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5:07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1)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DCS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DCS主要完成的是汽轮机、锅炉的自动化过程控制,对电气部分的自动化结合较少,DCS一般未充分考虑电气设备的控制特点,所以无论是功能上还是系统结构上,与网络微机监控系统相比在开放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1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主要有:发电机-变压器组,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发电机、发电机励磁系统、主变压器、220kV断路器;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起动-备用变压器等;主厂房内低压厂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等主厂房的低压厂用变压器;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动力中心至电动机控制中心电源馈线;单元机组发电机和锅炉DCS控制电动机;保安电源;直流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

2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2.1 电气参数变化快 电气模拟量一般为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参数,数字量主要为开关状态、保护动作等信号,这些参数变化快,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采样速度要求高。

2.2 电气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高 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自动同期装置、厂用电切换装置、励磁调节器等保护或自动装置均为微机型,6kV开关站保护为微机综合保护,380V开关站采用智能开关和微机型电动机控制器,所有的电气设备均实现了智能化,能方便地与各种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通信方式进行双向通信。另外,电气设备的控制一般均为开关量控制,控制逻辑十分简单,一般无调节或其它控制要求,电气设备的控制逻辑简单。

2.3 电气设备的控制频度较低 除在机组起、停过程中,部分电气设备要进行一些倒闸或切换操作外,在机组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一般不需要操作。在事故情况下,大多由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动作来切除故障或进行用电源切换。且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这是因为电气的控制对象一般均为断路器、空气开关或接触器,其操作灵活,动作可靠,与电厂其它受控设备相比,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2.4 电气设备的安装环境较好且布置相对集中 电气设备大多集中布置在电气继电器室和各电气配电设备间内,设备布置相对比较集中,且安装环境极少有水汽或粉尘的污染,为控制设备就地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3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配置

每台机组配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 nt rol sys-tem,FCS),将机组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和公用厂用电系统都纳入FCS,FCS作为DCS的一个子系统,在DCS操作员站实现对电气系统的监控,并通过冗余配置的通信服务器在站控层与DCS进行连接。

3.1 网络结构 电气FCS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系统功能上分层,设备布置上分散。网络结构为3层设备2层网方式,3层设备指监控主站层、通信子站层和间隔层,2层网指连接监控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的以太网以及连接通信子站层与间隔层的现场总线网。监控主站层由双冗余的系统主机、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和负责与DCS及厂级监控系统(SIS)通信的双冗余通信服务器等组成,通信子站层主要由安装于电气继电器室的多串口通信服务器和安装在各配电室的通信管理机组成,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安装在电气继电器室、6kV开关柜和380V开关柜的智能测控装置、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电动机控制器和智能仪表等。通信管理机与监控主站采用双冗余的光纤以太网连接,与间隔层设备可根据设备情况采用Profibus,LON,CAN,工业以太网或其它现场总线进行连接,其主要功能除完成对各综合智能测控单元的数据进行管理外,还完成实时数据的加工和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公用厂用电系统的站控层以太网独立组网,通过通信网关分别与机组自动化系统以太网连接,共用单元机组的工程师站,并通过软、硬件闭锁手段只能接受一台机组控制系统的操作指令。

3.2 数据采集 对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变压器及起动-备用变压器,除少量模拟量信号、高压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及允许远方操作信号、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所有控制量信号采用硬接线直接与DCS连接外,其它监测信号均通过专设的测控装置接入FCS,再以通信方式送DCS。电气专用装置如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电压自动调整装置(AVR)、同期装置、故障录波、厂用电快速切换、柴油机、直流系统以及交(直)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等均设有通信接口,通过多串口通信服务器接入FCS。

电厂厂用电源分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系统和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系统,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包括输煤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站、翻车机、循环水系统、补给水系统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为与本工程水、煤、灰辅助系统集中控制的思路相适应,辅助车间厂用电源系统均纳入机组DCS监控。针对热控水、煤、灰单独设置控制点的方案,辅助车间380V电源系统也可纳入相应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

为使控制系统接线更加简单,对主厂房重要厂用电源如6kV厂用电系统及锅炉、汽轮机、主厂房公用系统等,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即重要DI信号(如断路器合闸位置、断路器跳闸位置、允许操作、故障)和DO信号(如断路器合闸指令、断路器跳闸指令等)保留硬接线,回路其它所有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以通信方式送入FCS及DCS;而对机组不重要厂用电源如检修、照明、电除尘及辅助车间厂用电系统等,取消厂用电电源系统全部的硬接线,完全采用通信方式进行监视和控制。

对单元机组电动机,由于与机组热工系统联系紧密,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同时,要保留和监控逻辑有关的重要信息,采用硬接线的方式,接入DCS中进行监控。FCS采集的供电气系统分析管理的信息如各保护整定值、故障时电流和电压波形等数据,送入FCS的工程师站进行分析处理,不送入DCS,但可以通过独立的通信接口送入S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4 结束语

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已成为当前设计的主流,控制方式也从单纯的DCS监控逐步向具备故障分析、信息管理、设备管理、自动抄表、仿真培训等高等级运行管理功能的方向发展,由此又推动了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将FCS应用到火力发电厂控制过程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节约工程投资,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2)

按合同要求,监理部在几个设备厂家设立监造站,选派有经验的站长、副站长,根据专业配备水轮机监造、发电机监造、焊接监造、探伤监造进度监理工程师;编制机组设备监造工作实施细则,明确监造工作方针、监造工作内容、监造人员岗位职责;与几个生产厂家签订监造工作协议,进一步明确了监造工作目的、方法、内容,以及监造方与制造方的职责和监造设备主要见证(检验)项目,在水轮机(发电机)制造过程中努力消除常见性、多发性、重复性质量问题,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确保设备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在监造工作中,认真履行机组设备采购合同和监造合同条款,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除了做好制造厂质保体系的审核,督促制造厂认真执行设备制造的检查和试验计划(ITP),做好原材料质证的审核,材料进厂复试和零部件重要制造工序以及总装试验的检查和见证外,还重点抓好设备的前期质量控制。部件投产前,先对其功能、结构特点和关键尺寸进行分析,再对工艺文件、焊接工艺评定和检验试验计划进行审核;通过对制造厂工艺、质量及进度控制的认真审查,提出关键的质量和进度控制节点,掌握主要部件的制造难点,抓好关键部件关键工序的质量监控等。由于相关设备制造厂的订单较多,设备交货进度成为关键,我们对生产计划提前做好分析,从图纸设计阶段就开始介入,在部件材料确定后催促制造厂的采购部门订购材料,材料到厂及时催促生产部门投料,确保生产计划留有余度。对关键工序提醒制造厂选派熟练的操作者,以保证设备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和进度得到控制。在监造过程中,监理人员深入制造厂车间,关键工序旁站监理,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及时向制造厂质保部、工艺部反映,以求尽快解决。

1.2机电设备制造质量控制方法

澜沧江流域小湾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700MW,运行转速150r/min,机组运行额定水头216m,是国内在建的单机容量700MW电站中水头最高的;小湾水电站水位变幅164~251m,水轮机具有宽幅度的运行水头适应性,机组轴线长。水轮机座环现场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发电机定子机座、转子支架、上机架均采用斜支臂结构,发电机制造、推力轴承制造难度系数大。小湾水电站是已建成的单机容量700MW电站中采用筒阀结构的电站,筒形阀的强度及刚度要求高,筒阀间隙控制在1.0~1.7mm;大型筒阀的采用,改变了水轮机组结构,给水轮机的制造增加了难度。为了保证机电设备的制造质量,监理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监造工作。

1.2.1重视设备的材质检验,从源头上控制设备质量

设备监造中,各主要部件质量控制的首要工作是落实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和材料进厂后的复检报告,材料供应是生产准备先行工作的重要环节,尽早签订订货合同,提供充足的生产周期,使材料早进厂、复检,若有材料性能不合格早发现、早处理。铸锻件探伤时如果出现超标缺陷,缺陷处理需要时间,给生产准备工作带来困难,特别是生产周期较长的或是重大的铸锻件,复验后如发现材料性能不合格,将会严重影响生产周期。因此,驻厂监造工程师积极主动,根据厂家的生产计划,及时进行落实,在各制造厂配合下,基本上满足了监造环节要求。监造设备所有材料原始质证齐全,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合格,按合同规定对重要部件的原材料的进厂复试,复试的原始质证齐全,性能合格。

