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安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02 04:18:10

农村工作安排

农村工作安排篇(1)

各乡和区卫生系统各单位要强化“一抗三保”意识,高度重视抗凝冻期间农村卫生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统一部署,严格实行领导责任制,确保工作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

二、严密监测,确保饮水安全

各乡和区卫生系统各单位要继续加强对低温雪凝天气期间村民饮用水安全的保障措施,加大对饮用水、井水的消杀力度,做好监测工作的登记管理,防止人畜共饮水现象出现。区疾控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要通过开展对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监测,掌握了解我区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及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和消除饮用水安全隐患,不断完善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措施,有效防控水源性传染病和水污染可能导致的群众健康危害。

在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饮用水、井水或水源被严重污染,危害饮用水安全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及时报告区政府、区应急办、区卫生局,并向供水部门通报污染情况。

三、加强巡诊,确保孕产妇和危重病人的健康安全

农村工作安排篇(2)

突出生态环境建设这个根本,加快生态修复步伐,努力建设生态。

二、围绕一个目标

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个目标,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上,确保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三、实现三大突破

今年确定为全“农村经济工作突破年”,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大的突破:

一是高效作物种植要实现大突破。新发展无籽西瓜、红干椒、千斤谷等亩纯收入超千元高效作物60万亩,总数突破100万亩。

二是设施农业发展要实现大突破。新增设施农业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各1.5万亩,总面积突破5万亩。

三是模式化养殖要实现大突破。新建以养鸡、育肥牛和养猪为主的养殖小区45处,总数达到100处。加强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所有舍饲牛羊养殖户有窖池、有饲草、有棚舍。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舍饲养殖方式,研制饲草料配方,制定不同牲畜的舍饲养殖流程,突破舍饲养殖技术“瓶颈”。牧业年度家畜存栏达到205万头只,禽类饲养量突破1000万只。

四、抓好十项产业

一是蔬菜产业。重点是扩大基地规模,加强旧棚改造和生产指导,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蔬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6.5万亩,其中裸地种植1.5万亩、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种植5万亩。加快建设沙日浩来蒙东果菜批发市场,使之尽快投入运营。启动建设食用菌生态小区,以大沁他拉、新镇、白音他拉和治安4个苏木镇为重点,带动全新增食用菌生产能力800万袋,总数力争达到1100万袋。

二是西瓜产业。重点是严格按照农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价格、商标使用、销售地点、利润提成“六统一”的要求,扩大基地规模,建设专业市场,规范合作组织经营行为,整治西瓜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新增种植面积10万亩,总数达到20万亩。

三是稻谷产业。重点是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打造绿色稻谷产业基地。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推广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完成有机水稻转换3万亩;扩大优质谷种植规模,搞好产品注册,提高知名度,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

四是葵花产业。重点是依托安徽洽洽集团,组建产业协会,引进新技术、推广高产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品品质,力争发展到20万亩。

五是红干椒产业。重点是以八仙筒镇为核心,辐射带动明仁、东明、治安、固日班花以及有种植条件的南部山区,推广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加工企业,促进转化增值,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

六是养鸡产业。重点是挂靠周边地区的加工企业,在青龙山、沙日浩来等群众养殖积极性高的地区大力发展平养肉鸡;以白音他拉苏木为主,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大力发展笼养蛋鸡和沙地散逛鸡。肉鸡饲养量力争突破1000万只,蛋鸡饲养量力争突破200万只。争取引进肉鸡加工企业。

七是塞外风果产业。重点是扩大基地规模,实行规范化经营,做到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新增4万亩,其中果树经济林2万亩、山杏嫁接大扁杏2万亩,总面积发展到16万亩(果树7.4万亩、两杏8.6万亩),全力打造内蒙古地区最大的塞外风鲜果基地。

八是北虫草产业。重点是巩固扩大义隆永镇北虫草试验示范小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在大沁他拉镇建设1处示范小区,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力争新增350万盆,达到400万盆的种植规模。

九是薯类产业。重点是整合民间生产资源,培育龙头企业,改进加工工艺,扩大粉条加工规模,拓展外埠市场,破解制约薯类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栽植面积达到2万亩,力争粉条、粉丝生产能力达到100万斤。

十是花生产业。重点是以明仁苏木为核心,辐射带动有种植条件的山、沙两区花生产业发展,引进新品种,扩大订单种植规模,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进花生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就地转化增值。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加工转化200万斤。

五、推进八项工作

(一)加快推进效益型生态建设。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生态建设责任制,紧紧抓住我被列为全市收缩转移工作重点的有利机遇,坚持封造并重,收转并举,完成人工造林22.5万亩;封山(沙)育林20万亩,通赤高速公路两侧围封20万亩;沙化区退耕0.6万亩,退牧还草20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21万亩。绿化村屯33个。完成大奈线公路绿化和退耕还林不合格地块补植补造任务。整合利用好移民扩镇、生态移民、易地搬迁等项目资金,搬迁转移农户300户。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继续落实科学禁牧政策,对国省干线公路两侧、“三化”草牧场、自然保护区、重点项目区、移民迁出区、水土流失和沙化严重地区实行常年禁牧。采取有力措施,综合整治乱垦、乱耕、乱牧、乱采以及盗猎和非法破坏森林草原行为,保护生态建设成果。

(二)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搞好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积极探索山区水源建设和沙区、平原区节水灌溉新模式。重点实施好舍力虎灌区配套节水改造、高标准农田、粮食增产田间工程、牧区节水示范、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全面推广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启动呼沁苏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石碑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继续做好牤牛河水库建设前期工作。

(三)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按照“巩固扩大成型的、规划发展有基础的、拓展提升有影响力的”思路,在抓好十个重点产业的基础上,继续抓好优质玉米、杂粮杂豆以及牛、羊、猪等传统产业基地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搞好农产品商标注册和产地认证,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大产业化项目争取力度,扶持老哈河公司、金泉食品、重鹤公司等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壮大农村营销专业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激励机制,加强考评、规范运营,切实发挥作用。巩固和发展现有各类专业市场,确保东明西瓜、八仙筒红干椒市场投入运营。

(四)有序推进劳动力转移。坚持“离乡创业”和“离土创业”相结合,抢抓沿海发达地区“民工荒”的有利机遇,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确保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和就业层次。切实做好服务工作,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等二三产业。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以上,技能培训6000人以上。

(五)扎实推进农业实用技术普及。继续实施玉米高产攻关工程,建设玉米高产攻关示范园,推广高产种植和玉米螟综合防治等技术,依靠科技手段促进全粮食产量达到18亿斤以上。规划建设以瓜菜、稻米、北虫草等为重点的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不断引进适合我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50万亩。下力量开展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搞好品种更新换代,提高养殖效益。加大动物防疫工作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健全科技人员使用、培养和引进激励约束机制,保障农业生产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培训,着重提高广大群众对种养业实用技术的应用能力。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和利用,拓宽农民获取致富信息途径。加快农牧业气象综合服务体系和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平台建设,搞好气象信息预警系统建设,增强气象服务农牧业发展的能力。落实好国家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购置大中型农机具400台套以上。侧重推行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继续组建设施配套齐全、符合标准的农机服务队或农机合作社,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新增农机服务队5个以上。加强农机作业管理,保障农机生产安全。依法推进土地流转,适当发展规模经营,为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创造条件。

