

生:她在欢快地走。

师:嗯,像小白兔一样地走。

生:她似乎在蹦蹦跳跳地走。

师:是的,我们似乎看到那小辫子一晃一晃的。再读一遍,大家注意她的小辫子。(生读,其余生看)

师:同学们,大家看,同样一段诗,怎么读全根据你的心境。

有怎样的走法,其内心一定有着怎样的想法,遵循的是读者内在的心理逻辑。在看似随心所欲的朗读中,呈现出的是走在秋天里的不同状态,或逗留,或漫步,或快走,或蹦跳,每一种状态必与心境相吻合,必然是合情合理合境的。

语文学习,需要逻辑的训练,更多时候还反映在符合规律的文学意象的品味中。意象,诗歌的主角。诗歌《秋天》中的意象构造亦有其用心之处。诗中主角――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等农作物的一一出场,让秋天有了收获感;田间羊肠小路上的肥壮牛羊、秋风乍起夜里渐弱的蝉声,秋天特色的动物生活场景的次第铺呈,让秋天有了生机感;玉米、高粱的颜色、姿态对比,让秋天有了温情感……

四、融合视角,生长创造思维

阅读的真正发生,必然是将自己与文本、诗人的精神融合,真正走进文本,这本身也是一种阅读的沟通创造力。学习《秋天》一诗时,跟随作者走在秋天的路上,感受到顽皮的秋天、丰收的秋天、绚烂的秋天、热闹的秋天、劳作的秋天……表面上,是在读懂诗歌内容,其实质是与诗歌文本的视角融合。

品读诗歌的各小节时,推开思维之窗,实现由言到意的打通:秋天的美好、秋天的热情、秋天的勤劳、秋天的奉献等,在读透诗歌的过程中,实现了诗歌的精神生长,其实质是与诗心的融合。

小学阶段,一般性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让学生初步运用再现性形象思维来模仿诗句进行练习,其实质是实现了与作者的表达视角和思维的再度融合。

师:田野上,成熟的何止这些,还有――(出示画面)

生齐:稻子、棉花、豆荚、南瓜、红薯……

师:选一种农作物,学着第五小节的句式,同桌练着说说。(出示,生练说,互改)

( ) , ;

生:棉花穿上了雪白的棉袄。

师:谁再给他加一行。

生:棉花咧开嘴笑了,穿上雪白的衣裳。

生:花生抱在一起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生:棉花穿着雪白的棉袄,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生:水稻甩着辫子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师:“甩着辫子”用得真好。

生:水稻举着金链笑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师:“举金链”真形象。

生:紫薯披着紫袍,乐呵呵地笑了。

生:豆荚咧着嘴笑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相互说,相互改,一直练说得可以把第五小节全换掉,就是我们的真本领了。

感知诗歌内容、走进诗心、实践表达,实现了读者、诗人、文本三方视域的有机融合。由诗中实物,到脑中实物,这是一个阅读后的再现与联想过程;继而模仿诗中语句,表达脑中的联想,实现了由意到言的再创造过程,亦是生长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五、斟酌字句,生长批判思维

一提及批判,往往与否定、质疑、发现差异……联系一起。其实,批判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挑战,挑战读者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需要提及的是,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的“否定”与“说不”,更多的是饱含着慢慢的理智,对教材文本更为立体的审视。

《秋天》第三小节:“稻穗儿熟,蝉声儿消,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野香了田间羊肠小路,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这一小节,节奏感鲜明,教学中让学生们拍着节奏斟词酌句,读好诗,改好诗。学生们兴致盎然,很快发现“在”“田间”“都”几处可删去,不仅仅为了节奏的顺畅,更从内容本身出发,有理有据。言语操练中学生们收获甚多:“在”这个字,是多余的,删去后,诗句不仅意思明晰且更简练;同是删去两个字,删“田间”不删“羊肠”,只因“羊肠”比“田间”更形象,不仅说明小路的崎岖,更有诗的味道;“都”字的去掉非但不影响诗句表达,且更干净,更有诗的感觉……向真、向善、向美,是批判思维的底线。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篇(6)

