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服务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7:40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篇(1)

(一)教育服务: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

教育服务职能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现代农业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要求农业专业人才具备宽广的理论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基层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对农村干部和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专题教育和技能培训,为新农村建设输送理论专家和实践工作者。

(二)科研服务:科技研发与成果推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发挥科研服务职能,为现代农业提供先进技术研发成果并推广应用,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在研发基金和课题专项基金的资助下,通过建设科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等形式,组建研究项目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通过政府主导、校企联合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政府财政支助和政策扶持,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吸纳社会资源,通过创办科技成果推广实体机构,解决农业生产流通领域技术难题。

(三)社会服务:决策咨询与社区建设

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既包括为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市场调研和发展规划等决策咨询服务,又包括在农村地区宣传新观念和传播新知识,促进城乡文化交融,改善人文氛围,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要素

在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目标的统率下,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势资源和支撑保障。概而言之,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素包括人才、科技、信息、物资、观念和环境。其中,人才、科技和信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物资、观念和环境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并改善农村社区环境,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要素。

(一)“人才”是基础

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创造型、创新型、创业型科技和管理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为各地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农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是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适应各地区、各时期农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制定灵活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培训模式,培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科技”乃关键

科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科技创新、科技传播及科技应用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已从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中心向科学研究中心和社会服务中心转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村福利水平的提升主要取决于科技进步及其成果应用孵化。高新技术研发和传统技术革新既是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服务的体现,也是服务“三农”、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

(三)“信息”创平台

信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网络平台,“三农”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共享与运用是高等农业院校整合资源,联系政府、企业、协会、农户和消费者等新农村建设多方参与主体的现代化手段。高等农业院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企业数据库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产品交易拍卖平台和涉农电子商务平台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市场供求服务信息,在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和农业企业之间传播分享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而扩大农产品流通范围,协助政府管理决策参考。

(四)“物资”成支撑

物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高等农业院校可将图书资源、体育场所、医疗设施、教学设备、计算机及网络等物质和设备为当地农村和农民服务。高等农业院校的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等在社区的共享为农村地区福利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公共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功能。

(五)“观念”为先导

观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向标,倡导“科教兴农”理念,帮助农民树立现代农村文化观念,推广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是高等农业院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师生下乡实践,建立农村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农村远程教育等形式,高等农业院校推动城乡文化交融,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六)“环境”作保障

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因素,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地区政策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人文氛围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高等农业院校为改善农村社区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献计献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路径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服务目标定位,有机整合服务要素,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基础、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等因素,立足各地区、各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合理选择并组合各种服务路径,以实现教育效益、科研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最优。

(一)树立服务“三农”办学理念

高等农业院校首先要树立“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必须始终把科教兴农、科教兴国作为第一社会责任,以科普为载体,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经营和管理的农业复合型人才。将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渗透到校史、校训和校园文化中,通过举办征文、摄影、书画、歌咏比赛等主题的文娱活动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闻媒体宣传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能和社会影响力。

(二)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培养知识基础宽厚、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备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优秀本科生;二是培养高素质的能够胜任交叉学科研究任务的优质研究生。高等农业院校应以传统农科专业为核心,实施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学校+农业企业”、“学校+农村”、“学校+农业协会”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综合运用互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

(三)构建以农为本课程体系

高等农业院校应着重在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以农为本”的学科和课程特色,通过创办农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营销和农业旅游等特色学科专业,采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形式,综合考虑农业特色、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国际办学经验等因素,构建公共必修课程系统、农科专业课程系统、交叉学科特色课程系统以及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课程系统,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与此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应结合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全面开设综合课程体系,开展对农业企业员工和农民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着重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四)发展农企教学实践基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此,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路,坚持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并重,携手农业企业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农业企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其既是农业创新人才的需求单位,又是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经验和经营管理实践案例的提供者。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携手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旅游企业等,构建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实践基地,采取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科技活动周、学科竞赛、调查研究等具体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锻炼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农企教学实践中获取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相关农业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五)实施技术研发推广机制

高等农业院校应大力开展跨领域、跨产业的研究与合作,引领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具体而言,高等农业院校可通过实施具有激励约束功能的技术研发推广机制,组织科教人员定期下乡调研,鼓励科研专家深入基层讲学,成立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企业研究中心、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中心等以农为本的科研项目小组,加速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成果的实际推广应用。同时,在薪酬设计、科研论文奖励、课题立项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应着重向对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从而调动教科人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使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21-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农民。农业的兴衰关系到我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建设问题,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党中央的基本国策。提高农民的政治、科技素质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创建和谐向上农村生活环境的基础。为此,充分发挥县级科技馆在新时期“三农”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建设和谐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

1 加大改革力度,使科技馆工作切合本地“三农”服务的实际需要

首先改革机构设置,明确服务方向。我们把科技馆与科技进修学校的服务合二为一,两套人马一套班子,减少行政开支,达到资源共享。这样也为教师提供了发挥才智的空间,在农业实践中提高了师资水平。二是增加经费投入,引进高科技人才。“校馆合一”为科技馆提供了科研发展条件,加大经费的投入,为农业科技研究提供保障,也为引进高科技人才创造了条件。三是做好与农业局、畜牧局、文化局等的沟通与协作,做好农业科技,乡村文化的调研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拓宽服务口径,加大辐射力度,心系农业,服务农业,振兴农业,切实把为农村服务做到实处。结合本县农村工作实际,组建县内农业科技人员科技扶农的科技队伍,如:政策宣传,法律咨询,农业技术,水产养殖业技术,畜牧业技术,农产品加工与市场营销,第三产业的开发与管理等科技服务小组。打造科技馆服务的新局面,全面提升“三农”服务质量。

