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五彩绳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1 10:10:04

端午五彩绳的意义

端午五彩绳的意义篇(1)

1、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也被称之为“长命缕”。其意义在于锁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古人认为小孩一旦戴上了锁,就能无灾无祸,平安长大;长命锁更多表达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2、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所以传统上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配以银锁,缠绕于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在端午节的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端午线。系线的时候,孩子不能开口说话。而一些已婚的男人也被妻子逼着戴上彩绳,很多男子担心被别人看到笑话,就悄悄系在脚踝上。

3、这系五色绳也有讲究,必须要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就系上,否则就会不灵验,而且五色绳不能任意扯断或丢弃,只能等到端午节后的大雨天时,将它仍在自家院墙的排水口,随雨水冲走。

4、端午节为什么带五彩绳?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随水冲走的五色绳就会变成小龙,带走你身上的不好的东西。这样一来,烦恼、忧愁都随着雨水流走,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来源:文章屋网 )

端午五彩绳的意义篇(2)

五彩绳扔河里。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之意。随水冲走的五色绳就会变成小龙,带走身上的不好的东西。这样一来,烦恼、忧愁都随着雨水流走,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早在东汉应劭着《风俗演义》中就已经记载说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在《续汉书》、《后汉书》中,端午日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门户装饰,认为可抵防恶气。彩绳的五色代表五行,汉代信仰五行阴阳之说,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端午五彩绳的意义篇(3)

一、引言

2005年,韩国将“江陵端午祭”作为其传统节日,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这在中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根据有关史籍记载,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端午祭”的习俗。不过,现在国内的商家以及青少年,对圣诞节、万圣节等国外节日倒是隆重相待,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则远远不够。当下很多人所看重的是传统节日能休假几天,并非意识到这种传统文化本身所衍生的民俗工艺,更是需要发扬与传承的。因此,本文将从山西大同传承至今的端午民间习俗说起,从文化、审美等多方面阐释端午民俗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由于“五”字与“午”相同,端午又名“端五”。每到端午节,大同地区比其他地区都显得隆重一些,街市上除卖粽子、凉糕等吃食外,小摊还摆满了五色线、五色符条(五色腊光纸)、五色符块(用五色纸编织的虎、青蛙)、剪纸公鸡,以及各式荷包、香囊等,可谓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此外,成把的艾草、地椒、苦豆也到处可见。节日前一天,家家户户的家门、院门上悬挂艾草、剪纸公鸡等,以此避邪。同时,家家户户还煎煮艾草水来沐浴,以避毒虫。并且各家制作凉糕、粽子,用于亲友邻里相互馈赠。中国古人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中国古代五色分别是青、赤、白、黑、黄。这5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分别代表木、火、金、水、土。同时,也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等方位[1],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周记•考工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赤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2]。这可谓是中国“五色”之源。在传统文化中,五色(青赤白黑黄)与方位(东西南北中)、五行(金木水火土)等都息息相关。山西大同地区人们在端午节形成了系五色线、佩五谷香包;贴五色纸符、剪纸公鸡(见图1)等习俗,形成了自己的端午五色审美观。图1五色纸符剪纸公鸡门贴①下面,笔者将这祖辈留下的独特端“五”民俗文化,具体以传统民间工艺品——五色纸符、五色线、五谷香包、剪纸公鸡等来一一阐述。

