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13 11:16:12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1)

2、我校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外国的办学经验和我校的办学特色

总结多年来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构建“专业知识+通识教育、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学校+企业、知识能力+技术技能”的新的培养模式,推进我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注重知识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发等,更加注重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并将此作为融会贯通学生有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将此转化为生产力。

3、构建新的教学环节

“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理论———模块实践———整体项目实训”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全面的校企合作,适应现代社会工作新需求的发展需要,合理的改革相关专业课程,并且与企业共建专业课程,加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操作技能,还要有创新设计和开发能力。

4、积极促进教师团队的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2)

一、信息技术发展对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

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式下,为适应现代化管理与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各类新型网络化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软件包,如会计电算化系统、金融信息系统、网络营销系统、网上银行系统、运筹与决策算法软件包等不断涌现,并广泛应用于行业管理和服务与企业决策分析等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促进行业管理与服务方式更新变化的同时,对高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改进和完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财经类专业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面向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不能及时反映专业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因此,如何将动态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融合到财经类专业课程中,优化财经类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财经类专业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问题

1.课程教材形式比较传统。教材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必备工具。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教材主要是以传统的文字教材为主,以多媒体及CAI教学课件为辅。而财经领域内目前涌现了诸多与财经专业相关的新型信息管理系统与工具,如网络银行、网络营销、电子(金融)汇兑等,这些属于电子教材或电子模拟系统。这类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新型知识获取须更多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与仿真操作,以及多方交互的学习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显然,相对信息技术知识更新的速度,单纯的传统文字教材组织结构已无法融入最新的技术知识,不能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新发展。

2.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相对缓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这个问题在多数专业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较为普遍。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课程中的计算机课程主要有3门,即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基础和信息系统,并且这3门课已开设多年。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北京、上海、浙江10多所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统计分析发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数据库基础课程同时开设5年以上占60%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设5年以上的有80%多,近2至3年才有学校开设ERP系统的课程。此外,从教学大纲来看,信息系统课程教材更新缓慢,信息系统范例单一,版本更新不及时,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信息技术与知识相对滞后。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自作主张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这就直接导致教与学都不能适应实际需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对滞后,学生对信息技术与财经专业融合的知识掌握不够。

3.课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时较少。与财经类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新知识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需通过实际运作环境的模拟与仿真,才能真正实现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在目前教学环节中,由于缺乏与信息技术同步更新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应用环境,学生多数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方式来获取知识,少有模拟仿真的有效实践,学生难以真正地操作与模拟实验这些新型的信息系统和工具。

另外,通过对北京、上海、浙江10多所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统计分析发现:计算机类课程学分占必修课总课程学分14%,占必修课总课时量不到12%,如果包括专业选修课,则该比例均低于10%;从课程量来看,信息系统课程课时只占必修课总课时量的5%左右,其中实践课程只占信息系统课程总课时的1/6,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掌握信息系统实践操作能力的需要。

4.师资力量知识结构单一。同时具备财经类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一方面,目前高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通常是由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教师承担的,这些教师虽然具有相当水平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而且对于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工具和软件包也能驾轻就熟,但对其中所涉及的各种财经类专业知识就鞭长莫及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融合,在实践时难以找出数据出错的原因。另一方面,财经类专业教师由于缺乏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对各种高新技术的模拟系统难以熟练操作,不能独立承担此类课程的教学。因此,学生在此类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学习时,难以获得较好的指导,因而就难以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

三、高校财经类专业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根据以上财经类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财经类专业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导论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前导课程,使学生在开始深入学习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之前,能够系统、全面、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与本专业结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例如,可率先在财会学院进行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财务结算、企业资源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等专业融合的前导性课程教学,学生通过前导课程的学习,清楚地了解网络经济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方式、结算方法、发展的趋势等,了解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知识融合的意义和方法,这样对学生在后面具体课程的学习将起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这种课程导论教学对财经类学科专业的教学而言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其次,学校还组织各学科中的教授和学术带头人等开设以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以满足各种不同专业学生对于拓宽知识面,充实知识结构的要求。

2,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案例相结合的比较教学。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纯粹地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为例进行教学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因为教学内容不成熟不充实等原因而适得其反。因此,理应采用应用范围较广、技术较成熟、与财经类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软件工具包为主的案例教学,并以较新的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为辅的教学方式支撑。这种设置方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与行业应用结合的产品或工具的架构和功能等;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举一反三,将更丰富的、动态更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专业问题的解决与教学中。

3.专业资源整合的实践教学与课程设计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方面要广泛整合和应用除文字教材以外的各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听教材、CAI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等,在锻炼提高教师利用资源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习惯;另一方面,广泛整合校内各专业资源与信息技术资源,加大财经类专业与信息专业在实践环节中的资源整合,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接触各种网络环境下的面向实际应用的信息技术产品与工具的应用。

开设课程设计教学,让财经类专业学生参与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的分析、应用与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某种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或者以解决某类专业应用问题为目标,自拟一个专业信息系统方案,进行系统架构和功能分析与设计,并按照要求编写需求分析报告和系统详细设计方案。众所周知,各种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管理人员和系统开发人员合作完成。为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计还可以与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的信息系统开发等课程的课程设计活动结合在一起开展,让学生体验和了解如何在企业环境中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课堂教学与独立研究结合的开放实验教学、社会资源与高校资源整合的社会实践教学。通过开放实验的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进行各种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的学习和研究。在财经类专业中建立信息技术开放实验教学环境,有助于改善实践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和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高校还应积极利用自身的科研与人才优势,与地方政府、银行证券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在各种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活动,让学生走进企业,走向社会,以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产学研、勤工助学等形式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通过社会资源与高校资源的有机整合,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教学,把社会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

5.兼备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师资力量培养。从学校角度来看,为改善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应该鼓励专业教师通过听课、讲座、进修等方式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提高各专业知识的结合程度,达到教学过程中的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从教师角度来看,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融合,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信息素养。

高校财经类专业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行革新。因此,更加积极地探索与实践信息技术知识与财经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必需。学校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财经类专业学生在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上的提高,增强财经类专业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 力,吴国平,薛小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04(09).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

