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4:23

高中政治课堂论文

高中政治课堂论文篇(1)

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强调考查考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文综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而现在不少学生,认为政治是小科,临考时背一下就行了,所以他们不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背诵,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缺乏系统性和反思,也难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以为,将深度学习(deeplearning)贯穿于政治课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当今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的情况下,深度学习尤其必要。

深度学习(Deeplearning)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的学习方式,它是与肤浅学习(Surfacelearning)相对来说的。深度学习与肤浅学习的对比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研究高考大纲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逐一过关,并通过组织、解释、评价、分析和综合信息,在各知识点之间产生关联,同时把课本上的重点事实资料和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结合起业,学会用书本知识来分析、解释社会现象。也就是把知识点“穿成线,连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这个基础上,真正形成学生自己的综合能力,达到“明理”的境界。

深度学习,正如BarbaraCambridge所描述的,包括反思,是不断发展的、综合的、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深度学习,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注重系统性、反思性学习,强调批判性思维。深度学习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的帮助者的角色,起到点燃学生思想火花的作用。

把深度学习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师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和示范作用,笔者以为具体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以经济常识学习为例,应该让学生把握一个学科思想——效益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条主线,而效益是它的灵魂。这就引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和一系列的联系: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宏观调控,整个经济常识可以用经济效益构建一个知识网络。

学习哲学常识就应该把握一种“方法论”思想,也就是所有的哲学观点和原理,都是为最后的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服务的。所以,这几年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怎么办”了。在这里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主线,“方法论”思想是它的灵魂。

从分析具体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科的知识结合起来,这里我们以“三农”问题为例,对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我们可以从经济常识来分析,这里面涉及到了价值规律问题。在农村有些农民缺乏经济头脑,大部分人不了解价值规律,更不知道去利用价值规律,所以他们总是等别人尝到了甜头之后,才一哄而上,结果导致市场上同类产品供过于求,于是又一哄而下,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他们总是赶不上趟,常常是增产而不增收,这也正是中国农民勤劳而不富有的一个致命的原因。

从经济常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党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等。这里面具体又涉及到了生产力状况、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产业结构、农业结构、产品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劳动力结构、消费结构等问题。

从哲学常识的角度,我们可以联系: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从而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政治常识的角度,我们可以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我国的国体、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知识。

综上所述,依托“三农”,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通过纵向或横向联系,构建成一棵枝繁叶茂的知识树。当然横向还可以与地理知识联系,纵向也可以与历史知识联系,我就不再举例了。

二、善于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

深度学习提倡一种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的精神。通过这种批判性思考,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并达到解决复杂问题和情景的目的。

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教材观点是二者成反比。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所遇到的事实却不象那么回事。比如粮食价格,虽然我国粮食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倍,粮食的价格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还有上涨的势头;还有“天价月饼”等给我们的表象是价格严重偏离了价值。是不是课本出现了错误?二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带着这些问题,深度学习就要求我们善于调动过去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另外,还会促使我们去查资料,或者从生活当中找出证据。然后对这些证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比如刚才所说的粮食涨价,可能的影响因素有:人口数量的剧增,可耕地面积锐减,如城镇化、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建筑、修路用地和土地荒漠化等。饲养业的发展,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大量用粮。农民种地的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再加上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等原因,所以粮食的涨价主要还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另外还要考虑到纸币的购买力问题,相对于前几年,纸币的购买力总体来看一直处在下降的状态。所以,尽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粮食的价格不但不能降,而且还要升高。但我们不能因此得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成反比的结论。

再比如“天价月饼”,这里我们除了考虑以上因素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等因素,比如有些月饼盒里还放着相当贵重的金银首饰等物品,专供某些人行贿之用,所以这样的月饼卖成“天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通过对某些问题的置疑和批判性思维,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这些知识离我们近了,我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关注学生思想和行为能力的提升

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深度学习要求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求教师找准知识的连接点,提升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力。

