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工作汇报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15 10:30:59

新媒体工作汇报

新媒体工作汇报篇(1)

一、基本情况

(一)新媒体平台建设基本情况

古县团县委一贯重视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早在2007年就建立了团县委官方新浪博客:共青团古县县委,有效促进了各级团组织工作信息的交流。随后,又陆续开通了新浪微博:临汾古县共青团、腾讯微博:临汾古县青年。今年4月初,着眼于青年对微信的使用度越来越高,团县委紧跟步伐,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古县青年,及时活动信息,转发省、市工作动态、共青团新的工作理念以及青年感兴趣的话题等,截止目前,新浪博客已博文350条,访问量达59678,各个微博、微信平台已信息811条,关注粉丝达491人,充分体现了新媒体对扩大团组织影响力的作用。同时,为便于日常工作,还成立了QQ群、团县委飞信群等网络交流平台,力求将信息以最快的方式传达给青年,并通过网络交流了解青年诉求。

(二)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

    团县委按照政治素质好、熟悉网络工作、责任心强等要求,推选和组建了一支200人的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本着便于组织、便于管理的原则,这些志愿者主要以我县各行政事业单位熟悉网络操作的青年工作人员为主,队伍成立后,我们立即组织志愿者主动关注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官方微博、微信,并转发相关微博,在网上发出正面理性的声音。目前团县委正在积极建立有效的志愿者常态化动员机制。

    二、新媒体工作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丰富内容,不断增强新媒体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

一是不断创新宣传工作手段。在宣传内容上选择符合青年自身特色,集思想性、知识性、人文性于一体的主题,比如,临近中、高考,就推出考试心理调节、轻松备考策略系列专题,一年一度征兵工作开始后,我们就及时一些诸如“军队苹果舞”之类幽默诙谐的征兵宣传片,利用新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将思想教育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教育人、易被青年接受的信息,努力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亲和力;二是利用网络满足更多青年在学习、就业创业、身心发展、休闲娱乐、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通过网络团县委工作安排、就业招聘信息、需要救助的贫困青少年信息等,让青年及时了解团县委开展的系列活动,发动青年参与。比如,在得知我县岳阳镇段家垣村年仅14岁的邵明珠身患脊椎弯曲,危及生命的消息时,古县团县委通过官方和团干个人的微博、博客发起了为邵明珠捐款活动,活动很快引起了青年广泛关注和参与,共募集善款36590元,帮助孩子成功进行了手术。通过各种活动我们充分认识到,利用新媒体特有的零时差、零距离、零空间的优势的,不但能进一步拓宽团员青年与团组织及社会的交流渠道,更是共青团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利助手。

(二)整合资源,打造一支强大的网络宣传引导工作力量。

一是广泛建设基层共青团网络宣传引导工作平台。以团属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为重点,鼓励各基层团组织、团干部、团员青年分别开通微博、微信,要求每个乡镇团委至少建立2个以上联系青年的微信群、QQ群等“网上之家”,探索建立“团县委+基层团组织+团员青年”的三级新媒体工作体系。二是以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为主,动员青年骨干和广大团员的力量。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是广大团员青年中的先进分子,为使他们成为古县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力军,团县委专门召开会议安排此项工作,并明确了网络文明志愿者的四点职责。一是积极做网络环境的净化者、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网络文明的建设者,弘扬主旋律,歌颂真善美;二要学好网络传播规律、技术知识和语言特点,带头倡导网络文明新风;三要明辨笃实,不被负面情绪和偏见所裹挟,敢于与错误思想观点作斗争;四要扎实做好平常状态下的正面宣传引导和特殊时刻、紧急事态情况下的重大舆情引导。团委正在积极建立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基础信息管理及常态化动员机制,做到有名单、能联系、常发声、起作用,引导青年共同参与团属媒体建设。

(三)弘扬主旋律,积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

按照共青团在新媒体领域不仅“有阵地”、“建队伍”,而且“发声音”的目标,我们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为主,与有针对性的网络舆论斗争相结合,积极开展网络宣传活动。一是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教育。利用五四、国庆、建党节等节庆日,以及“七七事变”77周年、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今天是七一#古县青年在行动”、“#勿忘七七事变#”等各类网络主题教育。集中传播“青年好声音“。同时持续开展好“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弘扬“古县精神”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和国家以及省委、市委重大战略部署等为广大青少年所了解。二是积极开展网络舆论斗争。对网上模糊认识进行引导,严谨稳妥地阐释重大问题、热点问题、敏感问题。积极开展网络舆论斗争,对网络谣言进行澄清。比如,针对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传播谣言危害,了“话不能乱说,网上狂言乱语忻州4人受处罚”等帖子,用身边的真实案例警省青少年。比如,今年5月份,针对古县某小区自来水浑浊,一时谣言四起的情况,及时组织网络志愿者在网上水质监测结果、事件原因等,居民恐慌情绪很快就得到安抚。这些做法,不但引导青少年提高了网络素养, 正确认识网络舆论与真实民意之间的关系, 而且在网络上大力唱响了青年思想引导的主旋律,形成强劲的青春正能量。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新媒体工作汇报篇(2)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所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网络信息传播应用技术与移动信息传播、多媒体信息传播融合已成趋势,数位观察、数位编辑、数位资料、数位阅读、数位行销、数位价值、数位广告等“数位”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面对数字媒体的大融合,大陆媒体在2008年提出了“全媒体”的概念,以应对数字媒体时代的竞争。台湾联合报系则在2010年提出了“数位汇流”,并建立了数位汇流大编辑台,以应对新媒体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数位汇流”是“全媒体”的深化和发展。那么,在数字媒体大融合时代,“全媒体”和“数位汇流”又有什么差异,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又有哪些借鉴意义?

一、传统报纸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报业迎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从传统的纸质报纸到手机报,从铅字新闻到网络新闻再到如今的影音新闻,报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数字时代的到来,也使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电脑、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都成了获取新闻的有效途径。企业家网站()曾经提出了未来十年可能消失的十大行业,而报纸便是其中之一。

便捷的手机报、即时的网络新闻、个性化的微博、博客、网络社区,无不在挑战着传统报纸的地位。在数字媒体大融合的时代,报纸将跳出传统报纸的范畴,它可能是一张电子纸,上面不仅有静态的图片,还有动态的视频、影音,甚至能看影片;每天的报纸也将不再是一个版本,而是即时更新的新闻连载。

数字化时代,传统报纸要生存,就必须积极寻求变革的途径,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全媒体”和“数位汇流”无疑成了传统报纸的救命稻草。

二、大陆的“全媒体”

(一)什么是全媒体

所谓全媒体,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集合。具体地说,就是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各种表现形式,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它不仅指数字化多媒体,同时也指多媒体间的融合。全媒体实质上是一个由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网络新闻等互联网媒体、以及户外楼宇广告等数字媒体有机整合而成的平台,它力图实现各媒体的优势互补。全媒体对报业集团而言,其实质就是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媒体融合,从报纸产业转变为内容产业。

(二)全媒体发展状况

近年来,传统报业的自身价值受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影响逐渐呈弱化趋势,媒体的数字化生存模式日益成为报业探索的内容。2008年初,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面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工程”,并确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安全生产报、烟台日报集团等单位为报纸全媒体出版领域应用示范单位,进行数字复合出版的研发和试点。

早在2006年8月1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便推出了全国首家多媒体报纸――宁波播报,而这也被称之为当年中国报业十件大事之一。宁波播报是一张汇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的互动性报纸,跳出传统的读报模式,受众还可以听新闻,甚至进行即时的反馈和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宁波播报正逐渐将传统报业引向全媒体时代。

