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学反思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1 16:14:17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篇(1)

现行教材所选的文本都是一些经得起推敲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作品,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思想内涵,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所包蕴的精华,感悟那些潜藏于字里行间的具有深刻价值和意义的思想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评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是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教学要求。当前的创新教育需要拓展学生独立的个性,需要教师打破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内容,打破僵化的标准化的思维状态和局限,让学生丰富多彩的思想世界展现出来,提升学生敢于挑战和勇于创新的综合素质。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真实有效的思维训练呢?

1. 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辨正思考,开展思维训练

文本中事情发展的结论都是经历了一定的过程,传统教学学生的思维仅仅囿于教材内容展开,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静态知识的简单推理,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表面认识而不是真正领悟文本的深刻内涵。如教学《曹冲称象》一文,学生对曹冲称象的办法赞不绝口,对曹冲的智慧也深感佩服,许多教师也把教学目的停留在让学生认识曹冲称象的方法上,提醒学生遇事要勤于思考。这样的空泛教学,学生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也没有学到实质上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曹冲称象的办法是自己凭空想出来的吗?他是受到什么启发才想到这种方法的?这对你来说有什么启发?学生的思维马上进入了另一个广阔的思维天地。曹冲根据有的官员说造一杆大称,但没有人能提的起来,想到了用船把大象载起来。根据有的官员说把大象割成一块一块的想到用一块一块的石头代替大象,所以想出了用船称象的方法。告诉我们曹冲是依靠别人的思考想到的办法,提醒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善于吸纳别人的智慧,来丰富自己的思想。许多事情靠我们自己很难有所作为,但我们从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要认识到自己要发展和前进,就必须借鉴旁人的思考成果,寻找巨人的肩膀。思维空间的拓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僵化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再如课文《司马光砸缸》的教学,许多教师仍把教学目的停留于学生对司马光救人方法的认识上,学生学得的只是一些皮毛。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当小朋友落到缸中的时候,救人的方法就是让人离开水。但是他们没有能力把小朋友从水缸中提出来,只有让水离开人,所以司马光想到的是把缸砸破让水流走,使人得救。教育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要囿于习惯的方式和方法,应从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 拓展文本结论,加强思维训练

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提升,结论如同现实生活一样,没有唯一固定的答案。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的结论,让学生作出合理的推理或想象,为学生的思维的拓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如《曹冲称象》的结论,有没有比曹冲的办法更好的方法呢?有的学生提出用人、水、泥土代替石头。方法优劣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让学生经历了生动思维的过程,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质量。再如教学《黄河象》,本文是科学家根据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假想了黄河象化石形成的过程,是不是完全合理呢?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发现科学家的假想有些不切实际,群象发现老年公象落水后,不是吓得四散奔逃,而是合力救助,大概它们用长鼻子,奋力拽落水大象的尾巴,以致把尾巴拽断了也没能救起大象,直到大象沉入水中,群象这才无奈地离开,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黄河象化石没有尾椎骨。学生对结论的拓展思考,打破了教材的神圣光环,使学生感到教材亲切自然,思维也更加活跃。

3. 开展拓展性阅读,加强思维训练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篇(2)

参加教学没多久,她就觉得班里有一个学生很麻烦。这个学生名叫姜天,年纪不大,胆子却很大,总爱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提出不同意见,老师在讲台上讲,他在下面说,把课堂纪律搞得一塌糊涂。为此,刘玲玲跟姜天的家长反映过好几次,但姜天依然我行我素。

这天,刘玲玲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讲起“曹冲称象”的故事,说曹冲先让大象站在船上,在船舷刻上吃水线的印记,然后牵走大象,往船上装上石头,等到吃水线位置与大象刚才在船上时一样为止,这时候称一下石头的总重量,大象的重量也就一清二楚了。

刘玲玲讲完故事,特地加重语气,问学生们:“大家说,曹冲称象的办法聪明不聪明啊?”

“聪明!”“太聪明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应和着。

想不到,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冒出来:“不,老师,曹冲一点儿也不聪明!”

刘玲玲一看,又是姜天,他这不是故意捣乱吗?

刘玲玲很不高兴,装作没听见,把脸扭向其他同学,说:“这一课讲完了,我接着讲下一课。”

没想到,姜天竟然不肯罢休,继续大声说:“老师,曹冲真的不聪明!”

