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主持词结束语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08 18:25:02

会议主持词结束语

会议主持词结束语篇(1)

大多数会议上,主持人的导语和过度语处理得都较好,而结束语就显得冗长拖沓了。主要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小结部分喜欢将几个人讲话中的大小标题简单地罗列起来再重复一遍。二是提要求部分喜欢发表长篇大论,对如何贯彻是左一个明确意义,右一个落实措施,以此显示自己的水平和对工作的重视。殊不知,这些做法不仅浪费了与会者的大好时光,还是对讲话者和与会者的不尊重、不信任。

在小结部分,主持人应该将几个讲话人的主要观点、典型经验进行概括提升,而不应该简单重复;在提要求部分,只要将关键环节、重点要求等讲解清楚、强调到位就可以了。

二、要突出重点,不要轻描淡写

主持会议时,与重复??孪喾吹牧硪恢智阆蚓褪乔崦璧?础V鞒秩送??挥?ldquo;下面开始开会了”、“下面请×××讲话(发言)”、“今天的会议就到此结束”等几句简单的话,其它内容则一概不提。主持人还自认为这是办事爽快、雷厉风行的体现。其实,这样做并没有尽到主持人的职责,是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知道,会议主持人除了发挥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作用外,在不同类型的会上还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学术研讨会上,要起到提出观点、引导讨论的作用;在经验交流会上,要起到肯定做法、总结推广的作用;在工作布置会上,要起到落实措施、提出要求的作用;在庆功表彰会上,要起到激励先进、号召学习的作用。主持人只有将主持内容与召开会议的目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是成功的主持。

三、要恰如其分,不要夸大其词

抑或是为了表达对讲话者的尊重,抑或是为了引起与会者的重视,抑或是为了表达要求与会者贯彻执行的态度,在会议主持中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溢美之辞。普通干部在小型会议上的讲话却被主持人冠之以“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等美名,要求与会者“坚决贯彻执行”,一般性发言也被定性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表达言过其实,不仅会使与会者觉得肉麻、当事人觉得不自在,还有阿谀奉承之嫌。因此,在会议主持中,用词要恰如其分。

要根据会议的级别、会议的类别、会议的规模、讲话者的身份以及讲话的内容作出恰当的评价,不得夸大其词、任意拔高。可这样表述:“讲话很重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指南”、“请认真贯彻执行”,等等。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四、要摆正位置,不要错位越位

会议主持的主要作用就是承上启下、穿针引线,使会议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来讲,担任会议主持人员的职位,既低于参加会议的最高领导,又高于与会对象(与主席台就坐的其他人员基本平级)。这样一个特殊的角色,要求主持人的讲话既要符合本次会议的身份,又要符合平时的身份。

一是作总结时要符合身份。在总结阶段,要对下属的讲话、发言进行适度提升,表明自己处于上级的地位,有对基层指导工作的义务和权利;而对上级领导的讲话则要尽量引用原话,重点强调,表明贯彻领导讲话精神的态度。

二是提要求时要符合身份。提要求时一般要采用命令式而不是商量式的语气,这样才有利于把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要注意所提要求既不能与领导的讲话精神相违背,又不能凌驾于领导之上。否则,就有错位越位之嫌了。

五、要有效控制,不要听之任之

为了保证会议的正常进行,一般的会议都要由文秘人员事先写好主持词。但是会议是现场进行的,文秘人员不可能预料到会议现场会发生什么样的特殊情况,而把所有内容都写进主持词。这就要求主持人不当“传声筒”而当“调控器”,要根据会议的类型和现场发生的情况,作出有效的控制,而不能照本宣科、听之任之。

一要控制时间。我们经常会遇到“拖会”的现象,这固然与事先安排不周、每个发言人没有控制好时间有关,但主要责任在主持人。与“拖会”相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会议结束时间未到,而内容已全部结束。遇到这两种情况,主持人要随机应变,根据现场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时间不够,或要求讲话者压缩讲话内容,或把大会发言改为书面交流,或精简自己的主持内容,以保证会议按时结束。如果时间多余,主持人可安排小组讨论,消化讲话内容;可安排现场咨询,解决疑难问题;可安排代表发言,谈谈如何贯彻。

会议主持词结束语篇(2)

中图分类号:D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22-04

澳大利亚众议院辩论规则是《澳大利亚众议院议事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由七部分内容组成,体现在2010年最新修订的《澳大利亚众议院议事规则》第64-85条。在澳大利亚众议院,无论是立法还是其他事务的辩论都是依据该辩论规则进行,这对于保障众议院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对澳大利亚众议院辩论规则进行译介,其目的在于为我国人大议事,尤其是人大立法辩论机制的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

一、议员何时发言

议员可就下列议题发言:不违反议事规则的任何议题的辩论;举行公开辩论的动议;提出的修正案;要求指正违规行为;优先事项;议事规则第46条规定的公共重要事项;对其发言中被断章取义或误解字词的解释;得到主持人准许的个人解释;根据议事规则第43条和193条规定的时限,在众议院做90秒的发言,或在主要委员会做3分钟的连续发言;无须事先通告提问或答复;得到众议院准许的发言;得到主持人准许的发言。

保留发言权。支持动议或修正案的议员在没有发言的情况下,可向议会要求在此主题下一阶段的辩论中进行发言。

议员不得发言两次。议员在众议院针对同一议题不得发言两次,以下四种情况例外:(1)在法案的详细审议阶段或审议参议院的修正案时,议员可面对主持人针对议题做出若干次发言;(2)在辩论结束前,议员提出实质动议或在法案的二读、三读阶段,可针对辩论中的事项进行答复,但答复要与辩论相关;(3)在休会辩论中,如果没有其他议员发言,议员可做二次发言;(4)进行解释时。该规则并不适用于议员发言期间(因为主要委员会阶段没有议题)。实践中,在休会辩论时,没有发言的议员要优先于想要再次发言的议员。

针对修正案发言。当议员在发言过程中提出了一项修正案,其将被视为针对原始议题和修正案发了言。在提出修正案之前已针对原始议题发过言的议员可再次发言,但其发言仅能针对修正案。

付诸表决后的发言。当议长将议题付诸表决和口头表决已进行后,议员不得发言。

不公开辩论的主题。下列主题不可公开辩论,不应争辩或提出意见,主持人应立即付诸表决而且不存在修正案:延长议员发言时间的动议;当机立断的动议;听取议员发言的动议;进一步听取议员发言的动议;休会辩论的动议;不再听取议员发言的动议;将付诸表决的动议;法案或动议的议题需要紧急审议,并立即宣布;惩戒议员的动议;通过的主要委员会修正案的议题;通过的主要委员会法案报告的议题;在众议院进行法案下一程序的动议;主要委员会向众议院报告法案的议题。

此外,根据自动休会无须辩论的规定,大臣可向众议院提出休会议题。

议员发言的曲解。当其发言的部分内容被断章取义或被误解时,对某一议题已经发过言的议员可再次发言进行解释,但不得引入新事项、不得打断任何议员提出可辩论性事项,针对此解释不得进行辩论。(议员接着发言的)正确程序是当其他议员发言结束后站立,并告知主持人其被曲解。主持人通常允许议员接着解释。事先告知主持人的程序对于议员们做出解释是很有意义的。

个人解释。得到主持人准许的议员可根据个人观点进行解释,尽管在众议院此时不存在议题。虽然实践中可随意获得准许,但议员无权要求自动授予。要求进行个人解释的议员应事先告知议长。个人解释适宜在事项之间做出,但在主持人的准许下可在任何时间做出,只要没有其他议员在众议院发言即可。然而,它们通常是在提交文件后的日常事务阶段做出。

主持人准许。“准许”一词常常被用于概括来自主持人的准许,以区别于众议院的准许。尽管议事规则规定议员经主持人准许发言应仅仅涉及个人观点,但有时众议院的做法是议长或主持人准许议员可就众议院各种事项发言,如允许大臣更改或增加答复、为议员寻求有关程序行为的信息等。有时,得到准许的议员发言后,主持人可准许其他议员针对同一事项发言。