而全媒体战略的尝试则是从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开始的。2008年7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宣布,国内首家全媒体采编系统正式运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记者的稿件开始向多个全媒体终端――纸质报纸、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户外视屏等。传统报业也正式迈开了全媒体发展的步伐。目前国内传媒集团纷纷向全媒体转型,正逐步加快建立多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和数字化传播网络。

(三)全媒体发展困境

1、综合人才稀缺。全媒体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从业者兼具采、编、写、摄影、摄像等综合能力。采编人员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更要有灵敏的反应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报道。然而,当前条件下,这类人员相对稀缺,这也是造成全媒体的主要困境。

2、多种媒体整合困难。全媒体的发展,要实现平面媒体、互联网媒体、无线多媒体以及户外数字媒体等的有机整合。但在当前条件下,要实现这几方面在全国范围内的整合有一定困难。

(四)全媒体发展意义

全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而代之以“媒介融合”这一新的传播模式,它将不同的媒体集中在同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通过发挥各媒体的传播优势进行信息传播,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广的渠道满足受众的需求。全媒体时代,传统报业也开始实现从生产报纸向传播内容转变,从而更能有效实现新闻传播的及时性。

三、台湾联合报系的数位汇流

面对快速发展的“数位”时代,台湾联合报系提出了报业发展的数位汇流。

(一)什么是数位汇流

所谓数位汇流,是将文字、图片、影音等全部整合在一起。具体讲,即在新闻发生后,立即邀请专家、记者连线,进行网上直播。数位汇流是传统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因为报业集团,不应只有单一报纸产品,还需要产出多元化,载体多元化,同时及时推出新的运营模式。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是“数位汇流”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

(二)联合报系数位汇流

在数位汇流背景下,联合报系已由原来单纯产出一种纸质产品,发展到服务全面性、载体多样性、内容多元化的媒体时代。在新闻方面,它坚持内容为王原则,提供新闻服务民众、以新闻为主报纸为辅,通过影音新闻,实现新闻的真实性;通过手机、电脑等进行实时互动,随时更新新闻讯息,实现新闻的及时性。在广告方面,跳出单板的纸质广告,代之以具有动画效果的广告,通过互动,即时下单与消费,凸显其购物的便捷性,大大提升了广告商的利益。

为了有效实现数位汇流,联合报系建立了数位汇流大编辑台。极具科技感的大编辑台是新闻内容的产制中心,透过数位汇流,提供网络、手机、电子书等各种载体使用,开创了未来媒体发展的新时代。它将联合报、经济日报、联合晚报、联合新闻网四个独立媒体整合作业。这是一个占地近一千五百坪的新闻工作台,能同时容纳700多名记者在这里工作。

数位汇流下的“三报一网”大编辑台,有三个方面的显著变化:首先,物理变化――将报纸相同专长领域部门的人员整合在一起,比如不同报纸的财经类记者坐在一起,这样就能有效沟通讯息和想法,以实现即时、准确播报新闻,这也是迈向未来媒体的第一步;其次,化学变化――数位汇流环境下,未来联合报不只印报纸,更要将新闻文字、图像、影音内容供应到读者手机、网络等各种载体上,使读者能及时获得即时新闻;最后,体制变化――新闻人员的思维与习惯彻底改变,联合报系的记者编辑掌握数位汇流能力后,未来便是在影音的氛围下工作,彻底改造了传统的媒体环境,在圆形工作台上方是一个圆形电视屏幕,汇集了全世界各主要新闻频道,编辑记者可以通过屏幕随时了解全世界的实时新闻,这也为联合报系的新闻时效性搭建了有效的平台。在大编辑台还配备有即时新闻简易摄影棚,能制作即时新闻,传送影音新闻,以便即时提供新闻服务民众。

(四)数位汇流意义

数位汇流不但能即时地提供新闻,同时将进一步缩短数位和资讯的落差,能让偏远地区的人通过网络、手机等即时了解信息、吸收新知识。在“数位”时代来临之际,数位汇流无疑为媒体在数字时代找准了定位,也为未来媒体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数位汇流与全媒体对报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数位汇流是传统媒体的数位化,全媒体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集合。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数位汇流是联合报系为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而提出的与全媒体思路类似的概念。在数位汇流环境下,传统报业不只印报纸,更要将新闻文字、图像、影音内容供应到读者手机、网络等各种载体上,使读者能及时获得即时新闻;而全媒体则提倡多种媒体有机整合形成的优势互补、多形态、多层次的体验式平台。一定程度上,数位汇流强调新闻的及时性,全媒体则强调载体的全面性。

当前传统报业要实现平面媒体、互联网媒体、无线多媒体以及户外数字化媒体等媒体的有机整合,具有一定的困难。从一定层面上说,大陆媒体离实现载体的全面性似乎还有一定距离。然而传统报纸与新媒体的竞争又确实存在,“数位汇流”对传统报纸的发展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数字媒体大融合环境下,新闻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全媒体更强调载体的融合。视频、音频的广泛运用,专家、记者的现场连线,都能有效帮助受众更好地获得信息,也真正实现了“内容为王”。

此外,联合报系的数位汇流大编辑台也是一个值得传统媒体借鉴的地方。这种打破不同报纸内容领域间的界限,将报纸相同专长领域部门的人员整合在一起(比如不同报纸的财经类记者坐在一起)沟通讯息和想法的做法,能让新闻更具深度性和全面性。大编辑台的简易摄影棚,也为新闻的时效性提供了便利。

我国的纸媒正经历着从以信息量为支撑的内容竞争、发行竞争和广告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品牌竞争和影响力竞争。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社会新生代的阅读习惯逐渐从纸质媒体转向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时代,有效运用“数位化”的优势,减少讯息在传输中所产生的失真,实现新闻的即时性、全面性,这些,无疑是报业在发展中值得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新媒体工作汇报篇(3)

如果对号入座,此次大张旗鼓地推动《文汇报》进行改版,显然是上海报业集团以新的行动对上述第一个目标的又一次诠释,也是藉此进一步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外界传递上海报业集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表明上海报业集团的报业改革工作是“真改革”、“真调整”,报业改革调整不仅仅是“关停并转”,也有改革图新、做大做强,不仅只涉及子报子刊,对大报党报同样会作出深度调整。

版面:对定位的再明确与再认知

对《文汇报》来说,此次改版更大的意义是对报纸定位的一次自我检视和明确,也可以视作党报对传统办报思维的一次更新、一种新尝试。从上海的报业生态结构来看,《文汇报》一直处在一种相对“尴尬”的境地――作为一张以“教科文卫”为特色、有着悠久历史的全国性大报,《文汇报》在影响力和公信力上丝毫不逊色于不少中央级媒体,但“偏居”上海一隅,又非上海市委机关报,地方性报纸的身份与报纸本身的“江湖地位”并不完全匹配,在外省市的广告发行缺乏优势,只能长期与《解放日报》共同分享本市的公费市场。因此,如何发挥《文汇报》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内既有的垂直优势,在定位上拉开与《解放日报》的差距,做到差异化办报,是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需要深入思考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去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有过一个比较清晰的表述。他说:“《文汇报》作为一张在全国有影响的报纸,必须强调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加大对文化思想等特色领域的报道力度。”他同时暗示《文汇报》将会以试点的形式进入报业改革的蓝图之中。

