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专干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49:46

安全专干工作计划

篇(1)

二、安置政策

1、安置去向。

军队转业干部原则上按自然流向,由入伍地、原籍或配偶、子女、父母常住户口、工作单位、配偶随军前户口所属县(区)安置。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在市属单位、驻宝部省属单位安置。

(1)军队转业干部的配偶在市属、驻宝部省属单位(不含驻各县的市属、部省属单位,下同)工作的(含下岗、失业、内退、退休,不含各类形式的聘用人员,下同);

(2)未婚、离异的军队转业干部,其父母、子女在市属、驻宝部省属单位工作的;

(3)夫妇同为军队干部,双方或一方转业,一方部队驻地在的;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照顾安置到市属、驻宝部省属单位:

①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服役满15年的;

②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级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

③因公致残的;

④获得硕士研究生(含)以上学历的。

2、党政机关要带头接收军队转业干部。

编制尚未满员或有增员计划和自然减员缺编的部门和单位,应首先从军队转业干部中补充。编制满员和超编的部门和单位,应先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再按实际接收军队转业干部人数相应增加编制。政法和执法监管部门调整和充实人员,应优先从军队转业干部中选用。

党政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派、人民团体机关,下同)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军队转业干部计划分配数的25%增加行政编制,增加的编制,不得挪作他用。

3、事业单位是接收军队转业干部的主渠道。

事业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有空缺编制的使用空缺编制;编制满员和超编的,按实际接收军队转业干部人数相应增加编制。

各接收部门、单位应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在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根据军队转业干部本人志愿进行分配。对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参照其军队职务等级安排相应的管理或者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实行人员聘用制的单位要根据军队转业干部本人的意愿,与其签订中、长期聘用合同,军龄计算为接收安置单位的连续工龄(工作年限)。聘用合同期不包括适应期。

4、企业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根据军队转业干部本人志愿进行分配。

5、驻宝部省属单位应按中、省有关规定,全面完成我市下达的军队转业干部和随调家属安置任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和随调家属。

6、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的安置。

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为公务员、且符合公务员转任规定的,参照本人职务等级和从事的职业,合理安排;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主要在事业单位安置;为企业职工的,由劳动保障部门在企业安置,为其安排工作确有一定困难的,可根据随调配偶意愿,由安置地劳动保障部门为其建立养老、医疗保险,本人自谋职业。养老、医疗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按照安置地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标准计算缴纳,单位缴纳部分由同级财政负担,个人缴纳部分由本人负担,档案由同级劳动保障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管理。

7、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社会保障及日常管理等工作按照《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暂行办法》(宝市联字1号)的规定执行。

三、安置办法

对我市接收的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除继续实行功绩制分配、双向选择和政府包底分配的办法安置以外,从今年起,在全市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全市各级机关)实行考试考核的办法选用军队转业干部(考试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1、对团级(含非专业技术文职处级干部)职务(以下简称:团级)的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考核和功绩制分配的办法安置。

2、对营级(含非专业技术文职科级干部)及其以下职务(以下简称:营级以下)和专业技术军队转业干部,凡符合全市各级机关选用军队转业干部条件的,实行考试考核后双向选择的办法安置。考试考核取得进入全市各级机关资格的军队转业干部,在全市各级机关进行双向选择。不符合全市各级机关选用军队转业干部条件、考试考核未取得进入全市各级机关资格以及不要求进入全市各级机关的军队转业干部,参加全市事业单位(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及驻宝部省属单位的双向选择。

对通过考试考核、双向选择安置后仍未落实安置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根据安置计划、军队转业干部德才表现、专业特长及本人志愿,实行政府包底分配。

四、安置计划

根据省上下达我市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计划,党政机关按计划分配数的25%以及空缺的行政编制数下达,政法单位按实际接收数下达,事业单位按实际接收数的1∶1.5下达。市级党政机关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团级由市委组织部按实际接收人数提出意见,经市委审定后下达;营级以下和专业技术军队转业干部由市人事局提出意见,经市政府审定后下达。安置计划一经下达,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确保安置任务的圆满完成。

五、教育培训

1、适应性培训。对转业到我市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包括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都要进行适应性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党和国家有关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介绍市情,邀请部分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军队转业干部介绍经验和体会等。

2、公务员素质培训。按照省上的规定,从今年起,对进入各级公务员队伍的军队转业干部,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市人事局对分配安置到市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纳入公务员培训规划,进行公务员素质培训。各县(区)也要对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军队转业干部进行上岗前培训。

篇(2)

 

各区县(自治县)应急局,局机关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有关单位:

为统筹做好全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加大应急管理队伍培训力度,提升队伍专业化和综合能力,增强专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中共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的通知》(渝委组〔2021〕19号)和《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2021年应急管理重点行业领域工作要点>的通知》(渝应急发〔2021〕1号),制定了《2021年全市应急管理培训班次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现印发给你们,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有关干部。

二、班次设置

市级层面统筹组织的应急管理培训18个班次,4574人次,具体安排见《2021年全市应急管理培训班次计划》(附件1)。

三、学制安排

专题培训班学制原则上不少于3天。

四、工作原则

服务大局、突出重点、从严管理、务求实效、注重统筹。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各区县(自治县,两江新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以下统称区县)应急局、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安排制定本地区年度应急管理培训计划,组织实施本地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要合理分配调训名额,统筹好市、区县的调训工作,选派干部参加相应班次培训,避免重复调训和多年不训,促进应急管理系统干部应训尽训,队伍专业化和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精心设计,推进落实。各主办单位要会同施教机构,认真推进计划落实,根据工作安排,如期举办计划班次。根据本计划制定办班方案,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加强法律法规等各项制度学习,增强法治思维,提高执法的精准度,多渠道整合授课师资,采用行动学习法、案例教学、拓展训练、沙盘模拟、实战演练等多种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增强执法能力。要严格培训管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完成培训任务,同时加强对参训人员培训成效的跟踪转化。

(三)严格程序,规范管理。各主办单位要严格按《市应急局干部培训工作管理制度》(渝应急发〔2019〕67号)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并严格履行备案手续。一是按期开展培训计划班次的,在开展培训20日前,将《重庆市应急局干部培训方案审批表》(附件2)送人事处备案。二是确因特殊原因,取消或延迟培训计划班次的,应在原计划班次开展培训20日前,报有关领导批准,送人事处备案;三是未列入本计划班次的,原则上不再另行组织培训。列入本计划班次的培训安排,原则上不作调整。确因工作需要调整的,应提前报有关领导批准,并送人事处备案。