(六)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加大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争取和实施工作力度,争取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5个村以上。认真开展社会扶贫,加强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通州区的沟通联系,争取对口支援项目资金400万元。积极争取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和市级财政资金扶贫项目,有针对性地扶持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增强致富能力。督促联村包户扶贫单位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实现包扶目标。加快第六期移民扩镇工程实施进度。全年争取各类扶贫资金2200万元以上,扶持5000户2万人稳定脱贫。

(七)持续推进民生改善。立足于新农村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五项工程:一是抓好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建设工程。围绕13个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加强领导包联、部门推进,严格标准,加大投入,早日建成新农村样板村。二是搞好农村土房改造。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工作力度,保障资金投入,完成土房改造1000户,加快提升全住房砖瓦化率。三是继续抓好村屯环境整治。开展好最后一轮村屯整治大会战,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各苏木镇(场)要健全完善村屯管理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常年保持村容整洁、环境优美、道路平坦畅通的良好面貌。四是加快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好国家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项目,新建饮水安全工程68处,解决5.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五是推广普及新型能源。主要是加快实施“一池三改”,切实搞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工程,积极引导广大农村群众使用清洁能源,新增沼气用户3000户以上。

农村工作安排篇(3)

【正文】

农业农村局一月份重点工作安排

1.推进乡村振兴。开展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培育,出台《关于培育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的意见(试行)》;组织对镇(区、街道)乡村振兴工作考核。做好如东县“十四五”农业现代化规划编制招标采购工作。

2.做好稳产保供工作。加强小麦、蚕豆、油菜等在田作物冬季田间管理;实施蔬菜稳产保供提质增效项目,确保春节蔬菜能够满足市场供应。

3.强化农业项目建设。做好2020年省以上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申报评审;开展2020年申报的县级示范家庭农场现场查验、市级农业园区调研、对镇(区、街道)智能温室的实地核查;推进新型合作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迎接省市重大农业项目评定。

4.落实强村工作。继续抓好镇(区、街道)村企联建项目的推进,跟踪南北对接项目的平台录入;继续推进洋口港加油站项目建设,完成经营权转让合同的签订。

5.恢复生猪生产。推进5万头规模猪场建设;抓实重点场所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和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实验室建设;持续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冬季禽流感专项防控工作;做好生猪奖补、种猪场(大型生猪养殖场)贷款贴息项目资金审核发放工作;组织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

6.推进农机工作。对12月份购置机具进行核查、公示、结报;拨付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资金;验收2019年度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并拨付补助资金。

7.抓实渔业安全生产。做好“两节”期间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推进渔业和渔业船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修订洋口渔港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刘埠渔港临时应急救援预案;会同水务部门、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明确刘埠渔港船闸管理范围。

农村工作安排篇(4)

二0__年工作回顾

一、各项业务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经过全辖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__*联社在今年前九个月的工作中取得了比较好成绩,绝大部分经营指标都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经济效益再创新高。

1、存款工作。截止20__年9月末,全辖各项存款余额51632万元,较年初增加-1838万元,增幅为-3%,完成市办10000万元存款计划的-118%,较市办下达的存款计划还差11838万元。

2、贷款情况。截止20__年9月末,全辖各项贷款余额60288万元,较年初净增加贷款6451万元,余额较年初增加12%,剔除置换呆帐贷款因素较年初净增加贷款9747万元,余额较年初增加18%。全辖累计发放贷款34320万元,累计回收贷款24574万元。贷款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29,本年增量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增量259。

其中,全辖不良贷款余额为7565万元,较年初下降了6430万元(含置换呆帐3296万元,实际下降了3134万元),完成[本文转载自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市办不良贷款下降3300万元任务的94.9%。

3、股本金情况。为了达到农信改革目标和发展的需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全辖干部职工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增资扩股工作,截止今年九月末,全辖股金余额为5678万元,较年初增加241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266万元,完成任务的483。

二、贷款投放适时适度,促进“三农”经济协调发展

做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在组织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忘记支持“三农”的重任,通过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筹集资金,并借入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确保了全县春耕生产资金及时下摆,同时还大力支持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截止今年9月末,全辖各项贷款余额为60289万元(不含专项票据置换呆帐贷款3296万元,已收回1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39万元,较年初增长6451万元。累计发放贷款34321万元,其中农业贷款33803万元,占贷款累放总额的98.5%。

在投放的农业生产贷款中,投放农业生产贷款17269万元。其中,投放化肥贷款15905万元、投放种子贷款1089万元、投放农机具贷款272万元、农膜贷款3万元。累计投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贷款16534万元。其中,累计投放养殖业贷款11616万元,比上年多投放贷款2245万元,重点支持项目有:投放奶牛贷款378万元,支持农民购买进口奶牛224头、黄牛贷款4432万元,育肥黄牛20531头;累计投放绵羊饲养贷款1111万元,支持农民饲养绵羊7.4万只;累计投放生猪饲养贷款4119万元,支持农民养猪11.6万头;累计投放家禽饲养贷款1576万元,支持农民饲养家禽247万只。为烤烟、蔬菜保护地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投放贷款4918万元。

上述项目在今年将给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据测算,黄牛饲养给农民带来纯收入1000万元,绵羊饲养给农民带来纯收入700万元,家禽饲养给农民带来纯收入2500万元,生猪饲养给农民群众带来纯收入2200万元。在对种植业信贷投入中,我们仍以发展蔬菜保护地种植面积为主,今年净投放贷款159万元,用于新建冷棚1331栋,将为农民增加收入400万元以上。预计年末前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实现收入在4500万元左右。

贷款规模的增加及质量的提高,不仅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们自身的经营环境的改善。

三、经营效益明显改善,利润再创新高

截止9月末,全辖总收入452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49万元,总支出376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82万元,实现利润75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67万元。盈余社2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6个,盈余额98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93万元,盈余面92,亏损社2个,较去年同期减少6个,亏损额228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4万元,亏损面8。

在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为326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3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4,金融机构往来收入__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6,较去年同期增加494万元,手续费收入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万元。利息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贷款规模的增加。20__年9月末,全辖贷款余额60289万元,实际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639万元,由此增加利息收入17万元,;二是我们所支持的大棚、奶牛、白鹅等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及常规农业生产项目投入的信贷资金已为农民经济发展带来实惠,使农民自有资金保证生产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偿还债务。

四、加强信贷管理,在盘活不良贷款中攻坚克难

根据改革及经营的要求,今年我们加强了信贷管理工作力度,特别是不良贷款踞高不下严重影响我们的资产质量,因此不良贷款的清收、化解、处置成为信贷管理的攻坚目标。在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加强对项目贷款的管理,尤其是奶牛小区贷款的管理。针对新增奶牛小区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老小区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奶牛户的饲养态度等问题,联社专门组织召开了奶牛贷款管理现场会,制定了解决方案,确保这一项目正常发展及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二是按照市办的要求,组织各社对20__年以来所发放贷款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联社对14个社进行了抽查,对存在约期不合理,贷款手续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达到了规范信贷行为和操作程序及提高信贷管理水平的目的;三是加强了村级贷款的管理,对苇子沟信用社村级贷款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一次的调查并形成报告,根据省银监局文件精神,苇子沟村级贷款的责任正在调查处理中;四是制定了《大额不