按照这一思路,在这次酝酿已久的改版中,《文汇报》明确提出,要大力强化“全国性人文大报”的定位,进一步重申报纸的主要读者对象为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群体,在版面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版面的合理归并、增减和创新,打造新的版面内容、格局和面貌,深耕“教科文卫”等优势领域,突出人文特色。对此,报社公开的用词是“强势出击人文领域”。体现在版面上,核心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减少政府的一般性、工作性新闻的报道,把更多的版面空间让位于人文、科技新闻,改“党报特色”为“人文特色”。与此同时,大幅削减体育、财经等非《文汇报》擅长领域的报道内容,策划并增加读书、文化等具有思想性、评论性、探讨性的栏目及版面。

从10月15日改版到10月23日,《文汇报》9天的头版头条绝大多数为科技、文化新闻,并新增了“文汇深呼吸”等栏目,以及“‘如何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大讨论”、“工业4.0探索”等系列报道,这些均是针对社会、人文领域的活跃话题展开的讨论性质的报道,思想性和可读性非常高,版面的特色和学术气息也十分突出。此外,报纸周一到周五的9~12版均主打人文新闻,除新闻报道外,还包括笔会、影视、艺术、记忆、书缘、文艺百家等与文化有关的《文汇报》原有优秀版面和栏目,关注文化动态新闻,深度解读文化领域热点话题。

此次改版,原《文汇报》创立的子报《文汇读书周报》被重新吸纳进入主报,成为每周一的一份专刊,刊名不变。《文汇读书周报》在阅读、出版领域深耕多年,此次资源整合,无疑对提高《文汇报》的内容质量和版面深度有着积极的影响。

机构与人员:减少层级与整合重构

版面的变化显而易见,隐藏于背后的大动作是《文汇报》对整个报社运行机制、治理结构和采编流程的改革与改造。为推动此次改版,上海报业集团与文汇报社配套推进了“改机构”和“改序列”,这两项改革的核心均是突出“采编为宝”的理念。

所谓“改机构”,即对报社的采编部门进行优化整合。为与新的版面相适应,文汇报社优化了原来的机构设置,打破部门壁垒,将所有人员全部打散后,分别成立了文化报道中心、政经报道中心、教科卫报道中心、国内报道中心以及新媒体中心。各中心整合原有采编部门资源,进行平台化、扁平化的管理,中心总监由原报社的副总编辑出任。这种设计,其目的在于打破条线限制,减少中层管理人员的数量,让原部门主任、副主任等业务骨干从管理岗位中解放出来,从而提升报道的质量。

新媒体工作汇报篇(4)

最近,承蒙林护基金会的支持,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举办了“数码时代的传播教育”专题研讨会,邀请了多位业界专家和国际知名学者,就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和世界各地传播教育的应对策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媒体汇流:趋势与冲击

TOM集团行政总裁王氯衔,媒体汇流是大势所趋。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大型门户网站已通过互联网和无线服务,构建出科技、信息、媒体三方的汇流平台。互联网、无线市场、宽带及网上游戏的快速发展,亦从各方面延展了媒体汇流的步伐和触角。

ElectronicArts (EA)的米克・麦克比则介绍,近年来很多好莱坞电影被改编为电子游戏,从前人们只能到电影院看电影,如今则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将诸如《侏罗纪公园》、《李小龙传》等电影带回家,按照自己的喜好扮演各种角色,亲身参与到故事情节中去。这些游戏还融合了流行音乐和潮流时尚的各种元素,延伸了观众的感官历程,既是媒体汇流的产物,其本身也构建了一种媒体使用经验的汇流。

数码技术和媒体汇流亦为新闻业界带来不少机遇。香港有线电视副总裁赵应春认为,数码技术赋予新闻运作更大的灵活性和延伸性,观众可以通过宽带在网上收看实时新闻,亦可以手提电话接收影像化的新闻信息;新闻工作者则可以因不同播放平台的需要,灵活地编辑不同的内容版本,例如适合机舱内播放的国际版本或铁路车厢内的本地版本,大大拓宽了汇流的规模与辐射范围。

除了业界的积极拓展外,香港特区政府政策也以建构数码经济体系为方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法规建设。香港工商及科技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张国财介绍,香港已引入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及宽带网络,数码地面广播也将于2007年开始推行;政府以造就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前提,针对媒体拥有权、现行电信条例和广播条例的兼容或统一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商榷。他承认,法律法规往往赶不上科技的发展,美国明尼苏达州公用事业委员会(MinnesotaUt ili t iesCommis sion)对网络电话服务供货商Vonage的诉讼案便说明了这种现象。张先生把媒体汇流理解为一个环环相扣的连锁过程,科技、市场、消费品和法律条例等多个层面皆在其上有所表现。因而政府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有效地使用珍贵资源、保障受众、扩阔频宽、放宽媒体拥有权的限制以及促进业界在媒体汇聚环境中的协同效应等因素。

媒体汇流对业界带来的冲击有目共睹,而科技和内容孰先孰后的争论亦被与会者一再提上议程。资深传播学者赫拔教授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验出发,多次强调:当代传播产业与新闻教育皆应“科技先行”,实现传播方式上的数码化(digitalization),改变固有的习惯和常存的理念,拆毁报刊、广播、音像、图书出版和线上作业等传播模式的围囿,以科技推动传媒教育的改革。但他同时也认为,科技并非主导,信息内容才是核心所在,媒体产业和传播教育千万不能让科技牵着鼻子走。

王麓邮谐〉慕嵌忍岢觥安糠旨壑荡笥谡体”(part value is bigger than the whole)的论断,认为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未必有时间完整地欣赏一部电影或者一盘专辑,要的可能只是片断而已。因此,内容的筛选和整合才是致胜关键。数码时代“信息太多、时间太少”,新科技之所以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仅在于能够延伸人类感官功能,优化生活体验。消费者关心的是使用经验的改善,而不是科技的更新。

赵应春也提到,科技主导的观念让媒体操作过分依赖于服务供应商,更因而提高了投资风险;科技不能改变新闻操作的原则,作为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坚持新闻工作的基本理念,而这也正是新闻教育的重点所在。赵应春和麦克比先生都认为,媒体工作者的国际视野和批判思考能力远比科技职能来得重要。

新新闻主义:超越科技的传播教育

针对媒体汇流,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和香港四地的传播学教育者也有自己的理解。正如此次研讨会的东道主,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汪琪教授所说:“传媒业的变化,深刻地冲击着传统的传媒教育定势,但也让我们有机会反思现状,改革课程,以利培养新一代的传播人才……这些也是大变革对我们的召唤。”

面对势不可挡的潮流和冲击,高校传播教育当何去何从?应追逐科技,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在数码时代,如何积极反思、周全应策,便成为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议题。

汪琪教授环顾今日传播工业的环境,观察到两个层面的媒体汇流。首先,现今大部分媒体公司都同时拥有传统媒体版本和在线版本,它们可以通过收购、合并及各种形式的联盟,组建成大型的综合媒体(conglomerate)。媒体也可以定位为内容提供商,把自己生产的资讯重新包装后置于其它终端渠道播放或者售卖给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这种做法,模糊了传统媒体的精细分工,实现了商业操作层面上的汇流。此外,从前新闻的采访工作通常是团队形式的,有人负责采访,有人负责拍摄,而随着电子产品的轻便化,即使是电视新闻,一个记者已可兼采兼拍,这就是在专业操作层面上的汇流。

