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内容小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28 00:16:57

工作内容小结

工作内容小结篇(1)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市上水平、百姓得实惠”为总要求,按照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的要求,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扶优与治劣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乡(镇)街道为主负责、业主自律诚信、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块为主、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大监管力度,全面开展全区小美容美发店的整治工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二)目标要求

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区”为抓手,以块为主、突出重点、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分类规范、标本兼治”的原则,在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和管理创新,进一步规范小美容美发行业监督管理,力争做到环境整洁、持证亮证经营、从业人员经过卫生知识培训并持有健康证、卫生设施到位、消毒措施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健全、经营管理规范,化妆品、消毒用品等进货渠道正规、符合卫生要求并索证索票,从而确保人民群众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具体分三年组织实施,各年度目标任务如下:

20*年目标:摸清全区小美容美发行业的基本状况,建立完善的监管档案;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责任制和卫生监管制度;明确基本的卫生要求;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查处卫生问题突出的小美容美发单位;在*街道、*街道和*镇开展小美容美发整治试点,在此基础上,注重典型示范,总结小美容美发整治经验,开展创建“小美容美发示范点”活动,力争全区各镇、街道都有示范点。

20*年目标:全面开展小美容美发行业整治行动,组织召开现场会,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典型引路作用,推动小美容美发行业按照卫生要求开展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具体包括:扶植引导基础条件较好的小美容美发单位提升卫生水平,起到示范作用;改造基础条件较差的小美容美发单位达到基本卫生要求;关停转化达不到基本卫生要求的小美容美发单位。同时,对无卫生设施、消毒措施不落实、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又不主动整改或屡次整改仍不到位的,坚决予以打击或关停,以净化小美容美发行业环境,规范市场秩序。

2010年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小美容美发行业整治成果,督促业主严格执行有关卫生操作规程,加大对消毒杀菌设施的投入,预防感染和疾病传播,严厉打击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提供服务的行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通过整治,使全区小美容美发行业做到:证照齐全并上墙;从业人员定期体检并持有健康证;具备必须的消毒杀菌设备和工作间,经营场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以及毛巾等用品定期消毒并记录;化妆品、消毒用品等符合卫生要求并索证索票。

二、工作重点

(一)重点对象。

美容美发行业(暂不包括足浴,因无相关卫生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通称“小美容美发行业”(下同)。

(二)重点区域。

*街道、*街道、*镇以及汽车东站周边和小美容美发行业比较集中的区域,特别是无证经营问题突出的区域。

(三)重点问题。

无证经营及“脏、乱、差”等卫生问题,具体包括:对无证经营、无卫生设施、消毒措施不落实、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

三、组织机构

(一)*区卫生局十小行业小美容美发行业卫生整治和规范工作协调小组:

组长:*。

成员:*。

(二)*区卫生局十小行业小美容美发行业卫生整治和规范工作指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四、工作内容

根据区政府对全区“十小”行业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小美容美发行业整治分三年组织实施,其中20*年、2010年整治工作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摸清情况,建立档案

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区卫生局牵头,乡镇(街道)、村(社区)为主,充分发挥社区责任医生、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和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员的卫生协管作用,对整治范围内小美容美发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包括证照、业主基本情况、卫生设施条件、消毒设施等,全部建立监管档案。

1.摸清辖区内小美容美发行业无证的基本卫生情况。对无证经营的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规范》及行业卫生标准,进行逐一核审。要分为:经整改后即可发证的;短期整改仍达不到,但通过管帮结合并给予一定的整改期限有可能达到卫生要求;整改达不到要求,应予以取缔的。做到统筹安排,分批分步落实整治工作。

2.摸清辖区内有证小美容美发单位的基本卫生情况。对已领取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实行拉网式检查,围绕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区”总体目标,对照具体指标要求,有重点、有步骤开展各项整治工作,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小美容美发行业整体卫生水平上一档次,全面达到*区“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的指标要求。

(二)制定标准,组织培训

依据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八小”行业示范街(社区)小美容美发标准(试行)及杭州市小美容美发标准规范(试行),卫生整治具体要求如下:

1、持有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并亮证照经营,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2、上岗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应着整洁的工作服,美容人员操作时做到双手清洗消毒、戴口罩。

3、有固定的经营服务场地,配备必需、足量的公用具,用品表面无碎发残留。有与服务规模相应的理发、美容工具和毛巾的洗消、保洁设施,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有消毒记录台帐。

4、配备皮肤病患者专用工具,标识明显,单独存放。

5、理发、美容分区设置,染发、烫发区有排风设施。

6、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中文标签标识规范符合卫生要求并索证索票。

7、室内地面无明显碎发,采光通风良好,室内环境整洁、安全、卫生。

组织开展业主及从业人员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卫生知识及有关卫生整规标准要求的专题培训。

(三)完善制度,建立网络

进一步明确管辖范围内条和块的监管责任领导及责任监督员的工作职责和考评机制,在责任区内实行网格化的监管模式。利用城乡社区责任医生、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和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员等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其卫生监督协管的职能,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协管网络并落实协管责任。

(四)开展整治试点,注重典型示范

选择重点乡镇(街道)分别开展小美容美发行业整治试点,提高整体的卫生条件和管理水平。对一些基本条件不具备,卫生设施极差小美容美发单位的必须予以取缔,解决一批无证经营及“脏、乱、差”等卫生问题。

注重典型示范,总结小美容美发行业整治工作规律,开展创建“小美容美发单位示范店“,树立典型、总结经验,为20*年全面开展整治工作打下基础。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小美容美发整治规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整治规范工作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平安*”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落实整治规范的各项工作。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要围绕整治规范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任务,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要加大检查力度,准确掌握真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各项整治规范任务和目标顺利完成。在整治规范中,要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调动和发挥有关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对美容美发经营活动的行业管理。

(三)及时总结,畅通信息

根据要求,要认真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和材料。

(1)所办公室负责小美容美发行业的整治规范工作联系及信息报送工作。

工作内容小结篇(2)

提升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可实现对中小企业发展方式的积极扭转,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建设,使之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完善。而在中小企业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中,合同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亟需解决,对此下文将重点就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合同管理问题分析及其系统设计来展开深入的探究工作。