2 改变服务方式.,做好农业科技服务下乡,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农业是农村工作的主线,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分散,县辖区之内的土地质量差异大,半丘陵、洼地、水田、旱田,导致种植品种多样化。农业科技服务的前提是要做好调研工作,对不同乡镇的种植环境做出科学的评估论证,为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要为农业提供墒情,病虫害的预防,田间管理的科学方法,秋季无霜期的预测信息,农作物的市场预测信息,自然灾害的预测信息等各方面的服务。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现代农业科技理论与当地地理环境相结合。做到科技服务进入基层,走进农家院,走进田间、地头,了解民情、体贴民意,把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科技难题作为指导、科普培训的依据。如:玉米新品种、水稻新品种、蔬菜新品种的引进,渔业养殖、畜牧业的发展前景预测,技术创新,管理与销售等等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与指导。认真总结各项典型的成功经验,及时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信息,真正发挥科技馆为农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

3 改变服务方式,做好科技服务下乡,做好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城市建设、企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农业的发展需要新型农民,城市的建设需要技术型农民。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依法制的观念维权,以科学的手段发展农业,以科技服务走向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农民在各条战线上的重要作用。

3.1 做好农业生产信息反馈工作,培训要有的放矢

科学的安排时间,把课堂理论培训与田间指导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水平。首先建立县,乡、村三维一体的科技培训网络,掌握各乡村的种植品种、产量、经济效益。一个生产周期中出现的问题,如种子选定、春播墒情,幼苗耐旱能力,化肥、农药的质量,植保的问题,收割时间的问题,通过分析得出切合实际的评价,为农民提出科学的参考意见和建议。农作物种植的选择,选种,育种,科学用肥,科学田间管理,科学秋收,科学储藏,达到保证质量,提高产量。

3.2 邀请专家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做好科普宣传材料的编制、印刷、发放

“杜绝到会一阵风,回去两手空”,达到受益人头脑有思路,手里有资料,实践有依据,咨询有依靠,大胆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如种子识别、保管、培育、植保等各方面的教育,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拓宽农民的科技视野,提升他们的科学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正确获取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思索探讨的发展思路。做到论证充分、计划周密、目标明确、形成适合本地特点的农业发展思路,建立新型的农民队伍。

3.3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的科学技能培训工作

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农田耕作时间,劳动力剩余已经是农村的普遍问题。解决他们外出就业前的技能培训,达到有一技之长,是科技馆“三农”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补充我国建设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科技馆要认真调研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作的需求走向,把握技术工种市场的信息,有的放矢做好各种技工工作的培训。如:家政服务、企业保安、机械加工、电焊、农机维修、农业经济营销等各种技术业务的培训工作。通过专业技能考试合格,使他们以技术工种的身份走入劳务市场。同时要加大与劳动力市场的沟通协调工作,开发各种渠道建立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需链条,积极做好农民就业推荐工作。

4 改变服务方式,以先进文化、先进科技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打造和谐向上的农村生活环境

科技馆要大力扶植农村文化室的建设,为农闲的留守农民及儿童提供良好的文化场所。通过宣传资料,电影下乡、专题报告、文艺演出,开展新形势教育,使农民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对农村工作下达的政策和措施,了解享受的农补、医保、社保优惠待遇,珍惜今天的大好形势,了解自己在中国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聘请法律专家进行切合实际的法律报告会,争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促进邻里之间、社与社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和谐、法制的关系的建立。大力引导农民开展自编自演,以突出身边模范事迹的宣传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引导他们正确的处理好家庭之间、邻里之间、公私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格作风,形成和谐的乡村生活氛围。

新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兴农,科技强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科技馆的服务要与时俱进,做好本地相关部门的联手与外省市科技部门的沟通。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在实践中改革,在实践中创新,着力拓宽服务途径,真正做好“三农”服务工作,是新时期科技馆工作的服务发展方向。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篇(3)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工作,把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强积极推进、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具有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源集聚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中,高校图书馆必须发挥其优势,积极探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方式和方法,切实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努力。

一、当前我国农村基本现状及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1.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在根本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然而,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据相关调查研究,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占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较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2.农业科技信息转化率低,缺乏新农村建设的技术人才

我国科技信息转化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国外科技信息转化率为80%,而我国不足50%,转化率亟待增强。我国目前通过网络获取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的农户比率仅占农户的2%左右,跟不上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高校图书馆作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必须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人才方面优势和现代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加大扶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

3.农业专家指导和科技培训效率低,缺乏新农村建设的经营型人才

由于信息获取不对称,信息资源稀缺,许多致富心切的农民因为缺乏相关技术和市场经验造成经济损失。目前,农业科技培训的效果也不容乐观,经过机构改革,部分纳入财政支持的乡镇农技推广站、农业科技服务站已经名存实亡,难以满足农民对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方面的需求。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优势

1.高校图书馆具有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图书馆是一个收藏、整理、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专门机构,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文献资源内容丰富,藏书学科门类齐全,质量高,专业性强。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进展,高校图书馆购置了非常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拥有得天独厚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能够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专业信息服务。

