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22:33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篇(1)

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尤其现代教学要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越来越明显的感受到影响课堂教学因素的多样性,教师只有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多种因素都引起重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学习。高中地理不仅知识点丰富,而且学习难度也有了一定的增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多种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展开论述。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管在开展哪一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要对预习引起重视。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依然要进行地理学习,并且学习的知识点难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因此,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科学习。而就目前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实际情况来看,很少有学生进行预习,很多学生认为预习数学、英语等学科十分必要,而预习地理却没有必要,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的一个印象就是地理知识点较为简单,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完全能够有效掌握知识点。实际上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点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自然地理章节,如果学生不能把握好学习的各个环节,很可能出现知识盲区,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困难。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预习习惯引起重视。

学生在地理预习的过程中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只要用较短的一段时间对新课进行理解即可,对于通过预习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作为听课的重点,避免知识盲区的出现。当然,预习不仅对学生有效把握知识点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二、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思考习惯

不管学生进行哪一学科的学习,思考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高中阶段进行难度较大的地理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本人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并不善于思考,部分学生甚至存在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够学好地理学科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思考习惯。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思考意识,并且让学生明白,高中阶段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只有通过有效思考才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其次引导学生掌握有效进行思考的方法与技巧,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掌握知识点,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及时消除知识盲区的好习惯

不管在哪一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出现知识盲区,随着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点难度的进一步增大,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知识盲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培养学生及时消除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盲区的好习惯引起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由于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盲区难以及时得到解决,学生逐渐转变为地理学困生,给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思考,并通过个人的努力尽量使困难得以解决,如果学生通过个人思考难以找到问题的答案,那么,就要积极的请教其他同学或者老师,不能留下知识盲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及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知识盲区的意识自然就得到了有效提升,对培养学生及时消除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盲区的习惯有很大帮助。

四、培养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好习惯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受初中阶段地理学习特点及考试特点的影响,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取得了良好的考试成绩,但是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如果依然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势必会使学生的地理学习陷入困境,而学生只有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好习惯,当然,在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进而使学生转变初中阶段的学习理念;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避免学生出现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的情况。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逐渐养成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好习惯,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与应用知识点。

五、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的好习惯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篇(2)

一、高中地理地图的学习

高中地理地图的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注意一下几方面:

(一)学生要学会理解和阅读高中地理教科书。

高中地理中地图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方面,在学习自然地理时主要侧重于偏理科的学习方法,偏理科的学习方法一般是强调对相关地理知识、地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并且联系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做到地理知识的消化,在学习地理知识时,特别是概念性的东西,要理解概念的内容,而不是对概念进行死记硬背,将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和概念进行分类总结。例如,地理知识中的天体和天球比较容易混淆,学生可以结合课本的概念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总结;其次是对概念进行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像气压和气温的关系对气候的影响,掌握这些原理能更好地分析事物;三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归纳,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形成自己的知识整理架构,注意架构形成过程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所学知识点。

(二)要注意学习地理知识的几个环节。

预习、课堂以及课后复习,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三个环节。在学习地理地图时,预习课本内容是对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有个大体的了解,特别注意有关地图的部分;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是要将预习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进行重点了解,认真听老师讲解的内容,并通过老师的讲解更好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加深对预习内容的了解和记忆;课后复习是对所学地图知识的进一步探讨,通过做课后习题的形式更好地掌握地图知识。

二、高中地理解图的关键点分析

高中地理地图的做题,因为每个地理知识点的不同,在做题时需要掌握的关键点也不同,但总体上也有相同点:

(一)平时的知识积累很重要。

在做具体关于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资源问题、人口分布等偏文科的题目时,主要是根据平时的记忆得出相关问题的答案。像关于世界上人口的分布,就直接根据世界上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进行作答。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者有10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欧洲和亚洲人口密度最大,大洋洲人口密度最小等相关知识,这主要是靠平时的知识积累,在做偏文科的地图题时,只要做到认真审题,并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多数情况下这种题目的出错率就会降低。