准许发言。寻求众议院准许的通常做法是在一致同意的情况下,在众议院没有议题时做出发言。这种程序主要被大臣用来宣布国内外政策和政府其他决定。除议事规则第39(a)(i)的规定以外,想要发言的议员在出席委员会报告或每次议会授权时也可使用这一程序。

为了使众议院能对是否准许发言做出判断,议员在请求发言时应表明事项主题。议员的发言应限制在被准许的主题上。

二、请求的分配

想要发言的议员(除非无法站立)必须站立并向议长示意。当两位以上的议员同时站立要求发言,议长根据其判断允许先站立的议员发言。如果议长的选择受到质疑,(没有被叫到的)任何议员可提出“听取议员发言”的议题,此问题必须立即交付和做出决定而不存在修正案和辩论。

站立发言议员的请求分配属于主持人自由裁量权的事项,但通常作为一个原则是让众议院双方议员(政府和非政府)轮流发言。政党联盟中请求的分配是根据其在众议院中议员的比例进行的。小党派和独立议员根据其人数大致比例进行请求分配。

一般来说,众议院政党或反对党的大臣、正副领袖要优先于其所在方的其他议员,但在需要较大灵活性的法案详细审议辩论阶段,为了做出答复和解释,大臣要优先于其他所有议员。为了帮助主持人,党鞭要提供发言者的名单(详细审议辩论除外),主持人通常根据名单决定发言顺序,但也不完全是这样。

三、辩论和发言的时间限制

发言时间限制。议事规则第1条规定了辩论和发言的时间限制。时间限制适用于辩论中的一切发言,但以下情况除外:针对主要财政法案进行二读的动议,但反对党领袖或反对党领袖委任的议员在二读中的发言没有时间限制(财政预算案发言和答复);众议院同意为特定目的而更改发言时间限制,例如在重要辩论中,议事规则暂停准许负责大臣和主要反对党发言人无限制或延长时间;在周一,针对委员会和议员个人的相关事务,党鞭可建议减少议事规则规定的每位议员10分钟的发言时间;时间限制并不适用于慰问和致谢动议的辩论,实际上会议结束时做的告别发言也不适用。

如何计算。议员分配的发言时间的计算从请求获准时起(除非根据议事规则65(c)提出请求异议的动议),包括被打断的时间,如投票(不包括在众议院主要委员会暂停程序而导致的投票)、法定人数请求、指正违规行为、引介至主要委员会、对主持人裁决异议的动议、指名谴责和中止议员资格的程序。主持打断辩论暂停会议(如午饭休息或众议院主要委员会表决)、自动休会规定或问政时间,议员的时间不受影响。在这些情况下,当辩论恢复时议员可继续发言而不存在时间的流失。

延长时间。在提出动议时,议员可被准许延长一个不超过10分钟的时间段,只要延长时间不超过原先分配时间的一半即可。进一步延长时间的准许需要暂缓执行议事规则。在休会辩论中,议员不能被准许延长时间。然而,如果没有其他议员在众议院发言,已经发过言的议员可做二次发言。

发言计时钟。发言计时钟安装在议事厅和主要委员会。副秘书长在议事台设置计时钟,以计算每次发言的允许时间。当时间用完时,模拟时钟的指针返回到逆时针方向的0或12点钟的位置。时间截止的前一分钟,每个钟面会出现一个小的黄色警示灯,并持续发光到发言时间结束。

四、发言方式

议员站立和面对主持人。想要发言议员必须从其座位上站立并面对主持人,无法站立的议员可以坐着发言。

发言地点。除以下例外,所有议员都应站立面对众议院发言。大臣和影子大臣在议事台发言。主持事项的政务次长可在众议院议事台发言,但在其他时候需要在分配给他们的地方发言。同样的做法适用于反对派的政务次长,或特殊辩论中反对派的领导议员。

读发言稿。对于读发言稿没有明确的反对规则。

礼仪。当议长在辩论中站起时,正在或准备发言的任何议员应当坐下,众议院必须保持安静,以使议长的发言能够被听到而不被打断。当议长将议题付诸表决时,议员不得走出或穿过议事厅。议员进入或离开议事厅应向议长做出弯腰姿态,议员不得从议长和正在说话的议员之间通过。进入议事厅的所有成员必须立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允许停留在过道。议员不得通过大声交谈、制造噪音或骚乱的方式打断正在发言的议员。

首次发言。众议院有个惯例,议员在众议院的首次发言不应存在插话或被打断的现象,主持人通常提醒众议院注意某议员正在进行首次发言这样一个事实。出于对这种礼貌的回应,议员不应过度挑衅。议员正式的首次发言未必是议员第一次在众议院的发言,如慰问动议的发言、大臣或反对派发言人作为议员的发言都不被列为首次发言。在新一届议会新当选的议员通常会以回应演说辩论的形式做出首次发言。

五、发言内容

辩论的关联性。议员的发言必须针对正在讨论的议题的主题或主题的例外情况。法案辩论中关联规则的适用参见《众议院程序指南》。

当议员做与主题无关的发言或重复发言时,主持人在做出提醒后可直接终止议员的发言。不过,议员有权要求将“进一步听取议员发言”的议题付诸表决。针对这一议题将不再辩论。

关联规则的例外。关联要求存在一些例外情况。议员在一般辩论中可利用这些机会提出自己选择的事项:众议院休会辩论;回应演说辩论;二读中主要财政法案辩论,每年政府服务的其他拨款或供给法案;主要委员会休会辩论;申诉辩论。

涉及其他议员。当发言涉及其他议员时,议员应指出涉及的议员所代表的选区名称,如代表XXX选区的议员;或指出议会议员办公室,如众议院领袖、反对派领袖、政府首席党鞭;或他的行政职务,如总理、外交部部长。

预估讨论。在辩论中(如在众议院存在议题时)议员可以不按照通告文件中所罗列的预期讨论主题发言,并希望在这次或下次会议上讨论。在决定是否违反议事规则时,议长不应阻止相关主题的发言。在实践中,这个规则只适用于通告文件的部分事项,而不是所有罗列事项,如书面议题或是委员会调查主题的议题。

涉及以前的辩论或程序。议员在本届会议不得涉及(以前的)任何辩论或程序,除非涉及的内容与正在讨论主题有关。此规则在法案的不同阶段之间不得扩展。

攻击性或违反议事规则的词语。如果议员使用了令人反感的词语并拒绝收回,其行为就会被认定为违反议事规则。攻击性词语不管是用于正在众议院发言的议员还是其他任何在场议员,主持人都将会干预。当议员使用这些词语引起他人注意时,主持人将决定它们是否具有攻击性或违反议事规则。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人的判断取决于词语的本意和词语的使用背景。一旦主持人决定这些词语具有攻击性或违反议事规则,主持人将要求议员收回这些词语。收回也就意味着道歉。如果议员拒绝收回,主持人将以无视其权威为理由对议员指名谴责。

议员的指责。议员不得针对众议院、议会议员、司法人员使用攻击性词语,所有不当动机的非难和对其他议员的个人指责都被认为严重违反议事规则。主持人裁定任何被视为攻击性言论的撤回请求,请求必须来自被指责的议员,任何撤回请求必须是在察觉到时做出。通过引用或将话语强加于别人的手段针对另一议员使用攻击性词语也是违反议事规则的。适用于个人的被认为不适合在议会使用的表述不得适用于组织。议员只能通过提出可在众议院投票的实质性动议的方式,直接指控其他议员、指责其品质或行为。然而,对议员指控或指责的表述不得用不适合在议会使用的词语。

其他人或组织的专门保护。议员在辩论中不得对女王、总督和州长不敬,也不得以影响众议院审议为目的。对于像众议员、参议员和司法人员等人的品质和行为,只能通过提出可在由众议院投票的实质动议的方式进行辩论。众议院的议事规则和实践并不能阻止议员有损政府或议会议员的行为发生,无论主持人多么反对这种做法。