良贷款清收管理实施方案》,对每户余额在3万元以上且已逾期的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农村工商业及其它贷款均按比例制定了详细的清收计划及考核办法;五是对11个社的部分信贷人员进行了交流,并形成交流报告,强化了信贷人员责任意识;六是加强信贷档案的管理及贷款五级分类台帐的记载和相关报表的上报工作;七是结合省银监局部署的检查工作,对走死逃亡户、外迁户仍在本县的列出了清单,组织各社进行联合行动,协同追索贷款。

通过上述措施及全辖信贷人员的努力,截至九月末,全辖不良贷款余额为7565万元,较年初下降了6430万元(含置换呆帐3296万元,实际下降了3133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12%,占比较年初下降了13个百分点,完成市办不良贷款下降3300万元任务的94.9%。

尽管如此,不良贷款的占比问题仍是影响我们实现改革目标的最大阻碍。因为从目前贷款实际占用形态上看,不良贷款余额为20370万元,占比为33.8%,在正常贷款科目中核算的不良贷款达12805万。而且目前清收工作又遇到一些问题:一是不良贷款中乡村两级贷款和走死逃亡贷款比重较大,从信用社上报的数据看,这部分贷款在7000万元以上,化解比较困难;二是农民经济条件有限,农副产品变现时间及变现数量相应限制了清收进度。这些都是我们影响不良贷款下降进度的症结所在,也是下步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五、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联社党委根据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从今年七月份开始在全县农信系统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目前已进入第三阶段即整改提高阶段。

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的前两个阶段工作中,联社党委、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方面深刻反省,自我剖析,直面不足,自加压力,迅速提高素质、加快了进步,另一方面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牢记宗旨,心系三农,建设三强县党员当先锋。到目前为止,全辖扶贫帮困9次,到联社扶贫帮困联系点看望资助贫困户,敬老献爱心11次,联社机关支部还到兴隆山乡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面粉、豆油等生活物资,助学7次,累计捐助资金达15000多元。全辖累放助学贷款50户,金额为293000元。由机关支部发起的每名党员9月末前组织资金3万元的倡议使全辖累计增加组织资金500万元。

通过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全辖干部职工已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爱岗敬业,清正廉洁,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切实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真正做到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两个务必”,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切实解决了少数党员在理想、信念、意识、组织纪律、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地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先进性意识,牢固树立了忠于党、忠于组织、忠于信合事业的思想。争做勤奋学习,永葆先进,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爱岗敬业的模范。

六、提高人员素质,转变工作作风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人员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信服务水平,关系到农信的企业形象,关系到农信的生存环境。因此,联社把提高人员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做为今年人事管理工作的重点。围绕人员管理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年初按照联社统一部署,对全辖基层社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在考核的基础上,根据各社领导班子队伍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了调整、交流和配备;二是认真做好职工和班子思想政治工作,对一些社的内、外勤人员进行了调整,为稳定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进行了大量的思想教育谈话,及时解决了员工队伍和个别班子成员的思想问题。三是按联社及各部室要求,制定了职工培训计划,特别是对省联社成立后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四是组织全辖学习信合职工的一封信,使广大干部职工对自己的个人形象、工作态度、工作方法、服务水平及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有了重新的认识。五是深刻认识,并剖析工作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包括服务不到位,大局意识不强,维护团结不够,缺乏集体荣誉感。权力意识比较严重。缺乏求真、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这些问题的提出对全辖干部职工起到极大的触动作用。同时我们提出:领导要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员工树立大局意识,要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树立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

七、树立企业形象,培养职工集体荣誉感

在县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中,联社都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并注重企业形象的展示。 春节期间我们组织参加了县委宣传部搞的灯展活动,响应县政府号召组织职工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及第二届白鹅节活动,组织职工为贫困户和家庭困难的学生捐款。在县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活动中,特邀铁岭民间艺术团为全县人民献上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同时我们不断加强对基层的卫生和“五小”建设情况的检查,促进文明窗口服务质量的提高,从关心职工身体出发专门组织了女职工体检。在__*日报、__*日报、__*时讯等媒体宣传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业绩、改革进展情况,使农村信用社在全县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得到提高。这些工作不仅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形象,还培养了职工集体荣誉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职工队伍的战斗力。

八、农信改革进展顺利,向法人治理结构迈进

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市银监分局、市人民银行领导下,我县农信改革工作进展较为顺利。

一是增资扩股工作,到20__年9月末,股本金余额5678万元,比20__年末增加4770万元,比20__年9月末增加4266万元,并且股金结构符合有关文件的规定。二是提高资本充足率情况,到20__年9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资本净额为6340万元,资本充足率为10.25,比20__年末提高21.11个百分点,比20__年9月末提高19.98个百分点。三是不良贷款下降情况,20__年9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为7565万元(置换呆帐贷款后),比20__年末净下降3991万元,比20__年9月末净下降5185万元(不含已置换呆帐贷款3296万元),超额完成了计划。五是法人治理结构工作正式开始,已完成各项初始筹备工作。根据__*银监局和省联社的会议精神,__*联社已开始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我们上报计划是年内完成统一法人工作。根据会议要求,我们已经征得县委、县政府的同意和支持,下发了统一法人组建工作实施意见,制定了各项改革工作时间表,明确了责任人,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工作部署。

现在辖内各农村信用社已和各乡镇政府取得联系,完成了信用社理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通过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的各项决议。下步我们将按照省、市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和县委、县政府配合做好统一法人的各项工作,力争早日完成__*农信的统一法人工作。

九、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

由于全辖业务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与业务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针对这样的情况,联社信息电脑部加强了对基层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网络、电话、下乡具体指导等办法多角度多方位对基层信用社计算机操作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同时我们还采取集中的方式办了统计报表和网络知识共两期培训班,使信用社计算机操作人员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我们还对机关各部室操作人员不定期的进行了机关网站知识培训,使机关网站建设得到正常进行。各部门由专人负责建立本部门的主页,并链接到联社主页。同时负责本部门需要上传到联社服务器中的文件资料及各种报表的整理、上传工作,并对内容及时更新。这样极大的方便了联社领导查阅各部门的资料及各种统计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及时的服务。

