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媒体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11 11:33:36

财经媒体论文

财经媒体论文篇(1)

为了顺应这一方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做好行业调研,变适应为引领。以往的专业建设思路往往是对于行业趋向亦步亦趋,但新媒体是传统传媒行业所未遇之变局,并没有成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更无准则。所以,作为后起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机构,尤其要在专业研究上下功夫,对于媒体变化与需求要深入调研,以期走在行业前沿乃至能够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做到引领行业,而非以前的简单适应。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重新界定纸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明确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中如何去理解媒体的相关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媒体转型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比如,读者的界定从对象到用户的变化,而这直接关系到大众接受信息方式和受众群迁移,对于信息与产品的理解也会直接影响转型战略方向的选择等。二是本地市场的调研工作。对于传媒人才的需求状况,详细分析本地都市报的生存空间和环境。这是对于媒体本身的定位研究,是明确其发展策略的基础工作。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与特征,将是我们评价本地纸媒策略的重要依据。同时,深入研究传统媒体是数字化转型、新的内容架构以及信息平台属性与功能,还有读者的精确化等问题的研究,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的准备上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顺应者,这样才能够成为本地媒体发展的助推力量,从而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实践的融合,走出特色之路。第二,以媒体多元化需求为依据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教学专业设计思路。如今,多向思考的能力,内容的专业、深度,技术手段的多元综合,传播途径的丰富性等都是新媒体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此种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和行业要求,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这是除新闻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具有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既能够体现“地方性”,又能凸显“实用性”的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即多专业的融合和新传播能力的构建。一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市场细分化促使媒体转向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急需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复合式新闻人才。受市场细分论的启示,新闻媒体为摆脱同质化的竞争,开始追求‘专业化’特色”,这一点如今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财经媒体论文篇(2)

面对互联网迅猛汹涌的信息传播势头,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困境,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纸媒。但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为纸质媒体的有效传播与运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便利。下面笔者将通过解析财经类纸媒,尤其是财经类报纸在大众传媒时代所遭遇的困境与挑战来对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运作模式做出自己的学理思考与探析。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其特性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精英阶层中,大家所受的专业性文化理论教育背景是参差不齐的。“零点调查”对中国高收入人群理财动态指数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财经类报道的主要人物及事件的主人公,中国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十分完整的文化教育,因此他们可以被归类为“低学历的富人群体”。现在,面对着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信息传媒的强势侵入,面对着大部分未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低学历富人群体”的广大受众,财经类纸媒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再加上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普通百姓也在逐渐加入到财经类节目受众的队伍中来,因此,财经类纸质媒体,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而将那些落在网络、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上的受众眼球吸引过来,这是财经类纸媒传播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如果从接受学的角度来看,财经类纸媒的受众基本上都是希望通过阅读相关的经济报道与文章来更好地把握全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形式及经济市场运行状况以提高自己经济决策的理性高度与理财的准确性把握。与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技术对经济信息、事件报道的及时、迅速、通俗化特征相比较,纸质类财经报道似乎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财经类纸媒传播要想突破自身的纸质性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只有走专业化深度与通俗化表达相融合的道路,即所报道的内容一定要有专业性的理论水准,而其表达的形式与语言则必须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财经类纸媒传播所面对的受众及强大的互联网、手机、电视、电台等多种高新技术的挑战。特别是以报纸作为主要载体的纸质类财经报道,我们都知道,报纸多是以“天”或者“周”为出版周期的,因此对于当下发生的经济类事件或信息就不能像网络、电视、电台那样做到及时、迅速的报道,而在信息化的大众传媒时代,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必须属性,报纸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不能做到迅速及时的报道时,就必须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发挥自己的专业性理论水平与大众易于接受的通俗化表达结合起来,将自己所要报道的经济事件更加圆润丰满、更加专业化地表达出来,使大众传媒时代接受财经类纸媒传播的受众得到比网络、电视、电台等带来的更有效更专业的信息。

据对相关财经类读者群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多读者表示财经类的新闻报道太深奥,不易读懂。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以及对百姓日常生活的侵入,互联网、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普及与迅猛的发展势头,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就被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为了能够吸引大众传媒时代广大受众读者的眼球,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就通过增加对信息加工的力度来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为了突破自身与互联网等高科技相比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易于保存与理论性深度报道的特性,财经类的报纸就从增加版面的容量与文章深度上下工夫。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以来,财经类的纸媒传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其自身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相对于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在对财经类信息进行传播时发挥出来的优势特点,财经类纸媒也立足于自身优势,对信息的传播进行了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与大众传媒特点及读者需求的积极改善,朝着让“非专业普通读者读得下去,专业性的读者受到启发”的方向努力发展,使纸质类的财经事件报道凸显出自己与时俱进、努力创新、迅速及时、适应大众传媒时代快速节奏与读者需求的文章特性,使财经类纸媒的传播抓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保存的特性。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运作模式思考与探析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后财经类纸媒的传播面对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更加复杂多元化的消费大众,因此,财经类的纸媒运作模式绝对不能走像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科技传播的运作之路,它必须走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的传播运作模式,将专业化、品牌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进行市场运作,在市场元素的自然规律中做优胜劣汰的运行,来彰显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存在的必要性与优势性特征。

一般说来,财经媒体报道主要分动态事件的报道和静态管理的话题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事件报道。以有一定行业或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事件为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比如“三鹿奶粉事件”、联想成为奥运赞助商等。

案例报道。以企业特殊的、有效的管理方式,独特的管理模式或发展路径为主,相对静态,比如宝洁的品牌营销、丰田的精益管理等。

资讯报道。各种信息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灵活。

人物报道。主要以管理者的经历或管理理念为报道的内容。

财经类纸媒的专业化战略运作模式探析。改革开放深化与市场性运营模式的深入发展,使纸质类的传播媒体也经历了一个“事业转企”的过程。面对着选择与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市场受众群体,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种形式的媒体传播形式能够完全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这就为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之后的继续运作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财经类纸媒传播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市场经济规律操作下运营,作为运营的主体实践者,其必须在专业化的战略运营模式中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做理性的分析,在弄明白自己拥有的资源的基础上来确定适合自身优势发展的专业方向,以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理念来实施自己的专业化战略方针。在实施这一方针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一点,那就是财经类纸媒,特别是作为时效性较强的纸质传播方式的报纸,在专业化运作的方向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能够为大多数受众消费群体所需要与接受的专业性方向。例如《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正在以其强大的专业化经营策略从自身的独特资源领域、自己擅长的优势特性及对受众群体的准确把握等几方面来占领着财经报道的市场。

转贴于

财经类纸媒以品牌化战略的运作模式来增强自身在媒体传播市场的影响力。利用品牌效应来树立自身的声誉并逐渐扩大自己在传媒市场的影响力,这也是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质媒体战略化运作的一种有效模式。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融入一些人文关怀性的精神以便成功地打造出财经类纸媒自己的专业化品牌。特别是在品牌的形成与拓展过程中,这类纸媒在对财经类的事件、信息进行报道时应该着重于融入一些适当的人文精神关怀,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财经类纸媒优于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等高新技术传媒的优势彰显出来。而与人文精神关怀相关内容的增加,也必将增强财经类纸媒的品牌内涵,对于财经类纸媒树立自己在大众传媒时代的独特品牌形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在品牌化操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自己品牌形象的综合性与权威性培养。换一个角度来说,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高度综合性与权威性的财经类纸质报道是大众传媒时代纸质类传媒品牌形象的必修之路。

财经类纸媒产业化运作模式。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正处在有利时期,而财经类纸媒的产业化战略实践则是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中国传媒事业发展的最原始形式是以纸质类为主要手段的媒体传播。

作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潮,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大势的财经类纸媒传播运作,按照传媒产业自己内在的市场规律运行方式和竞争法则来规范并发展自身的产业化模式,是推进并实现财经类纸媒适应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化体制改革与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财经类纸媒传播产业化运作重点应该首先从“对财经类事件与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上着手,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属于自己的财经通讯社、印刷媒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广告产业等平台,然后最终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发展模式,而不是一个单独运行的财经类纸媒传播个体。而且在财经类纸媒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链之后,还能进一步延伸出相关的资讯产品与广告业务,从而极大地将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的内在潜质挖掘出来,使其成功地突破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困境,将自身从传统传媒中积淀下来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的运营资本。

当然,财经类纸媒在具体的产业化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遭遇一些问题与困境。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毕竟是一个刚刚打开大门不久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其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体制与机制对其所具有的限制性。具体来说,中国现有的现代企业的产业化运营制度还不规范,因此,财经类纸媒要想有效地实现产业化运作模式,还需建立与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相契合的运营机制。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化国情与适合文化产业特性的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文化产业的内容与载体,促使管理内容必须准确到位、管理载体必须坚守本位,这样在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才能成功地步入产业化运营的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季明:《财经新媒体“江湖”》,《瞭望》,2009(7)。

2.王晓乐:《双重力量作用下的财经媒体激变——兼谈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出版》,2010(6)。