国有企业;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

随着电网快速发展,电力通信网作为电网生产运行及企业管理的重要支撑性网络,网络规模、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大幅提高,随着特高压工程加快推进,近几年我国某大型电力企业将有10多个特高压工程同期建设,而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传输距离长、现场安全与技术管控难度大,建设管理将面临诸多严峻考验和新的挑战。在此背景趋势下,对现有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进行转型发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提出了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高效统一的通信工程一体化建管模式,该模式将企业总部、信通专业公司和省级信通机构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适应特高压工程高峰期建设需要,而且还可充分发挥信通专业公司专业技术支撑优势和属地信通公司现场管理优势和人员队伍优势,进一步加强通信工程规范化管理,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和效果,为稳步提高国有大型电力企业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一、一体化建管目标

为适应特高压工程规模化建设需要,提高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企业总部、专业公司和属地公司的集团化运作,研究提出了通信工程一体化建管目标,即构建“企业总部统一组织,信通专业公司总体建设管理,属地信通公司分工负责”的特高压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信通专业公司专业技术支撑优势,充分发挥属地信通公司现场资源优势和协调优势,深化通信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管理,进一步强化专业技术管理和现场管控,确保工程高质量按期投运,为骨干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为企业总部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建设做好服务与支撑。

二、一体化建管模型

依据国有大型电力企业通信工程建管模式现状,结合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目标,研究建立了通信工程一体化建管模型,为后续确定建管内容与措施提供理论支撑。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以通信工程类型为基准,以过程管理工作流程为主线,在企业总部、信通专业公司和属地信通公司建立三级工程管控体系,明确各层级管理界限,准确定位各相关部门或单位角色,优化职责分工,简化管理流程,深化统一标准制度,完善考核激励方式,打造专业人才队伍,以成熟稳定的信息化平台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有力保障支撑。

三、一体化建管内容

通信工程主要包括可研、初设、物资采购、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等阶段,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内容包括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深化工程各阶段角色与定位、确定工程各阶段管理工作成果、优化完善工程各阶段工作流程等方面,本章节对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为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工作有效落地奠定基础。

(一)明确组织职责

1.组织架构。

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分三级进行管理:企业总部层面、信通专业公司层面和属地信通公司层面。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包括各级通信专业主管部门、各级通信工程项目主管部门、各级信息通信分公司、各级电科院和经研院,以及通信工程建设相关的集体企业和施工、设计、监理单位。

2.责任分工。

企业总部层面,由项目主管部门代行项目法人职能,负责特高压工程建设全过程统筹协调和关键环节集约管控。通信专业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参加工程可研、初步设计方案审查,负责通信工程建设专业指导、协调及监督检查;组织重大活动通信保障,参加工程竣工验收。经济研究院主要负责工程可研和初步设计评审工作。电力科学院主要负责通信项目质量监督与评价。分部主要职责是协助信通专业公司开展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总体现场建设管理相关工作。信通专业公司层面,受企业总部委托总体负责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现场建设管理。主要包括配合总部开展工程前期和招标采购工作;组织属地信通公司按项目成立安委会、业主项目部;负责统一组织技术联络会、施工图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审查、重大技术方案审查等开工准备工作;负责新建特高压站设备安调施工现场管控;牵头组织系统联调、业务通道开通及测试;具体组织通信保障、视频保障;负责组织竣工预验收、专业技术培训、施工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管理等;参加总部组织的竣工验收;负责建管范围内的工程总结、档案、结算,配合决算。属地信通公司层面,按管辖范围分工负责部分现场建设管理。主要包括配合开展初步设计现场踏勘、资源协调和技术规范书审查;按项目参加安委会、业主项目部;参加信通专业公司统一组织的开工准备工作;负责管辖范围内已运行站点设备安调试施工、光缆熔接施工的现场管控;负责管辖范围内新建变电站交换机、数据网、视频的业务接入;负责管辖范围内系统联调、业务开通及测试;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各阶段通信保障、视频保障;参加预验收、专业技术培训、施工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管理;配合管辖范围内的工程总结、档案、结算。

(二)深化角色定位

本章节深化明确通信工程可研、初设、物资采购、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等各阶段相关部门的角色定位,包括归口管理部门、牵头部门及配合部门,为各阶段工作高效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确定阶段成果

本章节确定通信工程可研、初设、物资采购、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等各阶段管理工作成果,以及相应的责任部门,为确认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提供有力支撑。。

(四)优化工作流程

为进一步规范通信工程各阶段过程管理,固化关键环节工作顺序,确保各管理层级之间紧密衔接,本章节优化完善通信工程各阶段工作流程,确保全过程管理工作顺畅,为各阶段工作有序开展给予真正指导。

四、一体化建管措施

为确保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工作顺利稳步开展,还需要不断完善建管过程中各项措施,本章节给出具体内容包括:建立信息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建设制度标准体系,规范工程管理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工程过程规范管理,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1.建立工作管理机制。

在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过程中,信通专业公司联合工程涉及有关单位建立相关工作管理机制,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主要包括:①联合成立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信通专业公司组织相关分部、省信通公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项目成立配套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部署并组织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重要举措;指导、监督和检查工程的各项安全工作;组织安全质量评比、竞赛等;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等。②联合成立通信工程业主项目部。信通专业公司组织相关分部、省级信通公司按项目成立通信工程业主项目部。具体负责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现场建设管理工作,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控制等全面负责,业主项目部成员按职责分工分别开展现场管控工作。③联合成立通信工程预验收工作组。信通专业公司组织相关分部、省级信通公司按项目成立通信工程预验收工作组,负责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预验收工作,配合开展竣工验收工作。

2.建设制度标准体系。

建设通信专业管理制度将立足专业管理职能建立起三级体系,包括顶层管理制度(一级制度),若干覆盖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环节的制度(二级制度)及相关实施细则和指导原则(三级制度)。一级制度为各归口部门的有关项目立项、计划、采购管理等通信专业性不强的管理制度。二级制度主要涉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评价等全过程以及通信技术管理。三级制度建议在现有相关指导原则中结合各专业通信网(系统)的特点,补充完善有关组网架构、互联互通、资源命名、地址(号码)分配等方面的规定。在通信工程技术标准方面要建设门类齐全、分类科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通信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通过科学设计,全面梳理各类型网络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制定既包括现行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也包括今后一段时期内通信工程建设需要拟订的标准系列,以组成标准体系基本框架,作为今后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的主要依据。最终通过构建覆盖通信工程建设的全流程以及各专业通信网络的制度标准体系,从而规范各类通信工程建设,提高工程质量。