1中小型企业合同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还主要是依靠人工来进行操作,利用各类办公软件对合同管理文档与统计数据进行归类处理,但这一方式存在着极为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档管理难度大。电子版的文档内容和传统的纸质合同内容同时存在,然而在需要调阅相关的文档内容之时便会耗费大量的查找时间,查找过程十分不便。特别是在企业领导要对合同等有关重要内容进行查看时往往会耽搁很久,效率极其低下。第二,信息汇总难度大。采取人工方式或利用相关的办公软件如Excel进行信息汇总管理,常常会因为各部门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完全不同,在信息获取搜集时也存在有较大的难度挑战,汇总工作便会耗费其大量的时间成本,且还无法保证最终结果的确切性。进而也将会对领导的决策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第三,进度控制难度大。往往公司的合同文件数量众多,其中所牵涉的各方人员数量更甚,因此在对合同进度进行控制时仅仅是凭借人工管理以及应用各类办公软件显然是无法满足于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同时在领导要想掌控全局情况时也会出现较大的困难性。另外财务人员在进行款项结算时往往也要参考合同的完成进度,因此也会导致财务工作受到不利影响。第四,预警能力不足。缺乏对于合同进度、款项结算等核心节点位置的有效预警,无法对短期内有可能获得的收支内容作出精确化的预测,对于企业的财务规划工作也不能够提供应有的支持、帮助,进而导致企业的现金流分配不够合理,对资金的利用率不能够达到最大化。

2合同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信息化管理方式是当代企业开展管理工作所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工具手段,本文就基于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应用以现代企业先进性的管理思想与方法,选用直接面向目标对象的分析手段,来设计出了基于信息化手段之下的中小企业合同系统管理框架,以期能够达到以下几点合同管理系统设计目标:第一,明确各工作岗位上的人员职责,提升其责任感。协助企业能够将各工作岗位上的人员职责予以明确,确保相应的工作责任可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个人身上,保证责任明确,防止越权行为的出现;将合同内容在实际履行过程当中的多个部门、岗位的工作协同问题予以妥善安排,以期达到高效化的办公效率。第二,加强对工作进度与状态的监控力度。对企业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状况采取切实有效的监控措施;及时了解并掌握各部门人员的实际工作状态,将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确保能够在发现的第一时间便予以解决,进而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管理系统还可对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完成进度进行实时性的监测与控制。第三,依据权限与职责的不同来对各级别资料内容予以管理。综合考虑文件的性质及保密性需求,向每一级别的人员给予其相应级别的操作及访问权限,以此来达到保障数据安全的目的。第四,尽可能降低办公资金支出,缩减企业的管理成本。

3系统结构设计

依据中小企业的实际特征出发,综合考虑企业的一般组织结构,管理系统主要可分为市场部、业务部、综合部等三个主要结构部分,现具体分析如下。

3.1市场部

此部门主要需完成的工作内容具体就包括了合同下发、登记、报批、作废等具体工作内容。其中合同的下发与登记即为向市场部的工作人员下发空白合同统计予以等级。市场部工作人员在掌握了业务信息内容之后到公司中获取空白合同,在进行合同内容的签订之后便会进入管理流程之中,而后再将空白合同返还公司。在这一管理系统当中可进行合同编号、经办人员、空白合同回收提示时间等内容的登记,合同登记其中就牵涉到了项目类型的划分、项目、金额大小等等。合同上报审批即为市场部工作人员依据合同签订内容逐级向上报告审批。

3.2业务部

业务部则主要是依据市场部工作人员所签回的合同服务内容,再安排人员来进行合同内容的实施,从而将有关的合同条款履行完成。其工作任务的安排,是通过业务部的主管来对合同内容分配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来进行实施。计划报批,即为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自身所负责的项目来将工程在实施过程之中的相关意见与材料在系统之中予以等级,而后送报管理领导予以批准。关键项目的审批即为业务人员对于自身工作之中所发生的关键事项对主要负责领导汇报,并且将自身的一些想法建议也作以说明。结合实际需求,业务部门还可进行报告登记及部门提成登记的设立。其中报告登记是业务人员在将有关的合同内容完成以后所撰写的,对报告也要予以等级。部门所获得的项目提成,一般是项目经理依据合同的实际执行状况来依据一定的比例对各个部门所应当获得金额予以登记,从而为年终结算时提供依据支持。

3.3综合部

此部门的工作内容具体为合同盖章登记、发票开出登记、提成登记、收费登记、报告送达登记等。合同盖章登记即为对合同签订之中合同公章的应用状况予以等级。而发票的开出登记则为在合同履行当中对发票的开出情况作出等级。提成登记是依据合同所规定的提成额度来在提成分配时所进行的登记。报告送达登记是将合同当中所包含的有关报告内容在送至接收人员以后所进行的登记内容。

结束语

此系统项目的建立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应用以现代企业先进性的管理思想,来向企业提供合同管理平台。以加强企业的内部合同管理水平,同时兼备财务处理、业务查询与统计等各方面的功能要求。同时综合考虑公司的具体情况,把项目与客户两方面的管理内容也一同并入到合同管理工作之中,确保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化配置。

参考文献

[1]行星.企业合同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5(20).

工作内容小结篇(3)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数量急剧增多。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道路桥梁行业内部对于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施工现场参建人员应该严格恪守自身的工作行为,重点针对施工现场所涉及到的技术要点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预制小箱梁施工作为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效果产生一定影响[1]。结合当前现场施工情况来看,预制小箱梁现场施工所涉及到的流程内容较多,施工作业期间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出现质量隐患。当质量隐患问题表现过于明显时,就很容易对道路桥梁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构成威胁。针对于此,建议从施工方面加强对预制小箱梁施工通病进行预防管理,以期可以从根本上保障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安全。

1预制小箱梁施工通病问题分析

小箱梁预制施工工序多,且工序衔接较为紧密,在施工作业期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以及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通病问题。结合现场施工情况来看,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导致预制小箱梁施工现场存在较多质量通病,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几点:

1.1管理通病

科学合理的贯彻落实施工管理内容,基本上可以视为保障预制小箱梁施工质量效果的重要前提。结合工程项目施工情况来看,因质量责任划分不明确且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的预制小箱梁质量通病问题较多,导致施工现场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再加上现场施工人员对质量隐患或者质量问题缺乏及时处理,导致质量隐患程度严重加剧。除此之外,现场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举例而言,对于原材料以及实体质量技术指标存在漏检或者检测力度不足的问题,一度导致施工现场陷入质量隐患状态[2]。