2.高校图书馆具有人力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人数众多的大学生包括农林、水产、畜牧等农业类专业学生。他们作为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熟悉农业专业技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有深入农村锻炼成才的勇气和毅力;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有利于服务的持久开展。大学生可以以农村志愿者或勤工俭学方式参与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服务中,服务成本相对较低,同时能保证服务活动收支平衡,还能根据经营管理情况得到相应的收益。

高校图书馆与县、乡等社会图书馆相比具有更丰富的文献信息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还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根据需求适当增加文献资源种类与数量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

三、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思路

1.积极参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农民群众文化信息素质的创新工程。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共建、共享、合作、开放等方式,参与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通过这个工程向农民朋友提供优质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也是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让农民朋友方便快捷地享受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饕餮大餐。

2.发挥专业优势,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本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科技优势,积极投入到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去,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为发展地方农牧业、生态旅游等做出积极贡献,定期与县、乡农业部门合作开办诸如蚕桑养殖、果树栽培、生猪饲养等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更多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高校图书馆可以依靠学科专业优势,辅助教学、科研人员申请农业科技重点科研项目,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设立新农村文化建设联络员,开展农业信息数字参考咨询。

高校图书馆通过选聘农业学科专业馆员担任新农村文化建设联络员,负责相关的农业参考咨询,组织和协调农业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工作。学科馆员将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需求反馈给相关部门,组织农业专家成立智囊团,编印适合本地农业特点的农业科技资料,免费发送到农民手中。还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利用E-mail、电子公告板、网络聊天室、农业专业技术QQ群等方式开展科技兴农服务。广大农民可通过网络直接阐述自己的需求,与科技信息服务人员进行交流,高校图书馆可聘请农业专家、学者担任咨询员,开展信息咨询与服务工作。

4.开发农业特色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平台

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馆藏资源优势,编制针对农村的馆藏目录索引,将本馆的农业图书、期刊、资料汇编、文摘、技术资料通过与县、乡等地方图书馆互联,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农村开发一批具有实用性、时效性强的农业特色数据库。既要图文并茂、形象逼真,又要方便农民读者学习和操作。网络信息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信息来源,高校图书馆可与当地政府共建布局结构合理的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拓宽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互惠双赢。

参考文献:

[1]刘江华.董诗平试论高师院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7,(1):122-123.

[2]何义珠.探究中国农村图书馆发展道路[J].图书馆论坛,2007,(1):31-33.

[3]杨艳萍.图书馆为三农服务若干问题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4):95-96.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篇(4)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机制、科技供体、服务主体等8个方面,对影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转不良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概述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指由服务于农村生产的各行业、部门、组织、集团等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综合系统,依据服务方式不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可分为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科技推广3个体系。涵盖了农村科技从研究开发到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各种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并使其成功地实现在科技供体(科研单位等)和受体(广大农民)之间的传递,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根本利益。然而,当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系统运转不畅,与农村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相脱离,主要表现在: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分离,各单位之间缺少横向联合,造成农民的技术需求与服务主体的技术供给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转化率低,农民增收缓慢,科技需求热情不高。

2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障碍

2.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各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推动整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运行并不断向前发展的方式或原理。由于政策和体制等方面的制约,中国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各自自成体系,各具体部门在业务上受上一级机构的指导,行政上往往又隶属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多方参与以及地方行政领导的行政干预,致使整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缺乏一个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原本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形不成“拳头”优势,既浪费了资源又降低了整体效率。

2.2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由于目前科技成果奖励机制与市场条件下对科技需求的矛盾,使得作为服务主体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服务的内驱力不足。不少科研人员仍存在注重理论研究,轻视成果开发;注重基础研究,轻视应用研究的“学院”思想。从确定选题起就只注重著作、论文等阶段性成果,而忽视了产品、产业等最终成果,与农民和企业的生产需求相脱离。造成许多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一方面论文形态、中间形态的成果大量积压推广不开;另一方面却拿不出农民和农村企业迫切需要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造成有效供给不足,使一些农村科技服务工程难以推进。

2.3农村科技服务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科技服务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主要表现在农业科研经费短缺。在1981—1985年间,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35%,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0.57%,而高收入国家则达到了3.23%。但就中国情况,2003年这一比值仅为0.49%,比20年前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值略高。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只占农业gdp的0.23%,不仅明显低于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2.02的水平,也低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0.83%的水平,且远未达到fao公布的1%的世界平均水平。导致许多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无法继续,传统农业技术升级缓慢,成为制约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瓶颈”,使农业科技服务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2.4科技服务项目管理方式不规范

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项目管理模式,基本上仍属于程序性的管理,项目控制也集中在立项时的评审阶段,缺少专业性的评估与服务机构的参与,项目评估的定性标准与量化指标也缺乏规范化管理,这使项目建设后期评估及最终评估准确性较差,难以全面反映项目建设的真实效果。且忽视了资金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由于不是市场行为而是政府行为联结着需求与供给,供求矛盾凸显,加上缺少各类服务机构的有效参与,使项目选择及实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导致资金与利润回收困难。

2.5农民合作组织综合实力较弱

农民合作组织与区域主导产业紧密相连,是产业化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在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向商品化和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合作组织把千万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对形成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薄弱、发展不稳定等问题,技术覆盖面窄且辐射带动能力弱,导致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不畅;其次,多数组织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与农户间缺少有效的市场连接机制,劳资双方并没有解决“共享”与“共担”的责任问题,难以成为“双赢”的利益共同体;再次,许多合作组织是乡镇政府用资金控股并兼任社长(会长)的,农民没有股金、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大多组织在经营中重盈利、轻服务,根本不能成为农民利益表达的机构。

