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13 07:54:27

闽台文化论文

闽台文化论文篇(1)

③⑥《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六点意见》[N].《人民日报》,2008-12

④林其泉、陈慰锭,《闽南文化与两岸统一》[J].《黄埔》,2004(4)

⑤全国研究室编:《历史怪胎——“”》[M].华艺出版社,1992

⑦袁曙霞,《两岸文化大交流对台湾同胞认同的影响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⑧郑淑真、萧河、刘广才:《根在河洛》[M].华艺出版社,2000

闽台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131 ― 02

前言

休闲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闽台两地隔海相望,地域关系紧密。台湾人口除少数原住居民,主要以闽粤移民及其后裔为主,两岸文化民俗同宗同源,同属中华文化,但也有其自身特点,称为闽台文化。闽台休闲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闽台文化色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闽台休闲体育文化加以概述,归纳闽台休闲体育文化特色,为促进两岸和谐统一发展,对闽台休闲体育文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1闽台休闲体育文化概述

1.1闽台休闲体育文化的形成

闽台两地隔海相望,地域关系紧密,现今台湾人口闽籍移民和后裔占到70%以上。1944年以前,台湾本岛种族有汉族、平博族、高砂族等,汉族以闽地漳州、泉州移民及后裔为主,且占到人口的大半以上〔1〕。闽台休闲体育文化是闽台文化的一部份,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闽台休闲体育文化地处闽台文化区,形成和发展受闽台文化的影响。

闽台休闲体育文化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

1.2整体发展

闽台休闲体育文化在中华文化、闽台文化及地理区域的影响下,表现出闽台地区特有的面貌。1、闽越民俗体育的融合:闽越族在汉朝时期融入到汉族之中,在闽台文化中包含了闽越族人的文化习俗,同样闽台传统体育中融合了闽越风俗,例如迎神赛会的歌舞戏剧以及肢体语言活动。2、地理环境的影响:闽台两地濒临山海,具有明显的陆路文化和海洋文化,修身养性的儒家中华文化与开拓张扬的冒险海洋文化都融汇于闽台文化中,静与动很好的融合在闽台休闲体育文化,表现出明显的闽台特色。

台湾经历了很多异质文化冲击。研究表明, 台湾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分别是荷据时期,明郑时期,满清时期,日据时期,光复后。特别是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期,禁止学习传承中华体育,更加激起了台湾人民的抵抗和学习的意愿〔2〕,正是如此,才使得闽台文化、闽台休闲体育文化得以保存传承。

1.3新中国建立后闽台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1.3.1敌对时期

改革开放以前,闽台两岸在政治上相互对立,但是两地民间体育交流并未因此中断。台湾民众驾船来福建祭拜妈祖,进行地方民俗体育交流。七十年代初期,台湾同胞乒乓球代表团通过第三方国家来到福州厦门访问〔3〕。闽台两岸的民间体育交流,使得闽台休闲体育文化继续融合传承发展。

1.3.2逐渐缓和时期

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提出,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僵局逐渐打破。大陆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台湾提出的“不规避、不退让、不畏缩”的 “三不政策”〔4〕,使闽台两岸的体育交流“合法”化。例如, 1986年,福建羽毛球队与台湾运动队在香港进行友谊赛〔5〕。中国国际奥委会资格的恢复,台湾地方奥委会的成立,使大陆与台湾进行正常体育交流成为可能。这种“奥运模式”是“一国两制”制度的重大贡献。

两岸体育交流逐渐走上正轨,1988年台湾成立“大陆体育研究小组”, 并在福建举行了闽台两地武术交流〔6〕,中国台北奥委会宣布参加1990年北京亚运会,允许台湾单项运动协会参加在大陆举行的国际体育赛事〔7〕。

1.3.3广泛合作发展时期

海峡两岸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发展,在体育交流方面更是如此,1992年大陆邀请台籍教练指导国家棒球队,1993年,中国台北奥委会主席来闽参加“海峡两岸奥林匹克城”签字仪式〔8〕。进入新世纪,闽台体育交流更加开放,体育人才、体育学术、体育教育、体育产业、体育法规、体育科研等方面进一步合作与交流〔9〕。

2闽台休闲体育文化的特色

闽台休闲体育文化受到闽台文化与闽台休闲体育的共同影响,形成过程复杂漫长,是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文化。

2.1鲜明的地域性

闽台休闲体育文化表现出闽台地区特有的面貌。古时闽越族人的文化习俗,在闽台文化中包含了闽越族人的文化习俗,闽越族在汉朝时期融入到汉族之中,同样闽台传统体育中融合了闽越风俗,例如迎神赛会的歌舞戏剧以及肢体语言活动。闽台两地濒临山海,闽台文化包含了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修身养性的儒家中华文化与开拓张扬的冒险海洋文化都融R于闽台文化中,静与动很好的融合在闽台休闲体育文化,表现出明显的闽台特色。

2.2包容的开放性

闽台地区是中国向世界各地接触的窗口,与世界上的各种文化最先相接处,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阿拉伯文化,无论是以和平贸易方式还是残酷的战争方式,闽台休闲体育文化都会因此受到影响。特别是近现代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使闽台休闲体育文化更加丰富,棒球成为近现代台湾的重要运动项目,融入到休闲体育文化当中。闽台人民思想的开放性,让很多体育人士将更多的现代休闲体育项目引入到中国,例如足球、棒球、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丰富了人们的休闲体育意识,促进了闽台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

2.3传统的民俗性

闽台休闲体育活动大多是在祭拜神灵、庙宇以及祭祀等活动时进行。《八闽通志》中记载的民间俗神有119个,林国平等研究认为实际数字可能数倍于此〔10〕,台湾地区更有“神明三百, 庙宇逾千”之称。在闽台地区,各种节日及祭祀时都会举行各种民俗体育活动,例如每年朝拜妈祖、保生大帝,民间都会举行龙舟、花鼓、舞龙、舞狮等各种体育活动。闽台两地虽属同一文化区,但台湾经历了很多异质文化冲击,但是这种冲击,并没有改变台湾的民俗体育观念,仍然保存着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台湾颁布的《普遍推行民俗体育活动》中的体育项目有武术、围棋、花鼓、龙舟等等五十余种,闽台民俗体育文化并未因此阻断,而是继续融合发展。

2.4与产业的互动性

产业可以支撑和推动文化的发展,产业的发展需要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市场运作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扩大,而文化的植入可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两岸的特殊关系,闽台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不同步〔11〕,福建要落后10年左右,但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闽台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2004 年,福建体育用品品牌全国第一,在500家体育企业中,有近300家是台商投资建立〔12〕。

2009年海西经济区的建立,2014年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2015福州新区的正式批复,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福建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闽地休闲体育产业也跨进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同时,在2013年,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设立,加强了闽台产业经济的合作交流,闽台休闲体育产业得到共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闽台休闲体育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也将促成了两岸人民的交往, 促进民族融合。

3闽台休闲体育文化发展对策建议

新中国成立后,闽台两地的特殊政治关系,两岸对峙隔离长达几十年,阻碍了闽台休闲体育文化发展。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军事对峙的结束、经贸文化的交流合作,使海峡两岸关系逐渐缓和融洽。闽台的交流与合作成为闽台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的驱动力。

3.1抓住开放机遇,加强闽台休闲体育产业的合作与交流

产业可以支撑和推动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推广传播可促进产业的发展,休闲体育也是如此。现阶段,海峡两岸正处于经济开放、充分交流融合的大好时期,特别是福建自贸区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建立,进一步促进闽台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加强闽台休闲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开展体育经纪业;建立闽台体育产业REP系统,即闽台休闲体育产学研联合体;加强闽台体育用品业的合作交流,打造联合知名体育品牌;鼓励闽台两地城市共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宣传城市名片。

3.2整合文化资源,扩大、增强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

}台两地同属同一文化区,休闲体育文化内容及形式相同,台湾的民俗体育文化都沿袭着闽风特点。为扩大、增强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可以共享闽台的文化资源,在文化资源的配置和文化信息的交流方面相互补充,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民间休闲体育文化的融合交流,改善外部环境;学习国内外休闲体育文化传播的经验,扩大对国内外的影响,促进自身文化与先进文化的融合发展;利用现今经济开放政策,充分发掘与经济相关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助推闽台休闲体育文化交流发展;建立闽台休闲体育文化交流平台,加强直接交流,提高民族认同感。

3.3建立政策法规,完善闽台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的管理

海峡两岸特殊的政治关系,决定了闽台休闲体育文化的交流合作基本停留在民间层面,两地体育主管部门未设置专职机构,未有相应政策法规。为促进闽台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政府层面也应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成立相应的闽台休闲体育文化领导机构,从制度、管理上促进闽台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黄玉斋.台湾年鉴〔M〕.台湾:海峡学术出版社,2001:106-108.

〔2〕庄嘉仁.台湾传统武艺之研究〔C〕.成都:2001年东亚体育史论坛论文集:221.

〔3〕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志―体育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339.