1.2.2严格控制主要部件的尺寸与公差

设备机械加工中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粗糙度等是设备监造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根据监造协议,制造厂在加工工序到了质量见证点时,监造工程师到场见证检验过程,驻厂监造工程师工作积极主动,与制造厂互相配合,保证了设备加工及时转序,有效地保证了设备加工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根据合同,一些重要部件需要在制造厂内进行预装配。厂内预装配不仅是检查单个部件的加工质量及检查装配尺寸链,而且对工地组装焊接能否顺利进行有着很大影响,我们始终高度重视这个环节,按照事先制订的预装检查规程及相应的装配质量标准进行验收,保证预装配质量。对于分包出去的部件,完工验收进厂后也按照要求进行预装检查。在阀体制造中,通过对文件的审查,驻厂监造工程师提出合理建议:加长阀体检查样板的长度,将成形后的阀体钢板放在专用平台上,检测圆度及垂直度,有效地控制了阀体钢板成形的误差;在阀体组焊接过程中,认真检测阀体组装后的形状和尺寸,加强阀体焊接时的形状和尺寸监控,上机床加工前再对阀体进行划线检查,从而使阀体的加工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了做好主要部件的尺寸和公差的质量控制,监理部向各驻厂监造站下发文件(2008年2号文),加强对有装配关系部件的各部位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检查,坚持质量标准,不合格工序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产品不得签证出厂。

1.2.3重视设备的焊接质量

设备部件的焊接质量将影响机组的强度、刚度以及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重视设备的焊接质量,对焊工进行资质核查,对机组设备每个重要部件的焊接检查是否有焊接工艺规程,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施焊,严格控制焊接顺序,防止变形。检查部件焊接后的热处理及热处理记录是否符合工艺要求。避免焊接中出现焊接工件坡口加工的形状和尺寸不符合要求、避免焊前不预热或预热温度达不到规定要求造成焊缝内部质量不好、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致使尺寸达不到要求及热处理过程中焊接应力没有完全消除等质量问题。监理部在2007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监造站加强对焊接过程的检查,加强对焊接规程的审核、焊接区域清洁情况的检查、焊缝清根的检查、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检查、焊接工艺执行情况的检查等。采用事前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求监造站加强过程控制和焊接旁站监理,坚持质量标准,全面控制产品的焊接质量。此外,监理部专门抽调探伤工程师到安装现场,进行焊接质量检查验收。

1.2.4加强外协件的质量检查

由于各制造厂均有不同数量的部件外协加工,所以外协加工件的质量检查也是监造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外协件的质量,首先要选择合格供货商,对这些厂家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质量评审,建立合格厂家名录,货物进厂有合格证。有些外购件在厂内要做试验或参加预装配,要求制造厂在关键质量节点和监造工程师一起前往外协厂进行检查验收质量见证。同时,监造工程师在外协件回厂后须进行检验见证,发现缺陷及时处理。对外协件直接从外协厂发往工地的,监造工程师参加出厂检验,并将工地的信息反馈给制造厂,以期在后续制造中加以注意和改进。监理部也采取跨地域进行外协件检查的办法进行质量见证。小湾1#机筒阀油压装置的压力油箱在外协厂完工后,监理提议应对压力油箱内腔油漆进行检查,检查后发现油漆附着力不合格,外协厂又对压力油箱内腔重新进行喷丸预处理和涂漆,保证了油漆涂装的质量。为了保证外协件的质量,监理部下发文件(2008年3号文),加强外协件的质量控制,在外协件进厂后,必须按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发现缺陷及时处理,保证外协件合格转入下道工序。

1.2.5坚持质量标准,做好设备的出厂试验和出厂验收

设备的出厂试验和出厂验收是设备质量最终检验的关键环节。监理部认真进行设备出厂试验和出厂验收见证工作,保证出厂设备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各个制造厂都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监造工程师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各工序的质量见证,坚持质量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在设备出厂验收工作中,检查制造厂提交的技术文件与设计图纸的相符性,检查设备制造的几何尺寸精度和定位精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设备的所有工艺性能参数要达到合同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要求;对制造中要求制造厂整改的结果进行复核,符合要求时予以签认;在设备出厂前,监造工程师检查制造厂对设备采取的防护和包装措施,检查是否符合运输、装卸、储存的要求,相关的随机文件、装箱单和附件是否齐全等,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

1.2.6重视设备的成套生产和配套发运

机电设备的配套生产和配套发运,是满足工地设备安装进度的重要环节。由于制造厂的配套件有些是外购,有些是外协加工,如果外购件和外协件的交货时间不能满足要求,配套件就不能按照计划时间回厂,再加上到了包装环节,不能按照工地要求的顺序进行包装发运,往往会出现部件运到工地,配套件还没有发运出厂,影响了工地设备安装进度。监理部在2007年9号文中强调,设备成套工作必须从设备制造的开始就应高度重视,通过设备清单对设备成套制造和发运进行检查和督促,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监造站在设备成套制造和发运工作中下功夫,进一步把监造工作做细、做好。要求制造厂主件和配套件应同时发运,以满足工地设备安装需要。要求制造厂成套部门严格按照交货明细表组织汇总入库,零部件装箱时,要由发货部门负责清点逐一装箱,由配套员核实,还应通知监造工程师到现场给予见证,确实做到包装工作箱内实物与交货明细表内容相符,实际装箱数量与清单数量一致。最后通过专职检查员再次清点签字盖章后该包装箱才可以封闭。由于制造厂合同项目多,各项目之间在发货阶段经常出现人力、资源相互挤压情况。监造工程师深入现场,全方位的进行沟通、协调和提醒,积极推进包装发货进程。

1.2.7切实做好监造工作信息化管理

澜沧江流域水电站机电设备生产制造分布在全国各地7个设备生产厂家。几年来,为了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整理、传递和应用收集到的各类制造信息,监理部花了大量的精力,并根据工程中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工作。监造周报、月报是监造工作周期性总结,主要反映产品质量控制和生产进度控制方面的问题,周报表述的各种情况,反映了监理工程师工作的深入细致程度和工作业绩,也是向业主提供监理部形象的窗口。监理部要求各监造站月报、周报中对质量的表述,文字要精练,对进度的表述,除了文字外,还须使用统计表格,对部件制造总体进度要用百分比表示完成程度,每周累计,便于进度分析。对延期交货的项目和重要缺陷处理,要做专项分析。周报的期数、页数、表头、工程照片排列等细节认真细致,对监理部信息员反馈的问题要认真整改。为了促进各监造站周报编写工作,监理部每月进行一次各监造站的周报互传,以便其他监造站观摩和交流,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监理部每周日上午,把7个制造厂的信息收集整理、打印成册,周一9点钟向澜沧江公司领导汇报,提供准确的制造信息。几年以来,通过监理部的精心工作,几个水电站机电设备制造质量优良,提前出厂,为各电站提前发电创造了条件。

2机电设备安装监理

安装监理工作范围包括澜沧江流域水电站设备的到货、卸货、仓储保管、二次运输、安装、调试、试验、启动、试运行直至竣工验收移交给甲方的全部工作。

2.1加强主动控制(事前控制),从监理规划、监理

工作细则、组织制度、管理措施上充分保证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监理部在小湾和景洪两个安装工地配备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副总监理工程师及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设三个部门,即工程管理部、机械项目部、电气项目部,分别负责工程项目的现场监理工作,对监理项目进行“三控、两管、一协调”,使设备安装工程处于受控状态。总监理工程师统一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确保所监理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机电安装工作之初,编制监理规划。组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运转正常,着重加强质量、进度控制,从总监到监理员,全员负责质量控制。在机电设备安装监理工作中,在每一单元工程开工前,结合设计要求和厂家设备的特性、工艺、工序要求,以及规程、规范和强制性条文的要求等,详细地编写了监理工作实施细则,并在设备安装监理过程中,严格参照执行。小湾监理部将合同工程分为2315个分部工程、13588个分项工程、548478个单元工程,分别检查每个单元工程和各主要部件的安装质量,准确评定每台机组安装质量等级;对小湾机组安装中的关键工序,例如导水机构预装、定子组装、转子组装、盘车等进行严格的施工方案评审,在施工过程中坚持关键工序的旁站监理,监理中,按合同审查承包人的施工组织机构,保证了合同的要求条件。承包人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运转正常,承包人提供安装施工设备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监理人员认真细致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试验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注意开工前设计交底和施工中技术交底工作,加强主动控制(事前控制)的力度,严格审批设计图纸、工程变更、设计修改通知。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发现问题及时与业主、设计方、施工方协调与沟通,确保了现场设备安装工作顺利的进行。

2.2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方法

2.2.1质量目标分解

质量目标首先保证水电站建成后,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其次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合同规定的各项功能和使用价值。在得到详细设计资料和有关工程文件后,将工程质量目标详细分解为:设计质量目标、材料质量目标、设备质量目标、土建交面质量目标、设备安装质量目标、其他目标等。

2.2.2质量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和对策

风险因素和对策如下:(1)人员素质,实行资质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2)工程材料的质量,严把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关,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隐患;(3)机械设备的状况,督促承包人对形成工程实体的成套设备和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制定详细的操作维护管理规程,并监督执行;(4)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要求安装单位编制具针对性、操作性的施工设计,对于技术复杂和重要分项、分部工程还编制详细具体的施工方案,所有方案措施均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报业主备案后方能实施;(5)环境条件的影响,督促承包人改进作业条件、把握技术环境,辅以适当的措施,严格控制环境对质量造成影响的可能性;(6)机电设备的制造缺陷,建立设备管理控制机构,对招标、采购、进货、仓储、检验、发货等进行全过程监控。

