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实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22 23:28:29

环境实训总结

环境实训总结篇(1)

1.1实训项目任务的设计环境工程原理的主要实训项目要围绕主干课程来设定,充分考虑学校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并深入调研实际的就业岗位需求状况来设计,表1列出了几项常见任务项目(如表1)。

1.2项目任务的实施在整个工程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学习气氛的营造,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训。学生作为环境工程原理实训的主体,其应该主动进行学习,并将环境工程原理情境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分配如下:前期准备阶段中,教师具体任务是准备项目指导书、实训工具、实训场地,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主要进行相关实训资料查阅、生活实习用具,并由组长进行分工。项目实施阶段中,教师要指导实训线路和项目任务的实施,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完成各项任务。项目总结阶段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训项目总结,并进行简短评价。学生分组进行项目任务书的编制和整理,撰写总结报告,并制作PPT等多媒体课件,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1.3项目任务的考核指导教师依据项目任务的过程设计评分表,进行学生自评、组员互评、老师总评等,注重学生的“过程”参与,重点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具体内容见表2学生自评表、表3组员互评表。教师总评分数占据50%,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成员整体表现、组员对于本任务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组员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成果展示,在成果展示中可采取分组ppt演示比赛、教师和其他组员提问的办法来评定最终成绩,在教师提问环节,除理论知识考核外,也可通过学生实操能力来考核。在实训项目考核过程中,学生允许进行补考,并记录学生的最高成绩,以此提高学生掌握实际动手能力的积极性,最终真正实现项目任务的“过程化”考核,(如表2、表3)。

2结论及展望

环境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

军事游戏;指挥训练;内在机制;流程设计

军事游戏作为一种以军事题材为背景的高仿真游戏,其在军事训练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美军为主要代表的国外军队在军事游戏训练领域的研究趋于成熟,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此,我们将军事游戏引入到指挥训练领域,探讨其在训练中的内在运行机制,对创新指挥训练形式和提高训练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理论依据

体验学习理论是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我们可认为体验学习是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按照体验—反思—总结—实践四个步骤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促使新知识的形成,再将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如此循环反复、层层递进,推动学习活动向高一级水平发展。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在游戏中不断得到应用,与早期的游戏相比较,现代游戏给玩家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情感表达和心理冲击等较为强烈,常常会使游戏玩家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玩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体验平台。使用军事游戏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对指挥员进行训练,让指挥员亲身经历不同战场环境所带来的不同挑战和冲击,不断对游戏任务失败进行反思,对成功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逐渐形成指挥员的经验做法,从而提高其应对未来任何战场情况的能力,及时准确作出指挥决策。所以从体验学习理论的视角来看,基于军事游戏训练的指挥员指挥能力形成和提高主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情境诱发阶段。这是激发指挥员训练兴趣和动机的阶段,应当注重对游戏训练场景的构建,增强游戏的体验性,围绕主要训练内容,尽可能的贴近实战背景,使指挥员能够玩有所思、训有所感,从中获得新的知识经验。二是自主体验阶段。指挥员在游戏提供的环境中进行训练,接受各种任务的挑战并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形成处置类似情况的能力经验。在体验的过程中组训者可以适当根据不同指挥员的认知能力,指导他们获得感悟或者体验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三是经验内化阶段。此阶段指挥员通过对训练的体验训练后开展反思和总结,将训练中的所思所感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能力经验,同时注重加强交流和讨论,在组训者的引导下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引起指挥员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二、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要素构成及逻辑关系

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要素主要由组训者、受训者、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环境等五部分组成,但在军事游戏这个训练平台上又赋予了它们区别于其他训练要素的特殊涵义,准确把握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要素内涵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对我们研究其训练的方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组训者通常包括部队各级首长机关、训练保障部门、分管训练的组织机构和各级教练员等,他们是训练的筹划者、指导者和保障者,引导指挥员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构建,形成并积累指挥经验,为开展游戏训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而其传授者的角色体现的并不是很明显;受训者是指挥能力和经验的获取者。由于军事游戏自身的局限性,文中所指的受训者为接受训练的个人,具体包括部队各级军官、士官和各类指挥岗位的指挥员等;训练内容是指受训者需要掌握的指挥理论、指挥技能、指挥思维和指挥谋略等,是训练中其它要素组织与运行的依据。按照训练任务规模级别可分为:战略指挥训练、战役指挥训练和战斗指挥训练;训练方法是指受训者利用军事游戏开展指挥训练的组织形式、程序和方法模式的统称。根据军事游戏的特点,我们可采取理论学习、战例研究、模拟推演、红蓝对抗等形式来开展指挥训练,目的是使受训者了解掌握指挥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原则要求和思维谋略等,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佳的训练效果;训练环境是受训者进行指挥训练的时空环境,在此特指游戏所提供的自然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游戏态势等。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五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图1所示:组训者和受训者作为训练的主体,两者之间是帮与训、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过程中,组训者主要扮演着训练的引导者、经验的指导者和活动的保障者的角色,而受训者在组训者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实现知识和经验的自主构建,不断提高自身的指挥能力;训练环境、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作为训练的客体,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不同的训练环境对应着不同的训练内容,对训练内容的学习需要在特定的游戏环境中进行构建;而对于不同的训练内容也需要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训,增强训练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够提高训练的整体效果。训练主体与客体之间因为训练目的而产生联系,主体在一定的方法模式和机制体制下进行学习训练,它们之间是利用与被利用、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

三、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流程设计

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是以指挥员为中心,以提高指挥员指挥能力水平为目标的训练活动。在训练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指挥员素质特点,科学合理选择或设计游戏训练平台,采用不同的方法模式进行灵活施训。本文综合部队组训模式和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将训练划分为先期准备、组织实施和总结讲评三个阶段,其中包括确定训练内容、选择构建环境、选择训练方法、总结评估等四个主要部分,具体训练流程框架如图2所示:

(一)确定训练内容

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内容的确定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部队职能任务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选择,例如武警部队担负执勤任务的分队指挥员可选择对执勤指挥的内容进行训练,而执勤指挥训练的内容又可细分为“两看”勤务执勤指挥、警卫勤务执勤指挥、守卫勤务执勤指挥、巡逻勤务执勤指挥等等;担负反恐作战任务的分队指挥员可选择反恐作战指挥的内容进行训练,其内容也可细分为反劫持行动指挥、反爆炸行动指挥、反袭击行动指挥等等。总之,在明确训练内容上一定要注意强调选择的针对性和合理性,把握好“按需施训、突出重点”的原则,做到专岗专训、一岗一训,有效增强指挥员胜任本职指挥岗位的能力。

(二)选择构建环境

训练环境是指挥员开展训练的空间载体,在此特指指挥员所处的游戏任务环境,在确定训练内容之后需要对军事游戏训练平台进行选择和游戏情境的构建。若要使选择的游戏平台适用于指挥训练,这就要求其必须要具备全维视角功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指挥官模式,这样才能够便于指挥员对游戏全局进行把握,更好的实施指挥活动。同时,人们可根据需要对类似游戏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融入相应的军事指挥作业元素,对指挥员开展指挥作业的环境进行模拟,使其无限接近于实战环境,更好的满足指挥训练需求。

