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5:45

新课改论文

新课改论文篇(1)

实践能力的含义很广大,对学生而言,我认为实践能力不单指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还包涵以下内容,如: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积累语言词江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等等。

创新教育是以探究性为核心,以科学学习为主体,以兴趣学习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注重亲自动手实践,鼓励实践和创新的教育。

二、加大提高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力度

教师首先要在教育过程中,率先垂范,克服思维的定势,拒绝平庸,大胆想像,敢于创新,不怕失败,以研究型的学者风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研读教材,因材施教。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是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2.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具备丰富深厚的综合文化素养,学习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结合本校实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以致用,探索适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理论,培养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新型的创新人才。

三、利用教学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现代教学手段,我们能够在更广大的空间、更广阔的领域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创新。例如,在讲授《杨修之死》这一课时,可将《三国演义》中有关曹操和杨修的关键情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播放于课堂。学生通过观看,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基本情节,而且能够深刻领会曹操的虚伪狡诈、忌才多疑、老谋深算和杨修的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课文,学生轻松接受。三是在美育和德育中创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德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美、辨别美、创造美,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达到语文科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的。四是在口语表达中创新。例如,讲《春》这一课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以及“迎春图”制作成课件并配以经典录音,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将声、光、色融汇一体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伴着美妙音乐,模仿朗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改革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是当前教学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入手。

首先,要改变课堂气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相互对话的过程,是师生间人际关系交流的过程。融洽师生关系,努力创造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才有可能畅所欲言,真实地表现自己所思所想,学生才能走出自己的领域,打破陈旧的模式,大胆地想象与创新。

其次,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生的差异,以及课堂上要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时间限制,不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有关活动,往往是少数优秀生得以活动锻练,而大多数学生只是陪衬。这显然有悖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启发诱导,设置背景、环境、情景,诱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思考、活跃思维。第二,质疑引导,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学生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疑难问题,提出易难适度,而又富于启发性,能够拓展创新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第三是延伸指导,即通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向纵向、横向指出研究方向,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

再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过去,学生在课堂上是“录音机”,考试时是“放映机”,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创造性。常言道:“方法大似气力”。教师要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借鉴先进学法的基础上,探讨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养成关于观察,主动积累,大胆质疑,勇于革新,不畏挫折的学习精神。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

“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可以把语文教学活动置入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如在听说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主题演讲的比赛,即兴辩论等;定期开展班级、校级演讲比赛。在读写能力培养方面,坚持“一日一记”制度;坚持“读书活动”制度,并摘录读书笔记,使校园充溢浓浓的“书香”气息。引导学生将语文理论知识及课外积累的知识充分展示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办好校刊,学生“手抄报”、板报等。积极组织学生稿件向相关报刊推荐等。在实际操作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示他们的丰采。

新课改论文篇(2)

现象:有些版本的新课标实验教材按照主题组织单元,凸显人文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难免将体悟和感受课文中的“人文性”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导致知识型目标和能力训练型目标的弱化,使得教学目标变得空洞无法测量。

问题:这是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如何统一所致,在关注了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维度的同时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摒弃不理,从单维度的知识和技能目标转变为单维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反思:如何将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呢?首先需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融合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练习等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在清晰可见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只有将知识和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过程中,语文实践活动才不至于只剩下“呐喊”几句“轰轰烈烈”的口号。

(二)语文教学内容的泛化

现象:有些教师上的语文课怎么看也不像语文课,既不让学生品味语言、也不让学生朗读课文,而是抓住课文中的一点,不及其余。譬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再生现象;学习《竹影》,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画竹与画马的区别;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看大量的《山海经》图片。语文课变成了生物课、绘画课,甚至历史课、地理课,独独不是语文课。

问题:面对一节具体的语文课,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判断教师对语文教材使用的角度是否恰当,不过,如果一位教师一学期的课都是如此下来,语文失去了精髓,将不能称其为语文,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下滑。

反思:那么,哪些是语文问题,哪些不是语文问题呢?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解决的问题,就是语文问题,反之则不是。

