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工程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8:29

测控工程论文

测控工程论文篇(1)

(1)设计人员对作业情况勘察和调查分析较少。由于设计人员不深入作业一线,所以对作业区具体情况缺乏必要的勘察和调查,对于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不能及时进行检查,而且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进行处理。

(2)编写依据不科学。部分设计人员对现行的法规和技术标准缺乏深入的了解,对相关的地质工程测量产品的定额管和装备标准也缺乏重视,这就导致在编写过程中存在着较多不科学的地方,由于过多的参考过进的教材和规范,则会导致所编辑的测量方案与实际存在较多不符合的地方。

(3)对利用已有资料的情况分析不全。目前在测量方案设计时,由于对所参考的资料缺乏了解,部分资料由于时间较久,或是不是本单位所测,再加之一些资料很难收集到,同时在对这些资料利用时,缺乏必要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盲目的对这些类似资料中的分析结查进行照搬,从而导致设计方案的科学性缺乏。

(4)标准意识差。地质工程测量方案由于缺乏统一的法规和标准,这就导致无论是文字、公式、数据和图表等都存在着不准确的地方,而且有关的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及计量单位等在表述上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由于缺乏一定的标准意识,这就导致在对技术方案、作业方法和设计思想的评价中存在着不客观性,普遍存在评价偏高的情况。

(5)设计不深入。在设计中,不仅没有从作业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且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等应用的较少,这就导致所选择的设计方案不是最佳的,同时对于所选择的措施也缺乏深入的研究,无法实现取期的效果。

1.2地质工程测量项目中的问题

(1)在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中可能难以对后期工作的需求进行认真考虑,造成后期工作的被动,增加整体测量上的工作量。

(2)在控制测量布网中可能使测区精度要求布局不合理。

(3)可能使测区有的地方控制布网漏布。后期补充布网不仅会增加控制测量的工作量。还会使原的统一性受到损害。

(4)在片面追求节省经费、缩短工期的前提下,抛弃分级布网的基本原则,采用缺乏校核条件的一次性布网形式,其结果是缺乏误差控制方法,造成误差的过大积累,精度难以满足工程要求。有时甚至出现地质事故不能及时发现,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样,不仅使节省经费、缩短工期的最初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使测量工作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

(5)有些测量人员对测量方案设计缺乏认识,甚至还往往错误使用概念,以至出现一些不应有的概念与应用错误。

2提高地质工程测量成图质量的具体措施

2.1有效提高地质工程测量人员的技术素养目前从事地质工程测量的人员多为新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这些人员对于计算机较为熟悉,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技能和基本功的培训,通过野外实则并与讲授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地质工程测量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2.2观测员在工作前应仔细检查仪器在测量过程中,观测号不仅需要与跑迟员之间做好配合工作,同时还要在安置好相关测量仪器后,做好仪器的检查工作,确保仪器安置与输入高度都没有差错时,还需要对后视方向相关站点进行观测检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所以做为一名观测员需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测控工程论文篇(2)

以下图为例,测量控制点的布局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本工程总占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工程基坑南北宽126m,东西长238m,基坑深度11.650m,承台和集水坑、电梯井位置开挖深度在12.35~16.10m。整个工程共5座塔楼及裙楼。

2、本工程甲方给定的水准点位于南海路与宏达街交叉口,高程4.162米。在发达街上给定两个基准点,详见附图1。

3、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引测水准点6个,基准点16个。

二、测量控制点的保护

1、甲方给定的基准点附近,禁止堆放材料,并派专人看管,定期对基准点进行复核。

2、引测的控制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测控工程论文篇(3)

在工程测量控制点的交接过程中,施测人员需对平面控制点和高程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即时记录控制点,若存在其他隐患因素则应做好保护桩和引测工作,当条件允许时应以国家测量控制点为标准对施工中的测量控制点进行连测复核。复测测量控制点也是工程测量施测前的准备工作,在复测过程中根据线路布置将高程控制成复合水准路线,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高程控制点可分为临时性和永久性两种高程控制点。当观察的工程时间较长时则采用永久性高程控制点,对工程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进行设置,定期检测整个工程测量中的控制点,降低由不可预知因素引起控制点变化。

工程测量的施测控制

质量控制作为道路工程监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它的监测对象包括路基路面、地下管网和桥涵工程,测量监理的要求会跟随工程项目的不同发生相应的变化,不管是什么工程都必须保证施工单位质保体系的完整性,根据相关人员的自检报告进行检查。地下管网工程的施测控制,首先应确定施测控制的起止点,引桩和平面折点,依次检查垫层、沟底、平基等标高,检查间隔为20m。

针对路基路面工程的施测控制,应注意及时恢复路线中线桩,桩位间隔控制在20m左右并保持直线,根据坐标法对交点进行放样,如放样中间出现挡土墙则应预留出挡土墙的位置。针对道路交叉口的桩位进行加密布置,依次布置红线交点,并及时详细地记录桩位位置,定期或不定期地清查测量标志,保证其完整性和准确性,若出现移动或遗失等现象应及时进行补丁校正。定期检校相关测量仪器,以保证施测的准确性。