2.2.3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

审核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审核与签署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现场监督和检查(包括开工前的检查,施工过程中跟踪监督、检查与控制,对重要工序、部位实行旁站控制等),对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签署支付工程款证书。机电安装质量管理体系有效保证了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根据各电站实际情况,重点监理机电设备制造、现场安装及厂家技术服务环节,将设计、制造、安装、监造、监理等各方面形成质量管理有机整体,促进了各电站设备制造及安装质量的全面提升。在机电安装重要技术、质量问题方面,坚持专家会议制度。在机组安装的不同阶段邀请国内机电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咨询和指导。为保证设备安装质量,充分吸收国内安装单位在大型机组安装方面的技术经验,组织召开机组安装专题技术研讨会,由国内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与制造专家分别就发电机定子组装和转子安装及定子下线等工艺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质量控制要求,有利于相关设备制造厂家协商制定详尽的安装工艺措施和质量标准,指导现场安装工作。按照项目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对安装单位项目部、设备制造厂家现场机构、监理部自身三个主体的规范组织和协调,使机组安装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讨论编制了各电站机电安装标准,据此明确每一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严格要求施工工艺措施,认真进行安装准备,开工前的资源检查确认,组织技术交底,加强过程管理,坚持旁站监理与巡检,对存在的安装和设备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并建立了完善的设备质量缺陷快速响应机制,以简化手续,加快缺陷处理速度,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与进度,切实执行施工单位三检制和监理复查制,提高一检合格率,确保各安装项目在通过施工单位内部三级检查后由监理进行复检时一检合格率达到100%(焊接项目控制在98%以上),实现“零质量缺陷,零安全违章”的双零目标。机电安装现场存在土建与安装的大量交叉作业、各安装工作同时展开、现场协调工作量大等特点,这些都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为此,在继续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的基础上,现场质量控制方面还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针对不同设备厂家的设备特性及供货现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正确认识设备现状,根据安装技术标准及各厂家设备特性,修改完善安装技术标准。加强与设备制造厂商的联系,加大催货力度,保证及时供货。合理编排现场安装进度计划,优化工序及安装资源分配。第二,针对机电安装特点制定对策。考虑到厂家多、安装质量标准多、施工场地紧张、桥机使用紧张及施工单位多的局面,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为此,加强了按不同厂家设备质量标准施工、验收的监控力度,制订并实施增加临时工作面的施工计划,加强桥机使用协调动态调度,及时调整监理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以加强质量监督等。第三,针对电站安装的所处特殊时期制定相应的对策。在全国水电装机的高峰期,施工单位人力资源短缺矛盾较为突出。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合同相关要求并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保证安装质量与进度,监理人员加大对施工单位安装资源到位情况的检查力度。第四,围绕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制定措施。正确理解质量与进度的统一性、矛盾性,遵循“又好又快”的原则要求,根据施工质量状况拟订并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在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坚持质量优先的基本原则。第五,围绕加强工作的前瞻性制定措施。为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在认真总结机电安装中所出现问题的处理经验基础上,加强机电安装工作的预控力度,对关键线路关键步骤的施工方案提前进行审查,做好相应施工预案,对每一个部件安装前均应尽可能提前检查和准备,争取提前发现问题、提前处理,对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汇总分析,及时反馈给制造厂与监造站等,避免同一类质量问题重复发生。定期检查成套设备的卸货、运输、仓储、保管、承包人的合同进度执行情况等,对承包人负责采购供应的设备、金属材料进行监督管理。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3)

DCS 主要完成的是汽轮机、锅炉的自动化过程控制, 对电气部分的自动化结合较少, DCS 一般未充分考虑电气设备的控制特点, 所以无论是功能上还是系统结构上, 与网络微机监控系统相比在开放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已成为当前设计的主流, 控制方式也从单纯的 DCS 监控逐步向具备故障分析、信息管理、设备管理、自动抄表、仿真培训等高等级运行管理功能的方向发展, 由此又推动了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火力发电厂机组电气系统控制方式到目前为止经历了 3个阶段:

( 1) 第 1 阶段, 采用强电一对一控制方式, 在主控室设模拟控制屏, 受控对象的控制开关、状态显示、监视仪表及中央信号等元件均独立设置于控制屏上。

( 2) 第 2 阶段, 随着主机设备 DCS 的应用和发展以及热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主控室电气控制与热工控制相互不协调的矛盾开始显得十分突出, 为此, 人们提出了将电气系统纳入DCS 控制的设想及原则, 在 2000 年之后已逐步运用于电厂。但限于 DCS 的 I/O 测点容量有限, 送入 DCS 的电气信息量比较有限。

( 3) 第 3 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开始运用于变电站。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首次在电气控制领域引入了现场总线技术, 并取得了成熟的运行经验。电气设计人员提出了将现场总线运用于厂用电控制系统的设想, 从而推动了各种电气智能化控制设备的迅猛发展。近几年, 全国已有数十家运用现场总线技术的电厂投入运行并得到用户认可。以现场总线技术为基础的电气控制系统已逐渐成为当前电厂设计的主流。

2、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主要有:发电机 - 变压器组,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发电机、发电机励磁系统、主变压器、220kV 断路器;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起动 - 备用变压器等;主厂房内低压厂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等主厂房的低压厂用变压器;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动力中心至电动机控制中心电源馈线;单元机组发电机和锅炉 DCS 控制电动机;保安电源;直流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

3、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配置

每台机组配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 nt rol sys-tem,FCS),将机组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和公用厂用电系统都纳入 FCS,FCS 作为 DCS,在 DCS 操作员站实现对电气系统的监控,并通过冗余配置的通信服务器在站控层与 DCS 进行连接。

3.1 网络结构

电气 FCS 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系统功能上分层,设备布置上分散。网络结构为 3 层设备 2 层网方式,3 层设备指监控主站层、通信子站层和间隔层,2 层网指连接监控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的以太网以及连接通信子站层与间隔层的现场总线网。监控主站层由双冗余的系统主机、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和负责与 DCS 及厂级监控系统(SIS)通信的双冗余通信服务器等组成,通信子站层主要由安装于电气继电器室的多串口通信服务器和安装在各配电室的通信管理机组成,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安装在电气继电器室、6kV 开关柜和 380V 开关柜的智能测控装置、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电动机控制器和智能仪表等。通信管理机与监控主站采用双冗余的光纤以太网连接,与间隔层设备可根据设备情况采用 Profibus,LON,CAN,工业以太网或其它现场总线进行连接,其主要功能除完成对各综合智能测控单元的数据进行管理外,还完成实时数据的加工和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公用厂用电系统的站控层以太网独立组网,通过通信网关分别与机组自动化系统以太网连接,共用单元机组的工程师站,并通过软、硬件闭锁手段只能接受一台机组控制系统的操作指令。

3.2 数据采集

对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变压器及起动-备用变压器,除少量模拟量信号、高压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及允许远方操作信号、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所有控制量信号采用硬接线直接与 DCS 连接外,其它监测信号均通过专设的测控装置接入 FCS,再以通信方式送 DCS。电气专用装置如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电压自动调整装置(AVR)、同期装置、故障录波、厂用电快速切换、柴油机、直流系统以及交(直)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等均设有通信接口,通过多串口通信服务器接入 FCS。电厂厂用电源分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系统和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系统,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及其 380V 配电装置等,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包括输煤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站、翻车机、循环水系统、补给水系统变压器及其380V 配电装置等。为与本工程水、煤、灰辅助系统集中控制的思路相适应,辅助车间厂用电源系统均纳入机组 DCS监控。针对热控水、煤、灰单独设置控制点的方案,辅助车间 380V 电源系统也可纳入相应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为使控制系统接线更加简单,对主厂房重要厂用电源如 6kV 厂用电系统及锅炉、汽轮机、主厂房公用系统等,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即重要 DI 信号(如断路器合闸位置、断路器跳闸位置、允许操作、故障)和 DO 信号(如断路器合闸指令、断路器跳闸指令等)保留硬接线,回路其它所有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以通信方式送入 FCS 及DCS;而对机组不重要厂用电源如检修、照明、电除尘及辅助车间厂用电系统等,取消厂用电电源系统全部的硬接线,完全采用通信方式进行监视和控制。对单元机组电动机,由于与机组热工系统联系紧密,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同时,要保留和监控逻辑有关的重要信息,采用硬接线的方式,接入 DCS 中进行监控。FCS 采集的供电气系统分析管理的信息如各保护整定值、故障时电流和电压波形等数据,送入 FCS 的工程师站进行分析处理,不送入 DCS,但可以通过独立的通信接口送入 SIS 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4、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总线的选择

现场总线技术主要应用于厂用电系统, 其控制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厂用电系统实现的是顺序控制, 即数字量控制, 模拟量信号仅作监视, 不参与系统逻辑控制, 与热工模拟量过程控制有本质的区别。

(2) 控制系统中某些功能对动作时间及响应速度要求很高, 这些功能通常由继电保护、快切、备自投、故障录波器等电气专用装置实现, 所以可以适当降低通过总线实现信号检测与快速控制能力的要求, 但仍然比热力生产过程控制要求高。所以厂用电系统宜采用高速现场总线。

