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11 12:11:35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110-02

车工技能实训技术含量高、损耗大,学生学习兴趣浓,在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实训经验,我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车工技能实训教学。

一、采用形象化教学

学生对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零件和毫无感性认识的内容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形象的语言、挂图、多媒体、操作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感性认识。这样边演示边讲解,能增强直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训教师和车间负责人再共同把学生集中起来,讲解各种设备的性能用途及车床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车床是机械加工中的工作母机,70%的机械零件是由车工来完成,学好车工是学习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的基础。教师此时要利用现场的设备进行模拟加工,学生学习潜能被激发,学习车工的热情高涨,学习目标明确,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细化阶段目标,确定学习方向

在车工技能实训中,采用模块化的技能培训,循序渐进,遵循教学规律及认知规律,将车工技能细分为模块26个子课题,各子课题之间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总体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即学完车工课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需掌握哪些技能,进而明确了学习方向。

三、实施模块教学(以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为例)

(一)认知阶段

创造一个便于学习的情景,教师先拿出往届学生所做的轴类工件,如尾座丝杠等,讲解轴上零件的结构,构槽、外圆、台阶、螺纹、键槽、倒角的作用,进一步分析轴的技术要求、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等。在讲解过程中及时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保证让大多数学生能回答,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保持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教师示范

实训教师严格按操作规则,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边示范边讲解车削加工的每个步骤。例如,车外圆车削加工的步骤分为六步:第一,起动车床,使工件旋转。第二,用手摇动床鞍和中滑板的进给手柄,使车刀刀尖靠近右端外圆表面。第三,反方向摇动床鞍手柄,使车刀向右离开工件3~5mm。第四,摇动中滑板手柄,使车刀横向进给量为背吃刀量。第五,床鞍纵向车削3~5mm中拖板不动,大拖板沿纵向快速退回。停车测量比较,再重新调整,把工件的多余金属切去。第六,床鞍纵向进给与到尺寸时退回车刀,停车检查。同时强调几个问题:一是工件要夹紧,否则会飞出伤人;二是车刀要夹紧,否则车刀会损坏;三是刀架要夹紧,否则车刀会损坏出事故;四是停车变速;五是停车测量;六是严禁用手摸正在转动的工件和空档装夹工件;七是卡盘扳手随时取下。

(三)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开始技能训练。在技能训练中,教师不要包办替代,要满足学生急于动手的心理要求,要及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在进刀过程中,由于对中拖板丝杠螺母间隙未能及时消除,出现了多进了几格就简单退回了几格的“假进刀”现象,致使车刀损坏或者工件尺寸加工不准确。有的学生将卡盘板手放在卡盘上开动机床,导致卡盘扳手飞出伤人,此时一定要及时纠正,规范其动作,防止学生形成机械定势,以后难以改正。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采取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指导与辅导等办法,把车工实习教材的训练目标,充分按照课时进度,分解实训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从车单一内容练习到综合练习,从精度较低到精度较高的单一和综合练习。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步并逐步达到大纲要求。对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允许他们进行高精度、高难度的练习。针对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使学生消化不良,失去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减少练习量,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

(四)反馈

在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练习情况,让学生总结训练中的得与失,对其共性问题、重点环节着重进行讲评。对于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此时教师要多鼓励。对于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学生,要严肃批评。

(五)总结评比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篇(2)

二、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建立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与校内外实训来实现的。主要包括基础课程的教学,核心课程的教学,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四个环节[4]。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汽车机械基础;工程制图;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核心课程包括:汽车装配工艺;汽车制造技术;汽车性能检测技术与设备汽车构造与使用;汽车构造与检修;汽车总装技术。校内实训课程包括:钳工实训;车工实训;机械加工实训;汽车装调基本技能实训。校外实训课程包括:汽车底盘装调实训;汽车发动机装调实训;整车维修与保养实训;汽车总装训练等。

三、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主要培养项目简介

1)汽车总成及分总成装配、调试与检测:利用掌握的汽车装配基本知识,运用汽车装配的基本技能(螺栓螺母拆装能力、线束插接能力、胶管联接能力、安装胶堵能力、打自攻钉能力等),按工艺文件要求,进行一次内饰装调(线束、顶棚、空调总成、仪表板)、底盘装调(燃油箱、燃油管与制动管的装配;前桥分装与装配;动力总成分装与装配;后桥分装与装配;挡泥板、排气管装配;车轮装配)、二次内饰装调(安全带;座椅;扶手、门护板、护板、车门保护垫、装饰盖;安全气囊;副仪表板;点烟器;继电器盖板;收放机;蓄电池;保险杠;空气滤淸器;制动液、制冷剂、防冻液、洗涤液加注;前、后组合灯具装配、车门装调)、整车检测与调整(整车综合电气系统检查;车轮定位参数检测与调整;前照灯的检测与调整;制动与侧滑性),完成汽车整车装配,合格下线。2)汽车整车检测:汽车进线;外观检查及前轮定位工位检查、测量、分析、判断、调试并记录检测结果;制动工位检测、分析、判断、调试并记录检测结果;底盘测功工位检测、分析、判断、模拟道路试验并记录检测结果;需要去维修车间维修或调试的项目驶往维修车间,合格驶往停车场。3)汽车车身冲压:汽车覆盖件冲压过程:卷料入库,开卷,成型,修边冲孔,翻边,整形,检验,装箱入库;汽车车架纵梁冲压过程:冲裁落料,成型,检验;汽车车架横梁冲压过程:剪切下料,修边冲孔,压弯成型。4)汽车车身焊接:使用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等焊接方法,将冲压零件在前结构线焊接成发动机舱总成,进入下部线焊接成白车身下部总成,进入车身主焊线;主焊分装线焊接成顶盖、围板总成,也进入车身主焊线;在车身主焊线上,焊接成白车身骨架总成;在调整线上,焊接成白车身总成。5)汽车车身涂装:白车身前处理,电泳,烘烤,PVC,中涂,烘烤,底色漆,晾干,清漆,烘烤,修饰。6)生产计划编制:根据公司产品库存情况及成品销售发货趋势、各成品库存上、下限结构,初步确需排产的生产品种及数量;了解公司目前所库存的原料及包装材料的状态是否为完全可用状态,确定可生产的品种及数量;车间设备运行状况及人力配置是否可以满足生产需求;结合市场部、销售部信息及生产建议;各生产车间《标准产能表》。7)设备管理:对新购设备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填写验收报告单,入库;建立设备台帐;制定设备维修计划;编制年度设备维修检验更新改造计划和月度设备购置计划。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篇(3)