二、五色线

东汉学者应劭所著《风俗通义•辨惑》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3]。这一习俗在山西大同仍在延续,大同当地在端午节仍会用五色线合成细缕,系于臂上以避邪,称其“花线绳”。根据史上记载,也有称之为“续命缕”、“长命缕”、“朱索”、“百索”、“花花绳”的。端阳节这天,人们用红或绿与蓝黄白黑组合,或者用粉红绿白与兰或紫组合而成的五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于儿童手腕、脚腕与脖子上。有的县城未满7岁的小孩腰上,也系五色线。当地人们认为五色线像蛇,带着它,可以让蛇不咬。这是出于古时医疗条件不发达的情形下,人们祈求健康平安的一种民间崇神。中国古人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中国古代五色分别是青、白、红、黑、黄。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早前的端午花线绳,人们都是严格按照规定的五色,即青、赤、白、黑、黄组合而成。现如今,虽然花线绳仍是五色,但是已经不再限定为哪几种颜色了,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随意搭配。“青”,在表义上呈现出多样而复杂的状态。“青”大概可以表示5种颜色:蓝、绿、紫、白、黑。“青”在古代表蓝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色也可表达绿色,如“两岸青山相对出”。青色也可代表黑色,“青鬓”指乌黑的头发。“青”还可指白色,如“鸡叫头遍,天已发青”。可见,“青”这一色彩,在古籍文字中很难找到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而在如今的色彩学上,“青”按照光谱的颜色顺序——赤橙黄绿青蓝紫,“青”应该是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一种颜色,即发蓝的绿色或发绿的蓝色。由于五色绳中的青色有多种文学上与色彩学上的渊源,因此演变为今日的五色绳,无论是从色彩搭配上还是从文化语义上来说,五色绳所用的五色都在变化之中,有红黄白绿蓝、红黄白绿紫、红黄白绿粉、红黄绿白黑等多种色彩搭配。五色绳从最初代表中国古人方位色彩之文化寓意,已经转变为现今的色彩视觉美感之呈现。如今,人们已经不按古时所限定的那5种颜色了,怎样好看就怎样搭设编织,因而出现了红色绳,双色绳、三色绳、五色绳、七色绳等。从编织工艺来看,大同地区的花线绳工艺较为简单,多以辫编法为主。方法是先将2根花线拧搓在一起编成像麻花一样,再将另3根花线以同样方法进行编织,最后将这2条编织好的花线绳拧在一起。

三、五色纸符

有句俗话说:“带上‘符’有人扶,带上‘艾(艾草)’有人爱。”大同人端午这日,会用五色纸折成方包,构成虎形象的符,与艾草粘贴悬挂于门上,有人称之为“艾虎”。尤其是年轻女孩,在端午节早上要用艾草泡水洗脸,寓意有人爱。7岁以下的小孩,还要在背部或肩部的衣服上贴上符与艾,合称“艾符”。关于“贴艾画符”的传统,可以溯至汉代,那时人们就有用符避邪去恶的习俗。根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盅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4]。段成式《读汉旧仪》说,“傩逐疫鬼,立桃人、苇索、苍耳、虎头”等[5]。这里的五色书便是指用五色纸符贴于门上,起到避邪的作用。画虎守门是唐代风俗的写照,可见门上画符咒之民俗由来已久。虎是万兽之王,纸老虎也能镇住蛇虫鼠蚁等毒虫。因此,山西晋北地区人家在端午这日,都要在门上贴五色纸编织的虎符。过去,五色纸符是专指用5种不同颜色的彩纸折叠方包而成的五色纸符。而现在,五色纸符的配色已经不限于5种颜色,一般至少要6~8种甚至更多,人们通常觉得怎样好看就怎样搭配。端午符造型上呈方形,是由等长等宽的两条长条不同色循环叠压而成,每一个正方形是组成符的基本单元。艾符讲究3道、6道、7道,也就是说每个符,由3个正方形、6个正方形、7个正方形组成[6]。这些正方形一般颜色对称,有的为了色彩丰富艳丽,将每个正方形色彩都设计的不一样。且每个正方形是由4个等腰三角形组成,每一个正方形(这里简称为方包)是三角形呈上下与左右颜色对称方式;两色之间多以浅色与重色搭配,或多以黄紫、蓝橙的补色搭配,给人以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构成上与平面构成中单元骨骼在基本形重复、近似手法相似,分别是由7个方包,运用重复、近似的构成方法[6]。符则由两组组成,左右对称,中间再配以主角符马或符虎,最终组合在一起构成像马或像虎的抽象简化图形。形式简洁大方、色彩艳丽,颜色搭配讲究,大有荷兰风格派的现代构成主义的风范。这些色彩艳丽的符马、符虎,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对传统动物图形的图腾崇拜。其色彩上多用黄(牙黄、柠檬黄、桔黄)、红(深红、大红、玫瑰红、紫红)、绿(中绿、翠绿、粉绿)、蓝(绿松石蓝、天蓝、湖蓝、紫罗兰、青莲)构成(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色彩搭配上以黄、紫、绿、蓝占多数,尤其是在整体色彩感上多以冷色为主,搭配上讲究浅色与深色、冷色与暖色、互补色之间、对比色之间的强烈对比效果,红绿色补色搭配也是整体和谐,由于几何抽象图形的组合,更显得韵味十足。我们只要细看大同地区的端午色彩搭配,就能感受到民间色彩审美文化孕育的神奇魅力。平面设计师田中一光(IkkoTanaka)所作《日本舞蹈》的色彩感觉,就与此有些神似。《日本舞蹈》在设计上应用方圆梯形三角形等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色彩上运用色彩学上红黄蓝白黑绿紫等颜色,将色相环上最基本的颜色统统用到,而又用的那么简洁大气,颜色多而不艳,色调统一[7]。TST彩妆系列色彩包装(见图3),与大同端午符的色彩审美有着某种承继性。图2色彩艳丽的符马和符虎①图3TST彩妆系列色彩包装①配上运用红、黄、蓝、白、黑等色彩,都与山西大同端午符常用的颜色和图案类似。因此,研究一个民俗,不单单只是为了知道而研究,更多的是从中能学习到更多对后人对当下有用的东西。研究学习山西大同端午习俗的图案与色彩搭配,对当下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四、五谷香包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包,相传可以避邪驱疫,传至今日是以装饰好看为目的。大同人沿袭传统几千年,端午节前人们纷纷购买香包,或佩戴身上,或悬挂于门上。香包内一般装有五谷,五谷是指五种谷物农作物,平常人们俗称的“五谷”多是指麻、黍、稷、麦、菽这5种农作物。现在人们通常以五谷为谷物的通称,并不一定限于这5种。古代道家有“吃五谷,百病出”的TST这一包装设计,无论是在外包装还是内包装都运用了简洁的几何三角形元素,在色彩搭说法。因此,从古至今流传端午佩戴五谷香包可以避邪祛病。如今,大同人在填充端午香包时,已不再有那么多讲究了,一般都是很随意地填充不同形状的立体即可。有用彩色丝线缠成粽子似的四面体三角锥体;也有各色公鸡状香包,形形,玲珑可爱。端午佩戴香包流传至今,仅有甘肃安庆、陕西部分地区、山西北部大同朔州地区等为数不多的地区,仍保留着这一传统习俗。

