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09 03:18:59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篇(1)

首先,这两首诗的写作时代背景存在差异。孟诗写于开元盛世,杜诗则写于乱离之后。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张丞相系何人,各家看法不同。据《孟浩然诗笺注》,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题为《岳阳楼》,写于717年前后。诗题中的“张丞相应为张说”,张说于“开元四年至五年间任岳州刺史,考见郁贤浩《唐刺史考》岳州下”(《孟浩然诗集笺注》佟培基P107 ,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朱东润所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张丞相,即张九龄。”朱东润认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即733年。这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应举落第,失意而归。此时,张九龄镇守荆州,孟浩然写诗给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征孟浩然为幕府长史。学界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于何时,写给何人持不同看法,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们确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无论是在717年,还是在733年,唐代都处于全盛之时。唐王朝的状况正如杜甫在《忆昔》一诗中写道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到的正是这一“圣明”时代。

杜甫的《登岳阳楼》则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这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在江湘一带漂泊。两年后,他病死在湘江的一艘船上。《登岳阳楼》一诗正写出安史之乱后动荡不安的政治大局,写出了杜甫流离漂泊孤苦艰辛的个人生活。

其次,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思想内涵、感情指向也迥然相异。孟诗表达了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羡鱼的心情,展现出诗人对圣明之世的认同,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杜甫的《登岳阳楼》则表现了诗人遭受安史之乱后痛苦的心境,传达出作者面对国破家亡时的悲痛与哀伤。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干谒诗。作者先写洞庭湖的浩瀚广阔,接着,他笔锋一转,说到自己“欲济无舟楫”。这句话一语双关:表层义是说,自己想渡湖但是却没有船;在深层义上,诗人暗指自己报国无门。孟浩然进而直接地表达出“干谒”之旨。他说,“端居耻圣明”,如果没有机会出来做官,没有机会报效国家,实在是有愧于当今的圣明之世。孟浩然还引《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他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引荐,渴望能获得“结网”的机会,在现实实践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干谒是唐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在盛唐时代,“诗人的精神风貌较其他时代的诗人显得更富有自信心,他们大都怀有远大的理想,自觉选择了一种较崇高的社会角色”(傅绍良《盛唐气象的误读与重读》)。孟浩然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张丞相的提拔和重用。作者坦然地表达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

杜甫的诗写于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之时。诗人说,“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老”、“病”、“孤”三个字是杜甫对自己晚年生活的真实概括。此时,杜甫年迈衰病。一“无”一“有”,极写杜甫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煎熬,老年仍无安定居处安然生活的痛楚。亲人都在战乱中失去了联系,漂泊流离,失去了音讯;年老多病杜甫,只有在一叶“孤舟”中,在动荡不定中辗转。全诗在“有孤舟”、“无一字”的对比中,展现了杜甫生活的困境。洞庭湖本是波光浩淼,诗人登上岳阳楼,望洞庭湖,本应该是有壮阔之感,豪放之思,但是,在现实的冷酷对照之下,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在无垠的空间中,却更见出个体的渺小与卑微。更让人唏嘘感叹的是,“是年,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备吐蕃,白元光、李抱玉各出兵击之”(《杜诗详注》仇兆鳌)。国家摇摇欲坠,百姓居无定所,而诗人则年老多病,不能为国出力,只有“凭轩涕泗流”。