(三)选择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的选择是组训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科学合理选择训练的方法,对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尤为重要。在此,对训练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受训者的能力素质状况。对于能力素质较弱、思维能力较低的受训者,我们可选择直接传授的方式进行训练;对于能力素质较强、思维较为活跃的受训者,可选择启发或诱导的方式进行。二是训练内容。比如指挥员在用军事游戏模拟战例分析时,可采取层层设疑、分段推演的方式进行研究;利用军事游戏进行战术模拟指挥时,需要采用人机对抗或者人际模拟对抗的方式进行训练。三是游戏功能属性。在选择训练方法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游戏平台的功能属性,弄清哪些适用于认知式的学习训练模式,哪些又适用于对抗式的训练模式等。

(四)总结评估

人们较为常用的总结的形式有讲评式总结、反思式总结和复盘检讨式总结。训练的评估也是总结讲评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训练过程、内容、方法和效果的综合考量和评价,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式。在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研究中,我们着重对指挥员使用军事游戏平台进行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游戏数据分析、业务能力考核、实践应用考核等方式对训练作出全面系统的评价,并最终作出判断和得出结论。

四、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一)任务牵引,战训一致

始终坚持以任务为牵引,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使训练无限贴近于实战。首先要依据任务选定训练课题,指挥员在训练中要严格依据所担负的使命任务选好训练内容,重点突出兵种特色、区域特色和任务特色,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依据实际构设训练条件,利用军事游戏构建指挥员的指挥训练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环境因素的影响,设置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则和条件,让指挥员在近似于实战的条件下开展指挥对抗作业;最后要依据标准评估训练效果,严格按照指挥训练的标准对指挥员的作战思想、指挥方法、指挥思维和战术运用等过程行为进行评估,做到既看结果,也看过程;既定性分析,也要定量分析,对训练的整体效果做出科学的判断。

(二)循序渐进,统分结合

严格遵守军事训练的一般规律,讲求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形式。在训练内容的设置规划上要注重由易至难、从简单到复杂;在训练方法的使用上要由分段到连贯、从单一到全面,一切都要以训练的效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区分阶段,抓好分段训练。指挥员在对某一科目进行训练时,可根据科目的各个时间节点将其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并逐个阶段进行训练;其次要突出重点,抓好反复训练。指挥员的训练应当突出对重难点问题的研究和训练,对游戏训练中的重点环节或专项内容进行反复研练,加深理解和记忆;最后要着眼全程,抓好连贯训练。在做好分段训练和重难点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对训练科目按照由开始至结束实施全程连贯训练,并对全过程实施有效的导调控制,促进指挥员将知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和经验。

(三)启发自觉,灵活导调

坚持以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指挥员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在灵活多样的方式作用下实现能力的自主构建。在现代教学中人们较为常用的方式有提问式、诱导式、归因式等,这些学习训练方式都有效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基于军事游戏的指挥训练有较高的参考借鉴价值。然而,我们在强调以人为本和能力自主构建的同时,并不意味着组训者就可以对训练过程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相反,组训者在这其中恰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灵活适度、恰到好处的训练导调能够促进指挥员知识能力的构建,对训练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按需集成,自主创新

游戏平台并不是随便拿来就可以适用于指挥训练的,它是在充分考虑军队实际和深入分析指挥训练需求的基础上才作出的选择。由于许多军事游戏的开发有着浓厚的外军背景,其中融入大量外军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外军的军事游戏训练平台所体现的外军的指挥方式和思想,与我军指挥的方法程序是有所区别的,在实际的应用中不能照搬照抄。所以,立足于自主创新是研发适用于我军实际的军事游戏训练平台的唯一出路,我们可以积极借鉴国外游戏开发的经验和技术,按照指挥训练的需求进行功能集成、模块集成和系统集成,深入搞好游戏软件平台的自主研发和二次开发,大量融入具有我军特色的指挥作业元素,使所研发出来的产品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军队的指挥训练活动。

参考文献:

[1]董德怀,等.军事游戏训练[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志勇,等.军事游戏训练流程研究[J].东南军事学术,2013(4):37-38.

环境实训总结篇(3)

对环境要素的实际情况展开调查,针对性地设计具体的治理工程措施,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所要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工程类专业教育的实质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各方面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能力。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环境要素调查能力,在教学环节中设置调查方案编制及实验监测技能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开展此类教学活动已有十几个年头,在实验方案编制、调查对象的选取、监测项目设置、实验组织及展开、如何对编组轮训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心得及经验。为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将教学过程的体会及感受汇总成文分享出来,以便同行参考和指正,有利于整体提升环境工程教学的总体水平。

一、综合实验训练类课程的特点分析

环境法律概念重点关注的环境要素有水、大气、土壤、声环境等。对任何一类环境要素的状况展开调查都是一项综合性的调查及实验监测活动。随着排污许可证的大力推行,具备这方面完善技能的人才将会有较大需求。社会需求一直是高校办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教学环节进行细致设计。综合实验类训练对于成就学生的现状调查监测能力有很大助益。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综合实验,汇总其特点表现如下:1.针对具体的调查对象展开调查方案制定、实验准备、监测项目选定、调查结果整理工作,形成完整的工作链条。2.突出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整个实验过程基本上都是以学生展开,老师只是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辅助修正。3.相对于单课程的具体项目监测实验,综合训练内容内容复杂,环节增多,模仿实际工作过程对每个同学在过程的角色定位及岗位轮换起到全方位的锻炼效果。总之,综合实验训练主要体现在大一、大二基础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让学生面对真实的调查对象展开环境调查能力。只有这样的训练才会接近实际情况。

二、综合实验训练所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分析

通过上述综合实验训练课程的特点分析,需要对应学生各方面的技能,针对性地提出学生能力培养的具体方面,便于综合实验教学方案的细节设置。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归纳综合实验训练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下:1.调查方案编制能力。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但针对一个具体的调查对象,如何编制具体的调查方案,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组成有哪些方面,各环节具体内容要求等,学生没有经过面对真实的项目的实际操练,对方案编制过程及内容只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综合实验教学训练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到现场勘探,对于方案编制先不给出具体指导,只要求学生按照学过的课程知识自行编制一份调查方案。这个环节的设置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课本知识的能力。2.查阅各种标准,准确应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验训练过程需要用到调查方案编制的内容要求、监测方法标准、评价标准、环境质量报告书等资料,学生需要查阅并准确解读,准确地结合到具体的调查方案中。环境标准、环保政策是经常变更的,学生需要了解动态变化并能及时学习领会,准确适用标准,这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才能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3.对调查对象现状情况的描述能力。在现场勘探过程中确定标记污染源状况,监测断面布设,精确定位,把现场情况通过文字描述、图表绘制,准确体现到调查方案中。学生的文字总结能力、图表设计能力都能得到训练。4.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一般高校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不能对水环境调查对象的所有项目开展全部监测,一般都是选择特色代表性项目进行实测。学生需要针对确定的项目查找国标方法,提出实验环境要求、人员分组、样品采集传递、样品编号规则等,充分锻炼学生实验方案展开的计划能力。5.药品消耗计划,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根据实验项目,提出经济合适的药品使用计划,到学校物资供应中心申领药品,组织安装实验仪器,根据监测项目频次确定合适的台套数,培养学生适当药品使用,仪器组装等能力。6.实验过程风险评估处置能力。针对现有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现象,对于以学生自主实验为目的综合训练,特别强调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对负责的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针对可能的重大风险应急方案及处置措施。这是综合实验过程必须设置的环节,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工作能力。对于实验过程的废液要按照环保要求妥善处理,强调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意识。7.实验结果的汇总处理能力。综合实验训练要求提交环境要素调查结果的综合报告。报告内容符合环评导则中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规定要求,锻炼学生的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使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汇总评述能力、各种图表的设计绘制能力。