 

附件:1. 2021年全市应急管理培训班次计划

2. 重庆市应急局干部培训方案审批表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

                         2021年4月30日

 

 

附件

2021年全市应急管理培训班次计划

序号

班次名称

培训主题

培训对象

培训时间

人数

培训地点

承办单位

培训形式

经费渠道

备注

1

应急管理工作专题研讨班

应急管理工作专题研讨

各区县(自治县)政府,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分管负责人、应急局局长;市安委会、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处室负责人;以及市应急局有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

4月;1期;6天

370

国家安监实训西南基地

市委组织部、市应急局

现场培训、视频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2

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专题培训班

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专题培训

市安委会、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处室负责人

7月;1期;7天

65

浙江大学

市委组织部、市应急局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3

区县综合救援队伍培训班

技战术提升

全体队员

9-10月;1期,10天

126

安能营地

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4

现场技术指挥官培训

能力提升

市级技术指挥官

10月;1期;7天

87

中原油田

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5

全市森林防灭火骨干培训班

全市(各区县)森林防灭火业务骨干培训(含航空应急救援地面保障业务培训)

各区县(自治县)应急局火灾防治管理人员、市森林消防专业队管理人员和骨干

9-10月;1期;4天

180

国家安监实训西南基地

火灾防治管理处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6

全市防汛抗旱业务培训

防汛抗旱业务工作培训

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和两江新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应急局防汛抗旱工作分管领导、防汛抗旱科室业务负责人、业务骨干;市应急局相关业务处室和事业单位人员

10月;1期;3天

206

国家安监实训西南基地

防汛抗旱处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7

全市危化品监管人员培训

危化品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建设

市应急局危化处、区县(自治县)、化工园区等应急局危化监管人员

5月;1期;10天

110

国家安监实训西南基地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8

危化重点县监管人员培训

化工园区风险管控、精细化工内附评估、现场执法、业务能力建设等内容业务培训

重点区县(自治县)、化工园区等应急局危化监管人员

7-8月;2期;每期25天

40

国家安监实训西南基地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9

局机关内部业务培训

危化品监管基本知识培训

局机关涉及危化品相关处室

6-10月;3期;每期1天

50

市应急局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

视频培训

 

 

10

行政执法规范化现场培训

行政执法规范化

非煤矿山监管人员

8月;1期;3天

90

市应急局

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处

视频培训

 

 

11

工贸行业安全监管执法能力提升班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执法

各区县、园区、重点镇街应急系统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

7-9月;2期;每期5天

180

国家安监实训西南基地

工贸安全监管处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12

灾害信息员师资培训班

培训灾害信息员师资

区县应急管理部门灾害信息员、部分多灾易灾乡镇(街道)灾害信息员

4月;1期;3天

120

国家安监实训西南基地

救灾和物资保障处

现场培训、视频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13

全市应急系统新入职执法人员培训班

全市应急系统新入职执法人员执法业务知识培训

市、区县、乡镇三级应急系统新入职执法人员

5-10月;5期;5天

800

国家安监实训西南基地

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处)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14

全市应急系统执法人员轮值轮训班

全市应急系统新入职执法人员执法业务知识培训

市、区县两级应急局新入职执法人员以外执法人员

5-10月;10期;5天

1900

市应急局

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处)

视频培训

 

 

15

全市危化救援队员业务培训班

危化队员专业救援理论及技能

全市危化救援队员

5月;1期;15天

60

国家危化救援重庆基地(中石化重庆川维消防中心)

市安全生产救援中心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16

全市矿山救援队员业务培训班

矿山事故救援处置技术

全市矿山救援队员

5-10月;1期;30天

24

矿山救护基地

市安全生产救援中心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17

全市矿山救援队员业务培训班

矿山事故救援处置技术

全市矿山救援队员

10月;2期;每期7天

76

矿山救护基地

市安全生产救援中心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18

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业务培训班

事故调查类、行政执法类

区县应急局事故调查分管领导及事故调查负责人

5月;1期;3天

90

国家安监实训西南基地

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总队

现场培训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合计

4574

 

 

 

 

 

 

附件2

重庆市应急局干部培训方案审批表

填报单位(公章):

培训名称

 

培训对象

 

培训人数

 

培训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共    天)

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教师姓名、单位、职务(职称)

 

 

 

 

 

 

 

 

 

 

 

 

 

 

 

经费预算

情况

(元)

费用合计

人均费用(元/人·天)

师资费

食宿费

场地资料费

其他费用

 

 

 

 

 

 

人事部门

意见

 

业务分管领导意见

 

人事分管领导意见

 

主要领导

意见

 

注:备案表作为培训经费报销附件之一。

 

 

 

 

 

 

 

 

 

 

 

 

 

 

 

 

 

 

篇(3)

(二)精准信息录入,更新完善贫困户信息。自2016年1月20日开始,我办制定了工作方案,要求各县(市、试验区)对2014年建档立卡工作认别的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以及2012年省扶贫办确认的贫困乡镇等相关信息进行数据更新,并录入贵州省精准扶贫信息平台。目前,全州共完成8个县、88个乡镇、629个贫困村2014年相关数据的更新和录入;完成30.59万户贫困户信息修改更新;完成3.27万户贫困户帮扶措施的修改更新和录入;完成6.72万户贫困户帮扶计划的修改更新和录入;完成2016年计划脱贫贫困户标注3.87万户;对因死亡、出嫁等原因贫困人口1378人进行消户处理,对新出生或嫁入而新增加的1036人进行补充登记,做到有进有退,动态管理。并于5月13日召开了全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培训会”,共核实比对五保户4928户6895人;低保户10.60万户21.78万人;低保贫困户14.45万户56.90万人。

(三)强化责任分解,大力推进减贫摘帽。一是分解目标、落实减贫任务。年初,我州将全州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一一分解,明确到8个县(市)和义龙试验区,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同时以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下达2016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计划任务的通知》(州扶领〔2016〕1号)将15.06万人减贫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市、试验区)、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明确各县(市、试验区)逐级将减贫目标任务认真分解落实到乡镇、村、贫困户,按照“脱贫必须有项目扶持、必须列入年度脱贫计划、收入必须超过扶贫标准”的要求。有针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负责人,实行“精准”管理,有效推动减贫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其中:兴义市计划减少0.75万人;兴仁县计划减少2.05万人;普安县计划减少1.6万人;晴隆县计划减少2.2万人;贞丰县计划减少1.9万人;望谟县计划减少2.31万人;册亨县计划减少2万人;安龙县计划减少1.55万人;义龙试验区计划减少0.7万人。二是精细测算、做好“减贫摘帽”县、乡镇申报。根据“十二五”期全州重点县和贫困乡镇“减贫摘帽”计划,对还未实现“减贫摘帽”的重点县和贫困乡镇2014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进行摸底、测算,将晴隆县和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5400元的贫困乡镇,拟申报为2016年计划“减贫摘帽”。并于2016年2月22日以《____州扶贫开发公室关于申报2016年度“减贫摘帽”重点县暨贫困乡镇的请示》(州扶呈〔2016〕4号)向省扶贫办初步申报。

