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19:39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篇(1)

经过《烛之武退秦师》的课堂教学与学习,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文言文的把握能力较弱,更别说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对《荆轲刺秦王》的教学策略做了调整。就是通过情景美学教学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目的。下面就谈谈《荆轲刺秦王》的美学教学法。

第一次撞击心灵。请看电影《荆轲刺秦王》“易水河畔送荆轲”这一段,只有三个镜头,一个是燕国人击鼓为荆轲壮行,一个是燕太子丹、赵姬与荆轲道别,这时歌声响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镜头一转,载着荆轲和秦舞阳的马车辚辚而去,易水河畔烟雨空蒙,老树枯枝低首无语,宛如一幅剪影。因为是刚刚进入文章,不用急以讲解文言知识,只需问学生看过的感受。学生基本都知道“悲壮”。然后再让他们描摹一下自己感受的场景。紧接着笔者进行补充讲解,我们都知道,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其《于易水送别》一诗中写道:“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坎坷一生,怀才不遇,晚年遭遇尤其悲惨。他的这首诗借古讽今,赞美燕太子丹和荆轲之间以生死相许的关系,赞美荆轲不惜以生命报效国家的壮烈行为和英雄主义气概。是的,“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古老的易水河畔至今还响彻着豪迈悲壮的歌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即使太子丹不说,他也要主动请求行动。当太子嫌他“迟之”,他怒叱太子,“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语言铿锵,掷地有声,志不可辱。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义士,连送别的人都垂泪涕泣、瞋目、发尽上指冠。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无畏无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侠客的精神。当我们了解了这些,至少我们的心里会生出一些感慨来,感慨荆轲的义无反顾,感慨荆轲的英雄主义。对于老师来说,最初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

第二次撞击心灵。笔者不再急着讲解字、词、句等各种文言知识,而是事先从网上下载了几个关于《荆轲刺秦王》的课本剧,发动学生自由组合,自己修改,自己排演。如智劝樊於期、易水诀别、秦廷刺秦王等。利用一节课时间分段上演。整堂课以课本剧为主,前期准备工作并不复杂——比如道具就是因陋就简,利用同学考卷作为地图,用毛笔作为匕首。用同学盛放杂物的小篮子作为放樊於期人头的盒子。角色台词不多,场面集中,容易操作;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有超过60%的学生直接参与,体现了“主体性”的教学原则,充分展现了“情境式教学法”的优势。正如廖哲勋教授所说:“按照新的课改理念和教学观点,一切教学活动均须以学生为主体,均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看完这一出课本剧,笔者利用字幕投影,让学生说说荆轲为什么会失败。一是荆轲准备不充足,所等之人未到,前文已说到此事当时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但太子丹嫌他动身迟缓,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由此可见,荆轲本想等一个真正的武士,一个有能力行刺的刺客。但太子生怕他反悔,用语言激怒他,使得他只有提前行动,并且打乱了原来的计划。二是秦武阳临场胆怯,秦武阳虽然在十二岁就杀过人,但他毕竟是一个市井小恶人,未曾见过大场面,更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有的只是慌乱恐惧,要不是荆轲巧妙化解,当时就露了马脚。更别说帮上荆轲的忙。三是此次行动之所以未能成功,与秦王的奋力反抗也有很大的关系。当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的时候,秦王是自引而起,绝袖,然后还柱而走,等到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之后,惊恐未定的秦王才在左右的提醒下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至此,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宣告失败。这些方法的运用,足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本能。

自然,很多的文言知识在表演探究中就会水到渠成,因为同学要先弄懂文章内容才能很好地发挥表演。比如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高兴)2.近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指回来复命)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威震)4.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5.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困)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兮(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4.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今义:货币)5.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中医医生)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掷击;今义:拿着)7.断其左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当然还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第三次撞击心灵。再让同学们谈谈总体感想,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时可让同学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只要言之有理。一种说法是荆轲是具有知恩图报、敢于担当、舍生取义的侠士。由田光的举荐,太子丹结识了荆轲,“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一个是堂堂的太子,一个是普通的刺客,太子丹礼贤下士,谦恭有加,让荆轲非常感动。一种说法是荆轲剑术不精。荆轲刺秦王时,秦王空手环柱却不能被杀死。还有一种说法是荆轲工于心计,善于言辞。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其实,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如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不管怎样,荆轲刺秦王不是为一己之私,是为“国家大事”,他不畏,不怕牺牲,所以他的故事才会流传千百年,历久而不衰。作为教师,我们只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荆轲这个人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在人物评价上纠缠。这样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笔者认为古文的教学不仅仅教文言知识,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笔下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本课教学致力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因此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才气,挖掘他们的潜能。因此,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让学生将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成为一种综合素养。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学“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参见电影《荆轲刺秦王》“易水河畔送荆轲”片段.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篇(2)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1 刺秦的目的不同

《燕丹子》创作上喜欢猎奇,其情节富有传奇性,更多地采用了小说笔法,而司马迁在构思荆轲传时更多的注意到史传文学的性质,叙述就显得严谨平实。如《燕丹子》开头写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对太子丹缺乏应有的礼节,太子丹请求秦王放其回国, 秦王却故意刁难他:“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结果太子丹仰天一叹,“乌即白头,马生角”。于是,“秦王不得已而遣之,为机发之桥,欲陷丹”。而“丹过之,桥为不发”,并且“夜到关,关门未开,丹为鸡鸣,众鸡皆鸣,遂得逃归”。这些描述都充满了传奇色彩。《荆轲传》也提到了太子丹质秦逃归之事,但只用很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故丹怨而亡归。”另外,司马迁在篇末的“太史公曰” 还特别提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 太过。” 可见,并不是司马迁没听说过《燕丹子》 里所写的那些事情, 只是司马迁认为这些事情不真实,所以不用。

《燕丹子》上讲,太子丹的诚意换得荆轲悲壮入秦,为刺秦而壮烈牺牲。“刺秦”最终以失败告终,全书至此戛然而止,可以看出《燕丹子》是一个典型的复仇故事。实际上,《燕丹子》 的作者也没有客观地看待天下的形势和历史发展的进程,而是极度渲染太子丹所受的侮辱和处心积虑地想报仇,很明显将所有的同情赋予了太子丹,这也多少增加了些传奇的色彩。《荆轲传》则把“刺秦”一事放在秦国日益强大、兼并其它诸侯国的历史背景中来写,在太子丹看来,单凭燕国无法与秦国抗衡,其它诸侯国因畏惧秦国,也无法形成合纵之势。可见,“刺秦”不再仅仅是因为太子丹和秦王之间的个人恩怨,更主要的是太子丹对付秦国侵略、解除自己国家危难的手段。而且太子丹对荆轲提出“刺秦” 的打算后, 也并没有马上变为一种行动,而是到了燕国形势更为严峻的时候才开始实施。另外,《荆轲传》写“刺秦”失败后, 还写了秦王大怒,调派名将王翦和李信率领大军攻打燕国,尽管燕王被迫杀了太子丹,但秦王还是不依不饶地灭了燕国。至此,文章也还没有打住,还继续写道:“其明年, 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还写到高渐离以筑击秦王不成被杀,秦王终身不再接近六国之人。可见,司马迁是以一种非常客观的态度来描述当时矛盾斗争双方的情形。而“刺秦”之事,是影响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司马迁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展示了秦统一天下之不可阻挡的趋势,从中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史家意识”。