比如整个高中政治的课程内容里都贯穿着一种思想:和谐,和谐是一种美,从哲学的角度讲叫对立统一。比如经济常识里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三大产业”、“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积累与消费”、“东部、中部与西部”“人口与环境”、“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就可能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增进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哲学里面更是如此:福与祸、安与危的转化告诉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教人们要有长远打算。进步与退步、骄傲与落后的道理告诉我们应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教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教我们把握机会,促成飞跃,因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会扬长避短,敢干张扬个性,发挥特长。联系现实,针对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生自杀现象,思考生命的意义,使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明白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所以全社会都应提倡雷锋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

四、教师评价方式的改变。

学生的深度学习方式的养成是和老师的培养分不开的,所以教师的评价方式至关重要。关于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更加注重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注重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不是最后的一个分数。深度学习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每个哪怕微小的一点进步而给予积极地评价,让学生把深度学习持续进行下去。

2、为了学习的评价(AssesmentforLearning)而不是学习评价(AssesmentofLearning)应该作为老师的一项关键职业技能。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学生的好与劣,而在于鼓励他更好的学习,因此,强调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更重要,因为任何评价都有情感上的影响,应该考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并且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应该致力于学习目标的实现,以及对评价依据的标准达成共同的理解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发学习者的自我评价能力,以便于他们能反思和自我管理。“了解自己”,这种观点有助于终身学习,在一个对成年学习者开发档案袋(Portfolio)来证明优先学习的研究中(Brow,2002),JudithBrown发现了以下的结果:增加了学生对他们如何通过工作去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如何去学的理解,增强了交流和组织的能力,加强了学习中反思的重要性。

总之,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能力不是每个学生自然所形成的,它要求学生持续不断练习,我们相信,把这方式应用于政治课堂教学必然带来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这种学习是自我导向的终身的学习,掌握深度学习的方式,终身受益。

高中政治课堂论文篇(2)

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中学政治课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在今天,中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面貌和心理素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更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加了难度。从学生成长方面来说,政治课确实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而要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恰当引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大家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政治课教学就是老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是激发不了学生兴趣、激活不了学生思维的,当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而要激活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寓教于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活动,使学生感到无比的乐趣,能够在轻松愉快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如用学过的知识组织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社会调查等。尤其是辩论会和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一开展这样的活动,笑声此起彼伏,学生收获很大。由于政治课以其深刻的理论内容涵盖自然、社会、人文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应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要广识博览,取精用宏,恰当引证,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在讲授”资本主义民主选举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时,向学生朗诵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的一首短诗:“要想当美国总统/需要有一种多么好的耐性/逢人拍肩装热情/婴儿脸蛋亲又亲/初选会上假惺惺/如醉如狂募美金/火车旅行站站停/到处演说念选经/电视广告频露脸/天花乱坠献殷勤。”通过这首短诗,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选举”闹剧便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报以一阵嘲笑。如果没有这首短诗的形象描述,仅靠教师抽象的讲述恐怕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再如在讲述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时,朗诵一首西方人的短诗《钉子》:“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铁蹄坏了一只铁蹄/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几乎不费口舌,就能使学生对这一哲理豁然贯通,而且印象深刻。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警句格言、寓言故事都可加以撷取,供我所用。同时,也可以运用直观教具,如:电影、电视、录像、录音、投影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一切视听感觉,使抽象的知识尽可能地具体形象、生动,这样可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内驱力。如讲初一《思想政治》“孝敬父母”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放《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在歌曲所营造的气氛中开始本堂课。又如讲初二《法律常识》时,教师可放一些案件审理的录像,学生根据录像的内容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开谜团。同时通过对具体案件审判过程的观看,使学生对法庭的环境布置、合议庭的组成、法庭审判的程序等整个审理过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在法庭审理录像播放结束后,让学生和教师、学生之间一起就开庭审理的案件进行广泛的讨论,提出有关我国法律和法庭审理方面的疑问,这样可以学到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又能对学生进行生动的道德、法制方面教育。