众议院投票的指责。议员不得指责众议院的任何投票,除非表决议案的动议撤销。实际上,为了阻止相关公共事项观点的合理表达,这一规则并非如此解释。此规则并不阻止对任何议会法案的批评。

审理中的惯例。为避免妨碍程序公正,众议院一直强调对自己的程序进行控制。简单说,审理中的惯例是众议院有权进行相关立法的主题和法院正在裁决的事项不应当进行辩论,提案或质询。作为一般规则,在刑事法院,和案件相关的限制规定(如果有的话)在一个人从到宣判前应事先公布。在民事案件的情况下,该惯例适用于从他们定下审判日期或以其他方式提交法院审理的时间。提出和维持上诉直至做出上诉决定都是受限制的。根据具体情况,尤其是那些与个人行为有关的情况,该惯例可延伸到皇家委员会或其他类似机构。审理中的惯例的使用由主持人视情况自由裁量决定。主持人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被认为存在程序偏见的可能性时,其将会在众议院遭受批评,同时以众议院的固有权利进行调查和无视公共利益的辩论也会发生。

六、打断或中止辩论

打断议员发言。根据议事规则第66条的规定,议员不得打断其他议员的发言,除非:提醒指正违规行为;提出紧急优先事项;提出不足法定人数;提醒在场旁听者关注;提出结束动议(不再听取发言或将议题付诸表决);提出议事日程动议(和公共重要事项相关的讨论);提出现在进行投票的动议(和选举议长相关);根据议事规则介入。

介入。介入主要是通过另一位议员提出议题而打断议员的发言。该程序仅运行在主要委员会,以鼓励辩论中的互动性和自发性。在一天的辩论议程中介入是必需的(针对主要委员会的议案或其他法案),像议员的发言或休会辩论等其他程序则并非如此。介入必须立即中断议员的相关发言(不仅仅是正在辩论的法案或动议)。试图介入的议员必须首先站立并向主持人提出请求,直接面向议员发言不管其是否让步。主持人可能缩短或拒绝介入,如果介入时间太长或如果主持人认为该程序被滥用。介入时间内计时钟不停止,这也不是延长议员的发言时间,因为这是回应时间。

二读辩论中的质询。在本届议会(43届),作为试点,在政府法案二读辩论议员发言结束之时,其他议员可就其发言进行质询。议员无质询的义务,但可在其发言中表达出来。每次发言后,质询和答复可能会持续长达5分钟。提出每项质询可用30秒,每项答复可用2分钟。此规定不适用于大臣二读阶段的发言和大臣结束辩论的发言或主要反对派发言人的发言。

插话。议员不得通过大声交谈、制造噪音或骚乱的方式打断正在发言的议员。然而,普通辩论过程的插话主持人不一定干预,除非插话频繁或打断议员的发言顺序。“说得对,说得对”及相似表达意味着赞同议员的发言,只要不是故意打断其他议员的发言即可。

结束议员(发言)。任何议员可提出“不再听取”某位议员发言的动议,除非该议员根据议事规则发出动议通告或提出一项议案,否则必须将该议题付诸表决,并立即做出决定而不能修正或辩论。如果动议获得通过,发言的议员必须立即就座。但议员的发言针对违规行为或个人解释时,主持人不一定接受该动议,因为这两个问题都在主持人的控制范围之内。该动议只适用于目前正在进行的发言。

结束议题。主持人提出议题后,“将议题付诸表决”的结束动议可由任何议员在任何时间提出而无须通告,不管其他议员是否面向主持人发言。结束的议题必须付诸表决,并立即做出决定而不能修正或辩论。如果同意结束,主持人面前的议题必须立即付诸表决而不存在任何进一步的辩论。如果是结束修正案的辩论,对原始议题的辩论可继续。主持人在提出议题之前不可提出结束动议,也就是说议员正在提出或支持一项动议(除了修正案动议,在修正案被取代的情况下,结束适用于原始议题)。根据断头程序,在预先进行时间分配的相关程序中也不得提出结束动议。

日常事务动议。日常事务动议被用来减少或杜绝公共重要事项的讨论,只能在这种情况下适用。结束有形式规定,在公共重要事项期间主持人面前没有议题。提出的动议以类似的方式结束。如果动议获得通过,对公共重要事项的讨论立即结束,众议院将进行下一事项。

投票表决动议。在选举议长的过程中“付诸投票表决”是用来结束辩论的表达形式。

中止辩论。没有针对议题发言或有权答复的议员可提出“中止辩论”的动议。此项动议只能由主持人准许的议员提出,其他议员在发言中不得提出。动议也不得在众议院休会动议辩论时提出(休会辩论)。中止辩论的动议不公开辩论,提出时不得有评论,必须立即交付和做出决议,无须修正。除非议员要求独立议题的付诸表决,否则恢复辩论的时间将包括在中止议题内。议长在实践中通常将两项议题,即“中止辩论”和“辩论将在以后进行(一小时后、明天会议、将来或特定一天)”结合起来。当中止动议被反对或对恢复时间未达成一致时,两项议题将分别付诸表决,在这种情况下,恢复时间问题将公开进行相关修正和辩论。如果中止动议被否决,动议提出者可在此后的辩论中发言,议长可拒绝接受类似的动议如果其认为提出动议的目的在于阻挠议事。如果中止动议获得通过,提出动议者有权在恢复辩论后首先发言。

七、指正违规行为

指正违规行为的目的在于提醒主持人注意违反众议院规则的行为或向主持人寻求程序问题上的引导。任何议员在任何时间可对众议院或主要委员会的程序行为提出质疑,直到秩序动议被主持人决定,暂停所有其他议题的审议和决定。

因为议员发言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会被打断,议员起立之后应向主持人表明其打断发言是为了提出指正违规行为,例如“议长先生/女士,指正违规行为”。被打断发言的议员应立即就座。

在表决时,议员必须就座提出指正违规行为,议员可采取传统做法,用一张纸覆盖他们的头部,以吸引主持人的关注。主持人必须将注意力指向正在发生的可疑的违反规则的行为。在当天或前一天提前提出指正违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议员滥用指正违规行为的权利进行辩论是众议院中的形式之一。如果议员坚持提出欺骗性的指正违规行为,其将会受到议长的纪律处分。

会议主持词结束语篇(3)

再次向以上优秀个人和科室表示祝贺。事实上,在工作中涌呈出的优秀员工和科室还有很多,但由于名额有限,希望大家能够理解。20xx年,希望大家再接再励,振奋精神、努力拼搏、扎实工作,朝着提高两个效益,创建和谐医院的目标奋勇前进!

最后,我代表院领导祝大家新年愉快、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接下来, X点 X分,我们的文艺晚会和抽奖活动正式开始,给大家10分 钟的休息和准备时间。

年终表彰大会主持词结束语【2】

主持人A:相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祝福的话语还没有说完;

主持人B:美好的日子让我们共同分享,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携手并肩。

主持人A: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祝愿***和全体员工:生活更加美好!身体更加健康!家庭更加幸福、团圆!

主持人B:祝我们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祝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主持人合:朋友们,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更加美好!