一、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主题靠语言来表达,其语言特点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的。凝练,即用最精练的语句来表达博深的内容。有时是一字传神,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都是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炼字典范。

因此,我们阅读和鉴赏诗歌,要着力剖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并不一定是难解的或用法特殊的词语,而是指在表达思想内容,展示诗歌形象上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古人把这些关键词语称为“诗眼”。有的以数句为眼,有的以一句为眼,有的以一字为眼。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天气晚来秋”中的“晚来秋”是指秋天的傍晚,这从下文“随意春芳歇”一句就可理解,这里说明春天的芳华已经过去了,因此,把“晚来秋”理解为“秋天来得特别晚”是不正确的。

二、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是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而抒情就要借助于想象以及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各种各样,最基本的是赋、比、兴。赋即直陈其事,比就是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常采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表现方法有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象征、铺排、虚实相生等。古诗很讲究用典,它既可以使诗词语言精练,又可使内容更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读唐代诗人韩《寒食》一诗,要弄清东汉“五侯”的典故,才能领会诗人的情与意。

寒 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写得很美,一般的读者很难领会它是一首讽喻诗。“寒食节”在唐代是人人皆知的,“五侯”是东汉专权的宦官。原来,寒食节这一天是禁火的,只有五侯可得玉皇赐烛照明的特许。唐肃宗、代宗以来,宦官专权,不亚于汉代五侯。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寒食节的景色,实际上是以汉讽唐,典故用得十分巧妙。

三、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诗人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与感受,产生了激情,才会进行创作。我们阅读和鉴赏诗歌要了解作者,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及其社会意义。例如白居易写《琵琶行》,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六月,即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白居易被贬之前在朝中任东宫赞善大夫,而江州司马却是一个徒有虚名而无实的佐官。诗人通过对一个沦落江湖的琵琶女不幸身世的描述,抒发了遭受打击后的苦闷心情。

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应对作品进行联想和想象,“走入画面”去理解和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的“此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读第一句,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晚秋黄昏的景色:落尽黄叶的枯藤无力地缠绕在斑驳的老树身上,暮归的乌鸦发出嘶哑的叫声。读第二句,把人从颓废、萧瑟的画面中引领到恬然安乐的家居图画。在游子看来,正是向往、渴求的天伦之乐,恬然温馨之气在心中袅袅升起,不由勾起了思乡之感。读其余几句,你仿佛看到游子在夕阳下,冒着飒飒秋风,让瘦骨嶙峋的老马驮着,踟躇在风沙弥漫、坎坷不平的古道上。游子已无所归去,怎不愁得断肠!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篇(7)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4-0067-02

作者简介:许花亭(1981―),女,江苏丰县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丰县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一、初读:疏通大意

拿到一首诗歌进行鉴赏时,首先是初读,疏通大意。在初读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诗歌的题目、作者及作者所处朝代。另外,要特别注意阅读诗文之后作者的注解,经验告诉我们,这些信息往往是帮助我们理解诗文的关键。对诗歌主题把握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我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而且,有时就是这一两个注解便能让我们茅塞顿开。看清题目,是了解作品主旨和情感的窗口;看清作者,是为了能让鉴赏者联想到作者的风格或其擅长表现的诗歌主题,抑或由作者推知朝代,联想背景,推知主题;看清朝代,是为了联系时代背景;阅读注释,是为了把握一些难懂的字词,帮助我们更准确无误地理解诗歌内容。如杜甫的古今七律第一名作《登高》(这首诗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二年九月九日在夔州登高之作。)读到这首诗,初看题目,我们可能只知道表面意思:登上高处。继续看作者――杜甫,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歌可能与忧国忧民的主题有关。初读之后,再看注释,我们知道,这是767年作者在夔州九九重阳登高之作。通过初读,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样一些信息:一是作者在夔州,客居他乡;二是这首诗写于九九重阳节。初步判断,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思乡、孤独的情感。