五、剪纸公鸡

旧时人们将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合称为“五毒”。端午以时令来看,正值炎热暑夏、毒虫滋生的季节,我国自古就称端午为“毒日毒月”。古时由于医疗条件不发达与封建迷信等原因,民间才有了端午驱毒的风俗。而今,端午时节的传统习俗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唯有少数省市地区还保留着这一传统。山西省大同、朔州地区人们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一风俗习惯,端午时会在门窗上贴黄纸公鸡,寓意“蝎子逞威风,神鸡鹐一嘴,毒虫化为水”。陕西神木的传统门画《大吉有余》突出的是吉祥,先民用“鸡”谐音“吉”,有求取“吉祥”、“安宁”的美好寓意[8]95。山西大同端午剪纸公鸡,是以正方黄纸上贴以红色剪纸公鸡(见图1),一般是以双鸡相向对称而立,同时啄食蝎子,剪纸惟妙惟肖,形象生动有趣。一般是以两只雄鸡对称、仰首挺立在元宝或鱼等形象上,两雄鸡同时啄食一只蝎子,青蛙也被夹于两鸡之间不得动弹,有的还刻意夸大公鸡翅膀呈展翅飞翔状[8]176。剪纸公鸡画面上大多会有“福”、“吉星到”、“端午吉祥”、“全家福”、“万事兴”、“福运齐来”、“吉祥”、“恭喜发财”、“四季平安”、“和顺临门”、“财到”、倒立的“福”字等。同时,其画面也大多会有鱼、灯笼、元宝、圆形方孔铜钱、喜鹊、梅花、艾草、太阳、如意以及代表毒虫的青蛙、蝎子等形象[8]235。剪纸公鸡一般以黄色做底,衬托红色剪纸公鸡,即显得喜庆吉祥,色相环上红色与黄色属于邻近色,这种对比可视性强、色调鲜明、情感较突出,在实际运用中是一种能够渲染效果又很和谐的配色方法。黄色底与剪纸面一般均为正方形,衬底的长方形要大,剪纸面要与底保持2㎝左右的边缘,这是符合审美标准的留边法。民间为了不显得呆板,一般是将正方形呈菱形状张贴于门上。而除了正方形面,也有的是在正方形底上做圆形剪纸面;关于衬底,不一定要非得是黄色的,除了黄底红鸡,也有红底黄色剪纸鸡,也有无需衬底,直接是红色剪纸贴之门上。在工艺上,以往都是村里会剪纸的妇人真正用剪刀剪出来的,现在则都是印刷品剪纸或刻花剪纸了。

