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三分钟演讲材料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5 13:17:18

课前三分钟演讲材料

课前三分钟演讲材料篇(1)

吕淑湘先生指出:“撇开语言(口头语)教文字(书面语),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则说:“不善听未必善读,不善于说未必善写,故应当一把抓。”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对教材的内容起到很好的补充和拓展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也注意到学生说话能力的弱化问题。上课时,发言的同学不多,偶尔只几个同学发言也是说话支支吾吾,吐字不清晰。如果将两个知识水平相当的人放在一起,当然是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受青睐;期期艾艾,语不达意的则会淘汰在一边。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

由此可见,强化小级学生“说”的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是势在必行,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目前小学教学现状,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说话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巧妙地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作用

所谓“课前三分钟演讲”,是指上语文课的头三分钟时间由一名学生上讲台所作的说话训练。不要小看这短短的三分钟时间,利用得好,利用得恰当,它的作用可真不少!

1.创设氛围,增加自信

刚开始开展演讲活动时,学生缺乏足够的勇气,大部分学生上台都是扭扭捏捏,说话支支吾吾,甚至闭口不言。我就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创造轻松的表达氛围,克服学生可能的胆怯与自卑,激发“讲”的热情,最终实现从“要我讲”为“我要讲”的转变。

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这是学生锻炼的好机会,特别是一些胆小的孩子,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错过了许多锻炼的机会。而课堂演讲与上课不同,它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在课外准备,孩子有了准备,就有了信心。

经过一个学期课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尝试,发现了很多益处,其中从学生个体成长而言,最大的收益就是,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同学们在老师面前不敢说话的矛盾不是很突出了,以前结巴的现象也没了,胆子也大起来了,话语也流利了许多。

2.训练语言,提高表达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虽是短短的三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

通过这“三分钟”口头表达,让他们讲、说,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评、议的合作互动方式,通过肯定优点,指出问题,让其取长补短。评议的内容有语言流畅、自然,普通话流利,表达生动,有感情,仪容仪表得体、大方。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说话表达的内容不再泛泛而谈,空洞乏味。

3.丰富知识,促进积累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生活,大量的课外阅读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又可以使学生广泛地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也只有多阅读,多积累,才能激发学生说的灵感。通过课前演讲,让全班学生增长见识,培养信心,提高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为了台上那短短的几分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搜集材料。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演讲的材料,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而启发了同学们的心智,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4.积累素材,助力写作

刚开始开展演讲活动时,学生缺乏足够的勇气,只是有几个较大胆外向的同学主动要求出来演讲,而且还是带着讲稿在读。这个阶段,我积极首肯这些同学的发言,并稍稍提出一些中肯的方向性的建议。经过几次课前小演讲后,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也开始被调动起来。为了台上那短短的几分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搜集材料。

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人每学期写作文八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效果总是不甚明显。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学生要想三分钟演讲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演讲前要组织好材料,查阅资料,选择摘抄。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做好选择性阅读和选择性摘抄的前期工作,不能应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提高。

二、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方法尝试

我们认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课前三分钟如何指导学生,使他们讲的内容丰富而有意义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按顺序进行,需有序而行

每天的语文课在预备铃响过后,按学号编排,由一名学生来到讲台上演讲,然后根据这名同学的演讲,由学生或老师做简短的讲评。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从自由演讲逐渐发展为命题演讲。

内容可讲所闻所见所感。这样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有不少家长跟我反应,自己的孩子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每轮到自己演讲,都会认真准备。所以,我基本不用为这项工作操心,每天的值日生会把下一天的发言名单板书在黑板上,只要预备铃一响,学生就会主动走上讲台,认真地开始演讲,并且基本上能控制在正式上课铃响前后完成。

2.依内容进行,需有感而发

针对学生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言之无物,无真情实感,专门进行讲说训练,如何说出真情实感,重方法的讲解,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然后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有感而发。

(1)展示名言警句。

在课前三分钟演讲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于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学生在发言的同时,不但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作为听众的同学也受益匪浅。

(2)童话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通过讲童话故事或成语故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听的人和讲的人都有收获。既积累了知识,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赏析优美文段。

宣读自己在课外精选的百字短文。内容不限,形式不限。诗歌、幽默小品、小故事、新闻、精彩片段,或者自己和同学写的日记、小练笔、作文等,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文段都行。这一安排,在不经意中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诵水平,又丰富了习作的材料。

3.应鼓励为主,需引导鼓励

要求学生脱稿,以求对所说内容的消化吸收。那种任由学生低头念稿、敷衍了事的做法,只能助长演讲走向形式主义。演讲后的评论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起到辨明事理、画龙点睛、给讲说者以鼓励等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评价应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讲说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

教师应当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倾听,若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争辩或补充,对于讲得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教师要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并适时进行表扬,使每位学生在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4.活跃课前氛围,让学生自由发挥

