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活动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23 23:50:38

朗诵活动总结

朗诵活动总结篇(1)

2016年3月29日下午,我们蔡村小学全体师生聚集在操场,开展了少年宫经典诵读比赛。在本次活动中,各位语文老师包括班主任,都倾注了很多心血,取得理想的比赛效果。为了今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现在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精神状态

精神比较饱满的班级有一年级(1)班、二年级(2)班、五年级两个班。这些班级状态都非常好,整齐,群情激昂。

从学生的服装和发型看,5.1班衣服搭配合理,5.2班主持人显得特有气势,一年级的格外注重外表,都略化淡妆,显出对活动的重视,也显得比较有精神。

从现场感染力来看,5.1班语言魅力、诵读水平都技高一筹,震撼人心。

建议:

1、注意服装整齐,校服是最统一的服装,但不干净的一定要回家提前洗,或者把这些学生安排在中间位置,尽量不要放在第一排,另外,统一装束,扎腰都扎腰,不扎都不扎,不能有的扎在腰里,显得挺精神。

2、穿着文明。如红领巾都压在衣领下,拉锁拉到统一位置,衣领整理下翻,鞋带没有拖拉着的。

二、诵读效果

既然是诵读,就要有诗韵和节奏,从韵味欣赏,1.1、3.1、6.2、6.1等班级表现比较好,有层次、有节奏,内涵丰富,有感染力,听着是一种享受。4.1班节奏变化比较明显,例如有一首《老师,你是百变的魔术师

》诗词,先让学生慢诵,然后拍手节奏整齐划一快速的再背一遍。

存在共性的问题:

1、唱背的现象存在,没有节奏感;2、语速太快,少诗的韵味;3、母语的语境美缺乏,没有母语的感召力;4、有的班学生扯着嗓子喊,声音虽大,但不优美。声音要响亮,基础是有韵律,这样听起来才舒服。诵读不以声音的大小定优劣,各班均出现声势过大现象;5、有的班级背诵的内容缺少情感,没有精气神,个别学生没进入角色。

三、诵读形式

形式必须服务于内容,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但在把握程度上还各不相同。一年级和六年级明显高于其他年级,五年级形式最单一。

1、音乐与歌曲

本来音乐是烘托气氛的,作为背景使用,音乐风格要与朗诵内容相融合,节奏速度要与朗读语速相统一,如果音乐选得不合适,往往适得其反。本次诵读,四年级的一、二班、二一班、三二班、这四个班大胆尝试,融入歌曲,形式上有创新,较好。但诵读毕竟是以内容充实为基础,目的是鼓励学生积累更丰富的经典语言,可以适当得穿插一部分。音乐与歌曲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可以把经典的内容采用唱的方式,要把握好时间与时机。如果以集体演唱的形式出现,可以把演唱作为背景音乐,领诵者可以在音乐中朗诵,整体形成一个诵、唱结合,点、面结合,个体与集体音色对比的一个大场面。

2、动作

2.1班,刚升入小学一年的时间,学生队伍整齐,背诵响亮,精神积极向上,足见台下的功夫。动作设置合理,整齐。

3.1班能够根据古诗句的意思加动作。比如,“空山不见人”,加上摆手的动作,“但闻人语响”,手放到耳边表示侧耳细听。“枕上十年梦”,加睡觉的动作,“都到心头”加手附胸口的动作,使诵读有了灵动的感觉,效果较好。

3、队形变化

队形可以摆出一个造型,朗诵过程中根据不同内容重新组合新队形,当然变化队形要适时,适合朗诵内容,变换自然,不慌不忙,迅速自然,变的过程中不能诵读,变完再诵。

最美队形有:二(2)班、三(2)班、四(2)班,站姿最精神,全部叉腰,不仅规范了学生的手,不乱动,更显得整齐。队形设计上花了心思,非常有美感,并且在合适的时候进行了队形变换,两个队形都很整齐、漂亮,值得学习。

问题:注意排好队形后看一看效果。5.1班的第一排4个人在前面太高,整体感觉压抑,因为第一排的学生被挡了。记住,以后安排队形,必须保证所有学生的脸都能留在镜头当中。