端午五彩绳的意义篇(4)

今年的端午,没有了妈妈的蜜枣粽子,没有了奶奶的荷包,没有了亲手编织的五彩绳。也没有了家门前高高悬挂的葫芦。呵呵。有点凄凉吧。自己一个人,守在空旷的宿舍,想想以后,永远都回不去儿时了。

记得家乡那边有个算不上习俗的习俗吧——端午节要到山上踏青。用晨露洗洗脸,洗去浮尘,洗去霉运。还要折点艾蒿回家,或是柳条。然后,把葫芦挂在上面,在放到房檐上,大门上。可是,记忆里,我只去踏过一次青。虽然家就在山脚下,可不知什么原因就是没去过。还好在高三那年去了一次,现在想想,遗憾啊,这居然成了我少时最后的踏青回忆。若是现在可以回到家,我一定要去在家乡的山上洗去身上的尘土。家里的端午,每个小孩子还要带一个香包,很香很香的那种。有很多老人家都会做,我奶奶也会。呵呵,那时,端午的前一天奶奶就给每个孙子孙女都做一个,不偏不向。还有一个小扫帚。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奶奶的那些“小玩意”。大家都不在理会了。或者干脆到街上买那些更精致,更香的。奶奶,我现在还想要一个你做的香包,等我回家了,你再给我做一个呗。嘿嘿,我知道奶奶一定会答应的。

那是好傻啊,因为五月节,大家都要带五彩绳 ,说是好兆头。所以,那天不管你见到谁,都会看到他手上的五彩绳。而五彩绳又有个说法,那就是在下雨后,一定要把五彩绳摘下扔到水泡里。呵呵,可大家都觉得她很好看,不舍得扔,所以,下雨后仍然会有人傻傻的带着她。呵呵,不知道,深圳是不是也有五彩绳啊。不过,已经没有意义了。节。在几个小时后就过完了。

端午五彩绳的意义篇(5)

亲爱的家长:

在xx-x教育中,节日庆典是很大的一个特色活动。这些活动帮助孩子们体验各种节日及自然界中蕴含的意义,感受古老的文化氛围。又是一年端午节,诚挚邀请您和我们一起陪伴孩子共同体验这个传统文化节日的民俗活动。

我们将和孩子一起歌唱与端午相关的童谣、歌曲;

我们将和孩子一起画额、佩香包、系五彩绳、洗浴兰汤;

我们将和孩子一起制做粽子,共进晚餐;

我们将共同为孩子祈福,赠送节日礼物!

活动时间与安排:

xx-xx年xx月xx日(星期x)下午

15:30-16:00 迎接家长、孩子起床及准备工作

16:00-16:30 为孩子祈福:雄黄画额、佩香包、系五彩绳、洗浴兰汤

16:30-17:30 歌唱、制做粽子

17:30-18:30 共进晚餐

18:30-18:40 赠送节日礼物

18:40-19:00 清洁、再见圈

温馨提示:1、欢迎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我们共享节日欢乐;

2、请每个家庭准备一些食物,同享节日晚餐;

3、请再备如下物品:脸盆(洗浴兰汤)、水杯、碗、筷、勺;

4、庆典当日,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建议家长提前到达。

欢迎您的到来,感谢您的参与,我们一起happy吧!

端午庆典邀请函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

五彩线,系手腕;吃粽子,蘸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X月X日,来参加我们的端午庆典,一起过端午吧!

本次活动由昆明华德福儿童之家、昆明芭学园、昆明牧心源华德福儿童之家合办。

时间:X月X日上午10:00-12:00,请提前至少10分钟到达,以便签到分组。

地点:沙朗白族乡旭飞度假山庄

费用:开放14个园外家庭名额,200元/家庭。(含5月23日家长课堂,请参加庆典家庭至少一名家长在家长课堂中和我们一起为庆典做准备,了解庆典意义流程,以便形成共同的意识,共同带给孩子更好的庆典氛围)

报名截止时间:5月2X日。报名庆典,需参加5月23日的家长课堂。

报名对象:关注华德福教育的家庭,有入园意向的家庭优先。孩子最好在2岁半以上,太小的孩子参与的空间会比较小。

活动流程:

9:50 签到分组

10:00-10:10 欢迎圈

10:10-11:00 分组活动 偶戏表演、龙舟比赛(2组交替进行)