三、综合实验训练的教师指导环节

综合实验训练的教学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处于辅助地位,但老师的及时指导及督查是实验训练过程的重要保障。相应的教学指导方案需要配套设置。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综合训练任务书。选定调查对象,对实验目标、实验过程、实验方案、实验分组、药品申领计划、实验过程控制、实验总结等提出具体要求。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总体上确定综合实验训练具体内容。2.调查方案编制内容要求。对学生自行编制的调查方案给予指导:封面:题目,班级,学号,姓名,编制时间;调查对象概况,对河流的发源情况、水体功能、平水丰水期变化情况、接纳污水来源情况等做出描述;监测断面布设:设计表格,绘制分布图,文字说明;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监测时间及采样频率,样品编号,采样传递记录。3.调查报告编制参考样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要求给出环境现状调查报告编写的基本内容及格式要求,附环境影响报告书样例作为参考。其中调查对象布点图、断面设置、检测项目及相应国标方法、监测数据统计处理等有详细的格式参照。4.进入实验室前进行集中培训。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设置集中培训环节。集中讲解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技能、仪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纪律要求等;针对实验项目安全知识要求再次系统讲述,配发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5.实验过程质量监控。教师督查项目为:实验项目风险识别方案批准、药品采集及配置计划审核、标准曲线审查、采样过程监看、样品传递编号指导、操作过程不定时检查。

四、教学效果评定

环境实训总结篇(4)

截至目前,我科联系片区共计实施行政处罚2095.836万元,较上年增长125.4%,运用按日计罚1件、查封扣押5件、限产停产31件、拘留移送11件、犯罪移送1件。其中,yy实施行政处罚462.2244万元,增长242.2%,运用按日计罚1件、查封扣押1件、限产停产4件、拘留移送8件;yy实施行政处罚667.0876万元,增长79.26%,运用查封扣押3件、限产停产15件、拘留移送2件、犯罪拘留1件;yy实施行政处罚336.0833万元,增长30.55%,运用限产停产8件、查封扣押1件;yy实施行政处罚487.13万元,增长228.92%,运用限产停产4件、拘留移送1件;yy实施行政处罚143.3107万元,增长738.07%。

(二)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和监察稽查工作

1、开展新型干法水泥企业专项执法检查。5月9日至12日,总队会同省环境监测总站及烟气脱硝专家对乐山、yy和德阳市共9家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分3个组同时进行,重点检查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脱硝系统运行情况、烟气在线监测系统运维情况等。对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3市分别下达了监察通知书,督促当地整改、查处。目前,各地已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查处,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2、组织开展川滇联合环境监察。按照《2016年川滇联合环境监察工作方案》(川环监函﹝2016﹞3号)的要求,2016年6月14日至16日,我科牵头会同云南省环境监察总队组织相关地区环保部门对泸沽湖开展了联合环境监察。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两省泸沽湖景区管理机构进行了通报,提出了整改要求,同时要求两省省景区管理机构要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泸沽湖景区的环境保护管理。两省环境保护机构要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泸沽湖生态环境安全。

3、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2016年6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监督管理执法工作的通知》(川环发〔2016〕53号),对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和执法等工作进行了部署。2016年7月,按照环境保护部要求,联合公安厅印发了《关于联合开展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川环函〔2016〕1020号),组织全省环保、公安力量开展涉危险废物专项检查工作。为确保专项行动工作取得实效,9月下旬,省环境监察执法总队会同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和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对绵阳、自贡、泸州、遂宁、yy和yy州部分涉危险废物企业进行了抽查,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下达了6份《环境监察通知书》,责成属地环保部门对问题企业依法处理,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4、对yy、yy、yy州开展专项执法督导。按照环境执法大练兵工作安排部署,为切实提高片区环保部门环境执法能力,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0月至11月,对yy市、yy市和yy州2016年环境监管执法情况进行了督查,并随机抽查了37个企事业单位环境守法情况。根据督查发现的部分地方环境执法力度偏软、进度缓慢等情况,约谈了yy市名山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召集了yy市和yy州环境保护局有关负责同志召开了通报会,明确要求属地政府和环保部门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力度和工作进度,对检查中所发现的环境问题均责成属地依法查处,并每周向总队报送相关工作进度。通过此次督查行动,有力的打击了部分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保障了群众环境权益。

5、对yy州、yy州开展了环境监察稽查。按照今年环境监察稽查工作计划的安排,7-8月,集中对片区的yy州、yy州开展了环境监察稽查工作,主要对州本级及重点县2014年以来的污染源现场监察、环境行政处罚、环境信访投诉等工作进行稽查。通过稽查和流动课堂,及时发现并纠正了现场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yy州yy州工作实际,提出针对性建议,指导执法人员进一步规范污染源现场监察和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行为,完善现场执法程序和制度,提升了现场执法水平。

(三)信息调度和公开工作

1、完成2015年环境保护大检查信息调度和公开工作。按照环境监察局要求,为进一步做好2015年环境保护大检查的汇总和总结工作,牵头下发文件、制定表格,组织21个市、州对环境保护大检查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和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进行调度,汇总上报了大检查中共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3157家,为进一步摸清全省环境保护大检查相关情况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将2015年环境保护大检查情况在省厅网站上公开。

2、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情况调度及上报公开工作。按照《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环办环监〔2016〕46号)的要求,三科与环评处对接,每月10日前向环监局报送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明细表(双月)和汇总表,并于6月10日及11月30日前将相关情况在省级环保部门网站公开。通过强化工作调度,与环评处积极配合,有力的促进了全省清理环保违法违规工作进度。

   (四)信访及其他工作

1、组织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一是对境违法问题。

2、举办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培训班。为提高环境监察人员在生态、农村现场监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我科于2016年4月在眉山举办了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培训班。培训采用培训与现场检查相结合方式开展,学用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3、积极配合省人大做好新《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暗访工作。按照省人大的通知要求和总队工作安排,由我科牵头对接人大执法检查的暗访工作:一是在雷总的带领下主动去省人大对接执法检查工作;二是按照省人大的文件要求,牵头拟定人大执法检查明查和暗访方案;三是安排执法人员参加人大的执法检查暗访活动。11月18日,我科牵头收集执法检查暗访中发现的问题查处情况,并将相关整改落实情况报送了省人大。