4、分类诵读

有些班级分主题进行诵读。3.1、4.2、1.2等班级都采用这种方式,例如4.2班将诵读内容分了五节,这样诵读,便于学生课外积累,也便于学生比较记忆,我们提倡这种形式。

5、道具

可以增加诵读的表现力,3.2班扇子,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全场惊叹,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没见过世面,感觉特新奇。5.1班最后的两句话10个字,“诵经典诗文,扬爱国情怀”,也非常醒目,令人振奋。

6、主持人

最佳主持人,是五年级的薛怡洁和薛孟两位同学,主持人音色悦耳,抑扬顿挫,可以说教师辅导的好。

7、其它

六年级的男女分角色诵读,苍劲有力,气势雄壮,效果良好。

四、今后比赛几点建议:

1、串词不要太长,只说与诵读篇目有关的,要精简。对于经典诵读的好处,不要再重复。

2、时间把握要准。我们的诵读时间安排,低年级3——5分钟,中、搞年级6——8分钟,应该把握时间限度,不能短,更不能长。

朗诵活动总结篇(2)

本次活动成立了活动组委会,制定了活动方案,活动按计划有序实施。

本次活动中亦出现了因人经验缺乏等原因造成的一定的失误和不足,比如说学生着装没有统一安排;话筒导线连接出现问题;部分学生朗诵课文情感没把握好;学生心理素质不强;发挥失常等。需在以后的工作和活动中不断改进与完善,创造更好的活动效果。

本次比赛开展得非常顺利,这都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语文老师及班主任的辛苦付出。老师们在指导学生时明确了每个字的语音、高低、轻重以及范读给学生。使学生在朗诵时得以更好地发挥。

为此,我们认真总结活动得失,研讨语文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朗诵氛围,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为我校语文教学的进展,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努力。

获奖情况

一等奖: xx(二年二班 )

二等奖: xx(一年二班 ) xx( 二年一班)xx(二年一班)

活动反思:

朗诵活动总结篇(3)

参加成员:g203班全体同学

活动内容:5月30日晚,语教g203班的同学以“我爱祖国”为题举办行了一次主题班会活动。活动由诗歌朗诵比赛的形式展开,同学们积极踊跃,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首先在一阵气势磅礴的音乐声中,张迎利带领着第七组的同学慷慨激昂的朗诵了《祖国,我爱你》深深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紧接着陈大曼,郑鸿日两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了《心中的祖国》,其他同学又分别朗诵了《我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等诗歌,在比赛的最后班长带领大家,朗诵了自己的原创诗歌《铭记》,整厂比赛,同学们都以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即是表演又是比赛!

朗诵活动总结篇(4)

本学期的朗诵社团,始终围绕新课标指出的,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也能激发其对语文和中国文化的热爱。

备课时,我常会思考课堂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然而,有时候看似热闹的朗读,却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只是为了“读”而“读”,它似乎成了形式而不是需要,这样的读,也许效果和意义并不大。

本学期社团起点于学生想学什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来教学:发声发音、绕口令、礼仪教学(坐姿、站姿与走姿)、表演技巧、现代诗朗诵。

字音字词是基础,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仔细听他们的朗读,我发现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读错音、读别音,这主要是因为孩子不认识字或者多音字不能准确运用,孩子们读准字词,是读准句子的前提,同时也应该多积累识记一些简单常用的多音字。二是多字、漏字,低段的孩子们读书时“指读”,也许能让孩子们做到口、眼、心、手并用,提高注意力,达到读准确、读通顺的目的。

朗诵活动总结篇(5)

一、活动目的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朗诵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经典中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明白先贤的智慧之光。

2、通过朗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性,掌握朗读技巧。充分欣赏和感受文学的美。

2、陶冶性情。与圣贤为友,品读经典,在朗诵中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良诚信的品性。

3、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平台。

4、推进素质教育。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

5、开展朗诵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项目组织与分工

负责人:某某   

负责撰写朗诵项目团队工作方案,招生情况,培训学习,活动展示和比赛的指导工作。

成员:某某      

负责招生情况,各项活动的筹划安排工作。

外聘老师:某某

负责培训师生朗诵技巧,以及节目排练指导工作。

三、实施阶段与安排

(一)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2018.12.17-2019.1.22)前期准备