构造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授汽车各总成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如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等知识。对于体积小的总成,教员可以把它拿到课堂中教学,然而汽车大部分总成都是很大、很重的,这样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员通过挂图、影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努力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然而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学员的需求。学员仍然感到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理解,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把教研室开发的汽车构造仿真系统运用到教学中,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学员边学边操作的一体化教学。在仿真系统的应用,使学员对汽车各部分总成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简单、容易,而教学效果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构造仿真教学的特点

仿真教学能创造一个与实际近乎相同的特定环境,仿真实训过程中,学员与实训对象能进行互动,在交互式虚拟世界中,使学员如同坐在车间中,通过对计算机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来判断学员此次操作的成绩分数。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仿真实训技术可以实现我军常用车型(如EQ1118G、CA1121J)各总成部件的3D模型以及工作过程模拟,仿真实训更接近实际。学员可以利用仿真系统进行的汽车各总成拆卸和装配训练,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更加系统的、全面地掌握操作技能和深刻认识各总成。

三、仿真教学的优点

(1)解决实操实训危险性的问题。在汽车构造专业实训教学中,由于汽车各总成体积大、质量重,学员稍微有疏忽,就存在危险,仿真实训特别是有实物介入的仿真实训,避免了危险性,确保实训操作安全、可靠。

(2)解决实操实训难理解、浪费大的问题。大量的零部件的拆装与面对面的示范是非常必要的,但依靠实操实训实现困难很大。尤其是汽车构造实训教学,根本不能保障每名学员都有一件等待被拆装的零件,更何况也不可能保障每名学员都有一个实训教员给予讲解示范。而利用计算机仿真实训是很好的手段。可以无数次的拆装,解决了零部件的浪费问题,而且可以建立个仿真实训室,这样可以保障学员的亲自体现,一到两个教员就能胜任,从而解决了教师资源紧缺问题。

(3)解决实训时间过短的问题。由于实训资源与指导教师短缺、材料经费紧张等种种原因,相当一批院校不得不缩短实训时间,可通过仿真实训,来最大限度地解决,可以无数次的进行模拟训练,直到学生学会为止,同时还可以满足不同的实训目的。

(4)可以进行教学过程考核。教师利用仿真教学软件中的考核程序对学生进行模拟评价,既准确、快速又能做到及时反馈,提高了教学效果。

(5)解决实训内容的开放性问题。所谓开放性,就是允许学生出错,即不按章办事。如果学生不按流程进行总成的拆装操作,后果就是无法拆装,这样的训练对学生准确的掌握拆装流程,把握技能要点是非常有效的。倘若通过实操实训身历其境的教训来实现,代价很大。

四、仿真教学的实施

(一)实施的必要性

士官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我军汽车部队需要的技能型汽车人才,然而,由于教学汽车总成设备长期的拆装,总成损坏的非常多,很不符合“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教育目的,实践性拆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仿真系统不仅可以解决人力和物力,也使得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得到实现,既让学员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实际操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二)实施过程

(1)建立了“汽车技术中心”的仿真实验室。该室提供了军用汽车各总成3D模型、工作过程模拟仿真、开发网络教学资源、真实实训设置和实践工具,实现了从理论到仿真到实训的一条龙教学,为“教、学、做”相结合创造了条件。根据实训(课程设计)项目,教员先使用“仿真教学课件”讲授项目的目的、要求、理论与实践的要点,进行项目的设计与仿真演示。然后,学员带入仿真实验室,进行上机仿真实训,而后在带入车间进行实践操作。这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实现了“教、学、做”结合的实践操作,完成了由虚拟到真实的链接,提高了实验效率与成功率,从而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培养的教学状态。

(2)编著理论教学、仿真教学并重的教材。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编著了不同层次的汽车构造教材,其特色是理论以“够用”为原则,应用以“实用”为目的,以仿真教学为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教材是实现仿真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我校士官汽车构造教学的重点建设教材。

(3)制作仿真教学课件。“仿真教学课件”是将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课件。我们制作的课件由理论教学、3D仿真和工作过程模拟等仿真课件组成,如:以汽车构造课经常讲述的曲轴连杆机构为例,其操作过程大体是:首先完成曲轴连杆机构各个零部件的尺寸整理以及放样,并导入Pro/E中建立三维空间模型,保存为(*.Stl)格式文件;然后导入3dsMAX中,对三维模拟进行修改、贴图和渲染,保存为C3D格式文件;在Clut3D中导入模型、添加交互行为并作品;最后,将完成作品嵌套在PowerPoint文档中,其效果明显优于一般的多媒体课件。该仿真课件有两大优点,其一,为学员创建了一个接近真实又令学生置信的虚拟环境。学员身处有声、有色且动态的教学情境中,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欲望,进而形成目的性强的学习动机,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其二,直观具体,重点易懂,难点化解。学员反映发动机课程难懂、难学。经分析,缺乏直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仿真教学既符合认识从直观开始的认识论原则,又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手段,而且可师生互动,极为接近实际的仿真帮助学员快速建立起对发动机结构和工作的感性认识,降低了课程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结束语

仿真教学的应用,对提高教育技术水平、改善实习实训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对我军士官教育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萍.浅谈仿真在中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1,8:117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篇(4)