2.6低水平农村劳动力存量的限制

农民作为农村科技服务的受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素质越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成果转化的效率越高;反之亦然。2005年中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13.5%,小学文化程度占36.2%,初中文化程度占40.5%,大学只占0.87%,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二、三产业部门中,使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偏低。由于大量低水平农村劳动力的存在,他们对科学知识和科技培训的接受异常困难,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变得艰难。还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淡薄,小富即安、守成小变的观念根深蒂固,科技需求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速度和规模。

2.7科技服务人员素质的限制

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队伍整体功能低下。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知识老化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严重,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和产业化要求而且“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致使推广服务效能低。甚至在一些地方,由于科技服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知识更新速度慢,工作主动性差等原因,出现了动物防疫检验,动植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农事生产指导、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无人指导过问的现象。另外,许多乡镇服务机构,服务方法及手段滞后,缺少必要的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基层中会利用计算机采集科技信息服务于农民的人员缺乏,导致农业信息很难通过网络进乡入户,从而影响着农村科技传播的速度。

2.8服务机构自身缺陷的障碍

市场越发达,科技服务的范围就越广泛,服务职能也越完备,种类形式也越多元化。而作为服务主体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业合作组织等机构其管理理念仍未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组织内部管理激励机制不足,容易出现“软制度”现象,造成底层精英人才流失。服务范围仍局限在农业产业这个小圈子里,较少涉及到能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空间的农村二、三产业中;服务种类形式单一分散,重产中技术,轻产前和产后信息和经营。加之技术、物资、资金、供销等部门分割,仍沿着各自独立的系统与农业生产领域发生联系,互不分享,互不配套,很难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链延伸后科技服务与培训对市场化、体系化和网络化的要求。

3清除障碍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为确保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本文认为目前重点在于:

3.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吸收、转化和先进技术的开发,鼓励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社会机构参与,解决农业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服务主体企业化、技术服务商品化、利益关系合同化、服务优质高效化”。

3.2建立科技项目检测评价体系,对项目立申、实施过程及成果转化进行跟踪,对项目评估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其成果的实用率和转化率进行全面检测评价,确保农民从鉴定科技成果中获得实效。

3.3把农村科技培训列入到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去,整合和优化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建立以市、县、乡三级培训基地为主渠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中介机构为辅渠道,采用大众传播媒介、课堂讲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多种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陶佩君,崔永福,等.科技部星火富民科技工程战略研究报告分报告——农村科技示范服务体系的研究,2005.12.

[2]杨瑞珍.中外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04.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09-02

引言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规划的提出与解决,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的高效持续发展对农业科技、生产资料和产品供应质量及生产者素质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而这些高要求是传统农业推广体系所不能应对的。传统农业长期处于科技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三低状态,农民收入较少且增长缓慢;农业科技组织结构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农业信息传播途径较少、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低以及支持农业发展的资源和技术力量较弱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使得我们只能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进行弥补,自身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和转化应用率,在科技组织与服务方面发挥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让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的决心和努力。十几年来,农业推广硕士经过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各培养单位的努力,成绩斐然,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整体还处于初创阶段,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亟须解决与规范的问题。同时,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作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的新领域,在“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以及其专业本身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增强专业实效性的要求下,其硕士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索与思考的课题。本文从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研究生实效能力的要求及现阶段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出发,全面探讨农科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这不仅对于丰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对培养服务于农村的实效性人才,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对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的要求

鉴于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求真务实的特点,明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是构建本专业培养实效性人才体系的要求。一般来说,新农村建设对此专业研究生的能力要求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理论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基层适应能力。这五种能力互相联系、有机结合,形成新农村建设要求下农业科技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理论研究能力。要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研究生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建构结构完整且高度开放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农业理论研究能力和知识的转化应用能力,并应对农业现代化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关问题具有相应的判断与决策能力。

其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研究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把知识储备转化为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创新研发能力。要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研究生接受新技术,并把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并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研发新技术,推动农业科技的研发及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最后,基层适应能力。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研究生更多地投身到县乡镇村等基层工作中,这就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具备环境适应能力、挫折应对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等,联系各地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把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经济管理能力运用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

二、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自创立以来,经过数年的不断探索,办学思路逐渐清晰,管理机制逐渐完善,教学制度逐渐规范,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在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生源质量相对较低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背景大多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不乏调剂生,他们对学位的认识度不高,学习动机也具有多样性。出于对当前农业科技推广领域岗位工资、工作环境及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的考虑,研究生毕业后主动到基层岗位就业的意愿不高,因而目前的培养目标并不能完全符合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诉求。

(二)师资队伍不强,“双导师”培养体制具体实施困难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培养要求实行“双导师制”,也就是实行学校导师与校外(工作单位)导师联合培养。“双导师”制的具体实施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本专业硕士生校外导师培养的制度还不完善。如校外导师的聘请多倾向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但是这些人员的施教资格尚未统一标准。另一方面,生源背景多为应届本科生,少有相关的工作背景,对本专业的培养缺乏合理的认识。而且两年的学制也极大地限制了硕士生的理论学习时间和学习深度,当然在与校外导师接触的过程中也会表现乏力。

(三)课程教学不佳,应用型课程不足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研究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实效性能力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当前研究生实践性课程设置较少,专业学位的特色没有突出,也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生实效能力培养的要求。研究生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方式,内容空洞泛化,某些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不同程度地脱离实际和学习需求等问题,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研究生更需要应用型课程,但是目前,并没有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应用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讲授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实效性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得研究生毕业后将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不足,无法体现自己农业高校硕士研究生的价值和优势。