会议主持词结束语篇(4)

2. 为丰富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提高综合素质,展现青春风采,提高思辨才能、逻辑思维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体现大学生的蓬勃朝气、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加强各系之间的交流培养发展辩论人才、团队的协作能力,共同感受思想的碰撞、语言的艺术。

二、活动主题:

前期宣传:(1)开幕式之前在校园里贴标语、挂海报,并且在校园的广播台进行宣传。(2)邀请兄弟学院参加开幕式。(外联部)(3)召集所有部门、社团及各班班长、团支书开会,宣布活动概况和注意事项。(4)网络宣传。

三、策划主办单位:国际教育学院学生会

赞助单位:

四、活动流程

(一) 辩手选拔25强

(1)有宣传部进行全院范围内的报名宣传,

报 名: 截至 x时间

(2)通知报名选手进行面试

面试内容:

第一轮 面试为标准面试, 选拔各班的参赛人员将接受两到三名评委的面试,

评委将根据选手在各个环节的表现分别进行独立评判。

第二轮 在第一轮面试结束一周后进行第二轮面试.形式为分班对抗。

(4) 最后,将综合讨论情况和比赛情况对每个选手进行分别评价,选出21人进行复试21晋 9

(二)、 辩手选拔21晋 9

由英语系老师亲自选拔

(三) 辩论赛流程

(1)赛制安排

本次比赛采取淘汰制。共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

(2)赛程安排

开赛仪式:(时间地点待定)

初 赛: (时间地点待定)

决 赛:(时间地点待定

注:(1) 比赛时间与地点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3) 大赛奖项

冠军:一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亚军:一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季军:一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最佳辩手:每场一名,颁发荣誉证书。

承办方或将根据现场情况,另设其他奖项。

(5)开赛仪式

主 持 人:待定

嘉 宾:待定

参加人员:参赛队伍、大赛工作人员

流 程:

1、主持人致辞,介绍与会嘉宾

2、嘉宾致辞

3、评委代表宣誓

4、参赛选手代表宣誓

5、宣布大赛开始

6、抽签得 正方和反方以及辩题

(6)辩论赛程序

1 、主席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英国议会制辩论赛有正反两支队参加,每一方各三人

2 、主持人介绍嘉宾、评委

3、主持人介绍赛制

l 正方队伍就是要提出讨论的具体议题,并由一辩展开8分钟的框架式论述,

l 反方一辩则要就正方一辩所提出的议题进行驳斥,并提出本方观点的框架式论述,时间8分钟。

l 正方二辩则负责在反方一辩陈词结束后对反方观点进行批驳,并为本方一辩的框架式论述提供8分钟详实的实证性论证。

l 反方二辩则也要像正方二辩那样负责批驳对方观点并进一步具体论证本方一辩的框架式论述,时间8分钟。

l 相对方都可以针对发言者的陈述提出即时性的问题或申辩,时间限在15秒以内。

会议主持词结束语篇(5)

为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促进友谊,进一步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持续营造严肃活泼、富有朝气又具活力的机关氛围,特举办此活动。

二、活动地点:小孩儿口湿地公园

三、参与人员:市委办全体人员

四、活动时间:2017年5月28日(星期日)上午

五、时间节点

8:20 国际会议中心西餐厅门口集合点名并做准备运动

8:30 开始进行“健步走”活动

9:00   游戏1

10:00  游戏2

10:50  湿地公园(亚沙会纪念林公园石碑)合影留念

11:00  返程

11:30  活动结束 

六、有关事项

1.本次活动以科(局)室为单位组织报名,请各科室于5月5日上午下班前将参加活动人员名单报政研科。活动将根据报名情况进行分组,请参与人员积极服从调配。各组根据分组情况自行选出一名队长,负责本组活动过程中人数清点、游戏安排等工作。

2.本次活动参加人员在“健步走”前,将统一做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请参与人员高度重视,特别注意踝和膝关节的活动。

3.请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和运动鞋。

4.本活动主要为“健步走”健身活动,同时配以小游戏以调节气氛。请全体人员积极参与,营造热烈氛围。

5.参与者身体若有不适,应及时向主持人说明,进行安排处理。

6.卫生间位于湿地公园入口(纪念林剪纸景墙)处。

7.活动前每人分发一个垃圾袋和一瓶矿泉水。活动中请参与人员注意环保,不准乱丢烟头和垃圾,并自觉收集沿途垃圾。

七、活动内容:

1.“健步走”:

往返总里程约 10 km

路线:

出发路线:国际会议中心—海晏山东路—国税局—档案局—海滨西路—阳丰路—湿地公园门口(纪念林剪纸景墙)

园内路线:湿地公园门口(纪念林剪纸景墙)—海岛咖啡屋—月儿岛—纪念林版图岛—东村河大桥—纪念林版图岛—月儿岛—湿地公园门口(亚沙会纪念林公园石碑)

返程路线:湿地公园(亚沙会纪念林公园石碑)—海鑫中路—海晏山东路—国际会议中心

2.游戏安排:

计划于海岛咖啡屋和返程点开展两次小活动。

(一)飞花令·春

游戏道具:秒表

参加人员:每组2人

具体规则:

1.参与游戏的人员根据主持人要求依次站好。从第一位游戏者开始,轮流背诵含有“春”这个关键字的诗词,最后一位游戏者背诵完第一位游戏者继续,依次循环;

2.游戏者10秒内未能吟诵出相关诗词,则被淘汰,其他游戏者继续进行,直至剩余一名或一组游戏者,为优胜组;

3.朗诵诗词尽可能清晰可辨,保证诗词正确且完整,已经说过的诗词不可重复;

4.首先2人都被淘汰的小组,游戏结束后,根据主持人安排表演相应节目。

5.为增加游戏趣味性,请大家提前储备相关诗词。

(二)心有灵犀

游戏道具:写有词语的纸张若干张、纸笔

参与人员:每组2人

具体规则:

1.每组2名选手参加, 一人比划一人猜;

2.限时2分钟, 猜对最多组获胜;

3.比划者不得说出“词语”中任何字以及使用英语等外语表述,可以用语言和肢体向猜词者提示;

4.猜不出可以喊pass, 但只有2次的机会。比划者说出“词语”中任何字, 扣除一次机会;

5.观众不能提醒;

6.猜词数量最少的组,游戏结束后,根据主持人安排表演相应节目。

 

备选游戏:

(一)成语接龙:

游戏道具:秒表(手机)、纸笔

参与人员:全体参加,以组为单位进行接龙

具体规则:

1.前后两句相接成语的关节字必须是同音字;

2.成语必须由四个字组成;

3.在同一龙头字下的成语不得有重复;

4.所选用的成语必须是一般成语词典上能查到的成语;

5.一名主持人确定每一轮成语龙头字,另一名主持人记录;

6.允许使用改革开放以来新生的新新成语,如:改革开放、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一国两制等等;

7.各组有一人在10秒内说出即可;

8.接不上来的科室表演节目,结束后进行下一轮,计划进行5轮,视情况而定。

(二)拔河比赛

游戏道具:拔河绳1条、1米绳子3条、皮尺1个

参与人员:各组4人,抽签进行淘汰赛

具体规则:

1.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

2.在场地上画3条平行的短线,间隔1米,居中的为中线,两边的为界。拔河绳中间系一根红带子作为标志带,下面悬挂一重物垂直于中线。

3.各队选一名指挥员,队员依次交错分别站在河界后拔河绳的两侧,裁判员发出“预备”口令,双方队员站好位置,拿起拔河绳,拉直做好准备。此时标志带应垂直于中线。待裁判鸣哨后,双方各自一齐用力拉绳,把标志带拉过本队河界的队为胜方。

(三)击鼓传花

游戏道具:响鼓、鼓槌、花球、眼罩

参加人员:全体人员

具体规则:   

1.一个主持人站在圆圈中蒙眼击鼓,另一个主持人主持,开始敲鼓,鼓响顺时针传花,鼓停就停止传花;

2.鼓声停止,拿到花的人表演节目或接受惩罚小游戏;

3.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方式决定负者;

4.接着以上面的规则进行下一轮,预计进行5轮,视情况而定。

(四)两人三足游戏道具:绑脚若干

参加人员:每组2人

具体规则:

1.根据主持人安排,在某一路段进行两人三足比赛;

会议主持词结束语篇(6)

怎样撰写会议记录

(一)文种特征

会议记录是在开会时由记录人当场如实记写会议议题、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的一种事务公文文种。会议记录属于机关内部使用的公文,它是会议情况的真实反映,具有重要的保存、利用价值。