1.2施工工艺通病

在施工工艺通病方面,主要集中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存在不合理现象。举例来说,雨季施工未针对砂石材料含水率进行安全检测,导致施工配合比设计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性能指标方面,未按照检测要求进行规范检测,或者在检测频率方面存在不足现象。另一方面,现场混凝土生产以及浇筑等施工工序存在落实不到位现象。像拌合站计量不精准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现场塌落度检测频率匮乏,无法为后续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良好保障;混凝土浇筑作业期间所涉及到的分层层厚过于明显,容易引发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混凝土养护管理工作存在落实不到位现象,容易导致结构裂缝问题出现[3]。此外,预应力施工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预制小箱梁施工质量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比如,现场施工人员未规范使用智能张拉设备或者张拉时间不符合规定要求,导致施工作业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除此之外,在孔道压浆方面存在不及时问题,整体密实程度不高。

1.3实体质量通病

在实体质量通病问题表现方面,质量技术指标合格率较低、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明显缺陷问题、原材料质量难以得到精准保障。以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问题为例,像蜂窝麻面、水波纹等均可以视为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质量缺陷问题。如果现场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施工环节缺乏质量管理意识以及安全施工意识,就很容易引发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如混凝土浇筑环节落实不到位或者振捣强度不高,很容易引发上述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问题。另外,在原材料质量方面,现场施工人员并未对日常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导致部分原材料无法达到使用要求[4]。

2预制小箱梁施工通病预防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2.1合理划分各岗位质量控制责任,落实质量保证内容

为保障预制小箱梁施工质量安全,施工现场参建人员应该深化个人的质量控制意识。可通过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要点,贯彻落实质量控制内容,具体实行方法如下:一方面,全体参建人员应该深刻意识到自身岗位职责的特点以及主要内容,坚持按照各司其职、协调工作的原则理念,对每个岗位所涉及到的质量控制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举例而言,对于项目经理部技术主管以及技术员,应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范及质量标准,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工艺流程等主要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重点针对质量控制要点内容进行贯彻落实。也就是说,各岗位工作人员应该主动承担起自身的主体责任,加强对质量控制工人员应该按照质量标准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也需要做好预制小箱梁施工现场测量以及试验等复核工作。在施工操作保证方面,相关负责人员应该始终按照监督检查管理原则,做好关键工序及技术的验收管理工作。

2.2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原则,贯彻落实质量控制内容

为保障预制小箱梁施工作业质量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原则及理念,对相关质量控制内容进行精准贯彻与落实。其中,在原材料质量管理方面,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对入场使用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保障材料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入场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严禁边检边用等违规现象,一经发现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入场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按照相对应的存放原则进行妥善管理,避免出现折损或者受潮问题[6]。混凝土施工作业期间所应用到的外加剂应该结合预制小箱梁施工需求,对外加剂的产品性能进行提前了解。在此过程中,应组织试验人员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检处理,确保质量合格之后才可以使用。除此之外,应重点加强冬季以及高温等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力度。要按照质量管理规范原则,对施工现场所涉及到的质量控制要点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以避免出现施工隐患。

2.3重点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等关键工序的质量把控,减少结构裂缝问题出现

对于混凝土施工现场而言,工地试验室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用量,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规范力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混凝土施工作业期间涉及到施工工艺变化或者混凝土质量波动问题,工地试验室应该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调整。与此同时,在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方面,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小箱梁混凝土浇筑环节。在正式浇筑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对每一车混凝土坍塌度以及和易性等指标问题进行重点把握[7]。在正式浇筑期间,施工人员应按照水平分层浇筑方法,实现对现场施工作业内容的贯彻落实。除此之外,混凝土振捣作业期间应该针对混凝土振捣强度进行合理控制,保障浇筑厚度科学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振捣环节当中,现场施工人员应该避免出现过振或者漏振现象。待完成上述作业流程之后,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混凝土养护管理工作内容的贯彻落实力度。如在混凝土初凝之后,对其表面进行适量洒水处理,保障其表面的湿润性,避免出现结构裂缝问题。

2.4重点把握施工通病问题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管理

对于预制小箱梁现场施工而言,台座不锈钢板翘曲引发的箱梁底板不平现象基本上可以视为预制小箱梁现场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场施工人员在规范操作方面存在不足。如台座不锈钢板与长钢板氩弧焊点偏少,在粘贴紧密度方面表现较差。或者台座使用次数过多,容易引发长钢板与不锈钢板焊点脱落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预防管理,现场人员应该对不锈钢板焊接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以保障不锈钢板焊接密贴程度。且在台座使用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对不锈钢板密贴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如果发现质量隐患,应该加以及时处理。另外,对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存在的蜂窝麻面以及水波纹等问题,建议施工人员应该结合问题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结合现场施工成因分析情况来看,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成因在于箱梁混凝土存在泌水现象、混凝土浇筑时坍落度以及和易性指标存在不足问题,再加上浇筑作业期间存在的过振与漏振现象,导致漏浆问题频繁出现。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建议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对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指标进行严格检测,一旦发现不达标问题必须进行及时调整。且在浇筑箱梁混凝土期间,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分层厚度以及振捣时间,避免出现漏浆问题[8]。

3结论

总而言之,预制小箱梁现场施工所涉及到的流程及要点内容较多,在控制管理期间,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主动从多个施工层面加强对施工质量问题的把控力度。其中,尤其要重点做好预制小箱梁质量通病问题预控以及过程质量控制等工作内容。结合大量工程实践经验来看,唯有紧抓各环节质量控制力度,才能够从根本上建造出高质量、高水准的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因此,建议全体参建人员应该勇于承担起自身的岗位职责,坚持按照质量控制管理原则,从多个方面针对预制小箱梁质量通病问题进行严加防治,以期可以从根本上为预制小箱梁施工作业质量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孙照玉.高寒地区预制小箱梁裂缝成因及机理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9.

[2]陈富文.预制小箱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J].江西建材,2018(8):200.

[3]黄建周.低净空小曲率半径匝道桥预制小箱梁架设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4):200-202.

[4]王晶龙.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在预制小箱梁施工中的应用[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8(1):78-80.

[5]沈项斌.预制小箱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0):100-103.

[6]谢刚.预制小箱梁施工通病预防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1):182.