1、(2018.12.17-2018.12.19)报名

2、(2018.12.20-2018.12.22)面试

3、(2018.12.24-2019.1.15)启动仪式,培训学习。

第二阶段(2019.1.22)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研讨、总结汇报。

第三阶段(2019.2.26-2019.6)培训学习,参加活动,总结汇报。

1、(2019.2.26-2019.5.27)培训学习,外聘老师指导朗诵技巧。

2、(2019.2.26-2019.5.27)参加各项活动。如:学校朗诵比赛;经典进校园活动;上级比赛。

3、(2019.6)大型表演活动,预设6个节目,表彰优秀学员,总结汇报。

(二)具体安排

1、招生条件及相关安排

招生对象:全校学生

招生人数:50人(七年级20人、八年级20人、九年级10人)

报名时间:12月17日—19日

报名条件:酷爱阅读,热爱朗诵艺术,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有一定朗诵基础;身体健康,有奉献精神;能按时参加活动,遵守活动纪律。

报名方式:采用自愿参与和教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各班学生给各班班主任报名,各班班主任统计人数,填表为准;(表见附件1)然后进行面试。

面试时间:12月20日—22日中午12:30-13:20(注意:准备3分钟以内的朗诵表演)

12月20日     七年级学生

12月21日     八年级学生

12月22日     九年级学生

面试地点:多媒体

2、活动时间:每周周二中午12:30-13:20

3、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4、活动内容

(1)了解朗诵的概念和意义。播放朗诵视频,感受朗诵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朗诵活动总结篇(6)

2004年春天,刘老师在北海公园看到一群朗诵爱好者聚会,大家热情很高,便也忍不住高声朗诵自己的诗作――《颂七尺讲台》,博得阵阵喝彩。

事隔月余,刘老师仍旧在结伴爬山、郊游,制作易拉罐手工画的忙碌中,很多天没去北海公园散步。一次,他背着大包小包,站在拥挤的公交车里,感觉有个人总是盯着自己,此人身材高大、强健。随着车上乘客渐少,他换了位置。可是那个“高人”似乎还是盯着他目不转睛,微笑的表情很令他疑惑。刘老师想,我包里只有几个空易拉罐和一瓶水,你老盯着啥?

刘老师到了家门口下车,还没站稳,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别走,我盯你半天了。”刘老师一回头,看是车上那位“高人”,心想,我脸上又没有蜜,你老盯(叮)着啥?怪吓人的!不想,那人握住刘老师的手,欣喜地喊:“高人!可找到您了,缘分啊!”刘老师愣住了,心想:你高我一头,我得仰视你,怎么我成了高人?

原来身材高大的老王是北海公园朗诵爱好者之一,那天刘老师朗诵一诗,匆匆离去,众多朗诵爱好者赞叹不已,老王痴迷朗诵,一直期待再次与朗诵“高人”相见,谁知事后再也寻遇不到,没想到今天在公交车上偶遇,老王很兴奋,竟然一路“追星”而来,跟随了刘老师一路。

热情豪爽的刘老师得知此情,十分感动,邀请老王到家,老哥儿俩聊兴更浓、相见恨晚。此后,北海朗诵者中多了一位“高人”刘老师。说起这老王真是做了件好事,刘老师的加入,给北海公园“朗诵乐缘”朗诵群,增加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朗诵好友,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老师加入朗诵乐缘之后,对大家热情指导,毫不保留,深得趣友热爱。他热情邀请老同学臧丽莉也加入朗诵队伍。高人有高人的玩法,由刘老师、臧老师带领,趣友一起出资,编辑制作内刊朗诵集,朗诵乐缘的成员越来越多了,趣友都说:“在这儿,玩得开心,因为有人带着玩儿!”