(二)注意题目的先后顺序。

在做地图题时,还要注意要通过平时的积累学会对地图的分类,像日照图、人口统计图、地面的剖面图、数据图等,这些都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通过不断练习来得出相关的结论,在读图时还要注意先后顺序,一般题目的编号就是题目的先后顺序,做题时一定要按照先后顺序来进行,因为有可能上一题关系到下一题的做答。在做题时,首先要明确此图的主题,再就是要看清图例、比例尺以及方向,还要注意图案所要表现的主题、范围,例如:

题目要求求出A、B、C、D、E点的时间,并得出这几点的白昼时间。在做题时就要注意先求出这几点的日出时间,然后根据日出时间 = 12-某地昼长/2、日落时间=12+某地昼长/2这两个公式得出白昼时间的长短,并要注意第一题的答案正确性。

三、提高学生阅读解图的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整个地理学习阶段接触到知识最多、内容最繁杂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进行地图阅读解图的关键点分析,也要通过日常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解图能力。根据本班学生和学生个人的特点进行重点解读,例如,班上大多数学生对比例尺的掌握不够,那么就要在课堂上重点进行比例尺的讲解,根据学生的实际加以正确的指导与训练,平时对学生的训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独立的指导,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督导学习,学生之间进行解图的互相学习;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多进行空间的想象,亲近大自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结束语

高中地理地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将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地图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篇(3)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具体实施;中考

地理是初中阶段一门新增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系统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同时,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庞大,涉及面比较广泛,而课堂时间十分有限,要求老师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所以,就需要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并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实施

要想实现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就需要增加课堂容量,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传授更多的地理知识,增加有效教学时间。

1.设置学习问题,实现课前导入

在开展新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入本节课内容。初中地理老师应该以课本内容为核心,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学生便会对新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新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地球气候带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地球上不同地区同一时间的气候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再引入本节课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2.划分学习小组,营造良好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时,可以根据教学需求科学采用小组学习法。地理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座位位置,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老师对各学习小组进行适当指导,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将自身观点和看法分享给他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便会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进而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时,学习小组成员可以搜集不同方面的资料,包括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知识点等,然后将所有知识点整合之后进行系统学习。

3.更新教学观念,科学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初中地理老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地理教师应该对自身和学生进行重新定位,以学生为核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前,老师通过设置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中,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在每节课结束之后,老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在课后,老师应该让学生搜集与下节课内容相关的资料。

二、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在中考中的成功体现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衡量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时,应该加强与中考考试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1.重难点知识复习

初中地理中的重难点知识,在中考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所以要想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从重难点知识入手。地理老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对地理课本章节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汇总,将其更加直观、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仍以地球气候带为例,老师可以将五种气候带的特点、分布范围等知识点在表格中陈列出来,通过对比使学生能够将其正确区分开,实现对知识点的有效掌握。

2.地理地图的运用

地理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复习之后,地理老师应该结合地理地图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地理老师应该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读图技巧,使学生能够抓住地图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设置一些分析类问题,锻炼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层次感。比如,在复习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地图上不同时区内两个地点的具体时间。

3.总结大纲知识点

对大纲知识点进行总结,是初中地理实现高效复习的一种不可忽略的方式。在完成前两轮复习之后,老师应该对复习成效进行评估,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应以梳理重点知识点为主,采用总结大纲知识点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确保基本功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顺利通过中考。

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地理老师应该探寻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及能力,为备战中考提供重要保障,使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应对中考。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篇(4)

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要求我们既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又要注重能力的提高。体现在高二地理复习中,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应紧紧围绕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通过地理知识的系统整理、归纳,形成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按大纲规定的能力要求,通过原理分析、规律总结和解题训练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认识水平。“教无定法”,我觉得高二的复习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教材串讲

综合科目的考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精湛的本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一专多能、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能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各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文科教师应有的职业敏感性,及时关注目标形势发展变化,关注社会热点。

2、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

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它们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但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如: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

对于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寻找各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高二地理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决不能回避。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