在汪琪教授看来,媒体汇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她注意到当下的教育潮流并不是要培育学生从事某一专业,而是要为他们的人生事业(life career)打下坚实的基础。有鉴于此,汪教授认为新闻传播学的教育不可太注重技巧训练,而应当尽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修养和社会科学知识水平等。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院长汪炳华教授则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介绍说,新加坡学报纸新闻的毕业生会去电视台工作,而学电视新闻的也会去报社工作,他们还兼做网络记者,但到头来才发现压力太大,专注某一媒介的工作才是明智。现在大家都说媒体汇流的时代已经到来,大学要培养能同时从事各种媒体工作的记者,但实践证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各项媒体,只能专注其一。即使有些大学能把学生培养成熟练驾驭网络、广播和报纸等媒体的多面手,但这是一种理想状况,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很难面面俱到。汪炳华教授说道,电视新闻记者与报社记者有不同的思考模式,前者较为关注图像,后者则较为关注文字,新闻报道的紧迫性让他们不能很好的同时兼顾图像与文字。因而,他认为媒体并未真正汇流,学生也许只应该专长于某种媒体技能的学习。

面对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汪炳华教授指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一方面强化国际链接(internationall inks),与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传媒教育加紧合作;另一方面利用策略链接(strategicl inks),寻求策略顾问,例如亚洲媒体信息与传播中心等专业团体的协助,力求保持在媒体研究与教育等各方面的地位。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主任李琨教授指出了媒体汇流在中国大陆的特殊情况,即所谓媒体汇流更多的是报纸与网络媒体、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体之间的结合,报纸与电视则很少会联手。几乎所有的报纸或者电视都有自己的在线版本,而这也正是他们需要人才的地方。在线版本的新闻基本上出自报纸或电视上的内容,只是设计(design)和编排(layout)有所改变。

李琨教授主张传播教育培养的应该是未来的信息使用者(information users),或信息学者(information literates),他们必须掌握各种能力去使用信息,而不是被信息所利用。她介绍,北大新闻传播学院本着“宽口径”的原则,本科生直到大学第三年(内地大学为四年制)才确定专业。第一、第二年必修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各种课程,以求为学生打下一个广泛的知识基础,从而应对日新月异的人才需求变化。另外,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一般会选择同时修读一个经济或法律的专业(major),毕业的时候就能拿到双学士学位,大大提高了竞争力。该学院每年大概有50%的毕业生会从事公关、广告、媒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种各样的工作,在新闻媒体之外的很多行业发挥作用。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张宝芳教授认为,在网络社会,传播教育的重心正过渡到“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教育。她解释道,“所谓新新闻主义”不再专注于某一特定的媒体,而是从一个较高的层次入手,教导学生如何观察世界、衡量事物、收集材料和包装信息。她强调,在信息时代,每一片信息都可以根据时间、地点等要素进行重组;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组织信息(imformation pakage)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她认为时代潮流不可逆转,迎接数字时代的到来,传播教育必须实现数字化并超越数字化,把更多精力投放在传播内容的构想与创新之上。

张宝芳教授介绍了政大传播学院的经验。政大传播学院开设了三个不同的专业方向(tracks),学生可以修读其中两个。此外,台湾的远程教育很受学生欢迎。虽然它尚未能取代本土课堂,但能为学生提供浅尝国外学习氛围的环境。如果合作方是麻省理工、斯坦福等等的名校,学生会更乐意参加。现阶段,政治大学和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合办了联校学位(joint deree)项目,上课以远程学习为主,有半年或者九个月的时间可以到美国的学校修课。

会上还介绍了因故未能赴会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对大陆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的报告。喻国明指出,国内新闻传播教育近年来发展急速,但问题也不少,主要有(1)老院系教学体系陈、转型迟缓;新院系缺少起码的专业师资,桃代李僵;(2)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缺少来自实践一线的传媒业者充实教学队伍;(3)当前“重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方式也使一些学生毕业后严重缺乏实际的专业操作能力。

国际媒体网络:传播教育的变革实践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在研讨会中所作的“国际媒体网络”(Global Media Network,简称GMN)教学演示,正实践了大学培育新一代传播人才的理念。GMN建基于地球村的信念,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生活哲学和思维模式,学会与不同国家的伙伴沟通合作,反思自己在全球化中的定位和角色,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小小的摄像头突破了时空限制,通过GMN,新加坡和香港两地的学生就“文化与行为”的题目作实时的互动讨论,气氛热烈。

GMN在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校已经开始实行。美国博而州立大学电子传播系副教授Maria William s-Hawkins和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系副教授关尚仁与大家分享了两校通过GMN联合办课程的经历与体验。

Williams-Hawkin s博士介绍说,GMN是一套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学习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与多个国家的伙伴面对面沟通,一起研习。关博士认为GMN的好处在于这种实时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他人的文化和哲学,从而更好地为自己在这个文化融合的世界中定位。比如东方的学生在开始时常常较为拘谨,而美国的学生则比较轻松。这种模拟真实的沟通行为让同学在国外的伙伴倾谈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另外,GMN区别于传统课堂的特点在于其整合性。GMN融合了声像和录像,并且有真人现身说法的元素,因此,学生的探求和经验往往超越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实时互动的教学方法,国际媒体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体验异文化的机会。

科技的先进性亦可以给平淡的课堂平添几分趣味。Williams-Hawkins博士介绍说,她2003年开始第一次用GMN时,对方是韩国学生,因此她的美国学生十分雀跃和期待。由于时差的关系,上课时间是美国的下午六点,而韩国则是早上七点或八点,因而韩国学生迟了一点进来。美国学生十分紧张的问:“他们呢?他们呢?”开始的时候,学生们想通过镜头看到对方,但又感觉很害羞,因此常常低下头。但当课程进行到第三周时,在班级中常常会出现一个领袖。他往往想谈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或者指着对方说:“你们在那里干什么?”又或是与彼岸的朋友挥手。而到第六周时,学生一般会有强烈的谈话欲望。这时,老师甚至要专门在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来供他们交谈。

新媒体工作汇报篇(5)

从生产成本上看,媒体融创实验区融多为一,降低了媒介集团资源浪费。在传统的新闻媒介集团内部,各个自媒体之间各自为政,相互的报道资源无法做到完全共享,甚至存在为了“抢独家”而刻意隐瞒新闻来源的情况。这就使得新闻媒介集团内部新闻采集、制作的成本不断攀升。融创实验区负责内容管理的子部门——数字媒介中心、中央编辑中心、视觉传媒中心通过一次采集新闻信息输入云端数据库,各个子媒体依据自身媒体定位和媒介特性进行“二次加工”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新闻生产的成本,在新闻媒介集团生存窘境的当下,不失为一大创举。

从传播形态上看,新华报业集团布局全媒体新闻矩阵,提升了产品的增值服务。其全媒体新闻生产流程涉及媒介集团内部的各个媒体平台,例如传统媒体《新华日报》、PC端中国江苏网、新媒体app交汇点新闻等等,因此,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华报业集团可以通过布局全媒体新闻矩阵,依托于各个不同媒体平台的效果,达到“1+1”>2的报道效果。

从组织管理上看,融创实验区利用多人才合作,延伸了媒体创新价值,改变了传统媒介集团内部各自为政的运作格局,形成了扁平化的媒体合作平台。集团内部的各子媒体中的新闻人才可以打破不同媒体的隔阂,形成具有强烈互补和创新性的媒体小组,进行新闻内容生产。由新华报业旗下各媒体的记者和编辑组成以自媒体小组(通常为2-3人)为单位申报开办栏目,以自媒体小组化的组织架构独立运营,采、编、发的权限都在自媒体小组手上内容呈现上更加多元化,也更具活力。一些栏目如“歪果仁邮报”“城会玩”的稿件,由于对话题的精准把握以及内容的精心制作,通过社交分享,多次创下100000以上的阅读量。