在五龙亭,还长期活跃着一群“听朗诵爱好者”,年龄、知识层次不等,但无疑都是热爱诗文、热爱朗诵的人,他们被乐缘的气氛所吸引,分享着大家的乐趣。刘老师知道,从听朗诵到开口展示,是一个心理上战胜自我的过程,需要温暖和鼓励。

爱好者老张听朗诵越听越入迷,经常在那出神,琢磨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当众朗诵,博得掌声多好啊。正当发呆之际,一只手拉住了他,抬头一看,正是大家都称会长的刘燮昌老师,刘老师递过话筒说:“您也来一首吧,大家一起玩,多好。”张先生又惊又喜,未曾开口脸色微红,终于在刘老师鼓励下,拿起话筒,一首短诗抒情,脸烫心跳自是难免,但是内心的激动,真可以算激情新体验,妙不可言。刘老师带头鼓掌,趣友们纷纷鼓励,臧老师还为他选诗一首,老张被这种温暖感动,成为朗诵乐缘的铁杆儿趣友。

北京电视台生活家栏目、北京广播电台、社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刘老师展示朗诵才艺、诗文会友的事迹,他带着大家玩得更起劲了。他把朗诵乐缘的活动、聚会照片发到老年论坛,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和参与。应老教协、北京各中小学教师节联欢、社区、民营学校、关爱中心邀请,他带着五龙亭的乐缘趣友们频频参加朗诵活动……

很多爱好者来到五龙亭,追寻、参与朗诵乐缘的活动,他们来自北京各区,来自天津、河北……朗诵爱好者邵今春自幼性格内向,而今成为北海五龙亭活跃的趣友,自2007年起,他上电视、参加朗诵大赛,成为央视朗诵活动嘉宾,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今,开朗豪爽的他说:“朗诵让我在50岁之后找回了青春,有如重生。”

五龙亭朗诵乐缘“后勤部长”王丽娅,几年如一日负责搬运音响设备,汇集趣友信息,每逢季节变换,大家总是能收到她发来的短信:“亲爱的朋友,天气转凉,愿我的朋友身体健康……”、“各位老师,今天气温较低,来五龙亭请多穿衣服……”

北海公园树木苍翠,五龙亭燕子翩跹,清荷满塘,风光旖旎,每周末在朗诵乐缘两个多小时的活动,趣友们总是意犹未尽,而很多时候,刘老师总是坐在一边静听,他是为了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别人。

朗诵乐缘趣友聚会时,大家纷纷拿出从家里做好的美食,为聚会助兴。刘老师说:只要心中有梦,人人都可以是朗诵家。朗诵乐缘,热爱朗诵的有缘人一起来吧。

温馨提示:热爱朗诵,享受“思维体操”

近年来,朗诵作为一种健康活动,风靡各国。日本名古屋的“中风患者朗诵队”举世无双,很多70岁上下的老年人,在那里通过朗诵重获了自信和自尊。许多人对朗诵如此情有独钟,因其的确有益身心。健康专家认为:

朗诵有增强肺功能之效;

朗诵活动总结篇(7)

在京城朗诵圈子里的人眼中,朗诵家王永利和他的妻子非常恩爱,令人羡慕和称道,他们不要说从没拌过嘴,就连一句大声责怪对方的话都没有说过,令人吃惊的是,他们是再婚重组的家庭。20年风雨同舟,胜过18岁的恋爱季节,爱意浓浓、历久弥坚。

20年前,本来对爱情婚姻心灰意冷的刘雅茹与王永利相识,一次演出活动中,王永利深情地朗诵一首《再别康桥》,让刘雅茹的心中浅漪微澜,王永利比刘雅茹大16岁,年龄的差异,一度让刘雅茹的“亲友团”提出反对,外柔内刚的刘雅茹是个坚定的女子,这对曾经经历了情感伤痛的男女终于走出阴云,牵手婚姻的殿堂。

结婚后,刘雅茹发现,自己嫁给了一个“朗诵痴人”,原本厨艺非常好的他,偶尔煮饭炖肉,也会因接到求教电话或者自己投入地练习朗诵,而把灶台进行到半截的任务忘得精光。索性刘雅茹一边忙工作,一边几乎承揽下全部家务,让爱人专心为朗诵痴狂。刘雅茹的女友很为她不平,刘雅茹却说:“我的收获大呀,这么一来,我做的多了,老王给我做美食技术顾问,我的厨艺突飞猛进,让他都说‘服气’。”

