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发言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19:47

意识形态发言稿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1)

上午好!

xx公司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全司大局中来一起谋划、部署和推进,有力推动了公司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发展。过去一年,我公司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市国资委及市城投集团党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实效。下面我具体向在座各位领导及同事简单汇报一下我公司的工作落实情况:

我公司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各项意识形态措施,为建国7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始终紧绷安全稳定之弦,思想上不松懈、不懈怠,抓好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环节不放松;认真落实意识形态责任,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公司党支部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做到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坚持问题导向,预防为主、实现关口前移,定期分析研判,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全面防控化解风险;突出工作重点,对照目标管理责任书和重点工作清单,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确保各项任务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第一: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严峻,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锋交融,观念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科学技术推陈出新、传播手段迅速发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做到警钟长鸣。从国际国内形势来看,一方面,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从未停止,政治渗透有增无减。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步入深水区,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呈现多元倾向,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特别是今年是建国70周年,各类重要活动比较密集,我们面临着空前的宣传维稳压力,意识形态工作容不得半点侥幸懈怠和马虎大意。对此,我们深刻反思、认真总结,全面排查梳理薄弱环节,进一步落实责任,建章立制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在公司党支部带领下,我司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并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相关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切实领悟“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讲话精神。并及时制定出台了《茂名市城建设计院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做到有明确方针、策略,明确工作任务要求,层层传导和压实各方责任。

第二:聚焦重点、狠抓关键,稳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上新台阶。我们抓住关键,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强化责任、拓宽渠道,用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不断探索新途径、新办法,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各项工作。

(一)坚定“主心骨”,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今年以来,在公司党支部带领下,公司职工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干部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增进对党的信赖、信念和信心,坚决贯彻中央意图,维护中央权威,始终同中央、省市委、市国资委和城投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二)守好“主阵地”,加强思想阵地建设管理。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舞台,有了阵地才能发出正确声音、传播先进思想文化。故此,我公司不断强化阵地意识,主动抢占思想阵地制高点,打造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据地”和“桥头堡”。同时守好宣传阵地,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公司微宣宣传阵地作用,加强对中央、省市委和市国资委及城投党委系列决策部署的解读解释、宣传宣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主流思想和舆论抢占宣传主阵地。

(三)唱响“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今年,我们牢牢把握迎接建国70周年这条主线,传递主流价值,弘扬新风正气、提振信心、凝聚合力,强化思想理论宣传,紧扣重点。加强对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宣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用;以党支部学习为龙头,用好干部教育培训、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宣讲普及等载体,统筹安排好学习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党的精神,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注重典型引领、注重以文化人、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筑牢干部群众的精神家园。

(四)建强“主力军”,夯实意识形态基层基础。我公司全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鲜明“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把意识形态基本知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加强对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工作队伍。

第三,守土有责、敢抓敢管,切实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我公司牢固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认真尽责负责、严格追责问责,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一)扭住责任抓落实。公司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党支部“一把手”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旗帜鲜明地冲在一线,牵头抓总、靠前指挥,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并及时制止各类错误观点、错误倾向,坚持重大部署第一时间学习、重大舆情第一时间研判、重要问题第一时间引导,以上率下种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田”。班子其他成员也严格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切实抓好分管单位和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2)

谈起新闻播音,大多数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通过几十年的继承和发展,规范播报的基本样式和特点已成为播音员和受众的共识。有些新闻播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既保持了庄重大气的一贯风格,又能贴近实际生活,亲切自然,并合理地融入了创作个性,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音,庄重大气、稳健有力;中央电视台对海外播出的《中国新闻》的播音,状态振奋,明朗自信,彰显出中国人民的新风貌。

在处理不同新闻类型稿件时,会存在具体差异,如播报时政新闻与文娱新闻时,播音员在内在感受和外在表现方法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庄重稳健,后者略显活泼跳跃。

规范播报的主要特点有新鲜感强,字正腔圆,语势稳健,节奏明快。

广播电视的新闻,通过播音员的有声语言传达出来的播音创作被称之为新闻播音。新闻分为导语、背景、主体和结尾。在播导语时要注意确定语句的重音,播报时突出重点,揭示价值,避免平直架起;播报背景时要用介绍性的概述语气;主体部分的播报要注意层次的划分和转换,以及语气的衔接和转换;结尾的播报要顺势给予概括性的评价,语气明朗,舒展、自然地结束。其基本要求有:1.叙事要清晰。扎实的基本功:字音准确清晰、气息深匀通畅、声音结实明亮、重点部分拉开说清楚;处理好句子:避免蹦字,在播读时要处理好停连,确定语句重音;组织好句子:如大层次的划分、小层次的集中和鲜明、避免全篇堆散句等;注意层次的转换和呼应。2.新鲜感要强。从内容立意上去挖掘,从语言表达技巧的新鲜感上去把握。

虽然新闻播音教学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语言基本功的问题,其核心内容也不是基本功的练习,但是,语言的基本功与新闻播音有着密切联系。那么在进行新闻播音的训练阶段,实际上是拿已具备的“功夫”来“用”。大一学生所打下的基础,如字音、气息、口腔状态等手段就好似砍柴用的柴刀,其质量如何关系到“砍柴”的效率。“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的“巧”字,在新闻播音创作过程中,就是如何利用“字音、气息、口腔状态”等有声语言表现手段巧妙地达到传递信息作用。

广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娴熟的表达技巧是广播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必要条件。有些播音员在面对镜头或对着话筒说话时,往往会一方面想着注意语音;另一面想着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以至于影响到播出效果。应全神贯注、充满自信地投入到文章的播读中。因此,在新闻播报创作中,如何认识语言基本功的作用,如何达到语言基本功的要求,是创作的基础和关键。

第一,播音员要注重吐字发声基本功。

字音、气息、口腔状态是播音员进行新闻播音创作的主要手段。新闻播音的效果如何,与播音员的吐字发声基本功有直接的关系。如只叼字头没字腹的字音使人难以辨清某些词意;语速快语调平没重音使人难以听清语意;急促飘浮的气息使播音员和听者都心情躁动。因此,新闻播音要求播音员具备扎实的吐字发声基本功,声音结实舒朗,主要在中声区的小实声,用声幅度不大但层次较为丰富;吐字圆润,字音颗粒饱满,铿锵有力,能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通过字音的颗粒变化,起到突出或带过的效果;气息稳健持久,用气灵活,膈肌活跃,气息状态调整自如。

第二,播音员要提高识稿能力。

播音员备稿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工作。备稿效果如何,与其识稿能力有着直接关系。识稿能力是播音员创作的重要能力,包括播音员面对具体稿件的备稿速度以及把握稿件内容的准确程度和深刻程度。

在实际工作中,播音员备稿时间往往较短。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备稿的方法,“准、简、快”地理解感受稿件内容是新闻播音对播音员的要求。“准”是指理解要准确,要抓住本质的内容,抓住要害;“简”是指识稿的结果应该是播音员摸到了稿件的“骨架”和“支点”,即层次和重点,形成了简明的印象;“快”是指播音员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较为快速地理解和消化。