十、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为确保我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和业务的安全运营,在今年的安全保卫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行和公安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做到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在安全保卫工作中,我们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安全保卫组织,明确组织分工;二是抓好检查落实,促进各项制度执行,联社保卫部前十个月对全辖各营业网点全面检查三次,夜查四次,对运押钞重要环节抽查六次;三是加强技防和物防的建设和管理,提高防卫能力。前三季度对全辖各信用社的防范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的故障进行了及时维修;四是搞好岗位培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对全辖守押人员每年都要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岗位培训,并进行了专业技能测试;五是加强运钞管理,对押运组织、押运程序、押运枪支、警灯、警报的使用等提出了严格要求,确保运钞安全。通过扎实工作,为我联社实现全年安全无事故的工作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十月份开始,我们农信全辖进行了旺季货币回笼期,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意见安排,我们从收贷、收息、储蓄三方面入手,大口径回笼资金将达到13330万元,为此联社制定了各项考核措施,现在全辖各岗位都已进入紧张的旺季工作。因为今年的旺季工作是在省联社领导下的第一个旺季,所以全辖干部职工目标明确,干劲十足,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旺盛的工作精力、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投入到旺季工作中,既是为了向省联社及市办事处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也是为明年的支农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0__年工作意见

20__年将是我县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一年。我们将在省联社的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认真总结经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自我加压,做好支农、经营和改革的各项工作。

一、多措并举,力争存款快速增长

存款是立社之本,效益之源,所以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存款的组织力度。一是要继续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靠我们的服务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争取存款市场的最大份额。二是要稳住存量不下降。以情稳存,在稳定存款中要注意方法,掌握储户心理,给储户最大的信任感。三是要扩充总量不停步,努力实现各项存款的持续稳定增长。四是要调整存款结构,提高低成本资金比重。

二、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资产质量

我们切实要把加强信贷管理,防范信贷风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贯彻各项金融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正确处理加快业务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资产运营质量。在明年的信贷投放和管理上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贷前调查和贷款管理工作。在贷款发放前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调查工作,在贷款发放时要严格把关,贷款发放后,要加强检查,防止重贷轻管、重放轻收现象。二是严格遵守联社制订的相关信贷管理制度。认真执行联保要求和小额信用贷款授信原则。三是严格执行大额贷款审批制度,对超过联社授信额度的贷款一律报联社贷款审批小组研究批准,并整理归档,杜绝超权限发放贷款现象。四是进一步完善贷款合同,新发放的贷款仍然以联保贷款和抵、质押贷款为主,所以要加强对联保贷款合同手续的规范管理。严禁借款人或他人代签联保合同。

三、加大不良贷款盘活力度,达到改革要求指标

清收不良

贷款工作是确保专项票据提前或按时兑付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促进我们自身健康发展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多措并举,大力盘活不良贷款。一是认真落实清收不良贷款目标责任制,狠抓不良贷款清收。各信用社要把清收任务落实到人,实行“工效挂钩、责任清收,严格考核,奖罚分明”的考核办法。二是加大依法收贷的力度,要继续加强与司法部门的联系,对那些有钱不还的“钉子户”、“赖债户”,依法进行强制清收,保全信用社资产。

四、上下齐努力,加快我县农信改革试点工作步伐

我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已顺利完成了基础性工作,下步改革即将进入统一法人的关键阶段。根据省农信改革工作安排的时间进度,我们力争在今年年末或明年一季度完成统一法人改革,并确保专项票据提前兑付。

五、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促进业务发展

针对目前我县农村信用社员工素质现状,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优胜劣汰”的用人理念,发现人才,用好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引入岗位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优化职工队伍结构,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全体职工素质和农村信用社服务水平。我们还要认真做好员工管理工作,开拓员工思路,增强员工综合办公能力,全力做好客户服务,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务,让员工优质的服务带动我县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用员工整体良好的服务形象来提高信用社的社会声誉,用员工过硬的专业技术推动快速、高效、廉洁办公效率,从而提高我县农村信用社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六、加大稽核工作力度,防范案件发生

农村工作安排篇(5)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以“百日攻坚行动”为载体,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以防控风险、遏制事故为重点,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和责任落实,集中排查整治一批长期性、反复性、根源性、痼疾性事故隐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安全。

二、主要任务

1、深化农村公路领域排查整治。一是加强农村公路通行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排查农村公路风险,及时维修养护破损路面和不完善的安防设施;二是加强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路段和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长徒下坡等事故多发路段的日常巡查,有针对性地采取完善警示标识、安保设施、分流限速等措施,严防事故发生;三是加强辖区内桥梁、桥台、桥栏、涵洞的安全隐患排查,坚决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深化农村公路施工领域排查整治。一是加强农村公路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对施工难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关键部位要重点排查、从严整治。二是突出桥梁、隧道、临时用电、高边坡、深基坑、临边临水等重点部位,强化安全隐患排查,督促问题整改。三是严厉打击“三违”行为。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厉打击生产作业和日常工作中出现的盲目性违章、盲从性违章、无知性违章、习惯性违章、管理性违章以及施工现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坚决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四是排查和评估汛期雨季施工作业现场、生活驻地设置等重点部位风险,防止汛期灾害。

三、时间安排

5月15日至7月31日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此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区交通局联合公路设计等有关单位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农村工作安排篇(6)

【正文】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强化举措、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粮食和“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更加有力。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今年全市夏粮总产99.89万吨,单产491.75公斤,单产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十七连丰”,预计全年粮食总产181.23万吨。1-11月份,全市能繁母猪存栏12.156万头、生猪存栏60.12万头、生猪累计出栏93.0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29%、63%、30%;蔬菜产量73.36万吨,同比增长2.79%;水产品总产量2.4万吨,同比增长3.17%。肉蛋奶、水果等优质农产品种类丰富、供应充裕,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任务,并已顺利通过省厅验收。扎实推进2020年度11.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5.44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6.89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62%以上。兑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994.024万元,全市农机总动力约277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比全省高近1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4%。

三是乡村产业不断发展。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深入推进濉溪县、相山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百善镇、渠沟镇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全市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5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功举办第十一届石榴文化旅游节,烈山区榴园村等4个村获评“省级百家乡村旅游示范村”,1-11月份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接待人数180万人次,营业收入3.7亿元。段园葡萄基地入选安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0亿元以上,累计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354个,杜集区被评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区)。

四是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濉溪县、烈山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扎实推进。21家企业参加了2020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落实签约项目3个,签约资金15亿元。积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实现负增长。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1-11月份完成市级种植业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例行监测1962批次,合格率99.8%。

五是品牌强农行动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158”行动计划,积极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11月份面向苏浙沪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销售额达11亿元。濉溪县围绕专用小麦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种植优质专用小麦83万亩。段园镇获评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培优做强“淮优”农产品公共品牌,认定90家134个“淮优”农产品,成立“淮优”农产品产业协会4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4个。

六是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持续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完成户改厕29797户,竣工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5.7%,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全市18个镇政府驻地和65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19年度40个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项目全面竣工,2020年度个省级中心村已完成工程进度91.5%,全市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202个,占布点规划中心村的83.5%,完成“十三五”任务的104.1%。

七是农业农村人才培育扎实有效。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骨干力量,全市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376家,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31家;在册家庭农场518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6家,烈山区被评为学习金寨经验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省级试点,确定第一批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46名。不断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托管服务为主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达到200个。开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期,培训高素质农民975人。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活动,组织268名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指导科技示范户1352户。