一、 “汽车电器系统检修”课程项目化教学所需条件

1. 校内实训条件

汽车实训中心使用面积为2592平方米,能容纳300人实习培训,拥有汽车整车、零部件及检测、诊断、维修和模拟仿真实训设备,满足了汽车类各专业实训、实习教学的要求。汽车实训中心包括电器实训工作区、发动机拆装实训工作区、电控实训工作区、汽车整车实训工作区等七个实训功能区,形成了集教学、培训、对外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开放性、共享性、现代化的理实一体实训基地。

2.教学环境

基本教学环境:教材采用《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钱强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参考资料:《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任春晖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胡光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以及车辆维修手册、维修车辆全车电路、汽车电器、汽车维修、汽车维修技师期刊等参考资料。网络教学环境:主要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源,包括汽车电器视频和动画、景格汽车维修仿真软件、多媒体课件和计算机等。

二、“汽车电器系统检修”课程内容及要求

1. 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汽车电器系统检修”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需求,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故障作为课上项目,分别是桑塔纳2000轿车全车线路基本故障的排除、充电指示灯显示异常故障的排除等课上7项目,包含21个子任务,总计88学时。同时,设计“丰田凯美瑞轿车电器系统检修”作为课下项目,学生提交具体检修方案,由教师和企业专业共同进行验收考核,课下项目最终记录在成绩中。

2. 教学情境建立

利用4S店接待与维修相关视频向学生展示今后的工作场景,汽车实训中心为4S店,教师为4S店维修总监,学生是4S店维修部的维修工。将学生分成5个维修小组,每组5~6人完成维修作业,小组分工明确:组长1名,主要负责统筹安排工作;安全员1名,主要负责维修作业过程中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工作;记录员1名,主要负责记录数据和作业现场清洁工作;操作员2~3名,主要负责故障的诊断与修复工作,小组内分工采取每次任务进行角色轮换制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3 课程实施过程

以课上项目“桑塔纳轿车灯光不亮故障排除”中的“桑塔纳轿车转向灯不亮故障排除”子任务为例,结合项目化教学六步教学法要求,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资讯:学生分别扮演客户和维修工,客户向维修工反映其驾驶的桑塔纳轿车转向灯不亮,要求维修工查找故障原因并将故障排除,同时将故障原因和修复方法告知客户,得到客户签字同意后提交一份维修工单存档。

决策:通过客户反映的情况确认故障,并进行小组讨论,制定出“桑塔纳轿车转向灯不亮故障”维修方案,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及工具,明确各自分工职责,老师扮演的维修总监负责巡回指导。

计划:维修小组组长汇报维修方案,其余维修小组及维修总监帮助其优化维修方案,待方案完善后,填写维修工单,将故障原因及修复方法告知客户,得到客户签字认可并存档,由维修总监派工到车间。

实施:各维修小组按照维修方案合理分工,进行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检查:维修工完成检修后,对故障部位进行再次检查,并完成现场5S整顿。维修总监进行过程检查和结果检查。

评估:维修工完成自我评定与小组互评工作,整理维修工单。维修总监根据维修工的维修作业表现对各维修小组进行打分。

4. 成绩评定方式

建立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其中过程考评成绩占70%,期末考评成绩占30%。过程考评中课上项目占80%,课下项目占20%。课上项目作为重点考核,具体分为技术总监评定(60%),自我评定(20%),小组互评(20%)三部分。同时,不同的任务所占的权重有所不同。最终考核成绩取每项成绩的加权平均成绩。

三、“汽车电器系统检修”课程设计情境和真实场景的关系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授课场所“汽车实训中心”设置成“4S店”,学生作为汽车维修工,教师为维修总监。

以工作过程作为导向组织实施教学,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现知识、技能一体化,做、学、教一体化,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等贯穿于工作任务中。完成学习任务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中的六步工作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与维修企业标准工作流程“预约接待客户诊断车辆制作工单、车间派工检修车辆质检验收、清洗车辆服务跟踪”相对应。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维修工单与企业的施工单相对应,考核单计算出的考核成绩又与维修企业员工考核绩效相对应。

四、实施产生的效果及思考

1. 效果分析

(1)课程通过对企业调研基础上选取典型项目的实施,模拟今后真实的工作场景,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学生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学生毕业后竞争力大大提高,并且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2)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由原来被动接受,变为现在主动学习,学生的参与度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通过教学情境的建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工作热情,故障现象排除后,学生具有成功的喜悦感。

2. 需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校企合作力度。通过校企共建汽车快修厂,实现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合作企业成员参与课程建设。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篇(5)

汽车维修行业是一门实践技能要求极高的行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我院在结合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对原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无法满足培养高层次高技术人才需要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实践经验得出“五环递进”实训教学体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首先学会汽车各部件独立系统运行规律,再掌握较复杂系统维修技能,到综合技能掌握。“五环”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

一、“五环递进”式汽车实训体系设计理念

1.基于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模块设计

在汽车实训体系设计过程中,根据我院专业培养方向:中、高档轿车的检测与维修,第一职业岗位定位为汽车机电维修工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环节有机融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原则进行实训教学体系设计。

2.基于“任务载体”的实训内容教学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各实训教学环节内容的设计均来自于企业真实工作,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设计。

3.体现“课证融合”的实训考核体系实施

“课证融合”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职业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从而将职业资格证及学校毕业证“双证”结合,使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训课程考核上,以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实现课程成绩与职业资格认证成绩互认,避免了过去对职业技术课程的考核偏向理论化,实训项目考核与企业实际工作脱离的现象。

4.基于“五位一体”的实训教学过程实现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实行了讲、演、练、评、整五位一体的“五步”教学法。五步法具体内容:

(1)讲,按照企业工作内容标准讲解进行理论讲解。(2)演,对照标准教师进行示范操作演示。(3)练,围绕标准,学生在实训中心进行模拟练习。(4)评,教师围绕任务工单,结合企业标准,进行评价总结。(5)整,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工作任务完成后要清理场地、整理工具。