2 刺客形象

《荆轲传》和《燕丹子》都把荆轲这一刺客的形象写得很感人,但具体分析又有不同。《燕丹子》中的荆轲,乃是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形象,荆轲去行刺秦王,就是为了回报太子丹的恩遇。《燕丹子》写太子丹和荆轲的故事,就是围绕荆轲对太子丹知恩图报来展开的。太子丹拿黄金供荆轲投掷青蛙,脍千里马肝给荆轲,截美人手以玉盘盛送给荆轲。这些描写,作者本意是突显太子丹对荆轲的厚遇,但它显现出太子丹和荆轲之间的交易行为, 同时也显出荆轲身上的贪欲和残忍,而对太子丹的这种厚遇,荆轲自然是感激涕零。作为回报,荆轲主动请缨,可见《燕丹子》中的荆轲,纯粹就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形象。《荆轲传》里的荆轲则不是,作者交代了荆轲的籍贯和身份,点明其父母之邦乃是卫国,介绍荆轲好读书击剑,表明荆轲文武双修,与那种专以武力行事缺乏大脑的刺客不同。“以术说卫元君”,说明荆轲对如何安邦定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主张,这些均可见出荆轲是个有远大政治追求的人。在“刺秦”一事上,作者更是写出了荆轲的大志向大气魄,《燕丹子》中“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多数人认为这是有去无回的事,如能侥幸杀得秦王, 已是大功告成,所以事前不会考虑要全身而退。而《荆轲传》则不同:“往而不返者, 竖子也!”他是既要把事情办成, 又要使自己活着回来。最后荆轲行刺失败后还说:“事所以不成者, 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的远大志向至死不变。司马迁以卓绝的史家意识, 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真实而具有远大理想的荆轲形象。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荆轲传》显得较严谨平实,却真实可信。《燕丹子》中所描绘的荆轲就较神话,因为小说创作更追求艺术的感染性,而不必拘泥事件的真实性。而历史著作则不同,它一方面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对各种材料进行搜集,另一方面,还要对搜集来的各种材料进行考辨,去伪存真,对材料的使用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3 结语

《史记刺客列传》有关荆柯的部分与以《战国策》为蓝本的小说《燕丹子 》皆以“刺秦”为叙事焦点,叙述着一个大致相同的事件,大致相同的过程,但是二者的叙事体现出比较明显的文体特征,前者追求严谨平实的史传风格,后者则向小说笔法靠拢。细加辨析两种文本大致在叙事结构模式、塑造形象的着眼点、作者价值观念的显与隐等存在着较大差异,显示出小说文学与史传文学的区别。

参考文献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篇(3)

【导入一】出示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问:诗中的“壮士”指的是谁?教师分析诗的意思,引出课题——“荆轲刺秦王”。

【导入二】“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对方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2003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殊不知,在2200多年前的中国,早就有人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了,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势单力孤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大家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一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司马迁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

【导入三】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洵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何评价上述三种导入方法?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种难以遏止的激愤之情”(《唐诗鉴赏辞典》),“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苦闷”(《唐诗名篇赏析》)。可以说,在仕途上极不得志的骆宾王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有如此内涵的作品,仅仅用于引出课题,实在有点牛鼎烹鸡。

将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与现代战争中“斩首行动”联系起来,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过,我有一个担忧,这样会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荆轲刺秦王与伊战“斩首行动”是否具有可比性,本身就是个问题。此外,导语中有两处文字硬伤:嬴政自称“皇帝”始于秦统一六国之后,此时,他只是“秦王”;要想了解刺秦故事的来龙去脉,恐怕只走进“秦国”是不够的,因为很多情节发生在燕国。

古往今来,人们对荆轲刺秦之举褒贬不一。不同的评价,与评论者的生活境遇、性格特质、精神境界等息息相关。只有搞清各自相关的背景资料,我们的认识才不失客观、公正。在学生还不了解故事梗概的情形之下,教师就和盘托出各种结论,让学生形成初始印象,似乎为时过早。是先入为主还是水到渠成,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走向。本人认为还是后者比较自然,符合人们的认知过程。

以上看法,只是本人的一孔之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参考了别人的教学设计之后,我脑海里灵光一现,突然想到了一种全新的导入方法,即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汉画像砖《荆轲刺秦王》。不仅如此,这幅课本插图甚至可以作为贯穿《荆轲刺秦王》整个课堂教学的线索。

先说导入新课。汉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砖,它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深刻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请大家打开课本,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汉画像砖《荆轲刺秦》。哪位同学能简明扼要地说明这幅画?(要点是弄清四个人物——荆轲、秦王、樊於期、秦舞阳,识别两个重点词——头、卜)

次说梳理情节。可以提问:(1)荆轲刺秦发生在什么背景之下?(2)樊於期是何许人也?他的头怎么成了荆轲敬献秦王的礼物?(3)荆轲见秦王,除了樊於期的头,还需要什么条件?这些条件都满足了吗?(4)除了画面上的四个人,课本中还提到了哪些人物?(5)秦舞阳为什么会在秦王面前“卜”?“卜”是何意?(“卜”似为“仆”的通假字,仆者,顿也。朱骏声曰:“前覆曰仆,后仰曰偃。”)(6)汉画像砖《荆轲刺秦》反映的是惊心动魄的历史剧的高潮部分,其结局是什么?诸如此类。

再说写作手法。画像砖中四个人物,他们构成了有趣的对照关系。弄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明白了《荆轲刺秦王》的写作特点。樊於期为什么能献出自己的头颅,除了报仇心切,也有一份对荆轲的信任。樊於期这一形象是对舍身报主的荆轲的补充,他们之间构成正面衬托关系。“血勇”的秦舞阳在秦国朝堂之上成了磕头如捣蒜的懦夫,这与镇定自若、大义凛然的荆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中更反衬出荆轲遇事冷静的“神勇”性格。秦王威风八面,可是,在荆轲的刺杀面前,狼狈到了极致。这又是反衬。以上关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得来。当然,汉画像砖还运用了夸张手法,这一点从课文中也有体现。

后说感情倾向。毋庸置疑,荆轲是汉画像砖《荆轲刺秦》的中心人物,也是绘画者心目中的正面人物。在挺拔伟岸的荆轲面前,不可一世的秦王只有两股战战、面无人色。追根溯源,这是因为,汉取秦而立,在汉人心中,荆轲是反抗暴政的英雄。出自西汉王室贵胄刘向之手的《战国策》同样秉持这种观点。“士为知己者死”也罢,“有道伐无道,解民于倒悬”也罢,荆轲是汉人心中一座不倒的丰碑。至于北宋的苏洵、南宋的朱熹对荆轲颇有微词,那是因为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有不同的思想观点。抛开历史的是是非非,但就一点而论,面对暴政,面对强权,有信仰、敢作为总比束手待毙或摇尾乞怜高尚。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篇(4)

叙事理论认为,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其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一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二是共时性向度,即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前者称为表层结构,即由叙述的顺序所确定的字面意义层次的文本自身结构;后者称为深层结构,即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的超出话语字面的深层意义。本文试对《史记·荆轲传》(以下简称《荆轲传》)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探讨。

一、《荆轲传》的表层结构

一般情况下,从叙述层面分析作品的结构,首先应当确定最小的叙述单位。从句法分析的角度可以把叙述内容化简为一系列基本句型,最小单位叫做叙述句。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对故事结构简化提炼的结果是形成若干叙述句,这些句子之间是不可任意错乱的结构关系,即序列。《荆轲传》的主要故事内容可以用以下几个叙述句构成一个基本的单线序列:(1)荆轲是卫国人,好“读书击剑”和与诸侯“贤豪长者相结”;(2)太子丹辗转结识荆轲,两人共同谋划如何对付秦国;(3)荆轲在秦廷上刺杀秦王;(4)荆轲刺秦王失败,燕国灭亡;(5)高渐离筑击秦王,鲁句践感叹自己当初错看了荆轲。

《荆轲传》首先用几个片断简要介绍荆轲的身世爱好和交游情况。荆轲“好读书击剑”,文武兼修,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在其父母之邦卫国受到秦国兼并威胁的形势下,荆轲“以术说卫元君”,可见他关心时势,以天下为己任。荆轲在榆次与盖聂论剑,在邯郸与鲁句践争赢局,都在别人的怒目或怒叱下逃去。尽管这样会被别人视为胆小懦弱,但荆轲都没有为了逞一时之强而意气用事。到了燕国后,“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荆轲始终胸怀天下。这里再次提到他“好书”,可见他不仅仅是胸有大志,而且有真才实学。“好书”和与诸侯“贤豪长者相结”,说明荆轲一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另外,作者写荆轲的交游,还特别提到“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通过这些描述,作者已为我们粗略勾画出荆轲个性深沉、志向远大的特点。