11:00-12:00 端午手工:包粽子、缝香包、搓五彩线

12:00 餐厅就餐(费用自理,AA,约50元/成人)

注意事项:

1、为呈现给孩子庆典的完整性,一个良好的氛围,请参与活动的家庭提前计划出门时间,请准时到达,勿迟到。

2、因为要到12点左右才能用餐,请务必给孩子吃早餐。

3、如因天气等原因,主办方对庆典流程有调整权。

4、进入夏季雨水多,请自带雨具。

学校端午节庆活动邀请函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如将一年比一天,岁中五月恰如一日之正午,或许就是后来五渐渐通为午的原因了,故端五又即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初夏的南留村,青山如黛,麦浪金黄。XXX学校诚挚地邀请各位家长朋友来到终南山下,和孩子们一起,包粽子、看偶戏、赛龙舟,体味传统端午节庆,度过快乐的节日。

一、时间:X月X日(星期一)上午,9:30签到,10:00正式开始,12:10结束。

二、具体流程:

10:00:晨圈、舞龙,热热闹闹过节日。

10:30:偶戏表演,安静地体味端午节的故事。

10:45:音语舞表演。

11:00-12:00:赛龙舟、包粽子、编五彩绳,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12:00:再见圈,赠送端午礼物,活动圆满结束。

三、有关事项:

1、活动地点:西安雁引路南留村XXX小学院内。

2、参与人员:本校在校学生及家长、今年9月申请入学的孩子及家长。

3、收费标准:一大一小共50元,两大一小共70元。(此标准根据材料等基本成本制定)

四、温馨提示:

1、由于停车位置有限,请各位家长朋友尽量拼车前来(请大家务必重视,尽量帮忙减少停车压力)。部分车辆可停在村口星期八农家乐院内。村北道路可通行,进入村内请减速慢行。

2、庆典现场缴费、签到,领取游艺卡。

3、庆典现场备有酸梅汤等饮品,请自带水杯,家长也可为孩子带一些健康点心。

4、请各位家长看顾好孩子,各活动现场有秩序地排队,垃圾请放入垃圾篓内。

端午五彩绳的意义篇(6)

中图分类号:DK89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2563(2007)02-0053-05

民众过节的行为载体是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而其物质载体则是各种具有鲜明节日特色的节物。节物不仅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背景下的物的昭示,也是封建家庭模式和性别社会个体乃至总体的心灵呈观,是人类“意义生产”的特殊载体。我们可以将传统节日中的节俗活动和节物看作是一种广义的“文本”形式(即“泛文本”),是主体的一种“言说”行为,因此具有一定的修辞功能。从物质生产和意义生产的二维视角综合考察传统节日节物的修辞情景和指述关系,有利于我们深刻把握传统节日节物的文化留存、发掘并有效利用传统节日节物的符号价值。这对于我们正确判断节日节物的文化价值、探寻出中国传统节日在文化传播、价值发掘、产业(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有效路径都将大有裨益。本文就以端午节的节物之一――“端午索”为研究对象,对传统节日节物的修辞性符号指述关系作初步探索。

端午期间历代沿袭用彩色或五色的线、缕、索作为象征驱邪辟妖的节物。明朝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五月)五日之午前,……项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日端午索。”[1](p315)在历史上,端午索形制和种类特别丰富。从材料的色彩来分,有朱索、五色丝、五彩缕、五彩缯等;从延寿寓意角度来看,有长命缕、寿索、继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百岁索等;[2](p96)从其形制上分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简单地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二是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三是五彩绳折成方胜或结为人像等,四是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鸟兽等物。[3](p163)

品种繁多、形制各异的“端午索”曾经作为端午节重要的吉祥象征物而存在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堪称中国丝索手工艺饰品的一大瑰宝。中国古代还在端午前后形成了端午索制品的观赏、游艺以及买卖集市。五光十色、美伦美奂的端午索记录着中国古代女性的诉说与希冀。因此,端午索也就成为我们观照中国女性社会角色(包括家庭角色)、考察中国古代女性表述方式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生产和性别劳动分工是端午索确立女性修辞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前提

在中国封建时代,社会生产的外在形式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分工,即“男耕女织”的社会生产分工形式和家庭劳作方式。“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维系着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秩序。正如《汉书・食货志》所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纺绩织红”成为中国古代女性最为重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形式。