工程测量的计量控制

工程测量的计量控制是指通过某种测量手段来计算工程的实际完成量,计量支付是指根据工程的完成量来支付同等金额,因此它是合同金额管理的关键,也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主要手段,作为工程测量的关键性环节,若未严格执行则其他控制将成为一种表面形式。

测控工程论文篇(4)

在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产品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监督、控制、检测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我国新测绘法中相关规定,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指的是对从测绘工程单位承接测绘任务开始,一直到产品交付过程,实施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在测绘工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质量第一、统一控制的原则,同时注重测绘工程的整体经济性,加强对测绘过程的监管,保证测绘工程的质量满足工程具体的目标。质量管理是测绘工程发挥功能效益的保障,所以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对测绘工程质量宣传,提高测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并加强测绘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测绘水平。

1.2测绘工程系统控制概述

测绘工程系统控制主要是在工程范围内,建立协调、统一的监控网络,对测绘工作各个环节实行统一调配以及质量监控,保证测绘精度与均匀性。在实际测绘工程中,可以选择与城市控制网、国家控制网进行联网,建立统一的系统控制网络,同时根据测绘区域地理特征、高程等确定合理的投影长度。测绘工程系统控制必须联系实际,避免系统控制网与实际测绘工程不符的情况。

1.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重要性分析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对测绘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科学性,是我国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同时,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能够不断的提升测绘工作水平,对促进我国测绘工程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现状分析

现阶段,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现阶段测绘工程单位测绘工作绝大多数都是自测自用,外界的监督力度较弱,因此逐渐形成较为松散的行业习惯;(2)一些测绘工程单位虽然也建立了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体系,但由于体系不够完善,使得测绘工程各个环节工作不能有效的协调与统一;甚至一些测绘工程单位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机构流于形式,不能履行部门的义务;(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部门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对测绘工程工作质量与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3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有效措施

基于现阶段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现状,笔者根据多年的测绘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几点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有效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1)做好测绘工作前期准备。

在测绘工程具体工作开展前,需要对工程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材料的设备。根据现场勘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具体的测绘工程发难,对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认真研究,确保方案与计划与行业标准相符,加强对测绘工程方案的审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另外,需要根据具体的测绘任务,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制度,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制。

(2)完善测绘相关的法律法规。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国家加大了对测绘质量的重视程度,先后颁布了计量法、质量法、测绘法等一系列法律,同时在此基础上有颁布了包括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办法、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但是目前测绘工程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同时其可行性有待提升,给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国家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强化法律对测绘工程的监督与约束,为测绘行业提供行业规范与标准。

(3)不断的完善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机制。

测绘人员在我国各个经济建设部门中都有涉及,各具特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只有完善的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包括检查机制、制约机制、激励机制等,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另外,还需要加强测绘工程单位年检,将绩效考评、统验结果作为年检的重要依据,及时了解测绘工程行业动态,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统计表;完善测绘质量抽查制度,扩大抽查的密度、范围等,同时抽查标准,并将结果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

(4)加强测绘工程系统控制管理工作。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不仅可以很好地为社会提供测绘工程产品的管理与服务,而且可以进一步规范完善测绘工程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具有科学、公正、独立、服务与管理等特征,是保证测绘工程的顺利达标的保障。为了保证整个测绘工程顺利推进,必须通过对测绘工程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掌握测绘工程产品生产的具体过程,可以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便及时提出可行措施加以解决落实。为了保障测绘工程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要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依据,逐步规范测绘工程管理控制运作行为,健全完善测绘工程管理的相关制度。而且要善于向国内外先进的测绘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和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形成完善独立的管理控制体系。

测控工程论文篇(5)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gh-speed rail bridg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rge bridg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summed up the high speed railway suspended pou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of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and the key technology of for some construction mad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Including detection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stations arrangement and observ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and the control of the linear beam body, etc made some reviews, expectations for later engineering can play a guiding role.

Keywords: continuous beam; Suspension pou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ke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施工监测方法

1.1 施工监测理论

实际工作监测理论是指通过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严格控制和调整连续梁在施工的每一个阶段[1-4]。通常情况下,理论计算应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计算得出连续梁施工中桥梁的变形,包括梁所受内力作用、梁体所受挠度、梁墩的沉降量等等;通过实际检测,可以得到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控制参数,如主梁线形、主梁应力等等。分析理论与实测参数之间的误差,从而来指导实际施工过程,并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控制。

进行施工监测流程:首先对现场安装实时监测体系,得出实时监测值;与此同时,对于现场进行相关实验验证,通过实验得出现场测试参数。比较这两组参数,再进行参数识别与修正,得出施工控制参数。通过设计方案,按设计参数通过相关理论计算出施工参数,与测试值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分析和修正,最终确定下阶段的施工资料,指导施工。