3、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地理是一门“讲理”的学科,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和观点,训练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

(1)要全面思考,综合分析解答问题。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人口、资源、城市、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进行对比分析。

(2)循序渐进,加强逻辑推理,提高解题水平。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种新趋向是,条件隐蔽,层层设障,并且没有明显的正误倾向,只能依据条件去判断、推理,挖掘题目中包含的隐含条件,各个击破,求得正确答案。

(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正迁移。地理学习中有很多图形、图文之间可以不断变化,如太阳高度角可以有旗杆影子、窗户光线、楼房间距、地球经纬网、太阳能热水器、变化曲线坐标图等多种题型;晨昏线问题更是变化多端,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局部图等。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解题中注重加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

(4)要联系实际,运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另一大特点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或区域联系起来,以考核我们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感性材料(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水土流失、沙尘暴、水旱灾害、火山地震等)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许多抽象的、难以耳闻目睹的地理知识和现象,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

4、试题研究。

综合能力测试对老师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文科教师应有的职业敏感性,及时关注目标形势发展变化,关注社会热点。准确把握大纲和考试方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而对试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对高考试题作深入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高考试卷中试题的形式、分值的比例、试题的切入点、考点的分布、图表的设置以及试题答案的组织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教学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信息收集。

每年到了高考临近阶段,各种高考信息接踵而来,既有来自各类专家报告的,也有来自各类媒体的(包括电视、杂志、书本),这些信息大多贯上最新、权威、独家专访之类话语,令广大师生无从选择。在几年实践中,我认为最有效的信息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最新的报刊杂志,如《中学教学参考》、《中学政史地》、《高中生地理》、《地理教学》、《中学生时事政治报》、《考试报》等,这些报纸杂志发行量大、资料新颖,往往把握时代脉搏比较准确,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6、精练有效。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篇(5)

地理要复习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区域部分、选修部分这四大模块,如何有效利用课堂,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效率,做好地理的高三复习工作,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研读“课标”“考题”,理清脉络,把握高考方向。①研读新课标,把握复习方向。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纲要,也是高考复习的纲领和指南,因此在制订有效的地理复习计划前要认真加以研读。在复习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明确课标对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明确课标中的变化趋势;明确课标中的试题范例。做到这几个明确,才能在复习中紧扣课标、把握导向、提高效率。②研究近五年高考试题,分析命题特点。从近5年的各地试卷结构上我们不难发现,命制的试题似乎都有这样一种趋势或指导思想:第一,重视对图形信息的处理与加工的考查。第二,强调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第三,注重能力考查。③整合教材,构建知识体系。高考非常重视对地理事物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的考查,尤其重视对知识因果联系、逻辑关系的考查。因此复习时就需要突破知识的原有结构,按照新的思路和方法加以重新梳理和整合,根据高考要求和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整合出重点复习专题,通过这种重组,建立起地理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和内在的逻辑联系,有利于在答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抓住主干,提升技能。①重视主干知识,熟练掌握复现率高的知识点。一要注意构建好各单元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二要注意系统性,如把自然地理划分为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等几个系统专题,从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分布去把握特征和成因。三是多练,注重记忆性积累和运用性积累。②加强读图训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知识重要载体,经常是试题的切入点。比如,等值线的基础是等高线,其他等值线都是由其演化来的。所以,更应注意归纳和总结,可以将多幅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加以比较归纳,如等值线凸出或密集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现象,制出相关的表格,以便观察熟悉。可以将等值线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与分析,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地理思维能力训练要贯彻在复习的全过程。③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注意与区域知识的有机结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经常留意与当前国内外和现实生活中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宇宙探索、重大纪念活动、生态敏感区、地缘政治敏感区等方面的热点、焦点,并用相关的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3)优化复习,提高效率。如何让整个复习活动既富有艺术性而又不失科学性?采用“记――练――悟”高效复习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①记:复习课中,要求复习的知识多,容量大,难度高,要使学生在复习课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那么记什么、如何记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使学生听课要精,首先老师讲课要精,尽量使“内容图像化”,让学生记知识点,主动梳理知识脉络,强化记忆,提升能力。②练:记是练的基础,那么练就是记的运用。练要遵循先易后难,难易适度的原则。练习的题目尽量要典型,要有层次性、综合性。练习的时间安排适当,要求学生独立完成。③悟:当然,倘若没有思考感悟,学生就不会有能力的提升,仅仅只是知识的再现,一旦遇到新材料、新情境的题就不知所措。因而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使他们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然后把获得的方法运用、迁移,以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今后复习中要紧扣考纲,抓住主干、热点知识,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散乱”的知识串联起来,并重视审题和答题的规范训练,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升复习效率,取得2010年高考的胜利。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篇(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02