(四)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抓好各项试点工作。一是积极探索信贷支持精准扶贫工作。为了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我办加强与州金融办、信用联社驻州办等部门的联系,印发《____州信贷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努力推动全州各县市积极开展小额信贷金融扶贫试点,从因素法分配到县资金中安排2407.30万元作为小额到户贴息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投入。预计可撬动金融资金4.8亿投入扶贫开发,放大扶贫资金投入效应。目前,各县正在跟金融部门积极对接,做好工作的进一步落实。二是大力推进“减贫包干试点”。下达上级财政扶贫资金6949万元,实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即:产业化扶贫工程、生态化扶贫工程、城镇化扶贫工程、科技化扶贫工程

、品牌化扶贫工程、合作化扶贫工程、就业化扶贫工程、个案化扶贫工程、信息化扶贫工程、兜底化扶贫工程),强化“六大措施”( 召开攻坚誓师大会、建立贫困户退出机制、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严格过程管理、强化协调联动、严格追责问效),细化责任,确保兴仁县“减贫包干试点”有力推进。三是全面推进麻山乡精准扶贫整乡推进试点。成立麻山乡四项行动领导小组,及时下达麻山乡“四项行动计划”资金5370万元,推进59户贫困户移民安置到望谟县生态移民安置点;完成牛场小康寨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完成广场、农贸市场场平,现正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完成小水池建设60口;建成标准化牛(羊)圈10个近1620平方米,种植皇竹草1200余亩;完成3000平米标准化生产大棚。四是积极开展“雨露计划·1户1人”试点。适应新常态下精准扶贫对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按照省的统一安排部署,并结合我州培训工作实际,科学制订全年培训计划,确定重点专业、培训数量、培训班次和补贴标准,并将任务指标具体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同时,对全州培训工作进展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和指导,实行月统计、季报表、截止目前共完成各类培训5809人。五是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试点村。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文件要求,州扶贫办与州委组织部联合行文,要求各试点结合实际积极制定方案,拟通过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开展“1户1人·雨露计划”培训、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推动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实现扶持一村、脱贫一村、致富一村,形成党建、扶贫共同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格局。 (五)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开展同步小康及精准扶贫工作。一是实施“212”扶贫开发战略(即抓好州内、州外两个市场,用好党建扶贫和同步小康这一个载体,实现帮扶对象和脱贫目标任务“两个精准”)。打造“三招两式一提升”精准扶持____模式(即招支部结对子、招市场促销售、招能人搞带动这“三招”,以“菜单式兜底,育婴式管理”这两个帮扶模式,提升群众文化、技能、文明等方面素质),通过农餐对接,实现学校、机关、企业等单位食堂与贫困农户建立面对面、点对点直接的购销关系;同时,积极开拓州外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帮助贫困农户将农产品变为商品直接进入高端消费市场,助农增收,脱贫致富。二是推行“6大特派员”制度。选派1537名组织、扶贫、科技、流通、金融和企业等六大特派员驻村开展工作,帮助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社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贫困村,有科技需求的乡镇、村委会和省级农业园区开展帮扶,为农民持续增收,农业高效发展,农村稳定繁荣服务。三是强化同步小康驻村。从州直单位选派名4560干部,赴全州8县(市)、义龙试验区854个村,统筹开展同步小康驻村、“联乡、驻村”、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暨州直单位党支部结队帮扶特困户工作,每个村至少安排5名驻村工作队员,确保全州629个贫困村派驻精准扶贫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达到全覆盖。同时,州四大家班子成员挂村帮扶,从精准识别出的扶贫对象中选择2户以上特困户重点帮扶。通过政策引领、领导示范,确保每村都有一个以上帮扶责任单位,每户贫困户都有一名帮扶责任人,每户贫困户都有一套帮扶计划。

(六)强化督查检查,推动扶贫项目稳步实施。下拨上级财政扶贫资金40824.6万元到县,下拨率100%。督促各县(市、试验区)严格执行扶贫项目审批“七流程、十步骤”;开展全州扶贫系统整治铸廉三年行动和民生政策、民生工程及民生资金信息公开,促进项目公开公示接受监督。4月,我办对全州2013-2016年扶贫项目实施、资金拨付和报账情况以及利益联结机制和精准扶贫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就存在的部分乡镇群众积极性不高、技术服务不到位以及资金报账不及时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限时整改落实,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

(七)深化沟通协作,进一步争取对口帮扶力度。3月17日,宁波市对口支援办领导到我州调研对口帮扶工作,共同洽谈初步确定了2016年宁波市级对口帮扶项目及资金,共5类14个项目,帮扶资金1500万元。截至5月底,我州初步确定宁波对口帮扶项目54个,帮扶资金总额已达4275万元,其中,市级帮扶资金1500万元,各县(市、试验区)帮扶资金2775万元。6月17日,宁波市对口支援办到我州就7月初党政代表团考察访问事宜做准备工作,并初步商定党政代表团到访我州时,追加市级帮扶资金1000万元。

(八)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扶贫专项改革思路。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办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专项改革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____州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方案》、《____州“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全州党支部结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____州关于创新职教培训扶贫“1户1人”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7年)实施方案》、《____州信贷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____州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政策措施,为我州扶贫专项改革的指明了思路。

(九)瞄准市场靶子,突出抓好绿壳蛋鸡产业发展。截至2016年5月底,全州投入发展绿壳蛋鸡产业资金4203.49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703.49万元,部门投入资金90.00万元,贷款资金75.00万元,企业、农户自筹资金335.00万元;覆盖67个乡(镇、街道办)、514个村、2.40万户、9.49万人,其中,贫困乡镇39个,带动贫困农户2.30万户,9.01万人发展绿壳蛋鸡产业;养殖绿壳蛋鸡存栏139.00万羽,其中,兴义30万羽、兴仁18.60万羽、安龙14.5万羽。

