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防护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14 21:38:22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篇(1)

嫩江沙地综合治理开发杜蒙基地土地利用线性规划研究李峰,毕广有,李斌,李兴业,曹志伟

北方沙棘干缩病得到有效防治李耀卿,宋德禄,赵明

沿海地区杨树农田林网农业效益分析张文渊,ZhangWenyuan

灌木固沙林营建技术与利用试验研究于洪军,YuHongjun

用流体力学原理浅析森林与洪水的关系张德全,冯勇,宋传山,崔洪才,黄伟,谢厚桂,陈志敏

地埂花椒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研究朱健,冯敏杰,赵玲爱,朱鸣,张兴奋

山东省沿海沙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建设乔勇进,赵萍舒,李成,焦明,王继刚,刘国利,李东宁

稀疏基干林带套种木麻黄、湿地松试验林武星,叶功富,张水松,徐俊森

庭园绿化树种抗风性能的调查与分析陈士银,杨新华,杜盛珍

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Ⅱ)李世东,陈应发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综述吕文,戴晟懋,杨飞虎,张文明

对下世纪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思考许传德,郑洪生,邵侠

护岸护堤林的生态效益及其营造技术的探讨刘新宇,赵岭,许成启,王立刚,李兴业

堤防工程中防浪林的营造与管理杨保军,张友明

浅谈城郊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虹,尹群智,王淮清

论柠条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防护林科技 王志敏,孙如英,赵继林,陈光德

论土壤肥力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刘文环,郝宏,姜海涛,刘美丽,陈岩

河北坝上护牧林的营造与适宜的草地类型顾新庆,马增旺,刘建婷

论浑善达克沙地立地多样性及铁防林构建郭永盛,刘平生,于燕,艾保生

试析四家子林场森林资源张廷文,石才,季静

怎样提高果树坐果率韦公远,WeiGongyuan

关中东部枣瘿蚊的发生与防治赵玲爱,朱鸣

吉林省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土壤特征的研究赵晓波,陈艳艳

泥质海岸防护林树种选择及造林工程技术研究郑景明,于雷,李绍忠

山东省沙质海岸防护林生物生态特性研究乔勇进,李成,焦明,丁新春

团块状阔叶树草牧场防护林营建技术试验于洪军,张学丽,徐贵军

半干旱地区农林牧优化结构及效益研究俞冬兴,李树森,田家秋

台风对闽南沿海主要造林树种及农作物的影响林武星,LinWuxing

杨树低价林改造及效益分析张玉柱,闫敦良,王金寨,王立刚,赵凌泉,赵岭,李成烈,汪太振

平原地区农防林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叶小云,周跃进,黄春兰

沙区开发走节水型之路势在必行刘冰,张永海,赵亚芝

改革开放20年我国造林绿化成绩、问题及建议许传德,XuChuande

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赵玉彬,于淑萍

湛江市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与经营吴小凤,WuXiaofeng

垦区水田防护林营造现状及发展对策王景权,赵亚森,郭宝松

洮南市沙化成因与治理成效刘雅贤,赵日强

浅谈我国林业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林卓强,孙庆迪,孙利

枸杞引种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任广英,鲍远生,梁延海,董红,季静,孙凤华,许成启,赵岭,李贵森

苹果腐烂病综合防治技术屈振丰,曹向军,郝永

分月扇舟蛾的危害及其防治技术李艳梅,LiYanmei

吉林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金德友,王志新,姜维军,高子民

福建省平原绿化工程建设的实践徐文辉

浅析金塔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袁大兴,赵俭,罗莎,李明强,王玉丽,成玉萍

吉林市城市绿化树种引种驯化浅探马永吉,MAYong-ji

论速生丰产林基地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布局寇晓东,魏国海,石才

浅析沙地综合治理开发的有效途径吕占江,刘臣,李吉人

静宁县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朔南,LISuo-nan

乐都县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马有国,MAYou-guo

恢复发展红树生产建造海上绿色长城--关于福清市红树林发展现状的思考及建议李巧姿,LIQiao-zi

嫩江沙地山杏封沙育林技术及效益分析董宏,高亚芹,毛齐来,张延新,马晓道,李长权,单瑞武,邓立文

沙棘的应用及其产业的发展刘少江,李刚,张桂琴

坡耕地退耕整地与乔灌草配置牛斌丽,NIUBin-li

系统抽样在苗木调查中的应用陈志生,白忠义,吴立群

陇东水土流失区杨树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防治防护林科技 胡建忠,HUJian-zhong

北方苗木越冬防寒技术王有和,陈志生,杨东升HtTp://

红花夹竹桃防护效能与育苗造林技术杨淑贞,YANGShu-zhen

黄伞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张剑斌,徐连峰,董希文,严枫,张福平,华淑丽

实施防沙治沙工程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白银市防沙治沙及沙产业开发经验赵伟仁

三北人,守望家园刘勇

减负放权,促进绿洲防护林健康发展王志刚,包耀贤,WANGZhi-gang,BAOYao-xian

综合治理规模开发,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甘肃省静宁县人民政府,JingNingCountygovenmentofGansu

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是控制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必由之路岳太青,熊善松

试论社区参与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作用胡莽,贺超

林粮间作生态效果分析高椿翔,高杰,邓国胜,焦桂英

实施"进退还"战略,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生态建设的启发包军,李鸿军

青海高寒地区荒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王维平,张鹏

烟台芝罘区经济林保护地栽培现状与效益分析姜善海,李秀娜,高波,郭卫兵,徐志峰

闽西山地生态经济开发与保护张盛钟,ZHANGSheng-zhong

关中东部黄河湿地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程铁锁,赵红茹

甘肃省退耕还林(草)取得实质性进展苗普,MiaoPu

江苏沛县杨树烂皮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孙雪峰,王敬,兰淑梅

黑松枝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张成丕,刘晓东,董晓彤

搭起通向林业大户的致富金桥--渭南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朱健,赵玲爱

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的最佳速生树种--香花槐梁山

杨树新品种--拟青杨×山海关杨选育成功王福森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张志达,李世东,陈应发,ZHANGZhi-da,LIShi-dong,CHENYing-fa

中国防护林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刘霞,张光灿,郭春利,LIUXia,ZHANGGuang-cang,GUOChun-li

论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可持续发展陈远生,甘先华,CHENYuan-sheng,GANXian-hua

辽西半干旱地区营造枸杞生态经济林的探讨丁玉武,韩文中

珠防工程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李世东,李保玉

科技兴林建造合理的生态位结构高椿翔,高祯霞,朱成民

辽宁省沙漠化土地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防护林科技 范国儒,张仁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生态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赵岭