在讲的内容、形式以及其后的评论方面,教师都要极力创造宽松的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鼓励发表不同见解。老师以身作则,带头点评,然后请同学们参与点评,使学生不再有拘束的感觉,自由自在发挥。

为了调动全班演讲的积极性,每过一个阶段,请全体学生投票,评选出周冠军、月冠军,并在学期末进行一次最终的讲故事比赛,最终评出学期总冠军。并赠上好书一本以资鼓励,让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听说读写诸训练为一体。利用课前三分钟,我班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陈红霞;如何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J];林区教学;2005年03期

[2]申明月;课前三分钟演讲──口语训练的新尝试[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8年02期

课前三分钟演讲材料篇(2)

为了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我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前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1.1 介绍作家作品或背景资料。即紧扣近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讲些与课文有关的东西,如作家作品常识、创作背景、写作意图等。这类内容的演讲,把口语训练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2 诵读优秀诗文。内容可以是班上同学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课外读物中的优秀诗文,将其诵读出来和大家一齐欣赏,并进行简要的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

1.3 故事演讲。搜集和阅读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中外名人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并将它们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1.4 名言警句赏析。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我要求学生讲他们最喜欢的或是他们感受最深的名言警句,除了要讲出句子外,还要他们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

1.5 广告词赏析。随着商品市场化的加速,广告以各种形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我要求学生先从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搜集广告词,演讲时先向同学们展示广告,再对广告词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大量广告词的学习,许多同学懂得了对偶、双关、谐音、排比、用韵等语文常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1.6 课本剧表演。在学习了一些课文后,我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表演。

1.7 即兴演讲。在课前几分钟告诉学生演讲主题,学生通过精力高度集中,思路高度活跃的思维活动,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积极的思维,使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高度集中在演讲的题目或讲说的中心上,迅速组织好演讲的内容。

2 课前三分钟演讲的重要意义

2.1 锻炼了学生的胆魄。很多学生第一次上台是畏首畏尾,现在是争先恐后;开始是无话可说,现在是滔滔不绝;开始是忸怩拘谨,现在是声情并茂;开始是不知所措,现在是潇洒自如。

2.2 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

课前三分钟演讲材料篇(3)

“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目的是学好知识、培养能力。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在3月21日街道教办组织的教学视导中,周东群主任也建议性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她认为,课前三分演讲活动时间短、受益面却广。“课前三分钟”训练所用的时间不长,一般不会影响当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受到锻炼的是全班学生。同时,三分钟演讲也满足了学生渴望向其他人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心理,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竞争。

因此,教导处决定从第七周开始,在全校语文课堂上,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待形成一定规模,积累一定经验后,再慢慢推广到所有学科。

实施目的:

首先,它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准备好的内容表达出来。要求明了、轻快、准确、令人信服。通过演讲,学生内在的表达能力在全体同学面前真实展现。“三分钟演讲”使学生比较准确地了解自己表达能力:在讲话中语言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楚,声音是否宏亮,节奏是否合适,声调是否恰当,表情是否自然,感情是否真实等。在讲话中,学生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讲评别人的同时,也在规范着自己。 因此,课前三分钟演讲,能把学生的“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大胆说话能力,树立了信心,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人每学期写作文八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效果总是不甚明显。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可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因为学生要想三分钟演讲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演讲前要组织好材料,经过立意,构思,成文,最后修改成稿。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写好,不能应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课前三分钟演讲”为进行思想教育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平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学生演讲内容摄取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理想抱负、人生价值、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关系、读书心得、学生之间关系等,这都对学生思想有教育意义,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第四,“课前三分钟演讲”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为了准备演讲,学生要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进行认真地思考。怎么把话讲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这些都要进行认识、分析、归纳、整理等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此外,“课前三分钟演讲”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

实施细则:

1、每堂语文课在讲授新课之前,由一名学生先进行约三分的演讲。可以先请那些表现大胆,平时就活跃积极的学生先讲;也可以按学号进行,这样安排有利学生掌握自己的出场时间,同时也避免了乏味单调。

2、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始时,站在座位上讲,后来到台上讲;从自由讲话逐渐发展为命题讲话,即兴演讲;先可以拿着稿子上台讲,最后发展到脱稿讲。先讲一两分钟,最后讲三分钟。内容可讲所闻所见所感;可以是自己写的小作文;也可以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优美句段;甚至可以是课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自然段。老师注意指导,避免出现那种任由学生低头念稿、敷衍了事的做法。至于演讲的形式等,则不作过多限制,以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

3、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强、渴望受到鼓励的心理特点,所以老师在点评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如一个别致新颖的题目、一段引人人胜的开头、一段发人深思的结尾、一句精彩的语言,一个张扬的动作等。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

课前三分钟演讲材料篇(4)