播音员在识稿时,应把握一个原则,即“整体着眼,具体着手”,即识稿要先抓整体意思,然后才是细节点染。其应熟练掌握备稿六步,“六步合一步”是识稿的常见方法。播音员在看稿时,如果一时难以理解或缺乏感受,不妨多问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要播出,有什么价值”“给谁听”“希望引起什么样的关注”“为了引起这样的关注和受众心里的变化,需要在播报上做怎样的提醒和设计”“为引起这样的关注和变化,在传受双方情感交互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态度”“如何在表达中落实这样的态度”,通过提问,引起自己的思考,有利于保持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不断建立事实细节之间的关联,唤起内心的态度和感受。即便是较为熟悉的内容,播音员在播出时也应思考。

第三,播音员要注意语气、节奏、态度的把握。

在稿件播报时,播音员如果无视新闻稿件的内容、态度和风格而采取缺乏创造性的刻板形式,就会形成固定腔调。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是播音员必须要做的,要丰富语言表达及表现形式,在创作时要抓住“语气”这一核心技巧,充分重视语气的具体性、多样性,令语句呈现出曲折和变化。同时要注意内在语的把握和利用。在创作过程中注意有声语言、思维反应和形象逻辑感受的密切关系,避免语言与思维、感受脱节,注意“情、气、声”的综合运用,做到“气为声动、声为字动、字为情动”。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3)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唯物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是国内外学界一个前沿的、焦点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学者忙于对马克思原始手稿的整理,现在正处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读中。而且,国际上许多学者不同意MEGA2编辑时将各篇手稿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所以在MEGA2 编辑过程中我国国内与国外学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就我国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编译情况来看,最早的译本出现在抗战时期。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版本的译本相继问世。

一、1938年郭沫若版

郭沫若翻译的底本是梁赞诺夫版,在翻译过程中大致遵循着梁赞诺夫的编辑原则,沿袭了梁赞诺夫的“口述笔记说”。由于郭沫若摘译的初衷是适应当时的革命需要,而非学术需要,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做了很多改动,并且将梁赞诺夫在《编者导言》中的“原始手稿与文本的编辑工作”故意省略。可见,在文献学意义上的信息在郭沫若版中已经开始丢失。但是,郭沫若在编译过程中,在译文中加了便于读者理解文章的注释,语言富于时代特色,尽量保持注释与文本协调。给中国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可供阅读的文本。更为重要的是,郭沫若是国内提出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文献学研究的第一人。

二、1960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60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根据俄文第二版并参考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一卷原文译出的,阿多拉茨基对原始手稿的字迹重新加以辨认和判读,修正了梁赞诺夫版在判读中的错误,并且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手稿上的修改过程通过“异文”说明的方式单独列出,体现了逻辑与现存内容的双重完整性。不过,阿多拉茨基的版本存在着严重问题,他打乱了手稿的顺序,无视马克思恩格斯标注的页码和序号,将手稿分成了 40个片段。这种“拼图”式的编辑国际上通常称为“伪造”。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笔记未能加以区分,所以分担问题被掩盖。中文1960年的版本事实上完全保留了阿多拉茨基的内容和形式,导致了研究者们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表述的思想存在许多的误解。

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我国理论界流行的是教科书体系,也就是大众所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1960年版的出版正处于这一时期。在传统教科书内,机械组成的基本原理被神化成和数学公理一样的绝对原则,是用东方的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解读,这种哲学模式泯灭了人的主体性,宣传的是外在力量对人的统治的见物不见人的客体化哲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这种客体化哲学日益落后时代,脱离人民现实生活。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宣传层面,而不能化为知道

三、1995年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62年由巴纳发现的3页内容,震动了国际哲学界。1965年,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上刊发了巴加图利亚《费尔巴哈》章的新版本。加入了巴纳发现的3页内容,恢复了大束手稿的页码顺序,将小束手稿顺序排在大束手稿前面。除了《序言》外,手稿分为四部分26个小节,各节都有小标题。1995年我国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收录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费尔巴哈》章。

巴纳发现的 3页内容,不仅引发了重新编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热潮,而且给马克思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我国,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始,大致开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理论界提出了对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既是对传统的客体化哲学的彻底摈弃,又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主体哲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深化。”①。从实践的主体出发,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去解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

四、2005年汉译广松涉版和2008年汉译梁赞诺夫版。

2005年,张一兵主持编译广松涉日文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该版采取的是直观看清手稿中每页的状态形式的印刷,同时直接反映手稿的内在构成。2008年,夏凡所编译《梁赞诺夫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在书中还原梁赞诺夫《编者导言》中关于“原始手稿与文本的编辑工作”的内容,恢复了郭沫若遗漏的内容。使国内学者能够比较完整地看到此历史文献的原始状态。

伴随着国内“回到马克思”风潮,学术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成为了学术热点。汉译广松涉版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深入的学术研究,汉译梁赞诺夫版的出版是向郭沫若版的回归。这两本中文版对于我国学术界来说是极大的贡献,取得了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促使编译方针转向学术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献学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它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经典作家的写作意图和思维逻辑、把握其著作的整体结构和丰富内涵,从而精确地再现经典作家的思想原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②这个时期除了在文献学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迈向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代表着跨世纪的未来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被提了出来。

综上所述,回顾不同的中文版本编译过程中的得与失,对我们现在更加深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和新唯物史观,这对于加快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 [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4)

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新闻工作来说,创新尤为重要,因为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别于其他精神产品的最大特征就是报道新的事实。作为新闻从采访到播出的过程中,对稿件进行取舍编排,起到中介桥梁作用的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工作中是否有意识的创新,对提高新闻质量,打造精品节目,有着不可忽视,重要的作用。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需要,以新闻素材和新闻稿件为基础,进行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获得一个新闻集合体,再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电视新闻编辑(以下简称编辑)在这个过程中以新闻事实为依据,对新闻素材进行二度创作,这既然是一个创作过程,那么编辑就需要有意识地去创新,进而提高新闻节目质量。

(一)组稿方面的创新

组稿是编辑工作的前奏,编辑要根据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形势变化和节目特点,确定当前宣传报道重点,及时组织稿件,为更好编排新闻节目做好铺垫。

组稿既是编辑主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确保完成编辑任务的主要措施,这一点只需引用夏衍同志的观点就可以明白。夏衍曾说:“主动的编辑,自己主动找题目,主动找作者,主动根据宣传需要和读者需要进行工作安排;被动的编辑,就只是被动应付,作者来什么登什么。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编辑,须全心全意地为受众服务,千方百计地满足受众需要,决不能被动地凑篇数、随便对付。要在工作中及时捕捉新闻信息,确定选题。新闻报道选题不等于新闻线索,新闻报道选题是经过新闻专业人员对新闻线索的认识深化和思维创造的结果。编辑要根据不同记者的特长而进行不同的选题计划安排,同时提出写作要求和条件,引导和配合记者进行写作。