王永利的心思都在朗诵上,因为痴迷,他有时像是个怪人:一天夜里,妻子刘雅茹睡梦中,隐约听到一个声音在嘀咕,静静一听,爱人反复地说:“我的钥匙丢了。”半梦半醒中,刘雅茹说:“睡吧,我明天给你配一把新的。”可是人家没理她,睁眼一看,王永利穿着睡衣坐在床头,满含深情、伤感地正在朗诵,诗名是《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刘雅茹一看表:凌晨一点半。在别人看来,他这个举动令人哭笑不得,而刘雅茹偏偏就喜欢他这种做事的痴狂投入,她这一辈子都是朗诵家老公的忠实粉丝,每到这时,她索性起来,做他的忠实听众,和他一起推敲、体验诗歌作品的情感和感染力,可爱的痴人老公得到了分享的快乐,在他的心里,妻子雅茹永远是最懂他的人,是他的知己朋友和伙伴。

爱他所爱朗诵家的“专职跟拍师”

很多朋友带着羡慕地调侃说,王永利在京城朗诵家之中,是级别最高、待遇最好的,因为他有一位忠实粉丝、专职跟拍师,随程跟拍,把他所有的朗诵活动现场都记录下来。每每听到这些,王永利脸上总是带着充满幸福的微笑,他的专职摄像师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妻子刘雅茹。

2007年,王永利参加的一次朗诵活动结束后,一位粉丝来家里登门拜访,并送给他一张现场录制的光盘,这位粉丝是位DV爱好者。王永利把自己的朗诵视频看了好几遍,他发现,只有看到录像,才能更仔细了解自己的不足。“若是每次活动之后,都能看到自己现场的录像,该多好啊。”王永利几乎是随口说出的一句话,让刘雅茹心里一动,她悄悄下了决心,买摄像机,做朗诵家老公的专职摄像师!

刘雅茹把自己的计划说给爱人后,王永利半晌没说话,结婚多年来,因为朗诵,他家添置了各种录音设备;因为朗诵,他家总是高朋满座,上门求教的,邀请他表演的,谈合作辅导的,媒体采访,络绎不绝,妻子总是热情接待,远接近迎,恪尽主妇之道。而今,妻子的决定让他感动,有位“摄像师”贤内助对自己的朗诵大有助益,可是,50岁的她,忽然拿起摄像设备,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之余,和自己一起奔走于朗诵活动现场,对于她,无论是精力、体力还是技能,都是一种辛苦挑战啊,他怎么忍心呢?刘雅茹说:“放心吧,我一定把摄像学好,做好你的专职摄像师。我愿意和你一起享受朗诵的快乐。”

朗诵活动总结篇(8)

一: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待定

二:活动对象:

医学院及广陵学院10级、11级护理班全体学生

活动分工及流程:

活动前期准备:

由两院学生会宣传部负责制作海报并张贴宣传;

由医学院学生会外两部联系好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教师;

由广陵学院化工与医药系学生会活动部在活动前将报告厅内的话筒、音响等设施检查无误,以免在活动中出现突发状况;

由广陵学院化工与医药系学生会办公室人员制作好签到表格以统计到场的人员;

两院各派一名新闻部人员到场拍摄照片;

两院各出一名主持人。

活动开展阶段:

嘉宾评委入场;

主持人程述开场白并介绍嘉宾评委;

参赛选手依次上场朗诵,由嘉宾评委点评、打分;

活动中场欣赏参赛选手准备的节目(可加附加分);

统计结果,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

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评委老师发表对此次活动的总结;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人员有序离开,工作人员整理。

活动后期阶段:

由两院学生会在各自学院的宣传栏公布活动结果,并为参赛同学加素质拓展分;

由两院学生会的新闻部撰新闻稿并上传到学院网上。

比赛要求:

评委

评委必须公正严明,做到对错分明;

评委需熟知比赛主题和评分标准;