在介绍了荆轲的身世爱好和交游情况后,作者接着写燕太子丹谋划如何对付秦国。荆轲因田光的推荐而去拜见太子丹,被太子丹委以劫刺秦王的重任。面对太子丹的“刺秦”计划,荆轲先是沉默,继而是推辞,在太子丹的恳请之下最后才应允。劫刺秦王首先要能接近秦王,荆轲提出要用樊於期之头和燕国地图作为入秦的信物,这两个信物实际上代表了燕国表示归顺秦国,所以何时奉给秦王有个时机问题。在秦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荆轲才开始行动,体现了荆轲选择时机的良苦用心。樊於期因得罪秦王而逃到燕国避难,太子丹不忍伤害他。于是荆轲面见樊於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樊於期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在与太子丹谋划刺秦的过程中,荆轲深沉的性格特点再次得到表现,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荆轲足智多谋的一面。

易水送别的场面突显了荆轲的英雄气概。荆轲入秦,太子丹及那些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戴着“白衣冠”来为他送行。在易水边,祭过路神之后,就要上路,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筑声唱歌,悲凉凄怆的音调,让送行的人都被感动得流泪哭泣。荆轲一边前进一边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在慷慨激昂的歌声中,在群情激愤的气氛中,荆轲登上车连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一悲壮的情景,充分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

荆轲在秦廷上刺杀秦王,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荆轲的英雄本色。先是“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的秦舞阳,在秦王的宏大排场面前“色变振恐”,引起秦王“群臣怪之”。眼看就要露馅,荆轲回头笑看了秦舞阳一眼,向前对秦王谢罪说:“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荆轲在如此紧急的关头能镇定自若。并在谈笑间就消除了秦王君臣的疑心,充分显示了他的大智大勇。接着写荆轲向秦王进献地图,当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完全展开、匕首露出来的时候,荆轲顺势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同时右手抓起匕首,刺向秦王。但秦王的反应也是出奇地快,荆轲的匕首还没有接触到秦王身体的时候,秦王在惊惶中抽身而起,一下子就把衣袖挣断了。于是荆轲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拼命奔逃。由于秦王群臣“以手共搏之”,加上“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让秦王有机会拔出剑来反击荆轲。荆轲的左腿被砍断了,倒在地上,便举起匕首投向秦王,但没有击中。秦王再用剑刺荆轲,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创伤。荆轲知道事情办不成功了,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秦王左右的人上前杀死了荆轲。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充分体现了荆轲刚毅勇敢、无所畏惧的性格。

在传记的最后,作者写高渐离以筑击秦王不成被杀以及鲁句践听说荆轲刺秦王之事后感叹自己当初错看了荆轲,再次烘托了荆轲的英雄形象。

作者就这样层层深入、有条不紊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志向远大、大智大勇、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对荆轲的赞美之情。从传记的结构来看,作者非常注意前后照应。如开头写荆轲到燕国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从他们相同的志趣里,可以看出高渐离也是荆轲式的人物。易水送别时,作者再次写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进一步表明他们胸怀的一致。而传记最后写高渐离视秦王如寇仇,借击筑之机扑杀秦王,与前面的叙写正相呼应。又如写荆轲入秦前,太子急于行事,便找了一个“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的秦舞阳作荆轲的副手。荆轲似乎在出发前就已看出秦舞阳不行,所以他要等他的朋友与他一起去。这与后面写到秦廷之后“秦舞阳色变振恐”,不能起到助手的作用,又是遥相呼应的。另外,传记开头写荆轲与鲁句践下棋争道,鲁句践怒而斥之,而最后写鲁句践引咎自责,也互为照应。这样写,不仅使得结构严谨,而且也有助于事件和人物形象的完整性。

二、《荆轲传》的深层结构

从表层结构看,《荆轲传》围绕荆轲刺秦王这一中心事件,塑造了一个志向远大、深沉多谋、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而从深层结构看,《荆轲传》则暗含着荆轲始终不被人们理解的人生悲剧。

《荆轲传》在交待完荆轲的身世后,即写荆轲“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卫元君不用荆轲之“术”,表明卫元君对荆轲的才学不以为然。荆轲的才学如何,传记中没有具体的描述,但从荆轲后来谋划刺秦的精细准备看,应该不差。可见,《荆轲传》从一开始就暗示荆轲处于不为人所知的境地。

荆轲在榆次与盖聂论剑,因两人看法不同,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就出去了,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断言荆轲不敢再逗留,已经离开了。派人到荆轲住的地方寻找,荆轲果然已经驾车离开榆次了。使者回来向盖聂报告,盖聂说:“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另外,荆轲在邯郸和鲁句践下棋,由于争执棋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不再跟鲁句践见面。后来鲁句践听说荆轲刺秦王的事后感叹:“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很显然,盖聂“怒而目之”和鲁句践“怒而叱之”,都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荆轲,而荆轲也不和他们争一时之强,是因为“志不同,道不合”,但这却被他们误认为是懦弱的表现。荆轲受人误解不可谓不深。 《荆轲传》还浓墨重彩地写到燕太子丹的“不知人”。太子丹由于质秦时受到秦王的侮辱,逃归后想报复秦王,鞠武批评太子丹只想自己个人雪耻而不顾全大局;后来得罪秦王的将军樊於期逃到燕国,鞠武主张立即把他送到匈奴去,以消除秦国的借口。这些建议都没有被太子丹真正接受。对于秦国日益严重的威胁,鞠武提出“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之策略,而太子丹认为:“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恬然,恐不能须臾。”鞠武批评太子丹的行为是“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后来太子丹被杀,燕国被灭,证明鞠武所说的不无道理。另外,鞠武是个十分谨慎之人,尽管他明确反对报复秦王,但他还是向太子丹推荐了田光,认为田光“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但太子丹对老师眼中的这个大侠,还要告诫他不要泄漏他们之间谈话的秘密:“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结果导致田光以死来表明自己不会把这事说出去。由此可见,太子丹既不了解田光,也不了解鞠武。另外,太子丹把秦舞阳配给荆轲作为刺秦的助手,实在也是“不知人”。秦舞阳虽然“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但其实是个外强中干的人。太子丹以秦舞阳为荆轲刺秦的助手,意味着对他寄予厚望,结果秦舞阳在秦王的宏大排场面前就已吓得“色变振恐”,在荆轲追杀秦王的关键时刻更是不见了踪影。 转贴于

太子丹“不知人”的性格特征直接影响到他对荆轲的态度。太子丹把“刺秦”的重任寄托在荆轲身上,并待荆轲为上宾,“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就此而言,太子丹可说是礼贤下士的典范,但实际上他并不了解荆轲。荆轲准备入秦前,在等待一个朋友的到来,想和他一起去,但由于这个朋友住得比较远,没有及时赶到,结果被太子丹怀疑荆轲反悔:“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这里用“复请”二字,表明燕太子丹一再催促荆轲赶紧出发,写出了太子丹心中对荆轲的疑虑甚大。可见,太子丹对荆轲并没有真正了解,他之前对荆轲的厚望、厚遇,只不过是由于田光的原因。而面对太子丹的怀疑,个性深沉的荆轲好象一下子变得意气用事起来:“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或许有人会说,荆轲之前不是很能忍的么,这时候怎么就不能再忍一忍?这也正是让人十分感叹的地方。从田光以死“明不言”,我们也就知道,荆轲这时非如此不能消除太子丹的怀疑了。荆轲作为一个刺客,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替太子丹行事,却得不到太子丹的真正理解,实在可悲可叹!