地理是初中就已经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初中地理的知识体系较之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更为清晰,并且初中地理的教材中知识点的内容涉及不多,大多数是风土人情和资源情况。而高中地理的教材内容则是直接从宇宙开始,深入探究地理知识,其中包括大气、地质等多种层次的问题,知识点繁杂,并且连贯性不强,尤其是地理现象产生的原理很复杂,因此高中生多会认为高中地理的知识点繁杂难懂,难以学习。

一、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只有有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才会有想要学习的欲望。现如今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量重、课业量也比较大,因而如果学生想要沿袭初中学习地理的死记硬背的方法,那么显然是不科学的,并不利于地理方面的学习。这个时候,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复杂,地理知识所包含的内容复杂多样,教师想要直接的进行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困惑。甚至学生会觉得复杂,难以入手。那么教师就可以采用导入实际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中国的动物种类入手,根据动物所处的环境及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地理现象的探究。或者结合典型的水果在不同地界的品种,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哈密瓜在吐鲁番生长味道会更甜,是由于昼夜温差,这样更容易深入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通过相关地理的歌曲、影片导入,让学生更容易,也更直观的通过歌曲联想和欣赏影片中壮丽的地理风貌的方式,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简单的课堂导入就会使课堂变得更有吸引力,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再适当的添加疑问,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行在地理教材上寻找答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查找知识点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梳理地理的知识体系与理论框架

想要帮助学生扩大高中地理的知识面,更直观的学习高中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师首先必须要确保自己的专业素质过硬,除了熟知必要的地理宏观知识外,还应该详尽细致的把握高中地理教材的全部内容,同时需要多阅读地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做到学生提出的问题,答案解释了然于胸。然后再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以理带人,引导学生学习地理。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地理各个知识点的具体特点,整理出地理的知识体系,以宏观带动微观发展,让学生大概掌握地理教材知识,再细化知识点内容,进行补充讲解,为地理的主干内容作出延伸。需要注意的是,在整理地理知识体系的同时,将零散细碎的知识点纳入理论框架,让学生头脑更清晰,一目了然,方便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接受。

三、转变教学方式,改变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

高中地理知识面广泛,教师通常是通过一般的教授地理教材知识的方式,详细的讲解主要内容。虽然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点,但是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自顾自讲解的过程中,难以估计到学生的理解,导致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教师就已经一笔带过。

通过转变教师在地理课堂的领导者地位的方式,让学生作为讲解者,主动的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分享,这种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课下提前指定一个人或者一个小组作为在课堂上教材内容的分享者。教师划出一个课题或重点作为主题,给学生3到5天的时间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做好充足的准备,让学生进行自我设计或发挥。

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究地理方面的相关知识,高中地理内容丰富,学生可以就自己喜欢的知识点进行扩展延伸,将这种学习兴趣进行传递,传递给其他的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自己设计内容,其实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锻炼方式。

四、实践活动

高中地理是一门十分灵活的课程,想要更加容易、更加细致地把握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进行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的是,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图册来进行基本的测试,让学生就一幅图进行实际的操作,如分析基本的经纬度、气候类型、地形地质特点等,帮助练习学生的综合识图分析能力。比较重要的是,高中地理教师根据地理实际情况所总结的模板,可以通过练习多种习题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能力。