端午索逐渐成为节日里女性性别修辞的符号化载体,其萌芽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就在于女性生产劳动的这种分工形式的形成和巩固。正是这种社会生产分工,使妇女们所从事的“纺绩织红”工作不断模塑着女性的角色形象,甚至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评价妇女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之一。“纺绩织红”的生产活动又反过来不断固化了女性角色的认同和表达。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作为织物形制的端午索成为反映女性社会角色的符号化载体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端午索成为女性性别修辞的基础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分工,但是古代中国为什么会在端午节里形成这种表征女性社会生产意义的节物形制呢?众所周知,在古代中国,端午节的核心影响区是湘楚之地。古代湘楚大地很早就有发达的纺织技术。长沙楚墓(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丝麻织品多达167件,其中丝织品就有160件,品种十分丰富,包括绢、纱、锦、编织组带以及制成品绢带、纱冠、纱手帕等。[4](p412)在纺织技术非常发达的古楚大地,端午节前后正好是广大妇女从事纺绩工作的时令季节。时令性的生产活动为端午索成为具有女性书写意味的节物奠定了基础。

分析端午索的性别修辞和女性书写功能,其逻辑起点应该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分工――女性从事“纺绩织红”生产方式的确立。当然,端午索作为女性性别修辞的社会意义,不是仅仅停留在“生产性”这个逻辑起点上。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端午索的性别修辞不断丰富、日臻丰满,最终成为极具有“女性书写”意味的一种节物符号。

二、端午索的“女性书写”的符号意义及其指述关系

在古代科学技术及人的生存条件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对疾病、祸灾(包括兵灾)等非常恐惧,因而产生了许多与病灾有关的岁时禁忌。五月就被视为恶月,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月中的恶日。在节日里祈求家人健康、禳灾祛祸,是中国古代女性制作端午索最为根本的修辞动机。端午索在祛病禳灾的指述关系上所指向的对象是不同的,大致可分为夫妻关系指向的符号指述和母子关系指向的符号指述。这两种不同指向的符号指述,反映在端午索的颜色与形制上也略有差异,其代表的修辞意义也不尽相同。

(一)端午索夫妻关系指向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

在古代中国,端午索发挥其“女性书写”功能最为重要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就是指向夫妻关系的。细究起来,端午索夫妻关系指向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1.禳病祛疾、躲避兵灾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日:“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江南卑湿,丈夫早天。”南楚之地湿热多疫,经常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的成年男子染上疾病的机率自然更大。因此,“丈夫早夭”成为困扰当时家庭关系的重要障碍之一。而南楚又是端午节的核心影响区域,于是,客观上就需要一种妻子用于祝福丈夫常保健康、远离灾疾的符号载体――端午索因此充当了这种符号角色。

妇女赠给丈夫的端午索主要有两种形制――“长命缕”和“辟兵缯”。两者的象征意义略有不同:长命缕的象征意义是丈夫的长寿,而辟兵缯则寄托着妇女们希望丈夫能够躲避兵灾,也泛指不染瘟疫。

在女性赠给丈夫的端午索中,最具修辞性的是端午索的色彩。端午索的形制不同,色彩更为丰富。在夫妻指述关系的端午索中,有一种称为“五色丝”的最为普遍。《太平御览》卷一引东汉《风俗通》日:“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这种“五色丝”是女性以五种颜色的蚕丝制成

“长命缕”、“辟兵缯”等诸多形制。五色分别为青、赤、白、黑、黄,其修辞指向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中国古代妇女藉此隐喻丈夫能够五方大吉、处处平安。

2.夫妻情感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

目前,中国学者对端午索夫妻情感指向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进行研究的特别少。其实,端午索具备夫妻情感的修辞意义也是一种必然。在古代中国社会,妇女对丈夫的祝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身体健康,另一种是家庭幸福。对于广大妇女而言,“家庭幸福”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夫妻关系的和谐。在中国古代社会极不平等的婚姻制度下,女性对夫妻之间“情深意笃”的愿望往往要比男性强烈得多。

只要将制作端午索的材料的历史演进过程作一简单梳理,便可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端午索是如何完成“夫妻恩情”的修辞情景和指述关系的。