三、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建设

(一)提高生源质量,增强培养目标针对性

在现今新农村建设和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时代赋予农业高校的历史责任。因此对于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首先要树立学生“服务三农”的教育理念,始终把科教兴农作为自己的第一社会责任。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型、经营型和管理型复合人才。提高生源质量,就要有选择严标准地招收学生,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接纳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教育。在招收研究生时不应只凭全国统考的形式考查,要全面了解本专业的职业诉求和取向,要有把自己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贡献终身的具有专业技能和实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提高师资力量,克服培养体制实施的困难

建设高等院校农科教师与校外具有农业推广和管理经验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向校内导师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更要向校外导师学习农业推广与管理的一线实践经验,使得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互相联合、共同指导、形成一支优势互补的强有力的导师队伍。同时,在学校层面也要设立不同知识体系的导师群,依据职业背景和职业领域知识体系选择主副导师。通过不同导师群的联合培养,使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研究生健康发展,达到增加知识储备和提升职业能力的目标,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

鉴于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知识与技能并重。应着重在专业定位和课程设计中体现“以农为本”,可通过创办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营销、农村金融等特色学科。在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中,应加大应用技术类的课程比重,增加选修课数量。本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要掌握高深的理论知识和理性的专业化思维之外,还要更多地培养自身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专业能力素质。课程设置上应学习美国跨学院联合培养的模式,开设关于环境保护、计算机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加大应用类课程的比重,加强实践学习效果。

此外,还应从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改进,采用多媒体方式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为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学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农业企事业单位所提供的调研与实习机会为农业院校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同时,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获取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可以为相关农业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阿利,郭时印,卢向阳,贺建华,应若平.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的设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唐仁华.胡承孝.汪华,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特色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7).

[3]黄丹,龚炎长,任丹.农科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探[J].价值工程,2011,(20).

[4]贺建华,王京京,欧百钢,江巨螯.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4).

[5]岳德鹏,黄月艳.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3).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篇(6)

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在兴办百年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切实履行农业大学使命,充分发挥农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以玉米育种专家奠基人胡廷积,小麦育种专家陈伟程等为代表的20万名高级创新人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团队;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个国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边连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批重大科研奖励。目前,学校下设20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34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施。

1.建立小麦、玉米专题数据库,使农业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就需要信息量大、分类合理、查找方便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特别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因此,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小麦、玉米特色专题数据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等方面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围绕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先后建起了小麦、玉米等专题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步入新台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分别以建在学校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单位、部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图书馆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网上资源为重要补充,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中有关方面的情报信息,建立了书目、期刊题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品种、优异种数据库,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知名专家数据库,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数据库。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可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集合,便于农业科技人员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点击咨询,与咨询员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留言咨询。数据库的信息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等过程,实现了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主动服务,能够挖掘农业科技人员潜在的信息需求,不仅使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为特色数据库的信息补充提供了条件。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小麦、玉米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研究、生产中各种文献信息利用难的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以及贸易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成为从事小麦和玉米等农业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主渠道。同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产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正确把握其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便利。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获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奖。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项目《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为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夺得丰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搭建农业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员的跨库检索。尽管农业科技信息琳琅满目,但使用起来常常不尽人意。既有商业数据库的壁垒,更有各建设单位“防火墙”的阻隔。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互动、互联、互助、符合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成果转化平台、试验仪器共建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5]。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多家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该平台提供了21000万条小麦、玉米科技情报信息,10.6万余条烟草科技情报,960多条科研成果、知名专家等科技信息[6]。不仅为河南省相关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远程快速服务。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远程化服务模式改写了传统的传输方式,多媒体网络可对各种科技情报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信息传递和咨询。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与学校、地方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结合,建设了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和报刊网于一体的“五网合一”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平台“惠农科教信息港”。“惠农科教信息港”开通了“965558”惠农科技服务热线电话,开设了“中原惠农网”、“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农业专家面对面”等栏目。“惠农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选择100个农业大县、50个农业科教园区、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对接。农民通过“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惠农科教信息港”创新了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服务手段,架起了农业科技情报直通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4.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信息载体,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高校农业院校的科技人员、教师、学生是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最佳载体。他们掌握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量大、更新及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满足农户需求。每逢抗击自然灾害、医治农业病虫害等农民最需要指导的关键时期,农业情报部门就要及时地把相关农业科技情报送到农业科技人员手中,通过他们给广大农民朋友以指导,使农业科技情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共同构建了大学生“五个一”农业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即“一送”(暑期大学生送科技、文化、信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挂”(选派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到郊县乡镇挂职)、“一台”(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点播台)、“一线”(农业科技情报信息“110”热线)、“一网”(大学生青年志愿科技情报服务网站)。建立与地方合作机制,联手开展“科教富民行动”,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带着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到乡镇工作,选派素质高、业务强、懂管理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初步建立了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体系。与学校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先后全省各地建立“河南农业大学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培训基地”等科技信息网站。