二、细读:圈出意象

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在《登高》一诗的首联和颔联中,我们可以圈出这么几个意象: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这些景物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但寄托了作者的主观情思,就成了意象。这些意象仿佛使人置身于作者给我们设定的特定环境之中:苍穹之下,长江边,寒风阵阵刺人肌骨,一只孤鸟在空中不断盘旋,两岸落叶纷纷,迎面而来的是翻腾的长江,滚滚而逝,急剧地向两岸冲去……通过这些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

不仅如此,古诗中的许多物象都被赋予特定意义。如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在读完这首诗歌之后,我们会圈出其中这样几个意象:故园、秋夜、雨和雁。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雁”是候鸟,每到秋天,大雁便奋力南飞回归故巢,这一景象常常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而另外的几个物象“故园”“秋夜”“雨”更是我们所熟悉的,在秋夜听雨,南飞的大雁牵动着自己的情思,这就寄寓了作者浓浓的乡愁,反映了诗人此时内心的孤独、失落、惆怅。所以,圈出这几个物象之后再进行鉴赏,诗中浓浓的思乡之情便可以一目了然。这让我们很快找到了鉴赏的切入口,了解了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情感,答题也就变得简单了。

三、精读:抓关键句(诗眼)

诗眼好比人的眼睛,是一首诗中最传神、最灵动、最精辟、最关键的句或字,即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诗是情感的结晶,诗眼和关键句恰恰是窥视作品内涵的窗口,能体现出诗人的写作意图、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如王维《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本诗颈联“咽”“冷”二字是诗眼,极为生动传神。勘探诗眼要把握意象的特征,体会一字传神之妙。“咽”字写泉声:山中危石耸立,流泉不能轻快流淌,只能在岩石间艰难穿行,泉声不畅,仿佛痛苦的哽咽之声。“冷”字写日色: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茂密、幽深的松林上,泛出一片青绿、幽暗的冷光,日色似乎显得阴冷。诗人用“咽”“冷”二字精当而生动地为深山老林中的泉声、日色传神写照,足见体物之工。《登高》这首诗圈出意象后,我们还应寻找一些蕴涵有作者的情感的词,即诗眼。通过精读,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词,一是首联中的“哀”,一是颈联中的“悲”。这两个词语既是本诗的诗眼,也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作者“哀”什么,“悲”什么呢?他“哀”,是因为深秋季节,身处长江之滨,寒风砭人肌骨却老来无依;他“悲”,是因为重阳佳节,想登高祈福却客居异乡、百病缠身。思乡的主题很明显,那么忧国忧民的主题有没有呢?有,最后一句告诉我们,诗人想为国尽忠,但已两鬓斑白。整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本文的主题既有思乡,也有他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主题――忧国忧民。如此,抓住“诗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诗歌的主旨,从而把握古诗歌鉴赏的大方向。如要更好地达到鉴赏诗歌的目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读诗歌,带题入诗。

四、解读:带题入诗

“带题入诗”是指将问题带入诗歌中再进行阅读,找出考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高考诗歌鉴赏的问题设置是紧紧围绕高考考点展开的。一般而言,它往往包括诗歌鉴赏知识考点的多个方面,如诗歌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感情等。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圈出了诗歌中的意象,把握了诗眼及主题之后,从它的问题入手,准确把握题目考查的知识点,然后搜索相关信息、酝酿答案,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如看到《登高》这首诗的诗歌鉴赏问题: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我们可以首先仔细阅读问题,然后再带着疑问去品读诗歌。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重点赏析本诗的前两联,紧抓其中的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回的鸟、无边且萧萧而下的落木、不尽且滚滚而来的长江,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第二个问题可以通过意象、诗眼及诗篇后四句,把握其感情。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和着“登高”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由此,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悲怆便跃然纸上。

总之,诗歌鉴赏应以读为主,以读促思,读中悟情,让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初读、细读、精读、解读,轻松透彻地领悟古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世宏.读懂诗词“五看”[J].中学语文, 2008,(6).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篇(8)

我们阅读古代诗歌时,首先要做到读懂诗歌中的意象,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是我们解读诗歌的突破口。

解题金钥匙

对古代诗歌意象的鉴赏,初中阶段考查的重点主要有识辨意象,把握意象特征,感知象征意义和体会诗人情感等。

一、识辨意象

题型:1.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2.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