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就、问题及建议包军,洪家宜

关于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思考戴晟懋,郑巍,董纯

山东省平原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李庆,杜文峰,宋传山,张德全

论平原围垦地区防护林的更新改造金久宏,施芝坤,黄水木

论黑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张伟丽,于晓菊,王沛,刘军田

大庆地区盐碱地造林技术初探张庆宏,高亚芹,张延新,王连荣,李长权,单瑞武

从天牛防治实践谈工程治理的有限性周正标,秦飞,胥占义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育苗技术成丽萍,康江,莫日根高娃,苏雅拉巴雅尔

河北省坝上白干土造林技术曹向军,屈振丰

山杨接毛白杨实用技术张占中,杨国英

果树药害的补救韦公远,朱成民,崔茂良

长防工程进展迅速,规划任务提前完成李保玉

齐齐哈尔城区滨江防护绿地的规划姜来成,孙利,刘海忠

科技论文中如何正确标引参考文献郑洪生,吴长江,严妍

澳门海岸防护林多树种配置造林效果分析刘凯昌,叶渭贤

沙质海岸木麻黄林带更新不同树种混交效果及种间关系研究郭锦红

不同类型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质量的研究吴祥云,刘广,韩辉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合理经营的研究于洪军,吴景云,张恩剑

三北地区杨树速生林材积生长量与气候因子关系分析邹桂霞,刘瑞秋,何俊龙

银川市宁华园、燕鸽湖基地居住区绿化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宋丽华,曹兵,何嘉,刘志荣

108生根宝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试验韦庆和,傅英科,范洪彬,王国辉

基于TM遥感影像的林相图的编制与应用防护林科技 刘冰,关继保,于福义

长防林体系建设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研究进展李世东,李保玉

中国北方小叶杨资源与发展吕文,杨自湘,王燕,张卫东

齐齐哈尔市平原农区生态林业建设的经营对策谷向生,杨克杰,谷枫,宋春姬,赵岭,崔凤君,宋玉文

滨海盐碱地城市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问题和对策乔勇进,夏阳,王玉祥,王海生,龚洪柱,梁慧敏,孙道英

油松人工林天然林化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以太行山油松人工林为例奥小平

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思考张文明,吴长江

我省防护林体系持续发展中土壤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刘文环,侯杰,吕晓红

林业中小企业改革与股份合作制姚远,张世元,王晓军

高举生态建设大旗,加快乌审旗荒漠化治理步伐成丽萍

林业在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平衡中的战略地位防护林科技 王燕,张效谦,王宏

浅谈临汾枣树优良品种高成德,吴有红,孔淑庆

乐都地区坡耕地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设计马有国,刘海秀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 U21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高速公路边坡包括路堑边坡和路基边坡,因对公路本身的安全性能和周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其生态恢复和景观的营造,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边坡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受到重视。边坡的防护、绿化与美化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单纯的工程防护既增加成本,又破坏道路景观。因此,边坡的生态防护及景观重建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传统防护的弊端

1.1 生态景观效果差

缺乏植物覆盖的边坡一方面不利于固土护坡,破坏路基,还造成对周边地区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改善高速公路的景观效果,大量的岩石和混凝土不仅视觉效果差,且不利于净化环境,与高速公路快捷、舒适的特点不相协调,在一定程度上给高速公路的行车带来不安全因素。

1.2 安全稳定性差

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设计中,由于种种原因,路基边坡开挖和防护的设计比较简单。这类设计主要缺点是,设计笼统、针对性差、防护措施简单,对通车后出现的边坡坍塌事故一般通过后续养护来处理。而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干道,交通量大,行车速度快,路基边坡一旦出现事故,对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很大。

1.3 大量工程措施使成本增高

过去,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大量采用浆砌片石等防护方式,这些防护形式大量使用石料和劳力,破坏了自然环境,造价也较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防护效果逐渐降低,无自我更新能力,必须经常维护,施工难度大,对行车环境和景观环境影响也很大。

边坡生态防护方法

单纯的植被护坡方法

单纯的植被护坡方案一般造价较低,工艺简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绿化设计的首选方案。

播撒草种

最简单经济的植被护坡形式应是直接人工撒播草种,但其要求边坡坡率舒缓,覆盖土壤肥沃湿润,必须在适宜季节施工,并且从播种到成坪需要1~2个月的时间。苛刻的条件使人工撒播这种植被防护形式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已很少使用。

铺设草皮

铺设草皮可以“瞬时成坪”,减弱坡面径流溅蚀,迅速发挥护坡功能,除寒冷的冬季外,其它季节都可以施工。铺设草皮各地区均可应用,也可用于强风化岩质边坡,多用于路堤边坡。坡率一般不超过1∶1. 0,局部可不陡于1∶0. 75,坡高一般不超过10 m。对于急需植被封闭坡面的边坡,采用铺设草皮是首选方法。

液压喷播植草

液压喷播植草喷射出的是含有草种的悬浊液,草种被纸浆等悬浊液包裹,还有保水剂和其它各种营养元素,能不断地供给草种发芽时所必须的养分和水分,粘合剂又能通过喷射时的压力,使草种紧紧地粘附于土壤表面,形成比较稳定的坪床面,降水时不能形成冲刷表土的径流。

挂网固定植被护坡的方法

挂网固定植被护坡主要由固定物、网(底布)和基材3部分组成。固定物(常见的有锚杆或U形钉)的作用是将网固定于坡面上,并对坡面的浅层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网(底布)的作用是使基材混合物依附于边坡坡面;基材提供植物生长的环境。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

三维土工网垫是一种三维柔性材料,铺在坡面上,由于空腔的作用,能防止土坡面被雨水冲刷和维持其稳定,降低雨滴的冲击能量,阻挡坡面雨水的流失,避免径流的形成,从而有效地抵御雨水的冲刷。

土工格室植草护坡

土工格室生态护坡是土工格室与植草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护坡形式,由于土工格室对流水起到缓解消能作用,可促使其携带物沉淀在格室中,有效避免了草籽及幼苗被雨水冲走流失,大大提高植草覆盖率。植物根系可增加土壤透水性能,一旦遇到雨水可迅速渗透,植被的覆盖可使坡面减少雨水的直接冲击,缓冲雨水流速。

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

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一般称为客土喷播)是目前解决岩石质边坡植草绿化最常用的技术,是采用混凝土喷射机把基材与植物种子的混合物按照设计厚度均匀喷射到需要防护的工程坡面上的植被防护技术。

结语

理念是灵魂,管理是关键,设计是核心,施工是保证。要树立保护、回归、融入、享受自然的理念,树立与动植物为伴、地球大家园的理念。另一方面,建设业主要加强管理,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加大环保专业的参与和发言权,做到环保与安全、质量同等重要,取得实效。只要各参建单位和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真抓实干,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环境当做家园来保护和建设,就能够将高速公路建设成为环境友好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潘树林,王丽,辜彬. 论边坡的生态恢复[J].生态学杂志,2005,24(2):217~221