4、基本完成《企事业单位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相关法律法规》的汇编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按照总队工作分工安排,我科牵头收集、摘录涉及企事业单位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典型案例。充分征求各科意见,结合今年新修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内容和形式,目前,内容已基本完成,待征求意见后印发。

    二、存在的不足

(一)参加学习培训不够,在政策理解、法律适用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部分交办的行政处罚案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没有及时组织开展后督查;

(三)年初拟定开展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察工作没有开展。

三、2017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入开展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一是拟于6-8月开展自然生态保护区环境监察;二是对yy市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并对yy、yy州开展2015年环境监察稽查回头看;三是组织部分市州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工作。

(二)继续加强对辖区内市州环境执法工作的督促。按照周调度的模式,从年初开始抓好联系市州的行政处罚工作。

环境实训总结篇(5)

二、培训目标要求:

1.通过培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校教师新课程培训成果,确立利用新技术和网络环境实施教育教学的理念。

2.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我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水平,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学习和讨论,把自己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参加培训学习的收获提供给一线教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需要,努力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以课堂教学实践,网上学习、交流,专题竞赛为主要形式。

三、培训对象:我镇全体在职教师(已参加省、市级及以上骨干培训的教师可以不再参加本地的集中理论培训,但须参加校本培训,并发挥引领作用。)

四、培训内容:

1、《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

2、《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

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4、《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

5、《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

五、培训形式和学时安排:

结合我镇实际,采取集中培训、骨干、分学科和校本培训以及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采用集中培训形式;《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由进修学校对我镇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在骨干培训基础上,负责组织对全镇教师进行培训。《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由各学科分别进行培训。集中培训、骨干培训由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集中培训力求做到精心组织,全员参与,严格考勤,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进行校本培训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课程校本培训计划,结合学习资料帮助教师理清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教师做好读书笔记和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重视教师的实践反思,精心组织校本培训活动,让教师通过培训和实际操作对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能力有较大提高。

五、培训安排

    1、准备阶段(XX年4月-----XX年5月)。主要工作:

    A、针对我镇教师目前对信息技术掌握现状,确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制定《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全员培训课程培训计划。

    B、制定《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培训考核表。

    C、根据《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和《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全员培训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培训计划,并在XX年5月20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审核确认。

    D、选派《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校本培训骨干一名(曹益伦),在XX年5月20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审核确认。

    2、实施阶段(XX年6月--XX年8月)。主要工作:

A、组织骨干培训(进修学校)。(XX年5月底)

时  间

培训地点

培训对象

主  讲

5月30日

教师进修学校

曹益伦

郑国平;张  谊

B、组织集中培训(进修学校)。(XX年6月底至7月初)

时  间

培训地点

培训对象

主  讲

6月24日上午(8:00-11:00)

骆驼中心学校报告厅

我镇全体在职教师

谢敏海;邬卫东;樊耀州

C、组织校本培训。

从XX年6月至8月,认真实施学校《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校本培训计划,精心组织两次校本培训活动,重点围绕《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联系各校实际进行交流研讨,重视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每位教师至少上交三次培训作业,作业内容参考本培训计划中的附件三《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培训指南。把培训教师的出勤和业情况及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上,并按要求上交培训考核表。

具体培训进程、内容:

①、5月份制订专题培训实施计划;

②、5月下旬辅导员(曹益伦)参加区级培训;

③、6月上旬开展第一次校本培训,并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培训内容:《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培训指南——第一部分“理论篇”; 《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发放“教师按需培训学习调查表”;建立学困人员专人帮困机制;完成作业1;

④、6月中旬开展第二次校本培训,并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培训内容:《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培训指南——第二部分“操作篇” (结合“教师按需培训学习调查表”统计情况调整培训内容);《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分学科培训);完成作业2;

⑤、6月下旬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完成作业3;共2页,当前第1页1

⑥、7-8月实践操作,要求建立“个人工作室(BLOG)”;完成作业4;

⑦、9月份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写好个人学习体会,培训总结;复习迎考。

六、考核、评价

培训结束后,接受区教师进修学校对我校《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理论与操作)培训工作进行考评,对宣传发动、组织管理、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参训率、合格率、培训效果、档案管理等情况提出恰当的评估意见。

对每位参训教师实行过程考核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过程考核成绩40%记入总分,统一书面考试成绩以60%记入总分,两成绩之和为教师培训实际统考成绩。

1.过程考核。教师全员培训过程考核由区、校两级组织实施。以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自训自练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其平时学习的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的观察记录,给出恰当的培训过程综合性评价。

2.书面考试。主要测试《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理论与操作)的基本理论知识、理念等。实践考核主要考察教师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以课堂教学实践,网上学习、交流,专题竞赛为主要评价依据。

3、考评阶段(XX年9月底)。

培训结束后,接受区教师进修学校

对我校《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理论与操作)培训工作进行考评,对宣传发动、组织管理、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参训率、合格率、培训效果、档案管理等情况提出恰当的评估意见。

对每位参训教师实行过程考核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过程考核成绩40%记入总分,统一书面考试成绩以60%记入总分,两成绩之和为教师培训实际统考成绩。

①过程考核。教师全员培训过程考核由区、校两级组织实施。以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自训自练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其平时学习的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的观察记录,给出恰当的培训过程综合性评价。我镇在9月底完成课程培训考核表并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

②书面考试。9月底全市统考,主要考查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由省统一命题,区进修学校组织考试、阅卷。考试不合格(60分以下)的教师允许有补考机会,但补考前必须重修。考试作弊的教师本课程总评不合格,并记录在案。

③学分登记。过程考核和书面考核合格后,进修学校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中记入相应学分。如考核不合格,则不能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④总结评价。XX年9月底建立《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培训档案(包括校本培训计划、考核表、培训总结、每位教师的学习笔记、3次作业等资料),同时将《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培训总结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

七、培训考核激励机制:

1、培训成绩和证书载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晋升、评优、评先和考核的必备条件。

2、教师培训学习(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与学校的月考核、年度考核挂钩。

 

 

环境实训总结篇(6)

序号

培训班名称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人数

天数

时间

地点

主办处室

1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保密工作培训班

厅机关各处室、直属机构、各直属单位保密工作人员

保密业务知识及警示教育

55

1

9月

济南

办公室

2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政务公开工作视频培训班

厅机关各处室、直属机构、各直属单位、各市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工作人员

政务公开工作新要求,依申请公开办理要求

75

0.5

9月

济南

3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档案工作培训班

厅机关各处室、直属机构、各直属单位、各市生态环境局档案工作人员

档案工作相关业务知识

75

2

6月

济南

4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政务信息写作培训班

厅机关各处室、直属机构、各直属单位、各市生态环境局政务信息工作人员

政务信息编报方法、技能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60

1

5月

济南

5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审计工作培训班

厅机关各处室、直属机构、各直属单位,各市生态环境局审计工作人员

培训审计工作有关要求,通报厅内部审计工作情况,介绍国家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和省级预算审计工作情况等