一、妙在它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自信心

刚开始,即使是学生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有的上台不敢看下面同学,有的忘了词,有的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有的腿直打战。这时我就鼓励他们,下面的同学也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们。慢慢地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经过一轮的演讲,到第二轮时,学生们的胆子变大了,声音也洪亮了,腰也挺直了,语言也流畅了,有的学生甚至还加了动作。场场演讲掌声不断,精彩纷呈。

二、妙在它锻炼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开阔了视野,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都很珍惜三分钟演讲的机会,每一个学生为了台上的三分钟在下面都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因为他们要把自己最精彩的演讲奉献给每一位同学,这时他们就要考虑这个资料是不是已经有人用过,用在这儿合不合适,同学们听了会不会觉得平淡,怎样组织材料,怎样开头,怎样结束等。为了考虑这些因素,他们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读书、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就开阔了自己的视野,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妙在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的作文能力

课前三分钟演讲材料篇(5)

教材上的文本时间跨度大,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但毕竟很多作者学生没听过,或者即使听过也不甚了解,巧妙呈现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走近作者,走进时代,跨越时空,与诗文名家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最终走进文本。老师可以在上课时提供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但若是有学生对某个作者感兴趣,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让演讲的学生介绍作者的时代背景、相关事迹、人物品性,既可以让这个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强自信心,也可以使班上学生获得相关知识;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供的演讲资料,将自己备课中与之相重复的内容去掉,节省上课时间,提高上课效率。如此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幽静悲剧》的作者季羡林,学生不太了解 ,班上某个学生演讲了季羡林先生的“看管入学新生行李”的感人故事,还深情朗诵了季先生“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同学们听了他的演讲,对季羡林先生产生了深深的赞叹、敬仰之情,也了解了期间季羡林先生的遭遇和做学问的精神,了解到他是一个心忧天下的学者,所以,在学习《幽静悲剧》的时候,学生们学习这篇文章就很投入,对文中体现的“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这种民族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就觉得很实在,不空洞!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堂文本内容,又接触了一位“大师”。后来,很多同学向之前演讲的学生借季羡林的作品阅读、讨论,班级掀起“季羡林热”。在这种演讲主题的带领下,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去接触茅盾、鲁迅等作家的作品,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人作家的情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体味平凡小事,关注身边美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板块,同学们一到写作文就抱怨没什么好写。三分钟演讲的题材选择里,我和班上同学讨论,有学生提出既要接触大师,也要贴近生活,因此,写自己身边的人就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写在班上和同学相处的故事,学习、活动、竞争、压力、收获等都可以,可以写和老师、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点滴,甚至是和早饭店的摊主、公交车司机等社会群体的接触。这样,从早到晚,从校到家,从学习日到休息日,从城里到乡下,从熟悉的到陌生的,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材料。于是,同学们眼神明亮了,心思细腻了,情感丰富了,发现了生活中以前不关注的美。例如同样是散步,我班上就出现了同题材不同角度的演讲,某同学休息日和父母散步,演讲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内容:“回家的时候,左手牵着妈妈,右手被爸爸的手掌包着,都是温暖的感觉。夕阳是艳丽的红色,把我们连起来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那天晚上,我梦见我们在一片林子里笑得灿烂。你们像是夏夜里巨大的夜幕,覆盖着我,整个星球温柔得无声无息,就像我心壁上最美好的花纹。”另有两个同学一起在城郊交接的路上散步,于是写出《左手农村,右手城市》的演讲稿。第三个同学散步中调皮地跟爸爸说:“你们真慢。”爸爸回答:“是呀,女儿长大,越来越青春,做父母的只能望着女儿的背影喽。”女儿听了,心里酸酸的,想了很多,于是,《牵着你们,一起慢慢走》的演讲让台下学生潸然泪下。文中青春期孩子的思考和自我反思可比上班会课更有感染力!散步中如果没有真情投入,怎么能写出如此真挚的文字?如此平凡的一幕,因学生家庭环境不同,学生个人素养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便有了百花齐放的美。

在各次阶段测试中,《慢慢读懂你》《你是我的阳光》《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等这些作文练习,许多同学都选自己的或别人的演讲材料。这些贴近生活,感悟平凡的人带给自己温暖的回忆,真实而细腻!

三、选择应景节日,营造节日氛围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应该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开放的合作关系。可以说,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而语文课前演讲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同学们可以在节日来临前,选自己喜欢的节日介绍给同学们,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复活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都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既渲染了了节日氛围,也帮助同学们了解了节日背后的来历、故事。

四、讨论社会热点,开阔社会视野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在的学生接受社会信息的渠道比较广,报纸、电视、手机等各种媒体都会报道很多新闻,如社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遇上跌倒的老人到底要不要扶?”“社会上要不要见义勇为?”同学们选择这样的话题作为课前演讲的主题,既贴近社会,也培养了他们对社会的思考能力、适应能力和辨识能力,不至于遇到情况不会处理。

当学生把目光伸向更广阔的区域,那么演讲就可以打开一扇更大的窗。

佳祥同学在《日本,自以为是的无奈》一文中阐述:“在非洲资源争夺战中,日本不仅没有体力与中国对抗,就是印度、韩国、土耳其等国家,也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劲头。日本想在非洲打一个翻身仗,太难!”