再次,这两首诗歌营造的意境不同。孟浩然写景的视角是平视,胜在气势激情;杜诗写景视角为俯视,胜在包纳万有。

孟诗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展现的是洞庭湖水的浩渺无垠。八月秋水上涨,与岸齐平,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湖面倒映天光,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展现的是湖泊的水汽蒸腾无比壮阔的情景。浩荡的洞庭湖,水气蒸腾,连云梦泽都在蒙蒙水气笼罩之中,洞庭湖汹涌的波涛,仿佛岳阳城也为之摇动。孟浩然将自然景象写得气势磅礴,这与他的内心激情是一致的;辽阔无垠的水天景象,也与他积极进取力争入世的心境是统一的。孟诗写洞庭湖岳阳楼,季节是蒸腾热气的农历八月,景物描摹的重心是激荡不息的湖水和高远清澈的天空,是蒸腾的水汽和壮阔的波澜,像极了那样一个激情勃发人人都自负不得了而渴望建功立业的盛唐气象。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篇(2)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是唐代一位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的诗人。他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虽然隐居林下,但跟当时的达官显宦如张九龄、韩朝宗都有往来。这首《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孟浩然写给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的,表现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此诗托兴观湖,气势磅礴,格调浑成,是孟浩然诗中气象较为开阔的一首。前两句着力描绘洞庭湖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振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八月秋水上涨,与岸齐平,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湖面倒映天光,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极力凸显洞庭湖的浩淼。浩荡的洞庭湖,水气蒸腾,连云梦泽都在蒙蒙水气笼罩之中,洞庭湖汹涌的波涛,仿佛岳阳城也为之摇动。据范致明的《岳阳风土记》载:“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齿城岸,岁常倾颓。”这里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望中之景,景中有情,诗人胸怀激荡,要想做一番大事业的激越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求官的意愿和求荐的心情。

这是一首具有高超艺术技巧的自荐诗。诗的前四句写景,泼墨如水,浓描洞庭,堪称写景佳句。孟浩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既烘托出作者经世致用的壮志雄心,又暗示张九龄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后面四句,才是孟浩然要对张九龄讲的大实话。“欲济无舟楫”,是触景生情,就近设喻,告诉张大人自己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空有满腹经纶,胸怀壮志,却无人引荐,一展抱负。“端居耻圣明”,意指在这样的太平盛世,自己却是碌碌无为,白白虚度光阴,倍感愧疚羞于见人。这两句正式向张丞相表明了自己的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垂钓者”是双关的:一是实写湖边垂钓者;二是可引喻为张九龄那样的当政掌权人物。这两句的意思是:像您德高望重的张大人那样,能为国家效力,造福万民,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您效力,只能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如果说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写洞庭水侧重在“气势”,那么杜甫的《登岳阳楼》则是极力形容洞庭湖的“壮阔”: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冬。这年正月,杜甫一家由今湖北江陵乘船前往今湖南岳阳。这诗写出了登岳阳楼时所见景象和身世之感、忧时之情,悲慨之中具有雄伟壮阔的意境,是历代传诵的摹写洞庭湖的名作之一。