施工监测的原则为:第一、根据相关连续梁的实际施工特点,来确定实施监测;第二、实施监测所需要测得的主要参数为桥墩的变形和梁体内力两个方面;第三、施工阶段不同对于监测的侧重点不同,最开始进行桥墩施工时,所需要重点监测的是桥墩的内力与变形,同样的,梁体施工过程主要是监测梁体。

施工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其一、控制前期理论分析。即通过理论来模拟连续梁的施工全过程,得出各施工阶段下理论的结构预期状态,计算分析出理论上各施工阶段的变形和受力预期情况;并对施工误差进行相关理论分析,确定出理论上减小误差的施工方法,整理出内力与变形的调整方案。其二、现场测试得出实际参数。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设计相关试验,以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环境来模拟施工,得出现场测试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所得参数与第一步的参数比较,综合分析,使得施工控制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三、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主要监测数据为变形特性和力学特性,通过监测进行反馈分析。其四、实时控制分析。对于上面三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体考虑,结合实际施工环境,制定出最有效的施工方案。

当遇到实际测得参数与理论参数偏差较大时,应立即检差施工流程,看是否是施工过程所导致的较大误差,在则进行理论分析指导,综合考虑,协助施工方一起解决问题。

2 监测方法与检测点布置

建立现场监测网

通过现场勘测,确定出现场控制点,以现场控制点为基础,组成监控网络。监控点的布置原则是连续梁的每段桥梁都必须布置两个及以上监测点,原则上为三个不在一条直线的三个观测点。使用全站仪对每一个观测点进行观测控制,保证整个观测网络的稳定性。观测频率依据施工情况来定,开始施工时,需要进行每天监测,施工完成之后,时间间隔可稍微长些。监测网的等级要求与监测距离有关,一般来说,平面控制网监测按一级标准实施监测,高程控制网监测使用二等水准技术进行检测。

布置监测点与检测要求

目前连续梁的施工大都采用悬臂挂篮技术,这种施工方法的监测点一般布置在挂篮上的主梁以及底篮所浇筑梁体上,通常情况下,梁体的监测点位于梁体的端部与梁体中部位置,特殊情况下依据具体情况而定。现浇边跨的观测点主要布置在两侧梁体、腹板与底模上。对于梁体的监测主要采用钉入式的方式布置监测仪器,端部布设点设置在实际端部的50cm处,防止脱落;中间的布置点尽可能布置在中轴线上,防护墙的内外各布置2个;腹板上的布置点主要作用是验证梁体两端是否发生扭曲。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梁体每施工一段,就要进行及时观测,开始的观测点应该多设置几个,对于腹板的翼缘处设置辅助观测点,监测各阶段施工。

3 梁体的线性控制

为了保证通过线性理论的计算值能够直接指导实践,对于梁体的各种因素必须要综合考虑[5],综合识别修正梁体的一些参数,设置合理的梁段立模标高,对于梁段立模标高的定义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梁段立模标高;

表示第i段梁体的设计标高;

表示其他梁体自重对于第i段所产生的挠度值;

表示由于张拉预应力对于第i段产生的挠度值;

表示由于外界因素(收缩、徐变)对第i段所导致的挠度;

表示梁体上的活荷载值对梁体所造成的挠度;

表示梁体所受机械重力所导致的挠度;

表示挂篮变形值;

表示温度的修正后的挠度值。

通过上式,可以看出梁段的立模标高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自身影响因素与外界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实际情况下,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外界因素,对于理论值进行及时修正。

实践表明,对于张拉预应力值、管道的摩擦系数值以及温度应力所导致的徐变值等等都与设计值有较大偏差,这种偏差所导致的挠度计算值偏差也会很大,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对这些关键性因素格外注意。

4 温度影响与观测对策

对于一些受日照情况好的桥梁,其混凝土凝结时间会比较短,因此前期对这种桥梁的监测频率要比较高;与此同时,有些地段的日夜温差较大,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影响就会比较大,因此这种情况应当每隔一个小时进行一次观测,若发现混凝土由于热胀冷缩导致桥梁结构不稳定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结束语:对于悬浇连续梁的施工过程,没有真正能够知道实践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外界影响因素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根据经验来进行即时的指导显得非常的重要,对于桥梁的检测手段与检测频率也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树礼.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工程[C]//2008中国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国际交流会.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刘名君,曾永平,戴胜勇,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悬臂浇筑连续梁线形控制探讨[C]//2008中国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国际交流会.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373-377.

测控工程论文篇(6)

Pick to: in erlianhot expressway to guangzhou east to changde YuanShui super-large bridge # 3, for high pier and long-span continuous steel structure bridge, the stress of the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the linear control method is studied.