工作内容小结篇(4)

第二条推行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加强司法行政机关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行政,以公正、公开、公平和廉政、勤政为基本要求,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司法行政工作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条政务公开遵循的原则

(一)依法公开。凡不属于党和国家秘密的事项,都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对外公开。正确处理好公开和保密的关系,掌握好公开的范围、时间、内容;

(二)真实公正。政务公开的内容应当真实可信,办事的结果应当公平公正,防止和严禁任何弄虚作假行为;

(三)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抓住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突出在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循序渐进,分步实施,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四)有利监督。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让广大干部职工对司法行政机关的建设和发展有更多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广大干部职工对的监督。

第四条政务公开的基本要求:

(一)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干部职工了解司法行政工作的条件、程序和履行岗位责任;

(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法管理;

(三)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

(四)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五)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密切党群关系。

第二章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第五条政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县司法局的性质、职能、律师工作管理、公证工作管理、基层司法工作管理、法律援助工作、司法行政法制工作、司法行政干部录用选调和组织人事、财务收支、基建工程、行政管理、审计等14类67项。

第六条律师工作管理公开的内容:

(一)国家司法考试的条件及办理程序、法律职业资格考核授予的条件、程序和时限;

(二)律师管理工作依据、律师执业证申办的条件和程序、律师事务所的登记管理及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违纪的处理。

第七条公证工作管理公开的内容:

(一)公证工作依据、公证员资格条件和授予办法、年审注册;

(二)公证处办理公证事项的范围、收费标准和办结时限;

(三)公证员清廉服务若干规定及制度。

第八条基层司法工作管理公开的内容:

(一)基层司法工作依据、基层司法所的主要职能和业务范围以及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

(二)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主要职能。

第九条专用电话拨打办法、法律服务范围和工作流程、值班人员职责、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第十条法律援助工作公开的内容:

(一)法律援助工作依据、法律援助机构的职责、法律援助的范围和形式;

(二)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程序和注意事项、法律援助服务承诺和监督制度。

第十一条公职律师所的职能、公职律师职责、公职律师行业规范。

第十二条司法行政干部录用选调公开的内容:

(一)录用(选调)司法行政机关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

(二)执法依据、监督与违纪处罚规定。

第十三条组织人事类公开的内容:

(一)公务员领导职务任免的条件、程序、结果;

(二)公务员非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程序、结果;

(三)公务员、职工年度考核的内容、程序、结果;

(四)公务员奖惩的类别、条件、程序、结果;

(五)合同制工人的录用条件、程序、结果;

(六)干部、职工的工资晋升、福利政策和执行情况。

第十四条财务收支类公开的内容:

(一)财务管理有关规定;

(二)年度财务预算情况;

(三)大额资金使用情况;

(四)招待费使用情况;

(五)党、团费和工会会费的收缴和使用情况。

第十五条审计类公开的内容:

(一)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二)财务收支审计情况;

(三)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第十六条行政管理类公开的内容:

(一)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二)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和使用、维修情况;

(三)固定资产购置、大宗物品采购的情况;

(四)办公用品采购及使用情况;

(五)公共设施、环境建设、房屋维修费的使用情况;

(六)公有房屋出租情况;车辆管理规定和使用情况。

第十七条其它应公开的事项。

第三章政务公开的主要形式

第十八条公开的形式与内容相适应。公开的范围内外有别,根据不同的政务内容分外公开和内公开,在相应的范围内和形式上予以公开。

第十九条对外公开的形式:

(一)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我局的主要职责、机构设置及其主要职能、县公证处、县法律援助处的业务范围、申请办证、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办理程序、工作流程、服务承诺等内容;

(二)设立政务公开栏。在机关办公楼一楼大厅和县公证处、法律援助处、律师事务所等对外窗口单位分别设置政务公开栏,介绍法律援助的范围、条件、程序和承诺,办理公证事项的范围和监督制度;

(三)编印“窗口工作指南”。将公证、法援、律师管理等窗口单位有关对外公开又方便群众办事的条文逐项印成指南,使群众明白办事程序;

(四)聘请政务公开法律服务监督员。由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在有关部门中聘请廉政监督员,定期或不定期请他们检查和监督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使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五)设置意见箱。在办公楼一楼大堂设置意见箱,接受群众的投诉、检举。意见箱由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开启,指定专人收集、登记、处理和归档。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直接交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应认真研究,及时加以解决,并要采取适当的方式给予反馈。对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工作;对群众的投诉、检举信件要按程序处理;

(六)公布投诉电话。政务公开办公室设立投诉电话分别接受干部、职工及群众的咨询、投诉和检举。电话应安排专人接听和记录,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第二十条对内公开的形式:

(一)内部行文公开。根据不同内容,通过发文形式,在干部中公开;

(二)召开会议公开。根据不同内容在党支部会议、干部职工大会上公开;

(三)编印《政务公开手册》。将组织人事、工资福利、行政管理、司法行政工作等有关内容汇编成册;

(四)编印《规章制度汇编》。

第四章政务公开的主要程序

第二十一条公开的程序与内容相适应。法规、政策性的内容采取相对固定的形式公开,经常性的工作采取定期公开的办法,阶段性的工作在事前、事中、事后逐段公开,临时性的工作随时公开。

第二十二条公开的时间要求。对应当公开、公示的事项,除特别说明外,在作出公开、公示决定后一周内予以公开或公示,公示的时间一般为五个工作日以上。突发性和临时性的可视具体情况确定公示时间。

第二十三条公开或公示的内容由各有关部门在事前、事中、事后及时向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临时性的工作要随时提供;公开或公示的内容由部门负责人签字交主管领导批准后连同软盘一并报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同意并加盖司法局公章后及时公布。公开或公示的内容统一由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际工作进展及时更新。

第五章监督保障措施

第二十四条实行预公开制度。对涉及本单位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定前应公开方案和议项,在充分听取干部职工和群众意见并作调整后公布执行。

第二十五条落实监督措施。政务公开监督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督检查。要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六条加大宣传力度。对一些需要大力宣传,人人知晓的政务内容,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第二十七条加强检查考核。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每年进行一次以上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对拒不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或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利的单位或个人,第一次口头警告,限期整改。第二次黄牌警告,诫勉谈话。对拒不执行、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造成严重后果的,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二十八条层层抓好落实。局机关和直属单位都应建立台帐做好登记。劳教所参照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结合实际,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报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全面推开政务公开工作。

第六章组织领导

第二十九条政务公开工作由局党组统一领导。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组员为全体股室负责人及基层司法所所长;下设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局办公室

第三十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协调、检查、监督本局政务公开工作;

(二)审议本局政务公开的项目、内容、范围、形式;

(三)负责回复群众对公开、公示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四)收集、处理监督员和外部监督机构反映的问题及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五)每年对政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六)协调和处理其他涉及政务公开的事宜。