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不同。会议记录是会议情况的实录,即“有实必录”,不允许记录者融人任何主观意愿,是一种原始的信息记载;而会议纪要虽然也要忠实原意,但它更多的是要对会议的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作出理性的提炼和概括,以利于会议内容的贯彻落实。

(二)结构模式

1.标题

一般由会议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种两要素构成,如《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第二次工作会议记录》。

2.正文

这部分是会议记录的主体和核心,必须着力写好。一般分为以下两部分来写:

(1)会议的基本组织情况。包括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主持人、缺席人、记录人等,并列顶格排出,一般应在会议主持人宣布开会之前就绪。

(2)会议进程。这部分是会议记录的主体,包括议题、发言、议决事项三项内容。 其中议题由主持人在开会时宣布;发言内容的记录应尽可能记录发言人的原话,不能添加任何记录人的主观意愿。同时,记录内容要全面,不能断章取义;议决事项,多由主持人在会议行将结束时作归纳概括,分条列出。与会人对议决事项如无异议,则须写明“一致同意”;如举手表决,则须写明“一致通过”。

在记写方法上,大体分两种:一是摘要记录。即作纲目式的记录,重点记录会议的主要议题、决定、议项、通过文件、会议的结论等等。对于发言人的发言内容,也应选择其要点,不必一字不漏地记录;特别是对于会议的不同观点或争议更应作重点记录。这种记录的优点是简洁精练,重点突出。二是详细记录。即详细、具体地记载会议的组织、进展情况,要将发言人的发言内容完整无遗地记录下来。诸如大型会议上报告人的报告、会议期间首长或领导讲话和插话以及会议结束时的总结发言,都要作详细记录。

3.结尾

会议记录的结尾应由会议主持人、记录人签名,并写明年、月、日,以示负责。

(三)写作要求

1.要写得清楚、正确

即指会议记录内容一定要忠实原意,如实记录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进程、发言人的发言以及议项等,不能违背发言人的意图,甚至曲解其观点。否则,将会给工作造成损失。

2.注意力要集中、责任心要强

作会议记录时,一定要聚精会神,一丝不苟;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抓住发言要点,扼要地记录下来。

3.条理清晰,详细分明

会议记录虽然要忠实原意,但并非有言必录,而要在真实、准确的前提下抓住重点,如会议主持者与主要领导人发言的中心思想,议决结果等等。与主题关系不大的话可以概括记录甚至不记。

4.要讲求技巧,提高效率

要做到这一点,需在记录过程中使用简称、缩写及简化符号,其中速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较长的专用名词,可以使用通用的或约定俗成的简称,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可简称为“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对于常用词语,可记其中主要词素,如“整顿党风”可写为“整党”,对生僻的字词或一时想不起的字词,可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会后补上;对于一些成语、俗语等,可省略一部分,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对于发言人使用引语时,可只用引语的首句和末旬,中间用省略号,但须标明引语的出处、版次、卷次、页数等,会后及时查对补上。

对于数字的书写,可用阿拉伯数字,既醒目又方便,如百分之五十八点七可写成为“58.7%”,二十二平方米写成“22m2”等。对于某些专用或特殊词语,可用外语符号记录,如“人民解放军”可写成“PLA”;“办公自动化”可写成“0A”,“世界贸易组织”可写为“wro”,“亚太经合组织”可写为“APEC”等。

(四)范例

×× 党委第×次政工会议记录

时间:××年×月×日上午八时

地点:三楼会议室

出席人:张××(党委书记)、赵××(宣传部长)、李××(组织部长)、黄××(团委书记)、吴××(党委办公室秘书)、各车间、科室支部书记。

缺席人:钱××、孙××(外出开会)

主持人:张××(党委书记)

记录人:吴××(党委办公室秘书)

(一)报告:

赵××传达市委宣传部长高××关于《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要“转轨”、“变 型”》的讲话。(略)

(二)讨论:

我厂如何按照讲话精神,抓好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全厂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

张××:我先说几句。高部长的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全厂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就我厂而言,过去我们对这项工作不能说不重视,但程度不够,

方法不活,显得沉闷、呆板。今后工作中,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把宣传工作和思想

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进来,适应“转轨”、“变型”的形势需要,搞得活跃一些,使之更好

地为我厂的生产和建设服务。关于措施,大家再议议。

黄××:为了落实讲话精神,厂团委准备在年内召开三次讨论会,适时掌握团员

职工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沿着正确道路发展;还准备举行两次文艺会演,以宣传工

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内容,进一步深化大家的观念意识。此外,还准备在年终搞

一次总结评比活动,表彰一批思想先进、工作成绩显著的同志。通过这些途径,调动

大家的积极性,以便把我厂的生产搞得更好。

李××:??(略)

o

焦××:(第一车间主任):??(略)

(三)决议:

1.本周内利用两个半天时间,组织有关人员集中传达学习讲话精神,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2.各车问科室支部书记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总结前一 段的政治工作,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会议主持词结束语篇(7)

二、各单位要将本单位所召开的比较重要的会议,如涉及企业管理、职工分房、晋级、福利发放、人事变动等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的会议,按要求将会议主题、讨论过程、发言内容、决定事项等如实记录在案。

三、各单位会议记录本使用完后,持用完的会议记录本到总公司政工处换领新的会议记录本,各单位用完的会议记录本由政工处存档备查。

四、会议记录的注意事项。

1、项目要完整。

⑴会议组织情况:要写明会议名称、届数或次数、时间、地点、出席人、列席人、缺席人(包括缺席原因)、主持人、记录人等。如出席、列席、缺席人数较多时,也可只写主要人物、部门和总的出席、列席、缺席人数。

⑵会议内容:由会议议程、议题、讨论过程、发言内容、决定事项等组成。会议记录的结尾没有固有程式,标注“散会”、“结束”、“完”等均可。

2、要客观、准确、真实、完整。

⑴记录人员应当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忠实记录发言人的原意,重要的意思应记原话,特别是重要会议和重要发言,应记原话,不得任意取舍增删,断章取义,不得添加记录者的观点、主张。

⑵会议的主要情况,发言的主要内容和意见,必须记录完整,不要遗漏。记录的详细与简略,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地说,决议、建议、问题和发言人的观点、论据材料等要记得具体、详细。一般情况的说明,可抓住要点,略记大概意思。

3、做好记录整理工作。

⑴要实事求是,完整准确反映会议全貌。忠实于讲话人、发言人的原意,尽可能用原话,原话意思不完整的,可以作一些技术上的加工,但不能随意做内容和意思上的增减和删改。

⑵要做到层次分明,段落清楚,语句通顺,文字准确,字迹清晰易认,不要过于潦草,不要使用自造的简称或文字。

⑶没有听清楚或发言者表达不清的地方,会后要及时找有关人员核对。

五、会议记录的技巧。

做好会议记录,速度要快,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做到一快、二要、三省、四代。

一快:即书写运笔要快,记得快。

会议主持词结束语篇(8)

一、雅思写作评分标准

雅思写作评分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写作任务反应情况、连贯与衔接、词汇资源、及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

(一)写作任务反应情况

要求“全面地回应各部分写作任务;就写作任务中的问题提出充分展开的观点,并提出相关的、得以充分延伸的以及论据充分的论点”。首先,要“全面”回应,不能遗漏给定的写作任务。其次,要做到“准确”回应。要找准题目的主题,并明确对写作者提出的相关要求。然后,对于自己提出的观点要做到充分“展开”――不能只是给出观点而不做相关阐述说明,或者在阐述时的论点没有相关的论据做支撑,或者即使有论据但是不充分因此无法对观点进行延展。在整个篇章上讲,必须遵循相应的议论文结构。