3.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随着国有大型电力企业特高压工程的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规模扔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众多工程项目并行推进,实施工作安排密集,对人员支撑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保障有力的人才队伍,主要包括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在人才选拔方面,建立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核心人才选拔机制,明确选拔标准,制定核心人才选用和培养规划。加大与属地信通公司的人才交流力度,建立人才交流站,并固化成特有的人才交流制度,有效提高人才使用率。并且,根据通信工程建设需要,以项目为单位,从属地信通公司抽调人员,作为专责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也将培养出能力更强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在人才激励方面,以企业文化激励为指导,以薪酬激励为核心,如对于抽调到总部工作的人员,应从岗位晋升、薪资调整等多方面进行奖励,统筹考虑,统一实施。

4.强化信息平台建设。

随着国有大型电力企业对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化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对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作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深化完善项目管控工具,优化模块研发集成,实现从立项、合同签订、物资/服务采购、过程管控到验收的全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进度计划制定与变更到任务编制、反馈、检查、关闭的闭环进度管理,实现从成本预算制定与变更、成本执行到成本核算的闭环成本管理,实现从招标采购、中标跟踪、合同签订到月度资金预算申请、回款确认、应付帐款管理的合同闭环管理,实现从销售合同设备清单、物资采购申请、采购合同/备货协议签订到物资入库、出库、签收的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风险识别、分析、下达、处理、检查到关闭的风险闭环管理,实现从需求管理、科技项目储备到科技项目出库立项的科研项目跟踪管理,从而为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五、结语

本文研究提出了国有企业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以构建“企业总部统一组织,信通专业公司总体建设管理,属地信通公司分工负责”的一体化建设管理为目标,以通信工程一体化建管模型为依据进一步在组织职责、角色定位、阶段成果和工作流程等方面阐述了一体化建管内容,最后提出了一体化建设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工作管理机制、建设制度标准体系、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强化信息平台建设等,为加快推进一体化建管模式实现奠定坚实基础。该模式能够满足特高压工程建设高峰期配套通信工程建设管理需要,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信通公司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提升建设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通信工程建设质量、建设进度和规范化水平,最终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快速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作者:吴珍 张祎 于海生 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郑永玲,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

[2]李彦,如何加强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J],通讯世界,2014(8).

[3]董卫峰,试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J],信息系统工程,2014(7).

[4]王春鹏、拜俊鹏,谈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及有效措施[J],价值工程,2012(4).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4)

2基于IPD的技术中心管理模式构建

技术中心的组织模式直接影响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而每种组织模式适应的企业类型也不尽相同,建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和改进。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集团技术中心的组织结构一般分为3个管理层次。1)决策层决策层又分为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技术中心重大问题的决策,由集团主管科技创新及相关业务部门领导共同组成。专家委员会的职责是对技术问题进行咨询、评价等工作,由集团内部高级专家和外聘专家组成。2)管理层管理层一般设在集团总部,由技术开发处、综合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主要负责技术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3)操作层操作层主要负责科技项目的具体实施,一般由区域技术中心、专业技术中心和分公司技术中心组成。建筑企业技术中心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传递、各利益相关者协调、项目各类数据收集、资料文档查询等问题,技术中心内部上下级部门、同属部门以及研发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信息传递、处理和反馈通道,以保证各参与方及时了解项目的实际状况以及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各种信息,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10]。因此技术中心需要一个集成化的组织环境,通过IPD建立一个集成平台,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基于IPD的技术中心组织模式如图2所示。基于IPD的技术中心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改革研发管理,而是技术中心的一个战略转型,技术中心办公室通过IPD平台可以在进行项目决策和分配科研资源时,以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从而保证了项目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实现了技术中心多个科研项目之间资源的最优分配[11]。集团技术中心拥有大量的科研资源、优秀的人才资源及设备资源;而且各技术中心具有技术相关性,科研项目之间具有很强的应用转移关系,所以不同的项目会提供和组织研发不同的科研资源。通过IPD平台建筑企业技术中心的不同专业领域的科研人员可以在共同的平台上讨论工作,取长补短,促进了集团技术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流,充分整合优化了技术中心与项目部研发的资源。

3基于IPD的技术中心的运行流程

建筑企业建立IPD共享平台,将技术中心总部、各分公司技术中心、项目部下属技术部紧密联系到一起,随时进行技术难题的攻克、技术的创新。整个基于IPD的技术中心的运行流程如图3所示。建筑企业管理层最底层,项目层次遇上技术方面的难题,首先通过IPD平台,跟具有相关技术的项目部进行沟通,共享彼此的科研资源并进行讨论,如果难题得到解决,则项目部将技术方案共享到IPD平台;如果此技术难题未得到解决,则上报所属分公司技术中心,分公司技术中心可以通过IPD平台来获取与此技术难题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来自各分公司技术中心以及技术中心总部的技术资源。如果分公司能够解决,则分公司可以通过IPD平台传达给项目部;如果分公司不能解决,则分公司技术中心将其上报给技术中心总部。技术中心总部研发部门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直接将其通过IPD平台传达给项目部,也可以先传达给分公司技术中心,再由分公司技术中心传达给下面的项目部,同时平台上的信息集成部分要及时更新关于这个技术难题的资料;如果技术中心研发部门没有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就通过IPD平台传达给专家委员会或者外部的技术研发市场,与其共同进行研发工作,有效利用各类技术资源直至项目技术难题的攻克。从建筑企业基于IPD平台技术中心的运行流程图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IPD平台除了担任提供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外,还是一个实时更新的技术资源库。结构体系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分享或者查询自身需要的技术资料,并且随时更新。