3.韩建勇:《新媒体格局下深圳财经电视媒体的“突围战”》,《电视研究》,2010(10)。

财经媒体论文篇(3)

面对互联网迅猛汹涌的信息传播势头,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困境,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纸媒。但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为纸质媒体的有效传播与运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便利。下面笔者将通过解析财经类纸媒,尤其是财经类报纸在大众传媒时代所遭遇的困境与挑战来对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运作模式做出自己的学理思考与探析。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其特性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精英阶层中,大家所受的专业性文化理论教育背景是参差不齐的。“零点调查”对中国高收入人群理财动态指数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财经类报道的主要人物及事件的主人公,中国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十分完整的文化教育,因此他们可以被归类为“低学历的富人群体”。现在,面对着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信息传媒的强势侵入,面对着大部分未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低学历富人群体”的广大受众,财经类纸媒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再加上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普通百姓也在逐渐加入到财经类节目受众的队伍中来,因此,财经类纸质媒体,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而将那些落在网络、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上的受众眼球吸引过来,这是财经类纸媒传播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如果从接受学的角度来看,财经类纸媒的受众基本上都是希望通过阅读相关的经济报道与文章来更好地把握全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形式及经济市场运行状况以提高自己经济决策的理性高度与理财的准确性把握。与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技术对经济信息、事件报道的及时、迅速、通俗化特征相比较,纸质类财经报道似乎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财经类纸媒传播要想突破自身的纸质性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只有走专业化深度与通俗化表达相融合的道路,即所报道的内容一定要有专业性的理论水准,而其表达的形式与语言则必须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财经类纸媒传播所面对的受众及强大的互联网、手机、电视、电台等多种高新技术的挑战。特别是以报纸作为主要载体的纸质类财经报道,我们都知道,报纸多是以“天”或者“周”为出版周期的,因此对于当下发生的经济类事件或信息就不能像网络、电视、电台那样做到及时、迅速的报道,而在信息化的大众传媒时代,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必须属性,报纸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不能做到迅速及时的报道时,就必须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发挥自己的专业性理论水平与大众易于接受的通俗化表达结合起来,将自己所要报道的经济事件更加圆润丰满、更加专业化地表达出来,使大众传媒时代接受财经类纸媒传播的受众得到比网络、电视、电台等带来的更有效更专业的信息。

据对相关财经类读者群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多读者表示财经类的新闻报道太深奥,不易读懂。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以及对百姓日常生活的侵入,互联网、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普及与迅猛的发展势头,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就被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为了能够吸引大众传媒时代广大受众读者的眼球,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就通过增加对信息加工的力度来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为了突破自身与互联网等高科技相比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易于保存与理论性深度报道的特性,财经类的报纸就从增加版面的容量与文章深度上下工夫。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以来,财经类的纸媒传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其自身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相对于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在对财经类信息进行传播时发挥出来的优势特点,财经类纸媒也立足于自身优势,对信息的传播进行了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与大众传媒特点及读者需求的积极改善,朝着让“非专业普通读者读得下去,专业性的读者受到启发”的方向努力发展,使纸质类的财经事件报道凸显出自己与时俱进、努力创新、迅速及时、适应大众传媒时代快速节奏与读者需求的文章特性,使财经类纸媒的传播抓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保存的特性。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运作模式思考与探析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后财经类纸媒的传播面对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更加复杂多元化的消费大众,因此,财经类的纸媒运作模式绝对不能走像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科技传播的运作之路,它必须走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的传播运作模式,将专业化、品牌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进行市场运作,在市场元素的自然规律中做优胜劣汰的运行,来彰显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存在的必要性与优势性特征。

一般说来,财经媒体报道主要分动态事件的报道和静态管理的话题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事件报道。以有一定行业或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事件为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比如“三鹿奶粉事件”、联想成为奥运赞助商等。

案例报道。以企业特殊的、有效的管理方式,独特的管理模式或发展路径为主,相对静态,比如宝洁的品牌营销、丰田的精益管理等。

资讯报道。各种信息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灵活。

人物报道。主要以管理者的经历或管理理念为报道的内容。

财经类纸媒的专业化战略运作模式探析。改革开放深化与市场性运营模式的深入发展,使纸质类的传播媒体也经历了一个“事业转企”的过程。面对着选择与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市场受众群体,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种形式的媒体传播形式能够完全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这就为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之后的继续运作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财经类纸媒传播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市场经济规律操作下运营,作为运营的主体实践者,其必须在专业化的战略运营模式中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做理性的分析,在弄明白自己拥有的资源的基础上来确定适合自身优势发展的专业方向,以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理念来实施自己的专业化战略方针。在实施这一方针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一点,那就是财经类纸媒,特别是作为时效性较强的纸质传播方式的报纸,在专业化运作的方向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能够为大多数受众消费群体所需要与接受的专业性方向。例如《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正在以其强大的专业化经营策略从自身的独特资源领域、自己擅长的优势特性及对受众群体的准确把握等几方面来占领着财经报道的市场。

财经类纸媒以品牌化战略的运作模式来增强自身在媒体传播市场的影响力。利用品牌效应来树立自身的声誉并逐渐扩大自己在传媒市场的影响力,这也是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质媒体战略化运作的一种有效模式。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融入一些人文关怀性的精神以便成功地打造出财经类纸媒自己的专业化品牌。特别是在品牌的形成与拓展过程中,这类纸媒在对财经类的事件、信息进行报道时应该着重于融入一些适当的人文精神关怀,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财经类纸媒优于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等高新技术传媒的优势彰显出来。而与人文精神关怀相关内容的增加,也必将增强财经类纸媒的品牌内涵,对于财经类纸媒树立自己在大众传媒时代的独特品牌形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在品牌化操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自己品牌形象的综合性与权威性培养。换一个角度来说,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高度综合性与权威性的财经类纸质报道是大众传媒时代纸质类传媒品牌形象的必修之路。

财经类纸媒产业化运作模式。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正处在有利时期,而财经类纸媒的产业化战略实践则是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中国传媒事业发展的最原始形式是以纸质类为主要手段的媒体传播。

作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潮,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大势的财经类纸媒传播运作,按照传媒产业自己内在的市场规律运行方式和竞争法则来规范并发展自身的产业化模式,是推进并实现财经类纸媒适应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化体制改革与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财经类纸媒传播产业化运作重点应该首先从“对财经类事件与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上着手,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属于自己的财经通讯社、印刷媒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广告产业等平台,然后最终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发展模式,而不是一个单独运行的财经类纸媒传播个体。而且在财经类纸媒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链之后,还能进一步延伸出相关的资讯产品与广告业务,从而极大地将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的内在潜质挖掘出来,使其成功地突破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困境,将自身从传统传媒中积淀下来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的运营资本。

当然,财经类纸媒在具体的产业化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遭遇一些问题与困境。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毕竟是一个刚刚打开大门不久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其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体制与机制对其所具有的限制性。具体来说,中国现有的现代企业的产业化运营制度还不规范,因此,财经类纸媒要想有效地实现产业化运作模式,还需建立与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相契合的运营机制。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化国情与适合文化产业特性的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文化产业的内容与载体,促使管理内容必须准确到位、管理载体必须坚守本位,这样在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才能成功地步入产业化运营的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季明:《财经新媒体“江湖”》,《望》,2009(7)。

2.王晓乐:《双重力量作用下的财经媒体激变――兼谈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出版》,2010(6)。

3.韩建勇:《新媒体格局下深圳财经电视媒体的“突围战”》,《电视研究》,2010(10)。

4.陈静:《新媒体挑战下财经新闻的突围》,《新闻导刊》,2009(6)。

5.高韵斐:《第一财经跨媒体传播及其运作的实践与思考》,《理论前沿》,2009(15)。

财经媒体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按照“二八原则”和“三一定律”,媒体的品牌如果不够强势,不争得前排席位就难以获得好的收益。财经类媒体面对的多是相对“主流”的,掌握一定话语权的人群,加上财经类媒体整体性的"忧国忧民"使得它们已经越来越主流化。“某些程度上甚至超越了综合新闻类媒体,成为主流社会最信赖和欣赏的话语平台”。[1]因此,财经类媒体更个需要强势的品牌。

根据美国营销协会的定义,所谓品牌,是指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简单说一个品牌就是在某些方式下能将它和用于满足相同需求的其他产品或者服务区别开来的一种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2]那么在现在的财经类媒体竞争中,又该如何使用品牌竞争策略呢?