从内容生产上看,新华报业集团具有79年的悠久办报历史,其自身强大的新闻采编能力和媒体精英人才足以支撑其生产出众多优质原创内容。其采用先进的采编与报道技术(航拍、H5 +VR等),拓宽内容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报道的创意和呈现上不断出新,又深耕于本地新闻的挖掘,使各类报道更接地气,更贴近时代也更贴近读者。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仍是主流,交汇点app汇聚了包括党报《新华日报》和目前发行量第一的都市类报纸《扬子晚报》等9份报纸的内容,这也是其他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中《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由周恩来同志等老一代革命家创办的中国共产党大型机关报,几十年来积淀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使得交汇点在江苏拥有强大的受众基础。不足的是,交汇点app忽略了促进UGC内容生产。目前市场上的巨头app都是以UGC为主导,以此实现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多角度性,交汇点app不妨借鉴其成功点,以PGC为主要内容,UGC辅助的模式,开辟一个社区讨论专栏,将江苏本地人的社交融入进去,既丰富内容层次,又可在其中发现新闻点,还能增强受众黏度。

二、新华报业集团在融合实践过程中遭遇挑战

组织上,机构融合难以撼动传统组织形态。媒体融创实验区的内容生产流程并未基于先前对流程优化的设想,固定科层制仍被保留,新媒体中心与报纸、网站等传统媒体机构基本并行。但改革诞生的新部门要求大量技术开发、维护新媒体内容分发系统,还需培养全媒体记者熟悉流程,从人数上反而增加了冗余。过去科层化组织形态完全不能满足当下互联网信息获取快速、精准的高要求,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经营模式融合难以实现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融合的愿望。

新媒体工作汇报篇(6)

10月底,一场由政府主导发动、最终将由市场检验成败的大型媒体转型变革试验正式启动。笑傲上海滩半个多世纪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宣布正式重组成立上海报业集团。至此,上海滩数十份知名报纸归属同一集团。据初步估算,重组后,上海报业集团资产将达到208.71亿元,净资产为76.26亿元。

组建新的报业集团仅是开端,原来两大集团完成整合还需时日。据称,上海报业集团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多媒体和全媒体集团”。

上海市对上海报业集团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解放日报社和文汇报社将从2014年起,每年分别获得5000万元的上海市财政专项支持,上海市宣传文化专项基金也将安排资金支持主要报纸发展新媒体,扶植外宣媒体和具有文化影响力的报刊。一年之后,上海将对新的报业集团和三大报社进行评估。

整合决心

10月28日下午,一场简短的揭牌仪式在上海漕溪北路331号中金国际广场A座楼下举行。在挂牌当日上午的上海报业集团干部会议上,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徐麟表示,外界对上海两大报业集团整合的动机猜测,觉得是“因为上海党报过不下去了,所以要把它合并,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以及“抽肥补瘦”等,“这是他们对此次整合不够了解和理解。”徐麟说。

他指出,上海两大报业集团之前已经形成了各有特色、适度竞争发展的格局,但报业竞争的全国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上海两大报业集团同城竞争的格局,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因此必须整合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同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经营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也是上海报业整合的原因。

这一次上海报业调整改革举措,最早可追溯到去年年底。不过,正式启动是在今年8月,至上海市委常委会决策,前后只有40天。后来被任命为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的裘新,据说也是直到今年9月下旬才获知此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直接领导和推动了此项工作。此间消息人士透露,2012年年底,韩正等人在多次到上海市委宣传部、媒体单位走访调研了解情况后,对报业改革就已经有所考虑。在今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之后,韩正即开始就上海如何贯彻落实进行部署。之后上海有关方面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又听取了新闻界和社会上其他行业对上海报业调整改革的意见建议。

此后,上海市委组成了调研小组,对文新、解放两大报业集团进行了调研,访谈了两大报业集团数百位处级以上干部,了解了他们对深化报业改革的愿望和建议。调研方向是三个:发展问题、班子问题、年轻干部问题。在推进过程中,韩正曾与20多位领导干部直接谈话,听取包括新闻界多位局处级干部的意见和建议。

9月2日,韩正在上海市委会议室召开专题会,正式提出合并建议,同时明确由上海市委宣传部牵头,由市委宣传部部长徐麟、副部长朱咏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于明黎组成三人工作小组。这次专题会上提出了将上海两大报业集团合并成一个集团、配强一个班子、研究一套支持媒体发展政策的“三个一”工作目标。

此后,这一工作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高效推进。约三周后,“三人小组”扩大为“六人小组”。新加入的三人,即原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拟任新集团掌门人的裘新,解放日报集团党委书记尹明华,原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10月31日新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的徐炯。

据了解,10月9日,两个集团分别召开处级以上内部员工会议,通报上海市委关于双方合并的精神,并内部进行了新社长人选推荐。

上海方面要求,新集团的挂牌要在10月底前完成。10月12日,上海市委常委会正式审议并通过了上海报业集团调整改革方案。10月14日,韩正同报业集团、报社准备参与新班子的干部就组建新集团进行座谈。

10月16日,上海方面向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领导汇报了情况,并得到肯定。

10月28日上午,新报业集团组织召开了干部会议,宣布领导班子。当天下午,上海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3+1格局”

集团合并,人们最关心的是下属报纸是不是合并。接近决策层的消息人士说:“当然会有合并。”

“组建新的报业集团只是深化报业改革的开端,也是上海报业新一轮改革发展的起点,艰巨、复杂的任务还在后面。”徐麟在新集团干部会议上说,这是为今后进一步的上海报业改革创造新的体制条件。

在现阶段,上海此次报业调整改革还是立足于“大调整、小改革”。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合并两大报业集团,二是恢复新民、解放和文汇三大报社的法人地位。同时还有三个方面没有变,包括以平面媒体为主的格局,集团统筹、三大报社支撑的系统格局没有变,目前也没有涉及到子报、子刊大的整合,原来所涉及集团下属的各运作主体,也没有变。

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解放日报》和《文汇报》暂时不能合并,不过类似的子报子刊将来要合并”。其原因在于《解放日报》原为中央机关报,至解放后才转为上海市委机关报,而《文汇报》也是历史悠久的老牌报纸。

不过,近些年来两报交流干部频繁,报纸变得相当雷同,各自风格不够突出,令人遗憾。

据介绍,在现阶段,主要改革在报业集团层面进行,其任务是在新媒体、新领域拓展。集团不干预版面,由各报系按特色发展。集团则抓好经营管理和资本运营,集团管理层的组成也特别注意到人才多元化,包括金融、电视、网络等不同背景的人才。

在此次调整中,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和新民晚报社恢复了独立法人建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三大报社以做好媒体内容业务和把握内容导向为主要职责,对版面、导向和报系负责,并负责与版面内容有关的广告发行工作。

未来,上海报业集团将形成解放、文汇、新民报系和一个都市报系的“3+1”格局。

在三大报社的定位方面,《解放日报》要坚持市委机关报的权威性,《文汇报》则要面向全国,凸显自身特色,《新民晚报》则继续保持“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追求和风格。