(十)做好扶贫

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今年来,按照“大题大作、搞好策划、把握导向、注重实效”和州领导的要求,围绕扶贫开发中心任务,服务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形成内外结合、上下互动、正面引导、重点突破的宣传工作新局面,努力营造扶贫开发的良好舆论氛围。我办切实把扶贫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州扶贫办党组加大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制定了《____州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从“一网一刊两报一信息”(即:扶贫信息网、金州扶贫专刊、扶贫简报、扶贫信息专报、短信发送平台)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全方位宣传,拓宽了扶贫宣传的渠道;5月19日至23日,举办了全州扶贫宣传工作培训,对全州扶贫系统通讯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培训,切实提高了全州扶贫系统的信息宣传能力;5月底,第一期《金州扶贫》专刊正式出版,并在全州范围内进行分发,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报送省扶贫办信息80条,全省排名第四,采用40条,全省排名第三。 (十一)完善体制机制,多措并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切实履行好“两个责任”,办党组高度重视,按照“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坚持“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党员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扎实推进干部召回管理工作。办党组高度重视干部召回工作,将开展干部召回管理与讲政治、讲规矩相结合,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与解决自身矛盾相结合,认真总结、借鉴全州干部召回管理的好经验,研究制定了《____州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化拓展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按要求报送工作台账和工作信息,确实保证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召回管理对从严治吏、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作用,切实使干部召回工作取得实效,真正落实到位。二是狠抓三大纪律不松懈。办党组根据有关要求,全面统筹,精心组织,研究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并通过党组中心组学、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学等多层次学习,切实使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三大纪律、认识三大纪律、遵守三大纪律,让三大纪律入脑入心,形成工作、生活的行为规范。三是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按照州委活动办有关要求,研究制定《州扶贫办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暨调研的实施方案》、《2016年州扶贫办机关党支部学习计划》、《2016年州扶贫办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2016年____州扶贫办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和《____州扶贫办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按时报送有关材料,确保“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不走样、不变味。四是切实贯彻落实州委“十严措施”。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坚决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3月,全体干部职工签订了《2016年勤政廉政承诺书》,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把思想教育与落实规章制度相结合,既使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使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制度治党的过程。

第一,层层签订任务,明确目标责任。根据《全省、全州经济工作会议及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重大事项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和2016年州扶贫办工作要点安排部署,我办将各项指标细化分解到各相关科室,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确保任务有序开展,目标顺利推进。

第二,切实加强调度,推动形成常态。一是会议调度。每个月由分管主任和有关科室负责召集各科室召开干部职工会,分别汇报各项工作的措施、进展,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共同商量有效推进。二是分类调度。重点针对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向、使用,以及扶贫项目的实施、扶贫产业的推进、扶贫园区的建设等四个类别进行调度。

第三,扎实搞好督查,确保有序推进。一是项目实施督查。在财政扶贫项目实施管理上,按照“乡镇实施、部门指导、县级监督、确保质量”的运作模式,重点做好:(1)申报审批管理。(2)强化组织实施。在项目的组织实施上:强化组织领导,做到“两个明确”。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进度质量。(3)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监管。突出加强重要环节的督查工作,全面了解掌握扶贫项目的落实情况。(4)严格验收工作。二是扶贫资金使用督查。采取“县设专户、乡建专账,封闭运行,专账报账、财政决算、专项审计”的模式,在资金运行上严格遵守“三专"的要求,即“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同时接受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在资金使用环节,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资金实行专账报账制;实行项目责任追究制,项目采取法人负责制;专项资金审计制。三是档案管理督查。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形成 “专人负责,全程收集,县乡一致、一事一

档、分类存放,长期备案”的管理模式,一个项目一个档案专卷,分类排列入柜存放。项目实施每个阶段的图片、影像资料刻盘保存,随纸质统一归档,长期保存。 第四,以干部召回为抓手,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制定《____州扶贫开发办公室干部召回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州扶贫办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办法》和《____州扶贫办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规定抓好“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教育,强化干部职工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以作风转变扎实推进全州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半年来,各项工作虽然扎实推进,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员编制问题。全州扶贫队伍现状与担负的任务极不相称,州、县、乡各级扶贫办人员少,业务骨干缺乏,工作任务繁重。二是县、乡扶贫工作有待加强。由于实施扶贫项目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部分贫困乡(镇)因财政困难而不愿实施扶贫项目、或对扶贫项目的争取积极性不高。导致大量的扶贫资金项目实施管理不到位,效益不明显。三是工作质量问题。各县市因为人手少,扶贫项目编制不精,项目储备不够,项目实施推进不理想,项目信息录入滞后。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抓好“减贫摘帽”工作。围绕省委、省政府“33668”扶贫攻坚计划和《____州“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实施精准管理、精准帮扶,扎实抓好“六个到村到户”及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努力减少贫困人口15.06万人,实现晴隆县及拟“摘帽”贫困乡镇“减贫摘帽”。

(二)扎实抓好遍访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制定《____州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实施方案》,扎实抓好全州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积极与中央、省对口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和长期联系机制,与上级部门保持经常性接触和紧密联系,多方位了解和掌握项目信息,为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严格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严格执行扶贫项目审批十流程七步骤,推动项目加快实施,提高效益,确保扶贫资金高效安全运行。

(五)认真谋划,编制好“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加强部门的沟通对接,抢抓政策机遇,开拓创新,拓宽视野,谋划编制好“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切实壮大产业规模,拓展市场,提升扶贫产业效益。

(六)着力抓好扶贫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抓好望谟麻山试点、兴仁包干试点、信贷扶贫试点、1户1人试点等工作。

(七)努力实现对口帮扶和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推进与宁波共建产业园、招商引资等工作;配合做好同步小康工作队和扶贫特派员下派、集团帮扶和定点帮扶工作;认真组织好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注扶贫、参与扶贫。

篇(4)

(一)评估目的。

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十一五”规划进展情况的调查和评估,准确把握人口发展领域和计划生育领域若干重点指标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完善政策措施,改善规划实施的外部环境提供依据,确保规划主要目标顺利完成,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奠定重要基础,促进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二)基本思路。

建立面向结果为主的国家级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规划评估制度框架和体系,采取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方法,对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一些重点指标进行抽样调查和综合评估,把握全国和重点地区人口发展总体运行情况。通过评估,进一步发挥国家人口规划及其相关政策在国家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推动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切实转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轨道。

(三)拟达到的目标。

1.对规划若干核心指标进展情况作出客观评估。

2.对“十一五”时期若干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对规划事业目标和各项重点工作推进的效用作出评估。