这下,教室里乱起来,同学们“轰”的一声笑起来。

刘玲玲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冲姜天一指:“姜天同学,你说曹冲不聪明,我课后再听你谈,请你不要违反课堂纪律,好吗?”

姜天听了,张一张嘴还想说什么,同桌拉拉他的衣袖,他才很不情愿地住口。

刘玲玲课后并没有跟姜天谈,而是向他的父亲告状。结果,姜天父亲回到家,狠狠揍了儿子一顿。

2

第二天,姜天没来上学。刘玲玲从同学嘴中听到这个消息,感到自己有点过分,于是买来水果,上门看望姜天。

姜天的手被父亲打得又红又肿,他看见刘玲玲来了,眼中闪着泪花,说:“刘老师,我不是想捣乱,曹冲真的一点儿也不聪明啊!”

刘玲玲没想到姜天年纪小,脾气却这么倔强,不由得皱一皱眉头,问:“为什么呢?”

姜天说:“老师,曹冲为啥不用人来代替石头呢?石头搬来搬去多麻烦啊,而人有两条腿,自己就能走上船去……”

姜天的话还没说完,刘玲玲的心已经为之一震:是啊!这孩子说得对,这一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她紧紧搂住姜天,说:“对不起,姜天,你是对的,老师应该向你学习。以后……请你多指点老师。”

从此,刘玲玲非常注意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上课时,任何同学都可以提出疑问,因为她懂得,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篇(3)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71-001

北师大教授童庆炳曾在《语文与流泪》中这样写道:“语文世界应该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语文课应该成为孩子们人文的、情感的、世界的钥匙。我所忧郁的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不会正确的运用自己的笑和泪。为了生活和感受,我们需要美丽的笑和充满魅力的哭。当语文课能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流下眼泪的时候,那么语文课也就成功了。”我想语文之所以能让孩子流泪,一是因为语文文本饱含作者的情感,二是因为学生通过学习感悟到了这些情感,情动于衷而行于表,因感动而流泪。可以说有了真情实感,才有语文的意义。学生通过喜怒哀乐的切身体验,就能更好地认识生活的真假美丑。

阅读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感悟与品味呢?

一、用读

这里的读指的是师生的朗读。张志公先生说:“朗读是最好的教学手段。白话文和适合程度的各种作品,学生有多少东西不懂,需要分析来分析去?有质量的朗读可以把意思读出来,把感情读出来,可以读出很多东西。”课堂上可以用朗读正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显现作品的艺术形象,帮助学生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导的作用。如:《药》中,分析康大叔这一人物形象时,先把描写康大叔的地方朗读一遍,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康大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时也可以让学生朗读,如让学生反复朗读康大叔交人血馍头一段,并指导学生重(zhóng)读反映人物性格的重点词语(抓、捏、裹……),通过朗读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康大叔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用讲

学生自主阅读并不排斥教师的讲,教师该讲还是要讲的,讲是为学服务的。讲在引导学生学的过程中起提示、解疑、补充、提高、深化的作用。

对传统的满堂灌来说,这里的讲有三类:其一为提示性的讲。一般用在解决问题之前,往往是三言两语,但却是很有必要,起着将学生引上路的作用。其二是解疑性的讲。教学中教师一般不把现成答案告诉学生,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或讨论得出结论。但有些疑难之处学生解决不了,或是不需要学生解决的,教师可以把现成的结论“端出来”,为学生扫清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如《药》的最后对乌鸦的理解,既不是重点,作品中又无深刻含义。教师可以直接点明它只起烘托作用。其三是补充性的讲。对学生领会了但理解不深刻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如学生弄清了《药》中两条线在坟场会合后,教师可以补充人物的姓华和姓夏的寓意,华夏指中国,即华、夏本是一家的意思。通过补充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