第三十一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在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具体处理政务公开的日常工作,协调与上级有关部门及下属各单位的关系;

(二)收集群众对公开、公示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三)指导下属单位开展政务公开工作;

(四)及时向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汇报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五)每年对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出下年度的工作设想;

工作内容小结篇(5)

为进一步规范“院务公开”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郸城县公疗医院“院务公开、民主监督”工作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四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为准则,从探索建立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新途径出发,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直接参与医院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实现增强医院凝聚力,保证全方位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2、“公开”的原则

(1)、凡需发动和依靠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事项必须公开。

(2)、医院重大改革事项,特别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公开。

(3)、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特别是要符合《保密法》的规定。

3、“公开”的标准

(1)、公开的内容全面,符合有关法律和上级文件的规定,符合本单位实际。

(2)、公开事项要程序规范,一事一公开,便于监督和操作。

(3)、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及时公开的事项要在一个月内公开;一年公开的事项要在7月份和1月份公开;定期公开的事项要在年度职工代表大会上公开。

(4)、职工群众普遍知情和民主监督意识提高,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达到80以上。

二、组织领导

医院“院务公开、民主监督”工作,始终要在领导班子领导下进行,院长总负责,设立领导小组,实施小组,监督小组,联合组织实施。

1、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院公开工作的领导,调查考核。

2、实施小组:负责医院“院务公开、民主监督”工作的组织实施。

3、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全面院务公开工作,参与院务公开工作考核结果的认定。

4、例会制度

(1)、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实施小组、监督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分析工作情况,部署阶段性工作。

(2)、办公室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检查总结“院务公开、民主监督”工作的运作情况,提出建议。

三、公开的内容

院务公开的内容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中规定的必须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或说明的各项工作:

(1)、医院年度财务预算

(2)、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3)、提案落实情况

(4)、集体合同履行情况

(5)、职工教育培训规划

(6)、工资、奖金分配方案的制订与调整

(7)、机构改革方案和重要的规章制度

2、劳资管理

(1)、招工,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政策。

(2)、单位内部

人事任免政策。(3)、竞争上岗的条件、程序及结果。

3、干部管理

(1)、民主评议中层以上干部的方案、程序、内容。

(2)、竞争、选聘中层干部的方案、条件、程序。

4、重要经济活动

(1)、大型仪器购置前的民意测评、信息、招标程序。

(2)、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维修项目前的民意测评、招标程序。

5、计划生育:生育指标,生育二胎条件。

四、“公开”的程序

公开必须严格程序,明确内容、区别、范围,讲究实效。

1、提出公开事项。根据医院管理中的实际情况,或根据职工代表大会提出的要求由领导小组提出的和办公室责成有关科室提出的公开内容。

2、实行责任审查。凡是向群众公来的内容,实施小组办公室对承办单位的准备情况要进行审查,负责提案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3、明确“公开”方式。根据“公开”内容和工作要求,按领导小组提出的公开的时限和范围及实施方式。

4、建立复议制度。“公开”的内容凡遇有群众争议较大或反映强烈的,由监督小组或职工代表组长提出复议,并将复议书提交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群众意见重新审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求同存异。必要时由实施小组组织重新“公开”。

5、落实“公开”内容一经通过,实施小组负责推动承办部门及时、准确地贯彻执行。

6、反馈“公开”情况。“公开”内容要用板报、会议等形式向群众公布。

五、“公开”的方式

1、例会制度、院周会、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2、简报、宣传橱窗等。

六、“公开”的考核

1、院务公开每半年自查一次,自查情况由领导小组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2、各职能部门应及时将公开的内容及时报告院办公室备案。

七、监督机制

1、院领导班子监督。把“院务公开、民主监督”工作列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的专项内容。谁负责谁自律。做到自觉自查自纠,互相监督,集体推动。

工作内容小结篇(6)

Discussion on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

―― "Medical nursing" the teaching mode

Huang Yan-ping, Yang Yan-xin, Wang Li

Abstract: This paper on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 "of medical care," the new teaching model: for multifaceted cooperation; identify training mode,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e teaching team; Training perfect conditions to strengthen monitoring of teaching; reform appraisal methods, such as seven in Were discussed. That the "positions demand professional + skills base + base" Engineering is to combine medical care and personnel training Vocational the best model.

Key words: study;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care; teaching mode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1]。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标准是:①掌握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其防治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具备一定的对内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常见急症的配合抢救能力;③在内科病人的护理中能够做到无需有意识地逐个步骤地刻板依照,而是熟练地、自然地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病情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并记录护理活动评价处理效果。要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内科护理岗位需求,在从事内科病人护理工作中,娴熟实施护理技术,并符合职业标准,实现零职业岗前培训就业,我们认为必须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及课程内容进行脱胎换骨的,颠覆性的改革[2]。

一、开展多元合作

传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一般以学校专任教师承担,

结合校内实训、医院见习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未按照内科病人护理的工作过程要求能力设计成的训练项目进行教学,而是侧重于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基本技能未做到“学中练,练中学,教、学、练合一”。内科护理学教学计划完成,学生或许具备了夯实的内科护理相关知识,但内科护理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没有真正具有或不熟练。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甚至对内科病人不知如何护理。要实现零岗位适应期,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以往的教学方式及课程内容进行脱胎换骨的,颠覆性的改革,把临床生产实习转变为临床顶岗实习。如此巨大的改革,我们认为学校专业建设模式应先转变。由医院内科护理专家,CCU病房护理骨干,学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开展与医院的多元合作,分析职业能力标准,明确岗位人才培养目标,打造“校院共建、工学结合―学校+医院+岗位”的专业建设模式(见图 1)。构建与之相适应 “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 工学结合新型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图1“校院共建、工学结合―学校+医院+岗位”的专业建设模式示意图

二、确定培养模式

开展与医院的多元合作,由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分析内科护理人员岗位职业标准,以明确岗位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为构建“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工学结合新型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适应高职内科护理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1.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思想,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之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生产实践基地为保障,通过与医院急诊科、内科门诊、内科病房、CCU病房和急救中心的深度合作,走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内科护理工作者的本质要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思想,更为学生临床顶岗实习创造了条件,比较鲜明地体现了高职护理专业的特点。

2.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

以校院合作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临床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标准为核心,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质量考核标准,构建临床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紧密配合,课程内容模块内德、技、能紧密结合,学校与医院急诊科、内科门诊、内科病房、CCU病房和急救中心