[2]苟文龙,白史且,张新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技术的探讨[J].草原与草坪,2002,(3):34~35

[3]钟守宾,赵明华,陈昌富.破碎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J].公路,2004,(10):174~177

[4]邹胜文,饶黄裳,江玉林.高等级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方式浅析[J].公路,2000,(4):50~52

[5]范竹姗,初晓波,史金山. 东北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植物的选择.防护林科技,2005,(5)

[6]蒋自立,江海东.高等级公路边坡植被的选择方案[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卷[C];2002

[7]王永林.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藤本植物的选择与应用。园林植物资源与应用,2010,(11)

[8] 路 艳,卞贵建,赵树青.藤本植物在高速公路绿化中的应用.山西建筑,2007,(24):355~356

[9] 魏阳平.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方法的选择与使用[A].2009,(4):152~155

[10] 贺喜. 挂网喷草技术在金安桥水电站边坡支护施工中的应用[J].2009,(3):57~59

[11]袁木林. 三维土工网垫在护坡、边坡绿化工程中的应用[J]. 吉林水利.2005,(04):32~35

[12]杨晓华,王文生.土工格室生态护坡在黄土地区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 公路 , 2004,(08):180~182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篇(3)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概念,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网络安全也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不论是在军事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网络的安全问题都是我们所不得不考虑的,只有有了对网络攻防技术的深入了解,采用有效的网络防护技术,才能保证网络的安全、畅通,保护网络信息在存储和传输的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才能使我们面对网络而不致盲从,真正发挥出网络的作用。

一、计算机网络防护技术构成

(一)被动防护技术

其主要采用一系列技术措施(如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等)对系统自身进行加固和防护,不让非法用户进入网络内部,从而达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目的。这些措施一般是在网络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规划设置,并逐步完善。因其只能保护网络的入口,无法动态实时地检测发生在网络内部的破坏和攻击的行为,所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 1 )信息保密技术

密码技术是网络安全最有效的技术之一, 信息加密过程是由形形色色的加密算法来具体实施,它以很小的代价提供很大的安全保护。它通过信息的变换或编码,将敏感信息变成难以读懂的乱码型信息,以此来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在多数情况下,信息加密是保证信息机密性的惟一方法。信息加密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

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3种。密码体制主要有分组密码体制和序列密码体制。论文参考网。

( 2 ) 信息认证技术

认证技术是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属于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认证机制是接收者接收信息的同时还要验证信息是否来自合法的发送者,以及该信息是否被篡改过,计算机系统是基于收到的识别信息识别用户。认证涉及多个步骤:收集认证信息、安全地传输认证信息、确定使用计算机的人(就是发送认证信息的人)。其主要目的是用来防止非授权用户或进程侵入计算机系统,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其主要技术手段有:用户名/密码方式;智能卡认证方式;动态口令;USB Key认证;生物识别技术。

( 3 )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是一种基于主机的防护技术。访问控制技术通过控制与检查进出关键服务器中的访问,保护服务器中的关键数据,其利用用户身份认证功能,资源访问权限控制功能和审计功能来识别与确认访问系统的用户,决定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并记录系统资源被访问的时间和访问者信息。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

其主要方式有:自主访问控制、强行访问控制和信息流控制。

( 4 )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机制,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来自外部网络非授权访问,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其主要机制是在受保护的内部网和不被信任的外部网络之间设立一个安全屏障,通过监测、限制、更改、抑制通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网络屏蔽内部网络的信息和结构,防止外部网络的未授权访问,实现内部网与外部网的可控性隔离,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防火墙的分类主要有:数据包过滤型防火墙、应用层网关型防火墙和状态检测型防火墙。

(二)主动防护技术

主动防护技术主要采取技术的手段如入侵取证、网络陷阱、入侵检测、自动恢复等,能及时地发现网络攻击行为并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如跟踪和反攻击、设置网络陷阱、切断网络连接或恢复系统正常工作。实现实时动态地监视网络状态,并采取保护措施,以提供对内、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 1 )入侵取证技术

入侵取证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按照符合法律规范的方式,对计算机网络入侵、破坏、欺诈、攻击等犯罪行为进行识别、保存、分析和提交数字证据的过程。

入侵取证的主要目的是对网络或系统中发生的攻击过程及攻击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并确保记录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以满足电子证据的要求),据此找出入侵者或入侵的机器,并解释入侵的过程,从而确定责任人,并在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入侵取证技术主要包括:网络入侵取证技术(网络入侵证据的识别、获取、保存、安全传输及分析和提交技术等)、现场取证技术(内存快照、现场保存、数据快速拷贝与分析技术等)、磁盘恢复取证技术、数据还原取证技术(对网上传输的信息内容,尤其是那些加密数据的获取与还原技术)、电子邮件调查取证技术及源代码取证技术等。

( 2 ) 网络陷阱技术

网络陷阱技术是一种欺骗技术,网络安全防御者根据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弱点,采取适当技术,伪造虚假或设置不重要的信息资源,使入侵者相信网络系统中上述信息资源具有较高价值,并具有可攻击、窃取的安全防范漏洞,然后将入侵者引向这些资源。同时,还可获得攻击者手法和动机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日后可用来强化现有的安全措施,例如防火墙规则和IDS配置等。

其主要目的是造成敌方的信息误导、紊乱和恐慌,从而使指挥决策能力丧失和军事效能降低。论文参考网。灵活的使用网络陷阱技术可以拖延攻击者,同时能给防御者提供足够的信息来了解敌人,将攻击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网络陷阱技术主要包括:伪装技术(系统伪装、服务伪装等)、诱骗技术、引入技术、信息控制技术(防止攻击者通过陷阱实现跳转攻击)、数据捕获技术(用于获取并记录相关攻击信息)及数据统计和分析技术等。

( 3 )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是从各种各样的系统和网络资源中采集信息(系统运行状态、网络流经的信息等),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入侵和异常的信号,为做出响应赢得宝贵时间,必要时还可直接对攻击行为做出响应,将攻击行为带来的破坏和影响降至最低。它是一种主动的入侵发现机制,能够弥补防火墙和其他安全产品的不足,为网络安全提供实时的监控及对入侵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入侵检测系统已经被认为是维护网络安全的第二道闸门。

其主要目的是动态地检测网络系统中发生的攻击行为或异常行为,及时发现攻击或异常行为并进行阻断、记录、报警等响应,弥补被动防御的不足之处。

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技术、攻击检测技术、响应技术。

( 4 ) 自动恢复技术

任何一个网络安全防护系统都无法确保万无一失,所以,在网络系统被入侵或破坏后,如何尽快恢复就显得非常关键了。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自动恢复技术,他针对服务器上的关键文件和信息进行实时地一致性检查,一旦发现文件或信息的内容、属主、时间等被非法修改就及时报警,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恢复。论文参考网。其性能的关键是资源占有量、正确性和实时性。