《财经》杂志创办于1998年4月份,最初为《证券市场周刊》的月末版,其发行量由最初的4000份发展到现在的超过10万余份,广告收入也一直处于国内财经类媒体前列,它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中国财经类媒体的大哥,更是被外媒称作中国最好的媒体,其主编胡舒立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财经》杂志的成功就源于其对品牌战略的重视和有力的执行。

一、成功的品牌定位

品牌战略的第一步是要弄清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品牌,也就是塑造品牌定位。如何将自己的品牌区别于其他的媒体是媒体立足市场的第一要素。

我们都知道媒体的生存靠的是“二次销售”,第一次销售指把信息产品出售给受众,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第二次销售是指把由于第一次销售的实现而获得的受众“眼球”资源出售给广告商以获得广告收入。而第二次销售才是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内容背后的“眼球”才是最重要的。随着广告行业自身的发展,广告效果研究的深入,精准营销等理论的推广, 当今媒体呈现出细分化的态势。定位的重要性勿庸置疑。菲利普科特勒将定位定义为对公司的供应品和形象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的行动。而对于媒体而言,就是明确自己的产品(报纸,杂志,节目或者网站)的核心受众。如果一份媒体没有清晰的受众定位和市场定位,就无法吸引到更多的广告,经营便会陷入困境。《财经》杂志创办之初便是对市场进行了认真分析之后才决定做财经类媒体。《财经》杂志副总编王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综合考虑起来,做经济报道是最可行的。”[3]正是对媒介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才使得《财经》杂志能够第一时间抓住市场的主脉,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成长。而对于受众定位,则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财经知识基础的商界精英,政要和学者,不单纯是所谓的白领。“我们希望吸引到这样的读者:DECISl0N MAKER(决策者) ”[4]。创刊近10年来,《财经》杂志一直以影响这些DECISl0N MAKER为目标,从未偏移。据有关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财经周报的广告增长了218.7%,财经杂志增长了174.8%,远远高于媒体广告的平均增长率。广告市场对财经类媒体看好的根本原因就是财经媒体所面向的企业家,经理人等高端人群,这些群体虽然相对较窄,但是针对性强,受众质量高,消费能力极强。而随着中国财经类媒体竞争的愈演愈烈,社会分工也日益细化。从泛经济类向下可以细分出管理类、营销类、金融类、证券类、理财类、行业类等等,其中管理类现在又向下细分出企业家类、经理人类、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工程管理、生产管理等等。虽然做成《财经》杂志那样成功的政经类财经媒体难度相当大,但是我们可以细化,做减法。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媒体在这么操作,也不乏成功者。

二、强有力的内容支撑

良好的品牌需要过硬的产品质量作为支撑,质量是品牌的生存之本。市场定位明确了,是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如果没有好的产品,消费者不买你的账,定位再明确,都只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昙花一现,黯然退市。对于媒体而言,就是要有好的报道,通过内容承载品牌,强化品牌。没有一个专业的、获得市场认可的财经内容,任何品牌都没有基础。《财经》杂志的成功,与其扎实的有影响力的报道是密切相关的。从创刊的《琼民源》到《基金黑幕》,从《庄家吕梁》到《银广厦陷阱》,《蓝田神话》,《谁的鲁能》等等。《财经》杂志正是靠着这些重磅炸弹成为读者心目中的权威品牌。《财经》杂志内容制作一直坚持“独立独家独到”的原则。这个原则由时任职《财经》联合主编杨大明先生提出。多年来,《财经》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5]独立。《财经》杂志从创刊开始,就实行采编与发行的分离,是国内媒体较早实行该制度的媒体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多年来一直坚持这个原则。对于独立性,主编胡舒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记者和警察、法官、医生一样都会面对压力。但是,新闻工作是社会良心的守护者,是小心社会撞上冰山的望者,没有什么借口不去做得好一点,更不能以压力为借口放弃原则。”[6]在国内媒体"红包"现象已经成为潜规则的今天,《财经》杂志一直坚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这样的具体化要求很好的保证了它的独立性。独家。《财经》杂志一直追求报道的独家性,重大报道力所能及的独家策划,独家报道。以独家报道拉开与其他媒体的距离,提高自己的地位。独到。《财经》杂志的稿件多为述评,是新闻报道与深度分析的紧密结合。同学界、业界顶尖级人物合作,力求报道的深度。正是在“独立独家独到”原则的指导下,从选题,封面设计,到图片运用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重磅报道,树立了影响力和公信力,很好的强化了自己的品牌。目前许多财经类媒体的不愠不火正是由于没有有影响力的报道出现。当然仅靠几个大的有影响力的报道也是不行的。品质贵在坚持,《财经》杂志的报道始终如一的坚持高品质,这才是其他财经媒体需要学习的。

三、活动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第三次销售”理论应运而生。媒体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扮演一个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而是借助各自的传播优势和影响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活动营销。活动营销对媒体短时间内聚合受众注意力,提升品牌美誉度,扩大影响力,获得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经类媒体在活动营销方面具有着许多优势。首先就是资源优势,财经类媒体掌握着财经资源,与财经业界,学界都有很紧密的联系。可以利用自身的媒体平台做宣传。同时财经类媒体从业者自身由于长期接触经济领域,对经济理论,营销理论,品牌理论的掌握本身就较强,使得操作起来更为娴熟。当然,活动营销必须基于媒体自身的品牌特性,一个做房地产的媒体就不适合去做选美的活动。媒体活动营销本身就是对媒体自身品牌的运用,以期强化该品牌,甚至创造出一些新的子品牌。《财经》杂志就根据自身的高端定位推出《财经》年会活动,每年邀请业界学界名流参加,进行高端讨论,并整理会议内容出版《财经》年刊。多年来,《财经》年会已经成为年底财经界的一件大事,各大媒体都纷纷报道,转载,极好的推广了《财经》杂志的品牌。同时《财经》年会,年刊也成为了《财经》杂志的优秀子品牌,强有力地支撑着《财经》杂志的总品牌。品牌代表了市场,代表了认可,也就是选择。所以成功的活动营销必须追求品牌,追求品牌持久的延续,不能目光短浅地受短期利益驱使。创办于1999年的《财经》杂志奖学金项目至今已经延续了9年,已经成为中国媒体奖学金的最高荣誉。而在2008奥运来临之际,《财经》杂志同《体育画报》强强联手,推出奥运特刊,更是充分利用了搭车效应,实现双赢,很好地推广了自己的品牌。当然,成功的活动营销同样基于优秀的活动内容,《财经》杂志正是凭借自己一贯坚持的全明星阵容创造出有影响力的活动内容而使得它的各个活动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的。目前我国的部分财经类媒体虽然认识到活动营销的优势,但是多半没能基于自身媒体品牌特性而细化操作,从而不能起到较好的品牌推广强化作用。

四、网络版拓展覆盖强化品牌

在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西方主流媒体集体抢滩中国,纷纷设立中文网站,其中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中文网、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等世界级的媒体。而其中尤以财经类媒体为多。虽然,这些境外媒体的中文网站登陆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们在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国内众多人士的关注。很显然,通过开设网站这个渠道,利用网络来传递信息,不像报纸,杂志之类的传统媒体,不受篇幅,字数等限制,能够更为迅捷的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这对于媒体品牌的推广是极具作用的。《财经》杂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出了《财经》网(省略)。《财经》网设有每日头条,每日要闻,综合报道,即时要闻等栏目,以对新近发生的财经界的新闻进行最快的报道,解决了《财经》杂志作为双周刊的时效性较差的缺陷。用特别报道的方式对重大的有延续性的财经事件进行系列组合报道。如“上海社保案司法篇”, “医改再启程”等。而在重大活动期间,财经网还会推出“日报”栏目,比如“日报夏季达沃斯论坛”, “中共十七大专题报道”等。《财经》网是明确每日更新的,每天会以“财经杂志网络版”的名义进行报道。在杂志出版时,也会根据网络阅读特性对杂志文章进行改写、缩写,作为网络版报道刊发。

在各大外媒纷纷设立中文网站的同时,《财经》网推出了英文版,同样每天更新,及时的向在华外籍人士,甚至是在国外的外国人报道中国以及全球的重大财经新闻。使得《财经》网成为国内财经媒体对外籍人士影响力的王者,对品牌的推广,宣传作用无庸置疑。

要注意的是,《财经》网并不是简单的将《财经》杂志内容原封不动的搬到网上,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同样坚持独立独家独到的原则,一点没有因为是网络就不重视内容。《财经》网以“互动延展即时”为口号,以杂志的要求办网络。在最新的一次改版之后,《财经》网还推出了视频板块,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属性吸引更多的眼球,增加用户粘性。从《财经》网上线以来,排名一路上升。据悉, 《财经》网已经超越FT中文网站排名,步入国内财经类媒体网站的前列。

《财经》网用这种方式实现了杂志日报化,有力地扩大了《财经》杂志的覆盖,更大范围内,更为快捷的接触到受众,从而拓展了《财经》杂志的品牌影响力。

结语

《财经》杂志正是通过成功准确的定位,高质量的内容支撑,利用各类合作,活动营销,加上网络的辅佐来树立,推广自己的品牌的。“媒体应该有持续的公关活动,每年应该有一定的预算,并由专人负责。”[7]《财经》杂志从创刊开始便设有专门负责品牌运作的部门,来策划推广《财经》杂志的品牌。而品牌也反过来帮助《财经》杂志成长为中国最好的财经类媒体。