Key words: high pier and long-span continuous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48.2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伴随着当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型材料的研发,特别是新型钢材的采用,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梁以其施工方便、投资小、效益高、外表朴实却适应性强而得到普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具有行车舒适、施工简便、造价经济、外形美观、结构刚度大、跨越能力大、受力合理等诸多优点,尤其是悬臂施工方法的应用,促使其在整个桥梁工程领域发展更具生命力,无论是在高速公路、城市桥梁、山区高架桥,还是跨海大桥,都能满足要求并经受考验,逐渐取代了传统建桥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有关内容及其发展前景。

一、 工程概况

沅水特大桥3#桥跨沅江水系,设计为高墩大跨径连续钢构桥,跨径布置如下:48 +2×80 +48米,上部结构均为单箱单室变截面连续箱梁,大桥跨中及端部梁高3米,底板厚0.35米,根部梁高6.5米,底板厚0.65米,连续箱梁梁高及底板厚度均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主桥下部构造均采用圆型实体墩。沅水特大桥桥墩横桥向宽度为12.5米,墩身中心间距9米。桥墩承台采用整体式15.0×25.7×4.0米。采用直径为1.5米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挂篮对称悬臂浇注施工,0、1号块在墩顶及托架上浇筑完成,其余各段施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施工,合拢段采用吊架进行施工。合拢顺序为先边跨后合拢中跨。

二、 施工控制的目的

施工控制是将现代控制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桥梁施工控制以设计成桥状态为实现目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桥梁结构的实际状态和环境状态,获得桥梁结构实际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误差)。

对于分阶段施工悬臂浇筑施工的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来说,施工控制就是根据施工监测所得的结构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计算,确定出每个悬浇节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成果对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对下一立模标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成桥后桥面线形、合拢段两悬臂端标高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以及结构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三、 施工控制的方法

施工控制方法主要采用施工过程模拟分析法进行控制。

施工过程模拟分析是桥梁控制的理论依据,由工程实际建立理论模型,对结构各阶段的内力和挠度进行计算。在施工控制计算中,将各主梁离散成梁单元,三个墩底视为固结,两边跨端视为链杆支承。将单元几何信息及各施工阶段的荷载、徐变、收缩、预加力等信息输入数据文件,先进行前进分析计算,再进行倒退分析计算。沅水特大桥的施工仿真计算采用了目前能够应用于施工控制的大型空间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进行施工仿真计算,下图为沅水特大桥的全桥三维数值模型:

四、 施工控制的内容

本桥主要采用了线形控制为主和应力控制为辅的双控措施。

1、 高程线形控制

对于高程线形控制,目前一般有卡尔曼滤波法、自适应控制法和人工网络神经(BP网络)等方法。由于自适应控制方法易于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理解和掌握,已在多座桥梁建设中成功应用,因此,沅水特大桥在高程线形控制方面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

自适应控制方法进行连续箱梁高程控制,其关键技术有三点:连续箱梁理论标高的计算;连续箱梁挠度测试方法;实测数据处理,参数识别,预测立模标高。现具体介绍如下:

(1)连续箱梁理论标高的计算

在实施控制之前,必须做好连续箱梁设计线形、目标线形和预拱度线形设计。在标高控制中,只要理论模型与实际吻合,就可以得到立模标高,在节段施工时,准确放样立模标高,即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当实测变形和理论计算值不符时,应调整计算参数,修正理论模型,消除理论和实际的偏差,掌握实际变形的规律,通过调整立模标高对桥梁进行控制。

(2)连续箱梁理论挠度测试方法

结合以往施工控制经验,在沅水特大桥施工中,对每个连续箱梁悬臂浇注阶段进行四次测量:(1)挂篮移动后;(2)节段混凝土浇注完;(3)张拉预应力筋前;(4)张拉预应力筋后。这样既抓住了施工控制的关键阶段,也满足了施工控制的全面要求。

(3)连续箱梁实测数据处理、参数识别和预测标高

连续箱梁实测数据处理、参数识别和预测标高是相互关联的三个环节。对于实测数据处理的要求是及时准确,处理时对疑问数据要及时复测、复查;参数识别是依四阶段测量的实测值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分析,然后将修正过的设计参数反馈到控制计算中,重新给出施工中的结构内力、变形值,以消除理论值和实测值的偏差;预测标高在参数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参数识别时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要准确无误,对温度影响,采用温度-挠度变形测量解决。

(4)温度变化对高程线形的影响

实测数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因此,对温度变化影响高程线形的研究必不可少。由于温度场随时随地都在变化,要精确计算温度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尽量避免温度变化对高程线形的影响,在连续箱梁施工阶段确立立模标高的时候,应尽可能选择在温度较稳定、影响较小的时刻进行。