颇有意味的是,这篇传记的末尾写鲁句践听说荆轲刺秦王之事后感叹:“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这里鲁句践为过去自己太不了解荆轲而感到羞愧,荆轲刺秦王的英勇行为也让鲁句践明白了荆轲当初离他而去的原因。至此鲁句践对荆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好像他终于明白了荆轲是个怎样的人。但鲁句践把荆轲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荆轲的剑术不精,从这点看来,鲁句践还是没有真正了解荆轲。荆轲的剑术如何,可从田光那里得到印证。起初鞠武把田光推荐给太子丹,上文已说过,鞠武是个十分谨慎的人,他认为田光可以担当起刺秦的重任。如此说来,田光的剑术应该不错。而田光去见太子丹时,说自己已年老力竭,力不能任,认为荆轲可以胜任。这样说来,荆轲又是胜过田光的。而这篇传记一开始就交待荆轲“好读书击剑”。所以,荆轲的剑术应该是很不错的。荆轲在身负重伤、知道事情最终不成之后说道:“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这么说并不是自我解嘲之词,他在出发前就曾说过:“往而不返者。竖子也!”怎样才能活着回来呢?唯一的做法只能是生劫秦王。可见,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他的剑术不精。鲁句践终归还是没有真正了解荆轲。

综上所述,《荆轲传》存在“不知人”这一深层结构。那么,这一深层结构传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意义呢?中国很早就有“士为知己者死”之说,但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知己”与“士”之间真正做到相知的其实并不多。而这正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士大夫的悲剧所在。《荆轲传》的深层结构正是这一文化背景的体现。

三、《荆轲传》叙事结构的创作根源

《史记》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司马迁并不是以冰冷的态度看待历史,而是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在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中,融入强烈的爱憎感情。具体分析,我们发现,《荆轲传》无论是表层结构还是深层结构,都蕴涵着司马迁的身世之感。

首先,与荆轲一样,司马迁也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司马迁在《与挚伯陵书》中曾说过:“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欲以立德、立功或立言的方式实现人生的不朽,这正是司马迁的人生追求。司马迁少年好学,二十岁开始外出游历,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元封元年(前110年),其父司马谈病死,临死前嘱托司马迁继承自己开创的事业。司马迁在悲痛之中作出了郑重的承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从此,司马迁开始肩负起修史之重任。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写道:“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五百年而代有圣人出,司马迁以周公、孔子为楷模,志向不可谓不大。他在《报任安书》中也谈到要“欲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在《史记》中热情地讴歌了包括荆轲在内的各种英雄人物,因为他们“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这与司马迁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一致的。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篇(5)

一、六国混战。探讨荆轲刺秦的历史背景

战国末期,六国混战。秦始战连横,先后吞灭韩、赵、魏、楚、燕、齐,其中燕排在倒数第二位,正是唇亡齿寒之时。当时,秦国的将军已经攻破赵国,俘虏了赵国的君王,占领了战国的大片国土,进军至北部边境,侵入燕国南界。在这样一种紧急情况下,燕太子丹请求荆轲,出谋划策,保燕国江山。荆轲提出,用秦国追查的樊将军的头颅与燕国地图作为信物,向秦王敬献时,图穷匕见,抓住时机,刺杀秦王。但由于燕太子丹不忍牺牲樊将军,事情至此暂告一段落。

学生在此,容易出现曲解历史背景的情况,认为荆轲剌秦王的举动是源于爱国,或是感激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教师在此处需明确两个观点。首先,荆轲并非燕国人,而是卫国人。因此,把荆轲刺秦王这一举简单归为爱国是不妥的。其次,在六国时期,士作为地位低下的阶层,游历各国。若君主赏识,则留下来供驱使;若不赏识,则另寻他国。尽管燕太子丹对荆轲有知遇之恩,但太子三催荆轲动身迟,与樊将军自刎后伏尸大哭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燕太子丹对荆轲持有怀疑态度,并非完全信任。在第三次催促荆轲时,荆轲只说了一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此处对太子的态度十分坚决,也反映出了太子与荆轲之间复杂的关系。因此,为报知遇之恩一说并非全部原因。

二、易水诀别,感受悲情壮士慷慨义气

易水河畔,荆轲前往秦国,于燕而言,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本应为壮士壮行,预祝行剌成功,给壮士助威鼓劲。但是当日送别的气氛却是: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气氛低沉、悲痛,丝毫没有胜利归来的念想与把握,似乎是为悲剧埋下伏笔,营造氛围。学生读到此处,应该也能体会到这一行的危险性与毫无胜算,更是为荆轲悲壮的英雄形象做铺垫。

除此之外,荆轲在燕国的好友高渐离为其击筑,却变为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在这样的氛围中,面临易水,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情悲歌,更是抒发内心的沉闷与诀别。此时的士却表现为嗔目,头发向上,直冲帽子。击筑和歌,壮士已去,这样的情况下,士大夫何以表现出如此的神态,大概心中早巳预知结果罢。

通读《荆轲剌秦王》,易水诀别这一段,是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营造悲凉气氛最有表现力的一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把握@一段的教学。首先,从结构上看,易水诀别是荆轲剌秦王整个事件的过渡之之处。承接前文商讨刺秦方案、寻找剌秦助手与利器、三催荆轲择日出发,开启后文荆轲殿前行剌,未遂,身受八创,被斩,承接着整个事件的发展。其次,从内容上看,太子与士的表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的凄凉悲壮,最后头也不回,义无反顾的走向秦国赴生死。通过环境描写与正面刻画,突出了荆轲的悲情亦悲壮的色彩。

三、壮士未返,挖掘刺秦事件背后深意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且燕赵处与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燕太子丹的计策,利用信物进入秦国,刺杀秦王,本来就欠缺考虑,急于求成。三次催促荆轲,言语激烈,利用秦武阳刺激荆轲,待他一表心意。经过种种的不欢而散与决裂,荆轲带着秦武阳,拿着信物诀别燕国,前往秦国,用钱财买通侍卫,进入秦王殿前。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篇(6)

当秦国大军压境时,燕太子丹内心恐慌,前往荆轲住处,催促他尽快刺秦。面对太子的催促,荆轲冷静地告诉他:刺秦万事俱备,只差信物:樊於期的人头。太子丹在得知此事无法更改后,由于“不忍”,最终将取“樊於期人头”这个难题留给了荆轲。

作为刺秦行动的总指挥,他没有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直接杀死樊於期,也没有用毒酒等方法骗取人头,反而为了不伤“长者”的心,他费尽心力:首先用樊於期的遭遇激起他内心对秦王的仇恨;其次推心置腹地向樊於期说出了自己刺秦的周密计划,将他引入刺秦的大业中来,使他感觉到自己同荆轲一样,都是此次行动至关重要的人物,都是为刺秦而英勇赴难的英雄,没有让樊於期丝毫感到自己是落难而任人宰割的弱者;最后在樊将军的慷慨就义之下取得了刺秦的信物,从取樊於期人头的言词中,我们看到了荆轲的深沉、冷静、理智,但更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那份不忍、多情。

二、读怒斥太子之辞,识英雄自身之缺陷

在太子丹自认准备好了刺秦所需要一切的时候,发现荆轲却迟迟没有出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面对太子丹的怀疑,“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荆轲为何因太子丹的质问大怒而出发呢?因为他自认为“节侠”,自视甚高,认为“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太子丹既然让自己去完成这件事,应当“用人不疑”,由自己全权负责,不应有半点怀疑。这种想法让他在物色刺秦副手的问题上没有与太子丹交流,太子丹给他找来了秦武阳,他却在等待心中副手――友人,从而太子丹的催促让他倍感羞辱,大怒而行。他的自视甚高造成了刺秦计划在出发前出现了问题,但在发现问题之后,深感问题严重的荆轲并没有冷静地去想法补救,而是为了“节侠”的虚名,赌气地出发了,完全忘记了此次前行的最终目标――成功刺秦!在此,我们看到了他的刚毅,更看到了他自视甚高,看重虚名,不善沟通,处事冲动的缺陷。

三、读秦廷诀死之言,感英雄末路之悲伤

荆轲在刺秦失败后,“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当刺杀失败后,荆轲笑骂秦王说:此次行动没有成功的原因是自己想活捉秦王,像曹刿劫持齐桓公从而获得约契一样来报答太子。

荆轲说的是真的吗?不是,原因之一,太子用重金得到徐夫人的锋利匕首之后“使工以药淬之”,以人试刀,无不立死,可知此次行动目的是刺死秦王;原因之二,荆轲在“图穷而匕首见”之后,立即趁机“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L之”,奋力地去刺杀秦王,这一举动明显是要刺死秦王;原因之三,在秦庭之上,荆轲“引其匕首提秦王”则更是为刺死秦王而做的最后一搏。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篇(7)

因此,很多人以为,刺客和杀手就是对不同时代的同一行业人的称呼。其他人这么认为无关紧要,但是,我们可是响当当的栗子,可别一张口就闹个大笑话。刺客和杀手绝对是完全不同的职业,虽然它们有着类似的地方。但是,你只要稍微用点智慧,有几个细节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