比如说,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时,对“期日中是否科学”的讨论即不能称之为语文问题,因为学生讨论“期日中是否科学”无非是想借以判断“友人”是否迟到了,而对于友人“是否迟到”,文中有言答得很清楚:“过中不至。”即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友人还没有到来,显然是友人没有如约而至,迟到了。根本不需要借助于外在文本内容的资料来回答的问题,应该紧扣文本,通过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语文教学内容的无意识泛化,使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语文教学过程的表演化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陌上桑》时,让学生表演“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学生分别扮演行者、耕者、犁者,做含情脉脉痴呆状看着“罗敷”。这时老师提问了一个问题:“这么多人见到罗敷以后,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去‘观罗敷’,这说明了什么呢?”一个学生回答道:“好色!”问题:新课标实施后,许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貌似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表演化”的现象十分突出。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以体验人物的情感本没有错。但是,并不是任何情节都适合表演。这段描写最终的指向是讲述罗敷的美丽,而表演展示的却是观者的垂涎欲滴。所以学生不但没有体会到罗敷的美丽,没有发现间接描写的作用,而是将种种“好色”的丑相记在了心中。显然,在这里表演起到了反作用。

反思:表演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方面,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不应该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某种教学方法。否则,就会过分强调和夸大运用某种方法,而方法的不恰当运用只能将学习领入误区,其结果势必是教学方法的积极方面难以发挥作用,而消极方面造成的不足则逐渐扩大,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方法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价值。

(四)语文教学手段的形式化

现象:一位教师上《再别康桥》,展示了几幅粗糙的当年的真实的康桥黑白画面,让同学们体会“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体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学生看着这些模糊不清的图片一脸茫然。

问题: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的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像,显然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粗制滥造的多媒体课件无法再现康桥的美丽,精工细作的影视资料不能取代文字的魅力。

反思:多媒体只是手段,决不能起到取代文本的作用。语文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恰当运用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理应受到欢迎,但偏离了教学指向、违背了教学初衷的教学手段应该遭到摒弃。

教学手段的本质是为了激发、维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从这个角度加以判定,才能够真正理解教学手段的价值,并在适合的时间恰当地应用。

(五)语文教学评价的肤浅化

现象: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讨论,不做任何分析,不管对错,只是频频用“你真棒!”“你的感受真特别!”“真聪明!”来应对。

问题: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许多教师认为,批评学生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或者用一味的肯定表扬学生,不管学生怎么说,都加以肯定;或者是用模棱两可的含糊语言来应对,即不加以肯定,也不加以否定,让学生不知可否。

新课改论文篇(3)

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广大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纷纷出现在历史课堂上,学生学习也开始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个体性差异的存在,导致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存在一定差距,教学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与把握、课堂教学资源有效整和及利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历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一、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三维目标是新课标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一个整体。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对三者的有效统一,首先应该确保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地位不能动摇,所有教学目标都是在学生掌握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实现的。在新课程的专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将前后相关知识点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材所涉及到基础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只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掌握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的理解有失偏颇,认为仅仅是课堂教学方法在形式上的改进,因此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主义毛病,结果课堂搞的热热闹闹,学生却没有学到多少知识。这实质上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新课程理念中,过程和方法既要求贯彻在教学过程当中,又要求把它们当成教学目标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基础知识在史料研读、图表分析、课堂讨论、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支撑下“活”起来,达到在教学中突现方法,在目标中掌握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知识与能力并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较深层次的教学目标,它拓宽了课程教育目标的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更加强调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教学环节,比如观看有关名胜古迹、名人、民俗风物的图片,表演历史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课外探究活动,作为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的外在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二、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和及利用

在课程标的指导之下,教材在整体编排上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课程结构设计突出系统化、层次性和探究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这种编排下与存在教学单薄的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积极转变思想,树立起整体的、宏观的概念,在认真研究课标与教科书、借鉴教学参考资料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性,以及教学任务繁重与课时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在不应影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或调整,要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同时根据“模块链接”的提示,指导学生积极搜集相关教学素材,对本课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纵横联系,充实、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的重要方面。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都可以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进行科学技术发展史教学时,可以和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联系起来;思想文化专题部分,可以将语文、政治、美术、音乐等课程的相关内容穿去。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把在其他课堂上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总结联系起来,可以克服新教材知识专题化所带来的学生知识系统不全的缺点,使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生动。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通过观看有关名胜古迹、名人、民俗风物的图片,表演历史剧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的触摸、体验历史。丰富有趣的课外探究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的兴趣,都是我们应该合理有效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没有把新课程理念完全理解、内化为指导课堂教学的武器,就不能把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会出现“形”与“神”分离的情况。如何才能让历史课变得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如何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行探究式学习,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效”?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实现新课程目标,教师的观念转变非常重要,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教材教学。教学设计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有效,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走形式主义的道路。这就涉及到正确对待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态度问题。提到传统教学方法,很多人会联想到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误解。其实方法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灵活驾御。创新并不是指要完全抛弃我们原有的各种教学模式、方法,而是在借鉴原有教学模式、方法益处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其他教学模式、方法。