二、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应该看到:创新能力不是抽象的,更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一般能力”中升华而来的。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他们处在打基础的阶段,根深才能叶茂,务实才能出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真正想提高一节课45分钟的效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加深理解。政治课是一门严肃的学科,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教学中一定要理清头绪,深入理解,句句吃透,层层分清。如讲“物质”这个概念,可把它划分为以下几层:(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不是其他学科对“物质”的解释。(2)“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客观的。(3)“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不等于“已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只表明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不是意识已反映了物质。(4)“客观实在”,是对实实在在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抽象和概括。分层理解的目的,是让学生细细领会,这样一个抽象难懂的概念就牢牢地烙印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了。再如有些学生在预习“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时,“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这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大惑不解。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可用电脑制作一个《拉力》的动画,上课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的内容就是兔子、大雁和鱼儿同拉一辆车,兔子在地上往前拉,大雁起飞往空中拉,鱼儿往水里拉,大家都出了力,流了汗,但是车子没有向前进。如果让三只兔子都往同一方向拉这辆车,也出力、流汗,车子一定会拉得飞快。看完动画以后,学生恍然大悟,都深深地被哲学的道理所折服。原来是当部分无序、欠佳、方向不对、目标各异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然后还可因势利导,比如就我国的“神舟”五号飞船载人成功这类事例,可向学生提出“飞船是一个人生产出来的吗”?学生都清楚,这是千千万万个人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共同攻关的结果,由此,学生更能明白“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内涵。同样建设小康社会,也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这样就能把哲学的道理嵌在了学生的灵魂深处。

高中政治课堂论文篇(3)

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开展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教研组统一确定一个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课题,任课教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发挥自己的特点从不同角度理解课程,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同时教研组组织政治教师观摩听课,课后组织大家说课和评课,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在观摩的基础上推出一节优课,再二次上课,再次研讨,集聚集体智慧,形成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观摩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通过两次教研交流活动,我们对于进行中的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更深入的认识。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课程和教学要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学习主体,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怎么去学习?成为新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起点。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的课程也只能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构建,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好“三贴近”原则。在教学观摩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今后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关注和了解学生实际,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选用恰当的教法和学法,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设计,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听着无味,教师讲课好像是教材解读,课堂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通过创新和认真研摩的课,优化了教学策略,让人耳目一新。这类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创设情景或案例教学,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发现和交流中生成课程。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广泛交流,呈现出生动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和谐课堂生活画面。这种课堂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教师有参与、有点拨、有鼓励,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教师也能其乐无穷。更可喜的是一部分任课教师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学更具有艺术魅力。这些都启发我们今后教改教研要进课堂,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不断贯彻新课程要求,建设有生命力的课程,不断适应新时期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整合好课程资源,优化问题设计和教学手段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同一节课在建构过程中,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是不同的,一部分教师局限于运用教材,也有一部分教师补充了课程资源,同时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呈现方式也有区别,最终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存在明显差别。我们研究认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要从学习需要出发,不断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不仅要利用好和处理好教材资源,还应合理利用校本资源和乡土资源,师生信息交流的资源,而且要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恰当呈现和运用好这些资源。例如,在情景创设、案例教学和新课导入时,我们发现,使用的课程资源越是直观的、生动的、有趣的、贴近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动力,而且它们能诱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注意力,这比单纯的文本资源的效果要好,特别是学生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例如,在学选举这一课时,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组织选举活动,选择恰当选举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任务,汇报成果生动有趣,从而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课堂的人文关怀

在听课和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习效果。一部分任课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习得,热衷于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实际上大打折扣。我们反思,学习者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都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正如有些教育家提出的,学生不是容器和木偶,而是需要我们点燃的火把。所以课堂内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实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而且我能学,我会学的转变。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甚至一点风趣或幽默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更亲切、更真实、更值得信任,课堂生活也会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因为这里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看到了希望,而最本质的则是民主、尊重和爱,这也正是我们寻找的课堂生命的支撑点。总之,通过这种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发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任课教师的观念有所转变,都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交相辉映无不渗透着教师的创新和努力,一部分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生活魅力无穷。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差异在不断扩大,不同的教学理念也在激烈的碰撞。而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刚好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交流平台,通过实践和比较,得到一些共性的认识,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通过这种探索,任课教师既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有利于我们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今后我们更需要不断完善这种教研方式“,同课”要加强集体备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切实把它建设为集体教研的平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从而切实提高我们整个教研团队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推动新课程改革。

作者:王学军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

高中政治课堂论文篇(4)

