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与管仲典故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8 15:26:15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1)

(选自《列子》)

【注释】

①善:擅长,善于。②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③峨峨:高。兮:语气词,相当于“啊”。④洋洋:广大。⑤念:心里所想的。⑥得:明白。⑦谓:认为。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⑧绝:断,绝。

管鲍之交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①。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③,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④,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⑤。鲍叔遂进管仲⑥。管仲既用⑦,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⑧,一匡天下⑨,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⑩,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选自《史记》)

【注释】

①颍(yǐng):颍河,发源于河南,流入安徽。②游:交往。③欺:这里是钱物不平均分而多占的意思。④事:侍奉,辅佐。小白:齐襄公的弟弟,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年,齐襄公被杀,他与另一个兄弟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被杀,公子小白即位为齐桓公。⑤囚:被拘禁。⑥进:进荐,推举。⑦用:被任用。⑧九:古汉语中“三”和“九”往往指多,非实指。下文中的“三仕而三见逐”中的“三”也指“多次”。⑨匡:纠正,扶正。⑩贾:做生意,经商。不肖:不贤,无能。召忽:人名,当初与管仲都是公子纠的手下。

【阅读与训练】

1. 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划分两处)

(1)峨 峨 兮 若 泰 山

(2)及 小 白 立 为 桓 公

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伯牙鼓琴( )

(2)终身不复鼓( )

(3)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

(4)吾尝三战三走( )

3. 下面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钟子期必得之

②管仲之谋也

B. ①管仲囚焉

②且焉之土石(《愚公移山》)

C. ①乃破琴绝弦

②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D. ①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5. 根据两则文段,将下面内容填写完整。

《伯牙绝弦》文中“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见钟子期是一个 之人。《管鲍之交》中“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可见鲍叔是一个 的人。

6.“伯牙绝弦”“管鲍之交”都是交朋结友的千古典范。读了这两段古文,你在交朋结友方面得到什么有益的启发?

【知识链接】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相传为列子所撰。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主张虚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列子》一书又被称为《冲虚经》或《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与《道德经》《庄子》《文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该书共八卷,一百四十章,内容形式多为神话、传说、寓言。作者善于把“道”融汇于故事之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浅显易懂,寓道于事,饶有趣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2)

管仲家里很穷,为了脱贫致富,他和鲍叔牙一起经商做买卖。而他们的交情之所以成为管鲍之交,不是因为他们儿时的感情基础,主要是他们一起经商时,经受住了3个重大的考验。

第一,多拿多占。管仲回忆和鲍叔牙的交情时曾经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就是说,管仲早年很穷,和鲍叔牙一起经商做买卖,赚了钱分红时,管仲每次都多拿,比如,赚了100块钱,按规矩管仲只能拿50块钱,但管仲每次都要拿60块钱,甚至70块钱,不仅拿的数量多,而且拿的次数也多。管仲每次都多拿多占,有人就对鲍叔牙说,管仲次次占便宜,太不像话了。鲍叔牙就解释,你们不知道,管仲家里穷,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就让他多拿些钱吧。根据经济史学家的研究,管仲和鲍叔牙一起经商,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合伙制企业。现在的股份公司制度,就是从这种合伙制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合伙制是很多中小商人经常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鲍叔牙的家境比较好,管仲家比较穷,所以鲍叔牙出的钱可能更多一些,如果赚了钱分红,鲍叔牙应该拿大头,但恰好相反,每次都是管仲多拿多占。摊上管仲这样的合作伙伴,一般人恐怕早就受不了了,但鲍叔牙不仅忍耐,而且非常理解管仲,认为这不是管仲贪财、可恶,而是他家里穷,更需要钱。这是管鲍之交经受的第一个考验。

第二,越办越糟。管仲回忆说,“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就是说,管仲曾给鲍叔牙管理一个事,结果越管越赔钱,越管鲍叔牙越穷。但鲍叔牙没责怪他,并不认为这是管仲愚蠢,而是时机不利。时机不利,人是无能为力的,鲍叔牙很懂得这个道理,因此非常理解管仲。管仲没有说究竟给鲍叔牙管的是什么事,但是,既然他越管鲍叔牙越穷,说明也是管钱管物的事,也是跟经商做买卖有关系的。

第三,负贩受辱,依然跟经商做买卖有关系。管仲回忆说,“吾尝与鲍叔负贩于南阳,吾尝三辱于市,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欲有所明也”。就是说,管仲曾跟鲍叔牙背着东西到南阳去做买卖,因为他们是外来人,当地人欺生,经常在市场上欺负他们。管仲每次受了欺负总是忍气吞声,从来不敢跟别人计较,有人就说管仲是一个胆小怕事没有骨气的窝囊废。但鲍叔牙认为,这是管仲好汉不吃眼前亏,不是他没本事,是因为他心怀大志,将来是要办大事的人。

除了这些事以外,管鲍之交还经受过其他一些考验:比如,管仲后来曾经3次做官,3次被人罢免,有人就议论管仲真没本事,恐怕一辈子再也当不成官了。鲍叔牙说,不是因为管仲没本事,是因为他没有得到机遇,没有遇到一个好领导。再比如,后来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冲锋时,管仲总是在最后边,而撤退时,管仲却跑在最前边。有人又议论管仲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鲍叔牙站出来说,管仲不是贪生怕死,是因为家里有老母在堂,万一管仲有个闪失,老母亲靠谁去奉养呢?

做官被免、打仗消极,当然都是属于对管鲍之交的考验。但对于管鲍之交考验最严峻的依然是和经商做买卖有关的那3件事,也就是多拿多占,越办越糟,负贩受辱。因为做官也好,打仗也罢,都是给别人干的事情,而这3件事都是跟鲍叔牙的切身利益有直接的关系。这些事,是管仲自己说出来的,在一般人眼里,管仲早就是个一事无成的窝囊废了,唯独鲍叔牙认为这些窝囊事、龌龊事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为什么鲍叔牙的眼光跟一般人不一样呢?难道说鲍叔牙是一个是非不分、黑白不辨的糊涂虫?不是的,历史证明鲍叔牙识人是正确的。

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40多年,一直担任相国,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管仲临去世前,齐桓公问他,仲父,万一你有个闪失,您的位子由谁接替好呢?您看鲍叔牙怎么样呢?管仲说,鲍叔牙是一个正人君子,道德品质非常高尚,但是他并不适合担任相国,因为鲍叔牙疾恶如仇,容不得别人的过失,他一旦看到有人犯了什么错,就会耿耿于怀,一辈子都忘不掉。常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鲍叔牙人是个好人,就是气量有点小,做相国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图3)

在管仲的评价中,鲍叔牙是一个疾恶如仇、善恶分明的人,绝不是一个只讲感情不讲原则的人。鲍叔牙之所以理解管仲,是因为他了解管仲的本质。在他看来,管仲之所以看上去很龌龊、很窝囊,那只是表面现象,就本质讲,管仲既不贪财,也不怕死,更不是没本事,只是因为他没有得到机遇,一旦时来运转,管仲一定能够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因为鲍叔牙始终不渝地理解管仲,后来管仲感慨地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是个小商贩,鲍叔牙同样也是个小商贩,如果说管仲当小商贩时仿佛是金子埋在土里面,那么鲍叔牙当小商贩时却独具慧眼,认准管仲一旦得到机遇,一定是一个怀有经邦济国杰出才干的优秀人才。所以说,管鲍之交的故事说的不是管仲有多么大的本事,而是鲍叔牙能包容,有眼光。

司马迁就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在《史记》里讲,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就是说,天下人议论起管鲍之交,并不是多么夸奖管仲的才干,而是纷纷对鲍叔牙善于识别人才大加赞许。如果说管仲是一匹千里马,鲍叔牙就是伯乐,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做伯乐就更难了。所以说千万不要以为商人只会识货,他们识别人才的本领也是非常高的,鲍叔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管仲和鲍叔牙,两个小商贩出身的人,通过互相了解、理解、帮助和信任,成为历史上所有好朋友的楷模。每当评价或者形容某几个人关系密切、是知己,往往称他们是管鲍之交。历史上的管鲍之交,最早就是两个商人在

共同经商的过程中经受住了考验才得以建立的。

实际上,不仅管鲍之交和经商做买卖有关系,就连朋友这两个字,它最早的含义也跟经商做买卖有关系。朋友讲的是人和人之间是好伙伴、交情好,怎么跟经商做买卖连在一起了呢?

