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9 12:21:12

扶贫毕业论文

扶贫毕业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anti poverty is also the process of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Bijie pilot area is committed to reform experiments and scientific practice development of three major themes, poverty allevia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opulation control for 27 years. It launched a general offensive to poverty and explored innovative ways to alleviating pover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mall test, big direction" and "making a demonstration and exploring the way", Bijie explored six models for accelera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It created a new mechanism for the innov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extending and deepening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model of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 Bijie Pilot Area,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innovative poverty allevi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一、毕节试验区精准扶贫的初步探索及难点

以政府主导的扶贫进入扶贫新阶段,农村贫困的发生形态与扶贫战略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扶贫进入新常态。贫困结构复杂,致贫原因多样,扶贫成本提高,扶贫新常态呈现出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单维贫困到多维贫困、静态贫困到动态贫困、短期贫困到长期贫困的新特征。当前农村扶贫开发已进入唯“硬骨头”的攻坚克难的新阶段,靠常规手段已难以奏效,必须在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上创新突破,总体思路和制度框架亟待调整,建立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扶贫新体制、新机制,必须从以往存在的“大水漫灌”转变到“精准滴灌”,实施“靶心疗法”,找准扶贫的“命脉”综合施策,点中薄弱“穴位”精准发力,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真正做到“扶贫到户、扶贫到人”,确保扶贫工作更加精准有效。

毕节试验区以赫章县海雀村为样本解剖“麻雀”,以“六个到村到户”为抓手,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了毕节试验区精准扶贫“十子”机制(即瞄靶子,建识别机制;梳辫子,建分类机制;结对子,建驻村机制;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想法子,建帮扶机制;找票子,建配置机制;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强班子,建引领机制;凑份子,建联动机制;造册子,建管理机制),在全市推进精准扶贫“四法”(即明晰“一条路径”,即力量法;构建“一套机制”,即十子法;突出“一个抓手”,即抓手法;实现“一个突破”,即产业链法),切实推动各类帮扶资源到村到户,实现扶贫方式由“大水漫灌”向“滴灌”转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对精准扶贫进行有益的探索。

毕节试验区精准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扶贫任务重、压力大。目前全市有贫困人口166.97万,占农村人口23.86%。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任务十分繁重,压力非常大。二是扶贫产业发展仍然落后,带动能力弱小。目前全市产业发展仍以能矿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旅游服务业处于初级阶段,对贫困对象带动较小,甚至惠及不到贫困人群。农业产业规模小,未形成链接农户产业链条,没有形成贫困农户参与大产业发展和自主发展小产业局面,产业带动能力不强。三是扶贫资金缺口大,扶贫项目融资难。由于贫困地区大部分都在山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量小,市、县财政资金很难承载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成本。扶贫融资准,县区风险补偿基金较少,小额贷款贴息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操作规程,扶贫企业和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贷款贴息仍未到位。四是机制体制障碍亟待破除。由干受机制体制障碍制约,导致部门联动不紧密、职责分工有交叉,影响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的有效衔接。另外,配套支持或考核措施还不完善,没有针对贫困人口个体的进退和考核措施,管理方式仍沿用统计局的调查数据,削弱了精准扶贫的效果。五是基层扶贫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随着扶贫机制改革和创新,扶贫工作重心开始向县和乡村下移,这就要求县乡扶贫队伍更加稳定、业务素质更加过硬,才能适应精准扶贫工作需求。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均没有单独设置扶贫机构,也没有稳定的扶贫队伍和专职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推进。六是扶贫的精准度有待提高。识别还不够精准:对每一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和脱贫需求等方面的统计分析,仍然存在简单化、模糊化的问题,还没有做到完全精准。分类还不够精准:贫困户致贫原因较多甚至于多种致贫原因相互交织,存在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简单归为某一类别或某几种类别,没有做到个案“诊断”,造成对象分类不够精准。措施还不够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和工作计划时,对不同的扶贫对象,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在措施上还存在趋同化的问题,难免“打偏跑漏”。七是脱贫的形象标准和成效管理还不够精准。按照国家划定的贫困线,贫困户脱贫标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300元(2010年不变价为2300元,2014年现价为2884元)。从统计的角度,有其符合我国国情的客观标准,但这个标准在实践操作中不够形象、不够直观,很难客观界定贫困户收入,有可能导致“被脱贫”、“被贫困”的问题。八是成效管理特别是退出机制还不完善。有的贫困户按目前的标准口径可以实现脱贫,但国家贫困线标准一旦提高,或贫困户自身生产生活稍有差池,就可能又会返贫。脱贫农户收入如何可持续稳定地增长,推进跟踪巩固和后续扶持,还缺乏有效机制,确保扶贫成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毕节试验区建设“创新扶贫示范区”新机制