当然财经类媒体还可以推出财经咨讯服务,咨询服务等等。这些外国的财经媒体一直在做。随着新技术的进步,手机与无线增值业务同样可以进入财经类媒体的视野, 财经媒体把握住内容的优势,与拥有技术和网络的电信服务商携手自然是相得益彰,不但不会削弱传统媒体的优势,反而拓展了新的赢利模式和增长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服务会在无形中增加媒体自身的品牌资产,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当然这一切都得基于做好内容的基础之上。

从全球的经验看,财经类媒体向来是以经济的强国为轴心的呈现“本土化”的趋向。未来50年至100年中国将会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轴心。因此我国的财经类媒体的竞争将日益更加激烈。诚如《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所言,媒体的成功“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确实建立了权威性,形成了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二是经营,就是建立了品牌,就有了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8]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建立良好健全的品牌竞争战略无疑成为成功的关键。

注释:

[1] 陈笑:《财经媒体投资:冷静中的一丝嘈》;

[2]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2版,第30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 张志安:《我们在“以我为主”地做杂志 ――访《财经》杂志常务副主编王烁》,《传媒观察》,2005,06;

[4] 张志安:《我们在“以我为主”地做杂志 ――访《财经》杂志常务副主编王烁》,《传媒观察》,2005,06;

[5] 《财经》杂志网站;

财经媒体论文篇(5)

在三个月的交流、学习中,4名编辑记者分散到《新世纪》周刊的各个部门,与财新传媒的记者、编辑零距离交流、切磋,共同完成选题的策划与执行;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与财新传媒采编、管理人员进行了多次小范围的业务交流,深入了解了财新传媒的运营思路和发展理念。以下是他们的思考。

“公信力”是媒体最大的“产品”

按通常的理解,媒体的产品是“信息”(新闻),但通过在财新传媒的工作交流,我感受到,“公信力”是媒体最大的产品。所有的努力,都服务于这个目标。

在专业财经媒体看来,公信力是其最大的凭借,媒体的一切内容制造必须以此为基石,方能在延伸环节实现最大的产出。对于大众媒体来说,秉持、强化公信力亦是其突破财经报道的必然。

财新传媒甫一建立,就成立了中国首个媒体公信力委员会――财新传媒公信力委员会,由拥有崇高声望的政商学界人士组成, 独立于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对于编辑方针和总编辑的任免拥有决策权,吴敬琏任主席。

总编辑胡舒立说,他们过去和现在想做的都是一样的事情,就是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和操作,提供有深度、高质量、可靠的新闻内容。作为职业新闻人,他们一如既往地相信,这种努力在转型期的中国是可能和可行的,有价值更有需求,而其进展关乎中国的未来,深信新闻独立性、公正性是现代社会中媒体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及必要保障。

笔者认为,判断财经媒体高下有3条最本质的标准:客观性,预见性,贴近性。尤其前两条,正是公信力的基础。其中,预见性最难做到,却又是财经媒体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财经新闻报道的特点,就是要对人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专业素质,还需要外界资源。财新传媒公信力委员会就是一个权威、高端的“外脑”、资源库,事实上,它的许多成员是财新重要的采访对象和思想来源。

要“好看”,更要“必看”

一切新闻都有可能变成财经新闻,财经新闻可以写得很“好看”,这也正是当下许多媒体的追求。但在专业财经媒体看来,财经新闻更要使读者“必看”,才能形成媒体的竞争优势。要想让读者“必看”,首先取决于报道的内容。

有关财经报道阅读偏好的受众调查显示,读者对财经报道最关心的首先是内容:对重大经济事件的及时报道,对最新企业、行业动态的报道,有深刻见解的经济评论,敢于作前瞻性预测的报道;在这所有之后,才是语言的通俗易懂。因此,尽管许多人并不讳言原《财经》杂志的可读性很差,相当一批读者对它的行文风格并不认同。但无论媒体圈还是政商两界,仍然十分尊重和关注这份杂志。《财经》的秘诀就在于,它一直紧密跟随、观察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提供最重要、最权威、最有价值的报道,并且有许多重量级的独家报道和观点,使得它从众多财经媒体中区别开来,超然发展。

财经报道的特殊性,在于“进程”:所报道的或者说是读者关心的事件,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只是更大“事件”的一部分;多不是突发事件,而是“进程”的一个断面。所以,从财经新闻报道者来说,必须要有大财经新闻的观念,站在较长时期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层面看清楚事物的联系,从大局中准确把握。尤其中国的财经报道所面对的是巨大的社会转型,不能用现成的理论来判断、把握。所以,真正形成媒体竞争优势的财经报道,要就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譬如结构调整、创新能力、国企改革、资本运作、城镇化进程等,分析自身累积的资源、渠道,找到最有优势的细分领域,深入研究,结合新闻事件,以专业视角取胜,突出独家,在“关键”、“关节”处寻求突破,譬如《财经》对资本市场的一贯关注和报道。

对于报道中大量的数据、图表、专业术语,专业财经媒体也有自己的理解:因为媒体锁定的是特定的读者群――高端商务人群、业界精英,它默认这些是需要深读某篇报道的读者所能理解的。这样的出发点当然可以探讨,但毕竟专业性使得报道可以更简洁、明确,也使报道更容易操作。大众媒体的财经报道应该如何把握,还需要认真探讨。

“普通队伍”,一流媒体

制约大众媒体突破财经报道的一个关键就是“人”。

我们从外面看,觉得财新传媒(原《财经》杂志主创团队)这个团队的专业素养很高,记者编辑的经济学素养普遍优于其他媒体,而财新传媒副总编辑杨大明说,他们的记者大概是业内平均水平,中等偏上而已,可是无论是以前的《财经》杂志还是现在的《新世纪》周刊,都可以说是一流的财经媒体,为什么?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财新传媒多层次、经常化的培训制度,保证了团队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

据了解,其培训可大体分为:入职培训及简单的谈话、导引(主要是关于理念、操守、要求、职业道德、知识产权保护);业务午餐会;部门间灵活安排的业务活动;专业培训,主要是外语;出国培训,工作3年以上的优秀记者可由公司出资到合作的国外知名学府读一个学位;在北京举行的业务论坛;有较高培训价值的国际会议等。

尤其是经常化的业务午餐会,成本低廉,形式活泼,组织实施起来较为简单,同时又有较好的效果。午餐会基本固定在每周的固定一天中午,根据媒体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安排不同的侧重点,邀请报道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内部资深记者进行专题辅导,人力资源部门至少提前一天将培训人、培训主题、时间地点等群发至所有采编人员邮箱,有意参加者需在当天11点前回邮报名(不报名的也可以参加,但是不提供午餐),但要求密切相关部门的人员必须参加。提供的午餐其实非常简单,盒饭即可,但这种形式很受欢迎。第一,时间一般从上午11点半持续到1点或1点半,不耽误工作;第二,培训内容针对性很强,对实践操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且交流非常随意,有利于记者的快速成长,同时优秀记者经验的传承放大也对形成、改进媒体风格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样的交流、培训、学习,也增强了团队的认同感。

品牌活动延伸“公信力”

近年来,主流媒体纷纷开始对品牌建设、经营的探索。借助举办品牌活动,将媒体议程转化为公众议程,将媒体长年积累下来的公信力进一步延伸成媒体的品牌效应,获取经济效益,已成为媒体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赢得竞争的一个最直接的手段。

目前,媒体最常见的财经类活动形式无外乎评选、论坛、峰会等,尤其在媒体聚集的核心城市,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场面都很热闹,冷暖却只有心知。从以前的《财经》时期,品牌会议就是其打造的重点,并且在经济效益和影响力方面都很成功。此次在京学习期间,刚好有机会参加了首届财新峰会――变革世界的中国策,感受颇深。

一是主动性强。整个峰会,无论会场布置、议题设置、现场控制,都充分体现了以“我”为主。“财新”两字随处可见,设置的议题正是财新传媒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注切口,而几乎每场精彩的论坛、辩论都是由财新传媒的总编辑、主编等担任主持。媒体办活动,无论主办还是合办,都应该牢记自己的立场和诉求,媒体是平台,但活动也是媒体的平台。

二是层次高,内容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陆克文作开幕演讲,许多学界、政界、企业界的著名人士参与各个论坛和辩论,峰会从第一天的中午十二点半持续到第二天傍晚,之所以说是持续,因为第一天的论坛一直进行到晚上十点半,就连就餐时间也都安排了主题演讲或是闭门会议,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5800元的参会标准还有那么多人士争相参加,而且一直到最后会场人气都非常饱满。而且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峰会吸引了诸多层次、领域的赞助商,得到其他媒体的积极关注和广泛报道。

三是报道和活动的互动促进效应突出。财新传媒几乎所有的编辑记者都全部服务于峰会的采访报道。各组各人分工配合,盯住每一个发言嘉宾。对于重量级嘉宾,财新传媒的主要负责人提前或稍后都亲自带领记者进行延伸采访。在这次年会上的周小川“池子”理论、黄奇帆重庆改革等都成为《新世纪》周刊的重头报道。稍后一期的《中国改革》等也重点整理刊发了嘉宾有价值的发言。