二、“五环递进”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体系构成

1.“五环”对应的技能模块构成

2.“五环”对应的实训课程体系设置

3.“五环递进”实训教学体系具体内容

(1)理实一体化的单项技能实训

这一部分主要学习的是汽车各总成、系统的每个部件的检修,如果将这部分的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教学,使学生无法一下子接受,将影响到学生的接受程度。现在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组合教学,使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进行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职业规范意识。并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通过实习及时得到实践,以实践帮助理解记忆理论知识。比如,汽车发动机有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在曲柄连杆机构教学过程中,单独拿一个曲轴、活塞连杆、飞轮、缸体进行教学,就显得非常抽象,现在将整个发动机放到理实一体化教室,让学生动手拆开发动机,找到相应部件。通过观察其结构、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就能很清晰地明白它的功能,了解了这些后再进行具体的检修。掌握这部分内容后再进行其它内容的教学,最后形成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原理、拆装工艺、维修教学。汽车底盘、电器、车身亦是如此。

(2)工作任务的基本技能实训

基本技能实训包括金工实训、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维护实训、汽车驾驶实训等,主要训练学生掌握汽车机械系统故障检修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等。其中汽车驾驶实训在假期进行。金工实训主要是钳工技能训练,钳工的基本技能包括划线、锯割、钻孔、攻丝、研磨以及基本测量等技能,首先掌握好这些基本操作技能,然后再进一步学习掌握好零件的钳工加工及产品和设备的装配、修理等技能,为之后了解和掌握汽车各零部件的装配与修理打下基础;汽车拆装实训根据汽车的组成部分分成发动机、电器、底盘、车身等四个实训项目。主要通过对整个汽车的拆装,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功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汽车维护实训主要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汽车的日常维护进行系统训练;汽车驾驶实训主要让学生能掌握汽车的使用技能。

(3)任务驱动的专项技能实训

专项技能实训是课内实践基础之上的专门化训练模块,也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专项岗位技能,重在培养学生汽车电控系统检修能力。比如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在发动机实验台架、或是实车上模拟出汽车各种故障现象,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工作状况(怠速不良、加速不良、不能起动等)进行系统教学。专项技能实训一般是按周进行的模拟仿真训练,时间相对集中,地点多在校内实训车间。车间布置采用实景、实物、突出职业氛围,实训项目全部来自于实际生产任务,体现真题真作。

(4)“双证”融通的综合实训

将汽车检测、维修综合实训与汽车维修工鉴定取证相融合,以汽车维修中级工职业标准作为训练目标,把鉴定的内容分解到各实训项目,并以鉴定成绩作为学生实训成绩,以技能鉴定通过率评价实训效果。“课证融合”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职业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从而将职业资格证及学校毕业证“双证”结合,使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训课程考核上,以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实现课程成绩与职业资格认证成绩互认,避免了过去对职业技术课程的考核偏向理论化,实训项目考核与企业实际工作脱离的现象。

(5)基于工作岗位的毕业顶岗实习

基于工作岗位的毕业实习即前两年在学校校内完成“五环递进”中前“四环”教学,第三年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综合训练。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学校,对学校的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篇(6)

今年,xx员工培训围绕集团公司年度培训工作目标和xx厂的重点工作,结合车间生产实际,发挥车间级的培训职能,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了各类培训活动。现将车间员工培训开展及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完成情况

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制定月度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落实,对培训情况及时跟进检查。培训内容均能掌握。制定新进员工培训计划,督促讲师认真备课,并制定培训课程表,完成新员工培训任务。共通过理论考试及现场实操检验,均已掌握基本操作。根据公司特种作业培训安排,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培训。根据新员工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对于能够胜任本岗位的新员工,及时组织人员参加转正考试。

二、主要做法

车间具体负责培训计划的落实和考核,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考核制度,统一调配培训讲师、场地、教材,并对培训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备案,并对组织实施、培训记录建立、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结合集团公司及华泰公司精细化管理年的要求,在车间开展精细化培训,并每月开展精细化操作能手评比活动。结合师傅带徒,开展经常性的技能比武、岗位练兵,以比促学,在车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车间响应公司提倡“减员增效”的号召,为了提高各岗位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实现全能值班,达到一岗多能的效果,各岗位轮岗人员都能对本岗位的主要工作有基本的了解,能够简单的处理一些应急事件,在某些岗位缺员情况下,能够及时补充力量,确保安全生产运行。通过各个岗位的学习,使我们的年轻员工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轮岗的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由于各岗位的轮岗时间较短,员工在岗位上掌握的专业知识还很有限,在技术难题的攻关上,还有所欠缺,今后车间在轮岗时间上将做延长,让每位轮岗员工切实提高技能,做到胜任本岗位工作。

通过培训调研和学员的反馈,当前培训应用的教材缺乏针对性,特别是各工种在操作技能培训时所用的教材。车间前期建立的培训教案库和试题库已不能满足当前培训的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培训教材的开发、整理、归档和使用还不够系统完善,建立起系统性强、涵盖范围广、有针对性地内部培训教案库和试题库是下一步提高培训针对性的重要前提。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针对员工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薄弱、技能基础差的现象,大力推进员工技术提升,突出员工基础技能培养及专业技术力量储备培训,全面提升车间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加强车间管理人员自身的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车间管理层由不同专业人员根据专业特长选定题目组织车间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进行培训,从而提高管理人员总综合处理能力。

提高车间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根据车间现状,由各专业管理人员将专业存在问题进行汇总,根据技术难度、实施难易程度进行分类,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班组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选定课题,技术攻关。车间对攻关完成后效果较好的专业进行奖励,并指导形成论文,经汇总后编入车间技术资料留档。加强车间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紧抓新员工培训,确保培训效果的真实有效,应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完善制度。车间应建立完善自己的培训制度,并对各专业培训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与指导;对培训工作成绩显著,扎实有效的专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培训计划落实不到位,员工培训工作滞后的专业予以通报批评;建立员工培训情况反馈制度,坚持将培训过程的考核情况及结果与本人培训期间的工资、奖金挂钩。实现员工自我培训意识的提高。

综上所述,将在新的一年中在培训工作上要做到求新、求稳、求实,把员工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提高作为重点,为xx飞速发展的xx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持续不断的向未来电厂输送合格优秀的岗位员工而努力。