新时期扶贫开发必须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精准有效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体系,使精准扶贫成为一种新常态。毕节试验区使命价值在于试验与示范。在精准扶贫的新阶段,经济发展和贫困减缓面临的问题是更为精准的定位贫困,并将精准扶贫纳入增长框架,实现“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毕节反贫困的问题首要的是如何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突出抓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为支撑,加快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着力推动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全国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新路作示范。

毕节试验区在中央的顶层设计下,结合贵州省部署,应用“自选动作”和“施工图”,勾勒精准扶贫的“毕节试验区版本”,确保中央精准扶贫精神在毕节具体化、特色化、实践化。着眼点是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政策借鉴。为制订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意见提供范本;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减贫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减贫治理能力,增强农村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协同性、可复制性;核心是瞄准扶贫开发工作中扶贫对象识别不准、底子不清和扶贫措施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与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奠定精确识别、精准规划、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精准考核五大基石,构筑新机制,探索生态文明与扶贫相结合的绿色减贫脱贫新路,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扶贫示范区建设,为贫困落后山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新路、作示范。

(一)着眼可持续生计,精准创新机制体制改革

以精准扶贫促区域发展,着眼可持续生计创新扶贫示范区建设,必须破除机制体制障碍,以改革为动力,聚合各方力量,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大扶贫”格局。改进贫困县乡考核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监管等方面机制体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机制,完善精准扶贫“十子”工作机制,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健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帮扶机制,等等。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突破重点、抓好突出问题解决

打造高质量的扶贫攻坚示范区,解决好突出问题是保障。不断加强产业扶贫力度,夯实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基础。有效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和乡村农家靓丽行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提高贫困群众转移就业能力,实施人口控量提质行动。全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改善民生和提高保障水平。着力凝聚社会扶贫力量,提高“参与式”扶贫能力和水平,等等。

(三)紧盯目标任务,精准抓好改革试验课题落实

建立精准扶贫核心工作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应抓好精准扶贫“十子法”“四看法”落实,着力建立扶贫对象识别机制、规划机制、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进退机制,重点抓好贫困人口准确识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和动态管理等工作。注重精准扶贫和片区攻坚有机结合,把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和实施片区规划、县级实施规划的片区攻坚高度融合,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等等。

(四)围绕示范带动,精准创新试验示范价值点

贯彻落实好以及中央、省等有关领导的批示精神,在坚持持之以恒、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上闯新路作示范。继续深化“三大主题”,以打造精准扶贫“四法”等先进、样板为引领,力争在绿色减贫模式上出理念、在推进措施上出经验、在过程管理上出路子、在扶贫成果上出典型,探索出试验区试验示范的价值亮点,真正将毕节建设成为新时期全国其他贫困落后地区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扶贫开发示范区,等等。

[参 考 文 献]

扶贫毕业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054-02

2008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贵州毕节试验区:20年探索科学发展之路》为题,报道毕节试验区20年科学发展的成就,并在编后中这样评价道:“毕节人20年的试验,就是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而这一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实际上是自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同志首先倡导建设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开始的。从试验区成立之日起,毕节人就树立了这样一种科学发展的理念,并在2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按照这一发展观念指导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一、在发展的思维方式上,逐步实现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立体型的转变

改革开放之初,毕节地区仅仅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扶贫救济上,一味地采取对贫困人口进行扶贫救济的政策,效果很不理想。一些地方越扶贫、越落后,越输血、越贫血。由于只考虑发展生产,而不注重生态建设,导致一些地方越垦越穷,越穷越垦。在不断探索实践中,贵州省委一班人开始思考对毕节扶贫救济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充分认识到,光是靠输血,靠扶贫是不行的,必须实行开发扶贫,并把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实现毕节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目标。否则,就会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拉越大。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同志的在总结毕节以往扶贫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贫困落后和生态恶化这两大严重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把中央大政方针和毕节的实际结合起来,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构想,并于1988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这个重大决策,是毕节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决策,指明了毕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发展道路,明确了试验区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战略。它标志着毕节地区在发展的思维方式上,逐步实现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立体型的转变,这一发展理念实际上是科学发展观的雏形。随着试验区的建立,试验区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形成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在内的,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内的复合型立体型发展模式。