〔4〕王功安,毛磊.国共两党关系史〔M〕.武汉:武汉人民出版社,1988:54.

〔5〕陈壮荔,邱少茹.谈闽台高校竞技体育的交流与合作〔J〕.体育科学研究,2002,(04):73.

〔6〕陈如桦,陈融,陈壮荔.闽台体育交流合作回顾与现状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0,3(03):46-48.

〔7〕萧真美.两岸体育交流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大陆研究,1996,(09):75-77,83.

〔8〕白少华.两岸体育交流的回顾与展望纲要〔J〕.国民体育,1995,(02):89-93.

〔9〕台湾省“体委会”中程(2001-2004年度)施政计划〔R〕.2004,6-11.

闽台文化论文篇(3)

情动闽南

闽南地区地处东南,历史渊源悠久,文化沉积多样,既保留了非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印迹,又有“大陆性”农耕中国非常罕见的海洋文化,其宗教流播、古汉语存留、宗族文化、民居建筑、商业传统、戏曲音乐等方面,既有特色又有丰富性,都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可以说,如果有众多学者致力于此,闽南文化研究完全可能成为国内地区文化研究中最有生发力的种类之一。然而,因为众所周知的政治隔离,原本只是福建省下属行政区划之一的台湾,一跃成为具有特殊政治地位的焦点;而因为先后几次文化变故,本来深受闽南文化影响的台湾,也成为一个五方杂处、潜流暗涌的文化复合体。国内研究界由此逐渐出现了一批专事台湾研究的学者,以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等专门研究机构为核心,形成了台湾研究这个颇具热度的专业。与此同时,闽南文化研究往往就被闽台文化研究这个题目所包容了,闽南文化研究从母体的地位跌落,反而经常成为附属台湾研究的一个子课题。这样的研究往往不能深入闽南文化的基质纹理,也往往难以深入地了解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存在,对于闽南文化的解释只能是肤浅的、浮光掠影式的,缺乏地区文化研究的厚实与敦诚。

戴冠青教授的研究则是我所见的最贴近闽南、扎根闽南的研究之一。

在《想象的狂欢》一书中,戴冠青教授坦陈自己的研究缘起于“对闽南文化的热爱”,并试图“在‘荆棘丛生的荒草地’上蹚出一条新路”,于是其花费了十年时间,选取了闽南民间故事这个文化沉积最为丰厚的角度进发,以历史传说与现实存在两个维度交互印证,来破解闽南文化的魅力密码。在研究过程中,戴冠青教授本着穷尽材料的原则,阅读了数量庞大的闽南民间故事材料。这些书籍大多属于民间故事系列,民间语言往往比较粗糙,条理性也不可能很强。而戴冠青教授这个出身文艺学、以“美”为本业、视文学语言为生命的作家协会主席,要潜心默志、埋头阅读这些民间故事,倘若没有强烈的本土之爱支撑着,那还真是不很容易做到的。至于说还要在对这些民间故事熟稔于心的基础上,寻其统绪,考其源流,明其本末,再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区隔定谳,那就更是不容易了。

正是基于如此认真的态度,在《想象的狂欢》等论著中,我们可以时时看到作者操控着各种闽南民间故事、闽南地区文献、闽台风俗人情,了若指掌,恢恢无间,行有余力,让人不禁慨叹于作者对于所研究对象“穷究本源”的治学态度。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陈益源教授在为《想象的狂欢》一书作序言的时候,谈到阅读本书的“一连串奇妙的景况”,“过去几个月内,仿佛无论我去哪里,《想象的狂欢》书里相关的篇章就会出现,如影随形”,并且慨叹“闽南民间故事实在太丰富了,丰富到不管我走到哪里都可以发现它们的无所不在,并且透过冠青教授的深入剖析,令人印象深刻,想忘都忘不了”。这种景况的出现,显然不是凭空而出,其实正是戴冠青教授的研究扎实而厚博的实证。

闽南文化的另一种暸望

闽南文化研究方面,经几十年积累,产生了不少论著。戴冠青教授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从闽南民间故事入手研究闽南文化,并把闽南民间故事作为闽南文化镜像进行观照,这个角度很新鲜,也很有针对性,目前还很少人做过。而且,戴冠青教授在研究中较好地把细部研究和总体观照结合起来,我认为其专著因此成为目前从一个独特角度对闽南文化进行总体把握的别开生面的论著。

从早期的单篇论文开始,到最近的专著成型,戴冠青教授的闽南文化研究逐步构建出一个非常严整的体系。《想象的狂欢》提出“文化想象与族群记忆”,既提出了“闽南民间故事是闽南地区民众根据闽南社会生活情状想象、创作出来并通过口头讲述的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传说”,肯定了其“文化想象”的因素,又提出其文化想象中积淀了“闽南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包含有非常丰富的“族群记忆”,以此两种概念出发,提纲挈领。书中从各个角度各个方向对闽南民间故事进行了解读——内中其实不仅仅局限于民间故事,而且融汇了地理、历史、气候、俗语、戏曲等各种文化因素,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可以说,就是一部关于闽南文化生态的整体研究史。

在章节内部,戴冠青教授的研究也能够做到事无巨细、穷发抉微却又高屋建瓴、分合有度。在“闽南民间故事的艺术形象”一章中,有一个十分独特的部分是介绍朱熹原型的民间想象,作者列举分析了《文昌鱼的传说》、《对天祝词显报应》、《计除恶僧》、《葬大林谷镇蟹精》等民间传说,注意到了闽南民间传说中的朱熹在闽南民众崇儒心理下往往形成法力强大、斩邪除妖的正义神祗形象,而武夷山以及江西庐山、铅山一带的朱熹却多是浪漫抒情、邂逅狐仙的书生形象。并且在此基础上,联系闽南地区历史,详尽地阐述了闽南文化中民众崇儒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形成。

温婉的理论沉淀

戴冠青教授做闽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其文艺学出身的理论背景,与其他做民间文学或者地区文化研究的学者相比,出身文艺学的她,在操持各种理论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想象的狂欢》一书中,随处可见厚实的理论沉积。女性主义理论、列维-布留尔的神话学理论、弗莱的《批评的解剖》、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等合适合用的理论与观点不断被用来与研究对象相互印证、互相激发,使得本书在理论深度方面得到了极好的延伸。在“闽南民间故事的叙事特征”一文中,作者还参照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实际操作了一番,以叙事学理论分析闽南民间故事。在考察了大量闽南民间故事后,作者依据叙事功能的理论进行分析,概括出了几种叙事模式:(1)扬善惩恶式;(2)以智抗敌式;(3)自强不息式;(4)知恩必报式;(5)才子佳人式。并且在具体的模式研究中,提取归纳出几种重要的叙事功能加以分析,这样就化繁为简,对数量繁多的闽南民间故事进行了较好的归纳分类,有利于作者驾驭庞大的文本,也有利于作者从总体的历史源流与文化心理方面对这些民间故事进行总结。这一点,恰恰也是做闽南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普遍比较缺乏的。

闽台文化论文篇(4)

一、引言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今社会的文化艺术发展中,仍有独特的指导民族、地域特色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的深刻意义。当前,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随着目前设计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民族传统,特别是地域文化及其表现形态却日渐消失。随着快速发展的城乡生活节奏,人们发现生活中缺失一些自己印象深刻而十分熟悉的东西,这正是传统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在一个时期缺失特色元素的一种表现。

近年来,随着校企合作及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经常深入企业探讨设计风格与文化艺术应用方面的问题,由于地域环境的原因,厦门及周边众多的台资企业,在设计风格与应用思维上与台湾文化有极深渊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未来与国际间设计师们的合作交流水平,进而相应提高教学水准,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为此,作为生活的环境空间艺术设计行业,面临更高的要求。设计必须植根于本地域、民族的土壤,为此,依托地域文化,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闽台地域文化美术等各种元素,分析它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以创造出更具民族特色与文化底蕴的高品质生活环境空间。重新审视、研究对地域民间美术元素的应用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闽台民间美术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还发扬光大了闽台民间美术和地域文化。

针对闽台地域文化和民间美术,直接衔接和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的研究几乎空白;为了更直观地阐述该论点,本文主要结合闽南地区现代公共空间的案例来展开论述。闽台传统装饰艺术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在浩瀚的装饰艺术和文化艺术宝库中,本课题重点研究和解决如何推陈出新,将精华元素巧妙融入现代设计中;如何借用闽台美术元素在表形、传神、达意方面,传承与创新,将丰富的元素符号变成设计语言渗透于现代设计之中,创造出更具民族特色与文化底蕴的高品质环境艺术设计空间,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文化素养,更是有待于学生基础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与闽台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与特色元素的传承

福建简称为闽,台湾和福建虽一水之隔,但有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具有同根、同源、同文等特性,人们往往将福建和台湾地区统称为闽台。闽文化对福建地域建筑影响巨大,室内设计则是建筑的延续,而民间美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1]。以现代设计的角度为出发点,重新审视闽台地域文化及其民间美术,在传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设计出更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1.闽台地域文化