公司员工入职培训总结精选三篇3

为期三天的新员工培训学习现已结束。虽然三天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无论是各位部长在上面讲,还是新员工们在下面听,大家都非常认真、非常投入。能够看得出,大家对这次培训都十分地重视。特别是新员工们,非常珍惜这宝贵的机会。同时,也能够感觉得到,多数新员工的素质比较高,主动参与精神比较好,回答问题、参加活动比较积极,求知欲望比较强烈,充分展示了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一是让新员工对金猴集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促进了大家尽快地融入这个团队,坚定了在这里扎根奋斗、立志成才的信心。二是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增加了相互之间的感情,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沟通、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培养并提高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了爱岗敬业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

通过这次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把认识和素质上的提高,充分运用到工作的实践当中,使原来掌握的知识和这次学到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坐的,有的是刚刚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初高中毕业生,有的是重新择业、寻找更适合自己环境的再就业者。可以说,这里既是你们人生一个转折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请大家把握机会,千万不要有轻视、不在乎的想法。因为人生所有的成功都取决于基础是否打的牢固。从基层做起,首先要争做一名优秀的员工,然后才有机会成为一名管理者;而只有努力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才有机会成为一名领导者,这是最基本的道理。金猴集团为大家提供了展示才华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在这里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家可以尽情地发挥,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我和现任的大多数部长、车间主任,也都是和你们一样,从临时工开始,经过努力一步步地走到现在的岗位的。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a)-0175-02

1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来源于就业岗位群

(1)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内容与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汽车系,在进行汽车职业能力分析时首先对汽车生产企业及维修公司进行调研和技术咨询。分别对沈阳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上海通用北盛(沈阳)汽车有限公司、沈阳三洋空调有限公司、辽宁汇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宝马4S店、福特4S店、一汽奥迪4S店等进行专业调研和课程研讨论证。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总结课程的教学目标。

(2)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发动机机械系统维护保养、故障诊断和修理作业。包括以下任务内容完成:①发动机外部附件拆装及认知;②拆装更换发动机正时带或正时链条;③清洁发动机压力油道;④拆装检测发动机汽缸盖及更换发动机缸垫;⑤拆装检测发动机凸轮轴及轴承;⑥z测发动机汽缸体;⑦拆装检测汽车发动机曲轴及轴承;⑧拆装检测发动机机油泵;⑨拆装检测发动机活塞连杆组;⑩拆装检测发动机气门组;拆装检测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总成的拆装。

(3)该课程是根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课的教学指导大纲开发而成。以学生掌握基本结构和原理为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各个总成的构造。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和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知识由课堂上课老师讲授,发动机各个总成结构及各个零部件结构和装配关系由实训教师讲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学与做”的教学模式。

(4)在实训操作中将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实训任务,将每个实训任务分成若干个操作步骤,实训教师按照发动机维修手册要求逐步操作演练。依照4S店维修实际操作安排实训教学内容,学生在实训中按照每个实训任务的实训步骤来规范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实训操作中更加规范化,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开发探索

(1)此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针对各个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来设计的,学生以学习发动机构造及原理为基础,完成发动机总成拆装为目的。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汽发动机结构,独立或协作完成不同类型发动机拆装能力。

(2)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设计主要包括:①教学目标;②学习目标;③任务描述;④任务分析;⑤任务准备;⑥学、教、做、评、练等6个环节。学生通过“学”:学习本任务的基本知识和零部件的基本结构;“教”:实训老师首先在实训场地现场操作,按照实训步骤细致规范拆装,学生见习;“做”学生首先填写实训老师的拆装操作步骤记录卡,然后模仿实训老师的操作过程进行做;“评”实训老师根据拆装过程评分卡的评分标准给做的学生评分;“练”为了巩固掌握学习的知识,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供学生练习。例如:对任务一――发动机外部附件拆装及认知课程设计如下。

学习目标:

①认识发动机外部附件。

②掌握发动机外部附件拆卸。

③掌握发动机外部附件装配。

④掌握发动机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⑤掌握发动机各部件拆装工艺流程。

任务描述:发动机外部附件主要由发电机、起动机、节气门组件、进气歧管、氧传感器、排气歧管、机油滤清器、空调泵、碳罐电磁阀、PCV阀等组成。拆装时严格按照发动机维修手册进行。

任务分析:发动机附件都是结构复杂的零件或总成。附件通常都采用螺栓、螺母,螺钉与发动机的机体是连接的,拆卸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同时防止零件和工具掉下,把拆卸的部件及螺栓摆放整齐。

任务准备:直列四缸4A13VVT型发动机一台,发动机拆装工具一套,零件摆放案台两台,发动机维修手册一本。

学生首先学习发动机外部附件基本结构、作用、材质、安装位置。

教学生4A13VVT发动机外部附件拆卸过程,技能训练由实训老师首先现场操作,学生见习,基本训练如下:(1)发动机拆卸部件的选择;(2)发动机拆卸工具的选择;(3)发动机拆卸过程及部件的摆放。

学生做:模仿实训老师拆卸发动机附件过程,以直列四缸4A13VVT发动机外部附件拆卸工艺流程为例,一切过程要严格遵循维修手册进行。按照表拆卸发动机附件过程记录卡的相关要求,进行部件的拆卸。(1)学生首先填写拆卸发动机附件的顺序;(2)拆卸附件和工具的选择;(3)拆卸附件及螺钉螺母的摆放;(4)工具的清洁;(5)实训场地的清洁。

实训老师评:给学生拆卸发动机外部附件过程进行评分,主要考察操作关键步骤、拆卸注意事项、零件和工具摆放是否整齐、工具的清洁和实训场地的清洁等。

通过上面的学习环节,学生掌握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过程、正确的拆装方法、拆装工具的选用和使用、零件和工具的摆放,会查阅相关发动机维修手册,了解拆装过程注意事项。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设计特点