“索”,《说文・屮部》作屮,糸会意。“屮”是草本盛之意。段玉裁日:“屮糸者,谓以草茎叶纠缭如丝也。”可见,索最早是指以草、木、竹料等所编成的绳,而并非是丝麻线编之绳索。笔者认为端午索取名“索”亦与此有关。也就是说,端午索最初可能和一些可以编成绳索形状的草木有关。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端午节流行采百药以作药浴的节俗,其象征意义也是祛病。端午节这天,妇女们采集一些而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草木回来,除了供全家人洗浴以外,还把一些柔韧的药草、树木枝条编为索状,佩带于身,用以作为祛病消灾的象征物。从节物发生学的角度而言,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妻子又将这种端午索赠于丈夫,希其远离疾病。这种朴素的祝愿寓含了夫妻恩爱最初萌芽形态的修辞关系。在这个阶段,端午索的指述关系基本上还是以“禳灾祛病”为核心,“夫妻恩爱”的象征意义和指述关系尚处萌芽的初始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索就不只是局限于草木、竹料等原始材料了,而更多的是替之以麻、棉、丝等物料。端午索禳灾祛病的指述关系随之逐渐扩充到情感关系的指述关系。特别是自从端午节的娱乐、社会整合等功能得到逐渐加强后,端午索的指述关系就由“禳灾祛病”扩充成为寓含吉祥之意的符号载体。毕竟,与草木、竹料相比,拥有高超纺织技术的封建中国所纺织出来的麻、棉、丝制品外观更为精巧、质地更加匀称、颜色也更加丰富。更为重要的是麻、棉、丝为原料的端午索,更能反映女性的心灵手巧,更能够满足中国古代女性获得丈夫乃至整个社会认可的期待心理。妇女们通过自己的生产方式(纺绩织红),制作出大量形制精美、寓含和谐吉祥的端午索馈赠丈夫。这时,端午索“夫妻恩爱”的指述关系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与“禳灾祛病”平起平坐的修辞意义和指述关系。

至唐时,随着端午节逐渐从祓禊、禳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端午索吉祥欢娱及家庭和谐的指述功能得以进一步加强。人们在素有“恶月”之称的五月里对夫妻感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一点从唐以后流传下来的许多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中可以得到明证。以李白《荆州歌》为例。诗云:“白帝城边是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此诗不仅道出了端午前后的荆州大地(此地属于端午节俗影响的核心区域)已是“茧成蛾”的时令景象,“拨谷飞鸣奈妾何”一句更为直接地说明了五月和女性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拨谷”俗称“布谷鸟”。《岁时广记》卷二引《北户录》日:“(拨谷)五月飞鸣,声如‘行不得也哥哥’,思妇闻之而情更切。”可见,古代妇女已习惯于将布谷鸟喻为“情思”。《岁时广记》又载:“布谷脚胫骨,令人夫妻相爱,五月五日收带之各一,男左女右,置之水中,自能相随。江东呵为郭公,北人云拨谷。一名获谷,似鹞长尾。”这说明布谷脚胫骨也曾是端午节表达夫妻恩爱的节物之一。如此,“拨谷鸟”、“端午索”就与妇人的“情思”有了指述关系。只不过到了后来,端午索大多以丝织就,“丝”与“思”谐音,因此,端午节“夫妻恩爱”的指述关系随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以后,在端午节物指述功能的流变中,“布谷鸟”、“布谷脚胫骨”夫妻恩爱的象征意义逐渐杂糅融入到端午索这种节物之中,以至于布谷鸟与夫妻恩爱的象征关系以及布谷脚胫骨这种象征男女美好爱情的端午节物被许多学者所忽视。至于布谷脚胫骨这种节物的指述关系为何逐渐杂糅融入到端午索中,笔者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布谷脚胫骨与端午索比较起来,毕竟是天然之物,且较难以获得,其便利性自然不如端午索,而一种节物在民间能够长期传承,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节物易于获得。

(二)端午索母子关系指向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

处于古代中国极度父权社会中的广大妇女,也只有在母亲的意义上,才可能得到家庭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也就是说,因女人的家庭化而形成的女性性别角色,是妇女们无法摆脱的“受控力场”。对于女性家庭角色而言,除了纺绩这种社会生产活动之外,另一种主体性活动就是“相夫教子”。在女性情感体验活动中,“相夫”和“教子”成为连绵不已的二重奏,成为中国女性文化习俗的主旋律。前文笔者分析了端午索在维系夫妻关系层面的修辞功能。其实,我们还可以寻找到端午索在女性与子女这种异代关系层面上的修辞图景。总体说来,端午索在母子关系指向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也可分为两种。