解读:这是对诗歌意象把握的基本题型,其考查点主要在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意象的含义,答题时应细心读诗,不放过一字一词,因为古代诗歌中基本都是单音节词,基本上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的意思。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短短的5句诗,就写出了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充分体现出秋思的意境。

答题要点:先用文句对译的形式把握意象内涵,再梳理、归纳意象内容,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字词等。

二、把握意象特征

题型:1.这首诗中的意象体现了哪个季节的特征?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2.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诗歌题目的特点?3.本诗中的人(景)物形象跟另一首诗相比有何异同?4.诗中描绘出怎样的一个诗人的形象?诗中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5.从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形成一个整体,相互关联、彰显主题,其景物描写往往体现在诗人的身世感怀上,或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其人物形象常常自抒其志,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例如,杜甫的《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从“白头”和“簪”中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诗人悲凉的心境。

答题要点:如果诗歌中意象较多,就要对意象中的人、事、物、景进行归类,找出其中具有相同性的地方,总结诗歌意象的总体特征;对景物描写从远近、虚实、动静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归纳出意象特点;思考该意象对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对诗歌意境的拓展作用等。

三、感知象征意义、体会诗人情感

题型:1.这首诗的某一意象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倾向?2.古诗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请就这首诗中的某个意象具体谈谈它象征了什么?3.同样是写秋天,有的诗人悲秋,有的诗人赞秋,如果是悲秋,请找出其中悲秋的意象,并说说悲的具体情感内容是什么;如果是赞秋,请找出其中赞秋的意象,并说出赞美了秋的什么精神?

解读:本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在直观了解诗歌意象特征的基础上,进入到对意象内涵的领悟。我们首先要留心识记一些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梅、兰、竹、菊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柳、酒、月、雁等涉及离别相思之情,杜鹃、寒蝉、鹧鸪等代表离愁别绪与悲凉情感。然后根据诗歌意象所奠定的情感基调,体会诗人的具体情感等。此外,有些诗歌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因此,还要注意对诗歌中的理趣加以分析。

答题要点:整体感知,确定诗歌情感基调;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感知其象征意义;挖掘字词,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内涵;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模拟训练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写出了夏夜的哪些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2)词的下片是如何写“星”和“雨”的?体现出词人怎样的心情?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对“巴山夜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B.“巴山夜雨”是离情的代用词。

C.诗中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或妻子)的深沉情谊,构成了诗歌音调与章法上的回环往复。

D.诗中两处“巴山夜雨”都是实指。

3.试从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比较下面两首诗中“风雨”的异同。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篇(9)

以“秋天”为题,写什么好呢?笔者认为莫过于写大自然、写郊外的乡野了,因为四季的更替会在那里留下清晰的印记,给人以直观的感触。作者似乎也深谙其中的道理,把目光投向乡野,投向农家人的生活,选取“农家”、“渔人”、“牧羊女”三个丰富而有代表性的劳动画面,以观者的身份言他人之事,用多情的眼睛表内心之感,营造了一种清净而悠远、闲适而欢快、失落且守望的既亲切又朦胧的秋天氛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在这首三节十五行的短诗里,作者蘸着丰富的情感,用轻松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三幅诗情画意的美景,意味深长。

画面感强,生活味浓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乡村秋景中三个典型的场景——幽谷农家、江面渔人、草野牧羊女,以蒙太奇般的艺术手法从不同的场地,用不同的光圈和焦距捕捉秋天的镜头,通过连续而又带有跳跃性的手法进行剪辑,从忙碌的农家到欢快的渔船,再到草野上牧羊女的情思,画面的立体感顷刻间跃然纸上,裹挟着成熟味道的秋风似乎扑面而来。为了增强画面的厚度和层次感,作者对每个场景进行了精心的布局和点缀,用“露珠、伐木声、幽谷”衬托农家人劳作居所的悠远,用“冷雾、乌桕树、白霜”丰富渔人捕鱼作业时的环境,用“蟋蟀声、枯涸见石的溪水”凸显牧羊女平静、清澈的内心世界,三个场景错落有致,有机统一,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写出了秋天多彩的味道。