4基于IPD的技术中心管理模式的优势分析

4.1集成管理技术中心的研发资源

建筑企业集团通过IPD共享平台可以将科研资源按照不同的专业领域进行合理分配,将分公司技术中心的资源集中到集团总部进行集中管理,让研究重叠的项目部门临时组建一个具有针对性的组合项目,避免技术共性导致的重复创新和科研资源浪费。而且基于IPD平台,技术中心办公室的运行流程可以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各分技术中心在各自领域也可以提升研发能力及积累经验。

4.2更好地适应多项目管理

基于IPD的技术中心管理体系是一种支持不同项目研发的管理体系,并且加强了技术中心组织机构的扁平化,使技术中心各部门间可以进行无障碍沟通,信息交流更顺畅。集团技术中心通过IPD平台可以随时掌握下属技术中心项目的最新进展、更全面地了解市场需求,同时实现了科研项目部目标与公司战略目标的统一,实现集团的利益最大化。

4.3强化技术中心的过程管理

基于IPD的建筑企业技术中心可以促进企业的协同工作及集约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创新;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系统提供一个企业内部人员专业信息的共享平台,并且可以建立以IPD系统为框架的集成工作环境,培养出专业化的建筑业信息化人才,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又降低了新产品开发成本;技术合作可以共享信息和研究成果从而提高研发效率,同时,也可以实现企业间研发机构的协调,消除研发重复投资,承担单个分技术中心无力独自承担的研发项目;还可以提供可视化的方法,供开会人员通过网络会议来讨论具体的设计问题,提高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建筑业的技术进步。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94-02

两院院士王越教授曾说过:“人类是否可以有统一的教育模式?不可能,原因在于,教育效果的发挥是在‘未来’的时空中,而‘未来’是无法详细预测和提前采取行动措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只能不断讨论和不断永无止境地改革发展。”为了提高电信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专业性人才,做好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储备目标,培养出的学生可以与市场直接接轨是目前各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模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教学文件[1]。因此,针对国内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电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加强与工程背景紧密结合的思想,开展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研究适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不断发展的就业市场紧密接轨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高校电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1.国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外大都划分在电工类,也有归在计算机科学类当中。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其电信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可以分为电路、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及电磁场4大类。(1)电路类。电路类的体系结构以苏联和欧美体系最具代表性。其中,苏联体系注重理论基础,重视分析方法,授课内容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欧美体系注重课程的实验教学及其工程应用性。国外的电路类课程教学体系多,教学内容涵盖面广,教学安排具有层次性,强调实验教学和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以工程应用为背景。同时,注重电路的工程应用背景、注重计算机技术在电路中的应用、注重电路问题的电磁场基础。(2)电子线路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电路和电子学”、“微电子器件与电路”、“模拟电路”等课程及相关实验。英国剑桥大学通过本科前两年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在之后的专业课程设计中,更强调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开设了“电气和纳米材料”、“先进远程通信”、“电子传感器和检测”、“微电子机械系统设计”、“图像处理和图像编码”等课程及相关实验。(3)信号与系统类。国外信号系统类课程的建设在注重数字技术发展对体系的影响的同时,注意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及时跟踪未来技术及其可能对课程产生的影响。(4)电磁场类。欧美大学的电磁学类课程的教学主要分为三步走:基础课程教学阶段、核心课程教学阶段和扩展课程教学阶段。基础课程教学阶段主要讲授电磁现象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和特性;核心课程教学阶段主要讲授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特性;扩展课程注重的是与工程实践的接口。

2.国内高校。国内有442所高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其中辽宁省有29所。主要开设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通信电路、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理论、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主干课13门。

二、我国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近年来,国内市场电子类发展方向主要有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型显示和数字电子及“三网融合”,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产业及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2014年1月,国内就业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类方向的职位需求占总需求人数5.7%左右,到2014年7月,电子信息工程类方向的职位需求增长到总需求人数的1/5。可以看出,电子信息类人才,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且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

三、培养目标的确定

1.基本定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将电子类和信息类紧密结合的宽口径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存储、处理、显示和利用等技术,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信息技术及其设备、系统与网络的软硬件开发及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基于该基本定位,在制定大连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建设了理论类与技术实践类两大课程群,在强化理论类课程的同时,依托工程背景,突出实践应用,形成理论和实践并重、分析和综合并重的专业特色,具体做法是:厚基础――加大主要专业基础课学时,确保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扎实,为今后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宽口径――加开“随机信号处理”、“现代通信技术”、“数据通信”、“DSP技术及应用”和“EDA技术及应用”、“卫星通信”等任选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应用――增加实验比例,特别是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同时将电子系统设计、创新项目等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及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和开发能力,可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就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培养大纲制定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工程实践和应用的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和开发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确立了理论类和技术类两条专业课程主线。

1.理论类课程群建设。专业性和综合性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适应这个发展,我们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也应该朝着专业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开展改革,也就是在保证理论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工科类专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我们的自身特点及优势,制定了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结构和实践类教学体系结构。理论类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外,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信息与系统和信息与通信两大课程群。信号与系统课程群包括:电路原理(含实验)、信号与系统(含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含实验)和信号检测与处理;信息与通信课程群包括: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含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含实验)及电磁场与电磁波。

2.技术类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确定了理论体系结构之后,我们又开展了技术与实践教学体系论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指向,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与理论体系结构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完成了计算机四年不断线计划,建立了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技术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群包括:高级语言课程设计和高级语言编程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群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含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含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EDA技术及应用课程群包括:EDA技术及应用(含实验)和EDA技术课程设计;微机与单片机课程群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含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含实验)、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创新实践课程群包括:工程项目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机器人擂台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

五、培养方案的特点

经过多次调研、分析、修改完善及研讨,并经有关专家审核,最后形成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年的培养方案。其特点如下:

1.提出课程群建设的思想,完善课程体系结构。整个培养方案共分为两大类(理论类、技术类与实践类)、7小类(信息与系统、信息与通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EDA技术及应用、微机与单片机、创新实践)课程群。课程群思想的提出使得电信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变得十分清晰,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一目了然,便于师生理解和执行。

2.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与就业市场的直接接轨,必须对现有电信专业的技术实践类课程进行改革。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注重以工程背景为实践类课程设置的核心思想,力求建立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EDA技术、DSP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相关课程建设,采取稳扎稳打、稳步推进的原则。