课前三分钟演讲材料篇(6)

说话,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美感,能起到打动、感染、折服听者的效果。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每节语文课课前安排学生轮流上台进行三分钟左右的说话训练,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利用课前三分钟呢?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具体的训练方法。

1.调动兴趣,实现“敢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要立竿见影,学生的成就感才会增强。老师要善于抓住契机,让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并在“活”的基础上,力求内容与形式的趣味性,让学生达到“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的境界。课前三分钟演讲形式多样,讲话的体裁不限,内容主题自定,充分给予了学生发挥的空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符合他们渴求个性与自由的心理愿望。

有了一定的兴趣,不一定就敢在大众前说话,部分学生对上台讲话存在畏惧心理。刚开始,训练要求不宜过高,要“寓教于乐,启智于趣”。比如先背诵诗句篇章、名人名言,再鼓励学生讲述一些简单的笑话、小故事、寓言、童话等,帮助学生克服羞涩与胆怯心理,调动其说话的兴趣,燃起“想说”的焰火。因为这时候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成功,都能激发学生奋进的波澜。所以,训练的目的在于锻炼胆量,丰富词汇量,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训练学生说话的准确度、简洁度和合理性。

2.演绎灵动,激励“愿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讲台不再陌生,害怕心理也已消除,这时应让每个学生“置身事内”,充分表现个性,并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变“要我讲”为“我要讲”,并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累,将说话重点转入语言的锤炼、思维的拓展方面,训练学生说话的巧妙度、有效度和生动性。

即兴演讲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选择简明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他们说话的水平也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展示个性,培养“会说”

“会说”即说得优美。美,也就是语言表达得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为,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养成有礼貌的说话习惯很重要。据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设计语言,做到有礼貌、得体等。说得美,还包括说话时体态的优美,如说话时能配合较自然贴切的手势,有的还能眉目传“情”。

4.增大源流,继续“善说”

在说话的教学中,即使有良好的说话技能以及训练有素的心理准备,如果没有充足的素材,那你的说话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说”的素材。语文课本是最好的说话训练材料,教师要把“说”的训练与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随时进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等,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材料,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听的活动,扩大学生的语言信息量。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方法灵活,游刃有余

(1)自由畅谈。口头描述与生活、学习有关的事件,从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入手,准确描述事物特征、所寓事理,得于心,应于口,用于手,同时训练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2)自主品评。评价的内容可以针对演讲者的说话技巧,也可以针对演讲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听者认真聆听,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及时点评,既可提高听者自己的评析欣赏能力,又可促使演讲者扬长避短,真正意义上提高其能力。

(3)自发辩论。教师在一定时期内,针对一些敏感的、热门的话题给出一些论题,让学生在三分钟内自发自由地辩论,既可训练学生的瞬间反应力、创造性思维力,又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作为社会交际的一种手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对初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旨在改变以往语文教学重文字写作、轻语言表达的倾向,有利于扩大学生阅读面,达到以说促读、以读助说、以说带写的目的,从而促进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课前三分钟演讲给予学生的不仅是一个说话的机会,更是一个建立自信心的平台。一节回味无穷的语文课,需要丰富多彩的三分钟演讲来奏响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我们期待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精彩,我们相信课堂可以更灵动地演绎,我们正在摸索中前进,以便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课堂。

参考文献:

课前三分钟演讲材料篇(7)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85%是靠他的人际沟通和演说能力,只有15%跟他的专业技能相关。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符号,人们需要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良好的演讲能力与口才,能够帮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生活与事业。

在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设置了不同级别的演讲练习课;而在中国,从小学到初高中几乎没有设置演讲课。虽然课本中设置了演讲单元,新课标对演讲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仅仅一个单元的课程很难将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落到实处。为了提高学生演讲水平,老师们大多采取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模式。但多年以来,这种寄予了语文老师莫大希望的教学模式收效却不尽如人意。有的课前演讲表面热闹,却流于哗众取宠;有的上面的同学面无表情,下面的同学昏昏欲睡;有的演讲时间过长,影响了主要课程的进行……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是时间的安排随意无定。演讲的设置往往成为某个老师的个人行为,如果中途换了老师,原来的内容很难进行下去,会让学生难以适从。

二是内容的安排没有层进性。不同老师内容差别很大,或是内容相同但前后缺乏一个由浅入深的层进性,不符合学生的接受规律。

三是演讲的要求不够明确。既缺乏对每个阶段的具体要求,也没有演讲技巧的点拨,没有必要的检验环节。这样结果就是演讲的同学难以操作,应付了事,最终没有提高,做听众的同学则事不关己,索然无味。