杀手,受雇于某一个杀手组织,一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杀人就是他们的职业,不过问其他的事。“你给钱,我做事”。而且,杀手一生可以接很多次任务。

刺客可能是某一组织或个人。他们不以杀人为主,而是通过暗杀某些重要人物达到某些目的。而这些目的,一般都带着非常明显的政治性。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几乎一生只能执行一次刺杀行动。

OK,能把以上所有浅显说明在十分钟内看明白的栗子,让我们愉快地进入下一个环节。那些还没明白的栗子,今晚主动帮老爸老妈洗碗扫地,再回来和通关的栗子们请教。

一生只为这一次,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读过点“三国”的人都知道,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枭雄。但是,很多人不知,乱世还出刺客。无论古今中外,曾引起过轩然大波的行刺背景都离不开乱世。

一号刺客

姓名:荆轲 国籍:中国

所在年代:战国(公元前227年)

事件:刺杀秦王,导致泰国加快了吞并燕国的步伐

二号刺客

姓名:加夫里若·普林西普 国籍:波斯尼亚

所在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年)

事件: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这两位刺客在中外历史事件中,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首先看一号刺客荆轲,想必很多人都已经听过他的鼎鼎大名。浅浅地吟哦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我们的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场景是荆轲悲壮地唱着歌,而他的好友高渐离在一旁击着筑(古代乐器),那曲调里饱含着许多忧伤。既然明知道刺杀的结果99.9%的下场只有一死,为什么两千多年前的荆轲还是如此义无反顾地接下了燕国太子丹的重托?

那时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军事力量已经越来越强大,三天两头就攻打齐国、楚国等国家,就好似桑蚕吃桑叶般慢慢地蚕食着周边的国家。而燕国也已经要唇寒齿亡了。有战争必定有生命的流逝,百姓的家园被毁于这无情的战争硝烟之中。各国人民对秦国的侵略行为又怎能不咬牙切齿?可是国弱则民众不能安生,弱小的百姓们都无可奈何。

荆轲作为一个身怀武艺和胸怀大志的人,不会像一般老百姓那样面对残酷的生活事实抱头痛哭,那绝对不是他的风格。

重义气的荆轲明明知道太子丹想让自己去刺杀秦王的请求是一条不归路,可是他还是义无返顾地选择了这条路。纵然他知道自己在庞大的秦帝国面前,犹如螳臂当车。只因为即使有那么一丝丝能为燕国百姓争取幸福的渺茫机会,他都愿意去试试。

荆轲在燕国结识了许多可以交心的朋友,他的朋友田光为了让荆轲效力于燕国太子丹,自刎(wen)而死。士为知己者死,这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心中是非常流行的交友和忠诚观念。荆轲的朋友都是如此大义凌然之士,我们不难想象在荆轲的心目中,为国家、为朋友、为君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确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即使渡过了易水,将要步入的是十八层地狱,他连眼也都不会眨一下。所以,即使是即将终结他生命的任务,他也要庄严地接下来。

让我们再来到1914年——二号刺客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所生活的时代。

1914年到2013年之间,只有100年,他可不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了,普林西普也和我们一样可以被称作“现代人”。相对于荆轲两千多年前古人单纯的忠义思想,这位加夫里若·普林西普的思想可就得另外分析了。

他对执行刺杀任务的结局心知肚明——最有可能下场的就是一死。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执着地成为一个没有未来的刺客呢?

普林西普生长在波斯尼亚。从1914年往前数6年(1908年),是波斯尼亚被奥地利吞并的日子。那一年波斯尼亚成为了奥地利领土的一部分。这对波斯尼亚人民来说是痛苦和愤怒的开始。

自此,自由已经远离他们而去。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不同的宗教观念、文化、政治等的差异又造成了双方更深的矛盾。

那一年,普林西普仅有14岁,可仇恨奥匈帝国的种子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这个瘦小少年的心中。

少年的热血一直在沸腾。6年后,20岁的普林西普觉得自己终于有能力反抗对自己民族的公然蔑视和挑衅。被仇恨意志支撑着的他还加入了黑手党(并非只有意大利才有黑手党哦),时时摩拳擦掌等待着刺杀时刻的到来。

生与死对于一个被仇恨控制的人来说,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了。因为那时的普林西普觉得自己已经驻足在地狱里。

荆轲刺秦王

如果我们拍摄一部古装片,要是有武打镜头不够满意,导演随时可以叫“NG(Nof good)!”。可是,当荆轲面对秦始皇时,他没有任何预演和重来的机会。他不是演员,而是一名侠肝义胆的刺客。他不知道下一秒自己的行动,会让对面的秦始皇出现什么表情。他也不知道在这个大厅里,一炷香后自己是否还能活着,抑或是一动不动地躺在血泊之中,身体逐渐冷却……

咸阳宫内,秦始皇威武霸气地坐于椅上。两边站列文武百官。众人的目光聚焦于捧着匣子微低着头、正要走向秦始皇的两个人——荆轲和秦舞阳(太子丹选给荆轲的助手)。荆轲面色镇定,可是小助手秦舞阳却两股战战,瑟瑟发抖。

这不是演习。荆轲没有机会和太子丹说:“拜托您行行好,给俺换个有胆识的助手吧!”荆轲接过了秦舞阳手中的地图,沉着地行至秦王的面前。秦王已经近在咫尺,荆轲甚至能感觉到面前这个即将把天下霸权一揽手中的男人的鼻息。而秦王的目光的冷酷犀利已经可想而知。

荆轲手上捧的只是一张薄薄的地图,可是这地图有千斤重。因为地图卷着一把唯一被带进宫殿的武器——匕首。这把匕首承载的是燕国太子丹过于沉重的期望。

荆轲毕恭毕敬地把地图呈现在秦王的面前。秦王看着即将要划归进秦国版图范围内的土地的喜形于色,完全没在意这个在他面前卑微地低头献图的男子。地图在荆轲绘声绘色的描绘中渐渐铺展开来,秦王满意地频频点头。注意,关键时刻就要到来了。“图穷匕见(xian)”这个成语也就要诞生了。

地图展开至尽头的那一刻,说时迟那时快,荆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左手扯住秦王宽大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刺向秦王。可是这一刺并没刺中。脸色惨白的秦王吓得扯断了自己的衣袖逃走,想要拔出自己的宝剑。可惜秦王佩带的宝剑太长,慌忙躲避之中,他居然拔了三次都没有把宝剑拔出剑鞘。

秦王一边拖着他的大长剑,一边狼狈地绕着柱子跑。荆轲则在后边紧追不舍。而这时,众大臣都傻了眼。这一突发状况让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平时秦王是不允许任何人带着武器觐见的。这一下,赤手空拳的众人对握着匕首的荆轲没了辙。

最后不知道谁出的主意,让秦王把他的大长剑背在背上拔。跑得气喘吁吁的秦王终于宝剑出鞘,顿时掌控了刺杀的局面。一把是一米多长的青铜宝剑,一把是可以藏于地图中的短短匕首,孰强孰弱已经非常明显了。最终,荆轲被秦王一剑砍断了左腿跌倒在地。他自知无望,用尽全身力气把匕首掷向秦王,结果只砸中了柱子。秦王怒不可谒,再挥舞长剑砍了荆轲好几刀。荆轲的生命终结于此。

普赫西普射出的两颗致命子弹

如果说荆轲和秦始皇上演了一场为时不短的追逐战,那普林西普则是几秒钟就定格了历史,结束了两条人命。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奥匈帝国可怜的斐迪南大公还满心欢喜地觉得自己幸福得可以做个傻子。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索菲亚。但是,由于索菲亚的并不高贵的身份,当她跟随斐迪南出现在维也纳的时候,并没有能像其他王公侯爵的妻子一样享受到王室的荣耀。而这一切,却又是索菲亚多么渴望得到的东西。因此,现在斐迪南带着索菲亚来到了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他要在这天带着自己的妻子在波斯尼亚巡视军事演习,弥补她在维也纳没能享受过的王室荣光。这即将被载入史册的一天是1914年6月28日。