对于原来两大报业集团的所属其他报刊,则将视其具体情况,按照内容类型、社会影响、品牌效应等因素,或者归入解放、文汇、新民三大报系,或者由报业集团进行整合优化调整。

徐麟在会议上透露,对于社会具有很高认同感和影响力,但又不具备三大报系特征的报刊,将会直接归入集团的都市报系进行运作,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报刊,将会被采取相关措施。

上海报业集团的内部人士透露,部分报纸的撤并,已经有相应的计划。

裘新表示,目前报业集团首要做的就是优化报业结构。他说:“纠缠于某一家报纸有没有理由存在无法判断,需要先做结构性、系统性的分析,了解市场能够容纳哪几种报纸,每种报纸市场的容量是多少。在了解了市场容量和需求基础上再看自己现在有什么,答案就很清晰了。”

与此同时,上海加大了对新报业集团的财政支持。徐麟表示,上海市委已经明确,从2014年起,市财政将每年给新集团1亿元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解放日报社和文汇报社各5000万元。

另外,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文化专项资金也将安排资金,用于扶持《文学报》等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媒体和外宣媒体,并在体制、政策、资金、技术和人等方面进行支持,积极鼓励各家主要报纸大力发展新媒体。

裘新认为,财政支持并不是简单的输血、补血,而是上海以最大力量支持平面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一种姿态和一种象征”。他表示,财政支持确实也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让传统媒体更加专心办好自己的报纸,让报纸有尊严、记者有自尊。

“尊严和自尊是保证所有的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地位、责任、公信力最重要的东西。” 裘新说。

随着新集团的成立,两大报业集团的领导也随之调整。上海报业集团挂牌当日上午干部会议上,公布了新集团的人事安排。48岁的裘新被任命为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47岁的原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副社长高韵斐任集团副书记、总经理及副社长。

徐麟说:“集团层面领导班子、局级干部变动那么大,接下来会涉及到我们的处级干部,也有比较大的调整变化。”在新任命的集团领导班子中,“70后”数量有所增加。

目标全媒体

徐麟在集团干部会议上表示,三大报社将负责组织实施新媒体具体发展工作,新集团将在新技术的运用、新媒体的发展、新领域的开拓上负起责任。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怎么融合发展,韩正提出,“有条件的自建平台,条件不成熟的要借用平台、利用平台”。

在上海两大报业集团整合之前,上海已要求当地媒体发展新媒体并有所作为。一位曾在文新集团新媒体平台担任高管的人士透露,在去年下半年韩正对两大报业集团及子报的负责人当面表达出对上海传统媒体担忧后,各家分别紧急制定并提交了关于新媒体平台的项目发展计划。

另一位文新报业集团参与新媒体平台筹办的人士透露,之前,上海已经由《东方早报》为主要力量,建立一家类似于互动式原创新闻社区的网站,但这项工作因两大集团的合并暂停了一段时间,将来可能会重新考虑。“最后怎么定现在还不好说,因为现在报纸关停并转都还没最后决定,更别说网站了。”

在揭牌当天,上海报业集团与百度签署了一份协议,宣布双方已经就战略合作和共同运营百度新闻“上海频道”达成一致。裘新表示,从上海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与百度高层达成这次合作共识,到签署协议,仅用了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根据协议,上海报业集团和百度的战略合作将会涉及上海本地新闻搜索引擎、媒体资源购买、云服务器资源提供、舆情报告、手机阅读服务、人才合作、战略资源购买等七个方面。据报道,目前双方已经就百度新闻“上海频道”合作运营达成共识,双方将共建“上海频道”团队。

在此之前,解放日报集团已经与腾讯合作,成立了地方新闻门户大申网,运作效果不错,一年后已经宣告盈利。

原来的两大报业集团本身都发展有各自的新媒体平台。解放网、文新传媒网、新民网流量和收入情况都具有一定规模,其余的报纸对应网站基本上是电子版功能,规模较小。移动端布局方面,原解放日报集团和文新报业集团均乏善可陈。

合并后的新媒体布局怎么做,集团新班子尚没有给出明确的路线图,仅表示会在新技术运用、新媒体发展、新领域拓展、新机制创新方面为三个报系、子公司提供支持。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说,国内不少报业集团旗下的子报子刊重复采购了大量服务器设备,在移动互联网布局和产品规划方面也有不少资源重置和浪费,如果技术、设备方面的保障和服务统一由集团来采购、统筹和提供,则可以避免浪费、节约成本,高效运作。

解放日报社总编辑陈颂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明年元旦起将推出新媒体产品“上海观察”。据了解,这款名为“上海观察”的APP归于《解放日报》旗下,其内容不体现在报纸上,将以评论和网络主流表达形式,全方位展现上海人和上海事。

新媒体工作汇报篇(7)

自新闻媒体诞生以来,负面新闻报道便伴随着媒体的发展而发展。普利策在论述现代报刊的社会使命时说:“报纸的生命就在于‘暴露’,这种暴露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一是社会问题。报纸应当监督政府官员的表现,对任何一种腐化堕落和错误都进行曝光。一个自由而有责任的报纸应当试图使‘政府官员、公务员、社会各机关和司法系统尽心尽职,履行责任’。”①无论是报纸还是其他形式媒体,舆论监督功能是其最根本的社会职能,它们有监督社会引导舆论的使命。

自从“3・15”之后,新闻媒体对“瘦肉精”事件的报道在人们的生活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作为一种负面新闻报道,充分发挥了其舆论监督的职能,完全地体现了负面新闻的特征以及它的现状与不足。

负面新闻的定义与特点

负面新闻作为媒体新闻传播的一项内容,日益占据了重要地位。关于负面新闻的界定,新闻学界有不同的说法。如杨保军教授认为:“负面新闻(报道),是指对负面新闻事实的报道。”张威教授认为:“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对于具有社会内容的负面报道来说,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者倡导精神,而在于反映和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②

总体而言,负面新闻的内涵是指“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负面新闻具有突发性、敏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是负面新闻最显著的特征。

突发性,是指负面新闻事件的报道是突然的,没有预报与提醒。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央视报道“瘦肉精”事件对双汇以及全国广大消费者来说也同样是突如其来,给消费者一个毫无准备的意外,也让这次事件的主角双汇措手不及。

敏感性,是指负面新闻一旦发生,能迅速刺激受众心理,引起受众的强烈震撼和密切关注。“瘦肉精”事件发生之后,双汇股票当天跌停,全国上下对“瘦肉精”事件异常关注,一时间成为全国上下议论的焦点。

复杂性,负面新闻的复杂性,主要是其产生的原因复杂,其产生的影响深远,受众对负面新闻的认识、心理与行为反应复杂。负面新闻产生的原因分为主客观原因。其中主观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由于受众不同的性格、文化程度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复杂因素,这就决定了他们接受负面新闻事实的心理能力和认知能力是复杂的。“瘦肉精”事件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是简单的,它产生的影响同样也是复杂的。

负面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媒体与国际传媒理念接轨,负面新闻报道在数量上和深度广度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在负面新闻报道中,坚持新闻的根本原则,适度地把握负面新闻的负面性,能够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产生积极的正面作用。

负面新闻的正确适度传播有利于国家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完善。负面新闻事实自身的好坏、受众对它的认识以及其传播的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传播的社会效果。负面新闻报道的信息大多是存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被媒体发现,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被报道,然而这些负面新闻信息一旦被媒体报道出来就会产生轰动效应,备受人们关注,上自国家领导下至普通受众。通过“瘦肉精”事件,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关注检疫部门的监督检测职能,近日全国各地加强食品添加剂市场监管,以防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发生。