三、用问

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如在教学《曹冲称象》时提出:“曹冲想的办法是什么样的?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经过一次次反复的练说以后,曹冲那聪明机灵的印象已深深印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可没想到这一问题一提出,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没了!”连平时好逞强的孩子都是直摇头。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看来曹冲在孩子眼里已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成了无法超越的神了!这可不行!如何激发孩子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呢?我灵机一动,说:“老师在书上,看到有个学校的小朋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比曹冲的还要好呢!不知我们班有没有同学能想出来?”激将法起作用了,马上有人举手了。屠鑫元第一个发言。他说:“人走进船里,人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我心里一乐!这个办法真好!正要大力夸奖他。可转念一想,孩子们懂得这个办法的妙处吗?就问:“这个办法行吗?”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竟有很多人说不行。有的说:“没秤怎么称人?那时候还没有秤呢。”哦!原来在孩子眼里只有磅秤才可以称人。有的说:“小孩子可以称,大人不能称。”(一问,才知他们认为书上说没有那么大的秤来称大象,大人身子重,也没法称。)“人都到船上去了怎么划线啊?”……我捺着性子和孩子们一一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后,正想进入下一环节,课堂上又有人大声说:“我觉得还是不行!”真是恼火!可新课标提出课堂以学生为主,我忍住这股无名火,耐心地问:“为什么?”“老师你说的,要很多人在一起才能和大象一样重。人太多了,称不完啊!”“也不至于到称不完的程度,即使很多很多,一天称不完两天,两天称不完三天……总有一天能称完,总比把大象斩了要好啊!”最后大家总算一致同意,这个办法不但行,而且比曹冲的要好。不用把石头搬上搬下的,人自己会走,多方便啊!这时,我向那位同学竖起大拇指说:“了不起,能想出那么好的办法!要是当时你在场,曹操就不用曹冲的办法,一定用你的!”

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因而问题不可简单,也不能太琐碎。提出问题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包括看书、讨论)时间,否则起不到作用。

四、用练

通过让学生做作业来指导学生阅读,可以先练后讲,也可以先讲后练,通过练习来达到指导阅读的目的。

五、用讨论

对于课文的重点内容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中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使学生感悟品味作品。

六、用多媒体辅助手段

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品味、感悟教材。

七、抓关键词

如何在阅读和阅读教学中抓关键词呢?特举例如下:

1.鲁迅小说《示众》有这样一句话:“抬头看时,蓝裤腰上面有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脊背,背脊上还有汗流下来。”

为什么用“座”形容脊背?

“座”给人的感觉是很高很大,同时又显示出这位看客的身体是何等的强壮结实,又恰恰反衬出其精神的麻木和愚昧。这里的“座”就是关键词。

2.《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有:“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在这一段中,几个动词用得好,用拟人写杨梅,活了。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篇(4)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006年10月第1版,2011年12月第6次印刷)第6页选用了《明日歌》,其中标注作者是“[清]钱鹤滩”。其诗如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钱鹤滩是清代人吗?不是的!他是明代人。

《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集部·明代卷”《鹤滩先生遗事》记载:“钱先生讳福,字与谦,家近放鹤滩,因自号鹤滩云。幼而颖异,八岁能属文……弱冠补博士弟子……年二十六举于乡,三十魁省试,及奉廷对,赐进士第一人。三年告归,又四年以大计罢,又七年而终。”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知:钱鹤滩,原名钱福,号“鹤滩”,华亭(今属上海)人,他才华出众,是明代状元(进士第一),在考取状元后14年去世。

《明史·孝宗本纪》也记载了钱福考中进士的事: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三月丙辰,命天下预备仓积粟,以里数多寡为差,不及额者罪之。庚午,赐钱福等进士及第”。

综合以上可知:钱鹤滩1490年中进士,14年后去世,他应卒于1504年。而清代是从1616年开始的,所以钱鹤滩绝不可能是清代人。

钱鹤滩有《鹤滩稿》(明万历三十六年沈思梅居刻本)等著作流传至今。《明日歌》一诗即收录在《鹤滩稿》“卷一”之中,原诗如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朝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不难看出,前面所提到的语文书中的《明日歌》与钱鹤滩原诗是略有差异的。

乐羊子不是战国时期的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004年11月第1版,2012年11月第9次印刷)第144页介绍了“半途而废”这个成语,并为这个成语配了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正是我们熟知的“乐羊子妻”的故事。

文字如下:“战国时期,有个叫乐羊的人,他到邻国求学,准备成就一番事业。可学习不到一年,他就因为想家而弃学回来了。回到家里,妻子正在织布。得知他回来的原因后,妻子拿起一把剪刀,把织布机上的织线全都剪断了,然后说:‘布是一丝一丝织成的,如果从中间把它剪断了,那么,前面的功夫不就白费了吗?’乐羊听到这里,明白了妻子的意思,马上告别了妻子,回到邻国继续求学,直到七年后学有所成才回家。”