组稿是电视新闻编辑基本功的一项重要内容,能不能组织到高质量的稿件,可以看出一个编辑的能力。这个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包含了电视新闻编辑的价值判断,也体现了编辑的意图或思想,所以编辑可以说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编辑通过充分运用各种编辑手段创作出更具个性化的新闻节目,从而使有限的新闻资源焕发无限的魅力。

(二)修改稿件方面的创新

修改稿件是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修改稿件的过程也是编辑把关的过程,编辑要有极端负责的精神,才有可能把好这个关。工作中,编辑要把稿件的思想内容、基本事实或材料运用、文字表述等方面有某些欠缺的都进行修改,任何新闻稿件在编辑眼中都是半成品,通过编辑的修改,新闻稿件才能由“半成品”制成“成品”。修改稿件是一种艰苦的劳作,编辑既要考虑作者的思路,又要面对受众的要求,只有尽心去修改,才能将稿件修改得融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介绍知识等为一体,满足社会需要。

稿件修改的范围小到稿件的文字、语法、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稿件的结构和形式,大到稿件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都要一一认真地加以考虑和修改,做到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差错。

稿件修改是对选定的新闻进行净化和优化。新闻稿的修改由于有较强的时间限制,编辑对稿件的把关主要掌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治思想关和事实关,看新闻稿件的内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起到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和是否事实;编辑要尊重稿件所写的事实,对事实表示怀疑,要运用分析法和核对法、调查法去校正、删节,但不能任意改变和增加事实。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首先要求稿件内容必须具有新闻价值,稿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要绝对真实、准确,不能有丝毫虚构、夸大、缩小。另一方面要把住文字技术关,修改稿件中的文字差错,同时对文字语句进一步加工。新闻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修改新闻稿件语言上要做到:具体性、简洁性和时代性共存,在新闻稿件里状物、叙事、都要具体,要言之有物,符合实际,才能准确的反映出事实,给人产生与真相一致的印象。简洁明了,开门见山,让受众很快的了解信息,是新闻的显著特征,也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的特点。新闻语言一方面应以现代汉语作规范,一方面也应随时反应和吸取新出现的健康流行语,这样既能跟上社会发展,又领时代语言风气之先,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说编辑修改稿件要从小处着手,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力求简洁,精炼,做到字斟句酌,严格把好这两关,是新闻编辑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三)编排稿件方面的创新

编辑要按照一定的指导方针,对稿件进行取舍、编排,这种排列不是随意无序的,而是要反映出舆论的导向,达到传递信息,教育引导的目的。新闻编排是否得当、巧妙,直接影响到党的方针、政策和舆论导向,要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必须走出僵化的模式,努力使编排手法更为科学、灵活,更为受众接受,根据自身工作,总结出目前新闻编排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1.主次编排。对一般性互不关联的稿件,采取先主后次,先重要后次要的原则编排,这也是电视新闻普遍最常见的编排原则。

2.对比编排。将好的榜样和坏的典型编排在一起组成对比报道。这种方式遵循了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又旗帜鲜明地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体现了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相结合的作用。

3.集纳编排。就是将有相同主题或相同内容,相同特征,相同体裁的新闻稿件排在一起,使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变分散为集中,说明一个比较深刻的主题。

4.配合编排。即根据稿件内容和实际需要增补各种新材料,对原有稿件内容进行论证、补充和解释,以增强新闻的说明力和感染力,提高可视性。

5.包裹式编排。就是将若干条消息编排在一起,各则新闻之间互相补充,互为背景,突出同一新闻主题,使人们了解一个事件的各个侧面,获得全面信息。

(四)发表言论方面的创新

编辑发言就是发表言论,编辑发言有利于新闻主题的深化。常见的形式有短评、编后话、本台评论等,这些新闻体裁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常常是配合热点新闻,就新闻报道无法充分阐述的内容,用言论的形式加以阐述,使热点宣传更具有可读性、指导性。言论依其形式轻巧,话就需要说的精彩一些,精彩的语言所讲的道理,比较容易让人接受,总是给人悦耳的心情。因而,言论这种讲道理的文体,其得失往往取决于语言的活力有多大。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电视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对电视新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注定了编辑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可以说,创新是电视新闻工作的灵魂,当然也是新闻编辑的灵魂,这也是电视新闻节目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创新是永不停止的发现和创造,没有创新实践,便不会产生有价值的精品。编辑只有将新闻节目当作一部作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基础上,对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去雕琢,最终才能创作出一部令人欣慰的作品。编辑在创新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重视头条新闻。编辑应把那些紧紧围绕大局,积极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成绩,以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群众关心问题的新闻多上头条。

注重有效信息量。有效信息量是指受众从该媒体传播中获知的和认同的信息数量。编辑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审视自己编排的新闻能传达给受众多少信息,对于受众求真、求知、求用的心理究竟能有多大帮助,不要只注重新闻的信息含量,提高其有效信息才是最终目的。

突出地方特色。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的特色,每个区域的受众最关心最乐于接受的也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要进行选择,组织那些具有当地经济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色彩,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

发挥电视优势。声画合一是电视的特点,也是电视的优势。电视新闻节目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作为编辑要注重同期声的运用,注重各种报道体裁的选取,注重画面文字的搭配,要注重增强新闻的生动性和贴近感。

编排要有美感。编辑要有新的思维方式,要跳出常规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想“新点子”,在润色稿件语言、搭配画面文字上下功夫。有逻辑、有技巧地编排每条新闻可以使其美学价值充分地体现,能够处理好这一点,电视新闻节目也一定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才会更有看头。

策划主题突出。一类是配合政府工作的主题进行宣传,这类新闻在宣传好政府工作的同时,又能吸引大众目光,是对编辑策划功底下的一大考验。另一类是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突发性事件很难掌握,但可以通过好的策划,及时、全面地反映事件。再次是适合栏目的重大题材报道,编辑必须有选择地策划一些有广度深度的重大报道来体现栏目的创办方针、舆论导向。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5)

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缩影。文学作品体现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同时,文学作品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文学作品具有认知的作用、教育的作用,甚至是美感的作用,也因此,社会生活是文化创作的唯一源泉。著名文学理论家以群在其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上下)中对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阐释是这样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学说告诉我们,无论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体。”根据这一定义,编辑接到文学类作品,在进行审稿、编辑加工时,应当在心里和思想上牢牢记住这个定义,要以这个定义去领会一部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形式及作品主题表现的倾向性,这是一个把握稿件的大方向和原则,没有这个方向性,就很难把握好一部稿件(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其次才是对一部稿件是否存在原则性错误与常识性错误的把关。