不巧,这一天也是波斯尼亚的邻国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1386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这一举动大大刺激了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计划在奥匈帝国的军事演习计划确定以后,便也暗暗滋生了。

高兴得忘乎所以的斐迪南大公带着索菲亚,由军队护卫着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就乘坐敞篷汽车大张旗鼓地进入萨拉热窝城。

街道两旁人头攒动,中间的道路早就被进入警戒状态的警察给肃清了。现在是上午十点左右,阳光还不是特别强烈。普通老百姓都是来凑热闹的,看看那敞篷汽车,看看新的领导人物。可是,在看热闹的老百姓之中夹杂着七名有别于看客的刺杀者。

当隆重的车队经过市中心米利亚茨卡河上的楚穆尔亚桥时,埋伏的第一个刺杀者没能找寻到好的出手时机。米利亚茨卡河依旧静静地流淌,可这七名刺杀者此时的内心却正掀起滔天波浪。警察正好站在了第一名刺杀者面前,而此时相聚不远的另一名刺杀者朝斐迪南夫妇乘坐的敞篷汽车投掷了炸弹。可是这刺杀者估计小时候投掷飞镖也是脱靶的角色,那炸弹砸到了车篷居然被反弹开了,弹到了靠近第三辆车的地上。结果斐迪南夫妇有惊无险。

可是,这一天注定是斐迪南夫妇的灾难日。估计司机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以至于本来要将车子开去医院,却鬼使神差地转错了方向,出现在了在街口拐角处埋伏着的普林西普的视线里。普林西普毫不犹豫地拔枪,可他不远处的警察发现了异动,连忙冲上来阻止。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所以,普林西普比荆轲刺杀秦王更有优势——普林西普有个好队友。这名队友冷酷地照着那警察的颈脖出了一记手刀。那警察一个踉跄站立不稳,便错失了这历史性的时刻。普林西普抓住了千钧一发的机会。“砰砰砰砰砰砰砰!”七声枪响,一颗子弹打穿了斐迪南的脖颈,一颗子弹击中了他妻子索菲亚的腹部。鲜血汩汩地汹涌而出,两条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即将因这次事件而爆发。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篇(8)

一、传统框架里的现代内涵

荆轲刺秦的故事,最早可见于《战国策》。自此以后,荆轲意象在两千多年间被反复书写,在历史著作、小说、诗歌、戏曲、影视等多种体裁中频繁出现,“构成中国文艺史中最突出的形象谱系之一”。其中,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记载,自觉删除了“天雨粟、马生角”等虚妄不实的传言,使得荆轲刺秦的历史记录显得切实可信。

莫言沿用了《史记・刺客列传》的故事框架,没有过多地虚构情节,仅仅虚构出燕姬这一角色。这似乎不太符合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但是,在固有的框架下,《我们的荆轲》却不断探讨荆轲刺秦的动机和荆轲的内心感受,情节不变,内涵迥异。莫言有意识地反叛历史,颠覆传统,体现出他“探索热情和挑战传统的勇气”。莫言认为,“历史剧,其实都是现代人借古代的事来说现在的事”。莫言借古说今,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重新建构了荆轲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显示出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真实处境;二是剖析荆轲的内心,关注他的痛苦、矛盾而非功业,使之接近现代人的内心感受。

(一)阴险的燕丹

荆轲是刺客,受雇于太子丹。太子丹决定了荆轲的身份和命运。莫言以浓重的笔墨描绘太子丹,通过太子丹和荆轲之间的交锋,显示出荆轲艰难的社会处境。

太子丹这一文学形象,从古至今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贤达刚毅,这是对统治者的美化讴歌,如小说《燕丹子》。虽然这篇小说突出荆轲的魅力,但不乏对太子丹的褒扬,甚至以之为题。《燕丹子》分三节,第一节称燕丹之运,第二节书田光之节,第三节才写荆轲之勇。小说描写太子丹逃归,“乌即白首,马生角”“桥为不发”“众鸡皆鸣”,异象频生,上感于天,有圣贤之相。太子丹虽然不纳鞠武的兴国良策,不知合纵以抗秦,执意求勇士刺秦以雪耻,显得急躁冒失,但仍属性情刚毅。太子丹礼贤下士,更是得到大书特书。他接见田光时,“侧阶而迎,迎而再拜”“膝行而前,涕泪横流”。对待荆轲,极尽讨好之能事,“黄金投蛙,千里马肝,姬人好手,盛以玉盘”。这样的上位者,能够满足下层士人、武夫的美好幻想。因此,尽管节侠田光因太子丹有所疑而自尽,但死前仍嘱托荆轲:“夫燕太子,真天下之士也,倾心于足下,愿足下勿疑焉。”

第二种是怯懦无能,这是就事件对人物性格作出的客观评价。司马迁认为:“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太子丹的优秀品质开始退化。鞠武斥其“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形势危急时,太子丹总是慌乱失措,优柔寡断。他与荆轲的关系并不融洽。荆轲待客未发,他就心生怀疑,出言试探,导致荆轲呵斥太子。司马迁对太子丹,是一种藐视的姿态。太子丹在司马迁笔下,懦弱、寡谋、多疑,衬托出秦国的强盛暴虐,更衬托出荆轲的神勇无畏。

《我们的荆轲》塑造了太子丹的第三种形象:阴险冷酷,虚伪狡诈。莫言对他既不青睐歌咏,也不藐视鄙夷,而是保持了怀疑和警惕。《我们的荆轲》在原有情节的基础上,推测太子丹的心理动机。他掌控众人的生死,冷酷无情,又惺惺作态以笼络人心,虚伪狡诈。田光就是第一个牺牲品。《战国策》《史记》认为田光自尽是为了刺激荆轲为太子丹卖命,《燕丹子》认为是田光个性刚烈。莫言却对事件背后的原因有新的推测。太子丹嘱咐田光不要泄密,田光认为:“太子所言,另有深意也。”即太子丹不是在说废话,而是在对其进行暗示和胁迫。第二个牺牲品是燕姬。太子丹曾非常宠爱燕姬,但为了讨好荆轲,把她“当做物品一样”送了出去。接着登场的秦将樊於期,不是主动自尽,而是太子丹命他送空匣给荆轲,暗示其当死。樊於期迫不得已,悲凉自尽。

太子丹的形象,对荆轲而言具有某种社会性:他掌控着荆轲的命运。莫言通过描绘太子丹的阴险,展示出荆轲被人掌控、利用的处境。被人利用,谈不上受恩;助无道刺秦王,也谈不上正义。荆轲仗义轻生的行为失去合理性。于是,荆轲不再一往无前、西行不顾,而是犹豫彷徨、中心摇摇,反复追问刺秦的动机。

(二)庸俗的荆轲

荆轲这一形象,自然是莫言改造的重点。“为了信仰舍生忘死的人……往往显得假,因为他们离我们自己的生活太远。”《我们的荆轲》的焦点,不是荆轲刺秦的结果,也不是刺秦的过程,而是荆轲刺秦的动机,从而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荆轲为什么刺秦?在剧中,荆轲和燕姬进行了大段的辩论,一一批驳了历史的旧论。传统观念中荆轲刺秦是为了报答太子丹。太子丹给了荆轲名利富贵,又对他十分恭谨,对他有知遇之恩,因此,荆轲应该殁死以报。燕姬却说:“不是什么知遇之恩,只能算作豢养之情;就像主人豢养着一条狼狗,随时都可以放出来咬人。”关于为樊於期等受害者报仇雪恨的理由,莫言认为权力的斗争本来就充满血腥,没有公道和正义,每一个统治者都带着罪恶,不该专刺秦王。至于为了天下和平、百姓安居等大义凛然的理由更是遭到燕姬有力的反驳:秦王横征暴敛,太子丹甚至荆轲同样在鱼肉百姓;秦国穷兵黩武,但“春秋无义战,列国皆争雄”,其他诸侯国一旦强盛,也必然攻伐弱国。最后,荆轲“总算是说到了事情的根本”,“为了侠士的荣誉”而战。荆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出名。