负面新闻的正确适度传播能够成为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激励手段。负面新闻信息的报道,能够使受众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刺激受众思考如何解决新闻反映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与生活发展。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负面新闻报道将这些问题揭露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这次“瘦肉精”事件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提上议程,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刺激人们去积极寻找如何消除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因素的途径。由此可见,媒体准确地把握负面新闻报道潜在的社会价值,其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负面新闻的适度传播更能彰显媒体舆论监督职能。我国媒体有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能,然而负面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的功能更明显,主要是因为它通过对社会中不良现象进行揭露报道,引导社会舆论,给社会一定的警示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不良社会现象的滋生与蔓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是秘密进行不为大多数受众所知,新闻媒体将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报道出来,从而引起强烈的社会舆论,发挥其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能。

“瘦肉精”事件是由央视报道出来的,多家媒体进行追踪报道,这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强烈的舆论台风。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受众议论的焦点,然而这次事件的主角双汇集团也是受众谈论的焦点,虽然生猪检测检疫的职责不全在双汇,然而双汇作为广大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出现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多家媒体追踪报道之下,双汇推出多项安全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尤其是“瘦肉精”生猪在线全检,每年多增加2亿至3亿元的生产成本。由此可以看出负面新闻报道适度传播更能体现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负面新闻报道的现状冷思考

负面新闻报道日渐式微。尽管负面新闻报道随着报纸的诞生而存在,然而在我国成立初期却是一个,学术界很少触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报道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弘扬正气依然是媒体的主旋律,然而媒体负面新闻报道也逐渐发展起来了。但是负面新闻报道的敏感性与复杂性让其发展态势不容乐观。近几年来,受众感觉到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中舆论监督内容所占的比例明显下滑。《南方周末》也在市场发展中被磨平了棱角,负面新闻报道在整个报道比例中占的比例逐年下滑。

负面新闻报道感彩较浓。负面新闻报道一旦出现,就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往往一家媒体报道出突发事件,其他的媒体会争相追踪报道。客观公正才是新闻的根本命脉,然而,有的媒体在追踪负面新闻报道的时候往往带着感彩,主观意识比较强。

自从央视报道了“瘦肉精”事件之后,国内其他媒体也争相追踪报道,在媒体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也带着一定的感彩。这次事件关系着食品安全,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让广大消费者对双汇失望,同时也对政府的监督检疫部门失望,新闻记者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难免有失公允,带着一定的感彩。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政府部门的监管显得格外重要,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还有其他一系列相关的技术标准。从中央到地方逐级都有相关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管部门来负责食品检查。在我国对“瘦肉精”的检测是由多部门共管的,然而由于某些监管检测部门的失职以及双汇检测部门员工的失职,让喂有“瘦肉精”的猪流入双汇。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然而大多媒体却把原因指向双汇并进行跟踪报道,把舆论的焦点转移到双汇身上,鲜有媒体深度挖掘造成“瘦肉精”事件的其他重要因素,国家检疫部门的失职在此事件中可谓是重中之重,然而却被媒体大大地忽视了。

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职工大会,有位经销商在大会上激动地喊了“万岁”,这让媒体记者大肆炒作了一番,众说纷纭,不了解内情的人说是双汇公关作秀。然而,据双汇内部知情人士透露,这个高喊“万岁”的经销商已经经营双汇产品十几年了,他今日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双汇,所以他在激动之余高喊了几声“万岁”,这就让有些不知内情的记者带着感彩来报道。也少有媒体去挖掘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

通过这次事件,不难发现多数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上带有明显的感彩,舆论导向有少许偏离客观公正,透过此次事件却反映出我国媒体在报道类似负面新闻的现状及问题。

注 释:

①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358页。

新媒体工作汇报篇(8)

自新闻媒体诞生以来,负面新闻报道便伴随着媒体的发展而发展。普利策在论述现代报刊的社会使命时说:“报纸的生命就在于‘暴露’,这种暴露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一是社会问题。报纸应当监督政府官员的表现,对任何一种腐化堕落和错误都进行曝光。一个自由而有责任的报纸应当试图使‘政府官员、公务员、社会各机关和司法系统尽心尽职,履行责任’。”①无论是报纸还是其他形式媒体,舆论监督功能是其最根本的社会职能,它们有监督社会引导舆论的使命。

自从“3·15”之后,新闻媒体对“瘦肉精”事件的报道在人们的生活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作为一种负面新闻报道,充分发挥了其舆论监督的职能,完全地体现了负面新闻的特征以及它的现状与不足。负面新闻的定义与特点

负面新闻作为媒体新闻传播的一项内容,日益占据了重要地位。关于负面新闻的界定,新闻学界有不同的说法。如杨保军教授认为:“负面新闻(报道),是指对负面新闻事实的报道。”张威教授认为:“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对于具有社会内容的负面报道来说,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者倡导精神,而在于反映和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②

总体而言,负面新闻的内涵是指“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负面新闻具有突发性、敏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是负面新闻最显著的特征。

突发性,是指负面新闻事件的报道是突然的,没有预报与提醒。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央视报道“瘦肉精”事件对双汇以及全国广大消费者来说也同样是突如其来,给消费者一个毫无准备的意外,也让这次事件的主角双汇措手不及。

敏感性,是指负面新闻一旦发生,能迅速刺激受众心理,引起受众的强烈震撼和密切关注。“瘦肉精”事件发生之后,双汇股票当天跌停,全国上下对“瘦肉精”事件异常关注,一时间成为全国上下议论的焦点。

复杂性,负面新闻的复杂性,主要是其产生的原因复杂,其产生的影响深远,受众对负面新闻的认识、心理与行为反应复杂。负面新闻产生的原因分为主客观原因。其中主观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由于受众不同的性格、文化程度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复杂因素,这就决定了他们接受负面新闻事实的心理能力和认知能力是复杂的。“瘦肉精”事件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是简单的,它产生的影响同样也是复杂的。

负面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媒体与国际传媒理念接轨,负面新闻报道在数量上和深度广度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在负面新闻报道中,坚持新闻的根本原则,适度地把握负面新闻的负面性,能够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产生积极的正面作用。

负面新闻的正确适度传播有利于国家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完善。负面新闻事实自身的好坏、受众对它的认识以及其传播的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传播的社会效果。负面新闻报道的信息大多是存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被媒体发现,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被报道,然而这些负面新闻信息一旦被媒体报道出来就会产生轰动效应,备受人们关注,上自国家领导下至普通受众。通过“瘦肉精”事件,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关注检疫部门的监督检测职能,近日全国各地加强食品添加剂市场监管,以防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发生。

负面新闻的正确适度传播能够成为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激励手段。负面新闻信息的报道,能够使受众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刺激受众思考如何解决新闻反映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与生活发展。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负面新闻报道将这些问题揭露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这次“瘦肉精”事件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提上议程,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刺激人们去积极寻找如何消除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因素的途径。由此可见,媒体准确地把握负面新闻报道潜在的社会价值,其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负面新闻的适度传播更能彰显媒体舆论监督职能。我国媒体有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能,然而负面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的功能更明显,主要是因为它通过对社会中不良现象进行揭露报道,引导社会舆论,给社会一定的警示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不良社会现象的滋生与蔓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是秘密进行不为大多数受众所知,新闻媒体将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报道出来,从而引起强烈的社会舆论,发挥其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能。