5.搜集与分析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提高领导决策能力。科技进步的过程中,领导决策是事业成败、经济兴衰的关键。加强农业科技情报的搜集与分析是农业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决策者只有以足够可靠、高质量情报为基础,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情报工作者从搜集到的海量科技情报信息中找到领导决策最需要的东西,就要求情报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国家的战略决策、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以敏锐的视觉捕捉情报、挖掘深层信息,持续跟踪,长期积累,提供多层次的情报分析研究服务和领导战略决策咨询[7]。2010-2012年,和回良玉同志先后来到河南,就河南的粮食生产进行调研。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不仅每次陪同,而且回答了小麦生产特点、各时期麦田管理措施、预计收成、小麦市场形势等方面的提问。在谈到获得“科技服务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时,郭天财教授对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其及时提供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相关专家网络为依托,以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平台为支撑,建立了一种长期积累、反应敏捷、分析深入、保障可靠的情报研究服务系统,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编辑《高教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必要的服务。2008年,学校提出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图书馆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并编辑“一流大学”专辑,不仅使师生知晓一流大学的内涵,还为学校制定“一流农业大学五年专项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展望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而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的中心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因此,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来支撑,需要强大的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提供确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技术,指导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入开展,有效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必须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强化“以发展提升服务,以服务促进发展”的理念,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己任,以创建高水平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农业情报信息报务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全面发展。

1.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与利用方面,收集、维护和方便地提供各种高质量的农业科技资源,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最大可能限度的农业科技信息。

2.建立、加强和维护现代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向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便利。

3.在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方面,使农业科技人员成为工作的核心,使高质量的服务成为图书馆使命的核心。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篇(7)

1995年初,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下乡”的工作构想,组织开展了“十下乡十进村”活动,拉开了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序幕。2005年,省文化厅先后为石家庄、衡水、廊坊、保定、张家口、沧州等地数十个县、乡镇送去书刊3万余册,编印致富信息近万份。2006年河北省图书馆给省级贫困县、边远山区县乡图书馆(室)送去近3万册图书和电脑设备。2007年省文化厅加强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省心连心艺术团全年下乡演出不低于120场,其他戏曲院团不低于60场,继续举办“太行情、老区行”、“共享新文化、共建新农村”等品牌文化活动,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河北省卫生厅 健康的保障

河北省卫生厅制订了系统的对口帮扶规划,省市级医院选择1至2个县乡医院作为对口支援单位,每两年轮换一次。2007年,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组织46所三级综合医院支援39个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46所县级医院,组织242所综合医院对口支援309所乡镇卫生院;开展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支援39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234所乡镇卫生院;组织经常性的义诊、巡诊、卫生科普宣传、送医送药下乡等活动。

河北省科技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省科技厅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组织实施“科技活动周”;根据季节、农时组织开展集中送科技下乡活动,提供有效科技服务;落实“科技富民抢险行动计划”、“一县一业一园”、“太行山星火科技产业带”建设等科技任务,加强专项工作的科技服务能力;推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创建工作。

河北省农业厅 农业的力量

省农业厅每年新建省级科技进村服务站100个,全部达到“五个一”标准,即一处固定场所、一名技术人员、一部电话、一套放像设备、一台微机,技物结合,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服务。累计建设农民科技书屋100多个;出版《青年农民科技培训丛书》13种,编写《设施农业典型1000例》和《设施农业技术模式1000例》等大型科普读物,向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发放,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河北省教育厅 将知识送到农村

省教育厅坚持利用寒暑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参与学生的专业规模和参与数量;进一步推广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经验,组织实施“百名教授兴农村”工程,引导督促更多的高校和教师到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开展项目研究、推广科研成果;同时以河北农大、河北科大、承德医学院、邢台医专等学校为试点,积极开展送知识、送技术、送信息下乡工作。

河北省委讲师团 理论下乡

2007年,省委讲师团进一步完善理论下基层联系点工作制度,为乡村干部做理论辅导,为联系点编辑教材、培训骨干;把形势政策教育与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有机结合,为基层干部提供理论服务;积极开展“社区讲堂”和“农村课堂”,全年以理论辅导和发放光盘、资料等形式进行理论下乡不少于1000村。

河北省司法厅 法律进乡村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篇(8)

要进一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根据人事变动及创建工作重点,及时调整充实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制,各部门相互配合,营造领导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创建氛围。

二、强化理论武装

要坚持把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要贯彻落实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做好创建工作。要深化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理论、学经济、学法律、学科技等,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

三、深化一个载体

农业行业点多、线长、面广,抓好“三农”的服务工作,一直是农业部门的头等大事。“969155农业服务中心”是实施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部门创建文明行业的主题。我们将以农民要服务、请拨“969155”为主题,以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市场信息服务和政策法规服务为重点,以市县二级“969155农业服务热线”作为“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的主要载体,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值班制度,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发挥示范窗口作用,推荐市本级和南安市农业与海洋局“969155农业服务热线”为省级示范点,确定5个以“969155农业服务热线”和农业执法为主的市级示范点。

四、抓好两项活动

在以“969155农业服务中心”建设为主题的创建活动中,要抓好科技下乡和培训工程两项活动,一是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下乡活动,实行现场咨询解答,为农民排忧解难。二是组织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三个培训工程,通过技术培训和实用人才培养,使农民成为知识型、技能型的新型农民。通过提高服务“三农”水平,达到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市场信息和政策法规等服务。

五、做到三个结合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322-01

进入21世纪以来,黔南边远山区乡镇农技干部长期扎根在基层,通过不懈努力,一系列实用农业技术如新品种、新良法、新农药在山区农村得到推广应用,为偏僻山区农民提高科学种植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进入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山区农技服务面临的新矛盾日益突出。农技服务的重点应转移到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对当今农技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农技服务人员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实在的创新服务。