教师要能根据课堂实际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结合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学习延伸”等趣味性强的探究活动,指导学生主动收集和利用教学资源,逐步培养学生亲身实践、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同时精心创设形式生动,内容丰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编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知识与能力在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支撑下“活”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实现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根本转变。并使学生在探索历史问题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亲身体验中去感悟历史,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模块单元专题的编排体例突出了内容精炼,知识系统性强,思维层次高的特点,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因此教师更应该关注自身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当今社会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大量介入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所能获得的有效课程资源大大增多,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和有效的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在教学设计中如何理解和把握教学中应该“教什么”,完成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在教学条件相对比较落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老师又如何能创设出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富于思考的教学情境?在充分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备好教材的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好课堂教学应该“怎么教”。在主要教学环节上,如何过度、如何突破重难点知识,这都对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和知识结构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重视个人的文化修养的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教师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也决定着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能独独辟蹊径,形成有自己个性并适合教学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丰富的历史知识通过板书的浓缩和转化,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历史知识中所蕴涵的丰富精神养料,通过准确、生动,且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出来,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活跃的课堂,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达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目的。

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主导,讲述性的教学方法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可以借助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来完成。比如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民俗风物,都可以作为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的很好的外在形式。学生通过参观名胜古迹,进行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促使情感得到升华。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高中历史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去感受历史气息的机会是不多的。因此,只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如果能注意营造出民主氛围,保持诚恳态度,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积极主动投入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必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刻苦钻研业务,培养起发掘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敏锐洞察力,在课堂教学中磨练教学行为,深入思考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相互学习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新理念和技巧内化,力争使教学更加有效,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推进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潘虹.“和乐”思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6,12.

[2]赵克礼.“育人为本“与中学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8.

[3]曾超洪.21世纪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J].理论研究.

[4]孙卫东.把问题意识引入课堂[J].教学研究,2006,(10).

[5]陆继银.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6,(1).

新课改论文篇(4)

校本研究是把关于新课程改革研究(主要是新课程的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一种研究活动。

校本研究同时也是一种研究理念,它不刻意强调研究是要探讨人类所未知的东西;不刻意要求研究成果必须对原有的某一方面的知识量有所增加或有所改造;不刻意要求研究所提供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是首创的;不刻意要求对研究过程进行详细周密的设计;不刻意要求对研究对象作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而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校本研究遵循“自然”的原则,即研究者不改变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包括人类社会环境)环境,遵循“合作”的原则,研究者在与被研究者相互交流乃至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去身临其境地研究对象,校本研究同时遵循“人本”“人道”的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尊重研究对象(学生或者教师)的人格和权利。

校本研究还是一种研究制度,它要求在教育管理(主要是学校管理)方面给校本研究以经费、时间方面的政策支持,为校本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要求形成以校为本的研究中心或者机构,要求形成校本研究的交流与对话、协调与合作的机构,要求形成新的研究成果评价制度。

校本研究与校本管理有着相互包容的关系,校本管理可以是校本研究的对象,校本研究也可以是校本管理的对象或者开展校本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校本研究与校本课程及其开发之间则是包容的关系,校本课程是校本研究的对象,校本课程开发可看成是校本研究的一种形式或类型。

校本研究也是一种方法,它是把新课改的理念、目标转化为学校教育者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手段、措施或桥梁。

二、校本研究的价值

首先,它具有将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改理念转化为学校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作用。在校本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以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或验证于自己的实践,或反思自己的实践,或提升自己的实践,进而丰富和发展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指导和改进自己的实践。这一研究过程即是由理念转化为行为的过程。