3.形成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有关内容的进展评估报告、全国“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规划评估报告、若干代表性省域规划评估报告以及若干重点专题评估报告和重点工程项目评估报告。

二、评估的原则、方法和基本方式

(一)评估的基本原则。

1.国家独立组织评估和省级自评估相结合。国家规划总体评估报告既采用独立调查资料和各重点专项规划评估资料,同时也吸收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自评估的基本材料。注重对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估,通过评估工作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6〕22号,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和战略规划的贯彻实施。

2.总体评估与专题(或工程)评估相结合。国家组织规划总体评估,选择若干重点专题,由国家人口计生委相关单位负责重点专题的评估;同时各重点工程承担单位或专家评估组对重点工程的进展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3.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定量指标主要是事业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指标以及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结果性指标。定性指标主要考察各级党政领导和人口计生系统干部对国家人口发展战略、中央《决定》和规划的战略思想的了解情况、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决策情况等。

4.核心指标数据专项采集与已有的统计报表、信息系统、抽样调查工作相结合。对规划涉及的核心指标,现有来源数据质量差或缺少的,根据财力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专项数据采集。其他的数据,将主要依靠现有统计报表、部分省抽查、120个监测点和信息系统数据库等途径获取。

5.系统内部评估与专家外部评估相结合。在评估过程中,以系统内部人员为主进行评估的同时,可以适当组织相关部门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也可以委托高校研究机构或专业评估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在评估报告的形成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6.深度评估和常规绩效考核相结合。组织具有娴熟访问技巧的专家,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度访谈,摸清实情。

(二)国家评估的基本方式。

1.关键定量指标数据主要通过全国120个监测点获得。

2.定性分析和部分定量数据主要通过重点专题评估报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评估报告、重点工程评估报告、督察问卷调查以及报送的汇总表获得。

3.各重点专题评估报告和重点工程项目评估报告由国家人口计生委机关相关单位承担,重点专题评估小组的基层调研、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验收与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规划中期评估督查工作相结合。

4.组织力量对部分人口大省和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艰巨的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和评估。调查结果与国家督查评估结果、重点专题评估结果和各省自我评估结果相结合,掌握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发展核心指标变动情况。督查评估重点掌握党政领导对人口问题的综合决策、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重大问题的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掌握人口形势及变动情况。

三、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国家级评估和国家对省级评估的主要指标。

1.总和生育率或出生政策符合率;

2.出生缺陷一级预防覆盖率;

3.出生人口性别比;

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指数;

5.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建设指数;

6.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覆盖率;

7.人均计划生育事业经费;

8.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综合满意率;

9.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指数;

10.人口和计划生育违法违规案件发生数。

(二)评估的侧重方面。

评估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将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宏观决策、加强领导、综合治理的情况;近年来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两个规划”有关指标的进展情况。

3.“两个规划”中人口计生部门承担的人口数量、素质、结构与分布有关任务的进展情况。

4.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规划的有关目标、任务提出完善的政策建议。

(三)重点专题评估。

1.全国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育水平专题评估(由发展规划司牵头);

2.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专题评估(由政策法规司牵头);

3.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专题评估(由宣传教育司牵头);

4.全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和优质服务专题评估(由科学技术司牵头);

5.人口分布专题评估(由发展规划司牵头)。

(四)重点工程项目进展评估。

1.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评估(由办公厅牵头);

2.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评估(由财务司、科学技术司牵头);

3.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项目评估(含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新农村新家庭建设项目,由宣传教育司牵头);4.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培训评估(由人事司牵头);

5.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评估(由政策法规司和财务司牵头);

6.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评估(由发展规划司牵头);

7.人口和计划生育国际合作项目评估(由国际合作司牵头)。四、评估步骤

本次调查评估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8年4月~5月)。

主要任务是:国家人口计生委制定并下发全国“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和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方案;明确有关各方的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期评估工作作出部署;组织有关培训;制定国家人口计生委抽样调查、重点评估方案和督查方案。

(二)各地自评估阶段(6月~8月)。

主要任务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根据国家方案的要求,研究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施方案,确定调点,拟订具体的调查和评估活动计划;组织有关培训,统一认识,明确任务;结合当地实际,设计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和评估中需要的各种调查提纲和问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组织对所辖的地级、县级进行评估性调查。

(三)综合调查评估阶段(9月)。

主要任务是: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对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调查评估、中期评估督查工作(含委机关相关单位组织的重点专题评估以及重点工程评估,优质服务先进单位验收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将收集取得的各项数据和调查、座谈结果进行汇总,运用综合评估方式对“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作出评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依据调查评估结果,按要求起草本省“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上报国家人口计生委。

(四)总结阶段(10月~11月)。

主要任务是:国家人口计生委依据120个监测点数据、重点地区抽样调查结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自评估报告、各重点专题评估报告、各重点工程评估报告,进行综合评估并形成全国中期评估报告和重点调查地区的中期评估报告。召开会议,总结经验,部署“十一五”规划后半期的实施工作;全国中期评估报告和部分省的中期评估报告以适当方式报送国务院,并以通报的形式在内部刊物或公开媒体上。

五、评估的组织与实施

(一)总体安排。

根据全委的统筹安排,各专题评估由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并起草评估报告,总体评估报告由发展规划司牵头、各专题评估的骨干人员共同参与起草。总体评估、专题评估方案、评估报告报委主任会审议通过。发展规划司负责中期评估总体协调工作。*8年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所有检查、评比、评估工作都统一纳入“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中进行,由驻委纪检组监察局监督落实。各地也要比照执行,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二)评估组的基本任务和地区分配基本方案。

篇(5)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的目标,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深化培训改革,扩大培训规模,拓展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法,全面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十五”规划和中央、省、市有关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努力提高全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培训对象

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三)培训内容

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摆在首位,认真抓好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同时要根据加入WTO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需要,把培训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工作需要及干部的自身需求结合起来,分类确定培训内容和重点。

区管领导干部培训,要围绕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要求,在提高理论素养,培养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加强党性锻炼上下功夫,全面提高领导素质和领导水平。

中青年干部培训,要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统一,采取有效措施,多形式、多途径搞好培养锻炼,重点是围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要认真落实《浙江省国家公务员培训“十五”规划》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国家公务员的理论培训以及更新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的培训。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要根据《浙江省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十五”规划》有关要求,积极实施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工程,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要以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为重点,以政治理论、适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为主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