紧密配合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临床顶岗实习流程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内容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围绕工作任务来进行,各模块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实现在工作过程中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形成“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

三、调整教学内容

本着以育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医院为依托,以实训为基础的原则,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内科护理岗位需求,在从事内科病人护理工作中,灵活应用护理程序,娴熟实施护理技术,并符合职业标准,实现零职业岗前培训就业,原有的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就必须根据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根据职业要求来培养岗位核心能力,换言之,就是实施课程体系开发,调整教学内容。

1.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及措施

课程体系开发必须遵循: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旨,以岗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基本思路。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打破传统课程内容的局限,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设置突出急诊科、内科门诊、内科病房、CCU病房和急救中心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使课程内容体现最新技术,使学生能力符合职业岗位最新要求。具体流程及措施见表1。

表1 内科护理课程体系开发项目流程及措施

流程序号 流程内容 措 施

1 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指导 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内科护理专家、CCU病房护理骨干组成的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进行指导。

2 开展岗位需求

调研 教学团队共同设计调研提纲与问卷调查表,面向医院内科门诊、内科病房和CCU病房开展相关职业岗位技术和岗位能力调研。

3 进行岗位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把内科护理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

专业带头人引导内科护理专家和骨干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认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4 工作任务(岗位、能力)确定 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对任务、能力、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确定工学结合课程内容模块的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

5 建立工学教学内容模块 围绕每一个教学内容模块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设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实施方式。

6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课程教学大纲 将岗位职业标准分解,融入课程内容,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编写教学大纲;制定顶岗实习计划,编写实纲。

7 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校院共建、工学结合、岗位导向的原则,根据已建立的系列教学内容模块,制定岗位人才培养方案。

8 审定、实施 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专业建设指导小组终审并批准实施。

2.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由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分析临床内科护理职业岗位的职责、任务和必备的岗位能力和基本素质。根据岗位技能和临床运用从教学、实验实训、临床实习直至顶岗实习整个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以往的内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确定符合职业岗位要求新的教学内容课程模块,如内科护理相关基础知识、内科护理相关基本技能、内科护理综合素质能力和临床技能实践等课程模块。要求各模块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学任务进行,实现在临床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

3.符合职业岗位要求新的教学内容课程模块的涵义

⑴ 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配合,教学任务与工作任务配合,强化岗位基础、岗位知识、岗位能力训练、现场实习实践等,形成本模块知识、技能、素质的完整合理结构。

⑵ 工作目标和任务 由具体工作内容确定。如岗位能力模块,要求护理评估、护理体检、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护理评价等。

⑶ 组织与实施 在实现教学目标或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对工学结合过程有详细安排。比如:讲什么?什么时候讲?什么地方讲?为什么讲?由教师讲,还是内科护理专家或骨干讲?怎样讲等均做了详细安排。

⑷ 岗位技术服务培训。通过工学结合,掌握内科护理课程内容模块的专业知识、具备职业上岗能力、实现临岗前培训就业。

工学结合内科护理教学内容模块课程体系,如此形成内科护理课程模块完整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结构。体现内科护理岗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四、优化教学团队

确定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了教学内容,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零岗前培训就业,就必须配备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团队。该团队应由学校专任教师、医院内科护理专家、CCU病房护理骨干等组成。专任教师负责学生本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练”和校内模拟的训练,以及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内科护理专家和骨干根据工作流程和岗位职业标准负责学生本课程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的“练中学,学中练,练、学、教合一”的实地训练以及综合素质、职业标准的培养。

五、完善实训条件

将内科护理实验实训基地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并围绕课程内容要求建设设备精良、功能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和融教学、职业培训和技术研发功能三位一体的实训基地,使原有的工学结合、校院合作、订单式培养的实训实习网络体系更为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满足培养技能型的内科护理人才需要。(见图 2、3)

图2 三位一体的实训基地与实训实习网络体系示意图

图3 实践训练体系示意图

六、加强教学监控

培养的学生,实现零职业岗前培训就业,确定的教学内容和采用的教学组织实施方式至关重要。因为教学内容来源于工作过程,教学组织实施方式又取决于岗位职业标准,只有加强教学监控,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

组才能把握临床内科护理岗位的工作流程变化和岗位职业标准的修订,才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实施方式,才能提高岗位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加强教学监控,我们认为构建由“一套制度、二组人马、三级监控、四位一体、五种方式、六项内容”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比较合理。其具体含义见表2:

名 称 含 义

一套制度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二组人马 专任教师、内科护理专家和骨干等二组人马组成的教学团队。

三级监控 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内科护理教研组教师和学生三级教学质量监控。

四位一体 教学管理部门+招生就业办+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共同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

五种方式 日常教学检查、评教、评学、座谈会、质量跟踪等五种教学质量监控。

六项内容 教学大纲编制与实施情况、教师理论和实训教学情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工作规范情况、教学管理工作情况、毕业生质量等六项内容。

七、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也不能顺应职业的发展,要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减少医院对新员工的岗位培训费用,实现零职业岗前培训就业,就必须改革考核方式。我们认为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

在采用“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工学结合新型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应以够用的人文基础知识必备的内科护理相关理论和技能实用的内科护理综合素质娴熟的内科护理操作技术为指导思想,加大技能考核比率,即平时学习态度占10%,校内各项技能操作考核总评占30%,内科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占30%,临床顶岗实习出科各项技能操作考核总评占30%。各项技能操作

考核评分标准,由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人员,根据内科病人护理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护理技术实际操作步骤制定评分标准。其评分指标为11项考前准备5项:仪容仪表、用物准备、环境准备、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对病人的态度;操作质量6项:操作具体流程、操作手法、操作熟练程度、操作时间、无菌观念、操作完毕对病人和现场的处理等。

综上所述,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学生走向岗位,无论是急诊科,还是内科门诊、内科病房、CCU病房或急救中心,面对病人能泰

然处置。采用“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工学结合新型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适应高职内科护理人才培养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工作内容小结篇(7)

以就业为导向,是每个技师学院的办学宗旨。以社会职业中的需求为标准,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分成模块和项目。①始终要围绕着“零件工艺规程拟定”这个问题,将零件制定工艺规程中需要的基本知识进行整理,将《机械制造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与《机床夹具》一类的几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整理出《机械制造技术》这门课程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模块。②培养学生的“复杂零件工艺规程拟定和实施”的技能,需要结合市场对机械工程系学生技术的需求,设计出《机械制造技术》这门课程中所需要的技术应用模块。③在对《机械制造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可以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这门课程中所需要拓展模块,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更加全面地了解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新工艺和装备的应用。要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来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学内容需要由浅入深,让学生能够容易的理解和消化。