其次,就是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以实地考察,写实践考察报告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地理环境下,借用相关的仪器测量海拔、土壤等情况。也可以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地理实践,让学生根据当日的影长算出太阳高度角。高中地理教师要注重地理教材内容的教授和学生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学习能力。

五、关注学生需求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态度是不同的,教师一味的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不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掉队,跟不上教教授的知识点。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篇(7)

运用各种图像设问、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是地理试题的特色。复习时要加强读图训练,学会运用地图展现地理概念、理解地理特征、归纳地理信息、剖析地理成因,从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有疑问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不同角度结合图象进行深入的讲解,使图像文字化,文字图像化。

2 重视组题

教师选择、编排试题应遵循以下几点:

①针对性: 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设计一些考查重难点知识的题目,目的是通过这种练习让学生深化理解和记忆重点的主干知识。

②层次性: 设计习题,要贯彻“点--线---面”这一原则,让学生通过练习从“点”延伸到“线”,把知识点用一条主线串起来,然后覆盖到知识面。

③综合性:有系统、有目的的选择典型习题进行训练,习题覆盖面要广,综合性要强,要能充分调动学生记忆,通过对知识的挖掘和整合,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3 优化地理“四讲一练”模式

模式:“四讲”——讲考纲、讲重点、讲难点、讲例题

“一练”——课前检测练、课中针对练、课后巩固练

3.1 讲考纲

解读考纲:考纲在高考中的作用非常大,考纲就是提供一些高考的命题方向或思路,这样复习目标将会更加明确,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考纲入手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获取解读信息、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北地区将成为高考的命题热点;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高考的命题热点也将随之而来。

3.2 讲重难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难点。我认为这是教学中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无法很好的把握重难点,则会对重点知识的讲授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也无法分清重、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零散知识上,而忽视了重中之重。教师为了更好的把握重难点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仔细研究教学参考,并且做好教学反思,从同学们的错误中反馈自己的失误,不断地摸索和探索。

比如我们在讲《西北地区》时的重点是分析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结合热点考查荒漠化问题,结合地形、地质考查交通建设。荒漠化问题及治理是重点也是难点。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特征和国土整治的思维方法。

3.3 讲例题

通过高考试题的展示,破除学生对高考神秘感和恐惧感,从而增强学生对高考的信心。针对重点难点,做质量高、针对性强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的试题,帮助学生分析思路、找准角度,引导学生走出知识和思维的误区,最后出示标准答案,规范答题习惯和答题语言,紧扣采分点。

3.4 —练

经过课堂训练和课后巩固题组提高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解决试题的方法并提升综合能力。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篇(8)

运用各种图像设问、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是地理试题的特色。复习时要加强读图训练,学会运用地图展现地理概念、理解地理特征、归纳地理信息、剖析地理成因,从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有疑问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不同角度结合图象进行深入的讲解,使图像文字化,文字图像化。

2 重视组题

教师选择、编排试题应遵循以下几点:

①针对性: 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设计一些考难点知识的题目,目的是通过这种练习让学生深化理解和记忆重点的主干知识。

②层次性: 设计习题,要贯彻“点--线---面”这一原则,让学生通过练习从“点”延伸到“线”,把知识点用一条主线串起来,然后覆盖到知识面。

③综合性:有系统、有目的的选择典型习题进行训练,习题覆盖面要广,综合性要强,要能充分调动学生记忆,通过对知识的挖掘和整合,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3 优化地理“四讲一练”模式

模式:“四讲”——讲考纲、讲重点、讲难点、讲例题

“一练”——课前检测练、课中针对练、课后巩固练

3.1 讲考纲

解读考纲:考纲在高考中的作用非常大,考纲就是提供一些高考的命题方向或思路,这样复习目标将会更加明确,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考纲入手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获取解读信息、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北地区将成为高考的命题热点;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高考的命题热点也将随之而来。