战国时期有叫乐羊的人吗?有的。《史记》《战国策》等书都记载了这个人,他是战国时期魏文侯的大将,是著名军事家乐毅的先祖,但此乐羊和“乐羊子妻”中的乐羊子并非一人,“乐羊子妻”中的乐羊子是东汉人。

《后汉书·列女传》记载:“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

让人敬佩和惋惜的是,乐羊子妻后来为了反抗强盗的暴行而刎颈自尽,其夫乐羊子后来成就如何,《后汉书》未作交代。

薛勤未曾质问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009年3月第4版,2012年6月第4次印刷)第112页《“扫一室”与“扫天下”》一文写道:“东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却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有一天,一位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屋子里又脏又乱……薛勤看了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呢?’没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听着陈蕃这样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于是他盯着陈蕃,反问道:‘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薛勤走后,陈蕃沉思起来,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文中讲述的是人们熟知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然而,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后汉书·陈蕃传》记载:“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由此可知,薛勤并没有质疑和反问15岁的陈蕃,而是对其持赞赏态度。

陈蕃是东汉名臣,曾任尚书令、太尉等职,为人刚正,因反对宦官专权为太学生敬重,后来在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中事败被杀。有学者研究称,清末学者刘蓉的杂论《习惯说》中有“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一语,后人可能据《习惯说》和《后汉书》附会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

曹冲“称象”是“五六岁”时的事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篇(5)

现在的教材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再以传统的算术应用题内容为线索,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所学运算体现的数量关系为线索,以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线索。因此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数学生活化,这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但是,数学高度抽象的特征和课堂教学时间、场所、教具选用等有所限制之间的矛盾,以及一些教师对课程目标把握的缺失,使《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总是差强人意。所以,如何让数学教学适度生活化、情境化而又不失浓厚的数学味,给学生留下相对深刻的数学感悟,进而形成策略,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和加以改进的问题。

【教学案例简述】

下面是我校同课异构活动中某青年教师的三次教学片段(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例1)。

案例一:第一次的教学片段

一上课教师播放《曹冲称象》的动画作为情境导入,动画很漂亮,也很吸引学生,但足足播放了9分钟,之后是师生的谈话:

师: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生:曹冲很聪明。

生:大臣很笨。

生:曹冲为什么要在船上画线?

……

师:为什么说曹冲很聪明?

生:他用石头代替大象……

师:这说明曹冲在称这头大象的时候采取了一定的策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要采取一定的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导入部分用时13分钟才仅仅引出课题。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就是就题解题,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怎样理解题意,怎样根据题意画图,一步一步一题一题地教学生画图。

案例二:第二次的教学片段

课前布置学生复习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几个题目,一上课教师还是播放《曹冲称象》的动画作为情境导入,但仅播放到大臣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下面是师生的谈话:

师:同学们,是谁解决了这个问题?

生:曹冲。

师:他是怎么做到的?

生:他用石头代替大象……

师:这说明曹冲在称这头大象的时候采取了一定的策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要采取一定的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导入部分用时3分钟就引出课题。下面的部分和上一次一样,教师仍然是就题解题,重点同样是指导学生怎样理解题意,怎样根据题意画图。

案例三:第三次的教学片段

一上课教师就出示预习学案,进行交流展示:

1.填表:

师:说一说,每个空你是怎么想的?

2.请你当小老师,你会怎样教?(二选一)

(1)教会一个大班小朋友:4+5=

(2)教会一个一年级小朋友: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锯几次?

生:教4+5等于几,我是先画4个小圆圈,再画5个小圆圈,合起来一数等于9个。

生: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锯几次?我是画一条线表示一根木头,然后分成5段,数一数是4次。

……

师:你发现这些小老师在教学中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很多人都采用了画图的方法。

师:说说你为什么用画图的方法教小朋友?