闽台地域文化是世界众多区域文化中的典型,他与其他吴越文化区、印地安文化区和中原文化区一样都带有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与同一性。由此可见,闽台两地虽然在各自的物华和人文因素上有所差异,但是从文化构成的深层理论上来分析,两地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宗族信仰以及民间文艺却是一脉相通[1]。

闽台地域文化的特性是多元的、丰富的,它为人们日常生活行为及在各个场所的交流依托于地域文化的沉淀,社会的法律规范及千百年来所形成的风俗等建立在对地域文化的遵从,人们的价值取向及审美观的形成来自于对地域文化的理解。而环境空间是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场所,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必然受社会法律、地方风俗以及人们审美观的影响。作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商业之用的环境空间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重视地域文化在其中的体现,以设计主题的形式和通过符号的手段来表达居多。如闽台缘的二楼大厅,该空间以“同文、同源、同根生”为主题,应用灼热爆绘制作而成榕树壁画,结合墙面的红砖文化,营造现代独具闽南特色的文化氛围。由此可见,闽台地域文化是现代环境设计发展和创新的源泉。将闽台地域文化融入到现代环境设计中已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键,闽台地域文化元素有很多,将其应用到现代环境设计是“设计全球化”发展的特色。因此,将闽台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环境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社会民众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呼唤。

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出发来重新审视闽台地域文化中的原有对象,这样才会取得新的体会和新的发展[2]。才能对传统的观念产生超前的创作意识,创造出更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的高品质生活环境空间。

2.闽台民间美术

现代文化先驱鲁迅先生称民间美术为“生产者的艺术”。因为创作者就是劳动人民群众,他们的作品就像他们的性格―――真挚、善良、纯朴、热情,表现了他们明朗而朴质、热情又奔放、努力追求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民间美术是我国当代一切民族造型艺术、民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心理之源,从古代到现代,无论哪一种非民间艺术,其最初的艺术雏形,或最初的艺术心理发端皆来自于民间美术。

闽台民间美术,是闽台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历代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与福建文化相互融合、影响,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具有闽台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在闽海边陲的福建先民与台湾先民在漫长的社会交往中,受到两地海口型文化的影响,呈现多元文化形态[3]。

今天,民间美术之所以倍受关注,是因为它传承了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是本原文化符号和传统艺术语言的融合,它体现了人类劳动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思想。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情感需求也可以说是一切艺术创作最大的源泉。越是具备传统的、民族性的艺术、就越具世界性,民间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其造型千变万化,风格异彩纷呈,思维方式新奇独特,审美意识纯真朴素。[4]

在形式上,它造型朴拙,构图简练,线条粗犷,色彩艳丽,形式多样,是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精华。从这座宝藏中挖掘和提炼出精华元素,融于艺术设计之中,丰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语言,创造出更具民族特色与文化底蕴的生活环境空间,满足人们情感回归的内心需求与体验。

闽台民间美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融合,传承与融合的不仅仅是表层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和文化。这样,地域性的民间美术以全新的面貌和形式融入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将成为室内环境艺术中的视觉亮点,成为体现室内环境艺术民族特征、地域特性的艺术表达手段。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闽台文化艺术元素的注重、融入及表现的形式与实践

我国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及其表现形态的民间美术是独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这些独特的文化使我国建筑与西方建筑不同,我国建筑充分体现出了我国民族的特色。在环境设计中,引入地域文化及其表现形态的闽台民间美术不仅是我国优秀理念的传承,传统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每项传统美术与技艺都反映出时代的特色,也是一种充满传统与现实个性的时尚。将地域文化元素及其表现形态的闽台民间美术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应用,重新审视闽台地域独特的文化,以及作为其表现形态的闽台民间美术的原有对象[5]。不断学习研究,并融入教学,例如,在职业技能课的室内设计与陈设,景观设计专题、环境艺术专题设计等课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和民间千年传统习俗精华,引用大众共识的大量隐喻、寓喻的经典范例,因“例”施教,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总结,增添并重视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符号的特征的营养吸收,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贴时代的潮流。不但要秉承民族精神,更须在传承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继承“形”、“神”、“意”的传统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加工工艺、新型材料等手段进行创新,使其能够灵活地融入到现代环境设计中,不仅体现我国建筑的特色,更使环境艺术设计实现民族本土化趋势和自然主义倾向,体现出中国精神与特色。以上课程多以项目教学法,通过实际环境空间的案例进行实践,创作具闽台文化艺术元素,又符合现代审美追求的方案。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出发,吸收、借鉴、发展和深化这些艺术设计元素,创造出更具民族特色与文化底蕴的国际型高品质生活环境空间。

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未来与国际间设计师们的合作交流水平,进而相应提高教学水准,有利于民族精神及其文化艺术的境界的提升,有利于加强教师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特色教学水平及其实践能力,有利于了解掌握闽台地域企业文化理念的融合,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何绵山.闽文化概论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刘俊.对室内设计现代性和民族性的思考.美术大观, 2006(9)

[3]李豫闽.区域文化与闽台民间美术.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闽台文化论文篇(5)

一、绪论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在中国旅游产业转型时期,旅游与节庆的“跨界”结合新业态,已成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的典型案例。节庆旅游是以某种具有鲜明主题的公众性庆典活动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现代新型旅游产品。旅游节庆让旅游目的地更具吸引力,让旅游产品更具特色,让旅游体验更加丰富,让旅游者更直观地了解异地文化。节庆旅游可以说是在节庆基础上的一个创新,效果明显。近年来,福建联合台湾民间旅游机构共同举办了妈祖、关帝、客家、闽南文化、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文化等旅游节庆活动,扩大了八闽文化对台湾民众的影响力[1]。新形势下的闽台旅游合作是福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闽台区域节庆旅游的协作开发必将带动闽台旅游合作的突破进展。

二、闽台区域节庆旅游协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提升闽台旅游区域竞争力的发展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旅游业进入了区域竞争阶段。闽台处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旅游区的夹缝中,二者早已打响了各自的旅游品牌。闽台旅游区的建设虽然有着两地长期的合作基础,仍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闽台旅游合作的优势在于传统文化的同根同源,同属独特的闽南文化区,文化的整合有极大空间可操作。然而传统文化旅游产品表现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体验需求,闽台旅游区急需寻找新的增长极,努力打响海峡旅游区的独特品牌,增加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2]。“两岸三通”后的两地旅游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闽台应积极推进旅游合作,对接已有的品牌资源优势,整合两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保留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加快闽台旅游产品结构升级,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发展,观光旅游产品向参与性和互动性产品等转变。在发展背景下,承载文化的节庆旅游优势凸显,以节庆推动闽台区域旅游合作,以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节庆的开发,打造独特的区域节庆品牌,进而提升闽台旅游区域竞争力。

(二)应对闽台旅游市场拓展的战略需要

应对“三通”直航,福建要寻求向外发展就是对台,台湾属于海岛型经济,岛内有限的旅游资源和空间,旅游市场的发展要求其放眼全球市场,特别是与之同根同源的海峡西岸,通过整合大陆的旅游资源进行分工和合作,为台湾旅游业优化升级开辟一条出路。闽台旅游市场的拓展除了要求较有影响的景区景点实现全面对接外,以节庆项目引领旅游市场发展是闽台旅游业发展和拓展的出路之一。闽台两地的旅游有着长期的合作基础,但以往的旅游形式、内容较为单一,主要是“寻根祭祖”的探亲旅游。随着旅游合作的不断深入,闽台两地的旅游形式已逐渐从单一的探亲旅游,不断向观光、商务、交流等多方向发展,然而游客将需要更多主题鲜明、富有创意的互动体验旅游项目。福建“妈祖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以及“福建古田陈靖姑文化旅游节”等旅游节庆的成功举办带动了众多的游客,在海峡两岸影响都很大。在闽台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和节庆的发展需求相得益彰,只要合力协作,必将开辟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旅游市场的新局面[3]。

三、闽台区域节庆旅游协作体系构建的基础分析

(一)闽台节庆旅游协作开发的区位分析

海峡两岸一衣带水,闽台相距不足250海里,两地高速船舶约3个小时,普通船舶6~7个小时即可到达。从福州长乐机场、厦门高崎机场若取直线飞航台北、高雄仅需30分钟。随着“两岸三通”的不断实现,闽台间交通往来将更加便利,可以满足旅游节庆的短时间集聚要求,并且闽台文化资源一般都位于历史上和现代交通要道,区位上有着向大规模、高水平的区域节庆品牌开发的潜力。仅以福建而言,“妈祖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以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三大旅游节庆资源都位于福建沿海一带,无论是在点上还是线上都具有较大的节庆旅游协作开发优势。