(四)培训形式目标

结合本区实际,采取普遍轮训、重点培训、专业培训、学历培训以及其他各类培训形式相结合的办法,坚持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坚持以区委党校为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以省、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及高校为依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开通国外培训渠道,实施不同层次干部的教育培训。通过五年努力,使全区在职干部普遍接受一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综合专业知识培训。

(五)总体安排

坚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形成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多渠道、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

1、区管领导干部培训。采取相对集中的办法,5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个月。区委计划每年平均安排80名左右的在职领导干部,参加省委党校、市委党校的学习,5年内共安排400名左右。

2、优秀干部培训。要采取多种措施,抓紧培训年轻干部。每两年举办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时间为3个月;每两年举办一期非中共党员干部、妇女干部培训班,时间为1个月,5年内计划培训120名左右中青年干部和90名左右非中共党员干部、妇女干部。根据**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为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运作的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区委、区政府计划每年组织20名左右的优秀干部到国(境)外培训。

3、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要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目标,依据国家公务员制度和法规,5年内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的要求,有计划地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计划每年培训人数达到270名左右。

4、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根据各类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强化知识补充和更新,认真实施继续教育公共课和专业课培训。5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5年内计划对490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训。

5、基层党员干部(农村、社区)培训。要结合培训对象的数量和素质情况,强化实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知识普及型教育,5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5年内计划对3500名左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培训。

(六)组织实施

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干部培训实行条块结合、分级分类培训,确保培训的覆盖面。

1、区委组织部牵头协调全区干部培训面上工作,负责做好区管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干部的培训,制订好年度培训计划。指导各职能部门制订好本系统干部的培训计划。

2、区人事局主要负责做好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协调各职能部门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制订好年度培训计划。

3、区委党校和乡镇、街道党校要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创造条件加强软、硬件建设,努力为干部培训提供良好的环境。

4、为了保证教育培训任务的如期完成,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培训职责:区直属机关党工委负责机关党员干部和机关党支部班子成员的培训;区委政法委负责政法系统的政治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区委组织部负责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培训;区民政局负责行政村村民委员会主任、社区主任培训;区委统战部、区妇联配合抓好非中共党员干部和妇女干部的培训;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负责本区域中层及以下干部,行政村、社区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卫生等有下属事业单位的主管局负责本系统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干部的培训。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制订好年度培训计划,扎实有效地举办好各类培训班。

5、区财政要把干部教育经费列入经常性预算,并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干部培训经费的投入。凡列入区计划内的培训班次和重要培训项目的经费,由区财政局统一安排。

篇(6)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四川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及甘孜州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省、州市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决策部署,以学论述、抓清单、抓整治、抓基础“一学三抓”为主要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深入推进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在狠抓治本上下功夫,完善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小康康定提供强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

二、主要任务

推动我镇辖区内各机关站所、各村“两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解决思想认知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抓落实存在很大差距等突出问题;以“清单制管理”为抓手,强化镇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强化重点安全风险管控和专项整治,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安全生产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一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组织全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并组织开展讨论,做好记录。集中开展学习教育,并安排专题学习,分批组织各村组干部开展轮训。二是深入系统宣传贯彻。我镇党委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党委宣传工作重点,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题宣讲活动,结合上级部门有效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积极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形成集中宣传声势。三是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甘孜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康定市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健全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会议制度。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强化“三大责任”。建立健全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四是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修订完善安全设防标准。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监察、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执法体制改革。

三、进度安排

从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动员部署(2020年4月至5月)。认真领会康定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个专题和10个专项整治方案文件精神;召开我镇安全生产安排会议,部署启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第一时间制定我镇的实施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具体安排。

排查整治(2020年6月至12月)。对我镇辖区内重点单位场所、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治理,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企业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综合应用“人防+物防+技防”的措施,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篇(7)

近一年来,认真执行《二〇一九年员工培训计划》,按规定完成安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般从业人员及地面特种岗位的安全培训,并开展以周三自培、周五集中培训、实训为载体的素质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新工人、转井换岗、岗前期班培训26期共864人,完成零散人员培训班10期281人(包括新工人、培训合格证、上岗证、长旷、三违及岗标不合格人员);完成岗位技术实训205期,共1124人次;周三、周五全员培训正常进行,周三自主培训10553人次,周五集中培训29期,共1524人次;完成井下安管、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初训复训、地面特种设备人员培训工作(59期,共545人)。按要求完成了三期三违人员培训共计46人,完成了98名涉爆人员专项培训,组织了全矿从业人员再培训工作,累计3493人,全部完善了职工培训档案,举办了生产骨干的应急预案培训及矿井处灾计划大型培训,共计200余人参加。在培训过程中,依托“互联网+”安全培训模式,强化培训管理,落实培训责任,总计完成各类培训335期,计18729人次,井下全员培训率、持证率达100%,为我矿安全生产和员工素质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开展中的亮点

1.加强集中培训,推进干部上讲台工作

按照年初培训计划安排,一是利用周五集中培训时间,加强生产队组生产骨干的岗位技能培训,由教育科每周五抽调队组有关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由相关职能科室技术人员结合本专业工种进行培训,截至目前进行了通风类、采掘类、机电类、安全类、防治水、供电、标准化等主要工种的应知应会培训,共培训1524人次,经过月度抽考和岗标考核检验,合格率不断提升;二是集中组织专题、专项培训、停复产培训,先后组织了涉爆培训、处灾计划、应急预案、双重预防机制培训,结合事故防范的针对性培训、节假日停复产培训等,聘请专业副总、业务科室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授课,一方面发挥了技术干部的特长,同时也提高了学员专业素养。

2.以考促学,提高各类人员安全素质

为了更好的贯彻《煤矿安全培训规定》,适应公司、市局检查抽考机制,教育科充分发挥培训考核职能,加强各类人员的抽查考试。由教育科按照标准、规程题库随机出题,一是加强对不合格人员、事故关联人员、生产科室干部的业务知识抽考;二是配合市局、公司检查抽考进行模拟抽考;三是结合岗标、应知应会集中培训,对生产岗位人员进行定期抽考;四是配合总工办完成生产科室干部季度考试。考试结果按照《安全生产奖惩条例》进行奖惩考核,通过以考促学,提高各类人员安全生产素质,尤其是7月份,为了检验职工岗位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组织了井下一二线职工应知应会抽考,涵盖了井下主要工种,共100人参加,要求各队组对考试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项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学习。

篇(8)

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企业的各种生产全部要靠班组来执行,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环节。经过日常工作的接触,笔者发现班组管理有以下几方面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一、工作有计划而无检查、落实