二、在发展的依靠力量上,逐步实现从自力型向自力型与借力型结合的转变

过去,毕节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寻求发展。由于毕节地区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特征,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地形破碎,交通落后,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人口包袱沉重,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速度太慢,根本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试验区成立20多年来,由于党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委的高度重视,借助于各中央的智力支持,加上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毕节试验区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跨越。第一次跨越,从贫困走向温饱。试验区建立前的1987年,全区8个县中有5个国定贫困县和1个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比例高达69%;全区粮食产量为103.83万吨,人均占有粮食不足18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84元;垦殖指数高达62.7%。而到2008年,全区粮食产量为262.62万吨,全区人均占有粮食360公斤,基本上实现了粮食的富余;全区产业结构实现了“一二三”排序到“二三一”排序的历史性提升;财政收入从1987年的2.04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69.58亿元,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达到2756元;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37.87%。试验区建立之初的“粮食、人口、生态”恶性循环初步得到控制,经济社会发展踏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第二次跨越,毕节试验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2009年4月14日中央统战部在京牵头召开的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和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会(简称“4.14”会议)以后一年,毕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势头。两次新跨越的实现,是毕节自身的努力和各派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自身的努力和中央统战部、各民主派党中央、全国工商联对毕节试验区的对口帮扶成为毕节试验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两大动力。

三、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逐步实现从物本型向人本型的转变

传统的发展方式是掠夺式和粗放式的,是以物为本的,现代的发展方式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而毕节试验区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由于指导思想的缺失,最初曾经走过一些弯路,曾长期陷入“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怪圈。但随着试验区的建立和“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提出,毕节地委、行署根据同志的有关讲话精神,在由各派组建的北京专家顾问组的指导帮助下,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即:“以加速开发扶贫、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为目的,通过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组织建设,促进全面发展;利用政策引导和采取特殊措施,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之中,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基础上,把教育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粮食、人口、生态协调发展”。按照这一思路,毕节地区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把人口、生态、环境、资源有机统一起来进行改革试验,围绕群众的具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有机统一来制定实施改革试验政策措施,在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在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成就的同时,又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培育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这些思路和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成功摆脱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三大难题的困扰,走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道路,逐步实现了毕节地区发展模式从物本型向人本型的转变。

四、在发展的目标方向上,逐步实现从开拓试验型向探路示范型的转变

扶贫毕业论文篇(3)

毕节试验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8年6月9日建立的部级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旨在探索出一条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道路,负有“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重要使命。

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的主要成效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毕节试验区自建立以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电力、两烟、煤炭为主的支柱产、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区产业结构呈“二三一”的良好格局。通过20年的努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毕节已由原来贵州省最贫穷、最落后、发展最慢的一个地区,提升到全省的第三位,为全面建设试验区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62元,其中,作为毕节地区中心城市的毕节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突破万元大关,达到了10197元。

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贫困人口基数大是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1988年建立毕节试验区之时,在500多万的总人口中,贫困人口占了300多万。经过20年的开发扶贫,截至2007年,在总人口增至759.6615万人的背景之下,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全区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2万人减少到55.9万人,开发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自1988年以来,毕节地委、行署集中力量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为解决人民群众的出行难,全区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截至2007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5894公里,是1987年的2.6倍;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区80.2%的行政村接通了自来水;3591个村通了电,2671个村通了电话,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公路、通电、通电话。

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的基本经验

坚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毕节试验区的建立就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面对贫困,时任贵州省省委书记的同志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变全面推进为重点突破,选择典型的毕节地区进行改革试验,同志1988年6月6日在关于创建毕节试验区现场办公会上强调:“毕节试验区的提出,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产物。”同时,毕节试验区紧紧把握试验区的特殊区情,因地制宜,在开发扶贫的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毕节试验区的干部群众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探索出“山顶植树育林戴帽子,山腰栽植物、坡改梯、横耕聚陇栽培系带子,坡地种牧草、绿肥铺毯子,山下大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多种经济找票子,大田大坝改造中低产田土、兴修水利、推广农业科技种谷子”的“五子登科”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经验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计划生育的有效措施。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发展中解决贫困问题。发展经济是开发扶贫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20年来,毕节试验区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依托国家扶贫开发项目和农业工程项目,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在发展中解决贫困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坚持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相结合,把开发扶贫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贫困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简单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毕节试验区的贫困问题与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互为因果,相互交织,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毕节试验区围绕开发扶贫这一中心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粮食短缺、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把物质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和人口生产力统一起来,开展综合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坚持争取国家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毕节试验区由于特殊的岩溶地貌和区位,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交通十分落后,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往往因为交通原因被边缘化。但是毕节试验区人民群众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争取国家支持与自力更生结合起来,努力改变现状。此外,毕节试验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争取得到黄织铁路、夏蓉高速公路清镇至织金段的开工建设,并积极争取建设毕节机场,有力地支持了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共同推进扶贫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经济建设时期的成功范例。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智力支边扶贫小组在毕节试验区扶贫工作中,高屋建瓴,携手破解一个个难题,并专门成立了“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专家顾问组”,共同推进了毕节试验区的扶贫工作。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毕节试验区20年来取得的基本经验。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基本经验的当代价值