在上述的课程体系中,教师针对学习目标探索出学习任务,更加接近生产厂或4S店实际工作要求,体现了“学”“工”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理念。每一项学习任务都有实施的载体,这些载体就体现实训活动内容,这些实训活动内容是对生产厂或4S店维修工作过程的模拟体现。

4 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训课程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1)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服务的对象是该地区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汽车产业在辽宁沈阳地区乃至全国都处于发展的地位,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社会对汽车的需求就决定中等职业教育方向和课程设计内容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2)中等职业教育受教育的人群特点: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各行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3)中职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发掘他们活波好动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训中学习、在实训中进步。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篇(8)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工学结合及其相关概念均是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以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任。2005年11月7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关键要素之一,建设高质量的校内实训基地,提高企业对学校在校内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的认同度和信任度,为企业提供低廉劳动成本又具有熟练基本技能的顶岗实习人才参与企业生产是现阶段下汽车类专业寻找校企利益结合点,推进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汽车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背景分析

(一)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企业对学校培养的人才的信任度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虽然已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但企业对职业技术院校的认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还比较深,对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人才存在有“理论知识强、实践操作能力差”的认识,对学生就业观的认识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校的实践教学设备陈旧、落后,校内实训内容与生产一线脱节,校内实训的组织停留于为完成实训任务、缺乏质量标准层面等因素也不无关系。因而也造成了顶岗实习难度大,即使安排了顶岗实习,但真正放手让学生参与生产的信任度不高,使顶岗实习的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生产的环节中,更多的是见习的形式。

(二)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质量稳定、性能可靠、故障率低的耐用性商品;我国在汽车维修制度上实施的是“强制维护、预防为主”的维护制度和“定期检测,视情修理”的修理制度,使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企业面对的是更多的维护保养工作,而企业对汽车出现系统故障和综合故障时能诊断的人才需求,并不是要求在生产一线的全员都一定要人人具有诊断的能力。同时,对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企业人员稳定性的调查也不难发现,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企业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强。这种对人才能力层次需求和流动性强的特点严重地制约了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因此,在汽车行业,真正愿意参加工学结合培养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人才的是那些具有战略眼光、想通过汽车售后市场提高客户满意度来占有市场份额的汽车生产主厂,而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企业的参与愿望并不高。

(三)校企利益结合点的分析

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汽车类职业技术院校(或专业)的职业导向和市场需求是以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企业的岗位需求为主,因此,寻找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的目标、利益及动力,尤其是校企利益结合点,是工学结合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学校通过高质量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常用和专用工具、量具和检测诊断设备等保持与企业的一致性,甚至比企业具有前瞻性;通过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组织、实训内容和实训标准的公开性,组织企业对校内实训基地的考察等形式,建立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企业对校内实训的内容、组织形式、质量标准和考核等环节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第一步;在对校内实训具有认同感和信任度的基础上,学校通过改进顶岗实习的组织形式、改进学校寒、暑假制度,为企业提供常年能够顶岗、按批次轮换,保持不间断的、具有汽车维护保养和汽车换件修理基本技能的相对廉价的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层次,开展相对与汽车维护保养和汽车换件修理基本技能层次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通过这一层次的合作,提高企业和学校联系的紧密性,使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企业用人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同时,在这一层次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本着学校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和学生继续学习和技能的继续提高的需求,开展汽车的系统性故障和跨系统的综合性故障诊断的相对较高技能层次的人才培养。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汽车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构想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工学结合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要满足这些特点,在此基础上,要从设备、仪器、场地、指导教师、实训内容、实训质量标准等方面努力建设让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企业具有高度认同度与信任度、让学生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进一步提高的校内实训基地。

基于工学结合的汽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应体现人才培养的层次感,即以汽车维护保养和汽车换件修理基本技能培养的第一层次和以汽车的系统性故障和跨系统的综合性故障诊断技能培养的第二层次。在有层次的培养计划引领下,开展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质量标准的建立等工作。

(二)校内实训基地物质条件建设构想

为满足第一层次校内实训需要,构想设置汽车构造实训室、汽车维护实训室和汽车修理基础实训室。汽车构造实训室以汽车主要总成的实物、解剖的总成实物和汽车构造多媒体课件为主要物质条件;此实训室的功能以服务于汽车不同专业,作为汽车类专业的入门基础平台。汽车维护实训室是要着重建设的实训室,以目前国内常见车型的新车和常用及专用维修工具为主,根据汽车维修企业的环境,布置实训室的内部结构,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在车型的选择上,比如建设日系车维护组、德系车维护组、美系车维护组、韩系现代车维护组等;此实训室的功能以加强汽车维护作业技能的培养,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开展与生产实践一致的实训教学为主;此实训室的建设可以采取与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企业合作、与汽车生产主厂合作等方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共建。汽车修理基础实训室以汽车总成、配给大量的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测量量具等,此实训室的功能主要训练学生的操作姿势、工具量具的正确选用、测量量具的正确识读等为主要内容,以汽车主要总成的正确拆装技能为重点训练技能。

为满足第二层次校内实训需要,构想设置汽车检测实训室、汽车诊断实训室、汽车维修资料检索室等实训室。汽车检测实训室以汽车维修企业的主要检测设备为主,其功能是训练学生对检测设备的使用技能为主。汽车诊断实训室以车辆和主要的诊断设备为主,其功能以培养学生对汽车各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技能、诊断设备的使用,对汽车各系统的诊断思维逻辑的训练和汽车跨系统性的故障诊断的训练等主要项目为主。汽车维修资料检索室以常见车型的维修手册和以现代网络技术构建的电子书库为主要建设项目,其功能是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和方法。

(三)校内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构想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篇(9)