……

师:看来画图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且我们从幼儿园时就会了,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画图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此后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为什么要画图,怎样画图,怎样用图,感受画图的好处”这几个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产生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案例的反思――情境不是时髦,策略需要体验】

前两节课的情境创设没有为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很好的作用。案例一重视了情境创设,忽略了对课堂时间的把握,忽略了对课程目标的把握,并且前两节课中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没有处理好“宽泛性”与“定向性”的关系。比如,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只引出了“解决问题要有策略”这个课题,而与本节课的重点――“画图”策略关系不大,相反如果案例二的情境用在“替换”策略的教学中可以说就具有定向性了,就会使学生尽快进入数学学习主题,展开数学思维。

策略教学中的解决问题是为形成策略服务的,因此解题不能“就题论题”只求结果、只求某一题的方法。提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部分教师感觉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主要原因在于,教师马不停蹄罗列各类题型,学生埋头苦干于题海之中。学生只会解决做过的类似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解题的结果,忽视了策略的形成。

如,前两节课的教学,师生都把解题作为终极目的,都是先呈现题目,请学生读一遍,理清条件与问题,然后指导学生画图,再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尝试答题,最后解决问题,得到结果。一节课40分钟,一般也就能解决两三个问题,学生没有体会到画图策略给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价值。因而可以说画图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解题附属品,这样教学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只有当题目要求画图时,才不得不痛苦地去画图,而不是因为解题的真正需要而自觉采用这一策略。比如,现在六年级学生在遇到“把一根长4米的长方体木头截成三段表面积增加24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的问题时,很少有学生会自觉地画一张简单的示意图来帮助理解“截成三段表面积增加24平方分米”数量之间的变化情况。而案例三的教学片段,教师先通过预习学案的使用,通过“我当小老师”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画图在解决问题时的重要性以及画图策略早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学习中了。因此,可以说“画图”的方法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传授给学生,而“画图策略”,它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无法传授,需要学生通过在具体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体验、去感悟。

正确理解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意义后,我们的教学也要围绕这个认识展开设计,今后教学中的解题不能“就题论题”,不能仅仅是满足于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在于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操作体验,解决问题――感悟策略;多个例子,观察比较,找出共性――归纳策略;科学训练,自觉运用――形成策略。经历这一环节,其实就是经历了从具体形象阶段到抽象概括的过程,学生在操作体验中感受具有普遍意义的解题策略,探寻数学思考的实质,建立正确的解题模型,并最终形成策略。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篇(6)

是想象力最为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教学,

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那么,创新是指什么呢?创新是扬旧弃新的,创造新的思想观念和思

维方式。因此我们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引诱好奇,催促创新萌芽。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认识世界

、展开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特别

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可见好奇心是创新的萌芽,而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

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不局限于一种模式,可以从尽可能多的方面去

思考同一个问题,从同一个起点出发,让思路呈辐射状。平时教学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

的创造力。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

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教学《称象》一课。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课文,大家都知道曹冲很聪明的。你可以帮助曹冲想一想,他还有没有

想到办法,也许你的称像办法更好呢?

生1:曹冲想出用称石头,然后来称大象的方法太麻烦了,他太笨了。很简单,就让随行官员一个

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都重量,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这不是更加简单

呢。

生2:哪有那么多的随行官员呢?官员不够,可以叫老百姓参加呀,知道船沉到画线的地方,比曹

冲的办法简单了很多。

生3:这时候找不到老百姓呢?我们就搬石头来放进船上,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比曹冲的办法

简单了很多。

生4:生活中古代,他当然没有我们现在人聪明了。(同学们哈哈哈大笑)

同学们与曹冲不同的方法,而且还是切实可行的!这是同学们求异思维的火花。教师先引发学生

强烈的好奇心,精心为学生铺设求异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就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质

量,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鼓励质疑问难,巧用创新钥匙。

古人云:“学起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去探索,才会有发现。世界上血

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勤于思考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多给学生进行思维、判断、提问的机会,借问题促探索,借探索促发现,借发现促创新。

在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进行学习

创造活动。《走进新课程》明确指出:“强调发现学习、研究学习,因此成为本次将计就计经济教学改革

的一个重点特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大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如教学《钱塘江大潮》一课

文。

师:课文写的是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课文为什么还要写人观潮的心情、

场面呢?