其次,有助于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推进校本管理,形成办学特色。校本研究是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改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学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通过校本研究寻找解决策略,不仅能够发现学校教育教学的缺陷,更为重要的还能寻找到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突破口,古往今来的知名学校,没有不是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研究之后,形成各自特色的。

其三,有助于主体即广大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小学教师推进新课改所需的素质已不再是学历层次的提高,也不再是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获取,而是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是将教育教学研究融入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境界,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过校本研究,教师会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成长为研究型的、专家型的、学者型的教育者。

其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的发展。校本研究不仅是关注新课程标准带来的内容变化,更重要的是关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变化;不仅关注和反思研究者自身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校本研究,研究者相互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共同解决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问题,这将极大地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生在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彼此合作的过程中,创新精神、多方面的能力必将得到发展。

概而言之,校本研究会在实质上促进学校教育环境和面貌的改善,促进学校教学实践的改善。

三、校本研究的特点

校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要很好地开展校本研究,须把握其特点。一般来讲,校本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研究对象的具体性、生动性。校本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教育教学的实践,是研究者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新课改的目标,结合学校与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定的研究课题。校本研究要求更新以往学校教研以讨论教材、讨论教案、研究考试为主的方式,要求将立足点放在解决新课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产生的新困惑上。比如,如何看待课堂教学中的“呆板”与“活泼”?教师在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如何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是不是就不能批评学生?新课改要求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如何备课?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等。这些问题与研究者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密切相关。明确校本研究对象的具体性、生动性,能够真正激发研究者的研究兴趣。

二是研究主体的广泛性、参与性。校本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广大教师,学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校本研究。肯定校本研究主体是广大教师,对于改变教育科研是学者、专家或专职教科研工作者的事,与学校第一线的教师无关的观念,对于改变教育科研神秘或者神圣,教育实际工作者遥不可及而生的畏难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其实,教育教育并不神秘,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研究,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不是没有意识的植物,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的学生,因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质上应是创新的,教师要以研究的眼光观察、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变化,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学生。校本研究要求教师从一个不自觉的研究者转变为一个自觉自为的研究者。同时要求教师还能成为校本研究的组织者,能够将学生、家长或其他教师组织起来,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

三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灵活性。校本研究需要多种教育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如观察、访谈、调查、总结、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预测等等。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变化以及研究的进展等情况,可以灵活地选择和确定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等。校本研究不强求研究方法的一成不变,而是要求在运用研究方法时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四是研究过程的描述性、反思性。校本研究强调真实地描述研究对象,通过教学笔记、教学日记等形式将研究对象尤其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或发展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同时,研究者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自己与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既有一般意义的“回顾”,更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研究过程和教育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善于总结研究过程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做法。

五是研究价值取向的应用性、创新性。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者个体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主要是寻找在一定条件下解决学校与研究者个体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法,这是校本研究应用性的体现。同时,校本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新颖性或创新性。因此,校本研究对学校教育实践的改善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校本研究的创新性不是强调原创、首创,而是重在教师研究个体意义上的创新,重在学校范围内的创新,重在今天的研究要比昨天的研究更有进步更有新意,对明天的工作会有帮助。

四、校本研究的过程

校本研究虽然不要求对研究过程进行刻意严密的设计,但其开展还是有一定程序的。

一是发现与提出问题。发现与提出问题是任何研究的起点,校本研究也不例外,开展校本研究,首先是要对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包括研究者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问题诊断,通过对已有的实践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按新课改要求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教学方式有哪些差距,与其他学校、其他教师相比有哪些不足等等问题的思考,找出学校发展、教师个体发展以及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展开。

二是确定研究问题或研究课题。由于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学校教育实践和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也由于学生对学校教育、对教师教育教学有了更高的期待,学校教育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发展等方面会产生很多的新问题。从校本研究的角度看,不可能将这些问题都进行研究。因此,在发现、提出问题之后,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真正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以及学生发展有重要价值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同时又是研究者感兴趣的,有能力展开研究的问题)。有些学校为鼓励教师开展校本研究,采用课题立项,或项目申报的形式,将教师感兴趣的研究问题确定下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这对于推动教师参与研究有积极作用。

三是研究方案设计。研究问题确定之后,在展开研究工作之前宜有一个初步的研究方案,该方案的设计包括总体的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步骤及研究时间的大致制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等内容。研究方案形成之后,还可根据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修改。