(二)闽台区域节庆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分析

闽台两地的节庆文化旅游资源相当富饶,特别是一些还比较传统的地区,发展民间节庆文化旅游,得天独厚,因此,把节庆文化资源转化为促进旅游经济是很有前途必要。福建的各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不管是民俗节庆、传统节庆、祭祀节庆、还是社交节庆,都有极强的吸引力。闽台区域节庆旅游协作开发不只是两地政府主导和社会团体的组织参与,必须进行科学严密地论证,节庆旅游资源应具备可能性与可行性,否则缺乏可操作性,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旅游资源上的相似性或互补性是构建区域旅游协作体系的前提条件。闽台两地文化有着同根同源的优势基础,节庆旅游资源在类型上有较强的相似性,相似的旅游资源使得闽台区域节庆旅游协作可以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携手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其次,基于闽台不同的现代经济文化格局,不

同的市场运作模式,现代节庆旅游资源的协作开发上有极强的互补性。

四、闽台两地节庆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闽台两地节庆旅游协作开发格局尚未形成,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把节庆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且以闽、台各自开发为主,闽台统筹规划、联合开发的格局尚未形成。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地的旅游传统节庆文化资源相似度极高,具有极大的整合潜力。并且,基于两地不同的现代文化发展格局基础上开发的现代旅游节庆活动,具有极大的互补性,闽台两地的节庆旅游协作开发亟待展开。

五、闽台区域节庆旅游协作体系构建的模式探讨

(一)资源要素整合化模式

1.资源品牌对接

闽台区域节庆旅游开发时,区域内的相似资源可以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大节庆系统”。在对闽台区域的节庆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寻找闽台两地的共同节庆文化,根据共同的文化资源整合分散的节庆活动;二是要理清脉络层次,深度挖掘节庆资源。分清资源整合后的节庆产品层次结构,优选出闽台区域主打品牌[4]。在整合的过程中,首先对闽台两地现有的节庆旅游品牌实现对接,比如福建的“妈祖文化节”和台湾的妈祖祭祖活动都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打造出区域性的妈祖文化节庆品牌,继而推广成国际性的区域品牌,其次是对可开发的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有利于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和区域节庆品牌的竞争力。

2.组织人员互派

区域旅游合作说到底还是人的合作,要实现闽台区域节庆活动人员的完全自由流动是不容易的。节庆旅游活动组织的特性决定了区域内部的主体无法由单一方面来实现,需要社会各界和区域间政府组织的协作。闽台区域的互动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个无法进入的问题,导致区域之间人员不能顺畅流动,这样会影响到闽台节庆旅游实现长久协作的发展,影响到节庆旅游经济优势的整合,最终延缓合作目标的实现。因此,应建立人员合作交流机制,为实现优秀组织人员资源共享、流动合作提供支持和保障,通过组织人员的互动互派互相学习带动闽台两区域内各种与节庆旅游相关的资源、要素的整合。

3.交通系统整合

交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区域协作的进程,区域协作的第一条件是区域之间的交通系统实现整合,改变区域间因交通因素制约而带来的协调发展难度大的问题。“两岸三通”的不断突破为闽台两地交通整合的实现带来希望,“三通”后将节省大量的交通中转费用和时间,两地之间的交流将更加活络,在这样的历史转折时期,闽台两地的节庆旅游协作也将更加顺畅,节庆活动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节庆旅游短时间集聚的特性要求交通的便利和可达性,虽然近年来福建省的交通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旅游节庆基础设施不齐全和交通不便状况依然存在。“行大于游”的矛盾成为发展协作最大障碍,为此闽台协作区应统一协调,积极争取推进两岸三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加快福建公路的改造升级,提升交通等级。同时加强协作区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硬件设施的建设,增强游人的体验满足感。

(二)组织管理共同化模式

闽台两地节庆旅游的组织和管理实施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参与的人数多、管理难度大,一些地方在组织节庆活动时由于无序管理最终失败。节庆旅游组织管理的主导者应该是地方政府,协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利益冲突,为了更好地协调关系、分配利益,促进闽台节庆旅游协作的健康发展,必须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才能保证有效运转。因此,需要两地组织者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建立制度化的多层次组织机构、有效的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两地联合举办的节庆活动都应建立完善的组织运行机构,可以成立区域节庆旅游合作领导小组,由国家旅游局牵头,福建省和台湾地区协商签订共同发展协议,成立节庆旅游合作领导小组,通过制定有关政策,为闽台区域节庆旅游协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5]。保证活动的规范运作和实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两地协作的活动管理、服务流程,为各项节庆活动提供了高效快捷、细致周到的服务。宣传、公安、消防、城管、卫生、交通、接待等部门都健全了联动机制,随着闽台节庆市场的不断规范,两地的旅游业发展合力也将逐步增强。

(三)市场运作协助化模式

由于节庆旅游的市场化运作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规则,很可能出现运作上的弊端。旅游节庆市场化经历的运行时间不长,由于体制、政策上的原因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经营,因此,如何协助开展闽台区域节庆旅游市场化运作是两地政府的首要责任。旅游节庆活动的筹备过程繁琐,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政府独自承办不仅影响正常的行政管理工作,还难以很好满足市场需求,不利于节庆旅游的长期发展。因此,两地政府应相互协助开展市场化运作,在相互协助能力范围之外的部分可以在主办方政府的带动下进行招标,充分发挥市场智慧,使其更好的挖掘节庆资源,从主导变成引导、协调和监督,具体的策划和操作逐步交由市场去完成,由相关企业承担,交由专门的部门和专业人士运营。

(四)品牌营销协同化模式

节庆旅游产品的协作营销是闽台两地品牌形象提升的良机,闽台共同举办的节庆活动需要两地开展联合营销。要开展跨区域的、跨省的,组合广泛的旅游产品在旅游者进行选择时更能受到青睐,这是开展联合营销的基础。然而区域内部在目标、对象、策略和时间安排上的相互重叠,导致其达不到资源配置的最合理利用,也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区域性品牌形象,因此需要从几个方面实现协同营销。

1.要实现闽台两地之间的协同营销。区域节庆旅游举办的主体城市和协作城市如何协同营销,如何协同主办城市和周边地区的营销,如何协同区域内的旅游景区一起营销成为闽台节庆品牌营销的最关键的问题。

2.要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协同营销。由于闽台两地的经济体制不同,政府的作用方式也不同。并且在节庆旅游举办的期间,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大量流动必然会带给投资企业市场波动,因此,两地政府应在政策制定、信息方面增强企业的营销信心,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协同节庆活动的赞助企业营销,扩展同活动赞助商的合作。

(五)保障机制协调化模式

协作开发闽台区域节庆旅游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政府投资、政府引导性投资资金有限,依靠市场建立多元化投资保障机制成为必然。闽台两地应共同建立节庆经济运行保障制度,降低节庆经济成本风险。同时要求两地按照“共赢”的原则建立经济运行保障制度,协调利益,并以此减少因为制度障碍而带来的成本。节庆旅游的长久发展保障来自市场的多元化投资体制而非单方面的政府经济支持,台湾投资企业的支持能为闽台节庆旅游协作开发带来资金保障。节庆活动的投资企业冠名与赞助的目的是宣传自己,因此,作为节庆的组织者要考虑旅游节庆和企业的整体效益,而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量,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旅游节庆的经济效益具有联动性,要协助企业设计好宣传的途径,让企业融入到旅游节庆的活动组织中来,共同打造品牌效应。并且发挥媒体、网络的作用,使节庆活动的经济运行和投资企业的长久经济效益在降低成本风险的机制下得到最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爽.浅谈闽台民间信仰文化与旅游开发[J].亚太经济,2003,(4):84-85.

[2]徐心希.闽台民间信仰的功利主义特点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112-118.

[3] 秦宝华,翁之光,加强闽台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措施[J].两岸交流,2000,(3):44-45.

[4] 袁书琪,郑耀星,等.论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对促进祖国统一的作用[J].亚太经济,2003,(3)∶73-74.

[5] 袁书琪.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亚太经济,2003,(3)∶69-72.