生1:(一时回答不了)

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生2:《钱塘江大潮》一文写人观潮的心情、场面,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出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

观”的钱塘江大潮呀。

生3:课文描写人民的心情和人声鼎沸的场面,是为了更加好地突出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磅礴、天下

奇观。

生4:其实这样的事情可真多呀,环境总是跟心情挂钩在一起,爸爸心情不好了,我们家庭气氛就

闷了,整个房子就显得静悄悄的。

生5:我们这里也有海,可是这里的潮不像钱塘江的大潮那样成为天下奇观。真遗憾。

我没有马上给学生答案,通过鼓励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寻找相关资料,学生带着问题和探秘

的心态,经过四处探索,这样可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语文实践,培养创造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表,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与创新思维能力密不可分,巧妙的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易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迸发创新的火花。在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探究、发现,对学生独立见解应该热情

鼓励,对有价值的见解应该充分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探究中有所新的发现,创造性思维能力才会得

到提高。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开展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互相启发,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加深理

解,得到启示。如教学《新型玻璃》我特意安排学生学生进行“自我推销”新型玻璃的环节,把今天学的

知识和日后用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是学生灵活地将书本语言和以后玻璃的用处转化为交际

语言,先小组互相说,再面向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可以向推销的同学提问题,推销玻璃的同学要做到有问

必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能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创新思维。

四、启发联想想象,挖掘创新源泉。

亚里士多德提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的

想象力需要教师创造条件和正确诱导。只有让学生展开想象,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平时教学情、景丰

富的课文,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通过再造想象来学习课文,为学生提供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以激发他们

浓厚的想象兴趣,强烈的求知愿望和迫切的创造欲望,碰撞出创新的火花。①凭借描述,显化形象。在语

文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中蕴含的形象呈现于学生眼前,如《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与敌作战情景,让学生

描述。②凭借表象,创造形象。相当多事物,小学生虽没有亲眼所睹、亲耳所闻,但影视的普及、阅读的

增加、生活的积累,使得他们对不少事物都有虽未见过,似曾相识的感觉。在阅读教学中,可抓住教材重

点,捕捉其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生活储备,以构筑形象。如《草原》第一节,可引导同学们,草原是

很美的,如果你现在到了草原,出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让学生具体描述。③凭借想象,

再造想象。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事、或写景、或写状物,几乎每篇课文都是一幅生动画面。教学中,

可引导以课文为依据,凭借想象,将语言还原成课外所描述的画面。教师恰当点拨,鼓励学生自由合理地

想象,训练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创新教育的内容博大广泛,它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教学中有许多得天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篇(7)

尝试一:感悟实践,诱发积极探索。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托于这些例子,但又不可以局限于这些例子,更多的是要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能够超越文本阅读。

课例1:《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如何以点带面,促进学生感悟、探究呢?

1.抓“到处”,在想象中理解。引导学生猜想乌鸦到处找水喝可能飞到了哪些地方,启发学生自主想象,体会乌鸦急于找水喝的急切心情。

2.抓“瓶子”,在观察中思辨。拿出三个不同的瓶子(一个装半瓶水,瓶口小;一个装满水,瓶口也小;另一个装半瓶水,但瓶口大),让学生读读课文,想一想哪一个瓶子才和乌鸦找到的一样。这样,学生读文的兴趣就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会细心地去文本中找寻答案。这就是一种探究意识的培养。

3.抓“方法”,在实践中感悟。“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是学生尤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学中,通过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情境,紧抓对“一个一个”“渐渐”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瓶中水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多方交流,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4.抓“喝水”,在生活中探索。启发学生想象:要是小乌鸦身边没有石子,那该怎么办?学生们想到了找一根吸管、翻倒瓶子等好办法。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上网或看书多收集一些有关乌鸦的资料,丰富知识积累。

课例2:不要再让司马光砸缸了!

《司马光》又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记得以前,每教完《司马光》后,我总会在拓展延伸的环节问学生:“你还能想出其他更好的方法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可每次在班上汇报交流时,学生们的脸上便会被沮丧之情笼罩着。究其原因很简单:学生们年纪小,思维比较单一,提出的方法还不够成熟,跟司马光“砸缸”比,还是逊色多了,他们能不沮丧吗?

再教学《司马光》一文时,我大胆作了新的尝试,不再引导学生在这方面展开想象,而是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理解重点语句来体会司马光的沉着镇定、多谋善断。整堂课,我只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有的学生说:“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孩子,他能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办法。”这样就引出了第五段的学习。“如果你就是司马光,请你来砸那口缸,谁来演一演?”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举起”“使劲”“几下子”等关键词。也有的学生说:“司马光特别能干,有人掉进缸里,别人都慌了,他却没有慌。”我就让他读读有关的段落,从对比中感受司马光的沉着镇定。学生的独特感受有很多,只要他们敢于表达,有理有据,我都给予肯定。在学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掉进缸里的小朋友,想对司马光说什么?假如你是其他在场的小朋友,你又会说什么?你自己又有什么话想对司马光说呢?”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学生们都畅所欲言,一朵朵智慧的火花绽放异彩。真没想到不让“小司马光”继续“砸缸”后,反而涌现出更多机智勇敢的“小司马光”!