地方党报财经新闻报道的突破口

在专业财经媒体丛生的今天,地方党报财经新闻报道的优势和突破口在哪里?地方党报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就是读者群是政商学界,是决策的制定者和影响者,是通常所说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群”。研究并满足这部分读者对财经报道的需求,培养这部分读者的“习惯性阅读”,是地方党报财经报道的最大课题。

财经媒体论文篇(6)

正如财新传媒的自述,新版财新网定位于“原创财经新媒体”,秉承原创传统,引领媒体创新。融通桌面与掌端,延揽图文并视听。

“无论是优化我们的web网站,还是加大我们的视听元素,落脚点都是适应新媒体要求。”财新网副总编辑康伟平表示,作为第一梯队的财经媒体,财新传媒提出“全媒体•公信力”,全媒体是业务发展方向,公信力是生存之本。

在全媒体浪潮之下,不断融合新媒体,并在融合之中实现自身的进化,开辟新市场才是王道。康伟平强调,全媒体的核心是要从传统走向新媒体,但走向新媒体不只是指网站,更包括前景广阔的移动终端市场。无论是新版财新网之变与不变,还是财新传媒的全媒体战略及其未来赢利可能,都可见这种思路。

现实,充满变革;未来,充满变数。内容与技术正不断融合,这种融合将给财新网及其所在的财新传媒带来新的活力。

“我们会秉承自己的定位,在技术不断更新推动之下,热情拥抱各种改变。”对未来的探索与挑战,康伟平充满自信与自省。她表示新技术与内容的融合并不简单,但她们已做好准备,并充满信心。

新版财新网:条改块 更立体 全原创

9月22号,新版财新网上线。这是财新网自2009年上线以来第一次大改版。为什么财新网此时有如此大的改版?

财新网副总编辑康伟平认为从自身角度而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从大环境而言,终端和技术的不断演进也提示应该改变。具体来讲,一方面,原来的版式已有些局限;另一方面,财新网已运营一年多,财新网的发展壮大提出新的要求。截至2011年8月底,财新网月PV超过3000万,月UV超过700万。财新传媒要适应iPad等终端的发展,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必须不断进行市场扩容。

从“财经新闻进行时”,到“原创财经新媒体”,对于新版财新网定位的改变,康伟平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移动互联,即新媒体,这是最值得重视,又需要投入的方向。二是坚持原创传统,走精品路线,这代表了财新网一贯的理念。为适应新媒体发展,财新网无论在版式上,还是内容架构上都有了比较新的改变。

一、条改快:更适应移动终端

据康伟平介绍,这次改版有个重要调整,即:“条改块”的模式。改版前版式基本属于“条块结合”:既有头条要闻似的更扩展的展现方式,也有标题密集型版块。“用手指去点标题是很困难的,如果是区域肯定更好”,康伟平表示做这样的改变也是适应现今移动终端的阅读习惯,即对用户指端的体验优化。

二、更立体:突出图片和视频

财新网此次改版还加大了图片的比重,这也吻合“更好读的财经新闻”。“图片有自己的语言,对读者的吸引力也不是文字可以取代的”,康伟平介绍,其内容编辑方针相应做出了调整,基本要求每篇文章都要配图。

改版另外一块是突出视频业务。康伟平认为视频的作用是业界都非常认可的,因其有力地传递信息,也很吸引受众。新版财新网更充分运用视频业务,将此业务做得更突出、更立体。这样调整的重要原因“也是为了更适应新媒体播放展现”。

“你可以一边去看新闻,一边去听视频,杂志不可以做到,但pad端的产品或电子杂志可以。”相比于做“海量东西”的资讯网站,康伟平认为财新网有条件并更适合去做这样的匹配。虽然图片及视频成本相对高一些,但这样的形式吻合财新网定位,对原有内容也是很好的补充和呈现。因此图片和视频是未来发展方向,值得投入。

三、全原创:恪守专业财经新闻

“‘原创’是我们的特色及立足点”,康伟平认为,很多传统媒体做网站有这样的共识:拼量拼不过门户,门户做的是拿来品,其本质是几百家媒体为其中一个媒体服务。财新网此次改版突出原创。“全原创是品质和精读的保证,是我们的特色”,康伟平强调,财新网的内容基本来自于自采。

据悉,目前第一财经、21世纪等专业财经网站纷纷开始吸纳自身体系之外的内容。做财经新闻的专卖店,还是做超市?是个问题。财新网如何看待不同的选择?康伟平形容这就像超市和专卖店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渠道需求。超市做得好的有其道理,有其资源禀赋和先天优势。相比之下,财新传媒一直在做专卖店,其经验和长处确实就是原创。她认为现在要放弃根本去做一个大而全的超市,走非原创的集纳式路线,不是现在想做就做得到,且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及优势。

康伟平举例道:“现在财新网日产新闻百余条,哪怕原来日产新闻几十条时,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很有限时间内,提供不用海底捞针、甄别挑选的财经新闻。通过财新网,用户能把一天的财经新闻大事要事尽收眼底,且能看到财新网的新闻解读。”

日产新闻百余条,并不容易。2007年,康伟平尚在财经网任职,财经网实践“刊网互动”,康伟平也带领内容团队经历过编辑记者适应网站运营的艰难期,后来终于逐渐形成顺畅平稳的内容生产输出体系。

现在,对网供稿也已成为财新传媒旗下纸媒编辑和记者日常的工作。“大家有共同的理念是要保证财新网的品质,保证这个团队在内容生产上的始终如一性。而编辑记者有了网站,不断跟踪热点事件,可增进平时积累,很好地保持行业素养。”

4月美国《时代》周刊公布2011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女士获选。《时代》周刊评语称:“胡舒立于2009年创办财新传媒,现已将其发展成为中国杰出新闻报道的典范。”

“恪守专业财经,精研观点资讯;博取信息素材,重构传播形态。唯质朴形隽,求历久弥新。”有此领路人,有康伟平这样一群扎根纸媒又积极开拓新媒体的高层,财新网乃至财新传媒“恪守专业财经新闻”的理想不是空洞的。

全媒体:网站+移动终端+社交平台

“现今的媒体市场已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候”,正如康伟平所感,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领域已成为各大品牌竞相发力的新市场。康伟平在采访中透露,作为最早一批在iPad上推出客户端的传媒集团,财新+的产品一直保持不断创新,年底将推出新iPad版本。该产品将提供专为iPad用户定制的移动财经媒体,融合更多互动,更精彩的内容及体验的创新。

2010年3月,iPhone应用程序在苹果商店上线,同年12月底,iPad应用程序上线;2010年8月,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登陆GOOGLE MARKET;黑莓应用程序于2010年12月登录黑莓World。截至2011年8月底,财新+下载量目前已超过20万。

财新传媒在移动互联应用方面实施“三大三小”战略。据财新网业务发展及市场总监戚娟娟介绍,所谓“三小”,是指手机终端,包括Apple、Android、Blackberry三大平台,是财新网的延伸;“三大”是iPad、联想的乐Pad和三星的平板电脑,是杂志的延伸。财新传媒的网络和杂志内容已部分进入手机、iPad、Kindle电子书等移动通信设备。

从更新频率上来说,最新一期杂志应用于每周一零点定时上架,与纸质杂志保持同步更新,拥有支持内容分享等功能。同时康伟平表示,目前的iPad版本并非财新满意的版本,现在伴随着网站改版,财新+已经开始重新规划iPad应用程序及其它移动终端产品,新版将更加突出交互,更匹配终端,同时提供更多互动方式及富媒体效果。

2009年胡舒立成立财新传媒,并于2010年1月11日正式推出财新《新世纪》“改刊纪念号”及财新网。从纪念号版权页可见,该刊加强了在新媒体方面的力量,成立“网络编辑部”,运营部设置了“新媒体业务发展及市场总监”、“网络产品中心技术总监”、“视频编辑”等职。而今,除纸媒团队(《新世纪》周刊、《中国改革》《比较》《财新英文周刊》)对财新网的支持外,财新网专职的运营团队已有70多人。

该团队运营包括财新网在内的多种新媒体产品,比如SNS社区“思享家”、新媒体平台“财新+”(移动互联网产品)以及其它衍生产品。

“新媒体不仅仅是介质的改变,不是简单从PC端到手机、pad端等。应该意味着非常多的改变,包括跟读者充分互动,提供更多角度和全方位的传播,包括视听、图片等各种产品,带给读者更多元的内容和体验。”康伟平表示,像“思享家”这样把纸媒社区经营好的并不多。她认为传统媒体在内容制造上有先天优势,但在互联网应用上属于后起者。

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财新传媒也一直在积极探索。“思享家”就是此方面的探索代表产品。作为一个以实名制为基础的社交网站,“思享家” 汇聚了大量有真知灼见的专业人士,提供点滴、日志、相册、辩论、活动、分享等功能体验,满足用户对阅读、交流、商务、休闲多方面需求,网友们可以共同在此分享财经、时事的专业看法,建立和维系高价值的人脉关系。