“昔闻”二句,由登楼而望洞庭,说“昔闻”、“今上”是倒入。清代何焯云:“岳阳楼因洞庭湖而有,先点洞庭,后破(破题)‘登’字,迎刃之势。”(《义门读书记》)洞庭水,即洞庭湖,称洞庭水则更具有形象性。昔闻其名,今历其境,欣喜中不无感慨。欣喜自不用说,感慨则是因为今天在漂泊中得以登上此楼。三、四句,洞庭湖好像把东南大地从中裂开,使东西两边分属吴国和楚国。湖水一望无际,岳阳楼和湖心的君山均影落水中,仿佛整个大地都被水浮了起来。此处形容洞庭湖水势浩大,除日月星辰似出没其中的想象外,更包括了登楼的直觉印象。《水经注・湘水》中有“(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间”的描述,可见洞庭的壮阔令人心胸开豁。而境界的空阔,在一定情况下,往往能引发或加强人的孤独飘零之感。当时因战乱流离,杜甫与亲朋之间的书信往来已经断绝,又逢年老多病,一路上只有以孤舟为家。“亲朋”二句,写登楼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跟上两句,一景一情,一大一小,一阔一狭,于开豁之境俯仰一身,倍感孤独飘零。结尾,由自身的遭遇,转到对时势的关注与忧虑。“戎马”喻战事。大历二年和三年,唐王朝在西北边境和吐蕃屡有战争,除边患外,各地军阀也时时发生混战。这一因登楼而引起的思想情感发展过程体现在诗歌中,境随心转,意到笔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篇(3)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涵虚:水气弥漫。②太清:天空。③云梦泽:古代二泽名,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江之北为云泽,江之南为梦泽,并称“云梦泽”。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也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然而,孟浩然并非无意入仕之人,他与盛唐其他诗人一样,怀有济世的强烈愿望。其诗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就表现了他的入仕之心和不甘寂寞的豪逸之气。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所作。它是写给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的(开元十六年,孟浩然入长安应举之时,曾与王维、张九龄等人结交),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以实现自己入仕的愿望。诗中以托兴观潮的形式表现了诗人积极入仕的迫切心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篇(4)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乃天下之壮观,诗人之胜域,游客之福地。今人从左侧的坡道拾级而上,可见道门两侧立柱上,镌刻有书写过《岳阳楼记》的清人张照的联语:“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而在古代,岳阳楼两侧大书的是两副诗联,其一是杜甫《登岳阳楼》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另一联则是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它们是何年何月高书于其上的呢?元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选录并提及孟浩然之诗,说:“予登岳阳楼,此诗大书左序①门②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即使从元代算起,这一景观至少在800年前就闪亮登场了。

孟浩然与杜甫的上述诗句,是壮哉洞庭的诗的注册商标,纵然有诗胆大如天的后人敢于复题,如刘长卿有“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之句,元稹有“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之语,许裳有“四顾疑天地,中流忽有山”之辞,但都无法颠覆前贤。且不要说诗圣杜甫的大作了,孟浩然之诗也是高踞众生的心头不可取代,千百年来风雨不动安如山。

湖北襄阳人氏孟浩然,是盛唐时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而号称“王孟”。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孟浩然希求援引,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一作品是所谓“干谒诗”,唐代的文士常呈献自己的诗文请求有力者援引,但它的巨大的知名度,绝不是因为后半首中希望当权者引荐的寓意巧妙自然而不卑不亢,不像是某些想往上爬的小人低声下气人格卑劣,而是因为前四句确实不同凡响。如果没有前四句永恒性的轰动效应,这首诗很可能就会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泡沫都没有一个。

这首诗的前四句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其主要的艺术奥秘就是大小相形,巨细相衬。在诗歌创作中,既要有如椽大笔写出大的境界(大景),也要有精细的笔墨写出小的景观(小景)。一味粗豪,就会空无依傍,大而无当;一味工细,则易流于琐屑,格局狭窄。只有概括“大”而刻画“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才会大而不空,小而不碎。尤其是要创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更非单打一的“大景”所能奏效,而必须注意以“小景”去衬托。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如杜甫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如余光中咏汉代的名将李广:“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飞将军》),如洛夫写唐代名诗人李贺:“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瘦得/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涌起千顷波涛”(《与李贺共饮》),均是如此。而孟浩然此诗,就是艺术上的大小结合、点面相映的典范之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篇(5)