扶贫毕业论文篇(4)

1986.9—1987.6,在××镇××村××幼儿园启蒙读书。证明人:××*

1989.9—1994.6,在××乡小学读书至小学毕业。证明人:王××

1994.9—1997.6,在××镇中学读书至初中毕业。1996年5月在××中学入团。证明人:王××

1997.9—20xx.7,在××县中学读书至高中毕业。证明人:魏××

20xx.9—20xx.6,就读于××大学××学院××专业。在校期间担任过校学生会主席,连续四年获校一等奖学金,于20xx年6月毕业。证明人:文××

20xx.7—20xx.5,待业

20xx年7月至今,在四川省××州××县××乡履行“三支一扶”志愿服务,于20xx年3月借调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工作。证明人:××*

二、家庭主要成员及其基本情况:

关系 姓名 出生

年月 政治

面貌 工作单位、职务等基本情况

祖父 李××一生务农,政历清楚,于1986年病故。

祖母 一贯务农,政历清楚,表现很好,住××镇××村。

父亲中共党员

母亲 一贯务农,政历清楚,表现很好,现住××*

弟弟共青团员 在某某单位工作,工作出色,表现很好。

弟媳

三、主要社会关系及其基本情况:

关系 姓名 出生

年月 政治面貌 工作单位、职务等基本情况

大爸中共党员 ××县××镇中心小学教师,已于20xx年退休在家,现住××镇××村。

大妈 一贯务农,政历清楚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毕业,自己经过了17年的系统、正规的国民教育。在校期间学习努力、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一直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扶贫毕业论文篇(5)

2020年1月15日下午,自治区脱贫攻坚“冬季攻势”指导组的领导不辞辛劳,对额勒再特乌鲁乡察汗乌苏村脱贫攻坚“冬季攻势”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现场反馈了在“冬季攻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乡村两级高度重视,逐条逐项认真对照,研究确定整改内容,利用1月16日-17日2天的时间,举一反三,细致梳理,充实和完善了“冬季攻势”相关资料。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改落实情况

1.关于汇报材料的问题。我们及时调整汇报思路和重点,围绕“冬季攻势”四项重点工作,“两不愁、三保障”,三个加大力度,重新起草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并经会议研究讨论后定稿。(见附件)

2.关于中央六巡反馈问题认领方面的问题。1月16日,我们召开党委专题会议,对《和静县贯彻落实中央第六巡视组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静党发〔2019〕6号)等6个文件再次系统学习,对我乡认领的:①《中央第六巡视组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23条、②《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18条、③《2018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11条、④《2018年省级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反馈问题》8条、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9年脱贫攻坚督查反馈问题》20条、⑥《自治区对2016—2018扶贫项目审计反馈的问题》,共计问题80条,逐条逐项对照,举一反三斟酌,本着有多少相关问题认领多少问题的原则,应认领问题均认领到位。

关于一体化整改的问题,我们根据《关于做好当前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有关工作的通知》(新整改组办传[2019]1号)文件精神,结合党中央提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按照存在同类问题一体整改、一体解决要求,经会议研究梳理,进行交叉对比、梳理汇总,归并类同问题23条,归并后35条,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3.关于村级“冬季攻势”培训计划参照乡计划开展培训的问题。我们按照“冬季攻势”培训工作要求,帮助指导察汗乌苏村充实完善了培训计划,目前已整改完毕。

4.关于“冬季攻势”相关材料及整改问题印证材料图片方面的问题。我们组织乡村扶贫干部对所有档案材料开展“回头看”,将档案材料里面图片材料逐项逐条标注图片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任务、内容等,目前已整改完毕。