70

2

6月

济南

6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环境信访业务培训班

厅机关各处室、直属机构、各直属单位、各市生态环境局信访工作人员

环境信访业务

90

3

8月

滨州

7

全省生态环境科技和清洁生产管理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生态环境科技和清洁生产相关工作的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

清洁生产相关法规政策、主要内容和工作方法,清洁生产的计划、组织与管理等内容,实地调研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先进案例,解读国家和我省生态环境科技方面的政策措施

80

2.5

7月

威海

综合处

8

全省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科(处)室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厅机关有关处室、直属机构、有关直属单位工作人员

国家和我省环境经济政策、生态环保产业、环境与健康有关政策措施

60

2

6月

济南

9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负责规划工作的科(处)室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厅机关有关处室、直属机构、有关直属单位工作人员

解读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65

2

8月

威海

10

全省生态环境法规与标准培训班

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法制、执法、水、大气、环评、标准管理的工作人员

新的法律法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执法实务,国家和我省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新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

260

2

10月

济南

法规处

11

第40期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培训班

部分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我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与总体思路;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内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环境管理实务;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技巧等

60

5

9月

威海

人事处

12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人事工作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人事科(处)负责同志,厅直属机构、各直属单位人事科负责同志

干部任免、考核、监督、工资等业务,干部人事方面新文件、新政策、新要求解读

60

3

8月

青岛

13

全省环保资金项目管理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财务审计科(处)主要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水、大气、土壤等业务科(处)负责同志

国家及省有关资金项目管理政策规定解读,环保资金项目储备库建设调整、项目安排、年度实施方案编制、绩效评价等具体程序及工作要求,资金项目审计检查发现问题防范等内容

80

3

9月

威海

财务处

14

全厅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培训班

厅机关各处室、直属机构、各直属单位财务人员

国家及省关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会计制度、会计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政策规定解读;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及部门预决算报告编报的具体工作要求;近年来巡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60

3

6月

淄博

15

排污许可及总量减排管理人员培训班

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排污许可管理的工作人员

部分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常见问题典型案例及审核整改要点(一期)

180

1.5

11月

待定

总量处

16

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总量减排管理的工作人员

总量减排核算要求(二期)

180

1.5

11月

待定

17

环境统计数据审核技术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环境统计的工作人员

环境统计数据审核技术要求及内容

70

4

4月

网络

18

环境统计业务培训班

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环境统计的工作人员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数据填报及软件系统要求及内容

200

1.5

11月

济南

19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和指标体系培训班

申报国家或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作的科(处)负责同志

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和指标体系;国家和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和指标体系

100

2

10月

威海

生态处

20

水生态环境管理业务培训班

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水生态环境管理的工作人员

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业务;水生态环境保护业务;“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考核要点解读

198

2

待定

待定

水处

21

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建设培训班

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建设的工作人员

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建设相关政策,有关工作要求、工作程序等

300

0.5

3月

网络

大气处

22

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培训班

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处)工作人员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任务、要求等

189

2

4月

网络

23

全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相关业务科(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

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要求

53

1

8月

济南

24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及有关工作人员,重点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有关工作人员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规程、技术知识和形势任务;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履约形势、政策法规、备案管理要求等

177

2

9月

济南

气候处

25

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培训班

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同志,业务科(处)室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解读及有关土壤污染防治文件培训;“十三五”规划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评估总结;净土保卫战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十四五”规划土壤污染防治及项目库建设培训

320

3

9月

青岛

土壤处

26

全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业务科(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

《山东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山东省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方案》,化工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工作;“十三五”规划地下水污染工作评估总结;“十四五”规划地下水污染防治及项目库建设培训

80

2

7月

东营

27

全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业务科(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部分承担国家和省相关试点工作的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厅土壤处(农村处)、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专班、执法局、省生态环境规划院有关工作人员

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十三五”规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评估总结;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十四五”规划,重点是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项目等内容

80

2

5月

威海

28

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及重金属环境管理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固体废物、化学品和重金属管理的相关科(处)、固管中心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重金属环境管理工作要求和业务知识

100

2

6月

济南

固废处

29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培训班

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辐射监管的工作人员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核安全文化、核技术利用辐射防护安全监管行政执法及案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运用等

100

1.5

6月

济南

核与辐射处

30

全省环境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部分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环境应急管理的工作人员

环境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与典型案例分析、舆情应对处置技巧与典型案例分析

170

4

4月

淄博

应急与

舆情处

31

全省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人员培训班

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工作人员,有关市、县(市、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环评审批业务的工作人员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政策等内容

220

2

9月

济宁

许可处

32

全省辐射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人员培训班

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工作人员,有关市、县(市、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环评审批业务的工作人员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技术导则、辐射类项目环评审批政策等内容

120

1

9月

济宁

33

全省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人员培训班

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7市生态环境局或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海洋工程环评业务的科(处)室负责同志、技术评估人员,7市所辖涉海县(市、区)负责海洋工程环评业务的管理人员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围填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内容

60

1

10月

青岛或

烟台

34

全省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管理和技术培训班

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及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相关监测管理和技术人员

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管理和技术知识讲解,现场实践培训

120

3

4月

淄博

监测处

35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培训班

参与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人员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政策规定、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业务流程和工作要求、督察工作基本知识和技能等

120

3

4月

济南

督察办

36

省生态环境厅直属机关处级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

厅直属机关处级干部(参加省直机关处级领导干部学习班的除外);厅直属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党务联络员

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

160

3

5月

济南

机关党委

37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

党建工作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党组负责同志、各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党章专题学习,开展红色教育

75

7

9月

待定

38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党务、纪检干部培训班

各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分管党务、纪检工作的负责同志,厅机关各处室、直属机构、各直属单位党组织党务、纪检干部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党章专题学习,党建、纪检监察工作实务

100

3

10月

待定

驻厅纪检监察组、机关党委

 

环境实训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79-02

随着网络教育的日益普及,人们已渐渐地认识到网络教育不仅是教学手段、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应该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隐身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面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自主的学习时间),如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中的海量学习资源,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有效的大学英语网络学习策略教学新模式,指导学生扩展、使用、迁移各种网络学习策略,从而改善和提高英语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一、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水平调查

学习策略水平调查对于了解学生现有的策略水平,评估学习策略训练效果,改进学习策略使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了问卷以及访谈两种调查形式,全面了解并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教学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问卷调查

1、调查工具。国外心理学家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从不同角度和方面编制学习策略测评表。温斯坦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编制了学习策略测评表,简称LASSI,此测评表是专门设计用于测查和诊断学生使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能力的一种测评工具。根据我国网络教育的实际情况,陈义勤以LASSI为蓝本,针对网络教育的学习特色,对原有的测评表中的变量进行了科学的修改或补充。经过多次修改、专家论证和调查,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网络教育环境的学习者学习策略测评表。由于本研究针对的是我国大学英语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学习策略水平的调查研究,所以采用了陈义勤编制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量表》。