(3) 厂用电系统控制对象较多, 信息量大。

(4) 电气配电装置分散于电厂整个厂区, 应用于大中型电厂时, 要求采用传输距离较长的总线。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71-01

近年来,随着我国设计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快速提升,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工业作用比较大,且我国电力设备都有了创新和完善,不仅发电量大大提升,且对应的装机容量也快速提升[1]。

针对发电厂电机组来说,其实际的应用安全性和节能性不断提升,在节能高效目标的明确下,相关部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本文主要研究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应用价值和作用。

1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介绍

要想设计出良好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方案,必须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核心技术等。

一方面,在系统功能特征和构成上,其集成技术是比较多的,不仅包括数据采集方面的技术和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还包括微机保护以及控制方面的技术[2]。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一大系统和一大设备构成,一大系统是控制系统,一大设备是硬件设备。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都大大提升。在当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不仅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包括通讯技术以及制造技术等,该系统主要呈现出分层分布式特点,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监测平台,通信功能比较强[3]。另外还节约了很多电缆,降低了成本。

另一方面,在电气自动化系统核心技术上,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

①是终端监控保护单元,具体来说,系统保护对象有厂用变、测控设备以及相关线路等,可以完成相关数据全面采集工作、系统保护工作以及故障控制工作等[4]。

②是通信设计上,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来说,主要的通信设计方式有总线网络以及光纤通信。主要在结合双冗余思想和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完成相关配置工作,在出现通信相关问题后,可以实现系统智能化的安全切换,最终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

③是监控主站设计,要在全面掌握机组容量、严格结合相关运行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加强方案设计。

④是协调控制设计,要明确DCS系统和ECS系统的不同之处,进行分别设计,加大逻辑控制力度和相关功能管理力度。

2 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情况研究

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来说,其实际的分系统有五个,要对这五大系统设计情况进行分别深入分析和研究。

2.1 厂用电监控系统

该系统的运行需要依靠总线技术,对电厂实际用电情况进行监测控制,针对厂用电监控系统来,其对用的主要是分布式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三大结构,第一大结构是站控层,第二大结构是通讯层,第三大结构是间隔层[5]。该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危机保护设备和相关监测设备,且实现了各种监测设备和保护设备的有效结合,应用监控系统加强管理,属于一种新型智能化监控系统。

2.2 升压站监控系统

其属于一个子系统,可以对总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还可以加强对电厂发电情况的控制。针对该监控系统来说,必须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多种监控系统的综合运用,加强程序化监控以及相关数据管理。

2.3 机组综合监控系统

针对该系统来说,主要可以实现对电厂单台变压器组等的监控,可以从根本上起到保护发电机和电组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提升电机和电组的数据测量能力和实际通讯能力[6]。在机组综合监控系统当中,包括一个比较核心的装置,指的是性能相对来说比较高的控制器,针对其对应的保护装置来说,不仅可以对发电机以及电组进行有效保护,还可以对变压器以及启备变等进行有效保护,另外还可以对故障录波仪以及高压线路等进行有效保护。且对于该综合监控系统来说,其应用起来比较简便,实用性比较强,保护能力和安全性都比较强。

2.4 设备状态监控系统

该系统也是总系统的核心内容,其和总系统和核心设计内容相同。针对设备状态监控系统来说,可以对发电厂相关设备应用和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获取关于相关设备实际运行的对应数值和变化情况,及时明确设备应用相关问题和风险,加强对设备应用情况的诊断力度,从根本上预测设备可应用寿命,最终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有效的检修方案。针对该监控系统来说,其属于一种分布式结构,不仅包括专业分析系统,还包括在线监测设备,在该系统中融入了专家输入的设备故障诊断算法,且对设备工作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仓库进行了良好创建。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大力应用智能化研究技术,提示预测设备运行相关问题,还可以全面技术提取设备运行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终明确运行异常的设备和装置。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设备故障产生率,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装置和设备维护效率。在该系统当中,存在一个设备在线监控装置,其对应的可监测对象比较多。针对这些监测单元来说,可以在监控装置所在附近安装,利于专业人员后期数据分析。

2.5 大系统是核心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

首先,针对数字式温度来说,其对应的监控系统不仅包括温度监控仪,还包括当地的专业主机,主要应用的信息传输模式是无线模式,主机之间可以进行组网通信。对应的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设备温度,一旦温度异常就会发出警告。

然后,针对电缆来说,其对应的健康系统主要是分布式光纤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电缆负荷的实时监控和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控。

最后,针对发电机来说,主要根据其状态相关参数变化情况进行监控,针对变压器来说,主要依据油色谱监测单元进行监测。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发电厂当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是比较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包括相关电气系统,还可以高效完成计量、控制等各项工作,最终提升系统良好协调控制效率,准确找到系统相关故障,提升系统运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梁东生.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研究[J].中国高新技 术企业,2013,(3).

[2] 陈国华.探究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遇到的问题及其设计[J].建筑工 程技术与设计,2014,(6).

[3] 王晓宇.浅析电气自动化110~35 kV变电所设计方案[J].商品与质 量・学术观察,2014,(3).

[4] 梁忠煌.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设计探析[J].机电信息,2012,(21).

[5] 郑悦,么宝鑫.探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黑龙江科 技信息,2013,(26).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5)

在现代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电厂自身管理工作的开展成为了影响电厂综合市场竞争力、影响电厂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电厂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自动化系统关系到电厂设备的使用安全、关系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对电厂设备安全的影响,现代电厂应加强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革。通过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通过电子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电气系统故障对机组安全的影响。以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为基础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稳定性,以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为重点保障电厂电气自动安全性。

1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已成为当前设计的主流,控制方式也从单纯的DCS监控逐步向具备故障分析、信息管理、设备管理、自动抄表、仿真培训等高等级运行管理功能的方向发展,由此又推动了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火力发电厂机组电气系统控制方式到目前为止经历了3个阶段:

1.1 第1阶段,采用强电一对一控制方式,在主控室设模拟控制屏,受控对象的控制开关、状态显示、监视仪表及中央信号等元件均独立设置于控制屏上。

1.2 第2阶段,随着主机设备DCS的应用和发展以及热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主控室电气控制与热工控制相互不协调的矛盾开始显得十分突出,为此,人们提出了将电气系统纳入DCS控制的设想及原则,在2000年之后已逐步运用于电厂。但限于DCS的I/O测点容量有限,送入DCS的电气信息量比较有限。

1.3 第3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开始运用于变电站。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首次在电气控制领域引入了现场总线技术,并取得了成熟的运行经验。电气设计人员提出了将现场总线运用于厂用电控制系统的设想,从而推动了各种电气智能化控制设备的迅猛发展。近几年,全国已有数十家运用现场总线技术的电厂投入运行并得到用户认可。以现场总线技术为基础的电气控制系统已逐渐成为当前电厂设计的主流。

2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主要有:发电机 - 变压器组,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发电机、发电机励磁系统、主变压器、220kV 断路器;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起动 - 备用变压器等;主厂房内低压厂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等主厂房的低压厂用变压器;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动力中心至电动机控制中心电源馈线;单元机组发电机和锅炉 DCS 控制电动机;保安电源;直流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

3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配置

每台机组配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 nt rol sys-tem,FCS),将机组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和公用厂用电系统都纳入FCS,FCS作为DCS,在DCS操作员站实现对电气系统的监控,并通过冗余配置的通信服务器在站控层与DCS进行连接。

3.1 网络结构

电气FCS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系统功能上分层,设备布置上分散。网络结构为3层设备2层网方式,3层设备指监控主站层、通信子站层和间隔层,2层网指连接监控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的以太网以及连接通信子站层与间隔层的现场总线网。监控主站层由双冗余的系统主机、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和负责与DCS及厂级监控系统(SIS)通信的双冗余通信服务器等组成,通信子站层主要由安装于电气继电器室的多串口通信服务器和安装在各配电室的通信管理机组成,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安装在电气继电器室、6kV开关柜和 380V 开关柜的智能测控装置、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电动机控制器和智能仪表等。通信管理机与监控主站采用双冗余的光纤以太网连接,与间隔层设备可根据设备情况采用 Profibus,LON,CAN,工业以太网或其它现场总线进行连接,其主要功能除完成对各综合智能测控单元的数据进行管理外,还完成实时数据的加工和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公用厂用电系统的站控层以太网独立组网,通过通信网关分别与机组自动化系统以太网连接,共用单元机组的工程师站,并通过软、硬件闭锁手段只能接受一台机组控制系统的操作指令。