3.2 讲重难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难点。我认为这是教学中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无法很好的把握重难点,则会对重点知识的讲授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也无法分清重、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零散知识上,而忽视了重中之重。教师为了更好的把握重难点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仔细研究教学参考,并且做好教学反思,从同学们的错误中反馈自己的失误,不断地摸索和探索。

比如我们在讲《西北地区》时的重点是分析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结合热点考查荒漠化问题,结合地形、地质考查交通建设。荒漠化问题及治理是重点也是难点。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特征和国土整治的思维方法。

3.3 讲例题

通过高考试题的展示,破除学生对高考神秘感和恐惧感,从而增强学生对高考的信心。针对重点难点,做质量高、针对性强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的试题,帮助学生分析思路、找准角度,引导学生走出知识和思维的误区,最后出示标准答案,规范答题习惯和答题语言,紧扣采分点。

3.4 —练

经过课堂训练和课后巩固题组提高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解决试题的方法并提升综合能力。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篇(9)

在近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初上高中的同学来说,普遍感到高中地理比较难学,特别是必修一和必修三的内容,许多同学即使把教材上的内容看会了,可到应用、做题时还是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做好这个衔接呢?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将初中的地理知识再拿到高中课堂上复习一遍,而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制定精心的教学计划,有目的、分步骤的渗透到教学中。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学的衔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充分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首先,了解班级学生在初中课程的学习情况。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时,老师可以通过书面文字(如问卷调查、开学测试)的形式,或者课下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其次,研究新课标初中教材的变化,明确学习的目标。近几年初中地理的教材变化较大,版本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调整。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 “知己知彼”,并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

二、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衔接,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为复习的重点。如初中学生对于地图知识的掌握较薄弱,学生不知道怎么看图,在读图时没有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不能灵活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知识衔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应该让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地图册,平时培养学生读图、认图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呢?首先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的知识很贴近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事、身边的现象去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识。在教学中如果能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融入教材中,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例如,我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时,举了大量身边的自然现象来说明地理知识,如我们早晚看到的太阳为什么又大又红?交通信号灯为什么用红灯作为停止的信号?如何利用自己的影子判断方向?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许多现象都能用地理知识来解释,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拓展区域地理,实现初高中内容的融合

地理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而区域的问题又都是综合的。区域地理既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起点,也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归宿,任何一种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从近年来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看,试题以区域地理作为命题背景和切入点,利用高中地理知识和方法来加以分析和解释。由此可见,区域地理复习并不是机械的重复一遍初中课本,更不是单纯的记忆几个区域名称,而应该依据高考大纲要求,拓展区域地理内容,实现初高中地理内容的有机融合。

五、抓住重点,采取多种形式补充初中地理新课程删减或降低要求的知识内容

初中地理新课程删减或降低要求的知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没有必要一一补充,要抓住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展开补缺。同时,补缺形式要多样:一是要坚持课前预习或课内自习,使学生自己找出教学疑点、新点及难点,从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结合教材内容,及时衔接初中地理知识。如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衔接东西半球划分、时区、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知识;讲“水资源利用”时,衔接初中地理的具体河流、跨流域工程等知识;讲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时,衔接世界地理中的具体山脉、岛屿名称等等。通过衔接可促进已忘知识的再现和巩固。三是要讲清相关学科知识内容,弄清这种知识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范围。四是要进行随堂测试,及时了解信息反馈,掌握课堂教学效果。五是及时批改或课后辅导,可巩固已学知识。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55

区域地理是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习和接触到了,现在高中的地理课堂上复习,让学生感觉很简单,往往感觉越简单的东西在学习时保持放松的态度不认真学习。但高考却考察学生对区域的知识的综合和分析能力,因此在遇到关于区域地理的题目时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无法解答题目。所以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地理教师和学生都要引起重视。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对高中区域地理的复习进行探究。