2、调查对象。东北电力大学2010级2114名本科生,其中男生1633人,女生481人;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省市,年龄范围在17-23岁。

3、实施测评与统计处理。考虑到大多数被试者都是首次参加网络教育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测评,为保证每一个被试者都具有一定的网络学习经验,在进行测评前的一个月要求所有被试者都要参与本研究在互联网上提供的学习平台,以切实地感受网络学习。整个测评用时约30分钟。实发问卷2114份,回收1961份,回收率92%,其中有效问卷1712份,有效率81%。将所有有效问卷的数据输入SPSS10.0数据库,然后用该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4、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致性信度系数Alpha=0.9537,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信度。被试者网络学习策略水平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个分量表所得的百分比等级从61%-70%不等,这一结果表明被试者网络学习策略水平普通,需要改善相应的学习策略以提高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表1训练前网络学习策略水平

分量表平均得分百分比焦虑32.4863%态度33.4266%专心32.1963%信息加工35.9770%动机34.5568%自我测试31.3661%选择要点35.1869%学习辅助32.9464%时间管理31.9561%考试策略35.4570%(二)访谈调查

1、教师访谈。通过对东北电力大学10名大学英语教师的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1)目前,我校英语教师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了解不多,很难在互联网平台上给学生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2)很多教师发现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并不突出,很难加以概括总结。同时由于缺乏对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反馈信息,教师无法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监控。

2、学生访谈。针对被试者的不同专业进行了3组访谈,每组有10名参与者。在30名被访谈的学生中,男生23名,女生7名。访谈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学习策略使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反思,进而了解他们网络学习策略水平的实际情况。结果如下:

(1)许多学生表明自己在网络环境下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由于网络教育与传统课堂不同,没有固定的学习教室、课本,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挥的空间,这对于已经适应填鸭式教育方式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很多学生承认自己的学习方法较为传统、单一,对于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知识了解很少,无法较好地运用学习策略知识提高自身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效果。

(2)很多学生反映目前高等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策略的获得渠道十分有限,缺乏系统的学习策略知识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训练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训练实践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提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策略训练新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的具体实践情况如下:

图1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教学新模式(一)实践所需客观条件

1、网络平台。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便捷、全面、综合的学习条件。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浏览、检索和查询相关的学习信息,为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创造优越的条件。网络学习平台可涵盖以下四个方面:(1)网络交互,如BBS,Email;(2)网站导航,如网站地图,站内检索;(3)课程资源,如习题库,课件库,试题库;(4)监控评价,如互评,自评,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

2、教师指导。学习策略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学生实施监控和指导,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满足不同学生特定的学习需求。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指导包括:整体课程的介绍;课程计划的组织;学习目标的确定;对反馈问题的解答;相关知识的扩展等。

(二)实践所采用的形式

本研究采用在大学英语网络课程中穿插“教师提示”和“自我提示”的形式来开展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训练,将教师的主导作用融入到学生具体的学习活动和内容中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各种学习策略,以实现学习策略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

1、层次一:向学生介绍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可用或适用的具体网络学习策略,使学生的学习策略资源得以扩展,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量变。

2、层次二:在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讲授中,通过“教师提示”和“自我提示”提醒学生使用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可用或适用的具体网络学习策略,使没有意识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通过提示开始有意识的使用学习策略,实现从了解到使用,从拥有到会用的质变。

3、层次三:引导学生就某一个特定环境下可用或适用的具体网络学习策略进行反思,达到即使在无教师提示的情况下也能主动甚至潜意识地使用该学习策略,实现学习策略的迁移和内化。

(三)学习策略训练实例

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UNIT ONE 《TIME-CONSCIOUS AMERICAN》为例,介绍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训练。

1、认知策略训练

教师提示:在开始学习文章前在互联网查阅与时间有关的文章,了解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于时间的诠释,并记录在笔记本上,还可记录你对时间的观念和看法。

教师提示: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重要词汇与次要词汇,试着使用个人熟识的标识对新知识进行标记。(例如使用不同字体粗体、斜体或不同颜色来标记主次信息)

教师提示:在课文讲解后,回想一下刚刚学习的内容,总结美国人对于时间的观念,试着提炼1-3个关键词或句子加以分析,提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使用此方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2、元认知策略训练

教师提示:根据本单元总的学习目标,在浏览内容后,制定自己小而具体的学习计划。

教师提示:制定学习计划后把该计划帖入自己的笔记中,适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自己所做的计划及时进行监控和调整,总结出提高网络学习效果的方法来,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3、资源管理策略训练

教师提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要将自己的实际的学习时间记录下来,两者进行比较,发现自身不足,有针对性进行调整和改善。

三、实践结果对比分析

(一)问卷调查

本次测评实发问卷2111份,回收2012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1951份,有效率92%。所得数据统计如下:

表2训练后网络学习策略水平

分量表平均得分百分比焦虑32.1865%态度34.4068%专心33.6967%信息加工36.0173%动机35.5670%自我测试32.9365%选择要点37.0175%学习辅助33.1467%时间管理32.3865%考试策略36.3374%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各个分量表所得的百分比等级从65%-75%不等,选择要点量表提升到75%,表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水平有所提高,已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

(二)访谈调查

1、访谈教师。通过对10名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很多教师都在自己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网络环境下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但他们也承认,在学习策略训练上仍缺乏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仍会面临很多的困难,这也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学习策略训练问题。

2、访谈学生。很多学生都纷纷表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训练是有用的,可以让他们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控、反思。这对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是很有帮助的。有了这次网络学习的经历,他们对网络学习产生了兴趣,认识到网络学习是充实自我,获取知识,实现终身学习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他们也表示由于自主学习策略水平仍处于一般水平,需要进一步学习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知识。

四、结语

大一新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策略水平整体表现一般,需要加强相关的学习策略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本研究初步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策略训练教学模式。实践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策略教学,学生的网络学习策略能力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大。根本原因:(一)由于受现有的网络技术和条件的限制,本研究未能做到网络学习的个性化教学;(二)由于学习策略涵盖多项内隐因素,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心理过程进行实时指导;(三)网络教育环境下学习策略训练深度和强度受学生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教师难以对此进行准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鲍松彬.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反拨作用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2\]马利娟.谈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监控\[J\].教育探索,2011,(9):104-105.

\[3\]熊苏春,严峻.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培训实验报告\[J\].教学学术月刊,2011,(8).