其主要目的是在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受到攻击的时候,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系统和数据,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自动恢复技术主要包括:备份技术、冗余技术、恢复技术、远程控制技术、文件扫描与一致性检查技术等。

二、计算机网络防护过程模型

针对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和愈来愈突出的安全需求,人们在研究防黑技术的同时,认识到网络安全防护不是一个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的动态过程,并相应地提出了反映网络安全防护支柱过程的P2DR模型,其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P2DR模型体系结构图

其过程如下所述:

1.进行系统安全需求和安全风险分析,确定系统的安全目标,设计相应的安全策略。

2.应根据确定的安全策略,采用相应的网络安全技术如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网络技术,选择符合安全标准和通过安全认证的安全技术和产品,构建系统的安全防线,把好系统的入口。

3.应建立一套网络案例实时检测系统,主动、及时地检测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用户行为和网络状态;当网络出现漏洞、发现用户行为或网络状态异常时及时报警。

4.当出现报警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应急响应和处理,如断开网络连接,修复漏洞或被破坏的系统。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97

1 生态农业与植物保护技术的概述和理念

生态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它是指在不损害环境和不影响生态发展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经验,融合生态学等理论知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植物保护技术需要进行一定的发展创新,以达到有效防止病虫害的目的,同时还要注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农业质量,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无公害、可持续的方向上发展。

作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条件,植物保护技术运用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植物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植物保护手段。在传统的植物保护方式中,为了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手段来杀菌,而化学农药含有有害物质,存在污染,影响农业生产质量,而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创新应用则避免了传统植物保护方式的弊端。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植物保护技术可以减少病虫害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同时技术本身也对生态环境没有过多的负面影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也降低了农业成本,提高了农业发展质量,降低了病虫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 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

2.1 “三诱技术”的运用

所谓的“三诱技术”,具体就是指频振式杀虫灯、黄板和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属于一种物理方法,诱杀害虫时主要使用到了光、波、色、味4种方式。该项技术的效果目前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杀虫范围和杀虫量都极大,同时还具有无污染,无毒害等优势,安全性好,有利于降低虫害所带来的威胁,综合效益好,可以在生态农业中推广应用;黄板诱杀技术是一项物理防治技术,是利用害虫趋黄性特点来对趋黄害虫进行诱杀。在传统的叶茎类植物防治中,农药药性大,不符合生态农业理念,而黄板技术的应用则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等优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性诱剂是当前植物保护技术中的一项新型绿色防控技术。

2.2 防虫网阻隔技术的运用

防虫网阻隔技术属于物理手段,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防虫网对害虫进行阻隔,防止其进一步危害和繁殖。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22目防虫网即可。通过在生态农业中运用防虫网阻隔技术,其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可以有效阻隔害虫繁殖,达到植物保护的目的;可以适当调节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对炭疽病、软腐病等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因此综合来看,防虫网阻隔技术的运用符合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

2.3 其它植物保护新技术的运用

随着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植物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进步,各种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实际上在实施植物保护过程中,不能单一依靠某一项防治技术,要想提高防治效果,需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等多种手段,确保植物保护的效果。

要加强对生态农业和植物保护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农业人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具体手段有充分了解,为植物保护工作打好基础。各地可以考虑建立病虫害测报系统和监测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植物保护预防工作做好。各地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植物保护工作队,向农民普及介绍相关技术,提供专业服务,打造科学防治体系。

3 总 结

综上所述,植物保护技术适应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也对提高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对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根据各地生态农业开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植物保护技术,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U213.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概况

1.1公路边坡生物防护的意义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公路环境绿化施工技术也在不段的改进,生物防护逐渐成为边坡防护中的首选形式,它不仅在防灾减灾、净化大气、调节气温、消减噪声、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等诸方面起积极作用,而且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与其他防护方式相比较,生物防护是比较经济的一种。

公路边坡生物防护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生物防护;二是综合防护,即工程防护与生物防护相结合。

1.2公路边坡生物和综合生物防护

对于稳定的土质边坡,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侵蚀其产生病害和变形。生物防护能有效地防止水对坡面的冲刷和侵蚀。而对于不稳定的土质边坡和松散的碎砾石土质边坡,宜采用综合防护,即先进行工程防护确保边坡稳定,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生物防护。对于较硬、不易风化且有抗冲刷能力的岩石边坡,一般不进行防护,但从边坡稳定及恢复植被的角度来考虑,可采用客土喷播,实现防护和绿化的双重目的。对于严重风化的、坡面破碎节理缝隙较多的石质边坡,可采用综合防护。

1.3公路边生物防护的作用

公路边坡防护目的在于防治边坡病害,减少水土流失,加强边坡稳定。而水是影响边坡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多雨季节,暴雨集中地区的冲刷,侵蚀现象严重。降雨对坡面侵蚀的三个过程:首先是雨滴击溅侵蚀,进而形成片状水流侵蚀,最后在水流集中处出现细流侵蚀,而细沟侵蚀破坏作用最强,细沟逐步加大形成较大的冲沟,引起坡面滑塌等破坏。在坡面上种植植物正是防治细沟侵蚀的主要措施之一,并且它可以拦截雨水,减缓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本文重点研究探讨的就是生物防护的建植技术中的一种——液压喷播。

2生物防护的建植技术

生物防护的建植技术种类很多,其中包括:湿式喷播(最为典型的是液压喷播)、客土喷播、三维网格、铺草皮、沟播等,其各自的施工工艺、适应范围和性能特点见表1所示。

各种建植技术工艺和特点的对比表1

3.液压喷播植草技术的实施要点

液压喷播植草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植草方法,在边坡防护中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改进和提高了草坪建植方法,使播种、混种、覆盖等工序一次完成。液压喷播是以水为载体的植被建植技术,先将配置好的种子、肥料覆盖料、稳定剂等加入喷播机与水充分混合,再用喷枪将他们喷洒到坡面,而养护成长的一种播草技术。

3.1草种选择和搭配比例技术

考虑到坡面防护的良好效果,混播草地更为有利。试验证明,混播草地生长1月左右,其地下生物量100g/m2左右,己达到坡面防护的要求,中、大降雨强度对其几乎没有影响,在草种的选择和组合中,禾本科草和豆科牧草及小灌木类的比例应为1:1,或者禾本科草种草类的比例稍大一些。播种量一般按照草类的营养面积和种子用价计算,使植物群落在理论上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和预期的资源评价目标。

3.2喷播量的计算方法

喷播量的公式

式中:M——设计播种量(g/m2)