3.2 数据采集

对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变压器及起动-备用变压器,除少量模拟量信号、高压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及允许远方操作信号、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所有控制量信号采用硬接线直接与DCS连接外,其它监测信号均通过专设的测控装置接入FCS,再以通信方式送DCS。电气专用装置如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电压自动调整装置(AVR)、同期装置、故障录波、厂用电快速切换、柴油机、直流系统以及交(直)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等均设有通信接口,通过多串口通信服务器接入FCS。电厂厂用电源分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系统和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系统,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及其 380V 配电装置等,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包括输煤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站、翻车机、循环水系统、补给水系统变压器及其380V 配电装置等。为与本工程水、煤、灰辅助系统集中控制的思路相适应,辅助车间厂用电源系统均纳入机组 DCS监控。针对热控水、煤、灰单独设置控制点的方案,辅助车间 380V 电源系统也可纳入相应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为使控制系统接线更加简单,对主厂房重要厂用电源如 6kV 厂用电系统及锅炉、汽轮机、主厂房公用系统等,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即重要 DI 信号(如断路器合闸位置、断路器跳闸位置、允许操作、故障)和 DO 信号(如断路器合闸指令、断路器跳闸指令等)保留硬接线,回路其它所有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以通信方式送入 FCS 及DCS;而对机组不重要厂用电源如检修、照明、电除尘及辅助车间厂用电系统等,取消厂用电电源系统全部的硬接线,完全采用通信方式进行监视和控制。对单元机组电动机,由于与机组热工系统联系紧密,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同时,要保留和监控逻辑有关的重要信息,采用硬接线的方式,接入 DCS 中进行监控。FCS 采集的供电气系统分析管理的信息如各保护整定值、故障时电流和电压波形等数据,送入 FCS 的工程师站进行分析处理,不送入 DCS,但可以通过独立的通信接口送入 SIS 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4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总线的选择

现场总线技术主要应用于厂用电系统,其控制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

4.1 厂用电系统实现的是顺序控制,即数字量控制,模拟量信号仅作监视,不参与系统逻辑控制,与热工模拟量过程控制有本质的区别。

4.2 控制系统中某些功能对动作时间及响应速度要求很高,这些功能通常由继电保护、快切、备自投、故障录波器等电气专用装置实现,所以可以适当降低通过总线实现信号检测与快速控制能力的要求,但仍然比热力生产过程控制要求高。所以厂用电系统宜采用高速现场总线。

4.3 厂用电系统控制对象较多,信息量大。

4.4 电气配电装置分散于电厂整个厂区,应用于大中型电厂时,要求采用传输距离较长的总线。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6)

Abstract: Through access to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personal working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the coal-fired power plant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sign, applic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were studied. To our coal-fired power plant environmental automatic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in the allowed range, ensure the coal-fired power plant and the normal rational and orderly operation.

Key words: coal-fired power plant;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data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工业化的大发展,所带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异常严重的,环境保护被提上了日程。在工业领域中,由燃煤电厂的生产工程中产生的CO2和SO2还有氮气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上升。值得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重视。一般情况下,燃煤电厂为了实现对本厂以及周边环境的监测,会设立很多的检测点,由于地理环境的恶劣,以往获得检测数据的方法是采用人工抄表的形式,这种方法效率低,时间长。为了尽快的解决这种低效的工作方式,适应新时期燃煤电厂的快速发展,也为了更好的保护燃煤电厂内部及其周边的环境,对燃煤电厂实施自动监测是必须要进行的。

一、 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方法与原理

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对处于环境生态环境中的如:水质的污染情况、噪声的污染情况、空气的质量等各类参数进行收集。在通过传感器对燃煤电厂周围收集的各类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在转化为物理量,物理量在通过一定的转化得到了光电信号,最后在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有效的数据资料。

燃煤电厂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场内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实施监控,所得到的数据很多,而环境进行监测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两列:手工环境监测和自动环境监测。手工监测,顾名思义是由检测员到各个观测点,进行抄表,收集数据。手工监测的主要方法有重量法、仪器分析法,所监测的项目数量也由少变多,监测的范围更加的广泛,不仅仅涉及到空气、水文地质,还包含了物理辐射、有机污染监测等新内容。手工监测具有较广的使用范围,用于多种环境参数的监测,但是手动监测,耗时长,不能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控。而现在研究设计自动环境监测系统,不但具有手工监测的所有优点,还克服了所有的弊端。必将会在燃煤电厂环境监测中占据主要地位。

二、 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需要监测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查表,登记数据,这样的监测方法受到一定的制约。因为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无法直接进入到燃煤电厂存在危险源的地方进行数据的收集,而采用的手工环境监测的方法无法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实时性,因此分析的结果也不准确。而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燃煤电厂的自动化环境监测系统要保证具有在线自动监测仪表、网络集成以及视频摄像监视装置等硬件的设备之外,在开发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与之相关的各类软件开发的方式和语言等,以保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功能齐全,能够满足燃煤电厂的使用。环境自动监测系统需要完成对燃煤电厂环境参数的采样、收集、整理、处理,统计与更新等。

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在燃煤电厂的应用,主要是对电厂以及周边的环境质量进行的监测。整个系统采用的是人友好的人际交互界面,界面中语言为中文,显示直观简单,操作人员使用起来,清晰方便。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不止只有主界面使用清晰友好的界面,及时是下属的六个系统中也采用同样的界面。使得系统所监视的对象可以通过交互界面,清楚的表现出来,由此以来,已经获得授权的用户就可以通过对系统的查看,获得所需要的环境自动监测画面,使用户对燃煤电厂的环境进行及时的监控。

三、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1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结构分析

燃煤电厂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主要采用的在线自动分析仪器,根据监测区域内的环境,运用现代最先进的传感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测量和控制技术以及针对监测工作过程中所涉到的通讯网络和分析软件所组成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我国针对燃煤电厂环境的实际情况,所设计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是:1个监控中心、一个传输系统、一个GPRS终端一级下属的6个子系统。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用户可以通过预留的借口对系统进行扩展。

燃煤电厂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的系统,所包含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不同的系统的组成形式多样,系统所具有的自动化程度和实时性也存在差别,但是环境自动检测系统的侧重点无论有多么大的不同,其基本的结构是一致的。我国燃煤电厂电厂所使用的环境自动化监测系统之所以能够正常、高效的运行,是因为整个系统可以进行动态的实时性维护,保证了系统的高质量,自然也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准确性。

目前,燃煤电厂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网络层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现场层

燃煤电厂环境自动检测系统中的现场层,该层主要由各类环境采集、监测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现场层的主要功能是:对监测采集到的环境参数进行储存、发送等。

(2)网络传输层

燃煤电厂环境自动检测系统中的网络传输层,主要是采用有线和无线传输的形式对相关数据进行发送。

(3)数据采集和处理层

燃煤电厂环境自动检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层,该层是通过以上两个层次进行数据的交换、命令的下达,主要的目的是为采集的数据实施监控,并且把获得的相关数据经过校对解码以后,通过Web Service 服务方式上传到数据的处理中心。

3.2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总体思路

燃煤电厂自动检测系统在总体结构设计上采用业务和网络分层构建、逐层保护的指导原则,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利用宽带IP+GPRS无线网络技术,提供宽带保证,在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中的网络的构架和设计模型等都具有很好的拓展性,从而根据实际的情况的改变,实行数据的传输和发送。

在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中,采用的是星型结构,在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中心,各个监测站以及各个监测位置都设立了核心节点。监测中心是整个网络结构的核心,直接影响着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是否能够正常传输。因此,在系统的监测中心,除了配送一台主服务器以外,还是准备了一台备用服务器。

四、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使用

国家自“十一五”以来,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电厂脱硫设施的监管,近几年,通过各方的努力,我国燃煤电厂的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与国家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燃煤电厂作为国家重点污染企业,始终都是各级环保部门监管的重点。燃煤电厂在完成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安装任务的基础上,开始对燃煤电厂的环境实施监控,重点是对厂内二氧化硫的监控,监控的数据作为对二氧化硫减排设施监管的重要手段,环境自动监管系统所记录的数据作为核定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投运率、脱硫效率和减排量核算的重要依据,从而更加科学、准确、实时地掌握重点污染源的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各类信息。

五、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所设计的环境自动检测系统只是用于在燃煤电厂环境质量监控,而比没有应用到其他的领域。而在我国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钢铁企业以及生物产业中,都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污染物的排放现象,所以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在未来也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中。我国现存的针对燃煤电厂的环境问题设计的自动监测系统对燃煤电厂的环境监测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电厂的发展,环境监测系统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例如对监测移动污染源和对挥发性较强的污染物的监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将会更加的完善,发挥更多的功能,满足各个领域的需要。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对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原理,需求分析以及系统结构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功能,并且在未来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人机界面良好,信息清晰可见,数据完整,可以对燃煤电厂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对燃煤电厂环境的监测和对污染的处理。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随之对电厂发电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电厂发电存在控制不力等问题,因此,实现电厂自动化操作是十分必要的,要对电厂控制的信息化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促进DCS系统和SIS系统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电厂整体工作效率,促进电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1 DCS系统在电厂信息化中的运用

1.1 DCS系统的内涵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简称)系统,即分散式控制系统,是利用微处理机或者微型计算机技术,对工厂生产过程实行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是4C技术(即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CRT显示技术)发展的产物。DCS系统集常规仪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于一身,可以方便的对工厂之类的生产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达到简化操作、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1.2 DCS系统在电厂应用中的功能