四是收集资料。校本研究方案形成之后,便可进入研究的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关键是围绕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的资料,通过观察、测量、问卷、访谈等手段,收集、占有关于研究对象多方面的材料,为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奠定基础。

五是分析资料,形成事实,得出结论。在收集和占有关于研究对象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以区分材料所包含的真实事实与虚假事实,主要事实与次要事实,典型事实与个别事实,必然事实与偶然事实,一般事实与个别事实,孤立的事实与联系的事实,由此得出关于研究对象整体的、全面的看法,防止以偏概全的错误。

六是拟定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分析资料,形成事实,得出结论的过程,已为拟定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打下了基础,通过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的撰写,进一步理清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或澄清有待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七是研究结果的应用。校本研究的结论或结果形成之后,要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上,在应用过程中要对哪些是可以立即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哪些还有待于进一步归纳、比较之后才能应用,哪些有待在教育实践条件的调整之后才能应用,哪些还不能应用,但却对改善教育和教学实践有启发、借鉴参考价值等进行区分。

以上为校本研究的基础过程,这一个过程的完成,意味着下一过程的开始,上一研究过程结果的应用,即是新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开始,在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疑点。因此,真正的校本研究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实践和认识都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校本研究过程的不断展开,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改善,推进教师不断成长,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五、校本研究的评价

校本研究的评价对推进校本研究的发展,对激励研究者的研究热情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校本研究的评价,不仅是研究结果的评价,重要的是对研究过程的评价。

新课改论文篇(5)

2.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

新课改下历史教材难度降低淡化知识体系,所以每课的导入新课环节都将以学生生活相关问题作为切入点。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情景进入学科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切入点可以由教师依实际情况设疑导入,学生在掌握、体验环节按课标要求,而教师则围绕课标和探究主题精讲史实,指导学生掌握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和线索的方法。同时,师生要在历史情景中体验、强化应有的情感态度并升华为一定的价值观念。而合作探究环节是通过全班或分组围绕主题在一定组织形式下展开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教师一方面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另一方面又适时启发引导,把握整个教学活动节奏。对学生的答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对知识点小结。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行分组讨论这样做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渠道获取史料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评说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课标中的相关知识点,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辩证史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爱国情感与智慧。同时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但是在目前的历史课改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目前我们手中所掌握的资料极其有限,而且有不少的还是以前老教材的翻版。这种情况会制约我们的课改进程,让我们的课改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相信随着网络技术在课改中的应用,会让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

新课改论文篇(6)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

作为老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高中语文课该教什么。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那高中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优化教学结构,凸显学生地位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立足于教师的教,是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往往陷入一厢情愿的“填鸭式”“注入式”窠臼。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课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立足于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因而,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应把握好三个基本点:一是着眼于提高课堂效率;二是着眼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展;三是把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的主要矛盾尽量在课内解决。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流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学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

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与传统评价体系相比,新课改的评价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师生多元;评价内容从单一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评价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我们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来看,只重视了学习模块的完成,对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没有考虑。即只要学生的学习达到学时,考试合格就能拿到该模块的满分,至于学习过程中有没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有没有违纪逃学则一概不管。试想,这样的评价会带给学生什么样的误导,后面的学习还有什么激情。

四、开放课堂,培养多种能力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而,我们也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时,教师可凭借自己良好的教学素质,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合理地创设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最优化地组合课堂结构,组织综合性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充分地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以前语文教学的“分段DD概括段意DD归纳中心”的程式教学早已被否定和批判,而我们面临的高考阅读却正需要学生具备这样的基本能力;又如以前高考中的字音、字形、词语、标点等知识点考察在很多省份的高考中被取消,导致我们的教学和学生对这些和日常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不重视,平时运用时不推敲,这一点在高考命题中是否需要考虑,值得我们思考。

由于语文学习的特殊性,举一反三是最重要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课外阅读,通过研究性学习等多方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学科间结合指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学好语文对学习其他学科的帮助。又因为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包含历史、地理、科学、经济、情感、态度、习惯等等,我们可以利用这点与其他学科联合搞活动,提高学生整体能力。

总之,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才刚刚起步,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我们的教学生活。我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我明白:“语文教育是事业,贵在淡泊名利,默默无闻;语文教育是科学,难在持之以恒,求实求真;语文教育是艺术,美在享受母语,陶冶身心。”如果我的学生能够说“上语文课真是一种享受”,那就是最大的幸福,最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

[1]王德虎.农村高中语文新课改探索[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8):106.