2 改革教学方法

2.1 构建出与社会实际工作相符合的环境,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将工作中的任务完成,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中的关键能力,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中心。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之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课程的教学中,不同的教学项目,就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法,来提高教学的效率。①针对教学内容找出精典的案例,通过对案列的分析与讲解,找出在遇到同类问题的解决规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在实际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②针对教学内容,将教学的场地移至学校内的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对机床和刀具等一些进行实物示范和讲解,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化,更具体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认识。③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利用新的技术和传统的技术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找出新技术的优势进行学习。④教学中,可以交给学生一些相对独立的项目让他们自己独立的完善,项目中的:项目计划、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这些全过程都需要由学生来全权负责。在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作内容小结篇(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秘专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适应文秘人才培养向宽口径、复合型方向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期企业对文秘专业人才新需求的一项改革举措。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机遇期,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组织机构不健全、秘书兼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特点,使得秘书人员必须具备一专多能,企业领导者希望秘书人员能够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工作,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作为支撑。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从2005年起便在文秘专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并结合文秘专业的特色,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近八年来,文秘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创新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课程建设的思路及目标定位

本课程力图将秘书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合二为一,这是一次崭新的尝试。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以现代秘书人员应当具备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为核心,依据“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标准对接”的原则,将课程内容与秘书、人力资源管理国家职业标准对接,寻求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秘书工作的重合面,以此进行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实施改革。

课程建设思路如下:以秘书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设计课程能力目标,以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据设计课程项目,以中小型企业秘书典型岗位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活动,以能够胜任秘书岗位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任务为结果设计课程作业和考核方案,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实施课程教学。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定位在服务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文秘专业学生。因此,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中小企业行政、文秘工作要求,且具备秘书及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能够承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专多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 课程改革举措

2.1 教材改革

基于以上建设思路和培养目标,文秘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我们进行了课程教材的编写。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汇集江浙地区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及企业秘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管的意见建议,2010年笔者主编的《秘书与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分解为7大模块、30个工作项目、88项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的步骤贯彻“行动导向”,教材体例打破了传统的篇章节模式,采用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导向式的布局,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教材内容既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又结合秘书岗位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重合面,充分体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该教材的出版为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2.2 课程内容体系创新

为了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材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色,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进行了创新。课程内容体系的搭建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工作需要,既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又结合秘书岗位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重合面,内容的选取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升职业能力,缩短专业学生知识能力与就业岗位需求的距离。

同时,课程内容选取上充分考虑到与岗位工作任务的紧密对接,依据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确定知识及能力要求。课程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

3 课程教学实施策略

3.1 课程教学实施程序

坚持能力本位导向,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以工作任务为背景,在解决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索相互协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施程序如下,通过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实践情景,围绕任务展开学习;通过理论解读,讲授必备理论知识点;通过模拟演练,加强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训操作,检验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3.2 课程教学资源拓展

为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本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以校内实训室情景模拟结合行业企业真实典型案例,采用“一课多师、联合授课”的方式,将课堂内外、校内校外、虚拟与实境打通,聘请企业一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课程实践内容由专、兼职教师在具体运作中共同完成。

3.3 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管理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基于此,本课程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基础理论,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调查访谈法等进行实践训练。针对我们面向的学生群体,结合秘书岗位的具体工作性质,适当降低了部分内容的难度,比如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内容,适度降低了部分内容的要求,比如人力资源规划等。总体做到理论知识够用为度,技能操作掌握为止,力求在教学过程中融知识与技能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于一体。

4 课程评价环节

针对本课程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的要求,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核的答案多元化、开放式,针对案例分析类题目,不设标准答案,鼓励创新思维 ;二是实行全程化考核,要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各项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和实训的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其中日常考核占20%,项目成果占30%,期末综合测试占50%。

5 课程特色培育及思考

将文秘专业的工作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中小型民营企业秘书岗位的实际需求,是本课程的突出特色。在课程项目的设计上,重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的操作技能训练,适当兼顾战略性的规划。从毕业生的跟踪反馈情况来看,本课程的内容选取及项目化训练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工作岗位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由于岗位特点及工作性质所限,本课程专业技能培育的广度和深度还存在着不足。校外资源建设和利用的方式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工作内容小结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097-01

高职教育的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主要方式,只有加强实训教学,搞好实训教学,才能切实找到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结合点与平衡点,才能打破教师与师傅角色、企业管理与教学管理分离的界限,实现多方面、全方位的融合[1]。但实训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保障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双师型教师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实训条件的限制及执行不到位等情况。结合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实训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对实训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1 实训教学的改革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是指“教学过程工作化,教学内容任务化,教学环境真实化,教师指导师傅化,学生管理员工化”,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模拟工作过程,学生模拟生产岗位的员工,从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出发,企业全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发整合教学内容,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同时基于工作过程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在心理上逐渐完成从学生向员工的过渡,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上岗。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教学改革:(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根据职业活动的要求和职业成长的规律,按照职业标准及岗位工作要求,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把实训教学内容进行序化,开发出项目化的实训课程。(2)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摒弃过去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操作的单一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训过程中设计一系列新颖的、能动性强、有思考价值而又有生产需要的实训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创造性发挥。根据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特点,通过建设仿真企业的形式,以小组为工作单位,让学生完成“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全过程,达到教学实训目的。(3)教学方法改革。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学生、企业生产、检验项目和实训场所有效组合起来,调动学生自主操作实训的积极性。(4)考核方法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训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实验操作考核方法,实行学生项目任务技能考核综合化,可以对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等全程进行评价。通过四个措施来保障实训教学的完成: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教材的建设;加强考评体系建设。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将实训教学同高职教育要求、岗位实际需要、国家职业标准三者相结合,根据企业调研情况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在企业、社会、教师、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参与下,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基于教学论的组合和序化而开发整合形成教学内容。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对工业分析和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硅酸盐工业分析》进行了项目化课改,重点突出实训项目水泥的全分析、玻璃教学;针对水泥厂和玻璃厂生产实际及对化验员的岗位工作要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出项目化实训课程《化验员基本能力实训》,学生在校内实训室仿真模拟企业工作岗位完成制定的项目测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3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进行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正面课堂教学(教师讲解分析)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学生在学校实训室进行的样品检测完全取自企业生产线,把学生分成工作小组,由学生自己推荐本组的小组长;然后由教师下达检测任务分给各个小组;各小组领到任务后由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检测方案设计,其中包括查阅国标、查阅文献及相关书籍资料、书写方案及讨论论证;各小组间进行方案评比论证,确定最佳的检测方案;各小组按照最佳最合理的检测方案执行任务,包括试剂的选择、仪器设备的选取、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样品的测定等;测定完毕,进行结果评比,由小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讲述整个测定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数据的处理,小组之间互相监督,相互打分,既考核了过程又考核了结果,体现了考核的全面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4 教学方法的改革