评委要认真评判,不得错评。

2.参赛者

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

参赛选手对主持人或评委有意见或建议时,可向大赛组织方提出,不得当场顶撞;

参赛选手须服从评委判定,不得有反对言行;

参赛选手必须遵守比赛规则。

3.作品

朗诵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本次大赛主题。

四、 评分细则:

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 (25分)

衣着得体,与朗诵内容相协调;精神饱满,台风稳健,姿态得体大方; (25分)

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朗诵熟练; (20分)

能正确把握朗诵作品内容,声情并茂,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变化发应朗诵作品内涵,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30分)

五、 评分制度: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

两院各派一名代表负责统计分数。

六、 奖项设置:

一等奖:二名

二等奖:四名

三等奖:六名

优秀奖:若干名

活动参与者可获素质拓展分

获奖同学将颁发部级荣誉证书

七、 评分表:

朗诵大赛评分表格

朗诵活动总结篇(9)

朗诵是一种以读为表现形式的对学习对象进行感知、记忆、思想、想象,同时伴有情感发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的复杂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朗诵活动,能大幅度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一、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

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为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多条件。例如,

1.语音模式。语文教材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汉语拼音注音,是推广普通话的书面标准样式。学生按标准的读音朗读课文,训练用普通话读书、说话的能力,是我国目前提高全民族普通话水平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语言模式。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所包容的古今词汇、句式十分丰富而全面,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教材不仅可以作例子来讲授古今汉语的规则,还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学生在大量感知古今汉语词汇、句式词语搭配的前提下,对汉语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就可望有较大提高。

3.表达模式。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典范作品,是学生学习写景状物,表情达意的最好范例。鲁迅先生说得好:“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如果能将教材中的典范的表达技艺、语言气势、情感风格学到手,表达思想感情也就有望“文笔增华”。

4.思辨模式。文章是思想的积淀,好的文章蕴含有或今或古思路的精华,其中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青少年起着规范的作用。接受这些思想的熏陶,取精用宏,头脑会得到充实,思想会日趋成熟。

中学语文教学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在千百遍规范朗诵作品中训练而来的,所谓“熟读是把一切成例化成习惯”。提高普通话水平,必须依靠对文学作品的正确诵读。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用于日常交际,也可以消除方言和语言渣滓的消极影响。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它在理解语言,判断语言正误、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来得快捷。反复朗诵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语言,接受其影响。朗诵,就是带有感情地把文章读得琅琅上口,对文章里的词汇、词语搭配、句子的格式、语言气势与格调已经比较熟悉,在这个熟悉的过程中,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通过朗诵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这是学习语言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

朗诵之所以能够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是因为朗诵需要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所以,朗诵者必须考虑作品的背景、作者的思想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对作品有深入的认识,朗诵时才能更好地把握朗诵的基调,否则很有可能处理错误,甚至歪曲原作。

2.深刻感受作品的形象。朗诵好比是内心深处真情的自然流露,他怀有一种要把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给听众倾吐出来的强烈愿望,朗诵的字字句句都牵动着听众的心。朗诵者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迫使”听众与他同喜同悲同呼吸,发生感情上的强烈共鸣。俗话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朗诵者应具有这种魅力。

3.依据作品展开想象。在理解和感受作品的过程中,朗诵者要依据作品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自己的再创造,使作品的形象在自己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见到,亲身经历一样。这个过程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这种想象所点燃起来的艺术魅力,有唤起听者的想象,不仅使听者听得见,而且仿佛“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这样的朗诵自然会有感染力。

基于以上几点,朗诵的过程就必须有这几个步骤:

第一步,初步分析研究——阅读作品;第二步,进一步分析研究——分析作品;第三步,综合地分析研究——总结;第四步,内化——心领神会。

三、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反复吟诵典范文章,“使其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皆若出于吾之心”。有目的地选择构思、结构、表达方式上有特色的章节、段落,予以反复咏诵体味,久而久之,对文章的思维脉胳、文章套路的感性直觉增强了,胸中有了格局,品文便知道优劣,下笔就了章法。青少年时期读书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味,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韵。这是值得借鉴的。