(一)陈旧的教学观念受高考制度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政治在高中学科设置中的位置比较尴尬,在很多学校、很多教师乃至很多学生心目中,政治只是一门副科,比起语数外这些“主科”来,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足。很多教师思想陈旧,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学方法简单,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在制定教案和备课时,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很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教学,把课堂当成了自己表演的舞台,把教学单纯地当成任务来完成,只重视成绩和分数,却从没认真思考过政治教学的真正涵义。久而久之,政治课失去了它原本的学习意义。

(二)简单的教学方法想要上好一堂课除了科学的教学观念,还需要师生的完美配合,才能共同完成,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教学方法直接影响课堂效率,也是一堂课成败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受应试教育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政治教师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学设计不够优化,授课方式不够新颖,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沉闷的课堂氛围,时间久了,教师和学生都会逐渐产生倦怠心理,课堂成了一潭死水,何谈去提高教学效率呢?

(三)教师个人素质不够硬在学校里,因为高中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张,一些政治教师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备课也仅仅是围绕教学大纲,不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能够与时俱进,不愿意交流教学心得,也不愿意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导致教师自己掌握的知识比较陈旧,更何谈如何教给学生最前沿的知识?所以很多学生思考的问题并不能从教师那里找到及时合理的解答,失去了对教师的信任感。此外,有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师德水平低下,对职业道德规范认识不足,被动接受,过于计较个人得失,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造成负面影响。

(四)教学资源的落后教学资源是形成教学及实施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总称,主要包括各种硬件和软件。受传统教学活动的影响,一些新的教学资源不能被充分地利用开发。很多教师依旧把教材当做唯一的教学资源。很多学校的教学资源闲置,如网络、电子阅览室、图书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也不能够广泛推广,成为应付检查的摆设,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如何合理地地开发使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中政治教学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路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会直接影响他的教育态度和教育策略,进而影响其教学育行为,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的前提。“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改变以往师生关系“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教师要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成长成才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授课形式,让课程变得生动精彩,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程教学与学习的有机统一,互相促进。此外,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政治课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除了把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人,在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方面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真正意义。

高中政治课堂论文篇(5)

二、丰富高中政治课的引入形式

前些年,由于政治理论的严肃性,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选择上很慎重,进而导致了政治课堂教学的僵化和单一,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枯燥、呆板,缺乏生机,因此,丰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引入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设置生活场景,引用现实案例理论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它是实践的升华和凝练。因此,政治课堂教学也不应脱离生活、脱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设置生活场景,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接受。比如,讲到矛盾的对立统一,我们可以展示厨房里的一把刀,“这是厨房里必备的切菜工具还是一把杀人的凶器?”展示一沓钞票,“货币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种媒介,还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剩余劳动价值的工具?货币如何才能变成资本?这些生活场景以及现实案例贴近人们生活,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使教学导入更加顺畅、自然。

高中政治课堂论文篇(6)

二、探究问题预设,指引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以及互相学习探讨

情景问题探究与3T课堂模式的结合,使情景问题与教师指引与学生互相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探究相结合。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课程备课过程中要预先设定好相关的探讨问题,让学习方法还不成熟的学生在知识点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有效指引,进而一步步完成课程任务。问题的设立要注意与知识点进度相结合,平均分布在每一个任务中。例如教师在借助课程情景引入课程知识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讨课程知识时,都要能够有与知识点相符的问题作为课程的指向标,稳定课程教学方向。以收入与分配教学为例,教师在知识点引入时,可以设立父母收入来源,父母收入获得形式,你认为我国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等问题,将知识点逐步引入课堂。而在学生探讨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概念设定收入分配是什么,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优点,财政税收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等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将章节知识的基础打牢固。

三、为课程探讨埋下争议点,促进学生互相学习效果的发挥

通过情景问题的探讨与T1方面的知识探究,政治知识基本进入课堂并被学生简单地吸收,而在T2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主题情景下,进行小组自我学习以及小组间的互相学习。此时如果教师过分干预,学生探讨学习的主动性将会被弱化,而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指导,探讨学习的方向又不能被准确把握。因此,教师在课程设立的过程中,要在这一环节设立相关的争议点,例如辨析题或者是开放题的设立,一方面规定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督促学生学习,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把握课程知识的进度与方向,从而发挥好教学模式提升政治教学的效果。以第一节中的货币、价格与消费知识教学为例,在经过情景教学后,教师可以提出货币与黄金哪个更适合作为现代生活中的通货,如何判断正确的产品价格,是否应当提倡奢侈消费等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讨与相互学习阶段能够借助课程主题与预设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点学习与应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高中政治课堂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42-01