1.对“五月子”禁讳规避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

端午索呈现出异代关系的指述功能始于人们对“恶月”、“恶日”的禁忌。中国古人视五月为恶月,万事不吉。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5](p41)五月五日为重五,更是恶月中的“恶日”。俗云此日所生之子,有不祥之兆。东汉王充在《论衡・率性》中说“俗有大讳四”。其中第四条“大讳”便是:“讳举正月、五月子。”因为“正月、五月子杀父或与母,不得举也。已举之,父母祸死。”应昭的《风俗通义》说得更加具体:“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旧社会的人们不仅对“五月子”多加禁讳,而且在“恶月恶日”里高度重视小孩与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妇女在端午节里给儿童颈部、背部、手腕、脚腕等部位带上各种形制端午索,用以祈盼母子关系和谐、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因此,端午索也成为人们对“五月子”禁讳规避的一种符号。

2.节物教化功能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

在端午索的母子关系修辞情景之中,其实还包含着另一种修辞功能,就是妇女希翼女孩长大后善于纺绩、精于织红的教化功能。这种具有教化意义的修辞功能,学界也多有忽视。

在中国封建社会,许多与女性纺绩活动有关的节俗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教化意义。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纺绩手艺及文化熏陶其实从女童时代便开始了。甚至在小孩一出生时,家庭就赋予其性别角色象征性的教化意义。如《仪礼》记载“子生,男子设弧(即“弓”笔者注)于门左;女子设(巾兑)(即“巾”笔者注)于门右。”[6](p36)女童的许多游戏也与纺绩织红有关:有

的是模仿纺绩织红制作工艺,有的是以纺绩织红的工具或制品为玩具等等。中国古代有一种专供女童玩耍的纺(即纺轮笔者注)玩具。此种玩具的玩法就是模仿成年妇女纺纱的工艺过程。它不仅是一种女童游戏,也是训练她们掌握纺织技能的手段。[7](P133)在端午节里,女孩佩戴的端午索形制更为丰富,色彩更加斑斓。而且古代中国端午节前后部分地区还流行一些供女孩模仿制作端午索的集体参与性游戏,这也反映了端午索在性别社会里的教化功能。经由这种持续不断的观念渗透和年复一年的游戏式的习练,自然会逐渐培养起女童她们对纺绩织红性别角色的认同。也正是这种直观反复且深入内心的教育训练,使端午索的女性性别修辞意义和指述关系在封建社会里得以传承赓续并不断强化。

三、结论和启示:传统节日节物符号化象征载体的现代性重构

端午五彩绳的意义篇(7)

2、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3、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4、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5、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6、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7、杯酒过汨罗这个耐人寻味的已然离我们远去,可以探寻的足迹唯有盘中微微泛黄的粽叶,婉转西流的汨罗江和江边那一缕亘古不变的。

8、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9、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10、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12、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13、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14、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15、“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16、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17、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他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着浓浓的甜香,都会有一种情怀滋生。

端午五彩绳的意义篇(8)

2、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3、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4、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5、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6、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7、杯酒过汨罗这个耐人寻味的已然离我们远去,可以探寻的足迹唯有盘中微微泛黄的粽叶,婉转西流的汨罗江和江边那一缕亘古不变的。

8、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9、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10、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12、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13、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14、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15、“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16、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17、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他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着浓浓的甜香,都会有一种情怀滋生。

端午五彩绳的意义篇(9)

2、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3、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4、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5、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6、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7、杯酒过汨罗这个耐人寻味的已然离我们远去,可以探寻的足迹唯有盘中微微泛黄的粽叶,婉转西流的汨罗江和江边那一缕亘古不变的。

8、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9、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10、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12、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13、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14、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15、“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16、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17、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他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着浓浓的甜香,都会有一种情怀滋生。

端午五彩绳的意义篇(10)

2、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3、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4、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DD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5、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6、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8、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10、当我们面对别人的灾难,日渐麻木时;当我们遇到挫折,愤世嫉俗时,不要让敌意遮住了双眼。去相信世界还有爱。也许曾经被伤害,曾经被欺骗,可是为什么要宁可相信让人痛苦的东西,而拒绝去接受美好呢。

11、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12、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13、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14、“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15、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16、杯酒过汨罗这个耐人寻味的已然离我们远去,可以探寻的足迹唯有盘中微微泛黄的粽叶,婉转西流的汨罗江和江边那一缕亘古不变的。

17、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上一篇: 仓储物流部半年 下一篇: 食堂安全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