3.计算机四年学习不断线。为了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就业市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中还注意设计了四年计算机学习连续化,实现计算机四年不断线学习[2]。

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整个培养方案的修订贯彻人才战略的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并获批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加强理论教学拓展,保持综合性、专业性的专业教学优势。坚持本科教育与工程教育接轨的教育思想,建设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编写注重工程应用的教材,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实现分类施教、差异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更强,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和分析能力都得到较好的培养,并且对自身的认识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6)

作者简介:刘婷婷(1982-),女,江苏淮安人,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张健(1977-),男,江苏昆山人,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16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37-0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1-2]通信工程专业作为理工科院校的重要专业,为社会输入了大批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制造以及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国防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4]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能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思路和培养方案,就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培养的学生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培养方案制订的总体思路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定期更新改进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方案制定路线和论证程序,总体思路如下:

首先由通信工程专业相关教师讨论培养方案,根据行业的变化确定交流考察的重点。接着由学院组织相关教师深入南瑞系统集成公司等五家企业交流考察,了解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等,相关教师与企业管理部门、人事部门进行交流并保持联系,及时获得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学院组织相关教师与一部分毕业生进行交流,进一步探讨之前培养方案的优缺点,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学院也组织相关教师与部分高年级在校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反思已有的专业培养方案。结合上述三方面的交流成果,学院和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反复分析、论证、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内容,以此形成讨论意见稿。

讨论意见稿在通信工程专业更大范围内进行讨论,包括企业和高校的专家、教师、学生。根据他们的意见进一步精炼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该讨论意见稿还要征求实验室老师意见,细化实验方案,讨论培养方案的可执行性。同时,还需协调学校相关授课部门,讨论培养方案的可行性,最终确定通信工程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多方面、多途径调研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学院从多方面调研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获得以下结论:

用人单位今后对各学历人才的需求情况主要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需求数量也在增加。目前急需实践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学习能力强的毕业生。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希望毕业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和应用通信电路设计、C语言、单片机开发与应用、通信传输与现代交换技术等知识。现在及未来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需要加强设计、开发、调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还有实践动手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培养方案中也应该包含行业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内容,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

已经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生产、维护、测试以及软硬件开发工作,还有小部分毕业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调研,毕业生普遍认同的素质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合作与协调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外语能力。在硬件知识方面,学生更关注电路板开发、单片机编程、Protel应用、嵌入式的相关知识。有些单位还要求学生具有射频、FPGA等方面的知识。在软件知识方面,学生主要关注相关的软件开发经历,熟练掌握C语言、C++以及JAVA等编程技术,熟练使用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有些单位要求熟悉ARM和某种操作系统。毕业生普遍反映,所学的知识对目前所从事工作最有帮助的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外,外语和计算机软件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在校高年级学生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最希望从事的工作包括软件开发、技术支持和售前服务。希望学院多开设一些关于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希望老师提供一些实际动手的机会。学生对专业课程很感兴趣,现在已经开设的课程包括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数据库技术和C++编程等,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三、基于专业特点制订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有现代通信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有线、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设计能力,适应通信领域的网络、系统、设备以及信息交换和传输处理等方面的科研、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突出通信系统设计原理与开发的基本理论与工程能力训练特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力图体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教育理念。

与其他高校同专业相比,根据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所能体现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制订的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宽平台

本专业具有多年的通信工程专业教研室历史,拥有多名高级职称教师讲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本专业教师历年来出版多本专业基础课教材,使用人数广,使用效果获得一致好评。本专业教师承担的“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课程群建设获得学院精品课程群称号,并在建设过程中获得丰硕成果,包括出版教材、建设出版教材配套试题库、建设完成教材配套电子教案、发表多篇教研论文、建成课程群网站等。具备这样的专业优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雄厚的通信技术专业基础功底。

2.强能力

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的现代通信系统往往是通信技术与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系统及应用。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通信新技术融合的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调测、应用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专业开设了数字传输技术、现代交换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融合了学生已学过的通信、计算机、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知识,并应用很多新技术、新设备,通过系统设计应用调试的实践,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配置运行具体的通信网络和通信系统。

3.精应用

本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紧扣工程应用的特色,所开设的课程紧紧围绕应用的目的。通信应用软件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芯片及应用、通信网设计等课程都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通信软件与智能芯片的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专业十分重视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效果。重点专业课程采取实验课单独开课模式,将课程搬到实验室,让学生边学边练,确保实验效果。校企合作共建教学生产实训基地,形成教学和生产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工程能力训练,本专业的学生在高年级时能够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设计、功能开发应用能力。

4.亲产业

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与新设计方法往往能实现以前无法想象的任务,因此,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一定要与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本专业已经开设或正在准备开设很多目前快速发展、大量应用的新技术、新器件的课程。在本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学紧随产业发展的原则,培养真正学以致用、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四、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构成。第一层次,如图1中的底层,公共基础平台课程。该课程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组成,其中通识课程涵盖了科技文化、数学、计算机语言、体育与健康等。主要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等。第二层次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如图1中的中间层,是在公共基础平台课程的基础上,为专业平台课程提供学习基础的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原理、电路原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专业英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现代通信系统概论。这些课程是专业平台课程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更快的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第三层次,也就是图1中的最高层,是专业平台课程,分为四个方向,分别为:网络传输方向、通信技术与系统方向、硬件开发方向以及软件开发方向。

2.实践教学体系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即一般实践技能、基本专业技能、通信工程专业特色实践技能,全面培养工程素质,如图2所示。为达到现代工程教育的目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了社会实践(1周)、实习(4周)、课程设计(12周)、毕业设计(16周)等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共计35周,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近40%。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高撰写课程设计、实习论文的要求,在所开设的所有专业基础、专业课中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

3.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用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职业技术资质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政治素质的培养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公共平台课程的设置实现;人文素质是通过公共选修以及课外阅读等方式达到培养考核要求;职业技术资质是结合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及课外选修学分的设置来达到考核目标。

五、结论

为了迎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培养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够在通信网络建设、运行和维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方案制订路线和论证程序。在实施过程中,重视与企业交流互动,不断改进、完善培养方案内容和专业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光灿,张刚林,黄飞江.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9,23(2).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7)