财新英文网站(english.省略)与财新网同期上线。《财新英文周刊》则早自2010年2月开始以电子杂志形式发行,今年开始在香港发行印刷版,主要针对该地区的金融专业人士和引导舆论的领军人物。财新传媒希望两年内将《财新英文周刊》的读者数量增加至3万。

未来赢利点:广告 数据库 视频

那么新媒体如何赢利?财新传媒也在积极进行尝试。众所周知,财经类媒体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通过新媒体实现收费阅读、乃至赢利的一类媒体。国外的《经济学人》等刊的发展情况证明了这一点。

康伟平认为收费之路是可行的:“我相信有一点是不变的,大家永远愿意为了一个好东西去付费,关键是你的东西是否足够好,另外你能不能及时获得大家的认可。”同时她也表示,收费模式也需要市场有一定的成熟度。《新世纪》周刊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收费应用程序,每期收费0.99美元。该应用可免费试读编辑推荐的部分精华文章。

财经媒体论文篇(7)

2021年8月27日,国家网信办开启清朗·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规采编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成为市场的讨论热点。此次行动重点整治四类网络信息传播主体——财经类自媒体、各大公众平台、商务网站财经模块和各大财经信息平台,涵盖互联网金融信息及财经资讯传播的主要渠道,剑指网络平台信息传播乱象。自“清朗”行动开展以来,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积极响应,先后整改了多个自媒体账号,其中不乏百万人追捧的财经自媒体意见领袖。这些“翻车”事件的背后,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包括严惩财经媒体乱象在内的,针对媒介不当经营活动在资本市场违法行为的严打“风暴”。

1财经媒体发展现状

财经媒体,是指以经济政策、行业产业、经营管理、投资理财等为主要内容的传播载体,是媒体阵容中的重要部分[1]。进入21世纪之后,面临互联网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传统财经媒体逐渐式微。十以来,财经媒体在党中央号召和引导之下,开始积极探索融合转型发展之路。

1.1传统财经媒体:审时度势,多方位布局全媒体矩阵

以2001年《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诞生为标志,在此之前,我国财经媒体的发展和成长都属于一种制度内的“含蓄”转变,其本质依然是传统媒体对社会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小幅度反应和调整。20世纪80—90年代的大部分主流财经媒体,如《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以专业、传统、权威的泛财经报纸为市场定位,以能够反映宏观市场信息的政府经济政策为主要传播内容,但因互动性较弱、实用性不强,与受众之间的连接不紧密。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传统财经媒体生态圈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由于报纸、广播所刊载的信息到达大众的能力有限,传统财经媒体不得不顺应时势,加速自身转型升级,形成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代表的高度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新财经媒体。此外,行业竞争的骤然加剧,导致传统财经媒体纷纷顺势而上,开启全方位布局全媒体矩阵的自我革新。例如,隶属于南方报业集团的《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不断经营实践中,打造出自己的“媒体集团”——除旗舰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外,还囊括了21官方网站、21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21微博、微信、抖音官方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凸显空前强大的传播力量。

1.2财经自媒体:应运而生,个人IP强势冲击传统媒体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加快了从Web1.0时代到Web3.0时代的迭代升级。以交互性和自主性为主要特征的自媒体迅速成为新的传播范式。在弱化网上信息传播主体话语权、模糊传播者与受众界限、丰富信息传播渠道与内容的同时,自媒体还为财经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打造财经自媒体,以碎片化、丰富化、个性化的新媒体交流语言传播财经信息,搭建不确定用户与传播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的桥梁,加强二者之间的情感链接和信息传达效果[2]。例如,某知名财经意见领袖,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仅成立一年之后,就坐拥百万粉丝,成为头部财经自媒体。这一财经意见领袖的火爆出圈,个人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IP)的强势出现,不仅说明了财经信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更从某种程度上成为自媒体传播影响力的象征。

2财经媒体存在的问题与乱象

财经信息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解释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规律。然而,由于大部分媒介具有特定倾向性,李普曼曾提到的“拟态环境”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传播渠道无处不在的当下,不仅成为生动的现实,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大众传播的出现改变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高度依赖媒介信息作出反馈和行动,必将滋生现实问题。具体而言,在此次“清朗”行动中,财经媒体所暴露出的尖锐问题亟待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和规制。

2.1与财经公关合谋敲诈,媒体权力异化

2014年震惊社会的“21世纪网涉特大新闻敲诈”案件,不仅触发社会各界对媒体权力异化的思考,也从侧面反映了财经媒体、财经公关与企业三者之间微妙的关系。财经媒体本应在企业上市前给予其高度的关注和跟踪报道,发挥好监督作用,约束企业违规行为,然而部分媒体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趁企业上市的关键节点对其进行大量的负面报道。由于多数企业缺乏应对媒体的经验,极易在骤增的媒体采访和报道中惊慌失措,进而产生舆情危机。因此,应对媒体的四面夹击,逐步成为财经公关公司的一项主要业务。此时,财经媒体与财经公关是一种相对单纯的“监督—应对”关系。部分涉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PublicOffering,IPO)领域的财经媒体为了流量、关注度和利益,胡评妄议、歪曲事实,甚至铤而走险,通过敲诈勒索,与财经公关合谋从企业中获取利益。例如,2019年某传媒公司高管利用旗下的多个财经自媒体公众号,通过威胁恐吓向企业施加舆论压力,并伙同其他自媒体以“合作费”“赞助费”等名义多次向企业索取钱财。在此类犯罪案例中,财经公关成为媒体对IPO企业进行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的媒介,二者之间构成了合谋犯罪的关系。某资深投行人士认为,即便是企业出于自身需要用金钱来摆脱负面报道,但国内的财经公关行业也不是完全无辜的。假如国内的财经媒体和财经公关继续联合起来,以更隐蔽的手段敲诈企业,那么最终损害的将绝不仅是相关企业的财产,而是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秩序和金融安全。

2.2财经“黑嘴”频现,弱化媒体公信力

技术和资本的支持带来媒体形式与内容的“百花齐放”,但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加之利益的驱使,财经自媒体的野蛮生长无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此次“清朗”行动整治的主体,毫无疑问自媒体首当其冲。2020年11月,财经博主“凯恩斯”团队因违法经营证券业务被处以52万元的罚款;2021年8月,自媒体金融意见领袖黄生被警方正式批捕,因其打造的P2P平台“喜投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达数亿元。在已被关停的微信公众号“黄生看金融”中,曾频繁出现“末日”“惊天”“紧急”“全球沦陷”等危言耸听的文章标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类财经意见领袖,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虚假传播,欺骗投资者交会员费后实施非法集资、非法荐股等活动,从而误导受众,操纵股票市场从中牟利。影响股市秩序的“财经黑嘴”极大地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2.3资本逐利之下,丧失中立性原则

媒体本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发挥其监督作用,但如今媒体的商业性质却使其走向追名逐利的歪路,导致媒体自律的丧失和责任的退化。例如,近年来在企业IPO期间,有些财经媒体有一套相当雷同的报道策略:在发行人上市前后,对其进行非常集中的报道,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地挖掘其负面信息。他们的目标并不在于揭露违法,而只是为竭力达成合作所进行的利益“要挟”。财经媒体和其他媒体一样,都是新闻事件发生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具备社会监督职能。互联网时代,每一个账号在网络空间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当容易造成负面社会舆论的声音存在的时候,媒体应该站出来,发出正义之声。例如,2010年,《每日经济新闻》跟踪报道“胜景山河”IPO造假案,记者通过全国多地走访调查揭露其造假事实,最终“胜景山河”在上市挂牌的前一天被监管层紧急叫停。

3财经媒体净化路径新思索

财经信息的传播意义非凡,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投资者个人的投资决策。财经媒体作为财经信息传播平台,应当考虑公众利益,提供准确、专业的经济信息。

3.1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措施,破除“二八”法则

在财经媒体的内容创作上,存在着明显的“二八”分化现象。能够写出独立观点、创作优质财经内容的媒体数量在行业内只占20%,如上述的《每日经济新闻》和《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其在长期的报道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稳定的受众,确立了稳固的行业地位。部分媒体则是通过转载甚至抄袭这20%头部财经媒体的内容得以生存发展[3]。大部分被国家网信办整治的财经类自媒体,传播内容基本都是东拼西凑或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况下肆意转载。抛开个人独立经营的自媒体而言,优质顶尖的财经媒体以其专业性、大平台等优势能够招揽更多的人才。但近年来,财经媒体行业人才也在不断流失。部分有过财经媒体经验的人才,以其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把控和了解,以及长期在媒体圈子工作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往往倾向于往工资待遇更好的岗位转型,其中不乏进入央企、国企、党政机关和上市公司的。因此,就财经媒体发展策略而言,急需引进优秀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即便大数据挖掘技术和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出现对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必须清醒意识到二者之间的最终话语权只能把握在人才的手中。