环境实训总结篇(8)

0 前言

从2004年教育部颁布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开始,到2005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直至2年后的2007年,许多高校都积累了部分网络自主环境下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尤其在听说教学中,由于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生动的授课方式,优越的教学环境,使得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探索如何在这种全新的环境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策略培训开始受到了关注。

1 策略培训的必要性

1.1 听力策略重要性

2006年至2007年,李清华、王达金(2006),林莉兰(2006),聂玉红、危鸣辉(2007),肖婧(2006)、左年念,韦建辉(2006)对分别对各自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听力策略调查。结果显示,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紧密的联系,高分组的学生比中分组、低分组的学生更能广泛地使用各类策略。可见,听力策略使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1.2 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现状

近年一些实证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授课模式相比较,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效果往往更好,但是学习效果却并不完全尽人意。聂玉红,危鸣辉(2007)为了解听力自主学习模式的效果,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对湖北省部分试点学校2005级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学生对这种学习模式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但有近一半被调查者对此模式的学习效果并不满意,认为听力水平提高不明显,甚至有1/3的学生认为其听力水平有所下降。肖婧,左年念(2006)通过试卷和问卷的方式,对中国地质大学理工科一年级1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结果显示:自主学习班46%学生觉得还不能完全适应自主学习模式;辅导老师对策略的指导相对滞后,且是个别指导;许多学生未意识到听力中选择性策略的重要性;65%学生希望得到听力策略的集中训练或一段时间的分散训练。由此可见,对于一种全新、先进的学习环境和模式,大量学生急待有效的学习方法,即策略上的指导。

2 策略培训研究

目前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仍处于起步的尝试阶段,因此对于听力策略培训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仍然比较少,所有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教师的策略培训对提高学生听力自主学习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聂玉红,危鸣辉(2007)选取三峡大学新视野大学英语2个班,一班为控制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另一班为实验组,进行听力学习策略培训。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在经过8周的听力策略培训之后,对于听力策略的理解和使用比控制组有较大的进步,学生的听力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李慧,由立发(2007)对国防科技大学的60名非英语专业的一年级学生,通过实验方法对听力学习策略训练在促进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效果方面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接受听力策略训练的学生的听力水平明显高于未接受听力策略训练的学生。

笔者针对湖北经济学院部分2005级本科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一部分学生为控制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另外一部分学生为实验组,进行听力学习策略培训。其中听力策略的使用涉及元认知策略(自我评价策略、自我管理策略、归纳应考策略)、认知策略(预测策略、作笔记策略、联想发挥策略、听读策略、话题复述策略、推断策略、背景知识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合作学习策略、互动策略)等。听力训练材料的类型包括影视片段、新闻、小故事和日常生活对话等;训练的形式包括短对话、长对话、短文和判断等题型。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还不定期地进行网上监控(包括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学习效率、测验成绩等),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最终的学习效果评定由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判定。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明显好于控制组:

(1)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差异最大的是学生按时完成教学进度的比例。试验组只有3.4%的学生没有按时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而控制组却有26.58%的学生未按时完成作业,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实验组。

(2)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控制组和实验组的任务完成总量并无任何区别。两组学生都能在培训结束时完成所有的作业任务。

(3)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控制组和实验组的网上学习时间总量并无显著区别。尽管实验组的学习时间较控制组略长1个多小时,但试验组的学习任务较控制组多(即quiz)。因此总体来看,两组学生的学习时间差不多,但试验组的效率更高。

(4)从两组的期末成绩来看,控制组的及格率为33.13%,而试验组的及格率为65.54%,试验组的均分比控制组的均分高10.64分,差异显著。

3 结论

由两组的对比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教师的持续性介入、监控和指导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影响极大。由于控制组的教师只是在培训结束后才查看学生的总体学习完成情况,因此学生作业拖拉现象出现相当严重。随之带来的学习末期赶齐作业的情况也就变得十分普遍,导致未达到教学计划制定之初的目的:即给学生提供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通过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长期性不间断的学习,达到提高英语听力的目的。而试验组的教师不间断的检查,询问和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迫使学生不得不调整元认知策略,从而达到了使学生在无意识之间的元认知策略运用。因此试验组更能达到教学目的。

(2)听力学习策略的介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十分显著。试验组在经过9周的听力策略培训后,能够有意识地在网上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各种策略;而多数控制组的学生没有系统运用策略的理论指导,缺乏策略运用训练,因此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用到部分常见的策略。总的来说,控制组策略使用频率偏低。期末考试的结果显示,有意识运用听力策略的试验组组成绩明显好于没有受过策略培训的控制组。

从我们以上的讨论中可以发现,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对于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效果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而许多学生却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指导。可见策略培训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李清华,王达金.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从学习策略上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率[J]. 外语电化教学, 2006, (6).

[3]林莉兰. 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研究――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实验[J]. 外语研究, 2006, (2).

环境实训总结篇(9)

快速作文教学法是当今作文教学领域中的一种适应时展需要的、最佳的教学法,是教学观念更新的产物,它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一种扬弃。它科学地揭示作文教学的内在规律。适应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写作,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作文教学中的许多弊端。

本人以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法为基础,结合自己20年的高中作文教学经验,尤其是多年高考教学感悟,自创“快速优质作文法”,希望这种教学法能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发他们作文的欲望,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范围

以高三年级两个班10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以快速优质作文法的三步训练-基础训练、技巧训练、综合训练为实验内容。训练时间为一年。

二)实验方法

1.创设情境: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2.发现法:针对学生实际及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实验方式、方法。

3.对比实验:设置实验对比,及时总结对比结果。

4.表扬效应:以表扬为主体,坚持民主性教学原则,激发学生创造潜力。

5.讨论法:及时进行师生讨论总结,以有效推进实验开展。

6.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好的教学方式、写作规律。

三、实验步骤与训练方法

一)实验步骤

二)训练方法

快速作文着眼于一个"快"字,这就要求在训练时有严密的计划和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有计划、有步骤的实验。

第一步:基本功的训练

快速作文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掌握一定技巧的基础上快"得起来的,否则就会欲速而不达。基本功的训练是多式多样的。

(1)让学生明确快速作文是时代对写作的要求。

(2)激发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作为"我"要写作。

(3)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及阅读素材。

(4)书写的速度达每分钟40个字左右,每个学生备有一本正楷字贴,长期坚持练习书写。

第二步:思维的训练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大脑的思维具有潜能的性质,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大脑才能发挥他的思维能力;快速作文的关键在于强化思维训练,开发大脑中的智慧潜能,在学生写作的全过程中,思维高度活跃,高度集中,一见到作文题,让能立即进行最佳思维状态,挥笔成文。

(1)优化思维环境,教师事先不设置人为的框架和禁区,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自由的、活跃的思维氛围,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

(2)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加强常规思维训练的同时,教会学生识别和具有求同与求异,发散和聚合,纵向和横向,顺向和逆向等思维方法。

(3)教给学生分析、概括、综合、判断等基本逻辑方法。

(4)进行快速思维训练。快速思维训练主要是灵感思维和写势思维训练,灵感思维是思维的思路突然接通,思维最活跃,情绪最激昂的一种状态,可激发写作灵感。

第三步:技巧训练

技巧训练的基本做法是专题指导。读、讲、写三者结合,根据各阶段的不同任务和写作中各环节的特点和要求作好专题指导。如“掌握重心法”、“跳越障碍法”、“数学配方法”、“添加因素法”等就是技巧训练的专题指导。

第四步:综合训练

学生40分钟写成800字的文章,这是总目标,在实践过程中,要把总目标分解成基础、思维、技巧、综合等几个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对每一个环节的训练都要有具体要求。分项达标后,再进行综合训练。