因此,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朗诵有它自己的组织和表现形式。朗诵是通过有声的语言来进行艺术创造,声音语言的运用是朗诵艺术的本质特征。

1.对于语音的基本要求

(1)用普通话进行朗诵。

(2)念准字音。在注意声韵调的同时,还要掌握音变的规律。主要有“轻声”“变调”“儿化”等。

2.在于朗诵的表现手段

在朗诵语言的运用中,主要的表现手段有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节奏等。

朗诵活动总结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B-0073-02

所谓朗诵素质,是指在朗诵及朗诵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水平。它包括朗诵历史及文化、朗诵价值、朗诵特点、朗诵语言技巧、朗诵情感、朗诵处理、朗诵表演(形象、舞美、乐舞、台风、形式)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水平。

一、实施朗诵素质培养的事实依据:朗诵与朗诵研究

“朗诵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自从有了诗,也就有了朗诵。”

(一)朗诵在中国

1 古代。古人认为,诗是诵的,能诵的语言才是诗。先秦“诵”的风习盛行,诵诗以明志;魏晋南北朝,有朗诵理论的探讨;唐代,朗诵更加盛行,杜甫就有《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的诗,对朗诵者许十一在音量、韵律、停连、节奏、音色、态势等方面的诵诗情状进行了描写,对其诵诗的水平进行了赞誉。

2 现当代。先有朱光潜、周作人、冯至、何其芳、朱自清等参加的著名朗诵聚会“北平读诗会”(1931)。抗战时期朗诵成了一种抗日宣传、激发斗志的战斗武器。20世纪80年代后,朗诵研究专著逐渐增多,各种朗诵社团涌现,优秀的朗诵音像制品纷纷发行,朗诵娱乐网站纷纷出现……21世纪,朗诵又呈现新的气象。一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98年发起并组织实施的青少年社会文化公益项目“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此“工程”一直走到现在,还会走向未来。二是各种主题的电视朗诵会不断涌现,展示了朗诵独特的生机和魅力。如2004年首届“沃尔沃杯”CCTV朗诵艺术大赛,2006年元旦以来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新年新诗会”,2009年“红色箴言”大型朗诵会等。三是近十年来中小学推行实施的朗读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也促进了朗诵的研究与发展。

(二)朗诵在国外

朗诵艺术在国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两部伟大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赛罗》是口吟的;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也以朗诵而著名;20世纪欧洲的朗诵运动广泛开展。美国的“新诗运动”(1912~1920)在世界各地产生很大影响,在诗朗诵上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俄罗斯人更是喜爱朗诵。普希金就是一名出色的朗诵家,他运用高超的朗诵技巧去朗诵自己的作品。

国内外关于朗诵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朗诵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强大的生命力、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朗诵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从古代延续到了今天。今天的朗诵有很强的独立性,它的育人、交际、娱乐等功能被强化,深受群众欢迎。个人的朗诵素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社会认可和推崇。

二、培养学生朗诵素质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普通话的推广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的语言政策。自1982年以来,全国性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力度加大,普通话从此被政府提倡,群众重视。朗诵时,采用普通话朗诵,大量的朗诵训练,实际也是普通话的强化训练,对普通话的语音、节奏、语气、句调,以及语汇、语法等都是一个强化训练的过程。普通话作为朗诵的载体,在朗诵素质的培养过程中会得到加强,学生普通话水平会有长足的进步。

(二)增进语文素质和文化修养

朗诵并不只是简单地把文字转换成有声语言,朗诵是一种艺术语言活动,朗诵者要把对作品的理解、感受、鉴赏融入其中。朗诵展示,实际也是学生对文学语句的理解、内容的把握、情感的体会、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探索和领悟的过程,朗诵素质的培养同样也促进了学生语言的思维感受力、语言的分析鉴赏力、语言表现力以及艺术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陶冶性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朗诵最大的特点是非功利性,朗诵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健康的人格。朗诵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诗文,以其如歌、如画的语言表达带领朗诵者进入到优美的意境中,学生通过朗诵分析和朗诵表演,会充分调动自身的各种感知系统、形象感受、情感思维而全情投入,其情感生活、文化素养、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将得到优化,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心灵世界会越来越丰富易感,精神状态会更加积极乐观,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健康人格。