一、重组教材内容,建立知识体系

现行的《车工》教材内容是这样编排的:1.车削的基础知识;2.车轴类零件;3.车套类零件;4.车圆锥;5.车成形面和研磨;6.车螺纹和蜗杆;7.切削原理和刀具;8.车床夹具;9.车复杂工件;10.车床;11.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12.典型零件的车削工艺分析;13.数控车床的基本知识。在初教《车工》课时,虽然我严格地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全面细致地向学生讲授课本中的每一点知识,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知识掌握程度均不理想;当带学生进行实习时发现他们不能把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实习效果不佳。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材的某些环节安排有不妥之处,比如第十章车床我认为应放到第一章车削的基础知识前面去讲;第七章切削原理和刀具应放在车削的基础知识后面讲或两章和到一起去学等等。通过与其他学校的车工教师交换意见,以及对学生情况的调查,我觉得如果按照现有教材按部就班去讲课,虽然教师把课本上知识讲了,学生却根本没有在脑中把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联系起来,更形不成知识体系,运用时总是断章取义,不能合理运用。经慎重考虑后,我决定把《车工》内容重新组合并且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如何结合”上,突出专业技能训练,要求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技能训练服务。

《车工》是一门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要求相当高的课程,重要的理论知识如果讲不透、讲不精会给专业技能训练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根据《大纲》要求和中专学生的特点,我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容进行了慎重的选择,大胆的取舍,适量增删,必要的充实,合理的编排,有机的结合,使整个教材的内容形成有机结合的几部分,重新构建了知识体系。新构建的《车工》知识体系如下:

1.基础理论。①车床基本知识:车床的型号、结构、性能传动系统、车床夹具、车床精度及其调整方法。②车削基础知识:正确使用常用工具、量具、刀具,掌握金属切削原理,合理选用切削用量,严格控制表面质量。③车削辅助知识:正确识图,会查阅车工有关的技术手册,能装夹校正工件,能分析产生废品的原因。

2.常用车工技术。①外表面加工:外圆、端面、阶台、沟槽、锥度、特型面加工。②内表面加工:钻孔、车孔、铰孔、孔内阶台、锥度、沟槽加工。③螺纹和蜗杆加工:三角螺纹、矩形螺纹、蜗杆、多线螺纹、多线螺杆、螺纹的乱牙及预防等。④复杂工件加工:偏心工件、薄壁工件、细长轴、深孔的装夹和加工。

3.车削工艺编制。基准的选择、工序的划分、工艺路线的制定、典型工件的工艺编排、工艺文件的编制、工件质量的分析报告等。

4.数控机床的简介。

二、确立考核目标,实施分段技能训练

车工理论知识是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把理论知识系统的、有序的教给学生后,还必须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所学理论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去。通过详细分析技能等级考核大纲的要求以及走访相关企业对普通车工的要求,我确立了技能训练的总体目标,在总体目标下,根据《车工》知识体系中的每项具体实习内容,然后我又确定了分目标,按分目标内容要求分段进行技能训练,每讲一部分理论知识进行一项具体实践技能训练。如:讲完车床基础知识,就让学生拆装教学实习车床(旧车床)的主要零部件,了解车床的结构、记住部件功能,掌握空车操作技术,还要求学生用木头制作各种车刀模型。每讲一部分就实习一个项目,并且要求学生分段技能考核过关,最终达到综合理论知识考试过关,车工综合操作技术在规定时间内考核过关。同时在实习时对每个技能考核项目都提出规范性要求,如:在外圆加工时要求:1.掌握车削基本技能要点;2.工件装夹、校正技术要点;3.车削刀具种类;4.车刀装夹方法;5.工件测量方法;6.加工时注意事项;7.加工前后的准备等。经过一系列的严格训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实践操作水平在训练中得到提高,教学效果甚好。

通过对《车工工艺学》理论和实践部分教学环节的修改和调整,更进一步地突出了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弯路,使机械专业的《车工》课教学活了起来,学生真正领悟出了应该怎样去学习《车工》课,怎样更快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以及怎样学好其他的专业课,从而促进整个机械专业的教学。

参考文献: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篇(10)

汽车涂装作为汽车车身修复的主要工种之一,在汽车售后维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国家加大了对涂装工艺的技术与要求的管理力度,导致汽车涂装行业缺乏大量的中、高级涂装技术人才,这成为困扰汽车维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职学校应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努力为社会、企业培养所欢迎的人才。

一、学校教学简况与问题的提出

《车身涂装》课程是汽车涂装专业的一门核心技术课程。本课程旨在为汽车维修及售后服务企业培养具有汽车涂装技能的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我校在2006学年开设了《车身涂装》模块化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为每周两天的教学,先在教室进行理论辅导,后进入实训车间实操教学,聘请企业的师傅参与实践指导。由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喷涂教学耗材投入较大,因此实训项目简单,局限于腻子的填涂、打磨,与企业生产实践脱节,不能适应汽车涂装技术精确化与工艺化,消耗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近几年职教界提倡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并行的教学模式。2010学年我校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大胆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把理论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室,各教学环节集中,同时加强师生交流互动,理论和实践交叉进行,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车身涂装》课程的教学效率。回顾这几年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一体化教学区域的不完善。

一体化教学区域建设目的是优化实训区的空间,营造职业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基本技能、专项技能与综合技能。汽车涂装专业一体化教学区是在原有建筑结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随着实训设备的增多、教学人数的增加,因空间布局有限,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通风不良、排水不畅、通气管道供应不足的现象,影响了《车身涂装》课程的教学效果。

2.缺乏适合的教材体系。

目前,《车身涂装》课程的教学内容仍是以学科型知识为主。如:汽车车身结构与材料、金属防腐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涂料知识、车身涂装质量检验等章节,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让中职学生难以理解,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相脱节,学生付出努力却不能适应生产一线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适合的教材体系,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需。

3.教学人数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一体化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汽车涂装专业的教学更体现实践的重要性。虽然一体化教学可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及时与理论相结合,但是在教学中仍存在多数学生没有机会操作,即使操作也是局限于过程化,不能深入。例如在《车身涂装》课程的车身填补腻子实训中,一个班30名学生参加实训,配备6个受损车身件实训操作,教师在示范性实践教学中往往只有少数近距离观看的学生能掌握技术技巧,而大多数学生因观看不到而放弃观摩机会。在分组练习中,有的同学因不理解手法技巧,盲目操作,个性散漫的同学借工位不够无处操作为由就四处游荡。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势必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4.涂装实践操作教学成本较高。