1.1基本概念方面的区别电子信息工程,属于一门与计算机应用息息相关的学科,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进行电子信息的控制与处理,所研究的对象是如何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还涉及研究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应用等等。总而言之,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利用电子方式,实现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保存与传递,研究目标在于信息。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针对的研究对象是现代电子学与电子信息技术,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开发新型的电子材料、开发电子器件等,还包括了设计、制造以及应用的研究。总体而言,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电子本身的运动规律、电磁场、电磁波、电子与光电子的材料、电子器件、电子线路与系统等,所研究的核心在于电子的运动规律、传播的载体、传播的方式等。主要从微粒子的角度来对其运动的问题进行研究,包括了研究信息工程应用领域的问题。通过电子化手段来实现海量信息的表达、处理与传播等,推动人类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

1.2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区别在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课程开设方面也具有着一定的联系。通常情况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了:电磁场理论、数字信号处理以及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等,其中课程内容除了信息自动化方面的专业课程,还包括了电子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课程。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了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传感技术、电子材料以及电子器件基础等。由此可见,这两个专业的学习都必须以扎实的数学与物理知识作为基础。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学习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如何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而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物理基础知识的要求更加高。总而言之,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两个专业的学习方面都极为重要。

1.3就业方向的区别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都与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相关,例如,电子工程师主要的工作主要是与电子通信期间的开发设计有关;软件工程师则主要负责与硬件相关的软件开发工作;项目主管的主要工作要求具备成熟的经验与丰富的知识等。

2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现存问题

2.1专业缺乏特色目前,在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新型学科,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依然需要继续努力发展。由于高校对这两门专业没有深入的研究以及了解,导致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出现口径过宽的情况,难以体现出专业的特色所在。有的学校在设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时候,缺少有针对性的安排和设置,导致这两门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没有真正体现出不同专业的人才特色。

2.2缺少足够的师资力量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尚未成熟,多数高校内在这两个专业上缺少足够的师资力量,甚至在某些学校内没有这方面专业的教师,而是让其他专业的教师来代课,如此一来,容易给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此外,有的学校所聘用的教师,大多为刚毕业的研究生,缺少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加上学校在师资结构的安排上欠缺合理性,影响了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2.3实践力度不足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来说,实践教学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这两门学科的学习课程上安排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但是,由于实践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主要的实践内容是验证型实验,操作程序是固定的,操作步骤比较简单,容易完成,缺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力度。其次,有的学校没有建立起校外实习基地,导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促进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3.1明确教学任务与目标,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明确进行高校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优化。在教学的改革当中,课程改革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这是改革任务当中的难点之一,也是对高素质人才进行培养的核心所在。从国内外电子工程与信息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对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结构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紧紧围绕着服务第一的宗旨,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符合护理岗位的需求而进行培养与教育。进行课程创新与改革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教学方式,增加多个选择目前我国多数的高校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方式上都比较单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对课程的结构进行调整。重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之余,对选修课程进行开发与优化,专业课程以基本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突出对主要内容的学习。对理论的学时进行合理的缩短,在进行实践操作学习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可以通过各种特色的计算及活动的开展来对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锻炼。(2)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对课程的体系进行的综合整理,发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整体综合性。根据我国高校现在的学生岗位需求,可以把专业课程从单独教学进行综合性调整,变成为综合性的学科来进行教学,从而增加教学内容之间的连接,减少学生学习内容发生脱节。通过对课程体系的不完整性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体现出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完整性,全面拓展学生实践的空间。(3)保持教学内容的平衡性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来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让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岗位的实际需求,从而体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的特征。(4)以岗位需要作为教学体系建立的基础对计算机理论进行探索,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可以通过开展理论研究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体现出中职学校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的精神,同时在结束每章节的教学之后,可以组织教师们对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学的效果进行总结性归纳。从总结归纳中深入思考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技能。此外,还应当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多个角度来进行研究,以此为中职护理院校的创新型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并结合全新的教学思想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从实际出发,把全新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240-03

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包括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是当前IT学科较为热门的专业,也是本科院校普遍设置的专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地方高校要“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表示:“要将600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淡化学科,强化专业,要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来对接。”因此,应用型高校改革实践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内应用型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选之路[1]。

金陵科技学院是一所隶属南京市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向着建设“以软件类为主导特色的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新兴应用科技大学”的方向,紧紧围绕筹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这个目标,围绕新型应用型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南京化战略”和“网络化战略”,推进专业的“互联网+”化和转型发展。因此,电子信息类专业应加快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模式、合作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进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实力,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国内培养现状。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主要表现在:学生“基础薄弱,实践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进入IT领域后,面对先进的IT技术或电子产品,只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和改造,无法开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工作。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大量电子信息类毕业生找不到和专业对口的合适工作,另一方面大量的电子信息企业难以找到企业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存在“技工荒”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努力进行改革。

2.国外先进经验。国外的创新实践教育开展较早,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国外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运用探究式学习、启发式教学,鼓励个性发展,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早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相结合。德国的职业教育做得比较好,实行双元制,使学生能在企业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在德国,奥迪公司准备上市的车型,会交由学生实习、实验、实践,进行反复改进[2]。美国百森商学院自1919年成立以来,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一直贯穿于百森的发展轨迹中。他们注意与企业保持经常联系,努力争取企业对大学教育的支持,为大学生创造模拟创业实践的机会。

二、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相关企业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通过实地探访、电话、网络等手段,我们调研了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相关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的需求,总结为:(1)电子信息软件产业:要求精通电子技术,掌握C/C++及汇编语言编程,熟悉数据结构,精通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及应用编程知识;熟悉各类片上外设;熟悉TCP/IP、USB2.0、CANbus等常见通讯协议,掌握FPGA、ARM、DSP等处理器平台及其接口硬件开发。(2)半导体产业:要求精通电子技术,受过半导体产品及工艺流程的培训,熟悉半导体器件物理知识,熟悉半导体芯片制作工艺流程;了解国内外新产品开发状况,有半导体器件仿真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3)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要求精通电子技术,熟悉FPGA、ARM、DSP、51单片机等MCU等嵌入式代码的编写;熟练掌握常用总线接口协议等;具有以太网、USB等常用技术开发知识;熟悉C/C++编程,有上位机通信接口设计经验。