四是目标的设定孤立单一。“课前演讲”没有很好地与作文、阅读等教学相联系、相结合。

二、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高中语文演讲的研究成果不多,见诸期刊杂志上的论文不过十几篇,主要集中在对语文课前演讲的作用、开展原则、活动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如:房玉清《课前演讲的整体效应》,葛成石《课前演讲DD奏响在语文课堂上的一段序曲》,王进《课前演讲DD听说训练的有效途径》,周宝玲、沈道成《课前演讲:作文教学与口语训练的双赢模式》等文讨论的都是语文课前演讲的作用;张洪的《课前演讲: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和安光祥的《语文课前演讲中的循序渐进原则》重点阐述了课前演讲要遵循的原则;彭伟的《课前演讲DD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方式》,桂启升的《雕虫也要有好技DD课前演讲谈片》,王作云、刘淑萍的《课前演讲的“分级训练”法》讨论了课前演讲活动的形式。 由此可见,在以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已经开始意识到语文课前演讲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都提及了语文课前演讲对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写作水平、加强思想教育的积极影响。找到一套切实可行、循序渐进、要求明确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的研究任务。针对演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要求不够具体、落实难以到位的现状,本课题主要想通过行动研究法,分层训练,对每步教学提出具体要求,注重检测结果,阶段性巩固升华,从而切实提高学生演讲能力。

三、研究目标

(1)使学生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2)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组织材料能力,阅读写作能力。

(3)提高评价、分析能力,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

(4)锻炼发表个人见解的胆魄,培养完善的人格。

(5)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研究初期,调查学生演讲存在的问题,选择、确定课题;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了解中学生心理表现及演讲的现状及成因。

(2)文献研究法: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等。

(3)行动研究法:研究培养高中生演讲教学的有效模式。

(4)个案研究法: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长期的成长记录,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等。

(5)经验总结法:不断将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5年8月-9月):申报准备阶段。

一方面,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学习新课程改革与实验的相关理论。

另一方面,通过开学初年级组织的演讲比赛,笔者发现学生中除了少数班干部,其他同学很少有当众演讲经历。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同学们对演讲充满期待,但却因为没有经验和技巧而感到难以操作。

第二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实施阶段。

第一步:(2015年10月―2016年1月,高一第一学期)初步掌握,大胆表达。

学习内容:语文必修二演讲单元,看中外名家演讲视频。

演讲主题:“我喜欢的一本书”或“我崇拜的一个人”。

技巧要求:准备时间定为一周;演讲时间固定三分钟;大声表达,保证在场每个人清楚地听到演讲者的声音;身体站直,目视前方,衣着得体;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

点评主体:以老师点评为主,老师点评以鼓励为主。

巩固提升:学期末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我要当……”的竞选演讲比赛。

第一步效果:让每个学生拥有一到两次当众演讲的经历,能够清楚自信地表达自己;同时锻炼了学生阅读的能力、搜索信息的能力、积累素材的能力。

第二步:(2016年3月―2016年7月,高一第二学期)熟练掌握,生动表达。

学习内容:给学生放《超级演说家》等视频,激发学生对演讲的热爱。

演讲主题:“时事评论”。

技巧要求:除了第一步的基本要求,还要在某些方面提高学生演讲的标准。准备时间改为三天;生动表达,讲究声音的抑扬顿挫,通过声音增强演讲的感染力;眼睛注视观众,调动观众的注意力和热情,必要时通过得体的身势语帮助自己表达;表达观点有一定深度。

点评主体:老师点评,增加学生打分,评出周冠军、月冠军、班级冠军,代表本班参加学期末演讲比赛。

巩固提升:举行一次全年级大型演讲比赛,同高一入学时的演讲水平进行比较。

第二步效果:让每个学生能够放松、自信、热情地表达自己,基本掌握常见演讲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关注国家命运的热情。

第三步:(2016年9月―2016年11月,高二第一学期)熟练掌握,个性表达。

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的演讲技巧,教会他们如何开场,如何幽默表达,如何在特定的场景下展现自己。

演讲主题:抽取素材库材料,素材可以是高考作文材料,可以是高校面试演讲,也可以是求职竞聘演讲。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演讲的基本技能,本环节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技巧要求:除了第二步要求,本环节可以让学生尝试个性化表达,以便发挥自身的优势。

点评主体:老师学生共同打分,评出周冠军,参加学期末即兴演讲比赛。

巩固提升:各班举行即兴演讲比赛,选手提前二十分钟抽取比赛题目。

第三步效果:让每个学生能够放松、自信、热情地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使学生都能成为演讲达人。

第三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1月):总结阶段。

参考文献:

[1]高正保.语文教学中学生演讲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

[2]胡冬玲.精彩五分钟――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实践与收获[J].陕西教育,2014,(21).

[3]王远征.语文课前演讲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2011,(8).