闽台文化论文篇(6)

闽台区域具有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文化渊源和文化积累。今天所说的闽台文化传统,它的形成既是本地文化、同质文化长期的继承、演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同外来文化、异质文化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历史上福建向台湾的移民以及闽南文化在此过程中的大量文化传播,可以说为闽台区域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形成是在两岸社会历史的不断演进中实现的,在交流与融合,在内部各自演进中化连为一体,成为具有共同地方特色、同质性很高的区域文化。闽台文化的亲缘关系,不仅是总体意义上的同文同种、同宗共祖,而且在家族血缘、闽客方言、、民间习俗、歌舞技艺等方面有着更多直接的承递关系。

历史上,由于闽台区域远离儒家中心文化,带有边缘文化的色彩,较具开放性、商品性。开放性意指率先收纳域外文化,表现出更大的融摄力与兼容性,商品性则指商业活动的频繁,使之催生了与中原传统的重官抑商相抵牾的商品意识和商贸文化的活跃,历经荷据、日治,中西文化在台湾汇合、碰撞、交流,也使闽台文化原有的商品性得到了深化。开放性、商品性、形态的多元性成为闽台文化的传统与特色,闽台区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拓展,形成了等价交换、诚信经营的理念和农商并重,义利兼顾特点。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一方面,闽台文化吸收和保持了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和内涵,也具有学习、兼容西方文明的特点,形成了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胸襟和敢为人先、务实奉献、富于开拓精神。具有灵活善变、开拓创新和自觉参与竞争的区域文化性格特征。

2、闽台文化的现实――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的必然性。

我们今天所谓的闽台文化是个联系古今的概念,既承袭了传统的性格,又在两岸社会的不断演进中发展、变迁着。在闽台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中,闽台文化交流曾于1949年退居台湾后而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后,闽台文化交流才逐渐恢复。到了20世纪90年代,闽台文化交流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闽台区域文化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为闽台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文化的作用越突出,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强力的经济增长极。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流的深入,物质生活的丰裕,消费需求出现个性化、高级化的新趋势,人们购买商品时已不再单纯追求其使用功能,而是日益注重商品与服务背后的观念价值,提高了文化消费力,区域内人们的文化视野变得开阔起来。与此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文化因素的渗透而引发产品的革新和附加值的提高,经济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以文化为底蕴的价值观念,市场竞争已从产品之间转向文化之间,或者说越来越依托于文化的辐射力,文化价值越来越显示出资本价值。这一新形势无疑也为闽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也是促成闽台文化资本得以形成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而面对闽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福建)的现实压力,变之为激发闽台区域文化产业奋起直追与发展的动力,乃顺应了闽台文化交流不断紧密深入与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趋势。

文化产业应成为激活闽台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逐渐获得了共识,区域综合实力的增长、区域经济的振兴,对区域内的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文化竞争力已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文化产业合作理应成为未来闽台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加强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促进闽台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高它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是闽台区域现实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一方面,就福建而言,正逢大陆开始实施“十一五”国民经济计划,正处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扭转粗放增长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为福建经济发展指出了良好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就台湾而言,近年台湾经济增长趋缓,国际竞争力下滑,台湾亦处于以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台湾有比福建丰富的资金、国际竞争经验和高附加值生产能力、市场策划能力,但市场规模相对狭小,人力成本高昂,而福建以及与之相连的广阔的大陆市场,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本,闽台区域产业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另外,当下台商投资出现了从传统劳动密集产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转变的趋势,也给闽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总之,源远流长的闽台关系和文化传统,丰富的合作经验以及在世界新的发展形势下,文化发展的新理念诉求、文化的资本价值,都决定了闽台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是闽台文化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闽台区域文化资源从纵向讲,积淀丰厚,是中国文化版图形成过程中的一支非常重要的缔造力量,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资源一旦转化成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资本,就会在现有的中国文化产业版图中异军突起。

二、闽台文化资本的形成

1、文化资本的理论分析。

文化资本(culturalcapital)是法国文化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理论术语。这个概念不仅描述文化与(经济)资本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且甩来表示本身即作为一种资本形式的文化。某些文化资源,不论是文化实践还是文化产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稀有资源,成为不同社会主体和社会阶级的争夺对象,占有这类资源可以获取一定的物质的和象征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资源就开始成为文化资本,这同时也意味着资本的概念正在向更宽广的领域延伸。

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经济学教授戴维・思罗斯比根据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经济意义上的“文化资本”的定义:“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这种积累引起了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与此同时,也形成了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不难理解,文化资本具有传统形式资本的基本特征,即能带来增值的价值,指与物质再生产过程密切联系的一种能够带来增值的生产要素。将文化资本看做是一种经济现象,是基于文化资本被认为是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而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文化资本这一概念的提出,足以构成一个新的问题空间,而且是比经济资本更举足轻重的一种资本。文化资本理论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在文化日益被视为一种产业,更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区域文化资本表现为区域文化资源积累的厚度和文化资源开发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区域文化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区域的文化资本问题越来越具有突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闽台文化与资本的融合。

文化资本和所有的资本形式一样,具有顽强的再生产(乃至扩大再生产)能力,它们共

同维持着社会的再生产。如何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源的优势要真正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优势,需要一个对文化资源深入发掘、科学配置和恰当转换的运作过程,要形成文化资本必须实现文化和资本的融合(是一种内在的结合)。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文化与资本的结合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文化当然要由资本来支撑,没有资本支撑的文化自然要萎缩,甚至消亡,这种文化与资本的结合方式只是浅层次的、外在的,资本与文化的这种结合,只是在浅层次上履行了资本的社会责任。在这种方式中,资本还是资本,文化还是文化,它们之间只是实现了机械的结合,而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其二,通过资本把文化引入企业,使企业人与文化人全面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双方共同感兴趣并长期追求的事业。其三,是通过资本和文化的融合,两者相互间的渗透,提供了具有丰富、独特文化内涵的产品或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把文化融入产品和服务是创造财富的最有效方式,提高了商品附加价值和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的可能性。这种方式实现了资本与文化的内在结合,而资本与文化的这种深入结合可以创造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财富。

闽台作为一个区域,有着不同特色的文化资源,构造了不同的文化空间,代表异质景观,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使流动与交换有了可能,也恰恰构成了自身的文化资本,使得闽台文化产品及其生产,具地理性特征,在市场里自然也就拥有了社会注意力和吸引力。而闽台文化资本最终形成与否,就决定于资本与文化的内在结合,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对闽台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资本化改造。最具地域性、原创性的闽台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本的形成的基础性资源条件,这些资源的经营权、开发、利用权等,若向民营资本、外资、台资开放,便形成多元化投资经营的生动局面,实现了文化资源的资本化。二是在文化资本的形成当中,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主要在于创新,创新是从资源潜力走向产业实力的关键性环节,包括内容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三是促进交换,交换是文化资本得以转换生成的条件,文化资本只有在进入流通环节、在可交换的基础上才成为一种资本的。在没有进入交换之前,文化资本往往只以资源的形式存在着,正是交换过程把文化资源资本化,成为可以在文化产品中积淀和传递的象征资本。因而,应促进闽台文化之特色产品与其他区域文化产品进行交换,闽台文化资源只有借助经济资本把闽台文化融入产品和服务,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价值,得以转换成文化商品,又通过以过去所没有的深度和广度,把闽台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进入流通环节之后,文化资本又通过接受者的文化消费再次转换成经济资本的收益,并最终在交换之后获取资本的收益。

闽台文化资本的形成便是要实现这个意义上文化与资本的融合,我们今天发展闽台文化产业,不仅要面向闽台、面向全国,而且必须面向世界,要把闽台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合理开发、包装,通过市场化发展的途径,使之转化为全世界亿万人都能享受的文化商品,扩大闽台文化在中国、在世界的影响。整合和推动开发闽台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这不仅用智慧和美感来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而且将有助于推动我们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还需提及的是,如上所述,最具地域性、原创性的闽台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本的形成的基础性资源条件,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也为闽台文化资本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物质基础,如消费的大众性及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消费社会的来临及其所导致的大众对于娱乐性、消费性、益智性、消遣性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是促进闽台文化资本形成的不容忽视的社会条件之一,而新的传媒技术的发展(印刷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网络空间等的诞生与拓展,则使之具备了技术的条件。总之,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在于它是智能、知识及文化力量的集结与发挥,是整合文化形象与文化艺术生命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情境环境塑造及文化艺术的“知识”传递,透过文化资本不断的积累,进而形成一股强而有力的经济力量。闽台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将越来越倚重于文化资本,发展与否取决于所掌握的文化资本的量及其运作。

三、 闽台文化资本的运作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特点便是,不仅实物产品的生产可以推动经济车轮滚滚向前,也可以通过文化资本的运作来创造财富。文化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种关键性生产要素,如今已成为全球竞相争夺的宝贵资源和市场,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是与其掌握的文化资本直接相关的。闽台区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启动这些文化资本,使所有这些文化资产的增殖职能得以发挥。如果能在特有的文化资源基础上开发现代文化产业,形成大的文化力,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着眼于这一目标,闽台文化便不能再保留原本形态,而必须考虑如何通过文化资本运作来促进这种流动与交换;而且对文化资本的运作要有清醒的意识。闽台文化资本的形成后要真正发挥其文化资本的优势,需要一个科学配置和恰当转换的运作过程,这个运作的基本特点应该是如何把文化资本潜在的交换价值真正发掘出来和呈现出来,使它得以在观众那里变成可消费的符号,当然这个过程的演化本身将导致各种文化因素互相的渗透、冲突、依存和重组,反过来也推进区域文化更加复杂和多元的发展。目前闽台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如愿以偿地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优势,与缺乏缜密而有效的资本化运作不无关系,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因而在战略上、体制上、政策上等方面要有必要的调整与改革。 首先,对文化资源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对闽台区域文化资源做基本的梳理、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对之进行准确定位,科学扬弃,强化区域文化的个性和竞争力。要对文化资源的性质、层次分类,对转化的可能性进行分类,合理开发、配置、整合,这个转变过程是很复杂的,我们决不能用简单的经济思维、简单的市场思维来催生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而要把闽台文化含量、文化内容、文化价值最大、最优化的东西体现出来。如就福建而言,可规划和建设一批大型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若干与台湾关系密切的郑成功、施琅等历史人物的故居、宗祠、台胞祖籍地等重点历史文化景观,提高其中的历史文化含量,增强区域内外大众的消费意愿。