有一些领导或班组长,工作中制定的计划非常详尽,但工作计划制定(布置工作)后就了事,不管工作有没有完成、完成的情况如何都不去检查落实。对此,可根据企业管理的基本方式“PDCA”进行控制,一个工作一旦策划好后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的步骤进行,必要时可借助一些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二、班组安全活动流于形式,可操作性差

企业的生产发生在班组,如果班组不能正常开展安全活动,或安全活动只是一味地学习文件,班组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企业的安全就无从谈起。对此,可采取如下解决方式:

1.有选择性地学习安全文件。安全文件学习要把握好尺度,尽量学习一些上级下发的实际案例。不要一味地用宣读方式学习,可通过视频等方式播放一些案例。学习后可让学习人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谈谈体会及应吸取的教训,这样效果会更好。

2.要让员工参与其中发现问题。企业每年都要进行若干次安全大检查,可让每位员工针对管辖设备制定自己的安全大检查计划书,然后自己找搭档进行安全大检查,这样发现的问题会更加全面,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共同制定解决方案。这样会调动每位员工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能对每位员工专业技术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3.安全活动多进行可操作性强的内容。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如紧急救护、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消防等实际操作安全活动,这样就能够提高人员参与的积极性。

三、班组培训工作与实际脱节

1.培训层次不分。一个班组人员结构复杂,学历参差不齐,工作经验不同,已掌握技术的人员就不愿在统一培训中认真地接受培训,同时还影响到其他员工的培训情绪,培训效果大大降低。所以在培训中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次的培训计划,使不同的员工在培训中各取所需。

2.讲课内容陈旧。一些班组制定的培训内容陈旧,与实际工作相差较远,适用性差,员工学习热情不高。因此,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切合工作实际,紧密联系现场设备,同时制订好培训计划后要经过部门技术专工审核。

3.技术人员保守,技术封锁严重。一些技术人员对掌握的技术及技术资料不轻易传授给其他员工,其他员工对设备的相关技术及资料掌握甚少,工作起无从下手。针对这一情况,应定期进行技术资料更新及移交,对技术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尤其是新设备安装调试的原始资料及设备的随机资料,更要建立详细的移交目录,防止资料被一人垄断,造成技术封锁,给工作带来不便,同时统一管理也便于其他员工借阅。

4.员工自主学习热情不足。目前一线班组80后、90后占据一大部分,这些员工缺乏自主学习的热情,要人逼着学,造成班组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非常被动。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建立一套员工培训激励和考核机制,视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考核,一般以奖励为主,考核为辅,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人员配置问题

班组管理人员安排工作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以求合理搭配人员。

1.一项工作需要几个人同时参与时要考虑人员搭配问题。要分工作能力强、弱,技术水平高低以及劳动强度大小等,依据不同的工作进行不同的搭配,以达到效率最高、效益最大化,尽量避免窝工、有劲使不上等现象。

篇(9)

一、落实三个确保

县委、县政府把增加人口计生经费投入作为落实党政领导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制的一件大事来抓,几年来。召集财政局、人口计生委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召开现场办公会,按上级有关要求投入到位。人口计生经费投入从人均投入2.3元到实现人均投入7元,年县财政投入475万元。

县根据《关于印发新建县村级计生专干管理方法的通知》新府字[]14号)文件,1确保村级计生专干工资到位。除了用10万元支付全县在职在岗计生专干的每人每月60元岗位津贴之外。村计生专干享受村副主任待遇,由县财政统一在县转移支付中解决每月200元,据计算,县每年投入90万元用于村专干工资。

年投入80万元用于创立“六好”服务站,2确保硬件设施和宣传工作经费到位。县乡两级财政保证县站乡所村室建设经费的位。改善环境,添置设备,投入30万元用于基层网络建设(乡所村室的建设及每个乡镇添置微机、宣传品)

使得纯女户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及计生特困户生活有着落。一是设立“关爱女孩行动”基金。县财政每年拨20万元单独设立帐户,3确保“两项基金”投入到位。县设立了两项基金。率先在全市启动了县、乡、村三级“关爱女孩奖励助学”行动,主要针对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独生户或二女结扎户的农村女孩实行分级奖励。县政府帮扶在读高中女孩每人每学年800元;乡政府帮扶在读初中女孩每人每学年400元;村委会帮扶在读小学女孩每人每学年200元。奖励助学金分别从县、乡、村“关爱女孩公益金”中支付,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受资助女孩家庭经济情况变化,随时跟踪资助或终止资助。二是设立纯女户养老平安基金。县财政每年列支50万元,对农村二女结扎户100%给予料理养老安全,每户保额不低于元。为了使90年以来遗漏的纯女户享受养老安全,县政府专门召开县长办公会拿出120万元用于料理纯女户养老保险。目前已到期领取平安金人数120多人,每年每月领取纯女户养老金为50元。

二、坚持四种监督

确保专款专用,为了保证计生经费不得挤占、挪用。县坚持四种监督:

1直接监督。县人口计生委和乡镇政府每月对乡镇计生办的财政投入使用和支出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

通过检查帐本对全县计生系统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2联合监督。每季度由县委办、政府办、纪检、监察、人口计生委组成联合监督小组。

接受群众监督检查。3群众监督。乡镇计生办配合乡镇财政部门定期公开计划生育财务收支情况。

做到年初有预算,4考核监督。县把保证乡级计划生育工作经费投入纳入乡镇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年终有决算,定期向乡镇人代会演讲预算执行情况。

三、实现五大转变

县建立了稳定的投入机制,目前。形成了比较完整、比较科学、比较切合实际的计生经费投入机制建设体系,各项工作已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几年来,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由重点管理转为达标县,再由达标县逐渐进入先进县行列,三年实现三大跨越,人口计生工作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示在五个转变”

所以我县计生系统广泛开展“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活动,1工作态度由主动变主动。人口计生工作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工作。特别在去年我县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干部作风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主动接受群众的工作态度已转变为主动上门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工作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篇(10)

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和人才、用先进的知识提高充实干部和人才、用丰富的实践锻炼干部和人才、用优良的传统教育干部和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亲民为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为实现我县“富民强县”的发展目标、构建和谐**、小康**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各项培训任务得到全面落实,马列主义学风得到进一步弘扬;广大干部和人才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显著增强,培训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办学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培训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干部和人才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为主体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干部和人才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重实效的干部和人才教育培训格局更加完善。