课前三分钟演讲材料篇(8)

笔者所在的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不仅在校园网上设置了“课前一分钟演讲”专题栏目,而且将这项活动纳入了日常教学和班级考核之中。我院要求学生上课前作“课前一分钟演讲”,并安排了学生会干事过来检查登记每个班的演讲情况。我院团委每年定期举办“课前一分钟演讲”挑战赛,目前已举办了十二届。我院“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湖南教育新闻网和湖南电视台新闻栏目都有报道。

一、高职学生“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为了提高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和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笔者将“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然而,在英文演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学院非常重视此活动,并采取了相关措施保障和促进演讲活动的开展,但学生本身并不太重视。另外,由于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在英文演讲中表现也不佳。针对不同的问题,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下列对策:

1.学生不主动。大多高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因此很少有人主动站出来作“课前1分钟英文演讲”。

应对措施:按学号顺序,人人都要参加。

2.准备不充分。相当一部分演讲的学生没有提前准备或准备得很不充分,有的临时从手机上搜索一段英文来念,自己很不熟悉,发音错误很多,基本上很难听懂;还有的很简单说几句英文自我介绍,就敷衍了事了。

应对措施:与平时成绩挂钩,且占较高比例。

3.不敢开口。部分演讲的学生不敢或不愿开口说英语,想用中文演讲代替。

应对措施:坚持英文演讲,演讲内容和形式可不限。积极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4.缺少聆听与互动。学生英文演讲基本没有互动,台下的学生也没有认真去听。

应对措施:设置演讲后的提问环节。教师根据演讲内容提问听的学生或听众提问演讲学生。

二、“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方面

1.教学步骤。在进行“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前,要求演讲的学生提交演讲相关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纸制版或电子版的英文演讲稿以及演讲用的PPT或视频等。教师看完演讲材料后,提出改进或修改意见,使之更加完善。课堂演讲教学主要分为下面四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演讲。由于大学英语课通常是大班授课,学生人数众多,要求演讲者使用麦克风,以便所有人都能听见。每班指派专人负责拍摄演讲视频。

第二步,教师点评。演讲的学生比较看重教师的点评,因此教师应该多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同时,也要较委婉地指出其演讲中的不足之处,促进其继续提高,这对听众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借鉴。

第三步,课堂互动。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个部分。教师可针对演讲的内容对听众学生提问,比如:“What’s the topic of the speech?”、“What do you think of…?”等等。听众学生也可以就演讲的内容提问演讲的学生。

第四步,演讲评分。评委组由教师和数名学生共同组成。学生评委包括教师指定的部分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和学生自己选出的代表。参照演讲比赛的评分标准,制定评分细则,从演讲的时间、态度、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打分。

在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带领学生观看并学习优秀演讲短视频,比如:TED演讲、美国历任总统就职演说、各类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以及名人的演讲等等。观看这些英文演讲视频,既训练了学生听力,又学习了演讲技巧,还对他们精神上有很好的启发和激励作用。

2.演讲话题。我院《大学英语》课程开设两个学期。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演讲的话题按学期分为两个部分:

(1)第一学期学生自主命题。由于新生刚踏入大学校门,对新环境和新同学还不太熟悉,可能会比较拘谨。再加上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和演讲能力都还比较弱,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话题进行演讲,这样他们就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了,演讲效果会更好,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第二学期教师指定命题。经过一个学期的演讲训练,学生的各方面的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进入第二学期,演讲话题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时事热点来指定命题。学生课外主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有利于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

3.演讲形式。这是一个讲究个性的时代,因此演讲的形式也可以不拘一格。

(1)个人的形式。除了传统的英文演说外,还有用英文讲笑话、朗诵诗、唱歌、猜谜,更有模仿Michael Jackson跳舞、魔术等才艺表演。

(2)双人的形式。比如英文对话。

(3)小组的形式。比如英文小品。

4.演讲时间。虽然活动名为“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但是演讲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课前的一分钟内。可根据参与的演讲情况和学生人数而定,比如学生在演讲中展示了PPT、分享了视频或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演讲时间可适当延长。总的来说,演讲用时不得少于一分钟,也不能超过10分钟。演讲活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放到课后进行。

5.其他方面。对于学生提交的演讲资料、现场拍摄的视频以及评分表等要及时地整理保存,不仅可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且也相当于给学生建立了一个演讲档案,作为学生能力提升的见证。此外,教师可挑选出优秀的演讲视频,在别的班上进行展示和推广。

三、“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在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中的作用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很好地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有效地增进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极大地改善了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状况。同时,该活动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1.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上几乎完全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我院学管部门和任课教师齐抓学生的课前演讲,促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图书馆查询或网上搜索演讲所需资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的演讲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互帮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全面提升高职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英语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在教学中,如果过于强调读写而忽视听说,即使学生有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但仍然是听不懂、说不出,学的也只是“聋哑英语”,交际能力很弱;如果只重视听说而不加强读写训练,学生语法混乱、词汇量少,能表达的不多而且还是Chinglish(中式英语)。“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将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训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性的全面训练:演讲前,学生在收集资料、撰写演讲稿时训练了读写能力;演讲时,学生练习了说的能力;演讲后,在互动提问中训练了听力。