5.关于察汗乌苏村住房台账和“冬季攻势”附件3无整改措施的问题。因当时工作人员不认真、不细致,当时未提供上住房台账和“冬季攻势”附件3。检查完后,我们及时找到,现提供检查组再次审阅。(见附件)

6.关于扶贫项目档案目录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对2019年11个项目档案逐个审核开展自查,目前项目档案目录等已经整改完毕。

7.关于察汗乌苏村“大排查”研判会记录缺参会人员签字的问题。1月16日,我们再次召开相关人员的研判会议,补充完善会议记录,目前已整改完毕。

8.关于档案材料一个整改问题一个档案盒的问题。我们按照分项归类的原则,将档案材料分类入档,目前已整改完毕。

9.关于整改清单未写填报单位和盖章的问题。我们对所有档案材料逐页翻阅,已将所有空项、缺项查漏补缺,目前此问题已整改完毕。

1月16日中午。乡党委又召集乌兰布鲁克村、额勒再特乌鲁村、古尔温吐鲁尕村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扶贫专干召开会议,原汁原味通报指导组反馈的问题,要求各村立即行动起来,对照察汗乌苏村存在的问题,逐项逐条对照,举一反三斟酌,连夜进行整改,目前均整改到位。

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自治区检查指导为契机,对全乡脱贫攻坚“冬季攻势”进行一次“回头看”,进一步落细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干部培训,切实改进作风,层层压实责任,以愚公移山精神坚决打好脱贫巩固提升战。

扶贫毕业论文篇(6)

一、大学生整体就业难,贫困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规模从2010年的630余万人增至2011年的640余万人。虽然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就业情况有些回暖,但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影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苦苦挣扎。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作为学校的弱势群体,政府、学校以及社会都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以促进贫困生就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共性原因

1.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逐渐扩大,我国总体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业形势严峻。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各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面临精简机构、人员裁汰的压力,尽管各单位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接受毕业生人数有限,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2.高校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的专业人才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得到的就业指导也只是一些关于政策咨询、派遗、就业协议签订等事务,大学生从理想的学校到现实的社会还有一定距离。由于高校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的专业人才,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薄弱,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生通过培训、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可以得到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辅导,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唤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定职业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准备。

3.学校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脱离

建国后形成的大学生培养机制存在计划经济色彩,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人才培养体系应建立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学校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专业设置、学生人数、课程设置等都要由市场来调节,但现今的市场经济对人才流向的调节未在教学中得到反映。再者,相对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言,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比较注重知识型教育,高校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一些单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聘用的毕业生进行培训。因此,学校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脱离的现状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二)个性原因

1.贫困生学习基础薄弱

首先,贫困生由于生长环境或家庭经济收入偏低等因素,受教育基础较差,大多数学习成绩一般。其次,进入大学后,多数贫困生会将一部分时间用于打工以缓解经济压力,用于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贫困生学习基础薄弱,对以后的就业势必会产生不良影响。

2.贫困生就业压力大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长期的生长环境使其视野受到局限。不少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家庭贫困而自卑,不愿融入集体,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使其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贫困生加害怕竞争,急于求成,遇到挫折时心理难以承受,更容易产生悲观情绪。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生担负着个人的夙愿以及家庭的寄托,因此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3.贫困生就业期望值偏高

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经济较差的贫困生,进入大学的目的之一是想用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在择业时会偏向高收入、高地位、高稳定的职业,而不愿选择到基层,到偏远地区或艰苦行业。但据调查,贫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在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就业期望值偏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困生就业难的现状。

4.贫困生社会资源较少

在现今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各种社会关系对毕业生求职的成败与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与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竞争的同时,也与学生家庭的社会关系较量着。由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网络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其中41.61%的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实现的。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原因,贫困生没有广泛的人际关系,缺乏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支持,得到的就业信息较少,就业渠道相对较窄,因此大大降低了就业的机会。

5.贫困生综合就业能力较弱

由于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生长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或偏远地区,入学前,其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入学后,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压力及心理素质等原因,缺乏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在学生会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致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另外,基于很多贫困大学生缺乏社交礼仪知识,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以致他们不能顺利就业。再者,由于经济实力的影响,贫困生无法参加各种职业能力方面的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也无力支付找工作时比如面试职业着装或跨地域就业交通等费用。贫困生综合就业能力较弱是影响贫困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建立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意义