尝试二:自主探究,问题激活课堂。

一直以来,学生都处在一种等待教师提问的状态,一旦教师没提问,结果会是怎样呢?他们自己还能提出问题吗?教学《称象》时,我就尝试把提问题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真的提出问题,提出真正的问题,让他们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课文学习。

1.引导提问,大胆质疑。在教学《称象》这一文的前一天,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问题纸,并郑重地告诉学生,要求在预习时将产生的问题填写在纸上。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曹操到底是什么人物?曹操旁边的官员真有这么笨吗?秤到底是什么东西?曹冲到底是怎么称象的?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吗?

2.筛选问题,自主探究。针对学生的问题,我的做法是分组让学生在组内筛选整理大家的问题,先试着在组内讨论并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再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类,最后大家着重聚焦四个主问题:(1)为什么曹操听了官员的话会直摇头?(2)秤到底是什么东西?(3)曹冲到底是怎么称象的?(4)还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针对第四个问题,我引导学生展开深入讨论,并加以适当点拨:“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吗?”学生说造一杆很大的秤,或者直接用大吊车来称。有学生马上提出异议,他说大吊车是现代工具,我们应该回到古代去想办法。学生通过仔细思考,又想出了许多新办法,如有的认为搬石头太费力气了,还不如改成装猪、山羊等动物,把猪、羊赶上去就行了。有学生提出改进,认为用人来代替石头,让人上船,比赶动物更方便……学生的智慧、潜力真是无穷无尽,他们敢于超越古人,勇于创新,而这些都是教学目标不能预设到的。课堂上教师更应该多关注生成的东西,让智慧火花悄然绽放。

二、教后反思

教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开发课外资源,努力引导学生亲近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篇(8)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正是学科整合的第一步。同一年级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坐在一起,每人都拿着本学期的全部教材,看一看学生将要学习哪些内容。这样可以让教师走出学科的桎梏,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

本学期,学校教师们就坐到了一起,当了一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学生在这一学期都要学习哪些学科,每个学科有哪些学习内容,发现很多学科的内容很有意思,里面的素材也很值得本学科借鉴。不仅如此,我还发现很多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我所教的科学学科有重合,如三年级的语文有一个单元都是关于动物的,而我们科学课这学期也将进行《动物世界》这一单元的教学。

立足主场打胜仗

走出学科去看“世界”后,还要带着新发现走回学科之中,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不仅本学期内的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可以进行整合,还可以纵观本学科之前所学和之后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

例如,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曹冲称象》一课利用的正是五年级科学中《浮力》的原理。由于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的内容可能跨度较大,所以,可以将语文和科学分为“主客场”。以《曹冲称象》一课为例。如将语文作为“主场”,当孩子出现“不明白为什么大象和石头就相等了”这一问题的时,录一段微课,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当船沉到同一位置时,大象和石头的质量的确相等了。这样,在语文课中,只是简单地利用科学实验认识现象,解决困惑,而不对科学本质进行研究,语文课要解决的内容依旧是“主场问题”。如将科学作为“主场”,可以以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为导入,引出浮力问题。之后,抛出曹冲为什么能利用石头称象这一大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模拟材料,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浮力问题。总之,要合理利用不同学科的本质,立足主场打好仗。当然,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也可以将跨年段的内容直接整合。

协同作战扩战果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篇(9)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也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激发学生将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比较,主动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能解决新问题的那部分知识,并将其重组、建构,找到适应新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形成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一体化,进而开展有效学习。

如在教学“等量代换”时,我这样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曹冲称象》的动画片,请大家欣赏。

学生一起观看动画片。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呀?

生1:我觉得曹冲很聪明!

生2:我觉得曹冲很了不起,他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他先把大象赶到船上,船下沉以后,他在船上做了一个记号;再把大象赶到岸上,再往船里装石头,一直装到船下沉到记号的位置,再称出石头的重量。

师:装石头的时候,船也下沉到了那个记号位置,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师板书:相等)

师:曹冲为什么不直接称大象呢?这样做多麻烦呀?