八是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深化“一组一会”建设,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联合文明办、文旅体局等部门,引导农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开展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全市1个县、4个镇、18个村开展安徽省乡村治理示范创建试点,其中1个镇3个村开展部级试点。不断压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九是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省率先完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荣获“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示范单位”“全省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优秀单位”等称号。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流转土地面积达78.93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30%。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量化集体资产7.164亿元,参与“三变”股民人数146.624万人。实施“百村示范”工程,全市个涉农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6649.76万元,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达到35个。烈山区榴园村获评“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杜集区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盘活利用省级示范试点,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

十是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53元,同比增长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七位。深入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共投入财政资金4694.44万元,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67个,覆盖贫困户9452户,预计贫困户年人均增收2751元。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二、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要求,确保粮食和生猪生产稳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具体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编制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认真学习研究中央、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谋划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重点聚焦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个方面。

二是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和“158”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强县(区)、强园、强企。积极推动出台设施农业扶持政策,拓宽农业险种保障范围,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等设施建设,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立足“淮优”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以“淮优”农产品专业协会为依托对接沪浙苏地区,组织开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着力把我市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三是坚决扛稳粮食安全和生猪生产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高标准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部级小麦、省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为依托,建立标准化良种生产基地50万亩。积极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确保生猪稳产保供。

农村工作安排篇(7)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和“一优两高”战略的重要抓手,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厕所革命”、国土绿化、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大整治,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顺利通过市政府考核验收。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印发了《农村环境大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县级领导和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点包干督导农村环境大整治工作制度,县级领导多次深入乡镇督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凝聚了各级联动、齐抓共管的攻坚合力。同时,组织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等80人次专题观摩学习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观摩会,在全县掀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的热潮。二是强化污染治理。不断加大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等环卫设施配备力度,为97个村配备了垃圾桶1380个、垃圾斗1138个、四轮清运车90辆、摆臂式垃圾车6辆、吸粪车3辆、保洁工具1510套,并结合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和环保局实施的4个污水收集处理项目的实施,使全县的村级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2.7%。三是改善村容村貌。扎实开展以“四清一改治十乱”为重点村庄清洁行动,督促各乡镇清理柴草、建材、建筑设备等乱堆乱放4500余处,拆除废弃厕所棚圈300余个、私搭乱建及残垣断壁400余处、违法广告200余处,清理垃圾堆放点340余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四是加大村级保洁员管理考核。村级保洁员实行乡聘、村用、乡村两级共同考核、的管理机制,年内监督各乡镇对全县1022名农村保洁员全部进行了考核,并发放报酬613.2万元。六是切实发挥样板村示范引领作用。年内投资300万元,成功打造了10个县级样板村,充分发挥其在生态环境、特色风貌、乡风文明、基础治理等方面有效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年内整合资金实施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一事一议”等农村补短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68万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01%。

1、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高标准实施23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990万元,惠及2959户11345人。新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8座、群众文化活动场所23处。

2、公益事业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投资1350万元,在65村实施了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村庄绿化、亮化、美化等建设内容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共修缮村委办公室2个,建成广场9处19927平方米,栽植树木420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8盏,粉饰院墙600平方米,项目实施村村庄环境卫生得以整治,村庄面貌不断改观。

二、党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提高干部职工思想修养。一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新时代著作等重点内容教育干部职工筑牢思想防线,始终使干部职工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二是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有力措施。一年来,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若干措施、市委若干规定;学习了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大会等内容;积极学习警示教育中的腐败案例及典型事迹;组织观看了《半条被子》《周恩来回延安》等先进典型、脱贫攻坚、廉政教育电影,撰写了心得体会;干部职工学习笔记人均1.5万字以上,书写心得体会人均4篇。

(二)规范党的常规工作,深化主题创建活动。一是按照县委关于加强群团组织建设的安排要求,在认真领会及、省市关于群团工作的论述和指示精神基础上,结合单位工作实际,以取得实效为出发点,创新工作思路,灵活工作方式,努力推动工会、青年、妇联等工作,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改善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发挥出了桥梁作用,为单位党组开展各项工作夯实了群众基础。年内,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参加“学雷锋”等活动、积极参与职工医疗和生活保障活动;健全了“职工之家”和工会组织管理;足额上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扎实开展“下基层、接地气、办实事”等活动,切实维护了单位职工利益,提高了单位妇女权益维护、岗位建功意识,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基本权利,为单位发展注入了活力。

(四)严格管控新冠疫情。一是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建立了疫情防控四级群和五级群,同时组织印发并发放《致全体村(居)民的一封信》、《警告大家好好看》共计200余份。二是加强排查管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楼院内全面进行了排查摸底,居家隔离人员6人次;对外来人员、外来车辆、家庭麻将馆进行了摸排,劝返外来车辆10余辆;同时,开展了口罩垃圾桶清理、楼道、公共设施等公用场所消毒,设置进出口管控点,实现疫情管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无盲区、全覆盖。一年来,陆续发放口罩700余片,喷洒消毒液200多斤,发放免洗手消毒液40余瓶,有效阻止了疫情的传播与输入。

(六)扎实做好定点扶贫帮扶工作。一是为突出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规范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全力支持村“两委”及驻村工作组工作,积极开展示范户创建工作,确定党员示范户,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资助开展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表彰优秀党员、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五星文明户;督促工作队再次核算贫困户家庭收入、享受国家惠民政策、宣传精准脱贫知识、完善档案。二是夯实结对村基础设施。立足实际,在村道两侧及空闲地带实施620株云杉的绿化;打造一处村庄景点;协调相关部门完成村道断头路硬化和青稞山水源地改造任务。三是做实做细入户帮扶工作。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切实做到常来常往,访民情、三个“讲透”,顺民意、六个“必访”,解民忧,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结对户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单位定点帮扶入户40次以上。

四、存在问题

虽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人居环境整治投入资金不足。一方面,县级美丽乡村投资少,县级财政配套不足。另一方面,个别乡镇联系省、市、县帮建单位的主动性不强,与帮建单位的沟通次数少,帮建资金和帮建项目落实难。二是个别村庄由于村干部存在重项目建设、轻项目管理的错误意识,导致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后续管理不到位,加之群众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脏、乱、差现象仍然严重,村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难度大。三是思想认识不够高。部分乡镇、村干部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绿化、卫生打扫、应付检查上,没有真正领会中央和省市县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的目的和意义,自行降低农村环境整治的标准,对村庄内外存在的“六乱”现象盯的不紧,清理不够彻底;集镇上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卫生较差的现象依然严重;日常管理村反弹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对乡镇之间、村庄之间属地模糊地段主动整治不够,成为环境整治盲区,垃圾倾倒和堆积严重。四是工作力度不够大。部分乡镇依然将环境综合整治当成是保洁员和村干部的事,没有想方设法带动广大党员及群众参与,没有真正发挥农户、商户门前“三包”责任的作用,同时,对日常管理村的管理松散,工作力度退减,出现新的管理盲区和卫生死角,反弹严重。

五、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将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结合全县村庄实际,不断提高建设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在村庄深层次建设和持续性发展上想办法、出实招,加快补齐全县农村建设短板,切实推进全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全县农村人居环境。