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建立,不仅与社会“重才重教”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关系到社会“重才重教”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现今,尤其是在农村家庭,“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形势使毕业生和家长看不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供子女上大学使得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上雪上加霜,“不读书等着穷,上大学立刻穷”在农村流行起来。因此,建立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重才重教”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也关系到整个国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

其次,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关系到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贫困生在升入大学后,由于经济基础、生长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他们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融入集体,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使其能力发展受到限制。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贫困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贫困生择业、就业会有很大帮助,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但目前,由于大学生整体就业难,贫困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导致贫困

生还贷难,银行不愿发行学生助学贷款的情况。甚至,某些城市或学校把毕业生的助学贷款归还记录与国家的征信记录或者学位证书发放相关联,如果毕业生逾期不归还贷款,则影响毕业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解决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

三、就业帮扶体系构建

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构建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一)政府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

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贫困生应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的重点考虑对象。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的体系,出台和完善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形成公开、公平、优胜劣汰的就业环境的法律和法规,使人才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另外,政府对于贫困生创业要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贫困大学生创业时的一些问题,为贫困大学生创业营造便利的社会条件,以此来激发贫困大学生的创业潜力。

(二)企业提供就业实习、顶岗实习等机会

由于生长环境等原因,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贫困生更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为提高贫困生就业率。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企业应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市场,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实践竞争力,为毕业时参与就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完善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

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支持主要是物质资助,而对他们就业问题关注不够,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措施欠缺。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贫困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多,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列入贫困生工作中的重点,完善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高贫困生就业率,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首先,高校应针对贫困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通过国家鼓励贫困生就业政策的宣讲,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引导贫困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充分认识自己,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符合自己发展的求职目标和择业方向。高校也应积极向贫困生提供招聘信息,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带领贫困生到校内外各种招聘会和用人单位求职,增加贫困生就业机会,努力使他们早日就业。

其次,高校还应针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再次,高校应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生就业的扶持力度,给予经济援助,提供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缓解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经济压力。除此之外,高校也应鼓励贫困毕业生自主创业,对贫困生自主创业进行政策指导和宣传,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

(四)贫困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就业不等于扶贫,希望用人单位降低门槛,给贫困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是不现实的。能力是就业的关键,只有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能力,才能提升就业能力,才能提高贫困生就业率。贫困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提高心理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各方面素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为毕业时参与就业竞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郝军,浅谈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1,(2).

[2]崔小璐,陈小琼,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10,(1).

扶贫毕业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6-0150-02

1 前言

2013年11月3日,同志在湖南视察调研时率先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扶贫先扶智,扶智办教育,让贫困地区的所有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并帮助其家庭摆脱贫困,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阻断贫困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发展经济、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需要,也是把我国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途径,同时更是改善民生、保证就业、实现致富的重大举措。

2 职业教育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途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靠教育、靠人才。只有拥有源源不断的优秀的人力资源,才会使中华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扶贫先扶智,扶智办教育”的口号,更是将办好教育尤其是办好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首要实践。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西部地区的教育和人力资源条件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当前,西部地区开发和输出的大多是矿产资源和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初级产品,相当一部分的优势资源没能发挥出来,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更是得不到充分的开发。由此可见,教育和人才依然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教育扶贫的任务依然艰巨。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各种教育资源积累不足,教育教学条件也不理想,教育管理水平更是亟待提高。这就要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就必须要把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放在首要的战略地位。在提出的“四个全面”中,第一个全面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既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就要在全国范围内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还有7000多万人口尚处在贫困阶段,而且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从扶贫的历史经验来看,以前采取的开发式扶贫、项目式扶贫、救济式扶贫等各种扶贫方式,虽然为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做出一定贡献,但不可否认,这些扶贫方式都存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导致一些原来接受扶贫的贫困人口一直不愿意摘掉“贫困的帽子”。所以,简单的物质层面的扶贫只能解决暂时的、小范围的困难,“智力扶贫”才是扶贫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3 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精准扶贫”从产生效果的角度上来看,注重的是“投入”和“产出”的最佳效能,也就是说要以相对较少的教育投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扶贫成效。从这方面来说,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1)从招生对象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其招生对象也主要是面向初中和高中毕业生。由于受到招生制度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总体上,入读职业院校学生的成绩普遍比入读普通学校学生的成绩相对要差些,但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对于很大一部分贫困家庭的来说,职业教育却是他们较为理想的选择。