生:因为没有那么大的秤来称大象。

师:对,在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大的秤来称大象,所以,聪明的小曹冲就把大象换成了和它重量相等的石头,称出了石头的重量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板书:换)

师:你们瞧瞧,曹冲多聪明呀!小小年纪就已经会用我们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思考方法――等量代换(转化)来解决问题了。

我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来引入,将学生带到有意义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领悟“等”是“换”的前提这一难点,进而进入课题学习。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探索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所选故事与学生所要探索的知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能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使其更投入地学好数学。

二、在新授过程中渗透

数学知识发生的过程也是其思想方法产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生学习具体数学知识的初期,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于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感性认识。所以,我们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直观背景材料,创设使认知主体与客体之间激发作用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对知识发生过程的展示,使学生的思维和经验全部投入到接受问题、分析问题和感悟思想方法的挑战之中来,从而让学生主动建构科学的认知结构,主动将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融汇成一体,最终形成独立探索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真能力。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可适时渗透类比、化归和转化的思想。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生:我们学过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师: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通过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推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师:我们在推导这两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把要求面积的图形转化成我们原来学过的已经会求面积了的图形,然后再去推导出这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所说的这种方法就是化归法,它是指将有待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运用一定的数学思想,转化成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最后达到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方法。对于梯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同学们也可大胆地猜想一下,梯形可以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些图形呢?

经过猜想,学生汇报如下:梯形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对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的回顾,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对已经应用了的化归思想进一步明确,使学生对化归思想有一个整体的初步感知,知道化归思想就是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化困难为容易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同时也为梯形面积推导提供着内在的类比和转化的思路。像这样有思想深度的课,能给学生留下长久的思想激动和知识的深刻理解。以后即使学生对具体的数学知识已经有所淡忘,但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仍将长存于脑中。

三、在组织练习中渗透

简单、机械的模仿性练习只是让学生记住数学知识,很难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只有科学地、有层次地、开放性地设计练习,多途径、多角度地训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才是提高学生个体素质的前提,才是课堂练习设计的依据。其中,模仿练习,能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变式练习,能让学生理解知识和发展思维;应用练习,能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哪种练习,我们都可以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四、在复习整理中渗透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篇(10)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一位心理学家就曾精辟地概括了学生与环境的14种关系,其中例如:在嘲讽中长大的学生,将来容易消极退缩;反之,鼓励中长大的学生,将会充满自信……教师眼中不应有“优生”“差生”之区别,更不能对学生嘲讽、指责,甚至羞辱,否则就会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对立僵化的师生关系将会影响学生接受信息,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首要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让爱融贯整个课堂。教师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美学生极其微小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赞赏其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处于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学生敢想敢辩,师生之间积极互动,自然就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的和谐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高居学生之上。新课标强调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还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因此,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发挥出每个学生的力量。在教学《王二小》前,我安排学生观看《小兵张嘎》,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体会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记住侵略者的残暴罪行,并结合有关内容理解“儿童团员”“扫荡”等词语,作好情感铺垫。课中让学生分组议一议: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呢?结合课文内容设计课本剧,让各小组学生分角色饰演日本鬼子、王二小、八路军,这一步内化了学生的情感认知。课后播放歌曲《歌唱王二小》,并带领学生齐声高唱,这一步延伸、巩固学生的情感认知。这个教学过程,在影像、方案、文字、音乐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寓学于乐,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安全、合作的学习氛围。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与学相得益彰。可以说,和谐的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

三、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学方法的和谐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针对教学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调动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一位教师教学《司马光》一课时,首先提出问题:“如果不砸缸,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救人?”学生有的说用梯子,有的说用竹竿,有的说去喊大人……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请大家想一想,这些救人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演示动画投影片)学生回答:“都是想办法让人离开水,人就不会被淹死了。”师板书:人――水。师又问:“那么司马光用的方法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回答:“司马光用的方法是砸坏缸让水流出。”教师:“这样水就……”学生齐答:“离开了人。”最后教师板书:人离开水。并总结:“我们想的办法是让人离开水,是正向思维、常规思维。而司马光急中生智砸缸救人,让水离开人,是反向思维、超常思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准确地把握了《司马光》一文思维训练的切入点与落脚点,别具匠心地抓住水与人的关系来开启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电教手段将课文内容化静为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将抽象的思维模式形象化,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上一篇: 功能材料论文 下一篇: 公务接待财务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