一 文学作品的社会属性极强,是作者世界观的具体表现

文学作品的社会属性,使其必然涉及作家的观点和立场。加之文学本身具有的阶级性,就会有“阶级的意识”和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属性。因此,“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时代的思想家、文艺家、文艺评论家,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他们对文学的性质和认识,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甚至截然对立。这种分歧和对立,往往集中地表现在文学与现实、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见解上,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给文学作品带来了审稿上的困难,如果编辑对以上问题认识不深,只是拘泥于纠正错别字或是语法上的差错,而忽视对作品的内在表现形式和主题思想的中心问题把关,将会犯错。比如,我接到某个女作家写的一部作品,作家塑造了一位在旧社会靠放羊生活的羊倌,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很快升任的师长,而这位师长在作家的笔下竟是一个禽兽不如的人,将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旧社会)娶为妻子,以非人的手段折磨她。同事交来稿件时说,他看了前半部,认为写得很好,感动和吸引着他看了大半夜。当我将这部稿子认真看了一遍后,脑子里想到的是,这与我以往接触和了解的高层领导的形象塑造不相符。而且,一个的师长,难道找一个媳妇还困难么?再说,在那个特殊年代,一个共产党的干部娶一个做老婆,肯定是要付出巨大的政治代价的,更何况,组织上能否容许他这样呢?我将此疑问提出来,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搞清了一个在文学作品中甚至在其他艺术形式中都不可能存在的事实:像女作家笔下塑造的这位女性与师长的故事是不可能发生的。领导干部的配偶是要经过部队组织部门严格的政审,才能获准结婚的。虽然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文学作品允许虚构,但这种虚构显然违背了生活中的原则性与常识性的问题,反映出作家在创作中极其不严谨的态度。作品出现这样大的硬伤,编辑如果不注意认真把握,很容易被作品的思想牵着走,而导致出现编辑出版的重大失误。因此,从事编辑工作的编辑应当牢牢把握每一部作品的世界观,慎之又慎,才能保证不出版坏书或是质量不高的书。

二 文学作品在审稿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表现主题与出版要求

出版工作的定义是出版,所谓出版,就是“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以飨读者的出版物。根据出版的定义,一部作品要呈现给读者前,必须经过出版社的编辑进行编辑加工。这个编辑加工所涵盖的内容是较为宽泛的,首先编辑要考虑的是,作品是否合乎出版的要求,要经过编辑对书稿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进行把关。编辑把关的作用在于对社会文化负责、对出版者负责、对读者负责,同时,也是对作者负责。编辑的这种责任心具体就是决定一部稿件是否达到了出版要求,在于发现和保护好作品的诞生;再就是作为一个编辑还应当以读者的心态去审稿,以对书稿既欣赏又“挑剔”的心理进行审稿,才能保障书稿的质量,也才能守好出版主阵地。著名作家夏衍非常赞赏对于作品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他引用的话告诫年轻的创作者:“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就可影响许多的人。”这是1942年在《反对党八股》里的论述,现在读来,仍是我们从事编辑业务审稿把关的指路明灯。

2.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关把握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的审稿把关较为不易,可以这样说,直接考验着一个编辑的知识面和审稿经验,以及平时的文学作品阅读量,甚至是对某一个纵深领域的关注度和持续获得的经验积累。语言是小说构成的重要元素,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把文学的语言称为第一个要素,就足以说明语言在文学中是第一等重要的。

编辑如何把握和认识语言关呢?就笔者的阅读与编稿的实践经验而言,首先要搞清文学语言的构成关系。以群先生认为,文学作品有文学语言与人民口头语言。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文学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在民族共同语言基础上经过加工的书面语言,它包括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包括科学著作、政治论文和报纸杂志上所用的一切书面语言,以及经过加工的口头语言”。我们现在接触的大量书稿,在语言表达上千差万别,有经过作者提炼的,也有未经提炼的,但经作家呈现出来,里面包含了粗糙、不纯、特征含混的语言,这就需要作为编辑的我们务必要认真地进行辨别、选择、剔除、修改、润色等,才能把握住书稿的语言关。如果我们对此认识不够或是不深,是很难做好一部书稿的编辑加工的,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与作者产生矛盾。共同的语言架构不难理解,尤其是经过加工过的书面语言。然而,在出版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打乱语法结构,要么长得一口气读不下去,要么就是缺乏主谓宾等语句,形成鲜明的语病。另外就是,有的作者为了搞所谓的风格个性创作,语句间的标点符号乱用,比如,通篇是句号,带疑问的句子都是句号,等等,如果照此出版了,就会误导读者。这就要求我们审稿时要认真审读,要站在国家语言规范使用的角度上严格把关每部作品,并做好与作者的沟通,求得作者的理解和支持。

因此,在语句的表达上,编辑既要照顾到作品的语言特色,又要特别注意作品中民众口头语表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是区分哪些语言要加工、哪些不需加工。

文学作品中,由于作者知识面的问题,容易出现知识性错误,编辑审稿时就要杜绝这种错误。从现在接触到的作品看,常识性错误在文学作品中的存在越来越普遍,这与作者的知识面有较大关系,如果作者在写作某一题材时不熟知这一领域或者这一领域离他太远,而作者又要以这个题材来展现内容,就很容易出现知识性错误。比如,反映清朝、民国历史时,涉及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写作,会出现日军部队番号的书写不统一,比如同一部书稿,就有“方面军”和“军”“师团”“旅团”等,如果不熟悉和了解日军军队的构成,就很难判断是军、师、旅、团,还是团军、师团、旅团,日军团一级部队叫联队,营一级称为大队。我们有的作者也许是书写时不够严谨或者是自己也没有认真探究事实的真谛,在引用资料时较为混乱,在整篇作品中会出现“联队”与“连队”的称谓,如果编辑不认真核查资料,就很难把握,所以编辑要杜绝文学作品审稿中的知识性错误,除了要拥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外,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常备一些权威的关于这一领域研究的图书或工具书以备检查验证之需。

三 文学作品的审稿要注意作品的思想、生活与艺术糅合

编辑是国家出版物的第一把关者,涉及出版者本身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出版物的质量如何,直接体现了一个责任编辑和出版者的社会认同感。编辑在取舍稿件时应当从大处着眼,要体现作品的思想、生活、艺术感染力等。现在强调文学作品要体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审稿的方向。

对“三贴近”的重要性认识,关乎出版物质量与生存的关系。我们要看到:一个作家在其成长道路上与另一个作家就算是生活经历、政治与文化素养、写作经验完全一样,可是在处理同一个素材的时候,写出来的作品也不会相同。加上个性与才能的差异,也一定会产生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的差异。因此,判断同类稿件时,编辑要从出版专业的角度和“三贴近”的方向去评价一部作品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要向作家提出希望和修改作品的建议。虽然,在评价和对一部作品做出出版价值判断时,我们要以一个共同的政治性、科学性、思想性的标准去评价作品,但也要肯定作家个人的风格特点、所长和所短,而不是一味地要求统一标准,这一现象,尤其在系列丛书的出版审稿上较为突出。所以,编辑审稿时,在统一的审稿原则下,应当兼顾作家作品的创作个性与艺术特色,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发现好书、出版好书的价值。