(一)持续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强化对全县所有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及保持工作。在保证全县所有整治合格村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将未合格村和主要交通沿线、旅游周边村庄作为整治重点,一是完善基础,开展垃圾治理。积极统筹协调各乡镇、各部门,在不改变项目渠道、资金用途的前提下,统筹打包、捆绑使用住建、城管、环保、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与农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项目,完善农村垃圾填埋、排水排污、村道硬化、人畜饮水、粪便处理、水源保护等基础设施,配备垃圾清运车、垃圾箱、垃圾斗等环卫设备。各乡镇根据县城、近郊、偏远和山区村庄的不同区位条件,选择了合适于自身的垃圾清运方式,及时有效清运村社垃圾,并教育群众从垃圾产生的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二是确定重点,整治村庄“六乱”。督促各乡镇紧扣整治重点,继续整治村庄“六乱”,将村庄及周边垃圾、柴草、砖砂、粪土、木头及杂物等乱堆乱放确定为整治重点,坚决拆除破旧棚圈、厕所、残墙断壁及私搭乱建等违建危旧建筑,及时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督促商铺、小作坊、摊点的物品有序摆放,大力整治集镇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并在村道两侧和整治出的空闲地上进行彻底绿化、美化。同时,做到整治范围由主巷道向支巷道、由广场周边向农户房前屋后不断延伸,逐步推动“整治无死角”局面的形成。三是加大投入,实施保洁工程。继续整合整治资金,切实加大整治投入力度,按时拨付整治费用及保洁员工资,确保垃圾处理体系及保洁队伍的正常、健康运行;按要求配备保洁员,明确保洁员在村庄公共区域垃圾清理、日常收集清运、资源回收和宣传监督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完善保洁制度,确保真正发挥长效作用。四是重视长效,完善管理机制。按照“县委领导、政府引导,乡镇主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群众为主”的工作格局,健全县牵头抓、乡镇主体抓、村委具体抓、部门配合抓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切实加大县级部门检查工作力度,严格落实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观摩制度,采取明查暗访、公开报道、重点巡查、现场督查和交叉检查等办法进行连环督考;每月对整治村整治情况进行通报,每季度对日常管理村进行考核,各乡镇党委、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督查制度,不定期对整治村进行督查。

农村工作安排篇(8)

二是农业结构更趋优化,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在洲圩区已基本建成10万亩优质粮生产基地、10万亩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6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和2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后山区已建成1万亩生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万亩凤丹标准化种植基地。畜禽业已建成五松——西联畜禽养殖走廊(小区)和钟鸣、天门草食性动物养殖基地,以及五松、老洲等优质仔猪良繁基地等,全县规模养殖场(户)达190个(其中家禽养殖118个,家畜养殖72个),规模养殖占全县畜禽养殖比例已达到50以上。水产养殖面积6万亩,其中名特优养殖面积3.2万亩,占养殖面积的54。已建成东联、西联河蟹养殖基地1.2万亩和胥坝网箱养殖1.5万立方米。县水产开发公司良种繁殖场繁育各类鱼苗3亿尾,其中繁育大规格南方大口鲶128万尾,比去年增长40。南方大口鲶繁育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__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东河牌河蟹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进展顺利,产品畅销上海、杭州等地。西联乡和老洲乡400公顷蔬菜生产基地已获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平”牌糖冰姜和糖醋姜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证书。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充分利用县80万特色农业科技扶持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新上了华宝禽业、中厦林业、四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华方麻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4家龙头企业,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4家,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正强禽业、铜大禽业、天宝禽业、国邦蛋鸡场、四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原有规模养殖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其中铜大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年屠宰1200万只活禽、生产冷藏白条禽和分割禽肉产品3万吨的肉禽深加工厂已经县发计委批准立项开始建设。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97亿元,带动农户2万余户,我县也被认定为全省17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县之一。“东河”牌河蟹、“西联”牌鸡蛋、“秋燕”牌瓜果、“陵江”牌鱼苗及水产品、“发雷”牌和“齐松”牌姜制品等近二十余个商标已申请注册,企业和大户的商标意识进一步增强。培育农业“双百”示范大户达264户,其中“双百”示范户迟秋燕创办的钟鸣秋燕农业科技园还被授予全县首个生态示范基地。组建了县棉花行业协会、粮油协会、西联蔬菜销售协会和胥坝网箱养殖协会,全县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38家,丹皮行业协会被列入省级行业协会示范点,各类协会的作用正日益发挥。县花卉苗木、蔬菜、特种水产、优质畜禽等行业协会正在积极进行组建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劳务经济日益壮大。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载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按照“以需定培”的原则,开设专业8个,完成培训人数3000人,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农民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速度以及外出务工人员显著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县共劳务输出5.8万人,比去年增加近3000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3亿多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五是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林业工作成效显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德援项目、世行项目和绿色长廊二期等林业重点工程继续稳步实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县完成人工造林面积9608亩,其中德援项目5668亩,世行项目2246亩,兴林抑螺1212亩,工业原料林465亩,其它17亩。完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5000亩,绿色长廊二期工程建设10公里,四旁植树70万株,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年度造林任务,顺利通过省级秋季造林检查验收。完成了4.96万亩的退耕还林林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木材采伐与林地征用审核审批手续进一步规范,“三证”管理及森林“三防”工作进一步强化,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有效增长。

六是农业基础逐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完成了8座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和14座泵站技改,以及洲圩区多处堤防险段的治理工程。继续实施了第九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第十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天门镇全面实施,将改造中低产田1万以上。积极实施“沃土工程”,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全县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9万亩。农村沼气、改水改厕、秸秆气化、水土保持等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其中作为全省17个新建县之一,我县今年第一次争取到了国债能源项目,核准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500口,并配套“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圈)”,中央财政共计补贴资金12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对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七是 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科技兴农战略明显加强。大力推广6类13种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4个农产品地方标准,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种养业上的示范与应用。“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被省农委和省财政厅正式授牌。以和平生姜厂为龙头的6000亩铜陵生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已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建设。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巩固了县、乡两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点,积极配合市蔬菜质量监测中心,加强入市蔬菜和基地在地菜的质量监测,共完成六大类30个品种、741个样品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8,“放心菜”工程得到有力推进。农技110服务咨询台和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其服务指导功能明显增强。全面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县直和乡镇抽调100名(其中县级20名,乡镇80名)农业技术人员,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了水稻、油菜“万、千、百”优质高产攻关示范活动,万亩县级水稻示范片总增产稻谷57万公斤,油菜示范片平均亩产178.5公斤,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在发挥省级新桥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作用的基础上,加快了天门生姜科技示范园、钟鸣秋燕瓜果科技园、太平蔬菜示范园和老洲新世纪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园)基地功能进一步发挥。

八是党的农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认真落实“一减免、三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抓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实行了“一卡式”发放,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20__年共争取发放国家水稻良种补贴资金265.7万元,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30万元,退耕还林资金759万元。结合“三下乡”、“3·15”维权日等,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和农资常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4000多份,建立了重点农资定期质量抽检制度,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出动检查车辆50余次,人员174人次,累计检查农资经营户396户,确保了春耕生产和秋种期间农资市场的安全,保护广大农民利益。通过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全县农民负担综合大检查,重点加强对农村卫生、教育、医疗、生产性水电费等涉农收费的监督管理,确保减免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不反弹。今年又争取市财政资金对我县农业生产性共用水电费给予补贴400余万元,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同时,对村级债务进行认真的调查和摸底,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形成了村级债务化解对策。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基本完成了全县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补换发工作,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主要措施