明确刺秦的目的后,荆轲与燕姬谋划,如何用“这点唯一的本钱,赚取更大的利益。”燕姬认为,刺秦失败,能够给秦王这支潜力股一统天下的机会。刺杀威震天下的皇帝,口碑远胜刺杀偏居一隅的诸侯。荆轲的名气和秦王的成就捆绑在一起:秦王帝业有成,荆轲就会声名鹊起。另外,功败垂成能够塑造悲剧式的英雄,更有噱头,更引人关注。荆轲采纳了燕姬的建议,决定戴上铜指甲撕裂秦王衣袖,故意功败垂成,谋取名声最大化。

荆轲刺秦是“仗匹夫之勇沽名钓誉”,具有一定合理性,而故意刺秦失败的一番盘算则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这样的分析,绝非严谨的逻辑推理,而是更多地在表达作者的主观认知和感受,并且带有夸张的成分和象征的色彩。这个为了名利而绞尽脑汁的荆轲,与那个仗义轻生的荆轲相比,显得多么渺小和庸俗!荆轲既受外部条件胁迫,又被内心贪欲驱使,带有现代人的特征。古老的英雄从崇高的神坛跌下,落入嚣嚣尘世,成为“我们”中的一个。荆轲刺秦的故事,脱离了原有的轨迹,引发出我们对“当下社会乃至自身命运的联想与思考”。

二、迷茫荆轲的逐步觉醒

《我们的荆轲》通过追问荆轲刺秦的动机,层层深入现代人的内心,引发观众对于社会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在剧中,荆轲这个角色并不能涵盖现代人生存的全部层面。燕姬和高人这两个角色,推进剧情的发展,促进了荆轲的逐步觉醒。同时,燕姬和高人还象征着生命的其他层面,与荆轲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一)入世的荆轲

荆轲在剧中的所作所为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每到一地,就提着小磨香油和绿豆粉丝去拜访名人。哪里有名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为了出名奔波劳神,患上了失眠症。荆轲看中秦舞阳的听话和无能,选他做副使,方便实施计划,更能反衬出自己的风采。他为了出更大的名,故意刺秦失败。

功利的荆轲不能认清自己,处于盲目昏聩的状态。他不明确刺秦目的,在燕姬的引导下,才认清自己的真实意图。为了出名,荆轲展开了表演式的刺秦活动,消耗了自己的生命。同类的侠士狗屠和高渐离紧随其后,开始刺杀表演,形似闹剧。人生追求的盲目,显示出生命价值的失落。

不论是剧中的荆轲想出名,还是侠文艺中的荆轲“敢于‘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才高贵地表现出一个民族延续千百载所需要的血性”,他们的人生信仰和价值,都遭到了莫言的否定。“这样的人,有时候能够推动历史进步,有时候会成为反人类的人。我们不应该盲目地歌颂所谓的‘侠义’,这种东西,有很大的负面性。”莫言通过燕姬之口,试图在剧中解构侠义:“你们这些所谓的侠士,其实是一些没有是非、没有灵魂、仗匹夫之勇沽名钓誉的可怜虫。但这毕竟也算是一种追求,做到极致,也值得世人尊重。”

荆轲在剧中处处显示出他的困惑和痛苦。在拜访名人以求名利时,在受命于太子丹获得机遇时,在获赠燕姬、一起谋划时,在即将出发而踟蹰不行时,甚至在刺杀秦王结束时,他总是感到矛盾和痛苦,犹疑不决。荆轲不能够独自推进故事的发展,这时燕姬参与到他对自身命运的选择中来,与荆轲组成了奇妙的组合。

(二)出世的荆轲

燕姬是剧中唯一不存在原型的虚构人物。历史故事中,太子丹送美女笼络荆轲。这里的美女,没有详实记载,不曾发挥重要作用。而燕姬则谋划了刺秦失败的重大事件,引导了困惑的荆轲走向初步的觉醒。甚至有学者认为:“就《我们的荆轲》这出戏而言,燕姬的重要性已经超出了包括荆轲在内的所有角色……在先前的历史叙述中,荆轲是主角,他人都是配角;而在莫言笔下,他人还是配角,燕姬成为主角。”

燕姬与荆轲形成了互补,展示出另一种人生:荆轲迷惑,燕姬清醒;荆轲痛苦,燕姬淡然;荆轲追名逐利,燕姬向往真情;荆轲积极入世,燕姬消极避世。莫言明确提出了“镜子”的比喻,两个人都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互相照一照”“合起来就是我”。

燕姬之所以能够保持清醒,与她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燕姬本是秦王侍女,备受恩宠,但几年过去就被秦王转赠给了太子丹。“太子丹穷困之时,与我相劬以湿、相濡以沫”,但为了利益,太子丹又把她送给了荆轲。燕姬长期处于权力和阴谋的漩涡之中,见多识广,自然能够指导荆轲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然而,她也看清了上位者的虚伪冷酷和社会的阴暗面貌,体会到名利的虚幻、无意义,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对名利的厌恶和对真情的向往。她不忘让她动过真情的故乡羊倌,出谋划策后,她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欲做副使,中途逃离,去追寻“范蠡和西施的故事”。

燕姬冷眼旁观太子丹的虚伪表演,冷淡回应荆轲的痛苦迷惑,拥有一份难得的清醒。她通过一系列的发问,引导荆轲弄清了刺秦的动机,反思了自身的价值,实现了初步的觉醒。她也给荆轲指出了避世的人生道路,却没有得到荆轲的认可。燕姬的最终命运,是被荆轲所杀。这是因为荆轲认为燕姬过于神秘,立场难明:她可能是秦王的奸细,来刺探燕丹的动向;也可能是太子的卧底,来监视荆轲的言行。因此,荆轲杀了燕姬以排除后顾之忧。但若从燕姬的象征意义来看,则是入世的荆轲消灭了出世的荆轲,在矛盾中斩断了出尘之念,决然地走向了追逐名利的道路。荆轲在出行时说道:“看起来杀的是她,其实杀的是我自己。”荆轲杀死燕姬,象征着普通人无法保留头脑中的一份冷静和淡然,依旧被名利裹挟的无奈。

(三)理想化的高人

燕姬比荆轲更加地清醒,想要摆脱争名夺利、明争暗斗的世界,然而她的抗争太过被动无力,身不由己,她的信仰也过于虚无缥缈,她对真情的渴求寄托于范蠡和西施的传说。燕姬并不能够摆脱人生的困境,并不是人生的至境,只是荆轲的反面。

《战国策》和《史记》都记载了一段奇特的情节。万事俱备,荆轲却不出发,在等人。“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太子丹怀疑荆轲反悔,出言催促。荆轲怒斥太子:“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言下之意,这个人是荆轲的有力助手,与之同行,劫持秦王的成功率更高,甚至还能功成身退。这个神秘来客显示出了荆轲的周密部署,加深了人们对荆轲功败垂成的惋惜。莫言充分利用了这个角色的神秘特点,用这个“高人”代表人生真正的至境。

即将出行,高人未至,荆轲不走,展开了全剧最长的一段独白。荆轲倾诉了自己对高人的仰慕,诗意地描述高人是“我心中的神,理智的象征,智慧的化身”。荆轲也倾诉了自己失去人生意义的痛苦:“在这场戏尚未开演之前,我已经厌恶了我所扮演的角色,可怕的是我半生为之奋斗的东西,突然间变得比鸿毛还轻。”在呼唤高人的那刻,荆轲终于从梦中醒来。燕姬引导荆轲看到了世界的残酷和阴暗,但荆轲仍然无法解脱,高人则让荆轲彻底看清了自我的渺小与卑微,使荆轲实现了彻底的觉醒。

高人不是营利谋名、昏茫困惑的荆轲,也不是清醒冷静却又逃避闪躲的燕姬。高人既不积极入世,也不消极避世。高人不为尘世所羁绊,超然物外,飘逸神圣。高人,是觉醒者荆轲对于逃脱现实人生困境的美好想象,是理想人生和理想人格的实体化身。然而,高人始终不曾出场,难易描绘。荆轲似乎触及了一缕禅机,感受到了这种具有超越性的人生境界,但终究看不真切,无法企及。高人“飘然而去,仿佛化为一缕清风。”荆轲则陷入了绝望、无奈,只好“登上了西行的破船,去完成他的使命”。荆轲的悲剧不再是功业不成的遗憾,而是觉醒后无可解脱的悲哀。