甲骨文的“朋”字,是个象形字,象征着一串海贝被穿在一起。这个海贝不是一般的贝壳,是海边出产的一种特有的贝壳,叫作贝币,它是最早的钱。商朝时,贝币按朋为单位来计算,5个海贝串在一起,两串贝币合在一块儿,叫作一朋。所以朋这个字的本意指的就是贝币,也就是钱。(图4)

拿着钱走南闯北,买东西卖东西的人,当然就是商人了。金文里有两个字,也是象形字。其中一个字,是一个人挑着很多的朋在外面行走;另一个字,是一个人挑着很多的朋站在船头,后面还有人划船。根据研究,金文里面的这两个字就是商人的“商”字。(图组5.1)(图组5.2)

那么朋友的友字又是什么意思呢?甲骨文的“友”字也是一个象形字,根据专家研究,它象征着两个人的手合在一起。我们的老祖宗在古代时还没有握手这种礼节,根据专家的解释,两个人的手合在一起,表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搞交换,所以这个友字也是跟经商做买卖有关系。(图6)

可见,朋指的是贝币,是钱;友指的是交换。这两个字都跟经商做买卖有关系。

既然朋友这两个字最早的含义是拿钱来搞交换,为什么后来朋友这两个字会引申出好伙伴的含义呢?大概是沿着两条线索发展出来的:

第一,两串贝币合在一起叫一朋,如果拿掉了一串,就不够一朋了,所以朋这个字就引申出来缺一不可,亲密无间的意思。现在说人之间有交情、关系好,是朋友,指的是两个人,或者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叫朋友。

第二,“友”是搞交换。从事任何商品交换,首先要讨价还价,买卖双方要就交换的数量、价格等达成一致。同时,还需要买卖双方建立一个基本的信任关系,如果人们互相猜忌,这个买卖肯定做不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同时发生的,多数情况下要么是先拿货再给钱,要么是先给钱再拿货,这是一种信用交易关系,它的基础就是买卖双方互相信任,这是做成交易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这就是朋友这两个字引申出来彼此信赖的线索。

朋友这两个字后来之所以只剩下了好伙伴的含义,词义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古人认为商人和商业都是值得信赖的。讲究诚信,诚实经营,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期,朋友这两个字词义的变化就已经完成了。例如,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友谋而不忠乎?”孔子所讲的朋友指的都是好伙伴,跟现在的含义是一样的。管鲍之交之所以成为管鲍之交,靠的就是两个商人互相帮助,彼此信赖;朋友之所以能够成为朋友,靠的同样是人和人之间互相帮助、彼此信赖。

管仲和鲍叔牙后来不再经商了,他们到齐国的首都临淄做了官。齐国国君叫齐(未+攵+厘)公,他有3个儿子,老大叫诸儿,老二叫纠,老三叫小白。老大诸儿已经立为太子,齐鳌公任命管仲、召忽二人担任老二纠的师傅,任命鲍叔牙担任老三小白的师傅。鲍叔牙心想,小白年龄小,母亲早就去世了,孤苦伶仃的,看来小白是最没有政治前途的。鲍叔牙对这个差事非常不满意,就请病假不愿意上任。管仲和召忽来看望鲍叔牙,问他,你怎么在家里待着不出来上任啊?鲍叔牙讲,古人说,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君主大概认为我是最无能的,所以才让我担任小白的师傅,我可不愿意干这种劳而无功的事情。召忽性格直爽,对鲍叔牙说,你不想干就不干,我去跟国君说,国君不会难为你的。管仲听了却摇了摇头,对鲍叔牙说,我们都是国家的官吏,应该给国家出力,怎么能挑三拣四呢?再说将来谁当国君可不一定,你还是上任吧。召忽说,诸儿是老大,最有希望继位当国君,接下来要轮到老二纠了,小白恐怕是最没有指望的,不如我们一起辅佐纠吧。管仲又摇了摇头,他说,不对,纠的母亲名声不好,使纠受到连累。小白母亲早就去世了,孤苦伶仃的,大家反而都很同情他。诸儿虽然年长,但品行不端,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好,所以我们三个人中必须有人辅佐小白。鲍叔牙听懂了管仲的意思,于是出来担任了小白的师傅。管仲和召忽担任了纠的师傅。管仲还和鲍叔牙约定,将来无论是纠当国君还是小白当国君,管鲍二人都要互相推荐。管仲还一再地嘱咐鲍叔牙,教导小白时一定要尽心尽力,这样才能得到小白的信任。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管仲所料,诸儿继位当了国君,即齐襄公,他荒淫,凶狠残暴,搞得齐国政局动荡。管仲和召忽保着纠跑到了鲁国避难,鲍叔牙保着小白跑到莒国避难。后来,齐襄公在暴乱中被人杀死,鲍叔牙和小白捷足先登准备回齐国上任。管仲为了让自己的学生纠上台继位,于是在半路拦住小白他们,管仲冷不防射了小白一箭,幸亏只射中衣钩,小白没有丧命,回国继位当了国君,就是著名的齐桓公。这时,鲍叔牙记着跟管仲的约定,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不愧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捐弃前嫌,任命管仲担任相国。鲍叔牙甘居管仲之下,二人齐心协力辅佐齐桓公开创大业,使得齐桓公成为春秋的第一霸主。

齐桓公、管仲还有鲍叔牙,这几个人能凑到一起共创霸业,是有多个非常难得的因素促成的。首先,是管仲深谋远虑。当初如果不是管仲竭力劝说鲍叔牙担任齐桓公的师傅,大概就不会再有后来的故事了。管仲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他作为政治家的老谋深算,另一方面也是他成功地把商人特有的智慧运用到了政治上。

第二,是齐桓公胸怀大度,爱惜人才,和与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握手言和。

第三,是鲍叔牙知人荐贤。鲍叔牙不仅信守他和管仲当年的约定,更重要的是他以国事为重,知道自己的才干不如管仲,而齐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管仲的杰出才干,所以极力劝说齐桓公捐弃前嫌,任命管仲为相国。

鲍叔牙始终不渝地支持管仲,帮助管仲,也赢得了长久丰厚的回报。

司马迁在《史记》里讲,“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就是说,鲍叔牙靠着知人荐贤,赢得了所有人的好评和爱戴,所以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做官,有十几代人拥有封地,还出了很多有名的大夫。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人力资本。人以及人才,作为资本的作用要比资金及其他物资重要得多。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讲,企业只有一项真正

的资源,那就是人。现在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先有人才后有钱财的道理。培养人才、帮助人才、支持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投资,在这方面,鲍叔牙是一个先行者,而且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先行者。

管仲早年的贫穷生活以及艰难的经商经历,使得他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状况对于一个人以及一个社会的极端重要性。过去,如果不是因为家里穷,还用得着多拿多占吗?所以管仲说了这样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3)

关键词 管鲍之交;择生明志;管仲之才;写作意图

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因而被誉为“春秋第一相”。这篇文章篇幅虽短,但《<史记>选读》把《管仲列传》列入“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板块,编者的意图可见一斑。而笔者在教学该文时,遇到了四个方面的疑惑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管鲍之交见其“真”

如果以世俗眼光看管仲前半生业绩单,会看到一个不成功的商人、一个不合格的士兵、一个不称职的官员、一个不仁义的辅臣。学生对管仲的第一印象是:自私、贪婪、不仁不义。对于这样一个“丑陋”的人,编者为何把他列入《史记》的理想人格板块?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开篇第2段,借助鲍叔牙的视角了解真正的管仲。在鲍叔牙眼中我们看到的管仲:孝顺、懂得感恩、重友情、富贵而不忘本。管鲍多年交往,相知最深。只有鲍叔牙了解管仲那时所处的贫困、时运不济的窘境,管仲“自私”、“贪婪”、“不仁不义”的行为也只是现实所迫。而鲍叔牙的举荐改变了管仲的人生道路,他对管仲有知己之情、知遇之恩。鲍叔牙的知贤、荐贤和让贤,可以说没有鲍叔牙就没有后来成功的管仲。《列子·力命》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知人者智,管鲍之交成就了鲍叔牙的仁者风范,也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春秋第一相”的真正品格!

二、管仲择生明其“志”

“公子纠败,召忽自杀殉主,吾幽囚受辱,经鲍叔推荐任政于齐。”古人信奉“忠臣不事二主”,而管仲先事公子纠,纠死又事桓公,似乎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该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他的选择呢?