笔者长期在边远山区农村乡镇从事农技服务工作,经常对边远山区农技服务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发现现阶段的农技服务工作与农业面向市场经济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越来越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注重技术服务而忽视市场指导和信息服务,注重以会代训而忽视农民技能素质提高。面对新时期农技服务迎来的新挑战,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结合多年工作体会,对乡镇农技服务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技服务工作提出几点创新建议。

1 山区农技服务条件及队伍现状

1.1 山区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增多,农村劳动力缺乏

现在贵州省荔波县农村常住人口基本都是60岁以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中老年妇女。其文化程度极低,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弱,现代农业实用技术转化率低,效果不明显,推广面不大。

1.2 山区耕地破碎,机耕困难

荔波县地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地区,高山陡坡地占去土地大部面积,耕地资源有限,保水灌概面积少,多地不适机械耕作,给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带来困难。近年农业种植经济效益低下,田块单季种植水稻纯收益不超过1.5万元/hm2,旱地单季种植玉米不到1.05万元/hm2;种植糖蔗纯利不到3万元/hm2。一般农户0.33~0.40 hm2耕地年收益不超过1万元。如不外出务工,仅凭人均耕地的种植生产性收入,不排除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减收,无法维持家庭生活及子女教育开支。

1.3 农技干部队伍不稳定

现在乡镇农技干部被挪用做其他工作,主要经常被抽到计生、安全生产或拆迁等乡镇“中心工作”工作。加上现在社会“官本位”思想严重,挤“官道”被热捧,多数专业技术理论和推广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都去官场谋发展。技术岗位设置不合理,乡镇中级岗位太少,职称评聘条件要求不科学,有大部分人员工作一辈子还是初级技术岗位待遇,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1.4 农技服务设备落后

乡镇农技服务机构的工作条件是乡级部门当中最落后的,电脑都不能人手1台。必备的检测实验器材、照相机都不具备,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的“工作基本靠嘴,走路基本靠腿,记录就靠一支自来水”的发送资料技术服务模式,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的技术越来越少。

2 创新山区农业技术服务的建议

2.1 提高农技干部素质

加强学习是做好新时期农技服务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加强政治学习,提升思想素质,增强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的意识和大局观念,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爱岗敬业[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农技服务技能,适应新形势,农技服务人员必须通过培训或自学掌握多项技术和专业知识,同时要学习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科技与信息,只有提高为农业服务的水平,才能增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2]。

2.2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效能

农技推广服务是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用农民乐意接受的方式传导给农民,并在生产中得以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农技服务把农民的需求与科学技术紧密接结合起来。农民对于高深的理论听不懂,需要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让他们对推广的技术感兴趣、有信心[3]。

2.3 加强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提高农民科技应用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新阶段的技术培训,就要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强化培训,灵活地将培训工作贯穿到农时生产各个环节。关键技术到位培训,提高培训效果[4]。要有市场信息和政策法规方面的知识,也要有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亟需的新技术。受劳动力转移影响,留守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是妇女和老人,他们的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较差,组织农民培训时,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鼓励他们从经验中学和农民之间互相学习[5]。

2.4 加大示范力度,以点带面推广

农民的思想观念很现实,对新技术常持观望态度。不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要通过培养善于应用技术,文化水平较高,对周边的农民有很强的示范、辐射作用的先进科技示范户,并帮助他们办高产高效示范基地,让农民群众认识到依靠科技可以致富的事实和科技带来的实惠,从而培养学科技、用科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6-7]。促进农技应用,推动农业发展。

3 结语

为山区农民群众做好农技服务工作还有许多的困难和问题。而目前引导农民实现增收增效仍是农技干部的重要工作任务,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科技服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创新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发展出力,为山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8-10]。

4 参考文献

[1] 宋明珍,李荣普,胥秋红.普格县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0(5):53-54.

[2] 张强,周爱国,何艳丽,等.宿城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374,376.

[3] 张进,宋永飞,陆美英.刍议基层农技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5(2):28.

[4] 刘嗣方.重庆市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重庆调研,2000(9):24-26.

[5] 曹建军,张建军.汉台区乡镇农技服务站工作状况与建议[J].汉中科技,2009(5):15-16.

[6] 魏玉杰.甘肃省河西走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8(8):92-94.

[7] 向林英.云阳县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2011, 5(4):81-83.

[8] 武兰.新形势下基层农技服务工作的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05(4):85-87.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06-03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为核心内容。2012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为河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农村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等发生重大转变,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短缺,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结合2010年河南省出台的《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年)》和《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特别强调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科技创新机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流通机制、保障粮食品质与环境安全的环境保护机制,而高等农业院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何将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是将农业科技信息及时传递到科研人员和基层粮食生产者手中,而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即是农业科研工作的起点和阶梯,又是农业科研工作交流和传递的渠道[1],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意义和促进国家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河南振兴,推动中部崛起,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曾经贫穷落后的中原地区人民的共同期盼。《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印发,寓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河南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意味着河南这一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教育大省致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构想和宏伟蓝图已变为国家发展现实需要和河南人民的历史重任。这必将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使之尽快成为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成为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同时,随着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实施,强调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科技创新机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流通机制、保障粮食品质与环境安全的环境保护机制。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调研中,就中原经济区建设,多次提到: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的河南,应该肩负起责任和使命,真正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2]。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要实现到2020年在保护全省0.07亿hm2基本农田的基础上,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用地稳定在500万hm2,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50亿kg的建设目标,就必须尽可能保持现有的可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要提高粮食单产,就要依靠农业科技,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粮食稳产、增产中的作用。而这个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力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来支撑,需要强大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作保证,需要高等农业院校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建设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有效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可见,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承担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传承创新文化神圣使命的高等院校,迎来了加快自身发展的机遇,特别是河南省等省份被确定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战略的决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关系到中原经济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21世纪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农业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集散地,将直接为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建设服务,不仅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符合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特点。