3.2优化管理运营水平,净化财经信息传播空间

2021年10月8日,“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再一次出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中,这体现了国家对新闻信息传播主体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在持续媒介化的社会中,财经媒体理应以更加规范、谨慎的姿态开展新闻业务,着力提升运营水平,助力净化公共空间。3.2.1明确自身定位,恪守行业准则财经媒体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关系密切,经营业务不免存在相交之处,因而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然而,无论在资本市场上参与程度有多高,与各类利益主体之间的来往有多频繁,财经媒体作为信息提供者都要做到独善其身,在财经信息传播这条赛道上发挥出最大作用,明确作为监督者的定位,划清自身与财经公关、企业之间的界限[4]。同时,无论是已成规模的传统财经媒体,还是仍在摸索前进的财经自媒体,都应该在日常的经营和运作中把新闻传播相关规定作为准线,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底线思维,良性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把优质的传播内容和精准的服务结合起来,筑牢财经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地位和传播公信力。3.2.2增强版权保护意识,合力营造清朗氛围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在网络空间日益凸显,也成为国家和社会层面的重要议题。2018年,各大主流财经媒体联合发起设立了“中国财经媒体版权保护联盟”,进一步推动财经新闻版权市场的规范化。然而,由于获取信息方便快捷、监管难度大等原因,互联网平台上频频发生侵犯版权、著作权的事件。自媒体之间为了争夺流量和商业资源,肆意模仿、抄袭、侵权引起的冲突不断。在此次“清朗”行动中,就有不少经常违规转载、抄袭他人新闻作品的财经自媒体被惩治。加强版权意识,不仅需要政策法规的外部约束,更需要广大自媒体从业者从根本上意识到侵权行为的严重性,不沉溺于一时虚幻的“涨粉”,需要整个行业合力抵制违规转载行为,共同维护财经新闻作品的知识产权。3.2.3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做好资本市场舆论引导工作知识经济的盛行催生了付费阅读运营模式,同时为自媒体开发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微信陆续开放了公众号用户打赏、优质内容付费阅读等功能,不少财经自媒体纷纷涌入这片蓝海,以各种方式诱导用户进行内容付费,甚至背离新闻真实性原则,滥用新闻素材造谣、传谣,创作极端标题、用词危言耸听,极大破坏了传播秩序和传播生态。因此,建立长效的新闻媒体生产内容监管模式是尤其重要的。在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博弈中,财经自媒体不但要秉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在披露资本市场重大事件和动态时,还应最大限度发挥市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为投资者把握二级市场动态、进行分析和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从国家层面为金融领域和财经信息传播领域的和谐有序发展作出贡献[5]。

4结语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全民知识文化水平与媒介素养的提高,大众投资理财诉求与日俱增,关注资本市场的动向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但在金融投资圈的专业门槛前,大部分人都需要依靠专业的财经媒体和业内人士来进行行业政策分析解读和投资指导。专项整治财经媒体乱象活动的开启,不但有利于约束国内金融市场行业乱象,更是对财经媒体影响力的一种官方认证和保护。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将在某种程度上颠覆各行各业的原始形态,但媒体的公权力属性仍然要求其在混沌中保持清醒,以带给社会坚定的力量和希望。新时代的财经媒体,应该肩负起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坚守舆论阵地和新闻道德理想,在利益和效益中寻求平衡。同时,着力推动投资理财大众化,实现资本良性互动,为维护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信息传播领域的有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东明,邹高翔,汤凯锋.“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财经媒体深融发展前瞻[J].新闻战线,2021(11):43-46.

[2]全嘉琪.融媒体时代财经自媒体的发展与探索[J].青年记者,2017(23):106-107.

[3]李双.财经科技类自媒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年记者,2019(3):38-39.

财经媒体论文篇(8)

2009,临近年末,胡舒立离开了她倾注心血11年的《财经》杂志。这是一个结束,一个内情尚未全部披露的突然结束。也可能是一个开始――我希望这是一个继续给我们带来信念和力量的开始,但新航路上的风声涛声已在我们耳畔激荡。

《财经》是内地最优秀的期刊之一,它的内部变局,引起各方关注。有的境外媒体一如既往,从政治着眼,揣度和评论这一事件。但熟悉中国传媒的人会发现,这次《财经》事件,和过往的许多“事件”十分不同。基于中国现实,这个故事可能包含了政治、商业、传媒改革路向等错综因素。对读者和媒体同行来说,这是令人扼腕的故事。有媒体惋叹:“奇迹正在坍塌”;有媒体称《财经》事件显露了“媒体精英理想幻灭的风险”;有网站号外:“《财经》已无胡舒立”。

胡舒立辞职,成为媒体的焦点话题。种种议论里,有相同的一点,那便是媒体普遍流露的对胡舒立的尊敬和对中国传媒命运的隐忧。一位评论者写道:“与其说人们为《财经》杂志和胡舒立的前途牵肠挂肚,不如说他们是在关心这条荆棘小道最终有没有走通的可能性。”

用“荆棘小道”形容中国传媒脚底的现实,毫不过分。在这条路上,胡舒立和《财经》已披荆斩棘走过了11年。她怀抱着炽热的新闻自由理想和冷峻的专业主义规则,在创刊之初就明确了要与国际接轨,做独立新闻,定“独立、独家、独到”为编辑方针。胡舒立有一段谈论资本市场的名言,道出她对传媒的认识:“任何道理都不可能凌驾于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之上,而在三‘公’之中,‘公开’居于首位;而媒体的批评权与公众的知情权就是公开性的保证。”秉持这一理念,《财经》把严肃的调查报道作为立身之本,勇敢揭露黑幕,挑战强权,解析时局,成为公信力最强的媒体之一。近日有关《财经》变局的传媒报道,无论党媒体、市场化媒体,都对胡舒立表达了钦佩。人民网转载《长江日报》的文章,称“胡舒立主持《财经》的10年:重新定义中国媒体形象”。

《财经》是中国传媒改革的旗帜。30年来中国传媒的变革趋向,是由非市场化疾步走向市场化。由严密控制缓慢走向宽松。在这个进程中,有的媒体勇敢追求自由,但未能成功进入市场;有的媒体成功进入了市场,却与官商合谋,“听话,赚钱”,质量滑落。《财经》杂志是将新闻理想和市场化运作熔于一炉的罕有范例。它的市场表现不俗,据说2008年利润达6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财经》亦洞烛机先,创办“财经网”,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最重要的是,身为财经类媒体,却不囿于财经一隅。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高度关注公共政策,难能可贵地“既不唯权力的马首是瞻,也不唯资本的马首是瞻”,奋力探索一条在传媒市场中谋生存、求发展、争自由、做公器的道路。

财经媒体论文篇(9)

上海:网络潮摇撼“传媒航母”

上海曾是内地传媒业的高地,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启动市场细分的、专业化探索。东方传媒(文广)、文新、解放这三艘“航空母舰”是官方整合资源的力作,财经媒体的建树是亮点,崛起的网络草根传播方式,则对话语权的稳定格局构成了挑战。

传媒业高峰

在你看来,传媒行业包括哪些内容?

L :传媒两字有着多重含义。广义的传媒已经无法忽视包罗万象的互联网势力,各网络新闻平台、微博等正在成为舞台的主角。简言之,大量读者从哪里阅读到内容,哪里就是传媒平台;能够文责自负地提供内容的人,就是传媒的采编。由于网络信息渠道空前多样化,传统媒体严密的前审核流程难以复制到互联网世界,这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上海这个城市记录了怎样的传媒业历史?

L :20世纪上半叶,见证时势风云激荡的上海,打造了传媒业的高地。1850年至1949年,上海先后出版报纸(周刊)1800余种。但凡有点资本,几个志趣相投的文人就可以办报。出发点无非报道时事,议论政府、公众人物,抒发个性,提供资讯,再加点文人相轻的佐料。

仅在1911年,上海就拥有外语报纸16种。伴随犹太人大批来沪,又催生了晨报、晚报、周刊、半月刊等多种德文报刊,传媒繁盛可见一斑。从1872年办到1949年的《申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坚持时间最长的报纸,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该报确立了“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的经典办报模式。创刊于1893年的《新闻报》,发行量曾摸高到20万份。当今《申报》影印本400余册,旧书网上卖到20余万元。

整合出来的“航空母舰”

改革开放以来,沪上传媒业有何重大变化?

L :1949年后,传媒变身为宣传喉舌。经历了“失去的三十年”,沪上传媒改革开放,逐渐启动市场细分的专业化探索。贴近民生的《新民晚报》于1982年复刊,创立了“社区黑板报”的风格,发行量最高达180万份。1990年代以来,风格各异的新报、新刊陆续亮相报亭、书店、超市,幕后投资活跃一时,也给管理者带来了传媒整合的想法。

虽然传媒业使命第一,并非最适合以销售额、盈利、雇员数量来评估的行当,最核心的改革成果还是与大型国企相关:东方传媒(文广)、文新、解放这三艘传媒“航空母舰”。

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是上海电视广播业的龙头,2009年8月前称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该公司资产过百亿元,员工近万人。当前拥有11套广播节目、14个模拟电视频道、15个数字电视频道、9种报纸杂志,以及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平台。

在平面媒体领域,资源整合的成果如何?