文中有关键句:“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管仲的“苟活”,是为了名声能在天下显扬。表面看违背了忠义,实际上他是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放在拯救国家匡扶社稷上。管仲择生是为民(使齐国富强),为君(助桓公成就霸业),为孝(赡养母亲),为己(施展抱负)。与肤浅的“死节”相比,“苟活”更能彰显其独立人格和人生价值。司马迁早就在《报任安书》中对“死”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哉?”弃小辱成大志,管仲的这种品质也正是司马迁所追求的。《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也处处渗透了司马迁内心的痛苦挣扎和毅然选择。

可见,教学该文如果能结合司马迁的其他文章,结合司马迁的生死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管仲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管仲之才显其“仁”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有一段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镂簋朱紘,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管仲使用诸侯一级才能使用的器具,孔子鄙视他气量狭小,难成大器。而孔子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言下之意,管仲使齐国富强,百姓到现在还受其恩惠,如果没有管仲,百姓将要被异族统治了。孔子对管仲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管仲生活奢侈,有时难免僭越。孔子为维护周礼而批评他。但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孔子看到了他的远见卓识。管仲提出“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施政措施,“与俗好恶(张四维、顺民心)”、“贵轻重、慎权衡(知与之为取)”的执政理念。更为重要的是,管仲主张“以人为本”(也是他最早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主张富民为先;“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主张教民以礼;“顺民心”主张安民。而顺应民心,安民保民,正是儒家思想“仁”的核心。如果通过“仁”能实现“王道”,能“保民而王”更是儒家的终身追求。儒家没有出现象管仲这样贯彻“仁”而成功的突出的实践者,孔子辙环天下、接淅而行,可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这个理想,所以他高度赞美管仲也是情理之中了。

四、为其立传露己“情”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由此观之,司马迁为管仲立传似乎还有更深层更隐晦的用意?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4)

要容人之长。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相互促进,事业才能发展。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安国家,抚百姓,给饷银,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善于用人之长,首先要容人之长。萧何月下追韩信,徐庶走马荐诸葛,这些容人之长的典故早已成为千古美谈。相反,有的领导干部嫉妒下属的长处,生怕下属超过自己,而想方设法进行压制,其实这种做法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要容人之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般来看,越是在一个方面有突出才能的人,往往在另一个方面的缺点也越明显。人的短处是客观存在的,容不得别人的短处势必难以成事。从“鲍管分金”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容人之短的高雅量。春秋时期,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鲍叔牙本钱出得多,管仲出得少,但在分配时却总是管仲多要,鲍叔牙少要。鲍叔牙并没有觉得管仲贪财,而认为管仲家里穷,多分点没关系。后来鲍叔牙还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辅佐其成就霸业,管仲也因此成为著名的政治家。

要容人个性。由于人们的社会出身、经历、文化程度和思想修养各不相同,所以人的性格各异。因此从容人根本上来说,就是能够接纳各种不同性格的人,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门领导艺术。具有容人个性,才能善于团结不同个性的人共同协调工作,从而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5)

们选择处理问题的方式却会有不同的模式,而在寻求有异又有相同的模式来解决具有相似性的问题时,所

得出的社会效果及历史影响也必然会既有相近又有相异的。

在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在东方东海之滨的中国和西方地中海沿岸的雅典相继出现了俩

个对各自国家的历史、法律都有深远影响的改革家------管仲、梭伦。它们通过改革立法使各自的邦国日渐

强盛,并为日后在各自地区成为盟主奠定基础。现在与全球化风潮之下,即各国面临的全球环境、政治秩

序、法律秩序趋于一致而又存相异的大前提下,对两位先贤在他们的时代所运用的模式进行一些比较,也

许对我们当今的改革做一番思索是有所裨益的。

个人经历之异同

管仲(?--BC645(643))又称夷吾、敬仲,字仲,颖上人。其出身在平民或者贵族之间,资料各说不

一。从史记的记载中可知 ,管仲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一同经商。但在经商没多久后,俩人各事其主。在公子

纠和公子小白争夺齐国君主之位的斗争中,小白胜而为君,管仲而受辱乃幽囚。后经鲍叔牙引荐而始辅齐,

此后主齐辅政四十余年,管仲采用一系列改革,促进齐国政治、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使齐国日益富强,终

助齐君桓公成就霸业,并使齐桓公成为春秋诸国之盟主多年,后于齐国之相位上辞世。

梭伦(约BC638---BC559)古代雅典著名的改革家、立法家和诗人。他作为古代希腊谦和美德的集中

体现者,被誉为古希腊颇有名望的七贤之一。梭伦是雅典萨拉米斯贵族后裔,但由于其父乐善好施,到梭

伦年轻时,家庭经济已不宽裕。故他就外出做生意,以养家需。同时体会外出经营商业的酸甜苦辣,并游

历地中海沿岸城邦。其足迹遍及希腊许多城邦及小亚细亚等地,他了解各地风土人情,考察各种社会制度,

结交各地名贤之人。后因萨拉米斯大捷而声震雅典,并因他的才华和人品使其声望和威信在雅典人心中逐

渐提高,在雅典各阶层都有一定的认可度。终于在BC594年成为九执政中的第一执政(首席执政官),此

后他开始立法变革。于执政二十二年之后,在雅典人发誓十年不改其法律的誓言的情况下而离开雅典,远

行至埃及等地进行游历,周游各地十年后梭伦返回雅典,又与僭主庇西特拉图做了抗争,最后终老雅典。

从两者的经历中能看出俩人都曾经作为商业从事者于所在地域游历,并获取了详实的资料,这为两人

在后来担任改革重任时(尽管一位是辅政者,一位是主政者),都能制定出切合他们所在时代和所在区域的

实际状况的策略打下坚实基础。用太史公之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来表述两

位先贤不畏艰难,四处经商寻求利益是有一定切合之语。

但是两位先贤由于诸多情况,各自的经历又是相当有差异的。首先,两者在经商的成绩上有所不同。

史记中虽未记载管仲经商成功与否,但从管仲言“吾始困时,尝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

贪,知我贫也。” 可知,至少在管仲和鲍叔之间,管仲的经营资力出于下位。“吾尝与鲍叔谋事以更穷困,

鲍叔不以我为愚,只时有利不利也。” 可推知其在商业经营中没有获得较大成功才谋事以更穷困。加之西

周商人的地位并不是较高,能否推算管仲在商业经营上虽然获得一定成绩,但很快就转入予他人谋其事的

方向,即成为谋划策事之人。而梭伦则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梭伦在出身与名望方面均属上等阶层,但在财

富与现实地位方面属于中等阶层。” ,可知其在家道渐微之时,含辛茹苦,励精图治,恢复其经济实力,

使他处于中上等的地位,但仍然不是大工商主的地位。其较管子的社会地位已经不同,这其中原因与希腊

原本就对商业不贬有关,商业的成功有益于社会综合地位的提升。这些使两人在后来的策事时所采取的方

略有所不同。

其次,两人改革的权力之获取方式不同。管子经过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之争,已处于幽囚,在鲍叔的举

荐下方为桓公(小白)所用,后渐握相权。而梭伦则是在萨拉米斯之战中获得威望,又因其原系雅典望族,

故在雅典各阶层获得认可,经公推而成为首席执政官。这样就必然形成两人在改革中寻求之目的有差异,

管子必须协调其上位之人的意志与社会现实,且以上位之人(君主)的意志为首位;而梭伦则以协调各阶

层的意志与社会现实,往往以社会现实为首位,寻求各阶层之共益。

再次,两者改革立法时所处之位置相异极大。管子是以辅政之位来推行其改革,而梭伦则以主执政之

职实现其立法改革。故而管子所推行之策略必须经君主的批准方可实行,这里就出现了君权不能触及之瑕,

而梭伦则以首席执政官来立法并通行雅典,限制其立法的因素甚少,主要为全雅典人所共识的正义与公平。

各自所面临的社会实况

从史籍记载中可知,春秋时齐国背河临海,土地贫瘠又非常少,形成齐国较其他诸侯国要重视商业和

手工业。根据有关资料可看出雅典(阿提卡)的地理状况与齐国的状况有许多相似之处, 不同的是,古希

腊有众多岛屿城邦,而中国却是一个广域的陆地之邦。雅典有港口且是外向型的,而齐国有没有港口无资

料可查,即使有也无贸易之外在对象。

管子所处的实际环境是齐国经历了几代之后,至襄公时期,襄公弊政而使齐衰,乃至自己遭弑,终形

成诸子争君。贵族及士各有所投,齐国呈乱局,及桓公立乃使齐国复定,管子经举荐从囚徒变为相国。在

春秋之时由于周王室渐衰,而诸侯渐强,形成各诸侯逐渐作大而有争势之趋。梭伦所处的希腊则是由许多

大大小小的城邦组成,城邦之间相互独立,自身谋求发展,各城邦之间也有争强之纷纠,乃至战争(如萨

拉米斯之战)。雅典则处于如此状况:

但公元前7世纪将要结束的时期,无助的贫困人民所遭受的痛苦和富有者在法律的保护下所积极的财

富尖锐对照,已将雅典带到了革命的边缘。平等并非自然的,如果能力和诡谲均可自由发展,不平等自将

成长,直到在社会战争无分轩轾的贫穷中自行毁灭为止。自由与平等并非伙伴,而系仇敌。财富的集中是

不可避免的,但同时它又是命定要失败的。普卢塔赫说“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

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贫者发现他们的处

境每况愈下,政府和军队都在他们主人的手里,腐败的法院所裁决的案件总是与他们的利益相反,于是开

始讨论暴力反抗,将财富做一个彻底的重新分配。富人既不能合法的收回所贷出去的债务,同时忿怒对于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6)