二、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实施成效

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在兴办百年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切实履行农业大学使命,充分发挥农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以玉米育种专家奠基人胡廷积,小麦育种专家陈伟程等为代表的20万名高级创新人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团队;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个国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边连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批重大科研奖励。目前,学校下设20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34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施。

1.建立小麦、玉米专题数据库,使农业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就需要信息量大、分类合理、查找方便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特别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因此,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小麦、玉米特色专题数据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等方面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围绕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先后建起了小麦、玉米等专题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步入新台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分别以建在学校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单位、部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图书馆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网上资源为重要补充,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中有关方面的情报信息,建立了书目、期刊题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品种、优异种数据库,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知名专家数据库,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数据库。

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可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集合,便于农业科技人员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点击咨询,与咨询员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留言咨询。数据库的信息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等过程,实现了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主动服务,能够挖掘农业科技人员潜在的信息需求,不仅使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为特色数据库的信息补充提供了条件。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小麦、玉米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研究、生产中各种文献信息利用难的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以及贸易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成为从事小麦和玉米等农业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主渠道。同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产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正确把握其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便利。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获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奖。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项目《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为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夺得丰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搭建农业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员的跨库检索。尽管农业科技信息琳琅满目,但使用起来常常不尽人意。既有商业数据库的壁垒,更有各建设单位“防火墙”的阻隔。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互动、互联、互助、符合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成果转化平台、试验仪器共建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5]。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多家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该平台提供了21000万条小麦、玉米科技情报信息,10.6万余条烟草科技情报,960多条科研成果、知名专家等科技信息[6]。不仅为河南省相关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远程快速服务。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远程化服务模式改写了传统的传输方式,多媒体网络可对各种科技情报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信息传递和咨询。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与学校、地方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结合,建设了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和报刊网于一体的“五网合一”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平台“惠农科教信息港”。“惠农科教信息港”开通了“965558”惠农科技服务热线电话,开设了“中原惠农网”、“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农业专家面对面”等栏目。“惠农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选择100个农业大县、50个农业科教园区、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对接。农民通过“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惠农科教信息港”创新了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服务手段,架起了农业科技情报直通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4.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信息载体,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高校农业院校的科技人员、教师、学生是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最佳载体。他们掌握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量大、更新及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满足农户需求。每逢抗击自然灾害、医治农业病虫害等农民最需要指导的关键时期,农业情报部门就要及时地把相关农业科技情报送到农业科技人员手中,通过他们给广大农民朋友以指导,使农业科技情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共同构建了大学生“五个一”农业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即“一送”(暑期大学生送科技、文化、信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挂”(选派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到郊县乡镇挂职)、“一台”(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点播台)、“一线”(农业科技情报信息“110”热线)、“一网”(大学生青年志愿科技情报服务网站)。建立与地方合作机制,联手开展“科教富民行动”,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带着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到乡镇工作,选派素质高、业务强、懂管理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初步建立了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体系。与学校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先后全省各地建立“河南农业大学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培训基地”等科技信息网站。

5.搜集与分析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提高领导决策能力。科技进步的过程中,领导决策是事业成败、经济兴衰的关键。加强农业科技情报的搜集与分析是农业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决策者只有以足够可靠、高质量情报为基础,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情报工作者从搜集到的海量科技情报信息中找到领导决策最需要的东西,就要求情报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国家的战略决策、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以敏锐的视觉捕捉情报、挖掘深层信息,持续跟踪,长期积累,提供多层次的情报分析研究服务和领导战略决策咨询[7]。2010-2012年,和回良玉同志先后来到河南,就河南的粮食生产进行调研。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不仅每次陪同,而且回答了小麦生产特点、各时期麦田管理措施、预计收成、小麦市场形势等方面的提问。在谈到获得“科技服务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时,郭天财教授对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其及时提供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相关专家网络为依托,以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平台为支撑,建立了一种长期积累、反应敏捷、分析深入、保障可靠的情报研究服务系统,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编辑《高教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必要的服务。2008年,学校提出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图书馆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并编辑“一流大学”专辑,不仅使师生知晓一流大学的内涵,还为学校制定“一流农业大学五年专项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三、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展望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而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的中心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因此,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来支撑,需要强大的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提供确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技术,指导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入开展,有效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必须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强化“以发展提升服务,以服务促进发展”的理念,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己任,以创建高水平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农业情报信息报务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全面发展。

1.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与利用方面,收集、维护和方便地提供各种高质量的农业科技资源,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最大可能限度的农业科技信息。

2.建立、加强和维护现代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向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便利。

3.在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方面,使农业科技人员成为工作的核心,使高质量的服务成为图书馆使命的核心。

4.保持与农业科技技术发展的同步,及时科学地把最新的技术应用于现代图书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深度。

5.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理论研究,要在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现代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综合研究,建立新的理论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技。

参考文献:

[1]杨淑晶.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22(15):20-22.

[2]李英珍.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方式探索[J].前沿,2012,(12):104-105.

[3]杨志永.中原经济区内市级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共建共享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22(16):49-50.

[4]吴海峰.农业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及其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11,(5):30-32.

上一篇: 中班上学期家长会总结 下一篇: 街道人大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