四 结束语

我们在编辑稿件过程中,常常因为书稿存在的知识性、原则性、科学性、思想性、政治性等问题,要么束手无策,要么与作者沟通不畅,而使编辑工作难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因此,我认为,编辑应具备较好的知识素养与勤劳苦干的作风去赢得作者的尊重,鼓励他(她)们写出好作品,接受编辑的修改意见,以赢得更多读者的支持。著名编辑家赵家壁先生的体会是“作者是我的衣食父母”,所以,编辑要具备很强的编辑能力,靠丰富的文化知识与踏踏实实做编辑的作风,在某些方面能给予作者合理的建议和指导,也是提高编稿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不但要认识作家的重要性,还要考虑读者的感受。巴金在《为上海文艺出版社成立三十年而作》一文中说:“我过去搞出版工作……就依靠两种人:作者和读者。”因此,把好书稿质量关既是对国家和出版者承担好责任,又是为作者和读者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2]夏衍.生活・题材・创作[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6)

有稿播音主持。即有文字依据的播音、主持。这看似一个简单过程,但做好并不容易。有些播音员主持人接过稿件后,不假思索,随口把稿件快速说出来.照本宣科.相当于“传声筒”的角色。这不可能感动和感染受众。完全失去和受众交流的机会。作为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好坏与他们本身素质有很大关系。在进入播音主持前必须对文字稿件进行二度创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稿件本身,应从稿件出发去联想、想象,从文字表面去辨析语义、分析背景,同时又不同于稿件,更深刻地认识稿件内容的真实性,促进表达的生动性。只要进入播音状态,就应该比自己单纯看那些文字作品稿件,更容易被打动、被感染,真正做到锦上添花。

无稿播音也叫即兴播音.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无稿播音绝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结合当下语境的口语创作,是一种话筒前的口语活动,是播音员、主持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表达形式。

主持人节目是一种典型的无稿播音形式,经常采用互动式的话语方式.如谈话节目、热线直播、网友的介入、受众直接参与的节目等等。主持人的语言活动处在真切的交流之中.处在不断变化的某些具有不可预测因素的语境当中,这些不能靠幕后导演来处理。只能靠主持人在现场第一时间的瞬间机智来巧妙化解。主持人的即兴口语及应变语言成为主持人语言基本功的重要内容。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7)

一、多模态话语

模态是语言符号系统的抽象,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眼、耳、鼻、手、口获得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让实际交际和沟通变得多模态。多模态也叫多符号,是指除语言之外还包括图像、声音、颜色、动作、空间等可以构建意义的符号资源。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应用,尤其是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使得各种符号资源蓬勃发展,人们接受信息不再局限于口语、书面语,而是由各种不同模态构成的意义资源的整合。据统计,人们获得的信息中60~70%都来源于图像。“图像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图像在媒体、教育和儿童文学中的大量生产,使我们无法忽略多模态话语。”[1]“语言的使用,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总是不可避免地由多种交际模式构建”[2],“所有话语都是多模态的”[3],“意义总是通过在交际过程中共现的多种模式和媒介构建”[4]。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O’Toole,Kress&van Leeuwen等学者将功能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延伸到图像等其他符号上来,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Kress&van Leeuwen建构的视觉语法。正如语言由语音、词语、小句、语篇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组成一样,视觉语法探讨不同层次的视觉元素如何通过有意义的组合方式构建视觉形象,表达意义资源。在分析框架中,他们将图像视为社会符号的重要表达,将图像建构的视觉模式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表现。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出现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门。Royce’T研究了不同符号在多模态话语中的互补性及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多模态的协同性等。Nouri以实证的方法探讨了PPT在教授理论知识时与学生学习态度和记忆间的相关性。近年来,我国研究者也从不同视角对多模态进行研究。顾曰国区分了多媒体学习和多模态学习的区别,建构了一个用于剖析两种学习的模型。胡壮麟介绍了具有媒体和模态双重特性的计算符号学并指出人类进入社会符号学多模态化的新世纪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李战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多模态话语理论进行研究。朱永生探讨了多模态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张德禄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建立了一个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框架。很多学者将多模态理论应用到阅读、写作、视听说等教学环节中,用理论和实证等不同方法阐述多模态理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二、网络资源平台

计算机的发明与普及深深地影响了英语教师教学手段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网络资源的丰富是多模态多种资源共建的前提,为教师写作教学提供除文本之外的超越课本知识的更多、更实际、更生活的资源。动画、声音、图像、色彩、光亮等多模态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共同构成学生交际的实际意义。网络资源平台为师生提供实时交流,共享多模态网络资源和学生作品,为师生课内外交流和小组间实时交流提供可能。

借助网络在线资源的最大优势是其不受传统课堂教学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写作教学鼓励学生“一稿三改”的教学改革背景下网络在线交流为师生交互提供了突破时空的平台和多模态资源。师生在自由交流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小组协作和资源共享能够提高反馈评价。

三、多模态输入与网络平台交互

1.多模态写作教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写作教学者逐渐发现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堂好的写作课,应该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动态发展过程组成”[5]。过程化写作理念从写作引导到终稿涉及到对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义。教师写前引导借助的教学手段和学生小组互评依托的平台都是整个动态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多模态理论的出现重新定义写作教学的理念,过程化写作教学不再局限在单一文本形式,而是集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模态于一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实现师生交互合作,拓宽学生的写作维度和深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将新知识内化并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联系后的成果输出,为了保证输出的有效性,教师在指导写作的整个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很好地输入,让学生以最自然、饱满的态度接受教师输入的内容,而后学生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输出高质量的、布局合理的、有自己见解的文章来。“过程写作法”的理论,把写作过程分为写前、初稿、互评、修订、教师评阅、终稿六个阶段。重视写前过程,写前对相关话题资料的了解和整理对学生思考该问题的维度和深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兴趣和灵感,发挥个体化优势,让学生在资料搜索阶段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接下来,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在BBS上讨论遇到的困难、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此阶段要发挥宏观管理的作用,对学生集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给予解决。由于写前搜集大量相关材料,初稿的写作将变得轻松容易。教师在网络平台中明确该话题所属的语旨、语域和语式,利用BBS的开放性、共享性、实时交互性,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这本身也是网络平台的优势之一。互评阶段引导学生相互交换彼此作文,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就此话题的认识角度,小组互评从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非常重视自己同伴的写作水平,相伴随的同伴压力也会使自己的写作精进。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改同伴作文,不光是语法、单词拼写,还要看结构、逻辑、论证方法,评错误的同时要评正确,在此基础上再回头从这些角度评自己的作文,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懂得“批判性思维”的含义。修订阶段是学生自己对自己作文进行深加工,结合教师和同伴的反馈,注意词汇、语法、句子结构、文章布局、思想维度和深度综合方面的考虑。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步教师评阅是整个交互模式下的关键。首先教师的综合水平和思考空间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更明确,修改过程更有针对性。教师在此阶段可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语法、词汇选择和表达,加以总结并利用网络平台通过链接共享给大家。最后阶段终稿尤其强调语篇的准确性。教师此时可以把优秀作文链接给学生,学生鉴赏、共享的同伴作文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欣赏水平。 2.交互模式构建

根据多模态理论和网络在线互动理念构建写作教学网络师生交互模式:

写前阶段有赖于教师利用多模态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除语言之外的多种模态,输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模态资源,通过多模态资源的输入让学生从多维角度理解、思考写作话题。此时,网络平台又为师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输入材料,教师除自己搜索总结外,还要鼓励学生自己搜索总结多模态网络资料,调动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写作话题。教师可以将搜集来的资料统一做成PPT,然后放在群共享里,让学生在动笔之前浸润在提供的多模态信息资源中。此外,提高学生对多模态理论的认识,让学生知道图像、声音等非语言模态和语言一样在人们实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稿写作前教师对写作策略、思路、技巧加以讲解,以及篇章结构、句法结构、词汇转换的灵活运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初步想法,在交流中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观点和思路。学生完成初稿后在线提交作文,然后进行小组内互评。互评时鼓励学生运用多模态资源与同伴沟通,提高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和建构能力。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水平差异,保证各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客观正确的评价。评价内容直接递交到每个人在线提交的文稿中,便于教师监督评价的客观性。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共享学生写作资源,让学生间能够分享彼此的信息、资源。下一步,每位同学根据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新思考修改作文,并再次提交到网络平台中。教师评阅后学生交出终稿。各阶段教师关注学生网络平台,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在处理他人和自己作文时遇到的困惑和瓶颈。

需要指出的是,多种模态在整个写作指导的过程中的使用策略侧重不同。写前引导时,多模态输入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感官的多种模态,为学生提供除文本外的声音、动画、视频、图片、色彩和空间等信息输入,为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角度鉴赏作文题目提供意义资源,同一模态信息对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模态信息对同一学生的联动反应为学生构建多种意义整合,各模态间的协同和互补及同伴输出的反应为学生构建多模态意义提供资源。第二,在线作文批改让学生个体完成作文初稿后改正基本语法、词汇选择、词汇搭配等问题。接下来的小组互评突破仅限于同伴间的互评,为生生交互提供更多多模态资源,组员间借助眼神、声音、手势、距离、文本等多种模态帮助学生个体在词汇、小句、语篇层面相互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这阶段不能忽视师生交互的作用,教师借助在线交互平台利用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鼓励小组内、小组间多模态的沟通,启发、监督学生。学生个体在此基础上进行二稿修改。教师的疏导角色转变为评阅,在线平台上对学生作文进行从词汇到语篇的整体评价,最后将学生个体作文共享在在线平台上。学生三稿的生成和小组间、师生间的互动同时共享在平台上,为学生个体和同伴间提供评价和鉴赏资源。

写作教学网络师生交互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写作教学的多种资源和网络应用。多模态写作教学突破文本单一模态形式,将图像、声音、色彩、动作、眼神和空间等多种资源作为写作资源输入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并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写作修改过程中教师和小组间多模态资源的使用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同一模态信息对学生个体主观性的发挥和不同模态信息对学生个体能动性的调动有利于学生将不同资源整合,从而输出高质量、有自己见解的文章。网络在线平台的使用为多模态资源、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提供资源,在写作教学实施的不同阶段为师生提供输入、鉴赏、评价、指正、修改空间,实时交流和资源、成果共享为学生写作的长足进步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

[2] Levine Philip & Scollon,Ron,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 Confluence of Discourse and Technology.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4.

[3] Kress,G & Van Leeuwen,T.Reading Images[M].Burwood:Brown Prior Anderson,1996/2006

[4] Kress,G & 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

[5] 杨永林.一种基于数字化教学理念的写作训练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004(4).

[6] Nouri’H & A.Shahidy.The effect of Power Point presentations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attitudes[J].Glob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Education,2005,2(1).

[7] O’Toole,M.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M].London: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4.

[8] Royce,T.Multimodality in the TESOL classroom:Exploring Visual-

Verbal Synergy[J].TESOL Quarterly,2002(2).

[9] 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8)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演进,“转型”成了当下的一个主题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在转型,期刊也在转型。期刊建设的重心应在于期刊竞争力的提升,而提升期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升期刊人的综合实力。作为办刊人的期刊编辑如何适应时代的需求,在迷惘和挣扎中找到自己发展的路径,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进程中,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并体现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无疑构成了当代中国期刊编辑转型的大背景。

(一)社会文化的转型:从单一模式到多元共生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文化消费日渐强劲,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吸纳外来文化,自觉建设先进文化,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逐步增强,社会文化呈现出从大一统的一元独尊到多元共生的格局。文化领域发生了多种形态的文化转型,不仅包括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还有公益性文化向盈利性文化、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工业文化向生态文化、文本文化向视觉文化等多个层面或侧面的文化转型[1]。文化转型不仅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而且要求承载传播文化职能的期刊和负责期刊运营的编辑人员与时俱进作出相应的转型调整。

(二)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型:从学科构建型到问题导向型

在经济、技术和生产条件的急剧改变过程中,传统理念受到极大的冲击,社会的认知方式以及科学、社会和文化知识生产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通常是在某一学科结构下推进,倡导“纯学术”、“纯知识”、“纯理论”,主张知识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知识的进步,知识生产者应“为了科研而科研”。而现代知识生产的视野不在限于某一学科背景,对知识生产对象的认知趋于开放,主张知识生产的目的应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传统的以理论独尊、试验性科学、学科内部驱动、以大学为核心的知识生产模式,正在被新知识生产范式所取代。[2]新范式下的知识生产呈现如下特征:(1)强调知识生产的情境化;(2)以应用问题为导向,采用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方式进行知识生产,这无疑有利于不断消解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生产模式下所形成的学科界限和壁垒;(3)强调知识生产参与者的多样性,即不同的参与者围绕某一“应用语境”确定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进而在互动中促进知识生产;(4)倡导和践行为了社会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知识生产,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趋于敏捷、灵活和多样。[3]期刊编辑是知识生产的参与者、传播者和创造者,其所承担的职责与工作内容决定了其必须密切关注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并备有应对之策。

(三)媒体生态的转型:全媒体时代的来临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播方式不断丰富,新媒体不时涌现,媒体形态日趋多元化。同时,媒体承载的内容、传播的渠道、发挥的功能等也都在调整变化整合。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一个全新的谓之“全媒体”(omnimedia)的概念应运而生。就媒体的发展阶段而言,当今已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期刊作为知识生产成果与展示的载体,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则对于期刊和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转型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期刊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时此景,如果依然只是埋头苦干(编辑人员非常具有这种精神),而无视周遭的变化,必将落伍于时代。当代中国期刊编辑不能止于迷惘与挣扎,而应在坚守本分的基础上学会变通,顺势而上,有所突破,主动转型,以争取更大的作为。笔者就此谈些个人的想法,以求教于编辑同行。

(一)从来料加工型到找米下锅型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9)

平时所说的“话中带话”“弦外之音”即是“内蕴语”。在新闻播音的实践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新闻稿件看似平淡无奇,细加推敲却蕴味深长,有些表面浅显的文字语句,背后却蕴义深刻。这是由于性别性格、语言习惯等因素,或是地位身份、环境场合、策略礼貌的需要,新闻播报的表达语言会出现某种婉转含蓄的特征。

一、新闻播音的“内蕴语”

新闻播音中的“内蕴语”,是指语句的关系和本质在新闻播音中不便、不能,或没有完全表露的意思。新闻播音员可以在新闻播音中利用“内蕴语”把新闻稿件的语言进行转换,调动自己的感情,运用自己的思想,找到恰当的表达语气。内蕴语对新闻播音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揭示语句的本意和语言的联系。