由此可见,在常人看来,管仲贪财(与朋友合伙经商,贡献少,取酬多)、智弱(帮朋友出谋划策,谁听谁倒霉)、能薄(给人家打工,被老板开除过三次)、少勇(打过三次仗,都临阵逃脱)、不忠(自己的主子公子纠与其弟小白争夺王位输了,没有像同僚召忽那样以死表忠义),这样的人,简直一无是处。

但鲍叔牙不这么看,他认为管仲因贫(好利)而不以为贪,因时不利(使朋友穷困)而不以为愚、因不遭时(被他人驱赶)不以为不肖、因有老母(临阵逃脱)而不以为怯、因不羞小节(主动寻死以表忠义)而不以为耻。所以,不论是人品、智谋、能力和胆识,鲍叔牙对管仲都深信不疑。在鲍叔牙看来,不仅不应该嫌弃管仲,还应该重用。也因为如此,当齐桓公抢得君位后欲立他为宰相时,鲍叔牙马上向他举荐了曾欲把桓公置于死地的管仲。

后人论及管仲的是非功过,多受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认为管仲的功业泽被天下,具有仁的效果,故称得上仁;同时,他亦从德行上批评了管仲的僭越无礼。孟子身处霸道功利之说极为盛行的时代,为推行王道主张,不惜与孔子相异,竭力贬低管仲的功业和德行。孔孟千年之后的程颐和朱熹,从寻求一种能为所有人遵守的普遍天理着眼,对管仲不死子纠之难,从伦常之义上进行了新的解释;王夫之以国家民族之义替代了程朱以长幼之序为管仲辩护,高度称赞了他的大仁和大业。

在今天看来,管仲其实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遍阅既有史料并后人评述,他在为前任老板(公子纠)打工时,不仅全心投入,也绝无任何叛逆行为,堪称德才兼具、足智多谋。公子纠与小白争夺君位受挫后,再度奔逃回鲁国,公子纠耻于自己成为齐鲁两国的政治交易品,“乘管仲和召忽不备,突然拔出护身短剑,使足力气猛地插向胸口,顿时鲜血喷涌而出,身子‘咕咚’翻到在地。”随后,召忽撞柱而亡,管仲也“引颈扑向路过将军梁子亮晃晃的剑刃”,但求死不得,“众甲士再不容情,一齐上前将管仲扭住”,被押送回齐国。应该说,管仲不仅在意识和行为上恪守了当时的儒家道德标准,对前任老板公子纠也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但孔孟以降的诸多学者们,一直对管仲当时寻死不成又苟且偷生四十余载纠缠不休。

再看看管仲辅佐齐桓公小白一生之功业,管仲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不仅成就了老板行业排名第一的位置,还给当时已日薄西山、风雨飘摇的东周王朝带来了一丝稳定的春意,成功造就了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较为和平稳定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所以,管仲一生之功绩,可以堪称有效平衡个人之绩与组织之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现实稳定与未来强盛之间关系之楷模。

所以,在今天看来,管仲既无该不该活下来、该不该效力于齐桓公的方向性问题,也无做得好不好的程度性问题。管仲所做的工作,堪称成功组织变革的经典案例,这场变革使得齐国由贫乱变富治,由弱变强,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哪些因素成就了这场伟大的组织变革?笔者认为,如下要素不可或缺。

鲍叔牙:以组织利益最大化为己任的组织变革催化剂

鲍叔牙就是这样的人。管仲对鲍叔牙的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评价恰如其分,公子纠和召忽寻死,并无他人阻拦,而管仲求死则万万不能。齐国大夫隰朋受命前往鲁国去引渡公子纠、召忽和管仲回国时,鲍叔牙亲领精兵五千、战车三百辆将其护送到齐鲁边境并在那里等候。隰朋见阵势如此隆重,百思不得其解,引渡区区几个罪犯,何必如此兴师动众?鲍叔牙的一番话使他疑霾顿消:“管夷吾乃天下奇才,如一旦被鲁国所用,委以大政,你我恐怕从此将永无安枕之日了。趁着夷吾时运不济,鲁侯尚未识其才能之际,将其救回,那才是齐国之福啊!所以,大夫此次出使鲁国,公子纠与召忽是死是活,听天由命。但须想方设法,带一个活的管夷吾回来。”

由此看来,鲍叔牙是从国家安危角度来促成并认真对待隰朋此次特殊的高级人才寻猎之旅的。对于管仲之才于国家安危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鲁国的施伯也是英雄所见略同,因公子纠等人自鲁回齐夺位不成,鲁庄公认为公子纠等人已经成了鲁齐两国外交上的障碍,找来施伯商量对策。

施伯似早有所思,当即答道:“此三人不可一概而论。公子纠生性懦弱,遇事优柔寡断,难成大事;召忽乃一介武夫,忠勇刚烈有余,运筹谋划不足,也非安邦定国之才。此二人或杀或囚或送回齐国,皆可释齐候之怒。独有管仲,对其处置不可草率行事……管仲满腹经纶,杀之可惜。”庄公大惑不解,“管仲既有那么大的能耐,又怎么会落得个有国难投、有家难奔的境地?”施伯解释道,管仲如此是因为命不逢时,并预言他一旦时来运转,天下再难有人可与之匹敌。鲁庄公更感玄乎,就问施伯,“爱卿把管仲夸成天人一般,他的才能比之爱卿如何?”“不瞒大王,管仲可比天边皓月,施伯不过萤火之光。大王礼贤下士,若能委鲁国大政于管仲,不出三年,鲁国必将大治,成就霸王之业。望大王三思。”经施伯这么一说,鲁庄公对管仲有些动心了。两人休会期间,正好齐国大夫隰朋拍马赶到,一番毕恭毕敬后,有惊无险地把管仲装进了回齐国的“槛车”,成功将管仲引渡回国。

管仲以囚犯的身份被引渡回到齐国,鲍叔牙一方面忙着说服管仲抛小节、就大义,出山辅佐齐桓公。另一方面则刚柔相济、避其锋芒、有进有退地逐渐冰消齐桓公必杀管仲的折箭之誓,步步为营,循循善诱,力促齐桓公正面认识并逐步接纳管仲。

就这样,因为有了把齐国的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鲍叔牙不辞劳顿地跑上跑下,左求右说,完全抛开了个人私利,经过一番努力,终将已是自己囊中之物的宰相之位心甘情愿地让给了“宽厚爱民、治国不失权柄、忠信以交好诸侯、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士卒百姓勇气百增”各方面均在自己之上的管仲,并发誓,“似夷吾这般佼佼者,大王若仍是犹豫不决,失之交臂,微臣这般平庸之才也无颜居此高位,只有退隐了。”因为鲍叔牙的心胸和组织责任感,管仲死而复生,再度有了新的机会走到历史的前台。

齐桓公:明辨是非的决策人

齐桓公小白就是这样的人。按照唐太宗李世民“管隰为臣,中人可以成霸业”的观点,齐桓公的才识也就是中等,但他有心胸,为人坦诚,明辨是非,知错即改,则是历代君王中少有的。

管仲在齐国拜相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鲁国,鲁庄公大呼自己上当受骗,扬言要兴兵伐齐,以雪此前兵败之耻。桓公闻后大怒,先下手为强,决定派大军讨伐鲁国。管仲知齐国出师必然大败,力谏桓公,但桓公认为,“爱卿不必再劝寡人,别人欺负到头上了,却还要寡人忍气吞声,我这齐国的国君也做得太窝囊了”,拒绝了管仲的请求。

本次战役,就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长勺之战”,齐国以大败而告终。随后不服输的齐桓公与宋国联盟,与鲁庄公在曲阜郊外的郎之地展开了激战,齐宋联军仍以大败而告终。

多数人,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多有一种共同的毛病,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还要花很多时间去证明自己做错了的也是对的,至少不愿意当着下属的面承认自己错了,这种人没有心胸也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明辨是非知错就不能改,与下属和臣僚之间就不能坦诚相见,彼此之间的心理疏离感就会不断增长,最终导致整个团队的破裂或貌合神离。而桓公却不是这样的人,连续两次用兵失败,一句“寡人后悔没有听从爱卿(管仲)的劝告,致使齐军连遭败绩。这都是寡人的过失啊”,足见其心胸之宽。

此后,管仲逐步得到了桓公的信任,齐国的霸业之举正徐徐推进。而这一切,引起了齐桓公身边竖刀和易牙一般小人的不满,他们欲通过夫人政治谋求官职不成,就大造谣言来报复管仲,说他独断专行,架空国君,使齐国臣民只知有管仲,而不知有国君;还说他心狭器小,对鲍叔牙知恩不图报;甚至说他是鲁国派到齐国卧底的奸细,此前齐国两次伐鲁失败就是他将齐国的军情偷送到了鲁国。