(二)连贯与衔接

要求“衔接手段运用自如,行文连贯; 熟练地运用分段”。要能够通过语法、词汇和逻辑等多样的衔接手段使整个篇章语义连贯。比如,语法上要懂得综合运用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等,词汇上要懂得运用重述和搭配,逻辑上要懂得运用语境、语用来实现隐形连接。需要注意的是,与中文议论文不同,以雅思为代表的英语议论文在连贯上必须借用相关的明确的衔接手段,不能采用中文“含而不露”的表达手法,在衔接上应当体现明显的逻辑关系。每一个段落应当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句子之间逻辑关系分明。段落之间各自完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功能和任务,因此要做到分段合理、分明。

(三)词汇资源

要求“使用丰富的词汇,能自然地使用并掌握复杂的词汇特征; 极少出现轻微错误,且仅属笔误”。词汇资源不仅要看其丰富程度,看单词量大小,还要能够熟练区别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并且熟悉不同词性的词形变化及其搭配,更要看用词的得体、地道和准确与否,在不同的语境、语体下的用词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精准性。

(四)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

要求“完全灵活且准确地运用丰富多样的语法结构;极少出现轻微错误,且仅属笔误”。丰富多样且准确的句型句式体现了一个ESL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基本掌控能力。要求不仅会使用各类复合句,还要考虑语境和语篇各方面因素,能够在最恰当的时候作出表达,而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语法能力而生硬地拼凑各类句型句式组成文章,也不能为了句型“高级”而一味追求“长难句”,使得文章生涩别扭。

二、讨论型议题要求

(一)任务反应情况

第一是审题,容易无法找到不同观点所涉及的共同的核心问题所在,即使找到了但是无法“自圆其说”,无法找到相应的论点和论据支撑自己展开论述;更或甚者写到最后绕得太远导致跑题。比如在上文所举例子中,双方观点涉及的核心议题可以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是否应该给孩子自由”。那么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应当紧紧围绕“规矩”和“自由”两种方式各自能够让孩子有所成长的“理由”展开。一方面,支持父母应当给孩子设立很多规矩来约束他们的行为的人认为,规矩能够清晰分明地告知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以尽量避免孩子犯错或者受到伤害;规矩在孩子行为习惯等方面有立竿见影的约束效果。另一方面,支持应当给孩子自由的人认为,孩子有充分的自由之后可以“试错”,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体验到教训,从而可以发自内心地意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孩子的品行有着积极地塑造作用;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好处,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规矩。总之,切入点要大小适宜,太小则无话可说,容易陷入细节,显得论述牵强;太大则显得假大空,无法落到实处。

第二大问题则是,论据不充分。习惯喊口号,通篇在讲道理。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文章的实证性较差。有的考生即使知道使用相关论据,但囿于词汇量较小,也无法顺畅表达,显得文章例证单薄,有时甚至因词汇量小导致所选事例不足以支撑论点,甚至造成论点偏离主题。

(二)连贯与衔接

第一,主要受中西思维差异影响,考生在行文时不习惯使用旗帜鲜明的衔接词和衔接句。导致句子内部、句子之间、段落之间逻辑性差,或者彼此孤立,让读者摸不清头脑,不知所云。

第二,不清楚英语议论文“总-分-总”的行文结构,每段开头和结尾也无明显的主题句、支撑句和总结句。整个文章结构松散,前言不搭后语,导致论证缺乏力度,难以叫人信服。

(三)语言基础

词汇资源太少导致论据不足,语法错误较多直接影响论证表达。因属于常规写作基础问题,在此不过多赘述。

三、备考建议

(一)积累大量素材。雅思大作文写作任务涵盖了家庭与青少年教育、工作与生活、社会现象与现实问题、人类与大自然、文化与传统、现代科学与技术、运动与健康等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需要考生运用大量事实性的例证进行论述,因此必须使用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对其进行加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备考期间,考生可通过新闻报刊和各类原著积素材,这样才能在考试时做到厚积簿发。

(二)训练逻辑思维。写前构思的质量决定了整篇文章的高低,很多中国考生很难实现高分的原因不在于语言质量低下,而在于逻辑思维和论证思路偏差较大。建议考生系统地集中性地进行构思训练,要能在较短时间之内迅速找准文章的中心议题和切入点,并且迅速扩展开来,形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可被充分展开的各个分论点。

(三)加强改写训练。语言基础方面,在确保正确、地道的基础上,进行词汇和句子的改写训练,有助于提升句子的多样度。在平时训练时,有意识地积累多种表达方式,并分析不同表达方式的语用环境。

四、结束语

雅思写作能力培养非一蹴而就,需要考生长期不断的积累和训练,本文提供了相关策略上的备考建议,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裨益。

会议主持词结束语篇(9)

1. 引言

空语类(Empty Category)是Chomsky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管辖与约束理论(GB理论)的出现,空语类在生成语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成为近二十多年来Chomsky生成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所谓空语类是指:“在句法、语义表达式中存在,而在音系表达式中没有音系矩阵的成分。”(徐烈炯,1988:193)也就是说,空语类是具有语法和语义功能但没有语音形式的隐性名词成分。根据Chomsky的管约论,自然语言中至少有四种空语类的语素变体(Chomsky,1981:143):NP语迹、pro、PRO、wh-语迹。NP语迹和wh-语迹由移位(movement)产生,而PRO和pro则由基础生成(base generated)。其中空语类PRO由于是一个重要而热点的句法理论――控制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而成为句法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将探讨空语

类PRO存在的依据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分析有关PRO去留的一些热点争议。

2. PRO存在的依据

2.1 理论依据

PRO概念的提出是具有相关的理论依据的。Chomsky(1981)提出了一些基本假设,如“投射原则(Projection Principle)”、“题元理论(Theta Theory)”,而空语类PRO的存在则与这些假设相吻合。首先,Chomsky(1981:52)提出了这样的假设:SNP INFL VP。该假设认为任何句子(clause)都是由NP、INFL、VP三个部分组成的。INFL称为“屈折成分”,具有[+tense]二值。当INFL具有[+tense]特征时代表限定式,此时NP是一个有语音形式、有格的NP;当INFL具有[-tense]特征时代表不定式,此时NP是一个没有语音形式、没有格的PRO。这一假设后来发展成为“扩充的投射原则(EPP)”,其规定每一个句子,无论是内嵌的(imbedded)还是非内嵌的(non-imbedded),无论是限定的(finite)还是非限定的(non-finite),在所有的句法平面上都要有一个主语(Chomsky,1981)。英语中的不定式分句也被看作是一个句子,应该包含一个逻辑主语,如下句:

(1) Idecided [IP PROto study syntax]

句(1)中不定式分句中没有显性的NP作主语,但句子仍然合乎语法,由此可推出其中存在着隐性的逻辑主语PRO,它没有语音内容,因而也没有语音表达。正是由于隐性主语(null subject)PRO的存在,句子才没有违反扩充的投射原则。

其次,根据Chomsky的“题元准则(Theta Criterion)”,动词必须把题元角色一一分派给句中的名词短语,如果某个题元角色不能分派出去,句子则不合语法。句(1)中不定式分句的动词study是一个二元谓词,需要分派两个题元角色,其中syntax这一显性名词短语被分派了受事题元角色,充当动词study的内部题元角色,但其外部题元角色却没有显性名词短语充当,但句子又是合乎语法的,由此可推出隐性主语PRO承担了其施事题元角色。因此,根据以上两点分析,空语类PRO的存在与Chomsky的主要理论假设相吻合,显然具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

2.2 语义依据

“不定式隐性主语PRO存在的依据主要来自语义”(刘红,2006:50)。传统语法中表面上无主语的不定分句在语感和语义理解上均存在一个隐性逻辑主语。试看下面的例句,如果将(2a)句的不定式用(2b)句的限定式来诠译,那么不定式分句的隐性主语便浮出水面了。

(2)a. I promise [_to visit him]

b. I promise [I will visit him ]

2.3 句法依据

空语类PRO存在的句法依据也是非常明显的。其存在的句法依据之一来自谓词性名词的一致性(agreement)特征(Radford,1988:314)。在系表结构中作系动词补足成分的名词需要与其所在的句子主语保持人称、性、数的一致性。请看下例:

(3)a. The students are not sure [whether he should be a candidate /candidates]

b. The student is not sure [whether PRO to be a candidate /candidates]

(3a)中斜体部分的谓词性名词必须为单数才可以与其所在的whether分句主语he保持一致;而(3b)中斜体部分的谓词性名词处于whether分句中,显然它必须与某个成分保持人称和数的一致。这个名词不能与the student保持一致,因为它们并不处于同一个句子中。由此可以推断,该名词所在的嵌入不定式分句有一个隐性主语PRO。PRO从它的的先行词the student那里获得性、数、人称等句法特征,在这里为第三人称单数。因此一致特征可以为空语类PRO的存在提供事实根据。

空语类PRO存在的另一个句法依据来自照应词的照应性特征。根据Chomsky约束理论的第一条原则,照应词在管辖范畴内受约束,即它的先行词必定在管辖范围内。试比较下例:

(4)a. Bill is not sure [ whether he should vote for himself]

b. Bill is not sure [whether PRO to vote for himself]

(4a)中照应词himself在其管辖范围内受先行词he的约束,因而合乎语法;而(4b)中himself的先行词不可能是唯一的显性名词Bill,因为它们不在同一个管辖范围。由此可推出himself所在的分句必然存在一个隐性名词主语作它的先行词,该隐性主语PRO回指主句主语Bill。因此,照应词的照应特征同样为PRO的存在提供了可靠的句法依据。

3. PRO的问题

尽管PRO在管约理论框架下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和其它语义、句法根据,并且对于相关句法理论的研究举足轻重,但随着生成语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控制研究的新理论的不断出现,PRO的存在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首先,在GB理论中,PRO的分布是由约束理论来解释的,它被认为是一种代名词性的照应词(pronominal anaphor)。由于代名词与照应词在管辖范围上是相互对立的,因此PRO必须不受管辖(Chomsky,1986)。而在最简方案下,管辖这一概念已被取消,不能再用来解释PRO的分布问题。因此,Chomsky和Lasnik(1993)提出用格理论(Case Theory)来解释PRO的分布,认为PRO具有空格。然而只有空语类PRO被赋予空格,并且能核查/赋予空格的INFL不能核查/赋予其它格。PRO与空格似乎彼此互为存在,它们通过句法硬性规定互相得到解释(Horntein,1999,200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其次,PRO的解释也有问题。Chomsky(1981)接受了Rosenbaum(1967)提出的最短距离原则(MDP),即PRO受一个最短距离的成分统制它的名词短语的控制。然而,Manzini和Roussou(2000)指出最短距离原则怎样成为独自受驱动的原则尚不能被解释。而且一些控制结构中的PRO无法通过最短距离原则得到统一的解释。最典型的便是英语中promise类动词的控制结构。请看下例:

(5a)中PRO可以通过最短距离原则得到解释,受最近的名词短语me控制,而(5b)中的PRO却越过离它最近的名词短语me受主句主语控制,显然违背了最短距离原则,但句子却又是合乎语法的。此外,一些语言中的后控制现象(backward control)也无法通过最短距离原则得到解释,因为这种控制结构中的控制语并不成分统制空语类PRO。另外,Alboiu(2003,2004)通过对Romanian语言中的控制结构进行研究发现该语言中控制语既可以出现在主句中,也可以出现在嵌入分句中。而在控制理论中控制语必须成分统制PRO,因此该语言中的PRO也无法通过最短距离原则来解释。

由此可见,PRO的概念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中突显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其在句法上的分布和解释都得不到统一的说明。正因为如此,随着对跨语言现象的广泛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句法学界围绕着PRO的去留问题进行了持久的激烈争论。下文将对此进行介绍和分析。

4. PRO的去留之争议

近年来生成语法研究中关于PRO的争议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随着最简主义的出现,管辖的概念被取消,而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作为不同的表征层面也被删除(Chomsky,1995,2000等),因此PRO的存在受到了诸多学者的质疑,其中包括Martin(1996),O’Neil(1997),Wurmbrand(1998),Manzini和Roussou(1998,2000),Hornstein(1999,2001),Boeckx和Hornstein(2003),Janke(2003),Alboiu(2004),Barrie和Pittma(2004)等。他们从精简主义观点(Reductionist approach)出发主张取消PRO这一特殊的隐性成分。而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如Landau(1999,2003)从非精简主义观点(Non-reductionist approach)出发,坚持捍卫PRO作为一个重要的句法成分存在的必要性。

4.1 精简主义观点(Reductionist approach)

对控制结构的研究持精简主义观点的学者一致认为应该取消PRO这一句法成分,但围绕控制是否涉及移位,又分为两派。Wumbrand(1998)提出的精简主义最简方法可以说是最少受争议的。她认为强制控制结构只是一种单句结构(monoclausal construction),不存在空语类PRO,也无须用移位来解释控制关系。她把下面这个句子标示为“语义控制”,主句动词选择一个VP补足成分:

Janke(2003)提出了一种不存在空语类PRO的强制控制的理论,他用约束关系来解释强制控制,认为在这种约束关系中照应性成分是不定式动词本身而不是任何空语类,并指出控制关系是通过谓词的词汇语义特征投射到词汇句法特征表达出来的。因此在他的控制理论中,没有空语类PRO,也没有任何名词短语的移位。

另外一些精简主义者则用DP移位来解释控制关系,从而取消PRO的存在。其中Manzini和Roussou(1998,2000)以及Hornstein(1999,2001)提出的控制的移位分析理论最有影响力。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把题元角色看作可接受核查的特征,而且最关键的是两者都认为一个DP可以获得多个题材元角色,这与标准的题元理论完全不同。Manzini和Roussou认为题元角色是在动词所在范畴内合并(merge)并且与一个DP相联系的体态特征。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DP只能在其格位置进行合并,因而只能出现在屈折范畴内。在其范畴内DP会吸引(attract)所有的题元角色到上一个DP。因此强制控制不再有空语类PRO,而只是被看作吸引两个题元角色,不再是一个。另外他们的理论不仅取消了强制控制结构中的空语类PRO,而且还取消了Hornstein(1999)所提出的任意控制中的空语类pro,认为在任意控制中谓词受算子C的控制,而不是受某个名词论元的控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Manzini和Roussou的控制理论用高度统一的原则解释了不同种类的控制关系,而不需要假设任何空语类的存在。

Hornstein(1999,2001)的移位控制理论相相比较之下要保守一些,他认为DP合并到题元范畴而非屈折范畴。然而他的理论又有其新奇之处:该理论允许DP移位到论元位置,正如其移到格位置一样。Hornstein认为强制控制结构中不定式分句的主语PRO实际上是一个经移位后留下的DP语迹,是移位的DP的没有语音形式的拷贝(copy)。他取消空语类PRO是以修改标准的题元理论为基础的。他认为题元角色是由动词赋予给DP的特征,题元特征能够触发移位,同一个DP可以有多个题元角色。如下例:

他认为(7a)的衍生结构为(7b)。Mary首先与动词leave合并,核查动词的题元特征,接着Mary移位到不定式分句的主语位置并核查INFL的限定语特征,该位置为非格标记位置,Mary的格特征无法得到核查,它又移位到VP的标志语位置并核查动词want的外部题元特征,最后Mary提升到主句IP的标志语位置,核查INFL的限定语特征和主格特征。这一衍生过程解释了Mary是不定式分句的控制语这一事实。Hornstein认为不需要给强制控制结构假设一个具有种种特征性和规定性的空语类PRO的存在,这里的空语类只是一个DP语迹,是Mary移位后留下的拷贝。另外,他把非强制控制结构中的空语类看成是一个pro,从而彻底排除了空语类PRO在任何控制结构中存在的可能性。

4.2 非精简主义观点(Non-reductionist approach)