L :上海最主要的平面媒体集团,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前者由《文汇报》和《新民晚报》联合组建而成,旗下媒体包括《SHANGHAI DAILY》(上海日报)、《东方早报》、《新民周刊》、《东方体育日报》、《文汇读书周报》、《外滩画报》等;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以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为龙头组建,目前有《解放日报》、《申江服务导报》、《房地产时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报刊文摘》等。

双巨头“体健貌端”,带来了格局、收益的稳定,但也使得市场活力不足。相比于广州日报、南方报业、羊城晚报“三国演义”,沪上平面媒体可谓波澜不惊。除了《东方早报》记者触及“三鹿奶粉”揭开黑幕外,本地媒体具备深度和影响力的时事类“抢鲜”作品不多,北京、广东媒体的驻沪记者站往往更为活跃,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主攻财经得天独厚

总体上看,上海传媒做得最为出色的是哪一类报道?

L :报刊市场由无形之手掌控,经常让类似韩寒《独唱团》那样的搅局者摸不着北。频繁的人员变动、设计改版,则暴露了市场定位模糊、原地转圈的“作坊模式”。这些都是媒体通病,非沪上独有。总体而言,上海传媒长于财经产经管理、文化娱乐时尚类报道,

从微观而言,本地媒体活力不足,面对敏感时事显得踟蹰犹豫,但是海派风格还是通过财经类媒体一展锋芒。2004年创刊的《第一财经日报》是传媒创新活动的标杆。该报由文广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青报社联合主办,成为一份跨媒体、跨地域的财经报纸。接下来第一财经又孵化了《第一财经周刊》等,成长为目前内地种类最完整的财经媒体集群,拥有电视、广播、日报、杂志等综合传媒与信息服务业务。

不仅是《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等SMG旗下媒体,在商业管理领域《哈佛商业评论》、《中欧商业评论》等也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区域经济发达、人力资源充沛是其背景。

财经类媒体为何能在上海取得突破?

L :适者生存。成功媒体往往带有城市的基因。《外滩画报》就是个从“不靠谱”到“靠谱”的例子。从10年前文艺出版社主管的关注敏感问题的“刺头”,到2005年改版后走高端时尚路线,《外滩画报》摸索到了城市的脉搏,发展成为上海的一张名片。

时事类新闻差异化不足,跟风之作偏多;时评经常要搞脑子、考验总编智慧。比较适合批量供应的也就是经济类报道。

财经媒体论文篇(10)

截至2013年1月15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传播影响力”为主题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总数为290篇;以“传播影响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总数为45篇;以“传播影响力”为篇名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总数为286篇。

已发表的有关“传播影响力”的研究始于1992年,最早关于“传播影响力”的是张学洪的《新闻传播效力的一项实证分析》。2000年之前,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相对较少,2000年之后,学界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开始增多,每一年都有相关论文的发表。尤其在2009年之后,相关论文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总体而言,其研究成果还是相对较少,当前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方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对传播影响力的理论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包括传播影响力的定义、本质、构成要素、发生机制等。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认为传播影响力的本质在于是由“吸引注意(媒介及媒介内容的接触)”+“引起合目的的变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受动性改变)”两大基本的部分构成的。其本质在于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文章认为传媒作为产业的本质就是“影响力经济”。文章提出了传播影响力的发生机制,在接触环节,吸引注意的关键在于传媒内容和形式的极致化操作;在保持环节,应该构筑受众之于传媒的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此外,还应该选择最具社会行动能力的人群、占据最重要的市场制高点、按照社会实践的“问题单”的优先顺序定制自己的产品来提升自身的传播影响力。华文《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分析了媒介影响力及其构成要素,其要素为:规模、时间、内容、方向和效果;对其进行了分类,分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了功能特征,认为其有整合、交流、导向的功能;文章还总结了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标准,分别是:受众规模和层次、内容、传播效果、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可持续等。唐朝《传播学视野中的媒介影响力》主要分析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该文阐述了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关系,文章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现实中很多媒体无法做到统一。在此基础上,该文指出,媒介要注意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协调发展,二者不可偏废,不过也应该意识到由于媒介的不同,对影响力的要求不尽相同。该文指出媒介社会化发展进程对传播影响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李海颖《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段鹏《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博弈》主要分析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两篇文章都认为收视率对传播影响力有影响,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认为满意度对传播影响力的评估和预测有着更为现实的参考价值。俞虹《分众时代电视社会影响力分析》对收视率与传播影响力关系的研究与前两篇的结论相同,文章还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传播影响力“媒介传播个体接收接受影响影响再传播社会影响力”的形成模式。

二、对某一类媒体或领域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韩龙根《办好民族语广播电视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分析民族语广播电视这类媒体的历史与发展,并且分析了这类节目尚可以改进的一些地方。吴婕的硕士学位论文《日本动漫海外传播影响力研究》分析了日本动漫对日本国内、亚洲、欧美等地区的影响力,文章重点分析了对我国的影响力。张冰、张敏《微博传播影响力有多大》认为微博给予平等对话的权利、微博传播的平台优势、名人及草根意见领袖的不断涌现是其传播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原因。林堃的硕士学位论文《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分析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文章分析了传播影响力的形成机制,认为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并不会永远对一般受众发挥绝对影响。该文还分析了传播影响力的模式,得出“越强连接的受众节点距离意见领袖的线段越短,意见领袖对他们的传播影响力就更强”的结论,该文认为应该注意受众的信息反馈。陈妍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影响力及其对策》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大众传媒的传播影响力。认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三、对特定媒体或栏目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庞华《早间新闻节目的传播影响力透析》以央视“朝闻天下”为例,分析“朝闻天下”栏目的传播影响力,认为其传播影响力精髓在于以人为本、品牌为王。文章提出早间新闻栏目提升传播影响力的几点启示,包括:创新发展,寻求本土化;亮出栏目整体独特风格;延伸触角,加强互动。杨琳、李亦宁《电视文化节目的传播影响力分析》以“百家讲坛”为例,分析该栏目的传播影响力,总结得出“内容为王”是该栏目传播影响力的本质。提出了对提升电视文化栏目传播影响力的两点思考,分别是:在节目定位、制作层面方面,要实现雅文化的通俗化;在媒介经营层面,应该为电视文化节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外传播效果研究”课题组《中美传播影响力比较研究》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为例,从新闻来源、新闻报道内容选择、时效性、反馈机制、篇幅、图片应用、新闻类型、表达方式、语言等角度对比分析这三家媒体的传播影响力。牛鸿英《金融危机情境中媒体“议程设置”的传播影响力分析》以2008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为例,以议程设置有关理论分析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文章认为,媒体应该通过设置公共议题来提升自身的传播影响力;还应该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来激发电视的创造力;此外还应该探索经济价值观,以此来增强文化凝聚力。李红秀《媒体议程设置及其传播影响力》以“双百”评选活动为例,以议程设置相关理论分析媒体议程设置的传播影响力。

四、有关传播影响力策略思考的研究高钢《提高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实务策略》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提出几点策略:严格遵从新闻工作的专业原则,提离新闻的可信度和可读性;披露客观环境的重大变化动向;全面引入深度报道理念,揭示容观环境变动的深层意义。文章认为,高质量的信息采集渠道、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提离新闻报道质量的必备条件。霍玮《报纸要有影响力_打造名栏目_名编辑_名记者是关键》分析当前报纸的困境和竞争压力以及读者群体的变化,提出当前报纸竞争的三大法宝:名栏目、名记者、名编辑。李宇、关世杰《提高对外传播影响力的文化路径:以文化吸引力增强议程设置力》认为,强化议程设置能力是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文化吸引力来强化议程设置能力。赵树清《外宣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与提高——兼谈提升央视国际传播影响力的策略》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提升央视国际传播影响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打造独具审美品格的艺术盛典;加强动态编排,提升文艺节目的可看性和吸引力;扩大名人效应;大家原创力度,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蒋晓丽、张放《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的AMO分析》借助说服传播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中的AMO三因素分析,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提出相应的策略。

五、对财经报纸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李淑瑛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公关学解析》从公关学角度分析财经报纸的媒介影响力。文章先对媒介影响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媒介公关与媒介影响力的关系,分析了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现状。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四大新兴财经报纸为例分析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总体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灵活度高;注重形象塑造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品牌竞争力;重视媒介经营,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培养读者忠诚度,具有稳定的高端读者群。认为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专业化财经报道人才、赢利模式单一是目前制约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独特的品牌定位、品牌专栏和品牌人物、活动策划和品牌延伸是提升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公关策略。

总体而言,“传播影响力”相比国外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不够系统。虽然总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增加,但是没有重大理论突破,对于“传播影响力”的策略研究针对性不强,而且具有同质化的现象。对财经媒体传播影响力的研究非常少,并且多是停留在表面,谈的比较空洞,没有针对某一财经媒体或某一栏目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一媒体或栏目提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策略。

作者简介:

上一篇: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 下一篇: ktv营销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