一、了解区域地理知识结构,重组高初中地理知识

复习就是将知识重组归纳和总结,将知识的内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教师根据《考试说明》和自己以往的经验为学生编制出一套思路明确的网络知识图。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分别来加以总结和归纳。其中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河湖、资源;人文地理特征包括经济特征、农业工业的分布和发展趋势,主要城市区位的分析,主要交通线路区位的分析等,在此基础上将人文和自然区域地理进行结合,层层掌握、脉络清晰是知识复习的重要环节。如,复习自然环境区域,就可以以气候为线索,根据气候特点分析当地的植物、土壤、河湖等自然环境,发现其问题和优势,分析原因,然后转到对土地的管理和使用上,这一线索贯穿了整个地理知识。

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是知识重组的基础。只有掌握其组成要素和各个知识点才能全方位的联系综合的学习。如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特征,研究方法包括比较法和综合法,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战略位置;地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高中地理知识的重组是有必然趋势的,只有通过重组才能将高中和初中的地理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确定区域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和基础

地理位置的确定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等来进行。

首先我们要掌握13条重要经纬线所穿越的大洲、大洋和主要地形区,例如北纬40度穿越欧洲、亚洲、北美州的中部,同时也贯穿大西洋和太平洋;东经40度穿过东欧平原、黑海、红海和非洲的东部等。

其次,掌握各大洲的重要分区世界主要海区与13条经纬线的位置关系,以大洲大洋和13条经纬线的关系为基础点了解和掌握各大洲的分区,从而来确定区域位置。例如,地中海就是根据北回归线和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和西经20度来确定的。这就需要学生对各个经纬度划分的了解非常的清楚。

第三、熟悉世界地理课本中介绍的12区域的海陆轮廓(包括岛屿、海岸线的形状等)、地形分布、大江大河等轮廓特征。它们是判断区域位置的重要依据。

第四、考纲中所提到的几个国家的地形、气候、人文、农业等内容都要熟悉和了解。

三、注意综合区域内特征、类比区域间差异

区域综合特征是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关键所在。区域地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各个区域有没有必要的联系和相同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只是很枯燥无味的,同时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和成效,这就需要我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去科学的记忆。

1、找出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在每个区域特征中找出每个区域具有特点和代表性的因素。如海洋性气候是欧洲西部最突出的特征,记住这个特征就很容易的记住了欧洲西部气候的分布、气温的高低、海拔的高低、风带、气压带都可以成为一个区域的特征让学生容易记住。

2、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追根溯源,形成全方位的知识体系,这是区域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综合复习时要注重各个区域经纬度、地形、气候、经济、人文、物质、工业都是可以联系起来的。

3、分析比较不同区域间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比如说比较北纬60度经过地方的气候;南美洲大陆两岸气候和物种的比较;不同地方工业区之间特征和形成原因的比较。

四、将时事热点有机地糅合到区域地理复习中

在数字教育的推动下,要求学以致用的方针在高考中得到了体现和实施。一般当年的高考题目都是以当时的一些热点新闻材料和重大方针决策为背景资料的,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专业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包括知识面和知识广度的一个衡量。而热点问题又时常和具体的地理区域结合起来,如:西部大开发、归属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综合复习时要对当时的热点和重大事件进行收集整理,同时从多种角度去将热点问题与具体的地理区域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整合。同时可以查看一下和收集一些外面杂志设计的题目,多做这类型的题目,只有全方位的掌握了知识点和结合点,考试时无论怎样变化题目的呈现方式,学生都能找出答题的要点。

【总结】

区域地理的学习是一个繁杂无谓枯燥的学科内容,所以在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机械性的去学习和做题,这样时间长了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所学的知识也不够扎实,学习效率不高。在复习时也不要将每个知识点独立的来分析和理解,要系统的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复习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教师重点的分析几个区域,学生以后就按照相应的学习方法去复习。这样区域地理的复习就会事半功倍。

区域地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习知识点的时候,掌握扎实的功底,注意结合学科特点,扎扎实实的做好前期的工作,那么,区域地理在高考中就不是一个难题。地理学习的方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方法和规定,只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才能在地理这门学科中有所进步。上面是我自己对高中地理教学的经验之谈,希望对高中地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地理方面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个人房屋出租协议 下一篇: 活动策划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