第一,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的背景和诗人自身的境遇,以此来欣赏诗歌的时代意义。诗人所处什么朝代,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诗歌的创作与其有无联系?诗人的际遇如何,心情如何,写诗的来由是什么?了解了这些,再来理解诗歌内容、诗歌内涵、诗人的情感就容易得多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被“故人”热情地邀请做客农家,诗人心情愉快,又体现出诗人很向往田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中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约定重游,登高赏菊饮酒,和谐自然,令人垂涎。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应进士不举。他才华横溢,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满座倾服,为之搁笔。但他不慕荣利,洁身自好,不乐于趋承逢迎,因此,政治上非常失意。他喜游山水,穷极山水之胜。其另一首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不是这种滋味了。此诗是干谒之作,希望得到张的推荐。“欲济无舟楫”,意为面对浩瀚湖水,却没有渡水的船和桨,言下之意即想有所作为,却苦于无人推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暗示自己徒有从政的愿望,而无从政的途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援引,他心有不甘,乞求张能在皇上面前替自己美言,以得到朝廷的重用。全诗前半节望洞庭湖,后半节赠张丞相,是以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第二,要读懂诗歌的内容。诗人抒写的对象是什么?描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如何写景,是由景生情,还是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写离别?还是写相思,抑或是别的什么?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首句写景,二句叙事,三、四句抒意,整首七绝不单说愁,而是借用景语,合情却不合理,但非常生动形象。诗人难与朋友相离,天真地想象出将心寄明月,朋友到哪,自己神往心驰到哪,真是生动有趣。《西江月》中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写此词时恰逢被罢官回江西上饶时,路经黄沙道,正值夏夜,夜半蝉鸣蛙叫,此天籁之声令词人心情愉悦,忘却了罢官的郁闷,胸怀大释,陶醉于山水田园之间,偶遇天雨,急忙寻茅店避雨,却因为醉迷于山水之中,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或许是借此波折来调侃自己糊涂了。不管怎样,我非常喜欢其中“路转溪桥忽见”的意境。那份惊喜庆幸,真切感人。

第三,从思想情感内涵上去感悟。中国古诗没有标点,古文不分段,诗和文的意义主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把整首诗文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脱离整体,单纯就句子学句子,就段落学段落。诗歌是以诗为歌,歌者言情,情不自禁而歌之。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写春望所见,山河虽然依旧,却是国都沦陷后乱草遍地的破败景象。诗人触景生情,因感伤时事泪洒花上,因恨别离闻鸟鸣而更悲伤。诗人的形象可由后两句勾勒:“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忧国念家之情浓厚可感。全诗令人感到的是深深的沉重,“国破”、家亡,能不令人沉重吗?诗人焦虑忧愁,头发都变稀变白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我国古代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表露大都与写景离不开,我们在欣赏诗歌内涵时,首先从写景着手,感知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同时感受着体现于这景物形象中的诗人的情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在这短短四句诗中,杨柳飘扬与雨雪交加的景,跟离乡远戍和凄凉归来的情交织在一起,读者从那对杨柳和雨雪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动,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境界,深深受到诗情的感染。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篇(6)

一、校释“殷勤”、“看”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教材将“殷勤”释作情谊深厚,“看”释作探望。我认为“殷勤”应当释作、烦请之义,“看”应当释作试试看之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联,应译作“此去蓬山没有多少路,烦请青鸟为我试着探望。”

(一)释“殷勤”

“殷勤”可释作烦请、多承之义,动词。司空图《重阳山居》:“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言:“满目秋光似镜子,烦请为我照衰颜。”李咸用《谢僧寄茶》:“倾筐短甑蒸新鲜,白眼细匀于研。砖排古砌春苔干,殷勤寄我清明前。”鲍溶《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殷勤护惜纤纤指,水菱初熟多新刺。”刘虚《送韩平兼寄郭微》:“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白居易《长恨歌》:“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翁绶《横吹曲辞・折杨柳》:“殷勤攀折赠行客,此去关山雨雪多。”于武陵《游中梁山》:“因此见乔木,几回思旧林。殷勤猿与鸟,惟我独何心。”元稹《任醉》:“本怕酒醒浑不饮,因君相劝觉情来。殷勤满酌从听醉,乍可欲醒还一杯。”郭绍兰《寄夫》:“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韦庄《洪州送僧游福建》:“八月风波似鼓鼙,可堪波上各东西。殷勤早作归来计,莫恋猿声住建溪。”张籍《送友生游峡中》:“殷勤一杯酒,珍重岁寒姿。”“殷勤”义同上,可证。

(二)释“看”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看,尝试之辞,如云试试看。”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教材将“看”释作探望,误将“探看”看作一词解。