(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朗诵的过程为学生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朗诵的关键在于“再创造”,朗诵在审美及艺术上个性鲜明,有较高的创造品质。学生通过朗诵和朗诵欣赏,会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得到感悟,在朗诵世界的创造空间中,逐渐培养其创造力。

(五)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建设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创建和谐校园也成为学校师生们的共识。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场所,师生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朗诵正是充满浓浓的文化、艺术气息的高雅活动。加强学生朗诵素质的培养,大力推行朗诵艺术的开展,将会增强校园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培养学生朗诵素质要探索可行的途径

(一)调查分析学生朗诵素质状况,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什么是朗诵、朗诵的意义、朗诵的发声与用气、朗诵的情感与音色、朗诵作品的选择、朗诵技巧等,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制定措施,促进学生朗诵素质的提升。

(二)探索科学的朗诵艺术课内容体系,体现教学特色

结合“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要求,遵循“教、学、做结合”的能力培养规律,整合教学内容,编写适合学生朗诵的理论内容和训练材料。力争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拓展性、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1 适当加强理论教学。一是朗诵基本理论教学。朗诵历史及文化、朗诵价值、朗诵特点,朗诵的语言技巧要求、朗诵情感、朗诵处理、朗诵设计等。二是要结合学校及学生特点,开发、增设各种理论专题。如“朗诵与语文教学”“朗诵与朗读教学法”“朗诵与素质培养”“朗诵与文化建设”“朗诵艺术的声乐体现”“朗诵与美术”等,促进朗诵素养的形成。

2 扩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大实践力度。既要抓实课堂实践,也加大课外实践力度,增设专题实训内容。比如“语文课文朗诵”“科学诗朗诵”“我与朗诵”等。强调教师的监控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通过演出、汇报展示、讨论交流等形式加以检验。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团委、学工处、教务处等)的合作,把朗诵课的实践内容与学校的文化活动及相应的教育实训相结合,给学生发展的时间、空间和条件,培养朗诵能力,并促进其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探索适合朗诵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上,探索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演示法、表演法等方法的实施,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教学手段上,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研发适用、科学、高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探索开放、立体的朗诵教学新模式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促进,普遍培养与特长发展相结合,小组排练和联谊交流相结合,培养素质与发展能力相融合,参与演出和汇报考核相结合等,构建开放、高效、立体化的朗诵教学新模式。

(五)制订多元化的朗诵考查方案

要建立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和促进学生“三个维度”协调发展的评价理念和机制,使朗诵素质的培养能够顺利实施。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参与和能力的形成,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实施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朗诵素质培养与朗诵艺术教学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突出情感体验和人文精神

“情”是朗诵的生命。教学中要突出这个“情”字,选择情思、情怀、情调、情境体现都丰富且具特色的作品进行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感知去感受、理解、体验、再现作品的主观情感。朗诵过程是体验美好情感的过程,是被感染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和精神状态会发生变化,会逐渐学会关注生命、爱护自己、关怀他人,追求人的尊严、价值和使命,珍视精神文化。肯定健全人格等,培养人文精神。

(二)搭建多种艺术融合的平台

朗诵是一种综合艺术,要抓住其综合性特点,为学生搭建一个多种艺术相融合、相促进的平台,进行多种艺术教育,培养各方面的艺术修养。一是朗诵与声乐艺术相结合。朗诵在节奏、音色、停连、轻重等方面与声乐的要求是一致的,朗诵语言有很强的音乐感。朗诵和声乐一样,要求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朗诵往往要选择能为朗诵内容服务的背景音乐。这都渗透着声乐艺术的教育。二是朗诵与舞台表演艺术相结合。为增强朗诵的艺术效果,要训练学生恰当地使用体态、手势、表情、眼神,这种训练与表演艺术相关联。三是朗诵与绘画艺术相结合。为了更好地把握诗词的意蕴美、意境美,可通过展示插图或题诗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中描绘的画面在脑海里再现和补充出来,领悟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

上一篇: 工业节能监察工作计划 下一篇: 公司管理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