DCS系统作为电厂常用的一种控制方式,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控制站的信息传输到中央监控室,对电厂整合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一旦电厂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是出现异常情况,中央监控室立马就能收到警报信号,工作人员能及时的进行抢修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自动化控制、简化装置、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减少失误等目的。此外,DCS系统可以利用通信网络把分散在电厂现场附近的现场控制站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工程师站等有效连接起来,对电厂现场生产设备实现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可以使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减少电厂生产成本,给电厂带来经济效益。

2 电厂信息化中的SIS系统

2.1 SIS系统的应用概述

SIS(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系统,即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通过对火电厂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分析,进而对火电厂的生产进行合理的优化控制和负荷经济分配,充分让生产设备发挥其最大能量,使整个电厂生产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可以说,SIS系统是集生产实时监控、优化控制和生产过程管理于一身的厂级自动化信息系统。此外,SIS系统还可以为电力企业网络信息haunted建设提供完整、正确的信息数据,让企业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各发电厂生产情况和信息资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2.2 电厂信息化中的SIS系统运用

SIS系统运用于电厂生产中,对电厂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提高机组生产效率,减低生产成本,提高电厂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SIS系统是建立在DCS基础之上的,DCS系统虽然具有集中管理和分散监控作用,但是在资料的发现和保存上受到局限,着重点在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而SIS系统是对全厂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指挥调度,包括机组DCS、PLC(辅助车间程控系统)等,能有效的发掘资料并完整保存历史资料,着重点在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上,旨在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信息资源,提高其决策水平,促进整个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3 整合网络及基于DCS的SIS系统电厂信息化网络设计

3.1 SIS系统的应用概述

SIS系统是建立在DCS基础上的,专门用来设计、安装、诊断、运行维修的分散式监控网络系统。用户不仅可以选用汇流排式网络结构,也可以使用任意形式的网络拓扑结构,且网络通信介质不受任何限制。SIS系统是一种Infranet(指在网络中控制“事物对象”)控制系统,经常会与Internet和Intranet结合起来反映事实。现场控制节点作为SIS系统的现场控制网络的重要内容,主要可以分为2种:一是直接把神经元芯片作为通信处理器和测控处理器,二是神经元芯片基础上的主站节点、通信介质及通信协定。

3.2 在DCS基础上的SIS控制系统设计

(1)网络管理系统的建立优化

在电厂整个生产系统中,网络管理系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单元级网络及系统中测量监控主机、资料库服务器、应用程序主机、网络管理主机及工程师站的通信进行连接,保证其能互通工作。这个部分信息传输量比较大,不但要传递监控、维护信息,还要传递电力参数、记录和其余安全自动装置的信息,所以要选用TCP/IP基础上的IEEE802.1标准的10/100Mbps网络,便于接入Internet网和上级MIS网,保证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和正确性。总之,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有网络设备安装、更换、维护,网络连接建立、网络监控和网络养护等等。

(2)网络资料库的使用

系统一般采用了网络资料库,使用一台服务器进行管理,根据系统大小同时运转多台电脑,且不同应用有相应的权限。目前,一般使用的资料库MS SQL Server为三层主从式资料库型式(包括Web浏览器、Web服务层及资料服务层,通信协议HTTP)。资料库运用整个系统区域网络连接传递信息资料,比较方便,也有益于维护和更改。电厂信息化资料库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量测对象,即电厂;二是远程终端装置,网络资料库主要依据电厂结构和远程终端结构来定义数据,前者主要是调度员监视电厂的状态,后面的主要是信息化人员监视远程终端系统的状态。总之,网络数据库不仅要具有一致性和共用性的特点,还要具有即时性、完整性、更新性等特性。

(3)电厂记录

电厂记录主要是对电气设备,比如变压器、线路、开关等进行监测和记录,主要方法是在电气设备下设置三种量测类型——状态量、模拟量和累加量,然后再在每一个量测量下进行更加详细的测量,比如量测值、控制状态等等。电厂记录具有以下优点:便于调度员找到设备、找到量测装置,进而通过量测状态观察系统状态,通过远程终端装置控制电气设备。

(4)远程终端记录

远程终端记录主要用来描述资料接收系统,以各个远程终端装置为顶点,分层建立远程终端接线表,同时建立遥测数据和电厂相关数据的关联。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化网络的快速发展,DCS系统和SIS系统广泛运用到电厂信息化系统中,为了使电厂实现智能自动化控制,必须促进DCS系统和SIS系统的有机结合,把网络技术、电厂设备和监控网络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基于DCS的SIS网络开放式控制系统,促进电厂信息化配置最优化,促进电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8)

一、前言

为满足爪哇岛的电力需求,PTPerusahaanListrikNegara在西爪哇省IndramayuRegency市建造一座燃煤发电厂,电厂名称为PLTU1JawaBarat3X330MW发电厂。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现已更名为“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PENTA公司组成联合体成功签署了电厂项目的EPC合同。对外主合同签订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签订了本项目的工程执行承包合同,确定了公司将承担执行印尼项目EPC合同范围内的全部工作和责任。

公司十分重视采购设备的质量,如何合理保证采购设备的质量,低成本按时实现预定的采购目标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难点。利用系统思维和过程方法进行全过程监造是解决难点行之有效的方式,本文以PLTU1JawaBarat3X330MW电厂项目监造实践为基础对如何解决这个难点进行了探讨。

二、全过程检验监造简介

设备全过程检验监造从任命项目总监造工程师开始,贯穿于设备采购全过程,属于项目驱动的质量监督。总监造工程师首先进行监造策划,形成可行的项目监造程序,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组织召开设备制造商与设计分包方技术联络会议,确立设备监造的执行依据和质量控制点,进入监造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利用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动态监控,根据设备类别、厂家制造水平和制造阶段的不同进行跟踪调控;设备交付、业主验收,提交监造总结报告后,检验监造过程关闭。

三、项目监造策划

监造策划的任务就是形成监造计划和建立监造质量管理体系。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宗旨是质量出自计划与过程控制,而非出自检查。只有做出切实有效的监造策划,才能指导监造的实施与过程质量控制,

(一)监造计划

明确监造目的是制定监造计划的前提和依据。本项目设备监造的目的是保证设备的性能、参数符合合同要求,满足项目需要;控制设备生产过程,保证设备按要求时间及时供货;控制材料采购,保证设备任意部件均符合标准和合同规定;监控设备试验、检验过程;保证设备的包装满足要求。

本项目以设备关键性级别、项目质量计划和以往的经验教训等为基础,根据项目特点、设备特点首先确立监造的工作范围、技术要点、执行依据与检查点的划分原则。经过监造策划形成的项目监造计划和标准文件是整个监造工作的基础。

设备关键性级别表明设备的重要性,Indramayu3X330MW电站工程总共有200余项的设备材料采购合同,对于如此大量的设备材料不可能等同对待,因此本项目监造策划根据设备关键性级别并结合与外方业主的合同中对设备检验试验的要求,进行重点针对性管理,充分保证了重要、主要设备的质量控制,满足了外方业主的要求,同时兼顾项目设备整体质量,整个监造过程主次有份,全面控制,在整体质量可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监造成本。

本项目监造策划中,根据发生故障导致的影响程度,将设备分为四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设备。一级设备为若发生故障会导致机组发电量完全损失或造成严重的安全或环境危害的结构、材料和组件。二级设备为若发生故障会造成机组重大损失的、不属于第一级的结构、材料和组件,包括具有重大经济价值、若发生故障会导致可容忍的环境危害的设备。三级设备为若发生故障会造成正常机组容量损失或造成严重的运行问题的结构、材料和组件。四级设备为若发生故障,不会导致机组容量损失或不会造成重大运行问题的设备。

对于某一设备的监造,根据被监造设备的特点及设备制造商所提供的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同时需结合业主对设备检验试验的要求,确定该设备的质量监控点(见证项目)和监控内容以及监控方式,才能准确有效得把握和控制好设备制造整个设备制造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进度和质量。本项目监控点的监控方式分为现场监控(W点)、文件监控(R点)和停止待检点(H点)三种方式,其具体在各设备的监造大纲中明确。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依据本项目特点及相关规定与文件,结合业主对设备检验试验的要求,编制了适合本项目的切实可行的监造管理办法,建立了有效的监造部质量管理体系。本项目监造管理办法明确了设备监造目的、监造范围,组织机构及各方职责,设备监造工作分类及工作流程,监造文件的准备和提交,制定了监造工作标准表格,充分保证了质量计划的有效实施。

1、组织机构。设备监造工作由项目部设备监造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配合。设备监造部设总监造工程师一人,质量控制工程师一人,进度控制工程师一人。下设监造工程师共分为5个小组,分别为驻厂监造组、电气仪表组、锅炉辅机组、汽机辅机组、其他设备组。其中驻厂监造组包括锅炉驻厂监造、汽轮机驻厂监造和发电机驻厂监造。