这些流言蜚语很快传到了齐桓公的耳朵里,桓公亲自找管仲澄清事实,并于第二天召集文臣武将,当场宣布加封管仲,尊奉管仲为“仲父”,并下令道:“今后不论什么国家大事,均先告诉仲父,再禀告寡人。凡大事,任凭仲父裁决。”

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因为桓公知人和容人的胸怀、明辨是非、坦诚待臣,知错即改,管仲在齐国的地位已是坚如磐石。上有桓公为稳固靠山;下有鲍叔牙无私维护;左右有隰朋、宾须无、仲孙湫、宁越等倾力相助,一个生死与共、荣辱相依的高效能的组织变革团队就形成了,齐国的兴霸大业自此就开始迈入了快车道。

组织变革的推行是多界面关系的平衡过程

一哲人说过,搞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敌人搞成朋友,把朋友搞成至交。此话一点不假,而要做到这点,需要高超的关系平衡能力。《史记・管晏列传》上对管仲的行政能力有如此评价:“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桓公曾向管仲坦言自己是一个酒色纨绔之徒,但管仲认为这些均无大碍,只要围猎时不要践踏百姓的庄稼、饮酒不要成瘾、好色而不要凭借权势欺人即可。可见,在内部关系的平衡上,管仲在原则坚持与人性的适度宣泄之间取得了恰当的平衡。

后来桓公冲冠一怒为红颜,决定举兵讨伐蔡,因蔡与强大的楚国交好,向蔡出兵实际就是向楚动武,不论胜败,双方都会元气大伤。而楚国不仅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自称王多年,而且已经不向周朝政府进贡祭祀用的包茅多年,于是管仲与齐桓公亲率八国诸侯征讨楚国。

以什么为借口好呢?桓公当然是为了自己的爱妃蔡姬,但如此兴师动众,让天下诸侯知道详情后大家都没有面子,于是聪明的管仲以楚易于接受的多年不向周朝政府象征性地进攻包茅和侵扰郑、宋为辞。这样,以楚国之强,亦有了服罪之名;楚复向朝廷纳贡,便是自认是周王室辖下,其僭号自解,可使周王室增辉;楚与郑、宋同为盟约国,争战杀伐的祸患已解,两国从此可以安心治理国家;齐国是这次征伐的发起和统率者,毫发无伤却足以夸耀诸侯,又不至于兵连祸结,争战不休,此等于齐国于天下皆有利之事,管仲做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就这样,管仲不战而屈人之兵,交战双方缔结盟约后,楚国自然愿意交出蔡姬,但何时交接,怎样交接,管仲可谓考量得细致入微,给足了相关各方的面子,有效平衡了各方的关系和利益诉求。“盟约之前如将蔡姬送还,不知内情者,还道楚君惧怕了大王,才乖乖将蔡姬送上,以美女来讨好大王,换得罢兵结盟,显得太过卑贱;对大王来说,惊动八国诸侯兴师向楚国问罪,得到蔡姬后便与楚国讲和,世人还道是大王雷声大而雨点小,重于私情、偏,而轻于王事,参与伐楚的诸侯必然有被愚弄之感。那时,大王有口莫辩啊!”就这样,老板的私事和公事都一起给办了,各方都得到了自己期望的面子,桓公也听得频频点头,不由得夸赞道:“仲父助寡人治国平天下,无有不成,如此私家情事也替寡人想得那么周到,真不知离开了仲父,寡人会当如何?”

其他如桓公应燕国请求北征山戎,管仲借势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临场的智慧之举,使桓公在公众视野中讲信誉的美名得以维系等等,凭借他先予后取的高超的政治智慧,齐国的人气指数迅速上升,终助齐国成就了人们心仰神随的霸主形象。

变革的方略须以满足并积极引导大众需求为基础

对于齐桓公,称霸诸侯是其远大理想,但现实国情却是齐国上下还是乱糟糟的一团。齐国大治何以为始,变革徐进的路径又将如何?管仲认为,富民乃组织变革之关键所在,富民下承收服人心,上承组织强盛,任何远大目标的实现都要以坚实的物质和人才作基础。但桓公年轻气盛,好大喜功,认为“重兵,内可以制止骚乱;外可以与诸强抗衡;上可以得到周室朝廷的看重。”于是就有了如上不听管仲力谏而致的连续两次伐鲁之败。

好在知错能改,于是管仲的变法才得以顺利推行。《史记・管晏列传》中如此记载: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总有无数的英雄豪杰和著名机构以“重新发明轮子”式地反复经历。

以进为退,赢得关键人物对变革的理解和支持

管仲本一囚犯,因鲍叔牙拼力推荐,桓公求才心切且有相当的雅量,才使其得以死而复生。桓公一时高兴,马上就要拜他为相,管仲则坚决反对,认为时机尚不成熟,“臣对齐国未立寸功,拜为宰相,众臣一定多有反对,到时大王如何应对?只用一句‘管仲说得很好啊’来应付,又何以服众?”建议桓公去征求一下其他大臣,特别是那些他特别倚重的重臣的意见。

高菔俏焕铣,才思敏捷,足智多谋,又为桓公抢先从莒国回到齐国夺得国君之位立下大功,与鲍叔牙一起,是桓公的股肱之臣。由于鲍叔牙偏重于征讨杀伐,高菰诔中为桓公出谋划策,颇得桓公的信赖,所以一直觊觎着宰相之位。他一听桓公要拜管仲为相,心里颇不受用,立即来见桓公,“臣以为,管仲确是人才,拜为宰相,也未尝不可。不过,既然有众多大臣反对,依臣愚见,此事不必急在一时,可过些时日再定不迟。”但当桓公告诉他对于匆匆拜管仲为相反对得最早、最厉害的就是管仲本人时。高莶坏貌恍脑贸戏,“唉,没想到管仲如此超凡脱俗,微臣自愧不如!”

就这样,管仲以退为进,不仅获得了直接主管桓公对自己变革坚定不移的理解和支持,也赢得了关键同僚,如高莸热说睦斫夂椭С,为日后变革的顺利推行积累了深厚的人脉资源。

情报网络和人力体系的建设与维护

兵法云:“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如何才能知彼呢?那就得派了解彼方的人深入彼方,将日常的情报收集和应景性的情报收集有机结合在一起,管仲在这些方面都可堪称大师。

管仲随公子纠在鲁国一呆就是数年,突然有一天,一个农夫打扮的人来见管仲。管仲大喜,与之秉烛夜谈。次日,那人匆匆离去。管仲派侍从去请召忽,自己则穿戴齐整端坐客室中。片刻功夫,召忽来了。他进门刚一看到管仲,便诧异道:“大夫满面春风,莫非有什么喜事?”管仲郑重道:“将军请坐。今日齐国当有使臣来,特请将军相陪,一同应对。”召忽边就座边惊奇地问:“大夫怎知国内有人来?”管仲微微一笑,道:“我与将军、公子离开齐国,虽是避难,却也是为了保存势力,将来重整齐国社稷。如若就那么匆匆忙忙地一走了之,耳聋目瞎,岂不要客死他乡?不瞒将军说,离开齐前,我早已隐伏下耳目,待国内一有风吹草动,便火速前来告知。所以,齐国的一行一动,皆在吾掌握之中。”

想想看,一个随着主子逃亡的人,不仅想到了主子可能想都没有想过的问题,还数年间一直坚持着,这样的人焉有不成功之理?管仲的情报网络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在具体的人选上,管仲也有周详的考虑,比如齐桓公准备九合诸侯共讨南方强楚前,他亲自选定出使各国使者,宁戚因有成功说服宋国与齐国修好的经历而被派往宋国,王子成父因曾帮助郑厉公复位等有利因素而被派往郑国。等等,可以说,正因为管仲有了如此精细和周密的情报网络,所以他的决策不仅具有正确性,更保证了决策的前瞻性。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7)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敌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雏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子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责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今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候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即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表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鲍。宴子然,摄农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鲍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螺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螺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足,身相齐国,名显诸候。令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赏析】

本文是管仲、晏婴两位大政治家的合传。作者通过鲍叔知贤、荐贤和让贤的故事,突出了管仲的才干超群和贵有自知之明:通过晏子赎贤、荐贤,及身居相位“食不重肉,委不衣帛”的描写,展现了晏子高尚的品格和朴素的作风。