形式灵活,表达独特

《秋天》这首诗融合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和西方现代诗歌的技巧,形式上既有格律诗的整齐划一,又有现代诗歌的灵动多变。整首诗共三小节,每一节均为五句,都以“秋天……在……”的句式结尾,表现出篇章结构的一致性,而在句法上则呈现出灵活多样、摇曳多情的特点,语句的长短完全由情感表达的需要而定,节奏感强,韵律和谐。全诗不着一个主语,只在每一小节的最后点出“秋天”,一唱三吟,反复吟咏,既含蓄不泥,又凸现主题,这样的形式让“秋天”流动、鲜活起来,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我们渐渐带入它那迷人的深处。

短短十五行诗里,作者采用直陈其事的手法,娴熟地运用拟人、拟物、比喻、暗示、通感等表达技巧,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清晨满披着的露珠”、“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乌桕叶似的青鳊鱼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这些独特的想象撩拨起读者的感官细胞,让人产生丰富、自由的联想,既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也让我们读出了自己的秋天,而这之间又有足够的包容性和回味的余地。

另外诗中有几句特别的句式值得仔细揣摩:诗的开头两句“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正常情况下是先“伐木”后“震落了露珠”,而诗人却有意颠倒顺序,造成表达上的突兀效果,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也为了使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更加抑扬顿挫;第二节的第二句“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光影交错,虚实相生,表达之妙,回味无穷;第三节三四句“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这两句如果按照一般的语言习惯可以合成为“牛背上那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里的笛声何处去了?”,但如此一来,诗意就没了,也表达不出那种层进、往复的味道。

语言形象,意境丰富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考究,生动形象是其一大特点,表现之一就是诗句中用了许多情态化的修饰语,比如“满披着”、“丁丁地”、“肥硕的”、“圆圆的”、“满载着”、“轻轻”等等,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了秋天的神韵,传达了人的神情。“栖息”、“游戏”、“梦寐”等拟人化的词语使秋天的模样具体可感,赋予其生命的气息。

《秋天》一诗中没有社会性的意象,也看不到当时的社会和现实的印记,看到的只是静态的自然与生活的景物,如“露珠、幽谷、冷雾、芦篷、白霜、蟋蟀、笛声……”,这些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用人们熟悉的静态意象,注入其自己的情感因子,创生出一个蕴藉丰富、意味深长的秋天意境,让每个人都会在里面找到自己的那个秋天。

[我设计]

教学设想

《秋天》所在的单元主题可以概括为“四季图景”,所选的课文均出自名家之手且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精巧、富有诗情画意。课文篇目包括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基本内容。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四季的图景依次在一个单元里集中呈现,因此感受四季的变化,所以说欣赏四季的美景理应是教材编写者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本定位。《秋天》作为一首现代诗歌,语言优美,画面丰满,意境悠远,教学中以朗读为基本手段,以语言为基本抓手,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和意境美,在此基础上,体会秋天的味道。

教学目标

1.认读并会写文中的生字词(例如“丁丁、肥硕、鳊鱼、乌桕、芦篷、寥廓、枯涸、清洌、梦寐”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画面。

3.在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丰富对秋天的体会。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画面。

2.在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丰富对秋天的体会。

教学难点

1.理解“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的意蕴。

2.注意“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的朗读。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朗读品味、对话交流,联系生活体验,触发学生对诗歌意境和秋天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说秋天——秋天洒落在记忆里

以时间为引子导入新课

师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今天的日期是多少吗?

生答:10月19日。

师问:那么农历是多少呢?

学生:沉默不语

师说:老师来上课之前查了一下台历,今天是农历的九月二十三,再过几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了,这也意味着天气开始慢慢变冷了。现在我们处在什么时节啊?