A——期望成株数(株/m2),为5000~10000株/m2

B1——坡度修正率

B2——土质修正率

B3——吸收阳光修正率

B4——年降水量修正率

B5——施工季节修正率

B6——使用种子发芽率,为90%以上

B7——使用种子的效率

3.3喷播材料配比的合理性

理论上,材料用量越大,种植效果越好。但实际上应从技术、经济、生态效益三方面考虑,喷播材料一般用量参考表2。

液压喷播液的配料主要有水、粘着剂、纤维、肥料、保水剂和着色剂及草坪种子。水起溶合的作用,用量为3~4L/m2;粘着剂反复吸水而不失粘性,起附着、粘结作用,随喷播浆喷到土壤上让覆盖物成膜,不被风、雨侵蚀,防止水土流失,种子、幼苗被水冲失,均匀快速出苗,用量根据喷播场地3~5g/m2,平地用量少,坡地用量多。纤维有木纤维和纸纤维两种,用于包裹和固定种子,吸水保湿,起到覆盖作用,用量为100~200g/m2,坡度大时可适当加大用量。保水剂吸水能力强,可满足种子萌芽及时所需的水分,一般在特别干旱、无法保证及时浇水的地方使用,用量为3~5g/m2,有时可用木纤维代替保水剂。肥料最好是硫酸氨与氮肥的复合肥,用量为30~60g/m2。

3.4液压喷播的施工步骤

(1)加料:先加入1/3左右的水,在继续加水的同时依次加入覆盖料、肥料、种子和土壤稳定剂等。

(2)搅拌:在加料的同时开始不间断地搅拌,充分拌均匀约45min.

(3)喷播:根据现场情况,直接用喷枪喷播或采用皮管加喷枪喷播,喷播时喷头距边坡4m以上,喷枪与坡面保持一定的角度,使混合料均匀洒布在坡面上,喷播时先从左到右喷一遍,再从右到左重叠喷洒,保证凹凸不平的边坡都能洒到。

(4)铺盖无纺布及养护:喷播后应及时铺盖无纺布,尤其是小气候、当地条件差或施工季节不佳时更应该及时覆盖。并重视前三个月的养护管理,后三月内应适时浇水和施肥,促进植被迅速茁壮成长。

4.隘瑞高速公路边液压喷播植草效益体现

隘瑞高速公路根据上述理论,进行了草籽搭配和严格计算喷播量,按照喷播的施工步骤,采用液压喷播植草技术进行绿化,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养护,取得了良好的绿化效果,经有关专家和部门的初步评估意见,反映良好,能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结语

由于喷出的含有植物种的粘性悬浊液,具有很强的附着力和明显的颜色,喷射时不遗漏、不重复,可以均匀地将植物种喷播到目的位置。在良好的保湿条件下,能迅速萌芽,快速发育成为新的绿化防护体系。因此液压喷播是一种高速度、高质量和现代化的绿化技术。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篇(6)

一、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主体思想是以林业的发展促进环境的改善,保障农、牧等其他各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危及后代人发展的战略思路;是通过科技手段,经过合理的区域性布局,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及林业的经营方式,以生态系统为核心,以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基础,拓宽林业发展的潜力和途径,实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环境稳定性、经济高效性、社会持续稳定性。

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可概括为持续、稳定、适度、协调的发展。即强调社会发展的稳定健康,资源使用合理适度,世代分配均衡,社会管理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在伦理上遵守“人与自然的协调”、“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原理,它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及相互促进,要求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即发扬城市生活的种种优点,又不失自然的纯美、清新和平静,达到社会文明公正、经济高效繁荣、环境优美洁净、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2、效益协调一致原则

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使林业具有强大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在生态效益方面要实现生态再生,使自然再生产过程中的林业自然资源更新速度大于或等于利用速度,在经济效益方面要实现经济再生,使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总收入大于或等于资产的总支出,保证林业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生态工程技术配套原则

生态林业工程技术是将生态学原理与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在人工辅助的能量和物质参与下,使林业生产实现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系统配套,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能流的合理循环。

生态工程技术原理包括:食物链原理、生态位原理、整体效益原理、生物共生互利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因地制宜进行区域性生态建设原理、优化功能结构提高效益的原理以及林业生产限制因子作用原理等。

二、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是集生态学和林业学于一体,利用其理论对其进行生态和林业建设,这不仅有效的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而且通过林业的建设,还有效的确保了空气的净化。目前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一些防护林的建设也充分的发挥出了应用的效果,但在当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

1、生态保护观念意识还较为淡薄

目前大部分人生态保护观念意识都不断提高,这对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对林业发展的意义还缺乏必要的认知能力,无论是观念还是环保意识方面都较为淡薄,滥砍滥伐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一些原始生态林业受到较大的破坏,从而导致这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一旦遇到大雨天气,则山体滑坡较为严重,给林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2、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逐渐扩大对生态林业的建设造成了阻碍

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不断扩张,一些林业用地大量的被征用,这不仅不利于生态林业的建设,而且还对原始生态林业带来了较大的破坏,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无限制的对土地进行征用,对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所带来的影响非常严重。

3、我国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缺乏经验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种树,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不仅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而且还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但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缺乏经验,所以需要充分的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林业工程进行有效的规划,从而更好的推动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技术的管理

1、积极更新林业品种

林业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源上控制了林业生态环境的不良发展,维持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支持并带动着整个林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可以围绕天然林进行分类,不断更新林业品种,积极引进新型品种,优化林业资源的经营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并保护天然林,保护林业生态圈,支持并带动整个林业工程的积极建设与健康发展。任何一类林业品种、资源等的引进、培育与发展都应该以生态、健康、良性等为目标,这样才能体现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积极意义。

2、生态化可持续管理

无论任何一种林业种植技术、培植技术,都应朝着生态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林业技术所建设培育的工程项目,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本着生态化、可持续化的思想理念,从林业技术的引进、研发到推广,林业主管部门都要进行严格审核,坚决杜绝一切危害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林业品种,同时,应该制定林业技术生态化发展的法规制度,严格要求林业经营企业在法规制度范围内进行生态化经营。

3、创建防护林工程系统

防护林工程是一项大型工程项目,也是生态林业发展的必要举措,我国应该加大防护林工程建设力度,支持防护林建设,拓展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形成一个健全的防护林工程系统,利用防护林系统来防护自然灾害,发挥其自然环保功能,形成一个纯天然的生态化防护系统,从而支持并带动整个林业经济的生态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环保事业.青年工作论坛,2004.(7):13-15.