三、人生困境中的精神救赎

逐步觉醒的荆轲,依旧身不由己,只能完成既定的表演,充满无奈和悲哀,犹如铁屋中清醒过来的人,“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到底怎样才能打破命运的铁屋,实现自我救赎,寻找到人生的意义?莫言揭示了觉醒者的人生困境,是否也给出了走出困境的途径呢?莫言“经历了这种过程,之后发现,名利皆虚,‘神马都是浮云’。但是总要有一种东西支撑我们活下去,人都是有缺陷的,你不可能达到完美,但你至少可以追求纯粹。”莫言所说的这种“支撑我们活下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生命的纯粹又如何追求呢?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篇(9)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095―01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精细化的教学设计,没有备课时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对教材重难点准确的把握,即使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生成性因素,也难以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教学机遇,丧失了动态生成的机会。所以,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动态生成而忽视预设的作用,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无序而盲目。笔者认为,教学中的动态生成不仅仅是课堂中的“偶发因素”和“突发事件”,有时是可以在老师精心的预设下实现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些操作性强的预设来助推课堂的动态生成,从而使语文课堂富有活力,富有激情。

一、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催生课堂生成

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和创新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必须基于对教材的重难点,所以要对文本有深入的挖掘,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一些脱离文本的无效问题。笔者在教授《荆轲刺秦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对荆轲的思想行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设计了一个问题:“荆轲在刺杀秦王前进行了长时间的、充分的准备,但为什么刺杀秦王最终以失败告终了呢?”这个问题,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也即,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关键是学生的作答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经过讨论,学生陈述了自己的理由,有一个学生回答说荆轲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刺客,以刺客的冷血,武功,冷静,机智,在与秦王近距离接触甚至秦王“以手共搏之”的情况下,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荆轲刺杀秦王会失败,那就只有一种理由可以解释,这就是荆轲是有意放走秦王。但有学生提出了疑问,就算是荆轲是有意放走秦王,那他如何面对太子丹对他的知遇之恩和樊於期的在天之灵呢,在这个课堂案例中,由于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答案也体现出丰富性的特点,所以课堂的生成很精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理解得到了深化,课堂富有活力和生命。

二、展开辩论丰富课堂生成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篇(10)

燕太子:张大人你说我应该派谁去刺杀秦王呢?

大臣:当然要派一个武功最高的了.我听说今天是聊城大学西校区武术协会中西门吹雪与荆轲争夺天下第一之战.

燕太子:真是天助我也啊!你速去观战,务必把第一给我请回来.

大臣:遵旨。臣告退。(燕王.大臣下,荆轲与西门吹雪上,速度要快)

旁白:下面是荆轲与西门吹雪比武。

西门吹雪:(伸懒腰)哎!昨天晚上上了一个通宵,好累啊!荆轲,我们开始吧?

荆轲:好!(迅速跑过去下跪并抱住西门吹雪的腿)西门吹雪大哥,我对你的仰慕之情有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有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西门吹雪:算你小子识相。哎呀!(抱肚子)哎!昨天大鱼大肉吃的太多了,光xo就喝了八瓶,把肚子吃坏了,我去一下wc,你等我一下啊!(抱肚子跑着下,大臣上,荆轲见大臣赶紧起,趾高气仰)

大臣:荆大侠,西门吹雪呢?

荆轲:你要是早来一会的话就能够看见他了。

大臣:您把他打跑了?

荆轲:废话,这还用问?

大臣:太好了,那您就是天下第一了,我们大王有请。

荆轲:(扭头小声说)我噻!天下第一这么吃香,太子竟然请我。(扭过头)好吧!为了给你们太子一个面子,我决定去,不过,时间不能太长啊?我和网友约好了去上网的!好了,前边带路吧!

大臣:请!(荆轲.大臣下)

旁白:第二天在王宫。(燕太子.侍卫就位)

侍卫:启禀太子,张大人求见。

燕太子:宣。

侍卫:宣张大人晋见。(大臣上)

大臣:太子昨晚睡得可好啊?

燕太子:不错不错,verygood!

大臣:臣看太子今天红光满面,皮肤细嫩光滑,用的什么护肤品啊?

燕太子:我本不想外传的,但见你一片赤诚,就告诉你吧!其实本王一直都在用大宝sod蜜(从怀中取出)要想皮肤好,天天用大宝!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大臣:多谢大王。(转过头小声说:“呸!我还以为什么好东西呢!还不如我的小护士维他营养蜜呢!”也从怀中取出)

燕太子:张爱卿,你有什么事吗?

大臣:回太子,臣把天下第一荆轲请来了。

燕太子:真的?快请快请。

侍卫:传天下第一荆轲。(荆轲上)

荆轲:荆轲参见太子!

燕太子:平身。

荆轲:谢太子。

燕太子:张大人,快给荆大侠上颗烟。

大臣:是。

荆轲:不用不用,好孩子是不吸烟的,况且我们聊城大学也禁止吸烟。

燕太子:那就不为难荆大侠了。

燕太子:荆大侠今天容升天下第一,我一定要状告天下去星华大酒店摆酒设宴为你庆祝。

荆轲:那就多谢太子了!

燕太子:不过,荆大侠在吃饭之前吧,我想求你一件事。

荆轲:(我就知道没有免费的午餐)好吧!正好我们聊城大学现在正在掀起学雷锋运动。你说吧!

燕太子:原来荆大侠正在学雷锋啊!实在令我佩服啊!

荆轲:小意思,不要搞个人崇拜!有什么事尽管开口!

燕太子:哎!现在秦国正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燕国,我们时刻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寡人念你一片报国之志,决定派你去刺杀秦王,给你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荆大侠以为如何啊?

荆轲:啊?(害怕)多谢太子,不过,荆轲一向视名誉如粪土,我看还是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吧!(扭过头小声说:“36计走为上策”!)太子告辞了!

燕太子:荆大侠,等一下,我让你见一个人。张爱卿…

(大臣一摆手美女上,从荆轲前边走过,荆轲刚要上前被侍卫拦住)

荆轲:我噻!美女!比我们聊大的女生可强多了!

燕太子:怎么样,荆大侠?如果你去,她就是你的了!

荆轲:好吧!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我精忠报国,死而后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去!

燕太子:好!此所谓好汉之所为啊!

(所有人下,下一幕的人迅速就位)

旁白:燕太子亲自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荆轲与美女拥抱)

荆轲:oh!darling!

美女:oh!阿轲!

荆轲:你可一定要等我回来啊?

美女:我一定等你回来!

燕太子:荆大侠,来日方长啊!赶快上路吧!荆大侠,这是樊无忌的人头,为了你去刺杀秦王,我忍痛将他赐死,你提着去见秦王,秦王肯定非常信任你。这是我们燕督亢地图,你把它交给秦王,并向他介绍地图,我已将一把匕首藏在最里边了,等到穷途匕露之时,将他刺杀在宝座之上。回来后,她就是你的了,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到时候,我请你上网,我们单挑cs!荆大侠,宝重啊!

荆轲:太子就等我的好消息吧!(看美女)你可一定要等我回来啊?

美女:别忘了我的qq号啊?7758521!我们网上再聊!(所有人下,下一幕就位)

旁白:在秦国王宫。

大臣:启禀大王,燕国荆轲有要事求见?

秦王:宣。

侍卫:宣荆轲晋见。

荆轲:燕国荆轲参见大王。

秦王:平身。

荆轲:谢大王!

秦王:你有什么事啊?

荆轲:大王,这是燕国樊无忌的人头,我将他杀了,以后愿为大王效力!

秦王:小波子…

太监:喳!

秦王:太好了!此人一死,解了寡人心头一大忧患,我一定要重重赏你。

荆轲:大王先等一下,我还有一样东西要送给您,这是燕督亢地图。

荆轲:大王请看,我们燕国幅员辽阔,人杰地灵,这里是燕国的心脏,大王带兵从这里攻入…(见匕首,拿起便刺秦王,秦王跑)

大臣:大王,娃哈哈ad钙奶(扔给秦王,秦王喝后将荆轲擒)

秦王:大胆刺客,竟敢刺杀本王,给我拉出去砍了。

上一篇: 汽车广告策划书 下一篇: 人才培训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