文章叙事,不拘一格,时总时分。作者善于用特定人物的动作、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石父虽贤。不幸而为囚犯。晏子遇到他解左骖把他赎出,载回家去,只因“弗谢,入闺。久之”就被石父深责并要求绝交。行文到此,作者写道:“晏子惺然,摄衣冠谢日:‘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首句写出晏子心灵深处的震撼,以及由震撼而形于外在的惶惑之色:二句补写了由震撼而引发出的严肃、敬畏、谦虚、惶惑的表情;晏子的问话又以谦虚的口吻写出他由解骖赎人的壮举而引发的自矜心理:末句晏子的转变也正是心理转变的结果。廖廖三十余字,把晏子由求贤到礼贤的整个过程和心灵深处的变化,形神毕肖地表现出来。

通过典型细节,以借宾形主的手法刻画人物。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间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从瞬间的窥视到提出离婚,御妻的神色、姿态、心理已然活现,不仅闪烁着个性的光芒,也表现了她的心计、意念和独特的看人标准。然而写石父、写御妻、写御者,又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形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了。

【练习】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尝三战三走 走:逃跑

B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死:为……而死

C 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去:离开

D 齐人不以为侈 侈:过分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今以实校之

B 何子求绝之速也 其间旦暮闻何物

C 乃为人仆御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 其夫为相御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鲍叔知贤、荐贤和让贤的故事,突出了管仲的才干超群和贵有自知之明。

B 文章通过晏子赎贤、荐贤,及身居相位“食不重肉,委不衣帛”的描写,展现了晏子高尚的品格和朴素的作风。

C 作者行文言简意丰,篇幅虽然短小,却概括了许多传闻逸事,人物性格突出,形象生动,流露出作者对管、晏二人的敬仰、赞美和肯定的思想感情。

D 文章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对话,通篇采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形象鲜明地展示了人物风采,突出了主题。

4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③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参考答案】

1 C(废除)

2 D(代词,他的;A介词,表原因,介词,表依据;B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c副词,才,副词,表判断,是)

3 D(并非“通篇采用对比映衬的手法”)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8)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

西过高阳。郦食其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於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

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用张良计,于是韩信、彭越皆往。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1.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 ,

,故谓之实录”,这实际上也是《史记》的史家传统。

2. 文中主要描写了汉高祖刘邦的几件事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3. 通过画线的句子可以看出作者眼里的汉高祖刘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又是怎样塑造的?

4. 结合刘邦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谈谈你对《史记》“不虚美,不隐恶”实录精神的认识。

【解题点拨】

1. 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层级为B。主要是通过对《史记》的评论加深对《史记》实录特点和秉笔直书的史家精神的理解。

2.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D。首先概括总结汉高祖刘邦的典型事例,需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通过“如何表达”实际上考查到了《史记》中叙事的写作手法,尤其是对典型细节的刻画,使得事件细致生动。

3.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D。人物形象的血肉丰满性格鲜明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同时也体现出作者运用的多种表现手法。画线句子简洁精要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个性化的语言和作者的态度使得人物形象气韵流动,栩栩如生。

4. 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题目重点还是通过汉高祖刘邦这一人物,来探讨作者的史家实录精神。通过这一人物自身性格的优点和缺陷,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非分明、褒贬鲜明的性格和风骨。

【参考答案】

1. 不虚美,不隐恶

2. (1) 汉高祖的出身、气度和好酒好色;高祖观秦皇帝之叹;不持一钱却诈称“贺钱万”赴宴;对郦食其前倨后恭;战争节节取胜;两用张良计;众臣面前戏弄其父。

(2) 首先,在讲述事件的时候使用了对比手法。将刘邦不事生产,做亭吏时好狎侮、好酒色与观秦始皇时发出的慨叹作对比;将郦食其见高祖时其态度的前倨后恭形成对比,通过对比展示了汉高祖刘邦的性格特点。同时,使用了讽刺手法,直截了当地写出汉高祖刘邦的性格缺陷,表达了作者对其粗俗鄙陋的讽刺。

3. (1) 可以看出刘邦志向远大,有追求,有远见卓识:观秦始皇的一句喟叹体现了他的胸襟和志向;智谋超人,胆识过人,不甘人下,心思狡诈:不持一钱却诈称万钱参加宴会,且心安理得地坐在上座;虚心纳谏,善于用人、驭人:对郦食其,他先是举止傲慢不恭,不过立刻便采纳了郦生的意见,当众改正过错,数次采用张良的计策,都说明他知人善任,从谏如流;粗俗鄙陋,心胸狭窄:对父亲曾经责备过自己的话耿耿于怀,在群臣面前戏弄其父,洋洋自得,小人得志。

(2) 作者通过典型细节的刻画、个性化语言的描述和讽刺手法的运用塑造了这一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人物栩栩如生,褒贬色彩鲜明,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客观公正的史学观。

4. ①司马迁给人物作传没有一味褒扬,也没有全盘否定,而是恰如其分地用真实而确凿的史事来再现人物形象,做到善恶必书,公正而完整。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先贤圣哲,包括司马迁本人非常赞赏甚至非常敬仰的人物,在《史记》的叙述中,都被拂去神圣灵异的光环,还之以普通人的本来面目。可见,司马迁坚守了一个史家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也表现了他作为一个伟大史学家的卓越品质和无私精神。②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而刘邦正是汉代的开国皇帝,也就是说司马迁在给当朝皇帝的祖辈作传时,仍然美恶分明,秉笔直书。更何况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晚期,正是一个酷吏横行,动不动就罗织罪名、残酷迫害,用严刑苛法来统治的社会。在这种现实下,司马迁仍然秉笔直书刘邦的种种劣迹而不做隐讳,可以看出他是具有相当大的勇气和胆量的,这彰显了一个大丈夫的人格与勇气。③以往的史书,如《春秋》《左传》等,在“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的同时,都有意地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而司马迁的《史记》,突破了褒贬不及君亲的讳饰藩篱,就像《太史公自序》中说的一样,敢于“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不为尊者讳,不为亲者讳,不为贤者讳,开拓了直笔与实录的更高境界,开拓了“真”的更高境界,在史书的创作上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千古知己】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 本节主要描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管仲什么样的感情?

3. 本节语言文字有何特点,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 你如何理解“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这句话?

【解题点拨】

1. 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层级为B。重点是句子翻译中的难点词汇,“见逐于君”,“于”表被动;“以其为不肖”中的“以”,动词,解释成“认为”。

2.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能力层级为D。首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注意管仲说这段话时达而念旧,富贵不忘所自表现出来的人性之美。

3.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D。赏析时首先注意修辞手法,要表现出修辞手法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同时,这是人物的内心自白,属于正面描写,直抒胸臆,要答到这一点。

4. 本题考查“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D。本问题属于文段拓展的范畴,主要考察对作品中心思想的延展能力。要始终把握住管鲍之交、知己之交这一核心,结合作者自身的际遇来组织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1. 参考译文:管仲曾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他没才能,知道他背时(没有遇到好的时运)。

2. 主要描写了管仲和鲍叔牙一起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的事情,表达了对鲍叔牙的感激之情,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充分表现了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同时也表现了管仲达而念旧,富贵不忘所自所表现出来的人性之美。

3. 语言鲜明生动,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这五个句子直抒胸臆,正面描写,叙事笔墨经济,却情感浓厚。

4. 人们不赞扬管仲的贤能却赞扬鲍叔牙的知人之明。这句话一方面说明要有知贤让贤的品质,还说明人遇到知己才能有所作为。鲍叔的高尚品格和管仲的贤能交相辉映,成就了春秋贤相也成就了知己佳话。同时,也侧面反映了管仲和齐桓公的君臣知遇。联系司马迁自身的遭遇,我们在景仰管鲍之交的同时也为司马迁扼腕叹息。

【品高志洁】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 解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作者为何对屈原的评价如此之高?