此外,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择用已经取得电子设计工程师、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电子信息工程项目工程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证书等工程类证书的毕业生。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方法

1.转变观念,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学校的创新机制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外在保障,人才培养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改革创新的内在发展动力。金陵科技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包括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近年来,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我们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环节学分比例,提高实验教学中综合型、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在修订的方案中,课内外实践教学的学分总计达到66学分,占总学分(180学分)的比例为36.7%。教师和学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两大主体。其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情况,直接反映出职业教育体系的效果;教师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则起到指引和先导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思考怎样才能合理地考虑和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实践指导工作的热情,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等一系列问题。

2.课程体系整合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衔接。课程体系整合与优化的原则是,要从学科和专业的整体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结合南京软件名城建设与学校筹建软件科技大学的需要,根据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的实际需求,我们增加了软件类课程和企业合作课程。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利用学科建设成果,提炼出新课程或课程新内容,落实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行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课程体系改革以课程群建设为抓手,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核心课程群: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构建信号处理课程群。该课程群中的基础课程,侧重于研究信号与信息的获取、基本分析方法等,为应用课程打下基础。应用课程侧重于信号与信息的处理技术手段和应用,包括图像、声音、视频。以“微机原理及接口”为核心,构建嵌入式应用课程群。“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课程。由“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DSP原理及技术”和“EDA技术及应用”等构成的嵌入式课程群,为信号与信息处理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平台,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群之一[3]。

3.构建学生创新团队与导师团队,建设多元化实践体系。通过建立课题小组、组织参加竞赛、举办社团活动等方式,构建学生创新团队,让学生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助进步,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开拓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4]。同时,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导师团队,指定年轻教师担任团队指导教师,聘请企业或校外实习基地的有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担任兼职导师,定期给学生开展指导和讲座。继续强化以校内实验、课程设计为重点,校外实习延伸,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效果,聘用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除了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外,加大生产性、工艺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积极推进项目、案例教学方式,推行口袋实验室,让学生在体验“学有所用”的乐趣中,激发兴趣。积极开展学生团队创新实验,研究课程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方法训练。打造一支在职业道德、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技能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专兼结合、高素质的结构型双师教学团队[5]。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设校企合作实践中心、就业基地。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是实习基地建设工作,通过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南京及周边地区电子设备制造、通信技术、电子产品营销等企业紧密结合,建成1―2个集先进性、综合性于一体的校内多功能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先后与南京优奈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泰之联无线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签订协议,巩固和建设一批与校内实训基地功能相协调、有机衔接的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可选择和自己喜欢专业方向相近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参加实习实训的时间累计达到1年以上。

5.电子信息类专业产教融合合作办学平台的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坚持协同育人,全面推进合作教育。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全面对接南京产业链、创新链、产权链,搭建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积极探索专业合作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拓展电子信息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领域,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开放合作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和模式,形成学校与企业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育人模式。通过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搭建个性化培养、展示才华的舞台,吸引所有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发挥潜能,增强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6]。

四、总结

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现状,结合南京金陵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提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机遇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实践表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改革,结合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可为学校软件科技大学的创建、南京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可参考的范例,构建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体系,立足南京,面向全省,形成较强的区域辐射与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治,肖卫初.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之研究[J].考试周刊,2015,(55):115+98.

[2]李文静.德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3]龙诺春,余丽红,林春景.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福建电脑,2014,(08):57-59.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45-02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结合《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线路专业五年发展规划》,我院通信技术(通信线路)专业在近两年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对实践中获得的体会和一些举措与大家作一些交流与分享。

1 改革的思路与实际举措

1.1 改革的思路与实际举措一

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我们认为必须紧紧围绕“专业服务产业”总体思路进行专业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1.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完成了浙江省11个地市主要通信企业的调研工作,最终共采集有效企业样本64个、有效毕业生样本55个、不同年度就业岗位有效样本120个。制定了突出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并针对“学中做、做中学”以及“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三位一体“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1.1.2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1)工程设计创新班轮动试点。

2011年,专业与浙江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合作办学,成立“台州工程设计创新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三位一体“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2年,在借鉴“台州工程设计创新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次扩大试点规模,与浙江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合作成立“绍兴工程设计创新班”。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材等方面完全按企业实战要求实施,并将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嵌入到课程中。通信技术(通信线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两个试点班为基础,逐步推广,在2010级、2011级、2012级中轮动实施,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同时对校内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管理方案进行了完善,人才培养实现了“三化”,即:

实训环境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合一化。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设备,学院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在企业内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直接同步,实现学生的实训环节与未来职业环境的直接对接,在实训过程中提供学生岗位角色的体验。

实训过程的职业化。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以与专业适应的岗位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按照企业工作机制和流程进行,实现实训教学内容的项目化和任务化。

实训管理的企业化。参照所设实训基地的管理结构、岗位设置和管理要求,实行企业化管理。让学生都明确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及岗位责任。重视内涵建设,融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为一体,构建了独特的实践教学文化氛围。

(2)社区经理定向班推广实施。

我院和台州电信合作,通过面向台州地区定向招生,经过校企层层筛选,最终确定当期电信社区经理定向培训班的学员。录取的学员将先在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化脱产培训、认证考试,后继在电信企业进行一个月的生产实习,培训合格的学员将取得客户工程师初级证书、安全操作证书和结业证书。截止到2013年9月底,学校已和台州电信合作举行了9期电信社区经理定向培训班,累计培训14204人日。

1.2 改革的思路与实际举措二

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必须要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

通信技术(通信线路)专业根据专业服务产业的指导思想,大胆的地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力求体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和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内涵。在200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合作开展项目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原则,制定了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形成了课程标准。