其次,要发挥闽台区域文化资本一体的整体效应、区域文化优秀精品荟萃的集聚效应、区域文化强强联合的联动效应、区域文化要素交融的互补效应以及区域文化交流和影响的辐射效应,让资源共享,区域既分工又协作,发挥资源的整合功能,一是同类文化资源的链接,即在文化理念,在文化人才之间,或者是在文化生产、经营活动之间,这种同类项的文

化资源新组合,如对闽南特色文化的整合,形成区域独特的文化资本,其合力应是强势之所在。张扬区域文化的特色,通俗地讲,特色就是个性品牌,特色就是错位竞争力。二是不同文化资源的链接。这是不同类项的文化资源整合,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近代史中,在荷兰人治下长达38年,在日本人的治下也有50年,又阻隔了近50年,所以,多元文化在台湾共存,从人们的思维、语言诸方面都有了台湾的特色,我们要认识并重视这一差异性,重视闽台文化在文化理念、文化人才、文化生产及经营活动之间的交叉整合,重视并促进区域内文化差异性的流动与交换。

第三,闽台文化资本运作更是需要长期深耕、布局。要充分了解文化资源的状况、文化供给能力、文化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绝非一蹴可及,这里包括文化市场的培育功能,文化发展的引导功能,文化人才的交流功能和文化成果的共享功能,增强系统效应和整体优势,造就新的文化生长点,为闽台文化产业争取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带来深远的影响。要认真研究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文化投资的成功经验。

闽台文化论文篇(7)

2006年至今,闽台宗教文化交流总体呈现的是频繁热络的局面,并在传统格局的基础上。出现一些新的动向。2006年,传统闽台文化交流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向纵深发展;佛教文化交流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宗教与学术的结合更加紧密。2007年5月,马祖进香团直航妈祖的故乡――莆田湄洲,实现了湄洲和马祖首次通航。2008年7月,420名香客组成的台湾民俗文化进香团,从马祖福澳港出发,首航福建省宁德港,实现“宁马台”客运直航首次突破;厦门海沧青礁慈济祖宫保生大帝神像赴澎湖巡游团及部分信众270余人,乘台湾复兴航空公司两岸周末包机飞往澎湖,成为大陆首个,通过空中直航前往台湾地区进行交流的民间信仰团组,在两岸交流上再写下一个“第一”。2009年6月,应台中县王姓宗亲会邀请,福州市闽王金身赴台巡安暨宗亲文化交流访问团一行85人护送闽王金身从马尾直航马祖到台湾岛进行为期十天的巡安活动,这是闽王王审知金身第一次跨海巡安台湾岛。10月,古田县临水官祖庙“顺天圣母”陈靖姑的金身踏上巡游台湾之旅。

二、近年来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特点分析

当前,在闽台关系愈益紧密、互动更加频繁的形势下,闽台宗教文化的交流也应时代潮流而动,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呈现出许多积极可喜的变化趋势和动态发展格局。近年来闽台宗教文化交流表现出如下特征:

1、福建赴台宗教活动增多,双向互动热络。闽台关系的积极进展,闽台神缘关系在良好的历史境遇中得到进一步加强。2008年以来,大陆信众团体开始直航台湾;福建神灵神像也不断赴台巡游,庙际网络互动得到更为全面的充实。

2、传统的交流活动依然延续不断。过去闽台宗教交流主要是台湾信仰群体到大陆进香,新形势下这种往来活动也历久而不间断。例如,2006年台胞进香团谒拜仙游田公祖庙,台湾玉二妈到东山认祖等;2008年台湾张圣君信众前往永泰县嵩口镇、乡的张圣君诞生地与祖庙谒祖进香;2009年建宁报国寺延请台湾僧侣前来参加开光法会活动;顺昌齐天大圣文化节吸引了台湾大圣信仰的信众参加其中的宗教活动仪式等。

3、以宗教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得到加强。2006年,在福州举行的闽台佛教(福州鼓山)文化交流活动,是半个世纪来规模最大、代表,1生最为广泛的一次闽台佛教交流盛会。来自台湾佛教界二十五个县市五百多名诸山长老、大德高僧借此善缘回山礼祖,共同追忆佛祖功德,探讨两岸佛教界的繁荣未来;同年厦门举办首届“保生慈济文化节”、“两岸观世音文化研讨会”。邀请闽台两地专家学者共同研讨;2009年4月,台湾东海大学举办“两岸宗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就闽台宗教文化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今年在泉州举办的首届“闽南文化节”也有以宗教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等等。宗教与学术的结合更加紧密。

4、宗教交流活动与经济产业结合更加密切。近年来,随着海西战略的深入,“海峡旅游”品牌得到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广泛认可。闽台宗教文化是旅游资源重要构成要素,宗教层面的交流为海峡旅游产业提供了支持。据统计,1986―2004年台湾同胞到湄洲进香人数达127.8万人次,近年来这个数字还在上升中。伴随近年来两岸“三通”的实现,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其中不少人到台湾也参加当地民俗宗教活动,带动了台湾旅游业的兴旺。不仅如此,宗教文化交流还为闽台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开拓空间,例如宗教纪念品、宗教崇拜祭祀物件、以宗教为模型的动漫产品、宗教音像、宗教图书杂志出版事业等,都能成为地方文化产业开发和发展的潜在资源。

5、宗教交流与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相联动。当前,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呈现显著特色,福建各地方大打“文化资源”牌,梳理对台的神缘品牌。例如,福州佛教鼓山与台湾的佛缘联系,莆田的湄洲湾妈祉故地,厦门保生大帝闽台缘,泉州的关帝信仰,漳州的“开漳圣王”信仰,古田的临水夫人信仰,闽北的大圣信仰,闽西的定光佛信仰等,这些都已树立起各自对台宗教文化交流的“区域性”品牌标签。

6、沟通交流的平台更加开阔,理念与恩路也更灵活。传统的闽台宗教文化交流格局主要是民间往来互动,以台湾进香团来访福建宫庙为主。近年来,闽台宗教互动交流形式更加多样化,不仅有双向的信众进香、神像巡游,闽台还积极举办“文化节”、“论坛”等层次更高的活动形式,深化闽台宗教交流的内涵。

三、今后发展趋势的展望

当前,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方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可预见的发展趋势有:

1、闽台宗教文化双向互动交流的热络局面还将持续,并将取得更多的活动成果。闽台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积淀。台湾民众信奉的神灵,源于福建的占了绝大多数。正是由于这种特定的渊源关系,台湾的官庙经常到福建祖庙谒祖,这种宗教活动俗称为“进香”。同样,福建主神应邀赴台湾绕境巡游,接受信徒的朝拜也有悠久的传统。据记载,在清代中叶和日据时期,湄洲妈祖就曾多次应邀赴台绕境巡游。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福建主神神像开赴台湾巡游,受到台湾信众的崇奉,如前述闽王、保生大帝、临水夫人等,这些活动形式已经愈益受到闽台信仰民众的认可和采纳。

2、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在形式与内容上还将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近年来,闽台宗教界的互动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内容与形式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突破。例如,除了传统的“进香”、“巡游”等活动形式外,还出现了共同举办和参加“祭典仪式”、“文化节”(宗教层面)、“法会”、“论坛”等形式的互动交流。宗教文化交流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活动,将被时代赋予更多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3、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将进一步体现两岸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的民族情感。近十几年来,数以百万的台湾同胞到福建祖庙进香谒祖,寄托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每一次的谒拜祖庙的活动,都能吸引成千上万的信仰者参加,认祖思乡、两岸同根的情怀通过活动得到进一步升华,并沉淀于闽台民俗文化之中,在客观上发挥着维系闽台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闽台作为爱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为两岸同胞所认同。

闽台文化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0-08

2008年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海峡两岸“三通”协议,海峡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全面启动,进入“三通”时代。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表,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迈进 。在此历史背景下,闽台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本文重点关注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诸多问题。

一、闽台职业院校领导交流

举办“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2007年12月04日,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107所职业院校的校长参加,围绕“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前瞻”“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三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据了解,近年来闽台教育交流频繁,2000年以来,来闽访问的台湾地区教育界人士近8000人次。2000年至2007年期间,福建省教育系统有600多批、1600多人次赴台讲学,开展合作交流、学术交流等活动。2007年,教育厅组织了三批职业教育代表团赴台访问 。高教院校领导交流先行先试,签署相关合作交流协议,带动闽台院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等各对应团体进行沟通,进而交流与合作。