1、抓政策落实。在认真研究、宣传、贯彻落实20__年中央1号、省委3号、市委2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结合县委1号《关于做好20__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实施意见》,利用县特色农业(科技)扶持专项资金,加快特色农产品、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产品品牌和科技示范基地等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同时将1号文件中涉及我委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相关政策,选准编制一批项目,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实现与中央、省、市有关政策的有效对接,更多地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的扶持,将党和国家农村政策落到实处,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2、抓结构调整。一是优化种植业。认真组织实施粮、棉、油“万、千、百”优质高产攻关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大宗农产品的标准化、优质化生产,大力发展特色高效、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扩大生姜、丹皮、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二是提升养殖业。以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型优质畜禽养殖,重点扶持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应急处置能力;以县水产开发总公司水产良种场建设为载体,扩大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比例,重点发展长江近水面网箱养殖,河蟹养殖以及南方大口鲶等水产良种的人工繁育。通过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逐步形成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

3、抓产业化经营。以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因地制宜建一批、招商引一批、城镇工商企业转一批、扶持壮大一批,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同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等形式,带动农民增收。二是扎实推进农业“双百”工程。加强对认定在册的264户农业“双百”示范大户的扶持服务和引导,重点在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完善机制、增强辐射带动上下功夫,通过“双百”示范大户标兵的评比,加大扶持和表彰力度,鼓励其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鼓励和引导企业、示范大户和其它经济组织,创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重点围绕优质粮棉油、生姜、丹皮、花卉苗木、蔬菜、特种水产、畜禽养殖,建立县、乡级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

4、抓劳务经济。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按照“以需定培”的原则,采取与用人单位联合培训或委托培训的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突出为本地企业和工业园区服务,实现就地转移。二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手续,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劳务输出的信息引导和推介,进一步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5、抓农业基础实施建设。一是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乱占滥用耕地行为;二是积极实施“沃土工程”,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改善地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三是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四是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德援项目、世行项目和绿色长廊二期等林业重点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五是以国债水利工程扫尾、防汛准备工作为重点,加强水库除险、泵站技改、保坍护岸等水利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抓农业科技进步。一是完善县级农技110服务咨询台和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其服务指导功能;二是积极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县直和乡镇抽调100名(其中县级20名,乡镇80名)农业技术人员,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示范大户为依托,积极发展县、乡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不断增强示范园(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四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对我县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给予补助,不断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7、抓农资市场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强化农业法律、法规和农资常识宣传,建立重点农资定期质量抽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让农民购买放心农资,同时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经营大户实行重点检查和全面监管,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二是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继续加强对卫生、教育、医疗、农村生产性水电费等涉农收费的监督管理。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成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补换发工作,依法加强对土地承包流转的监督管理,促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存在问题

在取得一定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影响到今后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要表现在:一是农资价格上扬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今年化肥、农药、柴油等主要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同比上涨了近20,农业亩生产成本增加了近40元,农资涨价基本抵消了政策性补贴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同时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仅油菜籽比去年同期收购价低了10以上,直接影响了农民进一步增收。棉花产量下降,但由于价格的上升(平均每担比去年上涨了65元左右),棉农基本实现了减产但未减收。二是土地流转难度加大。随着农业税免征,国家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对土地资源重要性意识增强,加上近几年部分土地流转欠规范,农民从种植大户手中重新争要土地使用权时有发生,土地流转的难度加大,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三是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洲圩区易涝,后山区易旱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稳产、高产还没有摆脱受制于自然气候影响的局面。特别是今年局部地区的冰雹、内涝、旱情及台风,给我县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四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强,农民合作组织刚刚起步,农民经纪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还很弱。农村市场主体绝大多数还是处于分散状态的千家万户农民,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四、20__年工作打算

20__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不懈努力,稳步推进,认真做好全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意见所明确的目标任务,以农村综合改革、建立为农服务新机制为契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求发展,以市场化取向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资源的有效整合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以农业科技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促进农业增效,以质量品牌为抓手全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以转移农民为突破口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稳步发展。

(二)工作目标

农业总产值比20__年增长4,农民人均收入比20__年增长10。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将细化分解如下:

1、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姜、蔬菜、丹皮、花卉苗木、经果等优势产业,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突出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使农业总产值增长1,农民人均增收30元左右,增幅1;

2、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县水产开发总公司、东联乡河蟹养殖协会、铜大、天宝、正强、四洋、华宝、国邦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扩大特色水产品、优质畜禽养殖的规模与效益,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养殖业同比增长8的目标,即净增1750万元,使农业总产值增长2.5,农民人均增收65元左右,增长2。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抓好农业“双百工程”建设,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壮大现有的省、市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进入市场的能力,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0.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20__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000人以上,劳务输出达到6万人以上,新增劳务经济收入3400万元;通过加快东部城区和工业园区等建设,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实现农民收入人均增收128元,增幅4。

5、大力争取国家及省市政策性投资。抓住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加大对我县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的投入,以及市对我县农村生产性水电费和生态公益林的补贴,加大农村失地农民保障,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的土地资源性收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三)主要措施

1、调整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按照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农业发展基本思路,结合我县实际,通过资金、政策和市场引导,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一是在洲圩区狠抓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10万亩优质粮、10万亩优质油、6万亩优质棉、3万亩无公害(水生)蔬菜生产基地,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分别达1万亩、1.5万亩、0.5万亩和0.6万亩;二是在后山区以农业生态保护和生态林建设为主体,大力发展丹皮、生姜两大特色农产品,建成2万亩中华白姜和2万亩丹皮生产基地,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分别达0.2万亩和0.3万亩,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构建绿色生态县;三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建成东、西联和胥坝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2万亩(包括0.3万只网箱养殖),使县水产良种场人繁能力达到4亿尾;建立五松、西联畜禽养殖走廊(小区)和钟鸣、天门后山区草食性动物养殖基地,使全县规模养殖场(大户)达200个以上,全县规模养殖率达到60;四是在沿江快速通道两旁和“一主两辅”城区周围,以绿色长廊、花卉苗木、经果林建设为主,积极发展并形成城区近郊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同时在该区内加快农业经济循环园建设,建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区。