韦应物《送宫人入道》:“公主与收珠翠后,君王看戴角冠时。”看戴犹如试戴。杜甫《空囊》:“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王昌龄《别辛渐》:“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酒酣不识关西道,却望春江云尚残。”王建《老妇叹镜》:“十年不开一片铁,长向暗中梳白发。今日后床重照看,生死终当此长别。”耿《秋夜思归》:“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崔峒《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江上长相忆,因高北望看。”看义同上,可证。

二、补释“坐”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教材释作:“看着人家钓鱼,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很好地规避了对于“坐”字的解释,我认为此处的“坐”应当释作空、徒或枉之义,不同于动词坐之义。

(一)自证

孟浩然《同张明府清镜叹》:“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此处,坐犹空、徒也,言空叹自己白发生。愁与坐相应,故可证。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坐”与“徒”相应,故“坐”可释作空、枉。

(二)诗证

江淹《望荆山》:“岁晏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坐”与“空”均互文。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唯”与“坐”相应。陈子昂《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徒”与“坐”互文。毛:“漏残钟断,坐愁人世超忽。”“坐”犹空、徒。石孝友《卜算子》:“折得月中枝,坐惜青春老。”犹言枉惜青春老去。李白《拟古》:“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鲍溶《秋夜对月怀李正封》:“徒望空景光坐忆执手时”杜甫《钱注杜诗》:“銮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空”一作“坐”。李白《李太白集》卷十六:“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坐”一作“空”。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坐”与“空”相应,可证。

三、校释“悠悠”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教材中“悠悠”作飘荡的样子解。我认为应释作遥远、长久之义,表明时间之久远。

《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言苍天之久远。《楚辞・九辩》:“袭长夜之悠悠。”犹言长夜漫长。毛亨《毛诗注疏》:“驱马悠悠言至于漕。”《注》:“悠悠远貌”《诗经》:“山川悠远。”《疏》:“其道路悠悠然而长远。”扬雄《方言笺疏》:“【笺疏】夏传作攸攸,荀作悠悠,刘作云远也。”《楚辞》:“弥远路兮悠悠”,言路之悠远。

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犹言思悠远,恨悠远。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皎然《南湖春泛有客自北至说友人岑元……叙相思之志以寄焉》:“故人隔楚水,日夕望芳洲。春草思眇眇,征云暮悠悠。”胡舒元舆《桥山怀古》:“今来古往无不死,独有天地长悠悠。”刘禹锡《九华山歌》:“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亿万年,气势不死如腾。”“悠悠”义同上,可证。

以上几点是我对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唐宋诗词注释的校补,仅作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M].中华书局出版社,197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篇(7)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处: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出处:李白《独坐敬亭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处: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出处: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大风起兮云飞扬。——出处:刘邦《大风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出处:杜牧《山行》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处:王安石《登飞来峰》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出处: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篇(8)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

2、王维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篇(9)

但这样一条路走起来却并不美好,君不见杜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凄凉艰辛,君不见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大道如青天》)的痛苦绝望,君不见蒲松龄古稀之年才成岁贡生,君不见冯梦龙年近花甲才补为贡生(所谓贡生只是升入国子监读书的一个资格),君不见黄巢、洪秀全皆因多少年“屡举进士不第,遂为盗”,当然黄洪二人算是不得志文人的另类,但也可见这条路的艰辛漫长。“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即便是他们,也必须饱受“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行路难・大道如青天》)的屈辱,这与他们“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我定位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是矛盾的,这种矛盾是那样的根深蒂固,不可调和。残酷的现实在他们与理想中间横亘起一堵“南墙”,每每“夜中不能寐”,独自默默在黑暗中舔舐伤痕累累的心灵,一种咬噬灵魂的苦楚沉痛让他们发出声声哀吟。