二、闽台职业院校学生交流

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2002年开始举办,至今共举办12届,闽台职业院校学生较少参加,主要是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辩论赛的成功举办,促进两岸大学生的了解和沟通,增进友谊和感情。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创办于2006年,以篮球为载体,以运动为媒介,为两岸大学生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了友谊的桥梁。闽台职业院校学生组队参加比赛,篮球比赛已成为两岸高校影响力较大的一项重要赛事,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促进两岸大学生思想、感情和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大学生的互信、了解和友谊。

“学生辩论赛”“篮球赛”等闽台高教院校学生间的各种文艺、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促进闽台大学生之间,部分带队领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使闽台各院校间从认识、相识到相知,部分院校间结成兄弟、姐妹院校,从而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

三、闽台职业院校科技和文化交流

邀请台湾地区专家来闽讲学。2013年8月,台湾兰阳技术学院院长林江龙教授等专家受邀到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学,福建职业院校选派教师赴台开展项目交流。2014年4月,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完成“闽台协作构件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该项目获2014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独具闽台特色的茶文化交流。2014年11月,由天福集团与漳州科技学院联合主办的“天福杯海峡两岸名茶邀请赛”在漳州科技学院隆重举行,两岸500多位茶农欢聚一堂,赛茶、品茗、用餐、谈心、颁奖,穿插文娱演出,丰富多彩,庆祝新一届茶王的诞生 。

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交流合作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涉及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2014年,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完成“闽台协作构件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对于高职教育的教学体系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闽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交流合作刚起步,有待今后共同努力,主要原因是台湾地区严格控制大陆人在台就业,两岸职业资格证书无法通用,无法互认。

五、高职院校间人员交流合作

拓展交流渠道,建立长效的闽台高职院校交流互动机制。分期分批组织职业院校领导赴台访问,实地考察学习台湾地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教学和管理方法。邀请台湾地区职业院校领导、教师和研究人员到福建交流、讲学和开展科研,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此方面作出很大的努力,取得初步成效。自2011年以来,与台湾地区多所职业院校先后多次互派教师参观访问、交流学习。2014年1月,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编写教材,双方教师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针对教材编写内容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交流与合作,双方取长补短,强强联合,既促成教学内容的契合,又建构教学方法的互通机制。

六、闽台高职教育合作办学

探索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模式。2009年,启动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研究闽台职业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引进台湾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培养研究生项目,聘请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知名教授、研究人员来福建高职院校担任研究生导师,讲授相关课程,共同指导学术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早在2009年,福建就有多所院校开展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如闽江学院、武夷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等。本科学制4年,普遍采用“3+1”“2+2”模式,专科学制3年,采用“2+1”模式。学生前段在闽读书,后段在台读书,学分互认。这些合作项目比较成功,多年来一直实行,现在已经是新常态。

七、闽台高职教育学分、学历互认

2014年4月18日,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宣布新承认18所大陆地区高等教育机构的学历,目前承认名单已达129所。所承认学历的大学以综合大学为主,福建省53所高职院校均未在这129所承认学历的名单中。为进一步推动两岸教育领域的全面合作,2006年3月,大陆单方面宣布承认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学历 。闽台高职教育学历互认处于单方面状态,闽承认台而台不承认闽。闽高职院校招收“2+1”学生,即前两年在闽就读,后一年在台就读,闽承认在台就读的学分,因而发放毕业证书。

八、台资企业在闽创办职业院校

2007年,台资企业天福集团出资人民币2.5亿元创办民办高校漳州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突出茶的特色,重点培养实用型的高等技术和管理人才。2012年3月经过教育部专家组检查后更名为漳州科技职业学院。2007年以来,职业学院作为两岸交流合作平台,为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在以上八个方面已经取得进展,并且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成为闽台职业教育院校新常态,成为闽台交流合作的亮点。陆生赴台就学自2009年开放以来,数量逐年增加。交流与合作重在往来,有往而无来,非礼也。台生赴陆就学亦由来已久,但是台生普遍选择知名度高的研究型学校,如厦门大学。然而,陆生赴台就学无法改善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过剩的状况,与台生赴陆就学一样,即使台当局未放开顶尖学校,陆生普遍选择竞争力较强的院校。近五年来,台湾地区竞争力较弱的高等院校出现招不到学生的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部分学院甚至整个系、整个专业停办,原因是招不到学生维持运营。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过剩为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契机,台高校教师赴闽就业将成为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的亮点。从整体来看,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源过剩,福建省高职院校教师资源不足,台高校教师赴闽就业,闽台教育资源互补达到双赢的局面。但是,实际操作并不容易,存在诸多问题和实际困难。主要有:相当多的台湾地区高校教师对福建不了解,不愿意赴闽就业。福建省53所高职院校中,公办院校对台湾地区高校教师吸引力较大,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编制问题,需要政府相关单位出台政策,用于招聘台湾地区高校教师。民办高职院校的待遇难以满足台湾地区高校教师的需求。

2009年,福建省教育厅启动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闽校与台企深度合作将成为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的亮点。进一步覆盖福建省全部高职院校和大部分在闽台资企业,促进闽校与台企深度合作,福建省高职院校应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适应台资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本地化的需求。一方面,高职院校设立实践教学周,聘请台资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讲课,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台资企业参观、学习,由企业技术人员亲自指导。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两个环节与台资企业紧密合作,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这些过程同时使高职院校教师更新知识,掌握新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和技术水平。

纵观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政府政策支持,闽校台校积极推动,交流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有深度,而且有广度,对全国来说,大部分政策是先行先试,具有带动效应。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应重点推动台高校教师赴闽就业,闽校与在闽台资企业深度合作。

参考文献:

[1]杨 辉.研究与比较: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谭世贵,华世佳,龙 腾.大力开展琼台高校合作 促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1).

闽台文化论文篇(9)

从闽台艺术的最主要特点入手,是此书的特点之二。福建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是“多元性”,作者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的开掘,令人信服、准确表现了福建艺术特点,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福建“各种艺术难以交融,始终保持其鲜明地方色彩。以福建戏曲为例,福建的戏曲不像其它省市那样,有一种或几种为全省人民普遍接受的戏曲,如北京的京剧、浙江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四川的川剧、云南的滇剧、的藏剧、甘肃的陇剧等。福建历史上存在过的和现今仍保留的戏曲剧种达三十多种,占全国剧种总数的十分之一,为各省地方剧种之最,但却没有一个剧种能在全省流行,更没有一个剧种各能代表福建。即使其中最有影响的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这五大剧种,流行的地区也很有限。这五大剧演出的范围如果变换,即使演技再精湛,也不可能取得好效果”。再如福建音乐中的民歌,不仅各文化区因受方言影响而无法统一,就是流行于同一方言区域同一类型的民歌,也不会完全一样,如同样流行于闽南各县的民歌《天乌乌》,其曲词没有一首是完全相同的。再如舞蹈,主要用形体动作表达感情,它虽不用唱,不存在方言障碍,但福建不仅各地舞蹈风格各不相同,就是同一舞蹈,其内涵、风格也有不同。如同是闽南的《拍胸舞》,其由于跳法不同,风格也各不相同,有“酒后拍胸”、“乞丐拍胸”、“拍胸乐”等。福建艺术的多元性,正是福建文化多元性特点的反映。福建各区域特点鲜明,各区域在方言、民风、习俗、信仰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由此造成福建各类艺术难以交融。如闽南人性格粗犷豪爽,拍胸舞极符合闽南人表达、宣泄感情方式;而闽北是理学的故乡,讲究克己谦恭,难以想象闽北人会上身沿街拍打。而闽北的采茶灯舞细腻,规范性强,其独特的采茶步轻盈细碎,当然也不可能在闽南流行。正因为福建任何一种艺术都难以在全省流传,所以福建艺术百花园因百花争妍而更加绚丽多姿。

闽台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H1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116-02

对任何一种文化的研究,都必须从根源着手;对文化所衍生出来的方言,更应该去追溯历史。语言学告诉我们:“要了解某种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只有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密切联系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去研究,才有可能。”[1]笔者想用这种观点来谈海峡两岸闽南方言的形成和异同。