生答:秋天。

师说:具体来说,现在正值深秋时节。一说到秋天,我想每个人都会对其有不同的印象和感受,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头脑风暴式的回答,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一下此刻想到的有关秋天的景物、画面或感受。(任选一个小组从前到后一个接一个地说……)

(设计意图:从现实时节切入秋天的话题,唤起学生对秋天已有的生活体验)

二、吟诵秋天——秋天在诗人的眼里

1.初读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大声朗读,每人至少读三遍。

(1)学生按要求进行自由朗读。

(2)请学生朗读,每人一小节,其他学生纠音、点评。

(3)全班齐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重点词语的读音及书写。

提示:丁丁(zhēng) 背篓(beīlǒu)肥硕(shuò)青鳊鱼(biān)乌桕(jiù)芦篷(lúpéng)寥阔(liáo)枯涸(hé)清洌(liè)梦寐(mèi)

(设计意图:解决生字词的读音,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诗歌内容,解决目标1)

2.诵读理解

要求: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诵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和感情,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感情,读出秋天的味道。

(1)学生可朗读或默读;可自主朗读或相互交流朗读的认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仔细揣摩诵读本文的感觉。

(2)请学生任选一节或一部分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尝试,读后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来读,其他同学可适当点评。

(3)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同学们可以根据教师的朗诵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这样来读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给予回答。

提示:第一小节要读出悠远、清静和喜悦的味道,体现出农家人生活环境的特点以及收获的忙碌和喜悦之情,“丁丁”作为形声词,朗读时要适当拉长(丁—丁);第二小节要读出悠闲、轻快的感觉,体现出渔人怡然自得的生活乐趣;第三小节要读出空旷、深远和怅然若失的意味,体现盛夏过后的沉寂和牧羊女内心朦胧的感觉,同时要注意“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的疑问读法。

(设计意图:在感知课文的前提下,进行有感情地诵读,用自己的理解把文中的感情给展现出来;反过来,在有感情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着力解决目标2、3)

3.品味赏析

要求: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或哪一节?抑或是你对诗中哪一部分最有感触,说说你的原因和看法。(提示: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景物/情感”等方面着眼。)

(1)学生自我品味或互相交流学习。

(2)学生在班级进行交流学习,教师适时总结、点拨。

提示:词语方面形象、生动,运用许多情态化的修饰语,比如“满披着”、“丁丁地”、“肥硕的”、“圆圆的”、“满载着”、“轻轻”等等;句式方面有意突兀和非同寻常,如“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和“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新颖独特,别有滋味;修辞方面运用了拟人、拟物、比喻、通感等表现方式,例如“清晨满披着的露珠”、“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乌桕叶似的青鳊鱼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增强了表达效果;景物方面选取秋天有代表性的物像,比如“露珠”、“稻香”、“瓜果”、“冷雾”、“白霜”、“蟋蟀声”等,突出秋天的特点;在情感方面传达出一种清净而悠远、闲适而欢快、失落且守望的既亲切又朦胧的秋天氛围,味醇意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品味鉴赏诗歌的能力,加深对本诗的理解,继续解决目标2、3)

三、描绘秋天——秋天徜徉在你我心间

要求:请用你的学习收获和体验重新感受“秋天”,借用诗歌的写作手法,写一句或一小节充满诗意的有关“秋天”的文字。

(1)学生构思写作。

(2)课堂交流学习,同学及教师进行评点。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解决目标3,照应导入。)

四.寻找秋天——走进秋天,感受自然

课后作业:

1.读读、写写课文出现的生字词。

2.背诵全诗。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篇(10)

诗歌是思想之载体、情感之纽带、精神之寄托,是文学中的文学。现当代诗歌抒彩浓厚、充满丰富想象、语言高度凝练、富有鲜明节奏,是一种适合学生朗读的文学体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的宝贵资源。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写道:“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是最好从读诗入手……”诗歌中无不凝聚着美的元素与特质,那些清新、凝练、优美的诗行中总是蕴含着一种独特的美感。在诗歌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同方式与方法,引领学生品味诗歌美的语言,感悟诗歌美的意境,体会诗歌美的情感,享受诗歌美的音韵。