教学资源联合开发团队采用“基本”+“特色”的结构,重新制定了专业所有27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与中国移动浙江分公司合作开发传输技术工程师试题库1套、传输线路网络培训资质认证系统1套、培训教材《中国移动浙江公司传输管线专业岗位认证教材》1本。在合作企业的帮助下,5门专业核心课程中,企业生产性案例项目的总学时数累计达到了560学时,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实际工作项目紧密关联、成效显著,其中《通信线路工程设计》《通信工程概预算》和《通信工程制图CAD》3门核心课程,依托校外实训基地的技术服务合作项目,100%实现以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组织形式,以行动为导向,探索实践以“传、帮、带”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

1.3 改革的思路与实际举措三

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必须要重视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能力建设:一是指理论研究能力;二是指技术服务能力。

1.3.1 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实行校企双专业带头人负责制;选派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同时引进企业兼职教师;重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1.3.2 能力建设

在理论研究方面,内容注重应用研究,项目基于企业有需求的领域;在服务能力方面以“校企共赢”为社会服务的主线,努力构建社会服务机构,成立了通信工程咨询服务中心,对外开展工程咨询、施工和设计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2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实践效果

2.1 校企携手打造工学结合核心课程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入企业项目、案例、标准等技术文件,以真实的通信工程设计任务为载体,以生产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构建典型项目单元,并以此来承载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建设了“通信技术(通信线路)工程设计、通信工程预决算、通信工程制图”3门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并完成了3门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和8门专业技能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等课程教学文件的制定。

2.2 对接产业需求,践行三位一体“全程职业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专业基础能力――岗位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这种“分层递进”的策略序化专业课程。融合“理实一体化课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现场”三个育人环境,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每年就业对口率达85%以上。2012年通信技术(通信线路)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优势专业。

2.3 建设了“一体化+项目化+企业化”实训基地

经过企业、行业专家论证,确立了“一体化+项目化+企业化”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即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融为一体,实施企业工程项目丰富实训基地内涵,准企业化方式运作和管理实训基地。

2.4 “专兼结合,动态互补”培育优秀教学团队

通过内培轮训、全员顶岗实践、校际常态化学习交流,全方位,多途径提高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双师”素质,重点培养了校企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

建立有效的专业、兼职教师、企业三方互惠机制。通过主动服务行业企业,以职工培训、技术开发等合作项目为依托,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利益上的结合点,扩大了兼职教师来源,有效解决了选聘并保持兼职教师的相对稳定的难题。建立了兼职教师库,兼职教师在课程教学、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专业工程实践指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另外,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学院为企业提供了各类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2.5 产业服务纵深发展,示范辐射影响广泛

2.5.1 技术服务拓展迅速

专业建设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逐步提升服务产业能力,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第一阶段,以“绍兴市大学生通信工程创新创业示范性实践基地”为依托,申报组建了学院“通信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作为服务型校企合作平台的核心部门,主要负责与企业的沟通和接洽,承接企业的合作项目,在与企业接洽过程中不断的积累资源和校企合作的经验,并寻求深度合作的机会。第二阶段,依靠行业背景,分别在2011年3月和2012年3月与浙江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和绍兴分公司合作组建了两个服务型校企合作基地,承接企业FTTH改造工程设计项目,专门配备3名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现场组织管理学生,保障学生实习的安全,同时定期安排其他专业教师去基地集中授课。三年中累计完成设计文本200余份,实现产值306万元,真正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2.5.2 社会培训不断扩大

专业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送教上门等各种形式,积极开展通信技术(通信线路)工程运维、项目经理、特种作业等领域的岗位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二年来,累计培训业务量达3125余人次;开展客户工程师技能鉴定约500人次;电工和登高特种作业资格培训40期,共约1600人次;与台州电信订单培训电信社区经理培训班9期,共348人次;与宁波电信订单培训电信社区经理培训班3期,共123人次;培训业务创收总收入413.9万元,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 结语

综上所述,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做了一些实践探索,培育了良好的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获得了中央财政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但我认为还有好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完善运营保障机制,让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企业锻炼;其次是提升教学团队的研发能力,科研项目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再次,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做到校企深度互动共赢。只有教师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了校企合作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Z].教职成[2011]11号.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10)

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2-0043-03

1引言

嵌入式系统是指以嵌入式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核心组成的专用计算机系统,通常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可移动、软硬件可裁减等特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专业主干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该专业涉及的各学科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最有代表性的是通信与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相互渗透,以嵌入式系统作为上述技术的载体。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角度看,嵌入式技术是后PC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嵌入式系统作为重要的计算机软硬件平台,将应用到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从信息与通信工程的角度看,以嵌入式系统平台来实现信号处理、网络通信、移动计算等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技术应用方向;从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角度看,嵌入式系统综合运用了电子技术,还集成了软件技术,并向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和片上系统(SoC)方向发展。总之,将嵌入式系统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综合载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嵌入式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2专业培养计划修订

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1]。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宽口径的特征,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在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前提下,形成了各自的专业特色,如有的侧重现代电子技术,有的侧重通信技术,也有侧重信号处理等。笔者所在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定位如下:以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信号和信息处理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平台,以通信、网络及多媒体信号处理为应用领域,既强调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又注重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要了解技术和应用的新动向。具体设计专业培养计划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及特色定位,确定本专业的知识架构,并以此为线索设计整个课程体系,使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强调基础理论的同时,要求课程内容不断与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需求相适应。

嵌入式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干学科密切相关,国内不少高校纷纷在本专业开设嵌入式相关课程,也有人提出了一些具体想法[2]。按照上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定位,其专业培养计划只需做较少的修改,即可满足嵌入式教学需要,主要是适当加强软件课程教学,并增加以嵌入式系统为载体的专业综合课程。具体方案是,将开设的“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分解为“数据结构与算法”和“操作系统”两门专业基础课,将“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库知识通过增设选修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供部分对数据库感兴趣的同学选修;然后在第7学期增设“嵌入式信息系统”课程及课程设计,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信号处理知识,软硬件一体化,理论与算法相结合。经修改后本专业主要课程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公共基础课,包括两课、数学、英语、体育等;

(2)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3) 通信与网络技术课程,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络;

(4) 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信息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

(5) 计算机硬件技术课程,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6) 计算机软件技术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

(7) 专业综合课程,包括信息系统集成、嵌入式信息系统。

3实验室和课程建设

上一篇: 捐赠发言稿 下一篇: 班主任教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