在《车身涂装》课程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需配备齐全的实训设施。假定按每4人一套实训设备,则开展一个班的实训课就需要配备至少8套实训设备。为使教学更贴近生产操作,就必须消耗大量的原料(腻子、砂纸、喷涂材料),这些材料使用后既无利用价值,又不能重复使用。与其他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实训相比,耗材成本明显偏高。因此,想要培养合格的汽车涂装人才,适合社会的需求,学校要花费较高的教学培养成本。

5.“双师型”教师匮乏。

目前,汽车涂装专职师资仍没有高层次的培养途径,教师只能从其他专业改行而来,在实践中学习、提炼、总结,缺少系统全面的涂装知识理论,功底不扎实,而且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即使部分师资力量来自企业,具有极其丰富的企业一线经验,但也存在缺乏全面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因此,汽车涂装“双师型”教师极其匮乏。

二、《车身涂装》课程一体化教学改进探索

1.构建适合汽车涂装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区。

《车身涂装》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有其独特性,该课程对环境要求极高,要处理好的噪音、废水、废气等问题,所以构建适合汽车涂装专业的教学区是保证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1)教学场地。汽车涂装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区最好是独立教学空间,布局合理,面积足够,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在一大空间内进行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教研、课内外辅导、专业活动等活动。考虑到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影响,理论教学区和实践操作区应隔离,保证理论教学的空气清新,为了能对实训区进行有效的观摩,建议两区域间用透明玻璃隔开。理论教学区内配全理论教学所用设施,大力引进电化教学手段,以便学生观看有关的视频,查找维修资料和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实训操作区采光良好,有足够的电源、供气岗位,良好的排气、排水系统,针对涂装工艺的流程设置表面预处理、刮涂、打磨、喷涂、调漆、修整等实训区,各实训工作区独立划分,互不干涉。

(2)教学设施、设备。根据学生的人数、设备的使用频率添置各种设备和实施,避免贪大求全,合理配备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用5S统一管理。所拥有的工具和设备在性能上优于当地品牌汽车维修店的内部配备或与中职汽车专业技能大赛所要求的设备相匹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当前最先进的喷涂工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例如,当前车身涂装新领域主要使用无尘干磨系统,水磨工艺使用日渐减少,故在打磨实训区,应以配置干磨设备和气动设施为主,其他的水磨设施为辅。

(3)教学耗材。涂装教学所需要的耗材品种繁多,而且多为易燃易爆物品,规范保存、使用与回收是实训教学的重点问题,针对实训内容发放适量的材料,树立学生的生产安全与环保意识,合理使用防护用品,避免资源浪费。

2.建设完整的汽车涂装专业一体化的教材体系。

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念的指导下,由学校专业教师制订企业调研方案,从生产一线获取资料,分析维修企业对汽车涂装人才的需求现状和职业能力,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设置以半天或全天为一个教学单元,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适合汽车涂装专业的一体化教材,实训指导书,实训工作页,评价表等,简明扼要,配有大量插图,浅显易懂,使教材突出实训,体现直观、够用。

例如:以“基于工作过程”制定《车身涂装》课程一体化教学实训内容。

3.合理组织《车身涂装》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过程。

一体化教学注重讲练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合理组织一体化教学过程是上好该课程的关键。

(1)针对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精选教学内容,分清主次,结合实际生产,设计如何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在讲述手工打磨旧漆膜(腻子)时,其重难点在于掌握打磨技巧,讲解时教师必须讲练结合,逐步讲解。介绍手工打磨的姿势与打磨手法后让学生动手实践,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掌握打磨的力度,待学生对打磨的认知学习有了一定的成果时,教师及时把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规律性进行归纳总结,教会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避免随意打磨、乱用砂纸,节约耗材,达到教学目的。

(2)对于教学人数较多的班级,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如在喷涂教学时,考虑到学校烤漆房一般只有一间或两间,不能同时满足多人的操作,在有限时间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时利用教学组资源采用小班化教学,可由3名教师组成一个教学组,主讲教师1人,进行集体讲解,介绍喷涂教学的全过程,其余2名教师为辅助教学,负责操作训练指导。将教学班拆成3个小班(喷涂、调漆、喷涂前处理),3名教师在不同实训区组织教学,为使教学过程井然有序,教师固定,学生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按照工艺化、规范化操作,并引入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对教学质量提高有很大的好处。

(3)合理编排教学过程,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项目案例等,明确了“队伍集合―安全教育―任务描述―知识讲解―演示观摩―布置任务―工装整备―计划制定实施―紧急处置―完工检查―评议反馈”的规定流程,营造情景化教学的氛围,用企业运行的模式影响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以实践为起点,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师生互动,真正落实“学中做、做中学”。

(4)《车身涂装》课程的实操训练是以整个工艺工作过程为主线的分项目教学,每个分项目的实操训练质量最终都会影响到整个工件的最终涂装效果。因此该课程的考核分为项目考核和成果考核两部分,教学效果评价应更注重工件的最终涂装效果,各项目考核的平均成绩占总考核成绩的40%,而工件的最终涂装效果占总考核成绩的60%,考核方式有笔试、技能测试。

4.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

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深层次的合作,是对《车身涂装》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完善,学校应争取与各品牌汽车服务厂商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项目,组建车身涂装班,要求合作企业提供部分教学设施和耗材,选派技术人员到校对学生进行指导,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在三年级时到合作企业进行就业实习,就业实习完毕后参加企业组织的资格考试和专业认证。校企合作可使校企之间的交流达到真正的双赢,企业可以在众多学生中挑选优秀的人才,学校能节约教学经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派遣教师到合作维修企业进行培训和实践锻炼,了解最新的技术工艺,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总之,《车身涂装》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达到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勤于思考和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分析与改进,丰富汽车涂装专业一体化教学真正的内涵,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车身涂装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2]刘国军.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3).

[3]徐少华.理实一体化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上一篇: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下一篇: 三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