虽然现代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要进行多学科学习,因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高中阶段的政治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升学考试,而且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目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政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1.目前存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高中阶段的政治学习虽然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本人结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经验及实际的调查,就目前存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论述:

1.1 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强。本人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强是目前影响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有趣的课堂往往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定于课堂,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思考,进而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如果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就不能很好的进行。目前很多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2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政治作为一门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其理论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那么,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在目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课堂以讲述法为主,这就使得整个政治课堂教学被理论知识所充斥,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沉闷,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3 没有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起重视。对于政治学科而言,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学生还要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没有引起重视,依然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不仅影响了学生政治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政治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应该肩负起学科教学的责任。

1.4 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少。本人认为为了有效提升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一方面通过社会实实践能够使学生对社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进而更好的使学生将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使学生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然而目前高中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很少有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只能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也影响了学生综合政治素质的提升。

2.解决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针对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的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认为应该就以下四个角度解决上文中提出的目前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了使政治课堂焕发异彩,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感慨,虽然教师有心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却力不从心,没有掌握能够有效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与措施。结合本人实际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能够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运用很多政治学科的知识,这样即使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同时又使政治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能够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与措施,教师要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有效运用。

2.2 实现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紧跟现代课堂教学发展的潮流,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仅仅是政治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而不管是在政治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能够使政治课堂教学更具魅力,进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高中政治课堂论文篇(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第二课堂“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以及重在实践的教育方法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尊重客观教育规律的科学精神以及重视理论践行的实践精神。丰富的价值内涵使第二课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文件)》(以下简称《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因此,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就对高校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模式等问题的选择上提出了严格的考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内容由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组成,而其他各门课程都肩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堂教学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但是因其以教学为主,场所固定、教育方法单一、时间有限、环境单调、活动简单,往往不能在设想的理想状况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第二课堂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的,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之外,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总体目标,由学校为教育主体,包含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参与组织的学生,实现顶端设计,以学生为教育客体,实施的场地不局限在校园中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2]鉴于这一概念界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就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应该具有更加深刻的价值意蕴。

一、第二课堂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

人的全面发展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浩瀚理论的一条红线,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质的规定,还赋予了其现实的阐述。人的全面发展乃是人以全面的方式重新占有自己全面本质的过程,而人的本质究其根本就是实践,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历史发展,我们所面临的社会情景已然发生了很大改变,虽然马克思为工人阶级争取权益、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的环境已经不存在,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却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更大地挑战。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进程中,而适应这一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进行国内的全面改革,这也是新时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动力。而我国目前就处于改革开放深化、利益格局调整、社会结构变动的重要时期,可谓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关键阶段。国内外的复杂环境给国家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义不容辞。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理解也是与时俱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应该是思想全面解放、需要全面解放、能力全面解放、社会关系全面解放及个性全面发展的人。高校作为文化的摇篮当然可以提供相应的教育体系来实现大学生对全面发展障碍因素的消解,但却难以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使学生获得其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就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主体性极强的文化场域,第二课堂采用多样的活动方式、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客体,他们可以选择是否主动参与、何时何地参与,他们以兴趣和爱好为起点选择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畅快淋漓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党的十明确指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离不开人才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而高校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就为创新力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第二课堂在“以生为主”方面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的相对独立性,完善的第二课堂体系、丰富的第二课堂内容、多样的第二课堂形式是高校人文精神的体现。