语句的本意,是指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深层内在含义和情感态度。在新闻播音实践中,新闻播音员在全面理解新闻稿件文本含义的同时,根据语言环境准确把握语句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即形成内蕴语。新闻稿件文字的表面意思,即语句的表层含义,与其深层含义存在向度和质感的差别。有的语句基本上同向同质,但在语义上却有细微差别。就整体而言,有的新闻稿件的语句表意和内蕴意是同向同质的。有的则不同,需要新闻播音员通过语句中文字的线索,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语义指向,从而确定内蕴语。

语言的联系,是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新闻稿件文字句、段、层次构成了全篇的整体。新闻稿件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有的通过短语或关联词表示出来,有的则没有明显的文字标识。通过补设潜在的语意关联词,新闻播音员把稿件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搞清句段间的层次是如何衔接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而获得转折、并列、让步、递进、因果、分合、因果、假设等逻辑感受,从而理解新闻稿件的承转脉络。针对语句不通顺,段落层次转接生硬的地方,可以使用内蕴语进行衔接过渡和铺垫转换,赋予语言以动作感、形象感,使叙事状物、议论抒情更具色彩和感染力。对于需要交流并唤起注意、引发回味和思考的地方,使用恰当自然贴切的语气,把新闻稿件播得衔接顺畅、转换自然,增强语言表现力。

二、内蕴语的特征

1.发语性

发语性是在起始处用适当的词语开头,与新闻稿件开头的词语自然衔接,将之带出。作用是帮助新闻播音员把握好开头。例如,在呼台号之前加发语性内蕴语: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云南人民广播电台!

2.寓意性

寓意性是蕴含在语言内的潜在意义,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提炼出来的语句。在意图指向、色彩程度上,与文字表面意义有细微差别的语句具有寓意性。播报是需要参照语境,结合稿件特点、习惯用语,主题思想、写作目的、创作背景,人物思想、性格情感、身份心理、语言特征、人物背境等关系分析把握寓意性,有时,需要从整体角度把握。

3.关联性

关联性是语句间存在没有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关系,存在体现语句逻辑关系和语法意义的隐含性关联词和短语。“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而且、结果、那么”等关联词,可使上下文自然衔接起来,过渡好前后段。运用关联性内蕴语可使语句衔接自然顺畅、符合逻辑、表达准确。关联性内蕴语是新闻播音的路标,是表达语气的依据,是新闻语言逻辑力量的所在。

4.提示性

提示性内蕴语用于语句、段落、层次之间,也是为了解决上下句语气衔接的问题。它是新闻播音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所赋予新闻稿件的,内容更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在语句间,特别是一些语气不顺畅、上下句过度生硬、语境不好贯通的地方,恰当地使用提示性内蕴语,可以较为柔和地过渡到下一句,使语气连贯自然。如果说,关联性内蕴语重在使语句的逻辑关系更加严密,那么,提示性内蕴语则更重在使表达语气富于灵动的活力。有些新闻播音员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作思维,施展创作个性,会使用提醒关注、表现情态、感叹强调、设问呼应、展示过程等具有提示性的内蕴语,从而使表达更加丰富。

5.回味性

回味性内蕴语,是在新闻稿件文字段落、层次和全文结尾处设置相应词语,可以起到提示主持人、新闻播音员语气转变的作用,包含回味、思考、想象、憧憬等意味,给人以意犹未尽、无限遐想的感觉。它的形式主要有:寓意式回味,用内蕴语把前句的深刻寓意体现出来,并造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氛围;反问式回味,用在结尾处对前句语意或全篇结论有肯定和强调意义,并对前句句尾语势所表现的色彩有引申、指向和推送作用;意境式回味,营造某种意境和氛围,引人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憧憬、有所遐想;线索式回味,有些新闻稿件中,在一些段落、层次和全文结尾处重复出现相同的句子,对这种线索式出现的句子,应结合上下文和主题,设计相应的回味性内蕴语,找到恰当的语气,以达到调动受众的想象,深化主题,加深印象。

6.反讽性

反讽性内蕴语体现语句表面含义与深层意义的对比或对立关系。语句深层内在含义与文字表层意义相对立的叫对立型反语内蕴语。通过反问来表达确定意思的内蕴语叫反问型反语内蕴语。利用语音或语义的关系,使语句同时兼顾两种事物的内蕴语叫双关型反语内蕴语。语句的本意与表层意思同向同质,但在表达语气中却需渗入一定的、与语句意义有别的甚至是相对的色彩,这就是非对立型反语内蕴语。

由此可见,对新闻稿件整体的把握和体会是通过内蕴语这种表现形式来传达的,会随着语境变化和表述目的而改变。所以,不能以就句论句的方式来确定内蕴语,而应当从主题思想、播出目的、语言环境和整体基调来分析内蕴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感受语境的变化、表意的转变,在表达时,不必字字再现,要精准、简洁、富有力度地将新闻稿件表达出来。

三、内蕴语的使用技巧

通过对语言材料、新闻稿件进行内蕴语分析、挖掘乃至表达练习,可以对内蕴语内部技巧的认识和掌握有所帮助。

1.段子和短文由于篇幅短小,内容亦不复杂,内蕴语的样式也较为单一,分析把握起来相对容易。目的是让练习者对内蕴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内容、结构完整的新闻稿件和新闻稿件内蕴语句难度相应增加,有的新闻稿件中几种样式的内蕴语并存,需要练习者准确地理解内容、把握语境。特别是对几篇评论新闻稿件内蕴语的把握,能够更加体现内蕴语的丰富性、综合性,以及在揭示语句内在逻辑方面的巨大力量。

四、内蕴语的练习技巧

1.结合讲义和讲授的理论内容练习消化,用理论指导练习。同时,在练习中印证理论,消化理论。

2.切忌僵化。练习之前的提示是一个大致的线索,并不能代替练习者自己的思维,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练习者要积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3.内蕴语主要是在对新闻稿件分析、理解、感受的准备阶段显示功效,有些内蕴语,没有必要在新闻播音时具体重现。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10)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两位哲学大师继《神圣家族》之后合作的又一部经典哲学巨著。《形态》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同时,还彻底地清算了以前的哲学思想,用实践的科学观点促就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形态》中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是一种兼具抽象性、思辨性甚至虚假性于一身的思想体系。马恩用“意识形态”这个哲学术语来概括他们在《形态》中批判的对象――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此来揭示当时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意识存在的抽象性和颠倒性,为进一步探析资本主义社会并初步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思想

在《形态》中,关于意识形态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在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的“Ⅲ”中,但是在其他几部分中也有所涉及。马恩在对意识形态思想的描述过程中,有力地批判了德国哲学中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思想主要有三个层面:颠倒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革命阶级的革命意识。

(一)颠倒的“意识形态”