2、应力控制

连续钢构桥梁应力(或应变)监测主要是对施工阶段的主梁、桥墩的应力(或应变)进行监测。通过应变跟踪观测,随时知道沅水特大桥主梁受力状况以及各施工阶段箱梁关键部位应力的变化规律,比较理论值与真实值判定应变是否超限,把握结构的安全状况和保证施工安全。该项观测在每一施工阶段都要进行,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沅水特大桥结构应变监控的主要内容:对主桥中、边跨混凝土箱梁主梁、桥墩的关键断面,实行每一节段施工过程中共监测4次,分别是混凝土浇筑前、后,预应力张拉前、后,在主梁合拢及二期恒载施工完毕也应进行应力应变监测。测试时间选择在日出前温度较稳定时。 施工控制中应对结构分析所确定的关键截面的受力情况进行应力控制,适时发出安全预警以采取处置措施和保证结构安全。应力控制是将现场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相比较,通过二者偏差调整设计参数修正计算模型,以达应力控制的目的。

五、 结语

利用工程实例对预应力砼钢构桥悬臂施工的特点进行的详尽的分析,对施工控制方案的制定、实施及其施工控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作了全面的分析,使桥梁结构始终处于安全的可控状态,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测控工程论文篇(7)

[作者简介] 肖飞,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土木与测绘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空间数据库等, 广西 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6-0030-0003

一、课题的提出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学科,分测定和测设两部分。测定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获得点位的信息,或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测设是将设计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空间位置,运用测量的手段将其标定在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量成果的质量高低,其核心指标是精度。精度要求越高,经济成本就越高,作业时间也就越长。以最高的精度测定所有的地面点的位置,既不符合经济原则和效率原则,也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了使精度水平、经济成本、作业时间、社会需要达到统一,必须对点的测定精度进行分级,实行分级施测、逐级控制。因此,测量工作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为此,无论是测绘地形图还是各种工程的施工测量,必须首先建立控制网(由在测区内所选定的若干控制点相互联结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几何图形),然后通过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或具体的施工测设。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在工程勘测设计阶段为测绘规划设计所需大比例尺地形图建立的测量控制网,称为测图控制网。

在工程施工阶段为工程建筑物的放样提供控制基础所建立的测量控制网,称为施工控制网。

在工程建设各阶段所建立的控制网,共同的特点是精度要求高,点位密度大。由于网的作用不同,使得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又有各自的布网方式和精度要求。对于“施工控制网”的特点,一些教材[1][2]中尚有比较详细的论述,而对于“测图控制网”的特点以及“测图控制网”与“施工控制网”之间的异同点及联系则几乎未见论述。因此,本文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二、“测图控制网”与“施工控制网”异同点的比较

三、结 语

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测图控制网”与“施工控制网”之间的异同点及相互关系归纳、总结,形式新颖,清楚、明了,易于理解、记忆,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对两种控制网进行有效的建立及应用。

测控工程论文篇(8)

1.大跨度斜拉桥施工监控的任务和目标

1.1施工监控的概念

桥梁施工控制就是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变形及稳定性进行监控,使施工中结构处于最优状态,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和成桥状态(包括内力和线形状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2施工监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1.2.1桥梁施工控制的主要任务

桥梁施工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和桥梁结构线形与内力状态的控制。桥梁施工控制,由于桥梁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具体控制内容的不同。其操作方法也不相同。总的说,桥梁施工控制方法可分为事后控制法、预测控制法、自适应控制法、最大宽容度法。也有文献从控制思路上将施工控制分为:开环控制、反馈控制和自适应控制。

1.2.2桥梁施工控制的目标

(1)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结构内力状态满足设计要;

(2)成桥结构线形、索力满足设计要求;

2.大跨度斜拉桥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

根据大跨度斜拉桥结构和施工方法的特点,施工监控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①施工过程的仿真计算;②施工过程的现场测量;③施工过程的参数识别;④施工过程的标高和索力调整。第①项工作的目的是获取施工过程大桥的理论数据,第②项工作的目的是获取施工过程大桥的实测数据,在上述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即可进行第③项工作,对大桥的有关参数进行识别。上述三项工作均是为第④项工作服务的,通过第④项工作即可对大桥的施工实施控制。

2.1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仿真计算基本内容

桥梁施工过程的仿真计算已成为现代桥梁确定静力状态的主要手段。施工控制仿真计算是施工控制的基础,它的实质就是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采取行之有效的结构分析方法,对桥梁的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进行一定精度的模拟分析过程。后者也就是桥梁的施工过程计算,即在成桥设计目标状态确定后,再对成桥过程中的每一施工阶段进行模拟实际工况的仿真计算,求得斜拉桥在每一施工工况下主梁截面的应力、斜拉索的张拉力、主梁挠度、塔柱位移以及结构内力等控制参数的理论值,以确定斜拉桥从上部结构施工开始至二期恒载施加完毕后的成桥状态这一施工全过程的理论参考轨迹。无论在实际施工中采用哪种控制理论,采取恰当的施工过程模拟分析方法,得出相对准确的施工控制参数,是保证施工控制精度和施工进展速度的关键。