一、福建闽南方言的形成

语言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语言的发展与地理环境、民族迁徙、、生产活动等都有密切的联系。福建闽南一带,高山峻岭众多,兼有小盆地,居住在那里的原住民为闽越人,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过着各自半独立的集体生活,从而形成不同的土语群。到了秦朝汉人南迁之后,在闽南一带与原住民接触,逐渐形成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方言。现在福建的汉人是秦汉以后到唐宋期间从中原迁徙过去的。中原汉人入闽显然带来了不同的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上的优势,使得中原的汉语成了闽方言的主要成分,原来的闽粤人的语言以及古吴语和古楚语都退属次要成分了。[2]因而现在两岸闽南口语中,仍留有部分古代汉语语词。人口的迁徙,语言的传播,造成了文化的传播,也使不同地域的文化发生了交流,产生了新的文化,进而使语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3]汉人大规模南迁是东晋(4世纪)到南北朝(6世纪)。因“五胡乱华”,北方民族进入中原,汉语受到北方民族语言的影响,起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中古汉语。汉人南迁也把这种中古汉语带到闽地。因而闽南方言有阴平、阳平、上、阴去、阴入、阳入七声。到唐朝高宗总章二年(669),陈政、陈元光父子“征闽”,在漳州设“州府”。在这200余年之后,唐末五年10世纪初王审知初入闽为闽王。这两批南下的汉人使用的是属于中古汉语以首都长安、洛阳话为基础语言――唐朝官话。他们在闽南与当地居民一起生产和生活。因汉人比闽越人文化发达,前者的语言消化后者的语言,形成了以汉语为基础的闽南方言。因闽南的政治中心是漳州,文化语言也是以漳州为中心发展起来,形成了以漳州音为代表的闽南方言。到宋代,北宋王朝被金元所迫南迁建立南宋,上百万官兵和北宋遗民到福建各地定居下来。闽南方言又增加了宋代的汉语语音和词汇。因而现在两岸闽南方言保留较多的唐宋口语,不少闽南方言词汇与唐宋诗词中的词汇很相似,音义相当。所以闽台人以闽南方言朗诵唐宋诗词则倍感亲切。

汉字一般是形、义、音三者兼备的文字语言。但在方言区,人们常常按自己的方言音(即白话)来念相应的汉字,从而产生同一汉字有字音(读书音)和白话音(语音)两种念法。闽南话的用字,历来有三种形式,就是本字、俗字和训读字。本字是古代记录方言的正字;但是,由于历史久远,有的本字已失传,或是本字太生僻,方言区的人民群众就采用同音代替或创造土字的办法来记录,这就是所谓的俗字;训读字则是一种同义代替,就是不明本字,也不用俗字,而是采用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4]有不少文人学者想把方言口语都用汉字加以书写,各自创造汉字符号,结果,别人很难看懂,达不到沟通意想的作用。笔者认为闽南方言口语的汉字书写,以汉字来表达意义相应的闽南口语,或借用汉字字音来书写闽南口语,约定俗成,逐步加以规范化,不造生僻字为好。

元代,汉语开始演变成现在北方通用的北京话。原来汉字的四声中,入声消失,平声发展为阴平、阳平,成为阴平、阳平、上、去四声。但闽南方言声调没有变化,仍然是七声,只是音调在各地有些差异。元代因闽南与外界的贸易日益发展,泉州成为闽南的主要进出港口,从而成为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泉州话音就逐渐取代漳州话音的地位,成为闽南方言的代表。18世纪末,泉州人黄廉用泉州音编了一部《回音妙语》(音韵书),闽南的民间文学、歌曲、讲故事等以此为标准在闽南流行、推广了泉州音。鸦片战争以后,厦门开放,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移到厦门。漳州音和泉州音在厦门混合,逐渐形成一种“不漳不泉”的方言―厦门话。西方传教士为传教需要,注意研究厦门话。到1913年,传教士甘为霖编撰一部《厦门音新字典》,成了厦门音字典的权威,对厦门话音在闽南方言中树立代表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长期来,台湾也广泛使用这本字典。

现在的闽南话多是指以厦门话为代表的地方方言。闽南话里共有17个声母、82个韵母和7个调型,它直接继承了古代中原汉语并完整地保留了古音的语言现象。[5]

二、台湾闽南话的形成

早在3世纪、三国时代就有汉人到过台湾。到16世纪,越来越多的闽南汉人到台湾捕鱼或耕植定居,闽南各地方言也就自然地传到台湾。郑成功于1661年。他带去的官兵主要是泉州人,而清朝统一时,施琅带去大量的漳州人。其后的大量移民大多是泉州漳州一带的人,他们在台湾开垦,安家落户,所带去的泉、漳两种话音的闽南方言,对于台湾闽南话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台湾闽南话,就语音来说,有漳州腔的也有泉州腔或厦门腔的;就词语来说,有漳州话的成分,也有泉州话或厦门话的成分,用台湾学者的话说,就是“漳泉滥”。清朝时期,闽南人更大量地移住台湾,1893年日本占据台湾前,人口达254.5万人。其中百分之七十八为闽南人,百分之二十为客家人和少量的原住民――高山族。当时,台南、鹿港、台北是台湾的三大港口(所谓一府、二鹿、三艋),与泉州直接通航,来往密切,语言相通。

台南:台南市是郑明时代的首府,泉州音为“官话”,所以台南市泉音较重。但后来到台湾南部的汉人漳州人较多,所以台湾南部漳音较多。鹿港:几乎是纯泉音。鹿港以东、彰化以北、台中以南一带,泉音也比较重。台北:台北市一般泉音较重,后来台北经由基隆港与厦门往来较多,台北市又引进了厦门音。现在的台北是台湾方言最复杂的地方。不仅台湾各地的人集中到这个地方,而且全国各省的人都集中到这个地方来,用国语(普通话)的很普遍。民间、商场使用的基本上是厦门音为主、混合泉州音和漳州音的闽南话。

到日本侵占台湾时期(1895~1945),日本殖民统治者强制推行日语,但台湾人在民间、在家庭仍通用方言。不过,闽南话受到日语的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面:1.在闽南话中夹杂日语词汇。因大量引进日语,到日本统治末期,甚至有些人不会说完整的台湾方言。2.将日语的“汉字”词汇改为闽南语音的词汇。如:舵头(火车站)、勉强(学习、努力)、感心(佩服)、女中(女佣人)。3.将日语念成闽南话的音调。如:踏踏眯(日本席子)、天妇罗(日本式的炸肉、鱼虾)。台湾光复后,台湾闽南话发生了一大变化。日据时代的许多日语式台湾闽南话逐渐消失了。台湾闽南话越来越受到国语的影响,很多国语词汇按闽南话语音念出来使用。为了推广国语,曾鄙视台湾方言,限制台语的广播、电视节目时间。因而70年代党外运动兴起之后,“讲台语”变成一种“意识认同”,甚至是“反抗政府”的同语词。到90 年代,随着的“本土化”,“讲台语”成为“认同台湾”的一种标志,取得选票的重要因素。但过分强调“讲台语”,令人担忧走抵制国语的另一个极端。现在,由于两岸的交流趋向融合,岛内已很少有这些不安分的因素存在了,这是两岸互通的完美收效。

三、海峡两岸闽南方言的差异

台湾闽南话是混合漳泉音,吸引厦门音而形成。它与漳州音、泉州音差异较大,与漳泉音混合的厦门音较相近。由于两地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不同,两地的闽南方言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调和词汇方面。

(一)声调的差异

如:

台湾闽南话 厦门话

朋友的朋字 三声 七声

人民的人字 三声 七声

台湾的台字 三声 七声

差异似乎很小,但听起来不顺耳。

(二)习惯用语的差异

台湾 厦门及大陆

小鬼(意味着小饿鬼) 小鬼(小孩)

爱人(未婚的男女对象) 爱人(已婚的丈夫或妻子)

批评(评论、评议) 批评(对错误缺点进行分析教育)

品质(水平、水准) 品质(道德修养)

公车(公共汽车) 公车(公家的车)

真赞(真好) 这个词,现在厦门也使用

(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台湾独特的词汇

“甲”:荷兰占据时代遗留下来的、台湾现在仍通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名称。一甲相当于0.97公顷,约为中国市亩15亩。“甲”是荷兰语Cap的译音演变的。

“牵手”:台湾通用的对妻子的亲切的称呼。台湾原住民平埔族的母系社会,其女子长大后,独居一处,看中男青年就引进同居,怀孕后,牵手去拜父母取得承认。在汉人父系社会,它演变为对“妻子”的称呼。

日据时代遗留下来的日语汉字词汇,现在台湾通用的还相当多。例如:(括弧内为普通话),暗记(背诵) ;买收(收买);自动车(汽车);运转手(司机);巡查(警察);便所(厕所);奥吉桑(叔叔);奥巴桑(伯母)。

(四)因两岸长期的分离而产生的同义异词

台湾光复后,台湾当局积极推广国语(普通话),台湾闽南话和福建闽南话一样,吸收很多国语词汇,用闽南音念出来。但由于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两岸社会生活背景不同所用词汇产生了差异,有不少同义异词。

例如:

台湾 大陆 台湾 大陆

传播媒介 舆论工具 国剧、平剧 京剧

地缘地系 社会关系 家庭计划 计划生育

团队精神 集体主义 作秀 表演

两岸对外国人名、地名译法的差异:

台湾 大陆 台湾 大陆

雷根 里根 柯林顿 克林顿

史达林 斯大林 施汉诺 西哈努克

沙乌地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 耶加达 雅加达

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沟通和发展,这些差异正在缩小。

综上所述,海峡两岸闽南方言主要在声调、语汇方面有差异,语调也有些不同。如果将这些加在一起,两岸闽南方言的差异就很明显了。但海峡两岸闽南方言互相都听得懂,共性大于差异。

参考文献:

[1]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李如龙.福建方言[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上一篇: 诗歌投稿 下一篇: 市场部副主任述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