[2]鲁敏,林玉贵.因地制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1999,(7):23.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篇(7)

二、坚持科学精神,在防护工程设计中既尊重规律,又勇于创新

防护工程既是充分利用天然自然在未来战争中的防护作用;更是设计建造新的人造自然———防护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在军事上的运用,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转向信息化战争,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特别是先进的空袭武器装备,进行远程精确打击,将成为主要的作战样式。防护工程如何应对高科技条件下战争,真正起到防护作用?首先,要探索、掌握现代战争规律及现代战争武器的性能、特点,掌握设计所依据的标准、规范的原理及其编制依据,从而针对具体的防护工程进行相应调整,必要时还应进行试验检验,只有这样,设计建造出来的防护工程才能经得起未来战争的考验,才能在实现战备效益的前提下,节省造价。因此,作为防护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求真务实精神,科学追求的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在设计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创新精神;有条理的批判精神,也就是有理性的怀疑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在不同的设计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理论不断发展。作为防护工程设计所依据的规范、标准,在近几年都经历了较大调整。其中,防护设计由防核武器破坏为主转变为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破坏并重,强调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隔震规范的计算原理和参数都进行了全新调整,同时新增了伪装设计、智能设计等内容。在进行防护工程设计时,需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辩证发展地看待设计所依据的规范、标准,需要认识到规范、标准是随历史发展而变化发展的,规范、标准中的计算方法等是有条件限制的。同时,因防护工程学科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与防护工程相关的实验数据、理论研究尚在不断完善中,所以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工程设计,是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现有规范、标准的。笔者参与防护设计的某防护工程,因地质条件较差,为V类围岩,工程主体部分防护层厚度近百米,现有规范对这种地质情况的计算理论及方法尚不完善,仅近似地按碎石土中地道、坑道式防护工程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在完全依据规范的计算方法的情况下,计算结果得出荷载均较大,基本没有体现空气冲击波在防护层中的衰减,计算出的衬砌厚度在1米至2米之间。后经专家对现行规范、标准进行讨论,认为现行人防规范、标准中提供的卸荷拱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于浅埋工程,对坑道、地道等深埋工程不适用,专家建议此处采用或借鉴其他公式计算。经分析计算比较后,《美国空军设计手册》提供的计算方法只考虑空间散射所造成的衰减,计算出来的峰值压力比较合理。因此,防护设计采用了《美国空军设计手册》的计算结果,荷载得到了降低,衬砌厚度降低到1米以下。工程在保证战备功能的情况下,节省了造价,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其次,还要勇于创新,在防护工程设计时要有前瞻性。防护工程主要是为今后几年至几十年的战争准备的,而武器技术、作战样式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必定有各种显著的变化,防护工程的设计理论、工程材料、工程技术也必定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发展。如何保证依据现行规范设计建造的防护工程,在建成后的若干年内均能够发挥战备作用呢?

首先,作为防护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用运动的观点认识客观世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创新、不断变化发展的,工程本身也是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防护设计人员对作战样式的变化及工程将来的变化应有前瞻性,知道工程将来可能需要承担的任务,在设计中考虑到将来的要求。其次,在工程前期选址中,尽量选择岩质较好、防护层较厚的山体,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建设的造价,同时因工程主体处于静荷重的山体中,在抗力要求提高的情况下,可以不做改动或者只是对口部进行处理,就可以满足更高抗力的要求。然后,在工程设计阶段,一方面充分利用山脊等自然条件增加防护层厚度,同时在不增加造价或只增加少量造价的前提下,增加抗力储备。另一方面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同时便于将来的加固改造。设计中做好防排水处理,保证围岩及衬砌不会因为地下水的长期作用而受到影响。最后,在工程建成后,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在防护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变化调整的时候,及时复核原设计是否满足新规范、新标准,对不满足的部分,及时进行加固改造。在防护工程设计中,坚持科学精神,立足客观条件,探索战争规律,尊重工程规律,勇于创新,统筹考虑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战争形态,工程自身的战略及战术作用,以及工程建设维护代价,既可以充分挖掘战备效益,又可以以最低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战备效益。

三、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防护工程的设计质量

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技术和科学在本质上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都属于生产力范畴。但他们又有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认知范畴,一般是不可预见的;技术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实践范畴,总体是可预见的。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和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即是工艺学,是具体运用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技术运用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防护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防护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运用好现有科学技术手段。目前主要是在两个方面的运用,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的运用。防护工程设计的时间周期、图纸复杂程度,都较以前有了更高的要求,按以前的手工作图、完全手工计算,已不能满足要求。AutoCAD等绘图软件以其简单易用、易修改、可重用、准确真实和易存储传输的特点已成为防护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在防护工程设计中,需要完成大量的计算工作,手算易错且工作量大。MathCAD软件编程因其与手算过程相同,且简单易用,笔者在开始防护工程结构计算前,使用MathCAD软件编制了一系列的计算程序,可分别完成防护工程设计中的荷载、弯矩、配筋等的计算,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计算准确性,减少了设计周期,同时计算部分的修改及调整也变得非常容易。另一方面,是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的运用。防护工程的施工技术伴随着大量地下工程的建设得到了发展,施工技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了防护工程的建设。在防护工程设计时,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施工技术条件,又要注意不能设计现有技术、设备无法施工的防护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先进的技术及机械得到运用,从而使得工程造价得到降低,施工安全有了保障,施工效率得到提高,工程质量得到保证。防护工程设计完毕后,还要按照现代技术规范的要求再进行技术评估、验证,以及按照现代技术要求组织实施。采用科学的方法,预先从各个方面系统地对相关技术的利弊得失进行综合评价。从政治、军事、经济、生态环境、技术等各个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方面对技术正负效应做出全面评价,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的评估者对技术预测所形成的各种方案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估。比如现阶段,在施工工艺、技术选择上,坑道式防护工程施工普遍采用新奥法、钻爆法、盾构法、浅埋暗挖法。同时,光面爆破技术使洞室超挖及塌方得到减少,超前导管、钢拱架支撑等技术使得软岩中的大跨度结构施工有了可能。掘进机施工已具有较高的水平,部分工程已经使用。但同时需要注意到,施工中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施工机械化、施工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还需加强。在进行技术评估时,不同的施工工艺、技术选择必定导致工程质量、经济、生态环境的不同,通过技术评估、验证后,才能得到最优的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2-0036-01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尤其是道路的建设日益加快,而在道路建设中,必然改变当地的生态平衡,而道路边坡的绿化在协调道路建设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营造舒适的公路景观环境、提高行车的安全性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道路绿化的功能性

1 提高公路行车安全

道路绿化的交通功能主要包括中央分隔带的防炫功能以及沿线绿化带的视线诱导作用。

2 改善道路周边环境

道路绿化能使生硬、单调的道路线形变得丰富多彩,使的岩石边坡披上绿装,使新建道路对周围环境景观的负面影响降低,给公路的使用者提供优美宜人、舒适和谐的行车环境,同时防止道路范围内的水土流失。