2. 鉴赏本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解题点拨】

1.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内容和思想”,能力层级为D。主要是通过对句义的赏析,达到对屈原的出众才智、始终如一的爱国情怀和高洁品格的理解。要结合作者自身遭遇理解为何作者对屈原的评价如此之高。

2.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D。主要从语言的简约精微、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的使用,叙事说理的张力,意旨婉曲的内涵魅力等角度来解析鉴赏,言之成理即可。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9)

2、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以文学作品的丰富文化内涵,让大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文学的精神内质,以此来充实了他们的思想空白,让他们的文化素养有一个较好的提升。在讲完《管晏列传》课文之后,不能仅仅解决了重点和难点,同时要让学生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相友最深”,被世人誉为交友思想达到了最高境界,一直成为历代名传佳肴,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们会懂得去在与人交往时,面对不同的认识和思想观点,去转换自己的思维,懂得去换位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相互理解,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在相互理解的理解中建立了深厚友谊,正象管仲回忆时说的:鲍叔牙曾经与我一道做生意,在赚钱之后我常常会多难一些,可是鲍叔牙却不认为我贪婪,他知道我的家庭很贫穷;我曾经为鲍叔牙出主意,想办法,结果把事情办得更加糟糕,就是出现了这样严重的错误,鲍叔牙却不认为我更愚蠢,包括我做官,在战场上失败,对于这些屡屡的失败,鲍叔牙总是会看出我的问题,并且能够给我以巨大的鼓舞,假如鲍叔牙对管仲的不去理解,他们之间的不会建立友谊,通过学习,同学们准确地认识到事物本质及其内含。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认识到在人际交往看到别人的有点,同时要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弱点,只有做到了相互理解才能获得真正的知己。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10)

序、法律秩序趋于一致而又存相异的大前提下,对两位先贤在他们的时代所运用的模式进行一些比较,也

许对我们当今的改革做一番思索是有所裨益的。

个人经历之异同

管仲(?--bc645(643))又称夷吾、敬仲,字仲,颖上人。其出身在平民或者贵族之间,资料各说不

一。从史记的记载中可知 ,管仲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一同经商。但在经商没多久后,俩人各事其主。在公子

纠和公子小白争夺齐国君主之位的斗争中,小白胜而为君,管仲而受辱乃幽囚。后经鲍叔牙引荐而始辅齐,

此后主齐辅政四十余年,管仲采用一系列改革,促进齐国政治、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使齐国日益富强,终

助齐君桓公成就霸业,并使齐桓公成为春秋诸国之盟主多年,后于齐国之相位上辞世。

梭伦(约bc638---bc559)古代雅典著名的改革家、立法家和诗人。他作为古代希腊谦和美德的集中

体现者,被誉为古希腊颇有名望的七贤之一。梭伦是雅典萨拉米斯贵族后裔,但由于其父乐善好施,到梭

伦年轻时,家庭经济已不宽裕。故他就外出做生意,以养家需。同时体会外出经营商业的酸甜苦辣,并游

历地中海沿岸城邦。其足迹遍及希腊许多城邦及小亚细亚等地,他了解各地风土人情,考察各种社会制度,

结交各地名贤之人。后因萨拉米斯大捷而声震雅典,并因他的才华和人品使其声望和威信在雅典人心中逐

渐提高,在雅典各阶层都有一定的认可度。终于在bc594年成为九执政中的第一执政(首席执政官),此

后他开始立法变革。于执政二十二年之后,在雅典人发誓十年不改其法律的誓言的情况下而离开雅典,远

行至埃及等地进行游历,周游各地十年后梭伦返回雅典,又与僭主庇西特拉图做了抗争,最后终老雅典。

从两者的经历中能看出俩人都曾经作为商业从事者于所在地域游历,并获取了详实的资料,这为两人

在后来担任改革重任时(尽管一位是辅政者,一位是主政者),都能制定出切合他们所在时代和所在区域的

实际状况的策略打下坚实基础。用太史公之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来表述两

位先贤不畏艰难,四处经商寻求利益是有一定切合之语。

但是两位先贤由于诸多情况,各自的经历又是相当有差异的。首先,两者在经商的成绩上有所不同。

史记中虽未记载管仲经商成功与否,但从管仲言“吾始困时,尝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

贪,知我贫也。” 可知,至少在管仲和鲍叔之间,管仲的经营资力出于下位。“吾尝与鲍叔谋事以更穷困,

鲍叔不以我为愚,只时有利不利也。” 可推知其在商业经营中没有获得较大成功才谋事以更穷困。加之西

周商人的地位并不是较高,能否推算管仲在商业经营上虽然获得一定成绩,但很快就转入予他人谋其事的

方向,即成为谋划策事之人。而梭伦则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梭伦在出身与名望方面均属上等阶层,但在财

富与现实地位方面属于中等阶层。” ,可知其在家道渐微之时,含辛茹苦,励精图治,恢复其经济实力,

使他处于中上等的地位,但仍然不是大工商主的地位。其较管子的社会地位已经不同,这其中原因与希腊

原本就对商业不贬有关,商业的成功有益于社会综合地位的提升。这些使两人在后来的策事时所采取的方

略有所不同。

其次,两人改革的权力之获取方式不同。管子经过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之争,已处于幽囚,在鲍叔的举

荐下方为桓公(小白)所用,后渐握相权。而梭伦则是在萨拉米斯之战中获得威望,又因其原系雅典望族,

故在雅典各阶层获得认可,经公推而成为首席执政官。这样就必然形成两人在改革中寻求之目的有差异,

管子必须协调其上位之人的意志与社会现实,且以上位之人(君主)的意志为首位;而梭伦则以协调各阶

层的意志与社会现实,往往以社会现实为首位,寻求各阶层之共益。

再次,两者改革立法时所处之位置相异极大。管子是以辅政之位来推行其改革,而梭伦则以主执政之

职实现其立法改革。故而管子所推行之策略必须经君主的批准方可实行,这里就出现了君权不能触及之瑕,

而梭伦则以首席执政官来立法并通行雅典,限制其立法的因素甚少,主要为全雅典人所共识的正义与公平。

各自所面临的社会实况

从史籍记载中可知,春秋时齐国背河临海,土地贫瘠又非常少,形成齐国较其他诸侯国要重视商业和

手工业。根据有关资料可看出雅典(阿提卡)的地理状况与齐国的状况有许多相似之处, 不同的是,古希

腊有众多岛屿城邦,而

>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管子所处的是王室渐衰,诸侯渐大之春秋。各诸侯国基本上对王室指令不重

视,而更重视其自身的强弱。而梭伦所处的是希腊诸各城邦国家各兴其政,以图发展。但整个希腊当时以

寡国小民成实际状态,并不多见相互间的兼并。

其次,从自身来看,齐国当时为诸侯国中的大国,其所寻求的目标是维持强盛,并对其他之诸侯有兼

领之图。而雅典当时是希腊的二流城邦,并不是很有实力,其目标是不断发展自身以图强。

再次,齐国虽然有因无君而争君之乱,但其社会各阶层并没有出现相互间裂缝难合之态。而雅典之况,

则已是剑拔弩张,处于冰山崩溃的前夕。

因诸多相似及特异也必然使管仲和梭伦面临的问题有同有异,而他们在对问题之解决的策略上就必然

会各有韬略,而其中有异曲同工之作,也有同曲异效之策。

所采策略的比较

两位改革者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之下,都从经济、政治及社会诸多方面对当时各自国家进行继承、革新,

以达到治国兴邦之效。两者相同之处就是都不约而同的以经济为首要方向,而且对原有法律在继承的基础

之上予以修订,在人们如何进行政治生活也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各自国家在以后的措施中奠定基石。

但因形势及各自传统等不同,必然是的它们在具体措施方面有相当不同。

首先,因管子以辅政来实现其改革,那么其必须依靠其上的君王(桓公)之令才能使其策略得以贯彻,

故他的法治思想必须与君王的意志寻求某种协调,因此没能形成系统的法典。而梭伦作为立法的首席执政

官,则可以完成其系统的思想而颁成法典。当然梭伦也是在其执政期间逐步完善其法律。

第二,从经济方面来看,管子采取“相地而衰征。” “陵、阜、陆、??、井、田、畴均。” “与民分

货。” 等策略。并根据齐国临海有渔、盐之利,而兴渔盐,设立盐、渔、铁官职加以管理,鼓励渔盐交易。

他主张的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民众好财争利的习性,将法规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之上,以适应人们对物

质利益的追求。即“下令于流水之原者,令顺民心。” 。而且管子还认为物质利益不仅是人性的追求,还

是人们遵守礼仪法度的前提。即著名的语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梭伦则基于经济考

虑,立法的第一步就是颁布“解负令”。将已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民众恢复自由,使雅典平民收回他们已失

的土地,即首先恢复雅典平民的经济地位。接着梭伦采取鼓励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措施,加强对外贸易。

禁止农产品出口以使雅典粮食供应充足。为促进雅典农业的发展,梭轮还就水井的公用、灌溉系统的整顿、

植物的栽植设立条例。尽管两位改革者所采用的方法各异,但从他们的方略中可探知他们都以极其敏锐的

观察力看到一个社会稳定的根源首先要解决人们的基本生存,并且必须因势就利来发展各自的经济以达到

富强,这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从政治方面来看,他们都对已有的法规既有继承并有革新。春秋时期,三代以及西周所奉行的

人格政治暂失优势,但礼之遗风尤在。故管子提出“修旧法择其善而业用之。” ,并主张以法理政,以法

统军,以法治民,并将三者在制度上结合起来。即“作内政而寄军令焉。” 其“旧法”是指西周的礼制和

刑罚,但范围较广。管子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强调“饰四维”、“张四维”,强调礼义的强

制作用 。同时对礼的一些方面有所突破,诸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尊尊” 、“刑不可知”

等,以达“礼以导民”, 任用贤能,及以法令作为人们言行之准则。官子在齐设立“三国五鄙制”, 将齐

人分成士、农、工、商四民,使四民分居定业。梭伦则继承德拉古之法律并有革新。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记