[2]代巧玲.课标解读――高中语文新课改重视诵读回归[J].学周刊:c,2012,(2):33.

[3]李俊.寸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认识[J].信息教研周刊,2013,(16):38-39.

新课改论文篇(7)

实行新课程改革,语文教改应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路子。语文教师不能只追求形式而不求效果的热闹做法。教学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来不得任何的弄虚作假,务虚的做法会贻误学生。就语文教学而言,立足文本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如果只注重了活动而忽视了文本,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会提高,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必然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挖掘内涵、感悟共鸣,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是我们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应努力去做的。

新课改论文篇(8)

1.体育教学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求,体育事业也得到进一步的推进。我国曾有学者将体育的作用扩展到很多方面,如健身、娱乐、情感、教育、政治等。也有人将其分为生物与社会效能两种,其中生物效能包括健康、健美、保健、延寿;社会效能主要有政治、经济、教育、娱乐等。体育既能提高身体素质,也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着积极的作用。2.体育教学的地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能帮助他们适应生活,同时也肩负起传递体育文化的使命。体育教育中的规范,能约束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另外,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单一。现阶段,很多学校仍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进行课堂讲解再做示范,并没有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发挥出来。课堂教学中多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多为被动接受,失去了主体地位,长此以往,便失去了对体育运动的热情。2.教学思想落后。对于新课程改革,许多教师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接受新的教学思想,教学中仍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忽视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另外,很多学校因为体育不属于必考科目,因此其在学科体系排名中居于末位,这就使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很难实现。3.设备设施不健全。许多学校目前仍没有完善的教学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甚至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只在简单的空旷场地进行。而且学校体育设备、器材比较陈旧,大多用于应付教学检查,所以体育教学很难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4.教学内容乏味。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大多还停留在自由活动层面,如男生打篮球、女生打羽毛球等,教师并没有将体育经验以及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5.缺乏完善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由教师进行评判,在考核与评价方面十分单一,往往只看一方面的成绩,并没有综合考虑学生身体、心理、智力等方面,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发展策略

新课改论文篇(9)

二、美术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比较传统的教学在通常情况下都以教师为主要中心,其通常习惯于采用个体的手工方式进行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教学资源,同时,相应的教学设计也备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比较传统的教学均以基础知识为主

进行书本上知识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在实际认知上的快速发展,但是,却不能够仅仅因为如此而直接忽略了其经验所带来的实际作用,如果没有相关的经验就很难掌握与理解间接性经验。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并没有直接给予其经验上的重视。如果只是仅仅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一定会直接导致对理性的过度重视,从而轻于实践的做法,这就是对结果不够重视的重要弊端之一。

(二)以教师为主要主体

教师和学生、教和学都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基础关系,其主要包括相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和学之间的教学关系等。而在这种关系中,比较传统的教学中片面的教学只是强调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主要中心的师生关系与教学体系,这样使不利于相关学生进行学习的创造性与主动性的思维创新。

(三)打破以教案为教学模式的教学

依据比较传统的教学来说,其主要是以教案为主要依据的教学模式,相应的课堂教学主要都是按照之前的计划进行教学的,每一节课都必须要积极完成相应的教学进度,而其相应的内容与进度都要实际安排在教案中。而从相关教师的角度来说,依照相关教案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立,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培养和引导相关学生的发展,其相关的教学任务也能够顺利完成。而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来说,学生们是否得到进步,其教学效果体现的是否明显也就无从知道了。因此,采用以相关教案为主要教学的工具,相关教案只是片面反映整个教学过程,并不是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过程。