进行了自主学习法、引导课文法、任务驱动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在《化验员基本能力实训》实训过程中,首先基于工作过程把教学内容按照实际岗位工作进行项目化,按照实际工作要求把项目分解成几个任务,然后在任务的引领下,用引导课文法把学生导入学习情境,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充当企业检测员的角色,最后在整个检测任务的驱动下完成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式的学习。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完成项目、任务的方式、方法,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5 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实验操作考核方法,实行学生项目任务技能考核综合化,可以对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等全程进行评价。对学生完成实训项目进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统一的评价。过程考核由各小组自我评价、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组成,重点考核组员团结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对任务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结果考核是把各小组的测定结果与企业对同一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通过结果的准确度来衡量。这种考核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调动学生严谨认真对待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 基于工作过程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开发实训教材

邀请行业企业的实践专家召开座谈会,针对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工作过程、工作内容的描述,通过专家们的描述,弄清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通过专家们描述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教师们清楚了解各项工作的过程、内容及重要程度,并清楚各项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然后再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高职学生基础,编制适应学生的实训教材,我们完成了《化验员基本能力实训》教材的编写,更切合学生实际并直接对应化验员岗位,对学生零距离上岗和职业资格证的获取都有很大的帮助。对工业分析和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硅酸盐工业分析》进行了项目化课改,项目内容紧紧围绕化验员岗位任职要求和技能标准设定,针对性强,突出核心化验能力。

工作内容小结篇(10)

学校在校务公开工作之初,就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副书记、工会主席为副组长,支部委员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代表人员为组员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还成立了由各职能部门代表人员、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分别负责校务公开的具体工作和检查监督。同时,通过教师会向全体教师宣传有关校务公开的文件精神,宣传校务公开的目的、意义,还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使全校教工一致认识到:全面推动校务公开工作是新形势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促进学校行风建设、推进民主管理、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全校统一了思想,做到全员参与,为校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二、建立制度规范动作

在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过程中,特别在学习了《意见》后,在加强领导的基础上,制定了《*市第八中学校务公开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职责、分工,制定了有关的制度,确定了校务公开的内容、依据、程序等。具体的制度有:1、校务公开负责制,校行政对校务公开负责,把校务公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校长管理责任范围,具体协调各部门做好工作;2、公开内容审核制,即对公开的内容做到严格的把关,先由学校办公室及时悼念资料,汇总后由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进行审核签字,再行公布,从而保证了公开内容的正确、真实、全面、及时。3、反馈信息登记制,对教师、家长及社会对校务公开工作反馈的意见建议及处理情况做好登记,并将家长、社会对学校领导、对部门、对教师的评议、考核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将公开评议工作同校务公开工作结合,与学校的各项考核挂钩,使校务公开真正起到推动学校发展的作用。

建立有关制度后,有效防止了校务公开工作流于形式,提高了校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动作水平,保证了校务公开工作的质量。

三、开辟阵地、形式多样

在校务公开推行后,学校就在学校教学楼前投资设立了校务公开栏,公布有关的教育法规,学校的办学方针、目标,收费标准,学校财务情况阶段性工作等一些重点内容。在楼梯口设立了校务公开校长信箱,在校园网站建立校长信箱等三个固定的阵地保证了重点内容的公开和反馈信息渠道的畅通。同时利用各种条件,因地制宜地开辟临时性公开栏目,保证各项内容灵活、快捷地公开。

在形式上也灵活多样:首先将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听取学校工作报告、财务报告,讨论通过学校规章制度重大决策,履行教代会审议、决议、评议、监督等职权,发挥教代会的优势为校务公开提供组织与制度上的保证。例学校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职工奖惩条例》等均由教代会审议通过,并于工会组织实施,教代会监督执行。其次是在会议上通报,对学校需要公开和教师要了解的政策、文件等,通过全体老师会议、教工座谈会等有关会议进行公开通报。像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历年的职务晋升、评先中有关政策、条件、要求等都通过教代会向教师传达。三是开设评比栏、工作安排栏和荣誉栏,将学校组织的各项评比情况,晋升、评先的民意测验结果,师生获奖情况和学校的每周工作安排、有关会议活动等以栏目形式向教师公开。四是根据实际情况用灵活的方式公开,在期初的教师工作安排、聘任,以局面形式向教师公开;涉及到教师工资、福利、奖金等切身利益的问题时,由专人负责当面解释,像学校代扣工会费、医保费、所得税时,均由财务人员作好解释工作;在家长普遍关心的校服、学费等收费中,将物价局的有关批文张榜公布;在工资变动中,针对教师对变动情况不明,工资组成不清的情况,总务处就专门印发工资变动登记表,注明变动时间、依据、金额,让教师心中有数。

在学校创建信息化校园中,更是发挥数字校园的优势,在校园网上开辟校务公开专栏,丰富了校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有固定的阵地,丰富多样的形式使教师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均能了解,使社会对学校工作也能了解,并得到教师、社会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四、突出重点、内容实在

在公开的内容上,坚持把学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公开,公开的内容做到几个结合,即同学校的管理工作、学校改革结合,同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和行风建设结合,同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结合。首先是学校重大问题及决策的公开,如办学思想、发展目标,学校改革方案和规划,学校的聘任、职务任免,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条例、意见措施等。二是社会热点问题的公开,如学校收费一向是家长关心的热点,学校对学杂费、外籍生借读费等均予以公开,让家长放心,减少误解。三是教职工关心有问题的公开,如评先的条件、指标,民意测验结果和职务晋升中的述职、成果展示、送审名单等做到公开。四是敏感问题的公开,如学校的财务情况、物资采购情况、经费收支、招待费开支等做到公开。五是师德评议的公开,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民主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

公开的内容涉及到学校工作方方面面,但同时也突出重点,做到教师、家长、社会最想知道的均能公开,且内容具体真实。

上一篇: 餐厅总经理工作总结 下一篇: 诚信文化宣传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