总监造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设备监造大纲,明确质量控制点;指导和组织监造工程师开展设备监造活动;全面了解设备生产情况,协调和联络项目部相关部门解决设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质量控制工程师负责审核并确认各个设备供应商提交的设备监造计划和质量见证表;根据设备生产进度情况确定设备巡检方案,并进行全面跟踪检查;组织解决设备监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及时上报;按规定时间汇总提交设备监造情况报告。

进度控制工程师负责审核各个设备供应商提交的生产进度计划,对设备生产进度进行全面跟踪检查与及时调整;组织解决设备生产进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及时上报。

监造工程师配合编制设备监造大纲,明确质量控制点;根据各项监造依据开展全面的设备监造工作并编写监造日记、监造报告、监造总结等监造文件。

2、设备监造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处理流程。质量问题是指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或过程不符合规定要求。质量问题分级管理可以明确监造重点,提高监造效率,对发挥质量综合管理和监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监造过程发现的质量问题,视其严重程度并按照组织结构分级处理与汇报,如图1所示。

对可以通过返修弥补的一般性质量问题,监造工程师填写“质量问题反馈表”通知设备制造商,并责成提出处理方案,经监造工程师审核后执行,处理结果报总监造工程师复查;对难以修复的重大质量问题,除责成设备制造商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方案外,监造工程师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总监,在征得业主同意后,签发“部分加工暂停指令”,直至问题解决方可转入下道生产工序。

3、设备监造进度控制流程。设备制造商填写“生产进度计划报审表”送监造工程师审定,生产计划按周、月、季分别编制。该进度计划还应包括按合同确定的备品备件、设备图纸、设备安装和维修手册等软件的交货进度计划。

监造工程师对所报计划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及其合理性进行审查,并在报审表中签署审定意见。当工程进度与总体进度计划有不符点时,监造工程师必须与项目经理、设备监造部负责人和专业工程师认真讨论解决方案,确保设备交货日期能满足总进度计划的要求。

四、监造实施

根据监造策划,形成本项目监造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根据监造工作流程,即可实施设备监造,对其中的主要部分简要介绍如下。

(一)设备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设备供应商是关系产品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所有设计要求都要通过其来实现。对设备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是全过程监造管理的首要环节,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监造成本。设备供应商的审核应根据监造策划中形成的质量管理文件及相关程序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质量计划及文件系统,交货能力、技术能力、后援服务、人力资源、现有合作状况等进行审核。

(二)产品设计文件审核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监造管理的重要环节,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资料等,是生产技术活动的依据,也是质量管理的依据。对制造厂的设计计算书、设计图纸和关键制造工艺进行审核,确保设计和关键工艺质量,是把住设备制造第一关。

(三)监造总体会议

监造会议是整个设备监造循环中由策划到执行的里程碑,与会各方要明确设备监造要求、原则和标准,确认设计文件、制造工艺和检验工艺文件,审核产品质量见证表和产品质量试验程序,把握设备上产进度。

产品质量见证表说明了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设立监控点的监控内容和方式。监控点的监控方式分为现场监控(W点)、文件监控(R点)和停止待检点(H点)三种方式。产品质量试验程序是制造商对产品试验工作进行的系统策划和总体安排,一般以文字或图表明确产品的主要质量特性、配备资源、选择检验和试验的方式,是指导试验工作的依据。

产品质量见证表和产品质量试验程序是监造执行依据,需经与会各方共同确认,确保订单的检验要求全部列入。

(四)制造过程监控

在设备制造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遵循“预防为主、重在过程、主动控制”的原则,推进项目监造观念的变革,变被动监控、事后整改为主动控制、提前预防。监造人员的过程监控与制造厂自检相结合,加上项目检验部门抽检的方式,对设备制造全过程实行巡检、抽检、监督和见证,严格把好每一道工序。

1、材料质量控制。材料进厂后,监造人员应逐项核对材料型号、规格尺寸与材质证明原件等,审核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审核材质证明原件所列化学成份及机械性能是否符合相应标准或规范要求。

2、工序质量控制。在质量监测过程中,对于质量计划中设置的见证点、停检点,监造人员按照作业程序及时进行检查,其中对于H点必须由监理人员以及EPC总包方人员确认认可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以确定阶段成果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对于W点或H点要防止跳过检查,因为避免错误的成本总是大大低于补救错误的成本。

(五)出厂验收

出厂验收项目包括设备性能试验见证,相关文件检查,出厂包装检查等。

1、设备性能试验见证。设备性能试验是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最重要的工序,是设备制造能否成功的关键。监造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出厂试验见证,对重要和关键设备,还需邀请业主参加。各见证代表对待验设备进行现场试验见证,经讨论后形成会议纪要,记录遗留问题、解决措施及验收结论。验收合格后设备方可出厂。

凡主合同中规定的由业主来华见证项目,监造工程师必须在确定的见证开始时间前20天进行预检工作,并将检验情况上报项目部,保证业主来华见证一次通过。对于业主来华见证项目,监造工程师必须在确定的见证开始时间前10天督促设备制造商准备齐全相关的文件资料。

2、出厂文件审查。监造工程师应依据项目部规定的出厂文件清单及相关规范、协议等进行设备出厂文件审查,包括图纸、质量计划、产品试验程序、产品质保书、安装使用说明等相关文件,只有所有出厂文件齐备并符合合同等相关规定后方可开始包装运输。

3、检查产品的外观和包装。完成设备性能试验和出厂文件审查并经监造人员签署后方可进行包装发运。特别需要指出且往往容易被忽略的是备品备件、专用工具以及设备文件等,监造人还应检查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并同设备一并包装发运。在这个过程中,监造人员要检查产品外观,如锈蚀,油漆脱落,机械损伤等缺陷;对于产品包装,由于本项目现场在印尼爪哇岛,设备需经长途海陆运输和多次起吊装卸,为保证设备在此过程中不被损坏,其包装须满足出口产品包装要求,达到防腐蚀(包括盐腐蚀)防雨、防震、防晒、防摔等要求,因此监造人员必须按照项目部包装运输规定审核制造厂提交的包装方案,检查产品实际包装是否与合同要求相符合并应符合科学合理、牢固可靠、经济紧凑和方便搬运、仓储等要求。此外,还需检查标识内容是否齐全、清晰、不掉色,外包装是否标明了吊装点、支撑位置等。验收合格后出具检验放行报告,设备方能放行出厂。

五、监造过程监控

(一)加强沟通

通过各种月报、简报等资料,监造联络会、出厂验收等会议,以及日常的驻厂监造周报、工作日志和各方面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制造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严格把好每一关。

(二)检查督导

监造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重点厂、重点项目实行不定期检查与督导,做到对重点和突出问题随时掌握,及时协调解决。

(三)持续改进

定期召开监造例会,对前段监造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对于重大监造质量问题召开专题会,深入分析总结,不断完善监造管理体系,提高监造的综合效益。

业主是服务的最终受益方,让业主满意是项目监造的最终目标。总监造工程师要及时与业主沟通,通报监造进展,征求业主意见,深入分析总结,不断提高监造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六、监造收尾

监造收尾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容易忽视的内容,其包括监造评估和监造终止两个阶段。

监造评估不仅是在监造完成后进行,还包括在监造实施过程中的对各关键点的质量评估。监造评估看起来属于事后控制,但其目的不是为了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应抓住监造质量合格或不合格的精髓,使将来的监造管理能从中获益。

监造终止阶段,是在监造终止后,检查监造文件是否完备,同时进行项目监造总结。项目监造总结是一个把实际运行情况与项目监造计划比较以提炼经验教训的过程。

通过项目监造策划和总结,项目监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得到完整的记录和升华,成为“组织财富”。

七、结束语

项目全过程监造以设备关键性级别为基础,有针对性展开监造活动。与以往监造注重结果不同,更注重过程,侧重预防为主和主动控制,涉及从设计、制造到验收的全过程,促进了传统制造业质量模式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的转变,提高了其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进程。

设备制造全过程监造实践证明,将项目公司的协调作用、质量见证公司的专业经验与公司设计部门的技术支持相结合,以标准规范为基础,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通过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持续改进,对设备制造质量、进度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有效地保证设备制造按合同目标顺利进行和实现,从而达到项目的整体目标。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9)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在不断改革进步的潮流下,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电厂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对降低电厂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社会效益的提高以及电厂电力系统技术的整体提升有着极大的作用。

1 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目前存在问题

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主要指的是使用网络通信技术、利用工程软件以及相关通信协议等先进技术来实现电气系统的自动控制、安全监测、系统保护以及信息的有效管理等新型的自动化系统。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不仅包括了升压站的子系统、机组的子系统,还包括了厂用子系统中的大部分电气子系统的统计,可以说是较为独立的电气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合理的应用,进而来实现对于电气设备的信息采集以及监控工作。另外,电厂电气的自动化通信系统需要更先进的网络技术来不断的完善,应用于经济性、通用性以及可扩展性方面,在这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得到最好的结果,其中以太网的使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度快、信息容量大、整体成本较低以及网络结构方面使用灵活等特点,这一特点的充分发挥使其在工业领域以及商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仍不足以在通信协议技术标准的多样性方面体现其优势。在工业领域使用的以太网已经大部分能够满足电气自动化系统在信息传输方面的所有信息需求,进而能够有效的促进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应用效果方面的提升,这也使其在电力系统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于现代的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存在突出的问题是设备和布置较多而且非常分散,在维修方面非常困难,所以这些方面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工作,进而实现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先进技术应用的目标。