三、特定情景的体验教学

在新课改的体质改革下,相应的教师可以在相关美术教学中利用情景创设的方式进行授课。例如:相应的美术教师可以依据相关美术现象与美术作品,采用编制角色扮演与编故事的方法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美术教师可以为学生们编制一些情景模式的短剧,可以让学生们去扮演一位众所周知的画家,进一步表现出其画家从刚刚开始学艺到最后取得成功,从而让每一位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去体验自身的感情,从而学习相应的绘画技能。不仅如此,相关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处在某一个场景中进行绘画,例如当外面下雨时,可以让学生们直接画出在雨中的所见所闻,当外面正在下雪时,可以让学生们积极画出雪中的一些美景。与此同时,相关教师还要不断加强其美术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们在实际的情景中形成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最终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关的情景教学体验主要是新课改针对相关教师的具体要求,其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挑战,但是,进行情感式的美术教师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这只是在相关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实现的。所以,在实际的课程改革下,相关美术教师也要相应地探索其相应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实际的情感体验中对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的掌握,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相应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

四、课堂结构的改革

在比较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其相应对的教学结构主要是由相关学生的练习与教师教学以及相关知识的讲解所构成的,而在这些环节里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相应的美术教师,学生们的很多活动都是在相关教师的实际安排下直接完成的。而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单纯的教而不知道教育学生怎么学,其已经不能够充分地满足实际课程的需求。所以,相关美术教师就要依据相应的教学特征,积极改变比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积极建立起以相关学生为中心的询问、欣赏以及讨论讲解等新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相关美术作品的欣赏也是整个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询问就是让学生形成问的习惯,此时也可以进行教师问;讲解是说美术教师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讨论就是说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对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而训练则是说要进行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性教学,这也是相关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会贯穿在整个教学的体制中。以进行学习的学生为重点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整个美术教学中去,进一步加强其美术学习的意识,积极调动学生探究与体验美术的积极性,从而最后让学生自主地爱上美术学习。

五、美术对相关教学的水平提高

相关的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十分恰当地将美术术语与美术语言让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而美术术语与其相应的语言主要包括相关作品的形状、材质、色彩以及空间等多种,相关教师可以采用自己的想法对美术术语与语言进行解释和描述以及分析。美术语言的相关传授是整个美术知识的重要工具,而教师是否可以采用十分生动、形象和准确的语言将美术知识直接传达给相关学生则是衡量教师语言水平的主要标准。当美术教师给予教学时,必须要依据相应的情境进行不同语言的表达,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委婉蕴蓄;此外,教师情绪必须表达得恰当,尽量做到真情流露,避免矫情造作。例如:在与中国的花和人物相关的教学中,由于相关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相关教师相应的语言表达与情感流露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人物画像中,其主要表达的是相关人物的神情,而在相关的花鸟画中主要表达的则是花草的相关绘画技巧。比如:在朱耷的鹌鹑图中,相关画家主要以鹌鹑进行自喻,特意将鹌鹑的眼睛夸张化,使其眼珠又黑又亮,直接顶在眼眶的上角,利用白眼看人充分表现出其冷峻孤傲与昂首向天的气质。因此,相关美术教师要利用美术知识恰到好处地将感情与语言充分地流露与表达出来。一旦相关教师将语言的形象生动性以及丰富的情感直接表露出来,那么相关美术教学的丰富生动性以及相应的活力才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其语言必须充满诗意与激荡的情感,同时也要相应地蕴含一定的哲理,从而让相应的美术知识更加哲理化,更加情感化。

新课改论文篇(10)

一、对新课标的“新”字理解要到位

新课标教材从教育、教学的理念上改变了过去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吸收知识的旧教学理念与模式,有意识地凸现“语文素养”,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可以这样说,新课标教材的“新”,应该是教学理念上的新,而不是教学形式花样上的翻新,也不是上课的方法由一种模式、形式转移到了另外一种模式、形式。尤其是课堂上课的新,更不是一味地追求形式花样上的所谓新,而是实实在在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培养他们科学创新的学习方法,既培养学生大胆地、创造性地学习,又要培养他们严谨的、合乎逻辑的学习态度,一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也应该是扎实、真实的效果。课的拓展,也应该是在读懂课本教材的基础上的拓展与创新,而决不是课堂上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更不是学生对某个问题东拉西扯,牵强附会,风马牛不相及的不着边际的肆意发挥!

二、在教学实践上要积极探索

一是转变教师观念。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要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要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要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和创造者。

二是转换教师角色。从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来看,现代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对象;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既要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又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不是单纯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学生,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教学的中心人物。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教育教学的意图、策略等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让学生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

上一篇: 课堂游戏论文 下一篇: 网络道德意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