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教育水平也相对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贫困地区的学生升入普通教育学校的升学率相对较低,许多毕业生根本无法升入普通教育学校继续上学学习,而职业教育则可以使那些原本无法读普通高中、普通大学的学生继续入校学习。

另一方面,我国在完成了义务教育后,以后的教育费用需要由家庭和国家共同承担,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更是一个很大的经济负担。职业教育以相对较低的学费为贫困学生解决了经济困难的问题,增强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从教育定位来看,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技能型教育,而普通教育则更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职业教育除了学习一些基本的基础理论,更多的则是技术技能的培养,强调的是知识的实践,是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教育类型。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它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而就业则是民生之本,也是贫困家庭人口脱贫的主要途径。所以从就业角度来说,职业教育有着更加独特优势。通过几年的学习,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可以学得一技之长,同时获得“双证书”,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最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却一枝独秀,在人才市场上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3)当前,我国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缺乏更是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正处于经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更是大量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与普通高校毕业大学生连年出现的“就业慌”相对应的是用人单位频频出现的“技工荒”,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产业链紧密相连的一种教育类型,直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实现与产业经济的“零距离对接”,这为职业院校的毕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发展前景。对于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贫困学生来说,选择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教育将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4)职业教育同时是面向社会的一种教育,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的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从扶贫的角度来看,它更适应精准扶贫的要求。我国在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总则中有这样的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对于广大仍处于贫困中的家庭而言,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能够通过职业教育学得一技之长,将会大大增加脱贫致富的机会。

4 职业教育扶贫政策应符合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

职业教育扶贫作为一项政府主导的扶贫战略,应该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扶贫政策的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的林乘东提出,教育不能独善其功地反贫困,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和经济落后地区一样,都存在有贫困现象,贫困问题只能在一定的政策配合下才有可能缓解,但贫困现象却杜绝不了。他提出:教育扶贫首先要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政府一定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以凸@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其次,政府要将教育投资并入到扶贫资源的体系中;最后,政府要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通过各种方法,使高收入家庭“自觉”选择付费教育,从而使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倾斜。

教育扶贫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体制的改革,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功能。从实践层面上来看,由于各个贫困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因而扶贫的效果还需要实践的进一步验证。笔者认为,在贫困地区实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同时还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就是职业教育是否适应该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要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又要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保障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员充分就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效能,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虽然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贫困现象不能或很难杜绝,但如果能在一个社区或者一个乡镇这样的小区域中,通过实践验证,探索出一条新的职业教育扶贫的途径,也就能为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5 结语

总之,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大背景下,扶贫先扶智,扶智办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结合贫困地区实际,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需要,为改善民生、保证就业、实现致富承担责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爱国,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J].职教论坛,2016(1):16-20.

[2]侯长林,游明伦.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扶贫功能及其定位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36):26-28.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Z].2001-11-02.

扶贫毕业论文篇(8)

精准扶持让好政策落地生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贵州找准贫困对象,一户一法精准扶持,让好政策落地生根。

“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贵州对扶贫资源精细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2014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70万人,11个县、159个乡镇减贫摘帽。(2015年3月29日)

毕节推行国有林场改革

毕节市1998年将国有林场绝大部分划为生态公益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下降,林场面临绝境,改革迫在眉睫。

以“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毕节试验区建设为林场改革带来了机遇。2010年,12个国有林场全部纳入全额拨款单位管理,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15年3月30日)贵州育成抗冻特耐抽薹春大白菜

贵州省园艺所科技人员历经多年攻关研究,成功选育出抗冻特耐抽薹春大白菜品种“黔白8号”“黔白9号”等杂交组合。

“黔白8号”“黔白9号”等抗冻特耐抽薹春大白菜品种及组合,比对照30余个品种,显示出特耐抽薹、结球优良、商品性好等性状。(2015年3月 27日)

雷山茶园采茶忙

4月2日,贵州省雷山县科委茶场歌声飞扬,几十名茶农一边采茶一边切磋苗族飞歌唱法技艺。

今年第一季度雷山县茶青下树产量为150.5吨,生产成品茶产量达35.83吨,产品销售实现产值达7773.17万元。2015年该县预计实现茶叶产品产量3000吨,茶叶产品产品产值4亿多元,农民人均来自茶叶纯收入3000元以上。(2015年4月3日)体质健康纳入高中学业考试

贵州省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意见决定,从今年秋季入学开始,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2015年3月29日)

扶贫毕业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06-02[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立项课题“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探讨及扶助路径选择研究”(2012ZZ02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陆宇兰,女,广西东兰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蓓佳(1980―),女,广西都安人,硕士,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班主任;庞莉莉(1984―),女,广西合浦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国家心理咨询师。