3.逐渐培养高职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职业素养。“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活动能逐渐培养出学生以下的职业素养:⑴克服紧张和畏惧心理,敢于在公众场合发言;⑵逻辑思维缜密和临场应变能力强;⑶在演讲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互相聆听。这些专业素养有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将“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活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日常化,使之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训练,能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唐艳玲,毕会英.大学英语课堂嵌入英语演讲的有效性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师少华.课前小演讲学不同―浅议英语演讲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J].商界论坛,2013(18).

[3]许晓丽.使用课前演讲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J].希望月报,2007(9).

课前三分钟演讲材料篇(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掌握五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说和写往往是学生的弱点,回答问题没有勇气,心里有话说不出,提到写作文就发愁。如何正确的理解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敢讲,会讲的能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是语文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面对与探究的问题。

一分钟演讲

演讲是中学生必具的语言艺术和表演艺术,是实施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是十分重要,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对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已的人生目标,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有重要意义。①

新学期开始,我就和同学们宣布了这个建议,要求每天有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写一句话。只要是这句话曾经感动了你,你就可以把它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可以是古诗,对联,名言等等。语文课上,我们给这位同学一分钟的时间,让他讲一讲与这句话有关的故事或内容。

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正是思维活跃,思想单纯,需要指导和鼓励的阶段。事实证明,他们都非常喜欢这个环节,一学期下来,大家的收获很大。

因为班级学生较多,平均下来,每个同学一学期只能有两次演讲的机会。所以大家都很重视,为了做好演讲,负责演讲的同学,会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些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他们会在生活中发现一些至理名言,并且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同学写道:“即使路上没有花朵,我仍可以欣赏荒芜。”他告诉我们,人生不会处处都有美好,即使生活处于艰难,也要乐观,勇敢的走下去。那乐观而又坚定的眼神,感动并激励着每一个人。

有一天,是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女生负责演讲,她写道:“当英雄经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在路边为他鼓掌。”她站在前面,没有怯懦与不安,而是落落大方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就算成绩不好,也不会放弃,天生我材必有用,就算成为一个平凡人,也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许这句话是她对自己的一个定位,若不是苦苦寻觅,怎会表达的这样恰如其分,那份坦然与豁达让我倍感欣慰。

也有一些学生,他们平时不会主动学习,这就是考验他们的时候了。翻书,查找,向别人请教,在同学的帮助下走上讲台,他们不仅收获了友谊和勇气,还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总结一下,一分钟演讲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收获:

一、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

短短的一分钟小演讲,不但不会浪费上课时间,反而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改革基础教育的课堂结构模式,变传统的授课式为课堂多元式,压缩老师讲授在课堂所占的比例,增加学生活动在课堂所占的比重。我们的课堂上多了掌声,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其他同学看到这种情形都跃跃欲试,师生的双边活动大大的加强。有些同学说:“假如我课前想睡觉,或情绪不好,想走神,经过演讲的热烈气氛,好似注了一针兴奋剂,情绪马上振奋,使我能认认真真地上完每节语文课。”

二、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演讲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虽是短短的一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再经过演讲的热烈氛围,不仅激发了他们表现的热情,还大大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对学生精心准备的演讲,我鼓励同学们做好记录,养成积累的习惯,这对于演讲者来说也更是一种尊重。如:一次名言警句的演讲结束后,我把同学们演讲的名言归在一张有他们座号和姓名的成绩统计表上,印发给同学们做留念,当他们看到自己姓名后面自己推介的名言后,都尝到成功的喜悦,都为自己在班上的表现而高兴、信心百倍。演讲内容通过多样化题材的训练,同学们谈社会,谈理想,讲兴趣,讲故事,说笑话,评时政,从而启发了同学们的心智,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学会写日记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生也只有天天磨练笔尖,才会拥有一支生花妙笔,日记即是这种训练的有效载体。②

这是开学初和演讲活动一起落实的。学生每天都要坚持写日记,很多同学抱怨没有内容可写,我告诉他们细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有则多写,无则少写,长篇也可,三五句也行,贵在坚持,而且一定要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最开始,还是有少部分同学无话可写,觉得这是一种负担。我就找了几个写的不错的同学的日记,给他们读一读。有一个同学在清明节那天这样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并没有亲人离世的痛苦,我要怀念的是我逝去的岁月,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八年级的孩子,感情也是很细腻的,他们的想法单纯,天真却不无道理。还有一个同学写道,早上起来晚了,来不及吃早饭就往学校跑,刚冲出楼门,就撞上了下夜班的爸爸,爸爸猜到她会起来晚,就给她买了一包爆米花,爆米花香甜的味道就是父爱的味道。这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善于发现和总结的孩子会把他们积累下来,形成文字,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经过一段时间,大部分同学都渐渐步入了正轨。他们的日记有内容可看,有的还很有文采。