桥梁施工仿真计算都是为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监控服务的,也是为施工控制所服务的。桥梁施工控制就是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变形及稳定性进行监控,使施工中结构处于最优状态,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和成桥状态(包括内力和线形状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桥梁施工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和桥梁结构线形与内力状态的控制。

2.2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的现场测量

施工过程的现场测量内容主要包括索力测量、主梁与墩塔应力测量、主梁标高与塔顶位移测量、混凝土容重与浇筑量测量、混凝土弹模与收缩徐变系数测量以及温度影响测量等。

2.2.1索力测量

斜拉桥索力测量的准确与否是关系到斜拉桥施工控制能否顺利实施、斜拉桥能否成功修建的几个关键问题之一。在工程实践中,常用的索力测定方法有油压表量测法、压力传感器量测法、振动频率量测法(常用方法)、磁通量法。其中振动频率量测法是常用的方法,用该方法测量拉索的索力时,需首先设法测出拉索的振动频率,因拉索的振动频率与拉索的索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某一根给定的拉索(即已知拉索的长度、拉索的线密度及拉索两端的支承条件),只要测定拉索的自振频率就可以求得拉索的索力。

2.2.2应力测量

在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控制截面布置应力测点,以观察在施工过程中这些截面的应力变化及应力分布情况,根据当前施工阶段向前计算至竣工,预告今后施工可能出现的状态并预告下一阶

当前已安装构件或即将安装的构件是否出现不满足强度要求的状态,以确定是否在本施工阶段对可调变量实施调整。由于电阻应变传感器在混凝土振捣时极易被损坏,即使不损坏,其绝缘度也无法保证,另外,在混凝土表面贴片也不能保证可靠,容易发生漂移,不能保证长期监测时读数的可信性。所以,在主梁各断面应力监测用钢弦应变计,钢弦应变计为一密封式自保证体系,与外界物质并不直接相关,测试是,通过测其频率即可得到混凝土的应变,从而得到应力。

在应力测量中,测量得到的应力要经过处理分析后才能应用,因为在测量的应力中包含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变计变形。所以测量得到的数值一般偏大。因此,在施工现场用混凝土做一个试验块,在试验块中埋应变计,这样可以测量出在相同情况下不同时间混凝土的收缩量。

单索面斜拉桥是大悬臂箱梁,由于拉索的布置方式及锚固点偏向箱梁顶板及预应力布置有关,存在一定的剪力滞效应,因此,布置应变计是要注重测量箱梁截面的剪力滞效应。应变计的布置如图所示。

2.2.3温度测量

斜拉桥的温度场测试包括:主梁截面的温度场测量、主塔截面的温度场测量、斜拉索内部温度场测量以及温度对主梁标高、索力、塔顶偏位、相关截面的应力应变的影响测量。

通过温度测试提供主梁、索塔、斜拉索的各测试断面的温度短期变化曲线(即测量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某一天或几天24h内结构温度变化情况)和季节性温差变化曲线以及索内外温差和中心点温差的对应关系曲线。结合塔柱偏移和主梁线形以及索力的测量结果,总结出结构日照温差变形规律和季节性的温差变形规律。 主梁及主塔的温度测试采用在测试断面预埋测量元件(热敏电阻),用数值万用表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然后根据电阻与温度的标定曲线,由所测电阻值推荐出温度值。

斜拉索的温度测量,采用特制的长约2m的试验索段,试验索段的构造方法与实际索完全相同。在试验索段的内部钢丝上埋设热敏电阻,用数值万用表测量其电阻值,然后根据电阻与温度的标定曲线,由所测电阻值推荐出索的内芯的温度值。

2.3施工过程的参数识别

2.3.1参数识别的特点

大跨度斜拉桥结构一般采用节段悬臂方法施工,施工阶段多,工况复杂,影响参数众多。由于施工因素的不确定性,施工误差不可避免,造成实际结构参数往往偏离设计理想值。而在大部分情况下,受场地条件和测量仪器所限,实际结构参数往往无法直接量测得到。此时,为了更好地对当前及后续的结构状态进行把握和控制,需要进行结构辨识工作。换言之,必须通过结构响应的某些可观测量,采用间接的数值分析方法来对实际结构参数进行识别估计。

2.4施工过程的标高与索力调整

斜拉桥节段施工过程中主梁标高(挠度)及结构内力的控制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成桥线型及成桥内力的控制以及各施工阶段相应的调整措施的准备。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施工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主粱标高(含立模标高)与索力的调整来实现的,这种调整是相对于设计值而言的。

2.4.1主粱标高的调整

主粱标高的调整包括主粱每节段施工完毕后当前节段的标高(简称阶段未标高)的调整以及主梁立模标高的调整等。

(1)阶段末标高的调整

阶段末标高的调整量必须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同时要确保主梁线型平顺,即既要保证主梁各节段绝对标高的精度,也不能让主梁出现明显的折点。

(2)立模标高的调整

主粱立模标高的调整量由四部分组成:

①阶段末标高的调整引起的立模标高调整量,取为阶段末标高调整量;

②牵索挂篮施工具体方案(挂篮刚度与牵索方案)以及识别后的主梁阶段重量与调整后的施工索力引起的立模标高调整,可以通过前述的主梁牵索挂蓝施工模拟计算活得;

③挂篮的非力学因素变形引起的立模标高调整量,可根据经验确定,一般在5mm~lomm左右;

④温度效应引起的立模标离调整量。

2.4.2施工索力的调整

所谓的施工索力是指主梁每节段施工完毕后当前节段的斜拉索张拉力。根据控制理论,可以适当的调整施工索力来及时消除或者减少施工误差引起的影响。这种调整方式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单索力调整方式,他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索力调整与节段施工同步完成,不需要占用额外时间,可以确保

工期。

施工索力的调整有两个作用:

①及时消除主梁节段超重的影响;

②当上一节段的阶段末标高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差异超过±30mm时,可以消除一部分差异,使下一节段的阶段末标高调整量可以同时满足绝对标高与线性平顺两方面的要求。施工索力的调整量可以通过理论值计算获得。

结束语:本文仅以综述的形式概括大跨度斜拉桥施工监控的技术流程,介绍了国内外斜拉桥的发展现状,斜拉桥的特点,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等。通过学习桥梁施工监控这门课程,我们可以对桥梁的施工监控有一定的了解,得到了两个结论:

(1)桥梁施工监控是确保桥梁施工宏观质量的关键;

(2)桥梁施工监控是桥梁建设的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

[1] 向中富.桥梁施工控制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

[2] 范立础.桥梁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3] 施智勇.大跨度斜拉桥施工监控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韩大建、苏成、王卫峰.崖门大桥施工监控的技术流程与主要成果.桥梁建设,2003.1

[5] 王卫锋、徐郁峰、韩大建等.崖门大桥施工中的索力测试技术[j].桥梁建设,2003.1

[6] 韩大建、苏成、邓江.崖门大桥施工过程的参数识别与调整措施.桥梁设计,2003.1

[7] 王荣辉、薛礼建.矮塔斜拉桥索力测试方法研究.中外公路,2011.4

[8] 谭红霞、陈政清.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阶段主梁的立模标高研究.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

[9] 颜东煌.斜拉桥合理设计状态确定与施工控制.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01

测控工程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市政工程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工程质量的需求,各项结束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中。测量工作是市政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对于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对工程测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问题。

一、市政工程测量概述

市政工程属于城市市政公设施的范畴,其主要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给排水管道的建设、污水处理厂、隧道防洪等工程。市政工程质量对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也是影响政府形象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着城市建而可持续发展的脚步。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能否对工程测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从工程的设计阶段到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工程测量是贯穿于始终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没有工程测量的有效控制与指导,工程则无法顺利实施。通常情况下,市政工程测量控制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主要的部分,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的市政工程的相关制度,并且掌握测量学的理论,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准确的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才能够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完成,指导市政工程的施工。

二、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管理的策略

测量工作是贯穿于工程始终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对工程施工测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才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加强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管理,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做好开工前的测量交底工作

在工程开工之前,测量人员应当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且由业主安排勘测设计单位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测量较交底,根据相关图纸中的内容,做好相应的标志工作。在测量交底时,要保证现场的点、桩的位置与设计图纸相一致,并且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由于很多市政工程都位于居民区内部,所以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避免桩的丢失和破坏。

2.保证测量人员的资质条件满足施工要求

测量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不仅需要测量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这些因素对于工程测量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参与施工测量的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市政工程的相关知识,具备外业测量和内页测量的基本技能。由于很多市政工程都处于城市中的闹市区,因此工程施工的同时应当尽量避免不影响正常的交通,要对工程施工现场的设备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复杂的环境对施工的影响。

3.测量仪器设备的检查与控制

在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仪器和设备的精准度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单位 应当根据测量工作的任务量以及难度来确定仪器设备的数量和精度,确保其能够满足工程测量工作的选哟。同时,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除了定期将测量仪器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意外,测量人员应当具备自行校准的能力,经常对仪器的准确性自行校核,以此保证设备的精确度,保证施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施工测量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在市政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中,是否具备一个科学的测量方案,是影响测量工作进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着测量工作所消耗的人力与物力的成本,具备科学的测量方案,不仅能够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加快工程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所以,测量工作应当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对于较大的工程应布置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施工测量人员应注意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确认方案中点位的位置布设合理、实用,通视条件良好。无论施工方案如何科学,如果施工现场的条件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则方案就失去了使用价值。