他们在寻找,在探索,慢慢的另外一条路明朗起来了,它有屈原布置的香花香草点缀,又有陶渊明“临清流而赋诗,登东皋而舒啸”的放歌,于是他们互相鼓舞着走上了一条隐士的道路。李白歌唱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歌唱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在这种互相鼓舞中,他们渐渐出离“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行路难》鲍照)的痛苦,改变“蝶躞垂羽翼”的精神面貌。他们开始寻找自己在科考仕进途中被否定的能力被压抑的个性,重温那个迎风舒展的“我”。他们可以把“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的现实归结为“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还可以自我解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更可以学习五柳先生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认为自己原本就是自然之子,之前是“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此刻脚步踏在隐居的路上,是“复得返自然”。

他们以归隐昭示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以寄情山水显示品性的高洁,把返归自然作为精神的慰藉,而大自然的灵秀山水确实让在仕进途中身心俱创的文人忘却了尘世的纷扰,受伤的心灵也得到了抚慰。

可是走在隐士的道路上的文人能否彻底与仕途一刀两断,划清界限呢?屈原沿着长江漫溯,沉浸在香花香草的美丽高洁中,从未有一刻放下失意的痛苦。朱光潜先生在《陶渊明》一文中说:“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了调和静穆。”可是仕与隐的矛盾只是调和了,却从未消失,相反它将伴随诗人的一生,所以鲁迅先生看到了“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且介亭杂文二集》),即便是躬耕田园,过了若干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还是免不了抒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豪情。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人才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陶渊明无论身在何方,却改不了他的“儒家出身”。梁启超先生《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书中说,陶渊明“一生得力处用力处都在儒学”。既然如此,“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在他的思想深处打下的烙印岂会一朝烟消云散?

那么后来步入这条道路的文人有没有真正得到心灵的淡泊宁静呢?李白漫游途中,与孔巢父等人在山东任城隐居,号称“竹溪六逸”,但不久他却“仰天大笑出门去”,在赐金放还之后漫游十年,写下山水诗不计其数,抒发寄情山水,不要“以心为形役”的人生理想,却仍难以避免误入李幕府的悲剧发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篇(10)

解题金钥匙

一、了解诗歌标题的作用

1.托物言志。有些标题运用象征、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这类诗歌题目一般情况下以物为对象,结合物的特点再联想到其象征或者比喻的意义,如借助某事物的品质来喻人。

例:纪伯伦的《雨之歌》,主要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

2.交代诗歌的内容等。有些标题直接涵盖了诗歌的内容,读者看到诗歌标题对于诗歌内容就能一目了然。

例:张籍的《秋思》,标题就很清楚地告诉读者诗人要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诗歌内容是借写洞庭美景来表现某种情感的。具体讲,诗人借望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白自己的心愿。诗歌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后四句抒写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

3.交代诗歌的主题、情感。通过抓住标题中的某个字,就能把握诗人写作的情感基调,对于分析整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能起到很大作用。

例:李白的《送友人》,题目就体现了诗歌的主旨――送别,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4.点明诗歌的线索。这类诗歌标题一般含有表明事物的词语。

例:张锋的《化石吟》,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化石是这首诗歌的线索。

二、注意诗中某个字或某句话的特征

一是统摄全篇的基调,二是深化诗句的意境,三是集中体现诗人感情。

分析“诗眼”要着眼全篇,结合诗歌的内容,看怎样表达诗歌的情感,如何体现诗歌的思想主旨。

三、常考题型

常考题型有:(1)诗歌的诗眼是什么?答题方法:找到关键诗句。(2)诗中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题方法:先看是否有特殊用法(如修辞手法等);解释该字词(表层、深层含义);描述该字词在诗中的意思;揭示诗人传达出的深层情感;谈表达效果(突出了……的作用)。

模拟训练题

约 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中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最后一句中的“闲”字历来为人称赞,请你谈谈它妙在哪里。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3.本诗的诗眼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上一篇: 职务管理论文 下一篇: 学校环保调研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