载那样:

在阿里斯泰喀摩斯执政期间,德拉科(德拉古---摘注)定立了他的法规:9位执政官从那些拥有不少

于10米那之自由财产的人中选出,其他诸种较低官职则选自得以具备武装的人。将军与骑兵将官从那些显

明其拥有不少于100米那自由财产并且其处于合法妻室的子女也已超过10岁人中选出。(官员必须为其官

职交保,且担保人资格严格限制。---摘注)……议事会由401人组成,从公民中通过抽签产生,这一官职

以及其他官职由年龄超过30岁的公民抽签决定;在所有人都轮到过之后,将重新开始抽签,在此之前同一

人不得任职两次。(对未到会(议事会、公民大会)有罚金制。---摘注)……战神山议事会(元老院---摘

注)为法律保护者,并且监督各类官员,以使其依照法律来统治。……这一政体中的组织形式就是这样一

种性质,大多数人为少数人所奴役,平民们起来反对显贵阶层,派别之争十分激烈,而且各派别长时间的

相互对峙。

他(梭伦---摘注)建立了一个政体,并另行制定了法律,人们停止使用德拉科除关于凶杀之外的各种

法令。他确立的法律延续上百年之久。根据财产把人划入四个阶层,与先前的划分一样,500麦第姆诺户、

马户(骑士)、有轭牲户、雇工;其各种官职分配给前三个阶层中的人担任,如9名执政官、财政官(司库)、

主买官(监契官)、“十一人(狱吏)”和掌俸官。各种官职按各阶层财产多寡进行分派,属雇工阶层者仅仅

得到参加公民大会和公审法庭的权利。……他组建了一个400人的议事会,每一部族出100人;但他指派

战神山议事会负责保卫法律,就像它先前作为政体的监督者而存在那样。(梭伦并对早先时候由战神山议事

会召集并自行决定适合于每种官职的人选,任期一年的制度进行了改革,由每一部族选出10位候选人以角

逐9名执政官之职位,再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而定。---摘注)

从外在表现来看,官子与梭伦都以全民皆兵的形式寄政于军,又都将辖下之人分为四等,但他们所取

得的功效却大相径庭,截然不同。管子在人格政治渐失效用之时,从社会现实中选择了“引荐”、“挑选”

制之来形成国家管理官员的构成方式。而梭伦则以“级级自选”并互有制约之制来形成其官员的构成方法。

管子将齐人四分并离居定业(以身份为基,但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可变性)。梭伦则以财产为基将民四分,而

各自等级之间的流动性要较管子所设的要大。

分析其各自策略得源头,则可知华夏民族自原始之末,氏族向国家过渡的时候就是以各部落的自足为

先,部落间的互换为次。每每部落之间发生争端,往往会有一存一亡之果。故而渐次形成“以食为天”、“自

给自足”的主要发展模式,而此种模式下必然要形成一个群体中要有统一意志,综合成有序的规范。故三

代至周形成王为独尊,官员皆归属于王之下。尽管王的中央集权并不能全部贯彻于全部领地,但王在名义

上是独尊的。管子之改革自然不能完全脱离这一框架,也只能最大限度的突破,通过曲折的方向来对王的

独权作一番制约。其所用“引荐”、“挑选”都是上位者通过在下位者的推荐,然后根据其意志而选,甚至

于上位者可以不依引荐而自选。所以其构成之模式是以从上向下的。管子将人四分也是依据其治世之需。

士为谋治之主,故将士列在首位;

农为人食的基础,故紧列其次;工商则在当时为主辅的行业,故列三四

之位。而管子之策更推进了此种模式的发展。管子对各民的自身权利未给予强调,而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秩

序怎么稳定。而希腊民族则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记述所示,希腊民族是众多的城邦构成的,以城邦立国,

并且大多数为小国寡民。而小国要自给自足则难度相当大,其生存之道就不能尽靠自产之食来维系,必须

通过各国之间的互换。而互换必然引起人们的流动,推进商业,进而要求行动之自由。故梭伦之改也必然

在其民族习俗的基础上来格制创新。所以他所采用的“级级自选”制度形成自下而上的官员构成模式,且

官职之间存在制约。依此形成的法就不是某一个人的个人意志,而是众意。而众意又需有机构来保护,于

是就有了元老院之制来保护法律。又因希腊民众的流动性较大,其政治之基为全民,物质基础是工商经济,

梭伦必然依据财力将民四分。这更能符合希腊当时之现实。梭伦的立法不仅根据希腊的民风,而且进一步

推动了希腊民族的社会意识的发展,为希腊的民主奠定了基石。

第四,从社会改革方面来看,官子主张“礼以导民”、“伸张君威”,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使人服政、

循政”来概述。梭伦则主张国民参政,并创立陪审制度来赋予贫民司法权。服政、循政往往是人们处于被

动的地位,故对自身的权利的主张及义务的遵循始终不处于积极状态,而参政使人们能处于政治活动之中,

从而推动政治之演进,也使人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所实现的成果的比较

齐桓公因用管子之谋而成春秋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此后又经李悝、申不害、商鞅各自发

展这样的理论,形成法家思想并应用于不同的诸侯国。到韩非乃集法家之大成,构建完整系统的法家理论。

李斯将这一理论实践于秦国终使赢政并六国成一统。梭伦执政雅典二十二载,使雅典的强国之基坚实。其

后,庇西特拉图僭主之政虽成专制,但在很大的范围上继承了梭伦所立之法。正因庇西特拉图用梭伦之法,

渐使雅典成为希腊的一流城邦。终于在两位贫民出身的执政官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先后进一步完成民主

,使雅典登上希腊盟主之位。并号称“全希腊的学校”。管子和梭伦的改革所取的效果是人所共知的,

其对后世的影响也各有千秋。管子以辅政执齐,则他的策略之效用因主上采用必然能达到迅捷之效,快速

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但同时由于管子处于辅政,在桓公之后他的政略必受影响。齐国后来之亡于管子之

政的渐消不无关系。但是其理论又在其他君王诸侯中得以更新发展,使这些诸侯国交替强盛。梭伦因其是

雅典的首席执政,在立法的时候必须考虑雅典各阶层的利益,寻求在各阶层之间达到平衡与协调。故他的

立法的效果就不是能够立竿见影的,而是经庇西特拉图的继承并执行多年后才渐显良效。然而梭伦制定的

法的效力却是非常长久的,以致罗马的西塞罗时期,西塞罗仍说梭伦的法律在雅典仍有效。

管仲因其政绩之宏和思想之博,不仅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后来既为法家所尊崇,有为儒家所称

道,还为道家所赞誉。甚至到

亿人民中,各类人口所占比率

如何?各生活在什么样的区域?等等。

*胡晓东 男,法学研究生e-mail: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

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子事公子纠。---《史记.管晏列传》

《史记》

《史记.管晏列传》

《史记.管晏列传》

《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pa298

attica之土壤甚为贫瘠,几乎所有地区的地下石均接近地表面,使生活所需的极简单之农作物亦甚困难,

令人极为沮丧。仅有冒险性之行业及需要耐心培植之橄榄与葡萄,始促成attica之文明。……因为土地贫

瘠,接近海岸以及港口众多,遂诱使attica人民从事贸易;因为人民坚定勇敢,富于发明创造遂使其赢得

爱琴海的市场。通过这个商业商国,雅典在伯利克利时期获的财富、权力并达到文化之巅峰。---《世界文

明史.希腊的生活》pa141--143

《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pa146

《国语.战国策》卷六 齐语 pa60

《管子.乘马》转载于《中国法律思想史》pa29

《管子.牧民》转载于《中国法律思想史》pa26

《管子.牧民》转载于《中国法律思想史》pa29

《国语.战国策》卷六 齐语 pa58

《国语.战国策》卷六 齐语 pa59

《管子.牧民》转载于《中国法律思想史》pa28

《礼记.曲礼上》转载于《中国法制史》pa28

《礼记.大传》转载于《中国法律思想史》pa13

《管子.枢言》转载于《中国法律思想史》pa28

《国语.战国策》卷六 齐语 pa57-58

《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pa296--298

《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pa298--302

《史记.管晏列传》

《先秦诸子法律思想》梅仲协 著 转载于《管子的法律思想》pa一四六

《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pa147

《改革精英》pa47

《历史研究》pa148

参考文献:

《国语·战国策》 左丘明/刘向 著 岳麓书社出版 1988年版

《管子的法律思想》 戴东雄 著 中央文物供应社

《中国法律思想史》 杨鹤皋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法制史》 张晋藩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中译本) 威尔·杜兰 著 译者:幼狮文化公司 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上一篇: 就职发言稿 下一篇: 煤矿信息化部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