四、实验结果

在实验进行中,本届高三学生参加了2019年全国高考,成绩已经公布,现把本届毕业生与上届毕业生的高考语文成绩列表对比。

从高考情况来看,随着实验的推进,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这在实际的高考中得到了验证。另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本实验历时1年的时间,我既完成了新教材写作教学的任务,又编写了两册校本作文教材。

环境实训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21-02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1994)其过程模型已有上百种,但是几乎所有的模型都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估(Evaluation)这五个基本因素或步骤。ADDIE(五个步骤的英文首字母)模型具有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能够系统化地发现、诊断、解决参训人员问题,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商企业、政府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的培训中。从图1ADDIE通用模型中可以看出,五个基本过程既体现了系统化流程的思想,又具有灵活性和内省性的特点。

始于2010年的“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部级的培训工程,“国培计划”学员来自众多省市,其所在地域政策、环境、理念的差异性,加大了培训的难度。因此,部分院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课程老套、培训形式单一等问题,培训的实用性难以得到保证。本文以某高校“国培计划(2013)―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为例,分析ADDIE模型在“国培计划”中的应用过程,以期为教师培训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ADDIE模型在“国培计划”中的应用

1.分析阶段。分析阶段是培训项目首先要进行的阶段。“国培计划”通过竞标的方式,选取具有优秀师资、丰富经验的机构院校承办,高校取得承办权后就开始对项目进行分析。通过深入教学一线,全面分析培训对象及其工作环境,诊断并找出问题的根源,以此确定培训的总体目标,为后续的设计阶段提供依据。因此,分析阶段是培训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分析的内容包括如下:①需求评估与分析。确定培训对象现状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确定减小差距的方法。②培训对象分析。既包括培训对象性别、年龄、学历、教龄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培训对象现有知识水平、工作培训经历、对培训机构的态度、渴望的培训内容、喜欢的培训和考核方式。本项目培训对象为幼儿园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以及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基层幼儿园起骨干和引领作用。因此,在培训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这一重要特征。③环境分析。环境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开发环境,目前培训对象所处环境,对于发现参训人员问题至关重要;实施环境,培训课程将要实施的环境,不同省市的培训对象汇聚在一起,既要考虑地域差异、人际之间差异,同时还要考虑学员的参与、学员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应用环境,学员将所学知识带到工作岗位的进行实践的环境。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员来自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农村,这就要充分考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否适合学员知识的迁移与转化。

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在分析阶段的基础上,将培训的总体目标细化,确定达到目标的方案。培训方案要做到针对性强,科学可行,既不要将原有的培训方案照搬照抄,也不要过于追求方案的新颖而脱离实际。培训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①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以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为基础进行设计,目的是能够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本项目根据以往的培训经验和前期的调研基础,了解到学员所缺乏和急需提升的主要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前沿动态的把握、自身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升、教学内容改革与课程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等。因此,针对学员存在的不足,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方面提升骨干教师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以及科研水平。②培训形式。培训形式是培训内容的承载,通过什么样的传递系统将内容传递给学员对培训效果至关重要。本培训对象为幼儿园骨干教师,大都是带着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来参加培训的,学员渴望通过培训,提升认识、分析、解决实践中所面临问题的工作能力。基于这一考虑,尤其要注意推广与采用案例研讨、设计教学、经验交流、观摩学习等以实践为导向的方式,辅之以问题中心、课题引领、多向互动的教研范式。③考核方式。学员的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包括参训人员的出勤状况、课上提问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是否服从遵守组织纪律等;培训课程结束后,要进行总结性评价,包括:研修日志、心得体会、学生作品等。在本阶段要制定学员的考核标准,设计中期调查问卷、作业及测试题等,要保证通过多种考核方式检测学员的学习情况。

3.开发阶段。开发阶段是将设计的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参与培训的相关教师创建并整合设计阶段构建的内容,并进行反复研讨,不断根据反馈进行回顾和修订,对培训材料逐步完善。本“国培计划”项目采用“名师名园”双轮驱动策略,组织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培训教师队伍,并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在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受训学员实地考察、观摩一批经学院精心挑选的优秀幼儿园,目的是让学员获得如何办好幼儿园、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的切身体验。但应注意的是,培训专家、材料的引进和培训环境的创设,应以满足学员的需求为目的,在吸收、整合的基础上保证培训材料、环境的针对性和适切性,切勿脱离学员的实际情况。

4.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在不同的培训环境下向学习者输出教学活动,传递培训内容,但该环节并非静态单向、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交互的过程。培训的实施过程中还应不断地观察学员、获得学员的反馈,及时对发现的新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之后,培训相关人员调查学员仍未得以解决的疑难问题,组织学员以分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专题研讨,并通过小组间的论辩,把问题引向纵深,使学员的沟通交流、思考研究切实得到加强。此举措受到了学员的积极参与和一致好评。

5.评估阶段。评估要贯穿整个培训过程,它是对学员、教师以及培训院校的共同检测,是培训顺利开展并进一步完善的保障。在实施过程中按照前面设计的考核方式,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

在本次培训中,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学员对该项目的满意度统计。结果显示,学员对培训的课程以及实践活动非常满意。主要体现在:提升理念、指明工作的方向;经验交流、收获友谊;理论与实践实践结合,学之即用。同时,学员也对培训的改进提出了建议与意见:在教师培训模式上应该增加互动、交流;应多增加一些前沿的课题理论研究成果介绍;在现有基础上,多开设一些前往幼儿园参观的培训形式等。培训院校一定要重视学员提出的反馈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因为这些意见和建议对未来培训的逐步完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提高培训有效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分析ADDIE模型五个基本步骤应用于“国培计划”的基础上,对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思考。

1.注重学员的“个性”与“共性”问题。“国培计划”的培训学员来源广范、人数众多,若按照每一位学员的问题进行培训的设计,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培训院校诊断、分析学员的个性问题,并提炼总结,找到“个性”问题的“共性”,以此来进行培训的设计,这样既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又提高了培训效率。

2.加强对学员的跟踪评估机制。尽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诊断学员的学习,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培训与应用环境存在差异等原因,使评价最终无法精准、全面地检测学员的学习成效。为了避免教师培训出现“培训时心动,培训后激动,回去后一动不动”的弊病,要加强学员的跟踪评估机制,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调查其所在的工作环境中的教学反思情况。此措施既能帮助学员解决返岗工作后应用所学知识遇到的问题,又有利于提升培训院校的培训水平。

3.培训与教师考核相结合。目前许多教师参加培训缺乏积极性,甚至认为只是完成短期任务,因此造成学习过程中没有积极投入,使得培训流于形式。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政府行政职能的恰当干预,把学员培训的结业证书与个人的相关考核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学员的外在学习驱动力,激发学员参训的积极性,提升教师培训的效果。

本文详细阐述了ADDIE教学设计模型应用到“国培计划”的过程,目的是使培训人员能够充分考虑培训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使培训有序进行。同时增强培训内部各因素的联系,使整个过程和之后的培训成为一个动态、有机的整体。教师培训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只有动态地去不断加以完善,教师培训才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提升。

上一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下一篇: 新任学生会干部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