5.施工测量外业环境条件的检查与控制

在实际的施工测量工作中,会经常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前使用的测量仪器大多是电子类的设备,当遇到雷雨天气、焊接时产生的电火花以及电磁波辐射等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对设备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遇到特殊的测量条件时,需要将设备架设在距离测量基准点以外的几米甚至是数十米的高空中进行定位放线,仪器对中需采用投点仪器。在这种情况下,仪器架立平台的稳定性对观测精度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也有较大的市政工程项目测量的外业环境条件受到限制,需要采用特殊的外业测量方法才能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6.测量的过程控制

对测量环境进行检查,能够减少一些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但是施工现场的环境是多变的和复杂的,所以在施工方案中制定的各项施工措施能够在工程中顺利的实现,也会受到很多各管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各项施工方案中的措施的可靠性进行检测,确定其是否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则要及时的做出处理与改进,确保各个控制点都处于可用状态。对于可疑的数据,应到实地进行外业复查,以确保测量数据可靠,精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结束语:

市政工程的质量与居民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使用功能的实现。测量控制管理是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只有做好相关的测量控制管理工作,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市政工程质量,促进市政工程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艺荣.市政工程的测量控制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4)

[2]沈洪忠,陈金浦.浅谈市政工程的测量控制[J].城市建设,2010(05)

测控工程论文篇(10)

论文论文关键词:大型调水工程 测量控制网 施工 放样 一体化 论文论文摘要:结合南水北调某渠道项目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方案,总结了大型调水工程施工测量的步骤和方法,并提出了在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中联合使用AutoCAD和全站仪可真正实现测量工作内外业管理的一体化。 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需建立测图控制网以保证最大比例尺测图的需要;在工程实施阶段,需建立施工控制网以控制工程的总体布置和各建筑物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在运行管理阶段,需建立变形观测控制网,用来观测建筑物的变形情况以评估工程质量,保证安全运营,分析变形规律及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无论是规划设计阶段还是工程实施阶段,为工程建设测量需要而建立的各种控制测量网都是工程建设中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其成果的精度、可靠性将直接关系到工程整体的进展。 在工程实施阶段,测量工作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的施工放样过程中,其重要性更突显于为各种决策及经济性分析提供原始数据。因此,在工程实施当中如何将测量外业与测量内业工作有机地统一起来,及时、准确地为经营管理部门提供满足精度要求的测量成果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以南水北调某渠道项目(以下简称本工程)为例说明大型调水工程施工测量内外业资料管理一体化的步骤及方法。 1测区及工程简介 大型调水工程一般因其范围广,跨地区、跨流域的原因,其所经过地区往往地形地貌差异很大,这也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本工程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中典型的渠道项目,全长4.8 km。其中有交叉公路建筑物6座,另外在靠近标段起点段处有一中心线半径为500 m、中心角度为25°20′的圆弧段,渠底设计纵坡为1/25000,设计底宽13.5m,过水断面边坡系数为3.0。本工程位于石家庄市近郊,其平面控制系统为1954北京坐标系1°分带的第114带,高程控制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本工程测区为一长约5 km、宽约140 m的狭长地带,由于本工程在实施阶段将在渠道两侧堆放大量的挖方弃土,使得测区通视条件较差,故该工程测量工作的难点是测量控制网点的布设、圆弧段及渠底纵坡的施工控制。 2现有成果的分析使用 施工测量工作启动前,应首先对监理机构所提供的测量基准控制点、水准点的测量精度进行校测并对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复核。在进行测量控制网选点布设前应进行现场踏勘、找点选线并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地形地貌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有针对性的施测计划及施测方法。 本工程测区内有监理机构移交的测量基准点4个,为C级GPS控制点,分别为H02、H04、H05、IIML112,其坐标为1954北京坐标系1°分带的第114带;另有国家二等水准点5个,分别为H02、H04、H05、IIML111、IIML112,均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点,以上基准点成对分布于渠道两侧。 根据《CH2001-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的要求,C级GPS控制点精度指标表现为两相邻点间距离的误差的大小,校测方法采用两相邻基准点间实测距离与根据两点间坐标反算距离之间的误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即可;根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中的要求,水准点精度校测可在两相邻水准点间建立符合水准测量导线并将其符合差与规定的限差相比较。据此可对该平面基准点进行校测。 3测量控制网的布设 3.1测量控制网布设的一般要求 施工测量控制网用以控制工程的总体布置和各建筑物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并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其布设是整个测量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其精度将直接影响以后工程中的放样与施工控制精度。由于大型调水工程一般渠线较长,往往穿越农田或林带、居民点等,在进行测量控制网布设前,应根据已有的地形地貌资料先进行室内选线后再进行外业选线、布设。室外选线时应注意观察沿线的地形、地貌情况,并做好记录,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相邻点通视条件要良好,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利于量边测角并且有较大的控制范围。 (2)导线点应选择在土质坚硬而且安全的地方,以便能将导线点长期保存和使用。 (3)导线点应选择在地势较平坦,利于安放测量仪器的地方。 (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相邻边长差不宜过大且使导线点均匀分布在整个测区内。

上一篇: 银行系统论文 下一篇: 客房督导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