三、主要任务

1、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和专业人才学习政治理论。坚持把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干部和专业人才培训的首要任务。要使广大干部和专业人才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模范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2、有组织地开展干部和专业人才思想道德教育。巩固和扩大我县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成果,不断增强干部和专业人才党性观念,提高党性修养。以《中国共产程》和“八荣八耻”等为重点学习内容,经常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使广大干部和专业人才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凝聚群众的人格力量,以自己的表率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有目的地培训干部和专业人才专业知识技能。组织干部和专业人才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等,引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学习外语、计算机、外经外贸、财政金融、国际经济法等知识、技能。要围绕国际、国内、省内、县内若干重大现实、战略问题以及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讨论,努力提高广大干部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4、有步骤地规划干部在岗自学活动。由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委宣传部、两办督查室、县人事局联合组织实施,规范学习内容,统一学习计划,组织精干力量编写学习资料。每个阶段学习结束时进行严格的考试检查,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档次,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以此激励引导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切实搞好在岗自学。

5、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和专业人才参加社会实践。继续坚持组织选派干部和专业人才下派企业担任“县委特派员”、下派农村担任“科技特派员”、下派农村党建工作点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并采用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等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年轻干部。教育广大干部坚定不移地走与群众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帮助广大干部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丰富工作经验,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6、有针对性地派遣干部外出学习培训。根据我县加快发展工业、城乡经济、农业、民营经济等不同需要,认真组织好干部和专业人才到江浙、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外派培训。主要采取挂职锻炼、在当地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坚持以时间短、见效快的短期培训为主,适度少量的进行中长期培训,并且按照专业为主的原则,每年调派一定数量的干部参加。通过切实有效地抓好这项工作,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具体部署

1、县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县级在职领导干部按省、市委规定,五年内分别到中央和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或衡阳市委党校等院校进修一次。根据上级安排,县委书记参加中央党校的培训;县长、县委副书记任期内到省委党校培训一次,时间2个月;其他县级领导五年内到衡阳市委党校培训一次,时间2个月。

2、正(副)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由县委管理的正、副科级干部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规划期间,根据新的形势任务的需要,适时举办正、副科级干部专题研讨班,深入探讨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每年安排在县委党校举办2-3期领导干部进修班,每期培训70人左右,学制2个月,5年计划系统轮训700-1000人。要坚持党委(党组)中心学习,每年不少于12天集中学习研讨制度,坚持经常性的在职自学制度。一般干部每年安排政治、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个月。要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积极选派学员参加调训。

3、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按照“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方针,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培养年轻干部的形式和途径。“十一五”期间,县委党校每年举办1期年轻干部培训班,主要对象为科级后备干部,每期培训60人,5年培训300人,学制不少于2个月。要特别重视年轻干部的使用,积极探索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路子。

4、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实施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工程,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普遍开展以创新思维为主要内容的普及性教育培训。“十一五”期间,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10天。组织、人事及有关部门每年要鼓励、支持并积极组织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人员参加学术研究,参加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培训。

5、基层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县委党校、乡镇远程教育站点及其它教育培训基地,突出抓好乡镇机关干部和基层站、所干部的培训。县委党校要重点抓好农村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社区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每两年集中轮训一遍,每期轮训时间不少于7天。坚持经常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政策法制教育和无神论教育。

6、县处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县委组织部要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好县处级后备干部的培训工作。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组织县处级后备干部到衡阳市委党校进行培训,时间半年,每年一期,每期2-3人。

7、新录用公务员的教育培训。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实行新录用公务员的新任培训和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有计划地开展包括专门业务和知识更新在内的进修和轮训。

8、民营企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县委党校每年举办一期民营企业人才培训班,重点培训骨干民营企业主、中层骨干,每期培训40人,主要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基本规范,WTO基本规则、工商管理知识。选派一批年纪较轻、素质较高、有发展潜力的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员到国内优秀企业、高等院校等地进修学习。企业中层骨干的政治理论和岗位资格培训,由各业务主管部门会同县委组织部规划安排在县委党校培训。

9、其他干部的教育培训。大力加强对全县政法干部的培训,切实增强政法干部政治素质、大局意识、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做到公正执法。继续做好妇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按照妇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特点,每年在县委党校安排一期理论进修班或培训班,时间为15天,每期50人,并积极选派优秀干部进省市党校、干部院校学习。组织干部外派挂职培训,学习外地经验。

10、国内外形势的教育培训。根据国内外形势和本县工作发展需要,每年举办一次形势报告会或一次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领导主讲,参加对象为县科级以上干部、民营企业主和其他人员,了解形势,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

五、主要措施

1、加强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在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中的主渠道作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面向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制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校教学新布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使县委党校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县委党校要加强对本校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发挥党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并要积极开辟县外培训渠道,利用省、市干教培训基地,积极联系培训内容、落实培训任务,认真组织我县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培训。加快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体系开展干部的培训工作。

2、努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对现职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每年选派1-2名在职教师到基层、机关、企业挂职锻炼,同时适当选调1-2名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热爱干部教育工作,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同志充实干部培训师资队伍,此外,聘请一批理论水平高,研究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努力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逐步建立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与竞聘上岗任教制度,全面提高师资教学、科研水平。

3、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根据培训对象和任务的不同,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加大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地调研的份量,增强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远程教育,拓展培训空间。教学内容方面,要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的实施,科学设置相应课程,加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使学员带着一个问题来,留下一条对策走。在教学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学分管理制度和考试、考核制度。教材建设要突出时代特色、最新成果和**特点。各培训机构要根据自身承担的任务,组织力量编写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教材。要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建设的规划、指导、管理和协调,确保教材质量。

4、落实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各单位、各部门在不断加大对干部和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投入的同时,也要把干部和专业人才培训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并争取逐年适度增加。县财政要严格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省、市的要求,对县委党校主体班学员的培训费、资料费、住宿费按人头足额列入年度预算,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县委党校要在县财政支持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多途径、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5、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一是继续坚持干部脱产培训制度。县委管理的党政干部在届期内要到县委党校脱产进修培训2个月以上,拟提拔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必须经过相应的党校培训才能提拔使用。二是严格干部调训学习纪律。坚持按计划指令性调训干部参加培训的制度,任何干部都不得无故不完成组织安排的脱产学习任务,领导干部参加调训学习,必须做好工作安排,保证集中精力搞好学习。三是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领导干部在职学习制度的规定,把参加学习培训作为选用干部必备的资格条件。各单位、部门要建立干部培训考试制度,把培训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建立和完善干部学习档案,及时掌握干部学习状况和培训需求,为干部使用和有计划的开展培训服务。

六、领导管理

上一篇: 交易合同 下一篇: 团校培训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