2 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方案设计

2.1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不同于热工操作系统,在操作频率上较低,但是系统的保护性能可靠性较高,在结构上简单易连锁,只要两台相关的电气控制系统就能保证其控制的自动性,所以,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需要及时的构建合理的联网方式和操作系统来提高其可靠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安全的运行下去。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组成是分层分布式系统,主要包括通信控制层和站控层以及间隔层。首先,第一部分是通信的控制层,需要使用不同的通信方式实现不同装置之间的数据转换工作。也可以说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比如通过以太网技术实现数据与工作装置之间的数据转换工作,还可以通过现场的总线以及其他的一些主要设备来实现对于主控单元以及间隔层的通信工作,进而实现现代智能且有效的管理模式。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在逐步的向现代与智能控制的方面发展,其中主要的表现有两个方面,即间隔层和站控层。其次,在站控层方面,它是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的主控装置,不断的收集并有效处理相关的数据对于整个的控制系统进行监视和有效控制的作用,所以监督和控制系统也在逐步的向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其全面高效运行的水平。最后,在间隔层方面,存在智能设备和相关的保护装置,这些装置主要需要通过现场的总线以及其接口进行通信工作,这一趋势主要向着系统的综合化以及网络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所以,需要根据间隔层对设备不同程度的特殊要求,另外还可以采用以太网来实现通信。

2.2 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意义

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与传统的电厂自动化系统相比较,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的与电波的脉冲信号连接起来,进而能够发送出电力报表信号,这也就能实现厂用系统的智能功能,同时也能够显示出发电机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进而能够更加精准的进行定值管理以及在线审核功能。除此之外,能够对故障的出现进行及时的诊断和维修工作,有效提升电气系统的实用性以及有效性。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方案最重要的设计意义就在于,将各个独立运行的电气装置通过连线或者是以太网来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系统,进而减少传统连接方式的缺点,而造成的高成本,这对与企业的稳定性发展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以太网这一通信科技技术来减少员工的劳动量或者是降低整个的运行成本并且提高其经济的效益,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能够为电厂的技术带来了进一步的提高。

2.3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方案

传统的电厂电气监控系统主要能够实现对于电气部分信息的采集以及远程控制功能的实现。但是总体来讲,其信息量还是比较小的,而且信息的类型也比较单一。但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方案主要侧重在电气系统的监控方面以及自动化监控技术的有效运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监控的模式分为两种,其一是,优于传统的监控方案集中模式,有效集中而且非常易于管理但是可靠性很弱。其二是,对于不同的分层结构继续进行管理以及数据的交换。进行装置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站控层的转发以及工作站来实现,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要通过有效的方式连接。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需要通过主控单元以及双向数据进行交换,另外一些不重要的信息要通过站控层的转发或者是相关的工作站来实现交换。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方案有很高的实时性以及可靠性。在电厂自动化技术以及监控方案的应用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监控系统主站设备,整个系统的装置分组以及主控单元的保护等等。

3 结束语

近年来,电力市场的发展脚步在迅速加快,而且网络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这就要求电厂要加快其技术水平的改革与创新,进而能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在加快我国电力市场化的进程的同时也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水平,进而保障我国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还能够对我国的整体电力系统技术的提升有着非凡的意义。

参考文献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10)

一、水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设计概述

1.水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设计意义

当代社会, 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这种形势给众水厂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使得其面临极大的挑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水厂的生产压力不断增加、设备的运转负荷也急剧上升。在长期高负荷的运转状态下, 一些重要设备难免会出现故障或者损耗, 导致生产无法继续。这样不仅影响了水厂的经济效益, 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这种形势下, 水厂必须要提高管理水平。利用先进的手段, 来对重要生产设备进行有效的监管。自动化技术的提出以及应用帮助水厂管理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即水厂通过设计实施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 实现对重要设备的有效监管。利用这种平台, 不仅可以对重要设备进行有效监管, 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员工压力。为促进无人值守水厂的建设奠定基础, 实现水厂的改革创新。

2.水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设计要求

水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设计是水厂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 必须要依据水厂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此外, 为了设计出科学, 有效的自动化控制平台应当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1)在平台设计中协调好集中管理与分散控制的关系

由于水厂的整个生产过程较为复杂,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新兴的设备也被运用到水厂生产中, 这些都使得水厂管理变得复杂。因此, 对于自动化控制平台的功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传统的平台设计往往会局限于集中控制上。基于这种理念的自动化平台, 实际操作中所起的效果较为有限。因此, 当前应当转换思想, 设计出集中管理与分散控制相统一的自动化控制平台。

(2)设计的平台要充分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特征

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要与现代科技相适应, 其中必须具备的特征就是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从而更好的将系统搜集的数据进行传输,使系统更好监测设备以及帮助人员更好的掌握信息。

(3)功能完善、管理有序

基于中央控制系统与分控站系统相结合的自控平台监测任务繁重, 所要搜集的数据也较为复杂。因此, 必须要对这些分系统进行有效的功能划分,完善系统功能且使其能够有序运行。例如中央控制系统负责全厂范围的运行监视、生产调度、信息服务等功能, 而一些分控站则实现一定区域内设备的现场操作、管理。

二、实例概况

本水厂工程, 自控系统采用由中心监控计算机和现场级各控制单元组成的两个层次的集散系统, 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液晶显示器技术于一体。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连接中央监控平台与各分控站, 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微机测控管理系统, 并能保证各现场分站能独立和稳定工作。

三、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1.供电电源

自来水厂离不开电力的支撑, 在其生产过程中,一旦遇到断电事故, 则会直接造成供水中断, 对水厂、社会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在电气设计中必须要注意供电电源的合理配备。一般而言,应当设置一路10kW且能够负担厂内全部用电负荷的独立电源。此外, 还需设置备用电源, 一般会使用柴油发电机供电。远期两回路10kW电源一用一备, 母线联络运行, 两个进线柜手车机械互锁。

2.负荷计算

本工程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 并且根据工艺设备分期投入的情况, 按近期进行负荷计算。根据工艺及其他有关专业提出用电设备总装机容量1003.1kW, 常开容量694.79kW。用电设备均为380V低压电动机。经计算, 计算负荷为Pjs=545.59kW,Qjs=357.93KVar,Sjs=651.76KVA。本次选用一台 S1I-M100010,100.4kW ,100KVA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变压器负荷率为65.2%, 变压器联结组别选择Dyn11联结。根据工艺远期提供资料, 远期拆换一台75kW水泵机组, 增加3台450kW水泵, 电机为10kW高压电机。

3.供配电设计

(1)高压配电系统及变配电间布置

依据负荷计算结果以及水厂的实际负荷情况,在送水泵房附近设变配电间一座, 负责近、远期厂区各工段设备用电。10kW高压线路终端杆立于围墙外, 以高压电缆引入变配电间高压侧。变配电间采用单层布置, 内设高压开关室、低压开关室、电容器室、控制室、变压器室、值班室。

(2)其他设计与电气保护

低压配电系统方面, 由于0.4kW侧由于出线回路数量多, 故采用单电源单母线的结线方式。对于电气保护中, 低压电动机具有短路、过负荷保护等,低压进线总开关设过载延时、短路速断保护。

4.水厂电气自动平台具体设计

(1)设计总方案

依据水厂的实际情况分析, 设计本水厂电气自控平台为三级监控结构, 分别为工厂管理级、区域监控级、现场测控级, 这三个级别在具体操作上分别是中央控制平台、现场控制平台、现场控制设备和仪表。三个级别的具体连接由信息网络和控制网络连接实现, 信息网络采用工业以太网, 控制网络采取现场总线和I0工相结合的手段。

(2)中央控制平台

全厂控制中心设在净水厂区中心控制室内, 配水厂区控制中心设在配水泵站中心控制室内, 配水厂区与净水厂区之间采用光缆进行通讯。全厂控制中心由2台操作站计算机、1台视频管理计算机、1台工程师站、大屏幕投影系统、不间断供电电源、数据图表打印记录装置等构成, 配水厂区控制中心则由1台操作站计算机、1台视频管理计算机、不间断供电电源构成。

四、结语

总而言之, 水厂能否正常安全运转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不管对个人、家庭还是企业, 乃至整个社会、国家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 有关人员必须要加强水厂的管理。不仅要从人员管理上努力, 还应当结合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完善水厂管理工作, 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的建立就是经实践证明的高效的水厂设备管理手段。通过科学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的设计以及实施, 可以有效的监控水厂运行中重要设备的工作状态, 分析故障发展趋势。并且及时采取措施, 将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极大的提升了水厂管理工作水平, 为水厂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上半年履职报告 下一篇: 财务会计工作要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