一、感情朗读,品味诗歌美的语言

诗歌创作总是讲究语言之美的,诗人比其他文学体裁的作者更需要锤炼语言,追求语言的美感。形象性、含蓄性、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美的特质,都蕴含在美妙的诗篇中,流淌于诗的字里行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能对诗歌的练字进行推敲,品味关键词语的精妙。”在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诗歌语言这一宝贵教学资源,深刻挖掘诗歌语言的教学价值,注重语言的品味与鉴赏,借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感情朗读是现当代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诗歌思想内容及语言形式的分析与鉴赏也应建立在感情朗读之上。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感情朗读,诗歌阅读教学应围绕感情朗读来预设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学何其芳的《秋天》一诗,就应抓住其中用得富有灵性和韵味的词语,来品味语言之美。例如“秋天游戏在农家里”中的“游戏”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秋天以人的思想、情感,在诗人眼中秋天一如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孩童。这些富有灵性与诗意的字眼与诗句,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品味出其中妙不可言的趣味。

二、驱动想象,感悟诗歌美的意境

诗歌将语言艺术与想象艺术融为一体,跟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较,诗歌特别重视选择和运用最易勾起人们想象和联想的字眼,赋予诗句以形象美和意境美。所谓“意境”,即是诗歌所营造的一种“诗意空间”,其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充满韵味的,是诗人所绘之景物与所抒之情感相互融合的艺术境界。

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优化教学策略,驱动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细心品读,感悟诗歌美的意境。如在《秋天》一诗中,诗人何其芳用精粹、精致、精妙的语言来描绘农家生活,在我们眼前展现了“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三幅美妙的图画,通过这不同的场景与画面,为读者创造了一种脱离尘俗而又源于尘世的美妙意境,这种意境是那么清静、清新、清远。教学这首诗,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时空,给予学生充裕的朗读时间,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集体读、展示读、领读、配乐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的脑海能浮现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能走进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欣赏那一组组多姿多彩、无比绚丽的乡村秋景图,去谛听那一句句发自诗人心灵深处的秋日絮语。

三、披文入情,体会诗歌美的情感

诗歌是诗人“情动而辞发”,从诗人的心灵深处流泻出来的美好字眼,它承载着诗人睿智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思。真挚的情感赋予了诗歌鲜活的生命。可以说,缺失了情感就就无从谈诗,诗人倘若没有真挚、炽热的情感,笔下就不可能诞生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美妙诗篇。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是现当代诗歌使用最多的两种重要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乃直抒胸臆,直接针对所描写的人物或叙述的事件表明思想观点或爱憎态度,任凭感情的潮水恣意流淌。袒露直白、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这种抒情方法的显著特点,因此,这种抒情方法往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在现代诗歌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等多种有效方式,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元素,借助审美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譬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诗,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来体会牛郎织女生活的富足;抓住“闲游”,来体会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悠闲、幸福;抓住“浅浅的”,来想象牛郎织女自由地往来、相聚,完全摆脱了神话传说中的“七夕相会”的境遇;抓住“那朵流星”中的“朵”,来感悟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如同花朵一样美好。通过对这些词语和诗句的揣摩、推敲、品味,就可以领悟到诗人心中那份美好的情感——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对幸福的追求与企盼。

四、激情诵读,享受诗歌美的音韵

从某种程度上看,诗是音韵的艺术,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韵律方面。读诗也是一门艺术,美的诗歌需要美读,需要激情诵读。《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读出重音和韵律。”诗歌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学生知道了每一节诗歌的内容,理解了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表达形式,并通过激情诵读来感受、享受诗歌的音韵之美。譬如,《天上的街市》这首千古传诵的不朽诗篇,风格恬淡、语言清新、韵律优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反复咏唱,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现出的是一种节奏美和韵律美。教学这样的诗篇,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第一个层次就要读准字音、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要达到第二个层次,即读出重音、读出音韵、读出节奏。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诗句的节奏、韵脚与重音,并尝试着标画出来。

因为诗歌有着美的韵律,所以赢得了学生的青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诗,指导学生读好诗,跟诗歌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引导学生徜徉于现代诗歌美的意境与音韵中,借此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与热爱,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上一篇: 错题资源论文 下一篇: 演艺活动策划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