二、第二课堂体现了尊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严格遵守学科规律、教育规律及人的发展规律。《2号文件》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的创新原则进行了明确表达,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坚持四项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3]文件中还将创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专门提出,并作为积极拓展思想理论教育渠道的方向之一。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扩大教育载体、整合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主要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党团组织建设、班级社团活动等方式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从教育的表现形式上而言,第二课堂可以通过多维度的领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以隐性教育无形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绝不简单等同于实践活动,之所以赋予其“第二课堂”的名字是意在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整性,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最大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科本身的要求是比较严肃的,学术讨论无边界,但教师讲课有纪律,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接地气儿”?我们引入第二课堂将第一课堂上生涩难懂的哲学原理、国家政策、领导人讲话、社会发展战略都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中,体验了基层农村生活的大学生才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深刻认知;参与第二课堂志愿者服务活动后,许多大学生思维发生巨大转变,主动要求去西部边疆地区支援建设;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科竞赛和文化讲座,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对第一课堂上没有深究的问题产生兴趣,甚至产生了继续深造的想法。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也不全是以隐性教育的方式出现,第二课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主题教育活动,第一课堂受师资力量、时间、场所、教材内容等限制,无法对一些理论问题给予更深层次的文化解读。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明确、更具时效,可以把课题上的一些理论问题以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体系展现出来,往往效果更优。可见,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成功的第二课堂甚至成为第一课堂的升华,提倡第二课堂教育既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整体系的建构原则,又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规律,是尊重教育规律的科学精神。

三、第二课堂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体系的实践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体现全方位育人体系,就必须调动起高校全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思政教师,而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都应该纳入这个体系中来。第一课堂主要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导完成的,而第二课堂的活动,如社会实践、团日活动、志愿者服务、文化讲座、校园演讲、文明宿舍评比等等都能积极调动起其他教育主体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当然第二课堂还有一个特色,即学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大学生骨干群体在第二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能够有效融合高校各方力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全程,主动承担育人责任,这就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体系在主体层面的实践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第二课堂还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客体层面的实践精神发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只有走入实践中,才能生动地感受到理论是实践的反映,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提炼,是指导实践的先导。第二课堂有效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问题,它为大学生提供了践行课堂教学中获得的新知识、新想法的平台,提供了检验课本知识真伪的空间。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教材的更新是有限的,难免会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在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时导致了大学生的怀疑、失望和抛弃。这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们提倡以第二课堂为契机,促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以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竞赛比拼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以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客体层面的实践精神。在“人才强国”战略引领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人才的重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任重而道远,以第二课堂这个独特视角来看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前景,更符合时代要求。全面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方式将成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课堂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61

政治是一门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政治在现代教学中受到了重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较之于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存在于现代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看到近年来政治课堂教学取得的成就,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健康发展。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本人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目前存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课堂教学趣味性不足

现代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然而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还存在课堂教学趣味性不足的情况。基于政治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政治成为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高考为指向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与解题方法的教学,而对将有助于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足。学生虽然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获取知识,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有效感受到学科学习的乐趣,影响了寓学于乐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知识线条不够清晰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同时对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知识点,同时在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进而达到解决不同问题的目的。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学习多个板块的政治理论知识,同时知识点又比较多,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目前并没有对引导学生掌握清晰的理论知识线条引起重视,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三)学生运用政治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而目前高中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不强,面对一个问题,不知道该运用哪些理论去解释,也不明白该应用哪些理论加以解决,这就使得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影响学生政治学科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为了顺应现代教学的发展,教师要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然而在目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的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更多的时间应用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生做题,使得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枯燥,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应对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存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加以解决。本人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下几种应对措施,希望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打造有趣的高中政治课堂

作为一名现代政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跟上现代教学的步伐,教师要积极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政治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政治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又为了使政治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本人组织学生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能够自由的根据个人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意见,结果学生积极的发表见解,使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变得十分活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整个政治课堂的教学也十分有趣。

(二)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体系化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入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对每一个理论知识都能够做到全面理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理论知识学习线条。在引导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知识线条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与学生个人的努力都十分重要。高中学生在政治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知识体系的意识与能力都不强,因此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学生又不能一味的等待教师的指导,尤其不能对教师归纳总结的知识体系进行死记硬背,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积极的进行归纳与总结,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三)提高学生应用政治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学习的政治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政治学科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对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成绩也有很大的帮助,分析近年来的高考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实际的例子为依托展开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运用知识点分析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高中政治课堂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91-03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是以课堂为阵地,以理论知识为依据,以学生主体实践性活动为形式,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特征,提升学生思想觉悟和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连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中介和桥梁,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看“社会”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