写的习惯的培养,日记的作用很大。日记是人生旅途中的脚印。 每天写日记的时候,就是回顾,检查自己当天表现的时候。今天的日记是对今天的总结,同时也意味着对明天提出的要求,它是鞭策自己前进的武器。

此外,日记是积累作文素材与资料的仓库。同学们的生活充满了七色阳光,不立即记下来,过些时候就会遗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每天记下一点,久而久之,你的日记就会成了“材料库”,“资料室”,一旦需要,随手翻检,方便异常。

而且,写日记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是极有效的措施。写日记不是凡事必写,有感必录,而是有所选择。这样,在考虑写什么的时,就锻炼了立意,选材的能力;在考虑表达时,就锻炼了剪裁,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因此日记表达方式不拘,经常交换,这就锻炼了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又因为日记是每天都写的,也就是每天都在动脑,练笔,练得多了,思路开阔,材料丰富,语句通顺,写作能力也就逐步得到提高了。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良好能力的培养。准确而流利的口语表达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会让每一个学生受益终身。

课前三分钟演讲材料篇(10)

语文教科书作为法定文本,其选文的价值倾向要符合主流的意识形态,需要承担起社会控制的任务,这是它作为法定文本得以存在的必要前提。同时,语文教科书还需要完成语文能力培养的学科任务,以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的选文,要符合语文教育本身的价值诉求。语文教材主要由不同的篇章组成,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和中介,篇章的选择与加工将决定教材的质量。然而现在大部分教材选文的内容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对文章内容不感兴趣,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等,让学生难以主动提起阅读的兴趣。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不良现象呢?我认为,就要给语文课堂增添多样的学习方式。自本课题教研组倡议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以来,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虽然活动刚开始开展的时候,有许多学生因为对活动还不甚了解,或者认为此次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对活动持着观望的态度,然而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收到的良好效果并打消了学生的疑虑。课前五分钟演讲得到了学生们的大力支持,就连成绩一般的学生也踊跃参加。演讲前准备得越充分,演讲时总能得到其他同学热烈的掌声。

初中部语文侧重归纳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将初中十二篇课外名著阅读当成一个刚性任务来落实,并且让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名著片段复述。名著复述片段由学生自行挑选,或者由教师、家长指导挑选。学生在复述时可以从概括主要情节入手,如果对情节、人物形象有着自身的见解,也可加入到复述当中。通过此种复述形式,让学生由个人式的课外阅读变成了集体式的课外阅读,学生在短短的五分钟里,可以跟其他同学分享喜欢的文段或者交流自身阅读的感受,极大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可以跟其他同学分享成语故事,也可分享时事热点等。

以往有的学生读书喜欢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甚至有的同学极少阅读。然而有了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后,由于有了任务的驱动,学生带着目的进行阅读,无形间也增强了他们阅读的方向感。学生们不仅可以从教科书、课外书籍上获取演讲的内容,也可以从网络上扩展阅读的内容,关注各个领域的问题,并及时将他们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其他同学,这使他们的知识更加广泛,视野也越发开阔。加之教师有目的性的指导,让他们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积累素材,做好读书笔记,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课前五分钟课外阅读,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胆量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演讲活动在刚开始实施的时候,虽然得到大多数同学的支持,然而课堂效果却并不理想。有的学生由于不了解活动的意义,草草应付任务。而有的同学即使课前准备的资料很充分,然而在讲台上演讲时却达不到该有的效果,声音小、表达不清晰、肢体僵硬等不良表现都影响到学生演讲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学生平时缺乏上台演讲的经验。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也抓住一切机会向学生阐述活动的积极意义,通过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我及时在课堂上表扬其优点,并动员其他同学学习其演讲技巧,形成良性的互相学习的氛围。面对表现欠佳的同学则采取鼓励为主、指正为辅的手段,先在课堂上肯定同学对演讲活动做出充分的准备工作,然后在课后找其聊天,将其缺点指正出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并针对缺点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比如推荐学生听、看优秀的演讲音频与视频等,学习优秀演讲者的技巧,并且利用课余的片段时间大声朗读选文片段或者新闻事件,在平时的训练中找到适合自己演讲的语速跟节奏,力求在下次演讲中发挥得更好。

活动开展一个学年下来,经过彼此不断地学习,以及背后对演讲技巧的了解与学习,许多同学已经能在讲台上用洪亮的声音将自己的见解、感受清晰地表达出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断的探索,让学生逐渐抛掉畏手畏脚的不自信动作,仪态自然、落落大方地在讲台那一方天地畅所欲言。

上一篇: 法治建设经验做法 下一篇: 小学教师德能勤绩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