马恩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来阐释颠倒的“意识形态”,“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1]马恩针对当时德国哲学具有的“从天国降到人间”的虚假性和颠倒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认为包括道德、宗教、法律以及其他“意识形态”,都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产物。因此,道德、宗教、法律等意识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的产物。人要想对自己的意识进行考察,就必须回归到现实的生活过程中。意识相对于“现实的人”来讲并非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因为意识仅仅是人的意识。

《形态》中的“意识形态”主要有虚假性和颠倒性两个方面的特征。所谓的虚假性是指“虚假的观念体系”,而这个“虚假的观念体系”主要通过“颠倒性”来体现。这种颠倒性主要体现在意识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颠倒以及思想与现实关系的颠倒。这种颠倒性让人们误以为纯粹的思想批判是完全可以替代对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的,因此也就无需对现存的制度进行反抗和斗争。马恩在书中一再强调他们的哲学与德国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德国哲学是从“天国降到人间”,而他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德国当时“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可以归结为德国哲学的“颠倒性”,而这种德国哲学的“颠倒性”也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3]从一种“无前提”的人出发,是当时普遍的哲学特征。另一方面在于,“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4]这种批判彻底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它的出发点不是从生产、生活和实践,而是“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5]。而马恩与之恰恰相反,他们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提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像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6]马恩认为,意识形态不是“怪像”,不是“幽灵”,不是虚构的幻象世界,它其实是对人类物质生活、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反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7]只有回归到现实社会、回归到物质生产关系,一切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才能摆脱德国哲学与当时现实社会相脱离的局面。

(二)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

在《形态》中,“意识形态”包括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一整套思想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所谓统治阶级的思想,马恩在《形态》中有言简意赅的表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8]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方法无疑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9]意识形态――“虚假的概念”,它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所形成的。因为意识形态在观念上是现存经济关系的表现,也可称之为当时社会现存统治关系的上层建筑。马恩认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10]因此,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观念的上层建筑。

如此,在精神活动中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人,在物质活动中也无疑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完美体现。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在当时的德意志,特指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这一层面,也是当时宣扬的社会意识。将本阶级利益普遍化、大众化并赋予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无疑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最常用的统治方法。马恩是这样总结的,“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11]因此,意识形态的欺骗性、虚伪性以及鲜明的阶级性就被凸显的淋漓尽致了。

(三)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

《形态》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12]因此,进行革命的阶级在开始阶段就必须把自己作为社会全体成员的代表推向全社会。只有这样,革命阶级才能为自己的革命思想打造坚实地舆论基础和有利可图的卖点。把自己的理想诉求绘成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想的蓝图,完全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宣传伎俩。革命阶级效仿统治阶级,把自己的革命思想赋予正义的力量来动员全体群众并挑战旧社会的做法,也就顺理成章了。

阶级性是资本主义社会最鲜明的本质特征,“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13]这表明虽然革命阶级的革命意识在起源时有虚假意识的层面,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全体成员的一种普遍诉求或共同利益。由此看来,革命阶级意识形态消失的方法也就极其简单了,“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14]

二、《形态》对《手稿》在意识形态思想方面的发展

马恩与旧哲学彻底划清界限的同时,阐明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方向。《形态》可以说是马恩对其早期思想的发展以及自我总结。在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却各抒己见,有些学者认为《形态》是马克思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有些学者认为《形态》是马克思思想发生断裂的证明。那么,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到《形态》,马克思思想这种发展与总结是合乎逻辑与历史的规律的呢,还是对自己思想的“背叛”或者说思想上的“断裂”呢?在笔者看来,《形态》对于《手稿》来讲既不是“背叛”也不是“断裂”,而是一种积极的扬弃和升华。这种积极的扬弃也可以说成是演化与超越,是马恩对自己之前产生的不成熟的思想的“自我进化”。它主要表现在在三个方面:由“人的本质”思想发展为“现实的个人”思想;用分工理论和私有制来共同解释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由批判“意识形态”转化为批判社会现实。

(一)由“人的本质”思想发展为“现实的个人”思想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手稿》时期的马克思虽然把关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人”身上,但是这个“人”并不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而是“异化的人”。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5]

而在《形态》中,马恩重新阐明了自己的出发点“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6]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7]人在进行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时,一方面必然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另一方面又要与其他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共同改造整个自然界。因而人不仅源于自然,更源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并推动社会历史和人类历史的发展。马恩将“人的本质”思想发展为“现实的个人”思想,以此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把人的解放思想奠定在现实的物质生产基础之上,而不是带有“虚假性和颠倒性”的“意识形态”上面。

(二)用分工理论和私有制来共同解释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用“异化劳动”这个词汇完美地解释了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劳动产品以及劳动者自身的关系。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所在,但在生产劳动私有制下却呈现非正常的现象――“异化”。这种“异化”的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活动、类本质以及人与人四个方面的异化。马克思认识到异化是造成人的类本质发生变化,是使人陷入被剥削被奴役境地的罪魁祸首。与此同时,他也认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18] 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私有制是发生“异化”的根源。“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19]

但在《形态》中,马恩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用分工理论阐明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相互结成生产关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一定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出现了分工和私有制,“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20]“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21]分工导致劳动者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相分离,他们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生产去,而是像动物式的为了生存而被迫地进行片面的生产。劳动者付出活的劳动资本家却独享劳动的成果,劳动者不断为资本家生产他们需要的产品,自己却生活在永无天日的黑暗之中。受分工制约的劳动者在进行共同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发形成的社会力量。但是对于个人而言却是是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强制力量。这种力量的起源他们,但是他们自身却不能驾驭这种力量,而是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这也就是最终引发的劳动异化,人失去了自由的类本质,变成了被奴役被剥削的人。个人不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而是隶属于机器大工业,在私有制条件下片面抽象地发展,成为抽象的个人。因此,马克思认为要使个人摆脱对物的依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能够自由自觉的互动――必须消灭分工这一导致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三)由批判“意识形态”转化为批判社会现实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等哲学术语,是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次提出的哲学基本范畴。他们对这些基本范畴进行了全面详尽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形态》中是这样阐述的,“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22]

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就写道,“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23]因为国民经济学与法、道德、政治等等紧密相连,所以他又相继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手稿》中,也是陷入意识形态领域而无法自拔。所以说,马恩在《形态》中批判的“意识形态”,恰恰是他们在《手稿》中所坚持的“观念决定意识形态”的历史唯心主义思想。因此要理解马克思思想,需通过对其思想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梳理,而不能割裂其思想过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总之,从《手稿》到《形态》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形态》是马恩对其早期思想的一次全面性的总结,并非自我对立,也没有发生断裂,而是一种演化和超越。他们在对一般的意识形态――当时德国哲学――的批判过程中不断的归纳和总结,得出意识形态是人类的产物――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在对自己思想的批判与发展的过程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第一大理论成果―――唯物主义历史观,也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进而解放全人类创造了丰厚的思想基础。只有立足于社会现实物质基础,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消灭社会分工,消除异化劳动,使劳动成为生存的目的而不是谋生的手段,共产主义才能在“现实的运动中”逐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得以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20] [21] [22]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

上一篇: 幼儿园秋季工作安排 下一篇: 答辩演讲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