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分离。目前各高校都相应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形成了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与校团委、校学生处密切合作,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任教师与专职政工干部紧密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但很多人把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对立起来,认为实践教学就是课外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就是组织和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深入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学校、革命老区等开展实地的社会实践活动。造成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在校外、在社会”,只有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才是实践教学。因此,不可避免地割裂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的联系,同时也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必要延伸,理论联系实际是其精髓,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切实抓紧抓好。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脱节。部分教学主管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就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就是“社会实践教学”。即通过校团委、校学生处组织的各种课外、校外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志愿活动、“三下乡”活动或社团活动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置于实践教学之外,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传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不足,以师为主,理论知识“满堂灌”现象严重。同时,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普遍存在学习考察培训少、任课时数多、科研工作压力大等问题,更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少参加甚至从未参加过“走出去”的实践教学培训及实践教学活动,不仅缺乏课堂实践教学的意识,而且也缺乏组织实施课堂实践教学的经验和能力,这种情况必然使课堂实践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使课堂实践教学难以为继,造成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脱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整体素养存在缺陷,如年轻教师多,部分教师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理论修养不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明显不足,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基本是从书本到书本,教学内容缺少时代感和实效性,缺少生动性和针对性,使得课堂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

3.学生对学习思政理论课的模糊认识导致思政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目的难以实现。目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普遍存在一些偏差: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他们进行政治教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自身需要和个体发展帮助不大。这种误解直接导致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于中学的“政治课”,大学的“副科”,认为“学习没什么收获”,只要考试过关就“万事大吉”!由于学习目标模糊、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消极,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逃课率明显偏高,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热情不足,精力不集中,“开小差”,干想干的事,干自己认为“有用”的事,因而课堂实践教学时常出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要是教材的解读、知识的灌输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讲授有余,研讨不足。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以参与空间、思考空间和创新空间,学生的主体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挫伤、遏制了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建议

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达到它应有的教学目的,取得教学实效。如何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并使学生乐在其中,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任课教师的课堂实践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作为课堂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为提升任课教师组织实施课堂实践教学的能力,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习考察和培训活动,为教师进修访学提供机会,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农村、社区等开展有针对性的考察调研,选派教师到企业、乡村、社区等挂职锻炼,开阔教师视野,观察和体验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在积累中提高课堂实践教学水平。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规定,按不低于1:350~400的师生比例配足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减少教师任课时数,课堂规模控制在100人左右,鼓励小班教学,以减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实际,关注和思考国内外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更好地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做充分准备,提升课堂实践教学的质量。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将课堂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明确规定课堂实践教学学时、教学目标、成绩计算,并把课堂实践教学情况列入教师教学质量考评体系,为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制度保障,敦促教师积极组织开展课堂实践教学。

2.深入学生实际,创新课堂实践教学形式。首先任课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所求,特别是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情感上所遇到的困惑问题以及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只有这样,课堂实践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其次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强化课堂讨论、时事评议、热点研讨、模拟演练、主题演讲、案例评析、影视观摩等行之有效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每一次课堂实践教学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切不可仓促上阵。任课教师要选准选好选题,提前就实践教学内容、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做出布置,要求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准备发言提纲,要激发鼓励学生勇于阐述个人见解,鼓励不同意见交锋。老师要对课堂实践教学进行深入、有针对性、合理的点评,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明白,让学生真正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可有可无的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课程,从而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端正世界观、价值观中提升对课堂实践教学的参与兴趣。三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增强课堂实践教学的吸引力。课堂实践教学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制作精美的PPT,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借助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播放有关视频资料,建设专题网站,通过网站教学活动信息,开展论坛交流,提供学习资料、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澄清模糊认识,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3.提高学生学习认知,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目标离不开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首先要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错误认识。让学生明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重要形式,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将来走出校门,在社会上与人相互合作、和谐共处都很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兴趣。要充分利用学生普遍对政治、尤其是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比较关注的特点,适时组织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课堂实践活动,组织观看相关视频材料,并让学生充分发表观后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堂实践教学有助于自己明辨是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健康快乐成长,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乐在其中。第三要努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缺少理性的把握,更谈不上应用于实践。面对知识容量大得多、理论性强得多、学习难度高得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一方面要讲透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含量要大,理论性要强;另一方面,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上一篇: 审计文化 下一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