随着中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已成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据统计,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贫困学生群体也迅速扩大,当前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上升到600多万。广西高职院校则有9万多贫困生。

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由于多来自农村及边远地区,学生学历层次低,社会认同度差,就业压力较大,导致这些院校的贫困生所承担的压力和痛苦要大于区外其他院校和区内本科院校。要帮助这些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探讨和研究贫困的内外部成因,即贫困生的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二是探讨切实可行的扶助机制,帮助高校贫困生经济脱贫,进而实现“心理脱贫”。

一、国内及区内外高职贫困生心理扶助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高职贫困生心理扶助的各种研究有:胡c莎等的《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对策》,从分析该校高职贫困生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入手,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资助方面的对策,但是研究仅限于表象;赵青等的《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通过调查该校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高职贫困生心理素质的对策,但研究的对象具有单一性;黄金来等的《高职贫困生心理扶助的实践与探索》,介绍了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贫困生心理扶助运行机制和方法,但在扶助方法上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此外,还有宋彤的《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李菊顺的《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表现和成因初探》等,这些研究或从高职贫困生经济贫困的角度入手,分析其经济贫困的原因,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措施,或从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视角入手,探测其心理贫困的因素,提出了意见。

有关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扶助方面的研究,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其实效性有待检验。关于广西高职贫困生心理和扶助路径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除了黄金来等的《高职贫困生心理扶助的实践与探索》外,只有郑柳萍等的《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毕业后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此论文也只对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毕业后的心理状况进行了阶段性调查与对策研究。

二、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扶助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广西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各省份的排名中靠后,广西高职院校的发展存在起步较晚、发展滞后,不平衡、不完善,资金投入相对低的问题。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比较集中,其学习障碍明显、就业压力大等心理问题凸出。对于这一群体的实质性扶助,特别是针对心理贫困的扶助,广西各高职院校尚处在认识和摸索阶段,探索一种具有实效性的扶助路径来解决这些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广西高职贫困生与其他一般学生相比,在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的现实面前,面临的就业形势为更严峻;作为高校弱势群体的底层,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进行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扶助研究,寻求有效的高职贫困生心理扶助机制和方法,促进这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保持东西部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家校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广西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探讨及扶助路径选择研究”课题研究结合广西高职教育实际情况和高职贫困生自身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课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二是从整体视角进行研究,将贫困生经济上的贫困与心理上的贫困结合起来研究;三是注重全面和务实,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探讨广西高职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研究切实可行的扶助路径,提出适用于广西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1+2+3”扶助路径。

广西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有其区别于区外高职贫困生的自身特点,他们的压力、内外困惑、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就业创业等心理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适用于广西本土实际的“1+2+3”扶助路径,即个人自助、他人协助、群体扶助的立体交叉型扶助路径,更符合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探讨及扶助路径选择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1.结合广西本土特点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针对性。2.提出适用于广西本土实际的“1+2+3”扶助路径,更具有适切性。3.研究手段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具有创新性。一方面,在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中,通过利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西高职院校不同年级(或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文化背景的贫困生进行普查;另一方面,进行实地走访、个案调查,综合多方面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实践证明,“1+2+3”扶助路径实施的实际效果很好,它帮助广西高职贫困生正视贫困,摆脱贫困所带来的阴影,使他们从心理上实现自立、自强、自信,基本上解决心理贫困问题。这对整个广西高职院的贫困生资助研究及心理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胡c莎,徐蓉蓉.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

扶贫毕业论文篇(10)

我们的乡村过去有着青山绿水,但现在很多村庄里,池塘、水沟、河流被塑料袋、牛粪、果皮、纸屑、烂菜叶堆积淤塞,污水横流、浊气熏天。同时乡村也不像诗里所写的“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那么富足,更多的是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只能收获几千元。每每看到这些,我们不禁要问:“美丽乡村在何处?小康之梦何时圆?”

终于希望来了,在党的十八大后,就提出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犹如一股清风吹遍了黔中大地,毕节,这块开始苏醒的大地,处处掀起了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家园的活动。新农村建设,让乡村不再污水横流、浊气熏天;精准扶贫政策,让乡村的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迈进;村村通公路修到农家,让乡村的金山银山得以兑现,让我们的乡村真正的富足起来!

上一篇: 行政科科长述职报告 下一篇: 政府审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