对控制结构的研究持非精简主义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andau. Landau(1999,2003)认为PRO在跨语言中的强制控制结构中普遍存在,把控制与提升等同起来是一大错。他认为强制控制是主句探针(probe)和嵌入的照应性成分(anaphoric element)之间的一致操作(Agree operation)(Chomsky,2000,ect.)。该照应性成分视衍生过程中具体的控制类型而定,完全控制(exhaustive control)中的照应性成分是一个空语类PRO,而部分控制(partial control)中的照应性成分则是嵌入分句的Agr。完全控制和部分控制的区别则在于主句谓词是否强制性地需要一个相同的嵌入论元。Landau坚持控制的一般观点,认为PRO存在并且它与NP/DP-语迹不同,他通过对意大利语、冰岛语等其它语言中的控制现象的研究证明将控制与提升归于一体是错误的,从而质疑在最简方案中那些旨在删除空语类PRO,将其等同于NP/DP语迹的精简主义观点。总之,他认为PRO作为解释控制结构的关键成分是句法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PRO的概念在句法理论中的存在对推导控制结构的形成、解释控制关系作出了较为精确的规律性的说明。在特定的句法现象和特定的语言中,空语类PRO的存在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证基础的。但随着句法理论的不断发展,PRO作为生成语法中享有特殊地位,具有独特特征的成分受到越来越多句法学者的质疑。只有对各种控制类型及各语言中的控制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我们才能得出一个统一的观点。究竟应该保留还是摒弃空语类PRO的概念尚在激烈的争议之中,有待我们进一步取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2]Chomsky,Noam.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 Dordrecht:Foris,1981.

[3]刘红.空语类PRO的句法分析――兼谈PRO在汉语的几种句式中的分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50-51.

[4]Radford,Andrew.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A First Course[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tiy Press,1988.

[5]Chomsky,Noam. Barriers[M]. Cambridge:MIT Press,1986.

[6]Chomsky,Noam& Howard Lasnik. The theory of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In Noam Chomsky,The Minimalist Parameter[M]. Cambridge:MIT Press,1993:13-128.

[7]Hornstein,Norbert. Movement and Control [J]. Linguistic Inquiry,1999,(30):69-96.

[8]Hornstein,Norbert.Move! A Minimalist Theory of Construal[M]. Blackwell Publishers,2001.

[9]Rosenbaum,Peter. The Grammar of English Predicate Complement Constructions[M]. Cambridge:MIT Press,1967.

[10]Manzini,Rita&Anna Roussou. A Minimalist Theory of A-Movement and Control [J].Lingua,2000,(110):409-447.

[11]Alboiu Gabriela. The Ups and Downs of Obligatory Control [J]. presented at the North American Syntax Conference,May2-4,2003:1-14.

[12]Alboiu Gabriela. Shared Arguments in Control [J]. Toronto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2004,(22):53-74.

[13]Chomsky,Noam. The Minimalist Program[M]. Cambridge:MIT Press,1995.

[14]Chomsky,Noam. “Minimalist Inquiries:The Framework.”In Martin,R.D.Michaels,&Juan Uriagereka(eds) Step by Step:Essays on Minimalist Syntax in Honor of Howard Lasnik[C].Cambridge:MIT Press,2000.89-147.

[15]Martin,Roger. A Minimalist Theory of PRO and Control[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Storrs,1996.

[16]O’Neil. Means of Control:Deriving the Properties of PRO in the Minimalist Program[D]. Doctoral dissertation,Harvard University,1997.

[17]Wurmbrand,Suzanne. Infinitives[D]. Doctoral dissertation,MIT,1998.

[18]Manzini,Rita&Anna Roussou. A Minimalist Theory of A-Movement and Control [J].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Working Papers,vol.11,1998.

[19]Boeckx,Cedric&Norbert Hornstein. Reply to “ Control is Not Movement”[J]. Linguistic Inquiry,2003.34,(2):269-280.

[20]Janke Vikki. A PRO-less Theory of Control [J]. Working Papers at the 6th Durhan Postgraduate Conference in Linguistics,2003.214-242.

[21]Barrie,Michael& Christine,M. Pittman. Partial Control and The Movement towards Movement [J]. Toronto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2004,(22):75-92.

[22]Landau,Idan. Elements of Control [D]. Doctoral dissertation,MIT,1999.

会议主持词结束语篇(10)

1 引言

IP电话通常被称为Internet电话或网络电话,是指利用Internet作为传输载体进行语音通信的技术。IP传真就是指利用Internet实现传真业务的技术。在SIP协议中,Internet的实时传真业务的运行模式主要分为两类:T.38协议的Fax Relay模式和Fax Pass through模式。

本文描述了基于SIP T.38和Fax Pass through模式的实时传真传送,对于T.38模式主要使用了媒体传输协议UPD/UDPTL,虽然是使用UDP来实现,但使用TCP传送T.38传真数据包的SIP会话建立可以从UDP方式演变出,本文描述的呼叫信息流是flow Internet-draft的实现。

2 基于SIP协议的实时传真业务原理

支持T.38的Internet电话网关可以在RTP语音流被检测到之前通过他们,一旦这些流被DSP资源监测到,T.38传真设备将从语言模式转换到传真模式,并初始化T.38传真数据包的传送。这些实例可以被用于“网络网关”,“企业网关”和传真设备及终端。SIP T.38 Fax Relay传输过程包括:呼叫的建立,数据传输和信号的发出,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1 Internet语音网关及传真检测

Internet语音网关有两种方式来检测传真传送:一是在发送端网关检测到T.30呼叫语音。二是在接收端网关检测到V.21初始标志序列。当CED可用时,该序列一直跟随着CED。

CED语音可以被接受方网关检测到,它不能作为传真的触发信号。Internet语音网关要支持T.38实时传真必须支持对V.21初始标识序列的监测。

2.2 Internet电话网关和T.38传真媒体连接

通过成功的传真监测,媒体连接的描述将使用SDP协议进行修改。将传真媒体连接加入到现有的语音连接上,在传真检测后,修改SDP T.38媒体属性时要特别注意到T.38 MaxBitRate(媒体连接最大T.38速率)。在回应最大速率请求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如果远端的SDP描述包括最大传真速度X,本地主机最大速率设置为Y,则本地主机将在SIP回应中发送最大传真速度为Min(X,Y)的Re-invite请求进行协商。

2.3 SIP会话和传真结束

完成传真传送时,任何在传真检测前成功建立的语音连接将被恢复,即传真会话结束,语音会话恢复。

2.4 Internet电话网关和传真pass-through模式

Fax pass-through模式对防止呼叫错误十分重要,例如对SIP通信不支持T.38的情况。对于支持PCM/G.711而不支持T.38实时传真的Internet电话网关,最好采用pass-through模式来转换会话。Internet电话网关可以通过识别SDP T.38连接回退到pass-through模式,以便转向到一个新的语音连接。新的语音连接应该具有如下特点:传输速率最小,PCM G.711编码,静音抑制,回应关闭。产生T.38 Re-invite失败的电话网关,转而初始化Re-invite消息为pass-through模式。

3 基于SIP协议的传真呼叫流程

会话由语音描述开始,然后会话修改为T.38传真模式。Internet传真终端之间呼叫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流程为:

step1:SIP invite消息发送到被叫方请求语音连接,这里使用一个SIP,语音连接建立;

step2:终端网关检测到初始序列,SIP Re-invite请求被发送到发出端网关来修改会话参数,这样建立起T.38传真连接;

step3:成功的认证后,T.38 IFP传真数据报通过UDP端口发送/接收;

step4:只有传真传送结束,语音性能恢复,呼叫结束。

4 结论

本文对SIP系统中实时传真业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充分利用SIP中的T.38协议提供的实时传真功能,设计了基于SIP T.38协议的实时传真业务。在今后的开发工作中,将会对SIP中的实时传真业务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实时传真业务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上半年安全生产总结 下一篇: 八年级下册历史考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