3 维护生态平衡道路的建设

由于大量填挖土方,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和原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原有河流水系的改变等;道路使用阶段又造成了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道路绿化的生态功能体现在能减缓道路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冲击,如吸尘防噪、净化空气、水土保持、降低路面温度、维持道路沿线生物多样性等。对于所有的道路,不仅是高速公路的边坡防护,更应该有生态防护的理念。边坡绿化工程不作为道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因此边坡的生态防护研究也被忽视了。

边坡绿化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新行业。对于边坡绿化,大多数非业内人士会望文生义,认为是绿化种草,跟园林绿化差不多。其实并非如此。边坡绿化是“工程绿化”,与“园林绿化”相去甚远,边坡绿化有其特殊性,应该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的理念在其中,否则是做不好绿化工程的。现在国家没有边坡生态防护的教科书,没有边坡绿化的国家技术标准,监理没有监理规范,预算没有预算定额。因为无标准,无规范,技术上就出现了一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观点。边坡绿化行业出现的时间不长,技术方法却比较多,如:客土喷植技术、TBS技术、厚层基材技术、植被混凝土技术、喷混植生技术等等。对于浆砌片石、挡土墙、喷锚式护坡等传统的护坡系统,将是强大的冲击,相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边坡生态防护事业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

边坡生态防护是指用活的植物或用植物和非生命的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代替纯工程防护的方式,通过种植植物,靠植物根系与土壤间的附着力以及根系间的相互缠绕来达到加固边坡、提高边坡表面抗冲刷的能力,起到稳定坡面和防止侵蚀的作用,同时又能恢复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日本在这方面的发展是世界领先的,日本国内客土喷播已开发20多种施工方法,施工公司已经发展到几百家,被誉为“从种子到森林的再生技术”。日本的绿化施工包括机械或人工实施。机械施工包括种子喷播法、客土喷播法、厚层基础材料喷播法等;人工施工包括植生带法、挂网法等。由于种子喷播法及植生带法只能实现人工植草绿化,而日本国内推崇与自然协调、能持续繁衍的植物群落,故多使用客土喷播法。目前,日本正在抓紧研究“特殊空间绿化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公路边坡绿化技术”、“景观仿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日本,对边坡的治理和绿化十分重视,其绿化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除坡面必须的工程防护外,其他全部采用植物防护方式来达到防止雨水冲刷、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这对环境生态而言是较为理想的状态。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道路建设的绿化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等还比较落后,边坡的生态防护也是如此。长期以来,路基边坡的生态防护技术一直是道路修筑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以低等级公路建设为主,由于交通量小,深挖高填较少,生态防护工程不作为道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因此边坡的生态防护研究也被忽视了。尤其我国西北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北部的开发亦是日益加速,而对环境的破坏却是日益加重。近年来,春冬季的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这与人们对环境绿化恢复的忽视有重大的关系。

4 结论

道路在路线长度及质量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不应该把道路建设的理念仅仅停留在通行的基础上,如何建设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路、特色道路是建设道路的必然选择。道路绿化及边坡防护形式应对生态效果及自然环境给予结合,继续加强植被生态护坡的理论研究及标准化规范化研究,通过植被护坡与工程护坡的结合,重视边坡生态防护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乔、灌、草、藤、花等多种植物,使道路边坡形成既有护坡功能,又有优美、和谐的坡面生态景观。

参考文献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U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089-01

不管是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发展还是实现人们生存质量的提高都需要有生态环境作为基础,这些生态区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重要的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的平衡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湿地、森林或者是风景区等生态区,经常做出毁坏自然生态的决定。这些建设性的工程切割了完整的生态区域,使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安全隐患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下面分析了铜川现在的边坡防护技术,得出了不足之处,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目前铜川的边坡防护技术

1.铺草皮护坡

铺草皮是指人工的在坡面铺上一层草皮。这种方法比直接种草简单得多,不仅效应快,而且施工不受季节的限制。这种方法适用于边坡附近的菜皮较多很容易获得以及坡度较缓的地带,这是比较传统的应用时间比较长的一种边坡防护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此项技术在前期管理方面比较困难,新铺的草皮容易出现问题,比如缺水、缺肥和病虫害等,所以必须注意新铺草皮的前期管理工作。

2.植生带护坡

植生带护坡是指将草木的种子、肥料、保水剂等按照特定的比例种植在能自然降解的材料上,并经过一系列工序形成特定规格的产品,具有很高的出苗率。这项操作身工省时,操作简单可行,另外,可降解材料可以充当肥料,是环保与效益兼顾的一种边坡防护技术,深受欢迎。

3.香根草护坡

因为香根草具有高度发达的根系,所以常被利用为边坡防护的重要材料之一。它不仅抗拉强度大,还有耐旱、涝、贫、虫的能力,适应性极强,在水土保持和恢复土壤肥力方面有巨大的作用。香根草防护技术就充分利用了此种植物的这些优良特性,在土质边坡上种植了香根草,使得边坡的稳定性显著增强。

另外,在高陡边坡还需采取更强的工程措施来辅助以上方法操作,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难度也相应的加大了许多。

二、铜川边坡防护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1.边坡植被的退化

由于道路、水电等建设项目工程导致边坡面积加大,人工养护非常困难,再加上政府投入防护的资金有限,边坡绿化工程完成后,没有做好后期的处理,那些植物几乎是处于自生自养的状态,看灾害能力极差,遇到干旱、病虫等自然灾害时非常容易死亡。种植的草木往往品种单一,生命力较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供植物吸收的营养和水分一直减少,植物便会出现退化现象,甚至全部死亡,这事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不仅是浪费资金的问题,因为不能起到绿化作用,很可能发生水土流失,这样一来边坡就更加的努克拯救了。

2.缺乏统一的工程绿化标准

边坡特别是很高很陡的边坡的环境条件非常的不乐观,普通的生态防护方法根本不能起作用,还需要其他的工程措施加以配合才能创造出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但是,我们都知道,同样的工艺在不同的地区、季节甚至由不同的施工队伍实施效果都会差的很多。这就说明了我们在对边坡等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标准,缺乏统一,只是一味的施工,这是阻碍铜川生态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对铜川边坡防护的几点建议

1.边坡植被退化的防护措施

为了防止边坡植被退化,我们需要做好整个防护时期的工作,不仅仅是种植上就可以,还需要中后期细心的照料与管理。另外,采用乡土植物,以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天然植被一般都是混生的,在边坡采用多种植被,是边坡植被变得多样化,恢复到自然生长的状态。