“瘦肉精”事件是由央视报道出来的,多家媒体进行追踪报道,这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强烈的舆论台风。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受众议论的焦点,然而这次事件的主角双汇集团也是受众谈论的焦点,虽然生猪检测检疫的职责不全在双汇,然而双汇作为广大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出现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多家媒体追踪报道之下,双汇推出多项安全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尤其是“瘦肉精”生猪在线全检,每年多增加2亿至3亿元的生产成本。由此可以看出负面新闻报道适度传播更能体现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负面新闻报道的现状冷思考

负面新闻报道日渐式微。尽管负面新闻报道随着报纸的诞生而存在,然而在我国成立初期却是一个,学术界很少触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报道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弘扬正气依然是媒体的主旋律,然而媒体负面新闻报道也逐渐发展起来了。但是负面新闻报道的敏感性与复杂性让其发展态势不容乐观。近几年来,受众感觉到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中舆论监督内容所占的比例明显下滑。《南方周末》也在市场发展中被磨平了棱角,负面新闻报道在整个报道比例中占的比例逐年下滑。

负面新闻报道感彩较浓。负面新闻报道一旦出现,就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往往一家媒体报道出突发事件,其他的媒体会争相追踪报道。客观公正才是新闻的根本命脉,然而,有的媒体在追踪负面新闻报道的时候往往带着感彩,主观意识比较强。

自从央视报道了“瘦肉精”事件之后,国内其他媒体也争相追踪报道,在媒体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也带着一定的感彩。这次事件关系着食品安全,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让广大消费者对双汇失望,同时也对政府的监督检疫部门失望,新闻记者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难免有失公允,带着一定的感彩。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政府部门的监管显得格外重要,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还有其他一系列相关的技术标准。从中央到地方逐级都有相关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管部门来负责食品检查。在我国对“瘦肉精”的检测是由多部门共管的,然而由于某些监管检测部门的失职以及双汇检测部门员工的失职,让喂有“瘦肉精”的猪流入双汇。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然而大多媒体却把原因指向双汇并进行跟踪报道,把舆论的焦点转移到双汇身上,鲜有媒体深度挖掘造成“瘦肉精”事件的其他重要因素,国家检疫部门的失职在此事件中可谓是重中之重,然而却被媒体大大地忽视了。

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职工大会,有位经销商在大会上激动地喊了“万岁”,这让媒体记者大肆炒作了一番,众说纷纭,不了解内情的人说是双汇公关作秀。然而,据双汇内部知情人士透露,这个高喊“万岁”的经销商已经经营双汇产品十几年了,他今日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双汇,所以他在激动之余高喊了几声“万岁”,这就让有些不知内情的记者带着感彩来报道。也少有媒体去挖掘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

通过这次事件,不难发现多数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上带有明显的感彩,舆论导向有少许偏离客观公正,透过此次事件却反映出我国媒体在报道类似负面新闻的现状及问题。

新媒体工作汇报篇(9)

粤传媒主要从事印刷、广告和图书零售三大业务。而粤传媒的大股东为大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大洋实业目前持有粤传媒101638300股,占粤传媒总股本的37.73%,以11月30日粤传媒收盘价23元计算,这部分股权市值相当于23亿多元。

华闻传媒绝对控股华商传媒

最近,华闻传媒(000793)购买陕西华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1.25%股权的重大购买资产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核无异议。双方确定华商传媒31.25%股权的总价款为2.7亿元。加上2006年8月29日购买的华商传媒30%股权,华闻传媒将累计持有华商传媒61.25%股权,对华商传媒构成绝对控制。

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闻控股)。华闻控股是1986年4月17日在国家工商局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为建设人民日报传媒集团而组建的现代企业,主营业务范围为实业投资、组织文化交流,信息咨询及服务等。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赴约资本“盛宴”

据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王一义介绍,目前浙报集团的运营模式已经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较之不少报业集团,浙报集团在资本运作方面走得更远。2007年,仅福建房地产项目的成功转让这一项,就让他们获得净利润1.84亿元。

作为集团统一的对外投资平台,新干线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完成了从打新股、买卖国债到委托理财、房地产项目融资等持续盈利模式的转型,6年为集团累计创造的效益突破2亿元。公司的投资重点也已经转移到股权投资上来,即积极物色、跟踪、洽谈有意向上市的企业。作为发起人投资入股,再籽他们运作上市,此后通过转让股权获利。

近期,浙报集团在资本运作上又有新的大动作,一个注册资本1亿元的公司已经成立,浙报集团不出一分钱,负责拟上市股改项目的调研、推介以及资金日常管理,共享资本运营收益。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拟借壳国药科技

11月19日,国药科技(600421)公告,称拟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向湖北日报集团定向发行A股股票,后者以核心传媒资产认购。发行完成后,湖北日报集团将成为国药科技控股股东,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报刊出版和传媒经营。

如果定向增发成功,预计湖北日报集团准备将除湖北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外的子报子刊和网站等业务整体上市,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经营业务上市。

文汇新民集团参股证券基金公司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汇添富成长焦点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开始募集,募集期限自2007年3月6日起至2007年3月28日。该基金的基金管理人为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3日,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其中,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7%;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6.5%。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已有三只基金。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该公司旗下的汇添富优势精选基金,成立不足两年就已经为投资者创造出了190.44%的高额收益,几乎是翻两番。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同时也是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前三大股东之一。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建立企业年金

今年8月17日,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与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协议。太平养老成为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企业年金计划的受托管理和投资管理人,参加计划人数达到1300人。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被称为职工的“第二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可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投资运营,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国债、短期债券回购、投资性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以求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但应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投资运营。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注资新华传媒

新媒体工作汇报篇(10)

此外,还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由县融媒体中心主任亲自指挥调度,成立专门采访组,第一时间进行融合采集、加工、生产和传播。

一、总编室协调会

召开时间:每周一下午

参会人员:总编室负责人、新闻监审、融媒体编辑

会议内容:按照近期新闻报道重点确定本周宣传重点或主题;

对接政务服务、信息公开相关内容;

确定本周采访的重点选题并确定策划方案,下发到各个采访平台;

确定当周要上报信阳电视台、信阳日报、信阳晚报、信阳广播电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的新闻选题。

二、采前会

召开时间: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

参加人员:新闻监审、融媒体编辑、采访组组长

会议内容:确定当天采访新闻选题;

分析当日舆情及应对策略;

确定当天电视、广播、微信等客户端的新闻播出/播发顺序;

确定一至二条当天重点新闻;

安排新闻素材在各个新闻播出端口的推送情况;

确定当天要上报信阳电视台、信阳日报、信阳晚报、信阳广播电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的新闻选题。

三、月度例会及月评会

召开时间:每月月底

参会人员:主管宣传工作的副主任、总编室负责人、新闻监审、融媒体编辑

会议内容:主管宣传工作的副主任总结采访情况,通报上级媒体播出情况;

按照县委宣传部的要求确定下个月采访重点及口径;

讨论、策划下月的重点选题;

对当月新闻进行月评。

四、半年新闻工作会

召开时间:6月底

参会人员:县融媒体中心全体班子成员、总编室负责人、新闻监审、融媒体编辑、新闻记者

会议内容:主管宣传工作副主任总结半年采访情况和新闻宣传工作情况;

确定下半年新闻宣传重点安排;

采访过程中的问题汇总及说明。

五、全年新闻工作会

召开时间:12月底

参会人员:宣传部有关领导、县融媒体中心全体班子成员、总编室负责人、新闻监审、融媒体编辑、新闻记者

会议内容:主管宣传工作副主任总结全年采访情况和全年新闻宣传工作情况;

上一篇: 四年级教育论文 下一篇: 试用期工作经验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