2、突出重点,狠抓项目建设。农业项目是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将把农业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 一是围绕市里所确立的主导产业(产品),结合全县农业“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建成一批能与市农业发展项目相衔接的农业项目库,以项目为载体争取市里对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持;二是对在手的林业德援项目、世行项目、生态公益林项目、绿色长廊二期项目、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南方大口鲶规模化人工繁育与生态养殖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债能源项目、产业化示范县项目、部级生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阳光工程项目、水稻良种补贴项目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抓紧组织实施,力争早日发挥效益;三是对渔病防治中心项目、网箱养鱼项目、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和土壤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加大跑省跑部力度,争取尽快立项实施。同时,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注重项目质量,切实抓好农业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3、壮大龙头,搞活产品流通。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县特色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增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资金,按照重点扶持,集中扶持的原则,加大对我县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二是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粮、油、棉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和鼓励外地工商资本到我县创办、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我县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步伐,实现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同时,对这些农业项目实行比工业项目招商更优惠的政策;三是不断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培育“双百”示范大户达300户,辐射带动农户1万户以上,并通过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的项目、资金、技术、信息支持力度,促进他们向“公司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产业化发展的排头兵,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快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立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为农产品的流通保驾护航。充分运用连锁经营、产销直挂、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手段,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确保农资与农产品质量;五是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鼓励和支持企业、单位与个人进行农产品商标注册,争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以及著名、驰名商标,认真组织实施“皖优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加强对我县名特优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全面提升我县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六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加强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重点建设生姜、丹皮、名优畜禽、特色水产、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协会,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

农村工作安排篇(9)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率先发展、突破发展这个主题,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和推动科学发展为重点,按照“完善设施,强化功能,狠抓播放,提升服务,推动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为着力点,创新载体,搭建平台,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党员教育培训活动,把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致富带富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率先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1、扩大网络覆盖面,全面提升站点水平。新建6个社区远程教育站点,达到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加大远程教育站点故障排除工作力度,举办2-3期站点管理员培训班,加强业务指导,实现远程教育站点畅通运行百分之百,全面做好远程教育工程验收工作。

2、强化站点功能,创新学用抓手。拓展党员电教和远程教育播放收看领域,培养播放学习工作新主体,进一步规范播放收看程序,不断增强教育培训效果。年内,各乡镇组织开展学用观摩活动1次,新建远程教育、党员电教实践示范基地1个,树立党员学用典型10名。

3、围绕中心,制作精品党员教育教材。按照“抓重点、出精品”的思路,拍摄制作2-4个党员教育电视专题片,集中反映一批率先发展、突破发展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各乡镇党委、县级有关部门党(工)委至少要推荐1个典型。同时,加大电教片源的引进、交流、共享力度,不断丰富各级站点电教片库。

4、加强站点管理,推动工作突破发展。切实加强对远程教育站点和党员电教站点的考核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引导和激励各级站点及工作人员比拼争先,开拓进取,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三、主要措施

1、切实加强管理员队伍教育培训,确保信号畅通。建立远程教育站点故障报告制度,定期开展排查访谈活动,切实解决有些站点不能正常开展播放收看的问题,努力实现故障排除率100%,信号畅通率100%。不断加强技术人员和管理员业务培训,与电信分公司举办乡镇电信营业所技术维护人员培训班,提高站点维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充实管理员队伍,努力把大学生村官率先培养成为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员、技术员和业务指导员。采取集中培训、答题测试、操作测试等多种方式,开展管理员业务强化培训。开展“十佳远教工作者”、“十佳操作能手”评选活动,调动站点管理员开展学用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扎实开展好教育培训工作。年内,各乡镇党委要新建远程教育、党员电教实践示范基地1个,组织开展规范化学用观摩活动1次,每个村树立党员学用典型1名;每个基层站点每月至少学用2次,每次学习不少于2小时,党员参学率90%以上。要组织好党员干部按时收看省上开办的“乡村讲堂”视频节目,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建立站点学用公示曝光制度。在党建网,每季度对农村各基层站点学用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公布,连续两次处于后10名的站点,予以通报批评,并在乡镇党委年度党建考核中扣分。

3、认真组织开展“三链三提”活动。采取“党组织+远程教育点+党员干部”的形式,精心打造“教育培训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以远程教育站点为主阵地,通过“点菜”、“配菜”等方式,突出个体需求,对党员干部开展政策理论法规学习。采取“党组织+远程教育基地+种养大户”的形式,精心打造“科技致富链”,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借助基地和种养大户示范引导作用,连通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两个课堂,组织党员群众实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学习,确保学得会,用得上,能获益。采取“党组织+远程教育基地+专业协会或合作社”的形式,精心打造“市场服务链”,提高党员群众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远程教育基地的功能优势、专业协会或合作社的资金、技术、信息、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互惠多赢。

4、严格执行“四环教学法”。各基层站点要切实运用“四环教学法”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执行“备课、讲解、讨论、实践”四个环节,规范使用“四环教学法”教学薄册。各乡镇党委要组织开展一次以“四环教学法”为主的培训观摩活动,引导基层站点努力做到播前备课,写出书面讲解提纲,提出两个以上的学习讨论题目,播放时根据学习内容和讲解提纲进行分段讲解或播后串讲,组织党员进行学习讨论,课后组织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5、创建五星站点。按照“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加强管理、整体推动”的思路,以开展创建“基础条件星、播放收看星、主题活动星、工作创新星、制片工作星”五星站点为抓手,全面加强对站点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各站点要立足实地,发挥优势,有选择地开展创星活动。年终以创星率大小排定考核等次(创星率=得星总数/站点数*5),对基层党委和基层站点进行考核。县上对单项创星工作突出的站点及管理员,年终进行表彰奖励(附《五星站点标准》)。今年,要狠抓基础条件星和播放收看星创星工作,各基层党(工)委基础条件星总数要达到85%以上,播放收看星总数要达到70%以上。

四、组织领导

农村工作安排篇(10)

奋斗目标:XX年我社存款余额计划达到3600万元,人均纯增30万元,日均3500万元。各项贷款年末余额2900万元,实现利息收入430万元。全年安全运营无事故。

具体措施

一、狠抓增存工作不放松。

存款是立社本,是兴社之源,只有占有了绝对多的存款,信合的发展才有后劲。年初,约社将有1000多万元的退耕款到位,但这部分存款不会在我社停留太多的时间, XX年是我社辖区大灾之年,大部分村子绝收,村民们全等着这部分钱过年。过了阴历年,又要准备春耕生产,资金的缺口相对往年更大一些。xxxx镇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坡地,农民种田是靠天吃饭,再加上金融危机影响,农村闲置资金少,吸收存款困难。我们绝不能盲目乐观,指望着这点涉农资金,要下大力气增加存款。需要继续多方寻找、开辟储源,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利用绒毛旺季、肉、蛋、蔬菜价格较往年有大幅度上升的时机,积极动员种养殖大户把钱存入信用社,信贷员在下乡催贷收息期间继续详细掌握外出务工人员情况,把外出务工人员的打工收入通过自治区系统汇入信用社,力争年末超额完成联社存款任务。

二、作强小额信用贷款,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有力支持春耕生产,严格控制贷款风险,清收不良贷款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目前联社主抓的信贷产品,风险相对较小,流动性强收益高。经过两年多的推广已形成一定的市场,操作性强,XX年我社84%的贷款投放全是小额信用贷款,其利息收入全部利息收入的80%以上。因此XX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力争将小额信用贷款的占比增加到贷款总额的90%。专门打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个品牌,将本地区的小额信用贷款作强作大。

上一篇: 扫黑除恶汇报材料 下一篇: 存款组织工作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