2.加大对边坡生态防护的投入

在建设中,投入生态恢复的资金一般较少,导致边坡生态防护工作很难实施到位。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加大对建设破坏的生态恢复的资金投入,把边坡生态防护以主体工程的身份纳入整个建设中,达到建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3.积极引进和开发新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之中,也因此造成了许多被破坏的生态区域,所以解决生态恢复问题便尤为重要了。而如何做到边坡生态防护的可持续性发展是边坡绿化工程中的难点问题,是环境科学技术的新挑战。边坡生态技术防护技术涉及到很多学科的内容,比如工程力学、土壤肥料学、景观生态学等,要想做好生态防护工作,就必须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引进新材料、新设施,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要不断吸收新的科研成果总结经验教训,注意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注国际新技术的发展。总之,提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技术含量,掌握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新方法,是边坡绿化实现的前提,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环境破坏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21世纪,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为此在做出着努力。如何将经济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是铜川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开挖与回填行动,会形成了大量的土石边坡,不仅景观破坏严重,还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危害周边环境。所以,对铜川的边坡防护工作一定要引起重视,加大对铜川边坡生态防护的投入,虚心接受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把铜川打造成一个集经济发展和环境美好于一身的地区。

参考文献

[1]张秀芹.探讨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05).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U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6-0186-02

一、危岩的稳定性评价

(一)影响危岩稳定性的因素

危岩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1)内部因素:重力侵蚀、岩性组合、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等因素;(2)外部因素:地震影响、气候因素、人类相关活动等。根据危岩发育的形式,将危岩发育的形式归纳为两大类:差异性风化型和卸荷重力型。不论那一种类型的危岩体可以理解为裂隙的产生是为了调节岩体的能量状态。

(二)危岩的稳定性评价

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地质分析法、静力解析法、数值模拟法、可靠度法、比较识别法和模型试验法。下面详细介绍静力解析法和FLAC数值模拟法。(1)静力解析法。静力解析法简单可行,结果明确。静力失稳判据中尽管破坏模型建立会有所差异,但破坏的原因都是产生的应力大于岩体的强度。建立危岩失稳较为成熟的基本关系的基础理论是基于极限平衡理论。(2)FLAC数值模拟法。FLAC法应用了节点位移连续的条件,可以对连续介质进行非线性大变形分析。FLAC法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确保网格、确定材料性质及边界条件等满足波传播的要求;2)根据模型的性质和输入的频率的范围来选择合适的力学阻尼;3)施加动态荷载和边界情况;4)建立工具来监控模型的动态反应情况,结合其他资料对结果进行评价。FLAC数值模拟法广泛应用于边坡稳定分析等方面。根据参考文献[1],稳定性系数来来确定的危岩稳定性评价标准见表1:

(三)工程实例

某天然岩质边坡,坡高9m,坡面倾角53°,密度2400kg/m3。危岩楔形块体两平面法线方向分别为(6,4,-9),(-6,4,-9),两平面交线倾角24°。该危岩属于滑塌式危岩,由于危岩自重为W=5644800;水平地震力为P=282240;主控结构面内的裂隙水压力为Q=52811。主控面分解所得的法向分量N=5043655,切向分量T=2550485;运用静力解析法中的塌式危岩稳定性计算方法,算出稳定性系数Fs=1.14。根据上述的判定标准,该滑塌式危岩处于欠稳定状态,需在必要部位采用局部工程防治。运用赤平极射投影图法,如图1所示。1-1、2-2为两组结构面产状,OP为结构面交线,3-3为边坡的两个坡面的产状。由图可知,两组结构面交线OP的倾向与坡面一致,但倾角小于边坡倾角,危岩属不稳定结构。运用FLAC法对危岩楔形块体进行动力分析,得出如下模拟结果:(1)地震波在危岩和岩质边坡中传播各网格节点的加速度不同;(2)Y方向最大位移出现在危岩体破裂面附近;(3)有91%的网格节点发生破坏。由模拟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为:危岩在变形破坏时沿着破裂面滑动,这是因为边坡Y方向最大的位移出现在破裂面附近;危岩楔形块体破坏是从接触面发生破坏,这时通过监测接触面状态有91%的接触都发生破坏。

二、危岩的防治技术

危岩防治的防治措施归纳起来可分为防止危岩崩塌的主动防治、避免危岩造成危害的被动防护措施和灾害预警措施。危岩的防治一般要遵循“预防为主、保护环境”的原则、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防治工程最优化原则、综合防治的原则。迄今为止,国内外危岩防治方法主要分为:主动加固防治、被动防护和灾害预警措施三类。其中主动加固防治的技术包括支撑、锚固、SNS 主动防护系统、封填与嵌补、灌浆、排水及清除等。被动防护的技术包括拦石墙、拦石栅栏、落石平台、落石槽、遮挡(棚洞或明洞)、SNS被动防护系统以及森林防护技术等。某工程中的棚洞防护如图2所示:

某国道路段边坡高陡多裂隙,褶皱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危岩块体巨大,1~2m3危岩块体分布较多,天然坡脚都≥45°,常有危岩崩塌现象。采用棚洞有效的避免崩塌落石带来的危害。利用RocFall软件模拟危岩下落路径,通过分析危岩回弹高度、下落速度和下落能量的关系,为危岩的防治设计提供依据。通过模拟结果发现崩塌的危岩体有部分落在国道的左侧。由于边坡高陡块体大且危岩崩塌后能量大,回弹高度大,一般可以采用主-被动联合防治技术:部分欠稳定危岩采用清除技术,再利用SNS主动防护网和锚固技术进行危岩主动防治;对于被动防护方法,SNS被动防护网不适用于大岐危岩的防护。拦石墙适用于当自然山坡坡脚小于25°~35°并存在一定宽度的地表平台,由于该处天然坡脚都处于≥45°,公路外侧受某河限制,所以拦石墙也不适用此危岩的防治。该处天然边坡坡面无植被,危岩块体巨大,在危岩防治措施中棚洞承受拦截撞击能最大,且不受危岩回弹高度的约束,故选择棚洞进行防护非常理想。当采用棚洞进行危岩的防护后,再利用RocFall软件进行危岩崩塌评价,从模拟结果看,危岩崩塌后坠落到棚洞位置总能量由2430kJ降到1020kJ,速度由19.09m/s降到17.5m/s。计算出危岩产生的冲击力FC=553.2kN。棚洞盖板采用C30混凝土,尺寸B=1m,L=2m,配筋上部采用5Φ12,下部采用10Φ22。当FC≤Fk(混凝土盖板抗剪强度)时,只有厚度50cm盖板满足抵抗冲击力的要求,不会产生抗剪破坏。考虑安全系数Fs=1.2,选用50cm厚的盖板满足危岩防治设计要求。

三、结语

在危岩的稳定性评价中,本文遵循文献[1]的评价标准,采用静力解析、赤平极射投影和FLAC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工程实际对危岩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在危岩的防治中,考虑到工程实际,采用了遮挡防护技术中的棚洞防护,有效地减轻了危岩的危害。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 下一篇: 做好项目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